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及翻译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及翻译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及翻译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及翻译

《多宝塔》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籙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

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替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同符千古,昭有烈光。于时道俗景附,檀施山积,庀徒度财,功百其倍矣。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于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遂总僧事,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

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纲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不替。

自三载,每春秋二时,集同行大德四十九人,行法华三昧。寻奉恩旨,许为恒式。前后道场,所感舍利凡三千七十粒。至六载,欲葬舍利。预严道场,又降一百八粒。画普贤变,于笔锋上,联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自动,浮光莹然。禅师无我观身,了空求法,先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乃取舍利三

千粒,盛以石函,兼造自身石影,跪而戴之,同置塔下,表至敬也。使夫舟迁夜壑,无变度门,劫算墨尘,永垂贞范。又奉为主上及苍生写《妙法莲华经》一千部、金字三十六部,用镇宝塔。又写一千部,散施受持。灵应既多,具如本传。

其载,敕内侍吴怀实,赐金铜香炉,高一丈五尺,奉表陈谢。手诏批云:“师弘济之愿,感达人天;庄严之心,义成因果;则法施财施,信所宜先也。”主上握至道之灵符,受如来之法印,非禅师大惠超悟,无以感于宸衷;非主上至圣文明,无以鉴于诚愿。倬彼宝塔,为章梵宫。经始之功,真僧是葺;克成之业,圣主斯崇。

尔其为状也,则岳耸莲披,云垂盖偃;下欻崛以踊地,上亭盈而媚空,中晻晻其静深,旁赫赫以弘敞。礝磩承陛。琅玕綷槛,玉瑱居楹,银黄拂户。重檐叠于画栱,反宇环其璧璫,坤灵贔屭(简化字“赑屃”)以负砌。天祇俨雅而翊户。或复肩(上加下手,可能为“驾”)挚鸟,肘擐修蛇,冠盘巨龙,帽抱猛兽。勃如战色,有[ ]其容,穷绘事之笔精,选朝英之偈賛。若乃开扃鐍,窥奥秘,二尊分座,疑对鹫山;千帙发题,若观龙藏。金碧炅晃,环珮葳蕤。至於列三乘,分八部,圣徒翕习,佛事森罗。方寸千名,盈尺万象;大身现小,广座能卑。须弥之容,欻入芥子;宝盖之状,顿覆三千。

昔衡岳思大禅师,以法华三昧,传悟天台智者,尔来寂寥,罕[ ](契)真要。法不可以久废,生我禅师,克嗣其业,继明二祖,相望百年。夫其法华之教也,开玄关于一念,照圆镜于十方,指阴界为妙门,驱尘劳于法侣。聚沙能成佛道,合掌已入圣流。三乘教门,总而归一;八万法藏,我为最雄。譬犹满月丽天,萤光列宿;山王映海,蚁垤群峰。

嗟呼!三界之沉寐久矣。佛以法华为木铎,惟我禅师,超然深悟。其兒(貌)也,岳渎之秀,冰雪之姿,果唇贝齿,莲目月面。望之厉,即之温,睹相未言,而降伏之心,已过半矣。

同行禅师抱玉、飞锡,袭衡台之秘躅,传止观之精义。或名高帝选,或行密众师,共弘开示之宗,尽契圆常之理。门人苾菡(也有可能是“萏”)、如岩、灵悟、净真、真空、法济等,以定慧为文质,以戒忍为刚柔,含朴玉之光辉,等旃檀之围绕。夫发行者因因,圆则福广;起因者相相,遣则慧深。求无为于有为,通解脱于文字。举事徵理,含毫强名。

偈曰:佛有妙法,比象莲华,圆顿深入,真净无暇。慧通法界,福利恒沙。直至宝所,俱乘大车。其一。于戏上士,发行正勤。缅想宝塔,思弘胜因。圆阶已就,层覆初陈。乃昭帝梦,福应天人。其二。轮奂斯崇,为章净域。真僧草创,圣主增饰。中座耽耽,飞檐翼翼。荐臻灵感,归我帝力。其三。念彼后学,心滞迷封。昏衢未晓,中道难逢。常惊夜枕(也有可能是“杌”),还惧真龙。不有禅伯,谁明大宗?其四。大海吞流,崇山纳壤。教门称顿,慈力能广。功起聚沙,德成合掌。开佛知见,法为无上。其五。情尘虽杂,性海无漏。定养圣胎,染生迷[ ]。断常起缚,空色同谬,薝蔔现前,馀香何嗅?其六。彤彤法宇,繄我四依。事该理畅,玉粹金辉。慧镜无垢,慈灯照微。空王可托,本愿同归。其七。

天宝十一载岁次壬辰。四月乙丑朔廿二日戊戌建。敕捡校塔使、正议大夫、行内侍赵思侃,判官、内府丞车冲。

捡校僧义方。

河南史华刻。

二、译文

大唐国西京长安千福寺内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人岑勋撰写碑文。朝议郎、兵部的副部长、琅琊人颜真卿书写,朝散大夫、加尚书、都官司负责人、东海人徐浩题写碑文的题额。

