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民工 “临时夫妻” 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农民工 “临时夫妻” 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农民工 “临时夫妻” 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农民工 “临时夫妻” 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收稿日期:2014-02-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1XRK003);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12sksz44)作者简介:何雯(1983-),女,重庆永川人,重庆文理学院学工部助教,研究生;曹成刚(1961-),男,重庆江津人,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教授,研究生。

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何雯a ,曹成刚b

(重庆文理学院a.学工部;b.教育学院,重庆 402160)

摘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临时夫妻”现象的发生蕴涵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有一个从萌发到消亡的过程。社会心理是“临时夫妻”现象演变机理中重要的因素。对此,应剖析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积极寻求消除“临时夫妻”现象的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社会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4)07-0145-05

“临时夫妻”,也叫搭伙夫妻,是指夫妻双方或其中一方已结婚,因在外打工而与配偶无法团聚,临时与他人结成像家庭般的伴侣关系而居家度日[1]。“临时夫妻”最大的特点是不换掉自己的配偶,而是以保全法律上的夫妻关系、不拆散原有家庭为道德底线。他们或暗或明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互相照应,以此填补因夫妻长期分居带来的感情生活和性需求的缺位;而当夫妻团聚时,“临时夫妻”即自行解体,男女双方仍与自己的配偶过夫妻生活[2]。

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农民工群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刘丽指出,一些已婚农民工前往城市打工,由于与配偶长期分居两地,出现了大量组建“临时夫妻”的情况。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有悖于道德伦理的特性,对农民工自身婚姻家庭的破坏性,及由此引发农村婚外恋增多、离婚率上升、子女教育问题、违法犯罪案件等社会问题的社会破坏性引起了各大媒体、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学界和大部分媒体报道主要从一般社会学层面分析农民工“临时夫妻”产生的原因,探讨对农民工自身、农民工已有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但缺乏从心理学视角对农民工“临时夫妻”现

象的深度解析。农民工“临时夫妻”作为现阶段特有背景下的一种社会现象,既不是偶然的也非局部的,其产生背景和形成发展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该现象奠定学理基础。

一、“临时夫妻”现象的社会危害与影响(一)破坏伦理纲常,引起道德滑坡。重视伦理纲常、重视感情的专一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传统的家庭伦理观中尤其看重配偶的忠贞,婚姻态度严肃、保守,婚外情被认为是一件非常可耻之事,在民风淳朴的农村婚外情更被认为是伤风败俗,然而正是在淳朴的农民工群体中产生了大量的婚外情——“临时夫妻”。“临时夫妻”不仅严重破坏了夫妻忠贞相守的伦理规范,也正消解着中国社会对婚姻家庭的态度。

(二)频发多种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临时夫妻”容易引发多种纠纷和矛盾,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一方面,“临时夫妻”涉嫌“事实重婚罪”,且在生活中常有纠纷。由于他们抱着生活多个照应、满足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No.07.2014(Cumulatively,No.229)

生理需求等各取所需的目的结为“临时夫妻”,在生活中只过日子不谈感情,经济独立,感情基础薄弱,故在财产和感情的最终归属上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临时夫妻”容易造成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破裂,甚至伤害自己或他人。因“临时夫妻”引发的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刑事案件并不鲜见。“临时夫妻”现象给社会和谐稳定埋下一定的隐患。

(三)激发家庭矛盾,瓦解婚姻和家庭。“临时夫妻”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婚外恋行为,已有研究表明青年农民工的婚外恋行为,容易导致离婚、婚外性行为、家庭暴力以及更低的婚姻满意度评价[3],中国传统的婚姻生态也将受到挑战和破坏[4]。这表现在一方面,“临时夫妻”配偶的婚外恋经历会冲淡个人的婚姻满意程度,降低对配偶的感情。另一方面,当留守在家的一方知晓另一方与他人结为“临时夫妻”后,心理受到严重伤害,家庭频发冷战、言语暴力、暴力行为等冲突,有的甚至弃家中老人、子女不顾,报复性地选择与他人同居,以此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最后往往以离婚收场。目前,中国有两亿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假如1/10的单身农民工与他人结为“临时夫妻”,那么就有几千万个家庭面临解体的处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民工“临时夫妻”的盛行,必然会对社会的家庭和谐产生严重影响。

