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 产品质量法

第六章 产品质量法

第九章 产品质量法

第九章产品质量法 一、产品与产品质量 1、产品的含义 “产品”一词可以从自然属性和法律属性两个不同的范畴进行定义。从自然属性来讲,“产品”,是指经过人类劳动获得的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劳动成果。既可以是商品,也可以是非商品;既可以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各种农产品、矿产品或经过加工的手工业品、加工工业品,甚至建筑工程等物质性物品;也可以指文学、艺术、体育、哲学和科学技术等精神物品。从法律属性来讲,“产品”,是指经过某种程度或方式加工用于消费和使用的物品,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能够对其质量加以控制的产品,而不包括内在质量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的产品。纵观各国的产品责任法,对“产品”范围的界定并不相同。美国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是指“一切经过工业处理过的东西,不论是可移动的,还是不可移动的,工业的还是农业的产品,经过加工的还是非经过加工的,任何可销售或可使用的制成品,只要由于使用它或通过它引起伤害,都可视为发生产品质量责任。”而1976年欧共体《产品责任指令草案》的产品范围较小,仅指“工业生产的可移动的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多,因此,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也趋向于把产品作广义的解释。我国的法律同样对产品进行较为宽泛的解释,我国1993年通过的《产品质量法》规定:“本法所称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但不包括建设工程产品和军工产品。2000年修改后的《产品质量法》,增加规定为“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说明我国的《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不包括初级农产品和不动产,这也符合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从立法技术上讲,我国法律同时使用了概括法和排除法来界定产品。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应当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经过加工、制作。未经加工、制作的天然物品不是本法意义上的产品,如矿产品、农产品。加工、制作包括工业上的和手工业上的。电力、煤气等虽然是无体物,也是工业产品,也应包括在内。 第二,用于销售。因而只是为了自己使用的加工、制作品也不属于产品责任法意义上的产品。有学者认为,使用“销售”不如使用“流通”更为准确,因为有些产品是企业为了营销目的无偿赠送或作为福利分发交付消费者。其实,“用于销售”不等于经过销售,只要产品是以销售为目的生产、制作的,不论它是经过销售渠道到达消费者或用户手上,还是经过其它渠道,都属于《产品质量法》所规定的产品,因此,无必要用“流通”代替“销售”。赠送的产品、试用的产品也属于产品责任法意义上的产品。比如厂家将自己生产的新产品或某些产品以赠与、试用、买一送一、买大送小等无偿赠送的方式送与用户,这些产品虽然可能“未投入流通”,但是,以销售为目的生产并以营销目的交付消费者的,这类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应当允许受害人提起产品责任诉讼。 几种有不同意见的产品 (1)经过初级农业加工的畜牧、家禽、猎物、渔产。有些学者持肯定态度,一些学者则将这类物品排除在外。没有理由将这些产品一概排除在外。如我国有些南方地区的人民有食用河豚的习惯,如果有人购买经过加工的河豚食用后中毒,应当允许受害人向产品的提供者索赔。 (2)血液。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将它排除在外,但是美国伊利诺伊州最高法院在一起案件中将血液也作为产品。法院的理由是:血液是一种包含在侵权法重述(第二版)402A节的意思内的“产品”;这种产品是被“出售”的;这种血液处于一种对使用者的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释义:第二十七条 2009-10-14 15:54 来源:法律教育网【大中小】【我要纠错】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 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 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 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释义】本条是关于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的要求的规定。 一、所谓产品包装,是指为在产品运输、储存、销售等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采用的容器、材料和附着物并在包装物上附加有关标识而进行的操作活动的总称。所谓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识别产品或其特征、特性所做的各种表示的统称。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标志、标记、数字、图案等表示。产品标识由生产者提供,其主要作用是表明产品的有关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质量状况,说明产品的正确使用、保养方法,指导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大产品出口的需要,产品标识日益为人们所看重,认为其是产品的组成部分。如果产品标识指示不当或者存有欺骗性,则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解,产生产品质量纠纷。这次修改本法,特别强调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本条规定的生产者对产品标识应当标明的内容,这是生产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二、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产品标识可以标注在产品上,也可以标注在产品 包装上。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所谓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是指生产者出具的用于证明产品质量符合相应要求的证件。合格证明包括合格证、合格印章等各种形式。合格证的项目内容,由企业自行决定。合格证一般注明检验人员或者其代号,检验、出厂日期等事项。一些不便于戴佩合格证的产品,可用合格章。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只能用于经过检验合格的产品上,未经检验的产品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出厂产品的检验,一般由生产自身设置的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对不具备检测能力和条件的企业, 可以委托社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所谓用中文标明,是指用汉字标明。根据需要,也可以附以中国民族文字。产品名称是区别于此产品与他产品的文字语言标记。

