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

【内容提要】沈阳的城建史十分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城郭,但是,古代沈阳城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基本上属于防御性质的城,到了近代,随着政治\经济\外贸\移民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变迁,沈阳城才呈现出了现代化的城市格局,沈阳城经历了俄国\日本的殖民侵略,晚晴政府的新政,新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及伪满政府的专政,缺乏统一有效的政府管理导致沈阳城市的建设随着统治者的意志而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城区形成了迥异的风格,致使城市规划建设缺乏有效衔接,城区发展极不均衡,但不可否认的是,沈阳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才走向了城市的近代化。

【关键词】近代沈阳城市建设

沈阳市今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东部,境内多为平原,间有丘陵和山地地貌,沈阳的自然资源丰富,辽河\浑河\秀水河流经境内,充沛的水资源孕育了沈阳厚重的城市文明,使其成为东北城市中历史悠久的一座古城。

春秋战国时期,沈阳属燕国的军事重地,设有哨卡,屯有大量兵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沈阳隶属辽东郡,至西汉时期,沈阳已初步建成城廓,因驻扎有大批军队及随军家属而被成为“侯城”,成为辽东郡所属的十八县之一,到了唐代,沈阳改为“沈州”,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将东丹国南迁辽东,修筑土城,发展生产,沈州成为辽太祖,太宗的私城,相对独立于东京,具有较高的政治和军事地位,元代改沈州为沈阳。1388年,明沈阳中卫城指挥闵忠奏请朝廷改建沈阳城,获准,沈阳开始了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城防建设,沈阳城由土城转化为防御极强\规模宏大的砖石质城,成为防御性质的军事重镇,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迁都于此,沈阳遂成为后金政权的政治\军事中心,努尔哈赤在沈阳城大兴土木,加固城墙,拓宽城池,同时修建了汗王宫,旗王宫,十王殿等大型建筑。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建立了清王朝,在沈阳城进行了十余载的改建,扩建工程,主要体现在城市加高加固,四门改为八门,规划设计城内交通主干道,以“井”字形大街贯穿东西南北,同时“创天坛\太庙\建宫殿\置内阁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等衙署,建文庙,修学宫\设阅武场,而京阙之夫模大备,于是更名盛京”,井字型街道将内方城划为9个城区,皇宫即建在正居中的街区内,其余8个城区和8门分别由八旗镇守,保护中心皇室的安全,军政合一的统治方略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良好的诠释,盛京城由此在整体上完成了基本的规划设计,形成了“内方城,外圆廓,圆廓外四方四塔寺,方城内部井字型街,方城圆廓内八条射线连八门”的城市格局,沈阳市后金政权建立以来第一个建筑规模最大,建筑样式最精美都城设置最完善的都城。

1644年,清军入关后定都北京,盛京遂改为陪都,被清王朝尊称为“龙兴宝地”,在政治\军事及皇室成员的情感归依上成为仅次北京的第二个最重要的城市,但因皇族等中央统治集团及随从悉数迁出,宫阙空虚,市井冷落,盛京城一度变得十分荒凉。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清政府颁布了《辽东拓民垦殖条例》,关内百姓陆续移至辽东从事农\工\商业\随着移民人口的集聚,盛

京城周边地区的农业及畜牧业逐渐发达,自发形成的农产品和畜牧等大型交易市场成为盛京的特色经济载体,盛京逐渐复苏,外围农业经济产业的发展促使城内的人口迅速增加,古城内的井字街已发展成为经销生活用品的商业区和手工业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热闹非凡,为了有效治理移民,清政府诏令在盛京设立奉天府,盛京由此逐渐更名为奉天,盛京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府城,但城市规模却越来越大。

1840年,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打开了封闭的大门,外国传教士,商人,冒险家蜂拥而入,清政府竭力想保护东北这块“龙兴宝地”不受外来势力侵扰,因而直到1860年,外国人鲜有涉足东北者,然而,这种暂时性的封禁随着《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生效而被打破。1861年,牛庄(营口)依约开阜,英国在此设立了领事馆,东北的大门正式打开,牛庄是沈阳的门户,牛庄开阜给沈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沈阳作为列强进入东北的首个区域性核心城市,在喧嚣的变革和激烈的纷争中卷入了近代化的大潮中。

【关键词】殖民势力入侵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

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后,沙俄攫(jué)取了中东铁路的修筑和经营权,计划将西伯利亚大铁路横穿中国东北,其中干线满洲里至绥芬河段铁路的支线经沈阳(此期成奉天)达旅顺口,为中东铁路南满洲支路,尽管清政府曾向俄国提出中东铁路的修筑不能破坏盛京的风水,不能离皇陵太近等要求,但俄国实际行动时根本置之于不顾,1903年,完工后通车的中东铁路从文官屯向南,经东瓦窑西转,过北塔\西塔,经揽军屯,浑河出市区,不但从福陵和昭陵之间穿过,且正好斩断所谓的“龙脉”,但从客观上讲,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给地处东北南部的沈阳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俄国在西塔附近圈占了铁路附属地,建车站,设栈道,开商铺,修建了东省铁路办事处,华俄道胜银行,商行等工商业建筑,加快了近代沈阳城市经济国际化的步伐,同时也使沈阳城市的建筑中初现了欧式风情。

