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习题

《西方经济学概论习题集》

第一章导言

一、填空题

1、西方经济学家把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分为自由物品和经济物品两类。

2、选择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表明在技术和资源

既定的条件下,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的曲线。

4、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

源配置,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5、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重量分析。

6、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

别之一。

7、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8、均衡分析可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9、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状况分析,后者是过程分

析。

10、经济模型由假设和含义两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学是由于( c )而产生的。

A.人口的发展

B.战争

C.资源的稀缺性

D.政治的需要

2.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

B.因为存在资源的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

D.既不存在资源稀缺,又不存在资源浪费

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

A.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资源是不可再生产的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

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

A.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

5.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是( c )

A.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B.增加了货币供给

C.技术进步 D.人口数量下降

6.张三有十万元资金,可以分别投资在以下几项上,经过仔细考虑,最后决定投资玩具生产获利六千元,他该项投资的机会成本是(b )

A.投资房地产可获利一万元

B.开餐馆可获利一万二千元

C.从事服装生意可获利八千元

D.购买股票可获利五千元

7.宏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是( c )

A.通货膨胀率上升对李四的储蓄影响

B.降息对某一行业经济的影响

C.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D.高税率对某企业产出水平的影响

8.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是( c )

A.如何使产量处于生产可能线上

B.如何保持币值不变

C.如何使一国资源实现最优配置

D.如何降低失业率

9.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共同点在于( c )相同

A.研究的对象

B.研究的领域

C.研究的目的

D.解决的问题

10.下列命题中属于规范经济学命题的是( a )

A.2002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2053亿元,有利于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B.我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从而使2002年外汇储备达到了2864亿元

C.从1998年至2002年,我国一共解决了2700万国企下岗职工的就业

D.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一千万人口转移到城市

三、判断题

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1 )

2.稀缺性的存在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1 )

3.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永远也无法向外移动的。( 2 )

4.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存在着机会成本问题。( 1 )

5.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

的。( 1 )

6.在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上,计划经济高于市场经济。( 2 )

7.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1 )

8.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其内容具有客观性;规范经济

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其内容不具有客观性。( 2 )

9.一般而言,目标层次越低,其研究越具有实证性;目标层次越高,其研究

越具有规范性。( 1)

10.经济模型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含义。( 2 )

四、简答题

1.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什么?

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而言的资源有限性,即再多的资源也是一个既定的量,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欲望的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而言的资源有限性,即再多的资源也是一个既定的量,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欲望的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存在哪些区别和联系?

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而言的资源有限性,即再多的资源也是一个既定的量,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欲望的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有:1)两者的研究目的是相同的。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

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2)两者的研究内容是互相补充的。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来分析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来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其内容来说,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只有把它们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经济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3)两者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法。它们都是在假定社会经济制度是既定的前提下,不涉及制度和价值判断只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即只分析具体问题、只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实证描述。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整体经济是各个单位经济的总和,微观经济学应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已经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一些属于宏观经济学领域的问题。

4.运用生产可能线和机会成本,说明应如何进行资源配置方案的选择?

在进行资源配置方案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生产可能线的位置即各种产品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合是多少,资源配置以后的产量组合点应该在生产可能线上;其次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对资源的各种用途进行计算、比较和分析以作出最佳选择,从而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5.什么是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方式有哪些?

资源配置的方式:从目前来看,大致有自给自足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

1.需求必须具备购买商品的欲望和相应的支付能力两个条件。

2.需求包括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种。

3.需求表是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表格。

4.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它的斜率为负值,它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

间成反方向变动。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

求量成正方向变动。

6.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增

加。

7.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移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整条需求曲线的

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8.供给必须具备供给欲望和供给能力两个条件。

9.供给包括个别供给和市场供给两种。

10.供给表是指表明某种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

11.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向,其斜率为正值,表明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成

同方向变动。

12. 一般来说,商品的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

少。

13. 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移动称为供给量的变动;整条供给曲线

的平行移动称为供给的变动。

14.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其均衡价格时,其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市场上将出现

短缺现象,价格将趋于上升+ 。

15.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6.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7.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零,那么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需求

量不变。

18.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19.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二、单项选择题

1.保持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c )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2.市场需求曲线通常是指(c )

A.市场上所有最大购买者需求曲线之和

B.政府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

C.市场上所有个人需求曲线之和

D.与横轴垂直的曲线

3.如果牛肉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不变,那么猪肉的需求将会( 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4.如果汽车价格上涨,汽油价格不变,那么汽油的需求将会( b )

A.增加

B.减少

C. 不变

D.不能确定

5.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该商品为( a )

A.低档商品

B.替代商品

C.互补商品 D.高档商品

6.如果X产品价格下降引起Y产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b)

A.X和Y产品是替代商品 B.X和Y产品是互补商品

C.X为低档商品,Y为高档商品

D.X为高档商品,Y为抵挡商品

7.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大米的需求曲线移动( bd )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大米价格上升

C.白面供给量锐减

D.白面价格上升

8.下面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 d )

A.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技术的提高

C.成本的下降 D.替代品价格的上升

9.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 d )

A.在一固定的价格无限制地提供某种产品 B. 该行业被垄断

C.价格与供给量成反方向变化

D.价格的变化对供给量没有影响

10.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大豆的供给曲线移动( a )

A.大豆的市场价格提高 B.大豆的互补商品价格下降

C.大豆的生产成本降低 D.大豆获得丰收

11.假定羊肉供给不变,牛肉供给减少,这将导致( a )

