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当代国际移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_周聿峨

当代国际移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_周聿峨

当代国际移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_周聿峨
当代国际移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_周聿峨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5卷 第2期JOU RNA L OF JI NAN U N IV ERSI T Y Vo l.25 N o.2 2003年3月(Philosophy&So cial Science Edition) M ar., 2003

当代国际移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周聿峨,阮征宇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32)

[摘 要] 当代国际移民的迅猛增长,使得国际移民理论研究成为当今重要的理论热点之

一,至今已经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四个主要理论,即新古典经济平衡理论、历史———结构主义理论、

双重劳动市场理论和移民系统理论。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移民发生、持续、发展与生存

的机制与途径,而其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使当代国际移民研究出现了进一步完善理论形态、改进研

究手段与方法和拓展研究对象的趋势。

[关键词] 国际移民;全球化;移民理论;国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D7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03)02-0001-008

一、当代国际移民研究的背景

国际移民并不是20世纪以来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在人类历史早期,就有它的踪影,并随着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大规模的国际移民则始于二战之后、特别是全球化飞速发展的80年代。据联合国人口司于2002年10月发表的《2002年国际移民报告》估计,全球移民人口总数目前已经达到1.75亿,比1975年增长了一倍多。该报告称,在发达国家,几乎每10人中就有1人是外国移民,而在发展中国家,平均每70人中有1人是移民。目前欧洲有5600万移民,亚洲有5000万移民,北美有4100万移民,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总数约占全球移民总数的40%。[1]

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带动人口的流动,正如戴维·赫尔德(D.Held)指出,“有一种全球化形式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形式都更为普遍,这种全球化形式就是人口迁移”。[2]随着商品与资金的流动,国际移民也日益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主角之一。大多数国家同时感受到了国际移民所带来的好处与压力:一方面,移民对人口增长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经合组织国家(OECD)而言,移民甚至是其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伴随移民而产生的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的转移给诸多国家带来的好处也自不待言。比如,移民人口总数的增加使国际汇款数额不断上升。目前,每年外国移民向发展中国家汇去的款项约为500亿美元;[2]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与技术交流,也使得相对落后国家获得实行超越式发展战略的契机;另一方面,与移民伴生的种种难题亦使各国政府不胜烦恼。且不说非法移民、偷渡与难民等历来让人扰头的麻烦,仅仅是普遍存在的人才和资金的流失就已经让发展中国[收稿日期] 2003-01-13

[作者简介] 周聿峨(1956-),女,内蒙古包头人,华人华侨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阮征宇(1969-),男,浙江上虞人,博士研究生。

家政府揪心不已。特别是在全球人才争夺战的过程中,不发达国家无疑处于劣势。人才外流对不发达国家甚至是低度发达国家造成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教育程度高的青年外流增加,这使国家经济停滞,加剧了自身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欠缺。此外,尤为严重的是,90年代初以来,诸多国家出现了反移民的运动,有时甚至发展成为反对少数民族的种族冲突。1992年洛杉矶的种族大骚乱,以及同年新纳粹分子在德国对土耳其移民的攻击,都给各国人民和政府留下触目惊心的印象;2001年发生的“9·11”恐怖事件,使得不少国家对外来移民大量涌入本国产生忧虑,更使美国政府在惊魂未定之际不断调整、收紧移民政策。

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对移民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各国政府并未对国际移民的影响予以足够的重视,只是以零散的职能机构(如移民处、劳工局、福利与教育机构)来管理和处理移民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叶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国政府越来越清楚地注意到移民除了经济层面外,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移民与国际政治、移民与国际和国家安全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因此各国纷纷设立高级别的专门机构和加强立法,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移民问题。当前,各国政府尤其关注其控制移民与处理文化多元性的能力,正如1995年《申根协定》正式生效、欧盟内部的边界消失后,德、法、荷、比、卢迅速制订条约加强对欧盟外部边界的控制,大多数国家都将移民纳入国家安全框架予以限制。人类跨国迁移的自由,现在已经逐渐受到日臻完善的各国移民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制约。在30年前,全球大约有6%的国家政府对移民实行限制政策,而目前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40%。[3]对于移民的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历史上对移民的研究,主要是移民历史的研究,包括对犹太移民的研究,对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人口流入的研究,以及大规模的奴隶输入及其后大规模亚洲劳工输入的研究[4],等等。其间,涌现了大量移民与殖民史研究的煌煌巨著①。移民史的研究是移民研究的前提、养料与基本内容之一,但是,当代国际移民研究如果仅停留在历史研究阶段则是远不够的。随着国际移民现象的飞速发展,移民研究也迅即升温。1885年,地理学家莱文斯坦(E.G.Ravenstein)发表《移民的规律》(The Law s of Mig ration)一文,首创对移民及其规律进行“一般性研究”的先河,成为公认的现代移民研究的奠基者。[5]但是,移民研究真正有所建树,则是最近30年的事情了。7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已经呈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各种移民理论亦随之闻风而动,出现了大量的概念、模型与分析框架,研究的重点与成果集中在关于移民与定居的理论(Theo ries on mig ration and settlement)上,主要探讨下面五个与国际移民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

第一,人们为何移民?当政治、经济、社会、人口或环境产生何种变化时,人们才感到有移民的必要?

第二,在移民过程中,帮助移民向目的地进发的因素有哪些?社会网络和其他联系是如何在移入和移出国之间提供信息、旅行方式并帮助新移民进入目的国的?

第三,已经或将要对移民与定居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对移民和定居各有什么作用?

第四,移民是怎样成为定居者的?为什么在有些地方由此导致了歧视、冲突和种族主义,而在多元文化主导的社会里,移民与原住民却能相安无事?

①长期以来,美国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即秉持如是观念,其出发点正是错误地认为外籍劳工抢了本地劳工的饭碗,影响本地劳工的生计。因此,它对美国政府基于经济需求而扩大移民、哪怕是引进专业移民的政策一贯持反对态度。彼得·邝的研究表明,在美国,除服装、家务及农业等行业,包括墨西哥及中美洲非法移民、东南亚难民在内的最易受伤害的外国工人通常被雇佣在中西部牛肉、猪肉及家禽工厂做包装工人,从事着这个国家里最危险的工作。

第五,对于移入国而言,移民的定居对其社会结构、文化与国家认同有何影响?移民对移出国又有何影响?移民在何种程度上促使移入与移出国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

当前的国际移民研究基本按此思路展开,在国际移民的发生、持续、发展与生存等问题上都取得了相当的理论突破。本文即对这些理论作一基本介绍与评析,期以引起我们对移民理论的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二、当代国际移民研究的主要理论

当代国际移民理论形态各异,旁支众多。一般认为,迄今为止,比较成熟的主要有四个理论,即新古典经济平衡理论、历史———结构主义理论、双重劳动市场理论和移民系统理论。[6]

(一)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The neo-classical eco nomic equilibrium theory)

