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导学案新授课及复习课模板

导学案新授课及复习课模板

导学案新授课及复习课模板
导学案新授课及复习课模板

“三环九步”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模板

(适用于新授课)

页眉中内容:

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学生姓名:编号:

课题名称————4号仿宋加粗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宋体五号加粗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3、4号同学不做。

注:以上及以下正文内容用宋体五号

【学习目标】————宋体五号加粗

1.

2.

……………………………………

【教学重、难点】————宋体五号加粗

1.

2.

【导学流程】————宋体小四号加粗

一、自主预习(括号内要具体说明各个环节如何去落实,用时15分钟)————宋体五号加粗

1.创设教学情境

……………………

2.出示学习目标

3.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题

……………………………………

4.组内交流质疑

……………………………………

二、展示交流(括号内要具体说明各个环节如何去落实,用时15分钟)————宋体五号加粗

5.小组汇报交流

………………………………

6.教师精讲点拨

………………………………

三、反馈拓展(括号内要具体说明各个环节如何去落实,用时15分钟)————宋体五号加粗

7.课堂巩固训练

…………………………

8.教学小结提升

…………………………

9.课堂达标检测

以上行距用1.5倍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模板

(适用于复习课)

页眉中内容:

主备人:审核人:班级:学生姓名:编号:

课题名称————4号仿宋加粗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宋体五号加粗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88---89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3、4号同学不做。

注:以上及以下正文内容用宋体五号

【复习目标】————宋体五号加粗

1.

2.

……………………………………

【复习重、难点】————宋体五号加粗

1.

2.

【导学流程】————宋体小四号加粗

一.【唤醒热身】————宋体小四号加粗

(一)【知识梳理】————宋体小四号加粗

有理式

代数式

无理式

1. 代数式的分类:

2. 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1)代数式: 用 (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

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有理式: 和 统称有理式。 (3)无理式:

3.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 (二)【回眸诊断】————宋体小四号加粗

1. a ,b 两数的平方和用代数式表示为( )

A.22a b +

B.2()a b +

C.2a b +

D.2

a b + 2. 当x=-2时,代数式-2

x +2x-1的值等于( )

A.9

B.6

C.1

D.-1

3. 当代数式a+b 的值为3时,代数式2a+2b+1的值是( ) A.5 B.6 C.7 D.8

4. 一种商品进价为每件a 元,按进价增加25%出售, 后因库存积压降价,按售价的九折出

售,每件还盈利( )

A.0.125a 元

B.0.15a 元

C.0.25a 元

D.1.25a 元

5.如图所示,四个图形中,图①是长方形,图②、③、 ④是正方形,把图①、②、③三个图

形拼在一起(不重合),其面积为S ,则S =______________;图④的面积P 为_____________,则P_____s 。

二.【典例精析】

1. 判别下列各式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

(1)a 2

-ab+b 2

;(2)S=

1

2

(a+b )h ;(3)2a+3b ≥0;(4)y ;(5)0;(6)c=2πR 。 2. 抗“非典”期间,个别商贩将原来每桶价格a 元的过氧乙酸消毒液提价20%后出售,市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使每桶的价格在涨价一下降15%,那么现在每桶的价格是_____________元。 3.一根绳子弯曲成如图⑴所示的形状,当用剪刀像图⑵那样沿虚线把绳子剪断时,绳子被剪成5段;当用剪刀像图⑶那样沿虚线b (b ∥a )把绳子再剪一次时,绳子就被剪成9段,若用剪刀在虚线ab 之间把绳子再剪(n-2)次(剪刀的方向与a 平行)这样一共剪n 次时绳子的段数是( )

a b a+b a+b a a

b b b

2a ④

③②

A .4n+1

B .4n+2

C .4n+3

D .4n+5

4. 有这样一道题,“当a= 0.35,b=-0.28时,求代数式 7a 2-6a 3b+3a 3+6a 3b -3a 2b -10a 3+3 a 2

b

-2的值”.小明同学说题目中给出的条件a=0.35,b=-0.28是多余的,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试说明理由.