(四)身陷双重困境,留守子女成长雪上加霜。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土壤。“临时夫妻”中多数农民工的子女是“留守儿童”,本已处于亲子教育缺乏的不良家庭环境中,如父母一方与他人结为“临时夫妻”,留守子女还将处于因父母出轨引起系列问题的不良家庭环境中,他们的健康成长将受到严重影响。已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相对疏远[5],有盲目反抗心理,大多对父母充满怨恨[6],而且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7],如对自身的评价低[8],情绪较不稳定[9],社会适应不良问题较突出等[10]。如果留守儿童还在“临时夫妻”影响下成长,不仅会恶化既有问题,更会造成责任心的缺失和荣辱观的错乱。一位14岁的河南籍留守儿童告诉研究者,自从知道爸爸在外面组建“临时家庭”后,父亲的“英雄形象”在心目中轰然倒塌。令他更为难过的是,母亲知道这件事后,选择和父亲离婚。他说,自己成了没爹没娘的孩子,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11]。

二、“临时夫妻”现象的社会心理机制

农民工结为“临时夫妻”行为的发生,是外界事件刺激与长期单身外出务工已婚个体心理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时间内,个体形成某种共同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即社会心理,是农民工结为“临时夫妻”的催化剂。“临时夫妻”现象的发生蕴涵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有一个从萌发到消亡的过程。社会心理是“临时夫妻”现象演变机理中重要的因素。

(一)萌发期的心理需要。单身农民工长时间与配偶分隔两地,其基本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众多单身农民工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这很自然地为单身农民工结成“临时夫妻”催生了起码的心理条件。

1.低层次需要的缺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当个体的低层次需求没有获得基本满足时,低层次需要对个体更有激励作用,个体行为更多的指向低层次需要。目前的状况是农民工的低层次需要严重缺失。首先,由于农民工长时间与配偶分居两地,无法获得正常的两性生活,他们面临着性需求这一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问题。且这部分农民工大部分为青壮年男女,对性的需求正处于旺盛期。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调查,2012年外出打工的16336万农民工中,有12961万人是独自一人外出打工,其平均年龄为37.3岁,其中21至50岁之间正值性需求旺盛期的青壮年高达80%[12]。且根据过去5年的结果来看,该数据呈上升趋势。2007年《齐鲁晚报》在济南的调查表明,40名已婚调查对象中,80%以上的农民工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50%以上的农民工每年与妻子见面的次数少于4次,90%的农民工3个月以上没有性生活[13]。

其次,农民工情感归属需求也很难得到基本满足。他们离开家乡熟悉的社会网络,少了家人和亲友的扶持,生存在充满竞争压力的陌生环境中,他们备感孤独与彷徨[14]。此外,还得承受远离家庭、夫妻长期分隔两地相思牵挂的压抑和煎熬。尤其当农民工独处感到孤独寂寞时,渴望婚姻家庭爱的温暖、寻求自己避风港的心理需求就日渐强烈。农民工生理需求和情感归属需求的缺失是驱动其行为发展的动因,由此,“临时夫妻”就成为满足其需求的一种可能的选择。

2.封闭“群居”中产生的多看效应。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农民工大多集聚居在城市的某部分区域,居住的出租房相隔紧密,农民工日常进出中长期碰面,增加了相互间的熟悉。一个长期在农民工集居地出租房屋的屋主表示,集中密集的“群居”生活也的确给部分农民工创造了“在一起”的条件。他说,“出租房的房间一间挨着一间,一开门,就见着对方,一过走廊,身子还会擦肩而过。大家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对于一些独处的民工,确实容易擦出火花”。另外,每月一般只有一两天的假期,近乎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加上长期在同一工厂、同一工地的“封闭”工作状态,都给农民工男女提供了许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长期独处的空虚寂寞,加上日久生情的接触了解,最终一些人突破道德底线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二)发展期的暂时心理满足。随着外出打工时间的不断增多,农民工群体对临时组建“夫妻”搭伙过日子行为的亚社会认同,社会价值观念的开放进化使农民工降低了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同时农民工去个性化的状态诱使他们观察学习、效仿从众已有的“临时夫妻”行为,“临时夫妻”开始逐渐从个体现象向群体现象发展。

