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河南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学历教育

毕业论文(实践)

题目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院(部)商学院

专业企业管理

年级2014级

形式自学考试

层次本科

学号721070550115

姓名李程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及途径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范围扩大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事实表明,我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公共管理的缺位、公共管理活动错位以及公共管理监督失位等现象,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寻找可靠途径来切实实现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必要而迫切的,这当中政府自身改革是其前提,程序优先是其基础,信息对称是其关键,而了解公众需求并培养公众参与意识是其重点。

关键词: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权力;程序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citizen participate in public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management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act more and more, it manages the need of managing theory development newly and publically, need, offer public subject need that range expand of product , change need , government of function of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of people, need, E-government of development. Fact indicate our country have serious public omission , public management activity of management misplace and public management supervise getting unsceptered very, it is obvious that it is endangered. So, look for the reliable way to realize conscientiously it is essential and urgent for the citizen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management, government's one's own reform is its prerequisite among them, the procedure has priority to be its foundation, information key their, understand public demand and train the public sense of participation focal point their.

Key words:Citizen participate in public;public administration;power;programe

目录

绪论 (5)

第一章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时代意义 (5)

1.1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发展的需要 (5)

1.2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5)

1.3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范围扩大的需要 (6)

1.4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7)

1.5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8)

第二章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现状 (9)

2.1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流于“口惠而实不至”[3]的境地 (9)

2.2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缺乏可行途径 (10)

2.3为最主要的监督主体缺乏程序保障 (11)

第三章实现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 (12)

3.1政府自身改革是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前提 (12)

3.2程序优先是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基础 (13)

3.3信息对称是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关键 (14)

3.4了解公众需求、培养公众参与意识与素质是重点 (14)

参考文献 (16)

绪论

20世纪末出现的新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针对传统行政模式和官僚制的弊端,将管理主体的二元化作为其理论前提,其表现在当代公共行政越来越关注“公民导向”,即以公民的不同偏好为基础,以满足公民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特定需求为目标,重视公共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公民参与。公民参与通过那些涉及其自身生活的因素,影响他们的社区、环境和公共决策过程。它是一种广泛的参与,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参与(由公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公共权力机构及领导人的过程),还包括所有关于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参与。但是在我国,人们对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意义及其途径的认识尚有不足之处,故试论之。

第一章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时代意义

1.1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日益完善,公共管理主体的扩展,导致了公共管理模式的制度变迁,“治理和善治理论”兴起。这一理论认为,“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非政府的合作。”[1]在现代社会从事公共事务管理中,政府虽然是不可缺少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社会的发展促使公民和社会组织日益扩大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善治下的公共管理不再把政府作为唯一的权威,公民与社会组织也是公共管理的权威之一,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是无法达到善治的。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是国家的权力向社会的回归,是一个还政与民的过程。善治强调公民直接参与到政府治理中,体现出公民作为“所属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1.2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所有的公共事务都是围绕着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公共管理最高也是最终的追求。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1.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公共管理的责任取向需要公民参与

公共管理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公共管理的“行使主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所以“行使主体”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起与其权力相对应的公共管理责任,并积极为人民群众创造和完善其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对每一个单个的个体负责,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利益,才能获得民众长期有效的支持。

2.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公共管理的民主取向需要公民参与

在我国,传统的政府管理使公众习惯于政府提供什么,公众就被动地接受什么。长期以来,公众已经形成了对政府行为的冷漠与顺从心理以及不咨询、不参与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即使有什么需求和不满,也只习惯与在下面发发牢骚而已。民主参与氛围很淡,公民民主直接参与走过场,间接参与更可想而知。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主意识空前高涨,人的全面发展更要求每个人在于他人共同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展现自己的所有才能,要求在公共事务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民主意志。所以在新形式下,政府必须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倾听公众的呼声,给公众说话的地方,给公众参与的机会,必须明白公众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了,如此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发展。政府有责任更有义务给公民一个自由发展、民主参与的平台,让公共管理的“所属主体”更好的参与进来。

1.3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范围扩大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的职能逐步定位,政府是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但不是唯一的主体,政府更不是公共产品的唯一生产者。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政府无所不能的体制,遭到了市场经济规则的冲击。公共产品因其公共性,谁都可以搭便车,因此由政府或不具营利性的公共组织(第三部门)来提供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既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又由政府生产公共产品,必然导致政府加大配置资源的强度和广度,也就是加大了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面。实践证明,由政府生产公共产品,往往成本高而效率低。由于政府行为的评价标准是公众满意度,而非成本,公众对公共产品量和质的高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公共事务管理的变革就是要逐步实现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但不直接生产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建立需要一个政府管理体制和市场参与机

制的完善。而事实上,由于当前政府干预公共产品的生产或者决定公共产品由谁生产,最终出现权力寻租,进而形成腐败的源头。

未来的公共部门在结构和程序上将有别于现有的公共体系。有更多的服务将会以合同形式转包出去;公共产品的价格将更为明确;政府不再是供应者,而是使个人能更充分的满足自身偏好的推动者。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往往排斥公共产品提供的市场竞争,保护少数垄断行业,如此一来,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伸张。作为市场主体的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竞争权被排斥,助长了公共企业谋取自利,同时也排斥了公民和社会组织正常发展的要求,甚至出现了强求公众接受低质价高服务的现象。改革这种现状的措施就是让公民和社会组织平等地参与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去,尽可能剥离政府直接生产公共产品的职能,只有这样政府才能仅充当“掌舵人”,而不同时充当“划浆人”,才不会出现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

1.4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在我国,由于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作为“行使主体”的政府既充当“掌舵人”又充当着“划浆人”的角色,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从而导致政府失灵。入世后,公众需求更加多元化,政府管理职能更要专业化和精细化,政府的“官本位”思想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同时,政府的管理方式、方法也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迅速改变着社会,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摧毁着旧体制,重新塑造个人、社会和政府的利益格局。最重要的变化是公民社会的健康成长,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政府的权力结构被打破。现在,无论从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经济利益到公民的需求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政府要顺应这种态势,深刻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适时调整自己的行政理念和行为方式,牢固树立“服务”的意识,将公民参与机制切实地引入到政府管理中。

另外,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政府管理是“机构驱使的政府”,旨在便利管理人员和服务提供者而不是便利顾客(公众)。“服务型政府”是受公众驱使,以“服务为本”和“顾客取向”。顾客取向的政府把权利和资源直接交到顾客手中,让顾客参与,聆听顾客的心声。既然服务型政府