5. 按下列程序计算,把答案填在表格内,然后看看有什么规律,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律?

x x x x →→+→÷→-→平方答案

(1

(2)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要的过程证明你发现的规律。 三.【巩固训练】————宋体小四号加粗 1. 下列各式不是代数式的是( )

A .0

B .4x 2-3x+1

C .a +b= b+a

D 、

2y

2. 两个数的和是25,其中一个数用字母x 表示,那么x 与另一个数之积用代数式表示为( ) A .x (x +25) B .x (x —25) C .25x D .x (25-x )

3. 若ab x 与a y b 2

是同类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X =2,y=1;

B .X=0,y=0;

C .X =2,y=0;

D .X=1,y=1 4. 小卫搭积木块,开始时用2块积木搭拼(第1步),

然后用更多的积木块完全包围原来的积木块(第 2步),如图反映的是前3步的图案,当第10步结 束后,组成图案的积木块数为 ( )

A .306

B .361

C .380

D .420

5. 科学发现:植物的花瓣、萼片、果实的数目以及其他方面的特征,都非常吻合于一个奇特的

数列——著名的裴波那契数列:1,1,2,3,5,8,13,21,

34,55,……仔细观察以上数列,则它的第11个数应该是 .

6. 22

x=-2,3x -x+2x +3x=若则

7. 一串有黑有白,其排列有一定规律的珠子,被盒子遮住一

部分如图所示,则这串珠子被盒子遮住的部分有_____颗.

8. 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⑴ 第4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第1步 第2步 第3步

⑵ 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9. 下面是一个有规律排列的数表:

上面数表中第9行,第7列的数是_________.

10. 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 ⑴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应的等式;

⑵通过猜想写出与第n 个点阵相对应的等式. 四.【课后小结】————宋体小四号加粗 五.【达标检测】————宋体小四号加粗

……

……

①1=12; ②1+3=22; ③1+2+5=32;

④ ;

⑤ ;

(完整版)“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及“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案”与“导学案”: “教学案”与“导学案”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师生公用的一种文本。“讲”字面上停留在传统教法上,而“导”重点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学”又有教师主教之嫌,“导学”则突出了有“导”之下的“学”。导学案其实就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的一个脚本,故又可称为“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目的不同: 教学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导学案—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性质不同: 教学案—以教师为中心,具有单向性、封闭性的特点; 导学案—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互动性,开放性的特点。 功效不同: 教学案—侧重怎样教、教什么、注重使学生“学会”; 导学案—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注重使学生“会学”。 角色不同:教学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导学案—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是主角。 二、“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作用: 课前的预习是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的,那么一个突出问题显现出来: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载体,“导学案”就是起到引导、指导学生自学作用的文本,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它是学生自学的“线路图”。 三、什么是“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导学案”是集教案、学案、作业、测试和检测训练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文本。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是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导学案”其实就是把教材上复杂、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具体的问题,它能引领学生通过读教材寻找方法,关键在“导”上,如果没有“导”作用的“导学案”,那和复习提纲没什么区别。 四、“导学案”的内容: 导学案的内容:主要围绕“学”而编制。 包括案头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课内训练检测、课后拓展延伸、教后记、学后记。 学习过程:自学导学、课堂教学两部分 1、案头内容: “导学案”的稿头包含有班级、科目、章节、课题、课型、执笔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等内容。 2、设计学习目标的几点注意:目标要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段设计,应具体、准确,由教学目标改为自主学习目标,由教学重点改为学习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改为“使自己进一步了解…”。叙述方式应为“通过……(过程、方法)学习……内容,……(达到什么目标)”。每一句话都要说到点子上。 3、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导学和课堂教学研讨两部分。

