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4讲 想、思、一境性心所

第14讲 想、思、一境性心所

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工作,由众多贤友共同努力完成,但尽管这样,也不能保证里面完全没有错漏,未经

尊者最后校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不宜公开。

第二期宝峰禅寺止观禅修营

阿毗达摩第十四讲

遍一切心所之想、思、一境性心所

玛欣德尊者2009.04.27讲于江西佛学院

好,我们一起来礼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三遍)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三遍)

各位贤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大德们,晚上好!

在昨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心所。在讲到心所的时候,我们知道心所是伴随着心一起生起的,它拥有四个特点,即:与心同生、与心同灭、与心取同一个所缘和拥有同一个依处。

然后我们就开始讲了七种遍一切心的心所。七种遍一切心所即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昨天晚上学习了触和受。

触是指名法、依处和所缘三者的结合、接触称为触。

讲到受,受就是感受,心对对象(目标)的体验。

受又可以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或者可以分为苦受、乐受、悦受、忧受与舍受。

还可分为眼处生受、耳处生受、舌处生受、鼻处生受、身处生受、意处生受。

然后我们又特别重点地讲到了身受与心受的关系。讲到身受其实还是属

于名法,只不过它是经由身体的体验,也就是说它的依处是身净色;而对于心受来说,它的依处往往是心所依处色,也包括了其他(眼依处等)的依处,也可以是舍受。

我们今天晚上将继续来接着学习其它的心所。

想(sa¤¤à),想的特相是体会对象的品质或者认知对象(所缘)的品质。作用是对所缘作标记或印记,以便再次认知时知道这是一样的,或者认出以前已认知过的所缘。

所以“想”通常会有两种作用:

第一种作用就是当心接触到新的目标时,它能够给这个新的目标作印记,也就是说留下印象。这种印象在以后重新出现的时候就成为了记忆,就好比是一个木匠对自己所量或者说准备工作的木头在作标记一样,以便以后再重新要继续工作的时候,知道:“哦,这是在这里。”同样的,对心的陌生的对象(所缘),“想”的作用就是给它作标记。

“想”的第二个作用就是对曾经认知、认识过的所缘,它能够认出或者搬出记忆来。现起是通过已经领会过的特征方式来理解对象、理解所缘。

“想”是一种最基本的,很普遍的心理作用。我们说到的,能够认出一样东西、能够记得一样东西,就是“想”的作用。或者一般我们所说到的记忆、回忆,这种心理作用是“想”在起主导作用,很重要的作用。

例如:我们曾经去过一个地方。在我们刚去的时候,“想”就起到“这个地方有这样的标记”,这条路是这样走的,然后这个拐弯角有个什么样的商店或者是有个什么样的建筑物。我们在第一次去的时候,给这条路的路标或是一些明显的特征做标记,这是“想”的作用。然后当我们再一次去的时

候,乃至我们没有去,在回忆的时候,我们知道:哦,这条路,然后往哪里、往左拐是怎么样?然后再往右拐是怎么样?这些都是属于“想”在起作用。

我们必须得知道这里讲到的“想”和平时我们在语言表达上所说到的想是不同的。例如:我们经常说:“我想怎么怎么样,我想……”,这里讲到的想就是我们平时语言上的想,是一个很粗的、是一个概念上来说的想。

如果从“阿毗达摩”来说,平时我们讲到的“想”是属于一种思维的方式,涉及到很复杂的心路过程。有时候我们说:“哦,我在想什么什么东西。”这个时候往往可能是寻的作用,以后我们会讲到一种心所叫寻(vitakka)在起作用。而这里讲到的“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认出或者认知。第一是作“标记”,第二就是认出。所以它相当于我们一般所讲到的认知的作用。

由于有了“想”的作用,所以通常我们的心能够产生记忆的作用,对于凡是我们曾经体验过的目标,我们都好象能够记得。而且,当我们的心想要作意,就是取某一个目标的时候,很快的这种“想”就能够把曾经体验过的目标重新展现在意门。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往往由于这种“想”的记忆作用,我们可以记得很小的时候,记得很久以前的时候。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往往会被人误认为心是永恒的,因为当我们一想的时候,立刻过去的经验就犹如重现般成为我们意门的、成为我们心认知的目标。

