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解析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解析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解析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解析

乾安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呈现负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关于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 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C. 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答案】1. C 2. D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曲线的数值,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呈现负增长的开始时期是③,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

小于0,C对。

【2题详解】

读图,根据人口自然增

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就增加,反之,总人口减少。长率值,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少,A错。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多,B错。②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

人口数量未达到最大值,C错。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对。

考点:读图能力,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数量变化。

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 资源状况

B. 军事实力

C. 国土面积

D. 生活消费水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环境承载力的问题。

【详解】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生活消费水平的制约,其中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故该题正确答案为A 。

4.人口的合理容量与( ) A. 自然资源状况无关 B. 自然资源状况呈负相关 C. 科技水平呈正相关 D. 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人口的

合理容量与自然资源数量、科技水平呈正相关,与文化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考点: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5.下列可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 ) A. 青藏高原 B. 长江三角洲

C. 内蒙古高原

D. 塔里木盆地

【答案】B 【解析】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从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 方面分析。综合比较可知,环境承载力最强的是长三角地区。选择B 项。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 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甲地( )

A. 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好

B.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答案】6. A 7. A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相关知识点。

【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市重工业不断向东北部迁移,地价上涨,付租能力较弱是其原因,①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压力加大,对城市污染较大的重工业迫于压力不得不迁往郊区,②对;图中没有体现北部人口状况,无法看出劳动力情况,③排除;图中无法看出北部资源丰富,④排除,故正确项目为①、②,正确答案为A。

【7题详解】

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外围环境优美且交通便利的地方,据图可知,甲地位于城市外围,靠近河流,原理工业区,环境质量好,A对;但由于其靠近交通干道,故地价较高,B错;地势开阔、取水方便并不是其出现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因素,C、D排除。故选A。

【点睛】主要功能区布局原则:

1.工业区:

(1)交通便利;

(2)减少对城区污染:

基本无污染的工厂可布局在居民区内,污染较重的企业应远离居民区;

有严重大气污染的要考虑风向(盛行主导风的下风向;与季风区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和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山谷、盆地易形成逆温,不能布局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

高科技企业应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方,对水质要求高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上游;

(3)城市外围尽可能要靠近资源;

2.住宅区:

住宅区一般布局在上风上水的地区,高级住宅区一般与高坡和文化区相连,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一般与低地和工业区相连,环境质量差。

3.城区和工业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带(绿化带、河面、湖面等)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8. 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 地下水位上升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加

D.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9.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降水下渗量减少

D. 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8. D 9. C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城市化发展对水循环的影响。

【8题详解】

城市建设导致当地的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错;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面径流惠及速度增快,B错;城市建成后,地面硬化,土壤减少,植被覆盖减少,蒸发蒸腾量减少,C错;地表径流增加,汛期时洪峰流量增加,D对。故正确答案为D。

【9题详解】

据图可知,城市建成后,建筑用地增加,植被覆盖减少,B 错;地面硬化,使得降水下渗了减少,从而造成地面径流增加,C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生活用水问题和热岛效应,A、D排除,故正确答案

为C。

【点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我国一些地区的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0. 这种农业变迁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 三江平原

B. 华北平原

C. 河西走廊

D. 珠江三角洲

11. 这种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

B. 政策

C. 市场

D. 交通

【答案】10. D 11. C

【解析】

该题组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10题详解】

由材料“甘蔗”可知,该地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区,三江平原、华北平原、河西走廊均处于暖温带或中温带地区,水热条件不足,不满足甘蔗生长的条件,故A、B、C均排除,只有D答案符合条件。【11题详解】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由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在自然条件满足其生长需求的基础下,市场需求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因此该题选择C。

下图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 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

A. 地形崎岖

B. 降水丰富

C. 交通便捷

D. 工业集聚

13. 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 低级住宅区

B. 中心商务区

C. 工业区

D. 文教区

【答案】12. C 13. B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城市空间结构。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地形崎岖,地租水平低,A错;降水丰富与否与地租水平无关,B排除,丁距离市中心较远,地租水平较高,原因最可能是该地交通便捷,形成地租次高峰,C对;工业集聚区地租较低,D 错。故正确答案为C。

【13题详解】

低级住宅区付租能力低,地租不高,A排除;甲地地租水平最高,且位于市中心,最有可能形成的工业区是中心商务区,B正确;工业区地租较低,C错;文教区付租能力较低,不是地租最高的地区,D 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点睛】1.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原因:

2.交通通达度和地租的关系

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百分比构成图,回答下列小题。

14. 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 政策

B. 市场

C. 交通

D. 气候

15. 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

A. 西安市附近

B. 拉萨市附近

C. 哈尔滨市附近

D. 上海市附近

16. 当地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相比,所产的柑橘的皮薄但含糖量低,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差异

B. 水源差异

C. 土壤差异

D. 气候差异

【答案】14. B 15. D 16. D

【解析】

该题组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区主要农产品为蔬菜、花卉和乳产品。这一类产品不易长距离运输,保鲜成本高,为都市农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故正确答案选B。

【15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村水果产出为柑橘,柑橘是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作物,故排除A、C;拉萨市海拔高,热量不足,不适宜柑橘生长,B排除;除柑橘外,该自然村主要生产蔬菜、花卉、乳产品,主要为都市农业,都市农业一般分布在大城市或大都市的外围,上海处于亚热带地区,适合柑橘生长,且属于大都市,符合题意,D对。故正确答案为D。

【16题详解】

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故柑橘的皮薄但含糖量低的原因是气候差异。正确答案选择D。