20.4《复习课》导学案

第二十章复习课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能熟练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2.熟练计算方差,会用它表示数据的波动情况. 3.会用样本的特征估计总体的特征,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 4.重点:选择合适的数据代表来分析实际问题以及方差的计算与应用. ◆体系构建 你能根据这一章我们所学过的知识画出知识结构图吗? ◆核心梳理 1.加权平均数:若n个数x1,x2,x3,…,x n的权分别是w1,w2,w3,…,w n, 则叫作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2.中位数:将一组数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的个数是奇数,则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中位数;如果数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称为这组数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的众数. 4.说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各自特点? 平均数能够充分利用数据提供的信息,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中位数表示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受极端值影响较小;众数考虑的是个别数据出现的次数,其大小只与部分数据有关. 5.方差:计算公式为s2=[(x1-)2+(x2-)2+…+(x n-)2] . 6.方差的意义:一般而言,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即越不稳定);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即越稳定). (1)求这次测试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这一数据的特点,你认为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的次数应定为多少较为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1)平均数为20.5,众数为18,中位数为18. (2)根据(1)的结果,该市中考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测试的合格标准次数为18较合适,因为每分钟18次对大多数同学来说都能达到. 【方法归纳交流】计算平均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解:要注意区分所给数据是否权重相同,如果权重不同,应使用加权平均数. 2.甲、乙两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5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所示. (1) (2)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解:(1)如表内. (2)从甲、乙两人射靶成绩的平均数来看,甲的成绩优于乙的,并且甲比乙的方差要小,说明甲的成绩较为稳定,所以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要好些. 【方法归纳交流】比较两组数据谁更稳定、更整齐,一般要计算这组数据的方差. 3.在我市开展的“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活动中,某中学为了解八年级300名学生读书的情况,随机调查了八年级50 (1)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八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册的人数. 解:(1)平均数为2,众数是3,中位数为2; (2)∵300×=108,∴可以估计该校八年级300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读书多于2册的约有108名. 【方法归纳交流】总结在利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时各自的优缺点.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先学后教”的“教”,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洋思中学所实施的著名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口号,不能不说是洋思中学课堂改革的一大创新。对洋思人来说,“四清”是一个既定目标,也是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它使学生、老师感到有了责任,老师和学生也想出了各种各样有效“清除”学习障碍的方法,以保证程度中下等学生的学习不掉队。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和“ 10+35” 教学模式: 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提升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一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一一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 -- 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模块:预习一展示一反馈。 预习一一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一一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一一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 “兵强兵”。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 ---- 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一一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一一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一一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一一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 10+35” 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取消学生书面作业,做好预习笔记和纠错本。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宜兴实验中学的两类结构教学法 宜兴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有三大核心理念: 1?解决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工具: 即把知识概括化、结构化一一形成知识树。 2?解决教师教学生什么的问题:

林娜讲课导学案

课题:第25讲解直角三角形班级:九年级二班姓名 主备人:林娜授课人:林娜周次:第2 周预上课时:1课时 考纲解读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内角和定理以及边角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会综合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权威预测 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考察内容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考核应用意识进一步加强,对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技能的要求越来越明显,不仅有传统的计算距离,高度,角度的应用题,更有要求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构建图形,建立数学模型,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考查题型一般为填空题和解答题,预计2013年的陕西考题将继续体现这种特点。 要点温习 【1】.解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和两个锐角共5个元素相互之间可归纳为三种

h 水平宽度l 如图,在Rt ABC ?中,0 C=90∠ (1) 三边关系(勾股定理):2 22AC BC AB += (2)锐角之间是关系:0 90A B ∠+∠= (3)边角之间的关系: 【2】.由解直角三角形的已知构成,基本类型及解法归纳 (1)已知两边: ①已知两直角边a,b,则c=_________,tanA=________, ∠B=90°-_____. ②已知直角边a,斜边c ,则b=________,sinA=_____, ∠ B=90°-_____。 (2)已知一边一锐角: ①已知直角边a,锐角A,则b=______,c=______, ∠B=90°-_____. ②已知锐角A,斜边c,则a=_____,b=______, ∠B=90°-_____. 【3】.应用题中的相关概念 1.视角: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视角,视线在水 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视线在水平 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如图所示)。 2.(1)坡度:坡度也叫坡比,用i 表示即h i l = , h 是坡面的铅直高度,l 为对应水平宽度(如图所示); (2)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坡度与坡角(若用α表示)的关系: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2010昆明中考)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的A 处看一栋高楼顶部的仰角为45o ,看这栋高楼底部的俯角为60o ,A 处与高楼的水平距离为60 m ,这栋高 楼有多高 ?(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 1.732≈≈)。 sin cos ,cos sin ;BC AC A B A B AB AB ====tan BC A AC = tan h i l =α=

