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经》阴气与经气、脏气概念辨析

《内经》阴气与经气、脏气概念辨析

《内经》阴气与经气、脏气概念辨析
《内经》阴气与经气、脏气概念辨析

 

 

《内经》阴气与经气、脏气概念辨析

作者:李中正, LI Zhong-zheng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刊名:

上海中医药杂志

英文刊名:SHANGHA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8,42(7)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条)

1.李中正《内经》气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11)

相似文献(6条)

1.学位论文李中正《内经》阴气与阴阳交感理论的系统整理2006

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阴虚”是有争议的,导师在多年研究《内经》基础上,提出阴气,阳气同属气的范畴,二者共同奉养人体。本课题以《内经》为正朔,梳理“阴气”这一基本概念,以期完善中医生理学相关内容。

课题正文部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是梳理《内经》中的“阴气”概念,五篇论文组成,主要是《内经》中有关“阴气”的概念、运动、生成、生理特性等方面的梳理工作,提出阴气的产生有三要素:以精为本,真气(先天之气)激发为要,以阴阳调和平秘为条件。另外,论文中指出,“气分阴阳”以往只停留在理论表层,尚未与经气流注联系在一起。中医学的“精气分阴阳”理论应为“先天之气分阴阳”。阴阳二气通过经络贯输到五脏中构建五脏气。

第二部分有关阴气概念的运用,四篇论文组成,文章通过载有经方的相关文献,从经方组方中找到“阴气”概念的实际应用。而且论证了先天精气存在的时限性,先天精气与后天精气的构成比问题。

第三部分整理了阴阳交感理论,阐发了阴阳交感的生理学意义,三篇论文组成,指出阴阳概念是古医者引入中医学中构成自身独有的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要素。人体阴阳交感运动与经络生理病理学表现有相关性。阴阳交感的运动状态,不是静止的稳态,呈现虚实态。

本论文通过梳理《内经》“阴气”概念,旨在构建中医学理论“真气—阴阳气—阴气、阳气、中气—营卫气血(脏腑气血)”新的理论架构;旨在完善中医生理学体系;旨在强调逻辑推理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的应有地位。

2.期刊论文胥波胥京生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中医杂志2007,48(1)

家父胥京生主任医师,业医30载,在妇科病诊治中积有丰富临床经验,现将其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简介如下. 1 肾虚精少,治拟补肾摄精 人体的自然盛衰过程由肾气所主,肾气为五脏六腑之本,也是维持阴阳之根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家父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之本在于肾,"胞络者系于肾"、"经水出诸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经气自半也,起居衰也."围绝经期的妇女到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精亏血少,则肾阴更显不足.

3.学位论文张晨光《内经》补泻刺法研究2005

本文从与补泻密切相关的“虚实”入手。发现《内经》“虚实”的核心理论只有一个,那便是“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而并非以往公认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后者仅限于对外邪致病的解释,并不全面,但与前者并无矛盾,应属于“虚实”的下位概念。

本文考察了《内经》中的补泻针具九针。后世论及针刺补泻,多囿于毫针补泻手法。有学者认为,针刺补泻法的形成应在金属毫针出现并广泛运用于针灸临床之后。然而《内经》许多篇章均强调九针在针刺补泻的应用。显然针刺补泻绝非特指毫针,而是九针皆可施补泻,补泻刺法的形成应是在“九针”盛行的《内经》时期。九针的形状各异,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补泻需要,临床应用则根据病的深浅大小及病邪的性质选择相应的针具。按补泻用途可将九针分为三类。一类用于刺“微病”,虽刺泻邪气,但不以补泻论之。如圆针和鍉针。第二类为泻邪实者。包括泻皮气的镵针,泻脓血的铍针、泻血的锋针、泻水的大针。第三类为可补可泻者,如圆利针、毫针、长针。分析可用于补法的针具共同的特征便是可以久留针。留针可使经气汇聚,从而达到补虚的目的。

九针中形状和功用容易发生混淆的便是圆利针和毫针,圆利针之形“大如氂”,多用于重症急症的回阳,病位较局限;而毫针之形如“蚊虻喙

”,主要用于缓症的通经散寒,病位不定。可见《内经》中记载的圆利针和毫针在形状和功用上均有差别,而并非如后世学者所言“形状及适应病症都相近”。后世由于将圆利针针形“大如氂”的“氂”错误地理解为牦牛毛,从而掩盖了其真正含义“牦牛尾”,认为圆利针与毫针相近。故多以毫针代替圆利针,这是非常错误的。对圆利针和毫针的差别使用,体现了《内经》时代医生对疾病观察之细致,对针具使用之精确。因此《内经》“九针”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内经》的针刺补泻理论有着很大的帮助,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掘除选择正确的针具,还需根据病位病情等因素选择相应的刺法方可获得预期的补泻效果。对于与补泻相关的刺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灵枢·官针》和《素问·刺法论》,以及不同篇章的毫针补泻刺法。《灵枢·官针》所载刺法虽不言补泻,主要针对病位、病形、病情而有别,但临床需在“虚实”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不同针具而应用。因此《官针》刺法也是针刺补泻的组成部分之一。

《素问·调经论》将人体所有虚实统于五脏之虚实。对五脏之有余不足,多以刺脉法,有刺络者,有刺经者,但均应为今日之静脉,所刺静脉的大小、位置因病而异。泻法多以刺血法,补法亦多刺在脉上,应属较为早期的补泻刺法。

综上所述,《内经》补泻刺法理论是建立在虚实理论、针具理论、刺法理论三大基石之上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临床治疗,则是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的“虚实”特点,结合病位、病形等因素,选择九针中相应的针具施行不同的刺法以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

