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3 盐类的水解2

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3 盐类的水解2

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3 盐类的水解2
河北省涿鹿县涿鹿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3.3 盐类的水解2

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及溶液中的守恒规律

【学习目标】

1.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2.溶液中的守恒规律

一、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规律

1.单一溶液

①简单的盐、一元酸的溶液中,要考虑到盐的水解及水的电离。

如:在氟化氢溶液中:c(H+)> c (F-)> c (OH- )

在氯化铵溶液中:c(Cl-)> c (NH4+)> c (H+)> c (OH- )

②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各步电离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

如在H3PO4溶液中:c(H+)>c(H2PO4-)>c(HPO42-)> c(PO43-)> c (OH- )

③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根据弱酸的分步水解分析。

如在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 C(HCO3-)>C(H2CO3)>C(H+)

练习1. 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是

④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

要考虑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与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

练习:HCO-

3以水解为主,NaHCO

3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

系:;

而HSO-

3以电离为主,NaHSO

3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2.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的浓度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它离子对其影响的因素。

例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a.NH4Cl b.CH3COONH4 c. NH4HSO4,c (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原因是:NH4HSO4中H+抑制NH4+的水解,而CH3COONH4中CH3COO-的水解会促进NH4+的水解。

3.混合后溶液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能发生反应的要优先考虑其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然后对最终产物考虑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

①分子的电离大于相应离子的水解如:0.1mol/L 的NH4Cl溶液0.1mol/L NH3.H2O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NH4+)>c(Cl-)>c(OH-)>c(H+)。因为在该溶液中NH3.H2O的电离与NH4+的水解互相抑制,NH3.H2O 的电离因素大于NH4+水解作用时,溶液呈碱性。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与醋酸钠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

②分子的电离小于相应离子的水解

练习:在0.1 mol·L-1的NaCN和0.1 mol·L-1的HCN溶液的混合液中,已知此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③0.02mol/L CH3COOH和0.04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先考虑CH3COOH +NaOH =CH3COONa+H2O反应,反应后为CH3COOH和NaOH的混合溶液,再比较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c(Na+) >c(OH-)>c(CH3COO-)>c(H+)

练习2:100mL 0.1 mol·L-1盐酸与50mL 0.2 mol·L-1氨水溶液混和,在所得溶液中()

(A) c (Cl-)> c (NH4+)> c (H+)> c (OH-) (B) c (NH4+)> c (Cl-)> c (H+)> c (OH-)

(C) c (Cl-)= c (NH4+)> c (H+)> c (OH-) (D) c (NH4+)= c (Cl-)> c (H+)> c (OH-)

练习3: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 (NH4+)> c (Cl-)> c (H+)> c (OH-) (B) c (NH4+)> c (Cl-)> c (OH-)> c (H+)

(C) c (Cl-)> c (NH4+)> c (H+)> c (OH-) (D) c (Cl-)> c (NH4+)> c (OH-)> c (H+)

二、溶液中的守恒规律:

1.原子守恒(常称为物料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电离及水解成多种型态(包括离子、分子)的粒子,而这些粒子所含原子的总数不变,即符合原子守恒.

如:NaHCO3溶液中,

n(Na+):n(C元素)=1 :1,则c(Na+)=c(CO32-)+c(HCO3-)+c(H2CO3) ;

K2S溶液中,S2-、HS-都能够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型态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c(HS-)+c(H2S)]

练习4:试写出来Na2CO3溶液中物料守恒方程

2 .电荷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与阴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呈电中性,如:NaHCO3溶液中有Na+,H+ ,CO32-,OH-,HCO3-,存在如下关系:n(Na+)+n(H+)=2n(CO32-)+n(HCO3-)+n(OH-),因体积都相同,又可推出:

c(Na+)+c(H+)=2c(CO32-)+c(HCO3-)+c(OH-)

练习5:试写出K2S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方程

试写出Na2CO3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方程

3 .质子守恒

在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给出质子数(H+)与接受质子数相等。表现为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永远相等。如:Na2CO3溶液中质子守恒关系方程为:

c(OH-)=c(H+)+c(HCO3-)+2c(H2CO3)。这是因为一、CO32-结合水电离出的H+生成HCO3-。

二、CO32-结合水电离出的2个H+生成H2CO3。三、没有被结合的H+。

生成HCO3-的H+的量与HCO3-的量相等,生成H2CO3的H+的量是H2CO3的量的两倍,因此有c(OH-)=c(H+)+c(HCO3-)+2c(H2CO3)。

