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汉书·艺文志》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参

痴人有多种,或因情深而痴,或因智浅而痴,孔子属于前者,而他的很多徒子徒孙,如宋明之际的理学家们,就属于后者了,新儒家们当更是等而下之。因情而痴的孔子常常沉湎在过去的怀想之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逝者如斯夫!”这时,他就是一位抒情者,抒得很动情,很感人。在一个抽象的、冷酷的、沉闷的老子之后,出现一个一往情深、感怀万端的孔子,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一种温软,一种熨帖,这实在是让我们大大舒了一口气,历史终于在绝望中咧口而哭出了声,一些可怕的心理能量在孔子的歌哭、幽默、感喟中被释放了。孔子使一些无序的暴力变成了有目的、有方向的努力与企望,他使天下英雄人于他的彀中,带着这些社会精英致力于建构新的理想。当混乱的历史有了理想与方向时,混乱就不再是一无是处,相反,倒往注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生机无穷的魅力。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时代,一个流血漂橹的时代,一个杀人盈城、杀人盈野的时代,但它不也是一个充满理想、充满激情,充满公理仁德的时代吗?谁开辟了这样的时代?是孔子!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当孔子子和弟子们周游列国的时候,他往往自己驾车一一他确实是在驾着这个时代的马车。弟子们在车上或呼呼大睡或哈欠连天.一脸凄迷与怀疑。只有他永远目光炯炯,自信目标就在前方。

有一次。在一条汤汤而流的小河边。他们又找不到渡口了。远处的水田中有两人在耕作,子路便上前去打问。其中的一个细长个子却不回答子路的询问,而是反问子路:

“那个执缰绳的人是谁?”

子路恭敬地回答:“是孔丘。”

“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可见孔子的知名度颇高。

子路答:“是。”这个细高个冷冷地就来了一句:“既然是鲁国的那个孔丘,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嘛。”

没奈何,已经由绿林好汉改邪归正到孔子门下的子路,只能捺住火气,转过身去问另一位。这一位魁梧雄桀,是个大块头。大块头也反问子路:“你是谁?”

子路仍然是恭敬地回答:“我是仲由。”

“你是孔丘的门徒吗?”

“是。”

现在又轮到大块头来教训子路了:“天下混乱,举世皆然。谁能改变这种局面?我看你身体强壮,是个好庄稼汉。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东奔西走,鼓唇摇舌,倒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躬耕垄亩的好!”

这里我先解释两个词。什么叫“避人”呢?避人就是择人,就是避开那些昏庸无道的诸侯,而去寻找志同道合的有为之君,一同来重整乾坤。良禽择木而栖,贤才择主而事嘛,不择主,只要给富贵就帮他卖力,那是苏秦张仪的作为。孔子一心要的是救世,而不是个人富贵,所以他栖惶惶的马车在纵横阡陌间奔走扬尘,就是要避开身后的昏君而去寻找前面的明

君。什么是“避世”?在“避人”的基础上再跨一步,彻底冷了心,闭了眼,认定天下不可能有什么诸侯还能与他一起改变这世界,于是彻底绝望,从而彻底不抱希望,回到田园中去,回到自己的内心中去,告别都市、政治与熙熙攘攘的外部世界,就叫避世。

再回头说子路被这两人教训得一楞一楞的,又要注意自己此时的身份,不能发作,只好垂头丧气地回来向孔子汇报。孔子听完。不尽的迷悯。谁说这两位隐士说得不对呢?这不也是孔子自己内心中常有的感触吗?但他历尽艰辛,学而不厌,“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难道就此卷而怀之吗?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门徒三千,贤者七十二,就是为了培养一批隐士,或者懂文化的农夫吗?于是他感慨万端:“人总不能与乌兽一起生活在山林之中啊,我不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与他们共享欢乐共担不幸,我又能和淮生活在一起呢?他们说天下无道,但不正因为天下混乱无道,才需要我们去承担责任吗?假如天下有道,还需要我们吗?”

《论语》中的这一段,很传神,两干多年了,那条汤汤小河边发生的这场争论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似的。这几个人好像还在我们身边。我尤其为孔子感动。惜惶而寂寞,迷悯而执拗。“志于道”的人越来越少了,不少人顺应潮流,从而成了新贵,或成为新贵的红人,其中甚至有他的门徒,比如那个顶善于察言观色的弟子冉求。又有不少人冷了心,折断宝剑为锄犁,平戎策换得种树书,如长沮,桀溺;其中也有他的弟子,如樊迟。樊迟向他稼、问为圃,大概也是准备避世了吧。望望眼前。路漫漫其修远今,看看身后,追随者渐渐寥落。”道不行,乘俘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道行不通了,我只能乘小船漂荡到大海中去了。到那时还能跟随我的、可能只有一个仲由了吧!)这位可敬可叹的老人,想凭自己个人的德行与魅力来聚集一批年轻人,让他们传道义之火,文化之火;拯民于水火,匡世于既颠,但年轻人不容易经受得了各种诱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我从未见过一个喜爱德行比得上喜爱美色的人)“吾未见刚者”(我未见过刚强的人)“吾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我未见过喜好仁厌恶不仁的人)“末闻好学者’’(没听说过好学的人)。这些话不也把他的三千弟子甚至七十二贤者都包括在内了吗?要让这些弟子们“无欲而刚”“好德如好色”都不可能,更何况别人?韩非就曾刻薄尖酸地椰榆孔子,说凭着孔子那么巨大的个人德行,不就只有七十子之徒跟随他么?而下等君主鲁哀公却能让一国人都服从他,孔子本人也不得不向鲁哀公臣服。所以,人是多么容易向权势屈服,而向幕仁义的人是多么少啊。孔子此时的处境,真是令人同情。

但他更让我们尊敬。这就是他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可以更改主帅、匹夫却不能逼他改变志向)。匹夫尚且不能夺志,更何况圣人之志,得天地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岂容站污?天下一团混黑了,不少原先追求光明的人也练就了猫头鹰的眼睛,从适应黑暗而进于喜欢黑暗,为黑暗辩护,他们把这称为提高了觉悟和认识,并且得道似的沾沾自喜于在黑森林中占据了一棵枝丫,又转过头来嘲笑别人不知变通。而孔子,这位衰弱的老人却在那里一意孤行!我很喜欢“一意孤行”这个词,很喜欢这个词所指称的那种性情与人格。敢于一意现行的人必有大精神、大人格。一位楚地的狂生曾经警告过孔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你过去糊涂就算啦,以后你可改了吧:算了吧算了吧.现在追随政治危险得很啦:)但不能因为政治危险,就置天下苍生于不顾,听任他们受暴政的煎熬,