曰。妙法莲华经,是佛家的重要著作。多宝佛塔,证明当年佛学有多么地繁荣。佛的十种神力能够使人明智,四依的理论可以恢弘地建立起来。

有个姓程的禅师,法号楚金,广平人。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佛祖,最后均皈依佛门。楚金的母亲高氏,曾经长时间未孕,因梦见各位神佛后就有了身孕,这是生龙生象而非生熊罴的征兆。楚金足月出生,相貌特殊,一岁多不吃荤腥,五六岁不乱游荡。道路旁的小树开始发芽,长大就会成为栋梁;寺院水池虽小,却能涵括大海的波涛。楚金刚到七岁,就开始厌世,发誓出家。他尊敬地学习佛经,在钻研法华经时爱不释手,发挥了自己的全部潜能,终于学到佛法。楚金九岁时正式在龙兴寺落发,成为僧人。二十岁时,就开始向大众宣讲佛经、佛法。

楚金禅师讲的佛法非常精妙,引导了许多人少走弯路,踏上正轨,达到小乘佛法的境界。后来,他在晚上诵读《多宝塔品》时,心无杂念,仿佛进入禅定。忽见一座宝塔立在眼前,佛祖的化身满屋都是。勤奋的修行让佛祖出现,身心净化,感触颇深,心生悲悯,泪如雨下。于是他在六年内穿布衣、少饮食,不出院子,发誓建造多宝佛塔。许王李瓘和在家学佛的赵崇,以及其他善男信女,都来叩拜,捐珍献宝。楚金认为,聚集庄重严肃的善缘,提供高爽干燥的地方建造宝塔,有利于千福寺,并牢记此事。

当时千福寺有位怀忍禅师,在午夜时忽然看见一条小河,从龙兴寺流出,流进了千福寺。河水清澈荡漾,中间有条方舟。又看见一座宝塔从天落到现在建塔的地方,过了好长时间才消失。千福寺名为法相的杂役在建塔的地方也看到了灯光,远看有亮,近看全无。人们认

为,流水能引导人们的法性,河中船代表慈航普渡,宝塔出现预兆着将要成功,明灯表示光明永恒。没有高深的德行和精准的感知,是看不到这些的。听到要修建佛塔,大家都很高兴,挥锨动锹拿布袋,乒乒乓乓干起来,有的立板,有的夯填。洒香水,藏金锤,用壮工,尽全力。楚金每天夜里都要在建塔处虔诚地诵经,他的声音象天乐一样动听,众人听后都能闻到奇香,赞叹不已,觉得他半是圣人半是凡人。到天宝初年,已准备好建塔的材料、圆环等。

楚金如此礼佛,唐玄宗李隆基也梦到了此事。七月十三日,皇帝派内侍赵思侃到千福寺,查看是否属实。到了一看,果然如此,皇帝的梦得到了验证。当天,皇帝赐银钱五十万,一千匹绢绸,以资助修建。精粹而齐心,就会有先见之明;和谐而美好,佛祖就会为你来生做好记号。汉明帝永平年间,佛的教化刚开始;到天宝年间,就修建了多宝佛塔。佛法千古不变,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当时,人们仰慕佛塔,施舍如山;聚集的工匠,比以前多了一百多倍。天宝二年,皇帝派宦官杨顺景宣旨,让楚金在花萼楼下迎接他所题写的多宝佛塔的匾额。楚金带领众僧,准备好法器,迎接匾额及百匹绢绸,这是皇帝的恩宠啊!皇帝的字,有云中飞龙的气势,挂在塔上,凝聚了日月的的光辉。

天宝四年,佛塔建成,楚金上书,称建塔是皇帝的功劳。佛塔落成之日,数万民众前来观瞻。当人们看到五色云彩飘于塔顶,都异常高兴。佛的光辉太伟大了,我们一定要学习佛法。楚金禅师对僧众们说:“大鹏振翅飞于苍天,凭的是又轻又薄的翅膀;超脱生死,只有爱心才能让你畅行无阻。努力上进,学习佛法,菩萨还要不停地努力学习。只要持之以恒地去修行,就能够成功。挖井见到泥时,就离水不远了;钻的木头不热,怎能取火呢?”七个僧人,拥有同一个心愿,每天每夜在塔下抄写、诵读法华经。烟火缭绕,经声不断,天天如此,终生不辍。

从天宝三年开始,春秋两季,召集四十九位得道高僧,举行法华

三昧大会。这是奉皇帝旨意固定下来的法式。举行的两次法式,共获舍利三千零七十粒。到天宝六年,准备好道场,恭敬地下葬舍利,又得到了一百零八粒。画师画的普贤菩萨画像,与众不同,在上面镶缀了十九粒舍利,每颗都是圆润灵透,泛着莹光。楚金禅师舍弃了一切,只为求得佛法。他先刺破手指,书写了《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然后将三千粒舍利子放到石匣子里,又将自己的跪像做成石雕,一齐放到了多宝塔的地宫里,以表示最诚挚的尊敬。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只有皈依佛门的心不变,用写经来度年,为大家树立榜样。又为皇帝和百姓写法华经一千部,用金字写三十六部,作为镇塔之宝。又写法华经一千部施舍给信奉佛法之人。各种灵验事情很多,都象本文记载的那样。

