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究竟是什么?(范岱年 )

科学究竟是什么?(范岱年 )

科学究竟是什么?(范岱年 )





1.科学是什么?
我介绍一下西方哲学家、社会学家是如何看待科学的。
一般认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
知识体系"(《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
系。
科学方法,是实证的方法,要用实验观察来证实;是理性的方法,要用归纳逻辑、演
绎逻辑来推理的。科学方法是实证的,理性的。
科学又是一种社会建制,是组织科学活动的社会建制,像科学院、研究所、大学、学
会等。在这套社会建制里面有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总之,科学的含义有3个方面。1、科
学的知识体系,2、科学方法,3、科学的社会建制。前两个方面,科学作为知识体系、一
种方法,是科学哲学讨论的内容。关于科学的社会建制,是科学社会学讨论的内容。

2.历史的回顾:科学哲学
2.1近代科学的产生,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
近代科学产生最先是哥白尼(Copernicus, 1473-1543),提出日心说。然后从伽利略
(Galileo, 1564-1642)再到牛顿(Newton, 1642-1727),建立牛顿力学,这样近代科学
开始形成。
2.2. 培根:经验论,归纳法;笛卡儿:理性论,演绎法。
在这个近代科学形成的同时,也有哲学家思考"科学是什么?科学的方法是什么?"像
英国的培根(F.Bacon,1561-1626),他比牛顿还早一些。他是经验论者,强调归纳法,他
以为科学定律是通过归纳得出的。他强调知识就是力量,搞科学就是要征服自然,控制自
然。另外法国的笛卡儿(Descartes, 1596-1650),他是理性论者,他也写过一本书叫做
《方法谈》,他强调的理性的逻辑的演绎方法。这是两种科学观。正如爱因斯坦所讲的,
培根是强调外部的证实,笛卡儿强调的是内部的逻辑的完备。
2.3.伏尔泰:普及牛顿力学,启蒙运动。
后来在法国,伏尔泰(Voltaire, 1694-1778),他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的很大的贡
献是把牛顿的力学在法国、欧洲普及。他写过一本《牛顿哲学原理》,对扩大牛顿力学的
影响有很大的贡献。
2.4. 康德,哲学反思:哲学反思:科学是怎样可能的?
后来是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康德(I. Kant, 1724-1804)。他想牛顿力学那么大的成
就,科学是怎么可能的?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牛顿是怎样会想出这样一套东西来的。康
德有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都是很深奥很
难懂的。后来他就写了一本《未来形而上学导论》,这本书是《纯粹理性批判》的通俗本
。书里面

就谈到科学怎样是可能的。他是个先验论者,他认为人有一些先验的理智概念,
先天的一些范畴,比如时间、空间、因果性等等,人用这些先天范畴把经验加以整理,才
能得出定律和理论,科学才有可能。所以他是个先验论者。

2.5. 孔德,马赫:实证主义,经验论。启发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创建。
到19世纪法国的孔德(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481270.html,te, 1798-1857),实证论者,他和康德的观点不一样。
他强调的是实证经验。他把人类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神学时代,相信上帝
和神;第二个时期是形而上学的时代,即哲学时代;第三个时期是17、18、19世纪,进入
到了科学的世纪,就是实证的时代,一切要证据,一切理论要观察实验的证据来证实。后
来支持他的是马赫(E. Mach, 1838-1916),他是一位力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他也强调
实证,一切东西要拿经验来加以检验。他就批判牛顿和康德的绝对时空观念。因为牛顿的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时间永远均匀地在流,空间总是永远无限的在那儿,是绝对的,康
德说这是先验的范畴,是用不到经验来检验的,它是先天决定的。但马赫说:一切东西都
要拿实践来检验,甚至时间、空间、因果性这些概念都要跟我们的经验联系起来。
马赫的这个实证思想对二十世纪初的科学革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为爱因斯坦(A.
Einstein, 1879-1955)的狭义相对论(1905),就是放弃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他认为时间
空间不是绝对的,跟人和参照系的运动状态有关。而且,关于同时性,过去认为几点几分
这个时间宇宙上到处都是一样的,他认为不一样。你在地球上看的时间,你认为这两个事
件是同时的,但假如你坐在宇宙火箭上在运动,你看来就不是同时的。所以,他把一切先
验的概念都用经验来检查。所以这个实证的观点对相对论的创立起很大作用。对量子力学
也是如此,海森伯(W. Heisenberg, 1901-1976)创建量子力学(1925),因为当时有一个
原子模型,电子绕原子核旋转,还有轨道,那么就认为电子应该有位置、有速度,什么时
间有什么位置。但是实验观察不到这些东西。我们能观察的只能从光谱观察到电子跃迁时
发出的光的频率,所以后来他抛弃那些实验上观察不到的东西,而是用那些观察到的东西
,从而创建量子力学。所以这种实证的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科学革命有很大的作用。