置自己的伦理责任于不顾!“政者,正也”—一政治,就是对暴政的矫正:就是正义!所以孔子庄严宣告:“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系身以成仁。”虽然他也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之类的话;虽然他也称赞遽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并慨叹“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他的聪明别人能比得上,他的糊涂别人就比不上了),大有郑板桥“由糊涂入聪明难,由聪明人糊涂尤难”的意味,但他对自己,却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史色一样,“邦

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永远是如射出的箭一样、正道直行,永不回头。

自魏晋以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就有了一种极古怪的现象,那就是人格理想与伦理责任的分离。最受人敬仰的人格乃是那些在天下苦难面前卷而怀之,闭目养神的隐君子!他们的伦理关怀哪里去了?他们的道德痛苦哪里去了?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的基本人道精神哪里去了?难道我们不应该要求知识分子以起码的价值关怀吗?但我们却偏偏认为他们是涵养最高,道德最纯洁的人! 鲁迅禁不住对这种人怒形于色:秦山崩,黄河溢,隐士目无见,耳无闻!这种目不关注人间苦难,耳不听弱者呻吟的人物,不就是饭捅酒囊茶壶甚至权势的尿壶么! 现在不少人飘飘然地要“告别鲁迅”,却又腻歪歪地对“茶壶”周作人大为钟情。这种人是难以让人生出敬意的。一个人让人尊敬是有条件的。在孔子那里,在他的学说之中,那种古典的崇高确实让我们这些聪明机灵的后来人愈显扁平而单薄。

孔子的哲学核心是“仁”。在《论语》中,“仁”以不同的面目,在不同的背景下出现了无数次。这些闪烁不定的面容并不是因为孔子的“仁’’没有“一以贯之’’的主旨,而恰恰说明了“仁”内涵的丰富。樊迟问“仁”,孔子答曰“爱人”;颜回问“仁”,孔子答曰:“克己”,曾子概括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朱熹解释说,尽自己的力量去办事叫忠,推己及人叫恕。这样看来,孔子的“仁”,也就是从人我双方立论,相当于我们今天常说的“人类共存意识”吧。“仁”的内涵里,主要的两方面就是“忠”和“恕”。有了这个“忠”,就会有足够的自我约束;有了这个“恕”,就会有足够的对别人的宽容。这个顶重要了。孟子后来讲“仁”,就不大讲“恕”了,这就一步一步走向专制。孟子就没有孔子可爱。当然,孔子的“仁”,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应当具有的人格境界,而且还应该是一个社会政治应当具有的政治理念。是公理,是正义。因而,在非常时刻应当“杀身以成仁”,而决不能“求生以害仁”。他自己一生,倡导“仁”,实践“仁”,修自身为“仁”,又要改造社会政治为“仁”。修自身成“仁”,他是做到了,改造社会政治为“仁”,他失败了。但他“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何曾有一丝一毫的媚俗之态!他正大光明,磊磊落落,他一意孤行,坦坦荡荡。他亦知道改造社会是不可能的,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关键在于做!他肯定已经意识到了他在未来的影响,所以他要用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榜样,以自己的生命之汁点亮一盏明灯,使后世一切以各种借口逃避伦理责任的行为无所遁形。——既然他已经在知其不可的情形下做了.而且做得如此艰苦,如此卓绝,如此寂寞,又如此轰轰烈烈,如此失败,又如此辉煌灿烂。因失败而辉煌,我以为这是古典悲剧的基本定律,不失败何以感人心?不辉煌何以长人志?但这失败必须是大失败,必须是必然的失败,是自由在逻辑面前的失败,是个人意志在历史规律面前的失败,而且必须是主人公已经预知的失败。他已经预先知道结局了,但高傲的心性使他无法改变自己人生的方向。在古典悲剧中,生命的投人是人格成就的最后一道工序,如干将莫邪之铸剑,最后必以自身的血肉之躯投入熔炉,用自己的血光赋予宝剑以阳刚杀气。孔子的“得其真传”的弟子曾参,有一段话:“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巳,不亦远乎?”我无法不为这句话而感动,虽然我已经被那些最靠近话筒,因而最有发言权的某些人的这个“后”那个“后”,还有什么“解构”,解构得没有什么完整的心智了。曾子的这段话包含着两个推论,所以我们可以把它译成问答句:士为什么要弘大坚定?因为他们任重道远。为什么说他们任重?因为他们是把仁当作自己的人生责任的;又为什么道远?因为他们除非死掉,不然就不能卸下这副担子。这就是自讨苦吃式的崇高。我上文说,让人尊敬是有条件的,不能因为你读了不少书,甚至读了不少洋文书,知道各种主义,就能受人尊敬。你还得有所承担。孔子及其弟子们,在那么一个时代,就已经意识到担当道义是知识分子的最高使命甚至无法摆脱的宿命了,就已经知道执行文化批判而不是文化媚俗文化献媚是知识分子的基本职责了,他们怎能不伟大,又怎能不为这伟大而颠沛,造次!

那些冷了心肠的隐士讽刺孔子,还有些愤世嫉俗的道理。而下面这位“丈人”对孔子的批评就莫名其妙了:

子路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條。

于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罢(耘)。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泰而食之。见其二于焉。

子路曰:“不仕无义。……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这一段中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后来成为不少人批评孔子的口实。是的,在一个小农意识很浓厚的国家里,这种情形较易发生,并且较易引来阵阵喝彩。甚至人们还能这样想:你孔子子四肢不勤劳,五谷分不清,你连一个农夫都比不上。这种说法会引来更多的喝彩,因为很多人一下子从孔子的缺点中找回了自己的自信心。——但我要说,这种批评的荒谬性太明显了。在春秋后期,我们缺少一位农夫吗?减少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增添一名普通的农夫,我们就是这样算账的吗?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会因此更加辉煌灿烂吗?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就会更加文明吗?另外,我们民族在那个时代连养活一位像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的经济能力都没有,还必须让他自己去耕种自存吗?或者,我们这个民族连给孔子这样的大思想家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都不愿意,而必欲使之和农夫一样才心满意足吗?这些问法可以换成现代式的:我们必须分给陈景润一块自留地,由他自己播种,收获,磨粉,蒸馒头,吃下去,然后再去桌子边求证他的哥德巴赫猜想吗?如果不是这样,他即使证出了l十2,由于他不会蒸馒头,于是我们就可以鄙夷他连一个馒头师傅都不如吗?我的这种问法不是没有道理的,20多年前.我们就这么干过。否则,要办那么多的“干校”干什么?

樊迟向他问稼问为圃,孔子怒不可遏,甚至在背后骂他是“小人”。又有不少人说这是孔子轻视体力劳动,现在的某些大学教材上就有这种说法。这种批评也太师心自用了。问如何种菜种小麦,需要问孔子吗?孔子的回答是“我不如老农民,我不如老菜农”,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樊迟要学这些,你何必到我这儿来?你去问老农即是。要学腌泡菜蒸馒头切土豆丝,需要去中科院问博士生导师吗?