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的鼻祖是莱文斯坦。在莱氏的研究基础上,此后的人口统计学家、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创造出著名的“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 ry)。他们认为,“推”和“拉”双重因素,决定了国际移民的存在和发展。“推”的因素,如人口增长、生活水准低、缺乏就业机会、政治压力等等,迫使人们离开故土;而“拉”的因素,如外国的劳工需求,获得土地、良好与充足的经济机遇、政治自由等,亦能吸引人们寻求移民。但是,正如后来诸多学者所批评的,“推拉理论”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它是个人主义的,也是违背历史的;它把移民纯粹看作是个人对收支成本理性比较的结果,忽略了外部强制因素如国家对移民的限制,反而将之视为移民过程中扭曲、失真的环节,因而认为这些因素可以忽略不计。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与“推拉理论”极为相似,认为国家之间工资上的差距是移民产生的根源;移民将使得国家间工资与福利的差距逐渐淡化、消失,进而也会消弭移民现象。按波尔雅斯(G.J.Borjas)的说法,新古典经济平衡理论与“推拉理论”一样,都强调“个人最大效用原则”在移民过程中的作用。他说,“个人终将寻求能使其福利最大化的国家定居……此寻求受制于个人经济能力和移入与移出国的相关法律、政策。在国际移民市场,各种信息得到不断交换,各式买卖亦得以左右权衡……这些信息集中起来后,有的人得出留在国内仍较划算的结论;相反,有的人则认为出国更为有利可图。”[7]因此,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已经足以引发移民的浪潮,从长远看,移民将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与工作条件趋于相同、从而获得整体经济的均衡。

随着对移民问题的深入研究,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愈益显得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了。其理论过于简化和片面,已经不足以揭示当代国际移民的真实状况并预测其发展。

首先,研究表明,移民并非尽人皆可。成为移民的往往是那些面临经济与社会变故的社会中层人士,极少是不掌握任何移民资源的最贫困的人口。其次,和“推拉理论”一样,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预言人口将由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这在解释部分地区的移民现实是有效的,但在另外一些地区却容易碰壁,很可能与当地国际移民的现实情况正好相反:比如荷兰与德国,两国均是人口稠密国家,却吸引了大量外来移民的涌入;最后,该理论无法解释,何以在相同的国家,人口流出或流入的情况存在巨大的差异?即移民的地区倾向性问题。比如:为什么阿尔及利亚人通常移向法国而非德国?为什么土耳其人更多的是移向德国而非法国?

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最重要的缺陷在于无视政治因素对移民的影响。相反,它通常将政治因素,比如国家,视作移民过程的非正常干扰因素。波尔雅斯甚至因此建议美国政府解除对移民市场的管制,通过对出价最高者出售护照使得移民市场完全自由化。[8]但是,无论历史还是现实都表明,国家,特别是移民接收国,在移民的形成和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扮演了重要的角

色。招募工人以及人口和人道主义的考虑,都是国家吸纳移民的重要原因。历史上,鼓励移民是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巴西和澳大利亚的基本国策;从现实看,各国的难民与庇护政策则是造成当代跨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因此,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的理论基础,即个人依据自由意志和“最大效用原则”进行移民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也无助于解释国际移民的现实。移民是集体行为,对它的研究须从全球经济与政治体系的框架出发。

1991年斯塔克(Oded Stark)提出的“劳工移民的新经济学”(The`new economics'of labour migration),对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作出重要修正。斯塔克认为,市场极少像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设想的理想状态运作。移民的出现不能简单归因于两个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他认为,获得资金和安全就业的机会,以及对付经济与社会危机的需要也是导致移民的重要因素。[9]比如,尽管墨西哥人拥有足够的土地,但是由于缺乏开发的资金,因此,向美国移民仍是墨西哥人重要的选择。斯塔克的理论,或多或少弥补了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缺乏政治底蕴的缺陷,但因为影响不大,因此对其理论整体于事无补。正如华金·阿朗戈(Joaquin Arango)所讽刺的那样,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从骨子里低估了非经济因素对移民的影响,“把所有移民的人都看作打工仔,对其他身份视而不见”。[10]

(二)历史———结构主义理论(The historical-structuralist theo ry)

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在解释早期自由移民上还有一定价值的话,那么对于解释70年代以来出现的大规模国际移民现象则显得无能为力了。而且,正如索尔伯格(A.R.Zol-berg)所言,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所假设的个人自由选择是不现实的;相反,国与国之间资源与权力的不平等,以及移入国政策的限制,已经极大地压缩了移民自由选择的空间。[11]针对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的不足,出现了历史———结构主义理论。

历史———结构主义理论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无论是波赫底(Alejandro Portes)还是萨森(Saskia Sassen)都特别强调世界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规律对国际移民的推动作用,并将移民主要看作是服务于资本的廉价劳动力。他们认为,大量劳工移民的产生,根源在于殖民主义、战争和地区间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正如世界体系理论所揭示的,劳工移民是发达的资本主义中心国家与落后的边缘国家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它与军事霸权、对世界贸易与投资的控制一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依附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推拉理论”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个人的自愿移民(如1914年前横跨大西洋的欧洲向美国的移民)上,而历史———结构主义理论则着眼于移民的宏观过程,并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量流入发达国家的劳工移民上。

历史—结构主义认为,历史上,为降低生产成本、攫取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资本不断从核心国家向边缘国家渗透和扩张,引发了边缘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剧变,传统生活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于是,第一次产生了一个无根无系、随时准备漂洋过海的无产者阶层,他们随时被吸引到核心国家的经济部门从事廉价劳动,让人赚取高额利润,就这样,国际劳工移民作为全球劳动力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运转不停。[12]

从这种解释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资本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解对历史—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外,也可以说,历史———结构主义理论是沃勒斯坦(Imm anuel Wallerstein)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在移民研究上的一个变种。虽说历史—结构理论与沃勒斯坦有诸多不同,但两者都认为正是核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压榨,才导致了

跨国移民和地区形势的动荡;跨国移民现象的实质,正是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核心国家向边缘国家渗透、扩张,使得边缘国家日益融入到以核心国家为主导的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中。

历史———结构主义理论对于理解某些类型的移民以及某些造成移民的机制是有积极意义的,特别是对劳工移民的形成、发展历史也是有独到的见地的,也进一步探讨了移民由前殖民地向宗主国流动的原因。但是,历史———结构主义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一样,都过于片面而无法去解释极其复杂的当代国际移民现象。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忽视了人口国际迁移的历史因素、同时也低估了国家的作用的话,那么历史———结构主义理论则高估了资本的作用,把资本看作是决定一切的因素,而对移民的动机及其行为本身反而重视不够。因此,历史———结构主义理论遭到诸多移民研究学者的批评也在情理之中:首先,既然资本是如此渴求廉价的劳工移民、在劳工移民上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移民从落后向发达国家的进程就应该是连续、不间断的;但事实上,移民的进程经常被种种因素所打断,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也通常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其政策需要而不断调整的。其次,历史———结构主义理论对解释移民类型多样性问题也束手无策。它对解释劳工移民得心应手,但是对于其他众多类型的移民则显得勉为其难,而这恰恰成了这个理论的硬伤。最后,对历史———结构主义理论更为挑战的是,现当代的国际移民,很多发生在历史上彼此联系不怎么紧密的国家之间,而且,移民路线也与所谓的核心国家向边缘国家渗透的方向并不吻合。

(三)双重劳动市场理论(The dual-labour market theory)

正如历史———结构主义理论已经揭示的那样,从劳动力迁移的角度研究国际移民问题也是当代国际移民研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向,1979年迈克尔·皮奥里(Michael Pior e)提出的双重劳动市场理论正是从这个方向对国际移民做了另外一番探索,对理解当代国际移民颇有帮助。

