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 教学 教师上岗考必备

第六章 教学 教师上岗考必备

第六章 教学 教师上岗考必备
第六章 教学 教师上岗考必备

第六章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1、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注意: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与教育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教学与智育两者的关系: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两者不能等同。一方面,教学是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4、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5、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6、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8、中小学的“双基”指基础知识、基础技能。

第二节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1)教师是构成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2)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3)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是教和学双边活动的中介,只有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才能使教和学双方发生相互作用。

2、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3、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

4、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间接性认识、交往性认识、教育性认识、有领导的认识

5、孔子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学——思——行,儒家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6、夸美纽斯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

7、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由“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阶段构成,后来他的学生发展为五个阶段,这一理论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的形成

8、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主要有: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布鲁纳的结构教学理论、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向结合(间接性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平的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向结合(间接性规律)

注意:1、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

二者有机结合起

2、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必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注意: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有效的教学的普遍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的有条件的:(1)教师主导作用的实现有赖于教师自身的条件;(2)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具备各种客观条件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联系:

①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认识活动之中;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③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4)传授知识与思想平的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教学的教育性体现

赫尔巴特“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10、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除智力之外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

11、教学过程的结构(也叫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注意:领会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12形式教育论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实质教育论形成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第三节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指定的知道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量力性原则

(1)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这个原则体现了我国教育的根本方向,同时也是知识的思想性、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应)

注意:这一原则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结合起来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3)直观性原则:①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②直观手段的种类: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③有关直观性原则的实例:A中国古代教育家荀况说过:“不闻不弱闻之,闻之不弱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提出了在学习中不仅要“闻之”更要“见之”,才能“博而不谬”。B中世纪夸美纽斯率先提相互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在《大教学论》中指出,应该尽可能的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前面,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

C乌申斯基指出:“一般来说,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4)启发性原则:①启发性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教师主导作

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

②有关启发性原则的实例:A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B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翻译: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C《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翻译: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思想。

D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5)循序渐进原则:①概念:西方常称为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是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②有关循序渐进原则的实例:A《学记》的要求“学不躐等”“不棱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翻译: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的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

B朱熹进一步提出了“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巩固性原则:①概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利用。

②有关巩固性原则的实例:A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B夸美纽斯明确提出“教与学的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①概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②因材施教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制约。

③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A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B教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C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创造跳线,尽可能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特长都得以发挥。

注意: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有力的说明了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

教。

(8)量力性原则:也称接受性原则。

注意:量力性原则改称为发展性原则更能反映其实质。

3、教学方法:

(1)概念: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2)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依据指导思想不同,各种教学方法可归并为两大类:注入式和启发式,这两种根本队里的教学方法。

①注入式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是把学生看成单纯接收知识的容器。

②倡导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是当代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常用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这一类教学方法运用极为广泛,主要有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①讲授法:A概念: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想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

B讲授法可分为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

C讲授法的优点: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地科学知识;能结合知识传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D缺点:不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填鸭式”的教学效果。

注意:讲授法经久不衰的原因是:教学是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

②谈话法:A概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

B优点:能够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师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及时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出一些补救措施来弥补学生的知识缺陷;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保持注意和兴趣。

③谈论法:A概念: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注意:讨论法在高年级运用的比较多。

④读书指导法: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和参观法

①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注意:演示法体现了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②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参观教学法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①练习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教学方法。

②实验法:指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进行独立操作,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程胜变化,从而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

注意:实验法常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

③实习作业法: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注意:这种方法在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数学课的测量练习,生物课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等

④实践活动法: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

①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的概念: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动而获得知识的方法,主要是发现法。

②发现法的含义: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信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5)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

①欣赏教学法:指在加血过程中直到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②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实践、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制约。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教学组织形式: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

2、在教育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

和道尔顿制。其中,个别教学制是古代学校的主要教学形式。

3、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出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