【说明】

质子守恒也可由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推导出来。

例如:NaH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方程可由物料守恒方程c(Na+)=c(CO32-)+c(HCO3-)+c(H2CO3)代入电荷守恒方程c(Na+)+c(H+)=2c(CO32-)+c(HCO3-)+c(OH-) 得出。

练习6:试写出NaH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方程

练习7:写出Na3PO4溶液中存在的三个守恒。

(分子:H2O、H3PO4;阳离子:H+、Na+;阴离子:PO43-、HPO42-、H2PO4-、OH-)

电荷守恒:

物料守恒:

质子守恒:

【当堂练习】

1.把0.02mol/LCH3COOH溶液和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 ) A.c(CH3COO—)>c(Na+) B.c(CH3COOH)>c(CH3COO—)

C.2c(H+)=c(CH3COO-)-c(CH3COOH) D.c(CH3COOH)+c(CH3COO-)=0.01mol/L

2.100mLpH=11的氨水与100mLpH=3的盐酸相混合,所得的混合液()

A.显碱性

B.显酸性

C.显中性

D.不能确定其酸碱性

3.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 = 7,则此溶液中( )

A.c (HCOO-)>c (Na+) B.c (HCOO-)<c (Na+)

C.c (HCOO-) = c (Na+) D.无法确定c (HCOO-)与c (Na+)的关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1 mol·L-1氨水溶液与0.5 mol·L-1氨水溶液中,c(OH-)之比是2∶1

B.0.1 mol·L-1 NH 4Cl溶液中的c(NH4+)=c(Cl-)

C.向0.1 mol·L-1NaN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使溶液pH=5,此时混合液中c(Na+)= c(Cl-)

D.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使混合液的pH=7,此时混合液中c(Na+)=c(CH3COO-)

5.在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

度关系错误的是()

A. c(Na+)>c(Ac-)>c(H+)>c(OH-)

B. c(Na+)>c(Ac-)>c(OH-)>c(H+)

C. c(Na+)=c(Ac-)+c(HAc)

D. c(Na+)+c(H+)=c(Ac-)+c(OH-)

6.已知NaHSO3溶液呈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HSO3溶液和NaHCO3溶液,溶液中各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存在下列关系(R表示S或C),其中一定正确的是( )

A.c(Na+)>c(HRO3-)>c(H+)>c(RO32-)>c(OH-)

B.c(Na+)+c(H+)=c(HRO3-)+c(RO32-)+c(OH-)

C.c(H+)+c(H2RO3)=c(RO32-)+c(OH-)

D.两溶液中c(Na+)、c(HRO3-)、c(RO32-)分别相等

7.在相同温度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4种稀溶液:①Na2SO4②H2SO3

③NaHSO3 ④Na2S 所含带电微粒总数目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A.①=④>③=②B.④>①>③>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

8.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 CO2通入150mL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A.c(HCO3-)略大于c(CO32—)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

D.c(HCO3—)略小于c(CO32—)

9.将0. 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c(HCN)<c(CN-)

B. c(Na+)>c(CN-)

C. c(HCN)-c(CN-)=c (OH-)

D. c(HCN)+c(CN-)=0.1mol·L-1

10. 某酸的酸式盐NaHY在水溶液中,HY-的电离程度小于HY-的水解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2Y在电离时为:H2Y+H2O HY-+H3O+

B. 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Y2-)>c(HY-)>c(OH-)>c(H+)

C. 同浓度的NaHY和Na2Y溶液,NaHY溶液碱性强

D. HY-的水解方程式为:HY-+ H2O H3O++Y2-

11.用物质的量都是0.1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c(CH3COO-)大于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c(H+)>c(OH-)

B. c(CH3COOH)+c(CH3COO-)=0.2mol/L

C. c(CH3COOH)>c(CH3COO-)

D. c(CH3COO-)+c(OH-)=0.2mol/L

1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

序有如下关系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案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 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导学案:2.3.1化学平衡

锦州中学高二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____2-3-1 化学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总第__7____课时目标:(简洁、明确、概念、要点、规律)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重点: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难点: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教学设计(知识系统化、问题化) 2-3-1 化学平衡 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1.可逆反应 (1)概念 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方法 约定采用“表示,把从左向右的反应称作正(向)反应,从右向左的反应称作逆(向)反应。例如:SO 2和H2O可表示为SO2+H2O H2SO3 (3)特征 可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反应物不能实现完全转化,且反应体系中,与化学反应有关的各种物质共存。 (4)典型的可逆反应 2.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的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因而忽略,把几乎完全进行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用“=== 号表示。例如:Ba2++SO42—==BaSO4↓ 典型的非可逆反应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二次电池的充放电过程(3)氢气燃烧和水的通电分解(4)氨气和氯化氢合成氯化铵和氯化铵的加热分解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如果把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装入密闭容器,其反应过程如下: (1)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 生成物的浓度为零,逆反应速率为零.