论经济法之《产品质量法》

论经济法之《产品质量法》 摘要: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消费不仅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还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主要潮流之一。不管是国民经济还是国际贸易,产品永远是众多消费者的主要消费目标。因此,企业无不开足马力,竭尽所能增加产出,以追求更高的效益,从而促使商品市场愈加繁荣。在这一背景下,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在关注商品款式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产品的质量。近年来,有关产品质量的问题屡见不鲜,而产品质量与消费者权益息息相关,本文就《产品质量法》的相关内容分析该法规对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规范产品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产品质量问题 一、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质量法的相关概念 所谓产品质量,即产品满足需要的适用性、适应性、经济性、可靠性、耐用性和安全性等特征和特征的总和。而产品质量法就是指确认产品主体的法律地位,调整产品生产、储运、销售以及对产品质量检查监督和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产品质量法属于经济法范畴,但也有其自己的法律体系。产品质量法是由若干有关产品质量法律规范构成的,包括产品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责任等两大部分。 (二)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 “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产品质量法》 1.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依靠市场调节,通过竞争从而优胜劣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而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手段,即加强对市场中的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国家在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其中《产品质量法》是一重大成果。该法律把方针、政策和制度规范化、法律化,使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对于提高监督质量,加大监督力度,保障监督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史较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产品质量水平偏低,许多产品可靠性较差、质量不稳定;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产品质量事故频发。这种产品质量现状并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给人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带来一定危害,同时还消弱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质量安全法》规定各级政府应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并制定和完善了一整套监督制度,规定了产品质量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 3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产品质量责任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产品质量义务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产品质量法》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产品质量的责任做出了更具体的规定。这就为明确产品质量责任、解决产品质量纠纷提供了依据。 4.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产品质量法》立法的重要目的。《产品质量法》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出发点,做出了一系列规定:(1)消费者有权对违法行为进行检举;(2)消费者就

全国人大关于产品质量法的释义

全国人大关于《产品质量法》的释义 第二章产品质量的监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的产品质量问题,主要依靠市场竞争来解决。通过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机制,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但是,政府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组织者和管理者,也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宏观管理,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章以“产品质量的监督”为章名,明确提出了对产品质量都应经检验合格的要求,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国家对产品质量实施监督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1)对涉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实行严格的强制监督管理的制度;(2)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法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抽查并对抽查结果进行公告的制度;(3)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的制度;(4)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在产品生产、销售活动中从事违反本法的行为可以依法实施强制检查和采取必要的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的制度等。这些法定的基本制度,既为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又为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对产品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供了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此外,在这一章中还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资格、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执业的基本要求,以及消费者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在产品质量问题上的权利等问题作了规定。 第十二条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释义】本条是关于产品应当检验合格的规定,是对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产品在出厂前,都应当经过生产者的内部质量检验部门或者检验人员的检验,未经检验及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销售。产品质量“合格”,是指

(产品管理)六产品质量法

(产品管理)六产品 质量法

`产品质量法 第壹节概述 壹、概念 1、定义 指调整于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因产品质量所发生的产品质量管理关系和产品质量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涉及的领域仅限于产品、产品的监督、检查、生产、销售,不包括消费时发生的关系,运输时发生的关系壹般也不是 3、产品的范围 《产品质量法》2’“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不包括虽经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的产品以及天然产品 建设工程原也不包括于内,现已适用 二、立法 1、原分散于《计量法》、《标准化法》、《商标法》、《药品

