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教育简史(外国)

中外教育简史(外国)

中外教育简史(外国)
中外教育简史(外国)

苏格拉底法:为了有效传授知识,以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创制了著名的苏格拉底法,他认为,真理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内心,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通过交谈和讨论,消除一切错误和模糊的认识,唤醒学生的意识,从而发现真理。

智德统一论:他认为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直接的联系,他认为,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苏格拉底明确指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

七艺: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理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和谐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有三个部分组成,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他认为在人的发展和教育中这三个组成部分都应加以充分考虑,不可偏废,与这三个部分组成相应的教育是体育、智育和美育,他指出,只有通过这种多方面的教育,儿童的身心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自由教育: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性在与人具有理性,人只有充分运用和发展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同样,人的教育也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这种教育才是自由人所应接受的教育。

核心是自由教育是唯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基本内容,并且应避免机械化、专业化的训练。

十二铜表法:在共和前期的罗马教育中,从公元前5世纪中叶开始,法律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律教育的基本教材是“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最重要的民法法典,因刻于12块铜表之上而得名。

共和时期罗马教育机构:初级学校、文法学校、修辞学校、拉丁文法学校、拉丁修辞学校、医学院

罗马教育出现的变化:1、在教育的管理上,共和时期完全由私人开办和控制学校的局面逐步得到控制,出现了国家化的趋势;2、教育的机会逐步缩小;3、由于专制政体建立,在帝国时期,罗马学校中修辞学和演说术的研究与教学日益倾向于为研究而研究、为教学而教学,日益偏重于演说的技巧而忽略演说的内容本身,日益走向形式化、公式化,从而逐渐失去了生命力;4、学校教育内容的范围逐步缩小;5、专业或职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

西赛罗:罗马共和后期的政治家,拉丁散文文学的主要代表,也是罗马重要的教育思想家。

西塞罗认为,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雄辩家,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训练;应当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昆体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出生于西班牙,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则。

昆体良注重教师的作用,认为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培养完美的雄辩家,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素质,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即言即行的人;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应当是公认有学识的人;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教师既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又要能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就其发生而言,修道院学校是基督教修行制度的产物。

西欧的教会学校: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习和堂区学校。

教会学校:在整个中世纪,教会学校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机构,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严格管理等特点而成为重要的教会学校。

在中世纪早期,除了教会学校之外,随着国家的建立,也出现了为培养封建统治接班人的世俗教育,包括宫廷学校和骑士教育。

中世纪大学:最初产生于12世纪意

大利、法国和英国,早期的中世纪大

学通常是在原有的文化教育机构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学的前身有两

种,一是对所有人的教育中心或研究

所,一是原有的主教学校。,最早的

中世纪大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演

变而来的。

中世纪大学组织制度:重要的组织机

构是学院,中世纪大学成立以后,即

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中世纪大

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解和辩论。

所谓城市学校,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以及市民对教育的广泛需要,促使城

市当局建立新型的教育机构,由此产

生了城市学校。实际上是一系列学校

的总称,包括拉丁文法学校、读写学

校、行会学校。

经院哲学是教父哲学的继续和发展,

是中世纪神学哲学化达到最高阶级

的产物。

经学院对教育的影响:1、直接促进

了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和发展;2、客

观上促进了古典学术、文化的传播;

3、确立了理性的合法地位,提出了

理性训练的教育目标;4、经院哲学

的思维方法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的

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训练思维的方法

和教学方法;5、经院哲学内部不同

派别的争论,促进了学术的自由探

讨,从而有助于大学教育的健康发

展。

快乐之家:在孟都亚宫廷学校,儿童

的天性、个别差异、兴趣都得到了应

有的重视,并具体反应到教育过程

中:学校实行学生自治,采用游戏的

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考虑到儿

童的接受能力,由于上述特点,孟都

亚宫廷学校被誉为“第一所新式学

校”,也成为快乐之家,在意大利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

新建的学校与原有学校的不同之处:

它们大都由世俗政府或民间创办;2、

它们主要适应了人们学习古典文化

的需要;3、它们以培养绅士为主要

目的。

伊拉斯谟:是尼德兰著名的人文主义

者和教育理论家,自幼受到较为系统

的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人文主

义思想的影响。主要教育著作有《愚

人颂》、《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论正确的教学》

伊拉斯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对封建主义和经院主义教育的批

判,他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他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虔诚的

信仰、高尚的德行和非凡的智慧的

人,高度重视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的

运用。

拉伯雷:是16世纪法国著名的人文

主义学者、文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他

的主要著作是《巨人传》,他的教育

思想也集中反映在这部小说里。在巨

人传中,拉伯雷通过对王子高康大的

成长过程的描述,辛辣地讽刺了经院

主义教育,阐述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基

本主张。

蒙田:是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者、文

学家和教育思想家。主要著作是《散

文集》,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其

中的《论学究气》、《论儿童的教育》

等篇。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人道主

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世俗化、

贵族化、变革性。

耶稣会学校的管理特点:耶稣会学校

的基本目的是培养虔诚的基督教信

徒和教士,使学生绝对服从天主教、

为教皇效忠。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耶

稣回学校非常重视培养服从、顺从、

守纪律等品质,严格要求学生绝对服

从教师和学校当局。耶稣会学校采用

军队的管理制度,形成了等级森严的

组织结构;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耶稣会学校都设立学籍记录;实行严

格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校的教

学方法主要采用讲解的方法;学校对

教师培训极为严格,并制定了一整套

严格的教师选拔制度。

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

授拉丁语文,并进行一定的基础教

育。

著名的温彻斯特公学和伊顿公学

星期日学校:1781年,格勒斯特郡的

报馆经理、慈善家R·雷克斯出资为

工人子弟办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主

要是利用星期日传授读写算知识,而

被称为星期日学校。

导生制:也称相互教学制,由英国国

会教师A·兰开斯特创立,在实现导

师制的学校里,一个大教室中安置一

排长桌,每排约10多个学生,其中

由一个年长、学习好的学生做导生。

教师先教导生,然后由导生把刚学的

教学内容再教给其他学生。

新大学运动:19世纪20年代,英国

开展了新大学运动。1825年,建立了

具有近代世俗性质的伦敦大学学院,

开设语文、数学、物理学、精神道德

科学、英国法、历史、医学、经济等

科目。1836年该校与国王学院合并成

为伦敦大学,期间,一些工商业、文

化集中的城市建立起许多新的学院,

后又逐渐发展为地方大学

1870年初等教育法:1870年英国教

育署长福斯特提出了“初等教育法”,

获得了议会的通过,因此,该法也称

为“福斯特法案”,法案旨在完善现

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

的基础上,建立公里的初等教育的制

度,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1870

年初等教育法的制定,奠定了英国教

育制度的基础。

法国:

国家教育论:法官和教育家拉夏洛泰

在1763年出版了《国家教育论》,书

中极力主张教育事业是国家的事业,

国家应积极兴办学校。拉夏洛泰在书

中批判了耶稣会的教育,主张国家要

培养善于从事实际事务、是国家强盛

的人才。为了改进教育,他强调,中

学的教学科目应包括数学、物理、手

工业、农业知识、近代历史和法语等。

帝国大学:1806年,拿破仑在巴黎设

立了帝国大学,所为帝国大学,不是

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而是掌握全国

教育行政最高权利的部门。,帝国大

学设总监、审议会和总督学府。

1793年12月19日通过了《公共教育

法》,法令确立了普通教育公立、免

费的原则,要求教师的工作不得违背

国家的法律,要求学生掌握一种对社

会有用的职业技能。

1801年7月15日,签订的教务专约

标志法国资产阶级利用宗教来为其

政治利益服务的开始。

费里教育法:1881年和1882年,法

国教育部长费里两次颁布有关初等

义务教育的法令,史称费里教育法。

法令规定,儿童6~13岁为义务教育

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实行免

费;重申教师任教须获得国家颁发的

证书;要求学校不得饰有宗教标识,

不得开设宗课,但允许假日在校外接

受家长所希望的宗教教育。总之,费

里教育法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

和世俗的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法国的中等教育主要类型

是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国立中学实

行寄宿制,重古典学科,主要为学生

升大学服务;市立中学的课程低于国

立中学,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学士学

位,担任国家官员。

德国的初等学校主要由初等小学、高

等小学组成

文科中学:系宗教改革时期由梅兰克

吞创立的拉丁中学和斯图谟创建的

文科中学演变而来,是为王公贵族服

务的,任务是为大学输送新生和为政

府培养一般官员。

实科中学:18世纪初,随着德国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原有的为贵族服

务的文科中学不能满足工商业对教

育的需求和要求,一种既具有普通教

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

学校实科中学受到重视。实科中学重

视近代科学知识和实用知识的传播,

推动了德国工商业的发展。

巴西多:德国著名的泛爱主义者,呼

吁按照卢梭的思想创办泛爱学校,

1774年,他在德骚开办了一所泛爱学

校,结合自己的办学实践,1770—

1774年间出版了《初等读物》小册子。

洪堡德改革:洪堡德,新人文主义代

表,改革首先调整和加强了教育机构

领导,撤销了高级学校教育委员会,

建立了领导和管理全普鲁士各级学

校的公共教育部,洪堡德任部长,其

次,对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重建。改

革使德国教育焕发了新的生机,得到

了较快发展。

柏林大学:1810年,在洪堡德的倡导

下,建立起了柏林大学,它不仅重视

教学,更强调专门知识的探索和科学

水平的提高,设立了讲座制,不强调

死记硬背,重视教授的演讲和学生的

探讨。开创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两

大任务并重的新局面。

彼得一世教育文化改革:1、实行新

的文化教育发展政策;2、开办普通

学校;3、设立专门学校;4、创建科

学院。莫斯科大学1775年建立

改革原因:改革前,教育一直由东正

教教会管理,当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培养有文化的神职人员和传播东正

教及扩大其影响而世俗教育相当落

后,许多贵族及其子弟大都没有学习

文化的习惯。

十月革命前教育落后的原因:为了限

制和镇压革命,俄国沙皇政府又实施

了一系列发动政策和措施,这一时

期,沙俄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

令,力图维护鼓足子的的受教育权,,

加强教会学校的地位,加强学校的宗

教教育,坚持教学内容的古典主义方

向,削弱实科学校的内容,加强对各

类学校的控制等等,这些措施严重阻

碍了俄国教育的发展。使得俄国的学

校教育制度在十月革命前仍处于十

分落后的局面。

美国独立以前学校类型:主妇学校、

市镇学校、拉丁文法学校、文实学校

1834年宾夕法尼亚州建立第一所公

立小学

贺拉斯曼:184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教

育厅长,积极倡导由州政府举办公立

学校,以区别原来由教会办的慈善小

学。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

1852年马萨诸塞州第一个颁布了《义

务上学法》

《毛雷尔拨地法》1862年美国国会通

过毛雷尔拨地法,规定各州凡有国会

议员1人,联邦政府就拨给州3万英

亩公有土地,作为创办实施“自由与

实用教育”学院的经费。拨地学院

教育改革的表现:1、兴办公立高等

教育;2、重视技术训练和专业的教

育;3、原有的大学重视教学内容的

改革。

昆西教学法:1875—1880年,美国家

余家帕克在担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

担任教育局长期间,吸收了瑞士教育

家裴斯泰洛奇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

特的教育思想,结合美国的实际,提

出了“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

是儿童适应学校”的主张。在课程指

导思想的改革上,他强调学校课程要

发展儿童的个性,要以儿童为中心,

而不是一课程为中心。在教学科目

上,他增加了手工、游戏等内容。在

教学方法上,他废除了背诵法,强调

领悟和理解,主张进行实物教学、观

察教学。在教学管理制度上,他强调

要废除强制与威胁的制度,主张教师

要把尊重学生、因势利导作为教学的

最高原则。他在教育实践中所创立的

原则和方法被称为昆西教学法。

6—3—3制:1892年美国全国教育理

事会研究了中学学科开设和中等教

育目标的问题,1895年,该理事会批

评了普通教育的8—4制,建议缩短

小学年限,形成了6—3—3学制,即

小学6年,初中和高中各3年。该学

制是美国成功解决现实问题的范例。

初级学院:19世纪末,美国的一些大

学开设讨论重新划分高等教育与中

等教育的分界线问题,即本科的性质

问题,分界线应当划在4年制的学院

第2年与第3年间,并且主张把学院

划分为初级、高级两部分,初级部分

可以单独设立大学,这样在美国的高

等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初级

学院的提法。

七大目标:保持身心健康、掌握基本

知识技能、做家庭的有作为的成员、

具有就业能力、胜任公民职责、会利

用闲暇时间、有良好的道德品格。

影响: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高

等教育学术水平的发展,提高了美国

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

藩学:一般设立在地方封建主“大名”

的领地上,以培养藩国的武士为目

的。

福泽谕吉: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研

究过汉学、兰学,主要著作有《劝学

篇》《文明论之概略》《文明教育论》

学制令:1872年8月文部省颁布了日

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

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

制和学校制度。

明治维新改革的内容:文明开化,就

是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技

术和知识,以保证日本的独立、富强,免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强化对日本各级学校进行改革和管理,同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国家政体,十分重视对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大教学论》: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该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探索并找到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可以使教师教得少,而学生学的多的方法”

泛智教育: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中,泛智教育是其重要内容,他十分重视对泛智论的研究,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根本性的指导原则。这个原则的提出,是他把文艺复兴以来引证自然的私学教育全面运用的结果。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教育适应自然”思想的提出:与夸美纽斯对教育现实的认识和思考有关。他尖锐地批评了就学校的种种弊端,指出当时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符合食物的自然秩序,以致学校变成儿童恐怖的场所,教育只有模仿自然,便会同自然的运行一样容易,总之,原则是他对自然、社会和教育进行一定认识的结果,起着很多思想是具有合理性的。

夸美纽斯:捷克著名的教育家,继承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总结了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在教育的许多问题上进行了研究,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人类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后人尊崇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教学论: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对近代教学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他看来,教学论就是阐明把一些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正视从这个思想出发,夸美纽斯提出了有关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教育用书等一系列主张,形成了夸美纽斯教学理论的丰富内容。

1、教学原则:他主张教学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从直观、容易、彻底、有效上下功夫。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彻底巩固性原则

2、学年制和班级教学组织形式:学年制、班级集体教学:就是把学生由个人变成小组,再由小组组成班级,由一位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集体授课。他认为集体教学还可以使学生间相互帮助和竞争,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

3、论教学过程和教学用书,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传授知识。他提出教科书应带有插图,要形象直观,要有生动的实例,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洛克:应该近代早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代表作有《教育漫话》:洛克代表作,书中所阐述的绅士教育的主张对西方近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绅士的四中品质:德行、智慧、礼仪、学问。

洛克对体德智的论述:关于体育的见解反映了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对其子弟在身体素质上的严格要求,在德育的见解,反应了英国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更接近道德教育的实际,其中和多内容是由合理性的,,在智育上提出的一系列见解和主张反映了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洛克本人对智育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对近代西方智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智育的原则和方法:1、通过多样性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和自由,2、要养成儿童热爱求知的习惯;

3、尽量联系实际生活;

4、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让儿童自己做事情。《爱弥儿—论教育》:卢梭1962年发表的教育小说,书中系统地阐述了反封建专制的自然教育和自然神论的思想,通过该书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加油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原则:强调教育过程应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相一致。论个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1、从出生到2岁婴儿期的教育2、2—12岁儿童期的教育3、12—15岁少年期

的教育4、15岁至成年阶段的教育

赫然巴特:教育目的的实现设计三个

方面:教育对象—学生;知识的传授

—教学;形成学生一定的观念—德育

教育过程应当有一定的顺序,通过管

理、教学、训练三个阶段来完成

1902年《巴尔福法案》:当时的英国

保守党政府首相巴尔福指派教育委

员会代理干事莫兰特对英国教育上

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调查,在此基础

上起草了一项议案,并由巴尔福首相

于1902年3月24日提交国会下议院,

同年12月20日该议案获得国会通

过,从1903年4月1日期生效。

影响:废除了原来独立于地方政府的

地方教育委员会,授权郡和郡级市议

会建立起负责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的地方教育局,学校分地方公立学校

和教会学校两种,教会学校的董事会

保留任免教师的权利,但每个学校的

董事会成员中有2名必须经地方教育

当局任命。形成了中央控制与地方分

权结合的教育领导体制

1918年初等教育发《费舍法案》:1914

—1917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英国政治、经济实力的衰落使国内矛

盾更加激化,劳动人民在教育领域争

取受教育权利的斗争有增无减,在斗

争中,英国统治者进一步了解到德国

广泛实施国民教育卓有成效,从而考

虑对英国国民教育的不完善进行改

革,1918年,英国通过了以文教大臣

费舍尔命名的费舍教育法。内容有:

为2—5岁儿童开办幼儿学校;把义

务教育年限提高到5—14岁,并把初

等学校分为5—7岁和7—11岁两个

阶段;责令地方教育当局为公历初等

学校较年长和有才干的学生开设高

级二实用的课程。

1944年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教育遭受到

严重破坏,为了恢复教育,英国政府

发表由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起草

的《教育的改造》白皮书,陈述了政

府的教育改革建议,在对这些建议进

行讨论之后,巴特勒于1943年年底

向议会提交了一项法案。1944年,这

一法案获得通过,成为1944年教育

法,亦称巴特勒教育法。内容:1、

废除原先只负责督导责任的教育委

员会,设立全国性教育领导机构教育

部,以加强中央对教育的集中领导;

2、废除以往中小学教育不连贯、相

互重叠的学制,重新把教育划分为初

等教育(5—11)、中等教育(11—18)

和继续教育;3、把义务教育年限从

原先的9年延长为10年,并规定有

条件的地方实施11年义务教育;4、

公立中学实行免费,并根据学生的年

龄、能力和性向提供不同类型的教

育;5、根据不同经费来源将学校分

为郡立学校、民办的志愿学校和独立

学校;6、详细规定了地方教育当局

的职责。影响:是英国教育制度发展

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法令,它

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

针和政策。在战后的几十年里,它被

20多个教育法案和议会其他法案所

修正,但这些修正案并没有动摇1944

年教育法案的基本原则。直到今天,

这一法案仍然是英国现行教育制度

的主要基础。

近30年来德国教育发展的表现:教

育普及程度非常高;受教育程度不断

提高,教育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就

业人员平均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与教

育质量提供有关的是教师与学生人

数比例不断增强;教育经费逐年增

加。

德国中学的三种类型:普通中学、实

科中学、文理中学。

双元制职业教育:联邦德国规定,普

通中学和实科中学毕业生,如不继续

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都必须接受职

业教育,这是法定的义务。

中等教育七大原则:保持身心健康、

掌握基础训练、成为家庭有效成员,

养成就业知能、胜任公民职责、善于

运用闲暇时间和具有道德品质。

初级学员:一种从中等教育向高等教

育过度阶段的教育,学生在学完两年

课程后,既可以成为中等专门人才直

接就业工作,也可以不经升学考试进

入大学完成正规高等教育。

《国防教育法》:联邦政府于1958年

9月,由总统亲自批准,颁布战后重

要教育大法,即《国防教育法》,其

中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

育经费来迅速提高美国教育的质量。

1、增加学生贷款,以鼓励学生努力

学习;2、加强科学、数学和现代外

语(新三艺)的教学,以提高教育质

量;3、设立国防科研奖学金,学习

优秀的大学生可得到高额奖学金和

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4、加强

天才教育,选拔天资优越的学生重点

训练、增进指导;5、设立语言研究

学习中心和训练班,提高现代外语教

学水平;6、研究和试验如何更有效

地使用电影、电视、广播及与教育有

关的视听设备,增强现代化教学手段

设施;7、大力发展职业教育;8、发

展科学新闻的传播媒介;9、进一步

改善各州的教育统计。

在美国现代教育发展中起着十分重

要的方向指导作用。

基本教育法:根据新宪法的基本精

神,日本在美国派出教育使节团的主

持与配合下,制定了教育基本法,作

为进行教育改革的依据。1947年3

月31日,由日本国会通过颁布,是

战后日本的一项根本教育大法,对有

关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原

则性的规定。

学校教育法:为了按照教育基本法的

原则设置学校,1947年3月31日还

颁布了《学校教育法》,包括9章108

条及附则。采用了美国的6—3—3—4

制确定形式上单轨的学校制度,并对

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的

入学、目标、年限、校长及教员、经

费、管理等事项,都做出了具体规定。

前苏联教育发展70年较大的教育改

革:建国初期对旧教育制度的改造

(废除旧教育机构,建立新的教育领

导机构、关心和团结教师,培养发展

教师队伍、教育体制和学校制度的初

步确立、大力开展扫盲工作);20年

代前苏联教育发生的变化;30年代至

50年代初期教育的调整和发展(对普

通教育的调整和整顿、普及义务教育

的实施、加强师范和高等教育,重视

教育科学研究);50年代末至80年代

末教育大改革(1958—1964年的教育

改革、1964—1973年的教育改革、

1977年以后的教育改革)

新学校:最早是由英国教育家雷迪于

1889年创办的“艾伯茨霍姆学校”而

著称,他的办学宗旨是学校应成为一

个真实的、实际的、儿童能在该处发

发现自己的小世界;我们要训练儿童

能力、智力、体力以及手工技巧与敏

捷,这是新学校最初的教育观点。

新学校特点:在具体实施上,一般都

是由私人或资产阶级教育团体经办

的,开设在乡村或城郊风景优美的地

方,是一种寄宿制学校;规模一般不

大,但校舍设备完善、富丽舒适,师

资条件比较优越,实行收费制而学费

昂贵;非常重视体育,目的是使未来

的实业家们有强健的身体和旺盛的

精力;在智育上十分强调学习实际有

用的知识,开设多种人文学科和自然

科学课程;在道德教育上,、往往通

过学生在学校的自治来理解资本主

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和自由,要求学生

发自内心地去养成一种道德观,宣扬

社会合作,培养善于应付社会圣生活

的能力。

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的女教育家。

她在弱智儿童和幼儿教育研究方面,

卓有成效,在世界享有一定的威望。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评价:1、首先表

现在知行合一学说上,杜威认为在变

动的社会中,再用传统教育的办法教

给学生死的知识是无用的,而主张人

的行动,这比传统教育给学生灌输死

知识是有进步意义的,依次而发展的

发现法在今日仍在发挥着作用。2、

把教育看成是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这比历史上教育从内展开说和从外

形成说,有着一定的辩证哲理,更有

说服力;但这又是一种唯心主义主观

经验论的观点,是不科学的;3、把

教育看成生活和生长,注意当前情

景,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随着社会

的进步而向前发展,比历史上的教育

复演说、历史回顾说及生活准备说更

具有活力,得以注重现实。但他把教

育特有的性质与生活、生长混为一

谈,实不可取;4、把教育看成经验

的继续不断的改造和改组,使个人的

能力增加,指导后来经验的能力增

加,及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丰

富了学生的知识内容,比历史上的形

式训练说和实质教育更具有实际意

义,但他片面强调掌握直接经验,轻

视间接经验理论的学习,实有偏颇之

处;5、把学校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

经验联系起来,使学校与社会生活联

系起来,这就克服了传统学校的理论

脱离实际和学非所用的浪费现象,,

但这也容易导致学生难以学到系统

的科学文化知识,导致教育质量的下

降;6、教材心理化是使教材的逻辑

排编,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的来

说,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所涉及

的教育基本问题不仅范围广阔,而且

意义深远,针对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种

种弊端,提出了许多合理的见解,对

推动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凄厉

积极的作用。但这套教育理论也确实

存在不少片面之处,如过分强调儿童

的直接经验,无视间接经验在课程和

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消弱基础知识学

校的顺序性和系统性,不可避免地造

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他突出儿童中

心的地位,而忽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用,势必影响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

学校的有序管理。尽管如此,杜威作

为一位改革传统教育的思想家,建立

起了他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在解决

现代教育许多实际问题方面,做出了

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他

是现代教育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

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也是马卡连柯教育系统的核心,在他

看来,形成战斗的学生集体有着巨大

的教育力量,而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将

每个人教育成为集体主义者。但是,

培养集体主义这个不能只靠说教,而

是要把个人放在坚强的集体之中,通

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而进行教育,这种

集体教育理论概括起来说就是建立

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

影响。马卡连柯在实践中创立了一整

套集体主义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平性

教育影响原则、前景教育原则、集体

的作风与传统。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代著名的

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世界著名

的教育学者。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

教育实践中不仅积累了极为丰富的

经验,而且对教育理论的见解也至为

深刻,提出了精辟独到的见解。在人

的培养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培

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学校德育方

面,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个重要论

点是儿童的良好的道德品德的习惯

是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在智育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把智力培养放