下图为美国铜矿资源开发布局指向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7. 据图分析美国铜矿熔炼厂和精炼厂分别属于

A. 原料导向型工业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B. 动力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工业和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工业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18. 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

A. 加强各加工厂间联系,竞争发展

B. 加强与精炼厂的协作,降低成本

C.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劳动力成本

D. 减少市场交易费用,改善环境质量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图中铜粗炼厂分布于铜矿附近,属于原料指向型;精炼厂紧邻消费区,属于市场指向型,选A。【18题详解】

铜材加工厂与精炼厂之间有产业协作关系,大量铜材加工厂布局在精炼厂附近,有利于加强这些加工厂与精炼厂的协作,加工厂之间是竞争关系,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但不能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选B。

下图为我国东北传统工业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说法错误的

A. 丰富的煤铁资源

B. 便利的水陆交通

C. 优美的环境

D. 优惠的政策

20. 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 以轻工业为主,发展高能耗产业

B. 美化环境,治理污染

C. 大力发展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

D. 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答案】19. C 20. A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优势区位因素是丰富的煤铁资源,A正确。便利的水陆交通,B正确。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没有优美的环境,C错误,选C。区域经济发展,有国家优惠的政策,D正确。

【20题详解】

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适宜继续发展高能耗产业,A不可行,选A。需要美化环境,治理污染,B可行。大力发展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C可行。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D可行。

考点:区域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传统工业区治理措施。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1. 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 A. 采掘工业

B. 钢铁工业

C. 电视机装配工业

D. 制糖工业

22. 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点的是哪一类工业(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 由于影响工业的

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B. 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 C. 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D. 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答案】21. C 22. D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图中③最接近劳动力,因此③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因此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电视机装配厂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选择C 。采掘业需要原料,是原料指向型的工业,钢铁工业需要大量原料和燃料,制糖工业需要大量原料,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 【22题详解】

工业生产活动中,制糖工业的原料具有地域性特点,原料北方是甜菜,南方是甘蔗,所以选择D 。 【23题详解】

③移向⑤,是逐渐靠近市场,因此市场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劳动力的数量影响变小,说明在生产中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提高,替代了许多的劳动力,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选择B 。

下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4. 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 A. 泰国香米:泰国→上海,选丙

B. 汽车:长春→沈阳,选丁

C. 鲜花:荷兰→美国,选乙

D. 电脑芯片:美国硅谷→台湾,选甲

25. 丙运输方式的交通线布局主要取决于()

A. 经济因素

B. 气候因素

C. 地形因素

D. 科技因素

【答案】24. C 25. A

【解析】

试题分析:

【24题详解】

根据图中运输方式的特征和所学知识,丙运量大,速度快,应是铁路运输。丁运量最大,速度慢,是海运。乙速度最快,运量小,是航空运输。甲运量较小,速度较快,是公路运输。泰国香米适宜远距离运输,泰国→上海,适合水运,选丁,A错。汽车从长春→沈阳,距离近,适宜选甲,B错。鲜花要求时效性强,适合空运,从荷兰→美国,距离远,选乙,C对。电脑芯片属于轻薄短小物品,附加值高,适宜空运。从美国硅谷→台湾,应选乙,D错。

【25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丙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技术的提高,交通线布局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A对。自然条件影响减弱,B、C错。科技是重要影响因素,D错。

考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影响交通线路修建的因素。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在奥运会举办前夕正式运营。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率先建成的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城际铁路,也是首条全线贯通、时速达300千米的城际铁路。工程建成后,北京至天津火车全程直达运行仅需30分钟。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6. 下列关于京津城际铁路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小②减轻京津客运的压力

③先进的科技保障④造价低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27. 下列关于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后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 )

A. 促进了京津两城市经济发展

B. 加强了两个城市的经济交流

C. 缓解了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

D. 会使两城市的人文景观遭到严重破坏

【答案】26. B 27. D

【解析】

该题考察交通对城市聚落的影响。

【26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京津城际铁路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地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小,①对;铁路的建设减轻了京津地区客运压力,②对;城际铁路建设按照高速铁路标准设计,需要先进科技保障,③对;城际高速铁路建设需投入大量的科技和物力,造价高,④错,故该题正确项目为①、②、③,故正确答案为B。

【27题详解】

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促进了京津两城市的经济发展,A对;加强了两个城市的交流,B对;缓解了京津唐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C对;铁路建设会避开人文景观,并不会造成人文景观的严重破坏,D 错。题目要求选择错误说法,故正确答案为D。

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结合下图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28. “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 地形类型

B. 人口分布

C. 城市分布

D. 交通线路

29. “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 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B. 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

C. 提供大量劳动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D. 解决西部能源紧张状况

【答案】28. C 29. A

【解析】

试题分析:

【28题详解】

天然气作为商业资源,其管道的走向必定要考虑市场需求因素,而城市是其重要的消费市场。

【29题详解】

西气东输有利于西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及沿线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缓解东部能源压力,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沿途尤其是管线中西部自然环境较差发展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等工业对沿途自然环境破坏较大。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属基础类试题,难度较小。学生将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沿线状况及地理意义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轻松作答。

30. 兰州是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 矿产资源分布状况

B. 政治经济的发展

C. 交通运输的需要

D. 地形和河流分布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河谷、河流形态呈带状,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在河谷中,形态受地形、河流影响。

【详解】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特点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地形和河流的分布,D对。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无带状特点,A错。政治经济的发展不是带状分布的原因,B错。交通运输线路受地形、河流影响,D错。