当年,皇帝派内侍吴怀实去赏赐一丈五尺高的香炉一座,并撰文表示感谢。文中说:“法师你怀着济世之愿,感动了上天;虔诚之至,终成正果;所以应注重法施,然后才是施财。”皇帝虽然掌握着至高无上的灵符、法印,如没有禅师的大彻大悟,也不会让皇帝的心意实现;若非皇帝圣明,也不会产生如此的心愿。高大的宝塔是为佛寺所建的,众僧修建佛塔的功绩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克服困难得来的成功是受到皇帝推崇的。

佛塔是这个模样的:象五岳一样耸立,云彩掩映其中,就象披着莲花;塔基从地里面突然踊现出来,塔顶象亭子一样伸向天空;塔内部极其昏暗,又幽静又深远;塔四周物件显盛,又弘大又敞亮。佛塔台阶是用玉石铺就的,栏杆是用五彩的玉石雕刻的, 柱子上下都装饰着玉石,黄金白银做的丝带挂在塔门口。漆画着图案的枓栱上面是层层叠叠的屋檐,屋檐的瓦当都是用玉璧制成的。赑屃在地面上驮着重物,诸神在上面恭敬庄重地护卫着大门。佛像中,有的肩膀上面驾着猛禽,有的胳膊上面盘着长蛇,有的头上卧着巨龙,有的帽子里面藏着猛兽。有的佛像脸上充满敬畏的神色,有的充满着恼怒的表情,画师的水平达到了最高的水准,选择的佛像都是佛祖赞扬过的。要是打

开门锁,就能看到里面的奥秘:释迦牟尼与多宝佛同坐在一个莲花座上,在灵鹫山下说经讲法;他们解答的问题是那么清晰,就象是看着佛经在说一样。佛塔金碧辉煌,明亮晃眼,环佩叮咚,光彩华丽。认识世界分三个层次,庙里的护法神有八个,众僧威严肃穆,佛事森严有序。方寸之间可现千种世事,一尺之内能有万般景象;高大的身形以小型的佛像出现,高贵或卑微的座位都能坐下。须弥山那么大,“欻”的一声就能飞到小种子里面;巍巍宝塔,一念之间就包涵了三千种世间。

北朝时的慧思禅师是佛教天台宗的三祖之一,他将法华经的精义传给了智者禅师。从那以后,天台宗人才寥落,罕能承续。佛法不能长时间的荒废,于是楚金禅师出世了。他传承了天台宗的教义,在慧思、智者之后百余年,又将天台宗发扬光大。楚金禅师在法华经方面的主要思想有:一念顿悟,普照十方,合掌之际,便入圣流。佛道非远,人自远道,若能回心,当下即是。法门不二,中道为本,故阴界不异妙门,尘劳即是法侣。断常之说自缚,空色之见同谬,由无分别,自入佛道。所以说天台宗拥有佛教内其他宗派的基础思想,同时也高于其他宗派,就象是夜空中的昭昭月光与星空下的萤火虫相比,倒映在海中的高山与蚂蚁洞口的小土堆相比。

唉!这个世界已经沉睡了太长的时间了,佛家用法华经来教化民众。只有楚金禅师,超脱于民众,深刻领会了佛的本意。他长的什么模样呢?额高嘴阔,唇红齿白,冰雪之姿,月莲之貌。面容看上去严厉,接近他就会感觉温暖,想说的话还没有出口,拜伏的心思就已经生出来了。

与楚金禅师一起诵读的还有抱玉禅师、飞锡禅师,他们都是传承于衡阳止观门,共同将天台宗门宏扬光大到盛极。他们有的名望很高,有的是皇帝钦选,有的传法于百姓,共同宏扬佛法的精妙,向民众宣传了佛法圆满的道理。楚金的门人有苾萏、如岩、灵悟、净真、真空、法济等七人,楚金教导他们时,也是定慧双行,戒忍互用,蹈乎中道,

无所偏废。他还由文字得到解脱,自有为得无为,虽然重视有为法,却非止于有为,而是以此为律梁,以达于无为;虽然重视相法福德,却心中无相,智慧深广。举例引证,都是细致入微,非常准确的。

佛说:一、佛法的精妙之处,就象莲花一样,直接去深入地观察,真真正正,干干净净;当智慧联通有为、无为等一切诸法,幸福就象恒河沙数一样多;然后就会乘上大车,直接踏过化城,到达藏宝之地。

