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说史课后题答案

经济学说史课后题答案

经济学说史课后题答案
经济学说史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指在教会的学院里讲习的基督教哲学。基本任务在于用繁琐空

洞的形式主义抽象推理方法来维护基督教教条与教义,在观察生活实际的一切现象

时并非观察现象的内在联系,而是观察它们是否符合圣经中的教义及教会制定的信

2.公平价格:奥格斯丁接受了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定义,认为公平价格是用来指某

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的影响,大多数从事交易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的,实际

上是平均价格;亚尔贝兹〃马格努则将公平价格看做与生产劳动耗费相等的价格;

阿奎那接受了马格努的观点,同时又把价格范畴说成是一个主观的范畴,所以又把

公平价格说成是能使卖主获得“相当于他的等级低位的生活条件”的价格,认为公

平价格取决于从物品所得到的利益大小,取决于它们对人们的效用,还认为公平价

格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1).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它研究的是优秀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评判优秀与否的标志是能否使自己的财富不断增加;

(2).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1. 物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两种功用

2. 并不反对简单商品交换的存在

(3).十分重视农业问题,认为农业是希腊自由民最重要的职业

(4).肯定了分工的必要性,因为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

1. 认为分工提高了商品的质量

2. 局限性在于认为分工不会使产品变得更便宜。

(5).不知道价值问题,但了解商品价格的波动依存于供给与需求的变化

(6).了解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原因:货币可以购买到一切有用物)

2.简述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及其特点

(一)阿奎那的封建农奴制度论

1.主要依据“自然法”的观点论述封建农奴制度的合理性

2.在“自然法”观念中,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低级的东西应该

受制于高级的东西,私有制不仅符合“自然法”的观念,而且还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础

(二)阿奎那的公平价格论

1.亚尔贝兹〃马格努在中世纪神学家中较早论述公平价格,将公平价格看做与生产

劳动上耗费相等的价格

2.阿奎那的公平价格观

(1)继承了马格努的公平价格观,认为公平价格即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间均等

(2)公平价格是由物品效用决定的,物品的公平价格,不是绝对固定的,而是取决于某种评价,取决于从物品得到的利益的大小

(3)公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三)阿奎那的货币论

1.在货币的作用上,认为货币起辅助与从属作用,不能成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2.在货币的起源与性质上,认为货币由交换产生,交换是人们为了双方共同的利益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货币就是这种有意活动的结果,货币铸造是统治者的特权,由统治者决定货币的购买力(货币名目论)

3.货币价值认识的二重性:既认为货币价值只是君主给予的指定价值,并为领地内的铸币贬损辩护,对货币是商品,要求有价值稳定的货币。

(四)阿奎那的商业论

1.经济生活中的两种交换

(1)用物品交换物品或用物品交换货币以满足生活的需要

(2)用物品交换货币,但不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利

2.认为赚取利润的大商业是合理的

(五)阿奎那的利息论

1.对放债取利是否罪恶的问题作了肯定的答复

(1)根据罗马法,商品可分为两类

A.消费物:在使用中就被消费掉的物品(酒,小麦)使用权和所有权是不能被分割的,这类物品的出借是不应当收取利息的

B.代替物:在使用中并不被消费的物品(房屋,土地)

(2)货币属于消费物,把货币出借给别人使用而收取报酬,即利息,就其本身来说是不合法的

2.反驳了取利人提出的“利息是对时间的支付”的观点,认为时间是上帝公平赐给众人的,对时间索取报酬即欺骗了邻人,也欺骗了上帝

3.放债取利的两条出路

(1)出借人出借货币蒙受了损失时,可以同借入人达成补偿协议而不致犯罪,因为这不是出卖货币的使用权,可以避免损失

(2)出借人以合伙形式把货币委托给商人和手工业者,此时货币所有权仍属于出借人,出借人冒着丧失本金的危险可以索取一部分利息作为担负风险的报酬

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一)提出了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的国家组织(最大的不同在于通过加强中等阶层的势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

(二)进一步发展了色诺芬关于“家庭管理”理论

1. 家庭管理包括研究家庭中成员之间的关系,研究致富的技术

2. 家庭成员关系包括主与奴,夫与妻,双亲与子女的关系,其中首要的关系

是主与奴的关系

(三)认为“家庭管理”和“货殖”是不同的

1. 家庭管理是为了取得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以便消费,目的是有限的,它的

限度是消费,家庭管理是自然的

2. 货殖以货币为目的交换的,目的在于无限的追求货币财富,其目的是无限

的,违反自然的。

(四)论述到公平这一道德范畴,进而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天才的见解,并提出是货币使一切物可以通约。

4.试述古代罗马奴隶主思想家经济学说的特点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奴隶主思想家认为将人划分为奴隶主及奴隶是天经地义的,他们虽崇尚自然经济,但已有某些货币经济思想的萌芽。西欧封建主维护自然经济,主张经营、管理好庄园经济,也注意到了商品货币中的公平价格、货币、利息等问题。

第二章

一、

1.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者极

力提倡不断吸收国外货币到国内,禁止货币输出国外。此时,国家力图通过行政手

段,调节货币的流动,达到使国家贮藏尽量多的货币,积累起充足的货币财富的目

的。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2.重金主义:同上(早期重商主义着眼于货币在对外贸易中绝对实行少买多卖,因而

又被称为“重金主义”)

3.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者虽认为货币是财富的惟一形态,但是已开始用资本家

的眼光看待货币,初步意识到货币不单纯是货币财富而且是增加财富的手段。这一

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晚期重商主义被称

为贸易差额论。

4.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

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二、

1.重商主义基本特征:

(一)在研究方法上,重商主义采用的是表面现象的或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在流通过程的表面现象及资本的运动来叙述经济活动的表面现象,它不触及生产,不揭示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二)在理论观点上

1.在财富观上,把货币或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2.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

3.除了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致富的源泉

4.发家致富的信条,少买多卖

(三)在实践活动上,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活动

1.扩大发展对外贸易,保证货币尽可能多流入国内,少流向国外

2.通过国家政权加强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3.主张增加人口,因为人口是发展商业与进行海外掠夺的基础,限制人口外流并欢迎

外国人来本国工作。

2.试述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

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的相同点: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唯一形态,都把货币多寡作为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

