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
人口社会学死亡和迁移讲义

人口社会学第六讲:死亡(1)

一.死亡的统计

1.死亡的判定:生命的终结就是死亡,但是对于死亡时间的判定并不简单,就如同一个生命开始时间的判定也不一致(是从怀孕开始,还是从分娩出生开始)。一般把心脏跳动、呼吸作为生命的基本特征,把心脏停止跳动(没有脉搏)和呼吸停止作为生命终结的表现。但是,现在也出现了“脑死亡”的概念,把大脑系统的永久性破坏(即使还有心跳和呼吸)判定为“脑死亡”(“植物人”在这个意义上也没有生命)。

2.死亡的申报制度:死亡发生后,按照政府制度需要由有关部门(医院、公安部门、行政部门)开具死亡证明,说明死亡者身份、死亡地点、死亡时间和死亡原因。在一些国家采取“属地”申报制度,即由死亡发生地点的有关部门申报和统计。我国和另一些国家采取“属人(属籍)”申报制度,即由死者户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申报和统计。

3.死亡统计指标:

(1)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

粗死亡率= 该地该年死亡人数/该地该年平均人数×1000‰;

CDR一般在6-35‰水平,高于20‰属于高死亡率。中国1999年粗死亡率为15.2‰;

(2)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death rate):

年龄别死亡率= 该地该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该地该年某年龄组平均人数×1000‰;

(图示:14-18岁组死亡率最低,40岁后逐步升高,55-60岁后加速升高;

不同国家的比较可以清楚地显示社会经济、医疗卫生发展水平)(3)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婴儿死亡率=该地该年未满周岁婴儿死亡数/该地该年活产未满周岁婴儿数×1000‰;

但分母与分子可能不完全是同一批人(李若建,1992:111)。

(4)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新生儿”定义各国不同,中国为“未满月”)新生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数/活产人数×1000‰;

(5)死因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某种死因在该年该地所有死亡人数中的比例;如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数/活产婴儿数×100,000‰;

(6)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标准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标准人口相应年龄组的比例)之和;

考虑到各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差异,进行“标准化”(以相比较中的一个人口或者各人口统一的平均年龄构成为“标准”)以便进行相互比较;

(7)平均死亡年龄(某一时期全体死亡者的平均年龄)。

4.死亡的群体差异:

(1)年龄组差异:婴儿高死亡率,青少年低死亡率,中年之后死亡率递增;

(2)性别差异:各年龄组,女性死亡率都低于男性(反映在出生预期寿命的差别上);

(3)城乡差异:城市与乡村在行业、职业结构,收入水平与消费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别,(4)社会阶层差异:穷人死亡率高,富人人死亡率低(消费、医疗条件);

(5)教育水平差异:受到较多教育的人死亡率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死亡率高;

平时的健康常识、护理知识,生病时就医的知识;(教育高的人一般收入高);

(6)地区差异:自然生态因素(高原、寒带、气候恶劣地区,健康差,死亡率高);

基础设施因素(交通不发达、人口稀少地区,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

社会发展水平(穷国、富国的生活水准、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

二.生命表和出生预期寿命

1.生命表:根据一个人口在某一个年度统计的各年龄别死亡率编制而成,并假设该年度各年龄别死亡率在前后各年度保持稳定不变,换言之,以各年龄组在某一年的死亡率来代表每一代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死亡率。在社会-经济-卫生条件稳定的社会,这种假设基本上符合实际情况,但在社会-经济-收入-卫生医疗条件有明显变化的社会,这一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距离很大。

美国根据1959-1961年统计结果编制的简化(5年组)生命表

N L x = l x+1×5 + n d x ×2.55;T x = T x+1 + L x;(Shryock, Siegel and Associates, 1976:253)

2.生命表方法在其他人口专题研究中的使用:

死亡研究(把死亡看作是人们从“存活”人口组的退出);

婚姻研究(把结婚看作退出“单身”人口组);

迁移研究(把迁出看作退出“本地”人口组);

(结婚后仍然存在变数(离异、丧偶、再婚),迁出后仍然可能迁回。)

3.出生预期寿命:

即生命表中第一行0岁时“存留寿命”。一个人口所统计出来的出生预期寿命可以与其他人口进行横向比较和自身历史上的出生预期寿命的水平进行纵向比较。

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1957年57岁;1965年62岁;1980年68岁,1990年69岁。

出生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中国1990年男性66.85岁,女性68.55岁(差1.7岁)。

三.死亡原因分析

1.死因分类:

中国卫生部门的死因统计(1987年)分为17大类(参见李若建,1992:114;佟新,2000:118;两者略有不同)。

人口社会学的5大类死因:(1)外源传染病,(2)老年退化性疾病,(3)妇婴疾病,(4)外因死亡:非正常死亡,如火灾、水灾、交通事故、战争、自杀、他杀等;(5)其他(灾害如地震导致死亡)(佟新,2000:119)。

2.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

3.主要死因和次要死因:

4.死因结构分析:

中美两国死亡原因结构比较

(李若建,1992:133;佟新,2000:122);

5.“实际死因”(actual cause of death)分析:

6.婴儿死亡率分析:

(1)婴儿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差别极大,如在90年代,日本(4.3‰)是阿富汗(163‰)的38倍。(新加坡为4.7‰,芬兰4.4‰,莫桑比克148‰,几内亚143‰,佟新,2000:109)。

(2)国民收入平均水平:

(3)家庭情况比较:

(4)族群比较:

(5)性别比较:

(6)城乡比较:

7.患病率、就医率与人的寿命:

总患病率= 某期间患有各种疾病的第一次病例数/ 同期观察的平均人口数;

强调第一次病例,避免重复计算;

总发病率= 某期间某病所发生的各种病历总数/ 同期观察的平均人口数;

计算疾病的发病水平;

(1)不同年龄、性别就医率差异(一般男性逞强,不注意健康):

(2)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

平均寿命与各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四.影响死亡的各种因素

人的死亡极限寿命:记录中最长寿的是1986年死亡的一个日本人(121岁);

医学界、生理学家根据不同道理提出极限寿命的各种假设:150-180岁?