所以佛陀把一切众生分为五个组合,这称为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为什么特别要提出“想”蕴呢?第一,因为“想”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有了“想”蕴能够起到记忆的作用,所以有一部分的人,乃至外道,他认为:“因为我可以记忆很久以前的事情,我可

以回忆。”所以他会认为:“我”是永恒的,“我”是恒常的,或者“心”是永恒的。佛陀为了破除外道对于“想”,对于“心”,执取“想”为“我”、“我的”的邪见,因此佛陀特别在修观的时候要观照“想”为“无常”、为“苦”、为“无我”。

因为有一些外道在修定的时候,他们由于有了神通,有了宿命智,他们能够回忆起很多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可以回忆很多生、很多生的事情。他们已经看到了过去世,就会认为说:“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心识的主体在轮回,在生而又死,在生而又死。为什么我能够记得呢?如果没有一个心识作为主体,或者没有“想”作为主体的话,那没有这样连贯的作用。”于是他们就执取“心”为我,或者执取“想”为我,或者执取“想”为恒常的。

或者他们又再想起过去的时候,他们曾经是梵天人或者曾经是天人,在以前他享受很殊胜的快乐,于是他可能认为“心”是乐的、“想”是乐的。佛陀为了破除这一类外道执取于“想”,执取于“心”为“常”、为“乐”、为“我”、为“净”的邪见,所以佛陀教导:“想”是“无常”、“想”是“苦”,“想”是“无我”。因为执取能回忆的是我,所以佛陀特别把“想”蕴提出来,然后再教导应该观照“想”为“无我”,通过观照“想”为“无我”来破除执取“想”为“我”的邪见。

接着我们再看下面一个心所,思(cetanà)。“思”的特相是意愿;作用是积累业;表现为配合、组织或敦促俱生名法对所缘造业。因为“思”心所能够实现心认知目标的目的,所以它也是一个很重要、也是很根本的、基本的一种心理作用。“思”心所能够执行两项工作,它在完成自己造业的同时,它也敦促相应的名法完成它们各自的工作。就好象一个公司的经理,他

不仅仅自己要完成工作,而且他也必须得敦促其他的职员也做好各自的工作。又犹如一个班的班长,他自己必须得学习,必须得认真听课,同时他也要负责管好整个班,整个班的其他学生。

当“思”惟有在与善或不善心同时升起的时候,它才完成自己造业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平时讲到的“思”相当于现在所说到的意志行为。凡是造业的,就是我们说到的心能够造业的这种心理作用就是由“思”心所承担、负责的。所以佛陀说:“诸比库,我说思是业,由于思而造作身、语、意之业。”这是佛陀在《增支部》说到的。换而言之,我们平时所说到的业,通过门及管道可以表现为三种:身体的行为称为身业、口所说的语言称为语业、心所想到的、所造作的称为意业。而真正能够造业的是“思”心所。

虽然心在认知对象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心理作用一起在产生,但是在这很多的对象当中、在这很多的心理作用(心和心所)当中,每一个心所都执行各自不同的作用。例如:触主要执行的是接触,把所缘和依处和心集合在一起;而受只是体验;想就是对所缘(对象)做标记;而思是在造业;以后讲到的寻是把心投入到所缘;伺就是持续维持在所缘等等。例如:以后讲到不善心的时候,贪就是心粘著于所缘;嗔是心抗拒、排斥所缘。这些心理作用都执行各自不同的作用,但是所有的心在运作的时候,其中有一种称为“思”心所的,造业的心就是“思”心所,也就是说能够造作业的心理现象、心理作用,就是“思”在起主导。因为有了“思”心所才会有身的行为、身的动作,才会有发自于口的语言和表现在内心的意。

佛陀在讲到五蕴的时候,为什么又没有特别把“思”提出来呢?佛陀讲到五蕴的时候,除了色蕴属于色法,受、想、行、识四种称为四名蕴。四名

蕴也就是四类的心理现象,其中受和想我们讲到了,识就是心,而行蕴呢?行蕴包括了五十种心所,行蕴其实是佛陀用一种概括的话语来说的,行蕴就包括了五十种心理作用。所以当我们看巴利的时候,会看到佛陀在讲到受、想的时候用的都是单数,但在讲到行的时候用到是复数,这就证明了行不只是一种。