(2)反应进行时: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3)最终在某一时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不再变化,生成物的浓度也不再变化。上述过程用图示法表示如下 2.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恒定的状态。 3.特征 三、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教师寄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课堂练习(5~10分钟) 【例1】在某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则18O存在于()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2、SO3和O2中都有可能存在 【例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 (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生成的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生成3n mol 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12分)在200 ℃,【例3】将a mol H2(g)和b mol I2(g)充入到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I2(g)+H2(g)2HI(g) (1)反应刚开始时,由于c(H2)=________,c(I2)=________,而c(HI)=________,所以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最大,而________最小(为零);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趋势为c(H2)________,c(I2)________,而c(HI)________,从而化学反应速率v(正)________,而v(逆)________; (3)当反应进行到v(正)与v(逆)________时,此可逆反应就达到了平衡,若保持外界条

涿鹿县工会系统招聘考试及答案

涿鹿县工会系统招聘考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乙地区的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农业企业来完成,其专业化类型是 ()。 A、农业企业专业化 B、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 C、农业作业专业化 D、农业生产部门专业化 【答案】C 【解析】农业生产专业化具有以下四种类型:①农业生产部门专业化。是指随着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逐步加深,农业中的各生产部门由从属性部门发展成为独立的部门。②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各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经济、社会和历史等条件与特点。根据市场需求和适地生产的原则,各个地区因地制宜地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工。③农业企业专业化。是指农业企业根据本企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结合自身技术与经济优势,选择最适合的生产部门及产品作为专业化的主导部门集中经营,企业中的其他生产项目则降为从属地位,成为辅助性生产部门甚至消失。④农业作业专业化。又称农艺过程专业化,是指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农业企业来完成。故选C。 2、人民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A、创造经济规律 B、消灭经济规律 C、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D、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认识规律的目的是合理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因此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改造客观世界。故选D。 3、人民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 A、创造经济规律 B、消灭经济规律 C、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D、利用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 【答案】D 【解析】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5分) 1. (5分)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时光荏rǎn,蹉跎了谁的年华。匆匆行走的岁月长河中,有些人只顾着追寻他人的脚步,忘记了自己的方向,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些人几顾思量不敢走出自己的道路,因而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己。有些人默默坚守,把青春的岁月包guǒ在温热的怀里,载着它踏上梦想的征途,不留一丝遗hàn。 (1)划线字“载”的正确读音是() A . zài B . zǎi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字。 rǎn guǒhàn 时光荏________包________遗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 2. (4分)(2016·包头) 默写。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③________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④月下飞天镜,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⑥________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⑦________ ,又弗如远甚。(《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⑧好鸟相鸣,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⑨________ ,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⑩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6分) 3. (6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①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 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 一、综合题:共4题每题15分共 60分 1.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兼具铁的高强度和铝的低密度。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氮化钛(Ti3N4)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以TiCl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Ti3N4和纳米TiO2(如图1)。 如图中的M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 I1I2I3I4I5 电离能 /kJ·mol-1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M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________。 (3)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2所示。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 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有__________个,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方式杂化的原子对应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晶胞相似,如图3所示,该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g·cm-3(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只列计算式)。该晶体中与N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原子有________个。 (5)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 种离子KCl、CaO、TiN三 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24s2 (2)Mg12 (3)7O>N>C (4)12 (5)TiN>CaO>KC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Ti位于第四周期,第IVB族,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2)金属M的第三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所以M应为短周期第IIA族元素,又因M可把Ti置换出来,所以M应为Mg,其晶体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故答案为:Mg,12;(3) 离子晶体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786 715 3401

人教版化学选修4全套导学案(带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一、焓变反应热: 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 1.焓和焓变 焓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_。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_____时,需要 __________的相互作用,这需要__________能量;当____________________,即新化学键___________时,又要___________能量。ΔH=反应物分子的______-生成物分子的____________。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____”或ΔH_____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 (2)当ΔH为“___”或ΔH_________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__________。 4.反应热思维模型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_________ ___________

