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LED灯控系统(无线)实现物联网的组网与数据传输

LED灯控系统(无线)实现物联网的组网与数据传输

LED灯控系统(无线)实现物联网的组网与数据传输
LED灯控系统(无线)实现物联网的组网与数据传输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常见无线通信组网方式 采用何种无线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我公司根据两年多来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GPRS/CDMA无线通信的移动性、实时在线、按流量计费、通信速度快、网络覆盖范围广等诸多优点,越来越被行业应用所认识,逐步在行业内大量推广使用。在使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行业客户的问题:无线应用有哪些组网方式;采用何种组网方式,比较合适、比较经济。根据我们的行业应用推广经验,下面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的要求不同,提供几种比较实用的应用方案。 根据数据中心组网方式不同,无线组网方式可以有下面几种联网方式: 一、专线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系统组成: A、业务处理系统:处理无线端末设备(无线终端、RTU+DTU、无线POS等)提交的各项业务数据 B、网关设备:桥接移动网络与业务处理系统间的通信通道,(可以是路由器、可以是路由器+防火墙、可以是路由器+银行网控器等设备) C、GPRS网关支持点GGSN(Gateway GPRS Supporting Node):桥接GPRS无线内部网络和客户间的网关设备。 D、GPRS网络:无线数据传输平台 E、基站:连接无线端末设备和GPRS无线内部网络的节点。 F、无线端末设备:可以是无线POS、无线终端以及嵌入式应用中的DTU设备 +各类嵌入式检测控制设备(RTU,比如环境监测设备、油田检测设备、污水监测设备等) 系统工程: 用户端: A、提供网关设备,并和无线运营商一道,调试网关设备和移动GGSN间的通信通路。 B、用户和无线运营商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C、增加防火墙(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视实际情况而定) D、调试端末设备应用程序 E、调试业务主机设备 移动运营商: A、提供到用户端的专线(或由用户从电信声请获得) B、配置GGSN,调通GGSN和用户网关设备的通信通路。 C、和用户一道配置GGSN到用户网关设备间的VPN通道(可选项,主要是增加系统安全性) 系统处理流程: 无线端末设备先通过基站以无线方式登陆到无线网络,获得IP地址,然后与业务处理中心建立TCP连接,数据由移动运营商的GGSN经数据专线连接至用户的数据中心。 系统特点: 数据安全性好;通信速度快;通信质量稳定;系统初期建设成本高;适合安全性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 二、企业公网联网方式 联网拓扑图:

远距离无线网络组网方案

LF7-2平台临时组网方案 一、组网概况 LF7-2平台位置示意图如下: LF7-2平台位置赤湾大厦西南方268米处, 两者之间不存在较大遮挡,赤湾大厦ChiWan Building具备电信宽带接入条件; 1) LF7-2平台网络需通过赤湾大厦接入Internet; 2) LF7-2平台所需网络带宽为使用时长为 二、组网方案: 根据LF7-2平台与赤湾大厦的位置特点, 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网络信号从赤湾 大厦传输至LF7-2平台现在位置, 网络带宽最小