二、那些贤明之士啊,正勤勉地修行,缅怀佛家的宝塔,想要弘扬善因。圆阶已经建成,层层覆盖最早的一层。于是昭示皇帝的梦,福降于天人。三、那美轮美奂的宝塔,为了彰显佛教的法力,圣僧建造时初具规模,圣明的君主增加修饰。塔身雄壮巍峨,塔檐跃跃欲飞。连续不断的灵验,要归功于圣明的帝王。四、想到那些后进的人,心灵阻滞迷乱,身陷歧途而不自知,得不到真正的哲理,日夜惊惧不安,惧怕真理。如果没有得道高僧,谁来阐明天地间的大道理?五、大海因为能纳百川才成大海,高山因为能纳土壤才成高山,佛教的法门在于顿悟,慈悲的法力广大万能。功德起于聚沙和合掌这样的小事,懂得了佛法的智慧和见解,才得到无上的法门。六、这个世界虽然驳杂,但真如之理性深广如海,没有漏洞。具有灵性的思想,是要从初生就开始熏陶的。断开常情,抛开束缚,空和色都是一样的。郁金花开在眼前,其味道是多么的芳香啊!七、那辉煌的寺院,是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万事完备,条理顺畅,金玉散发着精粹的光辉。智慧如镜,不染尘埃,佛法如灯,观照细微,我们可以将自己托付给佛,一同皈依西方极乐。

天宝十一年四月二十二日建。皇帝钦命巡塔使、正议大夫、内侍赵思侃,判官、内府的府丞车冲。

僧人义方校对。

河南人史华篆刻。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捡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祕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乎十力,宏建在於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姙,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岐嶷绝於荤茹,龆龀不为童游。道树萌芽,耸豫章之桢干;禅池亩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猒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摠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髮,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籙也。进具之年,昇坐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後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珎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於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於中夜,见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於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於法性,舟泛表於慈航,塔现兆於有成,灯明示於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於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锸,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鎚,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於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異香,喜歎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勑内侍赵思偘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替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同符千古,昭有烈光。於时道俗景附,檀施山积,庀徒度财,功百其倍矣。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於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遂总僧事,备法仪,宸 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

飞毫,动 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

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 ,团转塔顶,众尽 詹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处用宾於法王。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 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网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不替。」

自三载,每春秋二时,集同行大德四十九人,行法华三昧。寻奉恩旨,许为恒式。前後道场所感舍利凡三千七十粒。至六载,欲葬舍利,豫严道场又降一百八粒,画普贤变,於笔锋上联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自动,浮光莹然。禅师无我观身,了空求法,先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乃取舍利三千粒,盛以石函,兼造自身石影,跪而戴之,同置塔下,表至敬也。使夫舟迁夜壑,无变度门,劫算墨尘,永垂贞范。又奉为主上及苍生写《妙法莲华经》一千部、金字三十六部,用镇宝塔。又写一千部,散施受持。灵应既多,具如本传。

其载,敕内侍吴怀实赐金铜香炉高一丈五尺,奉表陈谢。手诏批云:「师宏济之愿,感达人天;庄严之心,义成因果。」则法施财施,信所宜先也。主上握至道之灵符,受如来之法印,非禅师大慧超悟;无以感於宸衷,非主上至圣文明,无以鉴於诚愿。倬彼宝塔,为章梵宫。经始之功,真僧是葺;克成之业,圣主斯崇。

尔其为状也,则岳耸莲披,雲垂盖偃。下欻崛以踴地,上亭盈而媚空,中晻晻其静深,旁赫赫以弘敞。礝磩承陛,琅玕綷\檻,玉瑱居楹,银黄拂户。重簷疊於画栱,反宇环其璧璫,坤灵贔屭以负砌,天祇俨雅而翊户。或复肩(上加下手)摰鸟,肘擐脩虵(蛇),冠盘巨龙,帽抱猛兽。勃如战色,有[] 其容,穷绘事之笔精,选朝英之偈賛。若乃开扃鐍,窥奥秘,二尊分座,疑对鹫山;千帙发题,若观龙藏。金碧炅晃,环珮葳蕤。至於列三乘,分八部,圣徒翕习,佛事森罗。方寸千名,盈尺万象;大身现小,广座能卑。须弥之容,欻入芥子;宝盖之状,顿覆三千。

昔衡岳思大禅师,以法华三昧,传悟天台智者,尔来寂寥,罕[]

(契)真要。法不可以久废,生我禅师,克嗣其业,继明二祖,相望百年。夫其法华之教也,开玄关於一念,照圆镜於十方,指阴界为妙门,駈尘劳为法侣。聚沙能成佛道,合掌已入圣流。三乘教门,总而归一;八万法藏,我为最雄。譬犹满月丽天,萤光列宿,山王映海,蚁羣峯垤。

