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2年端午节帛书甲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2012年端午节帛书甲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2012年端午节帛书甲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2012年端午节帛书甲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此《道德经》是以网名为朵朵莲花修正的《道德经》为基础,感谢古代保存《道德经》的智者们,感谢为还原《道德经》原文做出努力的朋友们,从而让吾有机会聆听老子的教诲。

道 德 经

原《道德经》的“无”全为,大意为王者风范感恩的心态按天性、天赋去作为或者处事,

求,合一的状态,让生命跳舞,象玉石一

样散发出自然柔和温润的光泽。宇宙的最初状态是

,虚

。个人的心

态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无”的心态看世界就是“无”,“

的心态看世界就是“”,心境成长的过程,没有对错之分,所以本文

所做的笔记、注解仅供参考。如果有原文繁体,懂得拆字,会对《道德经》有更深的领悟。

前面为修改过的《道德经》原文,第14页开始有《道德经》原文及注解。老子本是云中王,所以读懂《道德经》必须拥有王者心态——没有分别心、欲求,其实,地上的每粒泥土、每滴水、每棵小草……都拥有这种心态,每个生命都是自己意识界里的国王,主宰、审判、执行自己的意识,所以“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怎么当好自己的国王得靠自己努力,只有公正无私的国王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与幸福。

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名天地之

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

其所筯。两者同出,

(yì

)名同胃,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2.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zī,不善矣。有之相生

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隋,恒(规律)也。是以声人居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3.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知

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

不治矣。

4.道,chōng 而用之;有,弗盈也。簆kòu 呵,始万物之宗。锉

亓锐(阅),解其纷;和其光,同其穉(zhì)。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子也,象帝之先。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声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

lù舆?虚而不

sù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6.浴神不死,是胃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胃天地根。呵若存,

用之不堇jīn 。

7.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人芮ruì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私舆yú,故能成其

私?!

8.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

zhēng 。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簆,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善时。夫唯不

,故

尤。

9.粃bǐ而盈之,不若亓已;

sù而允(信任)之,不可长葆之;金

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粦lín ,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10.戴营晽lín 抱一,能毋离乎?糉zòng 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栝guā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胃玄德。

11.卅sà糇hóu 同一毂gǔ,当其,有车之用也。然埴zhí黏土为

器,当其,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

为利,

之以为用。

12.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腊使人心发狂,难得之(huò音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糦xǐ,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罢耳此。

13.龙辱若惊,贵大

huàn 若身。荷胃龙辱若惊?龙之为下,得之

若惊,失之若惊,是胃龙辱若惊。何谓贵大

若身?吾所以有大

者,

为吾有身也;及吾身,有何?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逅tuó天

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女何,以寄天下。

14.视之而弗见,名之曰糎lí;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xiù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

而为一。一者,其上不

(shōu ),

其下不忽,绔绔kuà呵,

不可名也,复归于物。是胃状之状,物之象,是胃笩望。隋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道纪。

15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猷呵,其若畏四筕;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xuàn 泽;沌呵,其若寮。绷呵,其若浊;绪呵,其若浴。浊而耻jìng 之,

清;女(汝)以重chóng 之,生。葆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也,守耻(音静)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天物云云,各复归于其根,曰耻。耻是胃复命。复命,常也。知常,明也。不知常,

,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緤dié。

17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母之。信不足,案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胃我自然。

18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huì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兹。邦家乳案,有贞臣。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huì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

兹?邦家乳,案有贞臣?

19

绝声知,民利百负;绝仁义,民复畜兹;绝巧利,盗贼

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寮liáo ;少私而寡欲;绝学

忧。

第二十章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才。众人緵緵zòng

,若乡于大牢而春登台。我泊焉未佻tiāo ,若婴儿未咳;呵,如

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禺人

之心也,

呵;鬻人昭昭,我独若聡呵;鬻人蔡蔡,我独

呵。

笩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yú)以悝。

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21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物,唯望唯笩fá。笩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笩呵,中有物呵。

zhì呵冥呵,中有请

。其请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fū

。吾何以知众之然?以此。

22

曲则金,枉则定,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声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胃曲金者,几语才。诚金,归之。

23

炊者不立,自视不章,自见者不明,自伐者

功;自矜者不长。其

在道曰:jiāng 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24

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有,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25

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绣呵缪móu 呵,独立而不缜,可以为天地母。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shì,筮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

重为根竝,根竝为

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甾重。唯有环官,

燕处则昭若。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竝于天下?竝则失本,

则失君。

27

善行者chè迹;善言者

瑕适;善数者不以罀(zhào )

tiáo。

善闭者簵而不可启也。善结者(纆mò)约而不可解也。是

以声人恒善

(zhù助)人而

(fèi 废)人,物

财,是胃

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给鸟儿喂食,人才储备)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唯知乎大罇zūn ,是胃眇要。

28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寮liáo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

;恒德

,复归于极。寮散则为器,声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割。 29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隋;或炅或羣(群);或强或羸;或羗sī或

zh ǔ。是以声人去甚,去大,去楮chǔ。 30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生之。

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果而毋粦;果而勿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胃果而不强,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蚤已。

31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笋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便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立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2 道恒名。寮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俾bǐ道之在天下也,猷yóu 小浴之与江海也。

33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

34

道,緾chán 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声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35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足既也。

36

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胃微明,友弱胜强。鱼不脱于,邦利器不可

以视人。

37

道恒

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磗(bó)。磗而欲作,吾将阗

之以名之寮。阗之以

名之寮,夫亦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第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

”德。上德

为而

以为也;上仁为之而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实而不居亓华,故去皮取此。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礮líng ;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亓致之也。胃天毋已清将恐莲;胃地毋已宁将恐发;胃神毋已礮将恐歇;胃浴毋已盈将恐渴;胃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zhì,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磓duī。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古”,此亓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与。是故,不欲禄禄lù若玉,硌硌luò若石。

第41,40章

上士闻道,堇jīn 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yú)。大方禺,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

刑,道瑇yǐn

名,夫唯道,善始且

善成。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勿,或益之而隥,隥之而益。故,人之所教,夕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43

天下之至柔,驰椽yuán 于天下之致坚,

有入于

间,吾是以知

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44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币;大盈若,其用不碱。大直如诎qū,大巧如

拙,大赢如

chū。

zào 胜寒,靓jìng 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46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

”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

欲,褀莫大于不知足,咎莫cǎn 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47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guī于牖,以知天道。亓出也禀远,亓知也禀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48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隥dèng 。隥之有隥,以至于。为

为,

不为。取天下也,恒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49

圣人恒心——以百省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箸箸焉,为天下浑hún 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皆之死地

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亓生生也。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bì兕sì虎,入军不被甲兵;兕

亓角,虎

所昔亓蚤,兵

所容亓刃。夫何

故也?以亓死地焉。

51

道生之,而德畜x ù之,物刑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也;长,而勿宰也;此之谓玄德。

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秔jīng 得亓母,以知亓子。复守(守卫看护)亓母,没身不殆。塞亓(mēn ),闭其门,终身不堇jǐn ;启亓闷mèn ,济亓事,终身不棘jí。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亓光复归亓明,毋道身央,是胃袭常。

53

使我稈gǎn 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朝甚除,田甚

wú,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货,财有余,是胃盗

音馥。盗,非道也。

54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渪yǔ祀不绝。修之身,亓德乃真;修之家,亓德有余;修之乡,亓德乃长;修之国,亓德乃禩sì;修之天下,亓德乃普。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55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chì子,蠭(fēng 蜂)橘chéng 蛇弗螫shì,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zuī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昏,和之至也。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胃之不道,不道蚤已。

56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亓闷,闭亓门;和其光,同亓穉zhì;坐亓阅,解亓纷,是胃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shū;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故为天下贵。

57

以正之邦,以畸jī用兵——以

事取天下。吾何以知亓然也

?!

夫天下多忌諱而民禀bǐng 貧,民多利器而邦家兹;人多知,而何物兹起,法物兹章,而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

爲也,而民自化;

我好窗,而民自正;我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寮liáo 。

58

亓正燑燑,亓邦屯屯;其正察察,其邦咲咲xiào。褀qí,福之所倚yǐ;福,褀之所伏;孰知其极;亓,正也!正复为畸,善复为,人之róng 也,亓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直而不绁xiè,光而不眺tiào 。

59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以蚤服。蚤服是胃重积德;重积德则不克;不克则莫知亓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胃深槿jǐn 固氐dǐ,长生久视之道也。

60

治大国若亨(hēng )小鲜。以道立天下,亓鬼不神。非亓鬼不神也,亓神不伤人也。非亓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61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也。牝恒以靓胜牡,为亓靓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亓欲,则大者宜为下。

62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竖也,不善人之所竖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胃求以得、有罪以免舆,为天下贵。

63

为为,事事,味未。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亓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冬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竝bìng 若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人猷难之,故冬

难。 64

亓安也,易持也。亓未兆也,易谋也。亓脆也,易判也。亓微也,易散也。为之于亓未有也,治之于亓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léi )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

为也,故

败也;

执也,故

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

亓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

得之莜yóu ;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之也。

65

民之难治也,以亓知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胃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

66

江海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亓善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亓言下之;亓欲先民也,必以亓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隼sǔn 而弗sī也。非以亓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

67

天下皆胃我大,大而不宵xiāo 。夫唯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我恒有三,葆之:一曰兹;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兹zī,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亓兹且勇,舍亓后且先,则必死矣。夫兹,以單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女以兹垣yuán 之。

68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胃不诤之德,是胃用人,是胃天古之极也。

69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芮ruì尺”。是胃行行,襄

xiāng 臂,执兵,乃敌矣。褀莫于于适,适斤亡吾。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矣。

70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亓唯“

”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

被褐hè而禆bì玉。

71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亓病病也,是以不病。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

72.毋闸亓所居,毋(sī)亓所生。夫唯弗,是以不。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被取此。

73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栝?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亞,孰知亓故?天之道,不單,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而善谋,天wǎng s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疏而不失。

74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袄之也?若民“恒”,是死,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大匠也。夫伐大匠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75

人之碯nǎo 也,以亓取食磇pī之多也,是以碯。百姓之不治也,以亓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竝死,以亓求生之厚也,是以竝死。夫唯以生为者,是贤贵生。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辸réng 仞rèn 贤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亓死也萡bó。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

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77

天下之道,酉yǒu 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隥dèng 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隥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道者。是以圣人为而弗又,成功而不居也。若此,亓不欲见贤也。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亓以易之也。水之琕,刚也;弱之琕,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线曰:受邦之莜,是胃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胃天下之王。

79

正言若反。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介,“

”德司

。夫天道

亲,恒与善人。

80

小邦

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送。有车周

所乘之,

有甲兵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亓食,美亓服,乐亓俗,安亓

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相往来。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礼,礼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予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名天地之

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

欲(没有分别心)也,以观其眇。

恒有欲也,以观其所筯。两者同出,(yì,音异,不再另竖旗帜,一样的旗帜用的地方不同)名同胃,玄之有(还有,又)玄,众眇之门。

眇:少用目多用心才眇

筯:zh ù筷子,象筷子一样徼来徼ji ǎo 去,相互配合,单独一根排不上用场

道,可以说道,又不是寻常能说道明白的。名,可以说出来的,又不是寻常能说明白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只能意会,没法言传)。——太虚,天地的开始——是没有物质的。有,万物的母亲——物质世界的母亲。所以,没有分别心,常常体悟到的奥眇:万法唯识,一切皆是虚幻。有分别心时,常常观察万物之间美妙:相生相克,相辅相成。(一分为二),两者同出,侧重点不同,却是描绘了的一的两个面:,好比我们的感觉,看不到,摸不着,却能体会得到;有,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

之间相互转换,有转为

转为有;有

之间互为根,

有有,有中有,宇宙一切奥眇的关键之门。

2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訾zī(嗟叹声),不善矣。有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制作)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前后之相隋,恒也。是以声人居(处于)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傍晚,一年中的秋天或者冬天)而弗始也,为而弗志(天性)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懂规矩,所以永恒)。

弗始:不违拗天赋开始,看时间和季节,该长的时候努力成长,该休息的时候好好休息

(美与善都是自然流露);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追求美,就是不美了;都知道什么是善的时候,唉,已经不善了。有之间相互生成的,

难易之间相互转换的,长短之间相互比较制作而成的,高下之间相互拉开距离从而使容量更大的,话中的含义和声音语调之间相互融和协调的,前后之间相互跟随的(有前必有后),(二合一),是恒定的规律也。所以有声望之人做事看起来为,却是身教重于言教,(向万物学习)。万物都会在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有所作为时不会违拗自己的天赋,做成功了不会违拗天性自居。唯有不违拗天性自居,所以才不会因违规而被淘汰,(从而生生不息)。

(居功自傲是后天的攀比养成的坏习惯,先天是不居功不自傲,彼此相爱。)

3.不上(推崇)贤(臣又贝),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是以声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知

欲也,使夫(百姓)知(明白、懂得),不敢弗

为而已,则

不治矣。

sh āi (用草做的

子,一碰就坏。不要经受被考验,自然而然地

活着)

不推崇贤能,让百姓象贝壳一样自我认同——为自己的生命价值而活,即使无人喝彩也散发出天然的美丽的光泽,从而使百姓不争着炫耀自己。不看重难以得到的货物,从而使难得之货没有了交易的价值,百姓自然不

为盗。不用可以满足的欲望去诱惑百姓,从而使百姓不被考验、不被分类,

只有不被分心才能按天性天赋生活。所以有声望的人治理国家,使百姓虚心学习,吃饱穿暖,让善的天性与天赋得到成长从而削弱给自己带来伤害的言行;至始至终引导百姓淳朴至善,让他们懂得生活的真相:正确地爱自己、为自己的成长负责任、为自己的生命增光,善恶有报,用感恩的心态去生活去成长。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违拗天性天赋去逞能(逞能是给自己增加业力与痛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大治。 4.道,而用之;有,弗盈也。簆(环环相扣)呵,始万物之宗(宗旨);锉亓锐,解其纷,(使万物能够)和其光(调和彼此的优势),同其穉(zhì同一个生命源,同享一片沃土,同享一片蓝天)。湛zhàn(清澈)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子也,象帝(掌管万物现象)之先。 (ch ōng ,音充,充含育子长大成人之意。用智慧养育宇宙万

物;刻在石头上的智慧——天书)

道,用大智慧来生养万物(幻化成万物);万物既有,没法违拗天性溢出。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是万物成长、成熟所要遵循的宗旨,从而锉掉了彼此的锐气,化解了彼此间的纠纷,协调了彼此的优势,共同成长,分享同一个蓝天,守护同一个家园——地球村。道,又象水一样清澈透明,似乎不存在,却又真实存在着。吾不知道是谁的孩子,引领着自然万物成长成熟。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祭祀用的草扎狗)。声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簵lù舆?虚而不,(只要一拉)

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虚空)。

簵l ù,风箱上的把手

(竹子中间,虚而不虚。有欲看是空虚,无欲看是虚空)

:风箱里的风让通风口的布飘起来。

“褀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类不仁到了地球母亲忍耐的极限,会召来天地不仁,把万物当成草扎的狗,自然净化掉体内的毒素,以便继续为懂得仁爱的人类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而百姓不仁到了极限,会使声人不仁,为了整个社会的有序重生,为了给懂得仁爱的人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只能把那些不把自己当人的人却又不肯承认错误的人当成草扎的狗,送他们去能够暂时容忍他们伤害自身行为的地方。“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如果自己不仁,就没有资格指责天地不仁、声人不仁,“天道亲,恒与善人”。天地之间,就好象风箱一样,虚空却不空虚,只要意念一发、一行动,因果业力就好象拉动的风箱,呼呼地趁着风势似乎要出来的样子。次数多了,必然到了极限,所以不若守在中间——虚空,以万物心为心。天地不仁,不是要惩罚谁,而是人类到了该觉醒的时候了,该懂得如何给自己的生命增光,用意念行动去赢得他人的尊重、万物的尊重了。

(推拉都会损伤风箱的使用寿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斗争产生的业力会伤害到大自然——地球母亲。好比牙痛,牙齿和牙龈打架,受苦受罪的是人。)

(人类必须成长,必顺懂得自身贪婪导致的后果,大自然中的有“害”的虫子“伤害”花草树木,“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这一切只是为了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人类的活动破坏了大自然的良性循环,我们才是害虫。) 6.浴神不死,是胃玄牝pìn 。玄牝之门,是胃天地根。呵若存,用之不堇jīn 。

浴神不死(洗心,爱的滋生成长,渐渐觉醒的过程) 是胃玄牝p ìn (怀小孩比喻修行中渐悟的过程) 玄牝之门(生小孩,彻悟顿悟,革面,重生), 只要不死心,(只要还活着),清洗掉心灵上的污垢,让爱有空间发芽、生根、成长;这个过程就象怀孩子。当爱成熟到一定程度、污垢减少到一定程度,本能让“爱”挣脱蛋壳——灵魂污垢的束缚,从而获得新生,这就是天地的根。正是灵魂不断获得新生(好事一件件发生),永远不中毒从而天长地久。

7.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时间长)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人芮ruì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yú,故能成其私?!