方案一: 室外高功率无线接入器TL-WA7210N 设备无线中继进行网络延伸 TL-WA7210N 工作在2.4GHz 无线频段,符合IEEE 802.11b/g/n 标准,并采用业界领先的无线芯片方案,充分保证无线局域网的高效稳定性能。TL-WA7210N 的无线传输速率高达150Mbps 。 TL-WA7210N 无线输出功率达500mW (27dBm ),配合内置的12dBi 的双极化定向天线,使无线信号传输得更远,覆盖面积更广,理论传输距离可达2000M 。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TL-WA7210N 壳体采用室外型设计。不仅防尘,防水,还能充分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在高低温环境下都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TL-WA7210N 提供AP 、AP Client 、Bridge 、Multi-Bridge 、Repeater 、AP Client Router 和AP Router 多种实用工作模式。无论是点对点无线传输,还是无线覆盖,都可以轻松应对。组网更加自由,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TL-WA7210N 支持SSID 隐藏、无线MAC 地址过滤、64/128/152位WEP 加密及WPA-PSK/WPA2-PSK 、WPA/WPA2安全机制,保障无线网络不被侵犯或盗用。 TL-WA7210N 支持IP 与MAC 地址绑定功能,可以将内网电脑的IP 地址与MAC 地址一一进行绑定,有效防止伪造数据包,从而有效遏制内网ARP 攻击,保证内网数据安全。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无线常见的组网方式 1. 无线组网 组网要求:在局域网内用无线的方式组网,实现各设备间的资源共享。 组网方式:在局域网中心放置无线接入点,上网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 2 . 点到点连接 ①单机与计算机网络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单机上加装无线网卡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②计算机网络间的无线连接 组网要求:实现远端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网络中心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计算机网络中心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在远端计算机网络加装无线接入点外接定向天线与网络中心相对。 3 . 点到多点的连接 ①异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三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和 C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B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在 A 网加装另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在 C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的第二个定向天线相对。 ②同频多点连接 组网要求:有 A 、 B 、 C 、 D 四个有线网络, A 为中心网络,要实现 A 网分别与 B 网、 C 网、 D 网的无线连接。 组网方式:在 A 网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全向天线,在 B 网、 C 网、 D 网各加装一无线网桥外接定向天线和 A 网相对, A 网与 B 、 C 、 D 三网以相同的频率建立连接。 4 . 面向区域的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为在此区域内的移动设备提供移动上网服务。 组网方式:在区域内进行基站选点,在每个基站放置无线接入点外接全向天线,形成多个互相交叠的蜂窝来覆盖要联网的区域。移动设备上加装无线网卡,即可享受在此范围内的移动联网服务。 5. 中继连接 ①跨越障碍物的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地理位置间有障碍物,不存在微波传输所要求的可视路径。 组网方式:采用建立中继中心的方式,寻找一个能同时看到两个网络的位置设置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②长距离连接 组网要求:两个网络间要实现无线组网,但两个网络的距离超过了点对点连接能达到的通信距离。 组网方式:在两个网络间建立一个中继点,使两个网络能够通过中继建立连接。 6 . 网状网连接 无线网状网是纯无线网络的系统,网络内的各个 AP 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道直接相互连接。 相互间无线连接的 AP 数量可以不受限制。通常一个城市里面可以有上万台 AP 同时在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大学毕设论文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xxx 摘要:介绍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组成、AT89C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其与无线数字电台接口的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方法。 一般的数字采集系统,是通过传感器将捕捉的现场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量化、编码后,为成数字信号,存入数据存储器,或送给微处理器,或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端进行处理。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就是一套利用无线手段,将采集的数据由测量站发送到主控站的设备。 关键字:无线数据传输,A T89C51单片机,模/数转换器,ADC采样,采集,信号 【Abstract】: Introduction of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onents, AT89C51 Serial port works and wireless digital radio interface with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Digital acquisition system in general, is to capture the scene through the sensor signal is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signals by analog / digital converter ADC sampling, quantization, encoding, in order to digital signals into data memory, or sent to the microprocessor, or send the data wirelessly to the receiver for proces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kind of a use of wireless means, to collect the data sent by the stations to the master control station equipment. 【Key words】: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AT89C51 Microcontroller,A / D converter,ADC sampling,Collection,Signal

家庭无线局域网组网实战方案篇

家庭无线局域网组网实战方案篇 就无线局域网本身而言,其组建过程是非常简单的。当一块无线网卡与无线AP (或是另一块无线网卡)建立连接并实现数据传输时,一个无线局域网便完成了组建过程。然而考虑到实际应用方面,数据共享并不是无线局域网的惟一用途,大部分用户(包括企业和家庭)所 希望的是一个能够接入In ternet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无线局域网,此时,In ternet的连接方式以及无线局域网的配置则在组网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最简单的莫过于两台安装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实施无线互联,其中一台计算机还连接着In ternet,如图1所示。这样,一个基于Ad-Hoc结构的无线局域 网便完成了组建。总花费不过几百元(视无线网卡品牌及型号)。但其缺点也正如上期所提 及:范围小、信号差、功能少、使用不方便。 图1 Ad-Hoc连接方式简单易行 Ad Hmr 结构图VSK 无线AP的加入,则丰富了组网的方式(如图2),并在功能及性能上满足了家庭无线 组网的各种需求。技术的发展,令AP已不再是单纯的连接有线”与无线”的桥梁。带有各 种附加功能的产品层出不穷,这就给目前多种多样的家庭宽带接入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下面就从上网类型入手,来看看家庭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案。 图2无线连接可以摆脱线缆的束缚

