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聚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坚持培育民族精神,而这些只有在完成祖国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

1、积极进行文化创新,需要完成祖国统一。

文化创新,就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就是要不断扬弃,建设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稳定性的文化价值系统,为不同阶层、阶级的人们提供安身立命之道,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精神系统的保证。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台湾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文化的创新,自然也包括台湾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台湾本土文化要发展,就需要不断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中汲取养分;要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也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台湾人民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祖国统一的过程,就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过程,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因此,文化创新迫切需要完成祖国统一。目前,文化创新表现在两岸关系上,应是开放、向上、融合、兼容,两岸人民可以在文化资源的扩充与互补中得到实惠。而“文化台独”欲以“本土化”与“中原文化”来取代中华文化,欲以“新台湾人”取代对中国人的认同,这是没落文化的选择,决不是对文化的创新。

2、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坚持培育民族精神,必然要求完成祖国统一。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尽管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不断扬弃和发展,但作为一种历史沉淀,依然深刻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他提出的八项主张中所特别强调的那样“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锻造和培育起来的,是本民族

成员所共同具有和共同追求的民族性格、民族自豪感、民族道德品格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在艰难环境中得以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激励和鼓舞本民族成员为着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始终激励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自强不息;始终使中华民族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民族振兴不懈奋斗。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完成祖国统一,正是弘扬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能大大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能使中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

论祖国的完全统一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 ●秦王扫六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战乱;汉武大帝在前人的 基础上开疆拓土,毕生致力于消灭匈奴;唐宗宋祖时期文化灿烂,唐诗宋词闻名世界;成吉思汗大开大合,横扫欧洲……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辉煌,以至于外界的一切都引不起她的兴趣,当英国意大利磨刀霍霍的开始工业革命,她还是在意兴阑珊,最终开始了中国近百年来最为耻辱的“鸦片战争”,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曾经一统的大地终于割地四方……那么,现在,这头苏醒的狮子,她的首要任务便是——完成中国的完全统一。 ●一、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一个民族凭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分裂的民族最终只会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从古至今不知 道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名族灰飞烟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民族的存亡一样适用,攻陷一座城池可能灭亡一个国家,泯灭一种文化才能消亡一个民族,而民族文化最容易消亡的时候便是民族分裂的时候,所以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国的河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几千年来幅员辽阔的中原大地一直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纽带。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 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而分裂则常常伴随着连续不断的战争和破坏,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迫,给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痛苦;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斗争。 ●历史表明,只有在我们国土完整的时候人民生活才能平安富足,国家才能兴盛,无论是威震周边的汉 武盛世,还是名传世界的大唐繁华,无一不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而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五代十国,又给了我们无数关于国家分裂的危害的警示。即使是在如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国家分裂造成人民痛苦的不少铁证。南北朝鲜的分立其实早已预示了今天朝鲜半岛的南北炮口相向。曾经提出国共两党跨江而治的李宗仁在看到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后也不无后怕的说:“如果美国人全力支持我,使得我得以沿长江和毛泽东划江而分裂中国,中国就会陷入像今天的朝鲜、德国、老挝、越南同样悲惨的局面了南部政府靠美国生存,而北部政府只能也只能仰苏联鼻息,除各树一帜,互相残杀外,二者都无法求得真正之独 ●同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 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加快国家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朝气蓬勃,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此外,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共产党 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党领导人民同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毛主席曾经指出,台湾等地必须收复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人名世世代代的任务,不能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 ●港澳回归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 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社会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党和政府的‘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一国两制’的高度自治方法,保持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和谐发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是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促进各民族地区稳定繁荣的重要保障。正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了祖国的振兴和发展,才保证了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人民的安康幸福。

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完成祖国统一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郑重申明:“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神圣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最好体现 1、完成祖国统一,是维护民族感情问题,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综观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是保证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再出现社会繁荣、国力昌盛局面的保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同胞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写下了不朽的爱国主义篇章。国家统一,民族振兴,是中华儿女的夙愿,是世世代代传承不息的梦想之火,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正如邓小平所说“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可见,祖国统一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 2、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从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200年,是中华民族从衰落走想伟大复兴的漫长、艰苦而又辉煌的奋斗历程。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祖国强大与民族振兴,是海峡两岸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和重要体现,是全体中国人的奋斗目标。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大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使两岸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也就实现和维护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总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感情和尊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祖国统一大业反思.