31.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

A. 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

B. 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

C. 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

D. 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D

【解析】

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建设铁路,主要是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选择D。

开普敦是南非的主要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并迅速发展成为南非第二大城市。现有多条铁路、公路通往内陆地区及其他国家。下图示意开普敦城区及交通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2. 开普敦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气候温和湿润

C. 地理位置优越

D. 商业贸易发达

33. 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

A. 城市高级住宅区

B. 城市航空港功能区

C. 城市核心功能区

D. 城市生态功能区

34. 图中所示铁路线对开普敦的影响主要是()

A. 促进了内陆城市的发展

B. 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

C. 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

D. 提高了城市的服务等级

【答案】32. C 33. D 34. C

【解析】

【32题详解】

开普敦建于1652年,曾经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C对。该地能源矿产资源缺乏,A错。夏季气候炎热干燥,B错。商业贸易发达

是成为供应站后的发展结果,D错。

【33题详解】

根据图例,开普半岛上有开普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分布,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开普半岛最适宜发展城市生态功能区,D对。该地交通线路少,交通条件差,城市高级住宅区、城市航空港功能区要求交通便利,A、B错。城市核心功能区要求交通通达度高,C错。

【34题详解】

图中所示铁路线都与港口想通,对开普敦的影响主要是扩大了港口的服务范围,C对。能促进内陆城市的发展、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增长,不是最主要作用,A、B错。交通发展,不能提高城市的服务等级,D错。

【点睛】开普敦是欧洲殖民者向亚洲扩张时期重要的供应站,早期城市兴起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开普半岛上有开普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分布,从城市功能区的角度分析,最适宜发展城市生态功能区。

35.对下列因人类活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滥伐森林②大量施用剧毒农药③直接排放工业“三废”

④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⑤核泄漏⑥过度捕猎濒临灭绝动物

A. ①②⑥;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④⑥;②③⑤

D. ①③⑤;②④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分类。

【详解】人类的活动引发的环境问题,滥伐森林、大量燃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以及过度捕猎濒临灭绝动物属于生态破坏,应归属为一类,故①④⑥可为同一类;大量施用剧毒农药、直接排放工业“三废”和核泄漏属于环境污染,故②③⑤可为同一类,C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

【点睛】1.当代环境问题的原因

2.次生环境问题的分类

读几种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6. 图中表示酸雨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7. ③环境问题的危害是()

A. 洪涝灾害多发

B. 腐蚀建筑物

C. 皮肤癌多发

D. 沿海低地被淹【答案】36. B 37. D

【解析】

【36题详解】

酸雨是酸性气体与大气中水分结合,以降水形式降落地表形成。图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酸性气体,表示酸雨的是② ,B对。氟氯烃是破坏臭氧的气体,①是臭氧层破坏,A错。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③是全球变暖,C错。植被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是生态破坏,D错。

【37题详解】

③环境问题是全球变暖,产生的危害是海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D对。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有些地区可能干旱灾害严重,不一定是洪涝灾害多发,A错。腐蚀建筑物属于酸雨危害,B错。皮肤癌多发是臭氧破坏造成,C错。

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

38. 该产业构想的实行能减轻的环境问题是()

A. 二氧化碳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

B. 酸雨

C. 臭氧层破坏

D. 光化学烟雾

39. 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其好处是()

①可促进解决农业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④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38. A 39. A

【解析】

该题组考查可持续发展。

【38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产业构想将60%的二氧化碳用作干冰和饮料用气,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发酵后的沼气循环利用进行酒精生产,减少电能的使用,从而减轻二氧化碳增多带来的温室效应,A对;酸雨是由于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等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形成的含酸雨滴,单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不能缓解酸雨问题,B错;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并非二氧化碳造成,C错;光化学烟雾是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H)城市上空的光化学烟雾和氮氧化物(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O3)、醛、酮、酸、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与二氧化碳无关,D错。故正确答案选择A。

【39题详解】

发展生物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然选择,可促进解决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①对;发展生物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②对;发展生物能源,可以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③对;生物能源利用率提高,并不能刺激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④错。故正确项目为①②③,该题正确答案为A 。

二、非选择题(40分)

40.根据A 、B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占较高的

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图。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______________。反映了该国属于哪一类国家________。

(2)B 国60岁以上的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若B 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_______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_______;②_______。

(3)结合我国国情,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1999年的8.77‰,但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严加控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人口增长迅速; 发展中国家; 2.人口老龄化; 第三; 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 老龄人口多,社会经济负担沉重, 老年人生活孤独

3.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达一千多万,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解析】

1. 儿童占较高人口百分比的是A 国,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人口增长迅速,反映了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2. B 国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约占20%左右,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若B 国人口按现有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若干年后该国

面临的问题主要有,①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②老龄人口多,社会经济负担沉重, 老年人生活孤独。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1999年的0.877% ,但人口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必须严加控制的原因是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达一千多万,对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顺义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 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材料二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是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000元。

材料三北京市农业布局图。

(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2)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多样了, 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3)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如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

【答案】(1)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临近河流,有灌溉的水源(或土壤肥沃)

不利: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

(2)交通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策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3)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增加经济收入。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活动,注重对学生四大必备能力的考查。

【详解】(1)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该区位于温带季风区,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区,平原面积占95.7%,说明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根据图可判断,图中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较为肥沃;但由于其为季风气候,季风的不稳定性造成其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温带地区,冬季气温低,且易受寒潮影响。

(2)蔬菜品种丰富多样的社会经济因素可从市场、交通、冷藏技术等方面分析。北京人口密集,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场需求大;由材料可知,北京蔬菜主要由外地供应,这需要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技术提高作为支撑;且根据材料“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可知,北京制定相关政策,并推广温室、大棚等技术以改善蔬菜生长条件。