址线信号可以幾盖第个房屋,屋内计嫌机可以萌意布置 intrfftift AhwM MU FC I- AiL?p|*f 无线AP 或 还可塚在擀外上网 1. 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 如果家庭采用的是56K Modem的拨号上网方式,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必须依靠两台以上 装备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才能完成(如图3,因为目前还没有自带普通Modem拨号功能的无线AP产品)。其中一台计算机充当网关,用来拨号。其他的计算机则通过接收无线信号来达到无线”的目的。在这种方式下,如果计算机的数量只有2台,无线AP可以省略,两 台计算机的无线网卡直接相连即可连通局域网。当然,网络的共享还需在接入In ternet的那台计算机上安装Win Gate等网关类软件。此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种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有线网络非常相似,都是拿一台计算机做网关,惟一的不同就是用无线传输替代了传统的 有线传输而已。 图3传统Modem接入,也可享受无线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89C51)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完成人: 班级:11 学制: 专业: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1总体设计 (2) 1.1设计技术背景 (2) 1.1.1 AT89S51单片机简介 (2) 1.1.2 AT89S51主要功能特点 (2) 1.2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 (3) 1.2.1 单片机无线数据传输原理概述 (3) 1.2.2 无线数据传输常用编码方式 (3) 1.2.3 无线数据传输解码 (5) 1.2.4 无线数据传输调制和解调 (6) 2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7)

2.1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简介 (7) 2.2 nRF905无线模块特点 (7) 2.3 工作模式及芯片结构 (7) 3系统软硬件设计 (8) 3.1 硬件设计 (8) 3.1.1 概述 (8) 3.1.2 电路原理 (9) 3.1.3 SPI接口配置 (9) 3.2 软件设计 (12) 3.2.1 概述 (12) 3.2.2 发射程序 (13) 3.2.3 接收程序 (17) 4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 (22) Abstract (23)

单片机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作者: 指导教师: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迫切的期望能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信息交互。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也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是区别于传统的有线传输的新型传输方式,系统不需要传输线缆、成本低廉、施工简单。现在,有很多的电器产品(如一些家用电器)的操作控制也都采用了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一些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相对简单的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接收识别往往采用与编码调制芯片配套的译码芯片。而无线数据传输功能比较复杂的一些电器产品,无线数据传输信号的识别与译码多采用单片机,其编码调制方法也有多种。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以及无线收发模块nRF905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案,以及用单片机对其进行识别的程序设计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AT89S51单片机,nRF905模块,无线数据传输; 引言 当今的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比如智能化小区部的无线抄表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和安全防火系统等,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水文气象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等,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的传输。可以说,数据信息传输系统是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当中,数据的传输载体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在一些单片机监测系统中,数据采集装置是安装在环境条件恶劣的现场或野外。采集到的数据通信传输到手持终端, 然后通过手持终端送到后台机(PC机) 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这样,数据采集装置与手持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解决通信问题。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相比于传统的有线数据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不考虑传输线缆的安装问题,从而节省大量电线电缆,并且降低施工难度和系统成本,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研究课题。无线数据传输因其传输距离远和受障碍影响小而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各种专用无线数据传输集成电路和无线数据传输发射和接收专用集成电路的不断涌现,使许多复杂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变得愈来愈简单,而且工作稳定性可靠。本文介绍利用单片机以及发射/接收