天长地久。天地之间能够距离遥远还能一直存在,是因为天地不是依靠自身而获得新生的,是依靠星球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成全,能量相互转换从而不断获得新生;也不是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存在的——为了彼此的存在而存在,所以能够长生不老。(声人也不是自生的,也是感应自然万物的能量),因为这个缘故,声人象小草一样生活在普通人中,过着普通的生活,然而又象小草一样先破土而出,因为已经出来了,所以能够从更高的角度更广阔的视野看问题,从而明白生命存在的价值。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的无私,反而能够使自身的生命价值最大化从而长存么?!

8.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

。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

地,心善簆,予善信(真诚),正善治,事善能,(水帘,下雨的样

子)善时。夫唯不

(顺其自然),故

尤。

(zh ēng 音争,争又不争,用个盖子压住自己约束自己。烟囱上面

一定距离之上加个盖子,使烟四处散开,不往上吹。水在空中对流,从而能够降雨滋润万物)

簆k òu (心善、博爱,还要善于左右兼顾,“知其白,守其黑”,抑恶扬善,既要能包容又要能净化。簆,双重保险双重危险,既依赖于大自然,又依赖于房屋里住的人,如果人类活动破坏了大自然,土地变成沙漠,那么水将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上善之人是象水一样管理自己的价值。水至善、博爱,有利于万物的成长是因为善于利用自己的天赋满足自己至善、博爱的心,所以反过来又使自己影响着整个大自然的良性循环。水处在大家都不喜欢的环境里,从而能够从于道。居住在友善的地方,利用自己的至善让万物生长,从而保护友善的环境。心善,让环境得到净化,又利用环境净化自己使土壤肥沃有利于植被生长。真诚给予,公正无私、博爱、有条不紊地管理着世界。只从事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该滋润万物的时候诚心诚意,该净化时候毫不留情,(多情却被无情恼,很无奈的)。因为水只是顺其自然,做了该做的,反而让大家觉得没有什么优异的、特别的地方。

9.粃bǐ而盈之,不若亓已;

sù而允(信任)之,不可长葆(草木

茂盛的样子)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富贵而粦lín ,自遗咎也。功述身芮,天之道也。

粃b ǐ(不是秕。饱满的稻谷在仁之处有一点点小空隙,保护种子有空间萌芽,米上有一小白点是空隙处)

粦l ín (舛chu ǎn 相违背,颠倒,富贵之人不注重细节,即使象米粒那么大,最终伤害了自己)

(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稻谷本有一点点小空隙的,长满了反而没有了生命力了,所以要懂得谦卑、尊重事物的规律,停止多余的行为,九加一就过了;信任圈养的野兽,违背了自然规律,这样做既保护不了自己,也保护不了野兽,要象草木一样,各归其道;满屋子的金玉——财富外露,是没法守得住的,自己喜欢别人也喜欢;如果因为富贵了,就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做了伤害自己的事,这是自己的责任。功高述叙一下就行了,不要天天炫耀赢取他人的掌声,做人要象小草一样内敛,认同自己,谦卑为上,慈悲为怀,才合道。

10.戴营(肉体)晽lín (心灵与天地万物合一)抱一,能毋离乎?糉zòng 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包容心)?爱民栝guā(箭末扣弦处)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法令的制定废除),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道)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享有的权利),长而弗宰(违拗自然规律,剥夺天性善的人自由成长的权利),是胃玄德。

糉z òng (人有灵性是中气致柔,但物欲使人暗藏凶气,中zh òng 毒了) 能够不再有分别心,从而使身心合一、天人合一么?!能够净化自己,象水一样至柔,象婴儿一样纯真么?!能够不再去修除掉黑布上的蓝点,不再挑毛病,不再吹毛求疵么?!(“佛性本清净,何处惹尘埃”,有尘埃,就是有分别心了)。能够不再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爱护百姓去治理国家么?!法律的制定废除,能够象母亲一样去疼爱百姓,又能象母亲一样去引导他们,该鼓励的鼓励,该教育的教育?!明白了这些道理,能够不再以自己的主观论断去有所作为么?!(道)生了万物养了万物,生了就不会违拗每一个生命按照法则享有的权利,更不能违拗自然规律主宰他们天性天赋自由成长的权利。这就是玄德。

11.卅sà糇hóu 同一毂gǔ,当其,有车之用也。然(燃)埴zhí

黏土为器,当其

,有埴器之用也。凿户(门)牖yǒu ,当其

,有室

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之以为用。

糇h óu (三十根辐象箭一样射向中间一点) 毂g ǔ(车轮中心的圆木, 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 中有圆孔, 可以插轴)

三十个辐同一毂射向毂正中点,而毂中的洞,是,引导车轮有使用的价值。把黏土烧制成器皿,象碗呀、罐呀、碟呀,中间虚空的地方让器皿有使用的价值。墙上凿了门和窗户,才能通风才使屋中的空地能够有用,人能够居住。(竹虫在竹子里给自己建巢时也必有两个孔形成空气对流)。所以,有,显示存在,是能有所作为的利;,看不见,却因为懂得感恩从而让存在有用;两者共同决定是否有使用价值。

[人也要中空才用,中空——从虚心(空杯心态)到虚空(滋生万物,大爱)。天地之间,同样是除了有“有”,还有“”——虚空才有用的。

有,是万物滋生的土壤;

,是给万物按天性天赋发挥的空间。没有了

有,就没有了土壤,是宇宙的的最初状态;没有了,宇宙全被土壤填满,万物哪有空间生长。所以,大师的作品都会留白,让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就会产生争论,越争论就越吸引人去琢磨,越琢磨就越觉得奥妙无穷,最后发现,所有的争论其实都是针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表达,一生万法,万法归一。上帝是宇宙最初的太虚,一分为二,幻化成了现在的有、

中有有,有中有

,互

为根。所以,现在的、有都是上帝的孩子。]

12.五色使人目盲(眼花缭乱,看不清),驰骋田腊(乾肉)使人心发狂,难得之(huò音货)使人之行方(行为违背、走偏),五味使人之口糦xǐ(重味),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声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罢(免除欲望)耳(通“佴”,退后,居次)此。

:一棵小草自甘辛苦长大成熟结谷,谷被碾破皮,成为米,多么

辛苦多么努力,然而常人却忽略一棵小草的成长过程,注重事物的结果——物质。米是因自己努力成长才成为难得之货的,人也应该靠自己努力感应(共振)万物的灵气(聚灵)使自己成为难得的人,而不是仅仅吃掉小草的果实“米”。米之所以好吃,是因为来之不易,吸收了自然精华,从而补充人体的能量。

多彩的颜色使人眼花缭乱看不清事物的真相,(眼睛盲目);猎物给打猎的人带来的诱惑,很快使人疯狂追逐猎物,

(行为盲目);看重难以得到的东西,而不想通过成长自己赢得收获,只会使人行为走偏,从而误入歧途,(心灵盲目);味道重了反而使人品不出原有的味道,(味觉麻木);迷恋音乐带来的享受,反而使人听不见真正的音乐——内心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听觉麻木)。所以,有声望的人治理国家,注重实际——简单生活为成长自己的天性天赋而活,而不是为欲望活着。

13.龙辱若惊,贵(因为看重名利得失,使得)大huàn 若身。荷胃龙辱若惊?龙之为下,得之若惊(惊恐),失之若惊(惊吓),是胃龙

辱若惊。何谓贵大若身?吾所以有大者,为吾有身也;及吾身,

有何?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逅tuó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身体

只是爱的载体),女何(啊),以寄天下(此寄并非寄托于一个人,而是

寄托于爱,从而让自己也懂得爱)。

逅:tu ó,帛书甲本此字开始推敲为,后来想到道的辶与首,所以定为逅(后即有君主的意思,还有行动迟缓的意思),音取佗的音(借鉴帛书乙本的音),从而使即有佗的意思,还有逅的本身的含义,借鉴了老子的造字思维方式。逅是有负重的,在没有到达极限(累坏)之前,必须把重担卸下来,不要把君主累坏了,君主都累坏了,就是乱之始,祸之首了。所以逅只能在一定时期有效,是暂时逅着前行一段旅程,机缘成熟时,放下重担,还权于民,让每个人都要懂得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为社会、大自然的良性发展承担自己的责任。从整个历史发展的轨迹看,逅,看似开倒车,却又是道的一部分,倒车只是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前行。

受宠、受辱都受到惊吓,是因为看重名利得失,即使米粒那样大的事,也会虚脱——感觉大病一场。为什么会宠辱若惊,是被宠之人心理状态失衡,自觉低人一等,所以无论是得到一个米粒还是失去一个米粒都会使内心已经失衡的天秤摆动加速。为什么看重一个米粒对自己的伤害?因为不懂得爱,为欲望活着,这样的心态自然使身体成了宠辱得失的载体——为宠辱得失而活。等到看破得失放下一切后,反而学会了自我认同、自我欣赏、自我肯定,从而找到突破口迈向身之道——兼善天下,心的容量增加了——“吾心即是宇宙”,不再受小米粒的折腾。所以,看重名利是为了天下的人,可以承担逅起天下的重担了。而懂得爱,不再看重名利,爱自己是为了引导天下人都能正确拥有爱、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时,你们呀,可以依此把天下寄托于他们了,让懂得爱自己的人引导所有人都懂得爱。

14.视之而弗见,名之曰糎lí(小,却有小的幸福);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针线交错);xiù(是用心、思绪去描绘天地万物)之而弗得(收获),名之曰夷(虚空、喜悦)。三者不可至(去)计(核算,考察),故而为一。一者,其上不(shōu 集权,错误的),其下不忽(禁止用心,死板),绔绔(顺着丝找来找去,一切事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

物。是胃

状之状,

物之象,是胃笩望(望

是有欲的看,笩是欲的看——凭内心的感觉)。隋而不见其后,迎而

不见其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胃道纪(丝的头绪,开端)。

(草是有形,万物。此:会意。从止,从人。甲骨文字形,左边是

一只脚(止),右边是“人”,意思是一只脚踩在别人身上。糸:字在甲骨文中,就像一小把丝柠在一起之形;宋朝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锴说:“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糸?,五忽也。”,所以糸是极小的丝。综上所述,

意为万物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攵,古同攴,象形,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本义:轻轻地击

打。楷书中写作反文旁,例如:教,收,改等。

(道),看了不能违拗说见到了也不能说没有见到,命名为糎;听了不能违拗说听到了也不能说没有听到,命名为希;用心去琢磨描绘不能违拗说有收获也不能说没有收获,命名为夷。此三者不可以去核查,故指定万物间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合为一。一者,上面不集权管制,下面才不会象机器一样固执呆板,从而懂得用心生活,才能够象蚕一样吐丝做茧——为生命的蜕变创造条件,(下面吐丝做茧反而上面有收获)。一切都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无法名说,又回归到物——虚

。所谓

状与状,

物与现象,就是

欲的领悟与有欲的观看,从而明白客观与主观的存在。

由于有相生,所以随之见不到尾,往前看又不见开端。掌握了现在的道,用来驾驭现实中的现象,从而知道远古的起源,就是道的开始。

15

古之善为道者,微眇玄达,深不可志。夫唯不可志(叙述),故强为之容曰:与呵,其若冬涉水;猷呵,其若畏四筕;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

xuàn 泽(光泽);沌dùn 呵,其若寮。绷呵,其若浊(融为一体);

绪呵(意识),其若浴。浊而耻jìng 之,

xú清;女(汝)以重chóng

之,生。葆此道,不欲盈(满足)。夫唯不欲盈(自满),是以能敝

而不成。(大器免成。)

微眇玄达(能大能小、能近能远、能在现实与虚幻中自由切换的境界) 与呵:给予呵,进道时哦。 猷y óu :打算,谋划,小心翼翼不愿被邻居打扰呵, 筕(h áng 。也可以音l ín 邻,畏惧前后左右四方邻居。筕,竹编的粗糙席子。席子的每一处都受周围的制约。这儿用来比喻身不由己,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左右)

涣呵(疑虑困难消失,眼前一亮)

沌d ùn 呵(浑沌中,意识清醒又不清醒的状态)

寮(质朴的小茅屋,虚空状态,人在茅屋里,心装天下,心中燃起大爱的火炬)

耻j ìng (耳朵停止接收信息,不再被外界扰动,内心才能静下来。强调的是自身主观愿意修为。静,是青争,是天赋的发挥,超越自我。靓,见青,向万物学习。而耻辱的耻本为恥,内心需要平衡。) x ú:内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草本没有耳朵用两耳强调植物用心全方位接收发射信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古代实践道的人,到了微眇玄达——细微却美眇、深奥却又四通八达的境界了,高深得不可能用语言来形容。也唯有无法叙述,所以只能勉强形容一下:进道时,就象冬天趟水过河一样,感到现实的残忍与冷漠——寒冷刺骨;看清现实的真相后,不想回头了,于是小心翼翼地谋划着,不要被周围邻居里打扰从而又回到残酷的现实世界;开始时好象是道的客人,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着道的规矩。终于有一天,灵光一现,臵身于绚丽多彩的世界里;浑沌之中,却又在自己的小茅屋里。身体好象紧绷受束缚了,却又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而思绪(意识)哦,被沐浴了一遍,清新、喜悦、欢庆。水如果浊了,耻下心不再被环境打扰,用心倾听内心的声音、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从而让污渍慢慢沉淀下去,使自己的心渐渐清澈透明;持续修为,就会获得新生。进了道,就要向草木学习保护自己的道,要永不满足。唯有不满足于已得的成功,不追求结果,才能不断获得新生,最终才能大器,(大器免成)。

第十六章

致虚极也,守耻jìng 表也(继续修行),万物旁作(身旁成长),吾以观其复(往来)也。天物云云(纷纭众多),各复归于其根,曰耻。耻是胃复命(返回,恢复,回复)。复命,常也。知常,明也(明心见性也)。

不知常,(伤阴);,作凶。知常容(包容、允许、宽容、欢喜),容乃公(公正无私,正确对待,尊重每个生命的价值),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緤dié(有身是有欲望,没身是没欲望)。 緤(消散,不再分分合合,不再你争我夺),(部有起伏不定的意思。蝶,虫子起伏不定,在空中飞;碟,凹凸不平;喋,嘴巴起伏不定)

达到虚空的境界,继续修行(所以这儿不单指老子修行,还指万物的修行),万物在身旁成长,吾用来体会万物的兴衰。万物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到了一定的时间(每个季节都有)就慢慢把生命力回归到根部,开始休养、潜藏。休养、潜藏为曾经的努力做总结并为下一次的成长积蓄能量,等待生长的时机。从生长到休养、潜藏,是自然规律。懂得自然规律,是明白之人。不懂自然规律的人,就会违背自然规律;而违背自然规律的人,就是伤天害理之人。懂得自然规律的人,才可能包容万物;只有懂得包容,才能公正无私,才能懂得尊重万物的生长规律、尊重每个物种的价值;能够公正无私才能统领万物,能统领万物就是合天道、合了天道就回归大道,回归大道回归了极,没有了欲望的忧患,就不再有伤害,不再有分分合合。

17

大上,下(下结论)知(证明)有(存在)之;其次,亲誉之(亲近赞誉);其次,畏之(畏惧道,因果循环);其下,母之(牧。放牧者不知道自己被自己放牧)。信(信心)不足,案有不信(信任)。猷(道,法则)

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省胃我自然(燃)。

大上,深谙道的玄妙,活出一道独特的风景证明道的存在;其次,臣服于道中,亲近赞誉道,在进道的途中,懂得用心领悟欣赏风景的美眇;其次,对道有所了解,但畏惧道,畏惧因果,还没有学会欣赏,(只有懂得了欣赏才能够懂得让因果良性循环,从而能够进道、得道);其下,对道不当一回事,我行我素,一部人是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地活着,一部分人是执着于眼前的利益。(之所以会这样,是很多人在成长的路上执着于所受的打击,从而变得自卑麻木),导致自信心不足,完全遗忘了生命最初的活力和爱的本能,实际上,世界上哪有不信任、不渴望、不追求幸福生活的人?!自然法则呀,金玉良言,就是让百姓有尊严地生活,按照善的天赋去成长自己、管理自己,做成功了,百姓皆谓我能体会到生命被燃烧的感觉了,喜欢这种依靠自身的努力获得的美好生活。

18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huì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兹。邦家乳(生子,生产)案,有贞(坚定,有节操)臣(臣民)。

所以,大道荒废了,宣传提倡仁义;智慧出来了,宣传提倡就是虚伪、欺诈了,智慧是行的——以身作则、不言之教;六亲不和了,才有宣传提倡纯朴的爱;国土流失、财富流失、人才流失了,才宣传弘扬坚定有节操的臣民。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知huì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畜

兹?邦家乳,案有贞臣?

