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淞沪战役和

淞沪战役和

淞沪战役和
淞沪战役和

淞沪战役和“八一四”空战

1937年7 月7 日,日本侵华军队在北平郊外卢沟桥蓄意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突然攻击,侵占平津,并以此为借口使战争逐步升级,扩大为全面的侵华战争。

侵略者的罪行激起了中华民族的无比愤怒,炎黄子孙把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一场全民族的抗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这场规模空前、长达八年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中,多少英勇的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为维护民族尊严捐躯报国。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人们为国献身。“八一四”空战,就是一次举世瞩目、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空战。

1937年8 月初,日本为配合华北战场作战,又在上海频频挑起了事端。

8 月9 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骑摩托车强行闯入上海虹桥机场,与中国卫兵发生了冲突,结果被卫兵击毙。

日本驻军以此事件为借口,要求中国政府撤退保安队和拆除上海周围的防御工事。这种无理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拒绝,日本海军即在长江口到黄浦江之间摆开了30多艘战舰。国民党京沪警备司令长官张治中将军也率部进驻上海闸北、江湾、杨树浦地区。日本海军陆战队共5000余人对闸北、江湾实施包围。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8 月13日傍晚,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伊藤茂第三大队,向八字桥地区的中国军队第88师发动进攻,88师当即予以还击。淞沪战役正式爆发。因为战争是在8 月13日打响的,所以又称为“八一三”抗战。

淞沪战役从8 月13日争夺闸北、江湾地区开始,到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地区为止,历时3 个月。日军投人的兵力最多时达到22万余人,坦克、装甲车辆260余辆,作战舰艇130 余艘,飞机400 余架。中国方面投入的兵力最多时达到70万人,作战飞机300 余架。

淞沪战役期间,中国军民齐心抗战,出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事迹,爱国军民为保卫祖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诗篇!“八一四”空战就是其中一例。

8 月13日晚,南京国民党政府急令驻河南周家口的空军第四大队转移到杭州定桥机场,准备支援淞沪陆军作战。

空军第四大队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空军的驱逐机主力部队。下辖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等3 个中队,共装备27架霍克皿飞机。霍克口最大飞行时速386 千米,航程约920 千米。机上装2 挺机枪,还可挂装贝枚500 磅炸弹或 4枚116磅炸弹。因此,这种飞机除用来空战外,还可进行俯冲轰炸和执行侦察任务。

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是位铁铮铮的硬汉子,著名抗日烈士。他于1907年5 月14日出生在辽宁通化。1924年,17岁的高志航考人东北陆军军官学校,因成绩优秀于第二年被派往法国学习航空。1927年,高志航学成回国,任东北航空队飞行员、航空学校教官等职。1931年“九一人‘事变后,他参加了中央航空队,历任教官、大队长等职。他对日本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时刻不忘光复东北大好河山。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

1937年11月21日,日本飞机空袭周家口机场,高志航不顾生命危险,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和猛烈的机枪扫射,紧急登机起飞抗击,未及升空即中弹捐躯,以身殉国。当时年

仅30岁。

下面我们再回到“八一四”空战的“现场”来吧。

8 月14日清晨,河南周家口机场。云层重叠、乌云密布。

四大队二十一中队队长李桂丹早已起床,他也是一位东北汉子。“九一八”事变后,国破家亡,愤懑填胸的心情使得他经常彻夜难眠,他一心渴望着能一展钢翅,严惩日寇。

他正想得出神,耳边突然响起了值班员的报告:“大队长从南京发来急电。”

当时,高志航正在南京,大队临时由李桂丹指挥。

李桂丹急忙打开了电报。这是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的内容是:“限令全大队飞机14日飞抵定桥机场,并将我之座机派专人随同飞往。”

李桂丹看完电报,不禁欣喜万分,哺哺自语:“报仇的时候到了!”他立即传达了命令,机场上迅速进行了紧张的

出发准备,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云霄。12时30分,李桂丹率二十一中队9 架飞机升空。随即,二十二和二十三中队的飞机也先后离开周家口机场,直向杭州的定桥机场飞去。

当时天气条件异常恶劣,上海地区正值台风过境,江浙一带阴云密布、雷雨交加。飞机飞过芜湖进入山区,能见度就更差了。飞机在风雨中颠簸晃荡,摸索前进。幸好李桂丹对这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于是命令中队改为纵队队形,用降低飞行高度来躲避雷雨,飞机沿着山沟逶迤前进。

云层越来越低,风雨越来越大,飞行员靠国视进行十分艰难的超低空飞行。后边飞机的飞行员紧盯着前面飞机模糊不清的机影,看着那时明时暗的航行灯,冒着随时可能撞山的危险,艰难地向前飞行。

两个多小时过去了,飞机飞临杭州上空,当飞行员看到风光如画的西子湖时,顿时如释重负。“终于安全到达了!”李桂丹自言自语地说道。

定桥机场上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沦。由于连日大雨,机场跑道上到处是积水。李桂丹的飞机迎着急风骤雨着陆了,机轮飞溅着积水,激起了一个小小的“喷泉”。飞机还未停