(2)反应热的本质 (以H2(g)+Cl2(g)===2HCl(g)ΔH=-186 kJ·mol-1为例) E1:_________________E2:_________________ΔH=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图二 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规律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化学反应一般是以热量和功的形式跟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的,而其中多以热量的形式进行能量交换。 (1)化学反应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生成物与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不同。 (2)任何化学反应除遵循质量守恒外,同样也都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量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D.焓变的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反应热的单位是kJ 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 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 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 请计算H2(g)+Cl2 A.+862 kJ·mol-1B.+679 kJ·mol-1C.-183 kJ·mol-1D.+183 kJ·mol-1

高中化学选修三简答题

选修三问题答案 1.解释Fe3O4晶体能导电的原因: 电子可在两种不同价态的铁离子间快速发生移动 2.Ge、C同主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形成双键、三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三键:Ge原子半径大,原子间形成的6单键较长,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很小或几乎不能重叠,难以形成π键 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CaCO3的热分解温度低于SrCO3的原因: Ca2+半径小于Sr2+,Ca2+更易结合CO32—中的O,使CO32—更易分解为CO2 4.H3BO3为一元弱酸,解释原因: H3BO3分子可与水分子形成配位键,产生[B(OH)4]—和一个H+ 5.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KJ/mol,而冰的熔化热为KJ/mol,解释原因: ` 液态水中仍然存在大量氢键(或冰融化时只破坏了部分氢键) 6.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 Cu=1958KJ/mol、I Ni=1753KJ/mol,I Cu>I Ni的原因: Cu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Ni失去的是4s1电子 7.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第二周期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原因是: 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形成的简单阴离子越稳定,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因此第一电子亲和能逐渐增大 氮元素的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 由于氮元素的2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能量较低,相对稳定,不易结合一个电子,释放能量较低 8.请解释加入乙醇后析出[Cu(NH3)4]SO4?2H2O晶体的原因: 乙醇分子极性比水分子极性弱,加入乙醇降低溶剂极性,从而减小溶质的溶解度(重) 9.H3AsO4是三元弱酸,其各步对应的电离常数相差较大的原因: , 每电离一步都会生成带电量更大的负离子,较难再进一步电离出带正电荷的H+ 10、氯化铝的熔点为190℃,而氟化铝的熔点为1290℃,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 AlCl3是分子晶体,而AlF3是离子晶体。 11、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氮元素,原因是: 氮原子的2p轨道处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而氧原子的不是删:氧原子的原子核 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弱于氟离子。 12、稳定性H2S>H2Se的原因是: 补:S原子半径比Se小,S-H键的键能比Se-H键的键能大。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1课时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课前学案导学】 ■精准定位——学习目标导航 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知道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 2.理解反应热、焓变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3.了解焓变与反应吸热或放热的关系。 4.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意义。 ■自主梳理—基础知识导航 一、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通常用________表示。反应吸热时,表示为________;反应放热时,则表示为_______。 2.反应热通常用_____来测量,其计算公式Q= –C(T 1 – T 2)中,C 表示_____,T 1.T 2分别表示反应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中和热。 理解要点: ①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 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和 OH — 化合生成 H 2O ,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④放出的热量:57.3kJ/mol 2.中和热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取1.0 mol ·L -1的盐酸100mL,并分别加入100mL1.0mol ·L -1的NaOH 溶液、KOH 溶液,测得的反应热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让酸或碱略过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涿鹿之战有哪些影响

涿鹿之战有哪些影响 历史上的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那么你知道涿鹿之战有哪些影响吗?以下是为你整理涿鹿之战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涿鹿之战的结局是黄帝取得了胜利,从此华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同时对于汉族也具有开天辟地的重要意义。 涿鹿之战后,方圆数百数千里的宗族都畏惧黄帝威严,因此他们安分守己,不敢轻易地发动战争,这样就保证了中原以及四方之内得到了安定,稳定了各个宗族人民的生活,能安心地发展生产,因此涿鹿之战使当时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除此之外,涿鹿之战还在军事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华夏部落得到了团结和统一,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因此融合了各个部落。 古代的战争往往是两代帝王之战,但是影响却涉及了当时的天下甚至是中国的整个历史。涿鹿之战是黄帝和蚩尤的战争,但是却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当今的中国已经是个提倡和平的国家,不会轻易地有战争爆发,但历史不会忘记这场战役,因为它为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 涿鹿之战的过程繁荣昌盛、有81个氏族的九黎诸部落在蚩尤率领下西向进入华夏集团分布地区,目标也可能是豫中,因为首当其