1.农民工群体的亚社会认同。亚社会是个体的首属群体和个体社会化的直接背景,个体首先以亚社会为出发点,并在其被要求、期望和奖罚的环境中被引导[15]。在同一个城市中,外出务工农民大多聚居在城市的某部分区域,这些群体形成了城市中特有的农民工亚社会群体。农民工亚社会群体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受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工作经历,也有着相似的心理需求,与他人相比,农民工相互之间更理解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时的压抑与苦闷。当个别农民工现实的心理需求超过社会道德的自律程度时,迫于无奈,他们选择做“临时夫妻”的行为更能得到农民工亚社会群体的理解和认同,由此农民工个体选择做“临时夫妻”的行为得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亚社会群体的认同。

2.社会价值观念的开放进化。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性生活、家庭生活与生育三位一体的传统两性模式逐渐被打破,在婚姻家庭生活中人们有更多的选择[16]。在过去,非婚同居、婚前性行为等往往是被认为伤风败俗,而现在人们对这一现象给予了更大的宽容。进城务工的经历使新生代农民工的性观念更加具有现代性[17]。靳小怡等人的研究发现,流动之后,农民工的婚恋观念发生了显著的改变,现代性有所增强,他们对“未婚先孕”和“婚外恋”变得比较宽容[18]。这些变化使得农民工逐渐摆脱了以“男女结合为夫妇,在社会公认之下,约定以永久共处的方式来共同担负抚育子女的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婚恋观的束缚,进而渴望通过现实情境交往中所谓强化感情的夫妻方式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和情感满足。

3.去个性化后的放肆。个体处于去个性化状态时,自我观察和评价的意识降低,内疚、羞愧和恐惧等行为控制力量被削弱,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匿名,二是责任的模糊化[19]。“临时夫妻”农民工的处境恰好具备这两个特点。一是农民工长期远离亲朋好友,在工作环境中,无人认识自己,所作所为处于匿名状态中,原有熟人社会里的道德约束减弱,自我控制系统作用减弱,道德感下降,顾虑少,促使农民工与他人结为临时夫妻。二是当农民工成为“临时夫妻”现象中的一分子时,他认为“临时夫妻”现象的产生是多人共同行为的结果,自己的责任较少,受惩罚的可能性少,压力感减少,内疚感下降,从而使行为更加放肆。有报道称,在一些“临时夫妻”中,不少是通过网上认识、老乡介绍等方式就轻易地结成“临时夫妻”[20]。工友一般不会把同伴与他人同居的事告诉同伴老家的“那一位”,这种互相保密的做法虽然能暂时维系家庭,但更助于“临时夫妻”农民工的去个性化,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加入到该群体中。某记者调查显示:“临时夫妻”现象在部分地区已很普遍,并形成群居效应[21]。“临时夫妻”现象的普遍还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关注,《印度时报》2013年5月16日的一篇报道称:中国农民工临时夫妻人数或超10万,73%以上已婚。在庞大的数字背后,去个性化因素起着重要作用[22]。

4.“临时夫妻”群体的观察学习与从众行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有共同特征的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各种行为、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通过外显学习或内隐学习,个体的观念与行为向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时,则会产生从众行为。当一个尚未结成“临时夫妻”的农民工面临生理需求和情感归属需求长期缺失时,他可能会以处于相同处境的单身农民工群体为学习对

【社会学研究】 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GUANGXI SOCIAL SCIENCES

No.07.2014(Cumulatively,No.229)

象,观察学习其对同类问题的应对方式,产生从众行为。他们发现学习对象采取结为“临时夫妻”的方式来解决基本需要缺失问题,这种解决方式既经济又有效,且不易被家乡配偶发现,还能保持已有家庭结构的完善,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问题解决方式。尚未结成“临时夫妻”的农民工很有可能从众,选择这种相同的方式解决自己当前问题。“临时夫妻”行为在在农民工群体间相互传染,这也促使了“临时夫妻”从个体现象向群体现象发展。

(三)结束期的心理痛苦。当农民工个体夫妻长期分隔两地状况结束,或在“临时夫妻”关系中获益未达到期望值、被亲友知晓去个性化状态消失等原因,主动或被迫结束“临时夫妻”关系,“临时夫妻”行为结束,但由于这段违背社会道德且极其伤害家人感情的婚外情经历,农民工会在较长时间里体验愧疚、自责、痛苦、后悔等消极情绪。