1906年,经过日俄战争的武力仲裁,日俄两国平分了对东北铁路的控制权沈阳铁路线划归为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东北境内长春以南的铁路)管辖,日本在俄国开辟的铁路附属地的基础上大肆扩张,以建设近代化的轨道交通线和城区为主要方式,掀起了大规模的殖民和资本输出活动,日俄等国的经济侵略一方面造成了东北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进一步趋于殖民地化,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亦促进了区域经济,人口向铁路沿线和城镇转移,使南满铁路\安奉铁路\中东跌路沿线涌现出了一些新城市和新城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个东北地区的城市化,东北地区的全盘城市化带动了东北经济地位的整体提升,客观上也促进沈阳城市的综合发展。

1906年8月1日,日本外务,财政和邮信大臣颁布了满铁营业范围的命令,其中第5条规定“该公司可在铁路及附属事业用地内建设土木,教育,卫生等必要设施”,满铁还特别设置了“地方部”,主要负责附属地内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他们首先开展的城建活动是拓展城市城市内部交通线。占领沈阳的日军“满洲军政府”和日本居留民会为开辟日本人生活区,修建了与火车站呈垂直角度,从老货场到小西边门的十间房大街,该路完工于1906年夏,全场1900米,因1907年在该路中间铺设了马车铁道,故又称“马车铁道”(今沈阳南站前胜利大街,全场1100米,初建为土路,1909年改为块石马路,1919年1月后曾分三段改名为:宫岛町,日吉町,若松町,后又改称上海大

街,1957年后定名为市府大路),随后于1910年修筑了站前广场通向老城区的3条放射形主干大街之一的沈阳大街(1919年1月改为千代田通,1957年定为中华路,全长1400米,宽36米,初建时为块石路,1927年改成沥青路),因该大街后来与商埠地十一纬路衔接,进而连通大西关马路,因此成为沟通奉天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和旧城区的一条东西向最重要的干线。1912年和1914年修筑了由站前广场通向老城区的另外两条干线,即东北走向,宽27米的昭德大街(1919年改为浪速通,1946年改为中山路),东南方走向的南斜街(1919年名平安通,今民主路),同时还修建了与三条干线相交叉,同火车站和铁路大街方向平行的中央大街,今南京街。1912年建成,1919年改路又北往南分段改为加茂町,富士町,荻町),协和大街(今和平大街,建于1917年,初成东五条町,因该路为南蛮附属地的东界,后习称为国际马路)。

沈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沈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19 9 1年5月3 0日沈阳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1991年7月27日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的任何单 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是指中心市区和苏家屯、新城子区政府所在地及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城市中心市区是指和平、沈河、大东、铁西、皇姑区行政区域内及东陵、于洪区城区部分。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以及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五条城市规划工作必须在市、县、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行统一管理。市规划局 是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全市城市规划工作;各县(区)规划土地管理局是县(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市规划局的指导下,负责管理本地区城市规划工作。 第六条城市规划必须符合市情、县情、镇情。采用各项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应与城市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注意保护地方风貌,体现城市特色。严格控制中心市区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 第八条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体系规划。 第九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中心市区在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分区规划。 (一)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各项专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二)城市详细规划包括:规划地段各项建设的具体用地范围,建筑密度和高度等控制指标,总平面布置、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和竖向规划。 (三)城市分区规划:依据总体规划,原则规定各分区内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用设施、基础设施的规划安排。 第十条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县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由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编制。苏家屯、新城子区人民政府所在地总体规划,市人民政府委托区(以下简称委托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十一条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心市区控制性详 细规划,在市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规划设计部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规划设计部门或具有乙级以上证书的建筑设计部门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详细规划,由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编制;苏家屯、新城子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详细规划,由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前款以外镇的详细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第十二条分区规划,在市人民政府组织领导下,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区人民政府、规

