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职高数学

职高数学

职高数学
职高数学

【课题】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⑵了解不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2能力目标:⑴了解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教学重点】⑴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⑵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教学设计】(1)以实例引入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求知欲;(2)抓住解不等式的知识载体,复习与新知识学习相结合;(3)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师

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介绍,了解)*创设情景2006年7月12日,在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洛桑站男子110米栏比赛中,我国百米跨栏运动员刘翔以12秒88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了尘封13年的世界记录12秒91,为我国争得了荣誉.如何体现两个记

通常利用观察两个数的差的符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因为12.88?12.91=?0.03<0,

所以得到结论:刘翔的成绩比世界记录快了0.03秒.(分析讲解,互动思考,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3

数的大小.*动脑思考a和b,有:a-b>0?a>b;a-b=0?a=b;a-b<0?a0,因此,2/3>5/8.(分析讲解,思考互动理解,应用知识)例2当a>b>0时,比较a2b与ab2的大小.解:因为a>b>0,所以ab>0,a-b>0,故a2b-ab2=ab(a-b)>0,因此a2b>ab2.(说明分析引导,领会,实践方法,12)*运用知识强化练习:教材练习2.1.1 比较下列各对实数的大小:(1)4/7与5/9;(2)1又3/5与1.63。(巡视辅导,解题讨论,反馈学习效果,15)*动脑思考探索新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如果a>b,且b>c,那么a>c.(不等式的传递性)。证明:a>b→a-b>0,b>c→b-c>0,于是a-c=(a-b)+(b-c)>0,因此a>c.性质2如果a>b,那么a+c>b+c.性质3如果a>b,c>0,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或“<”填空,并说出应用了不等式的哪条性质.(1)设a>b,a-3b-3;(2)设a>b,6a 6b;(3)设ab-3,应用不等式性质2;(2)6a>6b,应用不等式性质3;(3)-4a>-4b,应用不等式性质3;(4)5-2a>5-2b,应用不等式性质2与性质3.例4 已知a>b>0,c>d>0,求证ac>bd.证明因为a>b,c>0,由不等式的性质3知,ac>bd,同理由于c>d,b>0,故bc>bd.因此,由不等式的性质1知ac>bd.(分析思路互动求解板书过程分析讲解,观察思考思考互动求解思考理解,交由学生思考巩固知识调动学生互动学习,35)*运用知识强化练习教材练习2.1.2,1.填空:(1)设3x>6,则x>;(2)设1-5x<-1,则x>.2. 已知a>b,c>d,求证a+c>b+d.(巡视指导提问,独立求解交流结果,反馈学习效果,40)*归纳小结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引导,反思,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能力)*自我反思目标检测: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的学习效果如何?(提问,交流,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能力,43)*继续探索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教材章节2.1,学习与训练2.1;(2)书面作业:教材习题2.1,学习与训练2.1训练题.(说明,记录,45)

【课题】2.2区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掌握区间的概念;⑵用区间表示相关的集合.能力目标:通过数形结合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区间的概念.【教学难点】区间端点的取舍.【教学设计】⑴实例引入知识,提升学生的求知欲;⑵数形结合,提升认识;⑶通过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⑷通过列表总结知识,提升认知水平.【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

时.(45分钟)【教学过程】*揭示课题2.2 区间【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介绍,了解)*创设情景资料显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运行时速达200公里以上的旅客列车称为新时速旅客列车.在北京与天津两个直辖市之间运行的,设计运行时速达350公里的京津城际列车呈现出超越世界的“中国速度”,使得新时速旅客列车的运行速度值界定在200公里/小时

与350 公里/不等式:200

识,5).*动脑思考区间.其中,这两个点叫做区间端点.不含端点的区间叫做开区间.如集合{x|2

示,A ∪B=(-1,5],A ∩B=[0,4).(质疑分析讲解,思考理解,复习相关集合运算知识,15)*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2.1,1.已知集

合A=(2,6),集合B=(-1,7),求A ∪B ,A ∩B ,.2.已知集合A=[-3.4],集合B=[1,6],求A ∪B ,A ∩B .3. 已知集合A=(-1,2],集合B=[0,3),

求A ∪B ,A ∩B .(巡视辅导,思考解题交流,反馈学习效果,20)*动脑思考 {|

2}x x >可以用数轴上位于2右边的一

{|2}x x >表示的区间的左端点为2,不存在右端点,为开区间,用记号(2,)+∞表

示.其中符号“+∞”(读作“正无穷大”),表示右端点可以任意大,但是写不出具体的数.类似地,集合{|

2}x x <表示的区间为开区间,用符号(,2)-∞表示(“-∞”读作“负无穷大”).集合{|2}x x …表示的区间为右半开区间,用记号[2,)+∞表示;集合{|2}x x …表

示的区间为左半开区间,用记号(,2]-∞表示;实数集R 可以表示为开区间,用记号(,)-∞+∞-∞”与“+∞”都是符号,

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质疑讲解说明强调细节,思考领会记忆理解明确,学习各种区间,25)*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 2 已知集合

(,2)A =-∞,集合(,4]B =-∞,求A B ,A B .解 观察如下图所示的集合A 、B 的数轴表示,得(1)

(,4]A B B =-∞= ;

(2)(,2)A B A =-∞= .例3 设全集为R ,集合(0,3]A =,集合(2,)B =+∞, (1)求A e,B e;(2)求A B e.解 观察如下图所示的集合A 、B 的数轴表示,得(1) (,0](3,)A =-∞+∞ e,(,2]B =-∞e;(2)

(0,2]A B = e.(质疑说明讲解启发强调,观察思考领会主动求解,通过例题巩固区间的概念注意规范书写,30)*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下

面将各种区间表示的集合列表如下(表中a 、b 为任意实数,且a

b <).