A.羊肉的需求曲线右移

B.牛肉的需求曲线右移

C.牛肉的需求曲线左移

D.羊肉降价

12.假定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料价格上升,那么该商品的( b )

A.供给曲线朝右下方移动

B.供给曲线朝左上方移动

C.需求曲线朝右上方移动

D.需求曲线朝左下方移动

13.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 b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价格上升

14.良好的生长环境或许会( d )

A.降低玉米替代品的价格 B.使玉米的供给曲线移到一个较高点

C.需求增加,从而提高玉米的价格

D.使玉米的供给曲线向右下移动

15.收入和偏好是( b )

A.影响供给的因素; B.影响需求的因素,

C.在经济分析中可以忽略; D.上述都不正确。

16.若小麦的需求曲线向右上移动,那将( b )

A.导致小麦价格的下降

B.导致小麦的供给量增加

C.导致小麦供给的增加而减少其它商品的供给 D.不会改变小麦的产量

17.需求大于供给时的价格( b )

A.在均衡价格之上 B.在均衡价格之下

C.将导致需求曲线的移动 D.是不可能出现的

18.下列哪种情况不正确( d )

A.如果供给下降,需求不变,均衡价格将上升

B.如果供给增加,需求下降,均衡价格将下降

C.如果需求增加,供给下降,均衡价格将上升

D.如果需求下降,供给增加,均衡价格将上升

19.假定某商品的需求价格为P=200-2Q,供给价格为P=80+Q,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应为( a )

A.P=120 Q=40 B.P=80 Q=20

C.P=40 Q=120 D.P=20 Q=80

20.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表示( b )

A.在此价格上生产者无法收回生产成本

B.在此价格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C.消费者愿意在此价格购买所有产品

D.在此价格上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21.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与此相应的配套措施应该是( a )

A.收购过剩农产品

B.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C.实行农产品配给

D.对农产品生产者实行补贴

22.政府将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b )

A.大量积压

B.黑市交易

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所需求的商品

D.资源充分利用

23.某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小于其价格的变化,这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b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无穷大

24.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2元下降到10元,需求量从80增加到100,需求为(b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25.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0元下降到90元.需求量从90增加到95,需求为(a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26.下列哪种情况使总收益下降( b )

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C.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27.若某产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当该产品的需求增加时,则(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时增加 B.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同时减少

C.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不变 D.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产量不变

28.若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那么可以断定( c )

A.市场不完全竞争 B.当价格上涨时.其弹性下降

C.当需求量增加时,其弹性下降 D.弹性不变

29.如果某商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为一通过原点的直线,那么该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 d )

A.不可确定 B.随价格变化而变化 C.等于斜率值 D.总是为1

30.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该说法( a )

A.不正确 B.正确 C.有时正确 D.有时不正确

3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1元降到9元,需求量从8单位增加到10单位,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a

A.将会增加 B.将会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三、判断题

1.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

(2 )

2.市场需求曲线是消费者对某商品需求曲线的总和。(1 )

3.需求曲线的位置受到收入变动的影响。(1 )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2 )

5.当白酒的价格上升时.红酒的需求量就会增加。(2 )

6.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成反方向变动的。(2 )

7.如果需求量增加.需求一定增加。(2 )

8.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 2 )

9.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增加该商品当前的供给。( 1 )

10.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1 )

1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量的变化。(2)

12.生产要素价格的提高所引起的某种商品产量的减少称为供给量的减少。

(2)

13.均衡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1 )

14.其它条件不变,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均衡价格的下降和均衡数量的增加。(2 )15.其它条件不变,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均衡价格的上升和均衡数量的减少。(2 )1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将引起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

(2)

17.支持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高价格。(2 )

18.某种产品的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其均衡价格。( 2 )

19.限制价格是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 2 )

20.某种产品的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其均衡价格。( 2 )

21.某商品的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这表明该商品为低档商品。(1 )

22.卖者提高价格将增加其总收益。(2 )

23.如果对大米的需求高度缺乏弹性,粮食丰收将减少农民的收入。( 1 )

24.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比奢侈品的需求弹性要小。( 1 )

25.如果价格和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2 )

26.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富有弹性。

(2 )

27.当需求富有弹性时,降低价格可以增加利润。(2 )

28.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 2 )

29.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上升10%,均衡数量上升10%,此时需求为单位弹性。(1 )

30.即使需求曲线上每点的斜率不同,但每点上的弹性都是一样的。(2 )

31.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产品。( 1 )

32.偏好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需求在某一条需求曲线上向上或向下移动,而收入的变动则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2 )

33.大米市场的变化将影响小麦和小米市场。(1)

34.对厂商征税,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2 )35.如果某种商品的收入弹性为负,那么这种商品为正常商品。( 2 )

36.在两种商品中,如果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那么二者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1 )

37.假定两商品的交叉弹性为2,那么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2 )

38.市场上某种商品存在超额需求,这是因为该商品价格超过了均衡价格。(2 )

四、简答题

1.影响需求、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爱好或偏好、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政府的消费政策、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以及气候、天气等等。(2)影响供给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供给者的数量、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的变动、政府的政策、厂商对未来的预期以及气候、时间、创新等等。

2.需求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有何区别?

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区别在于:(1)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于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引起的;而需求的变动是由于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动引起的。(2)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不相同。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移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3.均衡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供给或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有何影响?