:思水,用水用心去滋润田,真正的思想就出来了。

实际上,大道荒废了,哪有仁义哦(都是假仁假义)?!真正的智

(象水一样去爱去行动)出来了——不言之教,虚伪的声音哪能存在?!六亲都不和睦了,哪里还有象动物一样的原始的、本能的、纯朴的爱哦?!邦家乱,国土流失、财富流失、人才流失,哪还有有节操的臣民哦?!

19

绝(把丝弄断)声(音废)知,民利(获利)百负(更有担当);

绝仁

义,民复畜兹;绝巧

利,盗贼

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

故令之有所属:见素(穿的朴素)抱寮liáo ;少私而寡欲;绝学

忧。

:焚书,一把火烧掉竹笺上这个曰那个曰却让人残废的“知识”。

仁: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义:義。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拥有大爱之心)

,快刀断乱麻,杜绝误导的声音存在,废除主观论断知识的滋生与传播,使百姓从强大的精神压力中解脱出来,活得轻松反而更有担当;快刀断乱麻,杜绝抱团的仁义,废除兵器,没有了非正义声音扰民,从而使百姓回归到生命最初——象动物一样本能地爱;快刀断乱麻,杜绝投机取巧,废除利益链,曾经的盗贼也懂得感恩不再有偷盗行为了。

此三句话,认为表达还不够充分,所以还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生活简朴,保持一颗纯朴大爱的心;为他人着想,换位思考,(拥有同理心);拥有大爱之心,懂得快刀断乱麻的人,“烦恼即菩提”,借烦恼成长反而心存感恩。

第二十章

唯与诃(怒责),其相去(差距)几何(多少)?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执着)未央才(哉)。众人緵緵,若乡于大牢而春(春风得意)登台(登上政治舞台)。我泊(安静享受)焉未佻tiāo (逗我开心,也不逗他人开心),若婴儿未咳,呵

(到了),如

所归(归依)。众人皆有(又)余(获得满足),我独

遗(丢失);我禺人之心也,呵;鬻(yù粥)人昭昭,我独若(顺从)聡呵;鬻人蔡蔡,我独

呵。笩呵,其若海;望呵,其若无所止

(停靠)(老子对现状的无奈之心流露出来)。众人皆有以,我独以悝(用来解忧愁)。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从有吸收营养)。

唯(下面的人随声附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表面上同意,心里未必接受。)

诃(上面的人要大声发怒地喝斥,才能让下面的人同意,但这同意是唯唯诺诺,受形势所迫,不是主观上认同。)

緵z òng (一种网眼细密的鱼网)

乡于大牢(乡人相聚宴饮,表现上是享受,实际上坐牢,用欲望把自己给圈养起来)

聡:耳听八方一心为公,才叫聡

c ōng 明。以万物心为心。 蔡蔡(杂草丛生,放纵自己的欲望) (对水的饥渴,渴望赏识)

笩(筏子上少一个杆,人的意识象是在大海里的没有竹杆筏子,任感觉顺其自然晃来晃去,)

我与吾的区别:我是小我,有自我保护意识,这里指老子不愿意同流合污;吾是大我。所以面对自然用的是吾,面对人群用的是我。

唯唯诺诺和大声呵斥,(被迫接受与强迫他人接受),其效果又有什么区别呢?自认为是美的或者丑恶的,客观上又有多少差别呢?人们所畏惧的、讨厌的,反过来也一样畏惧人、讨厌人。(水到才能渠成,尽管自己明白大道理,但也很无奈呀),看着这些人,不知道要执着到什么时候才能醒悟过来。众人就好象欲网一样,享受着聚众宴饮,得意于对权利名誉的追逐,实际上是在坐牢,用欲望把自己给圈养起来。我安静地享受着没人打扰的时光,象婴儿一样,到了这种境界,无所归依又有所归依——。众人皆能获得满足,而我却怅然若失;因为我为这些愚人担心呀,象水一样绵绵无绝期,这些人为自己的欲望活着,活得明明白白,唯独我耳听八方一心替大家作想。欲人的内心充满欲望,行为上放纵自己,我的内心却象沙漠一样,渴望得到垂青。悠悠然呵,好象在大海里漂流;踮起脚抬起头望望四周哦,唉,好象无处可以靠岸哦。众人皆有事要做——有寄托,而我只能与水交流借以用来缓解内心的忧伤。之所以吾的想法与众不同,看重从万物的身上吸取营养,渴望万物的和谐(万物不和谐,就没法食母了)。

21

孔(小洞,也指眼睛)德之容(容量、景象,状态),唯道是从(依从)。道之物,唯望唯笩fá。笩呵望呵,中有象呵;望呵笩呵,中有物呵。zhì(稚嫩聡明)呵冥(昏暗)呵,中有请

。其请甚真(真诚,质朴),

其中有信(相互间的信任)。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顺众fū。吾何以

知众

(尃铺开,摆开,给予)之然?以此。 j ǔ:以王者的风范从土壤里举起一株嫩苗

f ū(相互铺开,相互成全,你方唱罢我登场,轮流诠释生命) 想要明白德的含义,只有顺着道去体会感悟。行道的物体,既要用心去观察,又要用心去体悟才能全面了解这个物体。悟哦观哦,发现其中的本质现象;观哦悟哦,发现这个物体的价值。一株嫩苗努力用心从昏暗的

泥土中长出来的,其中的原因是情呀,所以才有王者的风范——舍我其谁的魄力高高举起一株嫩苗。这份情相当真挚、纯朴,这中间离不开相互间的信任。因为信任,一粒种子破壳而出,把根扎进泥土努力成长;因为信任,昏暗的泥土全力为一株嫩苗提供成长所需要的养份与舞台。从现在到远古时代,万物能够一直存在着,就是凭借服从相互之间的成全。我就是凭借对大自然的观察体悟才得以知道万物是因相互成全才生生不息的。

22

曲①则金②,枉③则定(平安,稳定),洼④则盈⑤,敝则新⑥,少(没有诱惑)则得⑦,多则惑⑧。是以声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明,不自见故章,不自伐故有功,弗矜⑨故能长(长久,长进)。夫唯不争(善胜敌者弗与),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胃曲金者,几语(有道理呀)才。诚金(成金也),归之(合道)。

曲(成熟后自然弯曲,丰收)

金(成熟后放低姿态,反而更难得、更贵重、更坚固)

枉(弯曲,比如脊柱正常的生理性弯曲,反而让我们身体健康有活力)洼(凹陷的地方,居下示弱)

盈(有收获,满,溢出)

新(绽放激情活力)

得(获得,因为不执着)

惑(找不到方向,大白若辱)

弗矜(有功的基础上,违拗自大就是谦卑)

稻谷成熟后的自然弯曲才是真的成熟,反而赢得尊重,从而有机会获得施展天赋的舞台。成长的路上,恰到好处的挫折反而使我们的生命更富有弹性(抗震),从而更加坚强,路也越走越顺。有时候把身段放得越低,示弱反而获得更多的收获(做人、做事要恰到好处,该高调时要调、该低调时要低调)。不断地突破自我、不断获得新生,从而散发青春的活力。诱惑少了,犹豫徘徊少了,取舍少了,反而能全力以赴,从而获得成功。诱惑多了,犹豫徘徊多了,取舍多了,被痛苦折腾多了,把精力消耗多了,迷惑了,找不到方向了,反而没有精力突破自我。所以有声望的人始终坚持一个态度,灵活吸收群众力量与智慧,向一个目标奋进,引导天下人突破自我获得新生。(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不执着于自己的方式、方法反而圣明;(博采众长),不表现自己反而有规章有秩序;不逞能就不会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不逞能就愿意为有能力之人提供舞台,从而协助他人成长,反而有功德;成功了还谦卑,反而能有长进——涣发新的活

力,从而长久。唯有与人争,不用自己的弱项与他人的强项比赛,把精力用在强化自己的强项上,才没有能够与自己相抗衡的,(就好象老鹰只在空中飞不会去水里游一样)。古人所说的曲则金——谦卑则珍贵,很有道理呀。真诚的心象金子一样发光,则合道了。

23

炊(烧火做饭)者不立(自立、生存),自视不章(规章,全面了解),自见(固执己见)者不明,自伐(逞强)者无功;自矜(大,夸)者不长

(长久,长进)。其在道(行道的人)曰:jiāng食赘行(行为,行动),物(万物)或恶之,故有欲者(有欲得道之人)弗居。

,两种人,一种人用曰求食不干活(不实践),四处闲游喧哗,没有效果;一种人用干活求食不曰(不学习),结果是劳而无功。思维都僵化了,这两种人看似分开的,却常常纠缠在一起。

(众人拾柴火焰高)。喜欢燃烧自己的人是做事欠火候的人、不善于学习的人、是不能自立的人,还自以为是就不能全面了解情况了,还固执己见的更不可能明白事情的真相,再去逞能肯定不会获得成功;自夸、自大的人不仅没长进,也不是长久之道。行道之人说:只实践不学习总结,只学习不实践,万物都懂得保护自己远离这两种方式,所以有欲得道的人懂得“知行合一”,是不会违拗天性去这样做的。

24

希言自然,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执着)有(有为),况于人乎!故从事而道者(有为行为,而不离道的),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自然(无和有相辅相成,乃是大道之“我”自“燃”的结果)

话说自然气候,暴风、旋风不会在冬天早上刮,暴雨不会在冬天下,谁这样做的?天地都不能违拗自己的天性执着于有所作为,更何况于人哦!所以,遵循道而有所作为的行为,是等同于道的,但是要收获了成熟的果实才合德,没有收获的,就是失德。所以丰收了,道就是德了(德道、得道)成功了,没有收获的,那么也就失道了。

25

有物昆(一起,共同)成,先天地生,绣(美丽)呵缪móu呵,独立而不缜,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shì(推测),筮曰远(推测大很遥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己就这样的,自燃)。

眞:会意。小篆字形,从华( huà),从目,从乚( yǐn),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能让“有”——物质世界共同成长,(道),在有天地之前就存在了,多彩多姿相互缠绕,相互独立修成正果,却又不登天而去,可以称为天地的母亲。我不知道她的名,称她为“道”,勉强用“大”来形容她。“大”只是推测罢了,推测她很远,无法形容的远,远了又开始,从而天外有天。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宇宙中有这四大,而君王是其中之一。人道遵循效法地道,地道遵循效法天道,天道遵循效法大道,而大道遵循效法自然法则(宇宙法则)。

(独立而不缜,说明地球就是万物修行生活的地方,也就是天堂。)

26

重(看重、执着)为(有为)根竝,根竝为君,是以君子众日行不离其甾重。唯有环官,燕处(居住)则昭(明显)若(顺利,随遇而安)。

若何万乘之王而以身竝于天下?竝则失本,则失君。

zào(穿得多、欲望重,所以烦躁。乃是拥有的东西;孕,是有孩

子;扔,是把拥有的东西扔掉,所以是注重外表或者形式,名与利呀,从而烦躁。)

甾重(行军时有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看重、执着有所作为就是重欲望了——两个根,有两个根就会有取舍有权衡,从而使君主内心烦躁不安,(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君王出行带着护卫和物资。唯有巡视的官员,象燕子一样随遇而安轻盈地飞来飞去。所以,万乘之王怎么能够凭借执着于有为立足于天下,执着就会失去立身的根本,注重形式则失去君子的气度。

27

善行者chè迹;善言者瑕适;善数者不以罀(zhào

,摇一

卦;)tiáo(相互之间讲条件)。善闭者,簵而不可启也。善

结者,(纆mò木工所用的绳墨)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声人恒善(zhù助)人而fèi人,物财,是胃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给鸟儿喂食,人才储备)也。不贵其师,不爱其

,唯知乎大罇zūn,是胃眇要。

数(“逐层点算,击掌确认”。本义:点算并确认层量。引申义:点算并给出总计)

:用力推拉簵,使肉体里的空虚处——心能够活动起来,使之能够向外吹风——行善。簵(lù竹名,风箱上推拉的把手)

合道的人行善没有固定的模式;合道的人说话善于激励人们按天赋成长,(也会让心里还有魔的人暂时不舒服);善于行善之人不会凭借抽签看吉利或者讲条件要回报的。不行善的人,必须通过学习、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和引导让空虚的心活动起来,在生活中从身边的小善做起——爱自己、爱家人、爱邻居,当周围关系得到改善,从中受益后鼓励范围放大,能享受到爱带来的成就感时,就会自觉地为自己吹风加油了;人际关系僵化了无不与名利有关,所以必须让他们看清问题的根源——名利皆是幻影,我们本一家,如果不能和睦相处就会承担业力的痛苦——被木匠(指代心魔)强制性切割雕琢,制作成预先设计的样子,结果让彼此都遍体是伤痛,所以双方须坐下来相互了解沟通,达成谅解相互帮助。因为有声望之人始终懂得如何助人——该点爱火就要点爱火、该灭名利欲望之火就灭掉名利欲望之火,从而没有废人——没有爱的人是荒废之人、有名利欲望之心的人是引火自焚的人,所以废人是遗忘了爱的人,每样东西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种子还是枯枝,明白这个道理,就能点燃照耀四方的圣光。所以善的人,是善人的老师,帮助彼此成长;而不善的人,是善人的接班人,人才储备,需要善人的帮助与鼓励。既不要看重老师,又不能溺爱接班人,让每个人学会自我认同,从而欣赏自己、鼓励自己、管理自己的天赋,唯有懂得这个道理就是可喜可贺了,这就是所谓的玄眇与关键。

28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奚,古时指奴隶,所以溪就是奴隶的解放之路,象溪水一样,走走停停,不断积蓄能量,历经千难万险,最后终于回到生命的源头——大海。);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奴隶的解放之路不能投机取巧,不能炫耀,必须象溪水一样付之行动——经历磨难,积累经验,回到大海。左金字头下似文字,右粲,上等白米);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纯洁),守其辱(耕作、污浊、黑暗,承受痛苦,守其辱,却又不甘受辱,在辱中成长,象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守淤泥,就是为了不让泥四处乱飞,污染环境),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寮liáo。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法度;规矩);为天下式,

恒德不;恒德不(守中而不拘泥于中。不,人人拥有德。中气足身体健康,人类健康),复归于极。寮散则为器,声人用则为官长,

夫大制割。

懂得象公鸟一样威武、雄壮,但还是要保持遵守柔弱的一面——象母鸟一样,照顾自己、照顾小生命,象溪水一样去爱,温柔、细腻,滋润周围的环境,此为天下人新生之路;踏上新生之路,就不要偏离轨道;不偏离轨道,就能获得新生回归到生命的初始状态:象婴儿一样纯真。懂得纯洁、祥和、喜悦,还是要象雨水一样看守住污渍、承受住痛苦,看守是为了净化,让污渍沉淀下来从而能够享受到清新、洁净、祥和的环境,如此

就能够给天下沐浴;给天下沐浴,大爱乃足;大爱乃足,将不再有纷争,人们回归到纯真、至善、友爱、简朴、和谐的欲求的生活状态。知道光明,还是要看守住黑暗,看守是为了不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看守住了黑暗——欲望才有光明的世界,如此就能够成为天下的法典;成为