稳,机场上却响起了凄厉的空袭警报声。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当天上午日军大本营紧急命令日海军驻九州的木更津航空队和驻台北的鹿屋航空队,派遣“九六”式远程轰炸机人侵中国大陆,企图轰炸杭州、广德、南昌、南京等地的中国机场。

14时50分,鹿屋航空队的18架“九六”式轰炸机全部升空。由新田少住率领的9 架飞机直扑杭州定桥机场。

海上情报站发出紧急通报:“似有飞机从台湾方向向杭州飞来。”于是机场上响起了空袭警报。

刚从南京赶到览桥的大队长高志航,此时正忧心如焚。他是昨天在南京接受命令的,然后即向周家口机场发出急电,命令四大队全部飞机火速赶往定桥。他仰望天空,心里盘算着:“怎么还没到呢?”

说时迟、那时快,天空突然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李桂丹的飞机率先着陆了。飞机刚滑到停车线,高志航跑步赶

到李桂丹的飞机前,大声下达了命令:“大批敌机就要飞到定桥上空了,全大队立即起飞作战!”

李桂丹只说了一句:“明白!”随即率领二十一中队起飞迎敌。

高志航又用布板、旗语信号命令刚刚赶到的二十二、二十三中队留空拦截敌机。然后,赶到刚落地的他本人的座机前,跃身上机,一踩油门,螺旋桨飞速旋转起来。

替他送来这架飞机的飞行员不禁大吃一惊,赶紧高呼:“大队长,油不多了!”

“没关系,尽油箱里的油飞。油光了,干脆跟鬼子来个同归于尽!”高志航高声答道。随即率全大队的27架战鹰电掣风驰地直插蓝天。

这时,9 架日本飞机已飞临杭州上空。

当时正值黄昏,满天乌云,云层离地面只有300 来米,能见度很差。人侵的日本飞机已无法保持编队,到处乱窜。

高志航的飞机迅速爬高到3000米云层上,四处搜索未见敌机。于是迅速下降高度,在云层下搜索。突然,高志航发现座机前方有一架涂着太阳旗机徽的轰炸机。“看你往哪里跑!”高志航加大油门,直向敌机冲去。

日本“九六”式轰炸机的机尾有一个炮塔,炮塔内装有机枪,可向后射击。炮塔内的射手已发现高志航,他正握枪瞄准,正准备射击呢。

“先敲掉他!”高志航抢先射击。“哒!哒!哒!”一阵枪响,这个小鬼子一命呜呼了。

敲掉了后炮塔,轰炸机就成了只能“挨打”的目标了,高志航毫无顾虑地向敌机紧追过去。距离在不断缩短。他准备靠近一点再打。突然,敌机前面出现一片浓云,日本飞行员想钻云逃命。

“我让你跑!”高志航迅速地按下了机枪按钮,机上喷出两道愤怒的火舌,当即把日机右侧主油箱打得四分五散。顿时火光四起,飞机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迅即坠地。机上炸弹轰然爆炸,浓烟烈火竟上冲刃瓜多米。

多美丽的火花!多壮观的场面!这就是在中国上空,中国人首次获得空战胜利的情景。

高志航乘胜追击,又在附近空域发现了一架敌机。他和战友们居高临下、先发制人,采用轮番攻击的战术,又干净利落地击落了第二架日机。

李桂丹升空后,率2 架僚机向乔司机场上空飞去。乔司机场又名甫明机场,是为纪念“一二·八”事变中的抗日烈士赵甫明而命名的。不久,他们发现右前方有一架身涂迷彩的双尾翼的敌机。

“追上去!”李桂丹一声令下。双方距离越来越近,李桂丹已清楚地看到了敌轰炸机上的太阳旗徽。敌机后炮塔的射击手也看到了李桂丹他们的飞机,即开枪扫射。

“轮番攻击!”李桂丹向僚机发出命令。于是,3 架战机向敌机展开了轮番射击。“哒!哒!哒!”机枪声响彻了整个天空。

日机中弹起火了,随即坠到了地面。这是李桂丹他们为赵甫明奉献的最好的祭礼。

空战打到了紧要关头。日本飞机在空中到处乱窜,高志航、李桂丹正准备继续歼灭敌机,突然,座机猛地一震,高志航知道燃油已经耗尽了,他百般无奈地退出了战斗。飞机刚一接地,发动机就停了车。不久,其他战机也相继着陆。

30分钟的空战,高志航的四大队取得了击落日机3 架(也有史料说6 架)、而自己无一损伤的好战绩。这一战绩震惊中外,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显示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

以歌曲《玫瑰三愿》、《思乡》为例浅析作曲家黄自的创作特征及演唱风格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以歌曲《玫瑰三愿》、《思乡》为例浅析作曲家黄自的创作特征及演 唱风格 姓名: 学号: 学院:艺术学院专业:音乐学年级 指导教师: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引言.. (2) 一、黄自的生平以及作品整体艺术风格 (3) (一)黄自的生平 (3) (二)主要作品及整体的艺术风格 (4) 二、《玫瑰三愿》的风格特点 (5) (一)创作背景 (5) (二)作品分析 (6) (三)演唱风格 (8) 三、《思乡》的风格特点 (9) (一)创作背景 (9) (二)作品分析 (9) (三)演唱风格 (11) 四、结语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注释 (15)