(1)均衡价格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供给和需求这两种相反力量的共同作用而自发形成的,即供给等于需求时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2)供给和需求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发生变化。A.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B.当需求不变时,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C.当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时,如果需求增加的程度大于供给增加的程度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如果需求增加的程度小于供给增加的程度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如果两者增加的程度一样,则均衡价格不变;D. 当供给与需求同时减少时,如果需求减少的程度大于供给减少的程度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如果需求减少的程度小于供给减少的程度会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如果两者减少的程度一样,则均衡价格不变;E.当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则均衡价格上升;F.当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则均衡价格下降

4.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它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

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按其弹性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分为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有无限弹性、需求单位弹性、需求缺乏弹性和需求富有弹性五种类型。(2)需求价格

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其常见的两种类型即需求缺乏弹性和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5.举例说明弹性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

弹性理论在经济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从厂商的价格制定到一国价格政策乃至经济政策的

制定等都需要运用弹性理论。例如,粮食等农产品属于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同

方向变动,一些国家为促进农业发展,通过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或

者对农产品采取支持价格来保证农民的利益。再如,冰箱、彩电、空调等属于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厂商利用弹性理论,经常搞一些打折、买一送一等形式的

让利促销活动,以实现总收益的增加。

五、计算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120-10P,供给函数为Q s=-90+20P,求均衡

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

1.Pe=7 Qe=50

2.设需求曲线的方程为Q=10-2P,其点弹性为多少?怎样调整价格,可以使总收益增

加?

2.(1)点弹性为-2×P/(10-P)或-P/(5-P)

(2)当点弹性系数的绝对值大于1即P>2.5时,降低价格可以增加总收益;当点弹

性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即P<2.5时,提高价格可以增加总收益。

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一直增大;当边际效用等于零时,总效用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开始减少。

3.消费者达到均衡时,他从每一元钱商品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其所支付的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

4.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5.距离坐标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足水平越高。

6.消费可能线的假设条件是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不变。

7.在同一条消费可能线上,消费者的总支出是相同的。

8.如果某个消费者把同一种商品分配到两种用途上去,那么他获得最大效用的条件是从两种用途中得到相等的边际效用。

9.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向右平行移动。

10.收入—消费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

11.恩格尔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的收入同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

系。

12.价格效应是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

1.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 d )。

A.不可排序的 B.可以计量的

C.不能确定的 D.可以排序的

2.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 b )。

A.不可计量的

B.可计量的

C.不能确定的 D.可排序的

3.效用是一切商品共有的一种特性,它是( ac )

A.主观的

B.客观的

C.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既非主观,也非客观

4.当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 c )。

A.最大 B.最小

C.为零 D.不能确定

5.边际效用随消费量的增加而( a )

A.递减 B.递增

C.按相同方向变动 D.保持不变

6.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

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

A.60 B.45 C.150 D.75

7.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b )

A.Px/Py=Muy/Mux B.Px/Py=Mux/MUy

C .Px·X=Py.Y D.以上三者都不是

8.假如消费者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消费者为达到效用最大,他应该 ( c )

A.购买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购买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

C.购买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购买一种商品

9.如果消费者的收人为500元,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10元和20元,消

费者打算购买25单位x和10单位y,商品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30和25,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 d )

A.按原计划购买 B.减少x和y的购买量

C.增加x、y的购买量 D.增购x的同时减少y的量

10.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a )

A.主观心理感受

B.消费过剩的商品

C.实际所得

D.货币剩余

11. 消费者剩余是( c )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 B.消费者消费不了的商品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与支付货币的总效用之差 D.消费者的货币剩余

12.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取决于( c )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消费者的偏好程度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商品的价格水平

13.无差异曲线上任意一点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 c )

A.价格之比

B.边际效用之比

C.数量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14.无差异曲线的坐标分别为( a )

A.两种消费品; B.消费品和价格;

C.两种生产要素; D.生产要素及其产出

15.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6),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几个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d

A.3 B.1 C.1/6 D.6

1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 a )

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

C.边际转换率 D.边际效用

17.边际替代率的变化会使哪一项发生变化( b )

A.消费品的价格比率 B.边际效用之比

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18.消费可能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b )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收人和商品价格

B.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19. 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移的原因是( d )

A.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B.消费者的收入下降了

C.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D.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一比率下降了20.如果消费者消费的X、Y商品的价格之比是1:5,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是4,为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 a )

A.增购X和减少购买Y B.增购Y和减少购买X

C.同时增购X、Y两种商品 D.同时减少X、Y的购买量

21.若消费者低于他的消费可能线消费,则消费者( a )

A.没有完全用完预算支出

B. 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

C. 或许用完了全部预算支出

D.达到了均衡状态

22.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a )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

B.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

C. 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

D.消费可能线上的任意一点

23.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各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b )

A.恩格尔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需求曲线

24.哪条曲线可以反映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和两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a

A.价格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恩格尔曲线 D.收入—消费曲线

25.当一种商品的需求违背需求定理时,那么这种商品一定是( d )A.正常商品 B.低档商品

C.高档商品 D.吉芬商品

26.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其他情况不变时( c )

A.替代效应和收人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27.需求曲线从( c )

A.收入—消费曲线

B.恩格尔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无差异曲线

28.商品的需求价格由( d )决定

A.消费者的收入

B.消费者的偏好

C.该商品的供给价格

D.该商品的边际效用

三、判断题

1.效用是物品所具有的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 1 )

2.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1 )

3.消费者达到均衡时,他所购买的商品总效用必等于他所支付的货币总效用。( 2 )

4.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相应下降。(2 )

5.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2 )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越接近于直线,说明该消费者消费的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1

7.在同一条预算线上,货币收人是不变的。(1 )

