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有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48学时)

1.开环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

(A )偏差;给定量 (B )给定量;偏差

(C )给定量;扰动 (D )扰动;给定量 ( B )

2.自动控制系统的 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A )稳定性 (B )动态特性

(C )稳态特性 (D )精确度 ( A )

3.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22

)()(5)(dt t r d t t r t c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D )

4.系统的微分方程为)()(8)(6)(3)(2233t r t c dt t dc dt t c d dt t c d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B )

5.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dc t dr t t

c t r t dt dt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C )

6.系统的微分方程为()()cos 5c t r t t ω=+,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D )

7.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ττd r dt t dr t r t c t ?∞-++=)(5)(6

)(3)(,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B )

8.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t r t c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

9.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

2186)()()(2+++==s s s s R s C s G 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 (A )t t e

e 2,-- (B )t t te e --, (C )t e t sin - (D )t t te e 2,-- ( )

10.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

2186)()()(2+++==s s s s R s C s G 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

(A )t t e e 2,-- (B )t t te e --,

(C )t e t sin - (D )t t te e 2,-- ( C )

11.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2

3186)()()(2+++==s s s s R s C s G 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 (A )t t e e 2,-- (B )t t te e --,

(C )t e t sin - (D )t t te e 2,-- ( A )

12.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不包括 。

(A )微分方程 (B )差分方程

(C )传递函数 (D )状态方程 ( C )

13.适合于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A )线性定常系统 (B )线性时变系统

(C )非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定常系统 ( A )

14.传递函数的零初始条件是指0?t 时系统的 。

(A )输入为零 (B )输入、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

(C )输入、输出为零 (D )输出及各阶导数为零 ( B )

15.传递函数的拉氏反变换是 。

(A )单位阶跃响应 (B )单位加速度响应

(C )单位斜坡响应 (D )单位脉冲响应 ( D )

16.系统自由运动的模态由 决定。

(A )零点 (B )极点

(C )零点和极点 (D )增益 ( B )

17.信号流图中, 的支路称为源节点。

(A )只有信号输入 (B )只有信号输出

(C )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 (D )任意 ( A )

18.信号流图中, 的支路称为阱节点。

(A )只有信号输入 (B )只有信号输出

(C )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 (D )任意 ( B )

19.信号流图中, 的支路称为混合节点。

(A )只有信号输入 (B )只有信号输出

(C )既有信号输入又有信号输出 (D )任意 ( C )

20.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扰动作用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的 与输入

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

(A )分子 (B )分母

(C )分子和分母 (D )分子和分母都不 ( B )

21.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扰动作用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的 与输入

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

(A )分子 (B )分母

(C )分子和分母 (D )分子和分母都不 ( B )

22.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输入信号下的误差传递函数的 与输入

信号下的闭环传递函数相同。

(A )分子 (B )分母

(C )分子和分母 (D )分子和分母都不

( B ) 23.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s R s C

(A )H G G G G 212

11+ (B )H

G G G 2121+

(C )H G G 2111

+ (D )H G G H

G 2

121+-

( A ) 24.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s N s C

(A )H G G G G 21211+ (B )H

G G G

2121+

(C )H G G 2111+ (D )H

G G H

G 2121+-

( B ) 25.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s R s E

(A )H G G G G 212

11+ (B )H

G G G 2121+

(C )H G G 2111+ (D )H

G G H

G 212

1+-

C ) 26.如图所示反馈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图,=)()

(s N s E

(A )H G G G G 212

11+ (B )H

G G G 212

1+

(C )H G G 2111+ (D )H

G G H G 2121+- ( D ) 27.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A )单位阶跃函数 (B )单位速度函数

(C )单位脉冲函数 (D )正弦函数 ( A )

28.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上升时间为 。

(A )s 504.0 (B )s 44.1

(C )s 35.3 (D )s 59.4 ( A )

29.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峰值时间为 。

(A )s 504.0 (B )s 44.1

(C )s 35.3 (D )s 59.4 ( B )

30.某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动态性能指标如图所示,则调节时间为 。

(A )s 504.0 (B )s 44.1

(C )s 35.3 (D )s 59.4 ( C )

31.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632时对应的t = 。

(A )T (B )2T

(C )3T (D )4T ( A )

3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95时对应的t = 。

(A )T (B )2T

(C )3T (D )4T ( C )

33.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输出值为0.982时对应的t = 。

(A )T (B )2T

(C )3T (D )4T ( D )

34.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随时间的推移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规律变化 ( A )

35.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初始值是 。

(A )0 (B )T

(C)1/T(D)1 ( C )36.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的斜率随时间的推移。

(A)上升(B)下降

(C)不变(D)无规律变化(B )37.若二阶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A)

1

0?

??(B)1

=

?

(C)1??(D)0

=

?( B )

38.若二阶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A)

1

0?

??(B)1

=

?

(C)1??(D)0

=

?

( C )

39.若二阶系统处于零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A)

1

0?

??(B)1

=

?

(C)1??(D)0

=

?

( D )

40.若二阶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A)

1

0?

??(B)1

=

?

(C)1??(D)0

=

?

( A )

41.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发散正弦振荡,则系统具有。

(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B)两个正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D)一对纯虚根( A )42.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单调发散,则系统具有。

(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B)两个正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D)一对纯虚根( B)43.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等幅振荡,则系统具有。

(A)两个正实部的特征根(B)两个正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D)一对纯虚根( D)44.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衰减振荡,则系统具有。

(A)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B)两个相等的负实根

(C)两个负实部的特征根(D)一对纯虚根( C )45. 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非周期的趋于稳定,则系统的阻尼比应为。

(A)1??(B)1

=

?

(C)

,A B都对(D),A B都错( C)46.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阻尼振荡频率无阻尼振荡频率。

(A)大于(B)小于

(C )等于 (D )小于等于 ( B )

47.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超调量%5%<σ,则其阻尼比的范围为 。

(A )1?? (B )10???

(C )169.0??? (D )69.00??? ( C )

48.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超调量%5%?σ,则其阻尼比的范围为 。

(A )1?? (B )10???