2.6. 逻辑经验论,维也纳学派:证实原则。假说演绎法。
在二十世纪科学革命以后,实证论也有很大的发展,成为逻辑经验论(1923-1936),
或者叫逻辑实证论。这就是维尔纳学派的哲学。维尔纳学派的领

袖是石里克(M. Schlick,
1882-1936),他原来是学物理的,博士论文是关于相对论的,但是他后来搞科学哲学。那
个时候他们对归纳法已经有些看法,就是归纳法并不能归纳出一个普遍规律来。实际上要
从经验材料就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定理,并不是靠归纳法就能归纳得出来的。比较简单的
定理也许可以归纳出来,但像相对论、量子力学这样的理论绝对不是归纳法能归纳出来的
。所以后来物理学家用的是一种假说演绎法,根据一些经验事实、通过自由的创造提出一
个假说,然后由假说再通过演绎推理,推理出一些可以用实验和观测来检验的推论。这些
推论假如证实了,那么说明这个理论是对的;推论证实不了,那么这个理论就不对,要重
新修正。这就是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里面很根本的问题就是证实,所以逻辑经验论者
就强调,我们是科学的哲学,我们不要那种没有办法证实的形而上学。所以他们要取消形
而上学,强调一切东西都要拿来检验,要证实。一切东西都要拿出证据来,这是他们的一
个核心的思想,也是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划界的一个标准。就是说,你讲的话是可以用
实验用观察证实的就是科学,假如不能证实的就不是科学。但是后来证实原则在他们这些
逻辑经验论者里边进行了很深入的反复争论,发现许多理论和定律没法证实。特别是一些
全称命题、普遍性命题是没法证实的。例如天下的乌鸦都是黑的,这是个普遍性的判断。
但是这个普遍性的判断,用归纳法讲,我今天抓到的乌鸦是黑的、明天抓到的乌鸦是黑的
,那是不是证实呢,还是没有证实。因为你没有把天下所有的乌鸦都抓起来,所以你还是
不知道天下的乌鸦是不是都是黑的。所以说普遍命题是没法证实的。关于这个问题,后来
作了很多讨论,很多修正,这个证实原则争论了很长时间,这个证实原则解决不了。只能
够说我们做实验支持这个结论,支持这个假说,支持这个理论,确认这个理论,确认度高
一点或低一点。但是我们没有办法绝对地说,这个定理就是绝对百分之百正确的,因为你
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检查过。

2.7.波普尔:证伪主义,证伪原则;拉卡托斯:精致的证伪主义。
后来就出来另外一位哲学家,奥地利的波普尔(K. Popper, 1902-1994),他说既然
证实不了,那么就反过来。他说科学与非科学划界标准就是你的命题能不能证伪,假如能
用经验来证明是错的,那么可以用经验来检查,错了的否定,没有办法否定,没有证伪的
那就保留。那些常有理的命题,模棱两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像算命先生一样,总是