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中国音乐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这些音乐家为中国的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黄自,他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创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其作品从交响乐、器乐曲、声乐曲等涵盖面十分广泛,即使在现在的音乐界,很多音乐人也会演绎黄自的音乐作品。 鉴于黄自对我国音乐事业的贡献,本文将从黄自的生平以及作品整体艺术风格、并以《玫瑰三愿》、《思乡》为例,探讨黄自的音乐创作特征及其演唱风格,为相关部门研究黄自的音乐作品提供必要的理论,促进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黄自音乐教育事业艺术特征演唱风格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famous musicians in Chinese modern music hist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usic career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Huang Zi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him as China's music educatio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eer, in his short life, he created many popular classic songs, his works from the symphony, instrumental music, sound, etc which is very extensive, even in the music industry now, the song from Huang Zi is also often many musicians perform. As China's music career, this article will from the Huang Zi since the life and work as a whole art style, and with "rose three wishes", "homesickness" as an example, the features of yellow since music creation and its singing style, Huang Zi for related departments to study the music works provide the necessary theor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usic. Key words: Huang Zi music education career artistic features singing style

红色文化心得体会

红色文化心得体会 2016年12月15日,参加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学习活动。参观了淞沪会战等红色革命圣地。重温革命历史,瞻仰了革命先烈伟绩,全身心地融入到了红色文化中,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充分领悟学习了长征精神和真谛。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浅谈我此次学习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第一、要学习革命先辈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革命精神。 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要象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落实到我们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变色。 第二、要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中国革命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但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党组织的先进性。 第三,要学习革命先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牢记历史责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弘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情,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坚决反对铺张浪费。 '.

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

观看《八佰》有感1 晚上,一家三口相约看了场电影《八佰》,这是半年前爷俩就心心念念想看的,我纯粹是湊热闹的陪同者。素来我对战争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就不感兴趣,特别抵触的就是那些粗制滥造的抗日神剧。儿子说,这部电影是历史重现,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疫情过后,电影院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只是增加了扫健康码、戴口罩的刚性要求。影院里的观众还是挺多的,不知是影院解禁后的报复性消费,还是这部电影独特的吸引力,据说《八佰》的网上评分不错,最可喜的是很多年轻人前来观看。 观影之前,恶补了影片所讲述的时代背景。《八佰》故事梗概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即1937年的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国民党八八师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率领400多人死守四行仓库,与日军顽强抵抗的故事。 总体看,整部电影拍得挺走心,也挺煽情的。一条河把四行仓库和英美租界就此隔开,四行仓库悲壮的抗战和对岸英美租界灯红酒绿的小资生活的强烈对比,还原了当时国人对抗战的迥异态度,一条河也把不同人的命运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最感动的是那些死守仓库士兵的英勇行为,800中国军人(实际仅为400多)对30万日军,苦守4天4夜,惨烈程度可想而知,那些催泪的画面,让我哭得一塌糊涂,旁边的儿子也潸然泪下。他们并不是真的不怕死,而是在那种特殊的历史境遇下,没有选择的选择,左右都是死,为什么不死得更有尊严、更像个男人一些呢? 我还感动的是,在国家有难时,全民的觉醒是最重要的。这些寡不敌众的士兵,表面守卫的是四行仓库,实际上他们守护的是上海沦陷的最后一点尊严。当民众理解到了这一点,他们隔岸见证、支持、资助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你很难不被这些画面所触动和落泪,“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就如同现在一样,只要14亿中国人团结紧紧的,努力夯实我们的内功和实力,还有谁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不能战胜的? 电影还原历史,当然无法尽善尽美,影片也不同程度存在为了烘托主题,生硬摆拍、带节奏的瑕疵。但《八佰》总体是正能量、让人热血沸腾的一部好电影。电影散场,老公问儿子,如果你在战场上,你会成为抱着炸药包跳下去的那一个吗?儿子认真想了想,坚定地说,他会那么做,尽管也很害怕,但那是一个军人的必然选择!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部电影,致敬历史,更鞭策未来。愿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永远记住:实力是最好的名片,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观看《八佰》有感2

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高二第二学期历史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列宁提出上述主张主要是基于() A.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 B.俄国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局面 C.革命已失去和平发展可能 D.布尔什维克党控制了大量武装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9月”、“推翻临时政府统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列宁的上述主张提出于七月事件以后,此时革命已经失去了和平发展的可能,故选C项;列宁提出的主张主要是基于革命形势的发展,而非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性质,排除A项;BD项材料无法体现,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 2.下列是《史记》中对商鞅变法的描述,其中体现了经济制度转型的是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D.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确立的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确立,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A项是按军功授爵,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的措施是有利于树立改革的诚信,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实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3.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这表明当时 A.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 B.美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 C.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 D.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要 【答案】D