(引导分析,思考互动总结,小组讨论教师归纳,35)*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2.2,1. 已知集合

[)1,4A =-,集合(]0,5B =,求A B ,A B .2.设全集为R ,集合(,1)A =-∞-,集合(0,3)B =,求A e,B e,B A e.(巡视指导提问,独立求

解交流结果,反馈学习效果,40)*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1)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2)通过本次课学习,你会解决哪些新问题了?(3)在

学习方法上有哪些体会?(引导,反思,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能力,43)**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2.2,学习与训练

2.2;(2)书面作业: 教材习题2.2,学习与训练2.2训练题.(说明,记录,45)

【课题】2.3 一元二次不等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⑴ 了解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⑵ 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

的图像解法.能力目标:⑴ 通过对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⑵ 通过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教学重点】⑴ 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图像之间的联系;⑵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教学设计】⑴ 从复习一次函数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入手;⑵ 类比观察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⑶ 加强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⑷ 讨论、交流、总结,培养团队精神,提升认知水平.【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2.3 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

学意图】【时间】(介绍,了解)*回顾思考 一次函数的图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

元一次不等式之间存在着哪些联系?(提出问题,思考,复习相关知识)观察函数26y x =-的图像:方程260x -=的解3x =恰好是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在x 轴上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恰好是不等式260x ->的解集{|3}x x >;在x 轴下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恰好是不等式260x -<的解集{|3}x x <(引领分析,观察领悟,复习相关知识,).

如果方程0ax b +=(0)a >的解是0x ,那么函数y ax b =+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0(,0)x ,并且(1)不等式0ax b +>(0)a >的解集是函数y ax b =+的图像在x 轴上方部分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0{|}x x x >;(2)不等式0ax b +<(0)a >的解集是函数y ax b =+在x 轴下方部分所对应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0{|}x x x <.(讲解,理解,强化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对函数y ax b =+的图像的研究,可以求出不等式0ax b +>与0ax b +<的解集.(提炼,认知,突出

数形结合)*动脑思考

一元二次不等式2()0bx c ++>…或 2()0ax bx c ++<…()0a ≠.

(讲解强调,理解记

忆,明确定义,20)*动手探索

y =x 2-x -6,问:1.怎样画这个二次函数的草图?2.根据二次函数的图像,能求出抛物线y =x 2-x -6与x 轴的交点吗?其交点将x 轴分成几段?3.观察抛物线找出纵坐标y =0、

y >0、y <0的点.4.观察图像上纵坐标y =0、y >0、y <0的那些点所对应的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 程260x x --=得122,3x x =-=.观察图像可以看到,方程260x x --=的解,恰好分别为函数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在x 轴上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23}x x x <->或内的值,使得260y x x =-->;在x 轴下方的函数图像所对应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23}x x -<<内的值,使得260y x x =--<.(质疑说明引领分析讲解,思考观察理解领会,通实例介绍使学生感受一元

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30)*动脑思考 2y ax bx c =++()0a >的图像可以解不等式20ax bx c ++>或20ax bx c ++<. (1)当240b ac ?=->时,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1x 和2x 12()x x <,一元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与x 轴有两个交点1(,0)x ,2(,0)x (如图(1)所示).此时,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12,x x ,不等式20

a x bx c ++>

的解集是12(,)(,)x x -∞+∞ ;

(1) (2) (3)

(2)当240b ac ?=-=时,方程20ax bx 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0x ,一元二次函数

2y ax bx c =++的图像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0(,0)x (如图(2)所示)

.此时,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00(,)(,)x x -∞+∞ .(3)当240b ac ?=-<时,方程

20ax bx c ++=没有实数解,

一元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如图(3)所示).此时,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R .(归纳总结讲解分析强调讲解,思考观察理解领会记忆,引导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提炼过程强化图像作用熟练数形结合应用,40)*理论升华 整体建构下面将各种区间表示的集合列表如下(表中a 、b 为任意实数,且当0a >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如下表所示:

表中2124,b ac x x ?=-<.引领归纳强化领会总结记忆综合归便于学生理解记忆,50)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1)260x x -->; (2)29x <;(3)

25320x x -->;

(4)22430x x -+-….分析 首先判定二次项系数是否为正数,再研究对应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情况,最后对照表格写出不等式的解集.解 (1)因为二次项系数为10>,且方程

260x x --=的解集为{2,3}-,故不等式260x x -->的解集为(,2)(3,)-∞-+∞ .

