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光合作用能量之源

光合作用能量之源

光合作用能量之源
光合作用能量之源

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注意事项:

①无水乙醇作用:溶解色素

②二氧化硅的作用:利于研磨充分

③加入碳酸钙的原因:防止色素(叶绿素)被破坏。研磨时会破坏溶酶体,溶酶体里面的有机酸会流出来破坏叶绿素,碳酸钙能和酸反应,防止色素破坏。

④研磨迅速而充分。

⑤单层尼龙布的作用:过滤、去除杂质。

⑥用棉塞塞严的原因:防止乙醇(丙酮)挥发

(2)制备滤纸条

剪去两角的作用:使滤液色素分离时色素带平行,使得到的色素带整齐

(3)画滤液细线

①滤液细线要细、直、齐:防止色素带重叠而影响分离效果。

②待滤液细线干后再重复画线的原因:增加色素含量,使色素更加清晰。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避免色素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

棉塞塞紧试管口(或烧杯上面要盖好盖)目的:防止层析液挥发。

实验结果:

讨论: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

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2015-1-17

10

叶绿体中的

色素提取液

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蓝紫光、红光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有什么差别?

红光和蓝紫光区域变暗。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类胡萝卜素: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色素:基粒类囊体的薄膜上酶:基粒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

叶绿体结构模式图

极细的光束

没有氧气的黑暗环境

没有氧气的有光环境

材料3:20世纪40

暗处理(“饥饿”处理)目的?

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

对照实验

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

消耗掉叶子原有的营养物质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而不是来自C O 2

这一实验证实了:

同位素标记法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碳,是否来自

CO 2呢?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叶绿体中的色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co 2c 3H 2O 水在光下分解C 5ATP ADP+Pi 酶供能

[H]供氢O 2

固定还原多种酶参加催化(CH 2O)酶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的比较

项目

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

区场所条件物质类囊体的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需光、色素和酶不需光;需[H] 、光能转变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水的光解:2H 2O 光4[H]+O 2光

ADP+Pi ATP 酶CO 2的固定:CO 2+C C 3的还原:2C 3ATP ADP+Pi+酶

、光反应是暗反应的基础,光反应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ATP

、暗反应是光反应的继续,暗反应为光反应的进行提供的原料ADP 和Pi 、两者相互独立又同时进行,相互制约又密切联系

ATP 的合成:

分析讨论环境因素对C3、C5、[H]、ATP 含量影响 思考1:如果其它条件正常,突然停止光照, C3、C5、ATP 、[H]的含量会怎么变化? C3↑ C5、ATP 、[H]

思考2:如果其它条件正常,突然停止CO2供应, C3、C5、ATP 、[H]的含量会怎么变化? C3减少、C5增加、ATP 增加、[H]增加

思考3:夏天正午气孔关闭时C3、C5、ATP 、[H]的含量会怎么变化?

C3↓ C5、ATP 、[H]

1.光照

(1)光质:白光为复色光,光合能力最强,单色光中红光最强,蓝紫光次之,绿光最差。

温室大棚用无色透明薄膜光合效率最高,大棚内用红色或蓝紫色灯提高光合效率。

四、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及应用

光照时间越长,产生的光合产物越多.

应用:采用轮作种植模式,延长光照时间轮作的优点

①延长全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②使根系对土壤中的矿质元素选择吸收,避免肥力衰竭

(2)光照时间

CO2的吸收量

CO26:00

18:00

光合午休

C

D

E

光合午休

C 点:光合午休,原因是光照太强,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光合午休一般出现在夏季中午。

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A .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 .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A .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 .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CO2浓度.

应用:正其行, 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其含量直接影响光合作用A 点:CO2补偿点;B 点CO2饱和点

温度℃

20

30

40

50

B

C

温度

酶的活性适时播种;温室栽培控制温度. 白天调到光合作用以提高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室温度保证有机物的积累.规律:一般,光合酶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酶的最适温度

含水量. 矿质元素.