1.夫妻长期分隔两地状况结束。农民工结为“临时夫妻”的初衷是满足其基本需要,基本需求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夫妻长期分隔两地,所以当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状况结束,“临时夫妻”行为停止。对于要与配偶一起在同个城市或相邻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夫妻来说,住房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已有城市开始实行廉租房制度,部分用人单位专设农民工临时夫妻住房,为进城打工的农民夫妻团聚提供便利。

2.在“临时夫妻”关系中获益未达到期望值。不同的农民工抱着不同的期望结为“临时夫妻”,如情感依托、性需求、分担经济压力、生活多个照顾等。但当他们在“临时夫妻”关系中发现,同居生活带来的好处没有达到期望,甚至带来坏处时,这些农民工会主动选择结束“临时夫妻”关系,另一方则被迫结束“临时夫妻”关系。但“临时夫妻”的解体常常跟随着复杂的经济纠纷、情感矛盾,有的甚至大打出手、对簿公堂。同时双方可能会重新选择新的同居对象,组成新的“临时夫妻”搭档,也可能不再选择,彻底结束这种违背道德的行为。

3.被亲友知晓去个性化状态消失。当远在老家的亲友知晓农民工在外与他人结为“临时夫妻”时,农民工去个性化状态消失,“临时夫妻”这种婚外情行为在配偶、子女、亲友间曝光,农民工的亲人倍受伤害,农民工本人不仅会受到家庭、亲友等原有熟人社会的强力谴责,自身也体验到强烈的内疚感、羞愧感、自责感等。而且他还面临婚姻和家庭

濒临瓦解的困境,农民工个体可能会选择结束“临时夫妻”关系以保全原有家庭,或与配偶结束夫妻关系,或继续保持原有家庭和“临时夫妻”兼容的状态。无论哪种选择,农民工的婚姻和家庭都遭到破坏,农民工本人的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

三、消除“临时夫妻”现象的措施

(一)“临时夫妻”现象社会心理机制的反思。上述分析表明,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不足以构成引发“临时夫妻”现象,农民工生理需求和情感归属需求等低层次需求缺失是前提,众多单身农民工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为结成“临时夫妻”提供了条件,处于相同处境的农民工群体对“临时夫妻”行为的社会认同,以及社会价值观念开放使农民工降低了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为“临时夫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单身农民工的去个性化的状态以及对已有“临时夫妻”行为的观察学习,促使更多的单身农民工产生从众行为,并加入到“临时夫妻”队伍中,形成庞大的“临时夫妻”现象。当农民工与配偶的两地分居结束时,或在“临时夫妻”关系中获益未达到期望值、被亲友知晓去个性化状态消失等,农民工会主动或被迫结束“临时夫妻”行为。这就是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模型,阐释了单身农民工如何产生“临时夫妻”行为以及“临时夫妻”个体现象如何发展为“临时夫妻”群体现象的路径(见图1)。

(二)解决措施。“临时夫妻”作为一种异常的家庭形式,正危害着家庭的稳定、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人们的道德意识,并引发出多种严重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社会要创造条件多途径满足农民工的需要,如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网,使农民工的医疗、养老、失业和生育保障不再

图1 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产生的社会心理机制模型

受地域限制;建立全国统筹和地方投资的住房保障制度,为无力租住或购买住房的农民工提供廉价的政府租赁房;政府投资,同时鼓励民间组织和企业为农民工提供文化娱乐设施设备,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融入城市;改善子女留守处境,由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经费,根据入学学生的实际就读情况而不是户口,给予财政补助[23];企业提供带薪探亲假和休假,增加夫妻团聚机会;流动人口输出地基础政府注重培养留守农民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其夫妻双方甚至全家人有能力在异乡创造美好生活。二是改善农民工封闭的“群居”环境,降低农民工由于“多看效应”而产生感情的概率。三是充分发挥道德和法律的社会调节功能,对农民工加以正确引导,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爱情观,同时大力宣传组建“临时夫妻”的代价,使农民工切身感受到“临时夫妻”行为对自身、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农民工对自身行为的调控能力。四是在农民工打工地方营造熟人社会,强化农民工各自不同的社会身份,避免农民工呈现去个性化状态。

参考文献:

[1]袁寿省.“临时夫妻”只过日子不谈感情[N].温州晚报,2013-06-23.