家庭组网用无线方案

家庭组网用无线随着拥有两台甚至更多台计算机的家庭不断增加,以及可移动通信设备的迅速发展,家庭局域网逐渐成 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现在,由于HomePNA 具有业界互操作性、连接成本低、速度快、家庭可有多个出口等优势,在 电话线路技术上独占鳌头。然而,HomePNA 是一个有限的载体,不是每个房间都有电话插口,而用户需 要更多的连接点。因此,家庭网络产品开始转向无线技术,如数码相机、便携式PC、手提终端设备和数 码玩具都会采用无线技术。同样,高速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为家中各种设备的连接提供了新的选择。比如, 电脑和电视机将能互通信息,可将Internet 数据发送给电视机,并将电视节目发送给电脑;速率从2Mb/s 后,电视会议能一改以往低速率、低分辨率的图像质量,使画面清晰度接近电视。11Mb/s 提高到 无线网络利用接收器和发送器传输红外线或无线电信号,传输速率为1~4Mb/s。使用红外线的产品的工作距离有几十英尺,无线电则可达数百英尺。由于无线技术为可移动设备连入家庭网络提供便利,连入家庭网络设备的位置也相对灵活,很多厂商已纷纷看准这一市场,积极开发和生产无线家庭网络产品。 当前,无线局域网有多种技术适用于家庭网络。Proxim 公司发起了Wireless LAN Interoperability Forum, Radio的Proxim OpenAir 的标准,该标准以IBM和Motorola 在内的25 家公司一起制定了称为并与包括。同时,1.6Mb/s技术为基础,允许的传输速度可达(RF)LAN FrequencyCompaq、HP、Intel、Microsoft 和Sony 等公司组成的HomeRF Working Group,为基于无线电的家庭网络 开发称为SW AP(Shared Wireless Access Protocol)的协议规范,该规范容许2Mb/s 的数据传输率、127 个 节点和150 英尺的传输距离,HomeRF 宣称,符合SW AP 规范的产品已于1999 年底推出。它能同步支持 多达4 条高质量语音信道,这是802.11 达不到的。另外,IEEE 802.11 的HIPERLAN 和DECT 等无线局 域网标准也可用于家庭网络。 Apple 公司已经推出了IEEE 802.11b,与原先传输距离100 米、传输速度1~2Mb/s 的IEEE 802.11 不同,802.11b 的速率为11Mb/s。如果广泛用于家庭网络,仅802.11b 一种产品就能实现家庭和小型办公 室用户的连接。 Layer几种家庭网络解决方案的比较X-10CEBus HomePNA HomeRF Ethernet HA Vi VHN UPnP应用层 CAL* SW AP HA Vi XML HTML/HT TP CAL* A V/C* X-10* LDAP HTTP SSDPXML 传输层 SW AP (TAM) IEEE1394IEC61883 TCP,UDP UDP TCP网络层 CEBus SW AP (FCP) IEEE1394IP IP数据链路层X-10CEBus802.3SW AP802.2/3 IEEE1394b 物理层X-10CEBus Tut SW AP802.3 IEEE1394b 传输介质. PL P,Coax PL,IR, RF,UT UTP RF Fiber UTP5 Coax

小区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无线网桥组网

智能小区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无线网桥组网) 1、项目概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信息通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重新布设数据线缆,不仅增大施工难度,造成房屋及周边环境结构的破坏,而且也会浪费资金,特别是相对偏远的区域,如果布设数据线缆,将大大增加投入成本。为了解决了这一问题,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基于微波技术的无线网桥传输网络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它提供了一种基于标准的、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信息高速公路通道。其作为有线传输的补充及延伸,其优势特点逐渐显现出来。它既实现本地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传输,也能使用户通过无线设备与外部数据网络相连接,实现远程视频监控。 本项目为一个小区的视频监控系统,由于是旧小区的视频监控系统改造,原有的监控系统使用年限比较长,线路老化,总出问题,前端的摄像机也该淘汰更换新设备了,相当于从新安装一套视频监控系统,监控室设置在物业办公楼一层,要求对小区的出入口、停车场、主要道路、周界及中心花园做到实时监控并存储,存储时间在一个月以上,以备日后查询资料。 2、设计思路 此项目为一小区的视频监控系统改造项目,楼层都不是很高。原有线路损坏不能使用,