双重劳动市场理论也被称为劳动市场分割理论(Segmented labor market theo ry),该理论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划分为两个主要的层次,即资本密集的主要部门和劳动力密集的次要部门,这种划分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层次化;发达国家的本地劳工对高收益、高保障、环境舒适的工作趋之若骛,却不屑从事那些报酬低、危险度高、有伤脸面和有碍个人发展的工作,这就使得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对外国劳动力的内在需求,正是移民接受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这种内在需求促进了当代人口的跨国迁移。

与历史———结构主义理论比较而言,双重劳动市场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现当代的国际移民很多发生在历史上彼此联系不怎么紧密的国家之间的难题。而且,双重劳动市场理论虽然没有提出国际移民的普遍规律。但是,它首次从移民接受国内在机制的角度探索国际移民的成因。这样,这个理论就较好地解释了当代发达国家的一个看似荒唐的矛盾现象,即为什么一方面经济生活不断膨胀、对劳工的需求日盛一日;另一方面本国的失业率却任你采取何种刺激措施仍居高不下。此外,在发达国家社会一贯存在诸如“外籍劳工接受低工资,和本地工人竞争就业机会,影响了本地人的收入和就业”这样的陈词滥调,①双重劳动市场理论对此进行了有力地驳斥,认为外籍劳工的产生是发达国家的内需所致,外籍劳工的存在并不影响和挑战本地劳工就业机会。

当然,双重劳动市场理论无论从理论还是对现实的诠释都并非尽善尽美。首先,双重劳动

①关于东南亚华人的著作也不少,如Victor Purcell写于20世纪50年代的T 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M ary F. S omers Heidhues于1974年出版的Southeast Asia's Chinese M inorities篇幅不长,言简意赅,以颇有新意著称,被誉为继Pu rcell 之后最好的一本东南亚华人通史。

市场理论的出发点是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因此,与斯塔克的“劳工移民的新经济学”只从移民输出国寻找移民的原因正好相反,双重劳动市场理论则只从移民接受国寻找移民的原因,故而该理论单纯从需求的一方,而不从供给的一方来看待所有跨国移民,注定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理论。其次,该理论专注于劳动力市场和劳工移民,对于解释20世纪上半叶的移民现象是有效的,对于70年代石油危机后中东地区吸引了大量石油工人这一重要的移民现象也可说言之有理,但是当代国际移民的诱因,决非仅有发达国家的市场召唤一途;引发人口跨国迁移的因素,已经不胜枚举。一味地强调市场的作用,既是不恰当的,也显得不合时宜。最后,双重劳动市场理论显然忽略了网络移民(Netwo rk Migration)或者说移民链(Migration Chain)在当代国际移民中的重要作用。移民一旦产生,往往自成一体,本身形成了供给,创造了需求,正如彼得·邝在研究福州非法移民时所指出的那样,“由于`蛇头'需要新的顾客来创造更丰厚的利润,他就同那些已经定居的福州移民有了一致的利益关系,因为这些移民也需要其他村民来充当廉价劳动力”,[13]双重劳动市场理论显然没有预见到,在全球化特征日益显著的今日国际移民中,移民链竟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

(四)移民系统理论(The mig ration systems theory)

和历史———结构主义理论一样,移民系统理论也强调国际关系、政治经济、集体行为和制度因素对国际移民的影响。移民系统理论认为,移民系统往往由两个或多个相互交换移民的国家组成;作为对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和双重劳动市场理论的修正,它强调对移民流两端的所有关系(比如国与国关系、文化联系以及家庭与社会网络)进行整体性研究。

该理论认为,由于殖民、政治影响、贸易、投资和文化联系等原因,使得移入国与移出国之间形成了紧密而稳定的纽带;正是因为存在这个纽带,导致了后续的大规模移民。墨西哥人向美国的移民,源自19世纪美国对西部的开发;没有60年代美国对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军事占领,也就很难出现如今多米尼加人向美国的移民;而朝鲜与越南对美国的移民,更是美国在当地长期军事卷入的直接结果;[14]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对英国的移民则与历史上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殖民统治息息相关。与此相似,加勒比海地区的移民也倾向于流向各自的前宗主国:牙买加人移往英国,马提尼克人流往法国,而苏里南人则选择荷兰;阿尔及利亚人向法国的移民源自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土耳其人向德国的移民则与60和70年代德国大量招募土耳其劳工密切相关。

移民系统理论认为,移民体系中存在宏观与微观结构(macro-and micro-structures)双重结构。宏观结构指的是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状况、国与国关系,以及移入与移出国为控制移民与定居所制订的法律与各项制度,它对现代移民的产生与发展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而微观结构主要指的是移民链,移民链使得移民过程较为安全、稳妥,在增进新移民对移居国的了解、当新移民到达目的地后尽快找到工作并适应环境等方面,移民链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与社区在移民链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移民链一旦建立,便将生生不息的运作下去。移民系统理论还认为,对亚裔移民的研究表明,移民的决定通常是由家庭而非个人所作出的。家庭提供了经济与文化的支持,使得移民得以发生和继续。因此,移民运动的产生就是宏观与微观结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

系统理论对于移民与定居研究的重要贡献在于它结合移民与定居的实际情况而概括出一系列比较有价值的移民-定居模式,比如,波恩(W.R.B·hning)就曾经提出移民与定居的“四阶段说”,他认为,移民从发生、定居到生存、发展,主要是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的:

第一阶段,新移民(主要是年轻的客工)到达移入国;此时该批移民有两个主要特点,即向家乡汇款和预期在工期结束后启程回国;

第二阶段,一部分移民留了下来,并基于血缘或地缘关系,发展出对其在新环境生存有帮助作用的社会网络;

第三阶段,家庭团聚,长期定居意识的产生,对移入国的向往和与自身相同的族群和社区的形成、发展,使得移民日益倾向于在移入国永久定居下来;

第四阶段,移民的生存与争取公民权与其他社会权利、法律地位的阶段。此时,移民输入国政府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移民是最终取得平等的公民地位还是遭到排斥,悉数与该国政策及其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15]

应当说,目前来讲,移民系统理论是对移民及定居现象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毫无疑问,移民系统理论将移民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是重要的理论突破,它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移民研究的不足。但是,在目前,移民的系统研究仍然停留在对国际移民的简单描述上,研究对象也往往只是集中在移民输入国一边,因此,“移民系统研究的潜力尚待开掘,目前它还只是徒有宏图”。[10]

三、国际移民研究的趋势

上述四种主要的移民理论,应该说都有助于我们了解国际移民发生、持续、发展与生存的机制与途径。但是,正如前面指出的,其理论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是严重缺陷,对国际移民的五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也并不总是令我们满意。从当前的情况看,国际移民的研究将具有以下三个趋势:

第一,理论形态将进一步趋于完善

从逻辑上讲,移民理论应该包括两大部分,即移民与定居的理论(Theo ries on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和移民族群及其社会地位的理论(Theories o n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ir posi-tion in society)。但是,迄今为止,关于移民族群及其社会地位的理论形态(如移民网络理论和积累因果理论)因种种影响而尚不完备;研究为何移民、影响移民的因素和移民如何持续的较多,研究移民的后果以及移民融合与转型的相对较少。上述四种主要的移民理论,在移民发生论上重墨叠彩,但都不甚关心移民为何留下来和如何留下来的问题,诸多精力放在了琢磨“娜拉为何出走”,却几乎毫不理会“出走后的娜拉该怎么办”。因此,在今后的移民理论研究中,加强移民社会本身的研究,自是大潮和趋势,移民的社会结构分析和文化适应等以往被忽略的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