管理法》、《食品卫生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及《民法通则》等。 2、1993年2月22日通过我国第壹部全面、系统地《产品质量法》,后又配套出台《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 1997年新刑法专节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第二节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机构(6’) 1、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2、地方技术监督局(县级之上) 3、国务院及县级之上人民政府设置的有关行业管理部门 二、产品质量的宏观管理 (壹)、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9’) 1、定义:指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由它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

进行审核合格,颁发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证书,以兹证明的制度。 2、所谓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指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的ISO9002系列国际标准。 该标准吸收了各国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方面的精华,统壹了质量术语的概念,采用该系列标准已被世界公认为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1992年5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决定,将ISO9000等同采用我国国家标准CB/TI9000—ISO9000 3、目的: (1)、有合同的条件下,为提高供方的质量信誉,向需方提供质量担保,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非合同条件下,为加强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4、原则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以自愿为原则,由企业自行申请。(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9’)

2007-法律顾问《经济与民商法律》真题第十章

2007-法律顾问《经济与民商法律》真题第十章 第十章市场规制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不属于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是( )。(2012年) A.甲省政府规定,凡外省生产的汽车,必须经过本省交管部门的技术安全认证领取省内销售许可证以后,方可在本省市场销售 B.乙省政府决定在进出本省的交通要道设置关卡,阻止本省生产的猪肉运往外省 C.丙省政府规定,省内各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公务接待等活动中消费香烟的,只能选用本省政府指定品牌的香烟,否则财政不予报销 D.丁省政府规定,外省生产的化肥和农药在本省销售的,一律按销售额加收15%的环保附加费 答案:C 解析:C选项属于限定或者变相限定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购买、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的行政垄断行为;选项C正确。 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2012年) A.甲公司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积压的商品 B.乙公司因转产原因而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C.丙公司为排挤竞争对手而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 D.丁公司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鲜活商品 答案:C 解析: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销售鲜活商品;(二)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三)季节性降价;(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选项C正确。 3.根据《反垄断法》,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实施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采取的处理措施是( )。(2011年) A.责令该行政机关改正违法行为 B.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C.对该行政机关处以罚款 D.向该行政机关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 答案:D 解析:根据《反垄断法》第51条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由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向有关上级机关提出依法处理的建议。选项D正确。 4.李某在甲商城举办的展销会上购买乙公司销售的微波炉,该微波炉的生产商是丙公司。微波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给李某造成了财产损失。经鉴定,该产品因销售商在保管环节处置不当导致出现缺陷。李某欲维护其合法权益,发现展销会结束,无法找到乙公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1年) A.甲商场只是提供展销的平台,不应对产品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B.乙公司是合法的被告主体 C.因产品缺陷是在销售环节产生的,故李某不能找丙公司承担责任 D.李某可以在甲商城、乙公司、丙公司三者中选择任一主体提起诉讼 答案:D 解析: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提供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

第七章 产品质量法

第七章 产品质量法

? 案情导入: ? 1999年×月×日,王某从某商品批发店购买了1箱啤酒。 当王某卸货时,其中一瓶啤酒突然爆炸,致使王某右眼球 受伤,后因医治无效,致其右眼失明。由于王某在运输和 搬动啤酒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过错,于是他向某商品批发店 要求赔偿,但商店称啤酒瓶的爆炸可能是由于厂家生产时 因质量不合格而致,自己并没有过错,,因此要王某向厂家 索赔,王某遂诉至法院。 ? 试分析: ? (1)石某应向谁主张赔偿? ? (2)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有哪些? ? (3)产品质量法的主要规定有哪些?产品质量责任归责原 则是什么?