观”淞沪会战“有感

观“淞沪会战”有感 《抗战期间我军经典战役战术研究》授课老师给我们分析了许多抗战期间我军的经典战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淞沪会战。老师在课上分析了淞沪会战的爆发原因、发展过程、战争结果和历史影响,我听得津津有味。课后,意犹未尽的我上网搜索、观看了淞沪会战的记录片,这让我有了许多感触。 感触之一,国民政府少有的、正确的大局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从高处攻击低处的敌人,自然是十拿九稳。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由北往南打的仗多为胜仗。七七事变后,日本屯兵华北意图由北往南,步步鲸吞蚕食中国。为了把日军由北往南的入侵方向诱导为由东向西,蒋介石调兵上海欲与日军一战。 在上海与日军交战对中国来说有许多好处,首先是改变了日军的主攻方向,从北往南攻改为从东往西攻、从俯视攻击敌人改为仰视攻击敌人,增加了日军进攻的难度,有利于我军持久抗战。其次是拖延、阻碍了日军侵略华东、华中地区的时间,给这些地区的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大量的时间,保障日后长期抗战的物资供应。最后是向中国民众、地区军阀展现了国民政府抗日的决心、蒋介石抗日的决心!这有利于号召全国人民共同抗日,极大地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感触之二,指挥官的重要性。了解了淞沪会战,我深深的意识到了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对于战争史多么地重要。实例如下。淞沪会战开战前,我军为抢得战争的主动权,赶在日本援军到达之前消灭驻沪敌人,8月11日,蒋介石命令张治中率领精锐第87、88师及重炮兵两个团共约20000多人在第二天凌晨抵达上海,战斗一触即发!谁能料到,当部队全部进入预备攻击阵地后,突然之间蒋介石下令,停止进攻!原来,8月12日下午3时,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向中国代表及英、法、美。意四国外交官控告中国军队违反《“一·二八”停战协定》规定,单方面进入上海。四国外交官害怕战火威胁到自身利益,电告国民政府,建议改上海为不设防城市。此情此景,蒋介石竟然还寄希望于列强,希望他们能从中调停日军侵华的步伐。这停止进攻的命令,让中国军队错过了开战的大好先机! 11月5日,淞沪会战临近结束时,日军在杭州湾北岸金山卫登陆,并以主力指向松江方向采取攻势,同时上海日军亦配合金山卫的登陆作战发起攻势。当蒋介石得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的消息时,急忙调兵增援松江,但无奈杯水车薪,日军凭借强大火力突入松江城。日军占领松江后,随即兵分两路,一部直取南京,

参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有感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持履职尽责 ——参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有感 2015年10月28日下午,根据单位的安排,我参观了上海唯一的战争遗址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参加这场保卫战的452名中国士兵奋勇杀敌,打退日军10多次疯狂进攻,击毙日军200余名,掩护大部队撤退,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更向国民和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不可亡”的民族气节。 在纪念馆之前,富有历史感的“四行西墙”首先映入眼帘,墙体上布满枪眼弹点,炮击造成的大面积破损墙体被真实而完整地保留下来,尚未参观但心灵已经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走进展厅,又被悬挂的谢晋元巨幅《给妻子的家书》吸引,“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字迹清秀,饱含深情,表达了对妻子、家庭的深深歉意,更是体现了甘愿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随后,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烈士遗物,一个个杀敌场景,一段段影像资料,生动真实地展现了淞沪会战的历史全貌以及抗日将士反抗日军侵略的壮烈情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当年,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本侵略者,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今天,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青年,应该牢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是自觉铭记抗战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

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特别是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年轻同志,更应该认真学习抗战历史,全面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主要过程、巨大代价和重大意义,永远牢记革命先烈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作出的历史功绩,切实做到知史爱国,崇尚英雄。 二是深刻理解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抗日军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助于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全面学习抗战历史的基础上,深刻领会抗战精神,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等方面理解抗战精神的内涵。 三是始终做到履职尽责。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除了物质追求,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的。作为一名执法干部,要自觉弘扬抗战精神,把老一辈革命者的宝贵精神传承好,把时代责任担当好,在继承先辈优良传统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中保持坚定的工作定力。要始终把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不断加强学习,增强本领,不计得失,爱岗敬业,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9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课时作业含解析word版本

第10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苏维埃”是从苏联引进的革命词汇,中共一开始认为其内涵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联盟”,后来加上“一切其他阶级中愿意参加民族革命的分子”,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国民大革命的需要 B.社会主义革命的需要 C.全民族抗战的需要 D.筹建新中国的需要 2.前苏联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这段血腥时期的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 )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武装侵略的开始 B.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C.日本精心准备和策划并武装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 D.九一八事变标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3.近年,在福建闽中的一些乡村,发现了众多红军标语:“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这些标语的落款为“红军/产”或“红共宣”。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 ) A.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B.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 D.国共实现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4.1937年11月28日,《泰晤士报》社论对某一会战进行高度评价:“中方伤亡固极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足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战役( )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是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 C.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 D.标志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5.如图照片反映的是中国某军队在一次战斗胜利之后缴获的敌军的旗帜等战利品,图右为战斗指挥者粟裕的题词:“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它反映了( ) 第5题图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B.红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 C.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 D.中国战场实施战略反攻 6.1938年5月中共中央指示长江局:立即成立鄂豫皖省委,领导津浦路以西、平汉路以东、浦信公路以南的广大地区的工作,以武装民众准备发动游击战战争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建立几个基干游击队和游击区。这一指示( ) A.有助于配合正面战场的抗战 B.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C.推动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 D.导致华北抗战态势发生扭转 7.日军战史承认,“作战始终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中国军队“引诱日军一直深入到长沙,集中长沙城内外的30万大军将日军包围。尔后,日军第一线部队几经苦战,……于(1942年)1月15日撤回到原驻防地。这次作战,动摇了一部分官兵的必胜