在首位;在美育方面,苏霍姆林斯基

也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见解,他把美誉

视为同知识、劳动并列的第三种教育

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对体育的见解也

甚为独特,他认为关心儿童的健康是

校长的重要职责,在劳动教育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继承了苏联的传统观

点,而他的独到之处在于强调而他的

劳动教育应从学习开始,从不间断,

这是根本的根本。在教育管理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用科学的教育

理论领导和管理学校,而管理的重点

应为教育和教学工作,即突出人才的

培养,其他工作都以此为中心,兵服

务与这一中心。在具体领导经验方

面,苏霍姆林斯基坚持做到:带领全

校教师坚持经常学习教育理论,不断

地研究总结自身经验,完善教育的技

巧;依靠心理学知识,不断地研究儿

童的身心特点;通过对教师的具体帮

助和自身的教学教育时间工作,在教

师中起示范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创

造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他虽然一生都

是一个普通的校长,一名普通教师,

但他又是一位创造了累累硕果的教

育家。他的遗产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以

多方面女的、生动而实际的启发,尤

其宝贵的是他不拘于传统旧习,而仅

仅与教育的现代发展需要相结合,这

是使它的教育实际经验和理论观点

都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重要基础。但

是,苏霍姆林斯基也不能完全摆脱各

种局限,他的教育著作在阐述具体经

验上丰富翔实,但对它们所作的理论

论证还嫌不够。它在提到人的个性形

成时,往往使用培养人性这一抽象的

说法等等。所以这些,多需要对之作

出具体的分析。

(自考小抄-知识点)00464 中外教育简史

(A)A.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需要B.语言 的产生C.经济的发展D.生产工具的改进1.2.我国境内最早的文化遗址是(B)A.云南 元谋文化遗址B.山西西侯度文化遗址C.北京周口店文化遗址D.河姆渡文化遗址 1.3.原始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是(C)A.木器 B.铁器C.石器D.铜器 1.4.既促进了人类稳定的生活方式,又扩大 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是原始人类的 (D)A.生活环境的变化B.经济方式的变化 C.生产工具的变化D.居住环境的变化1.5.中国最早的家畜驯养业产生于(A)A.大 约七八千年以前B.大约五六千年以前C.大约四五千年以前D.大约三四千年以前 1.6.导致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是(C)A.血缘 群婚的确立B.对偶婚的确立C.族外婚削的确D.族内婚制的确立 1.7.五帝时代的学校中也叫“大学”的是 (A)A.成均B.大房子C.上庠D.下庠 1.8.庠这种教育机构产生于(C)A.黄帝时代 B.炎帝时代C.虞舜时代D.商汤时代 2.1.标志着中国告别原始时代的是(A)A.夏 王朝的建.B.商代的建立C.西周的建.D.秦朝的建立 7.31.1922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培养 革命干部的学校是。(A)A.平民女学B.上海大学C.湘江学校D.苏维埃大学 7.32.《强迫教育章程》是(D)A.民国时期制 定颁布的B.清初制定颁布的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制定颁布的D.清末制定颁布的 1-1.希腊文化和教育发展过程的第二阶段是 (A)A.古风时代B.荷马时代C.古典时代 D.希腊化时代 1-2.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00年被称为 (B)A.古风时代B.荷马时代C.古典时代 D.希腊化时代 1-3.古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形成时期是 (B)A.荷马时代B.古风时代C.古典时代 D.希腊化时代 1-4.雅典结束王政时代的时间是(A)A.公元前683年B.公元前593年C.公元前682年D.公元前508年 1-5.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是(C)A.高尔吉B.安提丰C.普罗泰戈拉D.克里底亚 1-6.西方最早的职业教师在希腊被称为 (A)A.智者B.学者C.老师D.大智 1-7.提出“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思想的是(C)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伊索克拉底 7-18.1952年出版的《教育的资源的使用》是(B)的最后教育著作。A.马利坦B.杜威C.皮亚杰D.托马斯 7-19.《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一书的作者是 (C)A.马卡连柯B.高尔基C.克鲁普斯卡 D.苏霍姆林斯基 7-20.克鲁普斯卡娅的第一部教育著作是 (A)A.《妇女——女工》B.《国民教育与民 主主义》C.《父母必读》D.《家长教育学》7-21.《塔上旗》一书的作者是(C)A.克鲁普斯卡B.苏霍姆林斯基C.马卡连柯D.卢那察尔斯基 7-22.被称为是前苏联最杰出的超群人物、教育思想的泰斗的人是(B)A.马卡连柯B.苏霍姆林斯基C.高尔基D.克鲁普斯卡娅 (ABC)A.猿人B.早期智人C.晚期智人D.前期猿人E.后期猿人 1.2.为教育的起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的是 (BC)A.由前期猿人向后期猿人进化B.由古猿向猿人的进化C.由猿人向智人的进化D.由古猿向智人的进化E.由智人向人的进化 1.3.族外婚经历了(DC)A.血缘群婚阶段B.氏 族群婚阶段C.对偶婚阶段D.无血缘群婚阶段E.氏族选婚阶段 1.4.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包括(ABCD)A.教 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B.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C.教育内容十分简单D.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E.专门化的教育方式 2.1.商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ABCDE)A.习 武B.敬神C.习礼D.习书E.习算 2.2.西周“五学”之称主要指(ABCDE)A.“成 均”B.“辟雍”C.“上庠”D.“东序”E.“瞽宗” 7.12.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乡村教育中, 主张采取的三大方式是(ACD)A.学校式B.个人式C.社会式D.家庭式E.互助式7.13.1934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苏维埃文教建 设的总方针是(AB)A.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B.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C.教育与战争联系起来D.保卫红色政权、打败一切敌人E.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7.14.抗大的教育方针是(ABC)A.坚定不移 的政治方向B.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C.机 动灵活的战略战术D.严明一致的革命纪律 E.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7.15.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机构分为四类, 包括(ABCD)A.干部短训班B.军政学校C.技 术学校D.文化艺术学校E.初习学校 1-1.古希腊文化和教育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是(ABCD)A.荷马时代B.古风时代C.古 典时代D.希腊化时代E.智者时代 1-2.《荷马史诗》的两个部分分别是 (AC)A.《伊里亚特》B.《荷马》C.《奥德 赛》D.《史诗》E.《理想国》 1-3.古希腊先后称雄于希腊世界的两个最著 名城邦是(CD)A.波斯B.伯罗奔尼撒C.雅 典D.斯巴达E.萨拉米 1-4.斯巴达国家居民的三个等级包括 (ABC)A.斯巴达人B.皮里阿西人C.希洛 人D.拉哥尼亚人E.西西里人 1-5.古风时代斯巴达人“五项竞技”教育内 容包括(ABCDE)A.赛跑B.跳跃C.摔跤D.掷 铁饼E.投标枪 7-14.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有(ABCD)A.《帕 夫雷什中学》B.《家长教育学》C.《给儿 子的信》D.《给教师的建议》E.《教育诗》 7-15.改造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 (BCE)A.巴格莱B.康茨C.拉格D.托马 斯E.布拉梅尔德 7-16.分析哲学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DE)A.奥康纳B.乔治·奈勒C.萨特D.彼 得斯E.谢夫勒 (180 万)年。 1.2.人类的不断进化,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 (物质条件)与可能性。 1.3.在工具制作上,原始人类经历了以(打 制石器)为主要工具的旧石器时代到以(磨 制石器)为主要工具的新石器时代。 1.4.我国在(河姆渡)遗址发现我国境内最早 人工栽培的水稻。 1.5.(巫师)担负着原始宗教的宣传、解释、 执行的任务。 1.6.“成均”之学以(乐教)为主。 1.7.原始社会教育的手段主要是(口耳相 传)。 2.1.西周教育的核心是(“学在官府”)。 7.11.1918年,俞子夷编《(毛笔书法测验)》, 为中国编制测验之始。 7.12.抗日军政大学的校训是:“(团结)、(紧 张)、(严肃)、(活泼)。” 7.13.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中 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教育家。 7.14.提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需要“六大 解放”的教育家是(陶行知)。 1-1.荷马时代的教育是(非制度化)的教育, 其目的是培养足智多谋的武士。 1-2.古风时代希腊社会最为重大的变化是最 终完成了氏族制度向(奴隶制)的转变,形 成了(奴隶制)国家。 、 7-11.马卡连柯创办的“高尔基工学团”和 “(捷尔仁斯基公社)”都是以教学和劳动 为基础的,劳动教育是他用以改造、培养 新人的一个重要途径。 7-12.创造“思维课”这一独特教学形式的 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把美 育视为同知识、(劳动)并列的第三种教育 因素。 1.2.“虞庠之学” 2.1.校 2.2.“六艺” 3.1.文士 3.2.五伦 3.3.《大学》 3.4.《学记》 4.1.书同文 4.2.行同伦 4.3.颁挟书令 4.4.黄老之学 4.5.焚书坑儒 4.6.玄学 4.7.汉代“太学” 4.8.汉代“宫邸学” 4.9.鸿都门学 4.10.国子学 4.11.国子监 4.12.隋朝监属五学 4.13.六学二馆 4.14.学田制 4.15.三舍法 4.16.升斋积分 4.17.社学 5.1.三纲五常 5.2.“必仁且智” 5.3.《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5.4.《进学解》 5.5.《三经新义》 5.6.朱子读书法 5.7.白鹿洞书院揭示 5.8.八股文 6.1.马礼逊学堂 6.2.宁波女塾 6.3.魏源 6.4.洋务教育 6.5.《劝学篇》 6.6.中体西用 6.7.癸卯学制 6.8.严复 6.9.梁启超 6.10.维新教育 7.1.《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7.2.壬子一癸卯学制 7.3.大学院制 7.4.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7.5.庚款兴学 7.6.留法勤工俭学 7.7.国立中学 7.8.抗日军政大学 7.9.黄埔军校 7.10.陈鹤琴 1-1.智者 1-2.“七艺” 1-3.“苏格拉底法” 1-4.“十二铜表法” 1-5.亚里士多德 1-6.柏拉图 1-7.西塞罗 1-8.昆体良 2-1.教会学校 2-2.修道院学校 2-3.大教堂学校 2-4.堂区学校 2-5.宫廷学校 2-6.骑士教育 3-1.文艺复兴运动 3-2.“快乐之家” 3-3.伊拉斯谟 3-4.《巨人传》 3-5.蒙田 3-6.马丁·路德 3-7.加尔文 3-8.耶稣会 4-1.文法学校 4-2.公学 4-3.“学园” 4-4.“星期日学校” 4-5.“导生制” 4-6.“新大学运动” 4-7.《国家教育论》 4-8.《费里教育法》 4-9.巴西多 4-10.柏林大学 4-11.贺拉斯·曼 4-12.《毛雷尔·拨地法》 4-13.昆西教学法 4-14.福泽喻吉 4-15.《学制令》 5-1.《大教学论》 5-2.泛智教育 5-3.《教育漫话》 5-4.“白板说” 5-5.《爱弥尔》 5-6.《林哈德和葛笃德》 5-7.《普通教育学》 5-8.《人的教育》 5-9.“恩物” 5-10.《教育论》 6-1.现代教育制度 6-2.现代学制 6-3.现代教育行政体制 6-4.教育系统 6-5.综合中学 6-6.双轨制 7-1.“新学校” 7-2.蒙台梭利。 7-3.杜威 7-4.新传统派教育 7-5.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7-6.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7-7.帕夫雷什中学 , 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大学”,相 传先王在“成均”用酒款待地位低贱的“效 人”,并宣讲教令,举行一些集体性的祭祀 活动。 1.2.“虞庠之学”:虞舜时代便有“痒”这种 教育机构。“痒”的本义是饲养家畜的地方, 后来又变为储存谷物之处,故又名“米廪”, 在原始社会中可能由老人负此责任,并附 带教育儿童和青年,后又发展为养老之所, 并负一部分教育责任。 2.1.校:其原意为“木囚”,即用木头或竹 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后来逐渐演变 为习武和比武的场所。在这里,奴隶主贵 族及其子弟不仅受到内容相当广泛的军事 训练,而且还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各项考试。 夏代的“校”,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比较完备 的军体性质的教育机构。 2.2.“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 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 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3.1.