把公众当作顾客,那么公众就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消费者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内容、质量有选择权和过问权。这种选择权和过问权能有效制约和影响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能保证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1.5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新形势下,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和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同时公共管理的对象也是日益复杂。面对信息量的膨胀,公共管理活动也日益复杂,原有的管理手段和方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公共管理环境,也无法满足公众对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更高需求,广泛借鉴和吸纳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手段以充实公共管理理论并辅助进行公共管理,已成为迫切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成果在政府信息化带动电子政务建设高潮兴起之后,国际互联网作为增强管理能力和拓展服务空间的公共信息平台,其传媒功能、管理作用和服务价值日益凸现。在这样的需求和趋势的推动之下,公共管理要谋求发展,也必须主动迎接信息管理的信息化。

反过来看,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政务将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治理工具,电子政务的发展将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更加重要的是公众为了自身利益也会通过政府的窗口网站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的透明度。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无序行为由于公众的信息相对对称得到一定程度的遏止。我们把政府的治理工具界定为:“把政府实质性的治理目标或政策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以改变政策目标群体的行为,从而最终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机制”。[2]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新时期的治理工具就是要将政府的这四大职能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提高政府部门的运作效率。总之,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公众,公众的参与作为电子政务的助动力,在公共管理追求现代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和信息化的道路上,推动其迅速前进。

第二章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已成为时代性需要,但如果没有正确或者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好这种需要,那么不但可能达不到预想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严重的负面结果。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尚未达到有规则的程度,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尚处于一种无明确程序或缺少规则的状态,这种状态严重影响公共管理事务的顺利进行,其主要表现在:

2.1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流于“口惠而实不至”[3]的境地

在我国,多年的计划体制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了社会本位,个人要完全服从集体和社会。因此,个人的力量在国家的政治领域不占主导地位,是从属于社会的,政治领域的国家权威特别是行政权威具有绝对性。在这种意识下,公民的主体地位大打折扣,普通公民的参与成为了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政治形式。当我们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界定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的时候,这种旧的观念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扭转。当我们确立了公民和社会组织可以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地位时,对于政府来说,并不愿也不适应让渡一部分权力给公民和社会组织,而靠公民和社会组织自身的努力又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程序规则。由于缺少政府支持,公民成为公共管理主体的程序规则难以在短时期内出现。

长期以来我国政权系统的力量过于强大,社会系统的力量又过于薄弱,导致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行政化倾向。公民的一切活动都依赖于各种“组织”,如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工会、妇联等,而这些组织是在政府的扶持下成立的,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有的组织本身就具有半行政机关的属性,离开了这些行政性的组织,公民的一切活动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组织”的制约力量越来越弱化了,旧的管理秩序遭到冲击,而新的秩序又未确立,这也导致公民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处于无序的状态。

显然,公民的主体地位一旦成为形式化,那么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

1.政府对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产品生产的排斥

在电信等有丰厚利润的行业里,政府可以找各种借口排斥公民和社会组织的

参与,因为后者的参与在当前并无程序规则可以遵循。政府把持着那些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生产权,既是规则的制订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这种垄断使公共产品不计成本,迫使公众接受价高质次的公共产品。

2.公民和社会组织由于其主体地位的形式化,在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交易成本不得不增加

公民与社会组织参与经济活动应当遵守市场规则,但是,由于政府控制公共产品的生产权,如果公民或社会组织想参与到公共产品的生产中来,就必须向政府交纳租金,又由于政府权利是由具体的个人所掌握和行使的,于是便出现“权力寻租”,租金便落入个人的腰包。公民本应是公共管理的主体,而在公共产品的生产上,正常参与的权利被政府剥夺,如果想从中分一杯羹,就需要向政府购买参与权,这无疑增加了公共参与的交易成本和公共产品的成本,同时也为权钱交易创造了条件。

2.2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缺乏可行途径

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在宏大的宪法价值中得到了体现,可当我们对照当下法律生活现实就会发现,宪法和法律中所规定的不少原则和权利缺乏具体的制度和程序作为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的有效保障。我国在短暂的法治建设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被放在了高远价值和宏大价值的大政方针上,对于具体制度和程序缺少应有的结合。然而,高远的理想并不等于法治,法治是具体的,是冷峻无情的,如果没有具体可行的参与程序和制度保障,法治便无从谈起,公民的参政热情也只会被一次次的湮灭。所以,当公民被责备参与意识淡薄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反思参与途径的可行性。

这种制度性的缺失给公民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

1.公民和社会组织非制度性参与

“人们并不是本能地要参与公共管理,而是参与公共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利益,或是使其能够避免一种更大的祸害。”[4]由于缺少可行性的参与途径,公民和社会组织没有正常途径成为公共管理主体时,在表达其利益述求时,只有采取非政策途径,运用非正常手段。如农民的集体上访和集体冲击基层政权;民营企业家想尽一切办法结交政治权力等等。这样一来,又会连锁发生一系列问题。比如公民权益保障救济途径的错位。当公民在参与公共

事务过程中与公共权力发生冲突,公检法司各行其责,公民权利本应依法依正常途径来救济。但是现实生活中救济过程却常常受到外力的影响,加上没有明确可行的限制公权力的手段,依法救济无法实施,最终使公民失去救济或得到乱救济。以至人治盛行,法治缺失。

2.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丧失

“如果不能将公众的参与结果运用于公共服务明确、持续的改善,就不要奢望公众能够积极参与”(Wray;Hauer,1997)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是说我国公民的政治素质就一定落后。如果没有可行的途径公民素质再高也英雄无用武之地。例如我国的人民大会代表的选举,这种选举和很多其他类似的活动一样,在公民心中仅仅是一个过场而已。因为如何选、选谁、选出以后怎样代表自身意志、如何制约代表的参与活动等等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可行途径。这种黑箱操作极大的影响着公民的参与热情。而公民如果一次又一次的从事自己所不能决定结果的参与活动,只能是一次次的打击其参与热情,最终这种积极性荡然无存。

2.3为最主要的监督主体缺乏程序保障

公共管理需要权威,而这种权威往往被政府所拥有。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利益的客观存在,也会在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过程中,为自身的利益服务;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同时,也会谋取自身利益。如果政府的这种自利性行为失去控制或者说被个人用于谋取私人利益,那么政府的公利性肯定受到损害。也正是政府这种自利性的存在,政府组织或其成员有了产生腐败的内在机制。“当然,历史上各个国家都或多或少的有腐败行为,所以腐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制约腐败的途径。”[5]制度是靠法律来界定的,如果法律界定不明确,权力受不到制衡,那么腐败就不可能根治。在我国,公民在政治上的崇高地位决定了公民有权力和责任制约政府的公共权力,但我们没有具体的程序作为法治监督的保障。仅靠官员们的道德约束和政府内部的监督是很难减少或控制腐败行为的,因为最有监督积极性的不是政府本身,而是利益受公共管理活动影响的公众。

当这种制约权力的权力的缺失,公共权力的腐败避不可免。一个法治的社会必须以一定的权力依一定的程序对公共权力进行控制,否则腐败案屡见不鲜的现象也不足为奇了。人民群众应该肩负起行使监督权的责任,因为权力最终来源