笔者考察了“迎随”、“徐疾”、“呼吸”、“开阖”在《内经》及后世的应用。

“迎随”应用于针刺补泻始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后人多以逆顺经脉针刺而言之,然而笔者研究发现《内经》中的“迎随”所描述的并非补泻操作方法,而是补泻法则。泻法当在邪至之前“迎”而夺其路;补法当在邪去之后“随”而济其虚。究其本质应是对补泻时机的强调。由于邪气与经脉气血相合,故需从经气祛除邪气。知经脉气血之流行,方可知邪气之往来,因此补泻之“迎随”与经脉循行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至《难经》迎随主要包括两种含义,一为顺逆经脉,二为补母泻子。前者成为逆顺经脉而刺的“迎随”补泻法的理论依据,后世多从之。但早期未明言操作方法,自《针灸聚英》才明确了针头方向之逆顺。因“补母泻子迎随补泻法”实质为穴法,而大多数人均将“迎随”理解为刺法,故后世多不再将其纳入“迎随”范畴,仅有《针经指南》仍将其列入“迎随补泻”。

此外阎明广从顺逆经脉迎随法中衍生出针刺深浅生成数迎随补泻法,高武则提出了“十二经脉子午流注迎随补泻法”,而杨继洲以“提按”针释“迎随”,此解虽属杨氏之创见,但其理解尚有欠妥之处,复杂的操作方法亦有待商榷。

“徐疾”在《内经》补泻刺法中所描述的对象有三种。一是脉象的徐疾,脉疾为实,脉徐为虚。二是留针时间的长短,泻法留针时间短,为“疾出”;补法留针时间长,为“徐出”。三是出针的快慢,补则疾出针,泻则徐出针。其各自含义的判别应与上下文相参。《内经》记载的“徐疾”出针

,没有一处是“徐”、“疾”同时出现的,不似“呼吸”常常成对出现于补泻法中,或许可以理解为这一环节在补泻操作中并非不可或缺。

根据《九针十二原》文章的层次,“徐而疾则实,言徐内而疾”出现段落上下文的内容,以及《内经》中“徐疾”的用法,分析此句“徐疾”应是脉象,而不是针法。《小针解》对其的解释,若以脉象分析,其理可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佐证,尚无法下定论。《针解》篇“徐出针”、“疾出针

”应依王冰之解,作留针之义,此种解释与“徐疾”在《素问》中的用法一致。因此《针解》之解虽离《九针十二原》的原义甚远,但此解是来自于当时的实践应用的,医理、文理皆通,对于我们考察《内经》补泻刺法同样有着重要价值。由此可见就“徐疾”而言,《内经》中的应用并无矛盾之处

,只是含义有所不同而已。

后世“徐疾”在补泻中的应用,大部分还是以出针之快慢论之,补法疾出针,泻法徐出针,可谓是对《内经》补泻出针之法的继承。亦有医家依从于《针解》篇“徐疾”的解释,再补泻操作中多直接引录其原句。虽无对原句的解释,但根据“徐出针”与“疾出针”出现的位置,分析其含义为出针速度的快慢,而不是留针时间之长短。因此与《内经》用法相悖。

还有对出针有徐疾之分提出质疑的,认为出针贵缓,否则容易出血。代表著作是《医经小学》。在对出针快慢的问题上,高武认为对于平常的补泻应遵从《医经小学》慢出针的方法,若需大泻,如泻血法,就需要快出针,这种分析与临床实际应用相符。

杨氏看到了两种解释中“徐疾”含义的不同,认为二者皆通,但仍将其局限在“出针入针”之法。“一解作缓急之义,一解作久速之义”,看似有异,实则对“缓急”和“久速”还是语焉不详。

综上可见无论《内经》,还是后世医著,在补泻具体操作中,几乎没有见到将“徐疾”用于进针环节的。因此当代教科书中,将“徐疾补泻”解释为徐进针疾出针为补、疾进针徐出针为泻,还有待商榷。对《内经》中“徐疾”所描述对象变化的忽略,造成了后世对其理解的偏差。因此笔者认为对词语描述对象的考察应作为研究《内经》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手段有二。其一,通过对词语陈述方式的分析,判断其描述对象。其二,对中其他篇章同一词汇的用法进行综合考察,总结归纳其用法。二者当结合而用。

补泻配合呼吸之法源于《素问》。其核心内容为“补法,呼气纳针、吸气出针;泻法,吸气纳针,呼气出针”。其中的“出”与“纳,,不仅指针进入或退出皮肤的环节,还应包括针在皮下深入、浅出的移动过程,也就是说包括行针在内。分析其立意,应是将针孔的开阖比喻为门户的开阖,泻法,呼吸之气与针向相同,门户大开,气机出入畅通,从而使邪气出;补法呼吸之气与针向相反时,针塞针孔,门不得开,外气不入,气不出,精气得以保存。

宋以后呼吸补泻的应用,或本《内经》或有发挥,主要可分为三类。其一,主要沿袭《内经》呼吸补泻方法。但与《内经》有不同之处,《内经》是候病人的呼气或吸气而用针,而后世病人多按医生指令呼吸。分析后者病人的呼吸有了人为的干预,已经不是自然呼吸,这种干预对气机有否影响还有待研究。其二,单独的呼吸补泻法。其中包括“呼为泻,吸为补”,同时还有“鼻吸口呼为补,鼻呼口吸为泻”还有“先呼后吸为补,先吸后呼为泻”者。其三,捻转配合呼吸补泻法。《针灸大成》杨氏家学“三衢杨氏补泻”中的呼吸补泻法主要是将前人的呼吸补泻法叠加而成。

“开阖”在《内经》中并未超出“门户开关”的本义,而其描述的对象主要是皮肤腠理。自王冰注《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之后,“开阖”的词义发生了转变,以卫气在时为“开”,不在时为“阖”。这种“开阖”的词义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子午流注针法”之中。王氏注文虽大部分引自《灵枢·卫气行》,但“开阖”的定义是王氏之作。

至《针灸大成》“开阖”二字又被赋予了新的定义。即以阳气舒发为开,阴气固藏为阖。但补泻与“开阖”的对应关系如何,具体如何应用,书中并未交待。

《内经》中补法出针后疾按针孔、泻法出针后不按针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由于操作立意着眼于皮肤腠理门户的“开阖”,故被称为“开阖补泻”。这一操作是《内经》补泻刺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不同的篇章中多次出现。由于立意清晰、操作明确,因此得到了很好的继承。由“迎随”、“徐疾”、“开阖”所描述的对象演变可以看出《内经》与后世针刺补泻的不同。其一,《内经》补泻刺法多着眼于邪气,而后世多着眼于经气;其二,《内经》针刺补泻重视脉诊,而后世多忽略之;其三,《内经》补泻刺法多重气机,后世多重术式。由此可见不能说《内经》补泻刺法已被后世完全继承,补泻刺法在其流传和发展的过程中知识型已经发生了断裂。

