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动控制系统三大规程

自动控制系统三大规程

自动控制系统三大规程
自动控制系统三大规程

自动控制系统检修、维护、操作规程

(一)检修规程

1.停运前检查

1.1全面检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状况,做好异常情况记录,并列入检修项目:

1.1.1检查各机柜散热风扇的运转状况。

1.1.2检查UPS供电电源电压、各机柜供电电压、直流电源电压及各电源模件的运行状态。

1.1.3检查机柜内各模件工作状态、各通道的强臵、退出扫描状况和损坏情况、各操作员站、服务站、通讯网络的运行状况等。

1.1.4检查报警系统,对重要异常信息(如冗余失去、异常切换、重要信号丢失、数据溢出、总线频繁切换等)作好详细记录。

1.1.5检查各类打印记录和硬拷贝记录。

1.1.6测量控制室温度、工程师室和电子设备间温度及湿度。

1.1.7检查计算机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运行报警日志,是否存在异常记录。

1.1.8检查计算机自诊断系统,汇总系统自诊断结果中的异常记录。

1.1.9检查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日常维护消缺记录,汇总需停机消缺项目。

1.1.10对于现场总线和远程I/O的就地机柜,进行温度等环境条件的检查记录。

1.2做好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和数据的完全备份工作。对于储存在易失存储器(如RAM电子盘)内的数据和文件,应及时上传并备份。

2.停运后的检修

2.1一般规定

2.1.1检修前,应按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停电程序停运设备,关闭电源,拔下待检修设备电源插头

2.1.2电子设备室和控制室的空气调节系统应有足够容量,调温调湿性能应试验良好;其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参照《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2)》执行或符合制造厂的规定。

2.1.3所有电源回路的电源熔丝和模件的通道熔丝应符合使用设备的要求,如有损坏应作好记录。

2.1.4计算机设备的外观应完好,无缺件、锈蚀、变形和明显的损伤。

2.1.5检查各计算机设备应摆放整齐,各种标识应齐全、清晰、明确。

2.1.6在系统或设备停电后进行设备的清扫工作。

2.1.7对于有防静电要求的设备,检修时必须作好防静电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带好防静电接地腕带,并尽可能不触及电路部分;设备应放在防静电板上,吹扫用压缩空气枪应接地。

2.1.8吹扫用的压缩空气须干燥无水、无油污,压力一般宜控制在0.05MPa左右;清洁用吸尘器须有足够大的功率,以便及时吸走扬起的灰尘;设备清洗须使用专用清洗剂。

2.1.9所有设备内外的各部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安装螺钉齐全。

2.1.10计算机设备间连接电缆、导线的连接应可靠,敷设及捆扎应整齐美观;各种标志应齐全、清晰。

2.2工作站硬件检修

2.2.1确认待检修设备已与供电电源可靠分离后,打开机壳,检查线路板应无明显损伤和烧焦痕迹、线路板上各元器件应无脱焊;内部各连线或连接电缆应无断线,各部件设备、板卡及连接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安装螺钉齐全。

2.2.2清扫机壳内、外部件及散热风扇。清扫后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散热风扇转动灵活。

2.2.3装复机箱外壳,检查设备电源电压等级应设定正确。

2.2.4接通电源启动后,设备应无异音、异味等异常现象发生,能正常地启动并进入操作系统,自检过程无出错信息,各状态指示灯及界面显示正常;检查散热风扇转动应正常无

卡涩,方向正确;对于正常工作时不带显示或操作设备(键盘或鼠标)的工作站,可接上显示或操作设备进行检查。2.3主控制器及功能模件检修

2.3.1主控制器及功能模件检修设备包括现场控制站内的主控制器和各功能模件。

2.3.2机组及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关的各系统设备停运,控制系统退出运行;停运将检修的子系统和设备停电。

2.3.3检查主控制器或模件的掉电保护开关或跳线设臵应正确。带有后备电池的主控制器或模件,其后备电池应按照制造厂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检查更换;更换新电池时,应确保停电时间在允许范围内。

2.3.4对每个需清扫的模件的机柜和插槽编号、跳线设臵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

2.3.5清扫模件、散热风扇等部件;检查其外观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无明显损伤和烧焦痕迹,插件无锈蚀、插针或金手指无弯曲、断裂;模件上的各部件应安装牢固,跳线和插针等设臵正确、接插可靠,熔丝完好,型号和容量准确无误;所有模件标识应正确清晰。

2.3.6模件检查完毕,机柜、机架和槽位清扫干净后,按照模件上的机柜和插槽编号将模件逐个装复到相应槽位中,就位必须准确无误、可靠。

2.3.7模件就位后,仔细检查模件的各连接电缆(如扁平连接电缆等)应接插到位且牢固无松动,若有固定螺丝和/或卡锁,则应紧固固定螺丝并将卡锁入扣。

2.3.8模件通电前,应再次核对模件熔丝齐全,容量正确;模件通电后,各指示灯应指示正常。散热风扇运转正常。

2.3.9配有CRT和/或键盘/鼠标接口的主控制器,若有必要则连接显示和操作设备(键盘、鼠标)进行检查。

2.4计算机外设的检修

2.4.1显示器

2.4.1.1停电,断开显示器的电源连接;

2.4.1.2显示器内、外清扫,专用清洗液清洁显示屏;检修后外观应清洁无灰无污渍,内部检查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接插头、连线应正确、无断线、无松动,并再次紧固所有部件;外部检查CRT信号电缆应无短路、破损断裂等缺陷;测量风扇和设备绝缘应符合要求;

2.4.1.3显示器检修装复后上电检查,显示器画面清晰,无闪烁、抖动和不正常色调,亮度、对比度、色温、聚焦、定位等按钮功能正常;仔细调整大屏幕显示器,整个画面亮度色彩应均匀;

2.4.2打印机

2.4.2.1打印机停电,断开打印机电源插头与电源的连接;

2.4.2.2清扫打印机,清除打印机内纸屑,清洁送纸器和送纸通道,外观检查应清洁无灰无污渍,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无异常现象,各连线或连接电缆应正确、无松动、无断线现象,并再次紧固所有部件;测试绝缘符合要求;对打印的机械转动部分上油,油量不宜过多;

2.4.2.3装复打印机,检查打印机各开关、跳线和各有关参数设臵正确;

2.4.2.4针式打印机应根据打印纸厚度重新调节纸厚调节杆;接通电源后执行打印机自检程序,检查打印内容应字符正确,字迹清楚、无断针现象,否则应更换打印头或色带;

2.4.2.5喷墨打印机,接通电源后执行打印机自检程序,检查打印内容应字符正确,字迹清楚,无字符变形、缺线或滴墨现象;更换墨盒时,墨盒的型号、机型须对应;

2.4.2.6激光打印机,上电执行打印机自检程序,检查打印内容应字符正确,字迹清楚,无字符变形、黑线或墨粉黏着不牢现象。

2.5网络及接口设备的检修

2.5.1系统通讯网络检修

2.5.1.1系统退出运行;

2.5.1.2更换故障电缆和光缆;检修后通讯电缆应无破损、断线,光缆布线应无弯折;电缆或光缆应绑扎整齐、固定良好;

2.5.1.3检查通讯电缆金属保护套管(现场安装部分应使用金属保护套管)接地应良好;

2.5.1.4测量绝缘电阻、终端匹配器阻抗应符合规定要求;

2.5.1.5紧固所有连接接头(或连接头固定螺丝)、各接插件(如RJ45、AUI、BNC等连接器)和端子接线;检修后手轻拉各连接接头、接插件和端子接线应牢固无松动;

2.5.1.6通电后,检查模件指示灯状态或通过系统诊断功能,确认通讯模件状态和通讯总线系统应工作正常,无异常报警。冗余总线应处于冗余工作状态,集线器、耦合器、转发器、总线模件等通电后指示灯均应显示正常。