(3)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即可产生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又可以增加当地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角度:

42.读世界三个工业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完整版)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学科分析 高一地理学科备课组执笔:陈艳 2017年11月8号到10号两天半的时间,我们高一年级举行了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正规的测试。考试覆盖内容主要是必修一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这次考试既是对开学以来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后期学习的引导。同时对比了解了我们高一年级各班级的学生答题状况,从而摸清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结合本次试卷命题、学生答题情况及考试成绩做以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题型:一、选择题25题;二、综合题4题。 分值:选择题50分;综合题50分。 (二)、试题特点 1、难易适中 反映第一章和第二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0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题占28分,难度较难占了12分,题目难度适中,难易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性和对知识点的简单迁移应用的考查。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信息。部分试题主要以图为载体,图形相对来说还是较基础的主要涉及到地球运动、热力环流的,充分体现

了图表在地理学中的重要性,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3、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试题内容主要考查地理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平时在上课过程中要认真听课,对教师讲解的重点内容好好把握,在课下花时间记忆,及时做习题来巩固。部分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能够迁移运用。 二、学情、考情分析 (一)、得分概况 年级平均得分:61.2分最高得分:89分 最低得分:23分 80分以上8人 70分以上57人优秀率为15.49%(75分以上) 及格率为57.75% (二)、学情分析 首先通过考情分析学情 1、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 (1)、基础知识不扎实 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知识的理解不够;三是 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部分学 生对已学知识没有记忆落实,更不能理解和迁移应用。 (2)、读图、析图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看不懂图,不知从何入手,提取图表信息难度大。 2、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程度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整理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整理【】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本次高一地理试题我拿到卷子后的第一印象这套题出得可 不简单,很多内容虽然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但是出题人都给予了变形,设置了一些或明或暗的陷阱。在改卷的过程当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印证了我的这一看法。很多我们觉得已经讲过,而且重点强调过的知识点,学生答得并不理想。有的孩子甚至整个大题只得到一两分,这让我有点难以接受。下面就此情况简单分析如下: 首先:我觉得高一必修一的内容尤其是前两单元的内容太难了,而我们的课程又相对较少。在跟,小胡,老房,吴老师,他们几个交流的时候就了解到,他们光讲课的时间就不太够,更甭提给学生评讲作业了。我相信大多地理生在课堂上知识点都听懂了,但是这部分内容就像地理一样,需要多练,才能把真本领学到手。所以因为时间问题,学生这部分的内容掌握的并不是特别扎实。另外,因为课程安排得比较紧,所以期中考试之前并没有多少复习时间,我记得他们只有两节课的复习时间,很难复习什么内容。所以在这次考试当中表现出来就是很多第一单元的东西,学生答普遍不理想。 其次:刚刚到高中,很多学生对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地理上刚刚一上来,就是

最难的地球运动部分,很多学生一上来就有点懵,而我们的课时又相对较少,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时间深入得去讲。学生在初中时也根本不会意识到地理能这么难,在意识上还是把地理归为背记得文科,其实,高一的地理完全是理科。学生在认识上的偏差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包括有些学生的学习地理的信心都已经基本上丧失。 第三:很多学生有马虎大意的毛病,比如综合题的第31题,初始卷并没有标阴影部分。广播里补充了新的阴影后,很多学生做的答案刚好和正确答案相反,肯定是把阴影部分标错了。综合题第二题让学生标气压带和风带的名字,我刚拿到这张卷子的时候觉得这个题简单,学生应该答得不错,可是改卷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写得气压带和风带的名字五花八门,八仙过海。像这种术语是必须要准确填写的,可见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特别认真,没有把握住地理学科的脉。综合题34题第2小题前面有三个字“半年后”,东亚和南亚各地刮什么风;很多学生都只看地图,而没有看到这三个字,结果填写的答案大都和准确答案刚好相反。 高一地理很难,而且知识点比较繁复。但是这一部分恰恰又是我们以后其他部分地理的基础,所以就算是难也必修加强。学生的问题很多,我们得慢慢地培养他们各方各面地理的能力,我们还需更加努力。 【总结】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山东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36分) 1. (2分) (2015高一上·金山期中)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 . 2月18日12时 B . 2月18日20时 C . 2月19日4时 D . 2月19日12时 2. (4分) (2019高三上·邢台月考) 下图中阴影区域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北京地方时为() A . 12:00 B . 13:24 C . 10:24

D . 24:00 (2)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确定该日太阳直射点() A . 位于北半球 B . 位于南半球 C . 向北移动 D . 向南移动 3. (2分)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③流域内落差小④气候异常⑤湖泊淤积⑥季风活动的年际 变化大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小 A . ②④⑤⑥⑦ B . ①③⑤⑥⑦ C . ①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④⑦ 4. (2分) (2018高一上·义乌月考) 读0°经线的部分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与①、③相比,⑤气流控制区的降水量最少 B . ①、⑤气流上升的原因相同 C . ①气压带与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D . ④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 5. (4分) (2019高三上·石嘴山期中) 下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2一3题。 2.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3.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A.0°B.23°26′C.66°34′D.90° 5.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 6.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氮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 某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9题。 7.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南亚D.南欧 8.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B.湘C.皖D.鄂