以上的问题还在于,培养一个老农易,至少在孔子那时,还不提倡科学种田时是这样。那时候就没有什么农业技术学校,但遍地是老农在种麦子种大头菜。培养一个知识分子就难了。孔子的时代,传播知识,提高人口素质,似乎比自己去亲自参加劳动更迫切。所以,孔子的这些言行,与轻视体力劳动如何扯得上。这一位“植其杖而芸(耘)”的“丈人”,耘来耘去,也就那一亩二分地,所养活的,不过就是他自己及家人。这又如何能与孔子相比呢?他自己的言行能够传留后世,还是沾的孔子的光呢。孔子所耕耘的是什么荒?是文化之荒!所培养的是什么苗?是文化之苗!柳绐徵《中国文化史》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于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于而开。"

孔子所给予我们这个民族的,甚至全世界的,又如何能估量?又如何是小农思想满脑子的人所能理喻、所能批评的?

所以,上述的那些对孔子的批评,让我联想到今天一些人对鲁迅的批评,以及他们莫名其妙的对于鲁迅的优胜感。鲁迅的某些缺点确实让某些人民弱的心性得到一种自信的证明。

但他们对于鲁迅的批评,恰像旧时代老爷家中感觉很幸福从而很温柔的小妾,对现代独身女性的批评;又好比是青铜时代贵族几案上的玲珑的酒器或床底下温静的溺器。对铁器时代绿林好汉手中青锋长剑的批评。

我对古代的隐士评价不高。相应的,我对现代的周作人及其鼓吹者们也心存怀疑。我认为,一个人,比如这几年“告别鲁迅”而庚集到周作人羽翼下的一些人,他在这个社会里占有了比别人好一些的地位、财富、机会,使他能上大学读书,能明理,他理应对这个社会有所回报,有所补偿。按我们现在的大学招生数和报考数,有一个上大学的,就必有一个或更多上不了大学的。这种回报与补偿就是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出来,使这个社会有所进步,人们的幸福能有所增进。也就是说。他的知识应该有益于社会,而不是把这种知识当成自己的文雅的小妾。我在一篇文章里,就认为周作人是把他的学识当小妾,只让她陪自己喝茶谈玄。而如果把知识当作取媚权力的手段,就更等而下之了。另一方面,出于某种自私的目的.掩盖自己的智慧。就是对社会的背叛:隐匿自己的发现,就是对社会的犯罪——当然.这种行为在专制社会里可能是迫不得已的。

孔子晚年,倦于奔波。鲁迅曾在一篇颇似游戏的文字中推测孔子晚年有严重的胃病和胃下垂。一个医生对一个常年在坎坷的道路上颠簸的人很容易下这个判断。总之,孔子老了,病了。不能再奔波了,况且奔波又有什么收获呢?于是,在离开鲁国十四年之后,靠弟子冉求的疏通,又回到了鲁国故乡。此时孔子已是知命了,不说心如死灰。但心如止水却是必然的。鲁君无意用他。他也懒洋洋的不求用了。回到自己阔别多年的老屋。撩去门楣窗棂上的蛛网,拂去案几上的积尘,他坐下来,心境一片茫然。这时,外面的世界更混乱了。乱臣贼子们活得更神气了。但也令他更无奈了。宝剑折断.铩羽而归,他还能做些什么呢?他打开了竹简。这是一个有世界意义的举动。孔子现实政治活动的失败使中国少了一位晏婴、子产或管仲式的人物,但却使世界从此有了一个伟大文化的源头。这活力绵绵不绝的文化之源,浩浩荡荡,渐远渐无穷,使整个东方世界都浸润其中。是的,当孔子的现实政治活动失败后.他埋头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在被自己的时代拒绝之后,他成功地通过文化符号进入了未来的世纪;在被几个诸侯国的诸侯和政客拒绝后。他的影响力却遍及全世界。名声响彻天下。

孔子本来是想通过立功来传名后世的,像他终生倾慕的周公…样。但这一点已经毫无疑问地没有可能了。“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很惧怕死后没有名声留传啊)于是他使想通过立言来不朽。我们知道,在这一点上,他成功了,而且在立言中他还立了德。”三不朽”他完成了两项。据司马迁的记载,“六经”都是经他手订的。也正因了他的手,这些积满时光尘土的古典才成为“经”.而为后世不断地钻研.又在这不断的琢磨中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那本“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三百零五首“诗”。记录着那么遥远时代的真切的痛苦。更是因为他的手订.由愚夫愚妇引车卖浆者流的歌吟一跃而成为六经之百。“子曰”与“诗云”并称。实际上,就是因了“孔子曰”.孔子的赞誉。《诗》中愚夫愚妇们的“云”。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圣经。他对这三百首《诗》通过些什么呢?他和子夏讨论过“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他和子贡讨沦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还说。“诗,可以怨”!他把《诗》当作教材。传授结弟子们,正是因为这种口耳相传式的传授.才使得《诗经》能避开暴君赢政的焚书之火和莽汉项羽的复仇之火.斯文不灭—他还庄重地为《诗》回护。说:《诗》三百,—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就使后世很多对《诗经》暗怀不满的人。比如朱熹.只能做些鬼鬼祟祟的、歪曲的勾当。孔子是文学的守护神呢。原来他不仅是—位庄

严谨恪的人。还是一位情感丰富的人!因此,他不仅要求人类要有道德。就是对人类的情感——包括对人性的弱点。他也有那么多善意的回护与爱惜!他要人们好德,但也不反对人们好色,“国风好色而不淫”,不过分,就行了嘛。说到这里。插入一件小事。跟孔子学语

言修辞的子夏,有—个毛病.那就是吝啬。知生莫如师。孔子深知子夏这一‘毛病.于是就刻意为他遮掩。一次孔子出门.碰上下雨,而子夏有伞。孔子却不去借,甘冒雨淋之苦。有人间孔子为何不向子夏借伞,孔子说。子夏有这个小毛病,若向他借伞。借,他心里不痛快;不借,不是把他的缺点暴露给众人了吗?如果能掩盖住别人的缺点。我淋点雨算什么呢?