如果我们在修名法的时候,特别在修缘起的时候,要用五蕴法来观照名法。有两种方式来观照行蕴:一种是以思心所为主的行蕴,为什么呢?因为在行蕴当中,在一种心对对象(所缘)采取行动或者说产生作用的时候,思心所是很活跃的、很主要的;而另外一种观法就是除了受和想,心之外其它伴随着生起的心所,我们要依照具体的心所产生的具体情况来观照。所以在观照行蕴的时候,有一种是以观思心所为主的,另外一种就是依具体方法来观的,这两种观法来观行蕴。

我们说到的能够造业的心就是“思”,思心所在起主导的作用。因为有了“思”,所以众生才会造身、语、意的业。我们讲到的身业,其实就是透过身表(色法的身表)来体现、来表现“思”。我们说到的语业,其实是透过语表,透过语言来表现“思”。而意业就是呈现于意门造作的“思”。

在造业的时候,往往只有两类的心才能造业:第一种是善心能够造业;第二种是不善心才能造业,虽然在果报心和在唯作心里面也有“思”,只是这种“思”往往我们并不称为业,但是它能够起到组织其它心所和敦促其它心所各自执行自己的作用,因此我们并不把果报心和唯作心称为造业的心,也正是因为如此,果报心和唯作心我们称为无记,无记就是非造业的心,我们不能够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不善,在这个时候“思”就不能起到造业的

作用。

不过在用二十四缘来观照一切名色法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到,果报心里面还会有一种业缘。业缘就是由于所有的心里面都会有思心所,这种思心所的本质是属于造业的心,即使是果报心里面,由于它能够起到敦促和组织名法的作用,我们仍然也依这种心理作用称为业缘。

下面我们再讲另外一种很基本的心理作用称为一境性(ekaggatà)。一境性的巴利语叫作ekaggatà,如果用英文来说是one-pointedness,也就是心执取一个目标的状态。心一境性就是把心固定在所缘。它的特相是不散乱,也就是把心固定在所缘使心和所缘结合的状态;作用是统一相应的名法;表现为内心的平静。

在一切的心里面都会有这种心所、这种心理作用。由于有了这种心所,心才能够成功的取得所缘、认知对象。心一境性能够令心专一,执行把心专注于对象的作用。在平时我们所生起的心也有一境性,不过它并不强。但是如果没有这种心理作用在起作用的话,我们的心是飘浮不定的,它不能很成功地取得对象。但是由于在平时的状态下,就是我们所说到的散心的状态之下,虽然有一境性,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强。如果这种作用通过培育、培养而变得很强的时候,我们往往把这种心理作用称为定。

例如:讲到禅那的时候,初禅有五种禅支,即:寻、伺、喜、乐、一境性。一境性就是这种。第二禅有三个禅支即:喜、乐、一境性,也有一境性。第三禅有两个禅支:乐、一境性,也有一境性。第四禅有两个禅支即舍、一境性,也有一境性。所有的无色界定包括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也有一境性。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境性就是定。因为

在定当中,就是在禅那当中或者在培育近行定和安止定当中,这一种心理作用起到主导的作用、很强的作用,它可以把心固定在目标上,所以称为定。如果我们再从词源上来分析,就知道一境性对于我们修行,对于培育定力是很重要的。

要如何来培育定力呢?我们可以从定的不同的名字来分析,就可以得出定的最主要特点。在经典里面我们经常会看到,佛陀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定。有时候佛陀会讲到心一境性,心一境性的巴利叫cittekaggatà,如果是从词源学来分析呢?citta是心;eka是一、专一;agga它有几个意思:最高的顶点,也有一个点的意思,再加上tà是状态。那心一境性,如果用巴利把这几个词意串起来,就怎么样?心专注于一点的这种状态就称为心一境性。

我们再看一看什么叫做定?定巴利叫作samàdhi。samàdhi古代也翻译成什么?三摩地或者也翻译成三昧,它的巴利原型就是samàdhi,梵语也是samàdhi。samàdhi是怎么来的呢?samàdhi是saü再加上àdhàna,sam是完全的、正确的,再加àdhàna是保持或者持有。因此三摩地的意思,古代也翻译成什么?翻译成等持。这是sam再加à,再加词根dhà。又以定或等持也称为samàdhàna,samàdhàna的saü是完全的、正确的,再加上àdhàna保持或持有,也就是说samàdhi(三摩地),三摩地的原意是源于samàdhàna。