文士:是一种操持礼乐仪式的人员,他 们都以领主给的俸禄为主,不能过问、干 预政治。 7-8.苏霍姆林斯基: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实 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世界著名的教育学者, 他一生辛勤工作,硕果累累,共写出41部 专著,600多篇论文,近1200篇童话和儿 童故事。他的多篇论著流传于世界各地, 被称为前苏联教育思想的泰斗。他的教育 实际经验和许多有益的理论观点,对现代 教育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1.2.简述大房子的内容。 1.3.简述教育起源的原因。 1.4.简述中国学校教育萌芽的时期及学校形 式。 1.5.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2.1.简述瞽宗的内容。 2.2.简述西周“学在官府”教育体制的特征。 2.3.简述六艺教育的内容。 3.1.简述二次学术下移的原因及其局限性。 3.2.简述官学衰落的直接原因。 3.3.简述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 3.4.简述举一反三。 3.5.简述因材施教的内容。 3.6.简述明人伦。 3.7.简述儒家的反求诸己。 3.8.简述荀子虚壹而静的内容。 3.9.什么是三纲领八条目? 3.10.教学相长的内容是什么? 3.11.尊师重道的内容是什么? 3.12.什么是藏息相辅? 3.13.豫时孙摩的内容是什么? 3.14.什么是启发诱导? 3.15.长善救失的内容有哪些? 3.16.墨家的教育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3.17.简述孔子对教育做出的主要贡献。 3.18.简述墨家的“巨子相承”制度的内容。 3.19.简述孔子学思并重的教学原则。 3.20.简述孔子“身体力行”的含义。 4.1.简述“独尊儒术”的内容和意义。 4.2.简述苏湖教法。 4.3.什么是监生历事制? 4.4.《四书集注》的内容是什么? 4.5.简述“文翁兴学”的内容。 4.6.如何理解文教政策这一概念? 5.1.简述董仲舒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的内 容。 5.2.简述颜之推关于学习方面的四种见解。 5.3.简述韩愈“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 5.4.简述王安石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5.5.简述王守仁“训蒙教约”的内容。 5.6.简述王夫之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 5.7.简述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的主要内 容。 6.1.太平天国文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方面? 6.2.简述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的类别。 6.3.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想的学校教育 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4.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有哪些措施? 6.5.康有为、梁启超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6.6.简述严复教育思想的四个方面。 6.7.简述早期教会学校的性质、特点及意义。 6.8.简述张之洞关于师范教育思想的主要内 容。 7.1.简述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 7.2.简述民国政府“党化教育”之教育宗旨。 7.3.简述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7.4.简述壬戌学制及指导思想。 7.5.简述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教 育改革实验中最有影响的教育改革实验。 7.6.简述瑞金时期的文教建设总方针和总任 务。 7.7.简述延安时期的文教方针和政策。 7.8.简述抗大的教育方针、校训和主要任务。 7.9.简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经验。 1-1.简述《荷马史诗》。 1-2.简述苏格拉底的“智德统一”论。 1-3.简述帝国时期罗马教育显著变化的五个 方面。 1-4.简述昆体良关于教师的论述的几个方 面。 1-5.简述雅典教育。 1-6.简述斯巴达教育。 1-7.何谓“智者派”? 2-1.骑士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2.简述中世纪大学的学位制度。 2-3.简述中世纪西欧教会学校的主要类型。 2-4.简述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程序。 2-5.简述城市学校及特点。 2-6.简述中世纪大学的组织机构。 3-1.简述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14世纪的原 因。 3-2.简述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3-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3-4.简述佛杰里奥“自由教育”思想的主要 内容。 3-5.简述伊拉斯谟的教育思想。 3-6.简述耶稣会学校管理的主要特点。 4-1.简述“福斯特法案”的内容。 4-2.什么是实科中学? 4-3.简述洪堡德教育改革的内容。 4-4.简述彼得一世文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4-5.简述美国的“6—3—3制”。 4-6.什么是“藩学”? 4-7.什么是“寺子屋”? 4-8.简述《教育敕语》的内容。 4-9.简述美国中等教育的7大目标。 4-10.简述幕府时期日本具有等级特点教育 机构的三种类型。 5-1.什么是“绅士教育”? 5-2.简述“自然教育”的主要内容。 5-3.简述“形式阶段”思想的基本内容及积 极意义。 5-4.什么是“要素教育论”? 5-5.简述斯宾塞认为人的完满生活的五种活 动。 5-6.简述斯宾塞知识比较价值的五个次序。 6-1.简述费舍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6-2.简述《诺伍德报告》的中心内容。 6-3.简述巴特勒教育法。 6-4.简述“郎之万一瓦隆教改方案”的目标 及原则。 6-5.简述“富尔法案”三原则的内容。 6-6.简述联邦德国的教育体制。 6-7.简述日本战后改革教育的主要特点。 7-1.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7-2.简述巴格莱在《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 育的纲领》一文中,提出的促进美国教育 改革的四项要求。 7-3.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 7-4.简述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思想的几个方 面。 7-5.简述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教育三大原 则。 7-6. 简述克鲁斯卡娅关于幼儿园最重要任务 “成均”是传说 中五帝时代的学校。“成均”的本义是指平 坦、宽阔的场地,并且是经过人工加工的, 很可能是指原始部落居住区内的广场。这 类广场在收获季节用于堆积收获物,同时, 也是全体氏族成员聚会、娱乐、举行宗教 祭祀活动,或向氏族成员宣告首领教令及 决定的场所。“成均”的教育以乐教为主。 1.2.简述大房子的内容。答:“大房子”指 原始人类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据考古学 家推测,这种大房子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 所,氏族会议、节日和宗教性的活动,包 括祭祀在内的活动以及接受风俗习惯和原 始礼仪教育的各种活动均在这里举行。 1.3.简述教育起源的原因。答:人类社会是 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 活动。这种活动要求人类必须具有并不断 发展进行多方面活动的能力。因此教育起 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和需要, 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 种社会现象。原始人类在极其艰苦的生产 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人类最初的教育, 教育的产生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需要。社 会要求其成员能够继承并传授一代又一代 人所积累下来的生活经验和生产技能,使 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提高,这些都是 中国教育起源的原因。 1.4.简述中国学校教育萌芽的时期及学校形 式。答:学校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中 国就产生了学校的萌芽。中国学校教育类 型最早有两种:(1)“成均”指传说中五帝 时代的学校。“成均”的教育内容,以乐教 为主。(2)“庠”指传说中虞舜时代的学校。 兼作养老、储存谷物之处。养老是氏族社 会的传统,氏族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 活知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供养,由氏 族长者对下一代进行说教。这样养老的场 所就逐渐成为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的知识 的学校。 1.5.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答:原 始社会教育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由于原始社 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具备物质和精神等 方面的必要条件。因此原始教育不可能从 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也不可能成 为专门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性和无 阶级性。由于原始社会是集体生产与集体 生活,财产也是集体公有,人与人是平等 的,故原始社会的教育是社会性和无阶级 性的。(3)教育内容十分简单。原始社会教 育局限于一些原始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 以及宗教活动方面的内容。(4)教育以口耳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中外教育简史学习笔记英国近代教育制 度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教育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前,其教育就已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教育具有明显的宗教性和贵族性的特点. 英国有组织的教育是从基督教的传入时开始的.从公元6世纪到宗教改革近千年的时间里,教会垄断了英国教育.除了学徒训练和贵族教育外,一切有组织的教育都由教会提供,宗教影响和干预教育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色. 最初,英国的学校设在寺院或大教堂内,以后逐步分为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文法学校具有普通教育的性质,教授拉丁语文,进行一定的基础教育.歌咏学校具有职业训练的性质,培训教堂唱诗班成员.中世纪后期,随着英国牛津大学(1168年)和剑桥大学(1209年)的先后建立,以及各类学院的出现,英国传统学校的性质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文法学校与大学相联系,成为大学的预备学校.歌咏学校和后来出现的教本国语的读写学校,成为文法学校的预备学校.英国的教育开始形成具有一定等级的制度.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文法学校和歌咏学校又得到较快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学也附设文法学校.同时,在这一时期,在文法学校的基础上,英国又出现了公学,著名的温彻斯特公学(1387年)和伊顿公学(1440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决裂,自立国教,集政权与教权于一身,又创办了许多公学.同时,国教会也积极干预教育,教育成了教会的责任.16世纪后期,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步衰落,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培养资产阶级新人的需要,促使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和批判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这时,对教育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学校的发展与现实关系的认识上.培根当时指出,英国的学校只注重学习文宇,而不注重研究事物,缺少与现实的联系.弥尔顿也指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只局限于古典的语言文字,脱离现实,应该加强近代科学和实用学科的地位.这些新的思想的提出,对于英国近代学校的改革和学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640~168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形成了资产阶级和贵族阶级联合专政的制度,规定了英国资产阶级教育所具有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特质.同时,英国国教和其他教派的矛盾,也使得英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宗教的性质.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时期,许多教育家和团体主张教育革新,改革英国的封建教育制度.英国国教中分离出去的清教主义主张,应把发展近代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应重新考察文法学校的教育价值.科学家培根也认为文法学校的内容过于陈旧,主张应建立一个设有众多自然学科的所罗门宫.文学家弥尔顿主张建立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开设广泛课程的实科中等学校.政治家洛克也批评当时的文法学