(1)以人的脑重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来推算寿命:

寿命(年)=10.839×脑重量(克)0.036×成年体重(克)-0.225 (2)人的寿命是细胞分裂的周期(120岁);

(3)认为寿命与生长期之间是5-7倍的比例:(如生长期为20-25岁)

寿命=(20-25)×(5-7);(约为100-175岁);

1.生理因素:

(1)遗传基因:先天性遗传疾病(血友病、爱滋病、精神病等);

(2)生活方式:饮食起居习惯、饮酒吸烟习惯、运动习惯、卫生习惯,

(3)性格特点:性情暴躁或平和、功利心强或弱、敏感或麻木、失眠或睡眠良好、2.自然因素: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的自然因素:

(1)自然条件中可能导致意外死亡的因素:山区交通条件、海岛、湖泊河流;

(2)自然灾害:地震、水灾、海啸、台风、森林火灾、等等;

3.社会-经济因素:

A. 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治愈率、意外死亡的个人因素:

(1)收入水平:居住条件,饮食、服装用品;

(2)教育程度(卫生和疾病知识):卫生习惯、外伤或普通疾病的判断与简单处理;

(3)婚姻家庭:童年时是否有父母抚养;成年单身者、丧偶者的生活习惯与健康;

(4)行业与职业:成年人选择的“危险职业”(警察、消防员、矿工、海员等);

(5)生活观念和心理素质:乐观、悲观;稳定或不稳定;

B. 影响人们健康水平和患病率、治愈率、意外死亡的社会因素:

(1)社会、居住社区公共设施(住房建筑、卫生设施、污染处理)的水平:

(2)社会医疗设施与条件:;

(3)交通器材与设施:

(3)劳动保护条件:

(5)社会治安状况:交通管制体系,犯罪预防体系;

(6)社会、单位、家庭医疗保障-保险体制:体系规模、支付水平、可靠程度;

(6)传染病源的控制与预防:

(7)生存与工作的精神压力:工作节奏、竞争强度、失业危险、物价压力等;

(8)社会动荡、恐怖活动、内战、战争:导致人们被暴力所波及而死亡;

(9)政治运动:

五.死亡研究

(一)死亡差异分析:

1.年龄格局:分年龄组死亡率曲线,显示不同年龄的死亡概率;

变化的4个阶段:0-10岁(由高到低迅速下降);10-35岁(低水平,缓慢上升);

35-90岁(加速增高);90岁以后(保持高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原因分析:弃婴、溺婴习俗;接生方法与条件;

2.性别格局:

(1)女性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得女性死亡率低于男性;

(2)男女死亡率年龄差。

(3)女性发病率较男子高,但死亡率比男性低:

(4)在社会急剧变化时,妇女承受能力强,死亡率变化比男性要小;

(5)婴儿死亡率中的性别差异,也许反映父母对婴儿的性别选择(歧视);

(6)男性和女性的职业差异(危险程度),使不同性别具有不同死亡率;

(7)男性和女性在整体上具有的性格差异:

3.不同受教育水平人口之间的差异:

1990年中国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这几个教育水平组之间的标

准化死亡率差异:男性:11.8:7.5:5.6:4.5:3.4(佟新,2000:115)。

4.社会阶层差异:

(1)美国1993年死亡率最高的11个职业:

(2)中国1990年各职业死亡率:

5.地区差异:

(1)各地区之间在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方面存在差异:

(2)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制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国家差异;

6.城乡差别:

大城市、小城市、镇、乡村居民的死亡率不同,城市化水平与死亡率为正相关。

7.族群差异:

(1)各民族居住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因各自所居住地区差异而带来的族群死亡率差异;

(2)如不同族群居住在同一个地区,各族群所具有的与宗教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观念行为、民间组织、地方制度使得人们的婚姻形式、家庭规模、卫生习俗、就医态度、看待疾病和死亡的态度都可能不同,从而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各族群人口的死亡率;

(二)死亡对社会的影响:

1.死亡率与生育率;

(1)高死亡率往往导致高生育率(人们需要保证“幸存子女规模”)

(2)出生率对死亡率的影响,反映了不同的“代”(generation)所具有的生长环境对他们的健康和死亡机会的影响;(“幸运的一代”具有较多的机会,“不幸的一代”);

2.死亡与迁移:

(1)迁移活动所增加的对于移民死亡的风险:

(2)迁移对于传染病的传播;

3.死亡研究理论: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死亡模式:

(A)传统农业社会:高死亡率(15-30‰左右);高婴儿死亡率(150-200‰);低预期寿命(20-35岁);

(B)工业社会:低死亡率(10‰左右);低婴儿死亡率(10-20‰);高预期寿命(66岁);

(C)中国人口死亡模式:解放前属于传统农业社会模式;解放后社会医疗体制(城市公费医疗、农村合作医疗)的作用使得死亡率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条件下迅速下降。

4.中年人死亡现象:

5.现代性和“死亡风险参量”:

6.流行病转变理论:提出5个基本命题

(1)死亡率是人口动态变化的基本因素;

(2)传染病将逐渐减少,人为疾病将成为人类主要致死原因;其过程可分、为3阶段:

A.传染病猖獗-高(波动)死亡率,预期寿命20-40岁;

B.传染病被逐渐控制,死亡率开始降低,预期寿命30-55岁;

C.传染病进一步受到控制,人为疾病增加,死亡率降低,预期寿命70岁以上;

(3)流行病的转变对不同人群效果不同,有利于年轻人和女性;

(4)欧洲国家死亡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生活水平和营养的提高;

不发达国家死亡率降低,主要是由于医药的发展和普及;

(5)流行病转变的4种模式(李若建,1992:156-157;Kitagawa提出3种模型):典型西方模式(西欧):18世纪期间从高死亡率逐步演变为低死亡率,传染病被

人为疾病替代;

加速转变模式(日本、苏联):因人工流产的普及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同时生

育率在二战前就迅速降低;

延迟转变模式(发展中国家):二战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迅

速降低死亡率,但生育率仍很高;

改变的延迟模式(韩国、新加坡):二战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传染病加速得到控制,

因政府号召的节制生育政策,使得60年代生育率

即开始下降;

7.“安乐死”:

1937年瑞士制定法律,使“安乐死”合法化。1996年荷兰9700人要求医生协助“安乐死”,3600人被批准。现各国政府、社会对于“安乐死”仍有争议。

涉及到人们对生命的态度和权力。动物一般不可能会“自杀”,自杀表现了人们对于自己生命的权力。有些疾病的晚期非常痛苦,让病人“少受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是慈悲和人道主义的体现。

人口社会学第六讲:迁移(1)

一. 人口迁移的定义与分类

“迁移”一般指人口(个体或群体)在地理空间上的移动。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地理距离,一个是停留或居住的时间长度。此外,有的人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迁移,如5年内迁移3次到4次,或者四处流浪,所以在研究迁移时,还需要注意迁移者在居住停留地的稳定程度,1.彼得森(William Petersen,1958)的“迁移”定义

彼得森提出了5种迁移分类:(1)原始的迁移,(2)强制的迁移(forced migration),(3)被迫的迁移(impelled migration),(4)自由的迁移,(5)大众的迁移。考虑的主要是迁移的4种原因(环境的压力、人为的迁移政策、个人改善生活的愿望、社会的集体力量)和结果(创新与保守)。

