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建议

关于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调查与建议

“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硕果累累,社会发展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我市多项经济指标增速有所下滑。如何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深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繁荣幸福新三河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远赴外地,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具体调查与建议如下:

一、“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形势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六年间,GDP先后跨越了200亿元和300亿元大关,六年两大步,总量翻一番。GDP由“十五”末的139.4亿元,在2007年跨上200亿元大关,在2010年跨越300亿元大关,达到314.3亿元,2011年全市GDP达到375.4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6年的9.3:58.5:32.2发展为2011年的7.8:60.3:31.9。二、三产业呈现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

(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2009年突破30亿元,2010年突破40亿元。2011年财政收入达到56.9亿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增长29.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8亿元,是2006年的5.7倍,年均增长38.3%。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410.2亿元,是2006年的3.2倍,年均增长26.7%。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32.6亿元,年均增长33.7%。

(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步扩大,推动经济迅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我市将投资增长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狠抓优势项目,加大了基础设施、旧城改造、工业技改等方面的力度,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总量由2006年的92.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56.3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27.2%。

(四)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又好又快,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由2006年的135家,发展壮大到2011年的182家,增加了47家。201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82.4亿元,是2006年的2.8倍,年均增长18.9 %;实现利税59.4亿元,是2006年的2.9倍,年均增长26.9%。

(五)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实际利用外资稳步增长。2011年末,实有三资企业129家,比2006年增加29家。实际利用外资10525万美元,是2006年的1.3倍,年均增长3.5%。出口总额由2006年的7139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3138万美元,增长0.8倍,年均增长17.7%。

综合分析,“十一五”以来我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更趋优化,对外开放全面拓展。客观审视,虽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异常严峻,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坚实基础。面对困难,要坚定信心、科学研判、沉着应对、主动作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与思路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经济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适应新形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我们要在尊重历史发展和客观实际的基础上,着眼于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势,找出制约我市科学发展的因素和问题,并进一步明确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与思路。具体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一)从三次产业比分析,结构性矛盾突出,要坚持二三产并重的发展战略。综合分

析“十一五”以来三次产业结构走势(如图1)。

2006年—2011年三次产业占GDP比重走势图(图1)

⑴产业结构性问题突出。分析发现“十一五”以来我市第一产业处于较为平稳发展态势,但所占比重逐年降低,由2006年的9.3%下降到2011年的7.8%。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始终高于50%,最高年份为2011年的60.3%。作为经济高度发达后必然要成为支柱产业的第三产业,虽然总量不断扩大,但所占比重始终处于30%—40%上下波动状态,还未形成加速上扬的态势。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三产比重应高于二产。大体上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三产在产业结构中占比应该达到40%以上。我市2011年人均GDP已经达到10834美元,而我市的三产在GDP中占比仅为31.9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3.1%)11.2个百分点。现阶段,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的过渡阶段,工业经济仍然是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三次产业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产业综合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发达的工业更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作保障,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必须以强大工业基础作为支撑。由此可见,虽然我市近年来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但产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此,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具体方向为坚定不移的实施二、三产业并重的发展战略,使我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转向二、三产共同推动。⑵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亟待优化。近年来,虽然整体上第三产业发展较为平稳,但从第三产业内部来看,发展后劲不足,房地产业独大的现象依然存在(如图2)。

2009—2011第三产业增加值内部结构分析图(图2)

近三年来,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部第三产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1.0%、46.5%、44.7%,而代表新兴三产的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6.4%、16.7%、16.3%。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为我市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增长点,同时为地方税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0年我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2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位,首次超过了迁安,成为河北第一县。房地产收入在全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如图3)由2006年的16%提高到2011年的41.9%,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31.2%提高到2011年的66.6 %

(图3)

(2010年房地产税收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高达71%)。也就是说,2011年地方可支配财力中66.6%的份额是由房地产贡献的。但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房地产税收增速呈现下滑态势。由于房地产占三产比重和房地产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过大,房地产税收的下滑将直接影响全市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随着近几年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燕郊地区人口急剧膨胀,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将难以支撑。为此,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科学发展房地产。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结合我市特殊的区位优势,房地产业发展思路要由单纯“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向“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和保障刚性需求并举”的方向转变,科学、适度发展房地产,使我市的房地产业发展与全市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城镇化建设步伐相匹配。第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是要大力发展如香港胜记仓、港中旅海泉湾、有研总院等投资10亿元以上的超大优质型现代服务业项目。同时,以公务机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进一步提高我市产业层次和规模。第三,全面推进传统服务业高端发展。要瞄准京津市场需求,承接京津辐射,着力提高我市餐饮娱乐、康体休闲、医疗健康、观光旅游等服务业规模和层次,提升我市三产的竞争力,推动三产高端化发展。同时,注重三产发展的原则性、灵活性相结合,既依法严格监管,又灵活扶持服务,使我市三产逐步做大做强。

(二)从投资结构分析,投资结构不合理,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

2006—2011年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图(图4)