(2)29x <可化为290x -<,因为二次项系数为10>,且方程290x -=的解集为{3,3}-,故29x <的解集为()3,3-.(3)25320x x -->中,二次项系数为30-<,将不等式两边同乘1-,得23520x x -+<.由于方程

23520x x -+=的解集为2{,1}3.故不等式23520x x -+<的解集为2,13?? ???

,即25320x x -->的解集为

2,13?? ???

.(4)因为二次项系数为20-<,将不等式两边同乘1-,得22430x x -+….由于判别式()2

442380?=--??=-<,故方程22430x x -+=没有实数解.所以不等式22430x x -+…的解集为

R ,即22430x x -+-…的解集为R .例2 x 解 根据题意需

要解不等式 2320x x --….解方程2320x x --=得122,13

x x =-=.由于二次项系数为30>,所以

不等式的解集为[)2,1,3??-∞-+∞ ??? .即当[)2,1,3x ??∈-∞-+∞ ??

? (质疑分析思路讲解强调变化引领讲解分析思路,观察思考理解主动求解领会理解主动求解,强化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思路变化情况重点突出调动学生应用意识,75)*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3

解下列各一元二次不等式:(1)22420x x -+>;(2)23100x x -++….(巡视辅导,思考解题交流,反馈学习效果,80)*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的学习效果如何?引导,反思,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能力,85)**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

(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2.3,学习与训练2.3;(2)书面作业: 教材习题2.3,学习与训练2.3训练题.(说明,记录,90)

【课题】2.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含绝对值不等式x a <或x a >的解法;(2)了解ax b c +<或

ax b c +>的解法.能力目标:

(1) 通过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与数学思维能力;(2)通过数形结合的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1)不等式x a <或x a >的解法 .(2)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式ax b c +<或ax b c +>.【教学难点】 利用变量替换解不等式ax b c +<或ax b c +>.【教学设计】(1) 从数形结合的认识绝对值入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 观察图形得到不等式x a <或x a >的解集;(3) 运用变量替换,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 加强解题实践,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揭示课题 2.4含绝对值的不

等式【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时间】(介绍,了解)*回顾思考 复习导入*回顾思考

任意实数的绝对值是如何定义的?其几何意义是什么?(提出问题,思考,复习

相关知识点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x ,有,0,0,0,,0.x x x x x x >??==??-

其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

实数x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归纳总结,回答

)不等式2x <和2x >的解集在数轴上如何表示?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知,方程2x =的解是2x =或2x =-,不等式2x <的解集是(2,2)-(如图(1)所示);不等式2x >的解集是(,2)(2,)-∞-+∞ (如图(2)所示).(引导分析,观察领会,充分借助图像进行分析,10)*动脑思考 明确新知一般地,不等式x a <(0a >)的解集是(),a a -;不等式x a >(0a >)的解集是()(),,a a -∞-+∞ .试一试:写出不等式x a …与x a …(0a >)的解集.(讲解强调,理解记忆,明确定义,15)*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1 解下列各不等式:

(1)310x ->;(2)26x ?.分析:将不等式化成x a <或x a >的形式后求解.解(1)由不等式310x ->,得13x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33????-∞-+∞ ? ?????

;(2)由不等式26x ?,得3x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3,3-.(分析讲解强调细节,思考主动求解,进一步巩固知识点,20) *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4.1解下列各不等式:(1)28x …;(2) 2.6x <;(3)10x ->.(巡视辅导,解题交流,反馈学习效果,25)*实际操作

x a <(0a >)求解不等式213x +

<213x +<中,设21m x =+,则不等式213x +<化为3m <,其解集为33m -<<,即3213x -<+

< “变量替换”的方法求解不等式ax b c +<或ax b c +>(0c >).(质疑引导演示归纳,思考观察体会理解,通过实例使学生初步领会变量替换的思想,30)*动脑思考 感悟新知不等式ax b c +<或ax b c +>(0c >)可以通过“变量替换”的方法求解.实际运算中,可以省略变量替换的书写过程.即ax b c c ax b c +?+<-+>或(说明强调,理解记忆,归纳方法

便于学生应用,35)*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2 解不等式213x -…解 由原不等式可得 3213x --剟,

于是 224x -剟,

即 12x

-剟,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1,2-.

例3 解不等式257x +>.

解 由原不等式得257x +<-或257x +>,整理,得

6x <- 或 1x >,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61,-∞-+∞ .(引领分析思路讲解,观察思考领会主动求解,巩固知识强调不等式求解的细节,45)*运用知识 强化练习

教材练习2.4.2

解下列各不等式:

(1)49x +>; (2)1142

x +…; (3)546x -<; (4)1122

x +….(巡视辅导,思考解题交流,反馈学习效果,60)*归纳小结 强化思想: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本次课采用了怎样的学习方法?你是如何进行学习的?你的学习效果如何?引导,反思,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能力,65)*讨论 交流 总结 阅读教材本章阅读与欣赏《数学家华罗庚》,小组讨论交流:1.我所知道的华罗庚;2.我要向华罗庚学习.(引导倾听,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品质,85)*继续探索 活动探究(1)读书部分: 教材章节2.4,学习与训练2.4;(2)书面作业: 教材习题2.4,学习与训练2.4训练题.(说明,记录,90)