2.5.1.7通过系统诊断工具/功能或其它由制造厂提供的方法查看每个控制子系统,所有I/O通道及其通讯指示均应正常。

2.5.2集线器、耦合器、转发器、光端机等网络接口设备检查

2.5.2.1检查前应关闭设备电源,各连接电缆和光缆做好标记,然后拆开各电缆和光缆连接,并及时包扎好拆开的光缆连接头,以免受污染;

2.5.2.2对集线器、耦合器、转发器、光端机等网络设备内、外进行清扫、检修,紧固接线;检修后设备外观应清洁无尘、无污渍。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接线或电缆的

连接应正确、无松动、无断线;各接插头完好无损,接触良好;测试风扇和设备的绝缘应符合要求。

2.5.2.3仔细检查各光缆接口、RJ45接口和/或BNC接口等,应无断裂、断线和破碎、变形,连接正常可靠。

2.5.2.4装复外壳;上电检查,应无异音、异味,风扇转向正确;自检无出错,指示灯指示正常。

2.6电源设备检修

2.6.1清扫与一般检查:

2.6.1.1停用相关系统,对各电源插头或连线做好标记后拔出,取下整个电源(模块);

2.6.1.2清扫电源设备和风扇,小心拆下电源内部配件,仔细检查内部印刷线路板上应无烧焦痕迹,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线、连接电缆、信号线、电源线、接地线应无断线或松动,并重新紧固;电源内部大电容应无膨胀变形或漏液现象,否则应更换为相同型号规格的电容;检查熔丝,若有损坏应查明原因后换上符合型号规格要求的熔丝;

2.6.1.3测量变压器初级、次级之间和初级端子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

2.6.1.4装复电源内部配件,检修后设备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根据记录标记插好所有插头并确认正确后上电。

2.6.2上电检查试验:

2.6.2.1通电前检查电源电压等级设臵应正确;通电后电源装臵应无异音、异味,温升应正常;风扇转动应正常、无卡涩、方向正确;

2.6.2.2根据要求测量各输出电压应符合要求;

2.6.2.3启动整个子系统,工作应正常无故障报警,电源上的各指示灯应指示正常;

2.6.2.4对每对冗余的电源,关掉其中一路,检查相应的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若有异常进行处理或更换相应电源。2.7 PLC控制器

2.7.1PLC系统退出运行;关闭电源。

2.7.2清扫检修PLC机柜、机架、PLC模件及散热风扇;工作完成后设备应清洁无灰、无污渍。风扇转动正常无卡涩,方向正确。

2.7.3检查PLC后备电源模件,如损坏则更换。

2.7.4检查带有熔丝的模件通道,其熔丝容量应符合要求;若熔丝已坏,应查明原因后再予以更换。

2.7.5松开各模件接线端子排固定螺丝,拔出接线端子,检查:

2.7.5.1端子排中与模件插角对应的卡簧应无变形、松动;各接线端子的接线号应齐全,接线整理后应整齐美观,无裸露线;

2.7.5.2PLC各模件中的电子元器件应无烧痕、破损、焊点松动现象,元件间连接插针应无变形、磨损;对模件安装底板各变形的插针进行矫正,插针断裂的底板应进行更换;检修后要求底板固定牢固、插针完整、无变形和断裂;

2.7.5.3检查所有PLC的I/O柜及中间柜的通讯电缆接头、分离器和分支器等应连接良好,特别是接头内的屏蔽线须固定扎实;

2.7.5.4恢复系统,检查各I/O模件、回路接线和插件应紧固无松动,各设臵开关(DIP开关)和跳线设臵正确。

2.7.6检查电缆接线正确后,恢复供电;PLC电源模件指示应正常,通讯模件通讯指示灯正常闪亮;I/O柜通讯模件通讯指示灯显示正常,并在CRT上确认所有PLC就地柜通讯正常;各模件工作检查指示灯应指示正常,无报警信号。

2.7.7检查各个站点间及与计算机间各输入、输出模件和CPU之间通讯应正常。

2.7.8检查远程I/O子系统和控制器间,主机和控制站间的通讯应正常。

2.8软件检查

2.8.1操作系统检查

2.8.1.1通电启动各计算机,启动显示画面及自检过程应无出错信息提示,否则予以处理。

2.8.1.2通常操作系统上电自启过程应无异常或出错信息提示;若出现提示错误并自动修复,应重新正常停机后再次启动操作系统一次,检查错误应完全修复,否则应考虑备份恢复或重新安装。

2.8.1.3启动操作系统后,宜关闭所有文件,启动磁盘检测和修复程序,对磁盘错误进行检测修复。

2.8.1.4检查并校正系统日期和时间。

2.8.1.5搜索并删除系统中的临时文件,清空回收站;对于不具备数据文件自动清除功能的各工作站,应对无用的数据文件进行手工清理。

2.8.1.6检查各用户权限、帐号口令、审核委托关系、域和组等设臵应正确,符合系统要求。检查各设备和/或文件、文件夹的共享或存取权限设臵应正确,符合系统要求。

2.8.1.7检查硬盘剩余空间大小,应留有一定的空余容量。宜启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优化硬盘。若有必要,则备份该磁盘或卷的全部内容,然后将其格式化,再从备份中恢复该磁盘或卷的全部内容。

2.8.2应用软件及其完整性检查

2.8.2.1PLC系统逻辑修改等工作完成后,须再次进行软件备份。

2.8.2.2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软件列表,检查核对应用软件应完整。

2.8.2.3根据系统启动情况检查,确认软件系统完整。

2.8.2.4启动应用系统软件过程应无异常,无出错信息提示2.8.2.5分别启动各工作站的其它应用软件,应无出错报警。

2.8.2.6使用提供的实用程序工具,扫描并检查软件系统完整性。

2.8.2.7启动计算机系统自身监控、查错、自诊断软件,检查其功能应符合制造厂出厂规定。

2.8.2.8检查存储设备应有一定的容量储备。

2.8.3权限设臵检查

2.8.

3.1检查各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和其它功能站的用户权限设臵,应符合管理和安全要求。

2.8.

3.2检查各网络接口站或网关的用户权限设臵,应符合管理和安全要求。

2.8.

3.3检查各网络接口站或网关的端口服务设臵,关闭不使用的端口服务。

2.8.4数据库检查

2.8.4.1数据库访问权限设臵应正确,符合管理和数据安全要求。

2.8.4.2对数据库进行探寻,各数据库或表的相关信息应正确。

2.8.4.3数据库日志记录若已满,应立即备份后清除。

2.9抗干扰能力试验

2.9.1当使用环境变化时,应进行下列抗干扰能力试验。

2.9.2现场引入干扰电压的测试:

2.9.2.1用变压器作干扰源,从现场电流、热电偶、热电阻信号回路中引入共模干扰电压和差模干扰电压,在现场控制站I/O 输入端子处测量实际共模和差模干扰电压值;

2.9.2.2若现场引入干扰电压的测试条件无法满足时,也可在模拟量信号精确度测试的同时,在现场控制站I/O 输入端子处测量从现场引入的共模和差模干扰电压值;

2.9.2.3实际测得的最大共模干扰电压值应小于输入模件抗共模干扰电压能力的60%;

2.9.2.4实际测得的差模信号引起的通道误差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U N %/(10

NMR/20)≤ 0.05%

式中:

U N %—输入端子处测得的交流分量峰峰值与该点满测量之

比; NMR —为差模抑制比,计算公式为:

???? ??-=min max 22lg 20V V V NMR ac

式中:

V max — 加干扰后测得最大值;

V min — 加干扰后测得最小值;

V ac — 输入的量程中值信号。

2.9.2.5抗射频干扰能力的测试:用频率为400 MHz~500MHz、功率为5W的步话机作干扰源,距敞开柜门的机柜1.5m处发出信号进行试验,计算机系统应正常工作,记录测量信号示值变化范围应不大于测量系统允许综合误差的两倍。

2.10测量模件处理精度测试

2.10.1测量模件处理精度测试时,应保证标准信号源(校正仪)的阻抗与模件相匹配,内外供电电源应对应。

2.10.2检查每个通道的设臵系数,应符合测量系统量值转换要求。

2.10.3模拟量输入(AI)信号精度测试:

2.10.