2.廖正宏关于人口迁移的分类(1985):

(1)时间因素(迁移是永久性的、临时性的,还是流动性的?);

(2)距离因素(地理距离的远近);

(3)跨越的界限(国境、省界、县界、乡镇行政区划的边界);

(4)牵涉的单位(国家、省、地区、县、乡村)和文化集团(如伊斯兰教群体);

(5)人数(个体、家庭、群体);

(6)动机(自愿、非自愿和被强迫的;是经济动机还是非经济动机;或是其他因素如:婚姻、家庭团聚、个人健康、个人发展机会等);

(7)自发程度(自发性的,还是政府组织的迁移项目)。

他提出了迁移4个主要原因:

(1)生态推力(ecological push),(2)政府政策(migration policies),

(3)改善的期望(higher aspiration),(4)社会惯性(social momentum),

以及迁移后出现的两类结果:(1)保守的(conservative)

(2)创新的(innovating)后果,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考虑对人口迁移进行分类。

3.李若建对于人口迁移的分类(1992)

(1)“国际迁移”:合法移民、(保留原国籍的)侨民、偷渡难民、旅居的求学者等;

(2)“境内移民”:区域之间的迁移,城乡间的迁移,因各种原因的迁移(职员或士兵的工作调动、求学、婚姻、需求新的就业机会、家庭团聚、退休等;

(3)“流动人口”:职业性流动(海员);季节性流动(养蜂人、游牧民、采茶人);

通勤式流动(每日或每周“摆动”于两地之间的职工);朝圣或旅游者;

他分析了影响人口迁移的4个因素:

(1)生理因素,(2)自然因素,(3)经济因素;(4)社会因素;

二.在我们对于迁移活动进行分类时一般考虑的因素

对人口迁移进行分类一般所采用的标准和关注的方面有14个:

1.移居时间:永久或临时;

2.地理距离:远或近;

3.跨越的行政管理边界:乡、县、省、国家之间的边界;

4.人数规模:个人、家庭、群体;

5.自发程度:自发行为、政府组织集体移民与安置办法(如兵团);

6.牵涉的迁移者个人特性:女性(性别)、手艺人(职业)、朝圣者(迁移目的)等;

7.牵涉的单位性质:

8.迁移者的自愿程度(强制、被迫、自愿、开拓者等);

9.迁出地与迁入地性质比较:如城乡性质比较:农村-城市,城市-农村,农村-农村;

10.迁移原因分类:婚迁、求学、退休、找工作、家庭团聚、宗教避难、政治避难;

11.移行为的合法性:(国际)非法移民、短期居住、永久居住、公民身份;

12.迁移潮流的方向与逆方向:城市的繁荣期、萧条期会吸引迁入者或使他们回迁;

13.先后迁移者之间的关系:先迁者鼓励并帮助后迁者的“链式迁移”模式);

14.迁移者在迁入地居住的稳定性:不断的、周期性的迁移行为(迁移惯性);

三. 迁移的统计指标

具体的迁移指标:

(1)迁入率(in-migration rate)= 该地区该年迁入人数/该地年平均人数×1000‰;

m i= M I/P;

(2)迁出率(out-migration rate)= 该地区该年迁出人数/该地年平均人数×1000‰;

m e=M E/P;

(3)总迁移率(total-migration rage):mt = m i + m e = (M I + M E )/P;

总迁移率=(该地该年迁入人数+ 迁出人数)/ 该地年平均人数×1000‰;

表示参与迁移活动总人数(其中可能有重合部分,如有人一年里迁入又迁出)

(4)净迁移率(net-migration rage):m n = m i —m e = (M I—M E )/P;

净迁移率=(该地该年迁入人数—迁出人数)/ 该地年平均人数×1000‰;

表示在迁移活动中本地区总人数的增减。

(5)迁移比(Migration ratio):mr = (M I—M E )/(B—D);

B:出生人数;D:死亡人数。

四.中国人口迁移史

(一).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1988)

根据文献记载进行考证,分各个历史时期,详细介绍了各个朝代中国人口的规模和地理分布情况。

影响人口迁移的几个因素:

1.经济发展:

2.战争对人口的直接(杀戮)和间接(通过对经济的破坏)的消极作用

3.原始自然资源的农业开发(岭南),

4.人口锐减后,其他民族的补充(“两湖填四川”),

5.边防移民(锡伯族2千余人,在18世纪中叶从东北迁往新疆戍边);

(二).沈益民、童乘珠《中国人口迁移》(1992),第47页-131页。

1.秦汉至清朝时期政府组织的人口迁移的几个主要类型:

(1)充实都城:

(2)分裂时期相互掠夺人口:充实兵源、增加经济实力与赋税;

(3)移民实边::

2.1949年以后中国人口迁移的几个潮流:

(1)南下干部,(2)安置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事业人员,(3)60年代“三线”建设,(4)资源开发(劳动力迁移),(5)移民垦荒边疆,(6)大学招生与分配,(7)干部精简下放,(8)“上山下乡”运动和“五七干校”与后来的返城潮;(9)“困难时期”自发移民;

(10)“改革开放”后的“下海”(向沿海经济特区的移民)。

五.国际人口迁移

1.历史(参看佟新,2000:152,图5-3):近500年世界人口迁移方向;

2.现状:

(1)战争导致的跨国移民:;

(2)一些国家因缺乏劳动力而引进的“外籍劳工”:

(3)发展中国家向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留学-就业”的“智力输出”,

(4)跨国公司招聘的外国雇员:合同制就业;

(5)以旅游、贸易为名进入其他国家并“暂时性停留”:

六. 迁移者选择性与迁移原因分析

Paul Shaw (1971年)著作中的论述

1.关于“迁移者选择性”

关于分析“迁移者选择性”时通常考虑的因素:

(1)年龄:(2)性别;(3)教育水平:

(4)职业;(5)有些地区在历史上形成了某种职业的培训地。

(6)婚姻状况:(7)家庭角色:(8)住房:个人是否拥有住房(购买或自建。

(9)种族或民族成分:(10)生命周期的阶段(Stages in life cycle)。

2.关于“迁移原因”的论述

(1)“抱负型”(Aspiring):

(2)“错位型”(Dislocated):

(3)“后果型”(resultant):

(4)“偶发型”(Epiphenomenal):

3.关于“迁移决定”做出过程的分析

(1)对于目前居住地不满,从而开始对目前居住地的好坏做出评估;

(2)潜在迁移者对于目前居住地和其他若干潜在的迁往地之间在各方面系统和仔细地进行比较。从而决定是否迁移和选定迁往地;

(3)在迁往地基本选定之后,需要进行这次迁移的“可行性”研究,

(4)实施迁移行为:。

4.迁移的费用的分析:

(1)原居住地财产处置过程中的损失:

(2)迁移过程中的费用:车船票、行李托运费、途中食宿费用,等等;

(3)在新居住地安家立业所需的费用:

人口社会学第七讲:迁移(2)

一.Paul Shaw (1971:41-52)的迁移研究.