沈阳城市建筑景观风格特征

沈阳城市建筑景观风格特征 摘要:城市建筑景观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人们的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伦理价值与美学价值。本文介绍了沈阳这座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不同文化和经济影响下形成的建筑景观以不同的方式留存至今,体现在城市建筑景观的发展更新过程之中。不仅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点,同时还反映出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 关键字:城市建筑景观文化地域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制定的《雅典宪章》里提出“居住、工作、游息、交通”为城市的四大功能,无一不与建筑、街道、广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建筑造型和景观环境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也不断加快,在21世纪的城市建设中,造型现代,外观优美的建筑和景观应运而生。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创造过程,任何一座城市在营造自己的文化环境时,都需要在原有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使城市形象更具特色,特点突出。建筑是城市的主体,建筑除了满足其功能外,还应符合客观的美学法则,即形式美法则。人类对美的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造型的美可以对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素质,每一个建筑都会影响其城市景观的细部,并可能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建筑景观是一个城市整体面貌的代表,体现了该城市自身的技术经济条件,浓缩了城市的文化特色和环境质量。 沈阳是我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建筑景观不仅反映出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点,还反映出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 1.文化影响下的建筑景观风格 城市的建筑景观是城市的信息源,它贮存了城市的风格。而风格的形成靠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文化积淀是形成沈阳建筑景观特征的重要原因。沈阳市的建筑景观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和受不同社会文化影响下形成的。 在明王朝灭亡、清政府迁都北京之前的这段时间里沈阳一直是清朝的都城。沈阳故宫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景观,沈阳故宫却有着浓郁多姿的满族民族风格和中国东北地方特色。近代沈阳受到殖民者的侵略,沈阳沦为沙俄、日本人的铁路附属地,在城市中遗留下来大量西洋式建筑景观和日本东洋式建筑景观,这些都带有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现代沈阳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潮及政治的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和特点。建国初期,沈阳的建筑设计风格效仿西方古典主义并融合了中国文化,如现东北大学的建筑馆等。20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一、规划期限和层次 1.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2. 规划层次 规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为沈阳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市区、1个县级市和3个县,面积12881平方公里。划定市区范围为城市规划区,面积3471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 中心城区以四环路为基础,面积1545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 推进东北金融中心、综合性枢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实力,把沈阳建设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把沈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特色风貌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加快向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国际大都市迈进。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 1. 城市性质 辽宁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 城市职能 (1)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2)国家重要的国际交流中心和文化产业基地; (3)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枢纽; (4)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东北地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6)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 3. 城市规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1130万,城镇人口99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5%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7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3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3平方米。 四、区域协调发展 (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位于全国城镇体系顶端,对内引领、带动区域发展,对外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城市。 1.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 随着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格局中,东北地区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发展。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东北亚中心区位、工业经济发达、金融辐射力强、综合交通网络便捷、文化影响力大等优势,最具条件成为东北板块上的国家中心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课程代码252365) 一、选择 1.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大分工,标志着( A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大分工标志着城市出现,分工主要是指( D )。 A.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D.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3.我国可以确定位置的最早都城址是( A )。 A.殷墟遗址 B.郑州商城 C.西亳 D.陕西半坡村 4.中国最早的宫城遗址是( C )。 A.阿房宫 B.长乐宫 C.二里头 D.明光宫 5.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 B )。 A.卡洪城 B.孟菲斯 C.阿玛纳城 D.乌尔城 6.我国最早的建制镇出现在( B )时期。 A.秦汉 B.北魏 C.隋唐 D.宋元 7.秦都的外围规划遵循( D )思想。 A.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B.《周礼》的礼制建城思想 C.《管子》的生态建城思想 D.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 8.西汉长安的建城过程依次为( C )。 A.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 桂宫和明光宫 B.未央宫、北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C.长乐宫 - 未央宫、北宫 - 建章宫 - 桂宫和明光宫 D.桂宫、明光宫 - 长乐宫 - 建章宫 - 未央宫、北宫 9.隋唐时期的“扬一益二”是指( A )。 A.扬州和成都 B.扬州和杭州 C.扬州和苏州 D.扬州和淮安 10.隋唐时期的四大航运城市是指( B )。 A.泉州、广州、杭州、扬州 B.杭州、扬州、淮安、苏州 C.泉州、广州、淮安、苏州 D.泉州、扬州、淮安、苏州 11.中国最早使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的城市是( C ),城墙呈白色,有马面,城防牢固。 A.高昌城 B.交河城 C.统万城 D.渤海上京龙泉府 12.皇城朝向为正南北向,并与城市道路朝向形成一定夹角的明代城市是( B )。