应用: 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在一定范围内含水量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原理:

利用真空渗入法排除叶内细胞间隙的空气 ,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 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于O2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积累,结 果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根据上浮所需的 时间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4、取3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 富含二氧化

碳的清水(事先可用口通过玻璃管向清水内吹气).

5、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20片小圆形

叶片 ,然后分别对这3个实验装置进行强、中、弱三种光照 (3盏40W台灯分别向3个实验装照射,光照强弱可通

过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间的距离来决定)。

6、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

的数量.

巩固练习

例1、某科学家用含有14C 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 原子,这种C 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 ? A 、CO2 叶绿体 ATP ? B 、CO2 叶绿素 ATP ? C 、CO2 乙醇 糖类

? D 、CO2 三碳化合物 糖类

观察与记录

一、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例题3、(2005年全国)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在水分充

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请仔细分析图中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曲线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非生物

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你对图中曲线的分析,你认为光合作用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例题4:(2005年全国)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下图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 、Y 和Z 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图中X 1、X 2、X 3的差异是由于某种原因

__________

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所导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增加为X 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 2和温度暗反应施放干冰,增加CO2浓度或适当升温西卷)]内部因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图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其中的纵坐标表示松树整体表现出的吸收 菜的生长?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图中Y 1、Y 2、Y 3的差异是由于_______

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

所致。)图中Z 1、Z 2、Z 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

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不同,如果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光质光反应光反应和暗反应Z 3、Z 2、Z 1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的生成量大量减少。

(4)从图中可以推断,限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右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图,分析回答::

气孔关闭,CO 2的固定光和CO 2AB 段表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

光例6:科学工作者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叶绿体,放入含有磷酸盐以及含[ H ]的载体等物质的溶液中,并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成右图请根据曲线各段特点回答:

量 1. ab 段由于缺乏CO2,使光合作用过程

中不能进行有机物生成.

2. bc 段在提供了CO2之后,由于积累了大量的所以有机物能快速合成.

3. cd 段在无光照条件下,由于光合作用暗反应[ H] 和ATP 光反应c

d

时间

有机物生

成有光照无无光照有CO2

例7:(1)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2)在供给C 18O 2经历了时间T1后,除了糖类物质含有18O 以外,从另一种光合产物中也应当能够检测到

18

o

(3)在供给C 18O 2经历了时间T2后,光合产物中能够检测出18O 的物质种类又有所增加,此时能够检测出的物质分别是糖类、和。

(4)光合作用要经历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上述实验结果说明光反应所经历的时间长度是(请用包H2O H2O O2

