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8-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研究

08-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研究

08-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研究
08-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研究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研究

彭细正

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 北京 100028

摘 要:关键词: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评估体系框架

通过分析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促进作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推动作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

要意义,提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包括体系框架原则、体系框架要素、体系实施要素及流程、体系框架图,以期引导和促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胡锦涛总书记从建设目标、关键因素、重点任务、指导思想、建设思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为中国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1]。

电子政务如何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从信息化的意义上讲,服务型政府即是国际上所说的电子政府。对中国而言,继续推进电子政务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电子政务必须能够支撑和服务于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历史性要求[1]。

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方式。然而,2007年全国电子政务大检查发现,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不少政务部门对电子政务的本质及其全局性、创新性和渐进性的认识不足,重建设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盲目建设、互相攀比、贪大求洋的现象普

遍存在。特别是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个别部门把信息化当成了固化职能分工、拓展工作范围的手段,把目前政府机构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矛盾又

搬到了网络空间,并用信息化手段加以固化,这些都是造成当前电子政务项目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设施利用率不高、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的重要原因[2]。

上述这些问题,都集中指向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作为破解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难题的有效手段,以绩效评估作为解决电子政务体制机制的“抓手”,是电子政务科学发展、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由之路。

二、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要意义(一)为什么要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每年投入巨大资金,据赛迪顾问分析,2007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投资额为657.34亿元,同比增长19.6%,但实际建设效果与巨大资金投入反差强烈,且在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众服务能力方面收效不明显。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投入和产出、成本和效益是

经济学所关注的重点。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估算到电子政务的投入,但是对其产出和获取的价值往往无法估量。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可以量化这种产出和成效,给出投入

产出比,同时根据绩效来控制成本。合理设置电子政务绩效目标并配合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可以产生内在的改善激励,深层次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看,“不可衡量,则无法管理”的理念决定了电子政务绩效管理的必然性。

从实证学的角度,根据美国一家著名研究机构的调查,2000年美国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所有IT项目,仅有28%获得成功,另外23%被取消,其余的49%部分合格。联合国在2003年对全球电子政务的调研也表明,经济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概率高达60%-80%。

(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重要作用

⒈绩效评估有助于摸清现状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开展,可以对各地区、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应用和运维等的基本情况与应用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获得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⒉绩效评估有助于指导行为方向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开展,可以消除决策者许多模糊的、错误的观念,把绩效评估与领导绩效结合起来,发挥指挥棒作用,规范和引导电子政务建设,加强其在电子政务管理部门实施过程中的领导力。

⒊绩效评估有助于改善执行力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开展,可以将明确的绩效目标转化为采取实际行动的驱动力,强化电子政务规划、实施、运维等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⒋绩效评估有助于增强对电子政务的理解

通过评估可以使各职能部门对电子政务的理解更为深刻,提高各方面对电子政务的认识,统一思想,促进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

⒌绩效评估有助于提升领导决策能力

通过绩效评估,较早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为主管部门提出早期预警信号,帮助其在制定推行电子政务的政策措施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增强成本意识,保护既有投资。

⒍绩效评估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通过服务对象满意度的评估,通过与标准水平的比较分析,发现被评估客体的差距和优势,分析根本原因,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稳妥办法。

(三)国际上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

目前,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开展这项工作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联合国、欧盟、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际组织和国家。

从2002年开始,联合国对144个成员国家进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重点评估各国政府提供的6类公众服务,并向全世界公布评估结果,已经成为衡量各个国家电子政务水平的重要标志。

欧盟于2000年制定了“电子欧洲2002计划”,2002年制定了“电子欧洲2005计划”,并配套制定了多种电子政务量化测评指标,重点评估政府为自然人和法人提供的20项服务。欧盟还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欧盟成员国的电子公共服务发展情况进行常年测评,每年都发布以欧盟成员国为主的电子政务测评报告。

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颁布了一系列与电子政务评估相关的法律法令,包括1990年的《首席财务官法》、1993年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1994年的《监察长改革法》以及2002年的《电子政务法》等,这些法令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在这些法律制度的框架下,美国政府制定了更为细化、统一、持续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以便于具体的操作和实施。2002年,美国政府推出了联邦事业架构,包括与政务活动相关的5大类电子政务模型,“绩效参考模型”是整个

联邦事业架构中,最为重要和根本的一个模型,旨在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美国的“绩效参考模型”包括对业务监管效果、用户应用效果、业务流程效果、人力投入效果、技术利用效果和其他投入效果的评估,是真正意义上的绩效评估,并从这些评估中确定了25个电子政务优先建设项目。2007年4月,随着25个电子政务优先项目逐步成熟并全面投入使用,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提出,今后的注意力将逐渐从项目建设转移到项目的绩效和应用效果上,并且重新设计了项目的绩效评估体系,新的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参与度、使用度和用户满意度3项指标。