对的,没有办法证伪,那就不是科学命题。这样,他用证伪的原则来给科学与非科学划界
。他认为他把维尔纳学派的逻辑经验论推翻了。但是后来又有好多哲学家讨论,一个问题
要证伪也不是很容易的,有些问题也没有办法证伪的。例如,我们说天下有白乌鸦,这句
话,你也没有办法证伪的。你今天抓到个乌鸦是黑的,明天抓到个乌鸦是黑的,你没有把
天下所有的乌鸦都抓到,你没有办法说天下有白乌鸦这句话是错的。所以一些科学命题,
你要说它绝对是错的也不是很容易,过去说是判决性实验,我们这个实验可以判决某一个
的理论是错的。事实上也并不是那么简单,你这个实验做出来,你说否定这个理论的推论
,但是这个理论可以修改一些辅助假设和边界条件后,还可以让这个理论推论同实验结果
相符合,使这个继续保留下来。我们国内介绍了波普尔的书《猜想与反驳》,波普尔的证
伪假说,认为科学是一种猜想,猜想要用经验来检验,来反驳,反驳不了就保存着,到有
一天反驳掉了,这个理论就抛弃了。大概在1979年以后,我们国内才开始介绍这些科学哲
学的东西,这个证伪假说也介绍了。也许有些青年学生听到波普尔的证伪假说,觉得很有
道理,他们就说马克思主义不是科学,因为马克思主义好像总是对的,常有理。当时马列
所的一位所长要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他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也是可以证伪的,可
以用实践检验的。本来他是好意,是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辩护,结果呢不知谁的小报告
汇报上去了。说是苏某某讲马克思主义可以证伪,可以证明是假的(那人是这么理解的)
,那不是自由化、精神污染吗?所以差一点把苏某某开除党籍。后来我们搞科学哲学的一
位同志就写了份报告,说苏是好意,他是根据波普尔的证伪学说,可以证伪就说明它是科
学,不是形而上学,那次苏某某的党籍就保留了下来。但是波普尔的证伪假说比较粗糙,
因为事实上科学事件并不是一个实验出来马上就否定了,有些还要坚持。并不是理论错了
,是辅助假设错了、边界条件错了。所以后来拉卡托斯(I. Lakatos, 1922-1974)就修正
他的理论,叫做精致的经纬主义,他提出了一个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他认为科学研究有
其研究纲领,核心是理论有个内核,外部有边界条件、辅助假设。这个理论经过检验,证
明它是错了,但其内核-理论核心是不轻易放弃的,可以改变辅助假设。实在不行,才放弃
。所以一个实验,可以有几个理论解释,互相竞争,看哪个理论能够解释说明的事实比较
多,哪个理论能够预测一

些新的实验,它就可以保留,这个研究纲领就比较优越。所以这
样他把波普尔证伪学说更加精致化了,推进了。

2.8. 历史主义: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常规科学,科学共同体,范式,疑难,科
学革命,范式转换,不可通约性。
后来到了6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库恩(T. Kuhn, 1922-1997)写了一本书叫《科学革
命的结构》(1962)。他提出新的想法,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是简单的
实验证实、证伪的问题。因为逻辑经验论的看法,科学就是不断地证实。证实的东西就是
真理了,证实的东西就不断地积累。波普尔是不断地否定、证伪、反驳、排除。库恩提出
另外一套,认为科学发展有一个模式。它由常规科学到发生疑难、发生危机,产生科学革
命,革命以后又产生新的常规科学。他认为科学有一套范式,这个范式里面包括世界观、
方法论,包括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这套东西是科学共同体大家共同遵守的。大家一
起按照这套理论、方法、规则进行工作,这就是常规科学。所以像我们一般的研究所里做
的工作都是按照既定的理论,不断地使它更精确化或者作一些新的修正,这些都是常规科
学。但是后来发现一些问题。用过去的常规理论、方法解决不了了,这就出现了疑难。解
决这些疑难,假如在常规科学范围内能解决,那还是行,但是有些疑难到了常规科学范式
内解决不了,这就要革命,要推翻过去所掌握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进行科学革命
。比如牛顿力学变成相对论,这是革命性的变化。革命成功以后又是一套范式,再继续常
规科学。到了一定的时候又出现新的理论,又解决不了,又危机,就又一次科学革命。所
以,科学发展是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又一次常规科学这样跳跃发展。这里面的基本概念
是范式,他认为这一套常规科学、这一学派、这个科学共同体有一套范式,科学革命后有
一套新的范式。这个范式要转化。转化以后,很多的问题就跟原来的看法完全不一样。这
里面提出一个不可通约性的思想。他认为科学革命前的科学与科学革命后的新的科学,这
两种科学没有公约数,它不可以用一个测度来衡量。这个概念,接近不能比较、不能翻译
的意思。比如,他说像牛顿力学有个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而相对论里的时间空间这两个
名词虽然一样,但概念完全不一样,是两套东西。所以科学革命前和科学革命后范式转化
,但是这个范式转化不是讲讲道理或者做一两个实验,大家就接受了。往往是老的科学家
按照老的范式做惯了,他不容易轻易地接受新的范式,所以他