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的不同点

1. 对货币的看法不同

(1)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贮藏家的眼光看待货币,主张不断收藏并积累货币

(2)晚期重商主义以资本家眼光看待货币,主张把货币不断投入流通以便带回更多的货币

2. 对少买多卖的信条的理解不同

(1)早期重商主义绝对地理解少买多卖,主张绝对少买,最好不买,坚决反对多买(2)晚期重商主义并不反对多买,只是在多买的同时要卖的更多,以赚取更多的货币

3. 政策措施主张不同

(1)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要禁止货币输出

(2)晚期重商主义不主张禁止货币输出,并且要求货币输出以便扩大对外贸易使国家致富

4. 着眼点不同

(1)早期重商主义者只着眼于货币,主张禁止货币输出,在对外贸易中绝对奉行少买多卖信条,又被称为“货币主义”“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

(2)晚期重商主义者主要着眼于对外贸易,主张输出货币,扶持鼓励制造商品的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真正的重商主义”“重工主义”“贸易差额论”

3.比较说明英法重商主义的区别

在14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早期重商主义阶段,英法重商主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两国主张的限制措施有所差别。英国重商主义一是反对社会铸造不足值的货币,因为其会导致货币的外流。二是反对外国商品输入,特别是国外奢侈品和外国商人在本国加工后又再输入本国的制造品。而法国重商主义除提倡禁止外国商品输入外,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主张防止外国商业资本侵入,保护和发展本国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其次,两国重商主义所体现的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同。英国表现为对货币财富的极度追求,极力发展对外贸易和外汇交易等商业活动,对农业则不加重视。

而法国在强调商人地位的同时,对农民表示同情,把农业比作国家的第二只脚。可以看到,法国人魁奈开创的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也是对其的沿袭和发展。最后,两国重商主义对货币,对财富的看法有所不同。

英国重商主义将货币与财富混为一谈,因而不断追求货币财富,并不理解货币只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金银并非天生的货币,而财富也并非只包含金银。而法国重商主义则有所超越,但在货币看法上存在矛盾。一方面赞扬货币,认为货币是国家的军事圣经,因为其看到了在法国历史上,金银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对货币持否定态度,认为国家的富裕不是看金银珠宝,而是看生活必需品,农产品是否丰富。

在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的晚期重商主义阶段,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法国的重商主义更加重视鼓励发展工业,特别是制造出口商品的家庭工业。并采取了多种相应的措施,发布许多相关法令,都是为了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优势地位以保证出超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继重商主义之后,产生于

17世纪中期,完成于19世纪初期,是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和法国

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总称

2.配第: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称它是“政治经济学之父,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而且称赞他是“最有天才和最有创见

的经济研究家”。著作:《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爱尔兰政治解剖》、《政治算

术》、《货币略论》

3.配第的地租理论(剩余价值理论):

(1)从地租的形式考察剩余价值

(2)地租的本质:地租是农产品价值在扣除工资,种子等生产费用以后的余额

(3)地租高低的决定因素: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和工资的高低

A.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越多,剩余劳动越多,地租越高

B.在劳动生产率不变时,工资上涨,地租下降,反之亦然

(4)对级差地租产生原因的分析:级差地租源于两种原因

A.土地的肥沃程度和离市场的远近不同造成了地租的差异(级差地租Ⅰ)

B.土地肥沃程度相同但由于土地耕种不同带来的地租差异(级差地租Ⅱ)

(5)对配第地租理论的评价:不了解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否定了地租的真正来源。

4.比例价格:比例价格是指不仅能使生产不亏本,还能继续经营而且盈利的价格。布

阿吉尔贝尔认为,如果每种商品都按比例价格出售,就会彼此保持一定的比例互相

促进,从而增加一国财富。商品比例价格是由个人劳动时间在各种特殊产业部门间

分配的正确比例决定的

二.

1.配第的经济学说中有哪些重商主义的表现?为什么说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

创始人?

重商主义表现:

(1)在价值决定问题上,配第的三种价值决定论,表明他只注重了对商品价值量

的考察,而不了解价值的本质,并由此没有认识到劳动的二重性问题,没有科学的

区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不了解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由于这些缺陷,使

得配第认为一切生产商品的劳动,只有与开采金银的劳动相交换才具有价值,这是

配第在价值论中的重商主义表现。

(2)在分配理论中的工资问题和地租问题中,配第仅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工人和

资本家的关系,但是由于受到重商主义观念的束缚,他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条件下

工资的实质,没能够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而把工资看作是劳动的价格。在地租问题

上,仅从地租问题来探讨了剩余价值,而没有揭示出剩余价值的本质。这些都表现

出他受重商主义观念的影响。

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配第在《爱尔兰政治解剖中》,他把英国资产阶级社会比作“政治动物”,并且用他

所说的“政治算术”对其进行剖析,这里的政治算书即数学和统计方法。他从1

蒲式耳谷物和1盎司白银的对比中,发现二者存在着共同的地方,即二者都耗费

了人类劳动,由此得出劳动是一切价值相等和权衡比较的基础。劳动是属于生产环

节的,因此配第开创了价值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马克思也给予配第创

立的政治算术高度评价,认为此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离出来的最

初形式”。因此,配第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

2.在价值决定问题上,配第有哪些观点?造成他矛盾和困难的根源是什么?

三种价值决定:

(1)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商品之间的交换实际上是等量劳动之间的交换,商品价

值量的大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生产金银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才直接创造价值,生

产其他商品的劳动不直接创造价值。在此他认识到生产价值的劳动与生产使用价值

的劳动是有区别的。

(3)配第企图寻找一种衡量价值的简单方法,由此提出劳动和土地共同决定商品

价值,并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矛盾和困难的根源:

(1)他只注重了对商品价值量的考察,而不了解价值的本质,混淆了价值和交换

价值,也混淆了价值和价格。

(2)虽然配第在一定程度上抽象掉了劳动种类的差别,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劳动的

二重性问题,没有科学的区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不了解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

过程。

3.配第为什么不是在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而是在地租形式上说明剩余价值的?他是

怎样说明的?