(C )169.0??? (D )69.00??? ( D )

49.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当开环增益K 增加时,系统 。

(A )阻尼比ζ增大,超调量%σ增大;

(B )阻尼比ζ减小,超调量%σ增大;

(C )阻尼比ζ增大,超调量%σ减小;

(D )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减小。 ( B )

50.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调节时间与闭环极点的实部数值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无关 (D ),,A B C 都有可能 ( B )

51.已知典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1.0=ζ,则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呈现为 。

(A)等幅的振荡 (B)发散的振荡

(C)衰减的振荡 (D)恒值 ( C )

52.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442+=s s s G + ,则系统的无阻尼振荡频率为 。

(A ) 0.25 (B )0.5

(C ) 1 (D ) 2 ( D )

5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442+=s s s G + ,则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 0.25 (B )0.5

(C ) 1 (D ) 2 ( A )

54.以下属于振荡环节的是 。

(A )2312)(2+++=S S S S G (B )

231)(2++=S S S G

(C )112)(2+++=S S S S G (D )

11)(2++=S S S G ( D ) 55.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

6514253101

2

3

4

s s s s s - (A )系统稳定 (B )系统不稳定,有一个正实部根

(C )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

(D )系统不稳定,没有正实部根 ( C )

56.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1

1121131012

3

4

s s s s s (A )系统稳定 (B )系统不稳定,有一个正实部根

(C )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

(D )系统不稳定,没有正实部根 ( A )

57.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1214223101

2

3

4

s s s s s (A )系统稳定 (B )系统不稳定,有一个正实部根

(C )系统不稳定,有两个正实部根

(D )系统不稳定,没有正实部根 ( A )

58.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2

11

1011750034.675007500216.807500s s K s K s K -

(A )系统稳定 (B )系统不稳定

(C )系统条件稳定 (D )无法判定 ( C )

59.已知某系统的劳思表如下所示,系统稳定时1K 的取值范围是 。

3

2

11

1011750034.675007500216.807500s s K s K s K - (A )

10K ? (B )134.6K ? (C )1034.6K ?? (D )134.6K ? ( C )

60.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稳定,其开环传递函数:

)5)(11.0(50

)(++=s s s s G ,输入为2)(t t r =时的稳态误差是 。

(A )不确定 (B )零

(C )常数 (D )无穷大 ( D )

61.已知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稳定,其开环传递函数:

)5)(11.0(50)(++=

s s s s G ,输入

为t t r =)(时的稳态误差是 。 (A )不确定 (B )零

(C )常数 (D )无穷大 ( C )

62.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5(7)(+=

S S S G ,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型次分别为 。

(A) 7,Ⅱ型 (B) 7,Ⅰ型

(C) 1.4,Ⅱ型 (D) 1.4,Ⅰ型 ( D )

63.根轨迹法是利用 在S 平面上的分布,通过图解的方法求取 的位置。

(A )开环零、极点;闭环零点 (B )开环零、极点;闭环极点

(C )闭环零、极点;开环零点 (D )闭环零、极点;开环极点 ( B )

64.根轨迹法是 的并且对称于 。

(A )离散;实轴 (B )连续;实轴

(C )离散;虚轴 (D )连续;虚轴 ( B )

65.相角条件是根轨迹存在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A B C 都不对 ( C )

66.闭环零点由开环前向通路传递函数的 和反馈通路传递函数的 组成。

(A )零点,零点 (B )零点,极点

(C )极点,零点 (D )极点,极点 ( B )

67.根轨迹起于开环 ,终于开环 。

(A )零点,零点 (B )零点,极点

(C )极点,零点 (D )极点,极点 ( C )

68.当开环有限极点数n 大于有限零点数m 时,有 条根轨迹趋向无穷远处。

(A )n (B )m

(C )m n - (D )n m - ( D )

69.实轴上的某一区域,若其 开环实数零、极点个数之和为 ,则该区域必

是根轨迹。

(A )左边,奇数 (B )右边,奇数

(C )左边,偶数 (D )右边,偶数 ( B )

70.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时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

(A )单位阶跃函数 (B )单位速度函数

(C )单位脉冲函数 (D )正弦函数 ( D )

71.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

(A )由系统的结构、参数确定;(B )与输入幅值有关;

(C )与输出有关; (D )与时间t 有关; ( A )

72. 不是频率特性的几何表示法。

(A )极坐标图 (B )伯德图

(C )尼科尔斯图 (D )方框图 ( D )

73.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8)(12(2)(++=

s s s G ,其奈氏图如下,则闭环系统 。

(A )稳定 (B )不稳定

(C )条件稳定 (D )无法判别 ( A )

74.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8)(12(2)(++=

s s s G ,=-

+R N N ,, 。 (A )1,1,0 (B )0,0,0

(C )0,1,-2 (D )0,0.5,-1 ( B )

75.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10)(1(200)(2++=

s s s s G ,其奈氏图如下,则闭环系统 。

(A )稳定 (B )不稳定

(C )条件稳定 (D )无法判别 ( B )

76.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10)(1(200)(2++=

s s s s G ,=-

+R N N ,, 。 (A )1,1,0 (B )0,0,0

(C )0,1,-2 (D )0,0.5,-1 ( C )

77.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

)110(8)(2+++=s s s s G ,其奈氏图如下,则闭环系统 。

(A )稳定 (B )不稳定

(C )条件稳定 (D )无法判别 ( A )

78.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

)110(8)(2+++=s s s s G ,=-+R N N ,, 。 (A )1,1,0 (B )0,0,0

(C )0,1,-2 (D )0,0.5,-1 ( B )

79.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1(8)(-=s s s G ,其奈氏图如下,则闭环系统 。

(A )稳定 (B )不稳定

(C )条件稳定 (D )无法判别 ( B )

80.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1(8

)(-=s s s G ,=-+R N N ,, 。

(A )1,1,0 (B )0,0,0

(C )0,1,-2 (D )0,0.5,-1 ( D )

81.最小相位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奈奎斯特曲线 )0,1(j -点。

(A )包围 (B )不包围

(C )顺时针包围 (D )逆时针包围 ( B )

82.系统闭环极点在S 平面的分布如图所示。那么,可以判断该系统是 。

Real Axis I m a g n

a r y

A x s

(A )稳定的 (B )不稳定的

(C )临界稳定的 (D )无法判定稳定性 ( C )