还是按照老的。新的范式要
战胜老的范式不是一下就行的。像狭义相对论提出来,当时还有考夫曼(Kaufmann)等人
做实验,反对爱因斯坦的学说,不接受狭义相对论。大概过了十几年以后,更多的实验证
明爱因斯坦是正确的,狭义相对论才被接受。所以范式转化,可以认为是老的一派科学共
同体还是按照他们的那个老的范式做,新的共同体按新的范式做,两个竞争到最后转化。
而且范式转化,好像是整个看法都转化,就是说很多东西,观点变了,很多东西看法就变
了。所以叫格式塔转换。库恩做出这套东西来,不是对科学很不了解的,他是学物理出身
,是物理学博士,研究过关于量子力学的原始资料,做过大量的历史研究,访问过几乎所
有创建量子力学的大物理学家,工作做得很细。他对科学很理解,所以他写的这套,很多
科学家都觉得科学发展就是这么一回事。当时杨振宁到中国来就说,他看了这本《科学革
命的结构》,认为跟物理学的发展吻合。所以这样对逻辑经验论有很大的冲击,科学不是
累积的,它可以革命,可以把原来的完全推翻掉。关于不可通约性,从1962年发表差不多
40多年了,到现在还在争论。到底相对论跟牛顿力学可不可以通约,科学革命前和科学革
命后的科学能不能通约,到现在还在争论,最近清华大学一个学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念哲学
博士,他的哲学博士论文还是讨论这个问题。总之这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法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怎么都行。
后来还有个科学哲学家,法耶阿本德(P. Feyerabend, 1924-1994)。这个人在物理
学方面也很有素养,还当过演员,很有演说天才,所以他的著作影响很大。但是他喜欢唱
反调,他有一本书中叫《反对方法》。他认为,科学不可能被一些固定的方法框住,特别
是一些探索性、创造性的研究,要用创造性的方法。他的一句口号叫"怎么都行"。科学家
可以用任何方法来试探,只要能得出好的结果来。逻辑经验论、波普尔等正统观点都比较
强调理性的严格的证实或证伪,到了库恩、法耶阿本德以后,就觉得是个范式的转化,这
里面带有自己信念的因素在里面,所以有很多人批评他们说是相对主义,科学还有没有绝
对的标准?说他们是不要理性,是反理性主义。他们实际并未走得那么远,还是理性的。
科学是有进步的。库恩对科学提出几个标准:精确性、一致性(理论内部没有逻辑矛盾)
、广泛性(理论可以说明广泛的现象,说明越广泛这个理论越好)。像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它不但可以说明电磁现象,还可以说明光的现象,这就是广泛

性。狭义相对论,把牛顿
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即牛顿力学服从相对性原理,麦克斯韦方程不服从相对
性原理,通过改造使之都可以服从相对性原理。所以理论说明的问题越广泛,这个理论越
好。理论要有简单性,即基本假设越少,这个理论越好。
过去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认为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是两回事,天
上运动有天上运动的原因,地上运动有地上运动的原因,天上运动是圆周运动,地上运动
是直线运动。牛顿力学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苹果掉下来)找到是一个原因,一个万
有引力。简单性,是科学理论的好的一个标志。有效性:科学理论的好坏要能预测新的现
象。所以从这几个标准看,科学理论还是可以比较的,有好有坏。五个标准不是同时都好
,有的理论逻辑自洽性较好,但预测性不一定好,有的预测性好,但从其它标准看不一定
好。比如量子力学,它解释、预测了好多现象,但它和原来的理论有很大的矛盾,跟相对
论也有矛盾,所以它的一致性就达不到(当然量子力学内部还是一致的)。不同的科学家
强调的标准不一样,比如有的强调一致性、精确性,有的强调简单性,等等。但是,科学
的评价标准: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说明)、简单性、有效性(预测,新颖性),科
学家、科学哲学家都是承认的。