嗟乎!三界之沉寐久矣。佛以法华为木铎,惟我禅师,超然深悟。其兒(貌)也,岳渎之秀,氷雪之姿,果脣贝齿,莲目月面。望之厉,即之温,覩相未言,而降伏之心,已过半矣。

同行禅师,抱玉飞锡,袭衡台之祕躅,传止观之精义。或名高帝选,或行密众师,共宏开示之宗,尽()圆常之理。门人苾萏、如岩、灵悟、浄真、真空、法济等,以定慧为文质,以戒忍为刚柔,含朴玉之光辉,等旃檀之围绕。夫发行者因,因圆则福广;起因者相,相相遣则慧深。求无为於有为,通解脱於文字,举事徴理,含毫强名。

偈曰:佛有妙法,比象莲花。圆顿深入,真浄无瑕。慧通法界,福利恒沙。直至宝所,俱乘大车。(其一)於戯上士,发行正勤。缅想宝塔,思宏胜因。圆阶已就,层覆初陈。乃昭帝梦,福应天人。(其二)轮奂斯崇,为章浄域。真僧草创,圣主增饰。中座眈眈,飞簷翼翼。荐臻灵感,归我帝力。(其三)念彼後学,心滞迷封。昏衢未晓,中道难逢。常惊夜杌,还惧真龙。不有禅伯,谁明大宗?(其四)大海吞流,崇山纳壤。教门称顿,慈力能广。功起聚沙,德成合掌。开佛知见,法为无上。(其五)情尘虽杂,性海无漏。定养圣胎,染生迷()。断常起缚,空色同谬。薝蔔现前,餘香何嗅?(其六)彤彤法宇,繄我四依。事该理畅,玉粹金辉。慧镜无垢,慈灯照微。空王可託,本願同归。(其七)

天宝十一载岁次壬辰。四月乙丑朔廿二日戊戌建。敕捡校塔使正议大夫行内侍赵思侃。判官内府丞车冲。捡校僧义方。河南史华刻。

颜真卿与《多宝塔碑》

颜真卿与《多宝塔碑》 颜真卿(公元七○九——七八五年)字清臣,世称『颜鲁公』今山东临沂人,唐代中期杰出政治家,著名书法家。 《多宝塔碑》又名《大唐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岑勋撰文,颜真卿楷书,徐浩隶书题额,史华镌刻。是颜真卿早期的作品,作于天宝十一年颜真卿四十三岁时,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四月立。碑高260.3厘米,宽140厘米。34行,行66字。是已知颜书中书写时间最早的碑刻,因此反映了颜氏早期书法风貌。从风格看,此碑和他中、后期书法风格出入还是较大的,还没有体现出他雄强、伟壮、沉雄的气象,相对写的严谨、秀整,起收笔见笔见锋,尚未有篆籀之气,略近欧书。故有评论道:“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又点画太圆整,笔写不应著此。米元章谓鲁公每使家僮刻字,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观此良非诬”。 多宝塔感应碑文全文: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纲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香烟不断,经声递续,昼夜塔下诵持法华,炯以为常,没身不替。自三载,每春秋二时,集同行大德四十九人,行法华三昧。寻奉恩旨,许为恒式。前后道场,所感舍利凡三千七十粒。至六载,欲葬舍利,预严道场,又降一百八粒。画普贤变,于笔锋上,联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自动,浮光莹然。禅师无我观身。了空求法,先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乃取舍利三千粒,盛以石函,兼造自身石影,跪而戴之,同置塔下,表至敬也。使夫舟迁夜壑,无变度门。算墨尘,永垂贞范。又奉为主上及苍生写妙法莲华经一千部,金字三十六部,用镇宝塔。又写一千部,散施受持。灵应既多,具如本传。其载,敕内侍吴怀实,赐金铜香炉,高一丈五尺,奉表陈谢。手诏批云:师弘济之愿,感达人天,庄严之心,义成因果,则法施。财施,信所宜先也。主上握至道之灵符,受如来之法印,非禅师大惠超悟,无以感于宸衷;非主上至圣文明,无以鉴于诚愿。倬彼宝塔,为章梵宫,经始之功,真僧是葺,克成之业。圣主斯崇,尔其为状也,则岳耸莲披,云垂盖偃,下崛以踊地,上亭盈而媚空,中其静深,旁赫赫以弘敞,承陛。琅槛,玉居楹,银黄绋户,重檐叠于画,反宇环其璧,坤灵以负砌。天俨雅而翊户或复肩驾挚鸟,肘擐修蛇,冠盘巨龙,帽抱猛兽,勃如战色寸千名,盈尺万象。大身现小,广座能卑。须弥之容,入芥子;宝盖之状,顿覆三千。昔衡岳思大禅师,以法华三昧,传悟天台智者,尔来寂寥,罕契真要。法不可以久废,生我禅师,克嗣其业,继明二祖,相望百年。夫其法华之教也,开玄关于一念,照圆镜于十方,指阴界为妙门,驱尘劳于法侣。聚沙能成佛道,合掌已入圣流。三乘教门,总而归一;八万法藏,我为最雄。譬尤满月丽天,萤光列宿;山王映海,蚁垤群峰。嗟呼,三界之沉寂久矣。佛以法华为木铎,惟我禅师,超然深悟。其貌也,岳渎之秀,冰雪之姿,果唇贝齿,莲目月面。望之厉,即之温,睹相未言,而降伏之心已过半矣。同行禅师,抱玉飞,袭衡山之秘躅,传止观之精义。或名高帝选,或行密众师,共弘开示之宗,尽契圆常之理。门人菡、如岩、灵悟、净真、真空、法济等,以定慧为文质,以戒忍为刚柔,含朴玉之光辉,等旃檀之围绕。夫发行者因因,圆则福广;起因者相相,遣则慧深。求无为于有为,通解脱于文字。举事徵理,含毫强名偈曰:佛有妙法,比象莲华,圆顿深入,真净无暇。慧通法界,福利恒沙。直至宝所,俱乘大车。其一。于戏上士,发行正勤。缅想宝塔,思弘胜因。圆阶已就,层覆初陈。乃昭帝梦,福应天人。其二。轮奂斯崇,为章净域。真僧草创,圣主增饰。中座耽耽,飞檐翼翼。存臻灵感,归我帝力。其三。念彼后学,心滞迷封。昏衢未晓,中道难逢。常惊夜枕,还惧真龙。不有禅伯,谁明大宗。其四。大海吞流,崇山纳壤。教门称顿,慈力能广。功起聚沙,德成合掌。开佛知见,法为无上。其五。情尘虽杂,性海无漏。定养圣胎,染生迷,断常起缚,空色同谬,现前,余香何嗅。其六。彤彤法宇,我四依,事该理畅,玉粹金辉。慧镜无垢,慈灯照微,空王可托,本愿同归。其七。天宝十一载岁次壬辰。四月乙丑朔廿二日戊戌建。敕捡校塔使正议大夫行内侍赵思侃。判官内府丞车冲。捡校僧义方。河南史华刻。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及翻译 (2)