中外教育简史

科目:中外教育简史 1.1.“成均” 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成均”,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五帝时代的“大学”,相传先王在“成均”用酒款待地位低贱的“效人”,并宣讲教令,举行一些集体性的祭祀活动。 1.2.“虞庠之学” 虞舜时代便有“痒”这种教育机构。 “痒”的本义是饲养家畜的地方,后来又变为储存谷物之处,故又名“米廪”,在原始社会中可能由老人负此责任,并附带教育儿童和青年,后又发展为养老之所,并负一部分教育责任。 2.1.校 其原意为“木囚”,即用木头或竹子围成栏格作为养马之所。后来逐渐演变为习武和比武的场所。在这里,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不仅受到内容相当广泛的军事训练,而且还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各项考试。夏代的“校”,实际上是一种发展比较完备的军体性质的教育机构。 2.2.“六艺” 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3.1.文士 是一种操持礼乐仪式的人员,他们都以领主给的俸禄为主,不能过问、干预政治。 3.2.五伦 具体来说,“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为“五伦”,是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3.3.《大学》指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 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 体。 3.4.《学记》 4.1.书同文 4.2.行同伦 4.3.颁挟书令 4.4.黄老之学 4.5.焚书坑儒 4.6.玄学 4.7.汉代“太学” 4.8.汉代“宫邸学” 4.9.鸿都门学 4.10.国子学 4.11.国子监 4.12.隋朝监属五学 4.13.六学二馆 4.14.学田制 4.15.三舍法 4.16.升斋积分 4.17.社学 5.1.三纲五常 5.2.“必仁且智” 5.3.《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5.4.《进学解》 5.5.《三经新义》 5.6.朱子读书法 5.7.白鹿洞书院揭示 5.8.八股文 6.1.马礼逊学堂 6.2.宁波女塾 6.3.魏源 6.4.洋务教育 6.5.《劝学篇》 6.6.中体西用 6.7.癸卯学制 6.8.严复 6.9.梁启超 6.10.维新教育 7.1.《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7.2.壬子一癸卯学制 7.3.大学院制 7.4.国立幼稚师范学校 7.5.庚款兴学 7.6.留法勤工俭学 7.7.国立中学 7.8.抗日军政大学 7.9.黄埔军校 7.10.陈鹤琴 1-1.智者 1-2.“七艺” 1-3.“苏格拉底法” 1-4.“十二铜表法” 1-5.亚里士多德 1-6.柏拉图 1-7.西塞罗 1-8.昆体良 2-1.教会学校 2-2.修道院学校 2-3.大教堂学校 2-4.堂区学校 2-5.宫廷学校 2-6.骑士教育 3-1.文艺复兴运动 3-2.“快乐之家” 3-3.伊拉斯谟 3-4.《巨人传》 3-5.蒙田 3-6.马丁·路德 3-7.加尔文 3-8.耶稣会 4-1.文法学校 4-2.公学 4-3.“学园” 4-4.“星期日学校” 4-5.“导生制” 4-6.“新大学运动” 4-7.《国家教育论》 4-8.《费里教育法》 4-9.巴西多 4-10.柏林大学 4-11.贺拉斯·曼 4-12.《毛雷尔·拨地法》 4-13.昆西教学法 4-14.福泽喻吉 4-15.《学制令》 5-1.《大教学论》 5-2.泛智教育 5-3.《教育漫话》 5-4.“白板说” 5-5.《爱弥尔》 5-6.《林哈德和葛笃德》 5-7.《普通教育学》 5-8.《人的教育》 5-9.“恩物” 5-10.《教育论》 6-1.现代教育制度 6-2.现代学制 6-3.现代教育行政体制 6-4.教育系统 6-5.综合中学