又没有预先设计地下弱电管道,从新架空施工难度比较多,并且影响小区的整体外观,因此选用无线视频传输为最佳方案。 前端的视频采集设备根据监控点位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摄像机,包括30米/50米红外一体摄像机、红外高速球、看车牌专用摄像机等设备,从而保证监控的角度、范围满足客户的时间需求。为方便施工,节约成本,采用就近取电。前端的视频信号通过视频编码器转换成网络信号后,通过无线网络将视频信号传回到监控室,接入监控室局域网,通过安装一定数量硬盘的网络磁盘阵列进行视频资料的实时存储,通过计算机和显示器输出显示前端的实时画面。 3、方案设计 根据小区的实际勘测报告,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安装28个监控点,分布在小区的各个方向,由于监控室设置在小区的中央区域,根据现场情况来看,所有无线监控点需接入到监控中心,也就是将28路监控视频汇聚到监控中心。我们设计采用点对多点的无线网桥传输方式,即每个监控点位安装一套凯威系列的无线网桥的发射端,自带定向天线,所有都指向监控室上空方向;另外在监控室上方安装一组凯威系列无线网桥接收端,每个网桥配一个60度角的扇形天线,安装6套无线网桥接收端便可以覆盖整个小区的360度方向,每个方向的无线网桥可以接收所在范围内的所有网桥发射过来的视频信号,通过自带的标准的RJ45接口,将其接入到监控室的有线局域网内,通过网络磁盘阵列进行存储,通过计算机和软件实时显示前端的所有图像,如遇突发事件,小区的安保人员可即时了解现场情况,并快速做出相应的处理,防止犯罪事件的发生。 我们在此项目中所选用的凯威系列的无线网桥接收端可以同时接收7-8路前端发射回来的D1格式视频信号,每个方向的接收端都预留了很大富余,方便以后系统升级扩容。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样本

科信学院 CDIO二级项目 设计说明书 ( / 第一学期) 题目 :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专业班级 : 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贾少瑞 设计周数 : 1 周 设计成绩 : 1月8日

目录 1、引言 (2) 2、设计要求 (2) 3、概述 (2) 4、 CDIO设计目的 (3) 4.1 总体设计目的 (3) 4.2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3) 5、无线传输系统设计 (4) 5.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 (4) 5.1.1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重要器件介绍 (4) 5.1.2 无线传输系统电路图 (6) 5.1.3发射模块图 (8) 5.1.4接收模块图 (8) 5.1.5发射模块电路图 (9) 5.1.6接收模块电路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无线遥控开关的特点 (10) 7、设计总结 (11) 8、参考文献 (13)

1、引言 近十几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而无线通信技术又有着集成化、低功耗、易操作的发展趋势。当前一些只由微控制器和集成射频芯片构成的无线通信模块不断推出这 种微功率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工业、民用等领域得到应用广泛。无线射频技术作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信息技术之一已经得到业界 的高度重视。该技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能够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 2、设计要求 利用315M无线发射头和315M无线接收头, 以及编解码芯片PT2262和PT2272设计实现一个无线遥控电器控制器能对电器( 电扇、电灯、电机等) 进行遥控控制其开和关, 每组要求设置的地址码不同, 进行 遥控式互不干扰。 3、概述 无线遥控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来远程控制机器的装置。现代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时至今日无线遥控器已经在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 极大的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遥控器也扩展到了许多种类简单来说

课程设计开题报告-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开题报告 ( 2016 届) 学生姓名 专业信息安全 学号 指导教师冯军 2016年 1 月 6 日

四、我的设计 基于S9018的调频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接收电路的音频放大电路采用 LM386,采用STM32F030对接收信号进行采样-滤波-匹配滤波-同步-帧同步-解校验-串口发送等操作,采用STM32F030对串口接收来的数据进行加校验-组帧-加扩展头-发送等操作,在PC机上实现基于串口的数据接收和发送界面及功能。具体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发射高频电路:

本设计采用S9018高频三极管组成LC振荡器并对调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在该电路中电容C6、C2、C3、L2、L1和高频三极管Q1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产生高频振荡信号,作为发射机的载波与输入的音频信号进行调制;C4,C5和L2谐振频率就是调频发射机的发射频率,调制信号经过三极管放大再经过C1耦合到天线上发射出去;R3和R2为基极偏置电阻,稳定基极电压作用,给三极管提供一定的基极电流,使Q1工作在放大区。 接收高频电路: 本设计采用S9018高频三极管采用共基放大电路设计方法,该方法电压放大倍数大,其输入信号Vi 由E极输入,输出信号V o 由C 极输出。输入与输出信号与共集极放大器模式一样,不会发生相位颠倒的情形。即输出与输电压同相,同时其输入电阻小,输出电阻大。共基极放大电路特别突出的优点在于晶体管的截止频率,较之共射电路晶体管的截止频率提高了(1+β)倍,因此该电路有更高的工作频率,适用于宽频带放大电路、高频谐振放大器等适合该信号传输实现。 音频放大电路: 本设计采用LM386音频放大器(由于该仿真软件未能找到LM386所以用LM344代替,具体引脚以LM386为准)LM386引脚图已在上面介绍,引脚2为反相输入端,3为同相