加拿大“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在联合国2003年推出的全球电子政务评估报告《公共部门报告: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务》中,加拿大被列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典范。加拿大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着眼于用户的满意度和政府服务品质的提升,该国成为目前唯一借助电子政务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国家。

印度是信息技术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其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也存在投资效率低下、项目评价过于主观等问题,从而影响了高层决策的正确性。印度政府信息技术部门委托第三方研究机构制订了“电子政务评估框架”,该框架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子政务项目,分别提供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量化的评价指标和办法。

(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

随着中国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从中央到各省、市、地区都开始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2002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更加明确指出:“建立电子政务规划、预算、审批、评估综合协调机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投入的审计和监督。明确已建、在建及新建项目的关系和业务衔接,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政务财政预算、基本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制度。”

2006年以前,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主要局限于对最易于为公众服务的政府门户网站进行评估,通过对政府门户网站打分来评价电子政务的优劣。这种评估与电子政务绩效评价的初衷相去甚远,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它只反映了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方面。2006年开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逐步开始向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内部运行效率的评估转移。目前,北京、福建和广州等省市已经开展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反响。

近年来,可以说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评估理论、评估方法、评估范围、评估手段等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但由于中国电子政务缺少强有力的领导机构,缺乏适当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导致中国电子政务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加强针对中国特征的电子政务评估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积极引入第三方及公众评价,强化评价结果的使用,将是中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的重点领域。

三、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

下文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原则、指导核心、主要内容、体系实施要素流程以及体系框架图等5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原则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导向性原则:体系要发挥导向作用,能促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长效可持续发展。

适用性原则:体系要适用于当前及未来电子政务发

展环境,能提升电子政务建设管理水平。

科学性原则:体系要科学、可操作,能实现体系自我完善和良性循环。

(二)评估体系框架的指导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全面推进改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发展方向。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服务和服从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也不能脱离电子政务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服务型政府提供一个便捷、可靠、可信的环境。

因此,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要始终以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核心,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核心导向体现在电子政务建设是否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

(三)评估体系框架的主要内容

根据对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实际状况的分析,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可以从项目、系统、部门综合、区域发展水平4个方面来体现。因此,从电子政务的构成层次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主要包括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系统绩效、综合绩效、发展水平4个方面的模块内容。

⒈模块一:电子政务项目绩效

电子政务项目可分为建设项目和运维项目,因而电子政务项目绩效包括建设项目绩效和运维项目绩效。对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的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电子政务项目从立项、招投标、实施、验收直至上线运行等建设过程绩效的评估,可以在立项阶段设定项目绩效目标和指标,项目建设完成后再对照前期的绩效目标和指标进行评估,从而实现事前和事后评估的结合。评估主要从项目管理、项目产出、应用效果、资金使用4个方面进行[3]。

⒉模块二:电子政务系统绩效

电子政务系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载体,电子政务系统绩效情况将直接影响政府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电子政务系统绩效的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电子政务系统从上线运行到日常运行维护等应用过程的评估,主要从系统服务情况、系统技术情况、系统可持续性、系统成本效益和系统可复用性5个方面进行[4]。

⒊模块三:电子政务综合绩效

电子政务综合绩效反映了每个政府部门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情况以及该政府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对电子政务综合绩效的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政府部门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如1年或3年)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情况进行评估,主要从服务与应用、资源整合与利用、管理与保障等方面进行[5]。

⒋模块四:电子政务发展水平

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省市地区(或区域)政务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情况,体现了该地区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水平。对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评估是指对一个或多个省市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主要从电子集中、电子安全、电子管理、电子服务和电子决策5个方面进行[6]。

⒌4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4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一个区域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取决于该地区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综合绩效情况,而各部门综合绩效情况主要取决于其部门内电子政务系统绩效情况,而系统绩效情况又取决于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绩效和运维项目绩效。

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区域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是以建设项目为其开端,所以要从项目开始、从建设源头抓好电子政务的绩效;一个或多个建设项目构成一个电子政务系统,系统是电子政务的基本单元;多个系统完

成一个部门的核心业务处理,实现政府部门的业务信息化;一个区域各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决定了该区域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而根据一个区域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情况,可指导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规划和布局,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闭环管理。

图1 4个模块之间的关系

(四)评估体系实施要素流程⒈评估体系实施要素

评估体系实施要素包括评估主体、评估目标、评估客体(评估对象)、评估指标、评估基准、评估方法、评

估数据、评估结果和评估报告[3]

(如图2所示)。

⑴评估主体与评估客体

评估主体是指主要接受委托从事评估的组织、个人或联合工作组。评估客体指的是评估的对象。其中评估主体(即“谁评估”)在整个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中尤

为重要,其原因在于目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中国国情下是一项较为敏感的工作,绩效评估主体必须具备相应

权力且能够影响被评估者行为向评估主体期望的方向调整,这对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评估结果的应用及跟踪改进至关重要。