(全新整理)1月全国自考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 课程代码:004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卢梭反对压抑人性的教育,而主张( ) A.积极的教育B.城市的教育 C.知识的教育D.消极的教育 2. 我国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是( ) A.老子B.孔子 C.孟子D.荀子 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哪国的高等学府?( ) A.鲁国B.齐国 C.赵国D.楚国 4.先秦诸子百家中,被韩非称为“显学”的是( ) A.儒、墨B.儒、道 C.儒、法D.儒、黄老 5.元代书院的主要特点和变化是( ) A.出现官学化趋向B.具有民族特色 C.八股文学习D.管理松弛 6.陶行知创建的推进乡村教育的实验学校是( ) A.晓庄乡村师范学校B.河南村治学院 C.浙江诸家桥农村改进试验学校D.四川育才学校 7.洋务运动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A.龚自珍B.张之洞 C.康有为D.黄炎培 8.南京鼓楼幼儿园是谁创建的? ( ) 1

A.陶行知B.蔡元培 C.陈鹤琴D.张宗麟 9.京师大学堂创办于( ) A.1862年B.1898年 C.1900年D.1902年 10.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有名的教育理论是( ) A.实用主义B.活教育 C.生活教育D.乡村教育 11.首创“成绩测验”及其量表的教育家是( ) A.帕克B.莫·伊曼 C.赖伊D.桑代克 12.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 ) A.英语B.德语 C.拉丁语D.希腊语 13.夸美纽斯认为人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 ) A.6岁B.12岁 C.18岁D.24岁 14.美国现代教育家康南特的教育理论属于( ) A.要素主义教育流派B.永恒主义教育流派 C.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流派D.改造主义教育流派 15.在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中,被称为“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 ) A.富兰克林B.杰佛逊 C.帕克D.贺拉斯·曼 16.1944年英国颁布的重要教育法是( ) A.巴尔福教育法B.费舍教育法 C.巴特勒教育法D.中等教育法 17.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主张进行绅士教育应当在( ) A.家庭B.学校 C.教会D.社会 18.1755年俄国建立的莫斯科大学,只设法律、哲学、医学系,不设( ) 2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汇集--最新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汇集 一、浙江2002年1月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西周学校教育的内容以_________为纲。 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_________的主张。 3.科举制度中,考生的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反映梁启超儿童教育和女子教育思想的论著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5.民国时期最著名的二所幼稚园是陈鹤琴创办的_________和陶行知创办的_________。 6.西欧中世纪的世俗教育主要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二种形式。 7.美国各州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实行。 8.美国公立学校运动之父是_________。 9.赫尔巴特确定的教学过程四阶段是明了阶段、联想阶段和_________阶段、______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大学》提出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 )。A.明人伦B.明明德C.亲民D.止于至善 2.学田制首创于( )A.汉代B.唐朝C.宋代 D.明朝 3.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4.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A.董仲舒B.韩愈C.朱熹D.王守仁 5.洋务留学教育中共派遣留欧学生6批计约130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 )。 A.京师同文馆 B.北洋水师学堂 C.江南水师学堂 D.福建船政学堂 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立完整教育理论体系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 7.洛克认为,理想的绅士教育应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学徒式教育 8.授权郡和郡级市议会建立起地方教育当局的法案是( )。 A.1870年《初等教育法》 B.费舍法案 C.巴尔福法案 D.巴特勒法案 9."斯宾斯报告"的中心议题是改革(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10.二战后美国颁布的最重要的教育大法是( )。 A.《中小学教育法》 B.《高等教育法》 C.康南特的21条建 D.《国防教育法》 三、多项选择题1.明代钦定的学校教科书有( )。 A.《论语集注》 B.《四书集注》 C.《四书大全》 D.《五经大全》 E.《性理大全》 2.属于中华儿童教育社出版的刊物是( )。 A.《儿童教育》 B.《学前教育》 C.《幼稚教育》 D.《幼教理论 E.《幼稚园地》 3.北欧代表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有( )。A.唯多利诺B.伊拉斯谟C.拉伯雷D.弗杰里奥E.蒙田 4.1938年美国教育政策委员会为美国中等教育提出的中心目的包括( )。 A.民主精神 B.自我实现 C.人的关系 D.经济效率 E.公民责任 5.蒙台梭利卓有成就的研究领域有( ) A.弱智儿童 B.初等各科教育 C.幼儿教育 D.中等教育结构 E.小学教学法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

中外教育简史 一、填空 1、原始时期学校教育的萌芽(成均)和(虞痒之学) 2、原始时期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口耳相传)(模仿为主) 3、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4、新兴地主阶级成了(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5、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倡的 6、墨子的突出特点除了以廉爱为核心外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术)(军事知识) 7、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8、孟子主张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君子)(圣贤)(大丈夫)“性善论”求放心 9、荀子认为教育史(化性起为) 10、《大学》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步骤 11、《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 12、汉武帝采取(董仲舒)实行独尊儒术,并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置博士弟子50人,建立太学,这是 封建中央官学之始 13、汉景帝末年署郡郡守(文翁)创立地方官学 14、汉代私学就其程度说有(小学)(专经阶段)的区分 15、(书院)在元代出现官学化趋势 16 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最重要的教学形式 17 汉武帝元光年冬,接受(董仲舒)建议,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18 反对“信师是古”主张极文史(王充)的教育思想 19 胡媛的(分斋教学)设有(经义斋)和(治事斋) 20 (心即理,致良知)学说和教育作用,目的主张是(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21 (日生则日成,继善成性)是(王夫之)主张的 22 (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3 (1853年)为妇女开设女科 24 洋务创办的新式学堂:语言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25 (京师同文馆)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1862 26 (客宏)率领120名幼童留美 27 (京师大学堂)开我国近代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先河 28 (壬寅学制)我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虽经公布但未实施 29 (葵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 30 (黄炎培)近现代教育家,(职业教育)重要奠基倡始人 31 瑞金苏维埃政府的小学称(劳动小学)(列宁小学)或(红色小学);1934年开始统称列宁小学 32 抗日军政大学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33 (柏拉图)主要代表著作《理想国》《法律篇》 34 亚里士多德“论自由教育的两个基本点(闲暇)(自由科学) 35 (十二铜表法)是最重要的民法法典 36 西欧的教会学校包括(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区学校) 37 洛克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绅士) 38 赫尔巴特十分重视哲学,心理学对教育学的影响 39赫尔巴特的教育过程(管理)(教学)(训练) 40 赫尔巴特强调(教育性教学) 41 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明了阶段)(联想阶段)(系统阶段)(方法阶段)

(完整版)中外教育简史重点

1.夏商两代是我国奴隶制阶段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2.“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3.孟子关于教育作用的阐述;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好的政治还不如好的教育。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教育的目的“明人伦”。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4.荀子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传授。而诸经之中,荀子尤重《礼》《乐》认为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 5.《大学》提出教育的目标是三纲领,三纲领的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又提出八条目,八条目的内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豫时孙摩:豫 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 时: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 孙: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摩: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 7.正始年间何晏王弼,道家和儒学相结合产生新学——玄学,出现了多元化。汉代的 注重章句训诂变为注重义理称为魏晋经学。 8.宋代在入学法杖的历程中,理学产生。周敦熙和朱熹标志着理学的开端和完成。周 敦颐提出吸收佛道入儒学。 9.汉代太学的创建,标志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建立。得力于董仲舒和公孙弘。 10.宫邸学、四姓小侯学 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原因: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得此名, 11.私学:马融东汉名儒,郑玄。汉代私学就其程度说有小学 (书馆、学馆、书舍)和专经(经管、精舍、精庐)阶段的区分。相当程度:专经相当于太学,小学相当于小学程度。其中蒙学占更主要的低位 12.孔颖达精通儒学 13.隋唐时期佛教私学很流行;宋元明清私学分为蒙学和经管;蒙学教育:是以授书、 背书和写字为最基本的内容,教学中强调牢固记忆和基本训练及培养儿童符合封建伦 常道德的品质和习惯。 14.《三字经》宋王应麟;《百家姓》宋初人;《千字文》梁武帝周兴嗣 15.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形成是从汉代开始的。汉代察举最主要的是“贤良方正”和“孝廉”两科 16.察举中多以选拔经学之士为主,童子科、选拔13-16岁。 17.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18.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除汉代以来的对策、策论仍然保留外,明经科主要是经过“帖经”“墨义”考查士人对儒家五经原文识记的熟练程度。 19.董仲舒急于让的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了“王从天命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法”的治国方针,认为德教能够化民成俗,从而有效的预防犯罪。 20、韩愈提出人性分为三个等级:性之品有三、上焉者善焉而己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己矣。 21.王守仁为了达到是学者致良知、明人伦的目的,强调要引导学生“各得其心”学习贵在自得。 22. “中体西用”的内涵:“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中学指中国固有文化思想(主要指经史之学和纲常名教理论)及其教育制度;西学指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及其