《多宝塔》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 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 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籙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

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 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替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同符千古,昭有烈光。于时道俗景附,檀施山积,庀徒度财,功百其倍矣。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于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遂总僧事,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 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纲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不替。 自三载,每春秋二时,集同行大德四十九人,行法华三昧。寻奉恩旨,许为恒式。前后道场,所感舍利凡三千七十粒。至六载,欲葬舍利。预严道场,又降一百八粒。画普贤变,于笔锋上,联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自动,浮光莹然。禅师无我观身,了空求法,先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乃取舍利三

劝学原文及翻译

劝学原文及翻译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劝学】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 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 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存,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多宝塔简体译文

《多宝塔碑》简体释文 (说明:此释文按影印件分为42小段,原碑文字以红颜色区别,部分生僻字加了拼音。恐仍有错漏,仅供参考。) 1、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朝散大 2、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zang)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 3、于四依。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征,无取 4、熊罴(pi)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岐嶷(qiyi,)绝于荤茹(ru),髫龀(tiaochen)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quan)浍(kuai),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 5、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箓(lu)也。进具之年,升座 6、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bo)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

7、释迦分身,遍满室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瓘(guan)及居士赵 8、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xian)千福,默议于心。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 9、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 10、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 11、杂然欢惬。负畚(ben)荷插,于橐(tuo)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 12、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zhao)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chi)内 13、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fu),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 14、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昔汉明永平

劝学全文翻译

劝学全文翻译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而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蓼蓝更深;冰,是水形成的,却比水更加寒冷。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輮,通“煣”。)用火熨木使弯曲从而形成车轮,它的弯度符合规。即使又晒干了,不会再变直。是因为用火熨木使它弯曲的缘故。因此木材经墨线量过就变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变锋利,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他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日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知识;我曾经提起脚跟远望,不如站在远处见得广。站在远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然而人站在远处也能看见;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强,而听的人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够达到很远的地方;借助船只的人,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擅长借助于外物。}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积累土壤形成山,使风雨兴起;积累水流形成深水,使蛟龙生存,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半步,没有用来到达很远的地方的办法;不积累小的水流,没有用来形成江海的办法。骏马一跃,(距离)不足十步,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地走。刻着停了,腐朽的木材也不会折;不停地刻,金石都可以雕刻。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强壮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因为心专一(的缘故)。螃蟹六条蟹脚两只蟹钳,不是蛇鳝的巢穴不可以寄托的缘故,(这是)因为用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原文梳理+字词整理+翻译

劝学 一、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青,取之于(从)蓝而(连词,表转折)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輮(使……弯曲)以(省略“之”)为轮,其曲(弯曲度)中规。虽(即使)有(同“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挺直),金就(靠近)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锋利),君子博学而日(名状,每天)参(检查)省(反省)乎(对)己(状语后置),则知(同“智”)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所字节构,所+动词,所学的东西)也;吾尝跂(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声音宏大)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舆(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名动,游泳)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同“性”,本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在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半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字词 (一)通假字 1.輮:通“煣”,使弯曲。 2.有:通“又”。 3.暴,同“曝”,晒干。 4.知:通“智”,智慧。 5.生:通“性”天赋,资质。 (二)古今异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古义:检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6.用心:古义:因为用心。例如:用心一也。

