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

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

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
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

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逻辑代数的三个规则

1、代入规则

在任一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所有出现的某一变量都代之以一个逻辑函数,则此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则称之为代入规则。

2、反演规则

已知一逻辑函数F,求其反函数时,只要将原函数F中所有的原变量变为反变量,反变量变为原变量;“+”变为“·”,“·”变为“+”;“0”变为“1”;“1”变为“0”。这就是逻辑函数的反演规则。

3、对偶规则

已知一逻辑函数F,只要将原函数F中所有的“+”变为“·”,“·”变为“+”;“0”变为“1”;“1”变为“0”,而变量保持不变、原函数的运算先后顺序保持不变,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新函数,这新函数就是对偶函数F'。

其对偶与原函数具有如下特点:

1.原函数与对偶函数互为对偶函数;

2.任两个相等的函数,其对偶函数也相等。这两个特点即是逻辑函数的对偶规则。

逻辑运算的常用公式

逻辑代数的总结

基本逻辑运算:

与(或称“积”)---符号(&、?、无、∧、∩)

或(或称“和”)---符号(| 、+、∨、∪)

非(或称“反”)---符号(! 、)

1、基本运算法则:

0-1律:

0?A=0 0+A=1

1?A=A 1+A=A

同一律:

A?A=A A+A=A

互补律:

A?A=0 A+A=0

反演律

A?B =A+B A+B=A?B

还原律

A =A

√⊕⊙??+A=0

2、常用公式

交换律:

A?B=B?A A+B=B+A

结合律:

A?(A?B)=(A?B)?C A+(A+B)=(A+B)+C 分配律:

A?(A+B)=A?B+A?C A+(A?B)=(A+B)?(A+C) 吸收律:

A?(A+B)=AB A+(A?B)=AB

A?B+(A?B)=A (A+B)?(A+B)=A

§8.5 逻辑代数公式化简习题2 - 2017-9-10

第8章 §8.5 逻辑代数公式化简习题2 1 第8章 §8.5 逻辑代数公式化简习题2 (一)考核内容 1、第8章掌握逻辑运算和逻辑门;掌握复合逻辑运算和复合逻辑门;掌握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和常用公式;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8.6 逻辑函数的化简 8.6. 1 化简的意义 1、所谓化简就是使逻辑函数中所包含的乘积项最少,而且每个乘积项所包含的变量因子最少,从而得到逻辑函数的最简与–或逻辑表达式。 逻辑函数化简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公式化简法 又称代数法,利用逻辑代数公式进行化简。它可以化简任意逻辑函数,但取决于经验、技巧、洞察力和对公式的熟练程度。 (2)卡诺图法 又称图解法。卡诺图化简比较直观、方便,但对于5变量以上的逻辑函数就失去直观性。 2、逻辑函数的最简形式 同一逻辑关系的逻辑函数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有几种不同表达式,异或、与或、与或非—非、与非—与非、或与非、与或非、或非—或非。 一个逻辑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有与或表达式、或与表达式、与非-与非表达式、或非-或非表达式、与或非表达式5种表示形式。 (1)与或表达式:AC B A Y += (2)或与表达式:Y ))((C A B A ++= (3)与非-与非表达式:Y AC B ?= (4)或非-或非表达式:Y C A B A +++= (5)与或非表达式:Y C A B A += 3、公式化简法 (1)、并项法:利用公式A B A AB =+,把两个乘积项合并起来,消去一个变量。 例题1: B B A A B =+= (2)、吸收法:利用公式 A A B A =+,吸收掉多余的乘积项。 例题2:E B D A AB Y ++= B A E B D A B A +=+++= (3)、消去法:利用公式B A B A A +=+,消去乘积项中多余的因子。 例题3:AC AB Y += C B A A C B A ++=++= (4)、配项消项法:利用公式C A AB BC C A AB +=++,在函数与或表达式中加上多余的项— —冗余项,以消去更多的乘积项,从而获得最简与或式。 例题4: B A C AB ABC Y ++=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常用公式 一.基本定义与运算 代数是以字母代替数,称因变量为自变量的函数,函数有定义域和值域。——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概念。如 或; 当自变量的取值(定义域)只有0和1(非0即1)函数的取值也只有0和1(非0即1)两个数——这种代数就是逻辑代数,这种变量就是逻辑变量,这种函数就是逻辑函数。 逻辑代数,亦称布尔代数,是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George Boole)于1849年创立的。在当时,这种代数纯粹是一种数学游戏,自然没有物理意义,也没有现实意义。在其诞生100多年后才发现其应用和价值。其规定: 1.所有可能出现的数只有0和1两个。 2.基本运算只有“与”、“或”、“非”三种。 与运算(逻辑与、逻辑乘)定义为(为与运算符,后用代替) 00=0 01=0 10=0 11=1 或 00=0 01=0 10=0 11=1 或运算(逻辑或、逻辑加)定义为(为或运算符,后用+代替) 00=0 01=1 10=1 11=1 或 0+0=0 0+1=1 1+0=1 1+1=1 非运算(取反)定义为:

至此布尔代数宣告诞生。 二、基本公式 如果用字母来代替数(字母的取值非0即1),根据布尔定义的三种基本运算,我们马上可推出下列基本公式: A A=A A+A=A A0=0 A+0=A A1=A A+1=1 =+= 上述公式的证明可用穷举法。如果对字母变量所有可能的取值,等式两边始终相等,该公 式即告成立。现以=+为例进行证明。对A、B两个逻辑变量,其所有可能的取值为00、01、10、11四种(不可能有第五种情况)列表如下:

由此可知: =+ 成立。 用上述方法读者很容易证明: 三、常用公式 1. 左边==右边 2. 左边==右边 例题:将下列函数化为最简与或表达式。 (公式1:) = (公式2:) ()

第二章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第二章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2.1 逻辑代数 2.1.1 与运算…………………………………………………………………… 2.1.2 或运算…………………………………………………………………… 2.1.3 非运算…………………………………………………………………… 2.1.4 几种常见的复合逻辑关系………………………………………………… 2.2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2.3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恒等式………………………………………………… 2.3.1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恒等式…………………………………………… 2.3.2 逻辑代数的三个规则……………………………………………………… 2.3.3 逻辑函数的代数变换与化简法……………………………………………… 2.4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法…………………………………………………… 2.4.1 最小项的定义和性质……………………………………………………… 2.4.2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表达法………………………………………………… 2.4.3 利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 本章小结……………………………………………………………………………

第二章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本章要点: 基本逻辑关系与逻辑运算 逻辑代数基本定律与基本规则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逻辑函数的变换与化简 2.1 逻辑代数 逻辑代数又称布尔代数,其基本思想是19世纪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首先提出的。所谓逻辑就是事物因果之间所遵循的规律。为了避免用冗繁的文字来描述逻辑问题,逻辑代数采用逻辑变量和一套运算符组成逻辑函数表达式来描述食物的因果关系。它是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证明、推理放逻辑问题的一种数学工具。逻辑代数虽然和普通代数一样也是用字母表示变量,但是两种代数中的变量含义是完全不同的,逻辑代数中的每个变量(逻辑变量)只有0和1两种取值。0和1不再表示数量的大小,而是表示对立的两种逻辑状态。例如,电灯的亮与灭、电动机的工作与停止。 在数字电路中,输入的信号是“条件”,输出的信号是“结果”,因此输入、输出信号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称为逻辑关系。描述逻辑关系可以用语句、逻辑表达式、图形和表格等来描述,描述逻辑关系的表格又称为真值表。表示逻辑运算所用的规定的图形符号称为逻辑符号。逻辑代数中有三种基本运算:“与”运算、“或”运算和“非”运算。下面就分别讨论这三种基本逻辑运算。 2.1.1 与运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电路试验,电路图如图2-1所示,电源E通过A、B两个串联的开关给电灯Y供电。 图2-1(a)与逻辑的逻辑电路图(b)与逻辑的电路符号