无线传输方案

无线传输方案 目录 第一章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1、无线通信的概念 2、无线通信发展史 3、无线通信技术种类 4、IEEE 802.11协议 5、802.11协议工作方式 第二章无线微波通信 1、无线微波通信的概念 2、无线微波的工作频带范围 3、无线微波传输特点 4、无线微波的传输分类 5、模拟微波传输 6、数字微波传输 7、模拟与数字区别 8、光纤、微波传输方式比较 9、无线微波监控的优势 10、市场上现有的微波品牌 每三章无线微波设备参数了解 1、如何选择无线微波主机

2、如何选择高性能的处理器(CPU) 3、如何选择高性能的内存 4、无线微波天线的选择标准 5、频率的选择 6、如何选择设备的功率 7、天线的选择 8、级别的了解 第四章数字微波无线传输组网方式 1、点对点典型组网 2、点对多典型组网 3、中心覆盖典型组网 第五章案例 1、案例一(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2、案例二森林防火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3、案例三旅游景区无线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第六章无线微波构建常见问题 1、我应该把中心基站(Base Station)放在那里 2、一个中心基站AP 能连接多少个客户端 3、需要连接一个客户端的网络,应该怎么做 4、每个系统的传输速度如何 5、能否限制每个用户的带宽

6、中心基站与客户端之间无线传输最大距离能达到多少 7、能否从设备使用更长的馈线连接到天线 8、如何增加传输距离 9、无线连接是否要求在视线范围内 10、什么是Fresnel 区 11.为什么在可视范围内,但是连接的质量还不好 12、无线微波信号传输干扰有哪些 13、如何建立或改进无线微波的可视传输通道 14、我是否可以将两个无线网络桥接 15、构建Wlan 我们需要什么 16、安装一个Wlan 无线系统需要多长时间 17、Wlan 运行在Station 模式下是否能做桥接 18、如何解决无线微波的传输带宽、天气的恶劣、信号 中断 第一章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1、无线通信概念 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 2、无线通信发展 回顾通信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有过程:

无线图传方案上课讲义

应急指挥无线视频图像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 北京通创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3) 二.系统建设目的和意义 (4) 三.系统应用优势 (4) 四.系统技术及产品优势 (5) 五.设计依据 (6) 六. 方案设计及系统介绍 (7) 七. 系统功能 (10) 八. 技术指标 (11) 九.设备介绍 (12) 十. 配置清单 (16)

一.概述 现代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外来人口流动性激剧加大,各类案情不断增多,各类灾情越来越重,恐怖事件有上升的趋势,对于突发情况处置必须了解现场情况,适时掌握现场图像动态,进行有效指挥处置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而在这方面各城市皆存在一定的薄弱和不足,特别是在应急监控方面,尚未形成系统规模控制。如不抓紧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稳定、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所以必须抓紧实施应急无线图像传输联动系统建设,以此扩大指挥监控范围,提高对各种案情、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和推动全市经济建设发展。 应急无线图像传输联动系统主要是从提高公安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总体控制能力出发,建成一个综合性、多功能、能够准确、迅速、有效进行各类重特大案情案件、突发事件现场和重大警卫保障及现场图像传输控制的综合管理控制体系,提高安全系统人员的科技管控水平。