于人民群众。另外,人民群众对于权力的腐败行为最有监督的积极性,他们是腐败行为的最终受害者(公共资源的流失、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长等造成的后果)所以,人民群众最适合成为监督权力的主体。然而,当前我国的各种形式的监督中,最缺少的就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公民缺少参与公共管理监督的有效途径。没有具体程序作为保障,这种监督公共权力的主体缺位就不得不持续下去。

第三章实现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

3.1政府自身改革是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前提

政府的集权管理与公民参与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在我国,这种矛盾体现得更加明显。政府组织架构的严密性和权力运行的统一性,决定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政府这一方。要保障公民参与的顺利进行,首先就要进行政府的自身改革,只有彻底、深刻的改革才能让我们的政府适应这股新形势下的民主潮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政府。政府自身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的转变:

1.变重权利轻义务为重义务轻权利

就我国目前的情形而言,政府管理方式仍然是以行政控制型管理为主,各级政府及官员习惯于原来那种直接管钱、管物、管人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不仅省事,不负责任,而且为滥用权力、享受权利提供了方便。权利与义务的扭曲与不均衡,致使人们纷纷的去追逐权利、玩弄权利、享受权利,而忘了或淡化了权利的另一面,既责任和义务。因此,规范、制约滥用权力是我们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建立责任制政府,还权与民,实现职能转变。

2.变重自身经济利益为重公众利益

政府内在的“自利”倾向,必然导致政府职能模糊不清。政府插手太多,包揽太多,模糊了政府、企业、市场的职能边界,行使了不应由政府行使的企业职能和市场职能,在进行公共事业价格决策时,忽视消费者的参与应当由政府承担的一些社会公共需要和服务没有保障,政府职能没有履行。总之,有利的事各个部门都想管,费力不讨好的事又都不想管,政府的“越位、缺位”现象随处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工作不应以对自己是否有利来衡量,而应以是否满足公共需求为尺度,想公众所想,急公众所急,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提高政府的亲和力,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出公民的民主意识、调动起公民的参与热情。

3.变重上轻下为重下轻上

有些政府部门爱摆官架子,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官气十足,高高在上,不能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公众,更不是以对公众负责的态度工作,他们的工作以上面的脸色和眼色行事,而对下面的需求、百姓的疾苦想的太少太少。人民公仆为人民,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式和转变工作作风,让我们的政府了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让部门官员愿意蜻蜓公众的呼声,决不能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句震动空气的口号。

4.变重发出信息为重公众回应

这样公众与政府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控制型管理使政府机关习惯与注重发送信息,而不是那么注重甚至忽略信息的反馈。信息发送无论从种类上,还是从数量上,都远远多于反馈信息的收集,而对公众真实的回应却抱“知之甚少”或无所谓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政府对公众需求的了解,降低了政府为公众服务的质量。因此,政府转变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注重对公众反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这样公众才愿意真心实意为政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政府才能及时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把握时代的脉搏。

3.2程序优先是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基础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首先就要有确定的参与程序,程序规则比实体规则往往更具有意义。“从世界法制史发展来看,是先有程序法,然后才有实体法。裁判争议的实体规则,是在裁判争议过程中产生的。也就是说,实体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从程序规则中产生的,实体规则渊源于程序规则。这种规则产生的顺序也体现在政治活动的过程中。”[6]强调程序优先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程序优先要求程序先行,无程序就无实体。没有程序性规范,一切实体性的公共管理规范都只能停留在法律制度的条文上,而不可能转化为对于公共管理具有影响力的政治法律制度。公共管理过程的法治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依程序办事。公民成为公共管理的主体需要依程序办事,公民参与公共产品的身长需要依程序办事,公民行使民主权利也需要依程序办事。公民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权利现在缺的就是这些个程序,公民急需这些程序来保障自己的实体权利。没有程序优先的规则,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活动只会成为空谈,公民的参与热情只会日渐熄灭。

3.3信息对称是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关键

公民参与公共管理发挥出应有作用就要求公民充分掌握相关信息,实现信息的对称是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关键所在。

一直以来,在现实中我国公民与行政机关在地位上是不对等的,这种情况在信息的获取上体现的更明显。政府与公民之间具有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天然有保守信息的驱动力。以电子政务为例,政府将电子政务的发展作为其实现公共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电子政务的确可以促使政务公开,促进信息的共享,但这并不等于政府就很愿意将所有的信息让公众知晓。政府在不得不公开某些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意识到信息越是公开,政府的权威越是受到挑战,一旦政府无信息可保守了,政府自身的利益就完全公之于众了,这绝对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政府某些关键信息的发布、更新是十分滞后的。因此,政府在利用电子政务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同时,也会利用电子政务为自身的利益服务。另外,电子政务的发展也为政府的“经济人”行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是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公民参与电子政务活动进一步地扩大了与公众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同时,由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其促进政府廉洁高效,另一方面又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因此,“政府官员面对自身的或团体的利益时,作为经济人,其利益考虑驱动取选择有限政务公开或扭曲政务公开,在网络中通过技术的伪造出一个以假乱真的信息环境来欺骗民众”。[7]这样一来,在技术上处于弱势的普通公众,在电子政务的管理过程中进一步被排挤出公共管理的范围,加剧排斥公民参与的程度,其结果是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程序进一步缺失。

所以,公民在参与公共管理过程中,必须能掌握足够多的信息,这样政府的自利行为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需要法制来规范政府政务的公开,在政府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用法制规则限制政府的行为,要求政府必须公开具体的行政行为,特别是涉及公民利益的行为。

3.4了解公众需求、培养公众参与意识与素质是重点

公众参与意识的培植,以观念和意识的转变为条件,更重要的是政府要给公众营造一个民主参与的氛围,通常互动渠道,建立互动的制度机制,使公众愿

意说话,积极参与,一旦产生公众需要,政府便提供供给,达到公众的需求标准,满足公众需求,转而产生新的需求,以公众为政府行为中心的运行体制。政府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植公众参与意识,了解公众需求。

政府信息化强化反馈机制。政府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BBS论坛、网上发帖、电子邮件、聊天对话、网上问卷、手机短信、网站留言、语音交流等多种沟通形式,使公众获得更多、更方便的机会交接政府行为,与之沟通交流,反映他们的心声,使政府及时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及时了解动态制订、调整政策的信息,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政府的服务职能。

报刊杂志增设反馈栏目。报刊杂志是大众传媒,接触者大大多于上网的人,在报刊上增设形式多样的问卷,登载政府所要了解的问题和公众建议栏,并印上回复邮编和地址。公众只需按图索骥即可。这样政府有关部门便可以很方便的获得相关的信息反馈。