《祖国统一大业》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目标引导,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为核心,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设计的一节课。按照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确定学习目标为: 1、掌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内容、影响。 2、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主要史实,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 3、认识祖国统一十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导课时我从余光中的乡愁谈起,让学生谈谈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情怀,通过品读学生立即就能想到:作者渴望骨肉团圆,祖国早日实现统一,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祖国统一大业》。 《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共有三个子标:一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二香港、澳门回归;三是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三个目标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提出的基本方针,而香港、澳门的回归又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为台湾回归祖国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整合教材我设计了三个小标题:昨天---------不堪回首的屈辱往事(港澳台问题由来),今天---------两制花开满园春(一国两制构想及成功实践),明天-----------台海同欢庆团圆(两岸关系及展望)讲授港澳台问题由来时,学生交流学习,整理、汇报、呈现。在此基础上师生小结:香港是被掠走的,澳门是被骗走的,台湾是逃走的。接着探究港澳台问题实质是否相同? 讲授“一国两制”构想环节,教师提出问题,诱导学生联系课本和学案进行自学,然后师生合作订正答案,教师指导学生用“分层次抓关键词”的方法记忆“一国两制”提出的历史意义,然后进行巩固练习加强记忆。教师在进行每一环节时都明确的告诉学生学习内容和时间,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这一环节的教学仍然采用上述方法,学生在加强基础知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最新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固本强基工程”,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暂且把这个“固本强基工程”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简称为“阳东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

宗旨。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是扎根于村民中的基层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反映村民的热切愿望,得到村民真诚拥护,是深得民心的,“得民心得天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法律基础。 一、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抓好、加强领导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导班子问题。 张德江书记明确的指示说: “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建设好。”平地村领导班子建设的第一步,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和领导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地教育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培养干部的教育机制,选派村干部进市、县党校的大专班深造,系统学习理论、村务管理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深造,提高了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思想观念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渐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村干部领导群众致富的能力。第二步,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采取组织、群众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录用村的“两委”干部,聘用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助理和村务工作人员等,这就使得有理想、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出力。第三步,为了着眼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培养村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平地村党支部在“固本强基”思想的指导下,对支部的建设采用了新的教育培养机制,新的党员活动载体,新的发展党员的渠道,这样就能不断的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使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支部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力量。为了能够提高村级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复习题及答案.doc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复习题及答案《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德国媒体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没有中国的参与,任何世界重大议题均无法获得解决,从气候保护、伊朗核问题、朝核问题到联合国的改革等。这说明( ) A.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最大 B.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中国已跻身为世界强国 D.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在多哈气候大会期间举办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论坛上,中国代表说,中国政府已经安排了加强南南合作专项资金,支持和帮助非洲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这表明( ) A.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B.我国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 C.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D.我国坚持走合作的道路 3.(2012 黄石中考)统计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二。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排名全球第二的发达国家 B.已经进入世界经济强国行列 C.正处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2012年9月7日《科技日报》报道:在首届中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论坛上,内蒙古工商联副主席吴子申说,中国农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0%左右,农民仍然占到总人口比重的大半。一个拥有8亿农业人口的大国,如何完成转型,走上城乡均衡发展的道路,发展县域经济,是中国正在破解的一道世界级难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 ) ①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②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③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是发展最慢、变化最小的国家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某校九年级学生把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认识,编成了如下几句顺口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初级阶段不发达,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B.初级阶段有发展,日新月异成就大 C.初级阶段很简单,就是经济发展慢 D.人口素质不算高,科技水平需赶超 6.(2012 铜仁中考)下列现象能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是( ) ①在许多医院,老百姓仅排队挂号都要几天或几周才能拿到号,体现了老百姓看病难 ②许多上班族抱怨上班坐公交车太拥挤,乘车真难 ③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强占我国南海诸岛,侵犯我国领土 ④台独zd 等敌对势力想分裂祖国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右边漫画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一)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由来最初是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原则提出来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运用于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设并确定其为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经由巴黎公社委员会组织原则--“议行合一”发展来的。三层含义:(1)议行合一以否定、替代资本主义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为前担。(2)是行政权和立法权两种国家权力和职能在职掌、从属上的集中统一。(3)公社委员会兼管行政权和立法权,两权兼管是由人民选出的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表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体制和结构上,强调社会对公共权力的直接制约,和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制约。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大牵扯。(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构中的体现:1.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2.保证国家机关之间合理分工,协调动作,依法进行权力制约。3.保证立法和决策民主化和执行的集中化与分工责任制。 5 4 .保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和管理权限,充分发展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二、主要国家机关 (一)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1.立法权:是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法律的职权。 2.决定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就国家重大问题和事项做出决定的权力。 3.任免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具体指人事任免权。