2.9. 新康德主义(建构论),实在论,经验论。观察渗透理论。
科学哲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有三大派,势均力敌。一派是新康德主义:
建构论,他们不赞成反映论,认为我们的科学理论不是简单地反映外部世界。还是由我们
人主观能动地建构起来的。另一派是实在论:认为我们的理论反映了客观世界,这个理论
的真假决定于跟外部实在是否符合。再有是经验论:理论的好坏,在于能否对经验能作出
合适的说明。关于实在论,主要争论的一个问题是理论实体的问题,桌子、椅子是客观存
在,是常识,大家都承认。但原子,更小的到电子、强子、超子、夸克等这些东西到底是
真的存在物,还是人建构出来的?这是科学哲学家在争论的问题。有的人说,只要从粒子
物理演绎推理出来的结果,可以用乳胶片、气泡室观测出来,确实有这样的图像,说明理
论是对的,那个东西就是真的。有的说,你看到的照片就是这么个照片,基本粒子是建构
出来的东西。到底真不真,不知道。
现在越来越玄了。电子作用、引力、强作用、弱作用,物理世界中的四种相互作用,
电子作用和弱相互作用通过规范场理论可以统一起来了。现在大统一理论想把

强相互作用
也统一进来,把引力也统一进来。这当然满足简单性的原理,但是很难用实验检验。现在
提出超弦理论,最基本的东西是个弦,有十度空间,真让人难以想象。科学反映自然界、
社会和思维的客观知识是不是真的反映了,是不是真的客观?这个问题到现在科学哲学界
都得不到一个肯定的、一致的解答。
有两点是比较一致的。一个是观测渗透理论,观测里面渗透着理论。做实验时有一套
理论的背景在后面。一张照相乳胶片,一般人只看到很多线条,基本粒子物理学家就能看
出存在新的粒子,因为物理学家有理论储备,因此才能够观察出来。一个植物学家,到森
林里去会发现新的植物物种,但外行人只知道是野生植物,看不出名堂。因为植物分类学
家有知识储备,知道哪些植物过去已经知道,哪些是新的发现。观测总是渗透着理论。
第二个是整体论,从实验数据或观测资料到理论,其实,经验证据不能完全决定理论
。对于实验结果,可以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事实上,是科学家大家约定,这个理论比较
简单、比较好,就选择这个理论,并不是只有某个科学理论独一无二地符合经验证据。科
学哲学对目前对这个问题看法比较一致。科学究意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人的建构,各个
学派仍有争论。有的强调反映,有的强调建构。这涉及对科学知识体系怎么看的一个根本
性问题。

3、从科学社会学到知识社会学
默顿,科学社会学,科学的精神气质。
下面讲科学作为一个社会建制,科学建制里面有一些规范。默顿(R. Merton, 1900-
)叫它做科学的精神气质。他归纳出四条:第一条是公有性,科学的成果是大家公有的,
发表在刊物上大家都可以共享。第二条是普遍性:科学讨论的是普遍规律。第三条是无私
利性:科学家为了求真理,不把个人的利益介入到科学研究中去,是客观的、无私的。第
四条有组织的怀疑主义:科学机构有这么一套制度,科学研究成果先要怀疑,实验做出来
,它是不是准确、是否可重复;硕士、博士论文写出来,要接受导师、评委审查,要答辩
;投稿到杂志社,编辑部要请人审查,即使发表之后,人们还要复核检查、批评。所以科
学通过这么多有组织的各种怀疑,千锤百煉,结论就比较可靠。这个与伪科学不一样,如
一些邪教头目,不许别人怀疑。科学不是这样,出来一个东西,要大家反复怀疑、反复检
验。
默顿的成名之作,是《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他1932年的博士论文,
最近我重新校译,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在书中有个两命题,称为默