(完整版)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

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逻辑代数的三个规则 1、代入规则 在任一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所有出现的某一变量都代之以一个逻辑函数,则此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则称之为代入规则。 2、反演规则 已知一逻辑函数F,求其反函数时,只要将原函数F中所有的原变量变为反变量,反变量变为原变量;“+”变为“·”,“·”变为“+”;“0”变为“1”;“1”变为“0”。这就是逻辑函数的反演规则。 3、对偶规则 已知一逻辑函数F,只要将原函数F中所有的“+”变为“·”,“·”变为“+”;“0”变为“1”;“1”变为“0”,而变量保持不变、原函数的运算先后顺序保持不变,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新函数,这新函数就是对偶函数F'。 其对偶与原函数具有如下特点: 1.原函数与对偶函数互为对偶函数; 2.任两个相等的函数,其对偶函数也相等。这两个特点即是逻辑函数的对偶规则。 逻辑运算的常用公式 逻辑代数的总结 基本逻辑运算: 与(或称“积”)---符号(&、?、无、∧、∩) 或(或称“和”)---符号(| 、+、∨、∪)

非(或称“反”)---符号(! 、) 1 0-1律: 0?A=0 0+A=1 1?A=A 1+A=A 同一律: A?A=A A+A=A 互补律: A?A=0 A+A=0 反演律 A?B =A+B A+B=A? 还原律 A =A √⊕⊙??+A=0 2、常用公式 交换律: A?B=B?A A+B=B+A 结合律: A?(A?B)=(A?B)?C A+(A+B)=(A+B)+C 分配律: A?(A+B)=A?B+A?C A+(A?B)=(A+B)?(A+C) 吸收律: A?(A+B)=AB A+(A?B)=AB A?B+(A?B)=A (A+B)?(A+B)=A

逻辑代数基础习题讲课讲稿

第二章 逻辑代数基础 [题2.1] 选择题 以下表达式中符合逻辑运算法则的是 。 A.C ·C=C 2 B.1+1=10 C.0<1 D.A+1=1 2. 逻辑变量的取值1和0可以表示: 。 A.开关的闭合、断开 B.电位的高、低 C.真与假 D.电流的有、无 3. 当逻辑函数有n 个变量时,共有 个变量取值组合。 A. n B. 2n C. n 2 D. 2n 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中具有唯一性的是 。 A .真值表 B.表达式 C.逻辑图 D.卡诺图 5. 在 输入情况下,“与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A .全部输入是0 B.任一输入是0 C.仅一输入是0 D.全部输入是1 6.在 输入情况下,“或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A .全部输入是0 B.全部输入是1 C.任一输入为0,其他输入为1 D.任一输入为1 7. 求一个逻辑函数F 的对偶式,可将F 中的 。 A .“·”换成“+”,“+”换成“·” B.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 C.变量不变 D.常数中“0”换成“1”,“1”换成“0” E.常数不变 8. 在同一逻辑函数式中,下标号相同的最小项和最大项是 关系。 A .互补 B.相等 C.没有关系 9. F=A +BD+CDE+ D= 。 A. A B. A+D C. D D. A+BD 10.A+BC= 。 A .A+ B B.A+ C C.(A+B )(A+C ) D.B+C 11.逻辑函数F=)(B A A ⊕⊕= 。 A.B B.A C.B A ⊕ D. B A ⊕ [题2.2]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 逻辑变量的取值,1比0大。 ( ) 2. 异或函数与同或函数在逻辑上互为反函数。 ( ) 3.若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真值表,则两个逻辑函数必然相等。 ( )