职高数学教学反思

职高数学教学反思 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李尔琪 一、发挥引导作用,抓好学法指导的首要环节 由于受社会重视程度、传统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上职业学校普遍成为学生的“次选”,造成职高生源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只有几十分,甚至十几分、几分,加上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清,学习动力不足,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数学难教而学生感到数学难学,有的学生甚至出现厌学数学的现象。因此,加强学生学习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抓好职高数学教学的前提条件。 1、结合专业需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职高学生认为到职业学校只要学好专业技术就行了,这种思想认识必然导致学生对文化课学习不感兴趣,普遍缺乏内在学习动力。所以,解决好学生对待文化课学习态度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成为职高数学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注重学生思想的疏导,在所带的每一届新生中都要开展“职校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化课?”、“数学与成才”、“数学与我所学的专业”、“数学与生活”等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专题演讲活动,通过讨论、分析,学生明确了学好数学知识是学好专业技能的需要,是个人成才的需要,是不断掌握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努力适应竞争社会的需要,从而自发的把过去认为教师要我学的思想转变为我要学的内在动力,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针对性,指导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 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是使学生迈入知识殿堂、丰富自身各种能力的通行证,古人云:“学贵有方”。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数学有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明确讲究学法的重要意义,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渗透初步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从平时的做好数学笔记、注重错题的分析、试题归类、知识点联系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言传身教,发展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心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数学教师精通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精神,踏实的劳动态度,时时刻刻都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这种表率作用没有任何其他教育因素能代替。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做到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关心热爱相结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对后进生不讽刺、不歧视、不伤其自尊心,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不断了解学

中职数学《集合概念》说课稿

中职数学《集合概念》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职数学《集合概念》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的概念》是人教版第一章的内容(中职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集合以及集合有关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本中已现了一些数和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等,但学生并不清楚“集合”在数学中的含义,集合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也是也是中职数学的开篇,是我们后续学习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上点的集合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让学生领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客观,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以及有关概念; b、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元素与集合关系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 a、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 b、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b、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难点: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对于中职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从学生较熟悉的实例出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认知策略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集合概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习指导(说学法) 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数学的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生动脑思考、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的意识,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进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a、创设情境,揭示本课主题,同时对集合的整体性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b、介绍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 2、究竟什么是集合?(实例探究)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熟悉的事物(物体),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进行探究,为本课教学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接待探究过程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作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实例中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能力范围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为下面水到渠成的介绍集合概念做好铺垫。 3、集合的概念,本课的重点。结合探究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集合和元素各是什么?知识的呈现由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熟悉元素与集合的概念,让学生分清实际问题中的集合和元素为后面学习两者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职高数学教学计划3篇

职高数学教学计划3篇 (787字) 本学期我担任了建30班数学教学工作,按照我校《学校工作计划要点》的精神,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技能为特色,培养高品位的劳动者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结合我校外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就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1174字) 结束了愉快的暑假,开始了新的学期,本学期我担任07数控1、2班,07机电1班的数学教学。根据学生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做如下计划。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学,基于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和水平,学生兴趣及后继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我打算: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在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应发扬这种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学应“与时俱进”,重新审视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揭示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提高对数学科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我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探索。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在教学方面和手段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①学与思的结合:既要了解各种数学知识与其专业课的关系,又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分析; ②听与说的结合:要求学生既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又要善于单独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知与做的结合:通过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数学方法的掌握,来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和专业课中的相关问题; 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通过本课程理论的学习而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应用于专业课的学习之中,进一步加深对其他数学概念和专业课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职高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集合 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A a ?∈, 二、集合之间的关系 注:1、子集:一个集合中有n 个元素,则这个集合的子集个数为n 2,真子集个数为12-n 。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之间的运算 1、交集:{}B x A x x B A ∈∈=且| 2、并集:{} B x A x x B A ∈∈=或| 3、补集:{}A x U x x A C U ?∈=,|且 四、充要条件: q p ?,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q p ?,p 是q 的充要条件,q 是p 的充要条件。 第二章 不等式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加法法则: 2、乘法法则: 3、传递性: 4、移项: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注:当0<-<>?>>a x a a a x a x a x a a x )0(||)0(||或 第三章 函数 一、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两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 函数定义域的条件: (1)分式中的0≠分母;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0≥; (3)对数的真数0>,底数10≠>且; (4)零指数幂的底数0≠。 2、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一设二求三判定 设:21,x x 是给定区间( )上的任意两上不等的实数 函数为减函数函数为增函数00) ()(121 2??-=?-=?x y x y x f x f y x x x (2)奇偶性: 判断方法: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x f 与)(x f -的关系: )()(x f x f =-偶函数 ;)()(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非奇非偶 图象特征: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二、一次函数 1、 )0(≠+=k b kx y

职业高中高中高一数学重点学习学习教案.doc

讷河市职教中心学校2015 至 2016 学年度上学期 教 案 课程名称: __数学 ____ 任课班级: _15_会计 __ 任课教师:__ __ __ 课程概况