4.监督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其他国家机关的权力。(二)行政机关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1.行政立法权2.议案权3.行政管理权4.行政区划管理权5.领导和管理经济和城乡建设权6.社会管理权7.行使人大及常委会授予的其他职权(三)司法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机关。由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和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共同构成。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人民法院实行四级两审终审制。人民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提起公诉,对法院的错误判决和裁定,贪污提出抗诉。我国司法机关的活动和工作遵循和执行“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和如下几项原则:(1)法院和检察院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09网络工程一班 姓名: 学号: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体现一个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每一个朝代,每一种社会制度必然有属于它特有的文化属性,中国在经历历史的漫漫长路和近代的风雨坎坷与探索之路后最终建立起中国特有的文化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基础上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都十分重视文化的建设,毛泽东提出把旧文化统治而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的中国,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创造性的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指出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进入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九十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义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实现祖国统一

实现祖国统一 1、为什么要反对台独?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是热爱祖国的体现。 2、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意义? 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维护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最高利益和整体利益,增进了两岸同胞的福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促进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3、为改善两岸关系,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增进互信和了解。 促进两岸展开全面的经济合作,增加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开放“三通”等。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 ,反对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4、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维护祖国统一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5、《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实施有何重要意义? 答:制定此法,把国家有关对台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化,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有利于动员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有利于遏止“台独”分裂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有利于维护台湾海峡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6、假如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一次批驳陈水扁言行的活动,请你写一篇发言稿,你打算采用八年级、九年级《思想政治》所学的哪些观点? 答:①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是每个中国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惟一合法政府。④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1.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2.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任务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要解决好这个任务,要做好“五个必须”: (1)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5)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3.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金融机构要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三农”的支持。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4.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五要五不要”),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题