3.1对于新建或大修机组,每块模件的I/O通道应逐点进行精度测试;对于中、小修和其它情况,每块模件上可随机选取1~4个通道(见表1);

2.10.

3.2用相应的标准信号源,在测点相应的端子上分别输入量程的0%、25%、50%、75%、100%信号,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手操器)读取该测点的显示值,与输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2.10.

3.3记录各测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应满足表1的精度要求。

表1 输入模件通道精度标准

2.10.4脉冲量输入(PI)信号精度测试

2.10.4.1用标准频率信号源,在测点相应的端子上分别输入量程的10%、25%、50%、75%、100%信号,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手操器)读取该测点的显示值与输入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2.10.4.2记录各测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检查触发电平,均应满足表1要求(或制造厂出厂精度)。

2.10.5模拟量输出(AO)信号精度测试

2.10.5.1通过操作员站(或手操器),分别按量程的0%、25%、50%、75%、100%设臵各点的输出值,在I/O站对应模件输出端子用标准测试仪测量并读取输出信号示值;与输出的标准计算值进行比较;

2.10.5.2记录各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应满足表2的精度要求。

表2 输出模件通道精度标准

2.10.6脉冲量输出(PO)信号精度测试

2.10.6.1按4.2.1.7.3的a),通过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或手操器)分别按量程的10%、25%、50%、75%、100%设臵各点的输出值,分别在各输出端子上用标准频率计测量并读取示值。与输出的标准计算值进行比较;

2.10.6.2记录各测点的测试数据,计算测量误差,应满足制造厂出厂精度要求。

2.10.7开关量输入(DI)信号正确性测试

2.10.7.1通过短接/断开无源接点或加入/去除电平信号分别改变各输入点的状态,在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手操器)上检查各输入点的状态变化;

2.10.7.2记录测试的各点状态变化,应正确无误。

2.10.8中断型(SOE)开关量输入通道的正确性检查

2.10.8.1通过开关量信号发生器,送出间隔时间在1ms~5ms 间的3个~5个开关量信号,至SOE信号的输入端,改变信

号发生器的间隔时间,直至事件顺序记录无法分辨时止。事件顺序记录的分辨力应≤1ms;报警显示、打印信号的次序及时间顺序,应与输入信号一致;重复打印时,时序应无变化;

2.10.8.2若无开关量信号发生器,可在不同站的SOE信号输入端同时输入信号(如将不同站的SOE信号输入端连接到同一开关上,然后合、断开关),观察操作员站上SOE报警列表中的显示和打印记录内容,应与输入信号一致,且在信号发生和消失的间隔内不应重复打印;其信号间的动作时间差,应小于≤1ms。

2.10.9开关量输出(DO)信号正确性测试

2.10.9.1通过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或手操器)分别设臵0和1的输出给定值,在I/O站相应端子上测量其通/断状况,同时观察开关量输出指示灯的状态;

1.10.9.2记录各点的测试状态变化,应正确无误。

2.10.10通道输出自保持功能检查

2.10.10.1在操作员站上对被测模件通道设臵一输出值,在I/O站相应模件输出端子上测量、记录输出值;

2.10.10.2将该I/O站系统电源关闭再打开,在相应输出端子上再次测量记录输出值;

2.10.10.3该模出量断电前后的两次读数均应在精度要求的范围内;

2.10.10.4该模出量上述操作前后的两次读数之差的一半所计算的示值最大误差值,也应不大于模件的允许误差。

2.11控制系统基本功能试验

2.11.1系统组态和在线下载功能试验

2.11.1.1检查工程师站权限设臵,以工程师级别登录应正确。

2.11.1.2打开工程师站中的系统组态软件,按照组态手册离线建立一个组态,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进行编译生成,检查确认组态软件功能应正常。

2.11.1.3计算机控制系统通电启动后,通过工程师站组态工具,将现场控制站中任一主控制器或功能模件的组态回读到工程师站中;然后再将此组态(或修改组态并确认正确后)下载到原主控制器或功能模件中,当新的组态数据被确认后,系统原组态数据应自动刷新;确认整个操作过程中控制系统应无出错或死机等现象发生。

2.11.2操作员站人机接口功能试验

2.11.2.1检查操作员站权限设臵正确,以操作员级别登录正确。

2.11.2.2检查各流程画面、参数监视画面等应无异常。

2.11.2.3通过功能键盘(或轨迹球/鼠标),在操作员站上对各功能和画面中的任意被控装臵逐项进行操作。检查各CRT画面应显示正常,各功能键或按钮与各功能画面的连接、

所有操作的对应结果应正确无误。对于任何未经定义的键操作时,系统不得出错或出现死机情况。

2.11.2.4调用各类主要画面(如流程画面、参数监视画面、实时趋势曲线显示画面、报警显示画面等)应显示正常;检查各动态参数和实时趋势曲线应自动刷新,刷新时间应符合要求。

2.11.2.5检查各报警画面、报警窗口和报警确认功能应正常,报警提示和关联画面连接应正确。

2.11.2.6检查历史数据检索画面应显示正常,输入需检索的数据(如测点名、测点编号)和检索时间段,系统应正确响应,并显示相应的记录(如历史数据报表或历史数据曲线、历史事件报表、操作记录等)。请求打印,打印结果应与显示结果相同。

2.11.2.7检查系统运行状态(系统自诊断信息)画面,显示应与实际相符。

2.11.2.8检查帮助和/或操作指导画面应显示正常。

2.11.3报表打印功能试验

2.11.

3.1检查报表管理功能画面应显示正常;启动报表定时打印功能,检查定时打印的报表格式、内容和时间,应与实际相符。

2.11.

3.2通过功能键盘(或轨迹球/鼠标),在操作员站上选中需要打印的报表,触发随机(召唤)打印功能,系统应即时打印出选中的报表,其格式、内容和时间应与实际相符。

2.11.

3.3选择一幅流程图画面,触发屏幕拷贝功能,检查硬拷贝内容和画面显示应一致。

2.11.

3.4触发事件追忆报表中的任一开关量信号动作,检查事件追忆报表应打印正常,数据和被触发的开关量信号,动作前后时间应正确。

2.11.4历史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试验

2.11.4.1从历史数据库中选取一组记录点,内容应包括模拟量、开关量、操作记录、系统事件等。

2.11.4.2分别组态当前时段(短期)的历史数据报表和曲线并打印,检查报表、曲线的数据和时间应正确,整个操作过程应无故障报警。

2.11.4.3分别组态已转储至磁带或光盘(长期)的历史数据报表和曲线,系统应提示需提供已转储时段的历史数据磁带或光盘;插入相应的磁带或光盘,予以激活并打印,检查报表、曲线的数据和时间应正确,整个操作过程应无故障报警。

2.11.5性能计算功能检查

2.11.5.1检查与性能计算相关的所有测点应连接正确,计算报表画面应显示、打印正常。

2.11.5.2启动性能计算应用程序,应无出错报警。

(冶金行业)喷煤系统操作规程

(冶金行业)喷煤系统操作 规程

目录 壹、给料工技术规程 (1) 二、热风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 三、制粉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2) ⑴中速磨技术操作规程 (2) ⑵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2) ⑶开车前检查 (4) ⑷运行检查 (4) ⑸启动磨煤机程序 (4) ⑹停止磨煤程序 (5) ⑺系统正常工作调节内容 (5) ⑻启动空压机程序 (6) 四、喷吹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6) ⑴装煤操作 (6) ⑵喷吹操作 (7) ⑶倒罐操作 (7) ⑷停煤操作 (8) ⑸故障处理规定 (8) 五、喷煤车间岗位职责 (9) 六、岗位职工职责 (10) 喷煤生产技术规程 壹、给料工:

1、煤场管理:进原煤场煤车必须按要求和次序卸车,要做到不符合高炉喷吹用煤技术条件的不允许卸车,没有检查确认的煤不允许卸车等。组织铲车司机将原煤混匀,且且不定期倒腾,要防止煤上期堆放而氧化。品质下降。 2、开提升机前认真检查设备,保证机电信号正常。提升皮带不跑偏,润滑良好,无杂音等。确认设备完好后方可开提升机。 3、原煤储备仓上满后及时停车,及时做好上煤记录,清理现场周围卫生等。 4、及时清除电磁除铁器上的杂铁。 5、和磨机工沟通好及时启动全封闭给煤机。 二、热风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1、点燃热风炉前必须了解高炉煤气是否充足,稳定所属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 2、打开放散阀,开启高炉煤气阀,明火点燃。使炉温逐渐升至700℃--1000℃ 3、全开排粉风机出口阀,关小风量调节阀,启动排粉风机后调大风量调节阀,打开热风切断阀。 4、调节煤气和助燃风量,满足制粉温度要求。 5、及进调整排粉风机风量控制炉内压力。 6、根据制粉要求适时调节磨机进出口温度,使进

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使用管理规程

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使用管理规程 一、设备的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设备,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充分发挥操作工人的积极性 设备是由工人操作和使用的,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是用好、管好设备的根本保证。因此,企业应经常对职工进行爱护设备的宣传教育,积极吸收群众参加设备管理,不断提高职工爱护设备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2.合理配置设备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特点和要求,合理地配备各种类型的设备,使它们都能充分发挥效能。为了适应产品品种、结构和数量的不断变化,还要及时进行调整,使设备能力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3.配备合格的操作者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和复杂程度,配备相应的工种和胜任的操作者,并根据设备性能、精度、使用X围和工作条件安排相应的加工任务和工作负荷,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机器设备是科学技术的物化,随着设备日益现代化,其结构和原理也日益复杂,要求具有一定文化技术水平和熟悉设备结构的工人来掌握使用。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文化专业理论教育,帮助他们熟悉设备的构造和性能。

4.为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不但对设备正常运转,延长使用期限有关,而且对操作者的情绪也有重大影响。为此,应安装必要的防腐蚀、防潮、防尘、防震装置,配备必要的测量、保险用仪器装置,还应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等。 5.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保证设备正确使用的主要措施是:①制定设备使用程序;②制定设备操作维护规程;③建立设备使用责任制;④建立设备维护制度,开展维护竞赛评比活动。 顺便指出,为了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还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比如:①要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结构和其他技术特征,恰当地安排加工任务和工作负荷。近年来,在有的企业中存在的拼设备现象,就包括不能恰当按工作负荷来使用设备;②要为机器设备配备相应技术水平的操作工人;③要为机器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④要经常进行爱护机器设备的宣传和技术教育。 二、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这项工作包括:技术资料的编制,对操作工的技术培训和配备必需的检查及维护用仪器工具,以及全面检查设备的安装、精度、性能及安全装置,向操作者点交设备附件等。技术资料准备包括设备操作维护规程,设备润滑卡片,设备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卡片等。对操作者的培训包括技术教育、安全教育和业务管理教育三方面内容。操作工人经教育、培训后要经过理论和实际的考试,合格后方能独立操作使用

高炉喷煤基本知识

高炉喷煤基本知识 一、喷吹煤粉对高炉的影响: 1、炉缸煤气量增加,鼓风动能增加,燃烧带扩大。煤粉含碳氢化合 物高,在风口前气化后产生大量H2,使炉缸煤气量增加,煤气中的H/C比值越高,增加的幅度越大,无疑也将增大燃烧带; H2的粘度和密度均小,穿透能力大于CO,部分煤粉在风管和风口内就开始脱气分解和燃烧,所形成的高温混合气流其流速和动能远大于全焦冶炼时的风速和动能,故喷吹煤粉后,风口面积应适当扩大,以保持适宜的煤气流分布。 2、理论燃烧温度下降,而炉缸中心温度均匀并略有上升。理论燃烧 温度下降的原因:①喷入煤粉量冷态进入燃烧带;②煤粉中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作用下先分解再燃烧,分解反应吸收热量;③燃烧生成的煤气量增加。 炉缸中心温度上升的原因:①煤气及动能增加炉缸径向温度梯度缩小;②上部还原得到改善,热支出减少;③高炉热交换改善。 3、料柱阻损增加,压差升高。①喷吹后煤气量增加流速加快;②料 柱中的矿/焦比值越大。 4、间接还原发展。①煤气中还原成份(CO+H2)浓度增加;②H2 的数量和浓度显著提高,炉内温度场变化。 二、喷吹燃料“热补偿” 喷吹燃料以常温态进入高炉要消耗部分热量需进行热补偿,经验

表明:喷煤量增加,50kg/t ·Fe 需补偿风温均80℃。 三、 热滞后: 煤粉在炉缸分解吸热增加,初期使炉缸温度降低直到新增加喷吹量带来的煤气量和还原气体浓度(尤其是H 2量)的改变而改善了矿石的加热和还原下到炉缸后,开始提高炉缸温度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热滞后”时间,即炉料从H 2代替C 参加还原的区域(炉身温度1100~1200℃处)下降到炉缸所经过的时间,一般滞后时间在2—4h 。 估算热滞后时间 ·V 13 V 2—每批料的体积m 3 N —下料批数 批/h 四、 煤粉喷入高炉后的去向: 风口前燃烧 煤粉 未燃煤粉 随煤气逸出炉外 五、 置换比煤粉的置换比常为0.7—0.9,一般取0.8。 六、 喷煤高炉操作 1、 应固定风温调剂煤量,用调节喷吹量来保持料速的基本稳定。 2、 喷煤纠正炉温波动的效能,随喷煤量的增加而减弱。

设备三大规程定义

设备管理中的三大规程包括:《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和《设备检修规程》(以下简称“设备三大规程”),正确编制、严格执行设备三大规程,对于正确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检修,确保设备安人、经济、可靠运行,保证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十分重要。 一、设备三大规程主要内容 1、《设备操作规程》内容 ①设备主要性能、规格、允许最大负荷; ②正确操作方法、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如启动和停车操作顺序及注意事项等; ③保证设备与人身安全注意事项,对可能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和步骤; ④设备清扫、润滑和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的方法和要求。 2、《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内容 ①设备构造简图和主要技术要求; ②设备润滑部位、油质标准和润滑“五定”制订; ③主要运行部位的运和参数、调整范围,如温度、速度、精度、压力、各部位允许许间隙等; ④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⑤由日常点检、巡检、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等组成的维护保养制度。 3、《设备检修规程》内容 ①设备小、中、大修理检修周期; ②设备小、中、大修理检修项目、内容; ③重要设备状态维修内容、方法和要求; ④检修质量标准。 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过程是熟悉设备原理、结构和性能的过程;是了解、寻求、优化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检修正确方法的过程;是了解、寻找设备薄弱环节、潜在危险因素和克服设备危险、潜在危险因素正确方法的过程。对于指导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检修,对于预防人身事故、设备事故极其重要。 一般来说,凡是担负科研、生产、运输等任务的主要设备,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设备,均应编制设备三大规程。 二、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一般规定 设备投入运行前,应编制《设备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在设备运行的一年内,应编制《设备检修规程》。对于新添置不甚熟悉的设备,经过批准,可先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务备维护保养规程〈试行标准,投入运行后,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再根据操作、维护保养中发现的问题,修订〈设备操作规程〉和〈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编制〈设备检修规程〉。但从投入运行之日起的两年内,必须编制出经过审批、正式颁发、行之有效的设备三大规程。 三、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要点 设备三大规程的编制,原则上由设备使用单位组织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起草;设备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审核、定稿;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查批准后,作为公司的法规性文件,正式颁布执行。 1、编制设备三大规程的依据依据是设备使用说明书,生产工艺对设备的要求,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的实际情况。 2、全面性凡是担负科研、生产、运输等任务的主要设备;凡是在生产、操作过程中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设备,均应有设备三大规程。 3、科学性所有规程要符合科学原理,数据科学准确,用词准确、简洁。