冲的是居于豫东的炎帝,相传他都于陈。蚩尤率领的部落联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华夏集团略高一筹,武器制作精良又勇猛善战,于是所向披靡,因而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在蚩尤大军的扫荡下,居地全失,连一个角落也没留下,本着同一联合体应互相救助的原则,炎帝求救于黄帝,引发了涿鹿之战。涿鹿之战的战场在何处,至今仍未有定论,《逸周书》所谓“中冀”,或为冀州中部,大体约在靠近今冀鲁豫三省接界地带的河北境内。 涿鹿之战不同于阪泉之战,它是在两个部族集团之间进行的,因而打得分外激烈,留下很多神话传说,如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黄帝之臣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冲出大雾。还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山海经; 大荒北经》记述了一个传说,“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反映战斗过程中,双方先由巫师作法,希望借助自然力征服对方,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只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涿鹿县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不装订,所有的答案填写在卷Ⅱ上。 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20 分) 1.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从善如流,真言如金。 ,。 【答案】认真书写即可 【解析】 【详解】字词书写,要要用正楷体,横平竖直,笔画清晰,不能连笔。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青林翠竹,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3)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峡》结尾引用渔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猿鸣之哀,渲染三峡秋天悲凉肃杀的 气氛。 【答案】(1). 四时俱备(2). 常记溪亭日暮(3). 志在千里(4). 烈士暮年(5). 仍怜故乡水(6). 万里送行舟(7). 巴东三峡巫峡长(8). 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析】 【详解】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注意:俱、溪亭、烈士、猿鸣、 裳。 3.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殷红 ..()的玫瑰馥郁芬芳,令人过目不忘。 (2)张先生同好友聚餐,不知不觉便喝得酩酊..()大醉。 )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3)这两棵榕树________(jiū chán

(4)初雪后的桑干________(hé pàn ),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答案】(1). yān hóng(2). mǐng dǐng(3). 纠缠(4). 河畔 【解析】 【详解】殷红(yān)(hóng):带黑的红色。酩酊(mǐng)(dǐng):喝酒过量,醉得迷迷糊糊的样子。纠缠: 意思指相互缠绕或遭人烦扰不休。河畔:河边,岸边。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轩辕中学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B. 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C. 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D. 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 身心吗? 【答案】 A 【解析】 【详解】搭配不当,“加快”和“规模”不能搭配,故A错误,选A。 5.在轩辕中学举行的“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幅书法作品。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作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谈谈其书法特点。 【答案】示例:张旭的草书:如疾风骤雨,落纸如云烟,如惊蛇入电,倏忽万里,有一种原始的粗犷之力 美。颜真卿的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 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四章导学案资料有答案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目标要求] 1.认识电解质有强弱之分,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2.了解强弱电解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3.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特征及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概念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2.常见强、弱电解质(填物质种类) (1)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 三、弱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平衡状态的建立 2. 在一定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离解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电解质越弱,其电离程度越小。 (2)外因:①温度:升温时,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②浓度:降低浓度(加水),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③加入含有弱电解质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离子结合成分子方向移动。

四、电离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出的各离子浓度系数幂次积的乘积与反应物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 2.表达式 对于HA ++A -,K =c (H +)·c (A -) c (HA )。 3.注意问题 (1)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 值变大。 (2)在相同条件下,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 (3)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一级电离?二级电离,所以其酸性决定于一级电离。 知识点一 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1.某固体化合物A 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A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是非电解质 B .A 是强电解质 C .A 是共价化合物 D .A 是弱电解质 答案 B 解析 在熔化状态下能够电离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所以为强电解质,故应选B 。 2.现有如下各化合物:①酒精,②氯化铵,③氢氧化钡,④氨水,⑤蔗糖,⑥高氯酸,⑦氢硫酸,⑧硫酸氢钾,⑨磷酸,⑩硫酸。 请用以上物质的序号填写下列空白。 (1)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 答案 (1)②③⑥⑦⑧⑨⑩ (2)②③⑥⑧⑩ (3)⑦⑨ 知识点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 3.在100 mL 0.1 mol·L -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 + 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热 B .加入100 mL 0.1 mol·L - 1的醋酸溶液 C .加入少量的0.5 mol·L - 1的硫酸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 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现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积土成山C.滴水成冰D.百炼成钢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试剂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D.量筒读数 3.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连云港。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过度施用农药B.回收废弃塑料 C.就地焚烧秸秆D.任意排放污水 4.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 与水的反应 2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 2 含量 5. 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 B.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 C.电解水属于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6.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配制20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 . 称氯化钠B . 量水 C . 溶解 D . 装瓶 7.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相对应的用途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石墨能导电﹣﹣作电极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的性质稳定﹣﹣作保护气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8. 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A.红磷B.干冰C.氯酸钾D.食盐水 9. 丙烷(C 3H 8 )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 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涿鹿县第一次解放