《中外教育简史》练习

《中外教育简史》复习资料 一、单选选择题每小题所列备选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未选、多选或错选均无分。 1.西周诸侯所设大学称【】A.辟雍B.泮宫 C.东序D.上庠 2.清政府下诏“立停科举”是在【】 A.1903年B.1904年 C.1905年D.1906年 3.书院开始出现官学化倾向的时间是【】 A.北宋B.南宋 C.元朝D.明朝 4.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A.董仲舒B.韩愈 C.朱熹D.王守仁 5.体现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占有了一定地位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干部学校是 【】A.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B.黄埔军校 C.上海大学D.劳动学院 7.战国时期被称为“显学”的是【】A.儒家、墨家B.儒家、道家 C.道家、法家D.法家、兵家 8.王安石主持的教育改革是北宋兴学运动的【】A.第一次B.第二次 C.第三次D.第四次 9.孔子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是【】A.善言B.类比 C.列举D.设疑 10.“捐监”创行于【】A.宋代B.唐代 C.元代D.明代 11.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A.中华教育改进社B.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C.中国民生教育学会D.中华职业教育社12.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是【】A.王守仁B.朱熹 13.我国封建官学制度建立的标志是【】A.国子学B.国子寺 C.国子监D.太学 14.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创办“快乐之家”的教育家是 【】A.维多里诺B.佛杰里奥 C.委基乌斯D.瓜里诺 1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是【】

2011-01中外教育简史自考真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试题 课程代码:004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先提出“克己复礼为仁”思想的教育家是( A )上3-43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首先提出“染丝说”的教育家是( C )上3-47 A.老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3.首先提出“庶富教”思想的教育家是( A )上3-35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4.孔子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方法是( C )上3-40 A.善言 B.类比 C.列举 D.设疑 5.八股取士起自( D )上4-78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明代 6.以“察举制”为选士制度的朝代是( C )上4-105 A.战国时期 B.秦代 C.汉代 D.唐代 7.四次“禁毁书院”发生在( D )上4-100 A.汉代 B.北宋 C.南宋 D.明代 8.制订“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教育家是( A )上4-104 A.朱熹 B.吕祖谦 C.陆九渊 D.张栻 9.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是( C )上6-181 A.北洋水师学堂 B.上海电报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10.陈鹤琴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论是( B )上7-219 A.实用主义 B.活教育 C.生活教育 D.乡村教育 11.古希腊著名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办了( B )下1-299 A.希腊学院 B.吕克昂学园

C.雅典学院 D.阿加德米学园 12.柏拉图认为要想成为哲学家,必须学习( C )下1--298 A.音乐 B.文法 C.辩证法 D.修辞 13.中世纪前期西欧最好的教育机构为( A )下2-313 A.修道院学校 B.宫廷学校 C.堂区学校 D.城市学校 14.西欧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 B )下2-319 A.英语 B.拉丁语 C.德语 D.希腊语 15.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教师贝尔和兰开斯特创办的学校被称为( D )下4-346 A.“文法学校” B.“公学” C.“星期日学校” D.“导生制学校” 16.1786年,俄国颁布的第一个实行国民免费教育的法案是( D )下4-363 A.初级学校章程 B.国民教育章程 C.学校教育章程 D.国民学校章程

中国通史

基础教育(中文方向)专业 《中国通史》课程(9018)自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课。通过讲授原始社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系统知识,培养历史分析能力,提高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需要的中国历史方面的基本素质。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传统和现代的历史分析方法,掌握从原始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和系统知识,学会基本的历史考察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对历史上的各种制度、事件、现象和人物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述。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或区别 学习本课程应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基础理论知识。本课程的内容应以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人民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汉民族与各民族的相互关系状况、影响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主要文化艺术成果等为重点。其难点是正确把握整体历史的有机发展,对历史发展中的人和事予以客观评述。本课程是学习中外教育简史、中国小说史以及汉语语言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编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群时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群存在的情况,掌握猿人阶段的元谋猿人、北京猿人的体格特征和生活状况,古人阶段的周口店新洞人的生活状况。 –1–

(二)课程内容 一、猿人阶段 二、古人阶段 (三)考核知识点 1、元谋人 2、蓝田人 3、北京猿人 4、周口店新洞人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新洞人 (2)领会:火在人类进化中的意义,原始人群的婚姻关系。 第二章氏族社会时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基本情况,深刻理解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发展,熟练掌握神话和传说时代的历史。 (二)课程内容 一、母系氏族社会 二、父系氏族社会 三、神话和传说 (三)考核知识点 1、山顶洞人 2、仰韶文化 3、半坡遗址 4、河姆渡文化 5、大汶口文化 6、良渚文化 7、黄帝、炎帝 8、尧、舜、禹 8、禅让制度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山顶洞人、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黄帝、炎帝、尧、舜、禹、禅让制度。 2、领会: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第二篇奴隶社会 第三章夏商奴隶制的形成和发展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夏朝的建立、灭亡,商朝的建立、灭亡的基本情况;熟练掌握制度、经济和文化,商朝政治经济制度及经济文化状况。 (二)课程内容 –2–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均无分。 1.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 C )上3-32 A. B.尹文 C.老子 D.庄子 2.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教育家是( A )上3-36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3.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 B )上3-48 A.君子 B.兼士 C.大丈夫 D.大儒 4.对待传统文化,儒家的态度是( D )上3-49 A.废先王之教 B.绝圣弃智 C.述而且作 D.述而不作 5.秦王朝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是( B )上4-73 A.大兴文字狱 B.焚书坑儒 C.书同文 D.严订学规 6.魏晋“玄学”属于( B )上4-75 A.儒家 B.儒道兼综 C.法家 D.墨家 7.我国现存最早的蒙书是( A )上4-94 A.《急就篇》 B.《凡将篇》 C.《苍颉篇》 D.《爰历篇》 8.北宋第二次兴学的主持人是( B )上5-138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宋徽宗 D.蔡京 9.京师同文馆创办于( B )上6-180 A.1840年 B.1862年 C.1898年 D.1902年

10.黄埔军校创立于( C )上7-237 A.1921年 B.1923年 C.1924年 D.1927年 11.《论雄辩家》的作者是古罗马的( A )下1-306 A.西塞罗 B.托马斯 C.昆体良 D.奥古斯丁 12.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的掌管者应该是( A )下1-296 A.哲学家 B.商人 C.手工业者 D.军人 13.在西欧中世纪早期,除了教会学校外,出现了培养封建统治接班人的( C )下2-313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世俗教育 D.教会教育 1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的孟都亚宫廷学校,也称为( B )下3-326 A.“儿童之家” B.“快乐之家” C.“劳动之家” D.“生活之家” 15.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报馆经理雷克斯创办的学校被称为( B )下4-346 A.“公学” B.“星期日学校” C.“文法学校” D.“导生制学校” 16.1708年,创办“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的德国教育家是( C )下4-357 A.赫克 B.魏玛 C.席姆勒 D.费希特 17.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D )下4-359 A.《教育漫话》 B.《教育论》 C.《论教育》 D.《爱弥尔》 18.英国在1902年颁布的教育法案即( C )下6-438 A.费舍法案 B.斯宾斯法案 C.巴尔福法案 D.巴特勒法案 19.首次提出“成绩测验与量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D )下7-492 A.赖伊 B.莫伊曼 C.杜威 D.桑代克 20.通过签订东西德和平统一条约,实现两个德国统一的时间是( C )下6-451 A.1988年 B.1989年 C.1990年 D.1991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