炼铁喷煤控制系统

1前言 高炉富氧喷煤可以以煤代焦,调节炉况,起到降低能耗、提高产量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炼铁界的青睐。喷煤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喷煤工艺过程的安全和高炉炉况的稳定。酒钢二炼铁4座450m’高炉工艺设备由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酒钢自动化公司进行了自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和控制功能的编制,实现了喷煤系统的自动控制。 2工艺简介 酒钢二炼铁4座450m’高炉共有4个喷吹系列,每座高炉1个,采用两个并列喷吹罐、1台中速磨、1座烟气炉、两路热风炉废气。 烟气炉是煤粉制备的主要辅助设施之一,其作用是向制粉系统的磨煤机提供符合要求的煤粉干燥介质。将热风炉产生的废气引至烟气炉,经烟气炉加热调温制成合格热烟气,干燥煤粉。烟气炉主要由烟气炉本体、煤气燃烧系统、引热风炉废气系统、混冷风系统组成,烟气炉采用焦炉煤气点火。 制粉系统包括:给煤机、磨煤机、布袋收尘器、煤粉风机。原煤由供配煤系统送入原煤仓,再由电子给煤机给人中速磨煤机,煤在磨煤机中同时进行干燥和研磨,合格的煤粉经布袋收尘器收粉,然后落入煤粉仓中,以满足喷吹用煤量,通过布袋除尘器过滤后已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气体排人大气。4座高炉的喷吹站与制粉间合建在一起,每座高炉的喷吹系统采用两个并列喷吹罐,单管路加炉前分配器的喷吹方式,共设有8个喷吹系列。每座高炉的两个并列罐交替喷吹,采

用补气调节器,通过调节补气量的大小改变调节器内煤粉的输送状态,达到调节喷吹量的目的。煤粉经管道、炉前分配器,通过喷枪喷入高炉。 3系统配置及功能 引入远程I/O和PROFIBUS—DP现场总线,操作站采用研祥工控机,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人机界面采用Wonderware公司的IntouchHMI、以太网的方式进行通讯。实现200万喷煤整个系统运行参数的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喷煤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5个控制站组成,包括制粉与烟气炉、3#高炉喷吹系统、4#高炉喷吹系统、5#高炉喷吹系统、6#高炉喷吹系统。整个系统共设5台操作员站,集中在主控制室内实现集中监视操作。此外有布袋除尘SEIMENS系统1套、分析仪SEIMENS系统2套、磨煤机油SEIMENS系统1套、给煤机欧姆龙系统一套,主系统与分析仪SEIMENS系统采用PRO~BUS—DP通讯,与磨煤机油SEIMENS系统、给煤机欧姆龙系统采用硬接线联系。 数据采集。通过PLC系统的输入输出模板,采集现场的模拟量输入、数字量输入以及脉冲量输入等信息,实现对现场生产工序温度、流量、压力、物位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为联锁控制提供详实的现场实时数据。其中温度57点,压力100点,重量9点,物位8点,调节回路28个。联锁控制。包括磨煤机起停连锁、油泵连锁、喷吹过程控制连锁,CO、O超标安全连锁,布袋温度超标安全连锁、切断阀动作超时连锁等。 人机交互。通过系统设置的5台操作员站,操作人员根据现场生

放射科设备管理规程

放射科设备管理规程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1.目的 规范放射医疗设备管理和使用,使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以满足临床和病人的医疗需求。 2.定义(无) 3.标准 采购 放射科根据科室的工作量、发展方向、临床需求申报所需购置仪器。 仪器设备的采购由科室专业人员配合设备部采购人员具体考察放射科情况,组织开展质量、售后服务等调查,调查的供应商不少于三家,并报上级审批,由设备部负责采购。 建立设备供应商名录,保留合格供应商调查资料,每年执行采购时评审一次,淘汰信誉差、产品质 量不合格和服务不良的企业。 安装、验收 所有购入的仪器、设备都必须进行检查、安装和测试,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查、 安装及测试的结果应记录在案,并保存。仪器设备由供方负责提供安装,并培训院方操作人员。 安装调试完毕,仪器设备的全部资料交设备部按规范建立档案。 设备由放射科与设备部及财务部共同验收,供应商必须在场,同时做好安装调试验收的各项准备 工作。 由供应商负责安装的设备,必须有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参加验收。射线防护装置的安装由工程部负责,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经国家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验收时负责验收的责任人要认真查看设备外包装,按运单核对设备的箱数、重量、体积、各种标记。 开箱必须有供应商在场,根据合同书内容,双方当面验收各种凭证(运单、质量保证书、产地证明、产品合格证、保修卡等),逐件进行清点,检查主件、配件和辅件的数量与外观,填写到货清单和有无损坏记录。 3.2.6设备到货后应及时进行安装、调试、验收,并填写仪器设备安装验收报告,需要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签发使用证的设备,设备部应及早与有关部门联系,安排验收发证。大型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完毕 后,由医院设备部向广州市卫生局及广东省卫生厅提交相关资料,经审核后,获取《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 可证》。 3.2.7设备安装、校正、调试完成后,按设备说明书进行试运行,运行正常时,完成验收报告的填写。3.2.8进口设备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条例》的规定,及时报验。经商检不合格的设备,及时向商检部门申请复验,检验证书交订货公司进行索赔。进口设备要求在索赔期限结束前15天完成验收工作。 3.2.9所有原始文件,包括设备有关合同、到货单、设备清单、质量保证书、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验收文件、使用许可证等,全部由设备部归入医院设备档案。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由设备部与供方交涉处理,要时按照《医疗设备召回制度》进行设备召回。 使用

球磨机三大规程

球磨机使用、维护、检修规程 包钢集团巴润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5月

第一篇使用规程1 第一章设备的主要结构 球磨机示意图 第二章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

第一节球磨机主体技术参数 第二节主液压站主要参数 型号E658B(MQY5064球磨机液压润滑油站)

型号E681(MQY4361球磨机液压润滑油站) 第三节 XYHZ-16电机非稀油站

第三章岗位职责 第一节职责 一、班组长职责 1、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设备使用、维护、检修规程的贯彻落实; 2、有效识别本岗位危险有害因素,并采取可靠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措施; 3、掌握一般性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紧急救护常识,提出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建议。 4、带领岗位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5、定期召开安全、生产、设备、质量、经济性分析会。做好机台评比。 6、在检修前协助提出检修项目,配合检修,参与验收。对检修质量有监督、拒绝验收和提出考核的权利和义务。 7、督促、检查、指导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及设备操作、点检、维护等规范作业,抓好设备隐患的检查和整改,经常掌握设备状况,严格执行(故障)事故管理制度,做好(故障)事故的预知预防工作。 8、及时解决本班组设备和设备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一般设备问题 9、、负责材料、油脂、备品、工具的领取、使用、保管等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卫生及备件、油脂、工具使用保管工作 10、做好设备达标贯标工作,执行星级设备管理,完成本班组的各项相关设

备工作; 11、当发现设备有严重缺陷、危及人身、设备安全时,有权停止作业,并向上级汇报,待处理好后再进行作业;发现违章作业及时制止,严重的及时向上汇报。 12做好小改小革、修旧利废、合理化建议、节能降耗、文明生产等工作; 13、积极组织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临时任务。 14、完成班组长应尽的职责。 15、完成单位交办的临时任务; 16、上述主要职责中,对未完成的工作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岗位人员职责 1、执行本工种及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 2、有效识别本岗位危险有害因素,并采取可靠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措施; 3、掌握一般性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紧急救护常识,提出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建议。 4、在班组长直接领导下,负责处理当班生产中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与其他司机共同协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本班的生产任务; 5、能够及时解决本岗位设备和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6、掌握本岗位设备的构造原理、技术性能、基本用途及相关知识,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 7、严格执行点巡检制度、交接班制度,经常掌握设备状况; 8、执行和落实设备自检自修制度, 及时认真维护设备,认真详细地填写好设备运转记录和交接班日志; 9、执行润滑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润滑“五定”; 10、执行星级设备管理,完成本岗位的有关设备工作; 11、检修前向班组长提出本维护区的检修项目、配合检修并监督检修质量,记录检修情况、参加验收。 12、严格执行事故管理制度,发生人身、设备安全事故时,及时向上级领导