文学是人学,文学就是人性的表现。不能对人性的优点有极祟高的敬意.对人性的弱点有极宽厚的怜悯.是不可能理解文学的。我们再举一个相反的例子,朱熹。对这个人我老实说没有——丝一毫的好感。且不说他的那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是多么仇视人性,我只想举他对《诗经》中一首诗的评论来说说。

《诗经·卫风》中有一首诗叫《氓》,是一位被遗弃女子的哀歌。这个女子坚持要明媒正娶地嫁给她所爱的男人(这就是“乐而不淫”),做了妻子后她辛勤贤患。但最后还是被抛弃了。即便这样,她也依然那么理智、节制,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老实说,我读到这首诗的最后“亦已焉哉”(唉,算了吧).是颇失望的,我私下里希望她能报复对方一下。我知道这种想法不对,既不合法也不合理。但我觉得这才合情。美狄亚就实施了惨烈的报复。孔子也提倡“以直报怨”。但朱熹对这个不幸女子的评论,使我觉得他很卑鄙。很没有人性。他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这个淫荡的女子被别人始乱终弃了.自己追叙自己的所作所为.倾吐出悔恨之意)读到这样的议论如果不觉得朱烹卑鄙下流.就不是正派人。因为朱熹凭空污人清白(在这首诗中一点也看不出这个女子有什么淫荡的地方);他对一位多情的恋人(婚前)一个贤淑的妻子(婚后)毫无首肯之意,理学家之不懂欣赏女人.于此可见一斑,而理学家之仇视一切鲜活的女性,对人间痛苦毫无同情心也在此原形毕露。这些只知”以理杀人”的后儒们,他们何曾及得上孔子的一分一毫啊。

由于孔子丰富的文学情怀。他把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理解为一种自由的艺术境界,而不是严谨的道德境界。在这一点上他又和后世的道德家们大相径庭。我们也一直没注意这一点。孔子在道德的熔炉里冶炼自己.而最后出炉的结果却大出我们意料:他熔炼出的不是森森剑朝。而是更加的幽默生动。你看他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最后的形象是”成于乐”而“游于艺”:他一下子变得亲近了.不再壁垒森严了。你看他:“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时他能是一位皱着眉头板着面孔不苟言笑的人么?他是一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老顽童哩!他极爱音乐.即便在围困之中,也是每日“弦歌不衰”。只要附近没死丧,他每日都大声地唱歌。司马迁的《孔子世家》中记载了孔子与音乐的一件软事:他在师襄子那里学了一首曲子.一连弹了十数天还不换其他曲子、直到他从这首曲子里“听”出了那个肤色黝黑、身材硕长、眼神忧郁的文王的形象!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文王可不就是一个满腹忧患的古之高人吗?孔子的精神通过飞翔的音符而与之相通了!

有这样的音乐修养与音乐情怀。“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这是多么宏伟壮丽的大乐章啊。我们今天已经不能再聆听孔子弦歌过的音乐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但那古老而简朴的文字仍留传下来。那远古时代活生生个体的欢乐与哀伤,希望与失望,怨愤与爱慕……仍然如此鲜活。是的,那远古

的神经末梢仍在向我们传来敏锐而清晰的刺痛……

《诗经》中有一百六十首都是采自民间。包括黄河流域。汉水、汝水流域。我们可以由此贴近这片辽阔土地上的风、水、丘垄与庄稼。贴近这片土地上的阳光、情感、悲欢与离合。班固与何休都提到当时有专门采诗的行人,摇着木铎顺着乡间小道去采诗。我有时痴想,没有比这更好的职业了。如果我在那时,我一定做个采诗者。不采诗还干什么呢?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工作呢?

冬日的蛰居过去了,春光融融,芳香萋萋。我立于道口,望农夫荷锄远来,而他的歌声亦悠扬而感伤……

我在村落间徘徊.看顽童嬉闹:我亦走上田头。看麦苗油油,静观灌溉之水汩汩流淌。

那么多忧伤的故事啊。有一个人因想念远方的恋人而去了,从此杳无音信;一位多情的女子被人遗弃了.哭泣着回到娘家;而服役归来的人,拄杖立于田头,他的家园已成一片废墟,丘垄上葬着他的亲人……

在远处飘来的歌声面前,我老泪纵横。

我是被《诗经》感动了。最幸福的时候就是被感动的时候。谁能说当孔子对这三百零五首诗逐一弦歌时.他不也是感怀万端呢?“四方有羡,我独居忧。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十月之交》),这样的句子,如此贴切他忧患人生的情怀.如此真切地反映他奔波为天下的辛苦,他能不感慨吗?而那一位走过周朝旧都.面对废墟上的野黍而“中心摇摇”悲不自禁的诗人,不更是他的同调吗?面对伟大朝代的文化废墟,他不更是忧患满怀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黍离》),是啊,孔子,他是…位什么样的人呢?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

简析儒家文化和孔子学院的传播作用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乎《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有学者认为,儒家学说推动了欧洲近代启蒙运动,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洛克、休谟、魁奈、霍尔巴赫、莱布尼茨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启蒙先驱吸取孔孟学说,打破欧洲封建世袭和神学统治,催生发展了自由观、平等观、民主观、人权观、博爱观、理性观、无神论观等现代观念,促进了人文、政治、经济、社会乃至科学等方面学说的发展。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自从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自明清时代,儒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参考儒家传统提供的资源。尤其是华人和东亚人应该有这个机会。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传统,儒家传统属于全人类,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献应该尽量翻译成各种语言,提供给大家。从一开始儒家思想就体现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的话语来讲,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就被理解为人类文明的核心。结果,至少在中国,儒家思想被视为文明或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给现代人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源。面对这些资源,现代人具有一个选择的自由,可以吸收资源里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抛弃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依据《结构论》的系统综合理论,曾邦哲提出公元前约几百年几乎同期发展的希腊(自然)文化、犹太(律法、波斯时期)文化、印度(佛教、精神)文化、华夏(儒家、伦理)文化奠基了人类至今以来的核心文化模式。不管世人对其文化,精神内涵的做何解释,儒家思想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宝库。保存和解释儒家思想文献,增进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我们作为对儒家感兴趣的学者的一个重要任务。不管你对儒家思想的评价如何,了解这个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一定会使得你的生活更加丰富。 再从几个方面概括介绍一下孔子学院:孔子学院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赢利性公益机构,它建立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的迫切要求。它的建立必将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服务。从2004年创立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孔子学院是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汉办主任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孔子学院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孔子学院运作的这些年一直在贯彻这一任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么短的时间建立五百多所而且运转良好,这是国家汉办和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界努力的结果。当然,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

孔子眼中的“孝”