? 一、产品的概念与特征 ? 产品质量法意义上的产品是特定意义上的产品,通常 是指经过某种程度或方式的处理或加工后用于消费和 使用的物品,而不是泛指所有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 ? 《产品质量法》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所称 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下列产 品不受其调整:未经加工的天然形成的产品,如原矿、 原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及初级农产品;建设工 程;军工产品;无形产品。

? 综上,要构成我国《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必须同时 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 (一)必须是人类的劳动产品,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的结果。 ? (二)必须是经过加工、制作的制成品。 ? (三)必须是动产。 ? (四)必须是用于销售的产品。

? 二、产品质量法 ? (一)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法的概念 ? 产品质量是指反映产品满足明示或隐含要求的能力的特 性的总和。也就是产品符合用户使用需求的特性。大体 说,产品质量包括适用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具体说, 包括:⑴性能;⑵适用性;⑶安全性;⑷耐用性;⑸可 靠性;⑹经济性;⑺卫生性;⑻其他。 ? 产品质量法,系调整产品品质量监督关系以及产品质量 责任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 包括关于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产品质量责任、产品质量 损害赔偿和产品质量争议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第八章 产品质量法练习

第八章产品质量法一、填空题 1.产品质量法中所称产品是指经过、,用于的产品。 2。负责全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3。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企业根据的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认证和认证。 4.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5.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标志、标志等质量标志。 6.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 7.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年。 8.产品质量责任是指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而应承担的。 9.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是,和一O 10·——是生产者的首要义务。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号,错误的划“X”号) 1.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2.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由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 3。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 4.《产品质量法)只调整国内产品质量,不调整进口产品质量。( ) 5.某商店正在销售一批电热油灯,并明示该批电热油灯有漏电的毛病,降价处理,根据规定.,该商店不能销售该批电热油灯。 ( ) 6.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受害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不受时间限制。( ) 7.国家按照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 8.根据规定,建筑水泥是建设工程的构成要素之一,因此水泥质量不适用《产品质量法)。( ) 9.某商店销出一批电视机,普遍存在图像不清晰的毛病,消费者要求退货,商店称此电视机是代销产品,让消费者直接找厂家,该商店的做法是正确的( ) 10.某市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有一家化工厂至今仍在生产国家明令宣布为淘汰产品的萘丸,这种行为应受处罚。( ) 11.<产品质量法)调整的对象之一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与产品的用户和消费者之间因产品缺陷而产生的产品质量责任关系。( ) 12.因产品的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无论任何情况下,产品生产者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 13.因产品质量引起的人身伤害,其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1年。( ) 14.每一级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另一类是各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 ) 15.王某是农村的村民,一次进城,见城里的VCD机甚好,遂积攒下钱,第二年买了一台VCD。回家后,由读大学的长子严格按照说明书安装调试成功。晚上王某邀乡邻二十几人在王家同看盗版光盘。正当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时,VCD机突然爆炸。坐在前面的王某及其长子,邻居邓某、余某的身体受到了轻重不同的伤害。经产品检测部门鉴定,该VCD 机本身存在缺陷。请判断以下各项是否正确?

《产品质量法》问题

我国《产品质量法》存在的问题(整理版) 一、产品范围问题 “产品”是各国产品责任法首先要明确的概念。我国的《产品质量法》第二条规定,产品是“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筑工程不适用本法的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该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军工产品质量监督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对于这个定义,我认为,产品外延较窄,应稍宽泛一些,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生产者的经济势力较弱小,无力承担像西方国家生产者,销售者那样重的产品责任。因此,产品质量法中的“产品”宜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必须是生产活动的有形产出物和无形产出物,不包括智力产品。无形产出物包括电,煤气,天然气,因为电,煤气,天然气现已成为或将成为消费者普遍使用的能源,产品质量法应将电,煤气,天然气归属产品范围内,智力产品包括图书,计算机软件等,应由知识产权法专门调整。2.不包括初级农产品和天然物品。因为初级农产品,天然产品主要是借助大自然条件天然生成,不依附于人的加工,制作,在造成消费者损害的情况下,可适用其他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3.必须用于流通。《产品质量法》第二条用“销售”一词欠恰当,因销售是指生产制造产品的目的,不是已经进人流通。假如让生产者为生产制造出但尚未入流通的产品承担责任是有失公平的,并且会与该法第四十一条的“未将产品投入流通”作为生产者免责条件的规定矛盾。现实中,企业除采用销售方式,还会采用赠送,发放福利的形式交付给消费者或使用者,因此,为囊括产品进入消费领域的各种方式,使该法前后规定相一致,用“流通”代替“销售”更合适。4.不包括