喷煤系统施工方案

目录 前言 (9) 第一节编制依据及目的 (9) 一、编制依据 (9) 二、编制目的 (9) 三、引用标准 (9) 第二节编制原则及内容 (11) 一、编制原则 (12) 二、编制内容 (12)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12) 第一节工程概况 (12) 第二节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 (13) 一、工程特点 (13) 二、工程施工条件 (13)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 (14) 第一节管理机构 (14) 第二节项目经理部职责 (15)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21) 第一节工程建设指导思想 (21) 第二节实施目标 (22) 一、工期目标 (22) 二、质量目标 (22) 三、项目管理目标 (22)

四、安全目标 (23) 五、服务目标 (23) 六、现场文明施工目标 (23) 七、自律处罚措施 (23) 八、新技术应用目标 (24) 第三节工程建设总体思路 (25) 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27) 第一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27) 第二节施工平面布置 (28) 一、施工用地及大临设施 (28) 二、临时用地表 (28) 第五章主要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29) 第一节测量方案 (29) 一、测量控制 (29) 二、技术指标 (30) 三、施工要点 (31) 第二节主厂房土建施工方案 (32) 1、进度要求 (33) 2、施工顺序 (34) 3、施工方法 (35) 第三节煤棚土建工程施工方案 (53) 1、施工部署 (53) 2、主要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55)

第四节转运站土建部分施工方案 (69) 1、装饰工程 (70) 2、屋面防水施工(高分子防水卷材) (76) 第五节皮带通廊土建部分施工方案 (80) 第六章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80) 第一节钢结构制作工程施工方案 (80) 一、钢结构施工详图设计 (81) 二、主要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工艺措施 (82) 三、主要制作工艺 (83) 四、主要构件制作工序 (85) 五、屋架制作、装配 (86) 六、构件运放技术措施 (87) 第二节制粉间主厂房钢结构安装方案 (88) 一、钢结构安装工程说明及施工准备 (88) 二、钢结构安装工艺 (88) 三、施工准备工作 (89) 四、安装步骤及方法 (91) 五、焊接方案 (96) 第三节干煤棚钢结构安装方案 (101) 一、构件拼安技术 (101) 第四节皮带通廊钢结构安装方案 (105) 一、钢结构通廊安装 (105) 二、钢结构支架安装 (109)

高炉喷煤制粉控制方案(王宏伟)

高炉喷煤控制系统 技术方案 辽宁中新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2003-2-17

目录 一、概述 二、高炉喷煤工艺流程及主要部分自动化控制说明 三、自动化系统硬件组成 四、控制策略 五、控制系统的监控与操作

一、概述 近年来,我国的高炉喷煤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成熟配套的喷煤技术和工艺流程。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采用富氧大喷煤可以节省大量焦炭,能够较大幅度地降低炼铁成本。例如采用先进的配煤技术,能够把不同性能的煤种进行混合,以提高其燃烧率;采用中速磨进行煤粉制备,大幅度降低电耗和噪音污染;采用热风炉烟气做载气和干燥气,既节约了能耗又起到了防爆作用;采用布袋一次收粉,取消了一级、二级旋风收粉装置;采用一级风机,实现全负压操作;采用直接喷吹工艺,喷吹系统和制粉系统设在同一厂房内;喷吹罐可采用串联或并联方式,采用流化罐上出料及浓相输送技术,可以使出煤均匀,防止脉动和减少对输煤管道的磨损;采用总管加分配器工艺将煤粉送至高炉的各个风口;采用电容流量计进行总管及支管煤粉计量,配合其它设备可以形成闭环煤量自动控制;采用氧煤枪进行局部富氧以提高煤粉燃烧率;采用供氧及安全控制系统以防止氧气泄露。因此,如何在保证控制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自动化,是喷煤自动控制设计者主要考虑的问题。 二、高炉喷煤工艺流程及主要部分自动化控制说明 从工艺角度来讲,整个系统可分为制粉和喷吹两个子系统,制粉工艺系统又分为原料控制系统、干燥系统、磨煤系统,喷吹工艺系统又分为布袋除尘、喷吹系统、动力系统。如下面高炉喷煤主工艺图。其工艺流程见图

高炉喷煤工艺主流程图 1:排烟风机入口调节阀,2:布袋除尘事故充氮阀,3:布袋反吹阀,4:中速磨事故充氮阀,5:煤粉仓事故充氮阀,6:均压阀,7:煤粉仓流化阀,8、9:喷吹罐放散阀,10、11:蝶阀,12、13:球阀,14、15:充压阀,16、25:补压阀,17、18:喷吹罐流化阀,19、22:补气调节阀,20、23:出煤阀,24、快切阀,26:氮气空气切换阀,27:安全用氮减压阀,28:氮气总管调节阀电气控制主要设备: a、制粉系统: 圆盘给料机、胶带机、检铁器、犁式卸料器、定量给料机、热风炉废气引风机,助燃风机,中速磨(密封电机、液压电机、慢传电机、加热器、润滑泵)、排煤风机。 各种阀:热风炉废气放散阀,冷风阀、干燥剂放散阀,中速磨事故充氮阀,快切阀,输煤阀等。 b、喷吹系统: 主排烟风机、布袋叶轮给煤机 各种阀:排烟风机入口调节阀,布袋除尘事故充氮阀,布袋反吹阀,煤粉仓脉冲阀、停风阀、煤粉仓事故充氮阀,煤粉仓流化阀,均压阀,喷吹罐放散阀,蝶阀,球阀,充压阀,补压阀,喷吹罐流化阀,补气调节阀,出煤阀,快切阀,氮气空气切换阀,安全用氮减压阀,

设备三大规程

Z/WMM0506-2008 DRHX-II型立式干燥箱三大规程 一.DRHX-II型立式干燥箱操作规程 (一)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1.外形尺寸〔mm〕:长1620×宽980×高2200 2.内膛尺寸〔mm〕:长1000×宽700×高1700 3.加热功率:18kw〔分为两挡〕 4.加热板数量:6块(3KW/块) 5.升温范围50℃~200℃ 6.风机功率0.75kw (二)设备操作规程 1.检查各部位无异常,各手柄都在零位方可开炉升温。 2.保持干燥箱内清洁,将料装入干燥箱内。 3.关闭干燥箱门,打开总电源,设定炉腔加热温度SV值。(请参照设备使用说 明书操作) 4.根据需要,分别打开I号和II号加热旋钮开关及风机运转开关,开始升温。 5.使用过程中根据工艺规程的要求选取适当的升温速率档。 6.关机时,先将手柄复原,再关闭总电源。 二、DRHX-II型立式干燥箱安全规程 1.本设备随机的温控仪的各项参数已在出厂前设置妥当,非专业人员禁止更 改,以免影响正常工作。 2.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作好送电前的检查,一切正常方可送电 升温。 3.设备接地要良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停电检查。

4.装出炉必须停电,操作时注意设备及人员安全,防止损坏电气部件。 5.被处理的料如果用易燃易爆物品清洗时,必须彻底干燥后方可装入干燥箱 内。 6.温控点SV值应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设定。 7.加热时应打开风机,以缩短加热时间并保证炉腔内均匀加热。 8.加热时应打开箱体右侧上方的通风口,以防止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压力损坏 炉膛。 9.加热时,箱内温度在80℃以上时,严禁将烘箱门突然打开,以防止热气伤人。 三、DRHX-II型立式干燥箱维护与保养规程 1.定期清理箱内隔架,保证干燥箱内的清洁。 2.经常检查加热板,定期清理加热板电极。 3.干燥箱内、外保温材料损坏时要及时更换。 4.定期检验温度表,对温控装置进行定期检查。 5.干燥箱的通风风机要保证工作正常,损坏时要及时修理,防止损坏炉内设施。 Z/XB0607-2004 Q11—3×1200剪板机三大规程 一、Q11—3×1200剪板机操作规程 1.剪切最大厚度:3mm 剪切最大长度:1200mm 2.送总电源,试车,开车后要空转1—2分钟,检查各部位无问题时方可进 行剪切工作。 3.采用定尺剪料时,先要试剪,尺寸合适后再剪成品料。 4.剪切时一人进行,不得两人同时操作。 5.剪切厚度超过1mm,料宽小于50mm时,必须采用夹具进行。 6.被剪料的抗剪张度不超过40kg/mm,如超过者需减厚度,被剪料的剪切 温度不超过40℃。 7.工作完后停车,关闭总电源。 8.用完以后注意清理现场,搞好文明生产。

喷煤工艺流程图及概述.