涿鹿县第一次解放 民国34年(1945年)4月30日,冀察军区根据党中央1月“确保察南十县为我所有”和“切实掌握平绥路”的指示,作出了察南战役的部署,5月10日,八路军冀察军区十一分区(平西军分区)主力七团集结于蔚县尚庄及涿鹿三道沟、乔麦川一带。四十四团集结于柳树庄及虸蚄口一带。次日晚部队进入阵地,在东起桑园、矾山,西到石门、岔道75公里长的战线上,将所有敌伪据点分割包围起来,切断敌人的通讯联络。

12日晚,七团在分区肖文玖司令员的指挥下,除三连配合四十四团攻击桑园之敌外,其余部队一连围攻岔道据点,侦察连围攻石门据点,三连担任对倒拉嘴之敌的警戒,四连在辉耀及石瓮一带准备阻击涿鹿增援之敌。战斗开始后,首先攻击岔道据点。岔道是涿鹿通往蔚县、广灵的交通要冲。该据点由伪涿鹿县警备团第二中队一个小队驻守,拔除这个据点,对整个战役具有重要意义。一连经过两次强攻,敌人依赖碉堡工事顽强固守,战士们在碉堡周围一方面构筑工事进行坑道作业准备用炸药爆破,一方面进行政治攻势。13日下午3时,保岱日伪军200余名,高堡日伪军100余名出来增援。在石瓮村南遭到伏击,逃回涿鹿城。战斗中日军驻涿鹿城指导官三滕被击毙。岔道据点之敌在弹尽粮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于15日缴械投降。岔道据点攻克后,团指挥部移至石门,开始对石门据点发起攻击。18日下午,50多名伪军在八路军攻势下,捆绑着日军指导官走出围子,全部缴械投降。七团又相继逼退倒拉嘴、栾庄、广恩屯据点之敌。6月1日凌晨,怀涿支队攻破涿鹿城东的双树伪军据点,13名伪军缴械投降。 日军为了确保涿鹿城,6月12日从涞源撤出的日军一个中队进入涿鹿桑干河南的五堡、六堡、广恩屯一带,高堡据点也增加了两个骑兵连,一个步兵连的兵力。八路军七团和四十四团于6月16日集结于好妨口以南一带进行短期休整,并着手察南战役第二阶段的准备工作。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docx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简答题总结 一、物质熔沸点问题 1、氯化铝的熔点为 190 ℃,而氟化铝的熔点为 1290 ℃,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P 4O 10 的沸点明显高于 P 4O 6,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H 2S 熔点为 -85.5 ℃,而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 H 2O 的熔点为 0 ℃,极易结冰成固体,二者物理性质出现 此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二氧化硅的熔点比 CO 2 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CuO 的熔点比 CuS 的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2 2 )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 3 3 3 ]均属于 7. 乙二胺分子( H N — CH2— CH — NH SP ,乙二胺和三甲胺 [N(CH ) 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丙酸钠( CH 3CH 2COONa )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 CH 3CH 2COOH )和氨基乙酸 ( H 2 2 2 2 3 3 、 NCH COOH ), H NCH COOH 中 N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 杂化, C 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sp sp 2 杂化。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NH 3 常用作制冷剂,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 GeCl 4 GeBr 4 GeI 4 熔点 /℃ -49.5 26 146 沸点 /℃ 83.1 186 约 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文明中外,曾主 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氨的沸点 ( “高于 ”或 “低于 ”)膦( PH 3),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砷化镓( GaAs )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等。 GaF 3 的熔 点高于 1000 ℃,GaCl 3 的熔点为 77.9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O 元素形成的单质 常见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 (填分子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硅烷 (Si n H 2n + 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 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