83.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416

)(+=s s G ,其幅值裕度h 等于 。

(A )dB 0 (B )dB 24

(C )dB 16 (D )dB ∞ ( D )

84.某单位反馈系统的伯德图如图所示,其幅值裕度=h dB 。

(A )1.28 (B )8.22

(C )4.46 (D )25.3 ( A )

85.某单位反馈系统的伯德图如图所示,其相角裕度=γ 。

(A )1.28 (B )8.22

(C )4.46 (D )25.3 ( C )

86.某单位反馈系统的伯德图如图所示,其截止频率=c ω s rad /。

(A )1.28 (B )8.22

(C )4.46 (D )25.3 ( D )

87.某单位反馈系统的伯德图如图所示,其穿越频率=x ω s rad /。

(A )1.28 (B )8.22

(C )4.46 (D )25.3 ( B )

88.典型二阶系统的超调量越大,反映出系统 。

(A )频率特性的谐振峰值越小; (B )阻尼比越大;

(C )闭环增益越大; (D )相角裕度越小 ( D )

89.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低频段决定系统的 。

(A )型别 (B )稳态误差

(C )动态性能 (D )抗干扰能力 ( B )

90.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中频段决定系统的 。

(A )型别 (B )稳态误差

(C )动态性能 (D )抗干扰能力 ( C )

91.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高频段决定系统的 。

(A )型别 (B )稳态误差

(C )动态性能 (D )抗干扰能力 ( D )

92.已知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0.2(5)

10s s ++ ,则它是 。

(A )相位迟后校正; (B )迟后超前校正;

(C )相位超前校正; (D )A、B、C都不是 ( C )

93.香农采样定理指出,如果采样器的输入信号)(t e 具有有限带宽,并且有直到h ω的

频率分量,则使信号)(t e 完满地从采样信号)(*t e 恢复过来的采样周期T ,满足下列条

件 。

(A )

h T ωπ2/2≤ (B )h T ωπ2/2≥ (C )h T ω2≤ (D )h T ω2≤ ( A )

94.开环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

(A )2()G z (B )12()()G z G z

(C )1()G z (D )12()G G z

( D )

95.闭环离散系统的输出()C z = 。

(A )()1()GR z GH z + (B )()()

1()G z R z GH z +

(C )()1()()GR z G z H z + (D )()()

1()()G z R z G z H z +

( B ) 96.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1k p >,则动态响应为 。

(A )双向脉冲序列 (B )发散脉冲序列

(C )等幅脉冲序列 (D )收敛脉冲序列

( B ) 97.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1k p =,则动态响应为 。

(A )双向脉冲序列 (B )发散脉冲序列

(C )等幅脉冲序列 (D )收敛脉冲序列

( C ) 98.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01k p <<,则动态响应为 。

(A )双向脉冲序列 (B )发散脉冲序列

(C )等幅脉冲序列 (D )收敛脉冲序列

( D ) 99.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10k p -<<,则动态响应为 。

(A )单向脉冲序列 (B )双向发散脉冲序列

(C )双向等幅脉冲序列 (D )双向收敛脉冲序列 (D ) 100.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1k p =-,则动态响应为 。

(A )单向脉冲序列 (B )双向发散脉冲序列

(C )双向等幅脉冲序列 (D )双向收敛脉冲序列 ( C ) 101.离散系统闭环脉冲传递函数的极点1k p <-,则动态响应为 。

(A )单向脉冲序列 (B )双向发散脉冲序列

(C )双向等幅脉冲序列 (D )双向收敛脉冲序列 ( B ) 102.非线性系统的G Γ曲线和)

(1A N - 交点时 无外作用下的周期运动。 (A )有,存在 (B )有,可能存在

(C )无,存在 (D )无,可能存在 ( B )

103.线性系统状态变量的选取 唯一性,状态变量的数目 。

(A )具有,一定 (B )具有,不一定

(C )不具有,一定 (D )不具有,不一定 104.线性连续系统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A ))()()()()(t u t B t x t A t x +=? (B ))()()(t Bu t Ax t x +=?

(C ))()()()()1(k u k H k x k G k x +=+(D ))()()1(k Hu k Gx k x +=+

105.线性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A ))()()()()(t u t B t x t A t x +=? (B ))()()(t Bu t Ax t x +=?

(C ))()()()()1(k u k H k x k G k x +=+(D ))()()1(k Hu k Gx k x +=+

106.线性定常系统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A ))()()()()(t u t B t x t A t x +=? (B ))()()(t Bu t Ax t x +=?

(C ))()()()()1(k u k H k x k G k x +=+(D ))()()1(k Hu k Gx k x +=+

107.线性定常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

(A ))()()()()(t u t B t x t A t x +=? (B ))()()(t Bu t Ax t x +=?

(C ))()()()()1(k u k H k x k G k x +=+(D ))()()1(k Hu k Gx k x +=+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48学时) 1.开环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反馈控制方式是按 进行控制的。 (A )偏差;给定量 (B )给定量;偏差 (C )给定量;扰动 (D )扰动;给定量 ( ) 2.自动控制系统的 是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 (A )稳定性 (B )动态特性 (C )稳态特性 (D )精确度 ( ) 3.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22 )()(5)(dt t r d t t r t c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 4.系统的微分方程为)()(8)(6)(3)(2233t r t c dt t dc dt t c d dt t c d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 5.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dc t dr t t c t r t dt dt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 6.系统的微分方程为()()cos 5c t r t t ω=+,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 7.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ττd r dt t dr t r t c t ?∞-++=)(5)(6 )(3)(,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 8.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t r t c =,则系统属于 。 (A )离散系统 (B )线性定常系统 (C )线性时变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 ) 9. 设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1 2186)()()(2+++==s s s s R s C s G 则单位阶跃响应的模态有: (A )t t e e 2,-- (B )t t te e --,

选择题(有答案)

选择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相比,Visual Basic最突出的特点是(C)。 A、结构化程序设计 B、程序开发环境 C、事件驱动编程机制 D、程序调试技术 2、赋值语句:a=123 & MID("123456",3,2)执行后,a变量中的值是 (C)。 A、"12334" B、123 C、12334 D、157 3、保存一个工程至少应保存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分别是(B)。 A、文本文件和工程文件 B、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 C、窗体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 D、类模块文件和工程文件 4、以下能在窗体Form1的标题栏中显示"VisualBasic窗体"的语句是(C)。 A、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1596903.html,="VisualBasic窗体" B、Form1.Title="VisualBasic窗体" C、Form1.Caption="VisualBasic窗体"