9.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该月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10.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 1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金星B.月球C.太阳D.火星 12.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13.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是: A.夏季B.春节C.冬季D.秋季 14.地球内部的软流层分布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读右图判断15—17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0°,60°E C.30°N,30°W D .0°,120°E 16.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0°,180° C.0°,150°W D.150°W,180° 17.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10时12时B.12时18时C.14时16时D.18时18时一架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日落时正好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此时北京时间是下午2点整,据此回答18~20题。 18.这一天地球的光照图(阴影为黑夜,非阴影为白昼),可能是下图中的: A.① B. ② C.③ D.④ 19.此时,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D.无法确定 20.若飞机继续飞行5个小时到达洛杉矶,则到达洛杉矶时,当地时间(西八区)是: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本次试卷命题思想,设计思路剖析。 本次试卷,地理考察的知识面广,共30个选择题、4个综合题。考试内容为第一章。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题型的能力。 二、此次考试高年成绩分析。 三、试卷分析及学生存在问题 从上述数据上来分析,可以发现总体上试卷综合性强,难度适中。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加上白鹤拳冲去大量课程,上课时间较为破碎,学生明显不适应。地理初中学生很少认真学,底子薄,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不复习,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甚至存在明显抄袭现象,导致总体分数差距很大。 综合高一8个班试卷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出以下数据。选择题第1——23题为基础题学生得分情况较好,24——30题为高考原题或者高考模拟题,主要考察晨分线、太阳高度角和时差计算等问题,属于高中地理的难点,一些学生无法取得高分,主要由于这部分失分较为严重。综合题第一题为练习册原题,得分情况较好,第二题考察地球公转相关知识点,得分情况尚可,但很多同学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的区别,题目中要求画图很多同学没有看到,白白失分,同时画图很不规范,没有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失分较为严重,第三题考察地球自转俯视图难度相对较大,但和月考综合题第三题类似,月考做过讲解,新题目做了变形,很多同学又不知所措了,得分情况仍然不理想,第四题主要考察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关知识点,结合生活实例太阳能热水器问题,学生平时没见过类似题目,导致畏难情绪严重,再加上知识不过关,得分较低,很多同学无法动笔。 四、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针对考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引起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开导学生,让学生知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地理的重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和作图规范性的培养,对部分差生课余进行辅导,争取共同进步。督促学生完成布置的课外作业,及时批改,杜绝抄袭现象。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促使学生爱学,认真学地理。 高一地理备课组 2015年11月19日 1 /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B卷

综合检测(B)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据此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晨昏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晨线 B.昏线 C.晨昏线 D.不能判断 2.这一天的日期和节气分别是( ) A.6月22日夏至 B.12月22日冬至 C.3月21日春分 D.9月23日秋分 3.关于A、B、C、D四点地方时的计算结果,全部正确的是( ) A.16 14 20 22 B.14 19 20 15 C.16 13 19 20 D.18 19 21 22 下图为“西半球某日太阳光照图”,图中α=75°,斜线是晨昏线的一部分,且吉林此日昼长夜短,地球公转速度较前一日慢。据此回答4~6题。 4.如果北京时间是星期一,则全球星期一的经度范围是( ) A.160°E~0°~180° B.20°W~0°~180° C.180°~0°~20°W D.180°~0°~160°E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北京时间是22时 B.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1.5° C.此时B点的地方时是9时20分 D.南极圈上的夜长是8小时 6.当α角达一年中最小时( ) A.我国东部盛行西北风 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中山站进入考察最佳季节 D.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读“北半球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 A.③和⑤ B.④和⑧ C.①和⑦ D.②和⑥ 8.对图示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①地气温大于②地 B.城市出现晴朗天气 C.②地气温未来会升高 D.⑤⑧两地有连续性降水 下图中N地常年受到盛行西风影响,M地季节性受到盛行西风影响,M、N两地西侧均为海洋。读图回答9~11题。 9.M地最可能是( ) A.开普敦 B.雅典 C.惠灵顿 D.伦敦 10.N地近地面的盛行风向和自然带分别是( ) A.东北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东南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西北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西南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1.若M、N两地的纬度与40°的纬度差均为5°,则M、N两地一年中的最大太阳高度之差为( ) A.0° B.5° C.10° D.25° 读“2003~2009年我国北方某城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图”,完成12~13题。 12.对图中城市用水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高、变动较小 B.工业用水总量逐年减少 C.公共用水比例不合理 D.其他用水比例逐年减少 13.近年来,该城市“水荒”越来越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②城市规模扩大③水体污染加剧④受赤潮影响加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读“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4~15题。 14.关于甲区域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一次月考试题 莫旗一中高一地理组 一 .单项选择题(共34题,每题2 分.共68分,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月球 B.金星 C .水星 D. 地球 3.下列太阳活动出现在色球层的是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4.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地热 B.核能 C.煤、石油 D. 潮汐能 5.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A.0°B.23°26′C.66°34′ D.90° 6.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氮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

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 7.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8.下列日期中,莫旗白昼最长的是 A.6月1日 B.7月1日 C.8月1日 D.12月22日 9.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北半球的春季是 A.2、3、4三个月 B.3、4、5三个月 C.4、5、6三个月 D.5、 6、7三个月 10.121°E比东经120°E的地方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一定晚日出 D.地方时晚 11.五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 A.南北温带 B.南北寒带 C.北温带和北寒带 D.热带和南温带 12. 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 13.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原运动方 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2019高一地理期中试卷分析报告