期末复习主题班会教案模板

期末复习主题班会教案模板 1、通过本节主题班会课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复习的重要性。 2、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平时的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的好方法。 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时光如梭,转瞬间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个学期里我们收获了快乐,即将收获成功。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大家准备好了吗? 二、活动开展: (一)引入主题:复习的重要性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由张天聪,张超等同学带来的小品《考试前后》。 主持人:同学们,看完小品《考试前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①我觉得小红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她考试前,认真复习,考得不错。 ②我觉得小明同学是一个喜欢贪玩的孩子,考试前他只顾玩,不认真复习,考得很差。 ③我觉得考试前的复习很重要,如果你认真复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④我的感受是复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法宝,我们每次考试前应该认真复习。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说的不错,古往今来,人们都觉得复习十分重要,谁来说一说关于复习的名言?生交流 主持人:同学们说得不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名言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二)梳理问题:复习的困惑 主持人:同学们,看来复习对我们提高学习成绩十分重要,在复习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 主持人:刚才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激烈,谁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①我的记忆不好,每次听写总要错很多,有一次老师听写一个单元,我错了10个生字,妈妈老是批评我。 ②我每次考试时,近义词、反义词总要丢分,我也去记了,但总记不牢。 ③我们1小组讨论时,有的同学说时间不够用,复习了语文,就没有时间做其他作业了,复习效率不高。 ④我们2小组讨论时,有的同学说自己在认真复习,可每次考试总是考得不理想,是为什么呢? (三)分享好方法: 1、仔细定好一个考前复习计划

“五步双动”新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五步双动”新课堂教学模式简介计“学”、教为“学”。 二、课堂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创建快乐、高效课堂。 三、课堂要求:五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点拨小结——达标检测。双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四、课堂原则: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合作探疑、竞争展示、当堂达标。 ⑴自主学习 交流与讨论的基础是自主学习,在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用笔圈点出自己有疑问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他们才愿意与同学实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预习情况,搜集预习疑难,指导中差生,使他们能与其他学生基本同步。这样做也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升这部分人的学习是有协助的。 ⑵质疑互助 当学生感到自主学习出现障碍时,问题解决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完成任务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最佳合作契机。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实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把自主学习时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易错问题等,分解到各个小组,引导学生实行小组研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要求和指导,深入到各小组与学生共同研讨,以保证达到当堂拔高的目的。 ⑶课堂展示 学习小组反馈讨论交流所得,要求其语速适中、声音宏亮、态度大方、语言简练、点评恰当、衔接自然、配合默契、即时补充、即时

提问。要求倾听组认真倾听,对没有听懂的、有异议的、有其它想法的都能够提出质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学生提不出质疑问题时,教师要追问;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即时引导;当学生点评不到位时,教师要做重点点评。 ⑷总结升华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实行交流巩固,再以班级为单位实行知识点盘点和学法收获的小结。教师要在此环节中把小组反馈时遗留的问题和关键点实行点评与总结,并列出必要的板书。 ⑸巩固提升 教师要准备一些随堂练习题,能够是全班检测,组间交换评价;也能够是抽测,教师评价。主要是针对本节的学习目标就重点问题实行即时检测,并实行即时反馈。 在具体操作时,如果内容既简单又少,一般当堂完成这五个步骤,自主学习10分钟,质疑互助5分钟,课堂展示15分钟,总结升华与巩固提升10分钟。 如果内容较多,一般自主学习在课前完成,当堂完成后面四个环节,课上质疑互助10分钟,课堂展示20分钟,总结升华与巩固提升10分钟。