.如右下图所示,首先将一株盆栽植物放置在暗室中,并将一片

仍然生长在枝条上的叶片放置在烧瓶内。瓶内装有适量液,瓶口用塞子塞紧,并用浸过NaOH 溶液的棉花缠绕叶柄。小时后,再将植物放在阳光下数小时后,摘下瓶内叶片,

按常规处理后,滴加碘酒,看到叶片颜色▁▁▁▁▁

盆栽植物要先在暗室中放置24小时的原因是

▁▁▁▁▁▁▁▁▁▁▁▁。

烧瓶内放置NaOH 溶液的作用是

不变蓝除去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说课稿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2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二课时的内容。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说这一节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是在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学习基础上,分别从生物科学史、物质和能量转变、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三个角度进一步学习光合作用,包括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期望学生不仅能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光合作用概念的理解,而且可以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中学习到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本节与其他章节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之一。 (二)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2)比较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合作交流、建立模型、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等方法。 (2)通过总结归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以对比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来源m] 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来说一下学情。 高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的生物学学习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也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他们具备物质转变和能量变化等相关的化学知识。在前面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对照实验和相关的实验设计原则,使本节课有关实验的理解也得以顺利进行。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5、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能力方面: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过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⑴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 ⑴通过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离出的不同色带,色带的颜色、分布顺序 和宽窄,思考其原因及作用。 ⑵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 能量转化的过程。 ⑶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 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⑵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 ⑴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⑵通过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 产中的应用。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解、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让学生讨论认识叶绿体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光合作用的 过程,影响因素等。 七、教学程序 第1课时 [问题探讨]结合教材P97图讨论: 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用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 2、为什么不使用发绿色光的灯管作补充光源? 导言:追根溯源,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要靠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那么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呢?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如P97——98的实验。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做实验: 1、加入SiO 2、CaCO3的作用是什么? 2、研磨时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 3、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后,为什么要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4、滤纸条一端为什么要剪去两角? 5、画滤液细线时应注意什么? 6、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7、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色b(黄绿色) 绿叶中的色素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教师演示相关实验让学生得知: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并结合P99吸收光谱图讲解。 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但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分布于何处?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一个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 识点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光合色素(Ⅱ) 2、叶绿体 (1)分布:植物叶肉细胞(主要) (2)结构特点 双层膜 基粒:由类囊体组成,类囊体膜上有光和色素、酶 基质:含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3、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Ⅱ) 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Ⅰ) 见课本P100-102 重点实验: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鲁宾和卡门实验、卡尔文实验 三、光合作用过程 1、方程式 2、过程(Ⅲ) 常考:光照强度变化或CO 2浓度变化,各物质的含量变化(如ATP、[H]、C 3 、C 5 等)。 3、光反应、暗反应比较 四、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Ⅲ) 谨记谨记:总(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光照 (1)光照强度 A点:只进行光合作用 AB段:呼吸>光合 B点:呼吸=光合

BC段:光合>呼吸 (2)光照时间 (3)光质 2、CO 2 浓度 3、温度 4、矿质元素 N、P、K、Mg(叶绿素关键元素) 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Ⅰ) 六、常考曲线图(Ⅲ) 1、夏季晴朗的一天 bc段下降的原因是,正午气温过高,气孔关闭,CO 2 吸收减少,使暗反应减缓。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 6点、18点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密闭容器中 AB段:CO 2不断增加,CO 2 释放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BD段:CO 2不断减少,CO 2 吸收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E段:CO 2不断增加,CO 2 释放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经过一昼夜,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 E点的CO 2 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光合色素(Ⅱ) 2、叶绿体 (1)分布:植物叶肉细胞(主要) (2)结构特点 双层膜 基粒:由类囊体组成,类囊体膜上有光和色素、酶 基质:含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3、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Ⅱ) 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Ⅰ) 见课本P100-102 重点实验: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鲁宾和卡门实验、卡尔文实验

三、光合作用过程 1、方程式 2、过程(Ⅲ) 常考:光照强度变化或CO 2 浓度变化,各物质的含量变化(如ATP、 [H]、C 3、C 5 等)。 3、光反应、暗反应比较

四、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Ⅲ) 谨记谨记:总(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光照 (1)光照强度 A点:只进行光合作用 AB段:呼吸>光合 B点:呼吸=光合 BC段:光合>呼吸 (2)光照时间 (3)光质

2、CO 浓度 2 3、温度 4、矿质元素 N、P、K、Mg(叶绿素关键元素)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Ⅰ) 六、常考曲线图(Ⅲ) 1、夏季晴朗的一天