《内经》补泻刺法手段多样,操作简单,多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生命、疾病朴素而细致的观察和认识,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挖掘。期望本文能为补泻刺法的研究以及针灸理论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4.期刊论文周蓉.张文平.Zhou Rong.Zhang Wenping阴阳自和与阴平阳秘理论浅析-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4) 1"阴阳自和"的基本理论内涵 "阴阳自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是中医阴阳学说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反映了阴阳的根本性质.其理论来源于<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曰:"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别论>曰:"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5.会议论文李中正气虚证辨析

‘气虚’是一个最基本的证,应用最广,但其概念目前众说不一,从‘气虚’的化源来说有先天之气不足、后天宗气不足;从五脏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来讲,又分为藏气虚,经气虚;从阴阳方面来讲,分阴气虚、阳气虚和阴阳两虚.目前各教材说法也不尽相同,各执一说.新版规划教材认为,气虚,指一身之气的不足[1].在当今中医基础理论中,‘气虚’已做为一个类证出现,已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故弄清气虚、藏气虚、元气虚以及阴阳两虚与气虚的异同,追本溯源,更有利于中医概念的细化.1气虚的所指1.1临床中的‘气虚’1.2<内经>中的‘气虚’2少气、无气、短气与气虚证3气虚与血虚、精虚血虚,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精虚主要是指肾精和水谷之精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精血不足,乃物质来源不足,而气虚证主要强调气的功能作用,三者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此不赘述.

6.学位论文张磊标本气化理论在仲景肝胆病辨治中的应用研究2009

肝胆标本气化失常而为病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内经》。《伤寒杂病论》作为方书之祖,是我国最早诊治肝胆病理、法、方、药俱全的经典之作。而肝胆标本气化,作为六经标本气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伤寒杂病论》关于肝胆病的辨治过程中。明清时期,从明代的张景岳提出人身脏腑经络与天之六气之间密切相关;到清代张志聪、徐延祚、张令韶运用标本气化理论全面注释《伤寒论》,形成较为系统的六经气化学说;再经过陈修园、黄元御、唐容川、陆九芝、郑钦安、周学海、张锡纯等医家的补充与完善,使六经气化学说渐臻成熟。

本论文在研究肝胆病从标本气化论治的历代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六经标本气化理论的实质:阴阳气的内外出入运动。且由六经标本中气理论提炼出厥阴少阳间的具体气化关系:厥阴少阳升降相因,厥阴少阳木火相生及厥阴少阳共主枢机。并系统总结了厥阴气化失常而为病,不外乎升降失序、木火相生失常及枢机不利三种情况,且皆符合阴阳气不相顺接,与肝相关的病机特点;少阳气化失常而为病,不外乎从本化火太过,从中见厥阴而化及枢机失司三个方面,且皆能找到枢机失司或相火失常的气化异常之征和与胆腑相关的线索。随后对厥阴少阳病篇的常用方剂的气化特点进行了剖析,并例举了数个医案加以证明。为在临床实践中从标本气化辨治肝胆病提供理论支撑和临床验证,借以论证以标本中气理论论治肝胆病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ec357030.html,/Periodical_shzyyzz200807028.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4日

健康的含义

健康的含义 (一)概念 1.对健康的理解 从古至今,任何时代和民族无不把健康视为人生第一需要。健康是基础、健康是保障、健康是根本,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享有健康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同时,健康不仅是个人资源,更是社会的最重要资源,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保证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目标。 2.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关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组织法》中提出的“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的三维健康观。这是人类对健康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把健康内涵拓展到一个新的认识境界。 3.健康的三个维度 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能说不生病就是健康,健康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 1)躯体健康: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实际生活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表现会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态度,有自知之明,善交友。 (2)对待工作的态度,热爱学习和劳动,能把精力和兴趣投入到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中去,并从中得到乐趣。 (3)对待环境的态度,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4)对困难和麻烦的态度,在一般情况下不退缩、不逃避、不幻想,勇于面对并积极解决。 3)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的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每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相一致。 4.WHO对健康概念的拓展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再次将外延拓宽,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到健康的范畴。把道德修养作为精神健康的内涵,它的内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生殖健康是指人在生殖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妇女可以安全地经历妊娠和分娩,出生的婴儿能存活并健康成长。 (二)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1)概念: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对机体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和广泛影响性的特点。 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如不合理饮食、吸烟、酗酒、久坐而不锻炼、吸毒、药物依赖、驾车与乘机不系安全带等。 据WHO估计:全球60%的死亡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造成的。美国通过30年的努力,使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50%,其中2/3是通过改善行为和生活方式而取得的。 2)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影响健康的特点 (1)潜伏期长:不良生活方式形成以后,一般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对健康产生影响,出现明显的致病作用。 (2)特异性差:不良生活方式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表现为一种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疾病和健康问题有关,而一种疾病或健康问题又与不良生活方式中的多种因素有关。 (3)协同作用强:当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存在时,各因素之间能协同作用、互相加强,这种协同作用最终产生的危害,将大于每一因素单独作用之和。 3)健康的四大基石 1992年国际心脏保健会议提出的维多利亚心脏保健宣言指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平衡。说明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生物学因素:生物学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遗传、生长发育、衰老等。 4.卫生服务因素: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过程。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指农历立春之后立夏之前的三个月。此为发陈推陈出新。天地俱生,万物古人常指草木而言以荣茂盛,夜卧早起,广步缓步于庭堂阶前的院子,被发缓形,“被”通“披”。形,即形体。周慎斋:“被发缓形,使阳升而气舒也。”以使志生,言使志意顺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皆所以应春阳生发之气;“杀、罚、夺”皆所以折逆春阳生发之气。“勿杀、勿夺、勿罚”是说内存生发和平愉快的意念。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三月,五行之气为木,木五行配五脏为肝,夏为寒变,喻昌:“寒变者,夏月得病之总名。缘肝木弗荣,不能生其心火。至夏,心火当旺反衰,得食则饱闷,遇事则狐疑,下利奔迫,惨然不乐。”奉长者少。奉,供给之意。长,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 夏长。春生,指大多数生物在春天开始生长活动。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季生养不好,供给夏长的条件差,到夏季就易发生寒变的病。 夏三月,指农历立夏以后六秋之前的三个月。此为蕃秀言草木盛长,扬布秀美,天地气交,张介宾:“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斯时也,阳气生长于前,阴气收成于后,故万物华实。”万物华实开花结果,夜卧早起,无厌吴师机:“谓无日长生厌也。”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指人之容色成秀秀美,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杨上善:“内者为阴,外者为阳,诸有所爱,皆欲在阳。”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夏三月,五行之气为火,火五行配五脏为心,秋为痎音皆疟,疟疾指总称。张介宾:“心伤则暑气承之,至秋而金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痎虐。”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指农历立秋之后立冬之前的三个月。此谓容平从容成熟,言草木盛长,到了秋天,已达到成熟阶段,天气以急劲急,地气以明清明,早卧早起,与鸡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季养生论