电视互动。电视是老少皆宜的媒体,针对许多人喜欢看娱乐节目,而不喜欢看严肃节目的特性,通过制作形式多样的娱乐性节目,把政策制订、公共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融入娱乐性节目里,设置免费热线电话,电视内外形成互动。使公众在轻松的环境下反馈给政府所需要的信息。

总之,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如果没有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中去,公共权力的运行就可能偏离社会公共目标,甚至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现象。我国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加强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明确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机制和基本程序,依法保障公民参与权利。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6月,第28页。

[2] 张成福:《论政府治理工具及其选择》,《中国机构》,2003年第1期,第30页。

[3] 贺卫方:《我们需要“具体的法治”》,《工人日报》,2001年3月16日。

[4] 张劲松:《论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有序化》,《行政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100页。

[5] 同上,第99页。

[6] 韩强:《论民主政治的程序化问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7] 黄永炎,陈成才:《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1期,第34页。

3 中国行政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王名杨丽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摘要: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是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创造性探索,旨在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北京市近年来通过网格化将对物的管理扩展到人、地、物、事、组织多个方面,将单一的管理衍生为管理与服务并重,使网格成为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的平台,逐步形成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北京模式。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具有借鉴意义,但还处于初始阶段,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全国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基层社会治理没必要也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模式,关键在于合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各地自身情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网格化服务管理北京 引言 2011年6月以来,清华大学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组调研了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杭州、信阳、巫溪、肃宁等省、市、县。调研发现,目前地方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呈现三种代表性的体制:一是党委主导的大推动体制,以巫溪、信阳为代表;二是党政一体的大协调体制,以北京、广东为代表;三是依托民政的大社会体制,以上海、深圳为代表。三种体制各有侧重和特色,但都是合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实践模式,对推动当地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起到了主导作用。2其中,网格化服务管 1王名(1959-),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NGO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丽(1973-),女,湖南涟源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2参见王名教授2011年9月29日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年会(2011·北京)上的发言,10月13日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管理创新(概论)”课程的授课,以及11月9日在“百县工程-县长论坛”上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地方实践及启示”的主旨演讲。

2018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三篇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4988553.html,)/实习报告 2018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报告范 文三篇 我来自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XX级公共管理班,我叫XXX。时光飞逝,流年似水,转眼间,XX年西南大学智力支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我们六盘水智力支乡小分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仅是短暂的十几天,但那清晰的回忆,清澈的眼神,宁静的校园,淳朴的清远注定要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这是一种既单纯又珍贵的爱的回忆,在那安静的清远村庄中流淌,同时也在我们每个队员的炽热的心中流淌今天我感到很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做社会实践报告,我这次以副队长的名义参加西南大学贵州省六盘水小分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活动地点是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陇脚布依乡。我们的活动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志愿者的名义协助六枝人民政府举办布依六月六文化节;第二部分是进行新农村调查;第三部分是义务支教。下面请允许我以ppt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我们的活动过程。 布依文化节篇:

六月六当天,太阳撒下第一道光辉时,震耳的鞭炮声便欢快的响起,紧随着便是喧天的锣鼓声,热闹便一发不可收,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非常重视的节日,有过小年之称。当节日来临之时,布依男女老少集聚一堂,共同庆祝的美好的时刻。XX年7月27日,也就是农历六月初六化节的日子,我们西南大学贵州六盘水小分队总计33名队员来到这盛大节日的现场,非常荣誉地以志愿者的名义参与到这富有文化气息的节日,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早在XX年7月21号那天起,我们队就开始进行文化节的准备工作,志愿者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坚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开拓创新、持之以恒的原则,围绕大局、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唱响主旋律、将我们的热情与*投入到文化节的准备工作上。我们有的队员利用自己的特长协助政府修改策划书、安排节目的报名与筛选、协助选拔主持人。我们男生队员发挥不怕吃苦的精神进行搭建舞台等。在XX年7月27日,我们队员积极组织后勤工作,包括接待领导、安排演员的更衣室、提供免费水服务、设点进行避暑药的领取、协助保安人员一起维持秩序等。除此之外,在活动结束之后我们还进行现场的清理,还给活动地点一份清洁的美丽。 调查篇:

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论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专业:行政管理 层次:本科 年级:14秋行管本科 学校:汉中分校 完成时间:2017年9月25日

开题报告 在中国社会转型尚未完成、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政治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背景下,公众参与作为时代所需求并为时代所推动的制度变革,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公民参与是现代公共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公共部门实现其公共责任和良好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公共管理的实现需要公民的参与和支持。所谓公民参与,就是公民通过一定的参与渠道,参与或影响政府公共政策或公共事务的行动过程。广泛的公民参与是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和政治文明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公民进入公共领域、参与治理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充实公共管理的内容和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

目录 开题报告 (1) 摘要 (3) Abstract (4) 1、相关理论 (5) 1.1公民参与基本概念 (5) 1.2公民参与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5) 1.2.1减轻政府改革压力、提高政府支持率 (5) 1.2.2降低矛盾冲突,遏制灰色利益 (5) 1.2.2规范政治制度,导引政治文化 (6) 2、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 2.1公民参与意识不强 (6) 2.2公民参与的途径不通畅 (7) 2.3公民利益表达后得不到重视 (7) 3、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解决措施 (8) 3.1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8) 3.1.1培养公民的“当家做主”的意识 (8) 3.1.2培养公民主动参与的意识 (8) 3.1.3确立公民民主观念的意识 (8) 3.1.4培养公民社会责任的意识 (9) 3.2加强公民参与的外部渠道建设 (9) 3.3完善政府政务公开制度 (9) 3.3.1政务公开制度要积极推行 (10) 3.3.2例行新闻发布要尽快健全 (10) 3.3.3政务公开评议制度尽快健全 (10) 3.3.4政务公开责任制度尽快健全 (10) 四、总结 (11)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32 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管理诞生于20世纪初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管理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公共事务越来越多,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发达。但就对公共管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公共管理未来发展模式的认识而言,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存有很多争论。作为我国首届MPA学员,笔者在系统接受MPA教育和对公共管理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提出个人理解,供商榷指正。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自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的界定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综合各种学术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至少已经形成3个方面的共识:第一,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活动。这些事务和管理活动直接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把更多的社会和公共管理职能交给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第三,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管理只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基于以上共识,笔者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为有效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根据法律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形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管理活动和过程。 这个定义的一个关键点是公共管理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可以认为,公共利益是基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产生,并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个人利益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利益。由于个人利益是现实的,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虚无的。同时,个人利益又必然是具有差异性的,公共利益难以体现这种具体的差异性,甚至有时会因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而造成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和抵触,所以,公共利益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方式分析