第二,研究的手段与方法论的改进势在必行

当前的国际移民研究从手段和方法论上讲是贫乏的。多数研究是分别从历史、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单个视角来进行,从而形成移民历史、移民经济、移民文化、移民政治和社会等众多的研究领域,缺乏从整体的视野来进行宏观研究,尤其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这一点在目前的华人华侨研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的移民理论往往只是从常识和经验出发,再以现成的各门类理论生搬硬套一番,这样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具有学科的狭隘性,也不能为移民理论提供知识的积累。

国际移民研究从本质上讲是跨学科的,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民族学、人口统计学、心理学和法律,都为移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灵感。因此,移民理论的深入研究,既需要运用传

统的史学研究方法,注意详尽搜集文献资料,特别是原始资料和相关研究文献,又应该尝试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力求拓宽视野,把宏观的理论概括与微观的具体阐述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对跨国人口迁移这一重要课题进行考察和论述,力求从理论的层次较为深刻地揭示全球化背景下移民的发展、演变进程和趋势。

第三,研究对象的拓展无可阻挡

当代国际移民现象过于复杂和难于从整体把握,也导致了移民理论的研究对象至今还有很多薄弱甚至空白之处:首先,非法移民、难民和被迫移民在当代跨国人口的迁移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已是不争事实;另外,新的移民类型不断出现,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还出现了移民回流的势头,对这些类型的移民进行研究,是当前国际移民研究无可回避的一大要务;其次,在当代国际移民中,政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没有什么因素比准入政策更影响移民的流向和规模了;历来的移民研究大都偏重经济动因,往往忽视了政府和政治的作用,这个倾向理应得到纠正。因此,对各国移民政策和移民之政治层面的研究,应成为移民理论今后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最后,当代国际移民有一个重要的趋势,即女性在所有地区和所有类型移民中的比例不断增长;60年代之前移民呈现的是男性主导的特色,而当今随着大量女性走上跨国迁移之路(如菲佣流向中东地区,泰国女性则在日本寻求就业机会),女性已经日益成为和男性平起平坐的移民主流了,国际移民理论再也不能对之视若无睹了。

综上所述,国际移民理论研究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处于理论的重要成长期。中国是移民大国,具有悠久的移民历史和传统,海外华人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国际移民理论的深入探讨和研究,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与掌握作为中国人“亲戚”的海外华人的形成与发展的轨迹,使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移民大潮的冲击下,能够抓住机遇,回应挑战,最终增进安全,加强国力。

[参考文献]

[1]The U 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 n.Inter national Migration2002[M].New York:UN Sales Section,

2002.

[2](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翁里.国际移民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王赓武.移民及其敌人[A].王赓武自选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E.G.Ravenstein.The law of migratio n[J].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V ol48.

[6]G.Hug o.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 f Emig ratio n from Australia[M].Canberra: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

lishing Service,1993.

[7]G.J.Borjas.Economic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mig ration[J].I nternational M ig ratio n Review,Special Sliver

A nniversary I ssue,1989(23).

[8]G.J.Borjas.Friends or Stranger:T he Impact of Immig ration on the US Economy[M].New Yo rk:Basic Books,

1990.

[9]O.S tark.T he M igra tio n of Labour[M].O xford:Blackwell,1991.

[10]华金·阿朗戈.移民研究的评析[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8).

[11]A.R.Zolberg.T he nex t w av es:migration theo ry for a changing world[J].International M ig ration Review,

1989(23).

[12]S.Sassen.T he Mobility of Labour and Captial[M].Cambridge:Cambridge U niversity Press,1988.

[13](美)彼得·邝.黑着-在美国的中国非法移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14]G.Hugo.Migration and the Family[J].Occasional Paper Series fo r 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Family,1994

(12).

[15]W.R.B·hning.Studies in Inter national Labour M ig ratio n[M].New Yo rk:St.M artin's P ress,1984.

(下转第17页)

[12]刘再起.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对策[J].现代情报,2000(8):62~64.

[13]郗润昌.析俄罗斯与北约一场新的历史性较量[J].和平与发展,1996(2):34~37.

[14]M aurice Williams.Nato-Russia`Deal'Is P art of U.S.War Drive[Z].

[15]Jeremy Bransten.2001I n Review:Russian Fo reign Policy Brings M oscow Closer to West[Z].http://ww 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777138.html,/nca/features/2001/12/13122001094059.asp.

[16]冯玉军,霜木.俄罗斯与西方:文明冲突的历史考察[J].现代国际关系,2000(4):15~18.

[17]朱鸣.俄欧逐渐走近美国未必得分[N].解放日报,2002-5-31(6).

[18]李文云,姚立.俄罗斯`打入'了北约圈?[Z].人民网北京2002-6-1.http://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777138.html,/

GB/news/6056/20020531/742024.html.

[19]郑羽.俄罗斯真能加入北约吗[N].环球时报,2002-5-9(7).

[20]严国群.俄与北约越走越近[N].中国青年报,2001-12-14(12).

[21]梁晓华.北约俄罗斯:`新机制'未必带来`新关系'[N].光明日报,2001-12-12(9).

NAT O's Expansion and the Prospect of Russia-NATO Relationships

TAN G Yu-h ua

(Law School of Jinan U niversity,Guangzhou510632,China)

A bstract:The Ex pansion of NATO in the1990s w as certainly of w orldwide impo rtance.Russia has felt this im pact most intensely and profoundly.After Vladimir Putin came into office,he adopted a more realistic stance in Russia's accession to NATO,in an effort to eas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How ever,it is yet too early to say fo r sure that Russia will be admitted into this org anization.

Key words:NATO's expansion;Russia-NATO relationships;prospect

[责任编辑 翟云玉]

(上接第8页)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Theory:Present and Trends

ZHOU Yu-e,RU AN Zhen g-yu

(Law School of Jinan U niversity,Guangzhou510632,China)

A bstract:With the rapid increase in mig ration,the international mig ration theory has been made one of the most impo rtant theories.Numerous mig r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the main four are the neo-classical economic equilibrium theo ry,the historical-structuralist theory, the dual-labour m arket theory and the mig ration sy stems theory.These theories help to find out the law of international mig ration,and their limitations urge the research of international mig ra-tion to improve means and develop mo re subject matters so as to perfect the theory.