18.3《复习课》导学案

第十八章复习课 1.能说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2.知道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概念,能说出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定理,并能运用此定理解决问题. 3.知道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对称性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判定及应用. ◆体系构建 请你完成本章的知识网络图. ◆核心梳理 边角对角线轴对称性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互相平分不是轴对称图形 矩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 角 互相平分且相等轴对称图形两条对称轴 菱形对边平行, 四条边都相等 对角相等 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 线平分一组对角 轴对称图形、两条对称轴 正方形对边平行,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 角 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 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轴对称图形、四条对称轴 平行四边形(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4)对角线互相平分;(5)两组对角分别相等 矩形(1)有三个角是直角;(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1)四条边都相等;(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1)是矩形,并且有一组邻边相等;(2)是菱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3)对角线相等且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专题一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1.如图,在?ABCD中,E是BA延长线上一点,AB=AE,连接CE交AD于点F,若CF平分 ∠BCD,AB=3,则BC的长为 6 . 2.如图,在?ABCD中,E为BC中点,AE的延长线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1)证明:∠DFA=∠FAB; (2)证明:△ABE≌△FCE. 证明:(1)∵AB与CD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边,∴AB∥CD, ∴∠DFA=∠FAB. (2)在△ABE和△FCE中,∵∠FAB=∠F,∠AEB=∠FEC,BE=CE, ∴△ABE≌△FCE. 3.如图,已知E、F分别是?ABCD的边BC、AD上的点,且BE=DF. (1) 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 若BC=10,∠BAC=90°,且四边形AECF是菱形,求BE的长 . 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且AD=BC,∴AF∥EC.∵BE=DF,∴AF=EC,∴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2)∵四边形AECF是菱形,∴AE=CE,∴∠1=∠2.∵∠BAC=90°,∴∠3=∠90°-∠2,∠4=∠90°- ∠1,∴∠3=∠4,∴AE=BE,∴BE=AE=CE=BC=5. 【方法归纳交流】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可综合在一起,可以解决许多有关的几何问题:一类是角之间的关系;一类是线段之间的关系(平行关系、数量关系). 专题二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 4.如图,E是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且BE=ED,P是对角线BD上任一点,PF⊥BE,PG⊥AD,垂足分别为F、G.求证:PF+PG=AB. 证明:如图,连接PE, ∵S△PDE=PG·DE,S△BPE=PF·BE,BE=ED, ∴S△BDE =S△PDE+ S△BPE=PG·DE+PF·BE=(PF+PG)·DE. ∵S△BDE=AB·DE, ∴AB·DE=(PF+PG)·DE,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学案的格式和要求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案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案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 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 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三、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 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 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 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师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五、教案与学案的区别 目的: 教案——为教师上好课做准备 学案——为学生自学提供指导 性质: 教案——教师中心,单向性,封闭性 学案——学生中心,互动性,开放性 角色: 教案——教师自导自演,学生是听众 学案——教师组织调节,学生是主角 表达: 教案——界面规整,表述严整周密,多用书面语 学案——界面亲切,表述生动活泼,多用口语 也就是说——上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学

浅探新授课高效教学模式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25662978.html, 浅探新授课高效教学模式 作者:王成方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20期 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一种积极、创造的状态。学生首先要参与这个活动,感觉到创造的需要,他才有可能进行再创造。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就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学为主,先学后教,先做后讲,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策略,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如下: 一、自主学习,提交问题 此环节一般借助导学案完成,具体要求如下: 1.以书面或板面形式(口述亦可)出示学习提纲,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提纲用问题的形式表述,所列问题要围绕本课的核心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体验等目标精心设计;问题要要有思维价值;问法力求新颖巧妙;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简明扼要的指导自学方法。 2.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表扬速度快、效果好、创造性学习的学生,给学困生和 认真学习的同学以指导,同时也可询问、解惑等,收集学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共性的问题,为点拨和讲解做准备。自学中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研究解决或组内质疑。自学时,教师讲话不要过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在充分自学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自学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交流自学 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向课堂提交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此环节如在课前进行,有课代表收齐交任课教师,效果会更好。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二、合作学习,成果展示 此环节一般采取在学生个人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同学们提出的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和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收集到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重点问题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教师把学生自学过程中的提出的问题分到几个小组,各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教师认为又重要又难学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探究。小组内确定学习目标,根据问题或通过学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解决疑难。