城市建设史考试题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题 一、填空、选择、判断: 1、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穴居巢居时间长,后逐渐发展成半穴居及地面建筑。 2、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居民点。 3、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4、城市本身的含义就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5、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不规则城市代表:港口城市泉州,南京。 6、在原始村落后期,就已由于生产及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简单的分区,一般分为居住区、墓葬区、烧制瓷器的陶窑区等。 7、商城(郑州):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郑州商城包括城外郊区在内总面积达 25 平方公里的古代大城。城市平面近似方形。城墙为夯土墙,又厚又高。城市内外有宫殿、居民住宅区、制骨、制陶、铸铁等手工业作坊、农民居民点及墓葬区。发现商城住宅,墙体为版筑。 8、周代的周原城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西周的都城为丰京和镐京,位于陕西的西安。周代的都城: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从周原迁都丰京及镐京。 9、井田的基本单位“夫”:即一农夫所受之一百亩耕地,被用来作为城市规划用地的基本单位。 10、商是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统治600余年。殷商时代已出现考古证实的城市。城市中集中着为奴隶主服务的各种手工业和商业,如青铜器、骨器、陶器等。周代的都城是丰京,镐京和后来建立的王城、成周,这时已有按一定规划建设的城市。 11、都城一般都有城与廓之分:有的相重,如齐临淄;有的内外两重,如鲁国都城;有的并列,如燕下都与赵邯郸。城为贵族王宫,廓为一般市民住宅,城中一般都有王宫,修筑在人工夯筑的高台上,目的是防卫及显示其威严。 12、唐代国内最大的三个商业城市:南方海港广州(番禺)、长江与运河交会处的扬州(江都、广陵)、运河至黄河的转运中心汴州(开封)。 13、古代最大的港口城市:①广州——羊城、楚庭、仙城,我国对外通商最早的古城。②泉州:城市平面是不规则形的,其港湾上的后渚港是当时最大的港口。③明州(宁波)。 14、辽金地区的城市:(P103) ①辽:上京--内蒙;中京--内蒙;南京--现北京。②金上京--黑龙江;中都--现北京。③元:上都—内蒙;大都—北京。④西夏:黑城—内蒙。 15、明清时期地区封建性统治中心城市(P143):成都城:“天府之国”、茶馆最多。 16、明代军事防卫城市:(P153)①外三关:偏关、宁武、雁门②内三关:居庸、倒马、紫荆③“九边重镇”:辽东、蓟州、宣化、大同、山西、延绥(驻榆林)、甘肃、宁夏、固原④山海关:“天下第一关”;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 17、近代的中西部城市:①抗战时内地城市:1)内迁工业集中的城市:武汉、长沙、重庆、衡阳。2)交通发展引起变化城市:宝鸡。3)开采战略物资发展的城市:玉门。②革命根据地城市:红色故都瑞金,革命圣地延安。 18、“江南六镇”:苏州辖下的周庄、同里、甪(lu)直和浙江的乌镇(嘉兴)、西塘(嘉兴)、南浔(湖州)6镇。 19、旧城市的不同变化类型:①产生局部变化的封建城市:北京、南京、广州②开设“商埠”、“铁路附属地”而引起变化的城市:济南、沈阳、重庆、苏州③传统商业城市衰落:江苏淮阴、上海的嘉定。 20、变化中的传统城市--北京的四个表现方面:①教会建筑群与使馆区的出现②城市功能与结构的变化③封建帝王禁地的开放及新类型建筑的出现④近代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的出现。 21、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

沈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标题:沈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颁布日期】:1991-07-27 【正文】: 【题目】沈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 【颁布单位】辽宁省人大常委会 【颁布日期】1991.07.27 【生效日期】1991.07.27 【失效日期】 【时效性】有效 【注】(1991年5月30日沈阳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1991年7月27日辽宁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 第三章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 第四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五章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六章罚则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地制定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是指中心市区和苏家屯、新城子区政府所在地及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镇。 城市中心市区是指和平、沈河、大东、铁西、皇姑区行政区域内及东陵、于洪区城区部分。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以及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第五条城市规划工作必须在市、县、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行统一管理。市规划局是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全市城市规划工作;各县(区)规划土地管理局是县(区)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市规划局的指导下,负责管理本地区城市规划工作。 第六条城市规划必须符合市情、县情、镇情。采用各项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应与城市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合理使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注意保护地方风貌,体现城市特色。严格控制中心市区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

沈阳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沈阳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沈阳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沈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沈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沈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沈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沈阳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复习资料 古代史篇(1—8章) 第一章 1、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P2) 2、中国城市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P7)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邑与都:邑并不仅是城市,而是泛指所有的居名点,都市奴隶主的驻地。 邑与市:并不是所有的邑都有市。 “市”与“井”:常常联系在一起,常称“市井”,因为市一定是在居名点中,即在邑中,而居名点中必然有井。 城与国:国与城的意义相同,城市防御性的构筑物。 城与廓(kuo):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城外廓内。 城与市及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城与市的概念不同。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从而从一般的居名点(邑)中分化出来。(P14) 2、翻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筑城市。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每条宽度为车轨的9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王宫的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3、周代建筑已广泛采用油漆,色彩也有等级规定,天子柱瓦用丹色,诸侯用黑色。(P15) 第五章三国至唐朝时期的城市 1、曹魏邺城的规划 (1)曹魏邺城复原想象图 P38 复原图特点: (2)总结:宫城有多个宫城变成单一宫城,且位于城北正中,中轴线纵贯全城呈对称布置,方格网状的道路系统和宫城与坊里“不复相参”的规整的坊里,这都说明儒家的礼制思想,从邺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的强化和运用。 2、隋唐长安的城市规划思想 P55 优点:(1)隋唐长安的规划,仍是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传统,由于完全是新建,这种传统的布局方式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且有所发展。 (2)长安城平面方正,每面开三门,宫城居中,宫前左右有祖庙和社稷等,都是《周礼?考工记》上所列的王城制度。 缺点:城市规模、道路宽度、坊里面积都大得惊人,远超实际需要