Key words:International migration;globalization;migration theory;international relation

[责任编辑 翟云玉]

现代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现代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产品要求的提高,现代设计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将会是各学科群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关键词】:现代设计方法设计产品 引言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功能要求的日益增多,复杂性增加,寿命期缩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由于国际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用户对产品的功能、质量、价格、供货期、售后服务等要求越来越高,以及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对制造业的渗透、改造和更新,使传统的制造技术演变成为一门涵盖从产品设计、制造、管理、销售到回收再生的全过程,跨多个学科且高度复杂化、集成化的先进制造技术。柔性自动化,智能化,并行工程,虚拟制造,精密、微细加工等,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设计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主体技术之一,也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与灵魂,必将伴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制造业生产模式的变革,竞争与合作的全球化,人们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关切和对产品品质多样化等方面的要求,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一、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 现代设计方法是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在设计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多元交叉学科。以满足市场产品的质量、性能、时间、成本、价格综合效益最优为目的,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为主体,以知识为依托,以多种科学方法及技术为手段,研究、改进、创造产品和工艺等活动过程所用到的技术和知识群体的总称。 现代设计方法有:并行设计、虚拟设计、绿色设计、可靠性设计、智能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动态设计、模块化设计、计算机仿真设计、人机学设计、摩擦学设计、反求设计、疲劳设计 (一)并行设计 并行设计是一种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设计制造过程和相关的支持过程)进行并行和集成设计的系统化工作模式。强调产品开发人员一开始就考虑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所有相关因素的影响,把一切可能产生的错误、矛盾和冲突尽可能及早地发现和解决,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行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的范畴,目前已形成的并行设计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流程一:导入新课 据雀巢公司2003年统计,每一秒钟,有3900杯雀巢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外产品?(学生回答: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铃木摩托、 宝马、奔驰轿车等等。)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由此导入新课。 流程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其实质 操作要求:1、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2、各小组组长汇总知识要点;3、各小组代表阐述答案。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②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的推动;(推动者)④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重要途径)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2)实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实质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目标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相关的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 操作要求: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表格;2、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核对结果;3、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检测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记忆效果;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 (1)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产物。(2)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 【题组一】巩固检测 1.(2008·江苏高考)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姓名:杨静 学号:200910050010 班级:装饰二班(本)

『摘要』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可谓流派众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从总体来看,大体表现在倡导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整体性,新技术应用,注重多元并存,尊重历史传统,关注建筑改造及再利用,多科学多领域跨界融合这七种主要倾向,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向,对于当代的室内设计实践也同样具有知道和借鉴的作用。其中新技术的运用是当代是能设计发展趋势中最重要的趋势,值得我们去更深的审视和探究。 『关键词』:可持续,协调性,多元,历史文脉,跨界融合 当代室内设计的发展流派众多,但是从总体来看,大体表现出几种主要倾向,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反映了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向,对于当代的室内设计实践也同样具有知道和借鉴的作用,这几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20实际80年代后期形成,在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正式提出,书中对于“可持续发展”概念有这样的解释:“可持续发展是指应该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求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同于传统发展战略的新模式。”可持续发展首先强调的是发展,经济发展绝不是唯一的衡量指标。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指标发展的质量都需要中和起来评价,与此同时,还强调建立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发展方式,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消费上,都应当尽可能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排放废气污水等污染物,尽量改变通过高消耗,高投入

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室内设计趋势有别于以往形形色色的各种设计思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提倡适度消费,注重生态美学,倡导节约和循环利用,室内设计可持续设计可选用的基本技术措施;其中可持续设计的基本技术措施包括采用生态环保装修材料,室内设计与诱导式建筑构造技术结合,采用全面的现代绿化技术,节约常规能源技术,与洁净能源技术结合,与现代高技术结合六个方面。现今我国的建设或动过摸较大,建筑装饰行业同样如此。积极贯穿并努力推广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于能源消耗,控制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作为新一代设计师的重要职责。 (二)强调环境整体性的趋势 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来讲,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认为环境和半自然半人为环境。在设计领域中的环境概念则是指由设计师创造的人为环境;如果按照范围的大小可以把环境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我们通常提到的范围和规模都比较大的环境成为宏观环境;社区,街坊,建筑群体及单体公园。室外环境等则是中观环境;建筑物的内部环境设计则是通常所说的微观设计。与人类紧密联系的就是微观设计,它处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我们绝大多数的时见都是在于微观环境打交道,同时微观环境优势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他与其他的子系统互相影响制约,要保证其在整个大系统中的稳定和平衡,咋要保证其中

现代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现代设计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也是 取得了共识,在电子、汽车、电视、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60%-80%的零件部分都是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耗能,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不能比拟的,也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2003年我国模具产值就超过了400亿美元。 1、现代模具技术的技术现状 1.1、冲模 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我国已经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 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密度要求高,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 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 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2、塑料膜 近年,我国塑料模有很大的进步。在大型塑料模方面,已能生产34英寸大屏幕彩色电塑 壳模具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和600腔塑料模具,还能生产厚度仅为0.08mm的一模二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塑料门窗挤出模等。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得以采用,少数单位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完全消除了制件的烧口痕迹,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已成功得以应用。在精密方面,塑料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0.02-0.05mm(国外可以达到0.005-0.01mm),分型面接 触间隙为0.02mm,模板的弹性变形为0.05mm,型面的表面粗糙度值为Ra0.2-0.25um, 塑料模寿命已达100万次(国外可达300万次),模具制造周期仍比国外长2-4倍。 1.3、压铸模 汽车和摩托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压铸模技术的发展。汽车发动机钢罩、盖板、变速 器壳体和摩托车发动机钢机、齿轮箱壳体、制动器、轮轴等铝合金铸件模具以及自动扶梯级压铸模等,我国均已能生产。在模具设计时,注意解决热平衡问题,合理确定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并根据制造技术要求,采用了液压轴芯和二次增压等结构。总体水平有了较 大的提高。模具寿命:铝合金铸件模具一般为4-8万次,个别可以超过10万次,国外可 达到8-15万次以上。 1.4、模具CAD/CAE/CAM技术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最基本的是两个:区域化和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⑴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指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⑵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经济关系跨越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 ⑶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①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②对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的国际化。③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④战后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并在全球经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⑤全球贸易规则日趋统一。 ⑷ 正确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①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大发展的产物,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②世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有利也有弊。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增长;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加速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使自己产业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引进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本国经济繁荣。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要受到主要是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经济规则的约束和制约,为此要付出一些代价;国民经济对外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将使发展中国家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迅速开放国内市场,使外国货物大批涌入会强烈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涌入,也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有被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组织控制的危险等。③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加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之外是没有出路的。④但发展中国家在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时,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安全问题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南南合作,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⑤解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公正、不平等,只对少数国家有利,对多数国家不利的问题的基本出路,在于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⑸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并行不悖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经济全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移民为欧洲带来“移民红利”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移民为欧洲带来“移民红 利” 中新网3月21日电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撰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下称《报告》)19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向欧洲发达国家移民的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移民为当地带去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突出贡献.《报告》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欧洲的中国移民将在未来为当地带来更多“移民红利”. 中国持续第二年成为英国第一大移民来源国 《报告》援引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称,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其中欧洲和亚洲的海外移民占世界移民的2/3.在2013年,欧洲成为全球移民首选的移民地区,有7200万海外移民生活在欧洲.对此,《报告》认为,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经济状况较好,是其吸引较多外来移民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自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印度等国家,成为英国的最大移民来源国,2013年中国再次成为英国外来移民的最大来源国,共有4.6万人,占外来移民总数的9%.《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在英国的中国移民总数为41至43万人,2010至2013年,新入籍英国的中国移民维持在7000人左右. 王辉耀指出,多种原因促使中国移民英国数量增大.他指出,在英留学的中国学生较多,投资移民继续成为重要移民群体,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长,中国经济形势向好,都促使中国移民英国的数量增加. “除英国之外,欧洲经济形势较好的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吸 引中国移民都保持稳定水平.”王辉耀还指出,中国有些地区有前往欧洲移民的传统,以法国、西班牙为例,来自温州的中国移民数量就比较多.