⑵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是评估模型的骨架。科学建立评估指标是

图2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实施要素

决定评估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评估指标选择不当,或者缺少关键指标,则会影响评估结论的精度,甚至给被评单位以错误的导向信号。

目前国内外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大都是将所考察的指标进行层次分解。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进行横向比较,并且末级指标大都能够充分体现电子政务的具体特征,这可以使它的上一层指标得到更精确评估,进而形成最终的评估结果。

⑶评估基准

基准是正在进行的系统化的方法论,用于识别、度量、比较自身在某一时期内的工作过程或职能,或与一个或其他多个组织进行比较,以实现其内部的改善[2]。基准是绩效评估的参考点。通过与参考点的对照可以认清单位自身所处的位置,从而识别前进的方向与目标。根据参考点,基准划分为内部基准和外部基准。

内部基准是指以某一时间段的绩效情况作为参考点,反映出组织内部的绩效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内部基准的存在前提是必须以历史数据的存在为依据,在进行过数据评估之后,组织可以选取自己的内部数据作为基准,进行纵向比较与衡量。内部基准包括计划基准、经验基准和历史基准等。

外部基准是指该单位与外部组织的运营绩效情况进行比较的参照物。一种是与同行业的整体最佳实践进行比较,以找出差距。另一种是只瞄准特殊的比照对象,进行比较,确定该单位目前所处的行业地位,了解当前该领域的最佳实践情况,对照最佳实践修正自身等。

基准并非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如何建立和维护更新基准库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基准库进行补充和修正;另一方面可以随着相关行业管理要求的推出,不断纳入新的基准指标,使基准库随着应用的累积而不断成熟。

⑷评估方法

评价方法包括各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和指标数据的获取方法。

①指标权重

权重也称权数或加权系数,它体现了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在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确定的前提下,综合评价结果就依赖于指标权重了,因此指标权重确定的合理与否,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常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和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②指标数据获取方法

电子政务绩效评价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方法主要有下面6种:

第一,调查问卷。根据具体的评价指标,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获取评价指标数据。调查问卷可以获取定量和定性评价指标数据。

第二,专家评测。将依据专家的经验和知识,获取定性评价指标数据。

第三,集体座谈及个人访谈。集体座谈及个人访谈主要是邀请被评价对象的有关负责人、建设和运营管理相关人员进行评价。

第四,查阅档案资料。根据调查问卷填写的数据,查阅被评估单位的相关档案资料。

第五,现场核实。根据调查问卷填写的数据,在评估单位的现场核实数据的真实性。

第六,公众(用户)评议。

⑸评估数据

评估数据是评估结果产生的源泉,有了评估数据才使得评估工作的开展有意义。评估数据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在应用评估模型时通常要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

①定性指标的处理

定性数据的处理通常采用调查问卷法及实地检查等方法。为避免主观判断引起的失误,增加定性指标的准确性,可以采用隶属度赋值方法,将定性指标分成几个档次,分别对应1-10分。对于每一档次的评分,制定评分依据。评分依据是进行客观评估的约束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单纯主观评估的缺陷,使得评估人员在评分时具有一定的参考标准。

②定量指标的处理

定量指标的数据值按照指标释义和各单位具体情况进行收集,数据的收集可能需要统计、财政、发改委、信息办等政府机构配合。由于各项定量指标的内容、量纲各不相同,所以将其直接综合在一起十分困难。因此,需要将这些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将定量指标原值转化为评估值。

⑹评估结果与评估报告

评估结果应该反馈给政府决策部门和被评单位,作为电子政务投资决策、管理改善和绩效监管的参考依据,并作为对政府机构领导任期和任职绩效考核的依据;同时也可为其他相关单位提供信息咨询和管理参考。

评估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报告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描述、各项主要绩效指标对比分析、评估结论、发展趋势预测、评估依据和评估方法等。报告附录包括有关评估工作的基础文件和数据资料。评估报告要维护被评估单位的正当业务秘密。

评估报告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专业人员进行符合性审核,即评估工作程序是否完整、评估方法是否正确、选用评估标准是否适当、评估报告是否符合规范等。

⒉评估体系实施流程

评估体系实施流程可概括为:评估主体根据评估目标要求,选择评估客体(评估对象),根据评估对象来选择评估指标,根据评估指标确定各指标的评估基准,根据各评估基准确定各指标的评估方法(包括指标权重设定和评估数据收集方法),收集到各指标的评估数据,形成评估结果;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流程管理思想认为“流程决定结果”,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更要遵循严格的评估流程。评估流程涵盖从确定评估客体至完成整个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确定评估主体与客体,下达评估通知书,组织成立评估工作组和专家咨询组。评估通知书是指评估组织机构(委托人)出具的行政文书,也是被评单位接受评估的依据。评估通知书应载明评估任务、评估目的、评估依据、评估人员、评估时间和有关要求等事项。