2014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题的总体评价 本次考试是高一的期中考试,考试的题目基本上都是讲过的内容,试题的设计难度偏易,主要以第一章、第二章为主,分数不高,大多集中在70分分段,本次试卷从整体上看有以下特点: 重基础,重教材。选择题的设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题目比较多, 也涉及对能力的考查,从第1题到第3题属于能力分析题目,难度较大。 重素质,重能力。从第5题到第9题就注重了能力的考查,这几道题目失分率非常高,还有第24题,第25题,第28至29题。 试题难度偏难。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但重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4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怪题”、“偏题”和“似是而非的难题”。从学生的得分来看,大题的得分均分不到20分,选择的均分为38分。 二、答题分析 1、样本说明:全年级215人进行统计。 2、数量分析(样本数量、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分数段人数统计); 样本数量:214,最高分:91,最低分:42,平均分71.17,分数段人数统计如下: 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0 0 4 19 60 89 40 1 3、各大题简要分析: 本次考试的知识侧重第一、二章,对基础考查的试题比较多,但是也不忘记学生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难度中等;大题基本上都是中等偏易;全年级平均分为71分。 试卷错题分析: 选择题14到15题错误率非常高,这几个小题基本上正确率都不超过0.4,本次考试基础题目偏少,因此很多学生选择题得分比较低,由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因此选错了很多题,如第19和小22题;属于基础的概念问题。 选择题的第25,26, 28等题目,错误率都超过了40%。 大题的设计贯穿能力的考查,基本上基础题目只有15分,从学生答题的失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深,这是有些同学得分不高的基本原因。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二模地理科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题特点 1、学科特点鲜明,揭示学科内涵。 选择题1、2题考查人口与城市知识,注重学生从表格数据获取信息判读甲省的人口问题。3、4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技巧,并分析成因,天气异常的原因分析,图文资料设计,其设问精巧灵活。5、6题考查工业区位。7、8题考查产业结构及环境问题,要求学生能从结构图中分析判断出正确答案。9、10题考查香水百合开花季节。11题考查时间计算问题。 选择题图像,图文信息丰富多样,设问重视揭示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强调知识,技能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考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的理解与运用等能力得到了有效考查。有助于开阔考生的认知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2、必考题,能紧扣区域主题,注重理性分析。 36题围绕宁夏枸杞生产优势气侯条件,沙湖没有干涸,且面积还有扩大趋势原因,从地理学评价银川市郊建一个大湖泊是否合理。设计题目,图文并茂,既考查学生从文字和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又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选作题,关注现实问题,倡导学以致用。 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的试题设计,注重结合图文资料,思考现实问题,其设问分别为,分析西安市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干旱的原因,分析广西镉污染事件危害较大的原因及水电站在这次污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试题设计取材鲜活,贴近现实,有助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地理问题和感悟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倡导了学以致用的学风。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有效的答题技巧。如,36题第1问,能从气侯要素。如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做答。选做题旅游条件的评价掌握了基本的答题模板,形成了自己的答题思路。 2、学生能够分析判断出题目考查的能力。如36题第2小题,学生能从题干中审清题目的要求,在干旱沙漠区,湖泊没有消亡,而且面积在不断扩大的原因。 3、有个别同学也会评价某种地理现象的合理性问题。如36题第3小题。 4、相当一部分同学已掌握了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能力,并分析探究原因的能力。如第1、2小题,但不能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准确描述。 5、有部分同学也会论证,探讨事物的能力。如37题第

高一地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地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据此回答1~2题。 1.当我国的月球探测器登陆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地球的公转线速度较慢 B.北印度洋海水自西向东流 C.伦敦的日影朝向东北 D.悉尼(3355S)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玉兔此工作模式的原因是() A.月球距太阳近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 C.月球的公转周期(约27.32日)短 D.太阳活动的周期性变化 1~2.解析12月14日,地球逐渐接近近日点,公转线速度较快;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自东向西流动;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在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据北京市时间计算出此时伦敦为13时11分,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日影朝向东北。第2题,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导致白天太阳辐射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月午温度较高;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月球表面辐射较强,降温剧烈,玉兔

需转入休眠状态。 答案 1.C 2.B 如图是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当太阳位于A点时,北京时间为6点。(图中标注角度为44)读图,回答3~5题。 3.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66N,30E B.68S,150W C.68N,150W D.70S,30E 答案 C 4.此日该地太阳升起的方向() A.地平正北方向 B.地平东北方向 C.地平东南方向 D.地平正东方向 答案 A 5.图示季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南非草原草木繁盛 B.旧金山、开普敦同为多雨期 C.欧洲南部河流洪水泛滥 D.北印度洋驶往中国的油轮顺风顺水 答案 D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图完成6~7题。 6.图示气压形势最有可能是在() A.121月 B.78月 C.45月 D.1011月 答案 B 7.此时①处的天气特点为()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课时练