黄帝内经:五脏、五行、五情、五色、五味、五 季养生论 文章来源网络 黄帝内经脏腑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行对应表 五色与四性是祖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颜色分别对不同的脏腑器官有所补益,均衡摄取才是真正治病、防病、保健、养生。中医认为五行对应养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

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 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一、五行 1、五行学说来源 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

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2、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二、五行与五脏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有机整体是以五脏为核心构成的一个极为复杂的统一体,它以五脏为主,配合六腑,以经络作为网络,联系躯体组织器官,形成五大系统。这是中医学系统论的一部分。所以要说中医养生就不得不说五脏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滋生的关系。 木→火→土→金→水 肝→心→脾→肺→肾

_黄帝内经_中的阴阳五行学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 ◆吕丽范思洁徐猛郭崇林 (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 随着社会人文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人类探寻未知事物的眼光从外界的自然宇宙,慢慢转变为认识人体本身。《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不但蕴含着自然万物的生长发展之道,而且还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身体内部运行状况,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状态,现代医疗应 用,平常的保健养生,都发挥着深远而长久的影响 。 黄帝内经阴阳五行 《黄帝内经》通过古人对自然万物细致观察,深刻认识人体本身,由内向外看其身体器官的特质与筋脉阴阳的品性,将人体本身放在自然界中,讲究顺其自然,因循四季变迁。这种讲究自然调和的自然观中,蕴含着阴阳五行学的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其主要是说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利用这种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对立制衡的关系来为我们的身体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效果。《黄帝内经》还将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身体的五种脏器肝心脾肺肾,同样与一年中五季春夏长夏秋冬相对应,这样的配比方法告诉我们怎么养生何时养生,同样也告诉了我们身体之间的联系。无论是人的身体还是自然四季再或是五行都是生克循环,运行不息的,我们要保持我们的身体的平衡和自然界的无穷无尽,同时也要知道自然万物与人体本身同样也存在着相乘相侮,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把握分寸,在对待身体的问题上时同样要注意,太过与不及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一、阴阳学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年四节的变化,从春温,夏热到秋凉,冬寒,都是阴阳二气相互消长,彼此转化的结果。阴阳的运动始终影响着自然界,而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那么可以说阴阳的运动通过自然界而影响着人体。岐伯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他的意思是,真正懂得养生的人,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变化之理,更重要的是加以适应调和养生之法,从而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既然已经知道阴阳之于自然之于人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运化阴阳,如何从根本上理解《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之道,从阴阳学的角度来看,此消彼长,对立制衡,相生相化和互根互用这个四个方面能够让我们理解并为我们阐述阴阳之道在《黄帝内经》中的体现。 1.“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所谓“阴消阳长,阳消阴长”,说的是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说日为阳,月为阴,我们经历的每一天都是伴随着月落日升而度过的,从未看到过日月同在天的正中这样的现象。如一年四季,如果说夏为阳胜,冬为阴胜,那么四季的轮转也是一种阴阳此消彼长的现象。我们所说的阴阳平衡绝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运动着的平衡,只有阴阳之间有消长运动的发生,才能维持生命的动态,保证万物无限的发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里说的是阴阳之间的制衡关系,利用阴阳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用水制阳,用火消阴。也是用来说明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 阴阳之间本身存在着发生、升降的演化规律的。自然界的正常规律是阳升阴降。如果因为某些原因破坏了正常的升降规律,阳应升反而下降,阴应降反而上升,这时就会出现“阴阳反作”的现象。这种异常规律在病症 中表现为清气应升反而降者,则生飧泄;浊气应降反而升者, 则生胀。这就是“病之逆从”,也就是说由于阴阳升降的不和规律而出现的病症。清气具体指脾之清阳之气,在正常的情况下,脾气主升以敷布全身,其性温和,可以使水谷腐熟而蒸腾上升。飧泄,完谷不化的滞泄。王冰曰:“飧泄者,食不化而泄出也。”因为脾之清阳气不足,不能腐熟水谷之气而上行,反而下注大肠,就会形成虚寒的飧泄。在人体内阴阳的消长是有一定规律的,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因循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为身体正常的阴阳平衡打下基础。 2.“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所谓“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简单说就是阴阳各司其职,但又相互制约平衡。我国最早的思想流派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中庸之道”,追求的便是阴阳和合的和谐之道。道家思想中“上善若水”,同样也是追求一种阴阳调和的温润和“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广博心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他的意思是:清阳上升,积聚而为天,浊阴下降,积聚而为地。阴主安静而阳主躁动,阴阳之气既能生、长万物,又能杀、藏万物。阳的运动可以化生清气和能量,阴的运动可以构成有形的物质。“阴生阳长”是阴阳之治,就是阴阳平衡之时;“阳杀阴藏”是阴阳之乱。也就是说当阴阳处于和合的状态时,阴阳是可以生发生长的,而当阳亢阴凝时,就会出现焦枯,固闭的情况。 从这之中也就让我们知道,阴阳之间的制约平衡造就了万物的生长生发,同样在对待身体的问题上时,一定要讲究阴阳制衡,不食极寒极热的食物,如果要食用也一定要找到阴阳制衡的办法。比如说,中国人讲究食法,鸭子的性凉,所以我们吃鸭子一般要用烤的,这样可以减轻鸭肉本身对人体的影响,除了美味可口,这也是北京烤鸭能够传承下来的理由之一。 3.“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也就是说阴阳之间互根互用的关系。互根其实就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比如说,阴和阳,天和地,上和下,寒和热,动和静,散和聚,虚和实等。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如果没有阴就没有所谓阳,没有上也没有所谓下,它们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是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根据和条件。阴是阳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反之,阳是阴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医贯·阴阳论》中说到:“阴阳又可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无论是阴阳之间的消长关系,还是对立制衡,再或是相生相化,互根互用,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人还是世间万物,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和谐与平衡,没有什么事情可以穷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达到极致。这是自然教会我们的道理,在不停运动的基础上才有了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规律。 二、《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学 《黄帝内经》主张由内向外看,先寻找自身的秘密,自然界中的奥秘也很自然的就解开了,人的身体包含着脏腑,由经络连接而成;肌肉之大会小会,与骨骼相连;阴阳经脉配合穴位,使得人成为了大自然最完美也最复杂的作品。所以阴阳五行在人体结构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五行可代表人的五脏,五官,五音,五志,亦可代表人能分辨的五色,品尝的五味等。五形之间的关系可分成两个方面,一则是当五行运作正常,那么五行之间生克循环,运行不息。当五行之间关系异常克制,那么就会出现相乘相侮,过犹不及的现象。 1.生克循环,运行不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这也就是好说五行中的某一位是与自然中的其他物质环环相扣的,比如,南方可以生热,而热又可以生火,火会生苦等,以此类推。这告诉我们万事万物不是孤立的一个单位,而是处于一个环形链状中的某一环节。这也四为什么在生物链中破坏其中一环,就会导致整个链条瘫痪。人体也是一样的,某一部位的受损多多少少会牵扯全身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下转第41页) 43 07/2013