顿命题。默顿受马克
思主义影响,又受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 Weber, 1864-1920)的影响。他认为英国科学在十
七世纪能够成功,一个是生产的需要,采矿、航海、军事等需要,促进了当时科学的发展
,这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默顿的工作比较细致,他作了很多论证,查了很多英国科学
家的传记词典,翻阅了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汇刊》和会议纪录,看到英国科学家的选题
很多都是适应当时生产需要的。所以他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他又强调意识
形态方面的影响。这是受韦伯的影响。当时英国科学为什么能够突飞猛进?这是受清教伦
理的影响。当时很多科学家都是清教徒或是倾向于清教的。清教信奉上帝。他们认为上帝
写了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是大自然。研究大自然越研究得深,把大自然的奥秘
探索出来,那就是理解了上帝的智慧和伟大。科学家就是在这种动力下工作的。牛顿写《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科学著作,没几本书。但他有200箱的书稿都是注释《
圣经》的,所以牛顿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默顿的科学观和逻辑经验论还是一致的,比
较谨慎,他说社会条件可以对科学家选择职业和选题有影响,但科学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
,这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事务,不受外部社会条件的影响。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他的科学社会学还讨论了科学这种社会建制的各种规范、制度,例如科学发现的优先权、
科学奖励制度、名人效应(马泰效应)等等。
知识社会学:爱丁堡学派:拉图尔,《实验室生活》;富柯。
后来科学社会学发展出一个新的学派,叫知识社会学,爱丁堡学派。他们认为不仅选
题兴趣受社会条件影响,而且整个科学理论、知识内容也都受社会条件影响,所以叫知识
社会学。尽管有些论断比较牵强,但影响很大,在当今西方科学社会学界占了绝对优势。
另外他们对默顿的四条规范也提出挑战。法国的科学社会学家拉图尔(B. Latour),写了
一本《实验室生活》(1979)。他跑到一个研究所,蹲点蹲了2年,跟科学家们一起生活,
看他们如何选题、申请基金、如何做研究、发表论文、如何评级评奖等等。他发现科学家
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神圣、没有私利的。争奖金、争课题经费、抢先发表等,私心也多得很
。也有弄虚作假、修改数据、剽窃抄袭等不良行为。他们不强调科学结果要符合自然,强
调科学的社会制约因素。法国还有一位哲学家富柯(M. Foucault, 1926-1984),他写过《
知识考古学》(1969)、《性意识史》(1976-1984)和《权力/知识》(1980)等著作,

他认为,真理仅仅是权力的结果。

4.科学的社会功能:
科学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它的社会功能非常之大。有人说,我们文艺复兴以后这几
百年世界的发展,主要靠三个变革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科学技术。整个世界面
貌大换样。马克思在1842年《共产党宣言》里讲:"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
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出现了机器、轮
船、火车、电报等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后到今天又过了近160年,进步就更不可想
象了,飞机、人造卫星、核电站、计算机、互联网等等。生产力的增长,就是靠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科学技术这三大法宝。科学产生那么大的影响,科学的威望就很高。我们现
在讲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说科学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马克思也讲过,生产力
里面包含有科学的因素,因为生产里面包括有劳动力。劳动力中有工人、工程师。他们的
科学素养越好,生产技能就越高。现在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像专利、软件,本身就是产品
,又是资源,又是生产力。
当今的反科学思潮:
所以科学的威望越来越高,很多人都喜欢带一顶科学的帽子,这样,伪科学就出现了。
另外还有反科学。科学当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好处,但也带来危险。当今的反科学思潮在
西方世界也很流行。反科学并不光是愚昧迷信的人,也不光是宗教徒、神学家。
现在西方一些国家,反科学的很多是学者,人文学家。他们觉得科学太霸道了,国家
的钱都给搞自然科学的人拿走了。因为20世纪进入了大科学时代,一些重大设备像一个大
工厂,需要很大的人力和资源;一个高能加速器花要多少钱!搞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拿
不到多少钱。所以他们说:科学压倒了人文。有的人觉得科学越来越深奥,根本看不懂,像
量子场论等,有些学物理的都看不懂。另外有人认为,本来世界是很美妙,有魅力的,科学
一搞就没有魅力了。科学"祛魅"。
另一大类反对科学的是绿党、生态环境主义者,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环境破坏了;
例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放射性污染等等。和平主义者认为科学搞出了核武器、生物
武器、化学武器,整个人类可能就要毁在这里面。
还有女性主义者,在西方非常历害。她们认为过去的科学文艺都是男性主义,现在要
倒过来,要女子中心主义,至少要男女平等。有位很有名的女性主义者哈丁(S. Harding
),她说,牛顿的《自然哲学数学原理》是本强姦手册。意思是男人强调控制、力量,女性
则要关怀。她反对