第二,拟定评估工作方案,搜集基础资料。评估工作方案是评估工作组进行某项评估活动的工作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评估目的、评估客体、评估依据、评估项目负责人、评估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安排,拟用评估方法、选用评估标准、准备评估资料以及有关工作要求等。

第三,实施评估,可采用内外部结合评估模式,有第三方专业机构承担具体实施工作。工作内容有征求专家意见、收集分析评估数据、撰写评估报告、辅助开展综合评议、确定评估结果和评估成果运用模式等。

(五)评估体系框架图

根据上述体系框架的构建原则、指导核心和主要内容,设计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图(见图3)。

四、结束语

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要服务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电子政务建设如何能有效地促进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重大挑战。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能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引导电子政务建设,因此研究提出适合中

国国情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评估体系框架的构建原则、指导核心、主要内容、体系实施要素流程和评估体系框架图等5个方面论述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希望能以此来引导和促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

参考文献:

图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框架图

陈拂晓. 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构建[J]. 数码世界,2008(6):

6-8.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问答之三:目前我国

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EB/OL]. (2007-10-31)[2009-04-22]. http://gjss.ndrc.gov.cn/xxh/zcfg/t20071031_169829.htm.

[1][2]彭细正. 电子政务项目绩效评估——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之

道[J]. 信息化建设,2008(9):15-16.

杨洋. 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估与闭环管理——体系、方法与

案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孟秀转,孙强. 电子政务综合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 中国行

政管理,2008(8):77.

杨云飞.我来评价政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测[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4][5][6]作者简介:

彭细正,男,工学硕士,ITGov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IT治理、IT服务管理和IT绩效的研究和推动工作。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公管091:陈滢旭 学号:09095104 “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是这几年很流行的词语。我们在电视新闻、报纸杂志、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能听到这两个词语。但是,我们却没有真正地明白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想过“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一个新术语。简单从字面上理解,电子政务就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是指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可公开的信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公众发布,并使政府的服务工作网络化。它实质上是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科学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描述,一般我们将电子政务的概念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这是我们教材第一章中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解释。 关于“服务型政府”,有关专家将其定义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从“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它们各自的概念来看,两者有一个共同之处,既它们都是朝着能更好的为人民提供服务为目标的。其中,“电子政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我们首先要让将传统的政府转变为电子化的政府,然后由电子化的政府过度到服务型的政府。但是我们不能将“电子政务”等同于“服务型政府”来看待。电子政务是政府行政中所借助的一种工具,它能为实现服务型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发展好电子政务,更快,更好地实现服务型政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了。不管是欧洲发达国家还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网络。网络已经浸透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在科技新时代要想建立服务型政府,就要使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有其自身的很多功能:1.政子政务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2.电子政务可以很好地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3.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监督力度。4.电子政务可以方便地提供决策支持。5.电子政务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众服务。6.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借助电子政务可以大大增加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政府提供一种全新的为工作服务的方式。我们可以不必进出政府部门,在家点击网页进入政府网站就能了解政府的工作运作和相关手续的办理。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 网络时代的政府承载着大量的公众业务,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顺利运行的核心和调节器。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提高政府现代化服务效能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所以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有着社会自然发展选择的必然性。创建服务型政府就要克服传统政府所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风气。改变政府部门服务效率低,服务态度差,政府办事成本居高不下的负面影响。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民众对政府的认同程度产生了质疑。这样传统的政府办事方法,不仅影响了人民政府的形象,同时也违背了人民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的要素构成。本标准对总体设计要素选用以及总体设计中使用的方法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业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顶层需求分析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其他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7 —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 19487--2004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系统体系结构system architecture 一个系统的基本组织,表现为系统的构件、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件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关系以及设计和进化的原理。 3.2构件component 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是子系统、硬件部分或软件部分。 4一般要求 4.1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的目标是:确定系统所支撑的政务活动的范畴,明确系统在 其所属电子攻务框架中的位置与作用,给出满足系统需求的一种解决方案,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无缝集成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4.2系统总体设计开展时机 在进行大中型或综合性(含多种软件和/或硬件成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时,应按 照业务应用的要求,在下述时机开展系统总体设计: a)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进行立项阶段系统总体设计,

b)在批准立项后进行实施阶段系统总体设计。 立项阶段系统总体设计与实施阶段系统总体设计应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其简化为一个过程。 4.3系统总体设计范围 系统总体设计范围包括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两方面: a)系统需求分析要素 1)业务组织结构; 2)系统业务功能; 3)部门业务关系; 4)系统信息资源; 5)安全保密要求; 6)系统性能要求; 7)系统设施与环境要求; 8)系统质量要求; 9)标准与规范要求; 10)系统验收要求。 b)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的系统体系结构设计要素 1)技术体系框架; 2)系统设计策略; 3)系统构成; 4)系统运行模式; 5)构件接口关系; 6)系统部署形式. 4.4与系统总体设计相关的电子政务特点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应充分考虑下述特点,以便在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够发挥其应有的 作用: a)整体性:电子政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整体出发提出解决方案,系统的建设需遵循整体规划要求,注重整体效能的发挥。 b)协同性;电子致务需要不同部门的协同配合,需要跨域运作和资源整合。进行系统总体设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doc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写作提纲 绪论: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和关系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 本论: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 (二)依法行政 (三)注重服务 (四)政务公开 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 (一)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 (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三)电子政务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 (四)电子政务促进公务员管理理念的更新 结论:

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 (一)转变传统行政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三)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政府责任与监量机制 (四)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积极消除数字鸿沟 (五)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法律制度 (六)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内容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电子政 务是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有效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曲须厘清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明确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认清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转变传统行政观念,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或者说,服务型政府是以表达和体现公众意志为根本,以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诚信守责为基本施政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为目的,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政府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为公民、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为宗旨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特质设备与技术支撑,它使政府由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成为必然。因此,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驱动力。在2008年7月召开的“数字长江万里行”武汉论坛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指出:“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转型.这一转型反过来促进了电子政务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的重点发展。电

论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论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专业:行政管理学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陈那波 完成时间2012年9 月19 日

论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共同趋势。为顺应世界改革潮流,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中国“十一五”时期政府转型的明确目标。有效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厘清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明确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认清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相互作用

目录 前言 (1) 一、导论 (2)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述 (2) (二)电子政务的内涵 (2) (三)电子政务的研究 (2) 二、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4) (一)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组织的影响 (4) 1、行政组织功能的多样化 (4) 2、组织结构形态的扁平化 (4) 3、政府行政组织运行程序的开放化 (4) 4、行政组织运作方式的民主化 (5)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的作用 (5) 1、变革政府决策方式 (5) 2、推动政府领导方式转型 (5) 3、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6) (三)、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的影响 (7) 1、提高公务员的工作能力 (7) 2、改变公务员的工作方式 (7) 3、减轻公务员的工作负担 (7) (四)、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的反作用 (7) 1、认识偏差导致电子政务的低效率 (8) 2、缺乏统筹发展规划,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8) 3、数字鸿沟"成为制约服务型政府推广和发展的瓶颈 (8) 4、信息安全隐患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潜在威胁 (8) 5、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决策的负面影响 (9) 三、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务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10) 参考文献: (11)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的要素构成。 本标准对总体设计要素选用以及总体设计中使用的方法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业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顶层需求分析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其他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 19487--2004 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系统体系结构system architecture 一个系统的基本组织,表现为系统的构件、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设计和进化的原理。 3.2构件component 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是子系统、硬件部分或软件部分。 4一般要求 4.1 系统总体设计目标 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设计的目标是:确定系统所支撑的政务活动的范畴,明确系统在其所属电子攻务框架中的位置与作用,给出满足系统需求的一种解决方案,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无缝集成和预期目标的实现。 4.2系统总体设计开展时机 在进行大中型或综合性(含多种软件和/或硬件成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时,应按照业务应用的要求,在下述时机开展系统总体设计: .. . a)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进行立项阶段系统总体设计, b)在批准立项后进行实施阶段系统总体设计。 立项阶段系统总体设计与实施阶段系统总体设计应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其简化为一个过程。 4.3 系统总体设计范围 系统总体设计范围包括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两方面: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庞祥云 来源:《电子商务》2019年第02期 摘要:电子政务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新方法,并且对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分析电子政务应用于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建议,最终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应用;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他早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中就讲到:“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这就要求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完善,也为我国网信事业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服务型政府,就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电子政务可以通过对政府内外部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实现对政府的有效管理,从而打破对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1、现阶段电子政务应用于服务性政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共同的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认识存在偏差,政府职能转变来到位 目前,有很多人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能上网办公,对电子政务的内容和实质认识不够。部分地方政府不能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没有借助电子政务来科学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这导致了电子政务不能被高效运用,政府的行政效率得不到提升,使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1.2 观念滞后,公务人员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 通过近些年来的机制改革,政府机构中的公务员学历层次已有大幅提升,但很多公务员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模式,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大部分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专业技术欠缺,与电子政务的需要不相匹配。同时具备政府工作管理能力和掌握

物联网与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的影响

物联网与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正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动力。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物联网将会是引领中国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当今世界正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动力。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物联网将会是引领中国发展的一个新机遇。回顾2009年,中国IT业界最火爆的话题之一就是物联网。它基于众多行业与地方的多年探索、大胆实践与务实工作,得益于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的应用推动,这为物联网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等问题;明确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自此物联网提到国家议事日程。政治领袖的高瞻远瞩、战略胆识与及时指引,瞬间点燃了神州大地蕴藏着的星星之火,它必将成为燎原大火,助推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浅析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的无