(1)由于其历史和阶段的局限性,配第并不了解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也混淆了

地租和剩余价值。同时,他之所以在地租形式上说明剩余价值,而不是在剩余价值

形式上,还在于他不知道价值的本质,他还受着重商主义的观念的束缚。

(2)配第的地租理论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①配第以他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为出发点,说明商品价值是公认的劳动创造的,而他的工资论又表明,工人的工资

仅仅等于最低限度生活资料的价值,这就使他在事实上把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工人的

道德价值看作两个不同的量,二者之间的差额就构成他所说的地租,实际上就是我

们所说的剩余价值。②地租的本质:配第实际上是把地租归结为农业生产工人生产

的全部剩余产品,即全部农产品中扣除工资和种子等生产费用后余下的由剩余价值

体现的剩余产品。③地租高低的决定因素:配第第一次提出了剩余价值与工资的对

立关系。他说明在劳动者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和地

租成正比;在劳动者生产率和劳动者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和地租成反比

4.布阿吉尔贝尔是怎样批判重商主义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的特点是什么?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这是区别于庸俗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具体特点:

(1).最早把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换到生产领域

(2).提出并确定了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3).在利润的形态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

(4).在分析再生产时,把生产和流通联系起来,把商品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自然秩序:自然秩序是上帝为人类社会幸福安排的一种秩序,既支配自然界又支配

人类社会,自然秩序是坚定不移的、不可破坏的,而且一般来说是最优良的规律。

一个国家按照自然秩序建立政策才会富强,否则就会进入病态

2.纯产品:土地生产的农产品在扣除种子、肥料、工资等生产费用后的剩余产品

3.阶级划分:魁奈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论述了社会的阶级结构,他把社会分为

三个阶级:一是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的阶级(唯一的生产阶级),其中包括租地

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二是土地所有者阶级,包括地主及其从属人员、国王、官

吏和教会,三是不生产阶级(从事工商业的阶级),魁奈又称其为不结果实的阶级,

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人。

4.重农学派:重农学派是十八世纪50~70年代的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

创始人是魁奈,主要代表人物有魁奈和杜尔哥,重农学派以农业生产作为研究对象,

发展了布阿吉尔贝尔等人的重农思想重农学派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重农主义的经济

理论和经济纲领,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

5.年预付与原预付:魁奈把农业资本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年预付,即每年预付的资

本,如种子、肥料和工人的工资等;二是原预付,即几年预付一次的部分,如房屋、

仓库、耕畜、农具等

二、

1.简述魁奈《经济表》的成就与缺陷

《经济表》的贡献:

(1)分析出发点及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前提需要实物及价值补偿是科学的

(2)考察没有积累的简单再生产抓住了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关键

(3)把生产作为再生产来研究,把流通过程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把货币流通

作为资本流通的一个因素

(4)把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过程,各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工业农

业之间的关系都包括在再生产过程中

(5)分析再生产的6个假设条件是运用抽象分析法的成功范例

《经济表》的缺陷

(1)不生产阶级没有原预付

(2)社会总产品应该有70亿里弗尔而非50亿里弗尔(加上20亿里弗尔工

业品)

(3)不生产阶级不生产剩余价值(纯产品)

(4)除土地所有者工业品作为消费外,其他阶级没有个人消费品

错误的原因:

受重农主义偏见的影响,在理论上缺乏科学说明再生产问题的理论前提:价值

——C+V+M,实物——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品的部类

2.杜尔哥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魁奈的经济理论

①杜尔哥修正并发展了魁奈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学说:他叫魁奈等重农主义代表

对社会阶级结构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在重农学派把社会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

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的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即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业工人额

农业资本家,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

②杜尔哥对魁奈的“纯产品”的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达到了重农主义理论的最高

度:魁奈把“纯产品”不看成是劳动的产物,而说成是自然的恩惠。在这一点上,

杜尔哥与魁奈虽有共识,但他又强调这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的赐予,把纯

产品的生产和劳动联系起来,把纯产品看作是由农业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剩余劳动生

产物。

③与魁奈相比,杜尔哥相当完备地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他把基本收

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

3.重农学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重农学派的理论是资产阶级性质而具有浓

厚的封建主义外观?

重农学派的基本特征:一是“自然秩序”观。在重农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自然秩序”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重农主义整个学说的基础。当时,重农学派

的成员对于自己所主张的经济理论就是以“自然秩序”来标榜的,重农主义体

系的精髓是“自然秩序”思想而非重农思想,它贯穿于重农主义的全部理论

之中。二是重农思想。重农是法国政治经济学的传统。重农学派把农业看作物

质生产的自然基础,把农业看作唯一的生产部门,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农业部门

生产出来的。三是封建主义外观。重农学派的理论本质上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前夕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但他们的观点却带有封建主义的外壳,

重农学派成员始终认为自己是站在封建贵族利益的。所以,资本主义的实质和

封建主义的外观就构成了重农主义的体系的基本特征。

重农学派理论的资产阶级实质却获得了封建主义的外观,是重农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与外观的矛盾,对这一矛盾的简述如下:①重农学派理论体现了资产阶

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实质,主要表现在他们从资产阶级的视野对资本主义进行了

分析。②这个资产阶级实质获得了封建主义的外观。因为在重农主义体系中,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封建制度土地所有权的统治表现的,资产阶级的实质被

披上了封建主义的外衣。③因为法国当时封建制度仍居统治地位,封建贵族和

土地所有者还拥有巨大的权势,重农学派主要代表本身又都是封建贵族阶级,

他们与封建主义尚有割不断的联系,同时,资本主义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不成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重农学派的代表们的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

脱离封建主义观念的束缚和影响

4.为什么魁奈的产品理论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5.简述并评价魁奈的《经济表》

《经济表》是魁奈最重要的经济著作,它集中扼要地表述了魁奈几乎全部的重要经济思想。《经济表》第一次试图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魁

奈在“纯产品学说”基础上力图从三大阶级的交换关系上说明财富如何被创造

产得以周而复始地继续进行下去。实际上是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进行

了分析和研究。

《经济表》描述了一个理想的、自由竞争经济的商品与货币的循环流动。是对财富流动的第一次系统的分析,后来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经济表》还是

投入—产出分析的先驱现仍为经济学家们所广泛应用。

魁奈为分析“经济表”首先设定了以下前提条件:

(1)整个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农业经济

(2)社会划分为三个主要阶级

(3)社会资本所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

(4)各阶级之间的流通采取固定不变的价格

(5)商品和货币流通指在三个主要阶级之间进行,不考虑阶级内部流通

(6)不考虑对外贸易

6.简述并评价魁奈的资本理论

(一)关于资本的物质构成

1.把生产资料当做资本的唯一形式,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作为生产条件出现,生产条

件在劳动中表现为劳动工具,原材料等生产资料

2.对资本物质构成的评价(贡献—缺陷)

有利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从生产领域寻找剩余价值开辟了道路),但只指出了资本的一种存在形式,即生产资本,忽略了商品资本与货币资本,没有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握资本,没有把资本看成一种生产关系,从而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永恒化