Shaw主要分析的是“空间-地理因素”(Spatial aspect),他主要谈到了4个方面:

1.距离:地理距离通常被视为阻碍迁移的因素。

2.方向和分阶段迁移:

3.“引力”概念(the gravity concept):计算公式:M = fn(1 / D n),

4.所争取的机会与竞争中的移民:

二.Todaro(1976: 21-46)的迁移研究

(一)农村—城市的人口迁移

来自农村的移民给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基础设施方面:道路、住房、公共交通、电力供应、供水等等,

(2)公共服务设施:学校、医院、图书馆、食品供应、娱乐场所等等;

(3)社会秩序及其管理:犯罪现象、警察、监狱、交通管理等等;

(4)新社区的形成及其管理:新移民区、贫民窟、区域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种族与文化的亚群体等等。

(二)国家内部区域间迁移研究的经济模型:

Todaro在对移民进行分析时,大致划分为三类主要特征:(1)人口特征(年龄、婚姻状况、性别);(2)教育特征(上学情况);(3)经济特征(贫困、没有土地、没有技能的农民在村落中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Todaro提出了一个可供我们参考的分析迁移的经济模型(第30页):

精神回报城-乡联系

三.John Goodman(1981:130-148)的迁移研究

Goodman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信息这一因素作用的分析,来讨论在迁移决定过程中信息和信息的不确定性。

1.关于“信息”,

2.微观层次研究迁移的经济模型,

3.经济学上常用概念“成本分析”,

四.G ordon F. De Jong and James I. Fawcett(1981:13-58)的迁移研究

下面我们从11个方面来分析人们如何做出迁移的决定并实施迁移行为。

1.移民的差异性和“迁移的选择性”(移民群体与留居者群体的比较);

2.移民规模、方向和距离模型(数量、方向、距离);

3.“生态理论”:一个地区的人口和劳动力规模资源分配和工作机会(人口与生态/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

4.Lee的迁移模型:

+ 拉力

—推力

O 无影响因素

5.流动性转变:人口、劳动力的地理流动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而提高(经济规模增大——各地区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劳动力流动);

6.经济最大化理论:

7.居民的决策模式:

8.异地社会流动:

9.对居住地的满意程度: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考虑,

10.关于“迁移原因”的分析:

11.期望价值模型:MI = ΣV i Ei

7个因素:健康、地位、舒适、刺激(娱乐、创造)、自主、联系、伦理。

五.Sarah Harbison (1981: 225-251)的迁移研究

国际人口迁移

(一)廖正宏《人口迁移》(1985),pp. 235-243。

1.国际移民政策:

(1)合法“访问”(求学、探亲、开会、旅游、生意);采用护照和签证制度来管理;

(2)合法“移民”(投资移民,婚姻和家庭原因,就业需求“第六优先”,批准的难民)(3)严格限制非法移民:遣返政策、惩罚政策(未来不给签证)。但在非法移民达到一定数量后,有的国家(如美国)采取“大赦”办法使他们的移民行为“合法化”。

2.不同国家对于外来移民的态度也存在不同:

(1)传统上欢迎移民,现在开始限制并挑选移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地区配额”:欧洲优先,美国每年公布对于其他国家具体数额的“移民”指标(如

1965年开始放宽对亚洲移民限制,该年欧洲移民总额为11.4万,亚洲移民总额为

1.7万,1982-1985年中国人移入美国17.7万,其中大陆10.1万,台湾6.4万、香

港2.2万);

(2)有特殊选择(种族、宗教)引入移民(以色列引进犹太人);

(3)根据需求引入“临时性劳工”(西欧引进东欧和北非的劳工,但不给公民权);

3.不同国家对于本国公民向国外移民的态度也不同:

(1)严格限制出国(“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朝鲜、越南等);

(2)有条件地允许向国外移民(征收高额费用)

(3)积极组织本国公民长期出国甚至定居国外(菲律宾、土耳其),

(四).Kritz, Keely, and Tomasi, eds. 1981,

1.引起国际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

(1)国内政治因素:

(2)国际经济因素:

(3)国内其他因素(语言与文化差异、宗教集团及其社会影响力等等):2.国际迁移的特点:

(1)两地(迁出国与迁入国)之间差别大: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传统、语言差异等;

(2)迁移限制多:涉及两国外交关系和人员往来的协定,护照和签证制度等;

(3)迁移费用高:地理距离远、涉及的(外交)环节多、往往是重建家园而不是搬迁;(4)移后调适难:因为两地差别大,移民抵达迁入国后各方面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5)迁移类型多:不同国家之间的迁移,各有其特点,彼此差别很大。

(五)田方、陈一筠主编,《国外人口迁移》,1986,第45-94页。

该书首先介绍了15世纪至20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情况:

1.15-19世纪殖民主义发展时期的国际迁移,

(1)白人从欧洲迁往各殖民地和“新大陆”;

(2)非洲黑人经过奴隶贸易被贩运到美洲(1619-1870年);

2.20世纪资本主义大发展时期的国际迁移,

(1)欧洲人迁往经济迅速发展的北美大陆,

(2)日本、中国出现了向东南亚地区的移民;

(3)印度出现向印度洋岛国和英属非洲国家的移民;

(4)非洲人口在各个殖民地“国家”之间的迁移;

3.该书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迁移的特点:

(1)因政治原因导致的国际迁移规模大、时间长、内容更复杂:战后对于原占领国公民的遣返和欧洲国界的重新划分导致大量移民;

(2)外籍工人的国际迁移明显增加:

(3)国际迁移的方向有了很大变化:欧洲从迁出人口变为迁入人口,拉丁美洲从迁入人口变为迁出人口,北美仍是迁入地区但移民来源结构有变化,

(4)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引起重视: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一、人口社会学简介 1、人口的概念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的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关系。 2、人口的双重属性 人口的生物属性也成为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 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为:第一,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第二,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第三,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的。 3、社会学的想象力 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掌握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能力。 4、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 (1)认识和分析人口过程 人口过程是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的总称。 人口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下进行的,受到各种社会力量的影响。(2)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人口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人口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社会结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的组织模式和相互关系。第一,人口的自然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人口的空间结构和人口的社会结构是社会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一定的人口结构受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文化观念和社会控制力量的影响的制约;第三,透过对人口结构的研究还可以透视各种社会力量的变化,因为人口结构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各种社会力量的变化。 (3)认识和分析人口变迁 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结构性变迁:新体制逐步取代旧体制的变迁过程。 突发性变迁:原有体制的突然中断,并产生一在全新的体制,是一种革命。 二、中外人口社会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马尔萨斯(1766-1834)英国经济学家,发表《人口论》,提出人口的增长快于生活资料的生长,主张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人口繁殖。

