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教案

2018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教案

2018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教案
2018春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教案

2018春语文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具体例子。能够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各种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读一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知道的?(指名齐读最后一句)

5.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人类的老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自然段。

三、细读感悟

(一)学生分组自学课文,找出课文中人类的“老师”。填表:

“老师” 特点启发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

科学家从____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

人们模仿__________,造出了__________。

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飞机设计。

3.人类为什么想要发明飞机?人类是怎样发明飞机的?

出示: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指读句子。

4.是啊,人类有了梦想,就积极地向自然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最后终于发明了飞机,为科技进步作出贡献。可见鸟儿就是人类的——(读题)

5.30年以后,人类在飞机上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么向动物学习寻求解决的方法的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

学生戴上蜻蜓头饰表演:我叫蜻蜓,我的翅膀末端,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所以,人类从我身上找到了防止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方法,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祸,可见蜻蜓是人类的“老师”。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

投影句子: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

6.指导朗读,读出惋惜、感叹的语气。

7.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又注意研究了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特点,又为科技进步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学生回答,指名读句)所以说苍蝇、蚊子等昆虫是人类的——“老师”。

8.现在,你们能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吗?

9.小结:课文第1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刚才我们认真研读了课文第1自然段,收获真大!下面请同学们继续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例子。

(1)你对这一段中的什么感兴趣?

(引导学生说好:我对人类模仿……造出……感兴趣。)

(2)是什么促使人类要向鲸学习呢?科学家从鲸的外形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回答,指名读句)

(3)可见鲸是人类的——(读题)

(4)现在,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吗?(先在下面小声说,再指名说)(板书:轮船设计)

(四)练写自述,内化语言

请同学们选择课文中的一位“老师”,用第一人称,即自述的形式介绍“我”的特点,夸夸自己,当然啦,要实事求是地说清人类以你为师的原因!

(学生写自述,教师巡视。)

四、拓展延伸,交流资料

课文主要讲述了人类是如何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太多了,除了书本上列举的两个,你还知道哪些?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仿生学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五、小结

大自然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生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师,在走进自然的同时一定会获得更多的启示,产生更多的发明创造。

六、巩固练习

打开“基础过关A卷-《大自然的启示》”,一起来闯关吧!

七、作业超市

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收集有关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班级展出。

说明:这是一篇科普作品,是介绍有关仿生学方面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文章结构简明,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自读自悟。因而,在教学中,可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还自主学习于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探讨与研究之中,反复研读,挖掘文本内涵,亲身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和学习语文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语句,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哪位同学能来背一背?(《春晓》《咏柳》……) 2.引出诗题:这些古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致,接下来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诗题,齐读诗题。读写“宿”字。“宿”书写时宝盖头不能写得太宽,适当提醒。) 3.解释诗题:根据诗题,你觉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点拨: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开的店。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再齐读诗题。 4.导入新课: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因为他长期居住在乡村,对乡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的乡村自然风光也特别有趣。你想知道这是怎样有趣的一首诗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自主交流:小组内交流你觉得这首诗中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学习。在相应的字下面做上记号(加点),朗读时注意。