天下的法典,人人大爱,天下一家亲;天下一家亲,回归到

极——天

地合一,太阳系回到银河系,人类成为天使,成为地球母亲的守护神。欲求成为度量人才的标准,有声望的人任用他们为官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天下大治没有分歧。

(世界上本没有男人、女人之分,只有雄的、雌的或者公母,生理特征有差异,心理特质无差异。之所以有男女,是性别歧视、乱的开始,女依赖男的出力求生活。所以心理特质是成为一个人,一个健全的人,刚柔并济的人,男性特质与女性特质合二为一的人,回到了婴儿的状态。婴儿不会觉得自己是男婴,也不会觉得自己是女婴,按照生命的本能在成长。不会有一只鸟觉得自己是母的,就在家里等着公鸟找食回来吃,如果一只母鸟不会捕食,又如何教小鸟捕食,公鸟母鸟按本能分工合作一起生活;一个母鸡绝对不会教育小鸡,你是公的,该干这个,你是母的,该干这个,不管公的母的都要学会保护自己、照顾自己,能够自食其力。)

(人类之所以走到今天,就因为没有看好老鼠,结果习惯了喝有老鼠屎的汤,越喝越上瘾,口味也越来越重,离了还不行。于是不再满足于老鼠屎带来的享受,开始猎奇各色动物屎熬的汤,开始是个别人享受,最后发生了一百只猴子的效应,从而道德沦丧。)

(“一百只猴子效应”是指:当某种行为的数目,达到一定程度(临界点)之后,就会超时空的限制,而从原来的团体散布到其它地区。对组织而言,只要认同某种观念或行为的人,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侯,自然而然就会风起云涌获得更多人的认同、支持。)

(修行,先以修为主,以行为辅,成为婴儿——生命获得重生,小鸟初生;接着以行为主,以修为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借痛苦成长,拥有一颗坚强的心脏,使心不再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归于寮——小鸟反复试飞阶段,习。然后羽翼丰满,修与行合一,借现实社会成长,最后修成正果,归于无极。

29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罢了)。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隋;或炅或羣(群);或强或羸;或羗sī或zh ǔ

。是以声人去甚(过),去大(不会贪大),去楮(钱,名利)chǔ。

羌:从人,从羊。厶:同私。丶:zh ǔ同主。羗:人羊都为私,人与自然万物不能和谐相处。:人与羊子都为主,彼此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将要夺取天下而强行作为的,我见他们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而获得成功的。天下是神圣的器物,不是想要得到就可以得到的。强力而为就会失败,执着于作为的,反而毁掉已取得的成就。任何事情,有先行的、有追随的,有热情讲解的、有从众欢呼的,有自认为强大的、有自认为瘦弱的,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也有善待自然万物的。所以声人去掉过分的、自大的、追名逐利的行为。

30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居,楚l ì生之。善者,果(结果)而(反而已经有了)已矣,毋以(依靠)取(拿)强(逞强)焉。果而毋粦;果而勿矜(自大);果而毋伐(本义砍杀,逞强邀功)。果而毋得(得意)已居(停止居住下来),是胃果而不强(看重),物壮而老(大器免成,永不停止行道的脚步,不进则退),是谓之不道。不道,蚤已。

(冖m ì:“幂”,覆盖。占:b ǔ会意。从卜,从口。以口问卜。本义:

推测吉凶,即察看甲骨的裂纹或蓍草排列的情况取兆推测吉凶。十:九加一,过了反而没有了生命了。)

凭借“道”辅佐君主治理国家的,不能凭借兵力的强大取天下,这样做会伤到自己,军队所到之处,灌木丛生,完全覆盖了占卜所说的成功,所谓的成功其实就是失败。善行而为的人,结果反而获得成功,所以不要依靠强力取天下。善行成功了不要做伤害自身的事(即使象米那么大的小事)、严禁骄傲自大、不要逞强邀功。善行成功了不要得意忘形从而停止成长,这就是成功了而不要看重、不要执着,任何事物执着了过了结果反而衰落,这就是所说的不道——不合道、不道德。不合道,就好似跳蚤一样,早晚会死在自己的欲望手里。

31

夫兵者,不祥之器(心胸)也,物或(以戈守之)恶之,故有欲者(有欲于无欲无求之人)弗居。君子居则贵左(谦卑、辅佐),用兵则贵右(右,帮助别人。自大)。故兵者,非君子之器(胸怀)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笋(竹子,不夺人命。)袭(利器触及,)为上(点到为止)。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便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立之(依次而立,表示悲哀);战胜,以丧礼处之。

喜欢用兵的人,是心怀不轨不吉利的人,万物都懂得保护自己厌恶这

种行为,(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所以得道之人不会违拗天性使用这种方式。君子处事重视相互辅佐,用兵只是为了解决不和谐的声音,从而让整体和谐,而不是为了逞强而用兵,只有万不得已才这样做的。所以,喜欢用兵逞能的人,没有君子的胸怀、气度。用兵,是不吉利的方式,即使不得已使用这种方式,武器不能太有杀伤力,只要把威风杀下去,达到彼此言和见好就收的目的,战争是为了和平,而不是为了下次战争作准备(过了就是为下次战争埋伏笔)。千万不要以战争为美(得意就是执着,执着就会忘形,忘形就是打败自己,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觉得美了,就是乐意杀人了。乐意杀人,不可能在天下得志的,早晚会输在自己手里,因为过了力量会供应不上,并且竖敌太多。所以,吉利的事放左边——先办,不吉利的事放右边——酌情考虑。所以,辅佐的将军位臵在左边,而主事的将军居右边——右为尊,尊者不得已才出马,这样做是用丧事的礼节来处理。死去的人要用沉痛的心情依次放好;战争结束了,要为他们举办丧礼。

32 道恒名。寮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归顺,象宾客一样规规矩矩,客随主便,不敢妄为),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秩序、规章、制度),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限制),知止所以不殆(懈怠、危机)。俾(使)bǐ道之在天下也,猷yóu (道,法则;如)小浴之与江海也(小道归大道,回到源头)。

道,永远说不尽道不明。

求的大爱之心不受重视,然而天下

都没有不臣服于寮。侯王若能守住欲求的大爱之心,万物将会自然顺服,天地间的交相呼应,从而降下甘露滋润万物,百姓没有下命令却自然风调雨顺。所以,一开始就要制定合道的秩序、规章制度,章程有了,人们将懂得限制自己的言行,始终懂得限制自己的言行才不会伤害自己。把道的法则公之于天下,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自发回归生命的源头——爱,象小河一样自愿流向大海。

33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喜悦)也;强行者(自胜者强,强而又行的人),有志(意志、志向)也。不失其所(心里的理想、希望)者,久也;死不忘者,寿也。

理解别人叫聪明,读懂自己的叫明智;战胜对手是有力量的,能超越自己的才是强大;知道满足的人才会富足;坚持实践、锲而不舍地超越自己的,才是意志坚强的人、有志向的人。不丢失品格和希望的人才能持久有活力,肉体死亡而精神不灭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长寿——不朽。

34

道,緾chán (相互治理)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顺)事,而弗名有(有为)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声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道,相辅相成,才能够左右逢源,成功地理顺了自然界的活动,却不会违拗天性觉得自己有为。万物归顺了道,道不会违拗天性去自作主张,永远欲求,可以说姿态很卑微、渺小。万物归顺了,不会违拗天性擅自作主,可以说胸怀宽广。所以声人能够把事做好,是因为不觉得自己大,所以能够把事做好。

35

执(掌握、实行)大象(大道本质),天下往(归向天)。往(彼此间来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纠正革除停止)。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足既也。

掌握了实践了大道的本质,天下归顺。天下归顺,彼此往来而不相互伤害,走上了安定平和的大道。欲望与诱惑,该纠正的纠正,该革除的革除,该停止的停止。所以,用语言来形容道,就是:谈论道需要去悟才有味道;看道却又不能够因看而见到;听道却又不能够因听而闻到;用道却又不能因用而用尽。(进道、行道,既要相互交流经验,还要用心观察、用心倾听、用心实践)。

36

将欲拾(捡取,从地上捡起来,收敛,整理)之,必古张(扩大,展开)之;将欲弱(弱化,衰败)之,必古强(强盛、逞强)之;将欲去(分离)之,必古与(交往)之;将欲夺(改变志向或意愿)之,必古予之。是胃微(精妙)明(高明),友(以手相助)弱胜强。鱼不脱于,邦利器不

可以视人(逼人就犯)。

(用竹子编的东西把鱼围起来,然后人在中间捉鱼。(会意。从竹,表示与竹子有关的工具,从元(人),从攴( p 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到竹框里追逐。)

要使人自愿回归“道”,必须让“道”与“不道”的行为都全面先展开,让所有人看清“道”与“不道”的区别与后果,从而自觉回归“道”。要使“不道”得到弱化、衰败,顺其自然让“不道”强盛,强盛后自我感觉良好,就会逞强,逞强竖敌太多必然衰败。要使“道”与“不道”分离,顺其自然让两者交往,物与类聚,鸟以群分,时间长了,都受不了彼此,自然分道扬镳。要使“不道”的人成功改变志向或意愿,必然给予一段时间被“不道”的行为痛苦地折磨着,终有有一天受不了了就会自愿改道,与“不道”划清界线。这是对微妙的道清晰的认识,协助示弱的一方战胜强

大的敌人。鱼没法逃过人的围捕,邦的利器不可以针对百姓,伤了百姓就是伤了自己(人无法躲过业力),所以要顺时顺势引导他们。

37

道恒

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磗(bó搏。散开并努力成长。

石字旁,是按天赋成长)。磗而欲作,吾将阗(充满)之以

名之寮。

阗之以名之寮,夫亦将不辱(使受到羞耻)。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道,永远说不清道不明。侯王若能守住道,万物将会按天赋自觉成长。成长后难免会有人想要有所作为(逞能),吾将用

求的大道去引

导他们。用欲求的大道去引导他们,从而使他们不会觉得受到侮辱。不受到侮辱是因为有了精神寄托——回归生命的源头“大爱”,人生路有了方向,天地间自然充满浩然正气。

38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做了好事四处张扬,唯恐别人不知道的,执着于德),是以“

”德。上德

为而

以为(不觉得自己

有为,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也;上仁为之而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就)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约束人们的言行)者,忠信之泊(冷淡,不热情)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华而不实,表象)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实而不居亓华,故去皮取此。

品德高尚之人,懂得“知其白,守其黑”,不会执着于德的表象,对那些行为不德的人要给予惩罚,迫使他们吸取教训从而成长,所以看似不德,实际上是有德的,合道的。品德不高尚的人,虽然做了不失德的事(做好事渴望有回报,或者四处张扬),却是没有德的,因为执着于德了。上德为、上仁为之都是凭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以王者的风范感恩的心态去做的,不会觉得自己有所作为,做了自己该做的是为自己的生命增光;讲道义之人做了好事,会觉得自己有所作为;讲礼节之人有所作为却没有人响应,故只能自己动手,所以失道了。失道了,之后就失德了;失德了之后就失仁爱了;失仁爱之后就失道义了,失道义之后就失礼节了。重视礼节的人,不能诚恳待人,成了乱的开始。具有以上认识的人,看似懂得很多道理,却是愚昧的开始(因为道是行的)。因此,大丈夫为人忠厚而不愿意做不厚道之事,愿意朴实生活而不慕浮华、奢侈,故去掉离道的表象——浮华、浮夸的行为,取大道的本质——保持淳朴、至善的品质,简朴生活。

39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凭借)清;地得一以宁(以宁得一归);神得一以礮líng (石马交往,灵是一家);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行为合于法则的);亓致(到达)之也。胃天毋已清(清醒、安静)将恐莲(莲子,荷的种子。这里取生生不息之义);胃地毋已(已经)宁(安定)将恐发(爆发);胃神毋已礮将恐歇xiē(歇息,失败);胃浴毋已盈将恐渴(天下饥渴);胃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zhì(从最下层轮回做起)。故必贵(高贵的品质)而以贱(谦卑)为本,必高(显赫的地位)矣而以下(老百姓的生活体验)为磓duī(堆聚)。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古(不美)”,此亓贱之本(根源)与?非也故。致数与,

(有就是),是故,不欲禄(碌)禄lù若玉,硌硌luò(坚硬)若石。

得一:身心合一,行为与天性天赋合一。

遵道贵德得一的:天凭借守住清静(星球按已定的轨道运转)得一、地凭借守住安宁(不扰民)得一、神凭借大爱(包容万物)得一;沐浴天下凭借水的团结、居下而得一;侯王凭借言语行为合于宇宙法则而得一;这些都是各按自己的天性、天赋去诠释自己的角色从而得一。如果天不能守住清醒安静,星球象莲子一样排着没法正常运转;如果地不能守住安宁,天天净化环境,万物将无法生长;如果神不能守住大爱,就会有偏心,结果导致管理失败;如果沐浴天下却不能守住团结、居下,相互不配合协调不愿意居下(下雨),结果天下饥渴;如果侯王不能守住高贵的品质,将会轮回到最下层去体验百姓的疾苦,最终领悟到一个侯王高贵的品质是体贴、关爱百姓的生活——以百省之心为心。(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上帝的心里,所有孩子一视同仁)。所以要拥有高贵的品质,凭借的是谦卑为立身之本;要拥有显赫的地位,凭借真诚待人、善解百姓的呼声。侯王自称“孤”、“寡”、“不美”,难道他们真的很卑贱么?不是这个缘故。他们多次这样自称,并不会降低他们的身份、地位,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不追求富贵如玉,而追求朴实如石。

第41,40章

上士闻道,堇jīn (好象中毒上瘾一样,努力实践。如果堇通勤,那么就是中士闻道了,因为没有在道中)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古话)有之,曰:明道如费(费神,消耗心神),进道如退,夷道如类(种类,阶段,台阶坡度)。上德如浴(如浴春风,下小雨,感觉舒服),大白如辱(黑。净而不净),广德如不足(满足,足而不足),建(积累)德如偷(揄,发扬),质真如渝(yú,水由净变污,不去晃,污渍自然沉淀)(佛性本清静,何处惹尘埃)。大方

禺,大器免成(不执着结果),大音希声。天象

刑,道瑇

yǐn 名(秩序、规章),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完成)。反也者,道之動

(内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

動:重力;重,从东,从壬,回归本源。道的运动是天性天赋

求,而人的动是(见50章),追名逐利。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清 钱澄之 《田园杂诗》之十六:“上士守其中(虚空),下士劳其形。”

上士闻道即行道,象植物一样去实践——努力成长,同时保护脚下的土地,生活即修行,活出一道风景;中士闻道即听到,有触动才行动,说不知道又有行动,说知道却又需要触景才能生情,没有到自主自觉自发的境界。下士闻道,哈哈大笑,违拗天性的笑,是根本就没有明白什么是道。所以有这样几句古语形容得道:明白懂得道的人却好象还要劳心费神;明明已经前进了一步,却又感觉到好象退了一步;明明平坦的大道却又好象有分类、有层次之分,需要全力以赴。与品德高尚之人相处,就好似如浴春风;清白之人却在受挫折受痛苦——人在挫折中成长,(另外的解释:信息多了,大白于天下,反而象没有信息一样,让人找不到头绪);德行深厚的人好象有不足之处,从而永不满足;向他人学习积累德行好象小偷去偷他人的智慧一样,实际上让智慧得到弘扬、普及;质朴纯真好象有污点一样,只是守住污渍,不让污染环境,(水至清则无鱼)。真正有智慧之人不会带着偏见去学习,而是用感恩的心态博采众长,灵活运用(没有门派偏见、种族文化偏见、性别年龄偏见、宗教信仰偏见……);能成大器之人是不追求结果,享受不断超越的过程;真正美妙的声音是有声音又没有声音,触动了灵魂,用心倾听,忘掉了周围一切。自然现象是用王者风范感恩心态在行刑,道相生相克用感恩心态维持秩序,所以顺者昌,逆者亡。唯有道,自始自终善待生命。物极而返、回归本源,都是道的本质在运动(内在运动),柔弱、示弱,是道使用的姿态(外在姿态)。天下万物从物质之中产生的,物质又从虚之中产生的。