我们看看《清净道论》怎么来定义定的。《清净道论》第一册的第38节这样说到:以何义为定?(就是以什么样的意义而为定呢?)以等持之义为定(samàdhàna??hena samàdhi)。什么称为等持呢?心与心所平等并完全地保持、安置在一个所缘上。在这里讲到的平等就是samaü,再加完全的

(sammà),àdhàna是保持,安置是?hapananti。因为心和心所完全的安置在一个所缘(对象)上,所以,以该法的威力使心平等并完全地、不散乱、不杂乱地住立在一个所缘上,当知这即是等持。就是心完全的保持、维持在一个对象上,这就是等持,等持就是定。

除此之外,定还有其它的名称,例如我们讲到的samàpatti,samàpatti 古代依音译也翻译成三摩钵地。Samàpatti,或者古代也翻译成等至,我们再看它的词源,它是saü(完全的、正确的)再加àpatti,àpatti就是apajjati的过去分词。apajjati是到达或者进行,但是做为它的过去分词,就是说这种动作已经完成了,就是已经到达、已经进入。

例如我们讲到sotàpatti,是什么意思?sotà是流,河流,在这里是指圣流,再加上àpatti,已经进入圣流叫作什么?叫作入流。在这里讲到的àpatti 就是已经完成了、已经到达了。完全的进入、完全的到达了,就是心已经完全进入定的状态,专注在所缘的这种状态我们称为等至,也称为定。例如讲到定,安止定、近行定。近行定是upacàra-samàpatti;安止定是appanà- samàpatti。

有时候定也可以叫作samàhita,古代翻译成三摩呬多,它是samàdahati 的过去分词。也就是心已经集中了,已经安定了称为samàhita。samàhita也表示入定的或者说拥有定力的。

我们知道了如果要培育定力,最根本、最基本的一点是什么?心只专注在一个对象上。如果心漂浮不定,或者说心取很多的目标,这个叫什么?这叫散乱。散乱和定力是相对的、是敌对的。既然讲到心对于对象专一、专注、平静的状态称为定。那应该如何来培育定力呢?

我们再看,有时候培育定力的方法也叫什么?也叫修止。止是什么意思呢?止是samatha。samatha的意思就是paccan?kadhamme samet?'ti samatho(令诸敌对法止息为止)。所以它是取samet?,samet?就是令平息,令安静下来,令停止下来,称为samatho。paccan?kadhamme是指诸盖,心的种种烦恼。令种种烦恼停止、平息下来,这称为修止。所以我们说到的要培育定力,先要怎么?要远离诸盖,先要让诸烦恼安静下来。如果内心起伏、内心散乱,这个时候心是不是处于平静的状态?是不是?如果不能平静,定力能够培育起来吗?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修定的话、培育定力的话必须得修止,修止就是先让烦恼平息下来,让培育定力和培育智慧的种种敌对法先停止,惟有这么样才能够培育定力。

有时候,定力在达到某一种程度、某一种高度我们又称为什么?我们称为禅那。禅那是什么意思呢?禅那是巴利语jhàna的音译。为什么称为jhàna 呢?在《清净道论》里讲到àramma??panijjhànato paccan?kajjhànanato vàjhànaü,这里就解释得很清楚,àramma?是对象、所缘;?panijjhàna就是专注、注意、观察的意思;to是因为;心很专注于对象,达到了这种境界的称为jhàna。所以在这里讲到的jhàna,jhànato,jhàna直接就取这个称为禅那。或者paccan?kajjhànanato,这里讲到的paccan?ka是敌对法,也就是种种的烦恼诸盖;jhànanato它的动词就是jhàpeti,jhàpeti就是烧,用火烧。因为用定力之火烧尽了种种的烦恼称为jhàna,禅那的意思就是这样的。所以有两种方式来解释禅那:一种就是专注目标,另外一种就是烧毁敌对法,称为jhàna。所以,这里的jhàna是音译,我们讲到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些禅支是音译来的。既然我们透过定的种种译名,用词和用义的方式(词就

是用词源学的方式,义就是用义注的方式)来解释了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培育定力,心一定要专一。心对于对象的专一称为一境性。

我们再看一看培育定力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最根本的要求是心要专一,专一也就是我们所说到的要单纯。

应该通过怎么样来培养定力呢?我们再看一看培养定力的种种方法,不外乎是透过持续地专注一个所缘来提升,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培育定力,必须得再从质和从量两方面来提升。