论国际移民的趋势及对策 (2)

论国际移民的趋势与对策 据总部设在美国的移民政策研究协会根据联合国、美国等多个机构的数据对全球移民状况进行综合研究和评估,公布世界最大的10个移民国家移民人口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全球移民总人口逾2.1亿,美国、德国、俄罗斯联邦是三大移民国,全球最大的10个移民国的移民人口占全球移民的52%,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移民人口总数近4300万,远远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俄罗斯联邦和德国移民人口均超过1000万。国际移民问题已成为21 世纪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本文从国际移民的历史,当前特点及趋势,来分析目前移民新形势所应采取的对策。 一、国际移民的历史回顾 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因自然环境变化、人口增长、生产发展、战乱和国家建立等原因而不断地流动和迁移。现代国际移民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 (一)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移民(1500 - 1800)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下, 西班牙殖民者首先在“地理大发现”后,征服了美洲大陆大片土地, 建立了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殖民大帝国。随后葡萄牙占领巴西全境。荷兰、法国也都先后在北美洲建立了新尼德兰、新法兰西殖民地。 (二) 欧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800 - 1914) 这一时期是世界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工业化的进程从欧洲迅速扩展到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地; 资本主义完成了从手工业阶段向大工业的过渡后, 紧接着在19 世纪末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际移民呈现出历史上空前的盛况。(三) 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移民(1914 - 1960) 这一时期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 发生了1914 - 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0 世纪30 年代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和1937 - 1945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一战中断了欧洲向外移民的高潮。战后移民虽一度有所回升, 但其规模只及战前的三分之一。1937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使得国际间的移民几乎无法进行了。当然, 这里主要指的是正常的经济移民停止了, 而政治性移民则空前增加。 (四) 后工业化时期的国际移民(1960 - 200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尤其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 国际移民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移民再也不像工业化时期那样由少数欧洲国家流向少数欧洲人建立的定居地, 而是真正具有全球的规模。移民输出国和移民输入国的数量和种类也增多了, 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也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二、21 世纪国际移民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国际人口的流动是特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历史产物,它的流动也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 形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国际移民体系”。 (一) 五大国际移民体系的形成 美国社会学家Massey 认为, 到21 世纪初, 国际人口迁移已明显形成五大体系, 即北美体系、欧洲体系、波斯湾体系、亚太体系和美洲南角体系。 1. 北美移民体系这是最古老的也是至今仍大量吸收移民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美国吸收的外来人口数量为加拿大的5 - 6 倍。 2. 欧洲移民体系欧洲移民体系的形成是国际移民史上的新现象, 即首次大规模移民从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向人口稠密地区迁移, 而这种迁移还出自欧洲主动招募“客工”。欧洲人原本希望“客工”完成任务后, 依约返回原籍, 但事与愿违, 移民反客为主, 遂使人口稠密

当今平面设计发展趋势

当今平面设计发展趋势 现在平面设计发展好吗?平面设计是近十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复合性职业,涉及面非常广泛发展极为迅速。它涵盖的职业范畴包括:商业环境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结构与装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商业插画、标志设计、企业CI设计、网页设计等。 平面设计发展 由于传媒技术的更新和数字艺术进步,大大的推动了商业美术的发展。北美经济的高度发达为设计师带来了广泛的机会,拥有着巨大的生机。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因为无论经济怎样,都不能阻止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而且“产品——包装(美术设计)——宣传”三位一体的格局永远不会被打破,也就是说只要有产品就一定有美术设计的参与。而且设计的概念也早以深入人心,这从各种生活社设施和宣传媒体所释放出的信息能够看出来。 武汉IT新时空认为,平面设计的工作稳定性是很高的,经济繁荣时期毫无疑问,即使经济下滑,仍不会有很大影响,以前两年为例,北美的大规模裁员浪潮,给高科技行业带来巨大冲击,放慢了高科技产品的开发速度,当然实际上它是对泡沫经济的反弹,不能彻底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也绝不能影响到设计领域。大家都知道裁员基本上裁的是重复的和不用的,而通常在公司内部设计师的职位是唯一的,如果裁掉,以后就要花大钱外发,这也是为什么设计公司能够生存并且发展的原因。近几年,加国经济不景,多市的建筑业却高度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装潢设计,商业广告设计等领域极其兴旺,大量职位虚位以待。 另一方面,随着IT软件的开发量越来越大,对于界面设计人员的需求则更为突出,这一点从各大求职网站中的招聘广告中可以看到,尤其是对于既懂编程又懂界面设计的复合性人才更是情有独钟,这一点应引起广大IT人士的注意。 武汉IT新时空学员平面设计作品分享(一) 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有一双可以创造的双手。所以设计没有不适合学习的人群。技法和想法相比并不是特别重要。当然如果你有美术功底的话对于你学习设计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基础摄影。可以有个基础的构图能力和对作品的分析能力,这是帮助你区别人的能力。

中国当代设计的发展现状及其建议

中国工业设计现状及发展策略初探 姓名:宋志强学号:1008031005 班级:工业设计工科班指导老 师:沈燕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工业设计的工业产品自主品牌意识,工业设计在我国政府、企业里的重视程度及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国制造”的尴尬现状进行反思,提出了关于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些对策,以创新为根本,通过实施人才战略、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体系。力争将中国制造编程中国创造。 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品创新发展策略工业设计体系自主品牌 引言:工业设计,这个名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识和接受。但我国的工业设计还不成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处于一个模仿期阶段。这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国际上一直都处于劣势,又特别是创设计的新产品更是少之又少,产品创新设计作为工业设计的核心,它是一切企业活动的核心和出发点,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愈趋激烈。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产品创新设计,2007年2 月12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朱焘理事长向温家宝总理呈送了“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2 月13日温家宝在“建议”上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并将“建议”转请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同志,国务院委员兼秘书长华建敏同志阅示,请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研究。可见创新在各个领域已凸现,且是必然趋势。这对我国工业设计来说是个契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我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以前都是凭借设计者的经验,以模仿为主,故局限性较大。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我国工业设计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拿来阶段。主要是引进国外逐步淘汰的产品,是一种外来加工,不存在设计;第二阶段,模仿阶段。主要上是对国外产品进行模仿;第三阶段,创新阶段。今天,我们的设计正处于创新时期。如何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体系是一个值得大力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 1 工业产品的自主品牌意识不足 企业通过工业设计可以使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也能使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能形成自主品牌意识。目前我国工业设计事业发展势头较好,一些大型企业已经重视工业设计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产品设计领域中仍存在很大问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趋势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经济力量及其相互关系所形成的一种结构。 2.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 3.跨国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控制有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它资产,在一个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它是世界经济中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4.世界经济的“不平衡”:既是指世界各国发展速度上的差距,又指各国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距。二、思考题:1、战后世界经济格局是怎样演变的?战后世界经济的“极格局”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时期。(1)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时期: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的时期。(2)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已明显地显现出来。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欧、苏、日彼此抗衡的状态。(3)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当今状况及其发展态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同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2、怎样认识世界进入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期?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技术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得到极大的发展和运用;不仅在经济领域加速了信息化,而且在其他领域也加速了信息化,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水平,改变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它的影响无处不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一场新军事变革,也使得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科技进步的重大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尤为突出,将人类社会带入经济信息化时代。3、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各种比例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种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化为基础的,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经济的国际化发展经历了商品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几个阶段。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分配不公,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影响。4、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面临的世界经济环境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的不断削减,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经济融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等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从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因此,中国应该要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的浪潮,应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效果来为发展中国的经济。但同时,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一系列其他的后果。它在带来民族国家权力的全球化的同时,又消蚀着民族国家的主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其主要产业乃至整个经济面貌有可能被跨国公司与国际经济组织所控制。发达国家在进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的同时,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和部门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在享受着丰裕生活的同时,也正牺牲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而发达国家内部由于出现强资本弱劳工的态势,在劳工抗衡资本的能力削弱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移民和发展中国家成本低廉的劳动力的冲击,使一些国家的极右势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等等。对于这些,我们需要谨慎面对,趋利避害,修订“游戏规则”,克服其负面影响;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来