"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确保农民的公平利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政策措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重大任务,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的改革和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普遍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发展仍显滞后。如果没有农民的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共同富裕,如果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如果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强调指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大举措。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又强调指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代表广大农民的利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我们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而当前我国出现的城乡差距愈来愈大的情况与我们党的先进性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总旨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发展目标,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生产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重点。所谓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说课稿 天祝三中杨兴有 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题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秉乘着“关注全体、照顾个体”的设计理念,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分析说明。 一、学情分析 奥苏伯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而在教学之始,必须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 初三学生基本上是15、16岁,正处于青春期,思维较活跃,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习过程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欲望。但对国家的基本国情存在感性、零碎的认知,缺少理性认识。另外,我们的学生信息相对闭塞,学生对于收集材料,筛选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尤为欠缺。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上的循序渐进和教学方案的可操作性。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本课的知识脉络,体现了本课的主要知识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1、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本框题选自九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单元由三课构成,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四课“了解基本路线和战略”,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本框题学习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国策、路线等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本单元起到基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2、在本册的地位和作用:九年级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本课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又是学生更好地学习第三、四单元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学生特点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设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认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②说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原因。 ③说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国家的根本任务。 2、能力目标: ①逐步形成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全局分析和认识事物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断提高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中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还不发达的现实,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报国之志。 (三)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认识社会现象。所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本课乃至本单元的重点。而这部分知识和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相对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设立为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选择: 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此,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展示鲜明、具体的情境,一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二是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理性的顿悟。 2、事例教学法:通过生动、具体的数字、资料和图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对本框题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时,我主要采取这种教学方法。 (二)学法选择: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与教法相对应,我主要指导学生采取以下学习方法: (1)情感体验法; (2)自主探究法; (3)小组互助合作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设情境导新课 在设情境导新课的环节中播放两组,反映中国旧貌与新颜的图片和《走进新时代》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从中获取感受 意图:通过直观对比的图片和激昂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情绪,导入新课教学。 上篇:改革开放三十年 2、话变化品成就 活动一:细品祖国成就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摘要: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举行的“中国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习总书记在会上回顾了我国过去五年的艰辛奋斗历程,书写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华章。并在报告上着重强调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于实施这一战略决策的决心。 关键字:中华民族统一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引言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是以台湾人民和中华儿女为共同核心的民族复兴,习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上的系列讲话,明确了对台的发展关系和根本目标,强调了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条件,充分反映了我党和政府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在报告上习总书记总结了过去五年我党取得的成就,明确了我党在未来的基本发展方向,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二、推动两岸关系和谐发展,实现祖国统一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指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重要进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提供一个内外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所以我党要以和平统一的目的来解决台湾问题,努力推进两岸关系和谐发展。以台湾和中华民族的共同的角度,处理好两岸的经济、文化、社会等交流,为两岸关系和谐发展提供正确方向,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稳定的基础条件。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上指出,我党要以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基础,贯彻落实以国家统一为目的的方针政策,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完成祖国完全统一这一项艰巨的历史重任。

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是我军道德的最高准则

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是我军道德的最高准则 在我军道德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由于历史条件和斗争任务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但作为革命军人道德的整体,无论在哪一个发展阶段上,都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人民。它作为我军道德的最高准则,规定和影响着革命军人道德的一切方面,也是衡量军人道德品质的基本尺度。 在我们这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中,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道德关系,就是党和军人的关系。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经过不懈的努力,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在中国大地上传唱了近半个世纪的著名歌曲,就生动地表达了全国人民的真挚情感和伟大政治智慧。在我们人民解放军已经走过的六十多年战斗征程中,党的正确领导,是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历史上,李白成、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曾经以风卷残云之势,给反动统治阶级以致命打击,并建立起农民革命政权,但因为没有先进阶级和政党的领导,最终都失败了。我军之所以能够摆脱一切旧军队的影响,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本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我们是伟大的人民解放军,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只要我们时刻遵守党的指示,我们就一定胜利。”(《毛泽东选集》卷,第4卷,第1234页)

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一建军原则,反映到军人的道德观念中,就形成了革命军人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忠诚之心。无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热火朝天的训练中;无论是生命危险近在眉睫的关键时刻,还是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党在革命军人中始终有着崇高的威望。只要党组织一声召唤,党的干部一声“向我看齐”,一声“共产党员跟我来”的战斗口号,都会激励和带动无数的官兵前仆后继,英勇战斗。正是这种热爱党、忠于党的道德信念,形成了革命军人以党的要求为标准的共产主义工作、劳动和战斗态度,把信赖并跟随党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看作是最大的光荣。“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手拿枪杆心向党,党叫干啥就干啥”,是一个革命军人的无产阶级道德意识成熟的最重要的标志。 把忠于党作为革命军人道德的最高准则之一,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志在道德实践中,时时、事事、处处都要以党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一切以党的事业为转移。古人说,立人首先要立德,立德首先要立志。对革命军人来说,这里的“志”,就是为党的事业奋斗的大志。只有树立了这样的大志,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懂得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从而使自己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在实践中不断得以巩固和提高。我们坚持忠于党这个最高的道德准则,就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就要全身心地热爱党的事业,坚决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就要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其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坚决同一切损害党的领导的行为作斗争,做让党放心的合格军人。 在我军道德中,忠于党与忠于人民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利益就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作为革命军人,忠于党就要忠于人民;为党的事业奋斗,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对待人民的态度,不仅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也是一个根本的道德问题。一切剥削阶级的军队,与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都是根本对立的,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压迫人民、镇压人民革