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方式分析 本文首先列举了目前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八种方式,并对每一种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优化我国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完善相关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构筑公民文化,提升公民参与的能力;扩大公民参与限度,提高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强有力的合作关系;解决伴生性问题,促进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决策的有序进行。 标签:公民参与;参与方式;优化选择 一、我国公共政策过程中公民参与方式分析及特点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公民的参与方式也随之呈现多样化。可以归纳为八种方式: 1、关键公民接触法 是指公共管理者向相关公民中的“关键人物”了解情况,征询意见,通常是通过召开小型会议、媒体宣传等方式进行。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效率较高,参与范围小,信息沟通点集中,几乎不需要专业性技术,并且对于管理者来说,参与成本低,几乎不需要分享决策影响权。缺点主要表现在,参与对象大多是社会上的少数精英,有可能代表某一利益集团的利益,也有可能脱离广大公众。所以,在运用这一方法时,要求管理者不要局限于特定的关键人物,可以从多个领域寻找一些代表不同利益的候选人。 2、公民调查 公民调查是指政府一般通过电话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公民了解有关政策议题的信息或对某些政策决策的态度或建议。这种方式的优点主要在于,接受调查的公民范围广,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公民的利益要求。缺点是公民在回答问卷问题时,对于一些敏感问题,公民的意见有所保留,且公民的答案一般都不稳定,缺乏对长远利益或者整体利益的考虑。并且这种方法具有局限性,在问题设计上,可能并不能将有关政策议题的全部问题罗列出来,在调查项目上有一定的缺乏。在使用这种方法时,公共管理者最好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调查,即借助和使用对相关政策有关的或者有所研究的人员进行调查,这样更具有专业性。 3、公开听证方式 所谓公开听证是指政府部门在做出涉及公众或者公民利益的公共决策时,以召开公开会议的形式听取利益关系人、社会各方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从而最大程度的代表公民和各方利益的利益。这种方式现在已经被政府广泛的应用,例如郑州政府主持召开的“地铁票价”听证会和“水价调整”听证会。这种方式的特点主要

公共管理系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事务 涉及全体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即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公共事务的基本特征:1)公益性。公共事务的受益者是全体社会公众。公共事务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由全体公众享用,是社会发展必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公共事务的公益性反应社会整体的公共利益。2)非营利性。是指公共事务有关的管理和服务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公共事务的公益性决定了一般情况下社会公众在享受公共事务提供的物品和服务时不需要付费的。有时为了弥补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经费不足,或平衡享受物品和服务方面的实际差异,也会采取收费的办法,但绝不是以营利为目的。3)规模性。第一公共事务对社会整体而言是不可分割的,虽然有技术因素,但主要是强调“共同”的特质;公共事务的范围十分庞大,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事务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大部分属于经常性支出,同时,公共事务的某些内容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体现出一定的效益。公共事务的规模性要求较强的投资能力。3)阶级性。由于人类的相当长的时期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共同利益中必然包括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要求也要满足阶级的需要。从阶级的角度看,公共事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反映长期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类是反映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它的变动往往取决于统治阶级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认识和判断。 2、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不会减少他对其他消费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从物品的所有关系来看,同一物品不仅供其占有者来消费,无法排斥占有者以外的人来消费。依据不同的标准,公共物品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主要包括:1)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凡是满足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等特征的物品时纯公共物品;凡是不能严格满足非排他性等特征的公共物品是准公共物品。2)有形的公共物品和无形的公共物品。有形的公共物品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物品;无形的公共物品是指政府提供的法律、政策和制度等一类服务。3)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指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地方性公共物品指地方政府提供的物品和服务。 3、公共行政 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社会 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1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题○2行政管理的主体并 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所对立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的权利的执行机关,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管理是各国行政组织的普 遍特点。○3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 运用、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等问题。 4、公共管理 是指社会公共组织及其他组织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增进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通过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和控制活动。基本特征: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公共管理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理规律,加强分析中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提出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分析当前公共管理的前沿核心,重点探讨公共管理的理论前沿,以期有助于我们预测公共管理的研究前景,正确引导我们进行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并在现实中能够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共管理;理论;前沿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权力机关和非盈利社会组织为了更有效地促进 公共物品,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平均分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正确运用公共权力和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新兴学科。 公共管理与管理学有很大的相似性。它要指引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有效率,其前提与基础是解释公共部门的各种收入与支出行为、公共管理以及对市场中微观主体的影响与后果。需要注意的是,与管理学不同,在具体分析问题时,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研究前提与研究对象。而且公共部门与社会的各个主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个主体的反应与对策将对公共部门的政策执行结果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就给公共管理带来了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挑战。由此可见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为什么”的问题。 卡尔森(Garson)和欧佛曼(Overman)认为,1975 年的“政策管理协助研究委员会报告”是公共管理概念流行的源泉。[1]他们指出,在该报告中,公共管理被分为三个领域:(1)政策管理涉及政策选择和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2)资源管理涉及预算、财务管理、人事、采购与供给、财产管理和信息管理等;(3)项目管理则涉及日常执行,包括日程安排、记录保存、生产效率与监督等。 大多数美国公共管理研究者似乎更偏好另外两个相近的概念:“政治管理”和“战略管理”。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发展起来的政治管理研究跟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密切相关。政治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家、该学院的摩尔(Moore)明确表示:“我们的‘公共管理’概念在公共行政的传统责任之上加入了目标设定和政治管理的责任。”[2]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研究重心已经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POSDCORB 范式(计划、组织、人员、指导、协调、报告和预算)转移到 PAFHRIER 范式(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外部关系)。 综合各国的政府改革与发展前沿报告,结合我国当前政府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下列几点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的几个前沿问题:(1)