[2]吴治平.中国乡村妇女生活调查:随州视角[M].湖北: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286.

[3]吴银涛,肖和平.青年农民工婚外恋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8,(2):21-23.

[4]临时夫妻该被社会原谅吗[N].大连日报,2013-03-21.

[5]叶敬忠,王伊欢,张克云.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6,(1):57-65.

[6]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时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84.

[7]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77-479.

[8]赵红,罗建国.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及自我意识状况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33-634.

[9]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354-355.

[10]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51-351.

[11]周竟,周蕊.“临时夫妻”对子女伤害最大[N].家庭与生活报,2013-07-16.

[12]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R].国家统计局,2013-05.

[13]高红日,杜洪雷.农民工被压抑的情感世界[N].齐鲁晚报,2007-05-13.

[14]卞桂平.自由与孤独:农民工生存困境的心理机制探析——从弗洛姆《逃避自由》一书说起[J].理论导刊,2010,(8):66-68.

[15][19]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5.

[16]李银河.独身现象及其文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1,(3):83-94.

[17]吴新慧,传统与现代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与婚姻[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5-18.

[18]靳小怡,等.农民工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8,(5):67-78.

[20]骆余民,易福进.“临时夫妻”现象调查:多通过老乡介绍、网上认识[N].海峡导报,2013-03-29.

[21]周竟,周蕊.挣扎在温暖与忠诚之间: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调查[E B/OL].(2013-07-14)[2014-01-25].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e53921382.html,/ politics/2013-07/14/c_125004504.html.

[22]赛巴尔·达斯古普塔.中国农民工结成10多万“临时夫妻”[N].印度时报,2013-05-16.

[23]刘开明.农民工“临时夫妻”:苦涩与痛楚[J].人民论坛,2013,(10):62-63.

责任编辑:邓双霜

【社会学研究】 农民工“临时夫妻”现象的社会心理学解析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角色的含义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 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 角色偏差 性别角色差异 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

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 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

社会现象中的社会心理学

公交车让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字:从众心理心理学道德素养 从众心理“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美国人詹姆斯·瑟伯有一段十分传神的文字,来描述人的从众心理:突然,一个人跑了起来。也许是他猛然想起了与情人的约会,现在已经过时很久了。不管他想些什么吧,反正他在大街上跑了起来,向东跑去。另一个人也跑了起来,这可能是个兴致勃勃的报童。第三个人,一个有急事的胖胖的绅士,也小跑起来十分钟之内,这条大街上所有的人都跑了起来。嘈杂的声音逐渐清晰了,可以听清大堤这个词。决堤了,这充满恐怖的声音,可能是电车上一位老妇人喊的,或许是一个交通警说的,也可能是一个男孩子说的。没有人知道是谁说的,也没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两千多人都突然奔逃起来。“向东!“人群喊叫了起来。东边远离大河,东边安全。“向东去!向东去!” 从众心理对人的影响确实很大。造成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众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所表现。 现实生活中我们坐公交,在车上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有人需要座位时,如果前座的没有人让座,那么,其他人都不会轻易起来让座;如果有一个人起身的话,那么后面马上会有其他人站起来。不去让座的人总会有某些素质,道德缺失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这种人我们暂且不去理会,因为我们研究的不是这部分人,而是那些让座位的人。在表扬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同时,我们是否能够清楚地分析到这些好心人最原始的动机和致使他们让座的原因呢?首先,我们必须肯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人们日常行为活动中的根本的引导性和固然的高尚性,但支撑其行为进行的直接心理因素我们还是要经过一番讨论。 当我们在音乐厅里欣赏演奏时,一曲完毕,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即使你不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你还是会不自觉地跟随大家一起鼓掌?这是一种极为简单的从众行为。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但是,就让座而言,当一个青年为一位老人起身让座之后,一定会有第二第三个青年站起了,尽管最初他们并不想移动自己的屁股,又是什么导致这种不动则已,一动皆动的现象呢?也可以用从众来解释吗?社会传染效应模式之一“变色龙效应”可以说明这一从众心理,即当你看到其他人一些行为时常发生时,你也许会不知不觉的加入其中,但是这种情况发生的最根本要件是,起引导作用的是群体而不是少数个体。像我们所研究的这种情况,单个个体影响引导其他人,最主要的前提还是需要建立使社会某群体都认可尊重的社会规范,道德规范,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 现象 学生:朱晨迪 系别:健康与运动科学系 班级:2010级应用心理班 学号:141008130104