对失眠辩证论治

对失眠辩证论治 ?對失眠辩证论治 前文《老天垂怜坚强的人》介绍过一个失眠呃逆的病人,后来又治了一个中耳炎兼失眠腹胀的患者,因此,我一直想写一篇专门的文章来详细探讨一下失眠。 失眠的人,一般来讲都是阳盛阴虚,也就是阴虚不能潜阳。昼为阳,夜为阴,人到了晚上应该阴气盛,这样眼睛容易闭上而睡的安。如果入夜后反倒是阳盛,阳胜阴,阳气不能往下降潜藏与下焦之阴气会合,反而往上涌,阴阳不能互根,心肾不能相交,人肯定烦扰而不得宁,所谓虚则夜争也。由此可见,人能睡着,赖于阳气的潜藏,人睡不着,由于阳气的浮越。究其浮越的原因,是因为脏腑之气化有升无降。兼有惊悸者,是由于用心过度,心热耗血,因热生痰。由于血液因热暗耗,阴虚不能潜阳,所以睡不着;痰停心下,火畏水刑(心属火痰属水),所以出现惊悸。 伤寒论里对失眠辩证论治,讲得很清楚的。 少阴病热烦于内而不得眠者,宜用黄连阿胶汤(栀梅柴草芩姜豉竹叶)。 有汗下太过,阳气暴虚而不得眠者,若无热症,脉沉微,不呕不渴,昼不眠,夜安静,宜用姜附汤以退阴复阳。 汗出鼻干,不得卧者,邪在表,用解肌汤。 若胃有燥屎,大热错语,及大汗胃中干,不得眠者,邪在里,用大承气汤下之。《素问?逆调论篇》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如饮食失节,填塞中宫、气满胸痞,以致升降之机失调,阴阳之气不交,反复颠倒不能入睡,纵尔偶一入睡,也恶梦特多,经常梦见进饮食或入厕,此与其它证之失眠有别。饮食所伤之失眠,舌上常白苔厚积,口腻而多涎,《张氏医通》言:“脉滑数有力不眠者,中有宿食痰火。”此乃“胃不和则卧不安也”,故宜撤热和胃。 若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吐下后心中懊憹不得眠,用栀子豉汤。 汗后虚烦不得眠,用当归温胆汤。 阳协阴,狂言不眠,乱梦,心烦气乏者,用酸枣仁汤(人参、枣仁、桂心、石膏、茯苓、知母、甘草、生姜)。 阴协阳,惊悸昏沉,大热干呕,错语,呻吟不眠者,用犀角地黄汤、温胆汤。 少阴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停水也,用猪苓汤。

黄帝内经 繁体版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黃帝素問 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 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力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氣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黄帝内经与五行

黄帝内经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脏之官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腑之官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三焦心包络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心包络) 脏象肝心脾、胃、大肠、 小肠、三焦、 膀胱 肺肾 罢极之本魄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心之合脉也 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 五脏所主 五充(体) 筋脉肉皮骨、髓五华爪面唇四白毛发五窍目舌口鼻耳五脏化液泪汗涎涕唾