《老子 有无相生》导学案教师版讲课教案

《老子有无相生》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老子·有无相生》 编写: 刘京平审稿: 【本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实词、虚词等文言现象; 2、把握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启示意义。 【知识链接】 1、文体知识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道德经》是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2、作者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自主思考(思)】 1、找出下列通假字。 ①自见者不明(“见”通“现”) ②死而不亡者寿(“亡”通“妄”) ③其脆易泮(“泮”通“判”) ④起于累土(“累”通“蔂”)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①自是者不彰(意动,认为……正确) ②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意动,把……当作有为,把……当作事业,把……当作有) ③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形容词作名词) ④夫轻诺必寡信(使动,使……减少) ⑤多易必多难(意动,把……看得容易;使动,使……增多) ⑥是以圣人犹难之(意动,认为……难) ⑦其未兆易谋(名词作动词,显露迹象) ⑧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动,使……失败) ⑨慎终如始(形容词作动词,慎重对待) 3、找出下列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不行:走不远; 不明:不能明理) ②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从事:做事;几成:差不多成功)

2017导学案模板.pdf

丹寨县城关第一小学导学案设计 年级四年级单元 第一单 元 主备人潘正琴执教人 时 间 课题第1课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知识 与 能力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过程 与 方法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 ?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教学难点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课前 准备 相关PPT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导案学案二次备课 看一看 导入新课 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 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 的诗人,他们是谁? (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 一个称?诗圣?) 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 明确学习目标

?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议一议 合作探究问题设计: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2.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 想到些什么呢? 理解题意:?独?是什么意思?有哪位同学 到过敬亭山游玩,知道敬亭山在哪吗?现在我们 就一起去敬亭山看看。(教师出示敬亭山课件) (课件出示) 3.敬亭山自古就是文人雅士聚聚之地,李白 为什么会独坐敬亭山呢?((课件出示写作背 景) 小组长分配任 务,并组织学习 讲一讲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并作补充和 总结 学习诗歌一二句,感受诗人的孤独。 1. 读一二句。 2.理解?尽?,说?众鸟高飞尽?诗意(出 示鸟飞图)(课件) 3.理解?孤??闲?,说?孤云独去闲?诗 意(出示云去图)(课件) 4.读诗,感受诗人的孤独。(板书鸟飞云 去孤独) 5.教师介绍创作背景鸟飞云去本是常见 的自然现象,在诗人的眼中,为何会如此的孤独 寂寞呢?(生交流,师小结:被贬离京城,十 年漂泊,远离故土与亲人,世态炎凉,好友遗忘, 看见鸟飞,云去,有感而发,触物伤怀,难怪这 样的孤单寂寞!) 学习诗歌三四句,感受诗人的不独。 1.读三四句。(课件) 2.体会人山相看:相看是什么意思?(相互 小组完成学习目 标,汇报交流展示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上课前在大屏幕上打出学案情况反馈:规范认真的个人及团队,予以表彰激励。 1.课前准备:(1)激情培训设计。(2)认真批阅学案,发现集中的问题,做好难点突破设计。(3)课前培训:预习要求培训;学习状态培训确保小组成员积极投入本节课学习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环节的培训;对学习过程的达标过关、评价记录.(要对预习、讨论、展示、点评与质疑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厌其烦的专题培训,通过反复培训,使学生学会预习、讨论、展示、点评和质疑,能够深下去预习与讨论,高效展示与点评,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2.导入新课,用好学习目标,引领课堂方向: (1)板书课题:课题板书要认真、工整且醒目,通常是写在黑板的正中央。 (2)板书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易实施、目标容易达成且效果好,如: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等。(3)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犹如序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体现学科特点,我们用物理学发展史、丰富的视频资源、形象的flash课件、老师制作的教具、小组自主制作的模型等等来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好玩。(附学生自制的水流星,引入新课效果非常好!) 看我做的水流星,里面盛满了水!转起来在最高点水真的流不出来呀! (4)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最后回扣目标,总结归纳。 温馨提示:学习目标的达成要做到一到位、二围绕、三生成、四回 扣。“一到位”,对学习目标阐释到位;“二围绕”,课堂学习活动要围绕学习目标达成展开;“三生成”,引导学生解决好生成目标;“三回扣”,一堂课结束时要回扣学习目标,清出学习目标的底子。 3.自主学习、整理问题(5分钟) (1)迅速整理导学案,把没做完的题作完 (2)有困难的问题红笔标记出,等待讨论时解决 (3)完成同学进行概念规律总结记忆 要求:①分层目标:AB层同学积极思考,及时补充和拓展C层大胆质疑。 ②在导学案上用红笔做好勾画和补充。