班级活动中的社会心理学现象 摘要:本次报告中以2011级心理班的“冬至圣诞欢乐行”为现实事例,将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社会心理学知识与之相结合。从群体、角色、社会化、人际交往技巧等方面分析了我们身边的社会心理学现象。也让我们加深了对班级活动的理解。另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这个班级的深入思考的机会。我相信通过我们班的不懈努力和多进行一些这样的练习,我们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会获得双丰收。也希望通过此次报告能够让大家更加客观的看待班级活动,更加积极的参与我们的班级活动。使大家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班更加美好! 关键词:班级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因知识而有力。那么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生活的点滴,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我们所用,成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基石。 2011年12月21日,10级心理班组织班上同学开展了“冬至圣诞欢乐行”的活动。 作为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本次活动的宗旨意在:在传统节日之际,大家都会有一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为了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能够在远离家乡的天津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感情,增加班级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最终达到使同学们在节日的时候能够开心快乐,班级氛围更加和谐,凝聚力更加强大,使得班级和大家能够取得更大更多的辉煌。 从班级活动透视“社会化”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首要角色是一个社会人,我们必须要能够很好的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有效地的参与社会生活,成为为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那么在大学生活中,班级对于班级成员的社会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班级活动,就是班级帮助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更好的进行社会化的手段。 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可以让个体知道班级这个社会群体对他有哪些期待。比方说我们期待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够去,因为在班级中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了哪个同学都是不完整的。其次就是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会安排很多活动分配给班级成员,这些任务能够让同学们体现他们在班级中的价值,也是班级对于他的期待。 另外,作为一个正式群体,每一个班级都有他的规范,虽然不是成文的,但是通过班级活动,大家就会将这种比较模糊的规范明晰化。这就为同学们在今后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做好了铺垫。 在任何一个群体活动中,都会出现类似于意见不合,意见不统一等这些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协商,去统一。那么就会有人做出退让。或是大家都各让一步,从而让我们的活动更顺利,更好的进行。这些经历都会使得大家能够更好的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适应社会,学会如何更好的在群体中生存。 社会文化对于社会化的进程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应用到我们的班级,班级中有班级文化,宿舍有宿舍文化等等。班级文化对于每一个班级成员的影响都是显而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作者:————————————————————————————————日期: ?

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讲演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量表

一.自尊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2 )大体上,我对自己满意。 2.( 1 )有时候我对自己一点也不好。 3.(4)我感到我有一些好品质。 4.()我可以像其他大部分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我没有很多值得骄傲。 6.()我有时确实感到自己没有用。 7.()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其他人在一个同等水平上。 8.()我希望我可以对自己有更多尊重。 9.()总而言之,我倾向于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0.()我对自己持正向态度。 二.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我总是尝试了解我自己。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风格。 3.()大体上,我不太关注自己。 4.()我总是反省自己。 5.()我关心我所呈现出自己的方式。 6.()我经常是我自己的幻想的主体。 7.()我从不仔细审视自己。 8.()我自己意识得到自己看起来的样子。 9.()我通常关注我的内在感受。 10.()我通常担心自己是否给人好印象。 11.()我经常检验自己的动机。 12.()我离开家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13.()我有时感到我在某个地方看着我自己。