3.朗读节奏。(出示朗读的节奏)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4.自主练习:这次你一定能更有节奏地朗读好这首诗了,赶紧自己试试吧。 5.多种形式朗读整首诗:指名读、同桌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我也来读一读,好吗? 三、再读课文,品读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得好在哪里。 (朗读时注意前两句语调平稳、柔和一些,渲染一种宁静、柔美的乡村环境氛围;第三句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句“无处寻”读得慢而稳一点,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2.学学老师,自己再读读诗歌。 3.讲诗歌,读诗歌。 (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描写了什么?(篱: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阴:树荫。描写景象: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树枝上新生出的绿叶还没有形成树荫。) 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景物的特点吗? 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写了什么?(描写景象: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那蝴蝶飞入金黄的油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2018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2018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表示阴天的是()。 2、高于层云,能形成雷阵雨,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A、层云 B、卷云 C、积云 3、气象观测站记录风向是按照几个方位来记录的?()。 A、4 B、 8 C、 12 4、以下哪一个符号是不需要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的?() 5、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将高锰酸钾加入水中,搅拌后它会分布在水的()。 A、各个地方 B、上部 C、下部 6、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液体中,加入少量洗涤剂后()。 A、食用油被溶解 B、食用油没有被溶解 C、食用油沉入水底 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应该()。 A、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B、用一盆水扑灭 C、用书本扇灭 8、酒精灯熄火时,正确的方法是()。 A、用嘴吹灭 B、用灯帽盖灭 C、用灯帽盖灭后,需掀开再重盖一次 9、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声音传播()。 A、需要空气 B、不需要空气 C、与空气无关

10、用筷子分别敲击三个杯子的杯口,下面哪个杯发出的声音最低()。 11、雷声是由什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A、地面 B、空气 C、风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医院、餐厅以及同学发言时,我们应该保持安静 B、在医院、学校、住宅区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人耳处阻断噪声 C、如果周围的声音太大,我们可以捂住耳朵、张开嘴巴,或者戴上保护装置 13、我们一直嚼馒头,过了一会儿,觉得馒头很甜是因为()。 A、我们太饿了,出现了幻觉 B、馒头本来就甜 C、馒头中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化为甜的糖 14、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的力量来自于()。 A、心脏的跳动 B、呼吸 C、消化 15、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器官是()。 A、胃 B、小肠 C、大肠 二、判断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从东南方向吹向西北方的风是东南风。 ()2、我们做雨量器的杯子只要是透明的就可以了。 ()3、在读温度时,我们的视线必须平着看气温计液柱液面。 ()4、烧汤时,无论汤里放多少味精,都会被溶解。 ()5、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要等蒸发皿中的水干了再移开酒精灯。 ()6、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7、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一定溶解得快。 ()8、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船的声纳系统。 ()9、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10、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12、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二) 第五单元 17 触摸春天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 P一、一望无垠;两面三刀;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彩缤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花齐放;千方百计;万劫不复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德育目标: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 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结合 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 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 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差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的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差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应采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应该有效。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 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四、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新会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新会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试卷D卷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单项选择(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60分) 1. (3分)鸟类繁殖经历了几个阶段:①交配;②育雏;③产卵;④求偶;⑤筑巢: ⑥孵卵。按鸟类繁殖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 . ④①⑤③⑥② B . ④①⑤③②⑥ C . ④①③⑥⑤② 2. (3分)种子萌发经历了几个阶段:①长出胚根;②种皮胀破;③长出胚芽;④种子吸水膨胀。按种子萌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A . ②④①③ B . ④②①③ C . ④②③① 3. (3分)手电筒中安装的两节电池是()。 A . 并联 B . 串联 C . 既有并联也有串联 4. (3分)用同样的电源组装电路时,把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发出的光比把这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发出的光()。

A . 亮 B . 暗 C . 以上都不对 5. (3分)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 A . 短路 B . 通路 C . 断路 6. (3分)下列的动物中,卵生的是()。 A . 蜻蜓 B . 蝙蝠 C . 鲸 7. (3分)酢浆草和狗尾草属于。它们的植株比较低矮,通常具有质地柔软的草质茎。() A . 乔木 B . 灌木 C . 草本植物 8. (3分)叶下珠、非洲蟛蜞菊、蔓花生、黄鹌菜都属于。() A . 乔木 B . 草本植物 C . 灌木 9. (3分):这类植物都长着细长的藤,自身不能直立生长,而要