8.预算线的斜率总是负数。( 1 )

9.毒品给吸毒者带来负效用。2

10.在均衡点处.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2

11.如果在新的消费者均衡状态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原均衡状态,则意味着消费者的生活状况恶化了。(2 )

12.总效用决定产品的价格,边际效用决定消费的数量。2

13.恩格尔曲线表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各种不同收入水平所能买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2 )

14.某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X商品价格上升了,他在减少对X 商品购买的同时增加了对Y商品的购买,这种现象被称为替代效应。

( 1)

15.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商品或者劣质商品,但低档商品并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1 )

四、简答题

1.结合实际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现实生活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一个处于饥饿状态的消费者走进面包店买了20个面包,然后他一个接着一个地吃,当他吃第一个面包时,他觉得面包又香又甜,非常好吃,获得的满足(即边际效用)非常大;吃第二个面包时,他觉得面包比较好吃,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即边际效用减小了);当他继续吃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第六个、……,他感觉随着所吃面包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面包为他带来的满足越来越小,以至吃饱了以后,再继续吃,感觉到越来越难受,出现了负效用。从上述例子可以得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有何区别?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区别在于:(1)两者作用的前提条件不同。替代效应的前提条件是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以及一种商品价格或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价格发生了相反方向的变化;收入效应的前提条件是商品价格不变以及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发生了变化。(2)作用的结果不同。替代效应就是消费者将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替代价格相对昂贵的商品,从而使这种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需求量增加、价格相对昂贵的商品需求量减少;收人效应就是当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后,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同方向变动,低档商品的需求量与收入反方向变动。

3.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理论分析。

商品的需求价格是由商品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的。根据边际效用递减

规律,钻石虽然用处极小但其数量很少,因此它的边际效用很大,价格

非常昂贵;水虽然是人类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但其数量很大,因此,

它的边际效用很小,价格非常便宜。

五、计算题

1.假设某消费者日收入为1200元,他全部用来购买商品X与Y。已知P x=20

元,P y=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U=XY

(1) 为使获得的效用最大,该消费者应购买多少X商品和Y商品?

(2) 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

(3)如果X商品的价格提高20%,Y商品价格不变,为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该消费者的收入必须增加多少?

(1)消费者应购买30X 、 20Y

(2)货币的边际效用为1,获得的总效用为600

(3)132元

2.假定张、李二人每月将40元钱用于买饮料。张喜欢含糖饮料,李喜欢不含糖饮料。

a)在同一坐标中画出张、李二人无差异曲线。

b)利用边际替代率解释张、李二人无差异曲线为何不同?

c)如果张、李二人对于所购两种饮料支付同样的价格,他们的边际替

代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

1)横轴X表示含糖饮料,纵轴Y表示不含糖饮料。张的无差异曲线为I

1

李的无差异曲线为I

2

X x

(2)张喜欢含糖饮料,他会选择较多的含糖饮料(X)与较少的不含糖饮料(Y)的组合,X代替Y的边际替代率递减,其边际替代率递减率越来越小,所以,张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缓的曲线,如果每月的40元全部用来买含糖饮料,那么他的无差异曲线与X轴相交,交点就是他的商品组合点;同理,李喜欢不含糖饮料,他会选择较多的不含糖饮料(Y)与较少的含糖饮料(X)的组合,Y代替X 的边际替代率递减,其边际替代率递减率越来越小,所以,李的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曲线,如果每月的40元全部用来买不含糖饮料,那么他的无差异曲线与Y轴相交,交点就是他的商品组合点。

(3)他们的边际替代率不同。因为边际替代率的大小取决于两种商品的数量之比,而不是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1.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2.生产一定量的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增加一种生产要素,那么所增加的这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迟

早会出现递减的现象。

4.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在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5.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

6.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相等产量水平时,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之比。

7.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支出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最大组合的线。

8.根据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结合的分析.生产要素最适组合之点一定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这时就是产量既定成本最小或者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9.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

加的幅度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称为规模报酬递减。

10.内在经济是指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因素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11.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二、单项选择

1.生产函数表示( c )

A.投人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

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D.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 c )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 B.纵轴

C.横轴 D.总产量曲线

3.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 b )

A.边际产量递增阶段

B.平均产量最大时

C.平均产量最小时

D.边际产量最大时

4.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先发生( a )

A.边际产量下降 B.平均产量下降

C.总产量下降 D.B和C

5.一种可变投入量变动而其他投入量不变,最终导致( d )

A.边际产量递增 B.平均产量递增

C.总产量递增 D.边际产量递减

6.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在( b )

A.第一阶段生产 B.第二阶段生产

C.第三阶段生产 D.介于二、三阶段生产

7.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c )

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报酬。

8.某企业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劳动,减少三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相同产出,则MRTS Lk是( b )

A.1/3 B.3

C.1 D.2

9.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b )

A.产量提高了 B.成本增加了

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 D.成本降低了

10.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交,要生产等产量线表示的产量( b )

A.应该增加成本支出

B.应该减少成本支出

C.保持成本支出不变

D.不能确定

11.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横轴(X)的交点向外移动意味着( d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12.已知在等产量曲线的某一点上,以生产要素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是5,

这意味着( b )

A.MPy/MPx=5 B.MPx/MPy=5

C.APy/APx=5 D.Qy/Qx=5

13.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原则是( a )

A.MPx/Px=MPy/Px=…… B.APx/Px=APy/Py=……

C.TPx/Px=TPy/Py=…… D.MPx/Py=MPy/Px=……

14.生产理论中的生产扩展线和消费者理论中( c)类似。

A.价格一消费曲线 B.恩格尔曲线

C.收入一消费曲线 D.预算线

15.规模收益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b)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