(从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他谈仁,说义,讲礼,论孝。他所说的核心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带我们走进孔子学说,走进这位老人的内心深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孝的故事。我们可能听说过王祥卧冰的故事。晋朝时期王祥的母亲病了,想吃鱼。王祥就蹲在冰面上,用体温融化冰块。然后捕鱼给母亲吃。南宋著名的词人陆游也是一个例子。因为他的母亲不喜欢唐婉,虽然陆游和妻子唐婉的感情很好,但他却为了孝顺母亲忍痛休妻。从而给后世留下了那首著名的伤感词作《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陆游和王祥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孝心。但这是真正的孝吗?春秋时期的孔子在《论语》里也多次提到了孝。陆游和王祥的做法和孔子提到的孝是一回事吗?) 孝是我们中国人最不陌生的道德。尊重老人,尊老爱老。这个道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道德、最普遍的道德。不管是哪个民族、不管是哪个地区、不管是什么职业、不管是哪个年龄段人们共同认同这个道德。孝这个道德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很早很早人们就崇尚这个道德。孝在最原始的文字里头,在卜辞里头他的形状像一棵树。树上面枝繁叶茂,上面有枝叶,底下是根。不管你枝叶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你都根源于一个根。你的生命力在根,你都来源于根。我们中华民族最大的祖先,最大的老。我们是炎黄子孙,有炎帝、黄帝。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孝在中华历史上,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孔子本人是非常非常重视这个道德的。孔子的《论语》里头孝这个字出现了17次。据说宋朝,北宋王朝宋太祖在他夺取天下以后,他声称要以孝治天下。宋太祖的宰相赵普说过这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个半部《论语》治天下应该说和宋太祖说的以孝治天下是一致的。为什么呢?《论语》里出现孝字出现了17次。《论语》一共20章,这17次出现孝,有15次在前10章。所以他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后来到宋太宗继位以后,赵普去世了。去世的时候,人们去翻他的匣子,据说,传说就是一部《论语》。而且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这个孝的道德非常重要。 孔子有个学生叫有若,有若曾经讲到了孝。有若讲孝、有若论孝,应该说反映的就是孔子的思想。应该属于孔子思想的组成部分。他把孝摆在非常高的地位、非常非常重要的地位。有若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论语》)。就是说这个人在家里头,如果能够做到孝顺父母,悌爱兄长,既孝又悌,和家里人和和睦睦。特别是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人在外面就不会当叛臣,不会犯上。这就是说,在家是孝子,在外是忠臣。因为他在家里我当孝子培养了非常好的道德。他在外面也会忠实履行自己当臣子的职责。好好的尽心尽力为国家做事情。接着有若说“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为之有也”(《论语》)。这人平常不好犯上,对上面都是很尊敬,坚守自己的职责,服从上面的调遣,服从上面的命令,这样的人不会作乱。然后有若又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治理国家先抓住根本。抓住根本就符合“道”。抓住根本就不会偏离“道”。最后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论语》)。说你要做到仁爱,仁爱就是根本。整个国家的治理要充满着仁爱的精神。仁爱精神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孝悌就是仁爱的根本。说你抓仁爱,让人们有仁爱的精神,培养人们的仁爱精神,得从根本上来培养。什么是根本呢?什么是大本呢?孝和悌。当然其中最主要的是孝。孝顺父母,悌爱兄长,其中主要的是孝。孝悌是根本,先从这个道德来培养。我们平常老说要对人们进行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教育,树立这个道德、树立那个道德、树立远大的道德、树立最美好的道德。但是你说这些东西说的很大。这些大的道德,这些长远的道德,美好的道德要通过一些具体的道德来实现。而且你培养的时候要从具体的道德来开始培养。就像我们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再做多么伟大的事业,你也得先从一些具体的事情开始。这么美好的道德,伟大的道德,仁爱的精神,从哪个道德来具体的开始培养呢?就是孝,从他来开始培养。所以孝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孔子学院发展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修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孔子学院发展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孔子学院相关工作的管理,促进孔子学院工作长效、稳定、健康发展,根据汉办《孔子学院章程》、《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待遇管理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194号)以及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以下简称总部)有关人员选派、项目执行等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孔子学院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抓手,是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推进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重点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学校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含独立孔子课堂)。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学校成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校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组织、人事、外事、财务、宣传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定期研究孔子学院和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制定有关规划,督导工作落实,在人员选派、学科建设、项目实施、资源配置、管理考核等方面为孔子学院发展及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外事处,主要负责孔子学院发展工作与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衔接、校内跨部门沟通协调、拓宽孔子学院发展渠道等工作,外事处指定专人负责有关工作的沟通协调。

第五条孔子学院办公室与外事处合署办公。根据国家汉办的要求,依据孔子学院的规模与数量,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行政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孔子学院办公室负责协调落实孔子学院总部、学校有关工作部署,做好各地孔子学院的日常管理与统筹,相关信息与数据的汇总上报、孔子学院宣传等具体工作。 第六条孔子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孔子学院理事会成员由中外方合作院校共同组成,其人员及构成比例由双方协商确定。理事会负责审议孔子学院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年终总结报告、项目实施方案及其预决算,聘任、解聘院长、副院长等工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由我校选派的中方院长负责与外方院长的协调沟通,与汉办的协调联络,参与相关经费的预算制定与落实,和外方院长一起做好孔子学院的日常运营、管理和发展工作。 第七条学校通过年度考核、任期考核、院长年度述职等形式对各地孔子学院发展工作进行督导与考评,孔子学院办公室负责汇总考评意见并向领导小组提出考评建议,由领导小组根据考评建议,确定考评结果,填写考评意见。具体考评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章人员与经费 第八条孔子学院人员派出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党委组织部牵头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选派工作。根据国家汉办有关规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拔中方院长;任期一般为2-4年;鼓励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选拔中方院长。任职资格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汉办有关规定执行。 中方院长外派期间管理由孔子学院办公室具体负责;储备人选队伍建设由孔子学院办公室、组织部协同负责。

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分析 【摘要】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文化机构,为世界各国与中国更好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欢迎,其在中国文化战略、中国文化软实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孔子学院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充分利用多方面的资源,向世界更好的展示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国文化;传播对策;国际环境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278(2012)04-177-01 孔子学院是目前国家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工程项目,自2004年11月21日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后,世界上也相继有很多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目前孔子学院已有350多个教育机构在106个国家安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同凡响的影响力。然而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品牌工程,发挥关键作用的孔子学院能否实现融入日常教学的中国文化传播、是否能够全面的合理解释中国优秀文化、是否能够通过世界大环境的检验等诸多问题,都是孔子学院想要走得更远更稳固亟需认真考量并探索解决的。 一、何为中国文化,孔子学院传播着一种怎样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也叫华夏文化、汉文化,其中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酒文化等,历史悠久、地域广泛,其对亚洲大部分国家如韩国、日本、印度等,以及东南

亚一些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并且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汉文化对世界其它国家的影响力也随之增大,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各国交流中被广泛接受并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孔子学院担负着重要使命,大力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孔子学院必须学会上位的思考问题,把中国文化的传播提升到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高度。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还包括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一些民间的习俗等。孔子学院的传播必须要突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当然,孔子学院不能单薄的讲解儒家思想,需要把这些思想运用到教材和一些国际时政上,利用儒家的“和”的思想来反思当前动荡的国际环境。 二、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过程会遇到的各种挑战对策分析 中国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国际形势严峻,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恐怖主义活动、环境污染、局部地区动用武力冲突、毒品走私影响着国际环境的和平与安全。毋庸置疑,当前的国际文化格局仍然是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要使中国文化在大背景下发挥作用,必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 这种文化的不平衡性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例如我们的餐饮文化,越来越多的西方快餐餐厅在中国城市建立,并且势头猛过中国的一些传统饮食餐馆。据调查,由于工作压力加大和生活节奏加快,近年中国日常餐饮也逐渐向快餐发展,可见我国餐饮文化多多少少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在语言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汉语虽然作为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但是其国际传播度远远没有很多语言广泛,