缠绕在其他物体上,或借助卷须、吸盘等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 A . 藤本植物 B . 灌木 C . 草本植物 10. (3分)葡萄和爬墙虎是常见的,葡萄藤常常攀缘在架子上生长,而爬墙虎则攀缘在墙上生长。() A . 藤本植物 B . 绿化植物 C . 草本植物 11. (3分)动物都需要摄入才能生存。() A . 水分 B . 空气 C . 水分和空气 12. (3分)动物通过来获取氧气,维持身体的需要。() A . 运动 B . 睡觉 C . 呼吸 13. (3分)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鱼通过来获取氧气。() A . 嘴巴 B . 腮 C . 眼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为减少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教学方案的设计内容应简单明了,准确到位,真正起到授课依据的作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供大家参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 二、介绍课文及作者 1、课文,游记: 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情景。 2、作者,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吴县人。作品有《隔膜》、《城中》和《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1957年叶圣陶先生60多岁时,游览了“双龙洞”、“冰壶洞”,见《小传十篇》。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划出不懂的词语。 2、集体讨论难字、新词: ⑴ 读音: wān jí rǔ sǔn 蜿蜒即使石钟乳石笋 ⑵ 新词: 孔隙突兀森郁 四、读熟课文 1、散读。 2、小组读。 五、思考写作顺序,试着划段 第二课时 一、理清层次,划分段落

1、默读: 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 游览顺序──空间位置变换。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交待时间、地点、事件。 第二段(2~3自然段)路上见闻。 第三段(4~8自然段)游览经过。 二、讲读 1、指名读第一段: 分析:这是一篇游记,且开篇点题,交待了时间、地点。 2、学习第二段: 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甸,渐渐入山,记写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 提问: ⑴ 作者看到哪些景物?用笔划一下: 溪流:时而…时而…时而。 ⑵ 什么叫迎着溪流?人怎么走? 逆流而上(游览的一条“暗线”) ⑶ 理清这部分叙述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 3、小结: 作者以“那溪流就是从洞口里流出来的”,引出描写重点──双龙洞。 第三课时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版)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 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1.激趣导入 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一、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二、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三、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四、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2018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我会填空(19分)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声音是由物体__振动___产生的,以__波__的形式传播。 3、人的身体分为_头__、___颈_、_躯干和__四肢__四个部分。 4、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_晴天__ 、_多云___ 和 _阴天__ 。 6、人们说话时的声音是由_声带_振动产生的,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是由_翅膀__振动产生的。 7、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不能用沉淀或过滤的方法分离,这种现象叫溶解。水里的动植物呼吸的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8、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_ ,使_氧气_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二氧化碳_。 9、通常我们想让物质在水里溶解快一些,可以切碎_、__加热__、__搅拌_。 10、在用加热法分离食盐和水时,所用的仪器有_蒸发皿_、_酒精灯__、_三脚架__等。 11、我们的牙齿可分为_门齿_、_犬齿___、_臼齿____三类。臼齿能磨碎食物。 二、我会判断(20分) 1. 把食用油放进水里,食用油会均匀分布在水里。(×) 2. 食盐能溶解于水,也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从水中析出。(√) 3.从西北方向吹向东南方的风是东南 风。(×) 4.在“比较水的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一个杯子中搅拌。(×) 5. 用不同力气敲击同一支音叉,轻轻敲时发出的声音低。(√) 6. 远处有声音传过来,一定有物体在振 动。(√) 7.用搅拌加快食盐溶解的实验中,其中一个杯子的食盐要多一些。(×) 8.积云高于层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9.我们观察到在滤纸上留下了面粉,说明面粉不能在水里溶解。(×) 10、用手拿起放在地上的哑铃的时候,只有肌肉参与了活动。(×) 11、音叉上的字母代表的是音调。(√) 12.在月球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没有空 气。(√) 13.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其中温度最高的是焰心。(×) 14.肺活量大,每次吸入的氧气和排出的废气就更多。(√) 15.随着运动量的增加,心跳不断加快,但呼吸不会加快。(×) 16.做雨量器的杯子,必须是直筒、透明,并在外壁贴上刻度。(√) 17.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见声 音。(×) 18.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就是一次心 跳。(√) 19.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会影响消化,而且能节约时间。(×) 20.小肠的作用就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 分。(×) 17、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 音。(√)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 8、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2个等级。(×)