bc段下降的原因是,正午气温过高,气孔关闭,CO 2 吸收减少,使暗反应减缓。 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 6点、18点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密闭容器中 AB段:CO 2不断增加,CO 2 释放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BD段:CO 2不断减少,CO 2 吸收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E段:CO 2不断增加,CO 2 释放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经过一昼夜,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 E点的CO 2 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湟源二中白丰 一、教材分析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这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与旧教材相比,本节内容大体上保持了旧教材的难易程度和编排顺序,仅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调整:一是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进行了扩充,增加了英格豪斯、梅耶、卡尔文等科学家的实验,将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阐述的更加完整。二是新增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探究实验,这个探究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均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为此提供了相关的提示和参考案例。三是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化能合成作用这两部分内容在旧教材中没有被编排在《光合作用》这一节中,现为了内容的完整性和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这两部分内容移至本节中。 本节内容不仅和初中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在高中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进一步理解在第三章中为什么把叶绿体比作“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另一方面本节内容也为必修3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选修3中生态工程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知识方面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能力方面 (1)学会提取、分离绿叶色素的方法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使学生认同科学原理的创立是科学家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建立起来的;认同科学 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 精神与态度。 (2)通过对叶绿体结构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3)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增强STS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人教版必修一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教案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教师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引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蔬菜大棚采用红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而不用绿色的塑料薄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观察思考,通过分析实验结果,由学生自己得出色素的种类和颜色,通过色素对光能吸收的小实验过渡到色素对光能的吸收和叶绿体结构的学习,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是《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教学内容之一,主要学习叶绿体的结构和色素的种类,掌握提取、分离色素的实验技巧,学习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第二部分内容,由旧教材的“光合作用”变为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重点强调“原理”和“应用”,体现了STS的教育理念。本节是学生在学习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及在学习本节第一部分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的基础上,分别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原理及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学习,其中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属于生命系统中的能量转化供应和利用的问题,把过去植物新陈代谢的问题提升到生命系统的水平来研究。本节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其中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课程理念。而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是以后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本节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议安排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第二课时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其中还要完成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⑴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 ⑴通过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分离出的不同色带,色带的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思考其原因及作用。 ⑵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光合作用的过程,明确每一个物质变化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 ⑶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⑵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解决方法] ⑴通过由浅入深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⑵通过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解、实验法。教具准备:课件、实验仪器、试剂、材料等。 六、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让学生讨论认识叶绿体的结构,这种结构有哪些适于进行光合作用的特点;光合作

能量之源——与光合作用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1.光照下用H182O培养绿色植物,则下列物质中首先能检测到放射性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五碳化合物 D.丙酮酸 2.如图为4种植物(Ⅰ、Ⅱ、Ⅲ、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其中最适于在荫蔽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是() A.Ⅰ B.Ⅱ C.Ⅲ D.Ⅳ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 ) A.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产物为氢气和氧气 C.所需能量来自ATP D.速率与色素含量、光强等有关 4.下列物质中,可以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的有( ) A.水、二氧化碳、ATP B.氧气、水、ATP C.水、ADP、Pi D.ADP、C3、水 5.对某植株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 min;乙光照5 s再黑暗处理5 s,连续交替进行20 min。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株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A.甲多于乙 B.甲少于乙 C.甲和乙相等 D.无法确定 6.某阳生植物细胞在夏季晴天某一天内的光合作用过程中C3、C5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部分)。若第二天中午天气由光照强烈转向阴天时,叶绿体中C3含量的变化、C5含量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曲线中的() A.c→d段(X),b→c段(Y) B.d→e段(X),d→e段(Y) C.d→e段(Y),c→d段(X) D.b→c段(Y),b→c段(X) 7.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黑暗处几小时,然后把该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