五脏所藏魂 肝藏血 血舍魂 神 心藏脉 脉舍神 意 脾藏营 营舍意 魄 肺藏气 气舍魂 志 肾藏精 精舍志 五志怒喜思忧、悲恐、惊关节分布两腋两肘两髀(髋)两肘两膕脏热分布左颊红颜面全部红鼻红右颊红两颧红舌分布舌两旁(肝胆)舌尖舌中心(肺胃)舌中心(肺胃)舌根 气血筋脉注入处诸筋者皆属于 节 (睡觉时,血归 于肝)诸脉者皆属于 目 诸血者皆属于 心 诸气者皆属于 肺 诸髓者皆属于脑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肝则 忧精气并于心则 喜 精气并于脾则 畏 精气并于肺则 悲 精气并于肾则恐 精气注入(五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肝心脾肺肾 黑眼络约束白眼瞳子 风轮血轮肉轮气轮水轮 角膜、黑睛眼角的血络眼睑、眼皮巩膜、白睛瞳孔 黄帝内经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色之见死色见青如草兹 者死色见赤如衃血 者死 色见黄如枳实 者死 色见白如枯骨 者死 色见黑如 炲者死 五色之见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鷄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 者生 五藏所生之外生于肝,如以生于心,如以生于脾,如以生于肺,如以生于肾,如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译文) 《黄帝内经》----我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 一说,《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最早的典籍之一,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也亦非一人。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经道家、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而成的黄老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一说,《黄帝内经》为秦汉代黄老学派所著。寓古时黄帝岐伯君臣问答,对话式医学论文风格,体裁独特。以道家阴阳、五行、养身学说以及天文历法等内容,运用皇帝宫大内保存的历代医学方面的资料及当时人群在健康与医学实践上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积极

倡导重视预防及非医学技术干预的养身延年术。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是我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所以被称为医之始祖。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1主要内容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

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健康是金,是生命的基础,是事业的前提,拥有了健康就拥有一切,失去健康就一无所有。犍康面前人人等,健康知识人人需要。遵循健康规律,人们才能一生健康平安,幸福美满。望人们能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动方式。 健康的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十六个字是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世界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提出的“维多利亚宣言”,它能使高血压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保健常识 1、如何做好心理保健?热爱生活、性格开朗,乐观、保持情绪稳定,正确处理好社会各种人际关系。 2、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卫生习惯?“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刷牙漱口,“两做到”:洗脸做到一人一巾一盆,刷牙做到一人一刷一缸。“五不”:不吃不洁十五;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属;不吸烟;不喝酒。 3、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食糖要煮熟烧透,冷盘菜要洗净消毒;(2)不吃腐败变质食物;(3)不吃被农药污染食物;(4)不吃病死禽畜肉;(5)切生熟食品刀、菜板要分开;(6)冰箱要保持清洁。食品不可存放过久。 怎样科学摄取营养? 现在营养学流行通俗简便的两句话,“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指每日一杯牛奶或一杯酸奶。“二”指每餐二两粮食。“三”指每日三份蛋白中国菜,每份指肉类二两(瘦猪牛羊肉,或鸡鸭肉或鱼虾)或豆制品二两或鸡

蛋一个,“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咸不甜,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指每日吃500克蔬菜和水果,保持身体处于弱碱性,中国菜有助于防病防癌。“红”指西红柿,红葡萄酒(100毫升以内)等。“黄”指南瓜,胡萝卜,黄豆、玉米等。“绿”指绿茶、深绿色蔬菜等。“白”指燕麦、茭白、白萝卜等。“黑”指香菇、黑木耳、黑芝麻等。实际是指食物品种应多样,每天至少应在lO种以上,最好天天换花样中国菜2,利于营养互补“要”三远三近”,远离三白(白糖、盐、动物油),近三黑(黑木耳、黑芝麻·香菇类)。从营养价值看,四条腿(猪牛羊)不如两条腿(鸡鸭),两条腿不如没有腿(鱼类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世界十大垃圾食物是我们肥胖的罪魁祸首,也是造成健康问题的重大因素,为了健康与身材 请大家远离垃圾食品。 一、油炸类食品 1、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油炸淀粉)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_伤寒论_不寐类病证论治发微

《伤寒论》不寐类病证论治发微 孙洪生 严季澜  孙洪生,男,41岁,在读医学博士生,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100029) 关键词:伤寒论;不寐;中医药疗法;病因病机 中图分类号:R222.2不寐类的病证,《伤寒论》称之为“不得眠”“不得卧”“不能卧”或“卧起不安”。《伤寒论》对于此类病证的认识,把《内经》中营卫、阴阳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使之进一步深化,病理指向性更强,对于临床治疗的指导更为直接。1 《伤寒论》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记载1.1 失治误治,伤及气血、阴阳1.1.1 阳虚 太阳病:太阳病失治误治,致阳气亡失。①汗后亡阳,虚阳上扰而致不得眠:“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第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又“医谓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辨不可下脉证并治第二十》),以及“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干姜附子汤主之”(第61条);②阳虚血少,汗后血虚阳虚更甚,虚阳上扰而致不得眠:“脉濡而弱……中风汗出,而反烦躁,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辨不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五》);③误用火法发汗,亡失心阳,使心神不得潜敛,神浮于外而不得卧:“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第112条)。 少阴病:少阴病阴盛阳脱,阳虚极不得入于阴而致不得卧寐:“少阴病,……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第300条)。 厥阴病:厥阴病阴寒内盛,虚阳浮越上扰而致不得卧:“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第344条)。1.1.2 阴虚 少阴病:少阴病肾水不足,心火亢盛,心肾不交, 水火不济而致不得卧:“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第303条)。1.1.3 血虚 太阳病:①血汗同源,亡血误汗,阴血更伤,血不养心而致不得眠:“衄家……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第86条);②气实血虚,血不养心,热扰心神而致不眠:“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辨不可下脉证并治第二十》)。 1.2 除邪未尽,余热扰神 太阳病:太阳病热郁胸膈,上扰心神而致不得眠:“发汗吐下后,心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第78条),又“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第79条)。 阳明病:阳明病热留胸膈,热扰心神而致不得眠:“阳明病……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栀子豉汤主之”(第221条)。 少阴病:少阴病水气不利,阴虚有热,上扰心神而致不得眠:“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第344条)。1.3 胃腑失和 太阳病:太阳病汗后胃津亏乏,胃腑不和而致不得眠:“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第71条)。 阳明病:①阳明经有热,胃腑不和而致不得卧:“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伤寒例第三》);②腑实热结,胃邪实满,胃腑不和而致不能 589 第29卷第9期2006年9月V o.l 29N o .9Sep .2006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 f Be ijing Unive rsity o f T raditiona l Chine se M edic i ne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 第10集 四季养生 四气调神大论