所不包的庞大产业链。物联网结构复杂,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是感知层,承担着信息的采集(通过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识别码、传感器等);其次是网络层,承担信息的传输(无线网、移动网、固网、互联网、广电网等)、第三是应用层,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控制与决策,以及实现或完成特定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任务,以实现物/物,人/物之间的识别与感知,发挥智能作用。 物联网连接范围远远大于互联网,它扩大连接到物品,实现物物(也包括人)相连,形成一个连接万亿个物品(设备)和数亿人的无比庞大的数据库,采集和存储着物理与虚拟的海量信息,通过分析处理与决策,完成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控制指挥的智能演化,实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物联网绝非一个单纯的网络概念,它更像一个融合着各种应用与服务的庞大社会信息化系统。如果一定谈网络的话,它是一个基于感知技术,融合了各类应用的服务型网络系统。由于它的基础与重点是信息的采集、感知与信息的处理决策和应用服务,网络层可以利用现有各类网,通过自组网能力,无缝连接融合形成物联网。 物联网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上,是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的,所以,当今物联网的重点与切入点是在近十年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要全力支持并加快制定各相关标准,重点放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引导和开拓各类应用,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使物联网服务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

北京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与项目命名规范

北京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与项目命名规范一、系统命名规则 北京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命名体系包括中文全称、编号、英文全称、简称共四部分。其中中文全称、编号为必须内容;英文全称、简称为可选内容。 (一)系统中文全称命名规则 1.系统中文全称结构如下: 应用范围+主要业务或主要功能+“系统” 应用范围指系统用户范围: (1)若系统为面向全市的信息共享、服务类系统,则应为“北 京(市)”; (2)若本系统支撑的业务为该单位所特有,不会引起歧义的, 也可以为“北京(市)”; (3)委办的门户网站、本委办内部办公系统或非支撑本单位的 特有业务的(如网上审批等),则应为系统主责单位 的标准简称,如“北京市信息办”;

(4)对于共建的,覆盖多个委办局的交叉业务系统,一般为“北 京市”,特殊情况(共建、交叉系统的绝大多数业务 智能集中于主责单位)可以使用主责单位简称。 主要业务或主要功能是用简单词汇对系统功能、定位的描述,如“办公自动化”,“网上审批”,“××数据库”,“××信息管理”,“××网站”等,这部分内容要体现系统支撑的主要业务或系统的主要功能、内容。为保持系统命名相对稳定,可结合本单位信息化规划对系统功能进行前瞻性描述,采用规划中该系统将具有的功能描述做为系统名称。 若一个系统支撑多项业务,或其功能具有多个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采用主要功能; (2)采用具有前瞻性的系统整合、升级后的功能描述; (3)用“及”连接,如“网络及视频会议”、“办公自动化及 网上审批”等; (4)使用综合性的名称,例如“北京市××局综合业务管理系 统”。 2.系统中文全称命名规则的其他要求

浅谈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中山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专业: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年月 浅谈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摘要】电子政务自问世以后,其特有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提高日常办公效率,促进政务信息公开,规范简化行政审批,增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协作,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大幅度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最佳方式,它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把加强电子政务作为一项国策写入新的五年计划,如何更深刻地认识电子政务的目的和作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发展这项工作,已成为政府领导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者,企业家,乃至社会民众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就电子政务的概况,当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要求,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未来建设的展望等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建设、作用 一、电子政务的概况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它的主要内容为:一、在政府机构内部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政府机关办公效率。 二、通过互联网实现政府与公民和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政府能够及时获取来自社会的各种意见和业务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公众和企业也能适时获取政府发布的各种业务和信息。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有不同的内容规范,从目前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内容主要有: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的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等。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电子采购和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服务等。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主要包括: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网络服务;公民信息服务;交通管理服务;公民电子税务;电子证件服务等。 (三)电子政务的特点及目标 1.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是对传统政府形态的改造,其特点是:一、在政府业务流程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含各种信息资源、计算机网络软硬件、政府工作人员、公众和企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系统。二、电子政务以互联网为运行环境。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三、电子政务以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之间的双向、及时互动为根本动力。政府的业务活动主要围绕这三个主体展开。四、电子政务以提供优质、规范、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为根本宗旨。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与企业、公众交流和互动频繁,政府能够及时掌握来自社会的需求,以保证公共服务的质量、规范、透明和高效。五、电子政务以信息和网络安全为保障。一方面是通过技术手段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另一方面是安全管理制度

电子政务形成性测评答案

2017年电子政务形成性测评 (1/10)、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带来的另外一个组织方面的变化,就是行政组织将(),机构可实现真正的精简。(3分) ?A、由少到多 ?B、由繁到简 ?C、由简到繁 ?D、由多到少 (2/10)、电子政务的主体是()?(3分) ?A、企业 ?B、公民个人 ?C、公务员 ?D、政府机关 (3/10)、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模式,不包括()。(3分) ?A、教育培训服务 ?B、公民信息服务 ?C、电子采购与招标 ?D、就业服务 (4/10)、()要求我们真正树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尊重社会公众的民主权利,在政府管理中切实维护和保障这些权利。(3分) ?A、民主理念