从质就是心除了一个对象之外,不要再去专注其它的对象,可以通过这样专注在一个对象;

而从量上来说,并不是你现在一看到一个对象,立刻就叫定力,你必须得维持一段时间、若干久的时间,惟有达到了一定量,定力才能够培育出来。如果不是的话,即使你很专注在一个对象,但很快的变换所缘,那你的定力还没办法培养起来。

虽然说培养定力的方法有很多,在《清净道论》里面总结为四十种方法。这四十种方法都不外乎是四十种目标(所缘)。无论我们专注哪一种目标,当我们修的时候都需要专注、需要专一、同时也需要持久,惟有这样,透过专注、专一、平静来提升我们的心。定的力量是很强的,不过定的力量再强,还是属于我们心的力量,是不是?我们培育定力不需要外在的东西,不需要邀请什么诸天、佛菩萨来,不需要什么附体这些东西,而我们开发的是内心的力量,由于心能够专注,当它达到一定的强度我们就称为定力。即使你说我要修佛随念,它只是取佛陀的功德为目标,而不是依靠、邀请佛菩萨来加持,并不是这么样。我们说到的定,在三学当中称为什么学?Adhicitta sekha

(增上心学),它是培育心;或者在七清净当中,定力又称为什么清净?称为心清净。为什么称为心清净呢?因为心远离了种种杂染烦恼的状态,心已经把种种烦恼镇伏了,达到这种状态称为心清净。也就是说,其实培养定力是让我们的心透过专注一个所缘而变得强有力。

如果我们的心没有经过训练,它就好象一块地,没有经过人的管理,结果会怎么样?杂草丛生,是不是?如果我们的心没有经过调伏,没有经过整理、清理的话,那会怎么样?会升起很多烦恼的草。所以我们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心堪任,能够自在、能够自由,我们必须得先学习调伏心。

正如佛陀在法句经里面说到的:心是极其轻躁而变换极快的,应该调伏心,经过调伏了的心能够带来快乐。这里的快乐最终就是指能够证悟涅槃之乐。正是因此,我们需要培育定力。

也许有些人还不一定能够认知到定力到底它的作用有多大,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从你家的一楼走,如果你的家是住在三楼的话,那么也许每天你都走上走下,走上走下,是不是?你知道你的家从一楼走上三楼多少级楼梯吗?知道吗?或者现在旁边的楼梯,那些女众、男众每天都走的,有多少级?知道吗?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因为我们每天走的时候,都是心散乱地走,是不是?那这样的话,不要说走十次,走十天,即使走了十年你都不知道有多少级。如果我们很专注地走,或者把我们的心放在这楼梯上,数一数能够走多少级,那么走多少次你就能够知道有多少级?多少次可以知道?只是一次,是不是?对啊!所以当我们的心专注了,它的力量就体现在这里。如果我们的心散乱了,它的力量就不能够发挥。

又比如说:我们把这张纸放在太阳底下晒,晒一整天这张纸能够着火

吗?能不能?不能。如果我们拿一个放大镜,我们拿个放大镜放在太阳底下,然后把它的聚焦放在纸的中心,多久这张纸就能够着火?用不用一个小时?多久?一两分钟就可以,是不是?心的力量,心集中的心量就是这么样。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佛陀苦口婆心地说:

Samàdhiü, bhikkhave, bhàvetha. Samà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àbh?taü pajànàti.

诸比库,应当修习定!诸比库,拥有定力的比库能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什么呢?佛陀接着说:

如实知见色的生起与灭尽,如实的知见受的生起与灭尽,如实知见想的生起与灭尽,如实知见行的生起灭尽,如实知见识的生起灭尽。受、想、行、识就是我们所说的所谓的生命,受、想、行、识的生起是什么呢?种种的烦恼、造业!也就是为什么会轮回,为什么会苦?而受、想、行、识的灭尽是什么?即涅槃。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如实知见受、想、行、识五蕴,或者如实知见这个世间,不能如实知见这个世间的灭,那么我们就不能够如实地去知见涅槃。

所以佛陀在另外一部经里面也这样讲:

应该培育定力,拥有定力的比库能够如实知见。

如实知见什么?