从近六年的投资结构数据可以看出(如图4),第一产业投资所占比重微乎其微,第二产业投资所占比重由2006年的42.3%快速下滑到2010年的13.6%(2011年工业投资占比较高,不具代表性,是因为房地产受挫,工业占比上升),特别是工业投资的不足直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投资与第二产业投资的走势正好相反,呈现加速上扬的态势。三产投资占比由2006年的57.7%提高到2011年的65.9 %。而三产投资中主要投向了房地产领域,房地产投资占三产投资比由2006年的52.3%提高到2011年的61.5%(2010年这一比重高达80%)。由于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我市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二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可持续性不强。为此,对投资要加强宏观调控与引导,第一,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科学编制和精心组织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点行业发展规划,体现和落实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方向、要求。同时,制定相应的投资政策,按照不同功能区的发展方向引导和调整投资项目。坚持先有规划、再有计划、后定项目,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力。第二,加强政府对投资方向的引导。加强投资总量控制,不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定期发布政府对投资调控目标、投资政策和重点行业投资状况、项目审核结果等投资信息。通过政策引导和加强服务,大力引进和鼓励外资、民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重点产业和领域。第三,促进节能减排和土地集约利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把好项目审核关,认真落实各类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改善各类要素的供给状况和配置效率,优先保证产业政策鼓励的建设项目用地。严格投资准入门槛,严格执行环保准入标准,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倒逼机制,限制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项目投资。

(三)从资本构成分析,经济外向度低,要用外资带动内资。当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都将利用外资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逐步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各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与昆山市相比较,昆山市实际利用外资由2006年的11.72亿美元发展到2011年17.54

亿美元,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而我市2006—2011年实际利用外资始终徘徊不前,基本在1亿美元上下波动。2011年末,昆山外资企业为1279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73.5%;全年完成产值6856.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93%。而我市2011年末实有外资企业为129家,目前投产企业59家,投产企业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32.4%;全年完成产值75.5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为13.0%。2011年昆山经济的外向度为221.5%(经济外向度=当年的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而我市仅为18.3%。从利用外资的角度分析,我市经济外向度与昆山相比存在明显差距。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洗牌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好地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尽快拉长利用外资这块“短板”,巧借外力,激活内力,以外资带内资,推动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一方面,要建好环境。积极学习借鉴昆山“开发区就是昆山,昆山就是开发区”的“经营城市”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燕郊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工业新区、经济开发区、机场建设办的园区发展规划,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全面完善水、电、讯、路、气、暖、污等基础配套设施,筑巢引凤。另一方面,要强化招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营造“大招商、招大商”和“亲商、安商、富商”的舆论氛围,不断适应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新变化,要创新招商理念,采取组团式、链条式和集群式引资新思路,把抓好招商引资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结合起来,与推动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再造发展新优势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从产业类型分析,传统与高新“双轮驱动”不强,要“两手抓两手硬”。截止2011年底,我市共有印刷装订、机械制造、建筑材料、交通运输为主导的四大传统产业1200家,规上企业仅为50家,占传统产业总数4%。2006—2011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5亿元、2.63亿元、2.89亿元、3.10亿元、3.20亿元、3.21亿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21.6%、14.0%、10.9%、9.8%、7.3%、6.9%、5.6%,总体看“十一五”以来,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幅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呈逐年递减之势。这表明,四大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低。截止2011年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0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44 %,纳税8.12亿元,占2011年全市税收的14.8%。近年来,我市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所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偏少,产业层次相对偏低,产业品质不够好,市场竞争力不够强,龙头带动作用不够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够大。总体看,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双轮驱动力不强,要“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要立足当前保增长,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定期调度、强督力导,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技改扶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顺势而为,主动转型,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潮中,迅速抢占先机。在当前中央宏观经济政策更偏向于“保增长”背景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投入少、见效快,既能迅速助力“保增长”目标的实现,又能吸纳就业,稳定民生。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促发展,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五)从项目发展层次分析,过度倚重大项目,要抓大不放小。⑴从招商引资的现状看,“十一五”以来竣工及在建亿元以上项目累计达371个,总投资达1265.9亿元,相继引进建设了以中兴通讯、晶龙实业、世原精工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大项目,以及燕达国际健康城、汇福国际健康中心、港中旅、安邦保险、韩国首尔园、胜记仓物流为代表的一批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市域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十一五”以来累计成功申报省重点建设项目110个,总投资1380亿元,项目个数和投资额均位居省、廊坊前列。与优质大项目建设形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市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形成了大项目发展热火朝天,中小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的“一头热一头冷”现象。⑵从政策扶持角度看,重视为大项目发展提供土地、基础配套等要素支撑和金融、信息、环境