经济法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产品质量法)【圣才出品】

第十章产品质量法 1.《产品质量法》适用于一切产品吗? 答: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的范围进行明确的限定,该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这里的加工既包括工业加工,也包括手工加工。该条第三款同时规定,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的规定。由此可见:(1)《产品质量法》调整的产品,是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获得的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物品; (2)各种直接取之于自然界,未经加工天然形成的产品及初级农产品,不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3)虽经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的产品,纯为科学研究或为自己使用而加工、制作的产品不属于《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 (4)建设工程不适用《产品质量法》规定; (5)军工产品不适用《产品质量法》。 2.阐述产品责任的概念、构成要素、归责原则及其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区别。 答:(1)产品责任的概念 产品责任,是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有缺陷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产品责任又称为产品损害赔偿责任、产品侵权责任。 (2)产品责任的构成要素 生产者、销售者承担产品损害赔偿责任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①产品存在缺陷 这里所指的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②存在人身伤害、财产损害的事实 只有产品给用户、消费者或第三人造成了实际损害,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③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3)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是指确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由和依据。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大体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合同责任阶段; ②一般侵权责任阶段; ③无过错责任阶段,目前已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和采用。 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产品责任采用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例外的立法形式。 我国对生产者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生产者有无过错,只要因产品存在缺陷致使他人人身、财产发生损害,生产者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我国对销售者实行过错责任原则,销售者由于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发生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4)产品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的区别 产品责任和产品质量责任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①两种责任性质不同

《知识产权法学》第14章-20章在线测试

《知识产权法学》第14章在线测试 《知识产权法学》第1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7:58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我国商标法规定对注册商标的异议期为( )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1年零6个月 2、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 A、经过公证 B、报商标局批准 C、经过律师见证 D、报商标局备案 3、某公司查阅当月的《商标公告》时发现一个经商标局初步审定的商标与本公司注册商标近似,该公司为了阻止或取消该近似商标,可能采取的程序是() A、商标异议 B、商标争议 C、商标诉讼 D、撤销注册不当 4、我国在商标注册时实行() A、先申请原则 B、先使用原则 C、先使用原则,辅之先申请原则 D、先申请原则,辅之先使用原则 5、外国人在中国申请注册商标的,可委托()代理 A、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商标局 B、国家认可的具有商标代理资格的组织 C、该国驻我国使馆的商标注册申请代办处 D、我国驻外国使馆的商标注册申请代办处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理标志可申请注册证明商标 B、三维标志可申请注册商标 C、商品原料名称不能注册为商标 D、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不能注册为商标 2、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可以作为商标申请人的是()

A、大学 B、大学生 C、律师事务所 D、民营企业 3、下列不能被核准注册的商标有() A、“补血”牌营养液 B、“郑州”牌面包 C、“钢铁”牌轿车 D、“欢欢”排油烟机 4、下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是() A、郑州 B、红十字 C、人民大会堂 D、联合国 5、下列与“红梅”构成近似商标的有() A、红莓 B、红海 C、梅花 D、绿豆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我国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有效期限为10年 正确错误2、仅有本商品的型号的,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正确错误3、商标许可合同自合同签订之日生效

第十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练习

第十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一、填空题 1.消费者为________________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 其权益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 2、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3.消费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4.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不得作________________的虚假宣传。 5.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经营者不得以________________、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 6.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不得以牟利为目的________________。 7.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________________监督。 8、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9、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0.消费者协会的职能之一,是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划“√”号,错误的划“X”号) 厂、 姐。/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但可以根据需要搜查消费者携带的物品。( ) 2。农民为农业生产需要而购买、使用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范围。( ) (3i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称的消费者,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 ) 和、消费者认为产品不合格并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 ) 5。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或接受服务仍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 屿√商店提供的重要商品应当明码标价,一般商品由商店自主决定是否标价。( ) 7.某百货公司最新购进了一批自行车,因价格标签已用完,可以不标价出样销售。( ) 8.老李在一连锁店购买了一节1号电池,在向售货员索要发票时,售货员说,本店5元以下商品一律不开发票。3元一节的电池不开发票。( ) 9。赵某逛街见一商场清仓大甩卖,其中有一毛毯因有一铜钱大的小洞,只卖30元钱,随即买下。回家后其妻对他责骂了一顿,赵某遂以商场提供了不合格的商品为由状诉商场。赵某一定能胜诉。/\( ) 加.牺费者协会是我国惟一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组织。\√,’( /11.某商场在收款处的玻璃上,贴着一张告示:“请消费者仔细选购商品,出店后本商场概不负责。( ) 12.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可