第四节热传导复习课导学案模板

乌审旗职业中学导学案 总复习课课题 年级:高三科目:化工基础主备人:佟长燕时间:2013.3.10 复习目标 1.掌握传热速率的计算及应用。. 2.掌握传热系数和平均温度差的计算。 3.掌握对流给热系数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传热速率的计算及应用;传热系数和平均温度差的计算;对流给热 2.系数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2.难点:正确灵活运用公式解题。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 复习过程: 题组一:(基础过关) 1、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均不变时,并流推动力()逆流推动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2、若换热器两侧对流传热系数αi>αo 时,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 A.αo B.αi C.αi +αo 3、传热过程中,当两侧对流传热系数αi<αO时,要提高总传热系数K,关键是提高( )。 A、提高αO B、提高αi C、减小αO D、减小αi 4、列管式换热器根据结构不同主要有()。 A、套管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 B、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 C、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 D、热管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5、以下换热器属于列管换热器的是()。 A.螺旋板式换热器 B.蛇管式换热器 C.U型管式换热器 题组二:(巩固练习)6、石油厂常用渣油废热以加热原油。若渣油初温为300℃,终温为200℃;原油初温为25℃,终温为175℃。试分别求两流体作并流流动及逆流流动时的平均温度差,并讨论计算结果 7、某列管换热器由φ25×2.5mm的钢管组成。热空气流经管程,冷却水在管间与空气呈逆流 流动。已知管内侧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为50 W/m2?℃,管外水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为1000 W/m2?℃,钢的导热系数为45 W/m?℃。若污垢热阻忽略不计,试求基于管外表面积 的 总传热系数K。。

英语新授课教学模式

英语新授课教学模式 Step1: Preparation(课前导入) Warm -up activities to g uide to the new lesson s 教学的导入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我们的导入设计基本上会以学生的“旧知”为依据,以课题情景为向导,引领学生进入“新知”的领域。复习的作用是温故知新,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引新,减小教学的难度。我们常用谈话或问题式导入、借助图像或音乐素材导入、表演式引入等。课堂导入的设计应力求花样翻新,多彩多姿。但不管采用哪一种导入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一个好的开头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Step 2: Presentation(新知识的呈现) 1.Learning tasks(出示学习任务)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一种自然的、相对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任务要简单化,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对所掌握的重点内容一目了然,以利于学生完成任务和习得语言。任务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认真考虑学生的实际,要把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形成由易到难、呈阶梯式层层推进的任务链。学习任务可以包括如下内容:a.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的语音、词汇、主题句、语法; b.设计好功能与交际相结合的练习,进行巩固提高。 2.The presentation of the new material(呈现新知识) 如何将新授的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授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现给学生。在介绍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充当示范表演者。在这个环节中,要利用各种教学辅助手段,采用规范的英语、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及其他直观教具创造情景,教授新的语言项目。讲授新知,不仅是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得当,应引导并帮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积极思维、分析和类比。这样,学生在感知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能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Step 3: Practice (操练) 操练,主要对新课中的语言知识结构进行练习。在学生感知语言材料后,接着进行操练,教师应精心设计操练的方式,加强对课堂的控制,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操练,操练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给学生充分的信心;并确保操练的广度,扩大活动面和提高时效,有效地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教师要注意时刻表扬学生,给他们信心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发散性思维。 Step 4: Production(实践) 在进行充分的操练后转入实践,实践主要是针对新课中所学语言材料进行活学活用的表达性的练习,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并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他们试着独立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教师可以指导一两组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分组开展信息交流等活动。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学生自