等服务支撑,而一大批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当前经济低迷的形势下,用工难,融资难,经营难,生存发展环境不佳。目前,我市共有中小企业3696家,如果我们通过政策、技术、资金的扶持,解决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难题,帮助中小企业度过经济“寒冬”,每家企业每年增加10万元税收,全市每年就可增加3.7亿元税收。⑶从完善产业链条看,近年来,我市虽然引进了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有的集团企业内部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对我市中小企业的拉动不强;有的只在三河从事产业链上某个环节的生产经营活动,上下游产业全部在三河之外,我市中小企业与之配套程度低。由此可见,从项目发展层次上分析,要坚决克服过度倚重大项目,忽视中小企业发展的理念,坚持抓大不放小的策略。就是要在坚持抓好优质大项目招商引资的同时,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的扶持,积极培植发展速度快、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使之由小变大,由弱到强,为“保增长”做贡献;强化产业链招商,在着力引进龙头大项目和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快速跟进,形成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链条。还可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合作等形式推动本土中小企业主动与龙头大项目对接合作、配套服务,最终形成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配套服务龙头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关联度大,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百亿乃至千亿元产业集群。

三、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制定上,既要科学、切合区域发展实际,又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扶持上,在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的情况下,舍得拿出“真金白银”扶持企业发展,为企业“添衣保暖”。例如昆山市委、市政府超前捕捉到了经济发展的“寒意”,自2011年1月1日起,从鼓励企业做大规模、快速成长、多做贡献、加大社会投入、建立创新平台、加快技术进步、发展绿色经济、上市融资、发展服务经济等9个方面,果断制定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力促经济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截至目前,短短一年半的时间,昆山市就对市域内241个项目给予了奖励扶持,奖励资金高达2.1亿元。可以说昆山扶持企业发展看得准,下手早,力度大,真正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强大的后劲。再如,宁波打响了全国涵养税源、刺激经济发展的“第一枪”,首家出台清费减税26条新政,企业最多可获40%税收返还。近期,河北省政府也制定下发了《关于支持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十条意见》,廊坊市要求三河和霸州设立每年不少于1000万元的技改专项资金,并要求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廊坊市政府也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我市要结合自身实际,很好的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政策要求,切实推动我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

(二)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区域发展新优势。此次市政协调研组赴昆山、杭州开发区实地学习考察,按照当地的要求,均未安排进入企业实地参观。当地党委政府为给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明令规定,凡省级以下党政考察团无特殊情况,均不安排入企参观。昆山开发区至今还在实施“封区管理”,各级执法执纪部门不得随便进入企业检查,确需检查,要事先征得开发区管委会有关部门的同意。昆山、杭州“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的氛围十分浓厚。我市近年来狠抓发展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昆山、杭州等地相比,我们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吃拿卡要”、以管人者自居、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以致燕郊高新区少数企业外迁到京津及周边地区。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门会议,集中开展了“效能三河”专项治理活动。建议:我市对优化发展环境建设要持之以恒的抓下去,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工作举措,真正打造出最佳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

(三)以提高园区建设质量为抓手,增强项目承载能力。要坚持把园区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主窗口、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区域发展的主引擎,集中全市优势力量,努力促进园区向高端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和功能分区。邀请国内外权威机构,紧密结合

国家和省中长期发展规划、全市“十二五”发展规划,重新审视完善全市园区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全市园区整体布局、重大项目摆放和园区产业分工的指导性作用,增强规划的刚性约束力,坚决避免历史上不按规划乱批乱占,园区功能分区混杂无序的现象。二是按照城市化理念建设园区。积极借鉴昆山、杭州园区建设经验,坚持按照城市化理念建设园区。园区建设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和配套先行的原则,高标准推进水、电、路、气、讯、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全方位的社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现有园区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有欠账的,晚补不如早补,早补少花钱,早补早受益,重点应完善教育、文化、医疗、金融服务、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满足入区企业人员居住、生活、休闲的需要,让园区与城镇化进程同步,实现城市与园区的完美结合。三是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在面对园区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上,要多措并举:一方面,注重园区内部挖潜,提高园区投资强度,按照国家级园区不低于300万元/亩、省级不低于250万元/亩的标准严格考核。同时,大力清理闲置用地,进一步研究和落实园区企业淘汰退出机制,“腾笼换鸟”,通过产业升级、壮大提高,集约利用土地,使园区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另一方面,借鉴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燕郊国家高新区的品牌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按照“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一顶帽子大家戴”,充分整合各类要素资源,进一步拓展园区发展空间。

(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坚持把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环节,加快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三河制造”向“三河创造”的转变步伐。一是增加科技自主创新投入。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坚决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工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十条意见》中关于科技自主创新投入方面的各项规定,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最终形成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汇福集团自企业创办以来一直重视自主创新建设,逐年增加科技研发投入,仅2012年就已经投入科研经费2600多万元,现有专业研发技术人才108人,其中博士10余人,博士后2人,发明专利3项,产品远销东北、西北、华北10余个省市,从而确保了汇福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引导各类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研发为重点,开放式、跨地区、国际化的研发机构,并围绕优先发展产业和重点产业链的瓶颈环节,组建一批新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集中力量攻关,尽快实现突破。同时,鼓励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风险投资公司等参与平台投资建设。三是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昆山市政府筹集资金,于2008年7月成立了集自主研发功能、公共技术服务功能、技术转移及孵化功能、综合配套功能于一体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采用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手法,以“引领新型产业集聚、服务中小企业创新”为己任,重点围绕昆山产业特色,开展技术应用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活动,为昆山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我市也要充分利用域内大中专院校教育资源,推进产学研用大联合,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和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产学研用联合体,拓展联合领域,提升联合层次,创新联合机制。四是强化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竞争的软实力。近年来,新宏昌集团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宏昌天马”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走出了一条自主品牌赢天下的品牌创业之路。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品牌发展战略,鼓励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出口名牌,培育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三河品牌。五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打造人才高地。充分借鉴内蒙古、石家庄、永清等地引进人才的机制,企业为主、政府资助,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奖励政策。每年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海归、博士生、硕士生和本土大中专毕业生来我市创业,为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人才高地。

