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术论文排版要求及例文

学术论文排版要求及例文

附件二:学术论文排版要求(不超过3页A4纸)

题名(三号黑体,居中,不超20字)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四号楷体-GB2312,居中)

(1.第一作者所属学院、专业、班级;2.第二作者所属学院、专业、班级)(5号宋体,居

中)

摘 要(小五号宋体):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观点及结论。写作时,应简写目的,写明采用的具体方法,详细写所得到的结果和结论,要突出反映文章的创新性。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准确、客观、逻辑性强。总之,摘要应写得内容充实,不要过分抽象或空洞无物,避免使用“对……具有……意义,价值”等评价性用语,避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写法。定稿时要注意纠正语病,删减啰唆重复的语句和句子。(小五号宋体) 关键词:词1;词1;词1(3-5个反应所研究的领域和关键特征的词,小五号宋体)

下接正文(引言、导论性)或一级标题(引言、导论性)。论文Word文档页面设置为A4纸型,页边距各2,文档网格设置为46字×43行,全文单倍行距,正文用五号宋体,其中阿拉伯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

标题1(四号黑体,顶格,上下各空一行)

下接正文或二级标题。参考其他文献,包括引用原文或参考、综述、评论他人观点,要在文中加引注标记,采用顺序编码制,符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为[1][2]……,用上角标,与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加注的文献,著录格式另附。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须注明图名、表名,按顺序标明序号如表1、表2……、图1、图2……,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请在稿件首页的页脚处给指导教师和项目所属年份、级别、所在学院。

(一)标题序号(空两格,加黑)

下接正文。论文标题层次采取如下方式:一级标题用“1、 2、……”来标识,二级标题用“1.1、1.2……”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1.1、1.1.2…”来标识。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请按此层次顺序设置标题。

1. 插图和表格

(1)文中只有一个表(或一个图)均不加表(图)序。

(2)插图的图序、图名应放在插图的下方,居中排印。图序与图名之间空一个字。“图注”应排在图的下面(图序上面)各条说明可连排,其中间加分号,末尾一条不加标点。

(3)表格的表名和表序应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排印;表格的左右边框线应去掉;表格中的文字结束时,不加标点。“表注”排在表下,左起空二字,末尾加标点。

(4) 图片需提供可供出版的电子格式。图片分辨率不低于72dbi。

2. 公式

公式应单占一行并居中排印,末尾不必加标点符号;一行如有两个以上式子的,可用

标点符号隔开。

3.数字

以下情况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在书写公历世纪、年代、年、月和时刻时;在记数与计量时(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以下情况应当使用汉字: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饰色彩的语句时;邻近的2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的时候应当使用汉字,连用的2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4.参考文献著录原则和方法

[1]作者姓名,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文章起-止页码. (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2]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19.

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谭丙煜. 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6.(本条为中文

1图书著录格式)

[4]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本条为硕士、博士学术论文著录格式)

[5]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 人民日报,2005-06-12(第几版).(本条为专利文献的著录格式)

[6]作者姓名.电子文献题名[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7]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A].主编.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8]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9]外国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姓全拼大写,名缩写,姓与名之间隔半格,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小五、宋体)

项目基金:(项目年份、级别)

例文:

氨基酸类生物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向双飞1,黎晓2,东为富3

(1.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003班;2.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002班;

3.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摘要:生物弹性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优良的柔韧性及与人体组织模量的匹配性,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广泛用于组织工程等领域。本文将谷氨酸引入木糖醇类弹性体,以癸二酸、N-Boc谷氨酸和木糖醇为反应单体,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新型氨基酸类弹性体(PXGS)。研究表明,该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都低于室温,能和人体组织、器官相匹配;其拉伸强度0.17~2.67MPa、拉伸断裂伸长率148%~972%;亲水性能良好(静态水接触角48o~70o)。本文所制备的PXGS制备过程较简便,产物纯净,后处理简单,有望在医学领域用作引导组织修复的膜材料、组织工程支架等、药物缓释载体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弹性体;木糖醇;谷氨酸

