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届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知识分解归纳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2016届高考政治易混易错知识分解归纳 经济生活 第三单元

专题三经济生活之收入与分配

11、关于分配制度的易错观点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2)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过大则不利于提高效率。)

(3)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性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4)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或按劳动成果分配。(属按劳动要素分配)

(5)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只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方式)

(6)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方式(只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劳动收入是按劳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属于非按劳分配方式)

(7)收入分配中注重公平就是消除收入差距,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公平不等于平均)

(8)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好(劳动生产率与效率是不同概念)

(9)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10)居民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但不能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11)收入差距扩大具有刺激作用,效率将会提高(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效率反而会降低)

12、关于财政的易错观点

(1)国民收入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财政收入增加意味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或国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也增加(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财政收入是在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中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占有的一部分。国民收入大于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增加不一定意味着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其他条件不变,财政收入将增加)

(2)国家的财政是通过决算实现的(国家财政的实现是通过预算实现的)

(3)财政收入减少,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应该是财政收入增加,会减少)

(4)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关键取决于国家的分配政策;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关键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因素是发展经济,还要调整分配政策)

(5)财政收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

(6)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税收是主要形式)

(7)国内生产总值应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同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应与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

(8)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基础)

(9)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适度的财政赤字应该增加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

(10)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来维持财政支出,这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赤字的出现,是否会引发通货膨胀,关键是看借债的规模,以及借债所得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效益)(11)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无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还是有利,关键要看财政、信贷能否实现综合平衡。如果银行信贷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财政、信贷能够实现综合平衡,财政赤字就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危害)

(12)财政收入水平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者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结余)

(13)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收入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14)要充分发挥财政作用,关键是要大力增加财政支出(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

(15)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因而财政收入大于支出是最理想的状态。(在预决算中,收入等于支出是最理想的状态)

(16)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财政收入太多,就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减少,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再说财政收入太少就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降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但也不能认为财政收入越多,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越强,因为太绝对了,只能表达成,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

(17)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居民消费)

(18)扶贫标准的提高,促使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19)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无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有弊还是有利,关键要看财政、信贷能否实现综合平衡。如果银行信贷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财政、信贷能够实现综合平衡,财政赤字就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危害)

(20)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二者没有区别(二者都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但有区别: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保护价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三率的调整)

13、税收和纳税人易错知识

(1)要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就要提高税收的税率(二者无必然联系)

(2)税收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有的税收都是取之于民,但只有社会主义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劳动人民)

(3)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固定性是指不经过国家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而不是不能改变)

(4)税收具有无偿性,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不付出任何代价(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

民、用之于民,也就是说国家的税收收入最终是服务于人民的)

(5)税收的强制性要求它具有无偿性,无偿性是强制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固定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强制性(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6)纳税人即征税对象(征税对象是征税所指向的客体,表明对什么东西征税;纳税人是缴纳税款的主体)

(7)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流转税、行为税(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

(8)在我国,每个公民的所有收入都在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范围或每个公民都应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只有超出一定数额的薪金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要减去一个起征点3500,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个人所得纳税)

(9)增值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营业税的征收不受企业盈亏影响,税源广且便于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

(10)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初次分配更加合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属于再分配范畴)

(11)个人所有税能消除收入差距(个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公平税,有利于调节人们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是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杠杆。社会不可能也不应通过征税个税把收入差距消除)

(12)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并不是使用超额累进税还有比例税率,其中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租赁所得,偶然所得等适用20%的比例税率)

(13)个税显著的特点是“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不纳税”(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14)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对无需报账者可以不开发票(推行刮奖发票是为了鼓励消费者索要餐饮发票,这有利于减少税收流失;无需报账者也要开发票)

(15)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纳税人是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而非间接进行纳税的单位和个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如果不能转嫁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负税人是最终负担税款的主体,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所得税和财产税等直接税的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

如:

消者

转嫁给

税 负 税 人

纳税人

(16)所有人都是纳税人,因而所有的商品都包括着税,人民在购买商品时都纳了税(并非所有的商品都包含着税。人们购买商品所付的款中含有税,买者也只是负税人,而不是纳税人)

(17)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人人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纳税人)

(18)纳税人意识就是指要依法纳税(纳税人意识包括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是二者

的统一)

(19)所偷税款只要没有装进个人腰包就不构成犯罪(也要)

(20)偷税就是以非法手段骗取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行为,骗取税收优惠的行为属于骗税。如果因为不了解税法而少缴或未缴税款的行为叫漏税)

(21)税款的缴纳是公民行为,税收的使用是政府行

(22)公民纳税,国家受益(个人也受益)

(23)“营改增”积极的效应是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营改增”不是增加新的税种,而是税种之间的转换,并没有拓宽财政收入的来源)

(24)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完事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效率(直接效果是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25)公民自觉纳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