B.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D.连续地投入其他生产要素而保持某种生产要素不变

16.随着每单位可变投入的增加,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

( d )

A.总产量开始下降 B.边际产量变为负数

C.总产量开始上升 D.边际产量开始下降

1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b )

A.在某一历史阶段起作用 B.在每一生产过程中起作用

C.只适用于市场经济

D.良好的管理将抑制其作用

18.一个厂商选择适度规模,主要考虑( c )

A.生产能力

B.管理水平

C.保证获得最大利润

D.生产的产品数量

19.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行业是( c )

A.服装业

B.饮食业

C.钢铁业

D.服务业

20.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是( a )

A.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B.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交点

C. 等成本线上的任意一点

D. 等产量线上的任意一点

三、判断题

1.生产函数指的是要素投入量和最大产出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通常分为固定比例生产函数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两种类型。( 1 )

2.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生产函数也会发生变化。( 1 )3.可变要素的报酬总是递减的。( 2 )

4.边际产量总是小于平均产量。( 2 )

5.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2 )

6.边际技术替代率为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其值为负。( 1 ) 7.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产出将不断递增,边际产量在开始时递增然后趋于递减。( 2 )

8.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1 )

9.随着其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同时趋于下降。( 2 )

1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一定在边际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 1 )

11.边际产量是所有投入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2 ) 12.利用等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 11 )

13.假如以生产要素X代替Y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5,这意味着这时增加1个单位X所增加的产量,等于减少5个单位Y所减少的产量。( 1 )14.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

15.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那么,扩展线上的任意一点所决定的要素组合是最合理的要素投入组合。(1 )

16.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 2 )

17.一个行业扩大使一个企业可以减少用于交通设施的支出,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属于外在经济。( 1 )

18.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都是越大越好。( 2 )

19.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是一回事。( 2 )

20.范围经济是规模经济的具体表现。( 1 )

四、简答题

1.试举例说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答:例如,张三开了一家缝纫店,规模很小,就一间小屋、一台缝纫机以及刀、剪、线、布料和劳动。如果劳动是唯一的可变投入,那么它与衣服产量之间的关系为:当只有张三一人时,一个月的产量是30件,缝纫机大量的时间闲置着;当增加一个工人时,一个月的产量是70件,缝纫机闲置的时间很少;当又增加一个工人时,一个月的产量是100件,缝纫机得到了充分利用,该工人还可以帮助他采购和送货;当又增加一个工人时,该工人没有任何事可做,一个月的产量仍然是100件;当又增加一个工人时,该工人不仅没有任何事可做,而且还因为他的到来使小屋非常拥挤,妨碍了大家的工作,一个月的产量下降到90件。如果张三还继续增加工人,那么其产量会不断减少。这个例子说明了这样一个现象,当其它要素保持不变时,随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其带来的边际收益(产量)最终会不断减少,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TP、AP、MP之间有何关系?

答:(1)从公式上看:TP=f(Q)=AP.Q AP=TP/Q MP=ΔTP/ΔQ

(2)从图表上看:A.平均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曲线。因此,其斜率值最高的一点.即通过原点所作直线与总产量曲线的切点,是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B.边际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上各点的斜率值曲线。因此,其斜率值的最高一点,便是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C.总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就是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的交点,因为这时的边际产量为零。D.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一定是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交点。因为当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后,再往下递减时,平均产量也下降。E.平均产量上升的部分,边际产量曲线一定高于平均产量曲线。两条曲线相交后下降的部分,边际产量曲线一定低于平均产量曲线。

3.如何确定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4.什么是规模报酬?

答:规模报酬又称规模经济,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生产规模的变动将会对产量发生什么影响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所谓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量同比例变动,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情况,它所反映的是生产规模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规模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变动,一般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这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第二阶段,产量增加的幅度与规模扩大的幅度相等,这是由规模报酬递增到规模报酬递减的过渡阶段,叫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在第三阶段,产量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产量绝对减少,这是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一个厂商如何确定自己生产的适度规模呢? 大的原则应该是:使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当然,对于不同行业的厂商而言,适度规模的大小是不同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应结合本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等,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度规模。

5.试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与生产理论?

(1)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对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生产理论是对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进行研究。(2)采用的都是个量分析法。(3)运用的分析工具分别有:消费者行为理论运用的是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以及与无差异

曲线联系在一起的边际替代率等分析工具;生产理论运用的是等产量线、等成本线以及与等产量线联系在一起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分析工具。(4)消费者行为理论里存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生产者行为理论里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5)均衡点的表示为:消费者均衡点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上,用公式表示为Mux/Muy=Px/Py;生产者均衡点在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上,用公式表示为MPx/MPy=Px/Py。(6)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生产者行为理论解释了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

五、计算题

假定某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L)来进行生产,如果生产函数为Q=-0.1L3+6L2+12L,试求:

(1)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数量?

(2)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数量?

(3)厂商的合理投入区域是多少?