沈阳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汇编(整理版)

目录 1.规划审批补充规定(试行)(沈规国土发[2002]54号) 2.关于复式建筑面积计算办法的通知(沈规国土发[2005]91号) 3.沈阳市居住建筑间距和住宅日照管理规定(沈阳市人民政府第64号令) 4.沈阳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规定 5.关于加强售楼处建筑规划管理的通知(沈规国土发{2010}142号) 6.关于印发《辽宁省住宅与公建用地容积率计算管理规定》的通知(辽住建[2011]71号) 7.沈阳市酒店式公寓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管理规定(试行)(沈规国土发{2011}96号) 8. 沈阳市建筑物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规定(试行)(沈规国土发{2011}47号)

规划审批补充规定(试行) (2002年3月21日沈规国土发[2002]54号)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话和各项工程建设有秩序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建筑物退让规定》(沈规发[2000]18号文件),结合我市规划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居住建筑容量控制 第一条凡在城市规划区内成片开发的住宅项目,在满足建筑密度、绿地率要 求前提下,其容积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低层居住建筑(不含别墅)容积率不大于1.0。 (二)多层居住建筑容积率不大于1.7。 (三)高层居住建筑容积率不大于3.5。 (四)高层、多层、低层混合布置按上述指标的上、下限值进行控制。 第二条在城市规划区内原则通过上不再审批七层住宅。 第三条二环以内,规划为非高层区域的地区,原则上不再审批插建12层以上 的高层住宅。 第四条具备成片开发条件的地块,不再审批零星插建居住建筑。 第二章建筑物退让 第五条建筑物退让道路红线两侧的距离 (一)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多层住宅,原则上不得向城市道路直接开设出入口,在道路规划红线宽度22米(含22米)以上的道路两侧,后退道路规划红线不小于6米;在道路规划红线宽度22米以下的道路两侧,后退道路规划红线不小于3米。 (二)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建和底层为公建的多层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不小于8米,建筑底层台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不小于5米。(三)在城市道路两侧新建影剧院、体育场(馆)、大型市场和贸易市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不小于10米,并应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 (四)沿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布置的高层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不小于10米,沿其它门牌号布置的高层建筑后退道路规划红线不小于8米。 第六条新围墙后退道路规划红线距离不小于2 米,主出入口处后退道路规 划红线不得小于5米。 第七条建筑物后退用地边界的距离 (一)界外为居住建筑的,应符合建筑间距规定,且退相邻地界不小于6米。

沈阳历史建筑与城建史

学号:0901010111 沈阳历史建筑与城建史论文 2011 ~ 2012学年春季学期 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 专业班级:建筑学09-1班 姓名:李晏 日期:2012年06月01日~06月19日 实习成绩: 评阅教师: 评阅日期:

盛京都城改造规划设计研究 文章提纲: 第一部分:追本溯源,以史为镜。 简单叙述沈阳盛京都城的发展历程,以及历史上各个时期沈阳城城市布局特点。 第二部分:立足当下,去槽存精。简述沈阳方城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保留的地方。 第三部分:展望未来,共创美好。表达自己对于方城未来的规划思想。 正文: 沈阳是辽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东北最大的城市,全国的工业基地,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色的文明古城。沈阳可以说是中国东北一枚独特的文化名片。但是现在这张名片上已经经过了许许多多人的涂改,在逐渐丢失自己特色文化,这不得不让人痛心。特色的文化不仅仅是指那些可以留存下来的技术、资料、建筑,更是一些风土人情,一些更为抽象的东西。 而沈阳方城作为沈阳特色中的特色,应该被更好的恢复、珍惜。 第一部分追本溯源,以史为镜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是一个发展历程的记录,在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前是如何做的,那些我们做过的是好的,那些是需要我们改进的,以史为镜,可以让我更加清晰明白的知道接下来的路应该怎样去走,可以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的美好。 沈阳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盛京都城的整改维修应该是建立在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再加上对环境的和谐共处,以及人文关怀等等一系列共同的出来的结果。缺少其中任何一样,出来的方案都是不彻底的,不完美的。 说到沈阳的历史,沈阳最早出现的时候,有历史考证得出,是在战国时候,公元前300年,沈阳建城。这个时候只是有零星的历史资料可以显示出在华夏这片大地上如今沈阳所在地的地方开始出现了城池。 而更为详实的资料显示,在汉朝的时候沈阳这块地方被设为了侯城,这是沈阳有确切史料记载的沈阳第一次建城,在这个时候,沈阳已经形成了方形的城,有十字形的街道,四道城门,是用土垒起来的城墙。 而汉后,沈阳这块地方在一些地方政权者的眼中成为了一块香喷喷的大肥肉,谁都想上来吃一口,成为高句丽,契丹,渤海海国等争夺的对象。 在辽代,沈阳城市文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辽代,沈阳改为“沈州城”,这是既侯城