公共管理中提升公民参与度的研究

【摘要】随着公共管理中公共事务复杂性的提升,公民在管理过程中的参与日益凸显出重要的角色,现阶段公民虽然参与了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中,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公民参与度并不乐观,从物质、制度、素质教育等来探究公共管理中如何提升公民参与度。 【关键词】参与;协商;民主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023-01 公共管理者在提供公共物品、服务、制定公共政策时,公民参与是衡量公共部门是否贴近民心的重要指标,那么如何激发公民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加强经济物质基础、提高公民自身素质、建立保障制度、利用自媒体的渠道缓解这一问题。 一、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参与活动的有效进行根本上是建立在公民充足的物质基础上。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决定了公民参与力的高低,而且影响参与意识的强弱。特别是农村地区,受小农思想的局限性,使得在做决定时首先考虑物质成本。 一方面,继续加强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物质基础的保障让公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成本效益对其的影响,这样他们更愿意参与公共管理的活动中。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它可以激发社会民众主体意识和发展民主的觉醒,帮助公民树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形式身份的参与意识。 二、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其参与能力 1.加强公民的素质教育。通过对公民的素质教育,促使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前提。为了使公民充分认识自身在管理中的作用,一方面,公共管理者可以鼓励报纸、小问卷通过特殊“思考”协助政府教育公众。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利用电视、网络把涉及公共事务的内容做成专题节目,这样在激发公民参与热情的同时培养公民参与理性。 2.提高公民参与能力。参与能力是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主观条件,没有参与能力的参与反而会降低公共服务、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可借鉴西方国家多种方式来锻炼公民参与管理事务的能。另外,公共管理者应该鼓励公民参与到非政府组织的活动中来,积极扶持民间公民自组织,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最终使得公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身参与能力。 三、完善相关制度,多渠道地发挥公民的主体作用 没有制度化的保障,公共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实践会倾向于随意性。同时公共事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也需要制度提供约束性框架。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信息公开制度的力度。任何旨在预防和解决公共争议措施的执行,其基础必然拥有一个充分知情的公众群。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前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即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在这种环境下,公民可以利用网络参与、监督。 2.决策中制度化公民角色。要保证公民参与的长期有效,最好的办法是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使公民参与角色的作用制度化。定期对实质性资源施加影响有助于激励公民和公民团体,以其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参与精神,其中效果最佳的制度化措施各层级公共部门是与公民分享权利。 3.完善听证制度。在制度设计上明确公共管理中的主体即公共部门重要作用的同时,应该与公民分享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将听证制度从政策方案的规划逐步扩展到管理事务的执行、评估中,形成完备的听证制度。 四、创新公民参与的新形式,完善参与机制 1.在公共服务中提供先进的公民角色。由于公共事务繁多复杂,不可能对所有公共问题进行一一回应。同样面对复杂的问题,公民也不可能全部参与其中,因此可以尝试建立制度化的投诉机制,如借鉴西方国家建立申诉专员或者行动中心,采用第三方来收集公民意见,

郑州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职能部门业务办理技术培训资料信息

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 职能部门业务办理技术培训资料 (信息平台建设指导处 2014-8-6) 一、业务流程概述 (一)业务分类 根据《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应用管理规定(试行)》(郑政办[2013]1号),业务信息数据包括台账业务信息数据(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基层组织建设和城市管理提升)和社情业务数据(除台账涉及领域外的其他信息)。 上报业务信息数据要包括排查人单位和姓名、联系电话,排查时间、地点,排查事实描述,多媒体附件,办理方式,办理结果或上报依据,整改措施或建议等。 (二)业务流程 1、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在信息平台中规范为“采集、上报、交办、办理、反馈、办结、评价”七步闭环,固化到系统中自动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和联动。 采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录入。 上报:对超出管理权限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信息平台上报。 交办:对问题分析研判,详细填写交办指令,交办相关部门(单位)。 办理:本级采集问题在自身职责范围之内的,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对上级平台交办问题进行签收,快速处置;对交办业务不属于本部门(单位)职责范围的,可以退办。 反馈:向交办问题的上级平台反馈问题处置结果,上级平台再将办理结果逐级反馈到问题采集人。 办结:对问题处置情况进行认定和办结, 评价:根据办理的时效和质量,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 2、限时签收、限期办理 为提高问题流转和办理效率,信息平台建立了红、黄牌机制对业务的签收和办理设置时限,并作为考核依据。 目前信息平台签收时限为上班时间4小时内,其它时限24小时内,急件可以另外要求(自定义)签收时限。没有在规定的时限内签收,系统自动亮黄牌警示。 办理时限为上级平台交办时根据问题性质、疑难程度设置。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又没有提出延期申请,则出现黄牌警示,黄牌警示3个工作日后发出红牌警示。 3、延时办理、业务挂起 2013年信息平台建立了延时办理、业务挂起机制。 对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向交办问题的上级平台申请延时,经上级平台同意可以在原办理时限内增加办理时间。 对确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历史遗留、涉法涉诉等复杂疑难问题,可以向上级平台申请业务挂起,经上级平台同意,业务挂起后不再计时。挂起业务待办理条件成熟后,可以激活重新进入正常办理流程。

公共决策的公共性与公民参与

公共决策的公共性与公民参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日益成为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政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要受到公共决策体制、决策渠道、决策法制、决策意识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制约因素,扩大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从而促进公共决策的有效执行。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决策者对公共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并为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合理化而进行的决策活动。其实质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重新分配、有效分配、合理分配、公平分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公民个人或公民团体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参与公共事务、影响和推动包括政治系统中的各种决策的活动和行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是党对“推动什么样的政治参与,怎样推动政治参与”这一时代命题的科学回答,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从某种义上讲,对切身利益的密切关注是公众参与公共决策最直接的动因。然而,在现实中,公众参与公共决策不是仅有参与的愿望和要求就可以实现的,而是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政治制度,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须积极寻求对策设计,化解制约因素,以扩大公众对公共决策的参与。 一、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现实意义 在当代,随着社会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已日益成为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政治现象,不断扩大和完善公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公民参与有助于公共决策的发现和确认公共决策过程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是决策问题的发现和确认,在这一过程中,公民的广泛参与是实现决策最关键的因素。保证获取政策问题确认时所必需的充分、准确的信息。社会公众参与可以改善大多数决策者只能了解到数量有限的信息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在传递过程中被“改变”的情况。具体有两方面的表现:(1)社会公众直接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最了解情况,传达的信息最全面、最真实;(2)社会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直接与决策者交流,从而为政府或决策者提取信息提供了一条捷径。某一社会问题要成为政策问题,首先得进入公众议程,而后进入正式议程,最后才形成政策问题。公众参与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将进入公众议程的社会问题尽快提交政府使之成为正式议程,这是政策问题确认的关键。在公众广泛意见之后政府达成的有效协议能够更有效的适应公共政策制定的需要,从而满足人们实际生活的需要。(二)公民参与决策过程有助于推动政策的顺利执行社会公众参与决策过程对于提高公共政策的执行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社会公众参与扩大了决策资源的提取范围,增强了政治体系的利益整合功能,因此公共政策能够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意志,能更好地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从而增加社会公众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从社会心理方面来说,公众参与决策满足了社会公众参政议政的心理需要,增强了他们的政治功效感、影响感和尊严感等。社会公众参与决策,可以使公共政策更易于被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同。这种认同感进而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减少政府推进政策执行的成本投入。社会公众参与决策对于提高政策执行效力,也是功不可没。公众参与使社会公众对政策合法性确认不疑,对政府的信任感大大提高,从而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推动政策的执行,大大提高了政策的执行效力。(三)公民参与有利于实现决策体系的合法性基础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是政治统治依据的传统或公认的准则,而得到人民的同意和支持。在一定意义上,公众参与是以公众对现存政策体系合法性的基本认同为前提的,本质上就是公众通过合法的参与途径向决策体系表达自身利益要求以影响政策体系的公共政策过程。在参与过程中,公众已经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或间接地同意和认可了政策体系的权威,并且直接显示出了公众的政策倾向,而这种政策倾向则是政策体系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显然,如果没有公众的参与,就没有公众对政策体系及其政策方案的同意与认可,合法的政策体系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政策体系合法性的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确认了公众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性,增强了公众的利益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增强对政策体系的认同感,增强政策体系权威的合法性。二、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阻碍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公民在公共决策参与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对公共决策的参与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还很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公民参与体制保证不健全 公民的有效参与公共决策需要具体参与制度和程序的保障,只有在制度和程序上同时有保证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有效进行。中国虽然已经有自己的一套政治参与制度,但是公民参与方面的制度