(五)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提升跨越发展质量。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流为纽带的物流、商流和资金流之间的衔接更加紧密、时滞缩短、流动更加便捷,产业融合现象日趋明显。当前,现代服务业正加速向制造业、农业的生产前期研发、设计,中期管理、融资和后期物流、销售、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全过程渗透,服务业与制造业、农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如我市璞然明德生态园,以原有农业的果树、鱼塘、蔬菜、养殖项目为依托,整合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合理分区,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形成了集餐饮住宿、观光采摘、垂钓娱乐、休闲度假、生态科技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实现了一产与三产有机融合发展。当前产业融合发展以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最为紧密。为顺应这种经济发展趋势,就要在产业融合中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抓结合型融合。近年来,服务作为一种软性生产资料正越来越多进入生产领域,导致制造业生产过程的“软化”,并对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为此,要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增加对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员工培训、管理咨询和销售服务等方面的投入,着力提高品牌效益和竞争力。二抓绑定型融合。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实体产品需要与相应的服务业产品绑定在一起使用,才能使消费者获得完整的功能体验。密切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联系,促进两者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对服务业中间投入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服务业的产业规模,逐步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三抓延伸型融合。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过程中,催生出许多新的服务行业,产生1+1>2的效应,引领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以体育文化产业、娱乐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引致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需求,从而带动相关制造产业的共同发展。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衍生出了很多新产品或新型产业,企业也因此获得更多的商机和市场,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持续繁荣。

(六)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依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市各类社会化服务机构数量繁多、资质不一、收费混乱、管理无序,特别是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分别指定一些社会化服务机构搞各种各样评估和认证,一家一个标准,一家一个指定点,互不认同,企业和群众无所适从,疲于奔走在各个评估、认定机构之间。为此,要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和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向,整合和优化社会服务资源,坚持“政府宏观引导、提高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垄断、优化服务项目,规范服务水准、统一收费标准”的原则,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全市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针对社会化服务市场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和日常监督管理制度,鼓励服务性机构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和自律,规范服务市场秩序,引导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会领导发言

同志们:这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后决定召开的,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目的是积极应对当前经济时局的负面影响,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优化服务,提高效能,不断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确保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刚才,县行政服务中心主任李刚同志对过去一年全县优化环境工作的成绩和问题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年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副县长同志组织大家学习了有关文件,几个乡镇和部门的同志也作了很好的发言。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越是经济发展出现困局的时候,越要高度重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最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系统工程。去年以来,全县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优化环境工作也显得更为迫切、更加非比寻常。对此,全县上下务必高度重视,深化认识。 (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渡难关、保增长、上水平的需要。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县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外贸出口放缓,纺织、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亏损面加剧,少数企业继续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县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迎难而上,提出了“渡难关、保增长、上水平”的年度工作总体要求,这是我县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浪淘沙始见金。在决定发展前景的关键时刻,企业需要扶持,发展需要保障,环境是决定一切的重要因素。哪里的措施切入更准、帮扶政策更实、发展环境更优,哪个地方就能立于潮头,立于不败之地。要落实全县“渡难关、保增长、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实现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就要求全县上下进一步牢固树立“保企业就是保增长”的理念,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实的举措,宽松环境,创优条件,帮助企业“渡过严冬”,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发展,携手困难企业走出困境,扶持潜力企业尽快成长,与企业共渡难关、共克时艰,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整治经济发展环境,是解决困扰和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需要。环境不优,一直是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顿执法队伍,强化效能监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过去相比,全县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明显好转。但是,与周边地区相比,与企业的要求相比,仍然还有不小的差距,亟待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政令不畅。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整治环境的政策出台了不少,文件发了不少,但有的部门仍然当作耳边风,有的执行起来打折扣,有的根本不买账,企业安宁日制度,检查、收费、处罚审核备案制度,主要审批项目进行政服务中心制度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审批程序繁琐。主要是审批的事项多、部门多、程序多,有些部门审批权限至今没有下放,窗口有人接待、无权办事,仅仅是一个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问题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问题 一、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要在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关系、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一)坚持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 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保持并增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更要充分发挥内需潜力巨大的优势,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稳固的内需基础上。 (二)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的重点应放在以投资促进消费上。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要把重点放在投资结构的调整上,使投资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同时,要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更好地发挥民间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三)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点。扩大居民消费一是要完善消费政策。要总结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但扩大居民消费不能长期依赖政府补贴,还要探索多种办法,