孔子的孝文化思想

孔子的孝文化思想 08历史2班 0806010063 夏艳 【摘要】孝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孝显的尤为重要。孔子认为孝为“仁之本也”,是一个人所有德行的根本。并且认为真正的孝子不仅要在物质上关心其父母,更要在精神上关心敬爱其父母。同时孔子提倡的“孝”与“礼”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当孝与其他德行发生冲突时,孝先于一切。但孔子在当时那种“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过度地强调礼这种外在表现形式,有些矫枉过正的趋势。在当今这个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混乱的阶段,复行孝义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孔子孝文化礼 一:孝:“仁之本也” 中国传统的文化里头,孝敬父母的“孝”文化是重要的一部分。孝文化是传统儒家思想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中系统的阐发了他对孝义的理解和要求。 首先他强调孝的重要性,把孝放在一个很高的高度。他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孝不仅仅只是一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的源头,马克斯·韦伯在《儒家与道教》中说道“在一个家产制社会里,子女对父母的孝被转化到所有的从属关系里,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官员——孔子有段时间也做过大臣——会认为孝是所有其他德行的源头,孝是对履行官僚体制最重要的等级大臣——无条件的纪律——的考验和保证”。从这我们又可看出孔子的“推己与人”的思想,“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孟子对孔子的孝义进行了继承和提升,在《孟子·梁惠王上》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只有在爱自己的父母子女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去尊敬别人的父母与小孩。试想,一个连对把自己含辛茹苦抚养成人的父母都不尊敬和爱护,他会爱护社会上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甚至可能互不相识的老人和儿童吗?

孔子学院大会上的主旨演讲

刘延东在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上的主旨演讲(双语) 一21st, 2011 | Posted by 海滨稻香| Filed under 英语演讲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and friends, 大家晚上好! Good evening! 在这华灯璀璨的美好夜晚,全球孔子学院大家庭欢聚一堂,共庆第五届孔子学院大会的开幕,我和大家一样感到由衷的高兴。在此,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 I take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with you in this family reunion of the world Confucius Institutes to celebrate the opening of the 5th Confucius Institute conference in this dazzling evening. On behalf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Chinese people,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warmest welcome and sincere greetings to all of you, friend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过去的一年,在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中外双方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全球孔子学院取得可喜成绩:一是稳步发展,势头良好。今年新增孔子学院4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97个。目前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比去年增加了56%,达到36万人。网络孔子学院开通9个语种,注册用户达10万人。这些努力为所在国民众学习汉语拓宽了渠道。二是教师素质不断提升。专兼职教师净增1000人,达到4000人,其中中外双方各占一半。有3000人参加了总部实施的培训计划,总部还为各国孔子学院提供2000个奖学金名额,培养本土教师,促进了中外院长和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三是教材创编实现新进展。编写出版了45个语种的9套汉语教材和工具书,向各国孔子学院赠送图书40多万册,目前104所孔子学院编写出版了77种本土汉语教材,缓解了教材匮乏问题。2500名外国中小学教师来华接受教材培训,推动了所在地区的汉语教学。四是品牌活动形成新声势。今年,300名校长、2000多名院长和教师应邀参观上海世博会,亲身感受了世界多元文化的交相辉映。部分亚洲国家孔子学院所在大学校长参观了广州亚运会。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西班牙合作举办“汉语年”,两国孔子学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开展活动600多场,30多万人参加。在50多个国家300多所孔子学院开展文艺巡演、教材巡展和文化巡讲活动,拓展了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功能,提升了在当地社会的影响力。五是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果。各孔子学院之间的交流精彩纷呈。在所在国政府和社区的大力支持下,新家坡南洋理工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智力圣托马斯大学、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等,成功举办亚洲、大洋洲、西语地区、欧洲、非洲、东欧中亚地区等6个地区性孔子学院会议。美国大学理事会和亚洲协会成功举办了全美汉语大会。这些活动促进了各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起到了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效果。 In this past year, with the unprecedented enthusiasm and unwavering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s and people of all the relevant countries, and with the concerted, innovative, and pioneering efforts by both the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colleagues, Confucius Institutes around the globe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First and foremost, we have witnessed the momentum of stable growth. This year, about 40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97 Confucius Classrooms have been newly established. So far a total of 322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369 Confucius Classrooms have been put in place in 96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total number of registered students has increased by 56% over the previous year, amounting up to 360,000 in total.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Online has opened channels in 9 languages, with 100,000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

明代大思想家李贄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为官期间,目睹朝廷及官员们腐败无能,常与上司发生争执。他经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痛苦,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艰难,在新兴的市民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他曾接触过王守仁学说,并研究佛学。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1588年和1590年先后有《初潭集》和《焚书》问世。书中尖锐地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和自私,受到耿定向等人的攻击和迫害。1599年《藏书》问世,受到进一步迫害。1602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下狱,李贽76岁在狱中受到严重迫害,不堪忍受,于是请一位剃头师傅为他剃头,其间乘人不备夺过剃刀自杀身亡。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 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原籍河南,原姓林,名载贽。元朝以后迁来福建。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26岁中举人。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万历九年(1581年),李贽从云南辞职回加到湖北黄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撰写一些读史的文章,并教授耿家子弟。万历十二年耿定云世,他移居麻城。第二年派人送家眷回泉州,自己一人住在麻城龙芝佛院,致力于读书、讲学和著述,历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书》等著作。收入《童心说》、《赞刘谐》、《何心隐论》及与道学家耿定向反复论辩而撰写《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书答、杂述、读史短文和诗共6卷。揭露道学家们的伪善面目,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批判的锋芒直指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 李贽倡导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李贽在麻城还多次讲学,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听任各界男女前往听讲,并受到热烈的欢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又剃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这对传统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群起围攻,要把他驱逐出境。李贽旗帜鲜明宣

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与外方国家和机构名

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与[外方国家和机构名] 关于合作设立[外方机构名]孔子学院的协议 为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外方国名]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支持并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根据《孔子学院章程》,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以下简称总部)与[外方国家和机构名](以下简称外方机构名)就合作设立[孔子学院名称](以下简称学院)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宗旨 本协议的宗旨在于规定在合作设立和经营管理学院过程中总部和[外方机构名]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条学院的性质 学院系非营利性教育机构。 第三条执行机构 [外方机构名]表示愿意与[中方院校名]进行合作。总部将授权并委托[中方院校名]作为中方具体执行机构,与[外方机构名]合作建设学院。合作双方将就具体合作事宜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签署前须报总部审核。 学院须在本协议签署后的一年内启动运营。 第四条业务范围