?B、公平理念 ?C、科学理念 ?D、法治理念 (5/10)、以下系统,哪个不属于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模式?(3分) ?A、电子采购与招标 ?B、电子医疗服务 ?C、电子证照办理 ?D、电子税务 (6/10)、电子政务给政府管理职能转变提供的工具支持,首先是为之实现新职能所必需的()。(3分) ?A、物质高速通道 ?B、现实高速通道 ?C、虚拟高速通道 ?D、信息高速通道 (7/10)、()是指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3分) ?A、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模式 ?B、政府对政府的服务模式 ?C、政府对公务员的服务模式 ?D、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模式 (8/10)、()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

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3分) ?A、电子政务 ?B、信息公开 ?C、政府办公自动化 ?D、电子商务 (9/10)、()建设,是指要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自然资源和宏观经济数据库,初步形成中国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基础框架。(3分) ?A、三网 ?B、十二金工程 ?C、十二个大系统 ?D、五库 (10/10)、()是政府部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总称。(3分) ?A、政府组织环境 ?B、政府政策环境 ?C、政府服务环境 ?D、政府管理环境 (1/10)、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化手段可以把政府掌握的静态信息通过反馈系统转化为动态信息,并主动地提供给公众,这可以使政府服务效果得到显着的改善。这一说法正确吗?(2分) ?A、正确 ?B、错误

2015年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子政务复习题

2015年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电子政务复习题 一、单选题(合计31 题) 1.电子政务系统的维护包括了( D )。 A、硬件维护 B、软件维护 C、数据维护 D、上述全部 2.电子政务系统模型中的应用服务支撑层内包含( B )。 A、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B、电子政务应用服务平台 C、电子政务中间件平台 D、电子政务数据管理平台 3.电子政务系统体系结构具有( A )的结构特征。 A、层次型和模块化 B、扁平型和网络化 C、中心型和模块化 D、对称型和网络化 4.数字印章是由( D )部分构成的。 A、凭证文档、文件摘要、数字签名 B、文件摘要、收发日期、数字签名 C、加印时间印章的文件摘要、收发日期、数字签名 D、数字签名、数字时间印章、数字证书 5.流程再造的主要环节有( B )。 A、重建 B、优化 C、精简 D、改进 6.知识管理要遵循( B )三项原则 A、积累、交流和处理 B、交流、处理和共享 C、处理、积累和共享 D、共享、交流和积累 7.以下不属于“金字工程”的是:( C ) A、金网 B、金关 C、金商 D、金卡 8.( D )是电子政务的核心与基础。 A、公务处理规范化 B、公务处理标准化 C、公务处理透明化 D、公务处理电子化 9.信息化的特征是( D ) A、动态化 B、现代化

C、静态化 D、数字化 10.政府间协同管理模式可以简单理解为( A )的电子政务。 A、政府对政府 B、政府对个人 C、政府对企业 D、企业对个人 11.数据加密技术使用的密钥有( C )。 A、私人密钥 B、公开密钥 C、私人密钥和公开密钥 D、对称密钥 12.一个完备的入侵检测系统一般是依靠( D )来实现的。 A、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B、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C、基于网络和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D、基于硬件和软件的入侵检测系统 13.电子政务的安全与管理的目标主要有( C )。 A、信息安全性与可控性 B、网络安全性与可审计性 C、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保障性、可控性、可审计性 D、计算机系统安全性 14.电子政务系统是一个( C )。 A、信息安全系统 B、网络管理系统 C、政务信息管理系统 D、办公自动化系统 15.信息资源的概念可以从( A )方面来描述。 A、狭义和广义 B、人员和资金 C、数据与管理 D、信息与知识 16.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政府与社会公众( D )。 A、信息交流的窗口 B、办理业务的窗口 C、公共信息发布的窗口 D、提供上述三种服务的窗口 17.关系数据库中不能进行(D )。 A、选择运算 B、投影运算 C、联接运算 D、分布运算 18.信息系统的功能有( B ) A、信息的传递

电子政务与政府能力建设关系

论电子政务与政府能力建设的关系 摘要 电子政务自问世以后,其特有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提高日常办公效率,促进政务信息公开,规范简化行政审批,增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协作,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大幅度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最佳方式,它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府能力不仅是继续推进现代化战略的必要条件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资源,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领域。新时期的政府能力建设应该适应行政环境的新特点、新变化和新要求,根据政府能力的现状,结合时代发展潮流,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创新。通过增加宣传途径来展现一个强大的政府,通过先进科技运行控制致力于塑造一个以公共利益依归的民主政府。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把加强电子政务作为一项国策写入新的五年计划,如何更深刻地认识电子政务的目的和作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发展这项工作,已成为政府领导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者,企业家,乃至社会民众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就电子政务的概况,当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要求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未来建设的展望等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执政能力电子政务职能转变服务型政府、建设、