建立长效机制。二是改善消费环境。要建立健全消费法规标准、市场流通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同时要完善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提供优质服务,让群众安心消费、方便消费。三是培育消费热点。要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增加文化、体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当前,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此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二、城镇化问题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需要有一个过渡,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一)以推进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要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有序集聚人口,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 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形成并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避免城镇过于分散造成的土地浪费和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 题目: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姓名: 学号: 专业: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2016年12月20日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纲要》又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1、模型设定 通过对数据观察,根据搜集的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

Y t=α+β1X1+β2X2+β3X3+μi (i=1,2,3) 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X1、X2、X3分别表示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增长率,α表示在不变情况下,经济固有增长率。可近似认为,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加权和,而βi分别表示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增长中的权数;βi X i则表示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μi表示随机误差项。 通过上式,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总值(GDP)会如何变化。从而进行经济预测,为产业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与参考。 2、数据说明 以下数据来自财新网,见表1 表1单位:%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重点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而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因此要不断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关键。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

202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文档2篇

202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文档2篇 Summary document of optimizing economic developme nt environment in 2020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202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文档 2篇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202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文档 2、篇章2:2020年优化经济环境工作总结文档 篇章1:202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总结文档 6月13日,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召开后,市 建委作为牵头单位,党委高度重视,组织全委各单位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市优化办《关于分解落实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点工作任务的意见》精神,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细化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在全委

深入开展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大力推动优化经 济发展环境活动的开展 市委、市政府召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动员大会后, 我委立即召开党委会,学习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部署工作。为加强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的领导,成立了市建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领导小组,建委主任xxxx为组长,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委属二级机 构主要领导和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委纪委监察室,具体负责全委优化经济发展活动的日常工作。同时开通了举报电话(xxxxxx),在建委六楼设置了举报箱。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建委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市建委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意见》和《市建委关于分解落实XX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重点工作任务的意见》,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6月20日,我委在六楼会 议室召开大会,传达了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会议精神,对全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进行了动员。会后,建委机关及委属单位均按照委党委要求,成立了领导小组、开通了举报电话、设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总的原则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总的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是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判断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优化的标准。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结构调整也要经常进行,不能一劳永逸。要十分重视国际市场,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高度,全面考虑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部署,提高国际竞争力。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结构重组的基本趋势和显著特点,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3)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各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服从全局,统筹兼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取得较好的效益。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结构调整要有利于节约资源、增加就业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结构调整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立足于存量资产的重组、优化,增量投入必须同激活存量密切结合。决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乱上项目,大铺摊子,引发又一轮投资膨胀和重复建设。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和重点。 第一,以农业为基础,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增加。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重要条件,任何时侯都不能忽视。要多渠道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有序流动。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革粮棉购销体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护农民权益,减轻农民负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二,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这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不能放松。这方面的建设既要及早部署,又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提高技术起点,注意合理布局,避免不合理重复建设,确保取得最佳效益。 第三,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提高它们的素质。要有重点地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根据需求,振兴机械、汽车、石化、建筑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调整、改造、提高轻纺工业。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分析报告书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见教材P 172-173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说来,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目前,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在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从而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结构关系越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低。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在于: (1)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3)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 (4)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2)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3)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性衡量标准主要有: (1)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主要考虑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也就是说主要是对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就这种耦合而言,研究者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公式中, E 表示结构偏离度 Y 表示产值 L 表示就业 i 表示第i产业 n 表示产业部门数。 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将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由于Y / L可以用来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 Yi/ Li= Y / L,从而结构偏离度E = 0。同时,Yi/Y可以用来表示产出结构, Li/ 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结构偏离度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结构偏离度E值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由于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因此,结构偏离度E 值是不可能为0的。而且,结构偏离度指标将各产业一视同仁,忽视了各产业在经济体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这一事实,同时绝对值的计算也为研究带来不便。因此,在很多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引入了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的,一些学者曾经将之用于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其实,泰尔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各位领导: 我就全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情况,做一简要汇报。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打基础、管长远,高度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努力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和瓶颈制约,在举全乡之力加强交通、城乡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硬环境的同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干部作风为核心,着力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全乡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机制。领导重视是做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关键。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基础工程,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合力推进。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开展“学、转、促、保、争”活动,全乡党员干部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更加深刻,“环境是吸引力、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中心、抓第一要务”等理念正在树立,关心、支持、参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增强,优环境、抓项目、搞招商、谋发展的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乡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求富思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乡主要领导高度关注此项工作,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对存在问题提出严肃批评,并亲自批阅信访件,过问投诉查处工作。三是强化责任机制。明确