论基础。后来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即明了、联想/联合、系统、方法),班级授课制得以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5、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并在癸卯学制

中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随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班级授课制是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

6、班级授课制的特点:(1)以班为单位,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一般分为单一课

和综合课;(3)按时授课

7、围绕班级授课制改革的展开,出现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分层教学、小组合作教学和小

班教学。

8、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

(1)个别教学是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组织形式。他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辅助形式。

(2)现场教学是教师把学生带到十五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的形式。

9、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有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其他教学组织形式

1、分组教学:(1)概念:指在年龄编班或取消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的教学组织形式。

(2)分组教学的类型:外部分组、内部分组、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①外部分组: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

②内部分组:在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再根据学生的成绩将他们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

③能力分组: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来进行分组教学的,各组课程相同,学习年限则不同;

④作业分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来分组教学的,各组学习年限相同,课程则不同。(3)分组教学的优点:①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②便于学生的交流合作;

③有助于学生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④有利于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竞争和合作中,强化自己的学习动机

(4)分组教学的局限:①分组教学较难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②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驾驶意愿常常与学校要求相矛盾;③分组后,使快班学生产生骄傲情绪,慢班、普通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

2、贝尔——兰喀斯特制

贝尔——兰喀斯特制,也称导生制,由贝尔和兰喀斯特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创始的

3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由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不在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收考查。

4、设计教学法

由杜威首创,后来由他的学生克伯屈改进并推广。

5、特朗普制

特朗普制由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吧大班教学、小班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11、当前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重点: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使教学单位趋向合理化;(2)改进班级授课制,实现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3)多样化的座位排列,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个别化教学。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①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按照备课人数的多少,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②教师备课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注意:1、钻研教材包括学习学科课程标准、钻研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2、教师掌握教材有个深化的过程,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3、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上课:①上课的意义: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②课的类型:指的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种类。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③课的结构: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其中,组织教学并不只在上课开始时进行,而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直到下课。

④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3)教学结构合理;(4)教学方法适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离开了这点,以上的所有要求就失去了意义);

(3)课外辅导:①课外辅导的意义: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②课外辅导的要求:A从辅导对象的世纪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B明确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4)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①常用的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有两大类:平时考查和考试;平时考查的方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

第五节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是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个个成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

常见的教学模式: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1、探究式教学:

(1)内涵: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2)基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3)优缺点:

①优点: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精神

②缺点:教学需要的时间较长,需要较好的教学支持系统

2、抛锚式教学:(又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构建主义。

3、范例教学模式:

(1)由瓦·根舍因提出来的。

(2)特点:①体现基本性;②体现基础性;③体现范例性;④体现四个统一。(知识教学和德育的统一;问题教学与系统教学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4、暗示教学模式:代表人物洛扎若夫

5、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代表人物:罗杰斯

(2)教学过程:①确定帮助的情景:②探索问题;③形成见识;④计划和抉择;⑤整合;

当代我国主要的教学模式:

1、自学——指导式

(1)理论依据:①“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②“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心理发展观:③“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2、目标——导控式

理论依据:每一较高水平的学习根植于较低水平的学习上。因而要设计出由低到高的一个进阶一个的程序化目标,通过评价学生对学习目标所达到的水平,一条街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条件和实践,发挥每个学生都有能学好的潜能

3、传递——接受式

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

4、问题——探究式

这是一种以解决问题问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第六节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基于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2、教学评价的功能:(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测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1)根据教学评价的作用,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①诊断性评价:不限于查明、辨识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各种困难或障碍,也包括识别学生的各种潜能、优点、偏好或特殊才能,

注意:诊断性评价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

②形成性评价: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

③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

(2)根据评价采用的标准,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①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它主要是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改版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注意: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②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它主要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注意:绝对性评价的缺点: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③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

(3)按照评价主体,可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①内部评价:也叫自我评价,指由课程设计者或使用者自己试试的评价