(二)根据资本在流通过程中所采取的形式,把资本划分为年预付和原预付两种形

式:年预付是指每年一次的支出,相当于流动资本,原预付是指多年一次的支出,

相当于固定资本

对此种资本划分的评价(贡献—缺陷)

虽未提出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概念,但在实质上已做了区分,这种划分同社会再

生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并用资本周转时间长短作为划分标准,也是正确的;把年

预付和原预付作为生产资料特有的划分也是正确的,并且比斯密划分得更准,但缺

少了资本另外一种形式的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7.魁奈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纲领之间有何联系

8.杜尔哥对重农学派理论有哪些发展

(一)杜尔哥对阶级结构理论的发展

杜尔哥对魁奈三阶级的划分做了补充,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业资产阶级和农业工人,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工商业资本家和工商业工人,比较正确地区分了资本家和工人,认为资本家(企业家,制造业主,地主)是大量资本的所有者,他们靠资本使别人

为其劳动,通过垫支获取利润,工人除了能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别人以外,一无所

有,因而不能获得利润,只能靠出卖劳动获取工资

(二)杜尔哥对工资理论的发展

杜尔哥证明了工人为什么只能获得必要生活资料的工资,认为工资是指维持工人生

存所获得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证明的途径为:通过竞争方法——工资是出卖劳动

的价格——工人工资由劳动的出卖者和购买者共同协商决定——在劳动市场有大

量工人供选择——资本家购买讨价最低的劳动——工资只能维持工人生活必须的

生活资料价值

(三)杜尔哥对“纯产品”理论的发展

1.对纯产品来源理论进行了发展

一方面,承认魁奈的思想,认为纯产品来自自然和土地。另一方面,又认为纯产品是自然赐予劳动者劳动的礼物,只有农业劳动才能生产出纯产品

2.通过土地所有权同劳动者的分离来说明劳动者提供剩余价值的必然性

3.对利息,利润的认识

承认利息,利润这两个范畴的合理性,将资本主义的基本收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地租;为较高的利息率和利润率辩护,认为利息要承担风险,利润需

要投资者参加管理,付出行动,而地租是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不劳而获的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出版。是第

一部政治经济学巨著,标志着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面世,是资本主

义制度的生理结构和内在规律在理论形态上的科学反映。《国富论》的目的是阐明

财富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国富论》的框架

第一篇介绍了分工,货币价值与三个阶级的基本收入

第二篇论述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第三篇论述国民经济史

第四篇论述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五篇论述君主与国家的收入

2.斯密的教条:斯密认为,无论单个产品还是社会总产品,商品价值都只分解为工资、

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反过来,他用三种收入构成商品价值这种错误观点进行的分

析一直被后来几乎所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遵循,因此被称为“斯密的教条”

3.总收入与纯收入:总收入是一国全年的总产品,一国土地和劳动在一年中所生产的

全部生产物;纯收入是在总收入中减去维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费用后剩下的供

居民自有使用的部分

4.看不见的手:斯密论证,资本唯一的目的是谋取利润。资本家只在盘算自己的利益,

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他就不自觉得实现了社会利益。“在这场合,

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

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处于本意的情况下

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实现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机制,正是自由竞

争。

5.绝对优势:按照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原理,当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使用一种生

产要素——劳动时,如果刚好A国家在一种商品上劳动生产率高,B国家在这种

商品上劳动生产率低,则A国该商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按各自的绝对优

势进行专业生产分工并参与贸易,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这种贸易利益来

自专业化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

1.简述斯密《国富论》的中心思想、结构和主要内容

国富论》的目的是阐明财富起源及其产生和增长的条件。

《国富论》的结构为:

第一篇介绍了分工,货币价值与三个阶级的基本收入

第二篇论述资本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第三篇论述国民经济史

第四篇论述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五篇论述君主与国家的收入

就主要内容上来说,《资本论》囊括了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

2.斯密对劳动价值论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为:

①购买劳动决定价值:“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

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在于它所能购买或这配的劳动量。”即劳动是一切购买的价值尺度②耗费劳动决定价值:人们要取得任何物品,必须先精力一定的“辛苦”和“麻烦”,这种“辛苦”和“麻烦”就是生产产品必须付出的代价。物品价值大小与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对斯密两重价值决定理论的评价

贡献:(1)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中,突破了斯密以前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偏见。

认为耗费劳动是生产一切商品的劳动(2)区分了价值和价格,并从交换价值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从价格中抽象出了交换价值(3)把复杂劳动还原成了加和的简单劳动

缺陷:(1)在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上,将耗费劳动解释为辛苦和麻烦,而辛苦和麻烦事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没有一个不变的衡量的标准上,从而带有主观色彩(2)在购买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上,存在严重错误:从购买的物化劳动角度讲,实际上是用交换价值决定价值的观点表达意思,这就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交换价值不能决定价值,并且其本身由价值决定;从购买的活劳动角度讲,实际上是用工资决定价值,

这就变成了一种循环论证,因为工资本身体现为一定量的商品,这部分商品的价值决定还需确定,用一种待确定的价值说明价值是不对的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及课后习题解答 2

考试专用版 第一章 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 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对一切商品起着一种等同关系即等价关系的作用,从而成为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形态和货币性质的学者,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再进而过渡到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 3、古代罗马在农学上有哪些贡献? 在古代罗马,出现了一批奴隶主阶级思想家论述农业的著作,这些著作记述了农业经营的各种技术和经验,反映了农业中生产组织形式和社会关系。 克优斯·加图(公元前235—前149)是古代罗马政治活动家、大奴隶主,他当过罗马的元老。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的史书,已失)。加图认为,农业是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 玛尔库斯·铁伦提乌斯·瓦罗(公元前116—前28)是古代著名思想家,在欧洲文艺复兴时被称为古罗马第三大人物,与西赛罗和维吉尔并列。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认为,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比加图更注重维护自然经济。 珂鲁麦拉(1世纪中期)是古代罗马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论农业》(12卷)。珂鲁麦拉对农业经济很有研究,他的著作汇集了当时广泛的农业知识。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他已看到奴隶劳动不能使土地得到很好利用,因此,他一方面劝告奴隶主要改变对奴隶的态度,注意使奴隶对劳动产生兴趣;另一方面,他提出把农业交给隶农经营的主张,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这反映了罗马社会内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和发展。 4、评述“公平价格”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他说,我知道有这样的人,当他购买抄本时,看见卖主不