课程概况 任课教师赵忠娟班级15 会计总学时 95 课程名称 5 数学周课时 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学基础模块 本目标适合高一新同学的教学使用。前两周主要复习和职业高中相关 的初中课程。在以后的教学周中,主要讲解基础模块的前三章内容。 课程教学 讲解主要突出基础性和职业性,教学中主要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初目标 步掌握各章节的基础知识;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理解记忆及反应能力; 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和自信心的意志品质。 章/ 节授课内容学时周次

学时分配附录 1 附录 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数及数的运算, 代数式及其运算 方程与方程组、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集合的概念 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运算 充要条件、处理习题 机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区间 9第一周 9第二周 5第三周 5第四周 5第五周 5第六周 5第七周 5第八周 5第九周

第二章 章 / 节 第二章 第二章 学第三章 第三章 时 第三章 分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一章、第二章配 第三章 第一章、第二章 第三章一元二次不等式 授课内容 一元二次不等式 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函数的实际应用举例 综合复习 复习考试 5第十周 学时周次 5 第十一周 5 第十二周 5 第十三周 5 第十四周 5 第十五周 5 第十六周 5 第十七周 5 第十八周 5 第十九周

职高数学集合运算习题

职高数学集合运算习题 一、选择题: 1.设集合{}{}32A B ==的倍数,的倍数,则A B 是 ( ) A .{}偶数 B .{}23被或整除的数 C .{}6的倍数 D .{}23和的公倍数 2.已知集合A ,B ,C 为非空集合,M=A ∩C ,N=B ∩C ,P= M ∪N ,则 ( ) A .一定有C ∩P=C B .一定有C ∩P=P C .一定有C ∩P=C ∪P D .一定有C ∩P=? 3.{|24}A x x =-<<,{|}B x x a =≥,若A B ?=?,且A B 中不含元素6,则下列值 中a 可能是 ( ) A .4 B .5 C .6 D .7 4.2 {|60}A x x x =+-=,{|10}B x mx =+=且A B A =,则m 的取值范围 ( ) A .? ?????-21,31 B .110,32??--????, C .110,32??-????, D .11,32?????? 5.2 {4,21,}A a a =--,{5,1,9}B a a =--且{9}A B ?=,则a 的值是 ( ) A .a =5或3 B .a =5或3- C .a =3± D .a =5或3± 二、填空题: 6.设U ={}1,2,3,4,5,6,7,8,{}3,4,5A =, {} .8,7,4=B 则:()()U U C A C B ?= ; ()()U U C A C B ?= . 7.设U=A B ,试用A 与B 表示下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集合: 图1为 ;图2为 . 8.设{}(){} 2 2 20,6250A x x px q B x x p x q =-+==++++=,若12A B ???=???? ,则 A B = . 9.已知集合{ } 2 10,A x x mx A R =+=?=?若,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10.已知A={1,1+d,1+2d },B={1,q ,2 q },若A=B,求p ,q 的值. 11.设A={ }{ } 2 22 |40,|2(1)10,x x x B x x a x a +==+++-= (1)若A B B ?=,求 a 的值; (2)若A B B =,求 a 的值.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人教版)全套教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 (3) 1.1.1 集合的概念 (3)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7)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一) (11) 1.1.3 集合之间的关系(二) (15) 1.1.4 集合的运算(一) (18) 1.1.4 集合的运算(二) (23) 1.2.1 充要条件 (26) 1.2.2 子集与推出的关系 (30) 第二章不等式 (33) 2.1.1 实数的大小 (33) 2.1.2 不等式的性质 (37) 2.2.1 区间的概念 (41) 2.2.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45)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 (49) 2.2.3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 (52) 2.2.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56) 2.3 不等式的应用 (59) 第三章函数 (62) 3.1.1 函数的概念 (62) 3.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67) 3.1.3 函数的单调性 (71) 3.1.4 函数的奇偶性 (75) 3.2.1 一次、二次问题 (80) 3.2.2 一次函数模型 (83) 3.2.3 二次函数模型 (87) 3.3 函数的应用 (92)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95) 4.1.1 有理指数(一) (95) 4.1.1 有理指数(二) (99) 4.1.2 幂函数举例 (104) 4.1.3 指数函数 (108) 4.2.1 对数 (113) 4.2.2 积、商、幂的对数 (116) 4.2.3 换底公式与自然对数 (120) 4.2.4 对数函数 (123) 4.3 指数、对数函数的应用 (127) 第五章三角函数 (130)