②外部评价:是被评价者之外的专业人员对评价对象进行明显的统计分析或文字描述

4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5、现代教育的评价:

现代教育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6、发展性评价的特征:(1)以被评价者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2)对评价者的发展特征描述和发展水平的认定甚至到进行必要的选拨。(3)注重过程评价;(4)关注个体差异。(5)评价主体多样化。

7、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1)评价目的。(评价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评价功能;(3)评价观念;(发展性评价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4)评价内容;(5)评价方式;(6)评价主体;(7)评价过程。

教师上岗考试必备练习题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2011年教师上岗考试必备)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C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2.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C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 A、1903年 B、19一三年 C、1924年 D、1934年 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D) A.陶行知 B.蔡元培C.潘菽 D. 廖世承 二、填空题 (答案1.学与教 2.心理学教育学 3.群体差异个体差异 4。敬业精神教学风格 5.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6.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 7.预测和评判监视和分析8.解释控制)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介于( )之间的交叉学科。 3、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来体现的。 4、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 (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5、教学环境包括 ( )。 6、教学环境中的物质环境主要指 ( )、( ) 以及空间布置等。 7、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8、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预测和()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概况。 . 答:教育心理学从最初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2、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奇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四、论述题 1、试述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 答:(1)学与教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七天背完教育学知识点教师考编

七天背完教育学 最新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4、教育起源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东西方共同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古代中国: ……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 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 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文士(书吏)学校。★(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 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提升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没有教师的发展,一定没有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归纳起来,我系主要采取以下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一、提升系领导素质,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系主任作为系部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策划者和引领者,首先着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系主任应该致力于营造民主、开放和合作氛围,通过有效的课程实施培训,支持、服务、引导教师的课程实施,引领教师创新改革,推动教学水平的提升。充分鼓励和尊重教师在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创造性劳动,引领教师成为课改和教改的。系领导不仅特别关注教师的教,更引导教师关注、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二、加强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研究,夯实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1.师德培训。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首先是开展了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包括多媒体,影像制作等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着力提高教师因材施教、因学施教的能力。看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了解著名高校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的改革方案和效果,根据自身特点加以领会和吸收,同时,鼓励老师出去参加学科会议和相关课

程教学的培训。 3.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自身的教研意识,把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课程教学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要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 三、开展业务大练兵活动,增进教师课堂教学艺术 课堂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听评课和优质课评选,是系部和各教研室一直要坚持的方法。人人讲公开课,教研室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每期都要进行,而且每次讲课要求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最后推选出的选手在全院上观摩课,学院对这些选手大力表扬和奖励,营造出积极参与听讲评课活动,通过赛课和观摩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和践行者。 四、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反思是教师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真正找到恰当的反思点,坚持认真反思的教师比较少,更多的教师是在应付,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并不是仅仅检查教师有没有反思,而是重视教师反思的质量,注重教师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的反思,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并且将反思内容在教研活动上公开,让广大教师参与评议。 五、以老带新,提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 词解释汇总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1、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 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方法。讲授法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不同的方式。 3、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将年龄和知识水平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人数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课表分科轮流上课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课的类型:简称课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有单一课和综合课。 5、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6、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教学理论指导下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和程序。 41、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又要引导他们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际行动、提高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人。 42、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教育任务,自觉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 43、陶冶教育法:又称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的教育方法。 44、五爱教育:是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45、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在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 46、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它是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 47、班集体心理气氛: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在认识、情感、意志特征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班级共同心理气氛的提高与发展,对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有重要作用。 48、班风:就是班级比较稳定而持久的作风,是道德面貌、行为态度的集中表现。

教师上岗考教师法习题(含答案)

教师上岗考教师法习题(含答案)