如实知见这个是苦,如实知见这是苦的原因,如实知见这是苦的灭尽,如实知见这是导致苦完全灭尽的道路。

我们培育定力为了什么?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培育定力有很多种功德,有五种功德。例如:现法乐住、vipassanà、神通、灭尽定和胜生(就是

投生到梵天界)。

我想问问大家,培育定力的目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这五种功德的第二种vipassanà,为了修观。

修观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提升智慧。所以佛陀教导修定的目标是为了让我们提升智慧,而不是让我们只是安住于定境去享乐,并不是这个目的。也不是让我们培育定力去开发神通,也不是让我们培育定力去为了投生到梵天界,这也就是一个人修习世间定和修习出世间定的差别。

对于修定的外道来说,他们修定的目的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或者他们为了内心享受很殊胜、很寂静的快乐。但是佛陀教导修定的目的是为了最终的解脱。

曾经有位洋人的尊者,他问我说:“外道也修定,那为什么要把定称为觉支呢?”大家请回答,为什么?外道也修定,既然外道也修定,那为什么又要把定称为觉支?觉支是什么意思?bojjha?ga或者完整地称为sambojjha?ga,sambojjha?ga它的意思是sambodhi再加上a?ga,sambodhi是什么意思?sambodhi是正觉,a?ga是因素、条件。

导向正觉的条件、因素,称为觉支。既然这么样,外道修定也可以导向觉悟了?为什么,知道吗?因为外道修定并不是导向涅槃,它并不是导向修观智而最终导向涅槃,它是为修定而修定,我们是为修慧而修定,这个是差别,这是外道定和佛陀教导的定的差别。所以外道修定不能称为定觉支。

即使作为佛陀的弟子,如果你修定是为了投生到某些地方,例如:你修定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你的定力、你的三昧仍然不能称为定觉支。因为它只能够延长你的轮回,所以这种定不能够称为正定。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清净道论》里面这样说:

samàhito yathàbh?taüjànàti passat?'ti vacanato pana samàdhi tassàpada??hànaü.

“拥有定力者能如实知、见”之语(这句话是从《增支部》来的),所以定是它的足处,也就是说定是培养观智、培养慧的直接原因。因为拥有定力者才能够如实知、如实见,所以才说:“定是慧的足处(立足之处)。”

我们在经典里面会看到,佛陀很强调定力。例如:我们讲到的五根,有一个根叫什么根?定根。五力有一种叫定力。七觉支呢?有一个叫什么觉支?定觉支。八圣道呢?有个叫什么?正定。其实这些都是一个东西:心,就是心一境性。但是为什么佛陀要重复地讲,要经常地讲呢?即使行菩萨道者的六度,六巴拉密(波罗密)里面也有一个叫什么巴拉密?禅那巴拉密。所以修定重不重要?佛陀讲到的修行的三个次第当中,或者称为三学,第一是什么学?戒学,第二定学、第三是慧学。如果讲到修行次第的七清净当中,第一是什么清净?戒清净。第二清净呢?心清净,第三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那么定重要吗?重要!

但我们会看到现在,有很多人并不注重定。甚至有些人说修定是多此一举。例如:即使在禅修风气很发达的缅甸,也是有很多人根本就否定了定。甚至他禁止其他禅修者修定,他们认为:你修定是在浪费时间。或者他们认为:修定甚至会走火入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再想一想,假如定真的是可有可无的话,佛陀用不用多此一举呢?经常强调要修定、要修定呢?我们想一想,从定在佛陀教法当中的地位就可以看出定力是很重要的,并不是说定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佛陀根本不用教定,直

接教慧,直接教你修观就可以了,是不是?

就好象持戒一样,持戒是不是可有可无呢?如果一个人没有戒的话,他们根本谈不上解脱,他们根本谈不上解脱生死,是不是?所以戒是基础,然后定也是基础,然后才是慧,而惟有通过慧才能够断烦恼。

作为佛陀的弟子,我们不应该去轻忽定。我们可以说修定的目的不是为了修定,不是为了享乐而修定,不是为了投生到梵天界或者投生到天界来修定,而是为了慧而修定。

就正如说一个士兵,他要上战场去杀敌,如果一个士兵根本没有经过训练,没有经过操练,他上战场等于去怎么样?去送死。所以要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们说到在军营里面的纪律,相当于戒律。如果一个军队纪律涣散的话,这样的军队作战能力怎么样?必定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因为惟有军纪严明,这样的军队才能够拥有作战能力。同时,如果军队训练有素,那让他上战场杀敌,才能够胜券在握,他才能够打胜仗。我们不要忽略平时的练习、平时的操练。