各村主要负责人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第一责任人,并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和干部绩效考核范畴,严格奖惩兑现。 (二)完善优惠政策,优化政策环境。政策是环境优劣的决定因素。一是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近年来,乡委、乡政府始终坚持“以开明对开明,比别人更开明;以开放对开放,比别人更开放;以优惠对优惠,比别人更优惠”,以此来吸引地客商来我乡落户和发展,吸引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回归创业,激发了发展活力。今年以来,全乡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共识,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全乡发展大局,一切为发展放行,一切为发展让路,不讲条件,不计得失,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土今年的工作业绩(三)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政府及其部门服务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优劣,是企业和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乡政府各部门坚持“核心是服务、本质是为民”的行政理念,以“学、转、促、保、争”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行政效能得到提高,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乡党委、乡政府印发了具体条例和具体工作通过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全乡上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不断增强,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了很大转变和提高,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和谐奋进的务实作风基本形成。 (四)坚持依法行政,优化法治环境。全乡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大力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推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促进了司法公正和依法行政,营造了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乡司法所联合通过“零距离”服务、上门服务、结对帮扶,突出解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产业结构升级包括几个方面: (1)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要经济结构上升到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2)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结构; (3)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此外,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看,产业结构升级还包括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的升级。 中国 第二三产业比例逐年增大,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第一产业比例下降

现代制造业推动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芝加哥自1837 年设市以来,芝加哥作为五大湖的中心、国家

铁路干线枢纽,处于盛产钢铁、牲畜和农产品的中西部,其 北美大陆的核心地理位置成就了城市长达一个多世纪的 繁荣。但是自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作为“锈带”之都,芝加哥也没能逃脱席卷整个中西部的经济危机。 为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从60 年代开始,芝加哥就研 究新一轮的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问题,80 年代最 终确定并贯彻执行了“以制造业为依托、服务业为主导的 多元化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了由制造业基地向全球 化城市的转型。这一成功转型带来了明显的成效,2003 年 城市人口回升到290 万人,市区面积591 平方公里,成为 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美洲)光缆通讯的中心,被称为美 国的制造之都、金贸之都、会展之都、文化教育和工业中 心,基本形成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中心的多元化 经济发展。2003 年芝加哥生产总值1100 亿美元,人均4.1 万美元。 在全球经济中处于战略位置的城市往往倾向于脱离 其所在的地区,在广泛的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但芝加哥 是个例外,它同地区经济的联系极其紧密。大芝加哥地区 的内地贸易要多于世界贸易,其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 赖于制造、仓储和交通业的发展。中西部的很多小型工业 城市仍然是机械、机床、汽车配件和其他产品的强有力的 出口方。芝加哥正是依靠综合、密集和多样化的中西部经 济,完成了其全球化城市的转型。 与美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芝加哥是一个非常巨大的 制造商。中西部的资本货物(如农用机械、重型卡车、建设 机械等)以及耐用消费品(汽车等)产业的就业和总产出仍 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中西部制造业的密集对芝加哥有直 接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芝加哥都市地区仍保留了制造 业,其产量和海外出口仍很可观;间接影响是芝加哥很多 商业服务来源于或关联于地区制造业甚至是农业。芝加哥 与中西部各州之间相互依存度高,这也是城市得以保持活 力的一个原因。中西部制造业产品贸易极度繁荣,促使高 度专业化的生产部门必须实行跨越各州的密切协作,这就 进一步推动了陆地交通的兴盛。而芝加哥是全美交通改革 速度和力度最大的城市,它作为中西部货物运输、配给的 枢纽地位一直就未曾动摇过。

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

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 2012年04月13日13:53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压力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被迫调整和自觉调整两种力量正在汇集,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倒逼机制和正逼机制。 (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人口红利持续衰减,劳动力供求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其中结构性矛盾逐步上升,就业难、用工荒并存现象长期化。随着廉价劳动力的减少、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的大幅提高,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从最低工资看,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河南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160元、1280元、1320元、1080元,比2005年分别提高100%、85.5%、91.3%、125%。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数据,十多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近四倍,单位小时劳动成本由2000年的0.6美元增加至20l1年的2.9美元。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由10年前的偏低转变为偏高,目前相当于泰国的1.5倍、菲律宾的2.5倍、印尼的3.5倍。 从土地价格看,2011年末,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

为304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其中,商业服务、住宅、工业地价分别比2005年上涨174%、267%、32.5%。 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的结果是,原有传统产业(特别是一般加工制造业)向综合成本低的内陆地区或周边国家转移。目前这一势头己相当明显,如重庆、安徽等地的许多产业是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过来。耐克等国际品牌逐步把制造工厂更多迁至越南等国。美国寇兹(Coach)公司宣布今后五年中国工厂的订单份额将由85%降至45%,日本无印良品(MUJI)公司计划三年内把中国合作工厂从229家减至86家。这种情况将驱使珠三角、长三角一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否则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和经济减速。 (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空前提高。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一方面,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过去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环境问题也快速积累,并集中爆发出来。可以说,目前中国正进入各类环境与健康事件的高发期。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要求,消费结构升级相应地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公众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渐加强,公众对污染问题的敏感程度提高,环境危机较易演化成社会危机。同时,由于环境管理体系和信息公开制度日渐完备,特别是媒体监督报道力度加大,环境问题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捷。近年来接连发生的一些环境事件,如大连PX项目,康菲渤海漏油事件,