D、Form1.Text="VisualBasic窗体" 5、为了装入一个Visual Basic应用程序,应当(D) A、只装入窗体文件(.frm) B、只装入工程文件(.vbp) C、分别装入工程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bas) D、分别装入工程文件、窗体文件和标准模块文件 6、赋给一个数组的数据类型一定要(A)。 A、相同 B、不相同 C、两可 D、都不对 7、下面正确的赋值语句是(C)。 A、x+y=30 B、y=π*r*r C、y=x+30 D、3y=x 8、Visual Basic 6.0集成环境的主窗口中不包括(C)。 A、标题栏 B、菜单栏 C、状态栏 D、工具栏 9、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C)。 A、Visual Basic 是事件驱动型可视化编程工具 B、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不具有明显的开始和结束语句

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试题库 1单项选择题 1.1以下属于物理层的设备是(A) A. 中继器 B. 以太网交换机 C. 桥 D. 网关 1.2在以太网中,是根据_(B)__地址来区分不同的设备的. A. LLC地址 B. MAC地址 C. IP地址 D. IPX地址 1.3标准是指(B) A. 以太网 B. 快速以太网 C. 令牌环网 D. FDDI网 1.4下面哪种LAN 是应用CSMA/CD协议的(C) A、令牌环 B、FDDI C、ETHERNET D、NOVELL 1.5FDDI 使用的是___局域网技术。(C)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令牌环; D、令牌总线。 1.6TCP 和UDP 协议的相似之处是(C) A、面向连接的协议 B、面向非连接的协议 C、传输层协议 D、以上均不对 1.7应用程序PING 发出的是_(C)_报文。 A、TCP 请求报文 B、TCP 应答报文 C、ICMP 请求报文 D、ICMP 应答报文 1.8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C) A、199 B、100 C、1024 D、2048 1.9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和MAC 地址 B、必须改变它的IP 地址,但不需改动MAC 地址 C、必须改变它的MAC 地址,但不需改动IP 地址 D、MAC 地址、IP 地址都不需改动 [IP协议—网络地址] 1.10标准是指(C) A、以太网 B、令牌总线网 C、令牌环网 D、FDDI 网 1.11ARP 协议的作用是(D) A、将端口号映射到IP 地址 B、连接IP 层和TCP 层 C、广播IP 地址 D、将IP 地址映射到第二层地址 1.1210BASE-T是指(C) A、粗同轴电缆 B、细同轴电缆 C、双绞线 D、光纤 1.13如果要将两计算机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正确的线序是(C) A、1--1、2--2、3--3、4--4、5--5、6--6、7--7、8--8 B、1--2、2--1、3--6、4--4、5--5、6--3、7--7、8--8 C、1--3、2--6、3--1、4--4、5--5、6--2、7--7、8--8 D、两计算机不能通过双绞线直接连接 1.14帧中继的使用链路层协议是(C) A、LAPB B、LAPD C、LAPF D、HDLC 1.15在windows95/98 的dos 窗口下,能用以下命令察看主机的路由表(D) A、NETSTAT –R B、ARP -A C、TRACEROUTE D、ROUTE PRINT 1.16某公司申请到一个C 类IP 地址,但要连接6 个的子公司,最大的一个子公司有26 台计算机,每个子公司在一个网段中,则子网掩码应设为(D) A、主机地址 B、网络地址 C、组播地址 D、广播地址 1.17路由选择协议位于(C.。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1.18在局域网中,MAC指的是( B)。 A.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B.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A. 一个B类网络号 B. 一个C类网络中的广播 C. 一个具有子网的网络掩码 D. 以上都不是 1.19传输层可以通过(B )标识不同的应用。 A. 物理地址 B. 端口号 C. IP地址 D. 逻辑地址 1.20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A)。 A.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B. 以单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C. 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 D.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1.21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使用的协议是( B)。 A. IP B. HTTP C. FTP D. Telnet

大学期末考试自动控制原理题集(附带答案)

5 自动控制原理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 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C ) A. 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A )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 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C )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4. 3从0变化到+8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 )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 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 动机可看作一个(B ) 统临界稳定。 有(C )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 6.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s(5s 10 2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2) 7. 8. 9. A.1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B.2 G(s) A.临界阻尼系统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2 s B.欠阻尼系统 Z 不变,提高 C.5 5 D.10 3n , 一阶微分环节G (s ) 1 Ts ,当频率 A.45 ° B.-45 ° 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A.振荡次数越多 ,则该系统是( 2s 5 C. 过阻尼系统 则可以(B ) B. 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D. 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1 . T 时,则相频特性 G ( j )为(A ) C. 90 ° D ) B.稳定裕量越大 D.稳态误差越小 D.零阻尼系统 D.-90 ° 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 s s 4 8s 3 17s 2 16s 则此系统 (A ) A.稳定 B.临界稳定 C.不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s(s 1)(s 5),当k =( C )时, 闭环系 A.10 B.20 C.30 D.40 4 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s 3s 3 10s 5s 2 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 A.0 B.1 C.2 D.3 14.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2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位置误 s 6s s 差为(C )

有机化学选择题以及答案

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1.A 2.D 3.C 4.B 5.C 6.C 7.D 8.D 9.C 10.D 1. 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A ) A.CH3CH2Cl B. H2C=CHCl C. HC≡CCl D CH3CH=CHCH3 2. 根据当代的观点,有机物应该是 ( D ) A.来自动植物的化合物 B. 来自于自然界的化合物 C. 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 含碳的化合物 3. 1828年维勒(F. Wohler)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 ( B ) A.碳酸铵 B. 醋酸铵 C. 氰酸铵 D. 草酸铵 4.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有机物都以 ( ) A.配价键结合 B. 共价键结合 C. 离子键结合 D. 氢键结合 5. 根椐元素化合价,下列分子式正确的是 ( ) A.C6H13 B. C5H9Cl2 C. C8H16O D. C7H15O 6. 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 A.H-C B. C-O C. H-O D. C-N 7.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 ) A.C2H5OC2H5 B. CCl4 C. C6H6 D. CH3CH2OH 8. 下列溶剂中最难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 A. H2O B. CH3OH C. CHCl3 D. C8H18 9. 下列溶剂中最易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 A.庚烷 B. 石油醚 C. 水 D. 苯 10. 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结构部位是 ( )