-职高数学教学计划高二-word文档

职高数学教学计划高二 一、学情分析 11 电子(1),现共50 人,均为男生,在去年的一年中的学习表现中,有些同学在课堂上也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课后也能主动地完成课外的知识积累,有两位同学参加县里数学竞赛都荣获二等奖。但还有好多的同学学习目标仍不明确,在学校生活就是混日子,上课不认真听课,作业不独立完成,课后再也没时间放在学习上,因此,这一些同学的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根据教学大纲的编排,主要内容包括第八章直线和圆的方程,第九章立体几何和第十章概率与统计初步。具体内容:第八章有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直线的方程,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本章内容主要就是用代数的知识阐述几何图形的问题。第九章的内容分空间中平面的基本性质,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空间中的垂直和角,多面体和旋转体。 教材首先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空间几何体和轨迹,然后给出了平面的三条基本性质,从而把平面上的平行关系推广到空间。学习立体几何除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外,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第十章有计数的两个原理,概率初步,统计初步及随机抽样的三种基本方法。本章教学中要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地,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 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解析几何: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和中点公式;理解直线的方程和圆的方程的含义,方程求两曲线的交点;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会根据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理解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理解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掌握直线的一般式言行中,了角直线的方向向量和法向量;理解两直线平等行与垂直的条件,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能利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职高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在教学工作中与全体老师一道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为总结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现将本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工作中主要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巩固应用、课外辅导等环节工作。 1、备课。首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学期初制订好各阶段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使教学工作循序渐进,有条无紊,按进度、按要求进行教学工作。其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先预习,画出不理解的部分等。 2、上课。①认真组织教学,目标明确。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于教学全过程,并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以体现课改精神。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制定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②准确地把握每一课的知识结构。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或调整,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知识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东西。③重视设计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恰到好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问题,适应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使课堂气氛、平等、民主、合作、融洽。师生、生生多向交流,形成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生在课堂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

思维活跃,心情愉快,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④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 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应用新课标理论指导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吸取先进教学经验,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改活动。 总之,本学期来,在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在数学教学上有很大的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新时期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比较薄弱,主要原因一是教学任务重,时间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职高数学知识点总结

职高数学知识点总结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职高数学概念与公 式 初中基础知识: 1. 相反数、绝对值、分数的运算; 2.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xy-3x=(y-3)x 十字相乘法 如:)2)(13(2532 -+=--x x x x 配方法 如:8 25)4 1(23222- +=-+x x x 公式法:(x+y )2=x 2+2xy+y 2 (x-y)2=x 2-2xy+y 2 x 2-y 2=(x-y)(x+y) 3.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 代入法 (2) 消元法 6.完全平方和(差)公式:222)(2b a b ab a +=++ 222)(2b a b ab a -=+- 7.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8.立方和(差)公式:))((2233b ab a b a b a +-+=+ ))((2233b ab a b a b a ++-=- 第一章 集合 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描述法 },| 取值范围 元素性质元素 {?∈?=x x x ;另重点类型如:}{]3,1(,13|y 2-∈+-=x x x y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 *N (正整数集)、+Z (正整数集) 4.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 元素与集合是“∈”与“?”的关系。 (2) 集合与集合是“?” “”“=”“?/”的关系。

中职数学教案

课 题:集合-集合的概念(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 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 ,2,1,0=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 } ,3,2,1*=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 {} ,,,210±±=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 {} 整数与分数=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 {} 数数轴上所有点所对应的=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 *或N + Q 、Z 、R 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 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2)不属于: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中职数学 整体教学设计(上)

《数学(上)》课程 整体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设计人: 付晓昶 专业科: 计算机专业课 设计时间: 2015、9 许昌工商管理学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数学(上) 课程类型:文化基础课 计划学时:72 先修课程:初中数学 后续课程:数学(下)等 制定人:付晓昶 所属专业科:计算机专业科 批准人:刘小丽 制定时间:2015、9 授课对象:15级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设计理念:履行“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得职业教育思想,突出培养学生得就业能力,生活能力与生产实践能力。 (2)设计思路:改革传统数学课程逻辑推理得思想体系,贯彻“学以致用”得思想,采用问题;算法步骤及案例得模式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得魅力。 2、课程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集合得概念,理解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得方法。掌握集合得表示方法,及“子,交,并,补”得概念及运算;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与元一不等式组得解法,能用不等式知识解决简单得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课堂讲授、现场教学、案例分析、互助学习、分项目训练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掌握各种概念及运算过程; ②通过本课程得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得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树立严谨、务实、认真得学习工作态度; ②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得工作作风; ③树立良好得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意识,养成耐心细致得工作习惯。 3、课程内容设计

4、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5、进度表设计

职业高中论文数学教学论文

职业高中论文数学教学论文:浅谈职业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 现状与方法 摘要: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没兴趣,这是面临的现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基础,不同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关键词: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基础;差异性;评价 一、职业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现状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延续,它仍旧履行着“培养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两大职责,但由于传统教育体制,“优等生”进入了普通高中,而“差等生”进入了职业高中,这就造成了职业高中的学生基础普遍差的现状,同时教师对职业高中数学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把职业高中数学与普通高中数学混淆起来,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略加改变用到职业高中数学教学中,最终导致学生厌学,学生的数学成绩越来越低。这就是目前职业高中数学面临的现状,针对现状,笔者浅谈一些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方法。 二、重视“基础”教学 面对现状,职业高中大部分的学生数学基础差,有的学