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

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新鲜出炉无论是为了投资置业还是子女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踏上世界舞台。历经十几年的积淀和浮沉,中国移民行业已经涌现出一批市场口碑佳、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机构。中国移民行业协会最新发布了“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通过权威评测系统综合全国各大合法中介公司平台,详细可对比信息的网站,包括移民资质、联系方式、网址、所办项目、持牌律师、员工人数、注册时间、公司介绍等等,同时参考移民客户的评论、口碑,横向对比。最终产生中国十大移民服务计划机构最新排名,可以说上榜的这些机构都是中国目前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移民机构,可谓实至名归。 NO.1侨外移民 外集团是经国家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具有《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许可证》资格一家专事“出国移民定居”业务的机构,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首都北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侨外集团已经帮助成千上万个家庭及个人完成移民海外、出国留学的梦想,成为享誉国内出国移民行业的知名品牌。侨外集团的业务范围包括:为公民出国定居、投资移民、继承财产和其他非公务活动提供信息介绍、法律咨询、沟通联系、境外安排、签证申办及相关服务;其中移民、定居、留学服务涵盖了加拿大、美国、新加坡、英国、马耳他、香港、澳门等当前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NO.2善浦移民 善浦始创立于2007年,以“让移民创造更大价值”为使命,致力于为中国

公民提供以瓦努阿图、美国、新西兰移民留学、安家置业、海外投资及高端商旅等服务为核心业务,是全球诚信移民服务领军品牌和中国投资理财诚信示范十强企业。善浦拥有成都、北京、新西兰、瓦努阿图4家全资子公司。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善浦已成功帮助上万名中国高净值人士移民瓦努阿图、美国、新西兰,成功率高达99%。善浦以专业诚信,客户为本的发展理念为立足之道,迅速成为全球移民服务行业中的翘楚!经过十年的专业沉淀和积累,善浦深深扎根于瓦努阿图、新西兰、美国等国,成为当地移民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企业,善浦良好的发展基础和雄厚实力为每一位移民客户打造最完美的移民方案和海外投资计划,并提供丰富的后续服务和保障,确保让每一个移民客户都能实现出国无忧的梦想。 NO.3环球移民 环球移民专业品牌创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2002年获得了公安部较早颁发的因私出入境资格认证,是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理事单位。环球移民经过20多年的专业积淀,在广大客户中建立了诚信、公正、高效的良好信誉,是稳居中国移民行业前列的尊贵品牌。 环球移民是全球护照项目、海外购房移民、投资移民、创业移民的行业开拓者和领跑者,成功帮助超过358231个客户拿到各国签证、绿卡及全球护照,成功率在99%!各项目平均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

独联体近期移民趋势

独联体近期移民趋势 詹娜?扎扬柯夫斯卡娅 詹娜?扎扬柯夫斯卡娅 (Zhanna Zayonchkovskaya )是俄罗斯科学院经济预测研究所移民人口分析与预测研究室主任。她还担任独联体被迫移民研究中心的主任,以及独联体和波罗 的海国家移民研究委员会主席。 她已出版数种关于前苏联、俄罗 斯和独联体移民的著作。Email :frncenter @mail.ecfor. rssi.ru 导 言 现在距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已过去了 10年,苏联解体也已8年。这期间诞生了 15个新的独立国家,其中的12个组成了 独立国家联合体(CIS )。昔日的政权和社 会制度已经土崩瓦解,设定的新目标是市 场经济、言论自由、迁徙自 由、保障人权等等。社会局势的动荡导致了民族主 义、种族冲突和内战,并且 产生了大量难民和流民。所有这些势头的发展,在 整个前苏联境内引起了移 民模式的变化。前苏维埃共和国大多转变成为民族国家。这些国家里的人很快分裂成 “我们”和“他们”———“国 家以之命名的”人口和国 家不以之命名的人口。种 族因素被看得极重,前移民及其后代回归 故土,成为主要的移民潮。 生活在由苏联分化成的其他国家的那 些俄罗斯人,担心他们的就业权利、公民身 份、养老金和继承权等等没有保障。前苏 维埃共和国在宣布独立后,大多要求使用 国名民族的语言,那些俄罗斯人因之被边 缘化。这些重要因素驱赶着他们回归故 土,通常是与边境那一边的亲戚团聚。早期变革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急剧膨胀,生活费用提高,生活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工业生产值下降了一半,投资额缩减了2/3。已登记的失业人数达到350万,人们的实际收入一落千丈。独联体的每一个国家都各自以不同形式进行了政权建设,选择建立自己的政体。但所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了民主化和自由化,扩大个人权利、 个人自由(包括迁徙自由)和广义私人财产权。所有独联体国家都已签署或准备签署关于移民和人权问题的 国际公约及协议。独联体人民获得了这些自由,在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大批人口失业时,便有了更多的选择。新机会使成千上万的人在新环境里活了下来。出国旅行、往返贸易、劳务移民和自由市场使人们能够自由外迁,从而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生活水平。私营企业和私有土地的迅速发展,商业和私人金融交易,极大地改变了劳动市场,新增了不少工作机会,包括出国工作的机会,从而使其变得更有活力更多样化。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与认识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学技术进步的日新月异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对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这一国际环境既是历史的发展机遇,又是现实的严峻挑战。 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 1、两极的终结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格局是指主要国家与国家集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结构及其表现形态。世界格局是有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也是对世界形势具有决定影响的国际关系。正确观察和分析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和大国关系的战略调整是21世纪初我们准确把握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确立新世纪对外战略的重要前提。 早在198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世界。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完全证实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英明预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则进一步指出:“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① 从冷战结束以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 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冷战时期,僵硬的两极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全面对峙不仅抑制了新生政治力量的生长,而且消耗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实力。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这既有利于现存的政治力量得以充分显示,又有利于新生政治力量的崛起,形成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因为,冷战的终结解除了约束政治力量成长的集团政治框架,扫清了政治力量壮大的障碍。各主要政治力量在新旧格局的转换中,以强化经济科技实力为主要途径,以谋求在未来国际战略新格局中的有利地位为基本目标,集中主要精力于内政外交战略的调整与谋划,使世界舞台呈现出各种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的活跃局面。 第二,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为世界多极化奠定了基础。从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苏联的解体、格局的演变、经济和科技地位的提升等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战后初期,美苏经济实力无与伦比,这是构成两极政治格局的客观经济基础。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和多元化步伐加快,WTO、IMF等全球性国际经济组织和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俄白哈吉四国关税同盟、十国大东盟等地区一体化组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尽管经济全球化是以国别经济的开放和参与为基础的,但是,其最大特点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公司,而非国家,生产要素的流动超越了国界的限制,并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公司的利益并不总是与一个国家的战略利益一致。这样,国家对国际经济事务的控制力相对减弱。尽管美国作为世界经济超强国家具有控制和影响世界经济的巨大能力,但是,它要建立经济霸权会遇到更多的制约和阻力。经济全球化使封锁、控制等传统手段逐渐失去效力,促使它们在对别国实施经济制裁的时候采取更为审慎的态度。而经济的区域化的本质在于经济权力的板块化,那些在经济上已经形成了巨大力量的区域经济集团必然会在政治上发挥更大的国际作用,这是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的客观规律。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在实践上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温床。