A.键 B. 氢键 C. 所有碳原子 D. 官能团(功能基) 第二章烷烃 第二章:1.C 2.C 3.B 4.D 5.A 6.D 7.D 8.D 9.D 10.C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C 19.B 20.D 21.C 1. 在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不同类型的氢被取代活性最大的是 ( ) A.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那个都不是 2. 氟、氯、溴三种不同的卤素在同种条件下,与某种烷烃发生自由基取代时,对不同氢选择性最高的是( ) A.氟 B. 氯 C. 溴 D. 3. 在自由基反应中化学键发生 ( ) A. 异裂 B. 均裂 C. 不断裂 D. 既不是异裂也不是均裂 4. 下列烷烃沸点最低的是 ( ) A. 正己烷 B. 2,3-二甲基戊烷 C. 3-甲基戊烷 D. 2,3-二甲基丁烷 5. 在具有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构造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是 ( )的异构体 ( ) A. 支链较多 B. 支链较少 C. 无支链 6. 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 ( ) A. 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 B. 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 C. 分子中有双键 D. 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C单键作相对旋转 7. 将下列化合物绕C-C键旋转时哪一个化合物需要克服的能垒最大 ( ) A. CH2ClCH2Br B. CH2ClCH2I C. CH2ClCH2Cl D. CH2ICH2I 8. ClCH2CH2Br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

自动控制原理总经典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总复习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一、学习要点 1.自动控制基本术语: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被控量、输入量、干扰量、受控对 象、控制器、反馈、负反馈控制原理等。 2.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 ①开环控制系统;②闭环控制系统;③复合控制系统。 3.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由受控对象和控制器组成。 4.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常有: 恒值系统与随动系统;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定常系统与时变系统等。 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快、准。 6.典型输入信号:脉冲、阶跃、斜坡、抛物线、正弦。 二、基本要求 1.对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了解。 2.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术语,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分类,理解对自动控制 系统稳、准、快三方面的基本要求。 3.了解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 4.掌握由系统工作原理图画方框图的方法。 三、容结构图

四、知识结构图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一、学习要点 1.数学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形式

(1)物理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2)数学工具—拉氏变换及反变换; (3)传递函数及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4)脉冲响应函数及应用。 2.数学模型的图形表示 (1)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梅逊公式的应用;(2)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的应用。 二、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数学模型的特点,对系统的相似性、简化性、动态模型、静态模型、输入变 量、输出变量、中间变量等概念,要准确掌握。 2、了解动态微分方程建立的一般方法及小偏差线性化的方法。 3、掌握运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的方法,并对解的结构、运动模态与特征根的关系、零输入 响应、零状态响应等概念有清楚的理解。 4、正确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意义。熟练掌握由传递函数派生出来的系统开环传递 函数、闭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典型环节传递函数等概念。(#) 5、掌握系统结构图和信号流图两种数学模型的定义和绘制方法,熟练掌握控制系统的结构 图及结构图的简化,并能用梅逊公式求系统传递函数。(##) 6、传递函数的求取方法: 1)直接法:由微分方程直接得到。 2)复阻抗法:只适用于电网络。 3)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用梅逊公式。 4)信号流图用梅逊公式。

网络选择题有答案

网络技术应用选择题 一、网络技术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 ) A、网页浏览 B、资源共享 C、电子商务 D、电子邮件 2.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 ) A、资源共享 B、计算机通信 C、实现分布控制与处理 D、电子商务 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就是( )。 A、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 B、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 C、增强计算机的处理能力 D、提供E-mail服务 4.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基本功能就是( ) A、安全性好 B、运算速度快 C、内存容量大 D、数据传输与资源共享 5.在处理神州号宇宙飞船升空及飞行这一问题时,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协作完成一部分 的数据处理任务,体现了网络的( )功能。 A、资源共享 B、分布处理 C、数据通信 D、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6.王彬列出自己经常用计算机做的事情,其中不属于网络资源共享的就是( )。 A、在网上听在线歌曲 B、下载软件 C、在网上查阅新闻 D、用本地打印机打印文稿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7.通常情况下,覆盖范围最广的就是( ) A、局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 D、校园网 8.在计算机教室中,由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组成了一个网络。这个网络属于( ) A、城域网 B、局域网 C、广域网 D、星型网 9.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提供的服务不同 B、使用者不同 C、网络覆盖范围不同 D、采用的协议不同 10.计算机网络一般可分为广域网与局域网两大类,这两类网络的主要区别在( )不同。 A、计算机硬件 B、连接介质 C、覆盖范围 D、计算机软件 11.表示局域网的英文缩写就是( ) A、WAN B、LAN C、MAN D、USB 12.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分类就是以( )来划分的 A、信息交换方式 B、传输控制方法 C、网络使用者 D、网络覆盖范围 13.现在的中国教育科研网覆盖了全国主要高校与科研机构,该网络属于( ) A.局域网 B.星形网 C.以太网 D.广域网 14.需要在通信双方建立一条实际的物理连线,才能实现通信,通信结束后物理线路被断开 的交换技术就是( ) A、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标准交换 15.城市电话网在数据传输期间,在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临时专用物理连接线路。 这种电话网采用的技术就是( ) A、报文交换 B、电路交换 C、分组交换 D、数据交换 16.以下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就是( ) A、IP电话 B、老式电话 C、传统电报 D、收音机 17.IP电话、电报与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交换技术就是( ) A、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与电路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与报文交换技术 C、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与分组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与电路交换技术 18.电子邮件的收发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就是( )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库