二.系统建设目的和意义 应急无线图像传输联动系统,是通过在城市各区县联合布网方式,对城市所辖区域内的案情事件、突发事件等进行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移动监控,为实现突发案灾现场图像、语音、数据远程传输而建设的一个综合性、多功能、能够准确、迅速、有效进行各类重特大案件、案情事故、突发事件现场和重大保障路线沿途及现场图像、语音传输的综合管理控制体系,从而大大提高公共安全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控制能力,提高安全系统人员的科技管理控制水平。 本系统利用先进的时分多载波调制技术(TDD-OFDM)实现无线传输、网络互联和系统控制等,通过动态时隙分配和动态功率控制技术在一个连续8MHz带宽内以同频组网方式实现多个基站与多辆应急通信指挥车之间的双向音视频传输,只用一个连续8MHz 频率实现多基站多终端组网,频谱利用率高,节省带宽。一方面将应急无线监控终端安装在应急通信指挥车上,实现多辆应急通信指挥车同时将多路现场图像、语音信息,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传输或网络传输方式上传至基站或指挥中心;同时基站或指挥中心的图像和语音可下传到各辆应急通信指挥车上;多辆应急通信指挥车、基站、指挥中心共享一个连续8MHz带宽形成一个同频网络。 本系统拟在指挥监控中心和分中心各建立一个基站,形成主基站和从基站协同覆盖的方式,应急通信指挥车可以在主从基站之间来回穿梭,选择一个信号强度和质量最好的基站进行双向通信,以实现应急通信指挥车和指挥中心之间的双向音视频传输。领导在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上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做出指挥决策。 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在所辖各区县建立各区域分指挥监控中心,每个分中心既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子系统,又可以同总中心和其他县区分中心互联互通,组成一个完整的警用应急无线图像传输联动系统网络。 本系统中多基站、多终端同频图像组网传输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和高清晰度视频编解码技术,以及第四代移动无线传输技术,图像采用H.264压缩格式,开创性地实现了在非视距和移动接收时多基站协同覆盖和同频组网。本系统在城区、山地、建筑物内外等不能通视及有阻挡的环境中,能够高效率实现图像、语音信息的稳定

无线数传方案

无线数据传输方案 一、前言 用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实现远程数据采集、监视与控制,相对于架设专用电缆(或光缆)、租用电信专线等,具有造价低廉、施工快捷、运行可靠、维护简单等优点。 无线数据传输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纠错编码、软件无线电、数字调制解调和表面贴片一体化设计等技术,具有高性能、高可靠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电台提供标准RS232数据口可直接与计算机、RTU、PLC、GPS接收机、数码相机、数据终端等连接,传输速率达19200bps,误码低于10E-6(接收电平-110dBm时),发射功率0.5-25瓦可调节,任何型号数传设备可设置为主站或远程站使用,无中转通信距离达50公里以上,能适应室内或室外的恶劣工作环境。电台数据和话音兼容,可工作于单工、半双工、时分双工TDD、全双工方式,收发同频或异频中转组网,并具有远程诊断、测试、监管功能,满足各行业调度或控制中心与众多远方站之间的数据采集和控制。 二、系统结构 例如用数传设备与西门子PLC实现点对点或点对多点通信组网有如下几种结构:有线连接: 无线连接: 1、上位机(或昆仑通态等触摸屏)与PLC 上位机主站运行西门子WINCC或通用组态软件,通过电脑的RS-232口与数传设备数据口连接。从站PLC(如S7-200 224/226或S7-300)的485输入输出口通过232/485接口转换器与数传设备的数据接口连接。主站电台与从站之间实现点对多点透明数据传输。 西门子PLC与上位机之间可以采用PPI、MPI或自由口协议(9600,8E1格式)。 2、主从PLC

在许多应用项目中,控制中心有许多现场设备需根据远端从站状态由PLC控制,主从PLC 组网,系统采用自由口协议(9600,8E1格式)。 三、数传设备技术指标 数传设备为PLC与上位机之间提供双向透明高速可靠传输通道,电台配有电源、天线、馈线、避雷器(天线架在室外时)。数传设备及相应配套设备,根据地形和通讯范围及应用档次要求,有多种型号供选择。 有关技术指标如下: 1、数传设备BLX51 1.1、工作频率:433MHz频段。 1.2、传输速率:9600bps。 1.3、工作方式:支持单工,半双工等方式。 1.4、传输距离:30公里以上(开阔无阻挡)。 1.5、物理接口:标准RS-232/RS-485接口,通信速率可从300到38400bps可调, 完全透明传输,无需专用的通信软件。 1.6、系统结构: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传输,一级或多级中转组网。 1.7、调制方式:4级CPFSK。 1.8、信道间隔:1 2.5KHz。 1.9、发射功率:100mW、1W、2W可调,有用25瓦发射功率可选择。 1.10、误码灵敏度:-108dBm以上(误码率BER≤10E-6)。 1.11、收发转换时间:小于15ms。 1.12、休眠电流:小于18mA。 1.13、频率稳定度:±1.5ppm。 1.14、状态和错误指示:LED状态指示,包括电源,载波,发射数据,接收数据和 各种故障报警。 1.15、短路保护:有。 1.16、工作温度:-30℃~+60℃,工作时:-40℃~+70℃。 1.17、相对湿度:95%,40℃,无冷凝。 1.18、供电方式:工作时电压为10.5~30VDC,发射电流为575mA(2W功率, 13.8VDC),接收电流为75mA。配开关稳压电源220V AC工作。 1.19、免费提供参数,诊断设置软件。 1.20、外形尺寸: 集成板产品:110×19×95。 整机产品:165×44×120。 1.21、重量: 集成板产品:约0.13KG。 整机产品:约0.45KG。