经济学说史_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说史期末考试题

重商主义:一方面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性商业的兴起,另一方面在英国为首的西欧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期出现的经济学说(经济思想)及经济政策的总称。 萨伊“三分法”:最先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划分为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部分,为了经济学的内容划分和体系的构建尊定了基础。 “戈森第二定律”: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人们对某种物品的需要,随着需要的不断被满足,所感觉到的享乐程度逐渐递减,知道最后达到饱和状态;2、边际效用相等规律,由第一个规律派生的,指在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达到最大限度享乐的方式。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要从一定量财货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就必须把它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得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他还认为,当环境使人发现新的享乐,通过自身的改进或影响外部世界就有可能增加他的总享乐。就是说可以增加新的享乐的途径。纯产品:物质财富本身数量扩大,就是农业中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这样的生产过程,除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工人的生活资料和农场主的生活资料外,还有剩余产品。这里所说的剩余产品就是“纯产品”。 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现有商品量中那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加量或次一可能加量的效用程度。随着一个人拥有的商品数量的增加,最后效用程度是逐渐减少的。价值的大小就是取决于最后效用程度的大小,即边际效用的大小。 斯密的教条:斯密价值规定中的一个错误公式。按照这个公式,商品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取决于工资、利润加地租的所谓“三种收入”,即三种收入构成商品的价值。对以后的政治经济学影响甚大。 代用原则:生产者的知识和经营能力所及,他们在每一场合下都会选择最适合的生产要素,使这些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一般都小于可以用来替代它们的任何其他一组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总和。 菜单成本: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指零售商对价格调整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刷它的产品价格表,向客户通报改变价格的信息和理由;所有这一切都会引起一笔开支和费用.虽然菜单成本的数值并不大,但是,如果菜单价目表变动的次数很多,那也会给厂商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使顾客感觉不快和麻烦等。 信贷配给:是指在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因无法或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的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到平衡。 价格粘性: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工资粘性指工资不能迅速调整。 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1)对获取和增加货币财富方法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2)对生产的态度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忽视生产。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生产→重工主义。(3)对货币的认识不同。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把货币看做贮藏手段,以贮藏货币的形式积累财富。晚期重商主义:开始把货币看做货币资本以及在运动中自我增值的手段,主张把货币投入流通以带来更多的货币。 重农学派学说的特点:⑴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认为只有农业才会创造财富。坚决反对重商主义。⑵把“自然秩序”的学说作为整个学说的基础。他们认为凡是符合自然秩序的社会都会健康发展,反之,违反自然秩序社会就会处于病态。⑶他们的学说带有浓厚的封建外观,重农学派的学说虽然在本质上看是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但从表面上看却有着一块封建招牌,他们把自己说成是封建阶级的代言人,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的身上。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1)工资是“劳动的价格”。劳动作为商品,也同其他一切商品一样,有它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2)工人及其家属的生存和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3)给劳动者高工资。主张“劳动工资是勤勉的奖励”,给劳动者以较高的工资。

西方经济学说史答案B新

重庆文理学院试卷答案专用纸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一、名 词解释 (本大 题共5 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评分参考】 考生答题所用词语、句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可给 承担单位: 课程名称: 《西方经济学说史》 试卷类别: B 卷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 适用层 次: 适用专业: 2008思政 命 题 人: 刘兵 命题时 间: 2011 年 5 月 26 日 命题须知:评分标准和要求明确,参考答案全面、准确。 阅卷须知:阅卷用红色墨水笔书写,小题得分写在每小题题号前,用正分表示,不得分则在小题题号前写0;大题得分登录在对应的分数框内;考试课程应集体阅卷,流水作业。

分。 参考答案 1.重农学派——18世纪50—7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派,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为魁奈和杜尔哥,是在反对重商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农学派的最高信条和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自然秩序”。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在于阐明自然规律,使人为秩序符合自然秩序,认为实现自然秩序的惟一途径就是废除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实行经济自由。(2分)重农学派理论体系的核心和基石是“纯产品”学说,在社会的各个部门中,只有农业部门才能提供纯产品。所谓纯产品,指农业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减去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资料(种子等)和生活资料(工资等)后的剩余产品。农业之所以能提供纯产品,是土地和自然力发生作用的结果。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重农学派的剩余价值学说。在纯产品学说基础上,重农学派划分出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和地主阶级三大阶级。重农学派还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考察,这种考察集中体现在魁奈的“经济表”中。(3分) 2.斯密教条——又称斯密信条,指斯密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上的错误观点。斯密从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断言商品的价值(包括个别商品和全部社会商品)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由于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它是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而支付的可变资本v;利润和地租则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m的两种特殊形式,所以,斯密把商品价值只分解为v+m。斯密的这个观点被后人称为“斯密教条”。(3分)斯密教条把商品价值分解为三种收入,这样就把生产资料价值即不变资本c部分排除掉了。“斯密教条”从商品价值中丢掉了生产资料部分,无法说明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的实现,从而堵塞了正确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道路。(2分)

外国经济学说史课后习题.doc

1、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区分“经济”和“货殖”的? 2、重商主义有哪些基本思想?早期和晚期有何不同? 3、威廉配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4、试评述布阿吉尔贝尔的主要经济思想。 5、重农学派思想体系有哪些特点?试析重农学派的纯产品学说。 6、杜尔哥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魁奈的经济理论? 7、如何看待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 8、简述斯密的价值理论。 9、简述斯密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0、李嘉图在价值理论上有哪些成就与缺陷? 11、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在历史与现实上的意义。 12、西斯蒙第是怎样论述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的? 13、简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14、萨伊定律评述。 15、马尔萨斯和西斯蒙弟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和对策有何不同? 16、谈谈李嘉图学派解体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17、简评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价值论。 1、亚里士多德是如何区分“经济”和“货殖”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这种财富也是有限的,是合乎自然的。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 3、威廉配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配第在政治学说史上的巨大历史功绩之一,就在于他第一次较为系统地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并由这一方法出发,试图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由此把政治经济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 (2)一般经济理论 价值理论 配第在价值理论上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他在考察地租问题时阐述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还进一步讨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分配理论 1)工资论 工资论是配第分配论的基础,实际上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最低限度理论后来成为整个古典经济学派分配论的基本之一。 2)地租论 地租被看做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配第的地租理论也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 3)利息和土地价格 他给土地价格作了定义上的规定,土地价格不过是资本化的地租,这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货币理论 在货币本质问题上,配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到货币的一般等价物作用。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 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 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 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 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3)无声的农具—马车。 4,公平价格:奥古斯丁提出了公平价格的概念,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 相符的价格。 三.问答题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答:(1)色诺芬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其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其著作之中。 (2)《经济论》中,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1)中。2 3 4 D、拉弗 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罗宾逊 B、萨缪尔森 C、卢卡斯 D、拉弗 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 B.自由放任 C.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色诺芬 D.苏格拉底 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着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1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是什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威廉?配弟、庇古、熊彼特; 2、均衡价格论、交易成本、经济自由; 3、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4、供给会自行制造需求、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 5、享乐递减定律、享乐均等定律、享乐扩充定律;