.我国历史上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是() A《教育法》 B《高等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答案C 注释:《教师法》是我国历史上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是() A 教学辅助人员 B 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C 在民办学校从教的教师 D 教育职员 答案C 注释:C属于教师。 3.法律意义上的教师必须() A 具备教师资格 B 和其他教育机构建立了聘任关系 C 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 D 以上都是 答案D 注释:具备教师资格并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建立了聘任关系,并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是法律意义上的教师。 4.()是确定教师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 A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 B 具备教师资格 C 具备相应学科知识 D 在教育机构任职 答案A 注释: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确定教师概念内涵的本质特征。 5.教师为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基本权利为() A 教育教学权 B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C 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D 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 答案A 注释:教育教学权是教师为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基本权利。 6.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权利是() A 参与民主管理权 B 教育教学权 C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D 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答案C 注释: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权利。 7.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是() A 参加进修和培训权 B 参与民主管理权 C 教育教学权 D 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答案D 注释: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 8.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是() A 参与民主管理权 B 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权 C 教育教学权 D 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 答案D 注释: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是教师应享有的基本物质利益权利。 9.我国《教师法》对教师义务原则规定为() A “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B “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C “尽职尽责,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D “遵守宪法,关心爱护学生” 答案A 注释:我国《教师法》对教师义务原则规定为“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10.下列选项中既属于教师的权利又属于义务的是() A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 B 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C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D 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答案D 注释: ABC只属于义务 11.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是() A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B 提高教师待遇 C 保证教师权利 D 加快教育设施建设 答案B 注释:提高教师待遇是稳定教师队伍的前提。 12.教师工资待遇应以()为参照。 A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 B 公务员工资 C 企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 D 特殊行业工资 答案B 注释:教师工资待遇应以公务员工资为参照。 13.下列不属于发放教师教龄津贴的执行范围的是() A 职业中学教师 B 技工学校教师 C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D 大学教师 答案D 注释:发放教师教龄津贴的执行范围的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技工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的教师。 14.关于教师的医疗待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教师教学成长的过程中,求知始终闪烁着永恒的价值。中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为教师知识修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更多丰富的学习、提高、充实的机会,如学历教育、进修培训、自学反思等等,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提高自身知识素养可供选择的途径。 1.多方面摄取信息,争做通才教师 教师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也是完成时代赋予教师神圣使命的基础。教师只有自身知识积淀丰厚,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高屋建瓴,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关于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是他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知识。只有当教师的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时,他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 在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最新的教育、科学、教学视频、文化成果可以很快地传播,人人可以共享。教育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师重视终身学习,破除传统的封闭性,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那种只埋头于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教师,很大程度上会使自己的教学脱离时代,脱离现实生活。因为当今的任何一本教科书都无法系统地把该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概括和吸收进去,更不用说描绘清楚该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如果在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各类各门学科走向综合,这正如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麦克斯.普朗克所言:“科学是内在的整体,他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当今教师,不少人努力加强与自己教学视频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不少在职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增强自己智能的复合性。当今的许多教师,还把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未来学等学科当作攻玉的他山之石,不断地将新学科知识融入自己的专业知识之中,向“博、大、精、深”迈进。 2.阅读理论书籍,适应现代教学课改要求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较之现行教材有很大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的发展,较好体现了师生、生生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在表现形式和陈述方式上特别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以及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等方面都为学生所喜欢;对于教师来说,新教材展示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但并不局限于学科结构,教科书既是教学的依据,又是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这一切要求课堂教学建立起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模式。在这种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氛围中,实验区的教师“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一种久违的、渴望已久的东西回到他们中间,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附答案)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及答案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容: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 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 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 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 (6)学位制度; (7)教育督导制度;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常识性知识》

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全套)

2020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学基础知识复 习提纲(全套)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2.《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4.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分支制学制。6.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 学制,沿用至今。 7.中国早在四千多年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8.西周就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9.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 10.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11.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 12.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 13.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模式。14.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5.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成为一般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16.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17.古希腊的教育是西方教育的源泉,其城邦国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则成为两类不同教育的典型代表。 统治阶级和谐教育 斯巴达,军事< 雅典,民族政治< 军事教育政治家培养 18.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9.骑士教育是一种融宗教精神和尚武精神于一体的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宫廷学校是设在宫廷之内专门为王族子弟提供教育的学校。 20.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2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22.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24.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5.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 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6.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27.教育是研究教员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28.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