4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勿(不要的一面),或(保护)益之而隥,隥之而益(好比蛋壳,或者种子的外壳)。故,人之所教,夕议(经过讨论后)而教人,故(所以使)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道生一(合一),一生阴、阳(空间),阴阳交相生三(时间),有了时间的差异就有了万物。万物依靠阴的保护托起阳,天然精气协调平衡阴阳互生互长。天下人所厌恶的,唯有孤、寡、不美,而王公却自称也,(目的是为了能够摆脱无人疼、孤单、不美的处境)。万物的生长,不要的一面,都用来先保护需要受益的,让需要的受益后有足够能力去摆脱不要的,摆

脱了后又受益。所以,人们所要引导的,每天反省总结、讨论后再去教人,这样才能使受到重视一面因为不断强化从而获得新生,使不受到重视的一面自然脱离,这样的方式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开始。

(小鸡的成长,每个鸡蛋都有壳,开始壳保护鸡蛋,让鸡蛋受益,经过孵化后,小鸡有能力破壳而出,小鸡受益,壳是阴,蛋是阳。花生米有两瓣花生肉,在肉的尖处有一点仁,花生肉是阴,仁是阳,保护了阴,阳自然受保护。地球母亲是阴,动植物是阳;植物是阴,动物是阳;动物是阴,人类是阳;母是阴,公是阳;所以保护人类就得从保护地球母亲、保护动植物开始;保护公的得从保护母的开始。母的能够自食其力,公的才有精力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43

天下之至(到)柔,驰椽yuán (与木结缘,往木里奔跑)于天下之致(招引,使达到。细密)坚,

有入于

间,吾是以知

为之有益也。

不言之教,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天下最柔弱的,驰骋于树木的生命中,使树木更加坚韧,感恩的水被树木吸收进懂得感恩的生命间隙里,吾是从这儿知道为的好处的。为的好处,不是靠说教而是凭感恩的心态用行动去引导、感染人,(以前是)天下很少人能够做到呀,(现在是)天下人都能做到的。 (为,以王者的风范,感恩的心态按天性、天赋去作为,行道的作为。)

44

名(名誉)与身(自身的尊严和价值)孰亲?身(尊严、生命价值)与货(财物)孰多(重要)?得与亡孰病?甚爱(越看重声誉)必大费(损耗更宝贵的东西),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名誉和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相比,哪一样更亲?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和身外之物——钱财相比,哪一样更重要?获得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和失去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相比,哪一个更伤害自己?对名誉的看重必定损耗更宝贵的东西,付出更多的代价;过多积敛财富,必然遭受惨痛的打击(欠下更多的业力)。所以说,懂得满足并以此为乐的人,就不会受到伤害;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从而永保平安。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不该使力的方向使力了,那么该使力的方向却没有使力,结果反而是越亏越多,南辕北辙。

45

大成若缺,其用不币(无价);大盈若

(chōng 天赋智慧,天书),

其用不碱(减少,特指不减少)。大直如诎(qū弯曲),大巧如拙,大

赢如chū(出的音。水从山冈里流出来,大爱无疆)。zào胜寒,靓jìng(见青,向自然万物学习)胜炅。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真正的圆满成功,不是十,而是九,缺一点给新生创造机会,从而永恒,使得没法用货币去衡量其中的价值;(大道至简),真正圆满的智慧好比天书,还有很多的机会成长,(天赋)怎么用都不会减少。真正的公正合理,好似没有原则,是讲情不讲理(爱是和谐的基础);真正的技艺高超,好似很笨拙,留给别人发挥的空间(大师留白);真正的赢利,是双赢,好似山冈流出来的水,分给下游一些,让更多的动植物受益,共同肩负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责任,从而保证自己永久受益。衣服穿得多能够战胜一时的寒冷;用心领悟自然万物却能战胜内心的烦躁;所以心里有爱,自然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热。请向自然万物学习,使内心安静祥和,可以作为管理天下的法则了。

(大赢如:生命开始时,山顶的优势得天独厚,阳光充足,被雨水冲刷的力度小些,有利于植物生长。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情况发生了变化,只有那些懂得分享的山顶才能够永葆青春,山上山下各领风骚。由于有山上泉水的滋润,即使山下土壤贫瘠——被雨水冲的,能够在贫瘠的岩缝里生存的植物也能够健康成长,从而共同保护整个环境的良性循环。有的山从上到下都是光秃秃的,彼此推卸责任,不努力成长,结果脚下土壤流失了,从而都失去了成长的机会。有的山山顶光秃秃的、山下却植被茂盛,谁努力谁受益,不在位臵的高低。所以地理位臵不是重要的,努力成长和相互团结才是最重要的。)

46

天下有道,却(回转;返回,物极必返,)què走(奔跑)马以粪;天

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褀(痛苦)莫大于不知足,咎莫cǎn (心中的欲望冉冉升起,却又被上面给盖住了。痛苦)于欲得(折磨。欲望的罪过呀)。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天下的君主治理有方,战马用于帮助农业生产;治理无方,战马生活在边疆——备战。没有比可以满足的欲望更大的罪了,可以满足意味着垂手可得,也就是仗势欺人;没有比不知道满足的还要痛苦的了——内心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欲望的责任没有比想要又得不到所受的折磨更悲惨的了。所以,懂得享受满足的满足,永远值得称道了。

47

(脚)不出于户,以(心)知天下;(眼睛)不规guī于牖,以(心)知天道。亓出(包括行为和内心活动)也禀(给予,)远,亓知也禀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明白),弗为而成。

不用出门户来限制自己的思维,从而用心读懂天下;不用窗户的格局来限制自己的视野,从而用心读懂天道——自然法则。目标给予得越远,收获的反而越少——因为执着于目标反而看不清生活的真相。所以圣人没有远行反而知晓,没有见到反而明白,不违拗天性天赋的作为反而成功了。

(一个人的觉醒是心的觉醒,能够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与生活环境中领悟出潜藏的奥秘。无论是老子、还是佛祖、摩西、耶稣、穆罕默德……,都是心觉醒后,渴望理顺心中的烦恼,这烦恼来自自身的经历或者生活环境,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臵。所以,智慧的积累需要见多识广,但又不能执着于见多识广,需要象竹子一样,不断反省不断总结,才能长得更高。一千个人,开始有一千条觉醒之路,觉醒后与周围人相互帮助团结一起形成溪流,再与附近溪流汇聚成江河,最后浩浩荡荡回归大海——生命的源头——爱。)

48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隥dèng(反思后,把欲望跌落)。隥之有隥,

以至于(明心见性)。为

为,而不为。取天下也,恒事(欲

望),及(抓住)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注重学习的人每天都有收获,闻道的人每天都会反省自己的言语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修身养性,因此到达了虚空的境界——明心见

性。懂得了为就是为——按天性天赋去作为的益处,反而能够有所作为。想要赢取天下,永远以王者风范感恩心态处事;如果抓住苗头引发事端的人,是不能够借此夺取天下的,因为肯定会有人来灭火的。(赢取天下,除了象水一样爱,还是象水一样爱,要善于利用水净化掉滋生事端的欲望之火,又要细雨绵绵滋润心田,让天下人都离不开水——爱,就会自愿臣服)。

49

圣人恒心——以百省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箸箸(筷子)焉,为天下浑hún(天然,淳朴)心。百姓皆属(全是)耳目焉,圣人皆咳(象小儿样咳咳笑)之。

圣人以王者风范感恩的心态坚定不移地以百姓的心声为自己的心声。善的人使他们更善——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宇宙的角度看人类最好啦),从而爱得更深更广,不断超越自我;不善的人引导他们感受善带来的益处进而行善,于是人人拥有善的品德了。为人诚信的让他们更诚信,不诚信的人引导他们感受诚信带来的益处进而懂得诚信,从而人人都有诚信的品德。圣人在天下为天下人指明方向,引导天下人回归天然淳朴的心。百姓耳闻目睹受到感染,从而明白生活的真相,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自觉管好自己,圣人象幼儿一样微笑着看着这一切,而不去打扰他们。

50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dòng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亓生生也!(从竹简上记载的事迹总结出)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bì兕sì(雌犀牛)虎,入军不被(遭遇)甲兵;

兕所亓角,虎所昔亓蚤,兵所容亓刃。夫何故也?以亓

死地焉。

从出生到死亡,约占有十分之三的人口生活相对顺利;约占有十分之三的人口受饥饿、疾病和死亡威胁;约占有十分之三的人口勃勃生机——追名逐利,实际更快走向死亡之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求生的方式执着了,违背了自然规律。从竹简上记载的事迹总结出来,用至善来把握自己生命的人,在丘陵中行走不用躲避雌犀牛、老虎,军事阵地不披盔甲不带兵器;因为雌犀牛的角不会顶撞他,老虎的爪子不会抓他,士兵无法容忍手中兵器伤害他。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至善至柔,以王者风范感恩心态对待任何生命,所以兕虎兵全都顺服,以同样的方式回敬至善之人。

51

道生之,而德畜xù之(养育),物刑(砍伐打磨)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道,生之畜之,长(使……之成长)之遂(成熟)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违拗;拂逆)有也(生命权利,当成天使去养);为(养育),而弗寺(天道地道人道,规律)也;长(长成),而勿(别,一定不要)宰也;此之谓玄德。

道是物种的天性、天赋,德是收获

道生万物(孩子),德养育万物,万物经过修剪培育反而能够成器(成材),所以万物都尊崇“道”重视“德”。道的尊崇,德的珍贵,没有人封赏,只是永远顺其自然——燃烧自己的天赋,认同自我就是对自己的封赏。道,滋生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成长、成熟,使万物成气候、使万物生命衰退,然后又养育万物,就这样循环往返。生孩子,却不违拗孩子拥有的权利去任意限制;养育孩子,却不违拗孩子成长的规律去随意惩罚;养大孩子,严禁主宰孩子的生命,让其去经历去感悟自己的人生,从而自觉自发回报养育之恩;这就是深奥不容易理解的“德”。

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秔jīng(不黏稻也,万物,每个物种)得亓母,以知亓子。复守(守卫看护)亓母,没mò(隐藏)身不殆。塞(遏

止)亓(mēn闷),闭其门(条件不成熟时,遏止痛苦的河水四处泛滥,不要无限放大心中的痛苦,不要抱怨),终身不堇jǐn;启亓闷mèn,济(成全)亓事(用正常思维解开心中的烦恼、用正当行动解决烦恼),终身不棘jí(不长刺,就是顺利)。见小曰明(见小非小也,从全局到细节),守柔曰强(守柔非柔也,是保护)。用亓光复归亓明,毋道身(生命)央(尽),是胃袭(触及,合)常(规律)。

天下有开始,是天下的母亲。找到了万物的母亲,就可以知晓其子孙。所以我们返过来守护母亲——地球(大自然),终身不会有危险。条件不成熟时,遏止心中的痛苦烦闷不要四处蔓延,关闭欲望之门,终身不生病(这儿不仅陈述客观事实,也指的是老子之所以会隐居)。条件成熟时——天时地利人和,才能打开心中的烦恼,成全心中所想,从而能够顺利地成就所想之事。小处见大,就是睿ruì智,守柔示弱就是精神强大,身份卑微,(从而保护自己)。利用人们的爱让世界充满爱(爱是心中的光),从而使不道的生命结束,这就符合自然规律了。

53

使我稈gǎn(要保护的庄稼本体、基干)有知也,行于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过分喜好)解(肢解分割,一分为二):朝甚除

(免除),田甚wú(芜。稻谷秋收后会下雨,下雨无法种地,而家里没有人请安,说明家破人亡),仓甚虚;服(穿衣裳)文采,带利剑,厌食货,

财有余,是胃盗fù音馥(盗了又盗积累的财富,非自然香也,禾变成了米,没有生命力了,积累了太多的业力,终不长久,到了时间就付出)。

盗(盗来的香气不是自己的,业力到是自己的,)非道也。

(德)使我象麦杆一样有知——既要保护上面又要保护下面,行走于大道中,唯有敬服象麦杆一类的。大道很平坦,人们却过分喜好分解,一分为二看问题:一部分人(麦杆下面的),秋收后的下雨天,没有晚辈向长辈请安,田里一片荒芜,仓库还是空的,说明不是颗粒无收,就是收成不够交税从而导致家破人亡了;另一部分人(麦杆上面的),却穿着华丽的衣服,佩带着利剑四处闲逛,精美的食物都吃厌了,家里还拥有很多财物,这就是盗窃来的香味——不是自然香,(积累太多的业力),没有生命力了。盗窃来的香味,就不符合自然之“道”了。

54

善,建(温暖身心)者不拔(改变);善,抱者(心里存有)不脱(肉去皮骨));子孙以渪yǔ(大禹治水,敬奉有功德的祖先)祀不绝。修之身,亓德乃真(见本性);修之家,亓德有余;修之乡,亓德乃长;修之国,亓德乃禩sì(子孙以祭祀不绝);修之天下,亓德乃普。以身观身(以

修身之道去观察一个人),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是)兹(这个,这样)?以此。

善,一旦在心里发芽生根将不会再动摇;善,持有的人不肯放下;子子孙孙都要通过向大禹这样有功德的祖先学习来祭祀他们——以弘德为祭祀。用善修身,其“德”于是回到了本性——真挚、纯朴;用善兴建家庭,其“德”能够惠及家人了;用善影响治理家乡,其“德”就深厚了;用善引导治理国家,其“德”能够被更多的人继承发扬;用善去引导天下,其“德”得到普及,从面加速人类一家,回归本源。用修身之道去观察一个人,用兴建家庭的眼光去观察家庭,用影响家乡的眼光去观察家乡,用引导国家的眼光去观察国家,用引导天下的眼光去观察天下,我怎么知道天下的发展是这样的,因为“以此类推”的缘故。

(善的五个境界:真、余、长、禩、普。)

55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chì(纯真)子,蠭(fēn g蜂)橘(桔的繁体?