经济学说史章节课后答案及名词解释

第十一章 19世纪30-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 1、西尼尔的价值论 西尼尔反对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效用、供给有限性和可转移性三个因素构成。效用是直接或间接产生快乐和避免痛苦的能力。一种物品随供应量增加,效用越来越小。价值生产三要素中劳动和资本的供给是有限的。劳动者的劳动是对快乐与自由的牺牲,资本家的资本是资本家欲望的节制,个人消费的牺牲价值就由这两种牺牲生产出来。他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先驱。 2、节制论 西尼尔在价值论基础上提出了节制论。节制是指资本家牺牲了目前的享受,把可以自由使用的那一部分资本,不是用于非生产性的使用,或者是宁愿有计划地从事收益在于将来,而不是在于当前的生产。因此,西尼尔认为,“所谓生产成本,我们说的是生产所必要的劳动与节制的总和”,商品价值就是由这种生产成本决定的,它包括劳动得到工资,节制带来利润。 3、约翰·穆勒的生产规律与分配规律 约翰·穆勒认为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具有不同的性质。他说:“财富生产的法则和条件具有自然真理的性质。它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论人类生产什么,都必须按照外界物品构成人类身心结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的方式和条件来生产。”“财富的分配要取决于社会的法律和习惯。决定这种分配的规则是依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见和感情而形成的。这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家内是很不相同的。” 4、工资基金论 约翰·穆勒认为短期的工资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也就是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取决于维持雇佣劳动生活的资本的数量,即工资基金和要求就业的劳动

者人数的比例。最低工资的规定,不能超过平均工资水平。由于工资基金的数量是一定的,因而总会有一部分失业工人存在。除了增加用于雇佣劳动的总基金数量以外,工资率是不能上升的。 5、凯里的再生产费用价值论 凯里认为,在一切发展的社会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改良,降低了再生产的费用。再生产一种产品所需要费用的减少,已经不可能交换到比再生产时所需费用更多的价值量。因此,生产费用不再是价值的标准,而价值则是由再生产费用决定的。再生产费用包括人类在控制自然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等生产资料,以及耗费的劳动。因此,再生产费用也就是由劳动者的工资和资本家的利润组成。 6、巴师夏的服务价值论 巴师夏认为,“价值就是两项交换的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世界上第一次有价值观念这样一种情况:某人对他兄弟说:‘你替我做这事,我帮你做那事’。他们两人都同意了,因为这时人们第一次可以说:两项交换的劳务价值相等。” 课后答案 1、简评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西尼尔认为,政治经济学所依据的一般事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基本命题: (1)每个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牺牲取得更多的财富。 (2)限制世界上的人口的原因,不是由于精神上或物质上的缺陷,就是出于人们按照不同风俗习惯的要求,担心财富可能会不足以适应他们需要的顾虑。 (3)劳动的力量和生产财富的其他手段的力量,借助于将由此所生产的产品作为继续生产的工具,可以无限地增加。 (4)假定农业技术不变,在某一地区内的土地上所使用的增益劳动,一般会产生比例递减的报酬。 在西尼尔看来,上述四个基本命题中,第一个命题是意识的问题。它在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万有引力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一样。其他三个基本命题,则是观测的问题,是对第一个基本命题的注解。西尼尔对政治经济学四个基本原则的提出和论述只不过是旧的功利主义、马尔萨斯人口论以及萨伊经济学说的继续和发展。但是,其中关于生产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适销对路,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增加财富生产,集中劳动和其他生产手段的力量,促进生产的发

经济学说史_试题选择简答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A ) A、消费不足 B、有效需求不足 C、生产过剩 D、储蓄过多 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 C ) 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B、《赋税论》 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 D ) 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 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 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 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 B ) A、重金主义 B、重工主义 C、重农主义 D、重币主义 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 C ) 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 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 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 A、凡勃仑 B、富兰克林 C、亨利?乔治 D、克拉克 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马歇尔 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C ) A、李嘉图 B、威斯特 C、安德森 D、华莱士 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 C ) A、亚当?斯密 B、詹姆斯?穆勒 C、萨伊 D、西尼尔 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 B )

A、19世纪初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初期 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D ) A、物品的客观效用 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 C、物品的生产费用 D、物品的主管效用 12、亚里斯多德认为( B ) 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 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 A ) A、供给最重要 B、需求最重要 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 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 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 D ) A、约翰?洛克 B、大卫?休谟 C、威廉?配第 D、托马斯?格莱辛 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 C ) 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 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 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 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 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C ) 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 C、约瑟夫?马西 D、约翰?洛克 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 B ) A、大卫?休谟 B、范德林特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 D ) A、历史演绎法 B、抽象演绎法 C、经验归纳法 D、历史归纳法

经济思想史1-10章课后答案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 1、它们分别是传统惯例、权威、强制方式、市场。它们不都存在经济学范围类,也有跨学科的。 2、是一种正常的划分,因为它们符合主流的现代经济学的要求。两者之间没有研究先后之分,因为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微观经济理论始于对个体的分析,并且扩大到对社会的分析。宏观经济学始于对社会的总体分析,并向下发展到对个体的分析。 3. 两种主张都正确,他们并不矛盾,无论什么历史总是有趣的,它是一面镜子,通过前人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新发现,使问题更明晰,况且关于如何解决稀缺性的经济学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4、 相对论者在处理某项经济理论时,会注意构建那个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也就是说研究方法是概念和历史的结合,不注重谁对谁错 注重概念从错误到正确(逐步趋向真理)的过程,而绝对论者注重由错误到正确(逐步趋于真理)的过程。 5、 通过指出不足和矛盾,它们给主流观点传授花粉,使其保持正直和诚实。例如马歇尔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能够看见主流发展和非主流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糅合历史导向的经济学家和抽象的理论家之间的竞争主张,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 6. 他认为私人财产在社会中发挥着有益作用,不应当制定规则来限制私人手中的财产数量,他一方面谴责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同时又认可私人财产的权利,亚里士多德赞同在更宽泛的背景下看待经济活动,通过减少消费改变人们的态度,来对待稀缺性的问题 7、 戈森关于边际效用的著作虽然先于杰文斯、门格尔与瓦尔拉斯的著作,但是没有后者影响的巨大,作者就没有将他的包含进来。