关于沈阳城市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沈阳城市建设的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篇一:最新沈阳建筑大学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基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文员工作岗位 社会实践报告 学院: 学号: 姓名:××× 个人原创基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文员实习实践活动总结 有效防止雷同值得下载! 本范文适合所有基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文员相关工作岗位实践或实习报告,只需要把正文内容时间、地点和单位名称改成自己的即可,在目录上右键->更新域,就会自动更新目录。 目录 一、社会实践目 的 ................................................ (2) 二、社会实践时 间 ................................................ (2)

三、社地践实会 点 ................................................ (3) 四、社会实践单位介 绍 ................................................ . (3) 五、社会实践主要内 容 ................................................ . (3) 六、社会实践总 结 ................................................ (5) (1)社会实践体 会 ................................................ .. (6) (2)社会实践心 得 ................................................ .. (7) (3)社会实践反 思 ................................................ .. (8) 七、致

中外城市建设史复习提纲

中建史大题提纲 1、我国城市产生的时期、基础及其条件 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原始社会的末期 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1)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 (2)私有制的出现,社会成员贫富分化的出现 (3)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特别是组成文字和新颖的宗教,以及反映社会等级制度核心的礼仪制度的出现对城市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4)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5)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建设也有很大的影响 2、中国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其形成评判的标准 我国最早城市产生的时期:原始社会的末期 评断我国早期城市形成的标准: (1)城市需要有一定的规模; (2)需要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宫殿庙宇等行使政治文化职能); (3)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贸易交换场所(城市经济中心职能); (4)要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给水、排水、城墙、壕沟); (5)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3、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包括列国王城平面图) 1、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形制多不规整。 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丰富多样。城廓分工明确,城是政治中心,廓是 经济中心。 3、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管子》) 4、列国都城一般由大小城组合,并有多种组合方式 齐临淄——小城在大城一角 鲁国曲阜——内外两重 燕大都——大小城并联 赵邯郸——大小城相隔一定距离 4、宋代都城东京规划特点 1. 后周世宗柴荣主持,主要力量没有集中在宫城修建,而是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提出要求。 2.平面不方正规则,三套城墙,三条护城河,皇城,里城,外城。 3.道路井格,以宫城为中心,也有斜街,水工设施多,号称四水贯都。 4.有集中的市,主要转变成商业街,瓦子出现。 5.破除坊里制,转向开放的街巷制。 6.防御技术进步,建立消防了望亭。 5、汉代长安城建设及其规划要点。 修建过程: 1.汉高祖刘邦,将秦朝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以西建未央宫,在未央宫和 长乐宫之间修建武库。 2.汉惠帝时,修建城墙,建东市西市。 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以北建明光宫,未央宫以北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修建宏大的 章宫。 规划要点: 1.平面配合地形呈不规则矩形,按《周制》中建制,主要宫殿在南,东西市在北。

辽宁省沈阳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年)

辽宁省沈阳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2016-2020年)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智慧城市是国际上公认的推进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效提升政府效能、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服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保护生态环境的现实选择。 沈阳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以及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全国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正面临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的重大挑战。紧紧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深化落实国家推进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以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释放数据红利为核心,加快推进智慧沈阳建设,实现数据兴市、信息强市、智慧融市、创新立市,已成为沈阳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抉择和必由之路。 本规划结合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发〔2014〕4号)、《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2号)、《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

沈阳市的城市布局现有的问题以及规划

沈阳市的城市生态布局问题分析与构想

目录: 封面:沈阳市的城市生态布局问题分析与构想 一、沈阳工业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 1 - 二、面对上述5大趋势,当前沈阳市工业空间布局调整在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 三、使沈阳市生态建设在工业布局的合理性中应把握的基本点…………………………………………………………- 3 - 四、沈阳市的生态布局以及构想………………………- 5 -