2018年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2. 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 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 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 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

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看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 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2018年秋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题

年秋四年级上科学中期试题 一、填空:(分) 、空气按照性质可以分为()的气体和()的气体。 、一杯热水变凉的规律是( )。 、声音是由( )产生的。 、空气中能帮助燃烧的是(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 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 )。 、森林有“( )”、“( )”、“( )”、“( )”等美誉。、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 )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 )和(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 )保持水平。 、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 )形态的( ),这种现象叫( )。 、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的固体,干冰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状态。 二、判断:(分) 、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制造出了酒精温度计。( ) 、二氧化碳可以使混浊的石灰水变澄清。( ) 、水有流动性,空气没有。( ) 、在玻璃罩里放上花,抽掉里面的空气,植物不会枯萎。( ) 、表面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的吸热能力和散热能力都一样。( ) 、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 ) .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 .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重量。(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分共分。 、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这种现象叫做( )。 、凝结 、凝固 、冷却 、下列颜色中吸热最好的是( )。 白色蓝色黑色绿色 . 小明家安装一个壁挂式制冷空调,应该把空调装在墙壁的( )。 、靠上的地方 、靠下的地方 、中间 、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与表面颜色浅相比较( )。 、表面颜色深的吸热快 、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 、无法确定 、空气中含的最多的成分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17 触摸春天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 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德育目标: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 生活。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 1.提前阅读整组课文,初步感知本组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 学生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结合讨论,指导学生朗读。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

有关资料。 2.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谈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 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如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 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些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 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四、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五、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试着 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卷

三河市夏庄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试卷班级: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15分) 1.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 2.风是看不见的,所以无法判断风的方向。 ------------------------( ) 3.下雨前,燕子、蚂蚁等小动物会做出一些反应。 -------------------( ) 4.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的,不需要掌握充分的信息。--------( ) 5.可以用搅拌的方法让更多的盐溶解在水中。 ------------------------------( ) 6.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无色、透明的溶液。 ----------------------( ) 7.气体物质的溶解能力只与温度有关,因此夏天贮存饮料应放在阴凉处。-( ) 8.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 ) 9.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 ) 10.音叉上的数字代表的是音调。 ----------------------------------------( ) 11.声波和水波一样,只能在水平方向上传播。 ------------------------------( ) 12.我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与声带振动的快慢有关。 --------------------------( ) 13.我们听到的别人的说话声,是通过耳朵传播的。 -----------------( ) 14.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 15.在呼吸时,我们呼出的都是二氧化碳。-------------------------( ) 三、选择题。(15分) 1.某人面对北方站着,风从他的背面吹来,则此处风为( )。 A.东风 B.南风 C.西北风 2.下列有关降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24小时降雨的总深度 B.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体积 C.24小时雨量器内收集的雨水的高度 3.在观察记录一个月的气温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尽量在同一地点进行观察记录 B.遇到周末和假期应该停止观察记录 C.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4.下列物体中,( )刚放入水中时不能马上就溶解,并且还有沉淀,但充分搅拌后就溶解了。 A.沙子 B.酒精 C.洗手液 5.一杯浓盐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盐,可以用( )的方法使盐溶解。 A.不断搅拌 B.往杯中加水 C.将杯中的水蒸发 6.饮料中的气体是( )溶解在水中制成的。 B.二氧化碳A.氧气C.一氧化碳 7.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画一画这两句。、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理解“看不厌”: 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品析: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教案 24*《麦哨》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个生字,能准确认读。 2、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3、体会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恋。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学准备:《牧童短笛》的音乐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直观激趣 播放课件,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读激情 教师配乐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二、感悟文章 1、步入“欢快、柔美”的课堂 《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读起来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醉。课文有两个词语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并真正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理解了整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谁在什么环境下“欢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是“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