9、 实证经济学是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而规范经济学关注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是经济学的哲学分支,经济学艺术关注政策问题,它将经济学的科学性和规范经济学联系起来。 10、 减少无知;在经济思想史中其实研究的是货币、物价、供给、需求这些永恒的主题,但我们先人在不同时代提供的新经验、新概念、新推理。这会启发我们,并提高和改变我们的认知。 第二章 1、 管仲的思想表明经济观点没有独立于制度结构的直接政策含义。变革制度结构,就改变了政策含义。现在中国在经历一场重大的经济改革,我们可以借鉴当初管仲那样积极构建政策来适应他所处时代的制度结构的方法来实行经济改革。 2、 不是考虑经济体的稀缺性,将经济体的更多问题的解释用于调和与宗教的关系,不明白边际效用。 3、 利用惯例、权威来配置稀缺资源不是达到资源的合理高效的利用而作为一种强权手段,使资源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无法做到公平和公正,但是利用市场来配置资源是以价格为信号来实现的。 4、 不适当,因为无论是在过去和现在的经济活动中,都或多或少包含四种分配的方式,这就会使经济学和政治、社会相关,且经济学包含人的种种选择性问题,自然跟心理学有关。 5、 关注生产者和家庭有效管理方面,而不是经济体社会层面上。 6、 亚里士多德认为私有财产作为一种动力,会导致更多的经济活动。他一面认可私有财产的权利,又一方面谴责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 7、

经济学说史课后答案

人大版经济学史重点习题答案(2007-07-05 23:11:01) 一,简评从配第到休谟、马西在经济学史发展中的作用? 配第:(1)第一次较为系统的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并由这一方法出发,试图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由此就把政治经济学史以其他学中独立出来,马克思称其为现代经济学史的奠基者。(2)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价值论的基础,开创了探讨价值,剩余价值的正确道路。(3)进一步考察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地租、利息和土地价格问题,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休谟:关于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代表马西:在政治经济学史说史上第一次系统的考察了利息与利润之间的关系,提出利润是利息的基础,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总是要由利润来决定。 二,威廉·配第在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1,政治经济学史的方法:第一次为系统的讨论了政治经济学的方法问题,马克思称其为现代经济学史的奠基者。2.价值理论方面:A第一次有意识的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价值论的基础。B他曾明确指出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这一事实。C在劳动价值论方面提出了不少科学的见解,开创了探讨价值,剩余价值的正确道路。3.分配理论:初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利益在经济上的对立,为古典分配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A关于工资,提出了最低限度工资理论B 关于地租,配第的地租理论就是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他还考察了级差地租问题,提出了有关级差地租的最初概念C 关于利息和土地价格,配第把利息称为“货币的租金”,还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探讨了土地价格问题4.货币理论:在货币本质上;基本职能,货币流通量问题 5.经济增长理论 A 财富观念问题上,把对财富源泉的分析,由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并把劳动看作财富的主要源泉B还详细考察了影响一国财富增进的因素,他主要讨论了三种因素,即劳动生产率,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数,赋税政策 二.坎蒂隆的重农理论有哪些? 答:1.农业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土地耕种是一国所有阶级和居民生存和致富的源泉;2.社会总产品流通的初步考察,初步阐述了土地所有者的支出与国民生活的关系;3.农业年产品决定一国人口的规模和变化。 一.简述魁奈《经济表》的成就和缺陷? 答:成就:1.运用抽象法;2.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是以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3.把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受生产制约4.把各阶级收入的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的消费,以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缺陷:1.片面地把农业视为惟一的生产部门,把地租作为剩余价值的惟一形态; 2.只把资本划分为“原预付”与“年预付”,没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因此,不能正确地分析剩余价值的来源,不能科学地论证“纯产品”的真正来源; 3.没有把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的两大部类,而是把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 4.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在工业生产中只有“年预付”而没有“原预付”,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杜尔哥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魁奈的经济理论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的发展:1.修正并发展了魁奈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学说,(把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各自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段,即把生产阶级划分为农业工人和农业资本家,同时把不生产阶级划分为工业工人和工业资本家。)2.对魁奈的“纯产品”理论有重要的发展,达到了重农主义理论的最高度。虽承认纯产品是自然的恩赐,但又强调这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劳动的赐予3.相当完备得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收入。他把基本收入划分为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他对工商业利润和放债人获得的利息,不像魁那样仇视 一.评价斯密的剩余价值理论 1.斯密最早地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结于剩余劳动,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斯密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缺点之一,是他不能用劳动价值论科学的阐明剩余价值的占有是怎样发生的,不能证明劳动与资本相交换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 二.评论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经济学说史试题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2、简述魁奈的“经济表” 3、斯密的三个阶级、三种收入学说评述 4、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利益说、比较利益说 5、试论李嘉图地租理论及其意义 注:五道题目中任选四题作答,每题25分。 课后答案 1、如何看待重农学派学说的历史地位及其特点? 重农学派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理解,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其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要点上:第一,他们分析了资本在劳动过程中借以存在并分解成的各个物质组成部分(工具、原料等);第二,他们研究了资本在流通中所采取的形式(年预付、原预付),并且一般地确立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之间的联系,从而把对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直接生产领域,为分析资本主义奠定了基础。 重农学派的学说的两个重要特点:“自然秩序”观念的重要地位以及封建主义外貌和资本主义实质的矛盾 四、重农主义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重农主义学派继承和发展了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借鉴了重农学派的先驱者之一布阿吉尔贝尔的一些见解和原理,创立了比较完整的重农主义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魁奈杜尔阁

三、特征: (一)重农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指出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都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自然秩序”:指出:“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二)重农主义学说是具有封建外观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 (三)重农主义学说重视农业,反对重商主义,大力提倡经济自由,为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开辟道路。 四、影响: (一)重农主义者的“自然秩序”思想给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任务。 (二)魁奈的等价交换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交换是等价的,那么财富的源泉就不可能在流通领域,这不仅击中了重商主义的要害,而且使他把自己的研究重心转移到了生产领域,为他首次系统地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提供了可能。 (三)魁奈的纯产品理论为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四)魁奈的资本理论中把资本和生产直接联系起来,抓住了生产资本,这样也就抓住了资本具有决定意义的形态,从而为从生产领域探寻资本的作用和意义,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开辟了道路。 (五)魁奈的《经济表》的科学成就对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学说的创立有重要的批判继承意义。 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说 一、理论来源: 他继承和发展了英国自配第以来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先建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二、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三、特征: (一)他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经济自由,增加社会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二)他最先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探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从经济上考察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