控制自然、改造自然,强调关怀自然。文章很有煽动性。但是她们说不
出来,女性的科学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她们批评科学的男性化,比如为什么女的得诺贝尔
科学奖的那么少,等等。
后现代主义,认为西方现代化出了问题,为什么要由西方的科学来主导,中国的中医
、藏医、印度的古代科学等边缘科学中也有很多很好嘛。后现代主义也比较流行,他们往
往是一些左派,对资本主义现状不满。在中国后现代主义在年轻人里也很时髦,比如他们
不谈建构,谈解构,要把一切东西都解构掉,"只破不立"。他们认为科学是权力创造的,
有权就有真理。这些论调引起了科学家的反感。
科学家对后现代主义和社会建构论的反击:索卡尔事件
1996年出现了索卡尔事件。索卡尔(A. Sokal)是纽约大学物理学的教授。当时美国
有一本杂志《社会情景》(Social Context),是社会建构论者的代表性刊物。这个物理学
家对社会建构论者否定科学的客观性不满,就写了一篇文章叫《跨跃边界:量子引力的解释
学》。解释学是后现代很时髦的人文学研究方法。用解释学解释量子引力,过去没人做过
。这篇文章是故意的,把后现代主义的一些论点、话语放在里面,表面上好像支持社会建
构论,实际上在科学上有许多错误。但文章似乎规规矩矩,参考文献好几百篇,送到了《
社会情景》杂志。杂志编委拿到后很高兴,认为科学家支持他们的观点,未经科学家审评
就发表了。发表后,索卡尔又写了篇文章,说自己那篇文章科学上错误百出,你们都看不
出来,还整天讲科学,一点科学常识都没有。这篇文章投过去,编辑部就不给发表。索卡
尔同社会建构论者开了个大玩笑。对社会建构论者是一个打击。

5、科学为什么?
科学完全是客观的吗?确实有人的因素。先有自然界才有人,有了人才有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不管怎样是人造出来的。人的语言、人的思想方法、人做的实验,这里肯定有人
约定的因素。但是特别是自然科学,我们研究的是自然界,总要说明和预测自然的现象,
这不能随心所欲、指鹿为马的。科学到底哪些有真理性的因素、哪些是人建构的因素,大
概是科学哲学里一个难题,目前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科学为什么?过去科学家为科学而科学,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求真。一些早期的科学
家是要为科学献身。他们认为科学是价值中立的。现在科学的社会后果很严重,比如造出
核弹、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可以把人类消灭。克隆、基因工程、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等等
这类技术将来对整个人类的生活、伦理

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科学家不能只求真,不问它的社会后果。科学家不能不考虑研究科学到底是为什
么?科学归根结底还是要为人服务、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服务。所以现在科学伦理学很时髦
。过去逻辑经验论不考虑伦理学,只考虑能不能证实、真不真、假不假,而现在科学哲学
很大一批人转到搞科学伦理学上去。特别是现实的很多问题,安乐死、艾滋病、人体实验
等等,都跟伦理学有关系。现在科学伦理学变成了科学哲学中很热的一个部门。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