高一地理第一单元课时练 (一)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1.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图1含义的是( ) A .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地月系 B .①地月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 C .①太阳系②总星系③河外星系④银河系 D .①地月系②总星系③银河系④太阳系 图1 2.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原因是( ) A .在太阳系中位置适中,具有适宜的温度。 B .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 C .具有丰富的液态水,为生命的形成和进化创造条件。 D .处于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3.下列有关黑子和耀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耀斑的爆发密切相关。 B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C .耀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 .黑子变化具有周期性,周期为xx 年。 4.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外部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大气层光球表面温度最高 B.从外到里太阳大气层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 C.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一定是xx 年 D.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色球层 5.关于人类目前观察到的宇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称为“可见宇宙” B 、半径约150亿光年 C 、最远约9. 408 1012 千米 D 、总星系 6.下列各组行星分属类地行星和远日行星的是( ) A 、木星和地球 B 、木星和天王星 C 、金星和海王星 D 、火星和土星 7.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 、水星 B 、金星 C 、太阳 D 、月球 8.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关系应该是下图中的( ) 9.下列行星上的一年都比地球上的一年短的是( ) A 、火星和水星 B 、水星和金星 C 、土星和火星 D 、海王星和冥王星 10.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 A 、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B 、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 、有昼夜更替现象 D 、 体积和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大 11.有关天体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星及其卫星组成的土卫系是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 B 、河外星系比银河系高一级 C 、太阳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 D 、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是河外星系 12.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 气层中的(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大气层外 1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 、植物的生长 B 、河流奔腾入海 C 、风的形成 D 、火山爆发 14.下列天体系统中层次最低的是(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总星系 D .地月系 15.太阳活动的明显标志及其对应的太阳大气层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① ②③ ④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3---2014年度高一第一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地理组:薛桂梅 一、试题特点分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是综合题(两大题10小问,共40分)。1.注重基础,强调能力。 本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学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尤其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特别是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出题是本着我校学生轻视文科,地理又是中考非考科目,地理知识几乎为零的现状。试题85%以上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基础概念和基本规律,并要求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生产、生活中与所学地理知识关系密切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基础,重视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对地图的阅读、分析、归纳、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因而本试卷中选用 14幅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3.难易适中。其中难度、区分度适中的题占64分,难度偏易、区分度适中的题占20分;而偏难、区分度适中的题只占10分。不足之处是有6分属偏易、且区分度不适的题。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出题标准。 二. 试卷情况分析: 1.总体情况: 考试结果与预期值相差甚远。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无论从答题细节、态度、还是总分、极值分都相差很大。具体表现为1)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普通班级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有16分之多。同一老师所代班级相差也在8 分以上。2)学生间两级分化:最高分为95分,而最低分只有14 分。且低分段50---60分人数较多。低分率占50%。而优生较少(除实验班78人外)、普通班总共57人。优秀率只占14.61%。3)及格率也不太高,全校为59.92%,而有的班级只有7%。 2.各题得失情况: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难度适中,但是谈化了以识记为主、不便于命题、不便于能力考察的知识点。试题重视考查能力,强调知识建构过程,试题情境材料力求新颖。试题还注重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价值。从试卷内容上看,高三一模地理卷以高中系统地理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地图为载体,内容包括高中地理必修三册,高中地理选修三本和初中区域地理多数单元内容,分值分布较为合理。从试题表达方式上看,尽量以图表为切入口,反映了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基础知识、基本规律运用不灵活,部分概念理解不清楚 选择题6、选项里涉及到的区域,第2、4、7题、地理事物分布的区位因素答不出,综合题有些区域快速发展的原因答不出、防震的方法等多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出错。做大题很多时候答案写的都不够全面。 2、审题不清导致失分 选择题图第四题城市各种功能区应如何布局的题,第8题“低碳经济”大环境下的工业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应是“环境”;综合题第一题第二问题目中谈到了“我国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日本东南部太平洋受到影响”、“美国西海岸也收到了核辐射的影响,并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学生只从“美国西海岸”只一

个角度答题,造成失分。 3、语言表达不准确,不会运用地理术语答题 综合题第二题第二小问,题中问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学生答非所问,还有把社会经济条件写上去的,选做题,学生有适合把握不了选做题的难易程度,不知道哪道题好做,有丢分严重的情况。 5、对知识的重新整合能力较弱 综合题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几点用上,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未能将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自如。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注意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基本概念教学应注意概念的产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要注意概念所蕴含的思想,基本规律教学应注意规律的建立过程及应用条件,更要关注规律能解决什么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块训练旨在帮助学生高效的架构思维定势,遇到问题快速的辩异识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 2、协调把握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1)自然地理的复习中要意识地应用和渗透理科思维方法。摒弃死记硬背,注重方法提炼和思路的形成。 2)突出地理技能的培养。如时区的计算、等值线的判读、经纬网的定位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巴西每年约有2万平方千米的热带草原被破坏。环保人士指出,必须严格制止破坏草原的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农业用地。读图,回答1~3题。 1.巴西热带草原的形成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交替控制 C.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控制D.受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交替控制 2.调查并估算巴西热带草原的破坏面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RS和GPS B.GPS和RS C.RS和GIS D.GPS和GIS 从19世纪后期至今,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经历了从欧洲到北美再到亚洲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第3~5题。 3.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B.①→④→②C.③→④→②D.④→①→③ 4.世界汽车产业中心不断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 A.消费市场扩大B.原料供应充足 C.劳动力廉价D.技术水平较高 5.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环境污染加剧B.就业压力增加 C.人口向内地集中D.产业升级加快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6~7题。

6.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XX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7.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资料,回答8~9 题。 8.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A.GPS— RS—GIS B.RS—GPS—GIS C.GIS—RS—GPS D.RS—GIS—GPS 9.“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 ..用于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0~12题。 10.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11.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1(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 图1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2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2一3题。 2.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3.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A.0°B.23°26′C.66°34′D.90° 5.夏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 6.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氮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目冕层 某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9题。 7.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南亚D.南欧 8.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B.湘C.皖D.鄂 9.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该月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10.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 1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金星B.月球C.太阳D.火星 12.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13.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是: A.夏季B.春节C.冬季D.秋季 14.地球内部的软流层分布于: 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读右图判断15—17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0°,60°E C.30°N,30°W D .0°,120°E 16.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B.0°,180° C.0°,150°W D.150°W,180° 17.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10时12时B.12时18时C.14时16时D.18时18时一架从上海飞往美国洛杉矶的飞机,日落时正好飞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此时北京时间是下午2点整,据此回答18~20题。