最新导学案的设计(模板)讲课教案

导学案的设计 导学案是实施“121”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载体。 导学案的编制核心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效果测评。 导学案的编制形式: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 一节课一篇导学案。 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 【A级】为“识记类内容”,部分内容也可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解决。 【B级】为“理解类”,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 【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 【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的一体化的教学方案。 它是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121”课堂教学模式特点,集思广益,兼融教师的个性特点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摒弃课堂的形式主义,追求课堂的实效。一方面它是教师集

《×××××》导学案(第×课时)课外部分 【复习巩固旧知识】(10-15分钟) 【课前预习新知识】(10-15分钟可以放在“自主学习”环节进行)

课堂部分公倍数和公因数易错题目 一、求有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A÷B=8(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A=B+1(或A-B=1)(AB均为非0的自然数),A、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如果A ×15 = B,A和B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如果A=2×2×3,B=2×3×3,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二、求特殊数值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求下面数字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8和57 34和91 52和91 三、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1、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多少米? 变形题:工地上有两根长短不一的钢筋,一根长20米,另一根长12米。要求将两根钢筋分别截成相等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最少可以截成几段? 2、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是72厘米,宽是40厘米,要把它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且没有剩余,这种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至少被剪成几块?

复习教案模板

2016年中考总复习积累与运用 【句子的理解与运用】复习教案 侣俸中学陶鸿中 温故知新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扩展语句,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 参考答案: 情景一:在毕业典礼上,我们班同学的节目是大合唱。大家激情澎湃,把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理想全倾注进了歌声之中。 情景二: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心里很乱。我想放一首歌,让歌声驱散我的一切烦恼,歌声却使我更不能平静。 考点(题型) 透视 1.修改病句 2.理解句义 3.补写 4.改写 5.概括 6.寻找信息 7.排列句序 8.选句 9.仿写句子 (一)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 1.抓住重点词(关键词)理解。 2.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 3.结合全文内容及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 例析: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能说说你所运用的方法吗? 例1.理解《草原》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什么叫“何忍别”呢(怎么忍心分别呢?)“天涯”什么意思?(在这里指蒙古族所在地区,那里是我国北部的边陲所以叫“天涯”)“碧草”很好理解是一片绿色的大草原,“斜阳”呢(夕阳西落)“话”应该是说着、谈论。那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蒙汉情深,怎么能够忍心相别呢?夕阳已经西落,但仍在这天涯碧草上谈兴正浓。” 这里运用了咬文嚼字法。 例2: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了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提醒幸福》)关键词“标本”是什么意思呢?字典解释为:专门挑选出来供学习、研究用的动物、植物或矿石样品。成为标本的动植物,已经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它的价值就在于供人研究。现在作者把“幸福”比作“标本”,显然是在说幸福已经过去,成为历史。重点词“披着露水散发清香”也是在比喻幸福,作者把幸福比喻成鲜花。“披着露水散发清香”正是鲜花最为美丽的时刻。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我们就不难发现这句话的含义了: 人们往往在幸福降临的时候并不珍惜幸福,失去幸福之后才回味幸福、追寻幸福。 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要表达的是自己的思想,我们还应该透过这些文字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本句采用的是转折句,句义的重心在后一个分句。作者的感情主要就包含在这里。而后一分句中明显地感觉到作者的态度是在指责,是在批评,其对象是针对全句的陈述对象“人们”的。

新课堂教学模式

“262课堂教学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我校所实行的“262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262课堂教学模式”引到我们的英语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62课堂教学模式”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262课堂教学模式”的时间分配:即一节课40分钟,“2”是8分钟的时间属于学生预习;“6”是24分钟的时间学生展示;“2”是8分钟时间的学生反馈。 “262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充分“利用”好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这是第一层目标。第二,要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部分的学生“向上分化”,把其中的中等生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第三个目标是把原本后进生向着中等生的群体推进。“262课堂教学模式”从理论上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一般4人为一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实施“262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