生甚至初中、小学的知识都没学会,教师要想把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下去,“基础”教学就很关键。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涉及的初中、小学问题及时处理,而不能忽略而过。 三、差异性教学 差异性教学是根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把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而进行的一种教学,这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也突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差异性教学也要体现在作业布置、完成情况上。 四、尝试成功体验的教学 学习差的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长 期的失败形成了失败者的心态,甚至有些学生处于破罐子破摔的状态。成功教育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哪怕是个简单的问题,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以成功的快乐来改变自卑的心态,形成学习动力,从而慢慢地培养学习兴趣。 五、职业高中数学应服务于专业教学 职业高中数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应该服务于所学专业,让学生知道他的重要性。由于大部分学生都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将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紧密,如it行业、电工电子行业等。而有的行业与数学联系不是很紧,如旅游业等。而且不同行业对数

职高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66163683.html, 本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引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在教学工作中与全体老师一道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顺利地完成各项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为总结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现将本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工作中主要认真做好备课、上课、巩固应用、课外辅导等环节工作。 1、备课。首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学期初制订好各阶段的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使教学工作循序渐进,有条无紊,按进度、按要求进行教学工作。其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先预习,画出不理解的部分等。 2、上课。①认真组织教学,目标明确。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于教学全过程,并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以体现课改精神。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制定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②准确地把握每一课的知识结构。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或调整,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使知识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东西。③重视设计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教学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恰到好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问题,适应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使课堂气氛、平等、民主、合作、融洽。师生、生生多向

交流,形成互动,共同发展,使学生在课堂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心情愉快,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④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二、重视自身素质的培养。 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应用新课标理论指导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吸取先进教学经验,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改活动。 总之,本学期来,在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在数学教学上有很大的改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新时期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比较薄弱,主要原因一是教学任务重,时间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职高数学概念公式(最全)

职高数学概念与公式 预备知识:(必会) 1. 相反数、绝对值、分数的运算 2. 因式分解 (1) ?十字相乘法 如:)2)(13(2532 -+=--x x x x (2) 两根法 如:)2 5 1)(251(12 --+- =--x x x x 3. ?配方法 如:8 25)4 1(2322 2 - +=-+x x x 4. 分数(分式)的运算 5.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 代入法 (2) 消元法 6.完全平方和(差)公式:2 2 2 )(2b a b ab a +=++ 2 2 2 )(2b a b ab a -=+- 7.平方差公式:))((2 2 b a b a b a -+=- 8.立方和(差)公式:))((2 2 3 3 b ab a b a b a +-+=+ 9. ?注:所有的公式中凡含有“=”的,注意把公式反过来运用。 第一章 集合 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描述法 },| 取值范围 元素性质元素 {?∈?=x x x ;另重点类型如:}{]3,1(,13|y 2 -∈+-=x x x y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 N (正整数集)、+ Z (正整数集) 4.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 元素与集合是“∈”与“?”的关系。 (2) 集合与集合是“?”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做题时多考虑φ是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5. 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1)}|{B x A x x B A ∈∈=且 :A 与B 的公共元素(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

中职数学教案

动物科技学院数学课程技术理论教学教案

(2)错误表示法:{实数集};{全体实数} 例3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不等式2x+1《=0的解集 (2)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 (3)由第一象限内所有的点组成的集合 3、文氏图:用一条封闭的曲线的内部来表示一个集合的方法。 注:何时用列举法?何时用描述法? (1) 有些集合的公共属性不明显,难以概括,不便用描述法表示,只能用列举法。 如: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2) 有些集合的元素不能无遗漏地一一列举出来,或者不便于、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来,常 用描述法。 如:集合}1|),{(2+=x y y x ;集合{1000以内的质数} 五、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1.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元素与集合是从属关系,即对一个元素x 是某集合A 中的元素时,它们的关系为x ∈A .若一个对象x 不是某集合A 中的元素时,它们的关系为x A . 2. 集合有哪些表示方法? 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法. 数与数之间存在着大小关系,那么,两个集合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呢?先看下面两个集合:A ={1,2,3},B ={1,2,3,4,5}.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两集合相等:如果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即A B ,反过来,集合B 的每 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A 中的元素,即B 》A ,那么就说集合A 等于集合B ,记作A =B . 3. 子集、真子集的有关性质 由子集、真子集的定义可推知: (1)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2)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3)A A .

职高数学教学总结

职高数学教学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中职数学教学总结 数学教学总结 时间如流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留给我的就是新的思考与更大的努力。掩卷长思,细细品味,过去这一学期里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不禁又浮上心头来,使我感慨万千,这其中有苦有乐,有辛酸也有喜悦,失败与成功并存。在我数学教学工作的这一学期里,我自己就是过得紧张又忙碌,愉快而充实的。现在,我把自己在这一学期教学工作中的体会与得失写出来,认真思索,力求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与进步。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认真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

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中,我大胆探索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为了教学质量,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课标 通过学习新的数学教学模块,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与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思想汇报专题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认真备好课 ①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多方参阅