社会福利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社会福利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 福利是同人的生活幸福相联系的概念。在英语里,“福利”是welfare,它是有well和fare两个词合成的,意思是“好的生活”。但是,什么是“好的生活”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它既可以指物质生活的安全、富裕和快乐,也可以是精神上、道德上的一种状态。社会福利还与社会政治相关联,既被看作是一种国家治理的状态,又被看作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而社会政治是国家通过公共管理职能实施进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就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以此来看社会福利与公共管理有着一定的关系。 一.从社会福利的内容上看 社会福利一般包括现金援助和直接服务。现金援助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收入补贴等形式实现;直接服务通过兴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实现。主要内容有: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劳动就业服务、住宅服务、孤老残幼服务、残疾康复服务、犯罪矫治及感化服务(见矫治社会工作)、(见感化教育)、心理卫生服务、公共福利服务等。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青少年、军人及其家属、贫困者,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和家庭等。服务的形式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帮助,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兴办的社会福利事业的收养、社区服务、家庭服务、个案服务、群体服务等。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收入补贴都是公共政策的内容,都属于公共管理范围内的,因为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而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的提供与服务。公共物品的涵义非常广泛,既可指有形的物品,如: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道路交通,也可指无形的产品和服务,就包括了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劳动就业服务、住宅服务、孤老残幼服务、残疾康复服务、犯罪矫治及感化服务(见矫治社会工作)、(见感化教育)、心理卫生服务、公共福利服务,也都是公共管理所提供的服务,所以说社会福利的事实是通过公共管理来进行的,公共管理是社会福利实现的桥梁。 二.从社会福利的制度制定上看 要想一些社会福利政策变成现实,必须由公共管理机构根据社会性的福利问题的需要而制定出来,并进行实施。而社会福利问题又是多种多样的,并且不断得到解决的同时,又不断发生新的问题,因此,公共管理不可能去解决所有社会福利问题。社会福利问题只有在属于公共管理机构职责范围内、与其公共目的相符合的情况下,才成为公共管理的对象。此时经过一定的步骤把解决福利问题的办法形成社会福利制度。现阶段的福利事业分别由民政部门(管理民政福利)、财政部门(财政性补贴)、劳动部门、工会的有关部门(管理职业福利)、民政部门(城镇住房公积金)、教育部门(教育福利)等政府部门和一些半官方机构(如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分别管理,以上部门都是进行公共管理的重要部门。社会福利制度应当符合社会成员的群体需求,福利事业的发展规律并具有中国特色,从传统模式下的板块状、封闭式和奇特的混合结构转变为融洽式、开放式、关系清晰、结构合理的完整体系。它应当以社区服务为基础,以各种社会化福利(包括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社会津贴等)为主体,以职业福利为补充。在这一

现代公共管理公民参与的新途径分析

现代公共管理公民参与的新途径分析 公民参与现代化公共管理是体现公民影响公正政策和服务的活动。公共管理中有了公民的参与,能促进公共部门良好地实现其公共责任和治理方法。公民广泛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中来,是国家建设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也保障了公共政策的公平制订。 标签:公共管理;公民参与;参与途径 1.公共管理中缺乏公民参与的原因 (1)公民意识薄弱。目前,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政府职能也日趋完善,公共管理亦得到推进。但从另一方面看,公民对政府实行的公共服务需求就更加迫切和重视,但是现有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和公民的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要求政府需要借助广大公民的智慧和力量,使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热情得到提高。但据目前公民的参与程度来看,其参与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或者有的公民也是被动参与,并不主动。在这方面,有些公民的思想和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公共管理应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国家专业的管理人员都处理不好的事情,老百姓理应也没有能力处理好。 (2)缺少参与渠道。许多公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纷纷参与到公共管理的事业中,加快了公共管理的发展。但是国家设置的公民参与机制还不健全,很多公民欲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却缺少渠道和方式,这严重阻碍了国家公共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从目前的公民参与程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公民参与的相关机制不健全。国家缺少与公民直接交流的机制,如选举、监督、代表会议等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公民的民主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地体现。很多地方政府的选举也只是表面形式,致使许多公民认为选举不能达到选民的意图,严重打击了公民的热情和积极性。而监督方面也做得不足,很多公民发现问题需要检举的时候却发现根本没有渠道,举报热线也成了摆设。②缺少公民参与方式的宣传。虽然公民参与公共管理有相关的法律文件予以保护,但这些都仅仅存在于文件中,并没有在实际公民参与活动中得到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公民对这方面的了解也是少之又少,究其本质而言,还是政府对于这方面的宣传不足。无论是通过教育或社会宣传,都应该尽可能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公共管理中,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公民的相关合法权益。 (3)参与公共管理的公民整体素质不高。公共管理的优质发展还需要公民处理公共事务的良好能力。每一个参与到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应该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而政府机关也应有向公民宣传相关知识的义务,使公民了解公共管理的具体要求,具备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而我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素质普遍不高,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①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很多权利与义务,大部分公民对其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了解不清晰,同时也对参与的渠道和方式缺乏了解。②因为政府在信息宣传方面做得不足,加上公民所了解的参与渠道有限,从而导致公民和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民参与的信心受到影响,公民参与的能力自然

项目六 公共管理系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范文

附件6 公共管理系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项目六) 2015年4月18日

公共管理系实训基地设备购置及资金概算汇总 1

校企共建智慧旅游实训基地(一期)新增设备及资金概算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智慧旅游实训基地着眼于未来“智慧旅游”发展,服务我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将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以文化旅游、旅游商品研发、电商运营、智慧服务等为特色的高质量、开放式的综合校本教学,充分利用产业界的技术、产品、培训、人才等资源,搭建产业界认可的专业训练平台,模拟产业实际工作环境。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平台。基地除了作为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平台外,还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迫切需要投入相应的技术、设备、软件系统等资源,一期重点建设内容:智慧旅游呼叫中心及智慧旅游综合实训平台。 近年来,随着全国智慧旅游蓬勃发展,我区智慧旅游也初露端倪。内蒙古是文化旅游大区。文化旅游企业的庞大基数和“智慧化”的迫切需求,使得智慧旅游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缺口相当惊人。 目前旅游人才教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材和实践教育方面,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仅27.09%。近八成学生对实践安排表示一般或者不满意。而更有数据表示,我区高职旅游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不足20%,旅游及相关专业的就业已经陷入困境。可见,旅游及相