矞,彩云,古人认为祥瑞)chéng(人在中间,蛇象城墙一样团团围住)蛇弗螫shì,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zuī怒,精之至也(激情);终日号(号召)而不昏(甲本上下结构,下酷似日,上不清。从上下文推断为昏字。昏,本义为日已下沉,不昏,就是不下沉),和(身心和谐,能够自己调和)之至也。和曰常(常识、规律),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吉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胃之不道,不道蚤已。

道德深厚之人,象刚出生的婴儿,即使毒蜂密密麻麻爬在身上、毒蛇象城墙一样围住,蜂蛇都不会违拗善的天性用毒腺伤害,凶猛的鸟兽也不会违拗善的天性去捕捉,(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是人自身的原因——德不厚)。筋骨柔弱握东西却很有力道,身心和谐的原因;不知道男女结合却精力旺盛,是生命的激情调和;终日引导、号召大家积善行德而不见停止片刻(太阳下山),是因为太阳(太阳代表光、爱)在心中,中气自然调和。“和”是常识、自然规律,懂得常识是明察、明智、圣明的,有益于生活就是吉祥。意气用事就是违背规律逞强,事物虽然强盛了却即将衰败,不符合“道”的规律,不道就象跳蚤一样,得意一时,终死在自己的欲望的手里。

56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亓闷,闭亓门(欲望烦恼之门);和其光,同亓穉zhì(生命最初、尘土、大自然);坐亓阅,解亓纷,是胃玄同。故不

可得而亲(抱团),亦不可得而shū(背叛。违背本源——天下一家);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浅。故为天下贵。

懂“德”的人不会违拗天性去宣扬自己有德,而宣扬的人是违拗说懂得了(德是行的是不言之教)。(引导人类)遏止心中的欲望,关闭滋生烦恼的大门;调和个人、民族的光——优点,因为我们不仅同宗,还同享一个地球,所以应该向同一目标奋进,(把分歧化为尘埃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坐下来交流彼此的意见或者建议,用智慧化解彼此的纠纷和解决面临的困境,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空间、共同的目标。因此,(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应该一视同仁),不可以彼此抱团、也不可以彼此背叛、疏远——因为来自同一个源头,不可以相互利用、也不可以相互伤害,不可以彼此看重、也不可以彼此轻视,(和谐相处的根在于中气调和——大爱,不偏不依)。所以,“德”受到天下人的重视。

57

以正之邦,以畸jī(不正常)用兵——以事(办法)取天下。吾何以知亓然(这样)也(取人头)zāi?!夫天下多忌諱而民禀bǐng(给

予)貧,民多利器而邦家兹(相互勾结,窜字的竖变成了竖弯勾);人多知(智巧),而何(希奇古怪)物兹起,法(依法保护)物兹章,而盜賊

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爲也,而民自化;我好窗,而民自正;我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寮liáo。

用正气(天地间的正气——道德)治理的国家,凭借不按常规用兵——用王者风范感恩的心态处事从而赢得天下归顺。我凭什么知道这样做可以使天下归顺——抓住人的精神呢?!在天下,如果禁忌越多,(该禁的没有禁,不该禁的却又禁了),反而使百姓更加贫困,贫困起盗心,利器自然增多,继而有人相互勾结形成势力集团。人的知巧计谋多了,希奇古怪的东西也滋生起来;有了个人财产,就要保护财产,从而滋生规章制度,继

而盗贼又增多。所以,圣人说:我为——追求天性天赋的成长,而百姓主观上有所作为的欲望自然化解;我喜欢简单透明的管理,(百姓什么举动我就什么举动,善的我更善对待,不善的让他们受磨进而一心向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从而百姓自然端正自己的言行;我不逞能不扰民,百姓

自然丰衣足食;我的欲望就是欲求,百姓自然心系天下一家,不再彼此伤害,从而返朴归真、生活俭朴、回归自然。

58

亓正燑燑(儿童都忙得上火了,热火朝天),亓邦屯屯(tún聚集一起,行进困难了);其正察察(清洁的样子,明辨,清晰。上察下也察),其邦咲咲xiào(因喜悦开颜或出声)。褀qí(古同綥,草鞋。引申为痛苦、磨练,在挫折中历练成长,一点点积累幸福),福之所倚yǐ;福,褀之所

伏;孰知其极(尽头、准则);亓,正也!正(合于法则的,如淳朴的民风)复为畸,善复为è(竹子方生,竹子是腹内空虚),人之róng (耳朵用来听竹子了——空虚的人)也,亓日固久矣。是以,方而不割,兼而不刺(对立),直(公正合理)而不绁xiè(束缚),光而不眺tiào (太耀眼,使人往远处看)。

祺:幸福、吉祥。褀:痛苦。示字旁多一点变成衣字旁,就由幸福变成了痛苦。

恶,本义为心灵扭曲。,心灵扭曲的原因是内心空虚,没有主心骨,不能自然——燃烧生命的价值。合一,竹子腹内是虚空(有皮囊是虚空),一分为二,竹子腹内是空虚。

一个社会让儿童都着急上火,那么其邦上上下下忙得乱了阵脚了;一个社会上下清晰、明辨,那么其邦上下可以轻轻松松地笑了。痛苦,幸福所依仗的;幸福,痛苦所屈服的;如此循环往复,谁知道其中的尽头,

(怎么才能走出这个怪圈);

其——得一也,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一分为二,执着对立),合于法则的重复回返到不合法则的,内心善良重复回返到内心空虚,(内心空虚就会滋生欲望),物以类聚,内心空虚的人又与内心空虚的人交往,使的耳朵里都长满了竹子——欲望,这一切已经很长时间了。所以,(合一),博采众长不分彼此,兼善天下不再对立,公正合理相辅相成不再彼此束缚,散发柔和的让人舒适的光而不要让人不适从而舍近求远。

(善良非善了,因为执着了,性格懦弱愚昧无知,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就会滋生欲望,占点小便宜让内心的痛苦找个地方发泄,从而使内心得到片刻的平衡与满足,善良的人喜欢生病——自虐从而让自己得到关注,善良的人干蛮力发泄内心的痛苦是既伤害人又伤害了大自然、喜欢吃肉是伤害小动物,善良的人喜欢拥有孩子而不在意孩子是否健康成长……。所以善良的人跟不善的人是雷同的,都不懂如何爱自己,善良人的懦弱助长了不善人的嚣张,而不善人的暴力又使善良的人更懦弱,从而加速对自然环境的伤害。至善之人是有勇有谋大爱之人,懂得保护自己、又能保护生

存环境的人,是行道之人,既有为又为。有功利之心有欲望之心、有善良之心本没有错,只是要懂得如何让自己的功利与欲望价值最大化、善心最大化——成为无价,从而让人类受益、让万物受益,为自己的生命增光。)

59

治人事天,莫若啬(爱惜)。夫惟(只)啬,是以蚤服。蚤服是胃重积

德;重积德则不克(制伏,消化,成功);不克则莫知亓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胃深槿jǐn固氐dǐ(根本),长生久视之道也。

管理百姓敬奉天道,没有什么比懂得顺从爱惜更好的。只有爱惜,才能正确地让跳蚤顺服。让跳蚤顺服就是重视积累德;重视积累德则合一,

从而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克则不知道重积德益处的极限,不知道重积德益处的极限就可以治理国家;有了治理国家的母亲——重积德,就能使民族生生不息。这就是从生命的根本上、细节上解决问题,从而回归永生的道途。

(很多小虫子是把它们的道途诠释给我们看的,如果我们觉得它们很可恶,那是因为我们很可恶,我们成了地球母亲身上的蝗虫、老鼠、蟑虫、牛虻……当我们能够守道,小虫子也自然守道,不与我们作对。人类现在是一群啃老族——啃地球母亲的肉,吸地球母亲的血,而不是用心用智慧去解决生存之道。)

60

治大国若亨(hēng通达顺利)小鲜。以道立(确定,建立)天下,亓鬼不神(神秘)。非亓鬼不神也,亓神不伤人也。非亓申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合大道)。

(以德)治理大国好象顺利解决小的新鲜的问题,上医治未病,很多疑难杂症都是小病不治,时间长了拖成重病的。遵循“道”的原则治理天下,有些行踪诡异的人也不隐密了。并不是行踪诡异的人不隐密了,而是虽然隐密却不伤害人。不是他们申明不伤人了,是圣人也不违拗天性去伤害他们(心里无鬼,自然无鬼)。两者之间不相互伤害,所以彼此都合德。

61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郊(平衡交往)也。牝恒以靓胜(克)牡(沙漠),为亓靓也,故宜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目的在于)取,或下而取(获得)。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培植)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奉行,做)人,夫皆得亓欲,则大者宜为下。

大的国家,好比是江河的下游,是天下的母亲——要爱护小邦,是天下的郊外——城内热闹郊外不凑热闹,各过各的美好生活,母亲们不宜玩孩子们玩的游戏,却要协调平衡孩子们的纠纷。牝永远凭借靓胜过牡,因为牝滋养万物,(牡过了就成了没有人烟的沙漠或者光秃秃的山),所以牝适宜居下示弱。大国谦卑对待小国,就会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谦卑对待大国,则赢得大国的帮助。所以,(大国)保护自己凭借居下示弱取得(信任),(小国)保护自己居下示弱反而获得(帮助)。因为,大国的人不过是想培养人——同步成长,回归本源;小国的人不过是想拥有更多成长的机会,这样都能得到实惠,所以大国适宜谦卑居下。

62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竖(认为,竖立,标榜)也,不善人之所

竖也。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庆贺,增益)。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共之璧,以先四马,不善坐而进此。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不胃求以得(得到财物),有罪以免舆(仆役,奴隶),为天下贵。

道,是万物之主——主心骨、方向,行道,是万物(对道)的注解,是善人认同、标榜的,不善的人所要认同和标榜的。善人与不善人都是道的臣,只有臣服于道成长天性天赋,才能有尊严地活着,精神上独立、自由,而不仅是肢体能够直立行走。美妙的语言可以引导、激励人心,值得推崇的行为可以庆贺使之享受到行善带来的快乐。人人都有缺点,有什么理由放弃他们呢?所以才设立君主之位,设立三卿之位,委托他们引导百姓,虽然有人能够让自己拥有物质财富,但不善于把财富居为己有的行道之人反而位高权重。古人之所以重视行道,什么原因?行道,不是追求能够得到财物、有罪时可以交换从而免去受罚——做奴隶,(行道的目的是为了诠释自己的道——成长自己的天性、天赋),所以被天下人尊重。

(道者,滋生万物而注入万物,万物皆尊道而行,诠释着自身的道。道通过万物得到诠释。)

[人类在道里从注册(准备进地球学习)、注定(角色)、注入(投胎)、注脚(成长)、注意(学习)、注重(关心)、注心(用心)、注释(合道、诠释自己的天性天赋)、注销(断轮回)、回归本源,一场自己设定的赌注——自己做主的游戏也。如果在地球玩过头了,也就是没有趁早收手从而使所欠业力无力偿还,那么将去别的太阳系里的物质世界从原始社会或者奴隶社会重新开始。所以该收手时就要收手,给自己台阶下,给自己留条生路,这个世界最没有价值的就是面子,最无价的是回头是岸、立地成佛。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敢作敢当。]

63

为为,事事,味wè

i未wèi。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亓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

冬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竝bìng 若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竹

的虚空,水的博大)人猷(谋划)难之,故冬于难。

(合一),为就是为——一颗感恩的心遵循客观规律有所作为,事

就是事——一颗感恩的心遵循事物的规律解决事情,味就是未——一颗感恩的心去享受天然的味道。无论大或者小、多或者少的报怨,都用德去回报。解决问题很困难么,其实很简单;问题很大么,其实很小。天下的难题从简单的事转化而来,天下的大事必是由小事引发(很多矛盾积压的)。是因为圣人冬天(始终)不做大事,做小事——等待春天的时机,顺势而为,所以能够取得成就。承诺多了必然失信于人,很多容易解决的问题必然变成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因圣人没有分别心,从而站在宇宙的角度来谋划困难的问题,站得更高视野更开阔,问题自然变小了,所以始终以王者风范感恩心态解决难题,也就没有了难题。(问题之所以难,是因为我们离问题太近了,所以执着、自大,不能设身处境为他人着想。如果从宇宙的角度看问题,一切皆是同一个神父神母的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小问题。解决了这些小问题——分歧,我们就能够获得新生、获得自由——回归宇宙的怀抱)。

64

亓安(稳定)也,易持(掌握、控制)也。亓未兆也,易谋(谋划,采取对策)也。亓脆(脆弱)也,易判(分离)也。亓微(衰落,)也,易散也。为(有所作为,行动)之于亓未有也,治之于亓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léi瘦弱)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为之

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为(顺事顺时顺势而为)也,故败

也;执也,故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亓成事而败之。故慎(谨慎)

终若始,则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莜(yóu草田器也,器物);学不学(以不学为学习),而复(覆盖,改变)众人之所过;能辅(fǔ帮助)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故曰:为道者,非以明民也,将以愚(纯朴、敦厚)之也。

九成之台:九,圆满,九加一就过了;成,完成;台,喜悦。

任何事物在稳定时,容易控制局面。在问题没有征兆时,容易谋划、采取对策。(问题)刚开始很脆弱,很容易区别、分开。(当问题四处蔓延形成气候时就没法摆脱——肉去骨头,非死即残)。(任何事物有生必有兴与衰),当事物成熟微微衰落时,很容易剥离、散开,正是收割之时。不够成熟时没法分离不能收割,错过了收割的时间又全乱套了——掉进泥土里了,前功尽弃,毫无收获。能够有所作为——使事物良性成长,要在问题没有出现之时;治理问题在成熟之后没有乱之前。任何大的作为,都是由一粒种子萌芽后一天天浇灌培育的,(粗大的树木都是由种子、小树苗长成的)。成功的喜悦,来自于生活中一点一滴小事的积累,(圆满的高台,是由一点点的泥土累积而成)。百件仁德之事,都是从身边开始一件一件去做的。强势而为,不看时机,其结果只会失败;执着于成功,看不清形势,不能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处理问题,结果弄巧成拙。是因为圣人顺事、顺时、顺势而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急于求成,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所以没有过失。人们做事,执着于把事情做成功反而做失败了。所以至始至终

谨慎的、为的,就没有把事做失败的。所以圣人以没有欲望为欲望,不看重难以得到的货物;以不学习他人的缺点为学习(只学习优点),从而或覆盖、或者改变众人所犯的过失;(这一切)只是辅助万物燃烧自己的天性天赋,不敢违拗自己的天性去有所作为(违了自己的天性就是伤害自己)。所以说:行道之人,不是让百姓精明——精于算计(实则愚昧),而是让百姓纯朴、至善。

65

民之难治也,以亓知(有知,自以为知,主观判断)也。故以知知(管理)邦,邦之贼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邦德,合道也)。恒知(永远知道)此两者,亦稽(考核;核查)式(规格;样式,榜样;楷模)也。恒知稽式(规律、法则),此胃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乃至大顺(归顺大道)。

百姓之所以难管理,因为太“有”知识了——主观论断不遵从客观事物的规律,执着于眼前的利益。所以用“有”知——主观论断去管理国家,国家受到残害了;不用主观论断——尊重客观规律去治理国家,国家受到恩惠了。永远懂得这两条的,也就是考核言语行为的准则了。永远懂得这两条准则的,其品德让人觉得深奥不容易理解。玄德很深奥,很博大,与事物一起返归本源,于是就回归大道,事事顺利了。

66

江海所以能为百浴王者,以亓善下(居下)之,是以能为百浴王。是以圣人之欲上(以……上,使……为上)民也,必以亓言下(谦虚)之;亓欲先民也,必以亓身后(谦卑)之。故居前而民弗害(违拗自己的内心

去伤害)也,居上而民弗重(重担)也。天下乐,隼sǔn 而弗sī也(隼

这个自私王都不再自私了,不再捕猎,万物皆和谐也)。非以亓诤与?故天下莫能与诤。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小溪、河流之王,因为江海至善懂得谦卑让自己居下,所以能够成为小溪河流之王,(助他人成长从而使自己获利)。所以圣人想要国泰民安,让百姓看重自己的价值重视自己的天性天赋,必须凭借自己谦虚的言语善待他们激励他们;想要百姓争先恐后成长自己的天性天赋,必须凭借自己的谦卑促使帮助百姓成长天赋发挥特长。所以,(当百姓的生命价值受到重视),圣人在百姓身边,百姓也不会违心去伤害他;圣人身居高位,百姓不会违心给他增加重担(给他人增重担就是给自己增加烦恼痛苦,无论对象是谁)。天下人安静、喜悦、乐于助人,象隼这些捕猎高

手都不再违心去伤害其他生命了。这不是凭借自己的与世争么,从而在天下没有能够相争的。

(与世争,并不是逃避现实,而是静——与自己争青,发挥自己的天性、天赋,每个人的天性、天赋大小多少是不一样的,所以个个都与众不同,个个都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宝贝。但是站在宇宙的角度,我们又很小,所以又要谦卑学习。争青是我们的傲骨,而学习让我们懂得柔弱,从而才能象植物一样成长自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67

天下皆胃我大,大而不宵xiāo。夫唯(因为)大,故不宵。若宵,细久矣。我恒有三,葆之:一曰兹;二曰检;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兹zī,故能勇;检,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为之者败之),故能为成事长。今舍亓兹且勇,舍亓后(后路)且先,则必死矣。夫兹,以單则胜(成功),以守则固(稳固),天将(传达)建(倡议)之,女以兹垣yuán(筑墙围绕,限制)之。

天下人都认为自己大,觉得自己大而不觉得自己小——即使仅仅是房屋里的一个小月亮而已。因为自大,所以不觉得自己小。如果能觉得自己小了,就可以又细又久了——长久了(活得长久)。我始终用三点向万物学习保护自己:一、大爱(爱万物,包括爱自己);二、检查收敛,(随时检查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缺点越来越少,让优点茁壮成长,优点是兹生万物,人能生万物,唯有大爱,以万物之心为心);三、不敢在时机不成熟时有所作为。因为爱,所以能够勇敢,(从而发现问题);因为收敛,所以胸怀博大,(从而明白如何解决问题);因为不敢在时机不成熟时有所作为,所以留下《道德经》作指导,也因此能够成为治理天下的长者。现在的人没有了爱去勇敢,不计后果去逞能,必然失败。大爱,以爱做武器去为人处事就会获得成功(以柔克刚),用大爱保护自己、保护国家就会根槿氐固,有一天终将会传达倡议大爱的,你们将用大爱来限制自己的言语行为,(懂得修身养性)。

68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弗与,善用(任用)人者为(成为)之下(下手,协助)。是胃不诤之德,是胃用人,是胃天古之极也。