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她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三)坚持学生为主体,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质量 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为主体,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针对中职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首先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计划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近年来,中职学校数学教学难,学生基础差,一些教学观念的落后陈旧,内容的不灵活,为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使用一些切实可行的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职业学校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而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本方法掌握不够扎实,缺乏对基础的理解和研究,没有注重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及时的复习与巩固,进而遗忘很快;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只会模仿,不会举一反三,有点变化的题目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教学目的: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数学理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他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提高对数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式、分式、数的乘方和开方的概念;中我他们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能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二次方程组;能灵活的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3、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4、了解集合、元素、子集的概念:了解区间的概念,能够利用区间的形式表示简单的数集。 教学分析: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创设能体现数学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培养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教学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抓号课堂教学是教学之根本,是提高数学成绩的主要途径。 2、加强课外辅导,提高竞争能力。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 3、搞好单元测试,对阶段性的考试进行分析。

职高数学知识点总结

职高数学概念及公式 初中基础知识: 1. 相反数、绝对值、分数的运算; 2. 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3(3)x 十字相乘法 如:)2)(13(2532 -+=--x x x x 配方法 如:8 25)41(23222- +=-+x x x 公式法:()22+22 ()22-22 x 22=()() 3.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 代入法 (2) 消元法 6.完全平方和(差)公式:222)(2b a b ab a +=++ 222)(2b a b ab a -=+- 7.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 8.立方和(差)公式:))((2233b ab a b a b a +-+=+ ))((2233b ab a b a b a ++-=- 第一章 集合 1. 构成集合的元素必须满足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像法(文氏图)。 注:?描述法 },| 取值范围 元素性质元素 {?∈?=x x x ;另重点类型如:}{]3,1(,13|y 2-∈+-=x x x y 3. 常用数集:N (自然数集)、Z (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 N (正整数集)、+Z (正整数集) 4. 元素及集合、集合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1) 元素及集合是“∈”及“?”的关系。 (2) 集合及集合是“?” “”“=”“?/”的关系。 注:(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做题时多考虑φ是

否满足题意) (2)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它的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5. 集合的基本运算(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运算尽量用画数轴的方法) (1)}|{B x A x x B A ∈∈=且 :A 及B 的公共元素(相同元素)组成的集合 (2)}|{B x A x x B A ∈∈=或 :A 及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相同元素只写一次)。 (3)A C U :U 中元素去掉A 中元素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注:B C A C B A C U U U =)( B C A C B A C U U U =)( 6. 逻辑联结词: 且(∧)、或(∨)非(?)如果……那么……(?) 量词:存在(?) 任意(?) 真值表: q p ∧:其中一个为假则为假,全部为真才为真; q p ∨:其中一个为真则为真,全部为假才为假; p ?:及p 的真假相反。 (同为真时“且”为真,同为假时“或”为假,真的“非”为假,假的“非”为真;真“推”假为假,假“推”真假均为真。) 7. 命题的非 (1)是→不是 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不是) (2)?……,使得p 成立→对于?……,都有p ?成立。 对于?……,都有p 成立→?……,使得p ?成立 (3)q p q p ?∨?=∧?)( q p q p ?∧?=∨?)(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职业高中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较差,已成为职业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中遇到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如何成功地转化数学差生,就必须认真深入地 剖析,找出这些数学差生产生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承担职高数学教学任务的每位教师认真反思的问题。 一、造成大量数学差生的原因 1、入学时数学基础差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家长们对子女接受教育意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初中毕业生对自己受教育程度感到不满足,还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读不了高中读职中已成为每位初中毕业生的选择。因此有大批升不了高中的学生就选择了读职中,特别是很多职业学校招收了大批没有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这势必造成职高学生数学成绩普遍较差。 2.由于职高的学生大多是来自那些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落后,中考成绩不理想,再加上部分没有参加中考的学生,这些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对数学知识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而相对于初中数学而言,职高数学教材结构的系统性、逻辑性较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结构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必须借助于自己已有的技能技巧。这样的教材结构,必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连续的学习能力。这就恰好命中了很多升入职高学生的要害,这些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造成了后续学习过程中的恶性循环,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度,产生了数学差生。 3、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数学认识有偏见,学习动机过弱,期望值很低 目标是学习的动力,大部分职高学生由于不准备参加“三校生”高考,缺少高考的竞争。也就缺少了应有的压力和动力;有的学生对数学没兴趣。他们不投入,不愿学,有的甚至一学数学就头痛,有的干脆弃之不学。上了职高,实际掌握数学知识的程度大概只有初一年级的水平。同时,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意识到很多专业技能的掌握要求有良好的数学功底作为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满足于“六十分万岁”,学习过程被动,学习动机不明确,没有树立起“我要学”的思想。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不会理想,还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变成数学差生。 4、意志薄弱,不能控制自己坚持学习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与初中阶段的学习相比,职高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较大,教师的辅导时间减少,学生学习的独力性增强。在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适应性差,主要表现在学习意志薄弱方面。有的职高生,一遇到计算量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的题目,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是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了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还有些甚至因为贪玩,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也就经不起玩的诱惑而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时间一长,也就变成了数学差生。 5、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初高中数学的梯度跨跃很大,许多同学进入职高之后,对学习职高数学仍然采用“穿新鞋走老路”式的学习习惯,还像初中那样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等着老师来填鸭式地喂知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有的学生只注重模仿,只会死记硬背结论,只会做见过的题目,只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