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旅游人才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旅游服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区旅游专业教师大多是由人文历史与地理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单一传统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堆积,是从如工商管理、外语、历史、地理、中文等“母体专业”中脱胎出来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实际上严重背离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的把旅游专业课程组织好、学校做好与社会的对接,是当前高职院校旅游教育行业迫切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而我院智慧旅游实训基地就是以解决这一局面而设立的,希望通过对这一项目的持续、深入开展,创新旅游及相关专业合理的人才培训模式,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1)为我区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提供人才保障 “智慧旅游”,也称智能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旅游产业,一种以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智能数据挖掘、高性能信息处理等技术在产业发展、旅游体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我国将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使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内蒙古着力建设草 3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1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 指为了科学地、有效地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力利用、开发规划等一系列活动的有机整体。 12. 公共部门生产力:公共部门生产力是一个反映公共部门总和管理能力与管理绩效的总和指标,它是指公共部门在一定的政治目标下,通过各项生产力要素或资源的投入,进行各项管理活动,而对社会产生的积极效果。 13. 电子化政府: 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在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服务,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率、能提供优质服务的政府。 1、国家预算国家预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收支计划,它是由政府提出并经国家权利机关法定通过的具有法律权威性质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筹集资金和分配使用资金的计划或概算。 2、财政管理财政管理作为国家的理财活动,指得是政府在对国家和社会的公共管理活动中,对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调整和监督。它是一种宏观性的财政管理,是国家对财政资金运动的一种管理控制活动。 3、公共信息所谓公共信息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收集、传递、整理和发布的各种信息的总称,其载体形式多为各种法规、文件、决策、批示、报告、公告等。 4、绩效评估 P260 绩效评估是依据绩效指标,对公共部门管理过程中投入、产出、中期成果和最终成果所反映的绩效进行评定和划分等级。 5、绩效管理所谓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12、电子政务的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答:网络信息、政府公开、政府采购电子化、电子政务。 6、服务型政府P343 何谓服务型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3、简述公共财政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P198 具体来说,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筹集财政收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二)合理分配财政资金(三)协调平衡(四)审计监督和检查财政合理的运行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财政的服务对象决定的。首先,公共财政合理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其次,公共财政合理必须坚持节约的原则。第三是坚持兼顾性原则,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4、信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有哪些? P230-232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对公共管理者的影响(一方面,信息资源的全球化流动开阔了公共管理者的视野。另一方面,信息化促使公共管理者对自我全面发展的需求增加。)(二)信息技术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三)信息对公共决策的影响(从这一点看,信息技术发展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围绕着提高公共决策的民主性和公共决策的效率展开的。)(四)信息对公共管理方法的影响(信息时代信息量的增多和信息的多样化,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办公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五)信息对公共管理公文的影响(电子公文具有许多与传统公文不同的特点;(1)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2)系统依赖性。(3)载体的无信息性。(4)信息的灵活处理性。电子文件的上述特点对公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文件记录的原始性、凭证性受到冲击。(2)重要原始文件可能会流失。(3)电子文件的载体有磁盘、光盘等,材料的老化变质、计算机病毒的侵害等会很容易地抹掉电子文件上记录的信息。)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生产力的关系(次重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部门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影响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是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 4.公共部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以人为本7、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4E”取向(标准)。P264-266 (一)经济(economy) 与其他任何组织管理一样,公共管理要遵循经济原则,经济指标要求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或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经济指标本身并不关注服务的质

自媒体时代中的地方政府公共管理

自媒体时代中的地方政府公共管理 摘要:伴随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催生了新媒体技术的发 展脚步,同时推动了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需要与之相适应。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归类相关文献资料,将自媒体时代的特点进行最基本的概述。并针对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要面对的挑战进行分析,围绕实行政务信息公开、透明、互动的行政方式等三个方面,建立起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路径。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特点路径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是国家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实现腾飞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国崛起的重要象征。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自媒体的发展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政府信任结构,进而影响到公共管理。因为自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府信任的建构方式,在宏观上冲击了公共管理的信任基础。就此,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要面对新的压力,需要敢于迎接新的挑战,这样才能建立一条适合自媒体时代发展背景的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路径。 一、自媒体时代的特点 自媒体时代指的就是传播主体以个人为主,通过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向不确定的大多数人群或者确定的社会个体传播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有机会成为“记者”、新闻传播者、评论家,将自身持有的信息源或者观点通过麦克风、社交媒体公众号传递出去,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时代的发展。在自媒体时代,媒介有着明显的交

互性、自主性特点,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WeMedia)是由普 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方式,由传统的“点到面”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对等传播。言论的自由度极高,为人们提供交流和互动的空间更为广阔。在自媒体时代,媒介信息的流传速度、广度都有着极大程度上的提升,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渠道随之增加,能够增强政府的社会公信力,在解决社会问题上政府必然会有社会民众的坚强后盾,社会个体自我动员能力普遍提升是自媒体时代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是十分明显的,由于社会个体广泛热衷于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造成每一个社会个体的信息、观点、态度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信息泛滥、难以甄别、难以管控的现象由此生成,“信息爆炸”就成为自媒体时代十分突出的特点之一。 二、该背景下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要面对的挑战 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姿态。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原有的以强制执行命令的公共管理工作开展思路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在该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工作认识到应该面对哪些挑战已经是路径建设的基础。 (一)行政方式必然要发生改变 行政方式指的就是以行政机构或管理者的权威为基础,通过行政体系采用强制性的政令,针对管理对象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更为直观的讲就是以命令式为主的行政方式。在自媒体时代的驱使下,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行政机构的命令式行政方式显然已经不再适用,社会各阶层民众已经不是处于被动接

公共管理系统前沿文献综述

中国公共管理研究前沿报告 我国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代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研究和教育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恢复和重建。1999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设立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这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制度化建设迈出了一大步。六、七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发挥“后发”优势,获得了较快、较大的发展①。 本报告以中国大陆发表的公共管理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暂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同类文献;在公共管理研究文献的选取上,多与常用的“公共行政”相类,而不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行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所包含的二级学科完全一致;或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中的“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围大致相同,不包括“三农问题”、“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社区治理”以及“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等专业领域,尽管这些领域在近几年已成为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②。考察年限以2006年为主,但鉴于我国还没有发表过类似的研究报告,本报告也回溯了此前的一些重要文献。因此,本报告也可以看作为近年来中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报告。 一、主题的确定 除期刊数据库以外,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文献主要集中在《公共行政》(中国①薛澜对此有过详细考察,参见“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的回顾与前瞻”,《管理世界》2002 年第2期。 ②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编的《管理科学发展战略:暨管理科学“十一五”优先资助领域》(科学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对“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的分类。同时,该书对1994年至2003年期间“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发展态势作了统计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