自动控制原理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 ) A.系统综合 B.系统辨识 C.系统分析 D.系统设计 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 )上相等。 A.幅频特性的斜率 B.最小幅值 C.相位变化率 D.穿越频率 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为( ) A.比较元件 B.给定元件 C.反馈元件 D.放大元件 4. ω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 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 动机可看作一个( ) } A.比例环节 B.微分环节 C.积分环节 D.惯性环节 6. 若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为2) (5 10+s s ,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 .2 C 7. 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52 5)(2++= s s s G ,则该系统是( ) A.临界阻尼系统 B.欠阻尼系统 C.过阻尼系统 D.零阻尼系统 8.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ζ不变,提高ωn ,则可以( ) 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 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 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9. 一阶微分环节Ts s G +=1)(,当频率T 1=ω时,则相频特性)(ωj G ∠为( ) ° ° ° ° 10.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 ) > A.振荡次数越多 B.稳定裕量越大 C.相位变化越小 D.稳态误差越小 11.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516178234=++++=s s s s s D ,则此系统 ( ) A.稳定 B.临界稳定 C.不稳定 D.稳定性不确定。 12.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5)(1(++=s s s k s G ,当k =( )时,闭环系统临界稳定。 .20 C 13.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025103234=++++=s s s s s D ,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 有( ) .1 C

单项选择题有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对吴均《山中杂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D ) 诗中的景象都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A. 全诗一句一景,没有人的痕迹。 B. 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C.本诗表达生动形象,主题明确,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归 D.隐山居之乐,充分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 2、关于诗歌《山中杂诗》赏析,不正确的是( B )此题有疑问 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 A.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这首诗写作者仕途不畅,尚未年高就要过上归隐生活,但他 B.很喜爱宁静的山居生活。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后有感而发的,侧面体现了作者仕途不 C.畅,鸿图大志不得抱的遗憾。 这首诗表达生动形象,主题明确,作者借幽居的景象,暗示 D.归隐山居之乐,充分表达了作者恬淡超然的闲适心情。 3、赏析诗歌《山中杂诗》,关于诗的写作手法,不正确的是 ( D )

本诗单纯使用白描细描手法。 A. 本诗动静相衬,相得益彰。。 B. 本诗景物交融,景中含情,景中有人。 C. 本诗托物寓意,情感表现相当明显。 D. 4.赏析诗歌《山中杂诗》,关于“竹中窥落日”中的“窥”字,不能用“望”来代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窥”和“望”都有“用眼睛去看”的意思,用哪一个字在 A.本诗没有多大影响,只是作者用词习惯。 “窥”和“望”虽然都有“看”的意思,“窥”是从缝隙中 B.看的意思,“望”则是向远处看的意思,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上。 作者当时是竹林里,是通过竹子与竹子之间的间隙看到的路 C.日,所以应该用“窥”。 “窥”表现出竹林幽深茂密,意境清幽;而“望”则更体现 D.出意境的阔疏朗,与诗歌整体意境不合。 以下关于诗歌《山中杂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 C )、5这首诗写了四处场景: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向檐、云 A.出窗里,生动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的心情。 诗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拥有独到的观察角度,就会欣赏到与 B.众不同的景物。

1选择题 (有答案)

1 关于web服务器控件和html控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1596903.html,中所有的控件都直接继承自System.Web.UI.Control类 B. web服务器控件中都有OnClick OnMouseMove等事件 C. html控件中没有OnClick OnMouseMove等事件 D. web服务器控件支持状态管理,而html控件不支持状态管理 2以下显示消息框的语法正确的是(AD)[选两项] A.Response.Write(“”); B.this.Literal.Tex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1596903.html,bel.Test=“”; D.this.ClientScript.RegisterStartupScript(this.GetType(),”note”,”alter(‘bingo’)”,true); **************** c:没有这种写法,b:ok要加单引号 3以下关于get和Post提交方式说法正确的是(CD)[选两项] A.Get不可以用超链接的方式提交数据 B.Get可以用Server.Transfer();来提交Form 表单 C.Post可以通过Server.Transfer();和server.Execute()来提交Form 表单 D.Post可以通过IButton中的PostBackURL属性来提交表单数据 4.下面关于Server对象的方法说法错误的是(AC)[选两项] A.通过UrlEncode()方法可以解码字符串,使其符合URL地址的格式的要求 B.通过HtmlEncode()方法可以解码字符串,使其在浏览器中的显示与原字符串一致 C.可以通过MapPath()方法返回与Web服务器上实际路径对应的物理文件路径 D.可以用Transfer()方法终止当前页的执行,并在当前请求中执行其他页 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Transfer()方法终止当前页的执行,并在当前请求中执行其他页,Execute用于在当前 请求上下文中执行一个新的页面 B.Response.Redirect()方法用于页面转向,请求新的页面,地址栏中显示原来的请求地址 C.Transfer和Execute方法用于页面转向,在地址栏中会显示新页面的地址 D. Response.Request() ,Server.Transfer() , Server.Execute()方法都可以用于页面转向 6.以下关于session会话的说法正确的是:(B ) A.关闭浏览器会结束当前会话 B .调用Session对象的Abandon()方法可以取消当前会话 C.session会话的默认值为30分钟,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客户端未发出任何请求, session将会失效 D.Session属于应用程序级别对象,所以每个客户端共享一个Session会话