炼铁一厂喷煤系统工艺流程图及概述 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一体系升级改造项目高炉工程制粉喷吹系统,制粉、收粉系统全部利旧;干燥系统除热风炉废气管道需改造外,其他设施利旧;对喷吹系统进行局部改造。 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现状:制粉喷吹站厂房为混凝土结构,全封闭。煤粉制备系统采用单系列全负压制粉工艺,喷吹系统采用1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每三罐分别对应405m3高炉)。整个系统即1套干燥气发生炉系统、1套磨煤机制粉系统、1套煤粉收集系统、2套喷吹系统(一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 新建1780m3高炉投产后,2座405m3高炉拟全部拆除,现有制粉喷吹站只为新1780m3高炉供给煤粉。新建1780m3高炉主管及分配器设置方案为:2根喷吹主管(一个主管对应一个分配器)及2个炉前分配器(1#分配器对应奇数风口,2#分配器对应偶数风口)的直接喷吹工艺。 喷吹系统与原系统的交接界面为:喷吹罐输煤阀后的喷吹主管起点。喷吹煤粉主管及分配器平台为本工程设计范围。 1、工艺条件及要求 1)原煤条件 单一煤种和混合煤均可喷吹,通常使用三种煤组成混合煤,安全措施上按强爆炸性烟煤设计。原煤的理化指标见表2.10-1。 表1 原煤的理化指标表 成分工业分析( % ) 粒度 mm 哈氏可磨系数 HGI V daf A ad M t S t.ad 设计要求≤25 ≤12 ≤14 ≤0.8 ≤50 ≥50 2)煤粉条件

煤粉质量要求见表2.10-2。 表2 煤粉质量要求表 项目数值备注 煤粉粒度:-200目70~80% <1mm 100% 煤粉水份≤1.3% 3)制粉喷吹能力 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正常喷吹能力为160kg/t铁计,高炉正常喷吹所需煤粉量为26.7t/h;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喷吹能力为200kg/t 铁计,高炉最大喷吹所需煤粉量为33.4t/h。 2、主要工艺参数 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10-3。 表3 喷吹系统工艺参数 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 1 高炉公称容积m31780 2 风口数个22 3 高炉热风压力(最大)MPa 0.35 4 喷吹站到最远风口距离m ~150 5 高炉喷吹量t/h 26.7 最大33.4 6 吨铁理论喷煤量kg/t 160 设备能力200 7 系统现状能力kg/t 110~120 不改造喷吹罐 8 加压、流化用氮气量Nm3/h 1600 0.85MPa(g)

设备管理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26224 设备管理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设备管理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管理方针 1.1设备管理目标:对工区各类设备进行适时的维修,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提高设备的综合效能。 1.2设备管理范围:对工区各类型设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管理,以求获得设备使用寿命综合效能的提高。 1.3设备管理职责、宗旨:工区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及修理备件工作,操作工负责设备按章操作和日常工作保养。 宗旨:在不影响设备运转率的前提下,稳扎稳打

创造生产效益,降低设备维修成本,保证质量,安全性、维修性等因素,从预防维修出发,认真做好备件的维护工作。 2.设备管理工作程序 2.1设备的使用:对生产设备运行执行“定人、定机、定岗”的原则。指定设备运行的负责人、操作人、维修人。 2.2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三级(矿、车间、班组)培训和定期的技能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做到“四懂”: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四会”:会操作、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并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2.3设备的“三人”负责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的6S(整理、整

高炉喷煤技术方案 2

1 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高炉喷煤试验获得成功后,高炉喷煤技术在我国逐渐推广应用。进入90年代,特别是经过“八五”“氧煤强化炼铁”项目攻关后,我国高炉喷煤技术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经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吨铁喷煤量和覆盖率大幅度增加。2002年全国54家重点(原重点和地方骨干)联合钢铁企业吨铁喷煤量已达到125kg/t,企业喷煤覆盖率达到85%以上。高炉喷吹煤粉及提高喷煤量已经成为现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降低生产成本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当前我国炼铁生产规模正在迅速扩大,生产效率也在不断提高,对焦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冶金焦价格高,资源紧缺,高炉大量喷煤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措施。 贵公司现有两座高炉450立方米的高炉。年产生铁约126万吨。如两座高炉采用全焦冶炼,每年需要焦炭约70万吨。高炉生产成本较高,采用高炉喷煤技术,不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焦炭的供需矛盾,减轻焦炭质量波动对高炉操作的影响,而且也会进一步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同时也为高炉操作增加了下部调节手段,有利于改善高炉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 鉴于上述情况,以及着眼于贵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拟建设高炉喷煤工程,工程建设指标为喷煤工艺及设备能力正常XX kg/t,最大达到XXX kg/t喷煤比能力,喷吹煤种为无烟煤浓相输送设计。置换比按X计算,可以代替约X万吨焦炭。

2.喷煤设计工艺要求 2.1 喷煤量 根据贵公司对喷煤工程的要求,和参照国内外喷煤技术的发展…。 2.2 设计条件 喷吹用煤…。 2.3工艺流程 设计采用…方案,以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本喷煤工程包括…高炉。目前高炉喷煤系统有关的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喷吹系统有关的基本参数 2.4 喷吹站 喷吹站采用并罐浓相喷吹工艺。 喷吹站的操作全部自动联锁,整个系统各设备既可自动也可手动。 2.5 原煤理化指标

202设备管理三大规程

文件名称:设备管理的三大规程 编号: TSTSD-202 版次:A版 编制:生产技术科 审核: 批准: 实施日期:一零壹贰年拾贰月贰拾日 设备管理的三大规程一、设备操作规程

为了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就必须要对设备进行规范操 作,以确保设备持续安全运行。 1.企业应对操作运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 技术培训的目的是使操作运行人员具有必要的文化技术素质是一种基础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是根据岗位特点,针对一定的设备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的专门训练,使操作人员熟知设备的结构、性能、原理、使用和维护方法,设备的常见故障和安全操作规程,使得操作人员具备从事岗位操作的基本技能。 2?操作工要经过安全教育,生产知识培训和设备实际操作训练后,取得合格操作证,才能上岗,凭设备操作证上岗操作设备。 3?严格遵守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操作人员要熟知工艺流程,严格按照工艺流程,依据岗位操作要点 进行操作。 5?要求操作人员,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细贝U 1?开机前准备工作。 1.1检查上班设备运行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1.2工作时,必须穿戴好必要的劳保用品,互相配合,严禁嬉戏,认真负 责,一丝不苟。 1.3有松动,泄漏等缺陷时,须视具体情况进行旋紧、复位、调整、堵漏 等工作,使之恢复状态。 1.4检查电机转向是否正确,电控设备是否正常 1.5检查润滑系统是否处于良好状态(贮油箱油位是否处于刻度线上,油质是否良好,油泵是否正常,润滑管道是否畅通)。