教师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也是验证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我们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意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呢?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课堂驾驭能力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评价教师能否掌控课堂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成熟成长需长期的艰苦训练.同时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所以加强理论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多读一些教育理论,多读一些教育名人名著,与名人同行,与名著同行。 二、潜心备课,研究教学方法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可以说,不备课就不能上课.备不好课也上不好课.其实,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应从提高备课水平和备课能力入手。多研究学情、生情,多注意教育教学方法、方略;同时多向同行学习也不失一种好方法。 三、重视情感投入,营造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影响着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句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爱学习某科其实就是爱某个老师。所以我们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关心、呵护、爱护学生,让他们感到我们的善意,就会对学习感兴趣,最起码不讨厌学习。

四、精心设计,活跃学生思维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则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上,使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驾驭能力强的教师善于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向学生提出不同程序、不同类型的问题。 五、提炼教学语言,凝聚教学思维 教学语言是教师施教、传输教学信息的最基本的形式。可谓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课堂驾驭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就是教学语言的运用.所以教师无论备课,还是在课堂上都要精心地选择、推敲和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切实地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地总结,反思,改进.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反思.在反思、成长中不断地走向成熟。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精品文档 四川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 3.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4. 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 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 5. 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 6. 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7.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8.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 9. 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 10.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11. 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1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13. 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和角色信念阶段。 14.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15. 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2.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 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4.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5. 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雅各布松。 6. 制定评估手段的参考架构基础是健康模式与疾病模式。 7. 观察性的记录方式有项目检核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三种。 8. 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9.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10. 对程序教学贡献最大的是斯金纳。 1欢迎下载

教师考编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教育起源:神话、生物(最早)、心理、劳动(马克思主义)起源说。 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是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填空题……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填空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 规律,指导教育实践;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c.利于掌握学生思品发展规律,做好教育工作;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填空题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把教育分为讽刺、定义、助产三阶段,称为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填空题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著作《政治学》中;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和谐发展”。 ……PS: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填空、简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1)夸美纽斯: a.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b.在此书中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c.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详细论述,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2)卢梭:《爱弥儿》,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认为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是最好的教育。……填空题 (3)康德:1776年,在大学哲学课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4)洛克:他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亦称教育万能论)……名词解释:白板说★。洛克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体系。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注意与夸美纽斯比较) a.1806《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b.赫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将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第一人),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因此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c.赫被看做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主张教师中心论。(2)杜威 a.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b.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与赫尔巴特针锋相对。……填空题。 c.杜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科学教育学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学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是刚从重点院校毕业,这些青年教师尽管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教师背景,在教学理论、策略、方法方面的知识十分有限。广大青年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同时努力多参加教学实践和一些教学竞赛,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教学技巧,以便让知识通过最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如何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首要环节。 我们青年教师进入教师岗位不久,工作阅历浅,教学经验不足,备好课显得尤其重要。一堂课整体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课前备课的质量。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课下却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认真的准备工作。个人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并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通过对教材的认真研究和专家的指导,以达到吃透教材,熟练掌握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难点的目的。 (2)设计合理的教学思路,使教学内容脉络清晰。一般英语对初学者来说都比较难,所以教学思路要特别注重符合学生思维逻辑,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在备教材的同时,关键还要备教法。要让整个班级甚至几个班的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真正因材施教,全心全意付出,认真备好课程和教法。 (3)目前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英语教学应引入更多的图片和动画,使学生能更形象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扎实的基本功,是讲好课的基础。 俗话说得好:打铁先得自身硬。如果只是照本宣科,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不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不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幽默感,就会使学生失去专心听课的兴趣,久而久之降低课堂教学效率,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课堂学习的恶性循环。因此英语专业的青年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还需要通过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业务素质,让自己具备有一定吸引力的人格魅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课艺术。 三、依赖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点评,提高教学水平。 教育教研工作一般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研员负责,相关课程的优秀教师为核心,围绕课程建设,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并实现“老、中、青”相结合、“传、帮、带”一体化的团队建设。我们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团队定期开展的教学活动,定期交流教学体会和经验,交换教学意见,让他们指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我们青年教师还要多上课堂听课,积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题题库(最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C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D.基本身心规律 2. 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B ) A.130 B.140 C.150 D.160 3.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裨性的联系”属于( C )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4.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D ) A.自我了解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D.自我控制 5. 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A ) A.一般迁移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 6. 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B )A.女优于男B.大致相等