《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

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 xx 中(zh o ng绳 輮(r o) 槁(g a o暴(p u ) 就砺(l )i 参(c a r省(x i ng) 须臾(y u)

跂((q) 楫 ( (j)i 生 ( (x ng)非异 跬 ( (ku步 骐 骥 虞(qji)i 驽(n u马十驾 锲(qi d而舍之 xx 可镂(I o u) 螯(a o ) 蛇鳝(sh a n 二、字义 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 ?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日晒。槁暴,枯干。

劝学原文和翻译和赏析

《劝学》原文及翻译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雕刻一样物品但最后放弃了它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劝学》原文及译文

《劝学》原文及译文 欧阳学文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符合用以取直的墨线,把它烤弯煨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

劝学原文对照翻译完整版

劝学原文对照翻译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 有道德品行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出来的,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 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 结而成的,但却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规的标准了,假如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它也不会再挺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直,是因为经过加工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笔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把它弯,所以使它成为这样的。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此木材用墨线量,再经过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石上磨过也就能锋利了,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 我以前整天地思考,却没有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远方,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更为广阔。登上 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高处招手,手臂并没加长,但是人们在远处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更清楚。 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 借助车马的人,脚步并不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逗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君 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子的本性并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 堆积土石变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水流汇积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诞生了;积累善行从而养成高尚的 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 品德,精神就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因此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实现千里之远 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 ;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聚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越,也不足十步之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可以走 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的走。雕刻一件物品但最后放弃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若不停地刻下去,那么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与两个蟹钳,但是若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就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颜真卿多宝塔碑(word打印版)

多宝塔碑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三十四行,行六十六字,现藏西安碑林。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涌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虽然此碑还称不上颜真卿成熟期之代表作,与他后来所书的《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风格迥异,但它是颜书的第一篇,是颜楷成功的第一步,学颜体者多从此碑下手,入其堂奥。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拓本请点击右键下载解压密码: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516323.html, (图片选自《弈潮堂》[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516323.html,)

附录:《多宝塔感应碑》拓本散记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陈西安碑林(图1)。高285厘米,宽102厘米,文34行,行66字。岑勋撰文,颜真卿正书书册,徐浩隶书题额,史华刊石。 碑文叙述了唐代僧人楚金禅师发愿兴建多宝塔的过程及有关佛事。唐玄宗曾为立塔赠银50万、绢上千匹。楚金禅师死后,唐玄宗特派使者吊唁,监护丧事,并亲自书写了塔额。佛教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于此可见。 颜真卿(709~785),京兆万年人,祖籍琅邪临沂,字清臣。幼承家学,刻苦自励。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时,为平原太守,历迁刑部尚书、太子太师。他立朝正色,刚而有礼,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日鲁公。后为奸臣卢杞所忌。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敌所害。 颜真卿是中国书史上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云:“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画至吴道子,书至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颜真卿一生书碑甚多,西安碑林即藏《多宝塔碑》、《臧怀恪碑》、《郭家庙碑》、《争座位帖》、《颜勤礼碑》、《马璘残碑》、《颜氏家庙碑》7种。而《多宝塔碑》为其所有碑版中年代最早者,乃颜真卿44岁时作品。明孙〓有跋云:“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掾史家鼻祖。” 北宋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尚未损。全碑字口方棱,字画之间牵丝甚清晰。 南宋拓本,15行“凿井见泥”之“凿”字未损,31行“归我帝力”之“力”字(图2)、33行“王可托”之“托”字稍损。 明中期拓本,14行“天文挂搭”之“挂”字上“土”部完好,24行“方寸千名”之“千”字完好。 明末清初拓本,31行“归我帝力”之“归”字完好,“我”字左上半泐(le,石头风化而形成的纹理)。32行“佛知见法为无” 6字、32行“空王可托本原同归” 8字、末行“大夫行内侍赵思” 7字皆存。 乾嘉拓本,9 行“阴以金鎚”之“金”撇笔未泐。33行“千帙发题”之“千”字竖笔完好。 早期原拓应注意31行“力”和15行“凿”是否经过涂墨。从图1可见该碑末4行中部偏下约在清康熙间磕损一大块,“明末清初拓本”所述31~34行存诸字此后皆损。如见以上诸字未损,应细审。如为原石所拓,则拓本年代不晚于清初,但大多数为翻刻本。清晚期至民国,西安碑林周围碑帖铺甚多,各家多以石翻刻《多宝塔感应碑》等。其裱本传今也百年上下,品相颇陈旧。曾有一友藏有两本,欣喜相告,所藏“归我帝力”之“力”、“凿井见泥”之“凿”均完好,当为宋拓。送至碑林博物馆我的办公室,及展读之,一本较瘦,一本略肥,大形皆在,但不能细写。如肥本(图3)首行“多宝塔感应碑”之“感”右上一点与横画脱离(原刻相连)、15行“凿井见泥”之“见”末二笔与右竖互不相连(原刻相连)等,点画多不到位,当为晚清民国翻本,特以故宫博物院藏宋拓(图4)与该翻刻本对刊,供大家比较。碑帖鉴定没什么秘诀,就是与不同时代的原拓一笔、一画、一个石花细细比较,切不可一看“差不多”,就定为原拓甚至宋明古拓。《收藏》俱乐部会员江西詹先生来稿,说:“笔者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的碑学资料,拜访了许多碑学专家和书法界、收藏界的名家,认为我手中的这本《多宝塔碑》拓本(图5、6)是宋拓本。”实际上詹先生所藏也是一个晚清民国翻刻本。其本较原碑宋拓为瘦,枯槁无神,无有原碑丰壮精悍的神韵。与前述翻刻本(图3)一样,此本点画多不到位,如首行“感应碑”之“感”右上点,笔者细审不同时代原拓及原碑,此点均与横画相连,而此翻刻本却脱节不连(图5)。另外南宋拓引行“归我帝力”之“力”已损(图2),此翻刻本“力” 字(图6),用刀凿了几下,模仿石花,但极不自然,人工斧凿之痕十分明显。现西安碑林博物馆及周围售予游客的汉唐名碑包括《多宝塔感应碑》等,多为长安县农民翻刻,有时5元10元即可买一份。 文物出版社影印之宋拓《唐颜真卿书多宝塔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历代金石拓本菁华》收有明中期整拓、《西安碑林名碑》辑有馆藏明末清初拓,可为校碑参考。 1996年,朵云轩拍卖一册《多宝塔感应碑》,旧拓经折装,估价1200~2000元。《西安碑林博物馆拓片目单》此碑新拓本标价4500元。(摘自《收藏》杂志)