百家讲坛-曲黎敏《黄帝内经》(文字版)第十集四季养生四气调神大论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的第二篇文章。 春天怎么养生 夏天怎么养长 秋天怎么养收 冬天怎么养藏 顺应四时为养生第一条。因天之序才是它的要领。 是四气而不是四季。调的是神。重的都是神的层面。 气,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什么是气?五日谓之侯,三候谓之气。 候,是物候,是树木等事物的表现。事物五天会出现一个变化。三候十五天,天地自然之气就会出现一个转换。 人体养生要能跟上气的变化,不然就会得病。这也是天人合一概念的一个表现。古代时讲气,更多指节气,即24节气。 一年四季,一季有6个节气。 在春夏秋冬四季里,气是不断地在发生变化,人的情志要跟上这个变化,就能养生。 生长收藏都是四季里气的表现。 化,这四季全有,是指四季全包括,乾卦的上九,见群龙无首吉。 中国人的居住方式——四合院,东南西北生长收藏全有,门朝南开,门主散,出入之所。东边的房子主生发,孩子们住;老人住西边,壮年住正房。 春天怎么养生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实寒变,奉长者少。” “春三月”,春天的生发之机,是一点点起来的,是分步骤的。 “此为发陈”,陈就是陈旧,是从冬这起来的。春天的毛病是冬天做下的。发的是积聚在冬天的东西。 非典(瘟疫与时节有关,陈旧的发作)中很少有老人和孩子,基本是青壮年,他们生活无规律。目前来讲,老人和孩子比较注重养生,按时睡觉。 “天地俱生”,天为阳,地为阴,阴阳都可以生发,也就是子时,一阳,二阳,三阳这样生起来。 “万物以荣”,万物都开始来发育生长。如何养生,列举三个例子。 一个是“夜卧早起”,晚睡早起,晚不过子时。“广步于庭”,步,在古代是慢慢走的意思。慢慢走,走很远。 一个是“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披发,不要约束生机,生发,应该放松心情;缓形,放松腰带穿宽松的衣服,也意味着放松心情。调神,神最重要。志是肾经,肾的神。使肾精能够一点点生起来。 还有一个是“生而勿杀”,此时只怀一个欣欣向荣的心思,不要起一点杀心。春

《再读黄帝内经-探寻生命科学》五行学说

《再读黄帝内经-探寻生命科学》五行学说 《再读黄帝内经》中刘丰润老师结合内经同时期的天文地理和气候环境,系统指出古人所倡导的应为五气化生理论,而五行学说仅为其方便说。 古人观察发现木火土金水五星于五季中交替出现在东南中西北五方天极,显现为经天五色星气。其中,岁星春现于东方天极,显苍天之气,其色青,其气风,其性生发;荧惑星夏现于南方天极,显丹天之气,其色赤,其气暑,其性长;镇星长夏现于中天极,显黅天之气,其色黄,其气湿,其性为化;太白星秋现于西方天极,显素天之气,其色白,其气燥,其性收;辰星冬现于北方天极,显玄天之气,其色黑,其气寒,其性藏。 如此,一年五季中,五星所释放的五色星气与地表自然界气候地貌中春天多风,万物复苏而抽芽发青;夏天暑热,万物蓬勃生长;秋天多燥,果实丰收,继之萧条凋零;冬天天寒地冻,万物藏之,冰雪盖地;长夏湿,时逢梅雨,天闷地湿。 古医家为归类这一特性,选用地表木火土金水五物质属性以应之,称为五行。故有春风、主生,以木性应之;夏暑、主长,以火性应之;秋燥、主收,以金性应之;冬寒,主藏,以水性应之;长夏湿、主腐熟五谷,与土性相合。医者为表五脏之性,将五脏与五行相合,有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由此,五星与经天运气、五气、五行、五脏、五季、五方、五色等建立对应关系。 自然界五气主管万物的生长壮老已,而物有五色以应运气本色,物有味归于五味,人食五味而生养。古修行经脉建立者认识经络有气,故以生,实脏有五,归为五气藏五脏。此为《再读黄帝内经》中五气化生核心理论的天文基础。

五气来源于天,分主五季,位居四方,周行地表,化生包含人在内的万物,归类五行,分属五味、五色、五音等,藏于五脏。人与天地间的五气是相通的,当自然界五气非其时而至出现太过或不及时则化邪,又称“六淫”“六邪”,便会影响人体五脏五气的平衡,导致疾病甚至死亡。古代五运六气理论由此而来。古代先民通过对天球上星辰日月和地表四方五季物候的监测情况,便可以用来判断外界五气的邪正盛衰情况,从而避之有时,科学摄生和防治疾病。这就是中医所独有的“气”文化。《黄帝内经》中采用巨幅篇章内容来阐述众天文地理、气候物候、历法节气等理论目的也恰在于此。 最后,因历史局限性原因,古人眼中的这些联系,在今日看来实属不智,理应舍弃。刘丰润老师《再读黄帝内经》中的这种中医理论认识方法,理性客观,值得称赞。同时,也希望广大中医人士可以客观的看待中医历史,切莫盲目以现代生理发现生搬硬套解读中医。西医不承认中医,中医良莠不齐的根,便在于此。

《黄帝内经》五行之象表

《黄帝内经》五行之象表 (一)木行 木具有生发、伸展、易动、收涩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木的“象”是:味为酸,色为青、绿,气为风,方向为东方,季节为春季,五谷为麻,五果为李,五畜为犬,五菜为韭等。

在人体内,木的“象”是:五脏为肝,六腑为胆,五官为目,身体为筋,表情为怒,体液为泪,主人之魂。 (二)火行 火具有暑热、向上、辐射、坚泄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火的“象”是:味为苦,色为红、赤、气为暑、热,方向为南方,季节为夏季,五谷为麦,五果为杏,五畜为羊,五菜为薤等。 在人体内,火的“象”是:五脏为心,六腑为小肠,五官为舌,身体为脉,表情为喜,体液为汗,主人之神。 (三)土行 土具有长养,化育,静止,缓和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土的“象”是:味为甘、淡,色为黄,气为湿,方向为中央(中央是指人的出生地),季节为长夏,五谷为粳米,五果为枣,五畜为牛、五菜为葵等。 在人体内,土的“象”是:五脏为脾,六腑为胃,五官为口,身体为肉,表情为思,体液为涎,主人之意。 (四)金行 金具有清静、沉重、脆散、坚硬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金的“象”是:味为辛,色为白,气为燥,方向为西方,季节为秋季,五谷为黄黍,五果为桃,五畜为鸡,五菜为葱等。 在人体内,金的“象”是:五脏为肺,六腑为大肠,五官为鼻,身体为皮、毛,表情为悲,体液为涕,主人之魄。