例如:如果一个士兵经常练习射击,练习射击就是瞄准靶子。如果他说瞄准靶子只是在浪费时间、浪费子弹,那这样的话,他拿着枪上战场,他能够很好地杀敌吗?能够吗?不能够。

所以,我们现在要培育定力,大家花时间,甚至感觉很痛苦地培育定力,其实是为了修慧。我们要知道,先要把内心的能力提起来,才能够修慧。

因为佛陀曾经说过:“即使一个人在战场上杀死千万个敌人,还不如一个人战胜了自己,惟有战胜自己者才是最上的胜利者。”我们战胜自己是战胜了什么?战胜烦恼。要用什么来战胜烦恼?要用智慧之剑来战胜烦恼。如

果你的智慧之剑很钝,能够砍东西吗?砍得动吗?砍不动。所以我们要培育定力,培育定力的目标是为了培育智慧。

我们又可以把定力比喻成视力一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很良好的视力,很远的地方他都能看得很清楚,是不是?如果视力不好,能够看得清楚吗?看不清楚。有些人可能会感觉有点急躁,认为说:“我想快快修,我想赶快修观,修观之后我的观智才能够提升。”但是须知修定其实是基础。我们也不否定,确实有些人还没有达到禅那,就可以修观的。这个确实如此,正如在帕奥禅林,就经常有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的禅修者在修定修得很痛苦,修得也没有效果,连禅相久久都不出来,所以修得很痛苦。有些人刚来禅修导师就教他修观。

例如:有些禅修者刚去,他没办法专注,但是他对身体的觉受很强,于是禅修导师就教他先修四大,修了四大之后,一旦他专注,专注呼吸,一旦他发现到光一出现,就立刻破碎掉、散掉,这种人迫不得已,我们就叫他走纯观行者的道路。走纯观行者的道路就是当他修完了四大之后,就直接可以去观色法,去破除色聚,然后修色业处再修名业处。所以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即羡慕又妒嫉:“为什么他来,那么快就可以修色业处、名业处,我拚了好几年,我到现在还是在原地踏步?”

但是,往往纯观行者的定力只是建立在修四大而培育起来的近行定。在修色业处的时候,没什么大问题,他还是可以见到究竟色法。在修名业处的时候,他就已经只能够观照欲界的名法,因为他没有禅那的体验,所以他自然不能够观照禅那名法。一旦他修到缘起的时候,他会发现到他的定力已经很难支撑他观过去世的因了。而且由于他的定力不强,他观的东西有时不清

楚,经常犹豫不决,他不敢肯定,他不像那些拥有定力的人,他一观很肯定,就好象我们现在拥有很明锐的眼睛,一看东西就很肯定,这是谁来了?但是如果你是近视眼的话,可能鼻子闻过去嗅,都不一定能够敢很肯定,是不是?所以说这就是定力的作用。

那我们知道了培育定力、拥有定力就是让我们的心变得强有力。惟有我们的心专注平静、强有力,我们观照才能够很清楚。而且一旦一个人的定力培养得强有力的话,他修观可以修得很快。为什么?因为我们强调的修观一定要如实知见,修观来不得掺假,修观不是靠想象、不是靠观想、也不是靠推理、不是靠逻辑。修观是靠什么?你看到是就是,你看到不是就不是。要拥有如实知见的能力,如实知见的智慧,需要什么?需要拥有强有力的心。强有力的心就是定力。所以佛陀说:“诸比库,应修习定,拥有定力的禅修者才能够如实地知见。”这就是我们要培育定力的预期。

今天我们讲了心一境性,也就是说定力是由于心专注在一个目标上、达到一定程度就称为定力,而定力培养到一定的强度我们称为禅那。现在我们学了这一个心所,那大家明白了应当如何培育定力了吗?我们借用佛陀讲到的很多种不同的词意来表达,其实只是表达一个意思:如果想要培育定力,我们的心就要学习单纯地去专注一个目标。惟有这么样定力才能够培育起来。

好,我们这期禅修营的开示就先讲到这里,在下一期禅修营再继续一起学习。

下面我们来一起作回向:

Idaü me pu¤¤aü, àsavakkhayà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 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ü 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 pu¤¤abhàgaü labhantu.

愿我此功德,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为证涅槃缘!

我此功德分,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萨度!萨度!萨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