社会学方法论笔记

社会学方法论笔记 渠敬东 2013-09-12 解题: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1、是方法论,而不是方法Method; 2、强调logos逻辑 3、Social科学几百年而已 涂尔干(法国的第一位社会学教授):奠定了学科的方法论。 方法论:看待世界的方式。 社会学与现代性紧紧连在一起。 Economics的对象:family Politics的对象:polity、city(两者都起源于古希腊) 社会即是一个晚近的概念,而社会学则更是近代才诞生。但,社会学不是剩余学科。 社会学关注总体性totality。例如:《资本论》可称为“人性论”,在马克思看来,人即商品;韦伯认为,理性主义在资本主义和宗教上是一致的。 学科的知识谱系:古希腊(经济学、政治学——哲学) 古罗马(empire治理术——法学) 基督教时代(交汇出现在皇权和民权之间,organization组织出现 了;更重要的是宗教的渗透性,冲破一切障碍。)中世纪后期(自由:航海、贸易、文明化等) “民情”是社会学最初的概念。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不是自然法、罗马法或者神圣法,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法:1、nature整体;2、principle(由内而发的品性)——sentiment(情感)。 这里,“法”即社会学中的methodology方法论。 最早有关社会科学的概念:马基雅维利:people;霍布斯:passion;笛卡尔:self(与社会并生);亚当-斯密:sympathy(是exchange交换的基础)。 Political——economics (国) ——(家),两者之间即是社会。 社会学家是要理解身在的世界。 方法论恰恰是反对纯粹的知识的,而是观察世界的艺术。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简述论述

社会学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帕森斯的学生K 默顿创立了( C ) A. 交换理论 B.冲突理论 C.中程理论 D.宏观理论 2. 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B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3. 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B ) 4. 阶级产生的根源是(C )A.社会经济 B.剥削压迫C.私有制D.社会不平等 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D ) A.理解角色 C.期望角色D.角色集 6.在孔德之前,(C )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A.孟德斯鸠 圣西门D.卢梭 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A. 功能主义B.社会唯实论 C.冲突理论D.社会唯名论 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A ) A. 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断代家庭 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 争夺称为(C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C )A.2—10人 B.2—20人C.2—30 人 D.2—40人 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B ) 《社会学概论新修》 A. 正向社会化 B. 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B.领悟角色 B.伏尔泰 C.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C ) A.未成年人B.成年人C.离轨和犯罪者D.老年人 13. 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D )。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C ) A.社区 B.群体C傢庭 D.法律 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C ) 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16.(C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1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D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B )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1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A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20.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 ) A.孔德B.斯宾塞C.韦伯D.马克思 2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 (C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实证政治体系》 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 D.《实证主义手册》

《人口社会学(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社会学》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人口迁移的类型。 2.简述贫困人口的结构化特征。 3.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4.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简述中国传统城市化道路的主要特征。 二、论述题(共20分) 6.什么是死亡模式,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死亡模式演变的过程。 三、分析题(共30分) 资料:世界人口突破70亿人之际,中国的生育政策却走到了另一个十字路口一在计划生 育政策执行30年之后,面对出现的出生人口性别失衡、老龄化加速等新情况,中国人口却出现低生育率隐忧。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就目前能够查询到的数据来看,众说纷纭,奠 衷一是。然而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低于2.1的人口世代更替水平。一个事实无可置疑,中国已 经进入低生育率行列。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教授顾宝昌表示,目前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进入 低生育率行列,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下降得那么急剧,由此带来的挑战将非常严峻。 请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7.什么是生育率?(5分) 8.中国生育模式的转变经历了哪三种类型?(9分) 9.请结合实际,阐述生育率的急剧下降给中国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16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答:(1)按照迁移目的和动机,分为经济性迁移和非经济性迁移。(2分) (2)按照迁移的社会单位,分为单人迁移、单户迁移和集体迁移。(2分) (3)按照迁移的社会组织情况,分为有组织迁移和无组织迁移;有计划迁移和无计划迁移。 (2分) (4)按照迁移的决策选择,分为自愿迁移和强迫性迁移。(2分) (5)按照迁移的地域类型,分为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地区间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

北大社会学考研笔记(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 1830-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德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的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实证方法:科学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能接受;实证:现实而非幻想;有用而非无用;可靠而非可疑;确切而非含糊;肯定而非否定;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研究宇宙现象可分为研究无机物的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有机物的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社会学),与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数理科学一起组成了实证科学体系;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 对于越复杂的现象就需要越高级的方法,社会学采用观察、实验、比较、历史的方法; 2、社会学产生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思想条件 (3)学术条件 3、马克思与社会学 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主张用经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其阶级理论、冲突理论、异化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形成 (1)孔德:提出社会学名词,提出了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2)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创始人,增长、分化概念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考察 (3)迪尔凯姆:研究社会事实,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用统计方法实证研究自杀现象,主张用社会事实说明社会问题 (4)韦伯: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方法论上提出“理性类型”和“价值中立”主张;社会行动的分类、权威的分类、科层制度论述、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 2、美国社会学发展 实用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帕森斯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和交换理论;注重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老师划的重点在练习册上,如果有漏掉的各位补充一下!) 第一章P6 名词解释: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简答: 简要指出职业和行业之间的异同: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代和劳动分工的结果。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不同点是,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第二章P18 名词解释: 劳动社会化: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 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简答:1.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答: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节约。(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2. 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答: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持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性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 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人口社会学(专科必修)》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人口社会学》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中国生育模式转变的特点。 2.简述当代中国婚姻结构的特征。 3.简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 4.简述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5.简述中国出生人口质量干预的途径。 二、论述题(共20分) 6.什么是死亡模式,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死亡模式演变的过程。 三、分析题(共30分) 7.资料:搜狐网站载,轰轰烈烈的“春运”目前已经结束。据开始时预测,这次为期40天 的春运旅客运量将达到16.6亿人次;若以往返折合8.4亿人次,就相当予全国三分之二的人 都挟裹进去,出门打了个来回。而在民工、学生、探亲、旅游“四大潮”中,以民工潮最大。1月 31日广州两大火车站的到达客流约33万人,其中南下淘金的民工占了总客流的95%以上。2月2日消息:据广东省劳动厅掌握的资料,从1月27日至30日,从铁路、公路、水路和民航进 入广东的共有317万人,其中外地民工就占了300万人,占95%以上;“数十万新民工和超过 300万的返程民工给广东省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2月5日,“火车南下抵穗的人数跌至23.2 万,比节后春运最高峰减少了近一半”;“广州东站到达客流7.2万人次,南下广州的民工人数 充其量只有5万多。”这还占到了80%以上。 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民工潮算是人口迁移吗?(4分) (2)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3)农民进城给城市带来的影响,试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缓解春运民工潮高峰压力的看法。(20分)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筒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答;无论从人口生育率变化的历史过程和趋势,还是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生育模式转变过程具有显著的特征。(2分) (1)中国生育率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分)