善的人成为勇士不会耀武扬威、显摆、逞能;善的人作战不会发怒(怒则受制于人);善的人战胜敌人就是不会违拗地给予机会,不争一时之气,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不斗,就不会被陷进去;善的人任用仁德之人并谦卑居下——协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这就是不与人争的品德,不与人争的品德就在于任用仁德之人,任用仁德之人就是天道的原则。(善的人还要有勇、有谋、善于与人合作)。

69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芮ruì(柔软,示弱)

尺”。是胃行行,襄xiāng (帮助)臂,执兵,乃敌矣。褀

莫于于适,适斤亡吾。吾葆矣,故称,兵相若,则哀者胜(成功,

走出困境)矣。

用兵的人说:“我不敢主动发动战争所以选择备战,我不敢冒险进一寸宁愿示弱后退一尺。”于是,用感恩的心去行动,用感恩的心去帮助别人,用感恩的心去对待士兵,是用感恩的心善待敌人。(然而时机不成熟——这些家伙不明白生活的真相,一贯的被动与忍让反而受制于人,让自己陷入绝境)。痛苦莫过于超过所适从(无法适应、没有方向感),所适从几乎让我死亡,(回头看成长之路,心存感恩,因为获得了成长)。向植物学习保全了自己——不敢为天下先,从而被动返主动,修身养性,超越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所以认为,两兵差不多,那么悲痛的人反而成功走出困境,从而懂得生命真正的意义。

(心磨→心魔,受了挫折,石成了鬼,心里出问题了。磨与磨打交道,魔与魔打交道,自己内心没有魔,自然成佛——烦恼即菩提。)

(人类也一样,曾经一味的被动、迁就容忍——伤害他人、伤害万物之事,最终把我们推到绝境——大自然净化开始。自然净化的目的是迫使我们在痛苦中成长,向植物学习彼此互助互爱,自觉自发自主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无论种子到了哪里,只要有机会就会发芽生根成长自己保护脚下的土地。)

70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亓唯“

”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

被褐hè而禆bì玉。

(莫之与能知,是太极图的阴阳两极,是相互转换的,最后懂得越多反而觉得自己懂得越少,因为视野不一样了。)

我讲的话很容易懂,很容易实行的;然而人们不明白却不通过用心读从而能够理解真相,不懂得却不用心去实践从而证明真相,(忙着乡于大牢而春登台了)。那些说话有主次的,办事有宗旨的,这样做是“”知——主观论断做事,所以不懂我(没有真正悟道)。懂得的人少,再效法我得一合道的就更珍贵了。所以圣人穿戴简朴,谦卑示人,象玉一样散发柔和自然的光。

71

知不知,尚矣;不知不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亓病(以……为病)病也(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是以不病。民之不畏畏,则大畏将至矣。

懂得自己不懂的地方,就是高尚;不懂得自己不懂的地方,就会犯错误——逞强。圣人之所以不犯错,把缺点当成缺点来对待——不掩饰自己的缺点、不逞强,所以不犯错。如果百姓明明犯错了,却不担心、不痛苦、不避免犯错、不肯改正缺点,那么终将病入膏肓——犯更大的错误,也就承受更大的痛苦。

72.毋闸亓所居,毋(sī)亓所生。夫唯弗(违拗),是以不。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被取此(去表取本)。

不要关闭自己的居所——与人分享:关爱爱人、孝敬老人、善待他人。不要以父母或者长辈自居,去主宰孩子的生命。唯有违拗内心中自私的一面,才是不自私。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不主观论断、独断专为,懂得如何爱自己反而不会觉得自己贵重,故去自见、自贵,取自知、自爱。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是借父母的这个环境来到世界上学习成长的,既然生了孩子,父母有责任和义务抚养教育好孩子,如果觉得自己无法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就不要生,生了又不尽心尽力去养育是要欠业力的。养育一个懂得大爱的孩子是有功德的,可以给父母和祖上消业力,所以不要主宰孩子的生命。)

73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栝guā?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亞(压,关闭)

,孰知亓故?天之道,不單(一种兵器,单,是单方面,战是双方面),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弹纠)而善谋,天

tíng s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疏(分散)而不失。

胆大又敢于行动的却被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被欲望牵制从而受到抑制打压,一种是求生无门求死不得的暴力反抗;谨小慎微的人却获得保全,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被驯服的不争,一种是修身养性只顾自己安危的远离是非之地的不争;这两者都有利又都有害,都是上天所打压的,谁知道其中的缘故?!天之道,没有战争,(不与天作对),善意的行为获得成功;不言语,善的意念得到感应被应承、允许;(坏事)没有呼唤却自己来了。弹劾人类的过恶用善谋划,因果法则——善恶有报象蜘蛛网一样绕来绕去,上天(天使、神)用心管理着,我们看不见却不会有任何失误,(目的是不扰民,等待人类自己的觉醒)。

74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袄(用衣服包住提前死掉的人)之也?若民“恒”(无知却又逞能不服管教,固执己见,与恒道的人相反),是死(死路),则而为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若民“恒”,且必bì畏死,则恒有司杀者,夫伐司杀者杀,是伐(敲击、驱使)大匠

zhuó(以杀

人为职业、为乐)也。夫伐大匠者,则希不伤其手矣。

如果民恒——已经是行道之人,并且不畏惧死亡,(他们本不该死),为什么要杀死他们——使他们夭折呢?如果民“恒”——违背道,不怕死,

那么就要作为了,将抓住他杀死他,看谁还敢。如果民违背道,并且又必

然畏惧死亡,那么一直有掌管杀人的人,驱使掌管杀人的人去杀人,是驱使刀斧手杀人。驱使刀斧手杀人,则很少不伤到自己手的。

(人之所以要穿厚厚的棉袄取暖,是心中无爱,身体自然不暖,所以等于慢性自杀,提前死掉。袄的繁体是襖,奥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所以襖是重欲望的开始。)

75

人之碯nǎo (恼字繁体为惱,天性碯怒)也,以亓取食磇pī之多也,是以碯。百姓之不治也,以亓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民之竝死(与死并肩的人,是内心对生的绝望),以亓求生之厚也,是以竝死。夫唯(只有)以(按照)生(生命的价值)为(有所作为)者,是贤(有道德的)贵(珍重)生。

磇pī(脑门发热,竟然攀比石头按天赋成长获得的成功,而不是成长自己的天性天赋。)

人的天性碯怒,因为征收的粮食和奇珍异石多了,所以碯怒。百姓碯怒是因为日子艰难;管理层碯怒是因为欲望太重迷失方向,磇是剧毒之物,攀比奇珍异宝,实则攀比业力——以后或者来世谁比谁更惨,生活中很惨的人,大部分人是业力所至(小部分人是为自己设计的难题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时。百姓不好管理,因为管理者逞强有所作为从而扰民,所以不好管理。百姓之所以痛苦绝望,因为他们的求生存很难呀,所以痛苦绝望。只有以王者的风范感恩的心态按照自然规律有所作为的人,是有德有才珍重生命的。

76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辸réng (往)仞rèn 贤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亓死也萡bórén 。故曰:坚(臣又土了)强者,死之徒(一派,一类)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永久)。强大居下,柔弱微细居上。

贤(臣又贝,死了后骨头象贝壳发亮,是贤强。有的人活着象贝壳发亮,是贤德、贤能)

萡:草木死后不能再泡水里,泡水里腐烂。

壬r én ,一个人挑担子。

,腐烂后成肥料了,音r én ,壬,九,生

命回归源头,所以又预示着拥有新的活力。

人的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亡后,肉体慢慢僵硬、腐烂、被虫子分解——回到泥土里。万物中花草树木生长的时候柔嫩、脆弱,死后泡水里渐渐腐烂成为肥料。所以说:(行为)坚强的,是死亡一类的;(姿态)柔软示弱、卑微细小的,是生命力旺盛的。所以军队强势是不可能真正取胜的;木强则回归生命的本源了——回到泥土里。所以精神强大的要谦卑示弱——化为泥土,为万物的成长提供舞台,从而使懂得示弱的生命从泥土里长出来。

(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肉体都来自于地球母亲,所以树叶、果子会掉到地上,腐烂后回归泥土。)

77

天下之道,酉yǒu 张弓者也,高者印之(下按),下者举之;有余者隥dèng 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隥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又(又是)道者。是以圣人为(作为)而弗又(复,再,再一次),成功而不居也。若此,亓不欲见贤也。

治理天下的道,好象拉弓搭箭一样,高了就往下按,低了就往上举;有余的去掉一部分,不足的补上一部分。所以天道就是把有余的流到不足(居下)的地方。人的“道”就不一样了,损害已经不足的人的利益来奉养已经财富有余的人。哪些人能够把有余的财富拿出来资助他人,从而用行为来敬奉天道的呢?只有行道的人。所以圣人每次有所作为都不违拗天性,成功了不居功。象这样,他的不欲显示出了贤德了。(圣人不是某个人,而是指所有行道之人。)

7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泥土坚硬))强(米中小虫)者莫之能胜(超过)也,以亓以易(改变)之也。水之琕,刚也;弱之琕,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知道)能行也。故圣人之言线(细)曰:受邦之莜(玉篇,草田器也。),是胃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胃天下之王。

琕:p ín (珍珠)王者的风范示弱,并非是弱者;卑:白十,白是空,十是九加一,过了;自卑是陷入空虚的境地,谦卑是迈向虚空的境界。珍珠,将烦恼转化为菩提的炼金术。所以,琕是以王者的风范、谦卑的心态把烦恼转为菩提的成功。

天下柔弱没有能够超过水的,治理坚硬的、细小的泥土没有能超过水的,凭借其——王者风范、感恩的心态按天性天赋成事从而很容易治理改变坚强(坚硬的风化小,小的泥土是植物成长的土壤),使其发挥自身的价值。水的成功,是因为意志坚强;弱的成功,是因为精神强大(所以示弱)。(水以刚得一,弱以强得一)。天下人没有不违拗天性表示知道这个道理的,却没有知道能够去实践的,所以根本就没懂这个道理。因此圣人一个字一个字吐出来:让国家富裕,是国家的君主;能够让国家转危为安,是天下的王。

79

正言若反。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右介(铠甲),而

不以责(责罚)于人。故有德司(承担,擅长)介,“”德司(行

动的脚印)。夫天道亲,恒与善人。

(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我们认为正确的却又是错误的。和解了深仇大恨,必然有小小的余怨——心里会有伤痕的影子,怎么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事?!所以圣人把铠甲放在右边——闲臵起来提醒自己吸取教训,而不是因为余怨责罚他人。所以有德的人擅长把武器放在心里,提醒自己自强不逞强;没有德的人擅长以牙还牙。天道没有亲疏,但永远辅助至善的人。

80

小邦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远送。有车周(舟)

所乘之,有甲兵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亓食,美亓服,乐亓俗,安亓居。邻邦相望(拜访),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相往来。

天下一家时的领邦相当于现在的邻省。

陳:東,从日在木中,爱在心中。

小邦人口不多,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再乡于太牢,从而使十百人聚集的器皿没有了用武之地,让百姓看重生死进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从而延长寿命。用感恩的心态使用车船,而不再是逞强的运输工具;有上等的士兵要用感恩的心去善待他们,引导他们更爱,用爱做武器保护家园、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是利用他们逞能,伤害他们也伤害自己。让百姓利用自然资源方便生活,食用天然的食物,以衣着简朴为美,快乐生活,安定团结。邻邦相互拜访,相互听见鸡狗的声音,百姓到老死都相互往来、相互帮助,天下一家,不分肤色种族。

81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礼,礼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

圣人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予人,已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真实的话不动听,美得让人相信却又违道的语言不可信。懂“德”的人不擅长礼数,礼数周全的人又不懂“德”。擅长行动(行为合德)的人懂的不多,懂得多的不擅长。圣人是用王者风范感恩心态积累精神财富,既然已经作为圣人,已经拥有很多了;用来帮助他人,自己反而拥有越多,(爱的能量给予是双赢的,给的越多收获越多)。所以,天之道,是互利的而不是互害的;人之道,是做最好的自己而不要违拗天性去争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的关系,如何使自己获得更长远更多的利益,才是生活的目的,所以要相互帮助而不是相互伤害。

老子道德经原文译文

老子道德经译文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于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无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无以名状的微妙;时常又要有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成名化物的极限。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循环运行,就是一切行为运作的微妙法门。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老子》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老子》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任自然。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翻译】:道可以说,

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翻译】: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翻译】: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更新日期:2015-09-04工具箱道德经道德经全文道德经翻译道德经译文《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

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 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 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道德经》全文解释

《道德经》全文解释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普及虚心、养身的道理), 弱其智、强其骨(宣传弱智、强骨的好处),【注:弱者道之用】常使民无知无欲(常使人民深刻感悟无知无欲的益处),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使那些自作聪明的人无用武之地)。 为无为(以无为的境界处理政务), 则无不治(国家就没有治理不好的理由)。 第四章 道冲(道似一个器皿), 似万物之宗(好像万物的根源), 渊兮(它浩瀚无边啊), 而用之或不盈(永远取之不尽)。 挫其锐(压制锋芒), 解其纷(解脱纷扰); 和其光(和顺光辉), 同其尘(混同尘垢)。 湛兮(高深莫测啊), 似若存(好像无处不在)。 吾不知谁之子(我虽然不知它的来源), 象帝之先(但它却先于上帝)。 第五章 天地不仁(天地超越仁的概念), 以万物为刍狗(任凭万物像草狗那样自生自灭); 圣人不仁(圣人超越仁的概念), 以百姓为刍狗(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间(天地之间的一切生命), 其犹橐龠乎(犹如风箱一样), 虚而不淈(虚空但无穷尽), 动之愈出(越动付出愈多)。 多言数穷(言多必然有失), 不如守中(不如抱心守一)。

帛书甲本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德经 0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rǎng〉臂而乃之。 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泊〈bó〉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亓〈qí〉厚而不居亓泊,居亓实而不居亓华,故去皮〈bǐ〉取此。 02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霝〈líng〉。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为正。 亓致之也:胃天毋〈wú〉已清,将恐莲;胃地毋已宁,将恐发〈fèi〉;胃神毋已霝,将恐歇;胃浴毋已盈,将恐渴〈jié〉;胃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jué〉。 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胃曰孤、寡、不谷。此亓贱之本与?非也。 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luò〉若石。 03 上士闻道,堇〈jǐn〉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fú〉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 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yú〉。 大方无禺〈yú〉,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天象无刑,道褒〈bāo〉无名。 04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05 天下之所恶〈wù〉,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 勿,或益之而损,损之而益。故人之所教,夕〈yì〉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06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致坚。无有入于无间。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07 名与身孰〈shú〉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08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宭〈jiǒng〉。大直如诎〈qū〉,大巧如拙 〈zhūo〉,大赢如绌〈chù〉;趮〈zào〉胜寒,靓〈jìng〉胜炅〈jiǒng〉。请靓,可以为天下正。 09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10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yǒu〉,以知天道。亓出也弥〈mǐ〉远,亓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11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云〈sǔn〉。云之有〈yòu〉云,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12 圣人恒无心,以百省〈xìng〉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完整版)《道德经》全文+拼音+注释(免费)