中产生了淀粉。用现代的观点分析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具有很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具体表现在() A.没有对照实验 B.本实验不需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8.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物积累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理论上某种植物能更有效的利用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的选项是()A.若a点在a2,b点在b2时 B.若a点在a1,b点在b1时 C.若a点在a2,b点在b1时 D.若a点在a1,b点在b2时 9.如图所示,将A、B、C、D四盆长势均匀的植物置于日光下。A添加品红色光照,B 添加绿色光照,C隔品红色滤光片,D隔绿色滤光片,经过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好的是() 10.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图5-4-9表示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Y和Z变化时,光合作用合成量和光强度的关系。 (1)图中X1、X2、X3的差异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所导致。要提高大棚作物的光合作用合成量,由X3增加为X1,最常采取的简便而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Y1、Y2、Y3的差异是由于________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所致。 (3)图中Z1、Z2、Z3的差异表现在光合作用中________反应的不同,如果Z因素代表植物生长发育期,则代表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现蕾开花期的曲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课程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新课导入:咱们中国有句古语“万物生长靠太阳”,大家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初中的时候呢我们就简单地了解过光合作用,植物只有依赖光合作用,才能制造有机物,动物和人呢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追根溯源,对绝大多数生物而言,能量的根本来源就是太阳光能,那光是如何被植物吸收的呢,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第四节内容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学习太阳光中有能量,我们制造出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捕获其中的能量并转化为电能。绿色植物也能捕获并转化太阳光中的能量,那么,绿叶中通过什么物质或结构捕获并转化光能呢? 板书: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正常玉米的叶子都是绿色的,但如果植物幼苗缺乏色素的话,往往会呈现黄白色,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白化苗”。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想一想白化苗能否正常生长?---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待种子中储存的养分耗尽就会死亡。由此可见呢,植物的生活确实需要色素,依靠色素来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植物细胞一般有哪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呢? 下面呢,请同学们自己先看一下课本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找出实验原理、目的、实验材料、方法步骤。 1、试验中无水乙醇的作用是什么?层析液有什么重要用途? 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来提取色素;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来分离色素。 2、研磨中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目的是什么?

二氧化硅帮助充分磨碎叶片,碳酸钙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3、实验过程中要求动作迅速并注意密封的原因是什么? 无水乙醇和层析液易挥发,并具有一定的毒性。 4、制备滤纸条为什么要剪去两角?画滤液细线有何要求?层析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不剪去两角,边缘扩散得比较快,中间扩散得慢,使色素带看起来是两边高中间低,剪了之后,使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一致。画线要求越细越直越好,以防止色素带你互相重叠;重复画两三次,增大色素浓度,层析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否则,层析液会将色素带溶解,无法在纸上扩散。 实验步骤: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选材,SiO 2,CaCO 3 ,无水乙醇,动作迅速,密 封) 2、制备滤纸条(剪去两角,用铅笔画线) 3、画滤液细线(要求) 4、分离绿叶中色素 5、观察和记录 经过分析之后呢,发现他们各自的含量关系约为:叶绿素:类胡萝卜素=2:1,叶绿素a:叶绿素b=3:1,胡萝卜素:叶黄素=2:1 那么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推测一下四条色素带的宽窄了,叶绿素a最宽,叶黄素最窄。 了解了个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后,你能试着解释为什么植物春夏叶子翠绿,而深秋则叶片金黄呢? 由于叶绿素的含量大大超过类胡萝卜素,而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被掩盖,只显示出叶绿素的绿色;由于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易受到低温的破坏,秋季低温使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5-4能量之源一一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光合色素(H) 2、叶绿体 (1 )分布:植物叶肉细胞(主要) (2 )结构特点 { 双层膜 基粒:由类囊体组成,类囊体膜上有光和色素、酶 基质:含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3、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H) 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I) 见课本P100-102 重点实验: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鲁宾和卡门实验、卡尔文实验 三、光合作用过程 1、方程式 2、过程(皿) 常考:光照强度变化或CO 2浓度变化,各物质的含量变化(如ATP、[H]、C3、C5等)) 3、光反应、暗反应比较 四、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皿) 谨记谨记:总(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1、光照 (1 )光照强度 A点:只进行光合作用 AB段:呼吸〉光合