人口社会学复习资料课稿

人口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点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社会学想象力:就是掌握我们个人生活和更大的、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社会力量之间关系的能力 人口过程:是指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 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 生育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物意义的生育力,是关于人类再生产的能力。另一种是社会学上的生育率,是指人类现实的生育水平。(1)生育力:是指妇女生育能力和潜能。(2)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生育模式: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具有明显差异的生育类型。生育制度:是与人类生育过程相关的生育观念、行为规范和物质文化设备等一整套规则和文化。 生育规范的重要性表现为生育规范规定了两性怎样的结和才能生育子女和养育子女,即规定了生育的合法性问题。 生育的物质设备:生育的物质文化设备是指社会为生育行为提供的物质条件,包括生育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种避孕药具的普及安全有效的程度。 生育意愿(观念):是人们关于生育行为的态度和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 ①人们的生育目的.即为什么要生育子女;②对生育数量的看法,即生育几个子女理想子女数;③对子女性别的看法,即希望生育什么性别的子女。 死亡制度是个人与其社会形成的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的、社会心理的和符号的网络。具体可用死因结构和死亡率结构来进行表示。 预期寿命,是人口统计学上使用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特定人口平均能够存活的年龄。预期寿命的指标是个社会指标,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 死亡模式:是指不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具有明显差异的死亡类型。 人口迁移: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越国界的居住地的永久性变动。分为:生存型人口迁移、发展型人口迁移 人口再生产关注人口是怎样通过世代更替使人口数量和质量得以再生产,使人类得以延续的,表现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模式:是指一定时期,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稳定状况。分为原始型、过渡性、现代型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再生产模式由高水平的人口均衡向低水平的人口均衡的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最基本的人口结构,社会构成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社会财富的创造。 女性的生存优势:即在生物意义上,同龄女性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同时女性比男性的存活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北大社会学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第1章社会学基本知识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掌握社会、社会学等社会学学科的基本概念,明确社会学学科的诞生、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主要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理解它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具有的意义、使命和社会作用,掌握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建立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初步树立同学的专业意识。 课时分配:5学时 二、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三、教学难点: 社会学产生和发展历程中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社会事实;社会行动;“行为-关系-制度”;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实论;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同学专业意识的树立 四、教学方法:讲授、组织讨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 1、“社会”一词的词源含义 2、西方社会学者关于社会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社会唯名论:社会只是一个虚名,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2”=“1”+“1”。 社会唯实论:社会本身就是真正的客观存在,是超乎个人的另一实体,即“2”>“1”+“1”。 3、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的两个基本观点 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 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生产关系

4、社会的特点举例 5、社会的定义 社会是人们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相互交往所结成的有机总体,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二、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孔德); 社会学研究社会事实(迪尔凯姆); 社会学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韦伯); 社会学研究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辞海》); 社会学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北大《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 ????? 国内有代表性的3个社会学定义: 《辞海》: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北大《社会学教程》:“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人大《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整体性:研究对象 综合性:研究方法 实证性:研究方法 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人口社会学复习题

一、简述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过程和人口变迁,以及它们与各种社会力量——文化、经济和政治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1)人口过程:生育制度,死亡制度,人口迁移,人口转变。(2)人口结构:A.自然结构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伤残结构。B.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和农村。C.社会结构包括人口社会分层,婚姻家庭结构,职业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3)人口变迁:人口与社会变迁,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史,人口质量,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人口与资源。 二、简述人口的双重属性 (1)人口的生物属性,也称人口的自然属性,是人类个体的出生、成长、繁殖、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受生物规律的支配,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人类自身的历代繁衍和世代更替。 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基础,表现为人口的数量、质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人口再生产周期和生命周期等等。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与其他生物所类似的属性。 (2)人口的社会属性。人类进化过程中,人口数量、质量、人均寿命等生物属性受社会影响发生巨变,即人口具有社会属性。人口的社会属性表现在:①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②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包括语言、习俗、信仰等影响人口的生物属性。③各个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各种人口变迁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进行的。表现为社会的政治力量——维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性的规范和控制力量影响和制约人口的生物属性。出生,家庭、学习,学校学习,就业,婚姻,生育,退休,死亡。 三、简述死亡制度的分析框架 极限寿命 生物因素死亡制度 文化因素(生活方式)经济因素 极限寿命与平均预期寿命之间的关系,生物因素和死亡制度对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死去的是什么人(死者的社会角色进行死亡率差异分析),在什么地方死(医院、家中,工作场所或者其他),在什么时间死(个体死亡的年龄或不同历史时期),以什么样的方式死亡(疾病、事故、自杀或老死进行死因分析),死亡的符号意义(死亡的文化功能),各种经济原因,文化原因主要是生活方式,各种政治原因。 四、简述国外人口思想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国外人口思想史发展: 1、古希腊人口思想:柏拉图—适度人口思想;亚里士多德—优生、优育、优教 2、宗教人口思想:①奥古斯丁—不关注人口规模,而关注人不应自杀、避孕等 ②阿奎那—尊重生育权利,鼓励人口增长 ③马丁·路德—反对禁欲主义、独身主义 3、工业革命早期人口思想:重商主义—增值人口;重农主义—适度人口思想 4、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和生活资料相平衡 (1)柏拉图的人口思想: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城市的理想人口规模为5040人。保持这一理想规模的办法:人口过多则鼓励移民外流或杀婴,人口过少则鼓励生育,为优生则可以使优秀男女配对繁育。(2)亚里士多德人口思想提出:中等数量和高质量的人口,适中的国土面积,构成一个理想的城邦。他已经认识到土地和财富的增长慢于人口的增长,考虑到维持财产平等的前提下,借助法律手段来限制人口增长,把人口问题与国家治理联系起来。这是后来马尔萨斯《人口论》观点的起源。