根据总部章程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院可开展以下活动: 1、开展汉语教学,提供汉语教学资源。 2、培训汉语教师。 3、举办汉语考试和汉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 4、提供中国教育、文化等信息咨询。 5、开展语言文化交流活动。 6、其他经总部授权或委托开展的活动。 第五条组织、经营和管理 1、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2、理事会由双方推荐人选组成,其职责是:制定和修改学院章程;制定学院发展规划;决定教学、研究及经营方面的重大事项;负责筹集办学经费;任免学院院长;审批学院的预算和决算;向合作双方报告学院经营状况和重大事项等。 3、合作双方各派一名院长。 4、学院须接受总部的办学质量评估。 5、学院开展活动须符合《孔子学院章程》,并应尊重中国和[外方国家名]的文化习俗,不违背中国和[外方国家名]法律法规。 6、学院单独编制年度预算和决算,日常经营管理由[外方机构名]负责,最终通过教学和实施其他项目的收入实现自负盈亏。 第六条双方义务 总部义务: 1、授权使用孔子学院名称和标识。 2、根据需要提供各种教材、课件和图书,授权使用网络孔

中国文化论文

外国语学院(理工)英语教育L101班 10L1301415 裴颖 孔子学院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作为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的平台,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在目前的起步阶段,应先完善孔子学院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模式,增强中国文化传播的深度,这就要求在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探索改进,把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挖掘出来、传播出去。 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一般都是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从2004年创立到2009年底,我国已经在88个国家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4所孔子课堂,还有50多个国家的260所机构提出了开办申请。 在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大环境背景下,保持本国文化的独立性也显得尤为重要。西方文化不断地渗透,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孔子学院的兴起象征着中国传播中国文化的战略以及提升软实力的决心。孔子学院是国际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

播的平台。汉办主任许琳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任务》\(《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2期\)中指出,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孔子学院应该向世界展示中国是一个推崇文化、追求和平发展的国家。孔子学院运作的这些年一直在贯彻这一任务,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这么短的时间建立五百多所而且运转良好,这是国家汉办和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界努力的结果。当然,孔子学院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建设和教学模式有待于今后不断完善。 孔子学院为传播中国文化提供了载体,促进我国文化外交。语言是文化的基础,是民族形成的基本要素。“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为渠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更直接地接触中国文化,更有效地了解中国文化。经过几年的建设,孔子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和而不同为前提,多元共处的和谐世界为目标,以汉语和中国文化教育为内容,联络汉学家,开展广泛文化交流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基本模式。我们要在课程体系、教材、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内容等方面不断推进这一模式的发展。 在课程体系和教材方面,孔子学院有初级、中级、高级汉语语言课,有商务汉语、少儿汉语等,有中国文化课,还举办中国文化讲座200多场次。近几年编译了45个语种的汉语教材,如多语种的《中国文化常识》、《中国历史常识》、《中国地理常识》、《快乐汉语》等。各国孔子学院主动编写的适合当地需要的教材有500多种。总的看来,汉语中初级课程较为完整,中国文化课则薄弱得多。一门笼统的“中国文化”

在第四届孔子学院大会晚宴上的致辞(已打印)

在第四届孔子学院大会晚宴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Remarks at the Banquet in Honor of the Delegates to the Fourth Confucius Institute Conference Vice Minist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xecutive Council Member, the Council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Headquarters Hao Ping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Ladies, Gentlemen, Friends: 晚上好!Good Evening! 第四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已经两天了。各位代表不辞劳苦,以满腔的热诚投入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广泛深入讨论,使大会各项议程进展非常顺利。在此,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孔子学院总部,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Today marks the second day of the Fourth Confucius Institute Conference. All delegates have participated in the Conference activities with great enthusiasm and without a break, and contributed wonderful ideas and suggestions in their extensive and in-depth discussions, which ensured successful running of the agenda.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Headquarters,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heartfelt thanks to you! 明天上午,我们将举行大会闭幕式,校长和院长分论坛的召集人将与大家交流和分享大会的成果。之后,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先生将作总结讲话。总部将认真吸取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把明年的工作做得更好。 Tomorrow morning, we will hold the Closing Ceremony of the Conference. Conveners of the President’s Forum and the Director’s Forum will share their fruitful disc ussions with everyone. After that, Mr. Y uan Guiren, Minister of Education of Chin, will deliver concluding remarks. The Headquarters will listen carefully to idea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delegate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work for next year. 经过5年的努力,孔子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至今,已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80多所孔子学院和270多个中学孔子课堂。各国朋友都说,孔子学院是一个大家庭,在世界各地有我们的兄弟姐妹。今天晚上,我代表中国教育部和孔子学院总部,在这里设家宴,款待出席大会的中外朋友!希望大家这次中国之行,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Through 5 years of hard work, we have started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from zero, facilitated their growth from small to big, and helped them develop. As of now, more than 280 Confucius Institutes and 270 Confucius Classrooms have been established in 88 countries and regions. Our friends from other countries have all commented that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are like a big family and we have brothers and sisters all over the world. Tonight, on behalf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Headquarters, I would like to host a family banquet for friends attending the Conference from home and abroad. I hope that everyone enjoys a pleasant trip in China! 再过20天就是新年了。在此,让我们共同祝愿孔子学院在新的一年里,蓬勃发展,取得更大成功!祝愿各位朋友新年快乐、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The New Year will come in about 20 days. I would like to propose a toast, to the prosperity and greater success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s; to a happy and successful New Year, to a happy family and to a year of good luck!