伴随着我国已步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沈阳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正处在一个产业转型和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沈阳工业的发展与进步在整个城市发展中仍将是重中之重。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沈阳工业的发展不仅将参与全球经济重建下的外部结构重组,也将面临着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变更。因此,正确预测沈阳市工业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加以有效的引导,是我们实现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与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来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指标。也是新时期政府实施综合运筹城市发展、整体经营城市战略,进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寻求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沈阳工业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国际国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演变规律看,城市的空间布局一般都要经历4个发展阶段:即混杂聚集阶段、分区聚集阶段、多级聚集阶段和分散聚集阶段。沈阳市的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分区聚集向多级聚集转化阶段。城市功能正由单级走向多级、简单趋于复杂、低层次上升为高层次。城市工业布局的演进相应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重要特征,具体有5个明显的趋势标志:1.城市空间的拓展正由过去的工业牵动主导型转向城市功能多极化、多元化牵动型;2.工业用地郊区化分散和产业布局分区化集中的趋势日益显现;3.城市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有几个校区.doc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有几个校区_高考升学网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有几个校区 一、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有几个校区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只有1个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白塔街380号,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普通高校,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本科学校。 二、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简介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前身为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普通高校。学校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本科学校,现有在校本生近12000人。 学校位于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坐落在大浑南核心区由多所大学组成的大学城中,与沈阳科技学院、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相拥为伴,与东北大学、沈阳体育学院、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科技馆、辽宁省博物馆隔路为邻,处于沈阳新行政、文化区域的中心位置。这里交通便捷、设施完备,这里教育、文化氛围浓厚,这里是给人以发展和创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学校占地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完备、生活设施优越。这里有50000多平方米、全部为多媒体教室的“回”字型教学主楼,巍峨壮观;19000平方米藏书80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临湖而建;28000平方米的第二教学楼和实验楼,宽敞大气;近14000平方米的国际交流中心和8000平方米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遥相呼应;国际标准的塑胶操场和室内运动场,设施一应俱全,学生学习生活方便舒适。 学校现有教师50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83%,正、副教授占35%,多人在国家、省、市等学术团体和评审机构担任职务,其中有辽宁省教学名师,行业知名专家。同时,外聘行业知名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才到校任教,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面向建筑、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主要产业,以工为主,管理、艺术、文学四个学科协调发展,设置六系四院四部,以建筑、土木、机械、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为主,开设建筑学(五年制)、城乡规划(五年制)、风景园林、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安全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物流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会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机械电子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智能建造、网络与新媒体、智能制造工程等29个本科专业,开设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数控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工商企业管理等8个专科专业,积极增设新工科专业,专业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 一、规划期限和层次 1.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2. 规划层次 规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为沈阳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市区、1个县级市和3个县,面积12881平方公里。划定市区范围为城市规划区,面积3471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 中心城区以四环路为基础,面积1545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 推进东北金融中心、综合性枢纽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实力,把沈阳建设成为立足东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约发展、合理布局,把沈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特色风貌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加快向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国际大都市迈进。 三、城市性质和职能 1. 城市性质 辽宁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 城市职能 (1)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科技创新产业基地; (2)国家重要的国际交流中心和文化产业基地; (3)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枢纽; (4)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东北地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6)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 3. 城市规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1130万,城镇人口99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87.5%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73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73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3平方米。 四、区域协调发展 (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位于全国城镇体系顶端,对内引领、带动区域发展,对外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城市。 1.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 随着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格局中,东北地区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发展。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东北亚中心区位、工业经济发达、金融辐射力强、综合交通网络便捷、文化影响力大等优势,最具条件成为东北板块上的国家中心城市。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历史 (1) 第一篇“城市”、城墙、城廓与都城 (1) 一. 城市的原始定义 (1) 二. “城市”概念的演变 (1) 三. 城墙 (2) 四. 古代都城的城市变迁 (3) 第二篇《考工记》 (3) 一. 考工记概况 (3) 二. 《考工记》中有关城市布局的阐述 (4) 三. 《考工记》营国制度的基本内容 (4) 四. 《考工记》营国制度之王城规划结构 (4) 五. 《考工记》营国制度奠定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体制 (5) 第三篇文明发展进程影响下的古代城市建设变迁 (5) 一. 文明发展脉络图 (5) 二.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阶段划分 (6) 三. 第一阶段:夏、商、周、战国时期的城市建设 (6) 四. 第二阶段:秦汉时期的城市建设 (7) 五. 第三阶段:东汉至唐的城市建设 (8) 六. 第四阶段:古代后期城市建设 (9)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史 (13) 第一篇中国近代城市建设阶段划分及特征 (13) 一. 一般的历史阶段划分(中国) (13) 二. 城建史中“近代”的阶段划分(中国) (14) 三. 西方国家的城市建设状况 (14) 第二篇中国近代城市的分类及特征 (14) 一. 影响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及分类)的主要因素 (14) 二. 中国近代城市分类 (14) 三. 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 (16) 第三篇国民政府控制下的城市规划 (17) 一. 国民政府控制下的城市规划 (17) 第四篇中国近代城市建设及规划的特点 (20) 一. 城市建设的特点 (20) 二. 城市规划的特点 (20)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城市建设历史 (20) 第一篇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程 (20) 一. 中国现代社会政治背景 (20) 二.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历程 (21) 第二篇区域发展战略 (22)