社会学复习资料重点名词解释

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 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最先提出和使用了“社会学”的名称,并力图把它建设成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因而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的创始人。代表著作:《实证哲学教程》、《论实证哲学的精神》、《实证政治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和实证观(军事、过渡、工业时期)以维护社会的“秩序和进步”为其社会学研究的两大根本原则,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分成两类,即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 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鼻祖,英国社会学的创始人,功能主义观点的早期代表。代表作:《社会学原理》、《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将社会理解为有机体的“社会有机体论”思想:提出社会既是系统又是个人集合体的学说,主张社会学侧重研究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发展演化。社会进化论思想:社会进化是一个持续、不间断的过程,要经历生长过程、结构进化、功能分化、相互依赖等过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与孔德一同被视为理论社会学的两大鼻祖。19世纪上半叶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批评孔德学说的保守性,主张对现实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开创了批判社会学的传统。把经济问题和社会制度结合起来思考。资本主义与阶级斗争。社会变迁:唯物主义历史观。 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 又名涂尔干。法国学院社会学的创始人,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真正创始人,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第一个社会学专职教授。代表作:《社会劳动分工》、《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主张社会学重点在于社会结构,在社会整体层次上进行实证研究。社会学理论观点:以社会关系、社会团结为主线,把社会团结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韦伯(1864-1920) 理解社会学的集大成者,其研究属于百科全书式的,试图把实证主义与德国的唯心主义融合在一起。提出社会学研究的是有意义的行动,而不是机械反应性的行动。试图对社会行动作出解释性的理解。把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类型。(目的合理型、价值合理型、情感型和传统型行动)合理性观点:一切对行动的目的、手段、可能产生的后果做出考虑、权衡、选择都是合理性的,一切受神秘的情绪、传统力量支配的行动都是不合理性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2.社会学舞台上唱主角的是社会学家个人 初创阶段:法国社会学家孔德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 形成阶段:法国社会学迪尔凯姆(涂尔干)、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马克思、齐美尔、腾尼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累托 3.形成了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大传统 实证主义方法论:迪尔凯姆、人文主义方法论:韦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马克思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大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能授予社会学博士学位的大学。芝加哥学派——20世纪20-30年代,以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形成社会学中著名的学派。代表人有帕克、托马斯、伯吉斯等。热衷典型的美国社会问题:移民、贫民、城市化。它标志着美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完成,直接影响了社会学在美国的繁荣发展。其研究显示了社会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作用,为社会学制度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结构功能主义: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抽象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经验功能主义” 社会冲突论: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辨证冲突论” 美国社会学家科塞——“功能冲突论”

2015年北大社会学考研资料、讲义、信息、辅导

育明教育 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 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社会学系】

育明教育推荐参考书目(解析) 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一. 社会学理论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5年。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北大出版社,2006年。 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人大出版社,2008年。 4、吉登斯:《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9年,870页。 5、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6、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二. 社会学方法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大出版社,1997年。 2、郭志刚:《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人大出版社,1989年,456页。 3、袁方:《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453页。 4、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5年。 5、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大出版社,2005年,504页。 6、郭志刚:《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人大出版社,1999年。 ◆三. 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1、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大出版社,2004年。 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大出版社,2004年。 3、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89页。 4、方文:《群体过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242页。

5、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人大出版社,2009年。 ◆一、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分支理论与方法 ?(理论+教程)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重点精读○?只看2~13章。 ※概论性质的教材,反复阅读,背诵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至少占40分。 2、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精读○(笔记与书结合) ※北大多位老师按照人物思想编著的教材,难度稍大,应认真阅读。重点掌握经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学思想线索,以及核心理论概念和理论命题。自己总结出理论点。 ?上卷:太散,不适合考试,不妨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下卷:对于后现代名家思想的把握,只需要精读该书即可。——重点掌握舒茨、加芬克尔、科尔曼、新功能、福柯、吉登斯、哈贝马斯、布 迪厄的思想。 ㊣题型:论述为主,至少占40分。 3、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大纲 ..》○精读○ ※古典和现代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2007年考“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20分;2009年“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 ㊣题型:至少占20分。 4、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精读 ※比较通俗易懂,复习考研很有针对性。尤其注意每章后面的评价部分。?费孝通《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生育制度》,掌握重要概念,有可能出简答。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复述名著的主要内容即可。(参考资料:提纲)?谢立中《社会理论——反思与重构》,论文专著。后现代考题可能由谢老师出题,如2007年关于“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考察,2008年关于“福柯权力思想”的考察。 ?(人口+劳动+心理+家庭+城市) 1、佟新《人口社会学》○精读○; ※系统掌握人口社会学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相关问题。㊣题型:考试占10分。 2、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精读○; ※掌握重点章节核心内容。精简内容,以便记忆。㊣题型:考试占10分。

人口学复习大纲

人口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人口与人口社会学 1、人口的概念: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定领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是一个社会各种文化、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基础。 2、人口的特征:(1)人口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口结构:自然结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 空间结构:人口密度 社会结构:阶层不同、婚姻状况等 3、人口变动:人口状况受社会、经济和人口自身各方面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动。(自然、机械、社会变动) 4、人口与社会的关系:(1)人口系统对社会的影响: (2)各种社会因素对人口系统的影响: 5、狭义人口学和广义人口学产生的标志: 狭义人口学:指对人口变量、以及人口变量和人口变量相互关系的研究 产生时间:17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 产生标志:英国的约翰·格兰特于1662年发表《一句死亡表所做的自然和政治的观察》广义人口学:含义:用人口学的角度,使用人口学的指标和研究方法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 产生时间: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 产生标志: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理论》 6、人口思想和人口理论:(重点为马尔萨斯的理论研究)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两个前提:(1)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性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 两个级数:人口的增殖力与土地的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在不加抑制的前提下,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只能以算术级数增长。 土壤肥力递减规律 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然要受到生活资料的限制 (2)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持续不断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有力的抑制。 (3)抑制人口增长的力量使现实人口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两个抑制:积极性的抑制预防性的抑制 7、全球人口增长趋势:(1)世界人口增长不断加快(2)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发展中国家(3)世界人口分布将发生重大改变(4)人口大国格局重新排序 8、人口平衡公式:年末人口=年初人口+(本年出生人口-本年死亡人口) 净增人口数=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迁移增长 9、年人口增长率=(年末人口—年初人口)/年平均人口 10、人口自然增长率:表明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自然增长人口/年平均人口数 人口自然增长=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11、世界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1)采集狩猎时期人口的增长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增长率的原始的静态人口状态 (2)农业社会时期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增长具有不稳定性。 (3)工业社会时期人口增长特点:第一阶段:欧洲人口膨胀(1650-1950)第二阶段: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1950以后) (4)