第八章《食品安全法》

第八章《食品安全法》 一、单选题 1.制定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前提是()。 A.保障食品生产 B.保证食品安全 C.保护食品经营 D.严惩违法行为 2.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简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应遵守()的规定。 A.《食品安全法》 B.《产品质量法》 C.《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D.《商检法》。 3.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的有关规定。 A.《产品质量法》 B.《食品安全法》 C.《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D.《商检法》。 4.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A.应当; B.不应当; C.可以; D.不可以。 5.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由()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质量监督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农业行政部门 6.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由()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7.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由()负责。 A.工商行政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质量监督部门 D.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8.下列关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进行检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B.可以向经营者无偿抽样检验的样品和收取检验费用 C.对食品的委托检验应当委托法定食品检验机构进行 D.当经营者对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可以进行复检 9.下列关于食品安全法对进口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B.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C.只需要中文标签和说明书,其他的不需要 D.应当符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10.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 A.明星代言 B.产品标准代号 C.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D.制作成份 11.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记录制度,进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2.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A.1年 B.2年

第16章 产品质量法

案例1 张某在自家农田里种植了部分黄瓜,快到了收获的季节。但最近由于天气干燥,害虫增多,于是,张某打了一点农药。5天后,张某采摘了部分黄瓜,在回来的路上看到隔壁家的小孩刘某,由于两家平时关系比较良好,张某给了两根黄瓜给刘某。刘某吃后不久,出现中毒反应,花去医药费500元,刘某要求张某赔偿。问: 1、此案能否适用《产品质量法》? 2、如果该黄瓜是张某卖给刘某的呢? 第十六章产品质量 法律制度 第一节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与产品质量 ?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讨论问题: ?1、“产品”与“物品” ? ?2、“产品”与“商品” ? ?3、直接农产品(种植与养殖物)是否适用产品质量法? ?4、自然力形成的产品(如工人从湘江里掏上来的沙石)是否适用产品质量法? ?5、产品质量法能否规范“服务”质量? ?产品质量法中“产品”范围的理解:

?1、要求生产者、销售者对产品质量承担责任的产品,应当是生产者、销售者能够对其质量加以控制的产品,即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而不包括内在质量主要取决于自然因素的产品。 ?2、必须是用于销售的产品。 ?3、建设工程不适用产品质量法规定。 ?练习题: ?1、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下列何种产品属于该法所称的产品?() A芝麻油B大坝C冰毒D电力 ?2、按照《产品质量法》中有关产品的定义,下列()属于产品范围。 ?A原煤B石油C天然气D汽油 ?3、下列产品中不适用《产品质量法》的有() ?A桥梁B桥梁上所用的钢材C小麦D牛奶 ?参考答案: ?1A ?2D ?3AC ?产品质量问题大体上分成两类: ?①产品不适用;②产品不安全。 二、产品质量法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于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审议通过,1993年9月1日实施。2000年7月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修定。 ?《产品质量法》调整两类社会关系:(1)产品质量监督与管理关系;(2)产品交换过程中的横向交换社会关系。 三、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 ?(一)主体