14.()我关心其他人怎么想我的。 15.()我很警觉自己情绪的改变。 16.()我通常都注意自己的外表。 17.()当我思考问题时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尴尬易感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 “1”为“完全不像我”,“7”为“完全像我”。 1234567完全不像我完全像我 1.()我对自己没有自信。 2.()在公众场合,除非我的衣服、发型都很合适,否则我会感到不安。 3.()在人群中时我会感到不安。 4.()我不介意自己是大家注意的焦点。 5.()我太过于关心怎么和别人相处了。 6.()我觉得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刚刚认识的人谈话。 7.()在社交情境中,我觉得我很笨拙。 8.()当没有表现出我的最好一面时,我会感到不安。 9.()有时候我觉得我完全暴露在大家的眼光下。 10.()如果我在一群人面前犯了错,我会感到羞耻。 11.()当要面对一群人说话时,我会感到慌乱。 12.()在公众场合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常常觉得会暴露出自己的情绪。 13.()成为大家的注意焦点会让我感到不安。 14.()仅仅是想到自己要做一个演讲就会使我紧张。 15.()当出现轻微的难堪时,我会感到羞耻和窘迫。 16.()在公众场合,我非常担心会犯错。 17.()我不喜欢待在人群中。 18.()我不容易脸红。 19.()我常常担心自己看起来很傻。 20.()我觉得自己很敏感。 21.()我很关心别人怎么看我。 22.()我很担心自己说的事情听起来很傻。 23.()我生怕把自己弄得像个傻瓜一样。 24.()别人对我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25.()我不容易感到尴尬。 四.自我监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若句子所描述的内容符合您的实际情况,请在句子的左边标记“T”,反之则标记“F”。 1.()对我而言,模仿别人的行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个常见心理学效应

1、“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2、“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仍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3、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4、“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港时,发现大多数的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怎么办呢?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时,总先准备几条活跃的鲶鱼,一旦把捕获的沙丁鱼放入水槽后,便把鲶鱼也放入水槽,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呢,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自然紧张,四处逃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开始论证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总体思考过程以及光晕效应这个特例。 讲师的令人喜爱度 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这和实验室是很有关的)。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无意识判断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给了他们很多机会,学生们还是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给讲师打高分。研究结束后,学生们被暗示自己对讲师的喜爱程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评价。尽管如此,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社会冷漠现象分析资料

社会冷漠现象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专业: 2017年6月7日,法制日报报道河南驻马店一名年轻女子在夜间走斑马线过马路,一辆小车将其撞倒并径直离开现场。让人寒心的是,从被撞倒后直至遭到第二辆车碾轧的1分钟内,10余辆途经车辆和约20名经过的行人,无一人上前施救。这让我想到了好几年前震惊全国的小岳岳事件,还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新闻充斥着我们的眼球,相同的情形多次上演,是什么让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 在当今社会,由于社会压力,城市化加速,人们观念、信仰的转变等各种因素,导致人们越发的漠然,社会成员对社会问题及周围的人或事只要不涉及自身的利益均持观望和听之任之的态度,该问题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后果我们不时总会看到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冷漠现象。比如社会冷漠现象每出现一次,我们的心痛就加剧一次,因为他们的冷漠,让一个个正义与善良的火种,黯然地熄灭。 社会冷漠心理也属于病态社会心理,其危害主要有: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彼此关系冷漠,会造成传统美德的丧失,社会上再难看见人们互帮互助、和谐一致的情景,社会退化成一个个单个体的原子个体;第二,激化了人民内部矛盾,破坏社会治安,扰乱社会秩序:第三,有害民众身心健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第四,降低了社会认同感和凝聚力,会造成社会解体的隐患,社会联系缺少了把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社会稳定无法维系。因此,冷漠已成为社会的“癌症”。但令人费解的是,为何这一片片的冷漠、一个个的围观、一幕幕的惨剧仍在如此匪夷所思、让人心痛地不断上演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社会以及人们的越发冷漠呢? 从法制日报报道的新闻来看,肇事司机和车祸发生时现场周边的路人之残忍、冷漠,的确令人发指,也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但是,冷静下来再看,对于这种群体性冷漠,也不宜过于放大解读。实际上,群体性冷漠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因素。比如,1964年,美国纽约曾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女子在自家门口被人刺死,周围邻居至少有38人目睹了命案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见义勇为。当时的媒体也慨叹世风日下。但是,有些心理学家不相信这点,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施助行为与