临习颜真卿《多宝塔碑》重点演示教学

临习颜真卿《多宝塔 碑》重点

如何临习颜真卿《多宝塔碑》 2009-01-14 21:06:32| 分类:书法理论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樊建峰·雨山(書言道) 樊建峰 《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到西安碑林,为颜真卿44岁时的作品。字体略显稚嫩,结构偏紧而中心偏上、用笔较侧斜单薄,没有后期那种绵里藏铁、看似平直、粗肥而实劲挺的风味,明显透出有学习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的痕迹。如果要想学到颜真卿晚年独特的颜体风格,此碑并不适宜;但此碑也有它习气不重、笔力强健、结构严谨的优点,单从学习笔力与结构来说也不失为一个好碑。 一《多宝塔碑》的笔法: 《多宝塔碑》的笔法瘦劲、多骨少肉而不丰腴,这是与颜真卿晚年碑帖最主要的差异,但横细竖粗的写 法此碑已经有了。 1 横 短横有左尖横、右尖横,也有中间略细如长横的处理方法,短横一般到末尾下垂都不分。 而长横多是末端细而强烈顿挫向下写如点状,那种中间略细而左右略粗的长横较少(如“千”)。

2 竖 悬针竖没有后期颜字那种肥厚如绵里针的感觉,只觉骨力劲挺,这和陏、初唐写法近似。 垂露竖约有直竖(“下”、“门”的左竖)和往左(“师”)或向右(“阶”)的弧度变化。

3撇 短撇较粗壮而直,要力送至尖。 长直撇直而自始至终都较细,要缓缓控制直到提出至尖。

竖撇到下部向左拐弯撇出,要注意弧度自然。 弯撇是在直线的基础上略加弧度。 4捺 通篇中只有少数几个有缺口的出现,配合同样写法的勾来看,说明颜真卿早期未有意识强调逆收再勾 (撇)出的写法。

(完整版)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

劝学原文及翻译【三篇】 【篇一】《劝学》原文、注释与翻译 原文: 君子曰:学不能够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 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 一、字音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 槁(gǎo)暴(pù) 就砺(lì) 参(cān)省(xǐng)

须臾(yú) 跂(qì) 楫(jí) 生(xìng)非异 跬(kuǐ)步 骐骥(qíjì) 驽(nú)马十驾 锲(qiè)而舍之 金石可镂(lòu) 螯(áo) 蛇鳝(shàn) 二、字义 1、君子: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 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 能够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多宝塔感应碑文全文

多宝塔感应碑文全文 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呼十力,弘建在于四依。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

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室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

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纲之能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加译文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加译文 颜真卿《多宝塔》原文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南阳岑勋撰,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琊颜真卿书。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徵,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嶷绝于荤茹,髫龀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浍,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籙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既而许王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

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荷插,于橐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替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同符千古,昭有烈光。于时道俗景附,檀施山积,庀徒度财,功百其倍矣。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于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遂总僧事,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纲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

劝学原文和翻译和赏析(1)

《劝学》原文及翻译 君子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輮(róu)以为轮,其曲。虽有(yòu)(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有道德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 吾尝矣,不如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经提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听的人听得更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步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舶楫桨的人,不一定善于游水,却能横渡。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千里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