202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202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 为深入落实开放招商、服务企业、优化环境三大举措,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现就做好2020年全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全区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态化制度化活动,以优环境、提效能、促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企业服务、解决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为抓手,着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打造最佳环境,为加快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企业服务,着力营造“服务态度最好、办事效率最高、诚信意识最强、企业负担最轻、投资环境最优”的发展环境。一是增强发展意识,提升服务理念。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是开放招商的第一资源”和“人人是环境、事事是环境”的理念,不断转变观念、提升服务。增强诚信意识,做到有诺必践、违诺必究,绝不能轻诺寡信、言而无信。二是紧盯发展目标,提升服务能力。按照区委确定的工作目标,完善服务措施、强化服务保障,着力在提升XX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上下功夫,努力实现全区经

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三是改体制转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实现XX在全市“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目标,明显提升全区行政机关服务企业发展、服务项目建设的水平。四是强化责任意识,提升服务实效。提高行政工作效能,完善首问负责、服务承诺等长效机制,做到咨询事项一次说清、办事程序一次讲清、填报表格一次给清、能办事项一次办清,杜绝效能低下现象,使企业、群众感受到真实的服务。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情况监督检查。按照区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对推进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行政审批项目办理不快服务不优问题专项治理活动,使简政放权、规范权力运行的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以实现减少腐败、提升效率、激活市场主体的目的和效果。一是围绕建立审批清单开展监督检查。督促区直部门按照要求及时制定“权力清单”和全区投资领域“负面清单”,规范公布所有涉企优惠政策;清理不必要的资质许可和资格认定,做好国务院和省政府取消、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衔接落实工作,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职能交叉。二是围绕优化审批流程开展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对跨部门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推进行政许可事项联合审批。按照“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原则,采取整合优化、提前介入、下放权力、联合审

优化发展环境表态发言

优化发展环境表态发言 篇一:全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表态发言 全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表态发言 屈原管理区营田镇党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关键”。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深化行政服务效能是区委区管理为加快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作为全区实施提质扩容的核心区域、主战场,我镇将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管委关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工作的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工作力度,创造良好环境。为此,我镇将坚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政企联点,构建平安网 我们营田镇辖区内共有民营企业13家,其中7家为区属重点企业,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要求相对来说任务更重、责任更大,特别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我镇将清醒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治。一是进一步强化责任。对所有辖区内的企业我镇将实行干部联点、责任挂牌制。每一个企业由1名党政领导牵头,配备1至3名干部组成企业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小组,各治理小组负责维护联点企业的正常运转,协调处理企业周边矛盾纠纷。二是进一步明确职

责。各治理小组成员将把企业联点工作与部门工作、包村工作摆在同等位置,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定期走访企业,每月走访一次,听取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要求;实地监察环境,对产生噪声、污染的源头向企业敲响警钟,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开展民情调查, 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发现和化解不稳定因素。三是进一步优化服务。进一步完善首问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各治理小组切实履行职,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时刻以“一张笑脸迎人、一把椅子相让、一杯清茶相待、一句好话相送”,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形象,坚决摒弃“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正之风,对在为企业办事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低下、服务态度恶劣的行为,以及行政执法人员乱收费、乱罚款、以权谋私、索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切实完善企业服务平安网络。 二、坚持厂地联谊,架起连心桥 为促进厂地交流,增进双方友谊,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镇党委、政府将积极起到联系纽带作用,架起连心桥。一是强化认识。大讲企业兴邦、富甲一方的辉煌前景,使广大企业周边群众领悟企业发展壮大是社会繁荣的重要因素,是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努力在群众中形成维护企业就是维护发展的科学发展共识。二是广泛宣

国际经济结构调整

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国际现状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快速发展的核心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资本,生产,技术,服务,信息和其他元素在快速的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新的功能和运行机制的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出现。 (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多元化,“金砖四国”表现不俗 2003至2006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自70年代以来连续四年。按实际汇率计算,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3.8%;世界贸易增长9.4%,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2%,达到1.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本轮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中经济体已提出了全面振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6年为7.3%,低于世界3.5%的整体增长率越高,经济增长在发展中国家;从2001年到2006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从20%上升到了全球的贡献率为30%,25%,按照购买力平价超过50%。其原因是:首先,由于投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及其发展资源的经济能力增强的领域进入较快增长;其次,中东国家和贸易顺差得益于石油收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的长期和稳定的员工队伍的工作,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的约3%到目前的6%;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最强劲的经济增长,70年代2006年,5.2%的经济增长率;四是经济稳定增长在拉丁美洲,大国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赤字,降低利率,鼓励私人投资,以抵御日益增加的外部冲击的能力,经济增长在2006年的5.3%; 5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表现良好,虽然有过短暂的泰国金融风暴,东盟经济整体的声音,四小龙经济较快增长,2006年,亚洲(不包括日本)的8.3%的经济增长;六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金砖四国”已经成为在美国之外的另一大动力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五年内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将超过G7集团。 (二)结构调整的不平衡催生了流动性泛滥,导致全球资产市场泡沫 在2007年,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然很高。同时,在经济体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严峻。这种不平衡的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美国的贸易赤字在最近几年扩大,短短几年已经翻番。这种不平衡反映了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相对缺乏美国的储蓄,而其他国家相对缺乏消费,而来自美国的低端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正是这种错位和产业转移导致贸易失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流动性泛滥,并没有反映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过流动性和利率上升的持续收缩,CPI增速在主要经济体目前都比较适中。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服务价格(特别是物价和生活相关的服务,如租金等)占主导地位导致了上涨,而贸易品(不包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但由于全球化和提高生产力和呈现下降趋势。但流动性泛滥的资产泡沫方面得到真正的体现。在经历不仅房地产价格仍然固执地上涨宏观调控(美国房地产价格保持在历史高位,不太可能大幅下跌),以及股市继续朝着泡沫新的高度。2006年,全球股市上涨了近20%,已经超越了创建2000年初的历史峰值,同时,在流动性支持商品市场已经运行的高。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可能会接触到商品市场,流动性将支撑繁荣的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高企反弹,回到上升通道。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方案 (2012年1月18日) 为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打造全省经济发展环境最优县,努力实现五个到位,即:专项清理到位、制度执行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工作机制落实到位、考核评价到位。 二、工作重点 (一)开展专项清理。 1、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编制权力运行流程。按照岳办…2010?42号文件要求,根据“一项权力一项制度”的原则,绘制流程图,分析权力风险点,制定具体风险防范措施,明确权力行使的责任、责任人。依法对职责范围内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保留项目全部实行公示。 牵头单位:法制办、行政服务中心; 责任单位: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相关行政事业单位; 落实时间:2012年7月底。 2、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坚持以依法依规、全面精简为原则,从范围、内容等方面将清理工作任务布臵