自动控制原理题库(经典部分)要点

《自动控制原理》题库 一、解释下面基本概念 1、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哪些? 2、什么是开环控制系统? 答:在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正向控制作用而没有反馈控制作用,即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量没有影响。 3、什么是自动控制? 答:自动控制就是采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自动地按照给定的规律运行,使被控对象的一个或数个物理量能够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 4、控制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5、什么是反馈控制原理? 6、什么是线性定常控制系统? 7、什么是线性时变控制系统? 8、什么是离散控制系统? 9、什么是闭环控制系统? 10、将组成系统的元件按职能分类,反馈控制系统由哪些基本元件组成? 11、组成控制系统的元件按职能分类有哪几种? 12、典型控制环节有哪几个? 13、典型控制信号有哪几种? 14、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通常是指? 15、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哪几项? 16、在典型信号作用下,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由哪两部分组成? 17、什么是控制系统时间响应的动态过程? 18、什么是控制系统时间响应的稳态过程? 19、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几个? 20、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是什么? 21、什么是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23、什么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4、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有? 25、经典控制理论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26、系统的物理构成不同,其传递函数可能相同吗?为什么? 27、控制系统的分析法有哪些? 28、系统信号流图是由哪二个元素构成? 29、系统结构图是由哪四个元素组成? 30、系统结构图基本连接方式有几种? 31、二个结构图串联连接,其总的传递函数等于? 32、二个结构图并联连接,其总的传递函数等于? 33、对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其动态过程特性曲线是什么形状? 34、二阶系统的阻尼比10<<ξ,其单位阶跃响应是什么状态? 35、二阶系统阻尼比ξ减小时,其阶跃响应的超调量是增大还是减小? 36、二阶系统的特征根是一对负实部的共轭复根时,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波形是什么特点? 37、设系统有二个闭环极点,其实部分别为:δ=-2;δ=-30,问哪一个极点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大?38、二阶系统开环增益K 增大,则系统的阻尼比ξ减小还是增大? 39、一阶系统可以跟踪单位阶跃信号,但存在稳态误差?不存在稳态误差。 40、一阶系统可以跟踪单位加速度信号。一阶系统只能跟踪单位阶跃信号(无稳态误差)可以跟踪单位斜坡信号(有稳态误差) 41、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零点对应系统微分方程的特征根。应是极点 42、改善二阶系统性能的控制方式有哪些? 43、什么是二阶系统?什么是Ⅱ型系统? 44、恒值控制系统 45、谐振频率 46、随动控制系统 47、稳态速度误差系数K V 48、谐振峰值 49、采用比例-微分控制或测速反馈控制改善二阶系统性能,其实质是改变了二阶系统的什么参数?。 50、什么是控制系统的根轨迹? 51、什么是常规根轨迹?什么是参数根轨迹? 52、根轨迹图是开环系统的极点在s 平面上运动轨迹还是闭环系统的极点在s 平面上运动轨迹? 53、根轨迹的起点在什么地方?根轨迹的终点在什么地方? 54、常规根轨迹与零度根轨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55、试述采样定理。

网络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连网计算机系统的 ( c )。 (A)硬件共享(B)软件共享 (C)资源共享(D)数据共享 (2) 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b )。 (A)WAN (B)LAN (C)MAN (D)ADSL (3) 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 b )能力,通常用信息速率来表示。 (A)最小(B)最大 (C)一般(D)未知 (4) ISO的中文名称是( c )。 (A)国际认证(B)国际经济联盟 (C)国际标准化组织(D)世界电信联盟 (5)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 a )。 (A)语法、语义、定时(B)语法、语义、语素 (C)语法、语义、词法(C)语法、语义、格式 (6) OSI参考模型的( c )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D)应用层 (7) 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c )。 (A)工作站(B)网卡 (C)网络服务器(D)网络互连设备 (8) 现行IP地址采用的标记法是( b )。 (A)十六进制(B)十进制 (C)八进制(D)自然数 (9) 在局域网中,运行网络操作系统的设备是 ( b )。 (A)网络工作站(B)网络服务器 (C)网卡(D)路由器 (10) 路由器设备工作在 ( b )层 (A)物理层(B)网络层 (C)会话层(D)应用层 (11) 在下列传输介质中,采用RJ-45头作为连接器件的是( a )。 (A)双绞线(B)粗同轴电缆 (C)细同轴电缆(D)光纤 (12) 下列各项中,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b )。 (A)DOS (B)Windows NT (C)FoxPro (D)Windows 98 (13)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 b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A)OCTOPUS (B)ARPANET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整理版)

1-10:CDAAA CBCDC; 11-20:BDAAA BCDBA; 21-30:AACCB CBCBA; 31-40:ACADC DAXXB; 41-50:ACCBC AADBB; 51-60:BADDB CCBBX; 61-70:DDBDA AACDB; 71-80:ADBCA DCCAD; 81-90:CAADC ABDCC; 91-100:BCDCA BCAAB; 101-112:CDBDA CCDCD CA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说明 (一)选择题 1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由输入信号引起的稳态误差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下列哪个环节的个数有关?( ) A .微分环节 B .惯性环节 C .积分环节 D .振荡环节 2 设二阶微分环节G(s)=s 2+2s+4,则其对数幅频特性的高频段渐近线斜率为( ) A .-40dB /dec B .-20dB /dec C .20dB /dec D .40dB /dec 3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K(s+1) s(s+2)(s+3) ,其根轨迹( ) A .有分离点有会合点 B .有分离点无会合点 C .无分离点有会合点 D .无分离点无会合点 4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 为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 A .0型系统 B .I 型系统 C .Ⅱ型系统 D .Ⅲ型系统 5 信号流图中,信号传递的方向为( ) A .支路的箭头方向 B .支路逆箭头方向 C .任意方向 D .源点向陷点的方向 6 描述RLC 电路的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阶次是( )

A.零阶 B.一阶 C.二阶 D.三阶 7 方框图的转换,所遵循的原则为( ) A.结构不变 B.等效 C.环节个数不变 D.每个环节的输入输出变量不变 8 阶跃输入函数r (t )的定义是( ) A.r (t )=l(t ) B.r (t )=x 0 C.r (t )=x 0·1(t ) D.r (t )=x 0.δ(t ) 9 设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0(s)= () () B s A s ,则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 A.G 0(s)=0 B.A(s)=0 C.B(s)=0 D.A(s)+B(s)=0 10 改善系统在参考输入作用下的稳态性能的方法是增加( ) A.振荡环节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D.微分环节 11当输入信号为阶跃、斜坡函数的组合时,为了满足稳态误差为某值或等于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积分环节数N 至少应为( ) A.N≥0 B.N≥1 C.N≥2 D.N≥3 12 设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1 (0.21)(0.81) s s s ++,则其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与实轴交 点的幅值|G (jω)|=( ) A.2.0 B.1.0 C.0.8 D.0.16 13设某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210 (0.251)(0.250.41) s s s +++,则其相频特性 θ(ω)=( ) A.1 1 2 4tg 0.25tg 10.25ω ωω----- B.11 2 0.4tg 0.25tg 10.25ωωω---+- C.11 2 0.4tg 0.25tg 10.25ωωω---++ D.11 2 0.4tg 0.25tg 10.25ωωω----+ 14设某校正环节频率特性G c (j ω)=101 1 j j ωω++,则其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高频段斜率为 ( )

选择题(有答案)