道德经《老子》第一章 dào 道kě 可 dào 道, fēi 非 c hánɡ 常 dào 道。 mínɡ 名 kě 可 mínɡ 名, fēi 非 c hánɡ 常 mínɡ 名。 wú无mínɡ 名 t iān 天 dì 地 z hī 之 s hǐ 始; yǒu 有 mínɡ 名 wàn 万 wù 物 z hī 之 mǔ 母。 ɡù故c hánɡ 常 wú 无,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m iào 妙; c hánɡ 常 yǒu 有, yù 欲 yǐ 以 ɡuān 观 qí 其 j iǎo 徼。 cǐ此l iǎnɡ 两 z hě 者, tónɡ 同 c hū 出 ér 而 yì 异 mínɡ 名, tónɡ 同 wèi 谓 z hī 之 x uán 玄。 x uán 玄 z hī 之 yòu 又 x uán 玄,z hònɡ 众 m iào 妙 z hī 之 mén 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说是含义深远。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老子》第二章 t iān 天x ià 下 j iē 皆 z hī 知 měi 美 z hī 之 wéi 为 měi 美, sī 斯 è 恶 yǐ 已。 j iē 皆 z hī 知 s hàn 善 z hī 之 wéi 为s hàn 善, sī 斯 bú 不 s hàn 善 yǐ 已。 yǒu 有wú 无 x iānɡ 相 s hēnɡ 生, nán 难 yì 易 x iānɡ 相 c hénɡ 成, c hánɡ 长 d uǎn 短 x iānɡ 相 xínɡ 形, ɡāo 高 x ià 下 x iānɡ 相 yínɡ盈,yīn 音 s hēnɡ 声 x iānɡ 相 hé 和, q ián 前 hòu 后 x iānɡ 相 s uí 随。 hénɡ 恒 yě 也。 s hì是yǐ 以 s hènɡ 圣 rén 人 c hù 处 wú 无 wéi 为 z hī 之 s hì 事, xínɡ 行 bù 不 yán 言 z hī 之 j iào 教; wàn 万 wù物z uò 作 ér 而 fú 弗 s hǐ 始, s hēnɡ 生 ér 而 fú 弗 yǒu 有, wéi 为 ér 而 fú 弗 s hì 恃, ɡōnɡ 功 c hénɡ成ér 而 bù 不 jū 居。 fū 夫 wéi 唯 fú 弗 jū 居, s hì 是 yǐ 以 bù 不 qù 去。 【解释】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老子》第三章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就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得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就是春秋时期得老子李耳(似就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得集合体)所撰写,就是道家哲学思想得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就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得哲学著作。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得道,就不就是永恒不变得道",强调道就是不可言说得。但这样得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得可能性与可靠性。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得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得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她下面要讲得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得道,不就是一般得道理,即非"常道",而就是……就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 道可以说,但不就是通常所说得道。名可以起,但不就是通常所起得名。 可以说她就是无,因为她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她就是有,因为她就是万物得母亲。 所以,从虚无得角度,可以揣摩她得奥妙。从实有得角度,可以瞧到她得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就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得源头。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与,前后相随。恒也。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1.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 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无”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这一章启示我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 2.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老子道德经全文及翻译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专门道。名可名,专门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通常译为"能够讲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讲的。但如此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讲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事实上"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差不多用得非常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讲"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讲:"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那个地点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讲,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 道能够讲,但不是通常所讲的道。名能够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能够讲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能够讲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因此,从虚无的角度,能够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能够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讲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 1天下的人都明白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明白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

《道德经》注音版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四十一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注音版】 上(shàng)士(shì)闻(wén)道(dào),勤(qín)而(ér)行(xíng)之(zhī); 中(zhōng)士(shì)闻(wén)道(dào),若(ruò)存(cún)若(ruò)亡(wáng); 下(xià)士(shì)闻(wén)道(dào),大(dà)笑(xiào)之(zhī)。 不(bù)笑(xiào)不(bù)足(zú)以(yǐ)为(wéi)道(dào)。

故(gù)建(jiàn)言(yán)有(yǒu)之(zhī):明(míng)道(dào)若(ruò)昧(mèi); 进(jìn)道(dào)若(ruò)退(tuì);夷(yí)道(dào)若(ruò)颣(lei); 上(shàng)德(dé)若(ruò)谷(gǔ);广(guǎng)德(dé)若(ruò)不(bù)足(zú); 建(jiàn)德(dé)若(ruò)偷(tōu);质(zhì)真(zhēn)若(ruò)渝(yú); 大(dà)白(bái)若(ruò)辱(rǔ);大(dà)方(fāng)无(wú)隅(y ú); 大(dà)器(qì)晚(wǎn)成(chéng);大(dà)音(yīn)希(xī)声(shēng); 大(dà)象(xiàng)无(wú)形(xíng);道(dào)隐(yǐn)无(wú)名(míng)。 夫(fū)唯(wéi)道(dào),善(shàn)贷(dài)且(qiě)成(chéng)。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十一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音版】 三(sān)十(shí)辐(fú)共(gòng)一(yī)毂(gū), 当(dāng)其(qí)无(wú),有(yǒu)车(chē)之(zhī)用(yòng). 埏(shān)埴(zhí)以(yǐ)为(wéi)器(qì), 当(dāng)其(qí)无(wú),有(yǒu)器(qì)之(zhī)用(yòng). 凿(záo)户(hù)牖(yǒu)以(yǐ)为(wéi)室(shì), 当(dāng)其(qí)无(wú),有(yǒu)室(shì)之(zhī)用(yòng).

故(gù)有(yǒu)之(zhī)以(yǐ)为(wéi)利(lì), 无(wú)之(zhī)以(yǐ)为(wéi)用(yòng). 【译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开窗户造方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最后的是总结上面所讲,“有之以为利”这里的“有”可以被解释为有利条件,“无之以为用”这里的“无”可以被解释为使得有利条件发挥作用。“有无相生” “利,用”也是一样是不可分离的,这个也就是“道”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言赏析 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再大的树木,也是从一颗小树苗开始长起来的;再高的塔台,也是用泥土一点点堆积起来的。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不断努力,哪怕每次只做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若能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想做一件难度很大的事,要从这件事最容易的地方下手;要想做成一件大事,先要从最细小的地方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工作还是学习中,都应该从细节入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doc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五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李耳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翻译: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注释: ①刍(chu)狗:用草扎成的狗。古代专用于祭祀之中,祭祀完毕,就把它扔掉或烧掉。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比喻: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因不经意、不留心而任其自长自消,自生自灭。正如元代吴澄据说:"刍狗,缚草为狗之形,祷雨所用也。既祷则弃之,无复有顾惜之意。天地无心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

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 ②犹橐龠(tuoyue):犹,比喻词,"如同"、"好象"的意思。橐龠:古代冶炼时为炉火鼓风用的助燃器具——袋囊和送风管,是古代的风箱。 ③屈(gu):竭尽,穷尽。 ④俞:通愈,更加的意思。 ⑤多闻数穷:闻,见闻,知识。老子认为,见多识广,有了智慧,反而政令烦苛,破坏了天道。数:通"速",是加快的意思。穷:困穷,穷尽到头,无路可行。 ⑥守中:中,通冲,指内心的虚静。守中:守住虚静。 《道德经·第五章》解读: 不讲仁慈,不安发议论,听任事物的自生自灭。这就是老子在对自然界的客观唯物性质认识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无为之治"的大体原则。 "天"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个范畴。 古人惯于把天看作是世界的主宰,并往往赋予天以人格和宗教方面的涵义,先秦诸子们也大多继承了这种传统的天命观。夏王朝的建立,由于有了统一的君主专制政权,反映到宗教上,在多神之上便出现了众神之长,即上帝,又叫做"天"。从此,"天"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神性,而成为天神。这种人格化的主宰者式的天神观念,到了商、周时期得到进一步强化和丰富。春秋时期,传统的天命神学并未完全解体,依然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孔子关于"天"的理解是有矛盾的,就其思想的主导方面而言,仍是坚持了殷周以来的天神观念,肯定天是有意志的,并且肯定天命,鼓吹"生死有个,富贵在天";而墨子则提出"天志"、"天意",宣扬天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五十五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音版】 含(hán)德(dé)之(zhī)厚(hòu),比(bǐ)于(yú)赤(chì)子(z ǐ)。 毒(dú)虫(chóng)不(bù)螫(shì),猛(měng)兽(shòu)不(bù)据(jù), 攫(jué)鸟(niǎo)不(bù)搏(bó)。 骨(gǔ)弱(ruò)筋(jīn)柔(róu)而(ér)握(wò)固(gù)。

未(wèi)知(zhī)牝(pìn)牡(mǔ)之(zhī)合(hé)而(ér)全(quán)作(zuò), 精(jīng)之(zhī)至(zhì)也(yě)。终(zhōng)日(rì)号(hào)而(ér)不(bù)嗄(á), 和(hé)之(zhī)至(zhì)也(yě)。知(zhī)和(hé)曰(yuē)常(ch áng), 知(zhī)常(cháng)曰(yuē)明(míng)。益(yì)生(shēng)曰(yu ē)祥(xiáng)。 心(xīn)使(shǐ)气(qì)曰(yuē)强(qiáng)。 物(wù)壮(zhuàng)则(zé)老(lǎo),谓(wèi)之(zhī)不(bù)道(dào), 不(bù)道(dào)早(zǎo)已(yǐ)。 【译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含“德”深厚之人,就像是刚出生的小孩天真无邪。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毒虫不会去蜇他,猛兽不会去伤害他,飞禽鸟兽不回去搏击他。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 骨弱筋柔而却能够紧握小手,不知道牝牡做爱之事但却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终日哭号而不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知道“和”才能“常”,“和”=“和谐、随和、柔和。”,“常”=“平常、及平常心是道。”;知道“常”了,才算是“明”,“明”=“明白、明了、明是非,正知正见”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爱惜自己的生命才是真正的吉祥,以“心”去使“身之气”

老子《道德经》全文-原文原版无标点整理

老子《道德经》全文-原文原版无标点整理

序:根据众多的考古资料得知,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原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排序,这是老子以德进道的本义。本文是以熊先生所校《老子.德道经》为范本,对文字进行简体化,并去其标点,以求最大限度还原《德道经》原貌。 另外,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对《德道经》主流的断句方式都是有问题的,所以笔者建议,如果想更好的理解这本巨著的意思,还请看本文。 《道德经》全文 德篇 第一章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第二章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第三章闻道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章反复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五章中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觐殷死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第六章至柔

史上最全的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

《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全文及译解 前言: <为老子五千言正名>:2500多年前,老子避世隐居时路过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挽留,相谈甚恰。尹喜深感老子讲的内容无比重要,恳请老子写下来以传后世。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言。尹喜为了不让老子五千言失传,亲自操刀刻简,使老子之说得以传世,称为《老子》。 至于称老子五千言为《道德经》,是道教发展之后才出现的。先秦的韩非作《解老》、《喻老》。司马迁《史记》说言道德之事五千言。东汉顺帝时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中开始称老子五千言为《道德经》,从曹魏王弼注释《道德经》可见一斑。 老子五千言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之根。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中,都把老子五千言称之为《道德经》,这实在是一种错误。因此,必须为老子五千言正名,定名为《老子》。 尊重历史,还老子五千言之名的本来面目。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称诸子百家。虽然,老子为诸子百家之源,在其上而不在其内,但传世之初也称之为《老子》。因此,将老子五千言定名为《老子》,才符合历史事实。 尊重老子,真实体现老子本人的意愿。老子在世之时,没有组织宗教团体。老子应邀而写的五千言,也并非宗教著作。后来,被道教奉为祖师,再后来被道教恭称为《道德经》。显而易见,《道德经》名字的出现,是道教发展的结果。在道教之内如何称呼老子五千言,那是宗教界的事情,但是在学术界应称老子五千言为《老子》,这才是尊重老子,因为这才符合老子本人的意愿。 尊重科学,准确反映老子五千言之内涵。老子五千言,包括“道”、德、修道、行道(圣人)四个方面内容,称为《道德经》没有完全反映老子五千言的内涵。因此,称为《老子》才能够准确地涵盖老子五千言的内容。 为老子五千言正名,定名为《老子》,既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利于使老学发扬广大。 道的含义:1、构成世界的本体。2、创造宇宙的原动力。3、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总体上,道可以被认为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的蓬勃生机都是它发动和创造的,遵循着固有的规律。 无为的含义:通过无为产生有为。比如说“不尚贤”,就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让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让政府劳师动众地挖掘人才,导致民众为贤人之名争的头破血流。经济发展也是这样,只要政府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就可以,让人民自己去创造,政府不要插手搞计划经济或国有企业。政府主要是搞个好制度,为百姓服务,宏观调控,做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教育、治安方面的事情。民间能做的事情尽量让民间去做。苏南模式比不过浙江模式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的中国社会虽然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政权力量的触角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无孔不入了,但是无为而治就是自由的说法并没有过时,想解决腐败问题吗?那就不要进行言论管制,让公民拥有充分的舆论监督的权利;想解决矿难欠薪等问题吗?那就不要干涉各种维权活动,让劳工们享有自发组织工会和参加集体谈判的权利;想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吗?那就公平的私有化,国家不要再去费思劳神;想建设公民社会扩大民主吗?那就不要一天光想着怎么领导人民,而是还公民结社、自治的种种权利……只有从有为开始,损之又损,不断扩大无为而治的范围,公民的自由度才能逐渐扩大,政府才能靠公民的自为实现无为而无不为,才能靠公民的自治实现无治而无不治。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央政府在反腐败、欠薪、国有企业、失地、矿难等等问题上事倍功半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可以说,无为而治不仅是还公民们以自由,也是还政府以自由;不仅是还民间以自由,也是还官方以自由。司马迁说:“道家无为……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道德经原文加经典译文

道德经 《道德经》的内容涉及人性修养、处世哲学、治国之道、军事哲学等等,它体现了老子对世性的洞察和精微的思索。 《道德经》受到极大的推崇,后来被誉为“万经之王”。它对中国的古典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中华民族性格的铸成和国家的统一与稳定,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道德经》共五千字左右,分为八十一章,这是由道家“九九归一”指的是“周而复始”、“归根到底”的意思,体现了一个“道”字包含了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的意思。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分别为《道经》和《德经》。“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载体和体现。 《道德经》中的智慧涵盖面极为广阔,不论年轻的学生还是成熟的学者,不论政府官员还是商界精英,甚至于普通的老百姓,都能从那里吸取滋养。《道德经》即可以为成功者敲响警钟,又可以给失意者带去慰藉。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约前571年—前471年),字伯阳,又称老聃,楚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是玄奥的,而他的生平也颇具神秘色彩。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老子的称呼比较特殊,其他诸子都以姓称呼,比如孔子姓孔,庄子姓庄,孟子姓孟。唯独老子姓李却不叫“李子”,而叫“老子”。这里又有一个传说,相传老子的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才从腋下产下老子,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当然这只是后人的一种传说,由于缺乏史料,现在还无法考证“老子”这一称呼的来源。 老子出关时所著的《道德经》与《易经》、《论语》一起,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老子的思想全部包含在这部《道德经》中。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 2013-2-19 转载自依江南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明确定义的名), 非常名(非真正意义上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 有名万物之母(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 两者同出异名(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同谓玄之又玄(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 众妙之门(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 斯恶已(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 皆知善之为善(皆知善之所以为善), 斯不善已(是因为不善的意念在作怪)。 故有无相生(因此而产生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等各种患得患失的主观意识)。 是以圣人(但是圣人), 处无为之事(处于无区别心之无为境界), 行不言之教(教化众生于不言之中), 万物作焉而不辞(顺应万物的发展规律而不横加干涉)。 生而不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竭尽全力而不自恃已能), 功成而弗居(功成业就而不居功自傲)。 夫为弗居(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是以不去(所以他不会失去什么)。 第三章 不尚贤(不刻意招贤), 使民不争(使民众不去争名); 不贵难得之货(不稀罕难得之货), 使民不为盗(使民众不为盗)。 不见可欲(不见引发欲望的根源), 使心不乱(就不会产生动乱的动机)。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的治理方法是):

老子道德经原文译文完整版

老子道德经原文译文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老子道德经译文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取道于寻常可取之道,其道非恒久之道;取名于寻常可取之名,其名非恒久之名。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天地未判之初始;取名于有名,乃是万物化生之根本。所以,通常要无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无以名状的微妙;时常又要有所趋求,以便观想那成名化物的极限。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循环运行,就是一切行为运作的微妙法门。 《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 《老子》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老子》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是虚无的,但它的作用却似乎无穷无尽。它是那样的幽深莫测,像是一切存在的本源依归。它消磨了锋角,排解了纠纷,柔和了光芒,浑同于尘俗。它无形无迹呵,像是很不确定的存在。我不知道在它之上还能有什么更本源的存在,只觉得它存在于天帝之前。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天地无所谓仁爱之心,把万物都当作"刍狗"来看待;圣人也不执求仁爱之心,把百姓也当作"刍狗"来看待。天地之间,不正像是气囊或空管那样的大空泡吗它虽空虚但却不会塌缩,运行之中生化不息。孜孜于仗名立言往往行不通,不如持守空虚而顺任自然。 《老子》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虚神永远存在,可以称它为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通向这个无比幽深的生殖之源的门径,就是这个天地世界的根本。它绵延存在而又若有若无,它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