八佰观后感

观《八佰》有感 影片《八佰》记录了1937年发生的淞沪会战之中,“八百壮士”在抗日将领谢晋元的带领之下,坚守上海四行仓库四天四夜,最终以少胜多掩护军队撤退的真实故事。在观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我内心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深深地沉浸在为国牺牲的烈士壮举之中,为他们的拳拳爱国之情所震撼。 在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之际,有这样一群人为了保卫国家,负重前行,将个人的生命利益抛之脑后,只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是这四百位壮士用铮铮铁骨唤醒了中国人那颗沉睡已久的心灵,唤醒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列强侵略的愤怒,也正是他们用真挚的赤子之心谱写了最动人的爱国乐章。四行仓库就是抗战时期全体不屈不饶的中国人的共同缩影,他们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无畏的精神,最无私的奉献,在国家危难关头,展现出了崇高的人格光辉。 “八佰精神”在新的时代被赋予新的意义,尽管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我国始终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美国家对我国打压不断,南海摩擦频发,但中国不会畏惧这些挑战,而是勇往直前、在国际事务中积极承担责任,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八佰精神”在当代的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从苦难中重生并不断成长的国家,在抗战多年的期间我们从未放弃过,在未来的日子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阻碍,中国也都能高歌猛进,一路向前,早日实现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而《八佰》这部影片给我最大触动就是小人物在国家危难时刻而表现出的向死而生、舍生取义的英勇气节,越渺小,却越伟大。而我也意识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身为一个平凡人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爱岗敬业,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时刻保持一颗爱国之心,为了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八百壮士”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但他们的英魂永存我们心间,我会时刻鞭策自己,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能不负他们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而那些为国家献出宝贵生命的壮士用年轻的热血凝聚为一束亮光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那束光,不璀璨,却永不弥散。

[黄埔,军人,谈淞沪]浅谈淞沪会战中的黄埔军人

浅谈淞沪会战中的黄埔军人 1937年至1945年,日本对华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带来无比惨重的伤害。八年抗战中,有大小战役无数场。著名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为国家的生死存亡牺牲奋斗,写下光荣的篇章。这里着重谈谈淞沪战场上的黄埔军人。 七七事变后,战火随即烧到上海,由于另一支日军南下,中国被迫决定在淞沪应战。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发布自卫声明,将淞沪划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初为蒋中正自兼,后改冯玉祥,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战事发生,即令已经往北调的罗卓英部队(第18军)南下,又将淞沪警备军改为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是张治中,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曾任黄埔军校教官的陈诚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负责指挥淞沪战事全局。陈本为军政部次长,沪战开打不久调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为副总司令,下辖18军、54军。 第18军第14师师长霍揆彰,是黄埔1期生。他从长沙赶赴苏州,还来不及休整,就奉命投入罗店争夺战。14师79团中校副团长潘裕昆(黄埔4期)也在此战中中弹负伤。淞沪战后,霍揆彰升第54军军长(由第14师扩充)。潘裕昆升上校团长,继续参加武汉会战的外围保卫战。 淞沪战事爆发,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为有效打击日本,将驻西安的宋希濂(黄埔1期)部调回。1937年8月19日,宋希濂率36师,夏楚中(黄埔1期)率98师赶到上海参战,从保定路开始,战车部队加入攻击,三天后深入日军在虹口的阵地,直到百老汇路口,一度迫使日军孤守汇山码头据点。但因虹口一带大厦坚固,日军用以掩护,国军火力不足以摧毁。 8月23日,国军改变原有作战计划,构筑彭浦真如闸北的堡垒线,利用闸北街市的房屋作持久战的打算。执行此计划的是88师,该师师长孙元良、副师长冯圣法皆是黄埔1期生,参谋长陈素农毕业于黄埔3期。清晨日军在张华滨、川沙口登陆,侵犯浏河、罗店、宝山。战事中心移到月浦和罗店之间,为应付转变,国军成立第三战区,长官冯玉祥,副长官顾祝同。浦东由张发奎负责,淞沪近郊由张治中负责,左翼江防由陈诚负责。 孙元良的部队原本驻无锡、江阴、苏州一带,八一三事变前夕,奉命率部队坐火车至真茹车站,但他衡量情况,决定把部队开到闸北车站,刚好迎击日军的进犯。日军增援后,88师坚守闸北阵地78天,敌军始终未能越雷池一步,但88师也伤亡惨重,曾经补充过五次。所属264旅旅长黄梅兴(黄埔1期)在8月13日当天于八字桥阵地战阵亡,是抗战开打后第一位为国捐躯的黄埔将领。旅参谋主任邓大沧中校(黄埔5期)和连长王绩增上尉(黄埔7期)也接连阵亡。 88师之外,87师也投入战斗,师长王敬久是黄埔1期生,此师攻击目标是上海杨树浦的日军海军陆战队。在接下来的三周里,日军增援五个师团。松井石根为陆军指挥官。国军在虹口、杨树浦、张华浜、川沙口围堵日军,展开激烈巷战,尤以罗店月浦之战为最,日军称之为血肉磨坊。日军用飞机、大炮、舰炮向国军轰炸,摧毁阵地,掩护步兵向国军猛扑,国军往往全营殉难,援军冒死续进,把敌人包围,敌人也增援把国军反包围,层层包围,掷弹互炸,肉搏厮杀,中日双方反复争夺。参加这次战斗的14师师长霍揆彰、11师师长彭善、67师李树森等都牺牲惨烈,67师所属201旅旅长蔡炳炎(黄埔1期)也在8月26日向日军陆家宅阵地进攻时牺牲。