沈阳地铁规划

一、规划名称及概况 (1)规划名称 沈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 (2)规划概况 按照沈阳市政府要求,沈阳市第二批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年限为2009年至2020年,总规划规模约160km。到2020年,加上已运营的1号线、2号线一期工程50km,线网建设总规模可达210km,由“二横、三纵、两L”7条线构成。近期建设方案体现三大功能特点,一是在地铁1号线、2号线十字形骨架的基础上,通过导入两条L线,一横两纵,形成网络化布局;二是加强金廊线、银带线的建设,以南北向为重点,侧重大浑南,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带动三大产业区发展;三是重点连接沈阳北站和桃仙空港,打造东北地区交通枢纽中心,合理衔接城际铁路和市域快线,推动沈抚、沈本、沈鞍、沈铁一体化进程。各条线路的概况见示意图和下表。 沈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9-2020) 线路名称研究长度(km)敷设方式(初定)经过主要区域及环境敏感目标 1、一号线东延线 16KM 地下+高架 沿和睦路、东陵路、沈棋公路、沈通公路敷设,主要经过黎明小区、良辰美景、保利阳农业大学科技区、东陵公园、世博园 2、二号线南延线 10KM 地下+高架 起于二号线一期工程终点上深沟站南端,钻过机场高速公路,沿沈本大道向南,至机场路后右拐向西至桃仙机场 3、二号线北延线 10KM 地下 起于二号线一期松山路站,沿黄河北大街向北,下穿三环高速和于虎铁路联络线后沿道义南大街向北,下穿南小河后拐向东北,下穿蒲河后进入规划学子街至终点进步村停车场 4、四号线+八号线 41KM 地下+高架 线路主要沿沈苏路、南京南街、中山路、和平北大街、北站路、北大营街、

中国城市建设史

原始居民点::半坡遗址、姜寨。特点:位置背山面水;规模大小不等、一般范围较大;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木骨泥墙、干阑 中国城市产生的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基础;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原因 周王城:西周历史上第一次建设高潮的时代、《三礼图》 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这时已有阶级分化,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廓内。城与市概念不同,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有城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 《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的意义:《周礼·考工记》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体现的营国制度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营国制度的所奠定的规划系统的主要内容是:整体规划结构:以宫城为中心,宫城南北轴线作为主轴线,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围绕宫城对称布置。以礼治国的规划秩序。棋盘式道路,具有方位感——方格网的规划方法。营国制度主要反映了城邑建设体制,提出了城邑建设体制的基本内容,即王城——诸侯城——都城建设的差异。反映了礼制营建建筑制度,依据爵位、尊卑而定。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小结(1)城市数量较前增加,分布范围扩大(分封制度);但城市规模偏小(等级制度严格限制)。(2)形成三级城邑网。(周天子王都-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采邑)(3)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工商业受到限制,经济功能不强(4)城市建设有了一定规制。《考工记》记载的关于城市规划的制度对我国后来的城市尤其是国都的建设布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春秋战国重要的都城:燕下都(城廓并制)、赵邯郸(城廓分段)、齐临淄(城廓并制城附于廓角)、曲阜县鲁城、郑韩故城(城廓并制)、淹城(内城外廓)、楚都郢。 春秋战国都城建设的特点城市既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着农村;都城一般由城与廓组成,城与廓形状较规则;但城与廓的关系有不同,如齐临淄城与廓重合,燕下都城与廓并列;内城为王宫贵族居住,廓一般为普通市民居住;城市的手工业、商业繁荣,集中在城廓地带;城市中已出现系统的排水设施;城市选址符合早期城市特点,多位于河流边,一些城市引河修建护城河,并将水道引入城内,一方面可以加强防御,另一方面为城市的运粮、供水和排水提供便利条件。 秦汉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由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进行的区域性的城市规划探索转到集中建立大而统一封建帝国城市规划制度的方向发展。 秦咸阳规划布局的特点:1、以广阔京畿(内史)作为规划背景,形成京城与京畿的有机结合2、运用天体观念来改造咸阳。规划意图:强化统一;突出强调新尊博;运用天体规划概念;推行不建立外廓的革新措施采取宫自为城。 西汉长安城规划建设的要点1、总体采用“前朝后市”的规划格局,政治活动中心位于中、南部,市、民间手工作坊和闾里集中在城北。2、“市北”格局不仅足以发展城内外交换活动,还可以连结渭北各经济中心,延伸经济活动。3、革新了旧的择中立宫传统,运用“高”、“大”、“多”为贵的封建礼制等级观念,表达帝都尊严特性。4、以安门大道为主轴线安排分区规划5、汉代宗庙制度改革,打破“左祖右社”传统。礼制建筑于城南。 《管子》中的城市规划思想与理念:“凡立国都,非于大川之下,必于广川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