全国高考I卷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笔者在第一时间对高考地理试卷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讲,2018年高考I卷地理试卷较2017年题目难度有所下降,尤其是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综合题37题也没有出现去年的图象分析,而是转向了区域探究。针对2018年全国高考I卷地理,笔者将从考点分布、能力考察以及命题方向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侧重课本知识,注重自然地理。 本次命题考点较为分散且所占比值相当。先看一下本次考试的考点分布吧。 8 7 6 5 4 3 2 1 从考点分布上可以看到,考点分散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各个单元,且每个考察点所占分值均在4~8分左右,相差不大。这样分散的考点考察就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复习中不能存在遗漏的考点,要做到面面俱到。而在知识模块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侧重自然地理,难点也都在自然地理(6~8题以及37题)。所以必修一的自然地理还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二、侧重探究,注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次考试虽然试题难度上较去年有所下降,但今年的试题的一大特色就是及其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试题中“推测”出现3次,“分析”出现“2次”,可见本次考试的难点就在于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即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也是近年来高考地理的侧重点(最为典型的是2017年全国I 卷37题)。 本次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试题不难但不好拿分”、“综合题不好答”、“大题写起来像是在写政治”。参阅过答案后笔者也在感慨答案的言简意赅和一语中的。答案精炼又准确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笔者一直给学生强调的锤炼答题术语的能力。高考答题一定要观点鲜明,针对“高考阅卷”有的放矢,一下子抓住题目的要害,把“阅卷老师”最愿意看到的得分点写在最显眼的位置。这种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作业及考试中不断训练,要抓住高考地理的“命脉”——“因地制宜”和“整体性思维”。高考综合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解决区域问题,因而要高屋建瓴地考虑问题,发散思维,整合要点,最后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44% 34% 12% 10%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 选修地理

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质量分析

2016— 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质量分析 一、考试范围 本次考试为地理必修一的四章内容,试题涵盖必一的所有重点知识,以基础题为主,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其中对基本技能的考查较多。本次考试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后期学习成果,以此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成绩情况 三、考试基本情况 1、试题题量:1~25为选择题,26~29综合题; 2、难度程度:难度较大,适合我校部分学生做; 3、考试内容:全部章节知识; 4、考试情况:年级均分45.2,由于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较多,故成绩较前几次考试有所下降;但我认为学生进步挺大的。 四、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1、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课堂和白习纪律意识淡薄,无所事

事,作业敷衍了事、抄袭现象严重,等等都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有问题。 2、学习习惯有待改变,不会学习由于初中时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 导致了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有问题,完全没有做到预习 --听课--练习-- 复习--预习,故不会学习。 3、不会使用地理语言做题这个问题在综合题中表现地很明显,学生 用大白话,甚至口语化做题(在正式考试中是大忌)。 4、用心做题太少,练习不够。 5、错别字太多; 五、教学中的问题 1、传统授课,逻辑性强,但学习不买账,或很少能按照学生的兴趣 授课; 2、由于课时紧,授课内容多,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白主学习太少, 讨论太少,从而学生思考时间太少。 3、作业批改比上学期少,备课讲课开会,批改作业,课后反思,修 改等等。 4、课堂授课时间长,睡觉的要管,吃东西的要管,说话要管;挤占 授课时间,导致授课效果欠佳。 5、学生的时间太少,白主学习时间太少,不复习 r不预习r听课效 果差7练习(一练就错)7无法巩固知识7不复习。 六、改进意见 1、积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找个别学生谈心,端正其学习态度; 2、从平时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科意识,培养学生学科意识,用地理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综合检测(含答案)

必修科目测试地理学科 一.单选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共40题,每题1.5分)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①为地壳 B.②为岩石圈 C.③为软流层 D.④为下地幔 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 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宣布,在火星表面 发现了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 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据此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火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巨行星 B.位于地球与水星之间 C.属于河外星系 D.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4.液态水在生命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表现在 A.是生命的摇篮 B.形成包围行星的大气层 C.保护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 D.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5.该日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读右图“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 图(单位:小时/年)”,完成6-7题。 6.图中标注的四个城市光照资源最丰富的是 A.武汉 B.贵阳 C.昆明 D.成都 7.图中阴影区域,发展温室蔬菜生产的主要限 制性因素为 A.气温低 B.日照少 C.水源不足 D.地形崎岖 第二十届世界杯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巴西举行。总决赛于当地时间7月13日16:00(区时)在城市里约热内卢(23°S,43°W)开始。据此回答8-9题。8.中国球迷收看在里约热内卢(西三区)举行的总决赛直播应在北京时间 A.7月13日 16:00 B.7月14日 16:00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组教师袁会彩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卷的特色,选取了新颖的材料和设问角度,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全国1卷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突出了高考育人和选拔的功能。2018年高考地 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将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具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稳定,考题基于高考地理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如,第4题、第5题通过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将人口和城市地理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结合四大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和迁移规律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于人口和城市的认识。 二是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卷材料来源稳定多变,材料内容丰富新颖,在延续上年整体出题风格的同时,也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如试卷第37题以嫩江支流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为切入点,将堰塞湖和沼泽湿地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中第(4)问提问学生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考生若能结合地理认知给出相应的证据,同意和反对皆可,将考生从标准化作答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从新颖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 三是内容选取富含生活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一直以来强 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解答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如第10题从乘长途客车从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旅游”出发,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长途客车选座”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引导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国卷I地理命题紧跟改革脚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注重考查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扩展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