战役分析

战 役 分 析 : 南 京 保 卫 战 2010级广告策划专业 翟鹏赫

众所周知,在淞沪会战后主力部队遭受重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南京的守卫,表示了国民政府当时抗战的决心,但就其结果而言,则是在战役和战略上的双重失败。 说到这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固守南京的理由,政治因素无非就是因为南京是首都,“为国际观战所系,又是孙总理的陵墓所在,不能不守”,其目的在于“提高国家与军队之地位与声誉”,还有一些民族自大主义者认为:“多守一日,则民众多加一层光荣”。而决定固守的军事原因则是,“阻止敌人迅速向我军进逼,从而赢得时间,以掩护我前方部队之休整,和后方部队之集中”。事实上,无论是政治目的还是军事目的均未真正达到,所以说战役上失败了。 当时国民政府的抗日战争总战略即“持久消耗战”,第一在敌强我弱之时,避免过早决战;第二要以空间换时间,逐步消耗敌人并发展壮大自己。然而从中日两军此次交锋来看,南京保卫战没有达到尽量消耗敌人而保全壮大自己战斗力之战略要求,而相反自己损失过大、消耗过大,所以说从战略上也是失败的。 其实此次战役仅从战略角度而言,还是我方将领传统的军事思想和惯用战法的问题,虽然继“淞沪会战”后,国民政府总结了单纯防御方针的失败,但还未能认真贯彻和实施。例如:当日军主力集中兵力进攻南京之时,在杭州方向有第10集团军,在皖南地区有第23、第11、第16、第15等集团军,然而最高统帅命令其一再后撤,并未采取任何策应南京作战的积极措施,而令南京困守围城、孤军奋战。而日军方面在其漫长的延长线上仅在五个地方分别留下了大约一个步兵中队的兵力。假使能组织一部兵力向日军后方或者侧翼实施运动攻势战略,哪怕只是佯攻虚造声势,切断期之间的联系,也定会分扯日军精力使其不能全力进

以爱国为主题的作文

以爱国为主题的作文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以爱国为主题的作文(一) 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的身上都涌动着中华千年的血脉,所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爱我们的国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人类漫长的岁月进程中,曾经,我们的古人就是以这种自强不息、团结进取的精神屹立在世界的巅峰之上。甚至至今,因为我们古人创造出来的文明一直仍是引世人瞩目的聚焦点。为什么我们的古人这么伟大呢?经过很多学者研究后,总结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朴素的民族主义精神,简单点来说就是——爱国精神。 爱国首先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爱国?”谁不会呢,那难道只 有口头上说的那么简单吗?你实践过吗?你了解多少我们中国 的历史呢?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这样问问自己,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爱国人士”了,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就一定会更加富强了!理所当然呐,我们每一个爱国者都应该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深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发自内心的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詹天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 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徐悲鸿画的马算是我 们国画中的一个巅峰,可是在他留学的时候,他受到过不少外国人的排挤,他们常常鄙夷他,辱骂他是“东亚病夫”、“软弱的中国人”。面对这么大的屈辱,徐悲鸿并没有冲动地去和他们争议,而是将一腔爱国之情化为了满忱的动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用实力证明了中国人的风采。因此,世人评论徐悲鸿的马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傲骨。所以往往,爱国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注自己的命运、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爱国就是要爱我们的骨肉同胞。在我们过着今天的美好生活,你是否遗忘了曾经我们那浴血奋斗的八年战争呢?你还记得一 个熟悉的名字——刘胡兰吗?她只有13岁啊,但是在敌人的威 逼利诱下,她并没有屈服,她是这样对敌人说的:“只要我还有 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支持她的是什么呢——对,就是 因为她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所以她才没有出卖自己的战友。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今天是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的!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们,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传承不息! 以爱国为主题的作文(二)

2019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A.墨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 2.如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3.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A.176年B.177年C.226年D.227年 4.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A.发明了指南针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D.改进了印刷术 5.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里的“探险家”是指() A.B. C.D. 6.清朝前期,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和西北边疆的管辖。下列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 B.康熙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C.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D.乾隆帝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 7.“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下列属于客观描述的是() 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 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 9.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如图)。该漫画的寓意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斗争