人口社会学

名词解释: 人口社会学:是对社会上的人口事件进行社会学分析的一门学科,它通过对纷繁的人口现象和人口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包括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再生产模式: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由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所构成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稳定状况。人口再生产有原始传统型、过渡型、和现代型。 性别的社会差异:是指两性的生物差别经由社会制度化力量的作用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社会角色以及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 社会分层: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表现为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和不平等状况。 家庭结构: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模式。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家庭人口要素。即家庭规模大小,由多少成员组成;二是家庭模式要素,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 婚姻挤压:是指在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同期群中出现数量不平衡现象,表现为男性相对不足或女性相对不足现象。 社会变迁:是指经济、文化、政治、技术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变迁,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部分的改变。 新生态范式:简称NEP。“新生态范式”认为,首先,人类是生态系统中彼此相互依赖的许多物种之中的一种。其次,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事务不仅受社会、文化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自然界中彼此内在联系的原因、结果与反馈的影响,因此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非预期的结果。再次,人类生活依赖与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具有潜在的限制。再再次,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观点,强调尽管人类发明及其从中获得的能力可能一时扩大地球承载力的限度,但人类不可能摆脱生态法则的制约。 家庭计划:也称家庭生育计划,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考虑其经济条件和妻子的健康状况而有意识地安排生育数量和生育间隔的措施。家庭计划的核心是节制生育。 人口质量:从微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个体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是指个体的素质;从宏观角度看,人口质量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口综合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以及认识人类自身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条件和能力。 简答题: 1、简述人口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答:人口社会学研究内容主要是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口过程、人口结构和人口变迁。(1)认识和分析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的生育过程、死亡过程和迁移过程的总称。 对人口过程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口社会学的 研究对象。 (2)认识和分析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人口特征的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3)认识和分析人口变迁。人口变迁是人口过程和人口结构在时间向度上的变化,它既是社会变迁的一部分,形塑着社会变迁,又深深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认识和分 析人口变迁以及人口变迁之间与其他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 基本内容。 2、论述马寅初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掌握人口数据是制定政策的关键。《新人口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要求客观地估

人口社会学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一)研究制定适中的人口政策; 长期稳定生育水平,减少未来老来人口。人口政策是一项缓慢发生效应的政策,一旦失误很长时期难以挽回。只要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才能减少老年人口的增加,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长期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动摇。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是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们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和老年人口比重过高。因此,要制定一个二者兼顾的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针对城乡区域性老龄化程度不平衡、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户等情况,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适当调整人口生育率,通过合理的生育政策,逐步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向稳定方向发展。 (二)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为老龄化提供根本的经济保证; 只有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加速经济发展,才是解决人口老龄化的根本保证。老年人生活条件的改善,归根到底,有赖于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只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国民收入的增长大大超过因老年人增加而加重的负担,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就会减轻。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政府对养老福利事业的财政投入,为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最根本的经济和政策保障以及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鼓励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营造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从养老保障方式上看,由于我国是“未富先老”,所以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将以家庭供养为主、社会供养为辅,但要逐渐过渡到以社会供养为主、家庭供养为辅,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因此,要及早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扎实地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体系。对于农村“三无”老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子女依靠),继续实行“五保”制度。对于遵守国家生育政策而形成的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继续推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险。还要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同时,要不断深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四)积极培育老龄化人口的服务、产品市场; 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形成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具体建议是: 第一,市场机制带动老龄产业发展。国家要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围绕老年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对一些产业进行结构调整,开发生产适用对路的各种老年用品,鼓励和引导老年产品市场的发展。经济管理部门应运用市场机制,制定一些必要的优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质的为老服务产业发展。 第二,以老龄产业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城乡养老社会化服务要逐步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在财政给予必要资助的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启动老龄产业机制来兴办社会福利设施,依法进行经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努力降低老年服务产业发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发展老龄产业,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杆作用,在税费征收政策上,考虑扶持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 第四,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发挥作用。老年人是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智力库,

《人口社会学》练习

《人口社会学》练习 第一-至三章 1、世界人口发展史上三次浪潮:“三次人口浪潮”是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提出来的。 第一次:新石器时代,技术革命---原始农业生产取代了渔猎采集经济;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 第三次: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革命。 2、近代人口学的产生与形成:约翰·格兰特(John Grant,1629-1674),1662年出版《依据死亡表所做的自然和政治的观察》一书,最早发现了:出生婴儿中男、女婴数量大致相等,男婴和女婴的比例大致为14:13,即107.7的重要结论。由此奠定了出生婴儿性别比的重要结论,奠定了人口理论和人口统计学基础)。法国人阿切尔·归拉德(Achille Guilard,1799-1876):1855年《人类统计的基本要素或比较人口学》,首次提出“人口学”概念。 3、人口的二重属性及其关系。 人口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既定前提,社会属性是人口的本质属性;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口的统一体。人口的自然属性影响着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人口的社会属性,即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所具有的特性。 4、人口三要素、三过程;人口结构、人口变动。 人口三要素:数量、质量、结构。 三过程:生育过程、死亡过程、人口分布与迁移以及人口再生产。(P5)人口变动:①自然变动。因出生和死亡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增减及年龄、性别结构的变化; ②迁移变动。又称机械运动,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既包括以长期改变定居地点为特征的人口迁移,又包括暂时性、往返性的人口流动; ③社会变动。指人们所属的社会集团、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 5、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思想观点。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观点:1、两个公理。也称为“两个假设”,即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保持恒状。这“两个公理”是马尔萨斯得出结论的两个基本前提。2、两个级数。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人口增殖力和土地生产力增殖之间不平衡,前者要大于后者。3、两个抑制。所谓两个抑制,就是妨碍人口增长的手段或力量,包括积极抑制和道德抑制。积极抑制:即用提高人口死亡率的办法来使人口与生活资料之间保持平衡。道德抑制(也叫预防的抑制)即让人们通过各种主观努力在道德上限制生殖的本能,即预见到未来家庭的困难,而自觉地少生孩子,降低出生率。因此,他提出让人们禁欲、不婚、不育。这两种抑制的重点是道德抑制。4.三个命题:根据“两个公理”和“两个级数”,马尔萨斯推出三个命题:第一,人口必然为生活资料所限制。第二,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一定会坚定不移的增长,除非受到某种非常有力而又显著的阻止。第三,占优势的人口繁殖力,为贫困和罪恶所抑制,因而使现实的人口和资料保持一样。5.四点结论:第一,认为工人贫困、失业并非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而是人口法则作用的结果。第二,建立在财产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