D.男优于女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A ) A.概念学习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D.符号学习 8.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C ) A.均衡发展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 9. 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这是条件刺激的( D ) A.一般化 B.具体化C.分化 D.泛化 10. 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C )A.操作模仿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D.操作定向 11.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C ) 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2.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D ) A.生活焦虑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D.考试焦虑

最新云南省曲靖市教师上岗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三章

第三章技能形成与训练 一、技能定义和特点 (一)技能的定义——通过练习而获得的使某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的合乎 法则的活动方式,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 (二)技能的特点 1.技能不同于本能行为,它是后天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而非知识 3.技能不同于习惯,他要遵守一定的活动法则,并且各动作要素要有一定的执 行顺序 二、技能的种类 (一)操作技能——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序顺路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体操,田径运动)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依靠肌肉骨骼与相应的神经系统活动 实现的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的特点 1)由动作或动作组、体能和认知能力三种成分构成 2)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具有客观性 3)操作技能的执行时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 4)就动作结构而言,在结构上具有开展性和协调性 5)操作技能要求精确性和适应性,且动作技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保持动作的一 致性和稳定性

(二)心智技能 1.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阅读、写作、解题) 2.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所具备的特点 1)对象具有观念性 2)执行具有内潜性 3)结构具有简缩性 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关系——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既有区别又有密切 的联系。操作技能主要表现为外显的动作活动,而心智技能主要表现为内隐的思维活动方式。在一般情况下,心智技能对操作技能起着调节作用,而操作技能则是心智技能的依据和体现。人们在完成比较爱复杂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手脑并用,即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 三、技能的作用 1.能够对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2.技能还是活的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 3.技能调节者经验获得的过程,决定着经验获得的速度、水平,是经验获 得的手段 四、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 一般认为操作技能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 阶段 (一)操作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要求,在头脑脑中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认识的过程,这是操作技能的初期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

教师考编教育学心理学题库

教师专业知识试题:精选知识点练习 1.中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这里教师所运用的记忆规律是( )。 A.多感官参与 B.学习程度适当 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及时复习 2.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为“六艺”,“六艺”包括( )。 A.礼、乐 B.射、御 C.文、算 D.书、数 3.属于我国普通教育学校教学任务的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提高学生在课外独立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 4.墨家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 )。A.亲知 B.熟知 C.闻知 D.说知 E.见知 5.兼容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道尔顿制 B.兰贝制 C.特朗普制 D.文纳特卡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教材。(判断题) 8.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判断题) 9.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判断题)

10.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2.【答案】ABD。 3.【答案】ABC。 4.【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墨家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其中“说知”是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5.【答案】C。 6.【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教学相长出自《学记》。 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活动的重心由教师转向学生。8.【答案】×。 9.【答案】×。10.【答案】√。 2015常州教师招聘《教育学》班级管理单选题练习三 1、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全面了解学生 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答案:B 2、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A、任课教师B、班主任C、教导处D、校长答案:B 3、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答案:B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精选)带详细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 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 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 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境空题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1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