到各个职能部门,力求通过清理使项目设臵更加合理,审批方式更加科学,审批监管更加严密。 牵头单位:县政府办、行政服务中心; 责任单位:具有非行政许可审批职能的各相关单位; 落实步骤及时间:(1)由政府办制定工作方案(2012年4月底前完成)。(2)召开联席会议(2012年5月底前完成)。(3)优化办、行政服务中心开展督促检查(2012年7月)。 3、清理市场中介组织和社团组织(学会、协会)。按照华政办发…2010?22号文件,着重抓好机构、职责、财务、办公场所、人员等与行政机关及其部门彻底脱钩。严禁强制企业入会并收取会费或其它费用。 牵头单位:县纠风办; 责任单位:工商局、民政局、财政局、物价局、发改局; 落实步骤及时间:(1)召开“五脱钩”专题联席会议(2012年5月)。(2)开展联合检查(2012年7月)。(3)通报检查情况(2012年8月)。 4、清理各类收费、基金。按照华政办发…2010?23号文件要求,坚持“全面清理、非报即停”的原则,认真清理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收费和行政性基金。凡上级政策文件明确可以取消的和明显不符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的,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停收(征)。对经批准决定取消、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 (选择题17题,判断题21题,问答题55,共93题) 一、选择题 1.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CD) A.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B.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 C.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原则 D.对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八大载体的构建进行了部署 2.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什么机遇和条件?(ACD) A.中央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B.广东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C.市场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D.广东的人文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厚实的文化积淀 3.“三来一补”是指什么?(ABCD) A.来料加工 B.来样加工 C.来件装配 D.补偿贸易 4.怎样深化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制度保证?(ABCD)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C.深化社会领域各项改革 D.改革一些具体的管理体制和行政运行机制 5.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是什么?(ABD) A.投资 B.消费 C.进口 D.出口 6.广东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开拓新型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B.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保水平,不断培育壮大消费群体 C.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改善消费条件

D.采取鼓励消费政策,刺激居民消费 7.广东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B.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C.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D.改善投资服务 8.广东对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采取哪些措施?(BCD) A.发展对外贸易 B.培育现代产业项目,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C.抢占世界产业高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D.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推进绿色增长 9.广东对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采取哪些措施?(AB) A.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 B.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 C.加大“腾笼换鸟”政策力度 D.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10.广东对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强产业转移力度 B.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C.加强政策调节 D.完善配套措施 11.广东的主体功能区域有哪些分类?(ABCD) A.优化开发 B.重点开发 C.生态发展 D.禁止开发 12.广东对推进自主创新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B.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提升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完善自主创新平台 D.完善组织协调与法规政策,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问题(同名21438)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问题 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 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要在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关系、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一)坚持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 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充分发挥t 匕较优势,保持并增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更要充分发挥内需潜力巨大的优势,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稳固的内需基础上。 (二)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的重点应放在以投资促进消费上。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要把重点放在投资结构的调整上,使投资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同时,要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更好地发挥民间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三)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点。扩大居民消费一是要完善消费政策。要总结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但扩大居民消费不能长期依赖政府补贴,还要探索多种办法,建立长效机制。二是改善消费环境。要建立健全消费法规标准、市场流通体系,整顿和规

范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同时要完善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 提供优质服务,让群众安心消费、方便消费。三是培育消费热点。要支持 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增加文化、体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j肖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 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当前,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此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二、城镇化问题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需要有一个过渡,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一)以推进城镇化带动区懺协调发展 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要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有序集聚人口,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匕梯次拓展。 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形成并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避免城镇过于分散造成的土地浪费和 一些特大城市过于膨胀造成的”城市病"。 (二)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