目录 1前言 (1) 2电子政务的概况 (1) 2.1电子政务的特点及目标 (2) 2.2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2) 2.2.1“十二五”电子政务规划编制工作相继开展 (2) 2.2.2电子政务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3) 2.2.3 政府微博成为政民沟通新渠道 (3) 3.当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要求 (3) 3.1当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3) 3.2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要求 (4) 4.电子的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4) 5.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5) 5.1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组织的影响 (6) 5.2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影响 (7) 6电子政务发展方向 (9) 6.1 智慧政府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 (9) 6.2 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将开始兴起 (9) 6.3 智能终端和3G的普及将带动移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9) 6.4 信息安全将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内容 (10) 7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0)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电子政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战略举措,也是政府部门提升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标准化是电子政务落实和推广的基础和前提,是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电子政务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工作,进一步落实《“十三五”信息化标准工作指南》等文件部署,制定《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的决策部署,推动电子政务标准化发展,优化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完善电子政务标准,突破关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实施与监督,增强电子政务标准化服务能力,为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电子政务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按照“急用先行,循序渐进”的原则,研制一批支撑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业务协同、政务服务一体化、安全保障所需的基础性、关键性、共性标准,标准的有效性、 —3—

先进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并带动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 2020年,调研现有电子政务标准使用情况,完成对现有电子政务标准的复审,搭建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到2021年,依据行业实际需要,制修订政务信息资源、电子文件、政务服务平台等电子政务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应用标准,基本满足电子政务标准化需求,补充完善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 到2022年,全面覆盖电子政务基础共性标准、关键应用标准、安全保障标准,建立较为先进的国家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有效指导电子政务建设,建设电子政务标准应用服务平台,提升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 二、标准体系 (一)标准体系结构图。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由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数据标准、业务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安全标准7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4—

浅谈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中山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谈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专业: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年月

浅谈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摘要】电子政务自问世以后,其特有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提高日常办公效率,促进政务信息公开,规范简化行政审批,增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协作,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大幅度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最佳方式,它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把加强电子政务作为一项国策写入新的五年计划,如何更深刻地认识电子政务的目的和作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发展这项工作,已成为政府领导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者,企业家,乃至社会民众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就电子政务的概况,当代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要求,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未来建设的展望等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建设、作用 一、电子政务的概况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它的主要内容为:一、在政府机构内部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政府机关办公效率。 二、通过互联网实现政府与公民和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政府能够及时获取来自社会的各种意见和业务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公众和企业也能适时获取政府发布的各种业务和信息。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外有不同的内容规范,从目前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内容主要有: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的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等。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电子采购和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服务等。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 三网: 政务网平台:政府部门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 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 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 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 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部办公自动化 3,网上交互式办公 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 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容: 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 第二、电子公文系统 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第五、电子办公系统

第六、电子培训系统 第七、业绩评价系统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 第二,电子税务 第三,电子证照办理 第四,信息咨询服务 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容: 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 第二,就业服务。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 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第五,公民信息服务 第六,交通管理服务 第七,公民电子税务 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 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20070118

出处:LuoHeIT 日期:2007-1-18 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到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体框架的构成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服务与应用系统 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政府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服务体系 电子政务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各种服务。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政府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满足政府服务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在人口登记和管理、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为满足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提供市场与经济运行、农业与农村、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监测与分析服务。为满足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提供信息汇总、信息分析等服务。为满足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事务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服务。 (二)优先支持的业务 “十一五”期间,主要围绕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需要,选择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政府业务,作为电子政务优

浅谈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 . 中山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谈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专业: 学生: 号: 指导教师: 年月

浅谈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摘要】电子政务自问世以后,其特有的便捷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特别是在提高日常办公效率,促进政务信息公开,规简化行政审批,增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协作,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是大幅度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最佳方式,它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把加强电子政务作为一项国策写入新的五年计划,如何更深刻地认识电子政务的目的和作用,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发展这项工作,已成为政府领导人,电子政务建设管理者,企业家,乃至社会民众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就电子政务的概况,当代服务型政府的涵和要求,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未来建设的展望等问题进行初浅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建设、作用 一、电子政务的概况 (一)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透明的公共服务。”它的主要容为:一、在政府机构部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政府机关办公效率。二、通过互联网实现政府与公民和企业之间的双向互动,政府能够及时获取来自社会的各种意见和业务信息,接受社会的监督,公众和企业也能适时获取政府发布的各种业务和信息。 (二)电子政务的容 电子政务容非常广泛,国外有不同的容规,从目前政府所规划的项目来看,容主要有: 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是上下级政府,不同的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主要包括: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电子公文系统;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电子办公系统;电子培训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等。 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电子采购和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信息咨询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服务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