无线数据传输课程设计完整版报告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无线数据传输就是频带传输的一个典型的实例,将基带信号调制到一个高频载波上传输。无线传输是不需要通过实体的物质介质的,它是通过空气、光束、电磁波、无直接接触的物质传播的传输方式。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具有通信范围广,传输稳定可靠等特点。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单片机技术、网络数据传输技术、抗干扰技术和RS485、RS232通信技术。在线路的设计与元器件的选择上以较大的环境适应性为依据,确保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高、费用低廉、安装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无线终端适用于各种工业现场需要实现无线遥控、遥测及无线数据传输的各种场所。无线数据传输是指通过GSM和GPRS网络为企业客户提供无线传输通道,解决有线网络难以建设的地区或地点的数据传输问题,具有费用低廉和移动灵活的特点。无线数据传输特别适用于机器到机器的应用,如在遥感遥测等具有数据读取功能的终端上集成无线通信功能。此类终端可在定时或在被激活情况下通过无线传输通道与企业客户中心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数据采集;无线数据传输;调制解调;串口通信

目录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2 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 (1) 2.1 系统的总体组成 (2) 3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4) 3.1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时钟电路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报警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按键电路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发射机接收模块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LCD显示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系统的整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系统调试及仿真 (9) 5.1仿真代码及测试 (16) 5.2无线数据传输电路仿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总结 (17) 参考文献 (17) 1

无线网络组网方案

WiMAX无线网络组网方案 ZDNet 网络接入来源:zdnet整理2011年07月25日评论(0) 关键词:WiMAX无线网络 本文摘要 WiMAX是一种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技术,使用10-66 GHz频段,最高可以提供75 Mbit/s 的传输速率,单基站覆盖范围最大可达到48 km。WiMAX能应用于很多领域,包括“最后一公里”接入、热点、蜂窝回程技术以及商业用户的企业级连接。 WiMAX是一种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技术,使用10-66 GHz频段,最高可以提供75 Mbit/s的传输速率,单基站覆盖范围最大可达到48 km。WiMAX能应用于很多领域,包括“最后一公里”接入、热点、蜂窝回程技术以及商业用户的企业级连接。 目前所说的IEEE 802.16标准主要包括IEEE 802.16a、IEEE 802.16d和IEEE 802.16e三个标准。其中IEEE 802.16a和IEEE 802.16d是固定无线接入的空中接口标准。而IEEE 802.16e的目标是在IEEE 802.16d固定无线接入标准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特性,如切换、安全等,使其支持移动特性,该标准于2005年12月正式批准。 一、WiMAX的技术特点 WiMAX采用波束赋形、MIMO、Mesh、OFDMA等后3G的先进技术改善非视距性能,更高的系统增益也提供了更强的远距离穿透阻挡物的能力。和当前其他技术相比,WiMAX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标准化,成本低:由于使用同一技术标准,不同厂商的设备可在同一系统中工作,增加了运营商选择设备时的自主权,降低了成本; ●数据传输速率更高:WiMAX所能提供的最高接入速率是75 Mbit/s,目前,实际应用时每3.5 MHz载波可传输的净速率为18 Mbit/s,频率利用系数高; ●非视距传输(NLOS):采用OFDM/OFDMA技术,具备非视距传输能力,可方便更多用户接入基站,大大减少基础建设投资; ●传输距离远:最大传输半径为50 km,是无线局域网所不能比拟的; ●部署灵活,配置伸缩性强,可平滑升级:根据业务需求区域灵活部署基站,网络建设初期,可选用最小配置,根据业务增长,逐步增加设备; ●无“最后一公里”瓶颈限制:作为一种无线城域网技术,可以将WiFi热点连接到互联网,也可作为DSL等有线接入方式的无线扩展,实现“最后一公里”的宽带接入; ●提供广泛的多媒体通信服务:能够实现电信级的多媒体通信服务,支持语音、视频和Internet。 二、WiMAX的组网方式

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