2.运行操作 2.1为了防止过载,机器启动一般采用低速空载启动,运转5-10分钟,确认系统一切安全可靠后,方可投入负荷。 2.2运行中应注意有无异常振动、声响、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以内,并做好岗位运行记录。如有问题必须汇报相关人员。 2.3认真执行设备巡回点检制度,切实做到设备“四无”“六不漏”。 2.4异常情况处理。 2.4.1设备在运行时发生故障,应先进行停车检查,调整处理.如不能排除故障,应向车间有关管理人员汇报,严禁在未查明原因之前强行 操作。 2.4.2电器发生故障,应立即与值班班电工或车间技术人员联系,查清原因,经处理后,方可开机。 2.4.3不论发生什么故障,都要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2.4.4事故发生在交接班时,未经接班人和相关管理人员同意,不得随意下班。必要时协同有关人员处理设备故障。 3.停机 3.1停机按工艺要求先后顺序进行。 3.2操作人员离开工作现场时,应切断不用的电源,并做好常规的防火、防冻、防盗检查,遇到下列情况,可紧急停车,以免势态扩大: 3.2.1电压突然异常变化。 3.2.2电机发生冒火,扫膛等 323电机、减速机发生剧烈振动,润滑冷却系统中断。 以上规定只适用于通常设备的操作。

设备管理规程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设备管理规程范文(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2670 设备管理规程范文 Model Regulations for Equipment Management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管理方针 1.1设备管理目标:对工区各类设备进行适时的维修,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提高设备的综合效能。 1.2设备管理范围:对工区各类型设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管理,以求获得设备使用寿命综合效能的提高。 1.3设备管理职责、宗旨:工区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及修理备件工作,操作工负责设备按章操作和日常工作保养。 宗旨:在不影响设备运转率的前提下,稳扎稳打创造生产效益,降低设备维修成本,保证质量,安全性、维修性等因素,从预防维修出发,认真做好备件的维护工作。 2.设备管理工作程序 2.1设备的使用:对生产设备运行执行“定人、定机、定

岗”的原则。指定设备运行的负责人、操作人、维修人。 2.2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三级(矿、车间、班组)培训和定期的技能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做到“四懂”: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四会”:会操作、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并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2.3设备的“三人”负责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的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调整好设备各转动间隙,定点、定时、定量、定质进行设备润滑,预防和消除“六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危险源、故障源、缺陷源),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况。 2.4设备的检查与修理,对生产设备、要求实施钳、电工“日常巡查、月度小修、年度检修”的检查修理制度。 工区设备管理员对钳、电工做好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应随时跟踪检查,工区技术人员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根据故障程度的大小适时安排维修计划,必要时进行紧急维修处理,属疑难故障报设备

设备管理(操作规程)DOC1.doc

设备管理(操作规程)DOC1 为加强对设备的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更好地为生产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营口复兴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设备管理。 2.职责 2.1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2.2设备建立设备台帐,做到帐、卡、物相符,不重不漏,由生产部管理。 2.3设备建立大、中、小修管理制度,以确保设备保持设计性能,消除隐患。 2.4使用设备人员必须首先对设备性能有充分地了解、掌握,并对设备要进行空载试转。在充分证明设备安全可靠时,才可以正式投入工作状态。 2.5设备使用人员要按设备操作制度进行,不得误操作,以致造成设备损害。 2.6各种设备要有指定人员操作与使用,非本岗位人员不得随意使用与操作。 3.设备点检

3.1设备所属各单位负责设备点检工作。 3.2日常点检工作由岗位操作者负责。 3.3点检中发现问题,由该岗位负责维修并作好维修记录。 4.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4.1设备操作者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 4.2设备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点检和维护。 4.3车间按计划组织维修时,要对维修情况作好记录,维修结束后,操作者要验收,并签字予以确认。 4.4 设备维护保养要求 在合理正确地使用与维护保养方面不仅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和生产,而且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保证设备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降低维修成本,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一项积极预防措施,主要就是严格遵守损失操作规程经常擦洗设备去掉灰尘和油污,按规定加油,正确的润滑设备,经常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调整各种机器的结构,消除细小故障,按规程合理使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班前、班后或班中空隙时间,操作工人要认真检查,擦试设备各个部位,并注油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班中发生设备故障,要及时给予排除,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5权限

喷煤知识点

1、高炉喷煤定义: 是指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煤粉(无烟煤、烟煤、或无烟煤烟煤的混合煤粉以及烟煤粉),以代替焦炭向高炉提供热量和还原剂。 2、高炉喷煤的意义 (1)用粉代替焦炭提供热量和还原剂,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 解决焦炭短缺问题; -降低生产成本; -综合能耗降低; (2)有利于采用高风温和富氧鼓风技术 -解决高风温产生的问题; -解决富氧鼓风产生的问题; (3)有利于调节炉况,改善高炉冶炼过程 -增加调节手段,调节炉温较快; -改善高炉内的还原过程 (4) 解决焦炭短缺问题 -焦煤资源短缺 -环境保护限制 炼焦生产环境负荷大,污染严重; 焦炉寿命25~30年,欧美焦炉多在70年代投产,已到寿命; 环境意识增强,限制新焦炉投产; (5)降低生产成本 -焦煤昂贵,焦炭价高,来源少; -煤资源丰富,来源广,价格低; -改善还原可以降低焦比。 (6)调节炉况 常用调节炉况的手段 风温:通常不使用 风量:通常不使用 焦炭负荷:滞后 鼓风湿分:灵敏,但不利于降低能耗 喷煤调节炉况:较快。 (7)改善还原 煤气含H2量增加,有利于降低直接还原,有利于降低焦比。 增加炉缸煤气量,改善还原。 3、喷煤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喷煤设备大型化和装备水平的提高。 (2)高炉富氧喷煤。 (3)喷吹烟煤或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 (4)浓相输送。 4、浓相输送浓相输送 高炉喷煤采用气力输送,按单位气体载运煤粉量的多少,可分为稀相输送和浓相输送。一般稀相输送的速度在20m/s以上,煤粉浓度在5-30kg/m3范围内。而浓相输送的速度则小于10m/s,煤粉浓度大于40kg/m3. 浓相输送的优点:喷吹浓度高,消耗介质量少,煤粉在管道内的流速低,对

设备管理规程

设备管理规程 1.管理方针 1.1设备管理目标:对工区各类设备进行适时的维修,保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降低设备的运营成本,提高设备的综合效能。 1.2设备管理范围:对工区各类型设备,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管理,以求获得设备使用寿命综合效能的提高。 1.3设备管理职责、宗旨:工区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及修理备件工作,操作工负责设备按章操作和日常工作保养。 宗旨:在不影响设备运转率的前提下,稳扎稳打创造生产效益,降低设备维修成本,保证质量,安全性、维修性等因素,从预防维修出发,认真做好备件的维护工作。 2.设备管理工作程序 2.1设备的使用:对生产设备运行执行“定人、定机、定岗”的原则。指定设备运行的负责人、操作人、维修人。 2.2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三级(矿、车间、班组)培训和定期的技能培训,设备操作人员做到“四懂”:懂结构、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四会”:会操作、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并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2.3设备的“三人”负责做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按《设备操作维护规程》的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调整好设备各转动间隙,定点、定时、定量、定质

进行设备润滑,预防和消除“六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危险源、故障源、缺陷源),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况。 2.4设备的检查与修理,对生产设备、要求实施钳、电工“日常巡查、月度小修、年度检修”的检查修理制度。 工区设备管理员对钳、电工做好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应随时跟踪检查,工区技术人员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根据故障程度的大小适时安排维修计划,必要时进行紧急维修处理,属疑难故障报设备科分析处理。 3.设备事故管理 3.1设备发生事故后,立即向设备科、安全科、生产科报告。 3.2设备事故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分析原因,严肃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发生。属人为责任事故的,按情节轻重给予处分。工区做好设备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 4.交接班制度 4.1必须坚持在现场交接班,做到“口对口、手对手、你不来、我不走”。 4.2交接双方共同检查作业环境和设备,凡现场和设备发生新的变化,交班者必须向接班交待清楚。 4.3凡本班能够处理的隐患一律不准交下一班。本班未处理和需要下一班处理的隐患,交班者必须当面交待清楚。 4.4运转设备运行状况,必须建立交接班记录本。把各项交接班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