精修版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三)——修改建议类 含解析

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 全国卷第41题加分指导(三)——修改建议类 高考历史41题主观题越来越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因此利用正确的史观,做到论从史出才是解答的关键。既然是修改,就可以进行增、删、合并或结构调整。但这只是基础思路,具体方法需要从实际训练中总结。 典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的目录摘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答题思路解析: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第二步,抓材料关键信息——1960年,抗日战争 第三步,分析材料——结合设问要求对材料整体进行分析,从“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可以看出编者站在革命史观上分析问题。所谓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

动力。因此在目录中编者加大对中共的肯定和对国民党的否定,如“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结合目录,紧扣抗日战争,我们知道国共合作,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日战争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可以增加淞沪会战一目,理由从淞沪会战的历史地位来分析即可;也可以删除“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一目,可列举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等史实来说明;还可以删除“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一目,可从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开展民主运动,主要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来说明。 ◆参考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示例1: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2分)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10分) 答案示例2:增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内容。(2分) 理由: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进程,对最后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10分)答案示例3:增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分) 理由:增加该内容,可以反映出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中国抗战,减轻了苏美英等国的压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卓绝贡献,中国赢得了世界尊重,国际地位提高。(10分) 答案示例4:压缩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内容。(2分) 理由: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国民党反共高潮或黑暗统治不是主流。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国军且战且退,但一直顽强抵抗到抗战胜利。调整该内容,才符合抗日战争的事实。(10分) 方法总结:修改建议题解题方法 一、紧扣设问要求,抓住题眼 二、把握材料体现的史观或者作者所持态度、立场 三、紧密结合所学知识,有理有据 四、作答时语言规范化、要点化。

八佰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观看八佰有感

八佰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观看八佰有感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八佰》电影观看心得一 从影片公布的信息来看,电影《八佰》耗资逾5亿,于2017年底在苏州拍摄,历时230天。其中,剧组为1:1还原真实场景,挖了一条长达200米的“苏州河”。论布景花费,《八佰》在近代华语电影史上可算是名列前茅了。虽然影片中有多位知名影星参与,但鉴于出品方华谊兄弟、影片题材以及戏份的关系,我们认为明星片酬并不是《八佰》预算的大头。另从影片预告来看,战争场面相当震撼,预算确实是花到了实处。 但是考虑到电影《八佰》临时(因技术原因)撤档,对于影片本身重新剪辑(为了过审)带来的剧情缺失、立意表达不明确等风险,我们认为电影《八佰》的票房下限大约在10亿左右,并降低了影片的票房上限预期,调整至20亿元。 显然,《八佰》是华谊兄弟的一步险棋。若是电影原版顺利上映,从题材、制作、卡司班底来看,20多亿票房基本没得跑了。但是考虑到为了上映而进行的妥协,确实是给片方带去了一定风险。 因此,我们预计电影《八佰》的票房大概率在15亿元左右。若影片经过撤档风波后依然没有丢掉本来的立意和精髓,那么有望冲击20亿朝上的票房成绩。只是即使达到这个成绩,对于华谊兄弟来讲,也只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毕竟5亿成本太高,而且话题又过于沉重,还放在这个贺岁档上映,想要票房超预期真是太难了。

另从电影《八佰》的拍摄历程来分析,我们判断该片的原预算应该在3亿左右,由于布景等因素大幅延长了影片的摄制周期,导致影片成本有所上升。 若是3亿就能拍出《八佰》,按照15-20亿的票房预期计算,华谊兄弟则有望收获67%-122%的收益空间,而不是现如今最多怕是只能赚30%的窘迫境地了。 《八佰》电影观看心得二 蝼蚁尚且贪生,在战争的巨大威胁下,老鼠也要求一个生。正如预告片中,闸北的大批难民正在涌向灯火辉煌的租界。 有人求生,有人却在赴死。 上海郊外的田野中,一群军人正在艰难地行军,操着湖北口音问离上海还有多远。这个细节很带感,因为该团其实之前已经打残,一半士兵是从湖北保安团补充的。 而远处的上海城,已经在连番战斗之后遍地烽烟、残垣断壁。 一座仓库,四百多人,四天四夜,淞沪战场的血肉磨盘,已经将整个城市化为废墟。当谢晋元站在楼顶远望南岸,那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气象,越发衬托得北岸宛如地狱。 预告片有一点非常有趣,至今没有出现任何一位主演的正脸,但这或许就是电影的本意:没有个人命运,只有家国;没有个人生死,只有八佰。 电影的历史考据也做得很好。因为怕重武器打到对岸的租界引起国际冲突,当时的日军也只能用轻型坦克和步枪攻击四行仓库,双方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中考真题试题(历史 解析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是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48分) 1.战国时期,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A.墨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 2.如图反映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层层分封,权位世袭B.中央集权,皇权至上 C.权分三省,制约平衡D.重文轻武,削弱相权 3.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A.176年B.177年C.226年D.227年 4.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 A.发明了指南针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D.改进了印刷术 5.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里的“探险家”是指() A.B. C.D. 6.清朝前期,中央政府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和西北边疆的管辖。下列相关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班禅 B.康熙帝平定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C.雍正帝设置了驻藏大臣 D.乾隆帝打败了漠西蒙古噶尔丹的进攻 7.“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历史叙述包括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评述。下列属于客观描述的是()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戊戌变法中光绪帝颁布了《定国是诏》 C.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知识青年的觉醒 9.某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后,绘制了一幅以慈禧太后为主角的漫画(如图)。该漫画的寓意 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D.清政府坚定支持义和团反帝斗争 10.某班开展“看口号猜历史事件”的竞猜活动。下列竞猜对应正确的是() A.“自强”“求富”﹣﹣太平天国运动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五四运动 C.“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一二?九运动 11.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香港陷