《数字逻辑电路(A)》复习题逻辑代数基础

逻辑代数基础 一、选择题(多项选择) 1. 以下表达式中符合逻辑运算法则的是 。 A.C ·C =C 2 B.1+1=10 C.0<1 D.A +1=1 2. 逻辑变量的取值1和0可以表示: 。 A.开关的闭合、断开 B.电位的高、低 C.真与假 D.电流的有、无 3. 当逻辑函数有n 个变量时,共有 个变量取值组合? A. n B. 2n C. n 2 D. 2n 4. 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中具有唯一性的是 。 A .真值表 B.表达式 C.逻辑图 D.卡诺图 5.F=A B +BD+CDE+A D= 。(加一个盈余项AD ) A.D B A + B.D B A )(+ C.))((D B D A ++ D.))((D B D A ++ 6.逻辑函数F=)(B A A ⊕⊕ = 。 A.B B.A C.B A ⊕ D. B A ⊕ 7.求一个逻辑函数F 的对偶式,可将F 中的 。 A .“·”换成“+”,“+”换成“·” B.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 C.变量不变 D.常数中“0”换成“1”,“1”换成“0” E.常数不变 8.A+BC= 。 A .A + B B.A + C C.(A +B )(A +C ) D.B +C 9.在何种输入情况下,“与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D A .全部输入是0 B.任一输入是0 C.仅一输入是0 D.全部输入是1 10.在何种输入情况下,“或非”运算的结果是逻辑0。 A .全部输入是0 B.全部输入是1 C.任一输入为0,其他输入为1 D.任一输入为1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 逻辑变量的取值,1比0大。( × )。 2. 异或函数与同或函数在逻辑上互为反函数。( √ )。 3.若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真值表,则两个逻辑函数必然相等。( × )。

逻辑代数的运算规则

逻辑代数的三个规则 1、代入规则 在任一逻辑等式中,如果将等式两边所有出现的某一变量都代之以一个逻辑函数,则此等式仍然成立,这一规则称之为代入规则。 2、反演规则 已知一逻辑函数F,求其反函数时,只要将原函数F中所有的原变量变为反变量,反变量变为原变量;“+”变为“·”,“·”变为“+”;“0”变为“1”;“1”变为“0”。这就是逻辑函数的反演规则。 3、对偶规则 已知一逻辑函数F,只要将原函数F中所有的“+”变为“·”,“·”变为“+”;“0”变为“1”;“1”变为“0”,而变量保持不变、原函数的运算先后顺序保持不变,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新函数,这新函数就是对偶函数F'。 其对偶与原函数具有如下特点: 1.原函数与对偶函数互为对偶函数; 2.任两个相等的函数,其对偶函数也相等。这两个特点即是逻辑函数的对偶规则。 逻辑运算的常用公式 逻辑代数的总结 基本逻辑运算: 与(或称“积”)---符号(&、?、无、∧、∩) 或(或称“和”)---符号(| 、+、∨、∪) 非(或称“反”)---符号(! 、) 1 0-1律: 0?A=0 0+A=1 1?A=A 1+A=A 同一律: A?A=A A+A=A 互补律: A?A=0 A+A=0 反演律 A?B =A+B B=A?B

还原律 A =A √⊕⊙??+A=0 2、常用公式 交换律: A?B=B?A A+B=B+A 结合律: A?(A?B)=(A?B)?C A+(A+B)=(A+B)+C 分配律: A?(A+B)=A?B+A?C A+(A?B)=(A+B)?(A+C)吸收律: A?(A+B)=AB A+(A?B)=AB A?B+(A?B)=A (A+B)?(A+B)=A

逻辑代数基础

1 逻辑代数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是数字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首先在了解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数制与码制、算术运算 与逻辑运算等概念基础上,要求学生深刻理解逻辑代数中的与、或、非三种基本运算,熟悉 由它们导出的其它逻辑运算,掌握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基本定理;其次要求 学生理解逻辑函数概念, 掌握逻辑函数的各种表示方法与转换, 最小项与最大项的性质特点 及逻辑函数的范式; 本章最后介绍逻辑函数的公式与卡诺图化简方法, 要求学生对这些方法 与技巧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基本逻辑运算与复合逻辑运算; 2、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基本定理; 3、逻辑函数的表示及其公式与卡诺图化简方法与技巧。 教学时数:共计 8 学时 (其中理论课 8 学时,实验课 学时,习题课 学时,讨论课 学时) 教学内容与方法: 结合典型例题,运用启发式、课堂练习、课后思考与作业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详细分析 讲解数制与码制、基本逻辑运算与复合逻辑运算方法、逻辑代数基本公式与基本定理、逻辑 函数的表示与转换方法、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与卡诺图化简方法与技巧等重要教学内容。
1.1 概述
一、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
1、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 在数值大小和时间上都连续的物理量为模拟量。 对模拟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的电子电路为模 拟电路。 2、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在数值大小和时间上都不连续即离散(每次以某最小单位的整数倍变化)的物理量为数字量。 对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的电子电路为数字电路。 3、数字电路的类型与特点 ①数字电路的分类: 按电路结构分:分立、集成;按器件制作工艺分:双极型与 MOS 型;按工作原理分:组合 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按集成度分:SSI、MSI、LSI、VLSI。 ②数字电路的优点:易集成、高可靠、通用成本低、易保密
二、数制与码制
1、数制 1)数制的概念及要素: 数制的定义:多位数码中各数位的构成方法及运算时的进位规则称为数制。 数制的要素:任意数位上的可用数码、可用数码的个数(基数,实质为进位规则)、权(与各数 位对应的固定数值)。 一般地,设 (an 1an 2
(an 1an 2
a1a0 .a1a2 a m ) N 为一个 N 进制数,则该数对应的数值大小为: a1a0 .a1a2 a m ) N = ∑ in=1 m ai N i (按权展开式)。
2)常见数制: ①10 进制:

数字逻辑逻辑代数基础习题

《逻辑代数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1.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为等值的十六进制数的等值的十进制数。 (1)(10010111)2 ;(2)(1101101)2 ;(3)(0.01011111)2 ;(4)(11.001)2 。 [解] (1)(10010111)2 = (97)16 = (151)10,(2)(11011101)2 = (6D)16 = (109)10(3)(0.01011111)2 = (0.5F)16 = (0.37109375)10,(4)(11.001)2 = (3.2)16 = (3.125)10 [1.2]将下列十六进制数化为等值的二进制数和等值的十进制数。 (1)(8C)16 ;(2)(3D.BE)16;(3)(8F.FF)16 ;(4)(10.00)16 [解] (1)(8C)16 = (10001100)2 = (140)10 (2)(3D·BE)16 = (111101.1011111)2 = (61.7421875)10 (3)(8F·FF)16 = (10001111.11111111)2 = (143.99609375)10 (4)(10.00)16 = (10000.00000000)2 = (16.00000000)10 [1.3]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等效的二进制数和等效的十进制数。要求二进制数保留小数点以后4位有效数字。 (1)(17)10 ;(2)(127 )10 ;(3)(0.39)10 ;(4)(25.7)10 [解] (1)(17)10 =(10001)2 =(11)16 ;(2)(127)10 = (1111111)2 = (7F)16 (3)(0.39)10 = (0.0110)2 = (0.6)16;(4)(25.7)10 = (11001.1011)2 = (19.B)16 [1.4]写出下列二进制数的原码和补码。 (1)(+1011)2 ;(2)(+00110)2 ;(3)(-1101)2 ;(4)(-00101)2 。 [解] (1)(+1011)2的原码和补码都是01011(最高位的0是符号位)。 (2)(+00110)2的原码和补码都是000110(最高位的0是符号位)。 (3)(-1101)2的原码是11101(最高位的1是符号位),补码是10011。 (4)(-00101)2的原码是100101(最高位的1是符号位),补码是111011。 [1.5]试总结并说出 (1)从真值表写逻辑函数式的方法;(2)从函数式列真值表的方法; (3)从逻辑图写逻辑函数式的方法;(4)从逻辑函数式画逻辑图的方法。 [解] (1)首先找出真值表中所有使函数值等于1的那些输入变量组合。然后写出每一组变量组合对应的一个乘积项,取值为1的在乘积项中写为原变量,取值为0的在乘积项中写为反变量。最后,将这些乘积项相加,就得到所求的逻辑函数式。 (2)将输入变量取值的所有状态组合逐一代入逻辑函数式,求出相应的函数值。然后把输入变量取值与函数值对应地列成表,就得到了函数的真值表。 (3)将逻辑图中每个逻辑图形符号所代表逻辑运算式按信号传输方向逐级写出,即可得到所求的逻辑函数式。 (4)用逻辑图形符号代替函数式中的所有逻辑运算符号,就可得到由逻辑图形符号连接成的逻辑图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