近期社会心理现象分析

近期社会心理现象分析 我是一个足球迷,对足球很感兴趣也很了解,下面我想针对足球场上的恶势力——球迷骚乱和足球暴力事件进行分析。 足球自诞生以来,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精神鼓舞,它几乎被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所普遍接受,而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然而,足球赛场中球迷骚乱和暴力的出现,给这项运动蒙上了阴影。世界各国的球迷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英德足球流氓更是臭名昭著,南非的足球流氓更是世界闻名。就连赛场纪律一向比较严明的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也出现了球迷骚乱和暴力事件,如1985年中国足球上最为严重的“5·19”暴力事件。当时曾雪麟执教的中国足球国家队只要在当天小组赛最后一战中与香港队打平即可出线,结果中国队以1:2输给了香港队。比赛结束后,许多现场的观众压抑不住内心的悲愤,情绪激动,要求与足协领导对话,他们在看台上哄闹、投掷杂物达40多分钟。退场后又哄砸汽车28辆并殴打司机,并砸坏地铁站公安通岗亭,辱骂、殴打公安干警,共有40余名干警被打伤,酿成了所谓“5.19”事件。这是中国球迷的第一次球场闹事。事后警方共抓获127名肇事者,对7名构成犯罪的依法逮捕,拘留38人(——摘自百度贴吧)。又如1995年9月,泰达在主场输给了国安这对老对手,导致天津球迷十分愤怒,他们开始哄闹,点燃了报纸和衣物,并砸坏数辆北京牌照的汽车。可见,球迷骚乱和暴力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一种社会问题。足球暴力像瘟疫一样在世界各地蔓延,它不但违背了足球运动的宗旨,还危及了人们本身的安全,因此而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著名人类学家瑞德·罗雷兹证实:体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侵犯性冲动得到释放。而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也认为:社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系统,而相互联系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紧张和冲突。冲突的起因是作为不平衡的社会系统中的下层成员,对这一系统产生怀疑,并起来进行斗争。在对影响冲突的各种变量的分析上,他认为,缓解社会不满的渠道越少,转移不满的内部组织越少,一般社会成员成为特权阶层成员的流动性越少时,则这种冲突就可能越激烈,并且冲突越是围绕着现实问题发生,则其激烈性越大,情感介入越多,冲突越激烈。 根据他们说的,我认为引起骚乱的一个原因就是球迷们对比赛不满意。他们认为球迷花钱买票进来看比赛,比赛不能让他们看的舒服,带来享受。可能是因为不满支持球员在场上的懈怠,不积极;可能是不满意裁判不公平的执法;还可能是场上球员直接起的冲突间接带给场下球迷也起冲突。不管是什么原因,一旦这个导火索被引燃,炸弹被引爆,骚乱就必然会产生,后果往往不可预计。 球迷在球场上看球,怀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态势,从其在现场看球的目的看,本人将球迷划分为一下六类人群: (1)求知型。求知比赛结果是此类观众的主要动机,此外还包括有偏重对比赛技术、战术和规则的求知,这类人一般属于比较爱球,一般不会挑起事端; (2)审美型。这类球迷把足球比赛,当成艺术品来欣赏,他们和求知型球迷都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常常是观众席上的“斯文派”。这类人一般属于比较懂球会因为场上球员的某些行为举动而大呼不职业、不专业,但是不会因为输球或者裁判等因素而引发骚乱,他们往往在赛后主动分析自己喜爱球队的不足进行反思。 (3)娱乐型。这类球迷来到球场,是为了娱乐、消遣、度过余暇。有的人甚至不懂足球规则,只知道进球就是好的,在场下经常表现为大喜大悲 (4)求同型。人们有一种求得社会归属和他人认同的社会心理。求同型与娱乐性球迷往往随赛场气氛和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其行为一般表现为随波逐流。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认同与比赛结场果的功利关系相一致;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 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3]。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

心理学中各种常用的效应定律

各种效应、定律 【月曜(yào)效应】(也称为月曜病) 有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在星期一上课时往往精神疲惫、注意力分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双休日中,学生在心理上开始自我放松,原来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被悠闲随意的玩乐所取代,于是,晚睡晚起,精神不振。到了星期一,,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生物钟还没有及时调整过来,结果出现了不少学生在星期一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纪律散漫等现象。因为我国古代把星期一又叫做“月曜”,所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月曜效应”。 “月曜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双休日(包括其他假日),家长要精心安排孩子的生活,既不能施加太大的压力,又不能放任自流。如果学习负担过重,孩子疲于奔命,身心无法得到充分休息;完全不管,孩子过分放松,便很难适应星期一的紧张学习生活。另外,家长最好在星期一上学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引导他们调整生物钟,从而更好地投入紧张的学习生活。 【酝酿效应】:所谓酝酿效应,又称为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了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解决办法。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件事情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但我们茅塞顿开的时候突然会有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放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里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