维护祖国统一

7.2 “维护祖国统一”学案 一、学习目标(围绕以下问题,尽量从课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1、我国各族人民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2、为什么要反对分裂? 3、什么是“一国两制”? 4、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稳定繁荣? 5、解决台湾问题的相关政策是什么?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因素: 二、自主预习,完成下列填空。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__国家统一__、__国家主权__和__领土完整__。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__民族分裂活动__,尤其要坚决反对__借民族__和__宗教之名__搞暴力恐怖活动。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__国家安全__。__国家安全__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__爱国主义精神__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__义不容辞__的责任。 5、“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__一国两制__”。“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__统一__的国家,__主权__和__领土__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__中国__的前 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__社会主义制度__,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 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 6、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__一国两制__”“港人治港”“澳人治澳”、__高度自治__的方针。 7、__实现祖国完全统一__,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维护__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__的重大原则问题。 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__基本方针__,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__最佳方式__。__一个中国原则__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三、课前练习 (一)辨别题 1、政治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 2、平均分配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4、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它们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完全自治。() 1.2017年9月5日晚,一名在港就读的内地女生撕下“港独”宣传海报后,瞬间被蹲点 的记者和“港独”学生围住,但她没有露怯,反而与“港独”激辩民主,怒斥港中大学生 会张贴“港独”海报的所作所为。该女生 ①发出了爱国声音,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②做出了正义举措,坚决维护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权威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 发表时间:2017-09-25T11:34:40.50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5月作者:马海峰吴雪丽 [导读] 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本课比较成功的一点是让学生在情感上有了升华,增强了爱国意识,并由此产生出忧患意识。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三农场清河中学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1、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增强忧患意识。 课标分析:第一条是一个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了解、知道。学习内容: 1、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2、认识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总任务。第二条是情感目标,行为动词是“增强”。学习内容是:忧患意识。学习水平是分析,内容是忧患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中第一框,对认清基本国情有着关键的作用。它既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又在 本单元起到基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为学生认清基本国情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为后面讲解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制定依据。 学情分析: 优势:九年级的学生基本上是15、16岁,正处于青春期,思维较为活跃,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有积极主 动的参与欲望。 劣势:学生对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了解甚少,盲目的认为外国就是比中国好,中国实在是 太落后了。也有的同学认为我们国家现在经济实力大大提高,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达的国家。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及教材分析中 “本课 对认清基本国情有着关键的作用”确定本课重点: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根据课标要求:“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学情分析中“学生对我国在 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和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了解甚少”确定本课难点: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我国的总任务。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多媒体播放“图说中国”、阅读教材材料“寻找我们的差距”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现有的不足,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真情实感,增强学生的忧患 意识和报国之志。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探究,使学生感受、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认识我国正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 盾、总任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歌唱祖国》的视频,听完后提问学生:这首歌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师导入:那么你想全面了解我们的祖国吗?就让我们走进《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一框内容的学习。 【点评:巧用歌曲《歌唱祖国》,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音乐陶冶中来感受祖国的美好富强,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结合多媒体出示的思考题阅读教材 (1)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什么地位? (2)为什么说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时间?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各是什么? (4)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探究合作 活动一: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多媒体播放:数字中国 展示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表现;展示我国世界500强企业中美日对比。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多媒体播放:图说中国 展示中国维和、世界各地欢度春节、孔子学院、世博会等图片。想一想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1)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2)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 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讨论:看到国家快速发展和取得惊人成绩,有的同学认为我国已是发达国家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交流:各抒己见,认识不足。 【点评:以情感为纽带,以生活为载体,让学生在数字和 图片中了解我国的发展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自然引入下一个话题,明确和发达国家比,我国还有很大差距.教师通过适时自然引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