(1)劳动的平均产量为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数量是30。

(2)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数量是20。

(3)30≤L≤40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 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 件Q= d Q,有: s 50-5P=-10+5P 得:Pe=6 以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50-5p,得: d Qe=50-5620 或者,以均衡价格Pe=6代入供给函数Q=-10+5P,得: s Q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如 .图所示.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Q=60-5p和原供给函数 d 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e7 Q d=60-5p,得以均衡价格Pe7代入 Qe=60-5725 或者,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 s=-10+5P,得 Q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 P,Qe25 e (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s=-5+5p,代入均衡条件 供给函数Q Q d=Q s,有: 50-5P=-5+5P 得5.5 P e 以均衡价格P e5.5代入Q=50-5p,得 d Q e 5055.522.5 或者,以均衡价格5.5 P代入 e Q=-5+5P,得s Q e 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5.5,Qe22.5.如图1-3所示. e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习题 一、选择题 1.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B ) A. 宏观经济学 B. 微观经济学 C. 实证经济学 D. 规范经济学 2.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 D ) A. 咖啡需求曲线右移 B. 咖啡伴侣等咖啡互补品需求增加 C.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减少 D.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增加 3.成功的商品广告会( C ) A. 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左移 B. 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C. 使该商品需求曲线右移 D. 使该商品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4.描述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厂商出售的商品数量的曲线被称为( B ) A. 需求曲线 B. 供给曲线 C. 生产可能性曲线 D. 预算约束 5.技术进步一般会导致(A ) A. 供给曲线右移 B. 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减少 C. 一个人增加他所消费的所有商品的数量 D. 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 6. 任何低于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 ( A ) A. 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B 卖者不能卖出他们供应出售的全部商品 C. 价格会下降 D. 消费者可以买到他们想买的全部商品 7. 如果一种商品富于价格弹性需求,商品价格上升5%将( C ) A. 增加需求量超过5% B. 增加需求量小于5% C. 减少需求量超过5% D. 减少需求量小于5% 8. 如果一个企业提高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收入下降,这意味着(D ) A. 商品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B. 商品需求具有单位价格弹性 C. 商品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D. 商品需求富于价格弹性 9. 一种商品需要上交一种税,那么如果这种商品的需求越不富于价格弹性 ( A ) A. 消费者承担税收的比例也越大 B. 消费者和销售商平均分担税收的机会也越大 C. 税收带来的收入越少 D. 税收更有可能通过量的变化来体现,而不是通过价格的变化来体现 10. 假设一种货物的供给完全没有弹性,对该货物征收 1美元的税收将导致价格上升(B ) A. 不足1美元 B. 1美元 C. 超过1美元 D. 0.5美元 11. 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限制将会是( C ) A. 产生短缺 B. 使价格上升 C. 产生过剩 D. 没有影响 12. 一种投入生产的要素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B ) A. 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减少 B. 供给曲线左移 C. 一个厂商增加提供的数量 D. 供给曲线右移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新编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生产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经济基础:在一定社会形态只能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经济规律: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A 7.D 8.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ABCE 4.ABCDE 5.ABCDE 四、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五、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

答:一方面,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逐步成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逐步激化,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有一种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四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决定作用。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只能是生产的结果,另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也会对生产起反作用。 3.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则生产关系必然发生改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上层建筑发生变化,所以,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4.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答: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按涉及范围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普遍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某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某一社会形态特有或独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完整版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 卫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 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为:实证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研究 (二)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 3.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就是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4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5.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解释下列名词 1 所有制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 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 所有权 ①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3 产权 ①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 益性。 4 产权制度 ①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5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 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 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6 制度创新 ①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②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③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一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 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详解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价格 二、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3.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价格机制理论中的作用? 5.运用供求原理解释“丰收悖论”(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6.什么是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的实例给予说明。 7.分析价格管制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8.什么是恩格尔定律?分析该定律所具有的经济意义。 9.运用蛛网定理解释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政策。 三、计算题 1.根据统计研究结果,1998年美国小麦生产的供给曲线为:Q s=1944+207P。对美国生产的小麦的需求曲线为:Q D =3244—283P。式中,价格是以美元/蒲式耳为单位来计算的;数量是以百万蒲式耳/年为单位的。 (a)该年每蒲式耳小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小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 (b)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c)假设干旱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小麦的价格上涨至每蒲式耳3美元,计算的需求量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2. (a (b)计算价格在80元~100元之间和在100元~120元价格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c)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 参考答案: 二、思考题 1.答:(1)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多数商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然而,对某些商品来说,情况恰好相反。这些商品主要是穷人赖以为生的食品,如土豆、面包等等。收入水平提高后,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因为当穷人变得更有钱时,他们将

梁小民《西方经济学-第二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供求、供给、价格 1、为什么欲望不同于需求? 答: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和需要满足的愿望,其基本特点是无限性,即人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时候。 需指消费者(家庭)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需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成为需求。 欲望是永无止境的,没有限制条件,而需求受到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制约,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欲望不同于需求。 1、有些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声称自己的产品是为“工薪阶级服务的”。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企业宣传自己的产品是为工薪阶层服务,主要是指在价格上给予工薪阶层方便,通过降低价格,提供经济实惠又保质的产品,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有经济能力来购买产品。 需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产品为工薪阶层服务,旨在强调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却忽略了其购买欲望。所以,从经济学角度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2、出租车行业越发达,服务越好,价格越低,买汽车的人越少,为什么? 答: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商品。出租车和汽车,皆可为人们提供出行便利服务,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是