第六章 产品质量法教案

第一节产品质量法概述 一、产品质量法的概念 1、产品的定义: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物品,包括工业、手工业品、工艺品及经过加工的农副产品。 2、产品质量的定义:通常指产品满足需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耐用性、可维修性、经济性等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3、产品质量法:是调整产品在生产、流通、交换、消费领域中因产品质量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有广义的产品质量法和狭义的产品质量法之分。 二、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现状 广义的产品质量法主要由产品质量基本法、基本法的配套法和其他法律法规构成。我国产品质量立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具体有《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商品检验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进口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质量技术管理部门的相关行政规章、制度等。 三、《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一)立法宗旨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1条规定,产品质量法的立法宗旨是,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其最终目的是严厉惩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切实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完善我国的产品质量民事赔偿制度。 (二)适用范围 主要指客体上的适用范围。《产品质量法》适用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建筑工程不适用《产品质量法》规定,但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属于加工、制作并用于销售的产品,适用《产品质量法》。 第二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一、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 (一)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其职权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县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分别主管全国或地方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具体的记过设置为,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是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县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及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主要是指对食品卫生和药品的质量监督,应分别按《食品卫生法》和《药品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二)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和规划,加强对产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要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组织各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制止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保障产品质量法的实施。 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一)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指根据企业申请,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依据认证标准,按照规

第九章 产品质量法

第九章产品质量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 )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A.抽查 B‘出厂检查 C.全面检查 D.重点或反复抽查 2.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生产者的首要义务是( )。 A.生产安全产品B.保证产品质量 C.不生产淘汰产品 D.保证标识符合规定 3.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受害人,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 )后,未行使赔偿请求权,便失去了胜诉权。 A.1年 B.2年 C.20年 D.4年 4.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在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情况下,必须符合( )。 A.同等情况下其它类似行业的标准 B.部颁标准 C.地方标准 D.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5.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产品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的,受害人应当向( )要求赔偿。 A.销售者 B.产品生产者、销售者 C.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产品运输者、仓储者 D.生产者 6.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方面,我国分为( )。 A.国务院和省级政府 B.国务院和省、市级政府 C.国务院和县级政府 D.国务院和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 7.生产者、销售者的下列行为,除一种情况外,其它都可能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种情况为()。 A.生产国家明令淘汰产品的行为 B.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行为C.生产者在其生产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行为 D.销售者销售失效、变质产品的行为 8.根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对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有决定权的部门是( )。 A.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 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所认可的机构 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

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八章消费者权益保护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 2、消费者权利 3、经营者义务 4、消费者组织 5、产品质量 6、产品质量认证 7、商品质量市场监督抽查 8、产品标识 9、产品质量民事责任10、产品缺陷11、产品瑕疵12、产品品质担保责任13、产品质量责任14、消费权益争议15、欺诈消费者行为16、惩罚性赔偿金17、协商和解18、12315申诉举报网络 二、判断题 1、生活消费就是指物质资料的消费。() 2、消费者自主选择只能限定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上,而不能扩大到使用商品上。() 3、获得有关知识权是消费者了解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有关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4、明确消费者公平交易权,是由于消费者与经营者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 5、产品应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如果经营者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了说明,经营者就不承担产品责任。() 6、产品质量责任的承担以经营者具有过错为必要条件。() 7、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消费争议的调解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 8、消费争议通过仲裁途径解决的前提条件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事先必须有仲裁协议。() 9、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经营者无理拒绝或者故意拖延行为拥有行政处罚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政调解的强制性、有效性。() 10、消费争议达成协议并能即时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不制作调解书。() 三、单项选择题 1、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角度看,()主要属于维护交易公平的法律规范。 A、《产品质量法》 B、《广告法》 C、《道路交通安全法》 D、《价格法》 2、()标准不具有法定的强制性。 A、国际 B、国家 C、行业 D、地方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市场秩序管理法

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市场秩序管理法 市场秩序管理法,是指规范经济组织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垄断法、证券法、广告法、房地产管理法等。这里主要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 不正当竞争行为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其他市场经济规律赖于发挥作用的基础。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调整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于12月1日起施行。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把不正当竞争行为划分为限制竞争行为和妨碍公平竞争行为两大类。▲1、假冒、仿冒行为 具体包括: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2、限购排挤行为 限购排挤行为是指公用企业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的行为。 ▲3、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 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以及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干扰、阻碍正常的交易活动的行为。 ▲4、商业贿赂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是指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的行为。▲5、虚假宣传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和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行为。 ▲6、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经营者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手段所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