观《八佰》电影有感600字范文

观《八佰》电影有感600字范文 《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淞沪会战改编的,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事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四个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八佰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八佰观后感1 今天是电影院开业的前几天,当然也快到了开学的时间,所以,爸爸决定带我去看一次历史战争片——八佰。 电影讲述了日本军人想霸占我们中国的领土——上海。在英国人的帮助下,无辜的老百姓才得以送到了安全区域——南京。就这样中国军队和日军开始了三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日军还扬言三个小时要占领上海的四行仓库,生与死的三个小时如同网罗,要临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一个八佰人的军队要战胜日军的几十万人的军队谈何容易?但中国军人用坚强的意志和无数的牺牲换来了这场胜利! 当一个个中国军人为了防守敌军,在自己身上绑着炸药包,从楼上跳下去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但泪水再也止不

住地流淌下来。他们为了保住我国的领土,不惜一切代价,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英雄! 影片还有一个点触动着我,就是大家决定把旗帜竖立在四行仓库的楼顶。当旗帜固定好后,日军的直升机便闻讯赶来,就为了旗帜。哪曾想中国军人为了护住旗帜,甘愿用自己的身体来挡子弹,也不让敌军打倒旗帜。 看到军人们抱在一团护住的旗帜,就像妈妈护住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当孩子被欺负,或者受到伤害的时候,妈妈总是不顾一切的保全自己的孩子。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人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国家的领土,保护住领土就相当于保住了中国的名誉,这让我十分感动。我决定以后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八佰观后感2 今天是七夕情人节。我们一家人相约在万达电影院看电影。今天的人好多呀!我们连蹦带跑到了电影院,还好没有迟到。电影要开始了,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屏幕上出现了鲜红的两个大字“八佰”,像是被血迹染红了似的。随着镜头的移动我们看见了许多被轰炸过的房屋,可是河对

历史心得体会3篇

历史心得体会3篇 抗战胜利活动心得体会:和平永驻人间历史烛照未来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意义丰富, 发人深省。这一天,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纪念日,值得中华名族永远铭记。70年沧桑巨变,光阴流转,历史的面目在岁月的冲刷下愈加清晰。在这场长达8年之久的浴血奋战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英勇奋战,各界民众同仇敌忾,谱写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彰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为了守护家园,太多的中国人民死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之下,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历史不容忘记,吾辈自强。浴血重生后的中华民族,不断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旗帜下,以自信自强的姿态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的新征程。70年后的中国焕然一新,国富 民强。如今,一个强大的中国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和平来之不易,先烈不容忘记。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这庄严的时刻,我们更加怀念为祖国、

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们。8月14日,xx医科大学附属xx儿童医院举办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党员活动。我们先后参观了中国航空烈士公墓和xx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图片展。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航空烈士公墓”六个大,两侧立柱上镌刻着“捍国骋长空,伟绩光昭青史册;凯旋埋烈骨,丰碑美媲黄花岗”。在立柱背面的横额上有“精忠报国”四个大,两侧书写着“英名万古传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正气磅礴,令人敬畏。走进航空烈士公墓,公墓的主要建筑由牌坊、碑亭、墓茔、祭坛、纪念亭以及纪念塔等地面建筑构成。其中纪念塔为方形,在塔的顶端是一座雄鹰的雕像,象征着烈士不屈的英灵。在祭坛的后面以及两侧辟有三个墓区,设墓穴一百六十余个,每个墓穴前均有烈士简介。在这座公墓内共安葬着中国烈士870名,美国烈士2197名,苏联烈士237名,韩国烈士2名及一些待核实的烈士。这不仅是一处凭吊抗日烈士的公墓,更是中、美、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共同浴血奋战的更好历史见证。站在墓前,神情肃穆,目视瞻仰,令人敬仰。在公墓的展览馆内展示着“淞沪会战”“激战南昌”“支援徐州”“人道远征”“成都防空战”“中美混合飞行团”“雄鹰出击”“对日受降”“英烈辟谱”等图片。一张张图片,一段段往事,都是航空英雄历程的诠释,从不同侧面,多个角度反映当时抗战的形势,展示航空英雄为抗击侵略者,保卫祖国的蓝天,所做出的丰功伟绩。其中,“驼峰空运”让人印象深刻,永垂不朽。1942年5月,日本切断了缅甸公路,美国援华物资无法抵华,为了支援中国坚持抗战,罗斯福总统批准美国陆军空运总部专门设立了印中联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