替代关系。 对于有替代关系的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对其需求增加,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下降。当出租车行业发达,价格低廉,服务良好时,人们会增加对出租车的消费需求,从而减少对汽车的购买需求。 4、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的发展,为什么? 答: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他们是相互补充的,旅游业与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行业就是一种互补关系。两种互补品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变动,当旅游业发展,价格降低,消费者而对其互补的旅馆、餐饮、交通、娱乐等的需求就增加,从而带动其发展。 5、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汽车市场的需求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答:总体上来说会扩大对汽车市场的需求。首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消费者对汽车有了一定的购买力,其次,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汽车价格下架昂,对汽车的购买需求增多。再次,加入世贸组织使得发达国家的消费方式影响发展中国家,购买汽车会成为人们的偏好与心理欲望。最后,加入世贸组织,消费者对自己未来的收入与商品价格走势有所预期,这种预期也影响了购车的意愿和需求。综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会扩大汽车市场的需求。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外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卫生总费用研究、健康保险制度研究、卫生服务内部市场研究、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研究、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以便最优地筹集、开发、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达到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概念: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6.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性7.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指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熟悉: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种类:①E大于1为富有弹性,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奢侈品②E小于1为缺乏弹性,生活必需品③E=1为单一弹性,现实中极端情况④E=0为完全无弹性,现实中罕见情况,棺材、火葬、特效药⑤E无穷大为完全弾性,罕见的极端情况。 卫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将引起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为低档产品或劣质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在0-1之间的产品为正常品,大于1的为高档品。 卫生服务需求的交叉弹性:许多服务的需求量会受到相关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需求交叉弹性反映一种物品的需求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值为正值说明两种服务具有替代功能,负值说明具有互补功能,为零说明互不相关。 了解: 卫生服务需求的应用: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和卫生机构决策

2010.12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考题答案要点(导论、第1--12章)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考题答案要点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在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经济运动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中实现的。

一、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二者的关系如何? 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因此说,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二、为什么说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 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因为物质产品的生产是自然物质和劳动两种要素的结合,因此,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三、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而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四、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是指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者怎样进行生产,由他们自己决定,这就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属于私人劳动。 (2)社会劳动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进行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属于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A.它是商品经济一切矛盾的根源;B.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C.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这一矛盾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 ,供给函数为Q s =-10+5p 。 (1) 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 =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4)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 50-5P 和供给函数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 s Q ,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 d Q =50-5p ,得: Qe=50-5206=?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206=?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图略)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d Q =60-5p 和原供给函数s Q =-10+5P ,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60-5P=-10=5P 得7=Pe 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 Q =60-5p ,得 Qe=60-5257=? 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 Q =-10+5P , 得 Qe=-10+5257=? 所 以 ,均 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7 =e P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 Q d

案例版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为:实证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研究 (二)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 3.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就是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4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5.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特点:1、即时性 2、不确定性3、专业性和技术性4、垄断性5、准确性与高质量性 6、供给者的主导性7、外部经济效应8、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服务供给的短缺性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卫生服务价格(3)卫生服务成本(4)卫生服务需求水平(5)卫生资源6.卫生服务产品的总类和特点 (1)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一定外部效应 (2)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3)个人物品:1。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比较小,成本-效益好2。特需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大,成本-效益差7.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1)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性(服务形态,公共性,产出的特殊性)(2)卫生服务市场的主体特征(三方存在)(3)医疗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方式。 (2)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 首先,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在服务领域提供服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以流通为对象的重商主义,也不同于仅仅以农业部门为对象的重农主义,更不同于当时以分配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政治经济学对象以生产为出发点,反映这样的事实:物质资料的生产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但对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不能脱离生产的自然属性,原因是反映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显然,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不是研究生产的技术方面,而是研究生产的社会方面。 其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但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任何生产都是连续不断地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最后,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社会生产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研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 3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其各自内容及相互关系 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 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或者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作为商品必须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对于他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管你在生产中花费了多少劳动,不能成为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必须具有的一个因素。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作业

第二章作业 一、名词解释 1、需求: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按照一定的市场价格,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 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供给: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 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3、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当某种商品市场达到均衡,即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 等时对应的市场价格。 4、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就是当某种商品市场达到均衡,即该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 等时对应的商品数量。 5、支持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支持 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 6、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过度上涨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或者为了抑制某些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这些商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7、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 降而增加,这就是需求定理。 8、供给定理: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 降而减少,即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二、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何不同? 答:假定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我们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为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移动。 假定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如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从而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是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表示整个需求状态的变化或需求函数的变化。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何不同? 答: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某种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在坐标中,它表现为商品价格与供给数量的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在坐标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卫生经济学题库