B点:呼吸=光合 BC段:光合〉呼吸 (2 )光照时间 (3)光质 2、CO 2浓度 3、温度 4、矿质元素 N、P、K、Mg (叶绿素关键元素) 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I) 六、常考曲线图(皿) 1、夏季晴朗的一天 be段下降的原因是,正午气温过高,气孔关闭,CO 2吸收减少,使暗反应减缓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 6点、18点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密闭容器中 AB段:CO 2不断增加,CO 2释放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BD段:CO 2不断减少,CO 2吸收较多。呼吸作用V光合作用 DE段:CO 2不断增加,CO 2释放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经过一昼夜,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 E点的CO 2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生物教学设计之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现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要达成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是指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能力目标则包括一般对己、对人、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三方面目标在具体的课堂中既要全面考虑,又要有所侧重。在《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节内容中,要达成的三维目标: 1、知识方面:要能够说出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并说明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认识过程,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3、能力方面:通过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的方法,并在有关的实验介绍、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对任何一个知识体系不能割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整个教学设计分3个课时完成,每个课时除了都有一定的知识目标要完成外,还各有侧重地要求完成情感和能力目标。例如:第1课时侧重于能力目标的达成,第2课时侧重于情感目标的达成,第3课时则侧重于知识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对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不会感到陌生。但那也只不过是知道个大概,一知半解的情况往往更容易激发人的好奇心。借此,教师可以在第1课时上课之初就给学生一连串思考,比如说提出一系列问题:春夏季同学们看到的绿色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是不是这些叶子里只有一种绿色的色素呢?但到了秋冬季,叶子却变黄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到底绿色植物叶子中的色素有多少种呢?各种色素又是什么颜色的呢?在同学们都想一探究竟的情况下,引导同学们自己动手去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独立性。 教师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放过任何机会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时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学完,自己还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因此,在学生提取分离色素得出结果后,老师又可顺势创设情境,提出更多的问题。在此,教师可巧妙地用上教材中?问题探讨?的情境和问题了。问题不急于一时解决,只是给学生一个理由继续下面的学习。在色素的吸收光谱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当场演示一个?穿过色素滤液的太阳光再经过三棱镜得到其色散光谱?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总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5、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能力方面: 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过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问题探讨] 1、用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不用颜色的光照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有影响吗? 2、为什么不使用发绿色光的灯管作补充光源? 导言:追根溯源,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要靠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首先要能够捕获光能,那么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呢?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如P97——98的实验。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做实验: 1、加入SiO 2、CaCO3的作用是什么? 2、研磨时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 3、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后,为什么要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4、滤纸条一端为什么要剪去两角? 5、画滤液细线时应注意什么? 6、为什么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7、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色b(黄绿色) 绿叶中的色素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教师演示相关实验让学生得知: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并结合P99吸收光谱图讲解。 1817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首次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但当时并不清楚叶绿素分布于何处?1865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研究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时,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中,而是集中在一个个更小的结构里,后来人们称之为叶绿体。 二、叶绿体的结构 外膜 叶绿体内膜 基粒:由两个以上的类囊体组成,含色素和酶 基质:含酶 [资料分析]叶绿体的功能。结合P100恩格尔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 1、恩格尔曼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2、恩格尔曼的实验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 三、总结 重点总结捕获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叶绿体的结构,其结构上有哪些特点适用于进行光合作用。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导入:大家应该听说过这样一个实验:比利时的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85千克,而泥土只减少不到100克,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当时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那么你们认为呢?(1、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都散失到空气中;2、植物生长主要的原因是植物能利用阳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对于绝大多是生物来说,追根溯源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源自于太阳的光能,而太阳的光能要转化为能被细胞利用的化学能需要经过光合作用,那么哪些生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呢?(植物or绿色植物)举例:玉米的白化苗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种子的储存的养分耗尽后就会死亡。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光合作用可能与什么有关?(色素)其实除了绿色植物,还有原生生物如:蓝藻,原核生物如:光合细菌,这些生物之所以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也是因为他们体内含与绿色植物一样的某些能够捕获光能的色素,那么究竟绿叶中含有哪些色素呢? 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2、实验现象:从上到下颜色依次为:橙黄色(胡萝卜素)、黄色(叶黄素)、蓝绿色(叶绿素a)、黄绿色(叶绿素b)