(五)水行 水具有寒凉、向下、流动、柔软等特性。 在自然界中,水的“象”是:味为咸,色为黑、蓝,气为寒,方向为北方,季节为冬季,五谷为大豆,五果为栗,五畜为猪,五菜为藿等。 在人体内,水的“象”是:五脏为肾,六腑为膀胱、三焦、心包、五官为耳,身体为血、骨,表情为恐,体液为唾,主人之精志。 五行相生是指事物之间的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五行相生关系对临床医学的应用:木不及则肝病,以水生木;火不及则心病,以木生火;土不及则脾病,以火生土;金不及则肺病,以土生金;水不及则肾病,以金生水。此谓以母生子治疗法。 五行相克,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克关系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木旺克土则脾病,以火泄木生土,佐以金克木;火旺克金则肺病,以土泄火生金,佐以水克火;土旺克水则肾病,以金泄土生水,佐以木克土;金旺克木则肝病,以水泄金生木,佐以火克金;水旺克火则心病,以木泄水生火,佐以土克水。此谓以母泄敌生我,以子制敌救我治疗法。 反生为克是指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主生者旺,被生者衰的现象。其实,这是一种“母不生子”(即溺爱)的特殊情况。

健康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禾郢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疼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疼,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定义health 人体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查不出任何疾病,其各种生物参数都稳定地处在正常变异范围以内,对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日常范围内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关于健康有许多定义,都有其依据也都有其不完善之处。在众多的定义中比有些权威性的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身体不舒适或不衰弱。有人指责它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式“的定义,或认为这不是健康的定义,而是社会的奋斗目标,或称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健康。实际上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健康均个模糊概念。没有病疼当然是健康的基本条件,但病疼的概念并不比健康更清晰,一个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只要不接触过敏原,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他均健康的,但一接触过敏原,轻则出现皮疹或哮喘,重则休克甚至死亡。用与环境的适应程度来定义健康,把人同环境联系起来理解健康,是一个进步。但这一定义偏重于人体的功能,也有它的难题。如一个健康的教授不一定能适应码头工人的体力劳动,而这两种工作均社会上日常进行的。用生物学参数来定义健康,似乎是最精确和最方便的,因为只要翻开医学的教科书,就可以不可以找到人体各方面的正常值。但身高超过常人的运动员按照这个标准,就应划为不健康的范围。实际上这些正常值均从正常人中调查后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的,但其正常范围并未包括全部正常人,只取了中间的95%,也即超过上限的2.5%和低于下限的2.5%,正常人并未包括在内。所以不少临床学家都认为在这里“正常值”的名称是不太相符合合实际情况的,应该改为“标准值”或“变异范围”,以免引起误解。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定义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但“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是一个不易掌握的标准。 中医对健康的描述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及注释

四气调神大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发:草木发芽。陈:敷陈,草木枝叶舒展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自然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广步于庭:广步,缓步。庭,堂前阶也。被:同“披”,披散,散开,解开。以使志生:言使人的情志宣发舒畅 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指精神,行为活动顺应春阳生发之气,杀,夺,罚,指精神,行为活动违逆春阳生发之气。强调人需顺应生发养长之道。养生:养护(春天的)生机 寒变,奉长者少。 寒变:阳气虚损的寒性病变奉长者少:供给夏季的茂长之气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蕃秀:万物(主要是草木)茂盛壮美。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天地气交:“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华实:均用作动词,意为开花结实,华,同“花” 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华英成秀:华英指草木的花叶。此比喻人的容色神气。秀,草木开花,此比喻人因气机旺盛而容光焕发的样子。 外,此夏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痎疟:疟疾的总称。 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冬至重(虫)病:至,到,来临。重病,别的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容平:盛满。形容秋季万物果实饱满,已经成熟的景况。 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与鸡俱兴:跟鸡同时作息。意同“早卧早起”,兴,即起床,此指作息。秋刑:深秋(霜降后)的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收敛神气而不外露,从而使肺气清肃。 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飧泄:水谷杂下,完谷不化的泄泻。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

健康的概念发展与生活

健康的概念发展与生活 摘要: 本文对健康概念的历史演进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健康四维新概念的内涵,由于人体结构、生理、心理、社会的特征,决定了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4个层次, 并且后面的健康层次是以前面的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更高级的健康层次以及提出对健康新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健康概念健康层次健康发展生活 人人都希望健康,但什么是健康,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怎样维护健康,也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的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健康概念的历史演进 1. 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健康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主要围绕着如何抵抗疾病这一核心,先后出现了依赖巫医、医疗治病、求长生之道和预防疾病等多种形式。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正确解释疾病的实质,只能用“上天和神灵的力量或惩罚”来认识疾病。把人类的健康与并不存在的鬼神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唯心的不科学的健康观。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医药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健康是可以把握、不依赖于天命的。并逐渐形成了健康就是能正常工作或没有疾病的机械唯物论的健康观。 19世纪末,人们开始对疾病的原因有了一定了解,形成了健康就是保持病原、人体和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的健康观。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通过炼丹术和养生之道等途径来达到预防疾病、长生不老的做法,这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健康的极度需求程度。18世纪以来,不少学者提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疾病就是健康受损,在形式上形成了健康的循坏定义,只反映了健康的负向作用,是健康的消极定义。这类定义既没有回答健康的实质,也没有阐明健康的特征,只是借助健康的对立面——疾病来证明健康。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健康、谋求健康和评价健康实际意义并不大。事实上健康和疾病以及亚健康都是人体生命过程中的不同的质态。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这种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