卫生经济学 1、卫生资源配置实际操作原则除了卫生资源高效利用外还应考虑 A A、供需平衡 B、政府干预 C、节约资源 D、市场作用 2、卫生资源计划配置方式说法错误的就是C A、以行政手段为主 B、强调法律的作用 C、卫生资源有效利用 D、公平性 3、卫生资源配置做好计划与市场调节的策略就是D A、合理确定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力度、范围与层次 B、正确处理以计划调节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 C、正确处理卫生机构内部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D、以上都就是 4、关于卫生资源配置总原则说法错误的就是D A、与国民经济相适应 B、效率与公平兼顾 C、考虑成本与效益 D、以上都不就是 5、属于卫生资源中硬件资源的就是D A、卫生信息 B、卫生技术 C、卫生管理 D、卫生人力 6、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通常不包括C A、床位设置 B、卫生经费 C、卫生信息 D、卫生设备 7、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除达到有效性外还应达到A A、经济性 B、针对性 C、可控性 D、完善性 8、卫生资源配置效益评价常用的指标就是D A、居民卫生总费用 B、人均卫生费用 C、医护人员比例 D、以上都就是 9、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背景不包括A A、传统卫生机构交叉管理(行政机构) B、原有体制卫生资源条块分割 C、原有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 D、卫生资源短缺与浪费 10、成本核算单元不包括B A、服务量 B、诊次 C、病种 D、床日 11、对卫生服务价格波动影响不大的就是A A、价值量 B、货币 C、供求变化 D、服务项目 12、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下述属于医院直接成本的就是B A、后勤人员工资 B、医疗器械 C、院长办公式材料费 D、以上都就是 13、随医疗服务产出量变化成本不按比例变化的成本就是D A、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14、成本与环境变化没有关系的未来成本就是B A、可缩减成本 B、既定成本 C、增量成本 D、机会成本 15、医院成本差异分析中成本指数就是下述那个不变的情况下考虑成本上涨的指数A A、单元服务成本不变 B、服务项目数不变 C、货币价值不变 D、供需不变 16、医院总成本包括D A、药品经营成本 B、卫生材料费 C、职工福利费用 D、以上都就是17、我国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框架不包括 D A、医院成本核算 B、科室成本核算 C、服务项目成本核算 D、卫生行政成本核算 18、成本构成包括D A、人力成本 B、固定资产折旧 C、公务费 D、以上都就是 19、卫生事业单位定项补助就是针对 D A、离退休人员工资 B、预防保健工作补助 C、医学重点学科建设 D、以上都就是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1(1)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劳动的两重性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具体劳动创造物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物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①从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来看:相同时间内生产的全部价值总量相等; ②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看:劳动生产力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增加,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3 ①社会分工;②排它性占有关系。 4(1)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或交换价值关系; (2)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一种商品来充当。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被固定在某种特殊的商品上,这种商品就变成了货币。 5(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①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间的分配; ②促进生产者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优胜劣汰, 促进社会发展; ③拉大收入分配差距,造成两极分化。 6(1)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 (2)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源的经济形式,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态,是近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见书。 7(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也有私有制经济。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2)体现:①公有制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多种形式劳动者合作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充分发展; ③体现在社会生产关系方面。

西方经济学习题汇总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生产的需要。 B.欲望满足的需要。 C.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D.选择的需要。 E.社会发展的需要。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资源配置。 B.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C.经济体制。 D.资源的稀缺性。 E.资源利用。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 A.价格决定。 B.产量决定。 C.成本决定。 D.利润决定。 E.A、B、C、D. 4.()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A.收入决定。 B.物价水平。 C.经济增长。 D.厂商均衡。 E.国际收支。 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经济模型。 B.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C.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D.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 E.A、B、C、D. (二)名词解释 1.稀缺性 2.选择 3.实证经济学 4.规范经济学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引起了经济学的产生? 2.为什么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 (四)论述题 1.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说明经济学既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又要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第二章供求论 (一)单项选择 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 B. 市场价格 C. 需求价格 D. 2.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 B. 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D. 3.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 B. 需求 C. 价格 D. 4.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 供给量增加 B. 供给量减少 C. 供给增加 D. 5.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 缺乏弹性的 B. C. 无弹性的 D. 6.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不变 D. 7.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 增加 B. C. 不变 D. (二)名词解释 1.需求 2.供给 3.均衡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 5.恩格尔定律 (三)简答题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供求定律有哪些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述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及影响供给的过程。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总效用以递减的速率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是()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D.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2.当效用达到极大值时,边际效用() A.达到最小 B.达到最大 C.为零 D.为正 3.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1,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A.87 B. 40 C.31 D.71 4.消费者花费所有收入从而所能购买的商品组合的曲线是() A.需求曲线 B.供给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

卫生经济学练习题

《卫生经济学》练习题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卫生资源配置实际操作原则除了卫生资源高效利用外还应考虑P92 A.供需平衡 B.政府干预 C.节约资源 D.市场作用 2、卫生资源计划配置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A、以行政方法为主 B、强调法律的作用 C、卫生资源有效利用 D、公平性 3、卫生资源配置做好计划和市场调节的策略是 A、合理确定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力度、范围和层次 B、正确处理以计划调节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 C、正确处理卫生机构内部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D、以上都是 4、关于卫生资源配置总原则说法错误的是P91-92 A、与国民经济相适应 B、效率与公平兼顾 C、考虑成本与效益 D、以上都不是 5、属于卫生资源中硬件资源的是P89 A.卫生信息B、卫生技术C.卫生管理D.卫生人力 6、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通常不包括P94 A.床位设置 B.卫生经费 C.卫生信息 D.卫生设备 7、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除达到有效性外还应达到P91 A、经济性 B、针对性 C、可控性 D、完善性 8、卫生资源配置效益评价常用的指标是P93-94 A、居民卫生总费用 B、人均卫生费用 C、医护人员比例 D、以上都是 9、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背景不包括P98 A、传统卫生机构交叉管理(行政机构) B、原有体制卫生资源条块分割 C、原有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 D、卫生资源短缺和浪费 10、成本核算单元不包括P124 A、服务量 B、诊次 C、病种 D、床日 11、对卫生服务价格波动影响不大的是P54 A、价值量 B、货币 C、供求变化 D、服务项目 12、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下述属于医院直接成本的是P122 A、后勤人员工资 B、医疗器械 C、院长办公式材料费 D、以上都是 13、随医疗服务产出量变化成本不按比例变化的成本是P119 A、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半变动成本 D、固定成本 14、成本与环境变化没有关系的未来成本是 A、可缩减成本 B、既定成本 C、增量成本 D、机会成本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整理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1、名词解释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 1、名词解释: 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纸币: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纸制货币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2、简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起源: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向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向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变化的过程。货币是交换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