3、结果分析: 色素带的条数与色素的种类有关,四条色素带说明有四种色素。 色素带的宽窄也色素含量有关,越宽说明含量越多,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色素带的扩散速度与溶解度有关,扩散越快溶解度越大。 4、四种色素对光的差异性吸收 从实验结果来看这四种色素的含量、在有机溶液中的溶解度都是不同的,那么这四种色素对光的吸收有没有什么差别呢? 将四种色素溶液分别放在阳光和三棱镜之下,从连续光谱中可以看到不同波长的光被吸收的情况,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是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可以用于光合作用,绿光由于被吸收得最少,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出绿色。因此,我们在种植温室或者大棚蔬菜时,应该注意什么?(透光性要好,并且不能选用绿色的塑料或者玻璃) 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了解了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四种色素之后,我们不禁又会思考这些色素存在于细胞中什么部位,他们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在哪里,需要哪些条件,原料和产物又分别是什么?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家们用了200多年的时间经过了无数次的实验,才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随科学家们探寻的足迹来了解光合作用。 1771年,普利斯特利,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容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知识点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光合色素(Ⅱ) 2、叶绿体 (1)分布:植物叶肉细胞(主要) (2)结构特点 双层膜 基粒:由类囊体组成,类囊体膜上有光和色素、酶 基质:含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3、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Ⅱ) 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Ⅰ) 见课本P100-102 重点实验: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鲁宾和卡门实验、卡尔文实验 三、光合作用过程 1、方程式 2、过程(Ⅲ) 常考:光照强度变化或CO 2浓度变化,各物质的含量变化(如ATP、[H]、C 3 、C 5 等)。 3、光反应、暗反应比较 四、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Ⅲ) 谨记谨记:总(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1、光照 (1)光照强度 A点:只进行光合作用 AB段:呼吸>光合

B点:呼吸=光合 BC段:光合>呼吸 (2)光照时间 (3)光质 2、CO 2 浓度 3、温度 4、矿质元素 N、P、K、Mg(叶绿素关键元素) 五、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Ⅰ) 六、常考曲线图(Ⅲ) 1、夏季晴朗的一天 bc段下降的原因是,正午气温过高,气孔关闭,CO 2 吸收减少,使暗反应减缓。de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 6点、18点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2、密闭容器中 AB段:CO 2不断增加,CO 2 释放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BD段:CO 2不断减少,CO 2 吸收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E段:CO 2不断增加,CO 2 释放较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经过一昼夜,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的含量会增加。 E点的CO 2 含量低于A点,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

《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光合作用基本概念 ◆掌握: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 课时:3学时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①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4400亿吨有机物; ②地球表面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储存的能量约为7.11×1018kJ,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4万个三门峡水电站所发出的电力。 1、绿色植物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哪呢? 2、太阳的光能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二、新课学习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所形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常以下面反应式表示。 光

6CO 2 + H 2 O C 6H 12O 6 + 6O 2↑ 叶绿体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动力:光能 场所:叶绿体 产物:葡萄糖和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主要过程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根据能量转变的性质,可将光合作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步,通过原初反应,光能转变成电能。 第二步,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 第三步,通过碳同化,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三、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 (2016年三校生高考题)1、光合作用的概念: (2016年三校生高考题)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2016年高考题) A、质体 B、有色体 C、叶绿体 D、线粒体 (2017年三校生高考题)3、植物是一类不能自由移动,但能够利用光将转化为,供自身生长发育需要的生物。 4、光合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第二步是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将转化为;第三步是,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 5、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细胞的中进行,而暗反应是在细胞的中进行。 五、板书设计:

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一)

高中生物必修1 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 揭秘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说明 捕获光能的 色素和结构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选择题 填空题 理解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 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并能将实验涉及的方法和 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二、重难点提示 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①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②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2)操作流程 提取色素:称量5 g绿色叶片并剪碎