中国平面设计的现状分析

中国平面设计的现状分析【摘要】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发展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对策。【关键词】视觉传达艺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现状发展对策引言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经历了从认知到重视、从感性到理性、从注重商业竞争到强调深层的文化表现的发展过程其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出现了缺乏自我特色、整体混乱和无风格化等问题。一、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现状 1.我们的许多作品基本上还停留在形式或概念的模仿上也就是说当前中国平面设计最大的症结在于丢失了自我。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很多平面设计师对现代主义的平面风格设计还未来得及深入探究和消化就又仓促上阵投入到后现代主义平面风格设计的阵营是由于国平面设计领域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这样也就势必导致当下中国平面设计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之间徘徊和游离也就势必导致当下中国平面设计的整体混乱和无风格化。2.我们的作品缺乏的是文化内涵缺少的是民族特色这也正是我国平面设计落后的根源之所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设计的重要性也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在呼吁在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但从我们的不少平面设

计作品中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许多作品更多的是不加选择和消化的照搬传统元素以为那样就能体系民族性和文化性。由于我们传统元素中的很多形象和图案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时代的发展需求需要我们有一个理解、吸收、再创造的过程使之能更好的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使之能真正的体现出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所以传统元素和传统文化介入现代平面设计还需要一个过程。二、如何加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1.要具备个性化设计需求设计工作必须要在这个需求较高的新环境中能标出自己的领地。设计不仅要跟上美学的发展还必须赶上科技的进步。网络领域在设计和制作中都占主导地位。在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下商业界提出的新挑战不仅加强了设计的重要性还提高了设计的潜在能力。当平面设计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设计创意就必须具有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设计就成为无限超越自我获取随心所欲的表达的个性化。2.具备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对图形的创造思考角度大众理解提出了合理化的认知观。在构思和表现上现代平面设计的语言表述是一致的。观看世界现代设计的走势就是简练、达意、巧妙、智慧研究现代社会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保持敏锐的设计思维和使作品和现代世界设计接轨显得十分需要。3.时空化设计需求在观看方式方面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缩短了时空差人的想象随着时空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及其应对 为何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审时度势) 赵晋平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期,经济格局演变、全球化动力转换和规则重构是其中的三 大突出表现。总体来看,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原有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国别分化 反而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尤为突出,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 深刻。 “南北失衡”的突出表现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2013年世界经济总量达到75.5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为46.1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9.4万亿美元。照此计算,二者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分别为61.1%和38.9%。从过去20多年 的演变来看,由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之比已由1990年的3.9倍下降到目前的1.6倍。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超过发达国家。 但是,经济总量差距缩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2013年,发达国家人均GDP 达到40186美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8.2倍,远高于总量差距。近年来,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 增长的重要引擎,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印尼和马来西亚(以下简称“新兴7国”)1990—2013年人均GDP由627美元提高到4555美元。尽管如此,新兴7国人均GDP目前尚不及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以下简称“发达7国”)平均水平的1/10。从国别来看,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更为显著。2010年美国的人均GDP相当于印度的34.1倍,2013年进一步上升到35.4倍。总体看, “南北失衡”是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之一。保障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和发展环境仍然是 一项长期任务,发达国家应为此作出更多努力。 日渐分化的贸易投资增长前景 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30年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世界贸易组织(WTO)主导下的全球贸易自 由化为通过对外开放寻求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制度保障,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以新兴7国为例,1990年平均出口依存度仅为9.8%,2000年提高到21.7%,2010年进一步上升到22.6%; 同期,外资净流入占全球的比重也由4.1%提高到5.9%和27.8%。 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新变化,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严重受阻,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以及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JEPA)等发达国家主导的跨区域大型经济一体化谈判加快推进。由于其实行高度自由化标准,绝大多数发展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研究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研究 [摘要]经过由认知到重视、由感性到理性、由注重商业竞争再到强调深层 文化表现的转变,平面设计的一步步发展使其越来越成熟,但是冷静的思考后不难发现我国现在的平面设计也面临着个性化不足,单一化,缺乏时空化设计,以及无法紧跟时代热点元素等问题。本文针对现代平面设计的生存现状,分析探讨了平面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平面设计发展方向 平面设计的本质是用来传递信息的一门语言,通过视觉元素传达想象与计划,用色彩、图形和文字给受众传递信息,使受众了解你的意图的过程。因此,判断平面设计作品好坏的标准即是看它能否准确的抓住人的内心世界并且传递其背 后的信息。只要稍微留心一些,就可以发现平面设计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一、我国平面设计的现状 1.众多作品在形式与概念上还停留在模仿的层面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最大的弊病是没有自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平面设计师们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深入的探究与消化现代的平面设计风格,又在兴起的后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中仓促的投入阵营。因为国内的平面设计风格被后现代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双重影响,很容易致使中国现代的平面设计游离徘徊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怪圈中,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当下平面设计的混乱与无风格化[1]。 2.缺乏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 缺乏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正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落后的根源所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要性。但在不少的设计作品中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许多平面设计作品不加选择的照搬传统文化元素,认为这样就可以表现民族特色与文化差异性。然而,因为我们很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观不相符,甚至有许多的形象与图案不是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对传统元素理解、吸收之后再创造,使之可以更好的融合到现代的平面设计中,真正体现我国的民族特色与独特的文化内涵。 二、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方向 1.向个性化设计方向发展

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论述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令狐采学 课程:艺术概论 作者:毛婷 导师:王真真 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装潢2班 --------------------------------------------- ◆设计生态化、非物质化、艺术化,是其发展的主要 趋势。 ◆今后是大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互联网将成为全世 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 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工具。艺术将与 科学技术结合。设计中的科技含量提高。 ◆提倡人权、可持续发展、人类共同遗产的设计方向。 为人设计,以人为本,面向大众是未来设计发展的 目标之一。 ◆设计师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有了更大提高,更加 注重的人心理,关注人的情感。 建立可行性价值准则

所谓可行性价值准则是指,对当代设计具有引导性的、有利于全社会的、可以执行的关于当代设计艺术的行为原则,也是当代设计的价值取向应该或者必须遵从的行为准则。这个准则的确立是从全球的角度出发,既着眼于设计艺术自身的发展,又关注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改善和美化。当代理论界,包括设计艺术、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都曾对上述状况进行过反思和并建立过相应的价值体系,其共同的目的在于解决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使之更加系统化、完整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绿色设计;二,文化设计;三,人本设计。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有效利用的综合考虑,它不完全是一种设计风格,也不仅仅是一般工作方法的调整,而是一种设计策略,是一种关系到设计艺术的今天与未来的文化反省,更是一种关系全人类可持续发论当代设计艺术的生存方式与发展策略 展的全球性思路。其目的旨在将产品的实用价值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结合起来,将创造的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统一起来,既满足产品的基本要求,又适应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主要体现在设计材料从生产到销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