1-1.文件重命名操作时,误删除了“电子小报.doc”中的“.”,显示出来的图标为,原图标最有可能是( C )。 (A)(B)(C)(D) 1-2.文件重命名操作时,误删除了“主题班会.ppt”中的“.”,显示出来的图标为 ,原图标最有可能是( A )。 (A)(B)(C)(D) 1-3.文件重命名操作时,误删除了“校园一角.bmp”中的“.”,显示出来的图标为 ,原图标最有可能是( D )。 (A)(B)(C)(D) 1-4.文件重命名操作时,误删除了“电费表.xls”中的“.”,显示出来的图标为,原图标最有可能是( C )。 (A)(B)(C)(D) 1-5.文件重命名操作时,误删除了“小说合集.rar”中的“.”,显示出来的图标为,原图标最有可能是( B )。 (A)(B)(C)(D)

1-6.文件重命名操作时,误删除了“上海地铁.htm”中的“.”,显示出来的图标为,原图标最有可能是( A )。 (A)(B)(C)(D) 2-1.图中资源管理器右窗格中显示的是(A )。 (A) C盘中的内容(B) G盘中的内容 (C) C盘已用磁盘空间约为16.1GB (D) C盘中有12个文件 2-2.图中资源管理器右窗格中显示的是(D )。

(A) 光盘中的内容(B) G盘中有6个文件(C) C盘中的内容(D) G盘中有6个文件夹 2-3.图中资源管理器右窗格中显示的是(A )。 (A)光盘中的内容(B)光盘中有5个文件

(C)“回收站”中的内容(D)光盘中存放了10.8GB内容2-4.图中资源管理器右窗格中显示的是(B )。 (A) C盘中的内容(B) G盘中的内容 (C)G盘已用磁盘空间为63.6GB (D) G盘中有6个文件 2-5.图中资源管理器右窗格中显示的是(A )。

自动控制原理典型习题含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 一、(20分) 试用结构图等效化简求下图所示系统的传递函数 ) ()(s R s C 。 解: 所以: 3 2132213211)()(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 二.(10分)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06363234=++++s s s s ,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性,若 闭环系统不稳定,指出在s 平面右半部的极点个数。(要有劳斯计算表) 解:劳斯计算表首列系数变号2次,S 平面右半部有2个闭环极点,系统不稳定。 三.(20分)如图所示的单位反馈随动系统,K=16s -1,T=0.25s,试求: (1)特征参数n ωξ,; (2)计算σ%和t s ; (3)若要求σ%=16%,当T 不变时K 应当取何值 解:(1)求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因此有: (2) %44%100e %2 -1-=?=ζζπ σ (3)为了使σ%=16%,由式

可得5.0=ζ,当T 不变时,有: 四.(15分)已知系统如下图所示, 1.画出系统根轨迹(关键点要标明)。 2.求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及临界状态下的振荡频率。 解 ① 3n =,1,2,30P =,1,22,1m Z j ==-±,1n m -= ②渐进线1条π ③入射角 同理 2?2135sr α=-? ④与虚轴交点,特方 32220s Ks Ks +++=,ωj s =代入 222K K -0=1K ?= ,s = 所以当1K > 时系统稳定,临界状态下的震荡频率为ω 五.(20分)某最小相角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要求 (1) 写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2) 利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3) 将其对数幅频特性向右平移十倍频程,试讨论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网络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层、______ 层、______层和______层。 【答案】:物理、数据链路、网络、传输、会话、表示、应用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 (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a)主机—网络层 b)互联层c)传输层d)应用层 【答案】:b (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会话层 【答案】:c 三.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局域网的基本知识 一.填空 (1)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有三种,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总线型、环形、星形 (2)以太网使用_______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而FDDI则使用_______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答案】:CSMA/CD、令牌环 二.单项选择 (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a)内存中b)网卡上c)硬盘上d)高速缓冲区 【答案】:b (2)在以太网中,冲突 a)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整理版)讲课教案

自动控制原理选择题 (整理版)

1-10:CDAAA CBCDC; 11-20:BDAAA BCDBA; 21-30:AACCB CBCBA; 31-40:ACADC DAXXB; 41-50:ACCBC AADBB; 51-60:BADDB CCBBX; 61-70:DDBDA AACDB; 71-80:ADBCA DCCAD; 81-90:CAADC ABDCC; 91-100:BCDCA BCAAB; 101-112:CDBDA CCDCD CA 《自动控制原理》考试说明 (一)选择题 1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由输入信号引起的稳态误差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下列哪个环节的个数有关?( ) A.微分环节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D.振荡环节 2 设二阶微分环节G(s)=s2+2s+4,则其对数幅频特性的高 频段渐近线斜率为( ) A.-40dB/dec B.-20dB/dec C.20dB/dec D.40dB/dec

3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K(s+1) ,其根轨迹 s(s+2)(s+3) ( ) A.有分离点有会合点B.有分离点无会合点C.无分离点有会合点D.无分离点无会合点 4 如果输入信号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e ss为 无穷大,则此系统为( ) A.0型系统B.I型系统 C.Ⅱ型系统D.Ⅲ型系统 5 信号流图中,信号传递的方向为( ) A.支路的箭头方向B.支路逆箭头方向 C.任意方向D.源点向陷点的方向 6 描述RLC电路的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的阶次是( ) A.零阶 B.一阶 C.二阶 D.三阶 7 方框图的转换,所遵循的原则为( ) A.结构不变 B.等效 C.环节个数不变 D.每个环节的输入输出变量不变 8 阶跃输入函数r(t)的定义是( ) A.r(t)=l(t) B.r(t)=x0 C.r(t)=x0·1(t) D.r(t)=x0.δ(t)

统计学各章选择题(有答案)

数据的搜集 1,二手数据的特点是() A采集数据的成本低,但搜集比较困难 B采集数据的成本低,搜集比较容易 C数据缺乏可靠性 D不适合自己研究的需要 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3,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4,一个元素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然后再从所剩下的元素中抽取第二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 A重复抽样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5,在抽取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然后从各个类中抽取一定量的元素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6,先将总体各个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形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7,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作为抽样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再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的所有元素进行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8,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男生中抽取60名学生调查,从女生中抽取40名学生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D分层抽样 9,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中抽取4个班级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10,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