经济学说史课后题姚开建第二版

经济学说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参考答案 1、“古典经济学”术语有哪些不同的界定? 古典政治经济学(也称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是由马克思最早提出来的,并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所沿用。经济学家们对古典经济学这一术语含义以及其所包含的范围有不同的认识。概括来说对“古典经济学”包含的范围的不同界定有以下四种:第一种界定:根据马克思的规定,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从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也即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 第二种意见是丹尼斯.奥布莱恩(Dens O'Bren)认为是从斯密到约翰.穆勒。第三种意见是罗伯特.伊格利(Robert Eagly)认为是从18世纪50年代的重农学派到边际革命。 第四种意见是凯恩斯认为应该从李嘉图的前辈到20世纪30年代。(关于古典经济学的范围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一卷第474-475页,教材中有这四种意见。) 2、为什么说配第在近代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价值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基础,配第在政治经济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历史功绩在于,在近代,他第一次有意识地把商品价值的源泉归于劳动,从而奠定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第一,他提出了“自然价值”“自然价格”、“政治价格”“实际市场价格”这四个术语,他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第二,他用具体论证来阐述劳动价值论。他说:“假如一个人能在生产一蒲式耳谷物的时间内,将一盎斯从秘鲁银矿中采出来的白银并运到伦敦来,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 第三,指出商品的价值量同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事实。.第四,他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认为劳动和土地共同创造价值。 3、怎样理解“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配第在探讨商品价值时,从使用价值角度考察财富,认识到作为物质的财富,不仅需要人类劳动,还要依靠自然界及其自然力,或者说还要依靠土地。因此,配第说:“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对于物质产品,从使用价值角度这样考察是正确的,但如果用土地和劳动来共同说明价值就出现矛盾了,导致了价值二元论,和配第前面所主张的劳动价值论相矛盾。因为土地和劳动是不能加以比较的两种因素。 马克思说:“配第已经意识到他的发现的重要性及其在具体应用上的困难。因此,为了达到某些具体的目的,他也试走另一条道路”,即“必须找出土地和劳动之 间的自然的等同关系,以便价值可以随意'在二者之一,或者更好是在这二者中 表现出来”。配第为了找出这种等同关系,做了一个假设,但并没能清楚的解释这句话,并在价值的探讨中走入了迷途。所以,配第的这句话混淆了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违反了他自己关于价值是由耗费在生产商品时的劳动时间决定的正确结论。

经济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解释下列概念 稀缺:稀缺性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稀缺具有绝对性,任何社会和时代资源都存在稀缺;稀缺具有相对性,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总是稀缺。 自由物品:是自然界存在,人类可以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 经济物品: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即必须耗费一定资源、借助生产工具通过劳动加工生产出来的物品。 微观经济学:又称个量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个别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等。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利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国民经济中各个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2、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的性质 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存在与社会主义思想相对立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有对社会主义有用的经验总结和管理方法的另一面。(具体可展开阐述) 即使以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用部分而论,它是否真正有用还要看它是否适合我国的国情。由于国情的差异,对西方有用的东西未必在我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3、怎样理解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资源稀缺状况下,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 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的欲望和需求的无止境和多样性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基本矛盾,分析与解决这一矛盾冲突就是经济学的基本任务。经济学实质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它主要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以使有限的资源能更好的满足人类多样化的需求。因此,西方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状况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 4、现代西方经济学试图解决的基本经济问题有哪些 现代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试图解决的问题;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 b.采用什么生产方法,即怎样生产的问题 c.为谁生产,即收入分配问题 (2)宏观经济试图解决的问题: a.总体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失业和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b.国民经济总量及各项总量的相互关系,如: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总就业量或总失业率、全社会消费量、投资、储蓄、物价水平、利息率,以及这些变量的增长率和波动率等。 5、什么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概念需具备哪些条件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条件:一,资源本身有多种用途;二,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且不受限制;三,资源能够充

经济学说史心得及思考

经济学说史心得及思考 这个学期选修了经济学说史这门课程,它是关于经济思想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前古典经济学时期、古典经济学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现代经济学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及各个经济学流派的经济思想和观点。其中有些经济学家的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并引发思考。 1、古希腊的经济思想 这个时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出现三位很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苏格拉底、色诺芬和柏拉图。苏格拉底具有唯物主义观,认为人生最主要的目的是道德生活,在伦理的范畴,财富应该是获取幸福的手段,不能当成目的。色诺芬则用对话这一文学形式创作了《经济论》一书,后来成为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论述经济的著作。柏拉图拥护斯巴达贵族政治,反对雅典民主政治,他的《理想国》一书让我们看到尖锐的社会矛盾正动摇着奴隶制度,从唯心主义哲学出发,提出所谓跟人类理性相一致的在正义原则下来组织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国家,把农业看做基础;他的《法律轮》主张平分土地,归属居民;他把社会分成三个阶层,及执政者阶层、保卫者阶层和提供营养阶层,没有把奴隶列入其中,而是视为工具。 斯格拉底的道德观念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追求道德生活,培养高尚情趣,讲究自身素养,而不是一味拜金,成为金钱奴隶,失去获得快乐的源泉,了解货币的本质,衡量价值的尺度,以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色诺芬用易于更广泛人群接受的文学形式向我们反映他的经济思想和 对经济活动的主张,重视农业,拥护自然经济,反对雅典所采取的发展商业和货币经济的方针;根据奴隶制自然经济的要求,确定了奴隶主的经济任务,主张把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辟为一门专门学问,认为主持家务是妇女的天职,家政训练应该成为女子教育中的特别项目;虽然他著作等身,但他的观点和思想以及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一直备受争议,但无可否认他大量著作中所体现的经济学思想给经济学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柏拉图是多领域的集大成者,他重视农业,符合当时自然经济占主导的社会背景,希望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国家,在当时的条件下,几乎是不不可能实现的,在他划分的三个阶层中,没有把奴隶划进去,而视其为工具,忽视了平等、人权等观念,这与他所生活的环境以及时代背景有极大联系。 2、重农学派观点的进步与缺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