2017-2018学年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查漏补缺。 1、把芝麻放在纸上挤压,会在纸上留下_____,这说明芝麻里含有。 2、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3、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 质、、、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和水。 4、在馒头上滴上碘酒,会观察到馒头变色,米、面、马铃薯里主要含有。 5、合理的饮食应该是这样的:把我们吃的食物分成10份,那么米、面食应占______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______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_____份左右。 二、海滩拾贝。 1、日常的饮食,我们要做到() A、空腹喝牛奶 B、常吃方便面 C、每餐少吃一口 2、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应该边吃饭边看书,这种说法合理吗?() A、合理 B、不合理 3、在下列食物中,滴上碘酒能变蓝色的是()。 A、马铃薯 B、白菜 C、萝卜 4、鸡蛋含有的营养素主要是()。 A、脂肪 B、淀粉 C、蛋白质 5、我们可以利用()鉴别食物中的淀粉,用()鉴别食物中的脂肪,用()鉴别食物中的蛋白质。 A、火烧法 B、挤压法 C、滴碘法 三、明辨是非。1、无论是芹菜、牛奶,还是木耳,这些食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植物。( ) 2、我们正在长身体,所以应该以肉类食品为主。() 3、用烧烤法检验食物中蛋白质的存在时,最好把教室的窗户打开,以保持良好的通风效果。() 4、我喜欢边看电视边吃饭。() 5、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装袋上的信息。() 四、我帮它们找朋友: 将食物和所含的营养成分用线连接起来。 蛋白质花生油、香油 脂肪瘦肉、鱼 淀粉食盐 盐类馒头、米饭 五、猜想与探究。 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方案。 六、科学与生活。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出你的一日三餐,并说出你的理由。

最新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共107页)

最新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共107页) 1.种子 教材分析: 本文讲的是在采集的树种中,有个小女孩较大树种虽然不多,但粒粒饱满,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表现了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特点和纯朴、诚实的个性,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小女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掺、涩、撩、俊”等5个生字,会写“掺、涩、裤、兜、愧、俊、撑、掠、惟、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四、练习朗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017-2018学年四年级科学试卷(一)答案

白水镇2018年四年级达标测试科学试卷 白水镇2018年四年级达标测试科学试卷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白水镇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卷(一) 答案 四年级 科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 静电 。 2、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翔、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 花粉 传播到雌蕊的 柱头 上,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3、当我们通过阅读食品包装,了解 食品的原料组成 、营养成分、保存方法、 保质期 后 ,我们的饮食就不会再是盲目的。 4、花岗岩主要由石英、 长石 和 云母 三种矿物组成的。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到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24分) 1、关于静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B 、我们人体也带有静电 C 、闪电不是一种静电现象 2、下列选项中的材料都属于导体的是( B )。 A 、银、铜、水、陶瓷、铁 B 、金、银、铜、铁、铝 C 、铜、铁、铝、泡沫块、玻璃 3、利用风来传播的果实或种子的特点是( B )。 A 、果实在成熟时突然炸裂 B 、轻,带翅或绒毛 C 、有钩、刺或好吃 4、( C )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 A 、雄蕊 B 、雄蕊和雌蕊 C 、雌蕊 5、面包发霉的条件是( B )。 A 、干燥的环境 B 、潮湿而温暖的环境 C 、寒冷的环境 6、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糖类的是( A )。 A 、米饭 B 、鸡蛋 C 、肥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岩石和矿物在人们的开采之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B 、岩石和矿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 8、砾岩最主要的特征是( C )。 A 、颜色灰色 B 、粗糙 C 、由小石和卵石组成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每小题3分,共24分) 1、家里的一个电灯不会亮了,我们可以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的电路检测器去检测一下电路。 ( × )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