立命馆孔子学院演讲大赛圆满成功2018年11月25日下午

第十三届立命馆孔子学院演讲大赛圆满成功 2018年11月25日下午,立命馆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第十三届全国青少年汉语演讲比赛。 本次活动于7月份进行第一次审查,共有13名选手报名参加,他们都获得了决赛资格。参赛选手有高中生和小学生,他们将同台竞技,各放异彩。 受到台风的影响,原计划于9月30日举行的演讲比赛延期至11月25日。 25日14时,立命馆孔子学院院长宇野木洋首先发表致辞,他肯定了参赛选手和各方工作人员为此次比赛所做的努力,期待各参赛选手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并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汉语,为将来推动中日文化交流互动打下坚实基础。 14时10分,比赛正式拉开帷幕,13名选手依次登台演讲,在两分钟的时间里分享了自己学习汉语、与中国的故事,他们有的讲述了自己学习汉语的原因和经历,有的分享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中国看法的转变,有的介绍了自己和中国朋友交往的经历,有的表达了对中国文学的兴趣,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青少年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和坚持,以及更加深入了解和探索中国的愿望。选手们的演讲各具特色,或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或声情并茂,令人动容,不时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可见每个选手为此次比赛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演讲结束后是提问环节,每位选手需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回答评委老师的问题,选手们的回答或简明或幽默,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艰难的评选,最终,来自福井县立足羽高等学校的小村爱华获得了最优秀奖,她介绍了自己在中国参加汉语培训的经历,分享了语言学习的感受,并表达了自己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汉语的愿望。其对问题的回答反应灵活、内容充实,赢得了评委老师的赞赏。获得优秀奖的是来自福井县立足羽高等学校的永原黎太郎和来自福井县敦贺气比高等学校的谷口巴菜,两位选手在演讲内容和问题回答上均体现了较高的汉语水平。另外有一位选手获得了院长特别奖,四位选手获得了审查员特别奖,五位选手获得了奖励奖。最后由宇野木洋老师为各位选手颁奖并宣读获奖词,颁奖结束后,所有选手与评委老师合影留念。

论语中孝的论述

论语中孝的论述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在伦理道德方面必有很多让其他民族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方, 而“孝”就是其中之一。“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早在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但这时的“孝”还只能是一种朴实的、自发的道德观念,还缺乏作为一个道德规范所必须具有的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要求。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赋予了“孝”新的内涵,使其进一步完善、丰富,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形成了一种“孝”的道德规范和思想体系。 通过阅读《论语》,大家会发现《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是通过孔子对他人问“孝”的回答来表达的。孔子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的人问“孝”有着不同的回答,通过对这些回答的总结,《论语》中关于“孝”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无违”谓之“孝”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不要违逆了。”一日樊迟为先生御车,先生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他不要违逆了。”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呀?”先生说:“父母生时,当以礼奉事。死了,以礼葬,以礼祭。” 这里的两个“无违”蕴含了孔子“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对“无违”这个词自古以来有不同的理解,宋代理学家朱熹是这样解释的,“无违,谓不背于礼”;而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应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所作所为,子承父业。其实“无违”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无违于礼, 依礼行孝;另一层是不违背父母的意志。孟懿子问“孝”时, 孔子回答的“无违”是有针对性的,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正体现了他因材施教的特点。孟懿子的父亲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亲贤而好礼,在他临终前,他嘱咐孟懿子一定要追随孔子学礼。既然要学礼, 首先就要从自己开始遵守礼,做到无违于礼。而当时掌权的孟孙、季孙、叔孙三家大夫又都有越礼的行为,孔子对此是极为痛心的。当孟懿子问孝时,他正准备在家庙举行祭祀。孔子恐怕孟懿子在祭祀时做出越礼的行为,故回答“无违”。孔子拥护周礼,并终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曾公开宣称:“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当然, 孔子并不是全盘接受周礼,而是对周礼有所损益。所以,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用礼来解释“孝”是不难理解的。孔子认为“孝”的精髓是合乎礼,“孝”是在礼统帅下的“孝”。子女在为父母尽孝道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并且要把礼贯彻至父母生、死、葬、祭的始终。朱熹对此解释为:“生事葬祭,亲之始终具矣。礼,即理之节文也。人之事亲,自始至终,一于礼而不苟,其尊亲也至矣。”《左传》中也说:“孝者礼之始也。”

熊磊教授基本情况及业绩成果

熊磊教授基本情况及业绩成果 熊磊,女,1963年3月出生,二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符合《关于组织开展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工作的通知》(国卫办人函〔2016〕1434号)选拔条件的基本条件,同时具备(一)、(二)、(三)、(四)条,具体如下:(一)从事医教研工作33年,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提出小儿“咳嗽证治三期九法”、“治疗肥胖还须健脾”、“治疗厌食还须补肾”等学术观点(已纳入教材),在经鼻给药防治肺系疾病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对综合利用云南“香料之乡”资源优势,发展芳香疗法及健康产业,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科技、经济、人文价值。在中医儿科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为国家中管局中医儿科学重点学科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等。承办了第23届、第31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学术大会。多次受邀到西班牙、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讲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项、云南省自然基金等项目8项,教育厅重大项目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7人,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教材12部。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排名3、5),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排名1、4),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奖3项(排名1、1、2)。

(二)医德高尚,医术精进,常年坚持儿科门诊,擅长诊治发热、咳喘、厌食、遗尿、湿疹、多发性抽动症、单纯性肥胖症、脑瘫、性早熟等儿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凸显廉、简、稳、效的用药特色,在患者中享有盛誉,年门诊逾万人次。实践并推广普及中医“治未病”理论和方法,在《春城晚报》开设“熊磊教授育儿经”专栏,在微健康杂志开设“幼幼心经”专栏,在“云南中医”推出“佑幼熊健康宝典”,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多渠道多角度宣传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2006年被云南省卫生厅授予“云南省名中医”称号,2015年被评为云南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担任第二届国医大师评审专家、省政府政策解读专家等;2016年带领团队获批云南省中医“治未病”理论应用研究创新团队。 (三)创新性开展中医芳香疗法作用机制研究及系列健康产品研发,服务我省大健康产业。 1.与四川大学合作成立了云南省“郜发宝专家工作站”,创新性应用药理学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开展中医芳香疗法防治儿科呼吸道、消化道和精神类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为芳香疗法及芳香中药制剂的临床运用及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借鉴,研究结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建立了芳香中药重点实验室、中医芳香疗法体验室,为芳香中药健康产品研发及临床运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 2.系列健康产品研发:①开发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的苍艾挥发油系列产品7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明专利授权号: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原文及翻译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本段选自《续焚书》卷四: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译文 人人都认为孔子是大圣人,我也认为他是大圣人;人人都认为道教、佛教是异端邪说,我也认为它们是异端邪说。人人并不是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圣和异端,只是因为听熟了父母老师的教导;父母和老师也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圣和异端,只是因为听熟了儒家前辈的教导;儒家前辈也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圣和异端,只是因为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圣人的境界我达不到”,是他自己谦虚。他说“打击异端邪说”,一定是指的道教和佛教。

儒家前辈通过主观猜测这么说,父母老师沿袭他们的教导也这么说,小孩子糊里糊涂的接受。众口一词,就不能打破了;上千年都一律这么做,人们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了。不说“学生们诵读他(孔子)的话”,而说“已经懂得了他”;不说“把自己不知道的强说成自己知道”,而说“知道就是知道”。到了现在,就算有明眼人,也打破不了这个风气了。 我是什么人,敢说自己是明眼人?我也跟大家一样。既跟随众人认为孔子是大圣人,也跟随众人学习他,我一我跟随众人在芝佛院学习孔子的学说。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