加入少量SiO 2、CaCO 3和10 mL 无水乙醇 过滤 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 制滤纸条 ???? ? ①将干燥的滤纸剪成长6 cm ,宽1 cm 的纸条,剪去一 端两个角 ②在距离剪角一端1 cm 处用铅笔画线 画滤液线 ???? ? ①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一 条直的滤液细线 ②干燥后,重复画2~3次 色素分离 ????? ①试管中倒入3 mL 层析 液(层析液高度不超 过滤液细线) ②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 微斜靠试管内壁,轻 轻插入层析液③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观察结果 ? ?? ? ? 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 颜色不同的色素带,如图所示: 注意:

二、绿叶中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 1. 绿叶中的色素 注意: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 注意: 1. 每个基粒含有两个以上的类囊体,多者可达100个以上。叶绿体内有如此多的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2. 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分布在类囊体膜的表面上。 【随堂练习】 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将5 g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②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 cm处用钢笔画一条横线③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④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线浸入层析液中。该同学操作错误的是()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4节第二小节。本节主要通过介绍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等知识。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光合作用发现史中的经典实验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等内容。本节是在复习完细胞呼吸后立即转入的难度较大的一节内容,在知识模块上给学生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为以后学习第三模块中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打好基础!但是,学生对理解光合作用中的光能转化成不稳定的化学能,从不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的转变的过程,对于暗反应中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酸的还原等的必要性的理解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指导学生复习好这一节课,意义重大。 三、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⑴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⑵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⑶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⑷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⑸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⒉能力目标 ⑴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⑵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关注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创新合作的科学精神。 ⑵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⑴说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史。 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2.教学难点 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⑵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五、教具准备:课件、微课、导学案 六、教学与学法 教法: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适当加以讲授法、讨论法、自学阅读法、综合分析法等。 学法:在学法指导上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与总结方法等。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考纲要求 1.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Ⅱ)。 2.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Ⅱ)。 3.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九、知识网络

高中生物: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高中生物: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知识点 知识点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 1.叶绿体的结构 色素功能 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叶黄素:黄色吸收蓝紫光 知识点2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 (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 2. 过程 (1)提取色素 ①取材:称取5 g绿色叶片; ②研磨:加少许SiO2、CaCO3和10 mL无水乙醇; ③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 ④收集:收集滤液,试管口用棉塞塞严 (2)色素的分离 ①制备滤纸条:将干燥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和宽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在距剪去两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②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在滤纸条上沿铅笔线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重复画一两次。 ③分离色素:将3 mL层析液倒入试管中,装置如下图所示,插入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随后用软木塞塞紧试管口。 注意:不能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 ④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 条。如下表所示:

知识点3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779年,荷兰英格毫斯指出:植物要更新空气必须要有阳光和绿叶。 3.1845年,德国梅耶指出:植物能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4.1864年,德国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出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5.1880年,美国的恩格尔曼证明: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7.1948年,美国卡尔文利用14C标记的二氧化碳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 知识点4 光合作用的过程小结 1.光合图解 2.光合作用过程小结 3.探究外界条件变化时C5、C3、[H]等物质含量的变化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示范教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示 范教案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从容说课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也真实地显示出生命系统的自主性和高度有序性。初中阶段,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索性实验,初步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高中生物学课本将为学生提供光合作用的研究史料,期望学生不仅能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而且能受到科学家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因此,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和讨论这一部分史料。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始于绿叶中色素吸收和转化光能,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做好《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探究性实验,并借助投影机、三棱镜和新鲜菠菜叶片滤液和新鲜胡萝卜滤液等材料做好绿叶中色素吸收光谱的演示实验,通过叶绿体结构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相统一。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是本小节的重点和难点,要让学生重点掌握这两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部位和条件,并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高度去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尝试让学生利用各种媒体去调查和收集农业生产上有哪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并组织好学生完成教材中的探究活动——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与合作学习: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训练表达能力:尝试将你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 (3)活动与探究: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家们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熏陶,并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从而乐于学习生物科学。 ●教学重点 1.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