生物弹性体是一类具有一定生物相容性,在人体温度范围内(35℃~40℃)拉伸至原长的1.5倍保持1min 后松开,应在1min内缩至小于原长1.25倍的长度,模量在0.1MPa-20MPa之间的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机体中的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高分子材料[1]。

随着医学和材料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网络型聚酯弹性体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其结构稳定,在人体温度下处于高弹态,具有优良的柔韧性,其力学强度与很多人体组织器官相匹配,这些特性使其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2,3]。Yang[4]等首次选用柠檬酸和辛二醇为单体,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制备了聚柠檬酸辛二醇酯(POC)生物弹性体,并表征了其各项性能;随后Kang[5]等人在合成POC弹性体的基础上,制备了POC弹性体多孔支架,并将软骨细胞种植于支架上。Robert[3]等合成了木糖醇与癸二酸配比为1:1和1:2的木糖醇基生物弹性体,研究了所得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热性能等,并对其细胞毒性及血液相容性进行了测试。

1实验部分

在聚酯类生物高分子医用材料领域,研究较多的是线形聚酯材料,原因是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很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制备方法较成熟,产物有很好的热塑性,能够通过后处理制得所需的形状。线型聚酯生物材料由于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能,在硬组织工程修复、药物释放、外科缝合线等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比较和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实验采用α-氨基酸、癸二酸和木糖醇为单体,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通过两步法(预聚合和后固化),制备PXGS,反应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催化剂,在聚四氟乙烯模具中直接固化成型。此制备过程易操作,产物纯净,且后续处理简单。

1.1实验试剂

木糖醇:生物试剂(>98%);癸二酸:化学纯;L-谷氨酸:生物试剂;二碳酸二叔丁酯:实验试剂(≥99.0%);甲醇:分析纯;乙酸乙酯:分析纯;正己烷:分析纯;四氢呋喃:分析纯,均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直接使用;氮气(N2):工业用高纯氮。

1.2实验仪器及设备

全反射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Nicolet6700,美国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差示扫描量热仪(DSC):DSC822e,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接触角测量仪:DSA100型,德国Kruss公司;电子天平:EL104,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磁力搅拌器:CJ78-1型,上海司乐仪器厂;真空干燥箱:DZF-6020,

指导教师:东为富副教授

项目基金: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W avenum bers (cm -1)上海一恒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温度控制仪:WMNK-404,上海华辰医用仪表有限公司;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WDT-10型,深圳市凯强利机械有限公司;聚四氟乙烯模具:无锡市祥健四氟有限公司;标准样条裁刀:江都材料试验仪器厂。

1.3样品制备

分别按木糖醇与二元酸(其中癸二酸与N-Boc 谷氨酸摩尔比为0.95:0.05)摩尔配比1:1、2:3、1:2、2:5、1:3,在100mL 三口烧瓶中称取一定量的单体,用油浴加热,反应温度为150℃,待反应物料熔融后,打开磁力搅拌,同时开始通氮气,反应5小时后,得到浅黄色粘稠的预聚体(预聚合)。将预聚体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待其自然流平,放入抽真空烘箱,于150℃下交联一段时间,即得到弹性体(后固化)。后固化过程初期需每隔1小时对样品进行搅拌,来除去固化反应中产生的气泡,当样品达到一定的粘度,搅拌后无法自然流平时停止搅拌。所有的固化反应取同一真空度,固化时间为14~36小时,具体时间视每个配比的成型情况而定。

2结果讨论

2.1FTIR 分析

图1为由不同单体摩尔配比制备的PXGS 的红外光谱图.有图可知,1730cm -1为酯羰基-C=O 的吸收峰;1690cm -1处是羧羰基的强吸收峰;1190cm -1处为羟

基的碳氧单键-C-O-的伸缩振动峰,由此可证明酯键

的形成;1350-1460cm -1之间的吸收峰为叔丁基的吸

收峰,3200-3500cm -1处强而宽的吸收峰为缔合羟基

-OH 的伸缩振动峰,与木糖醇单体的羟基吸收峰位

置相同;2920cm -1处为-CH 2的称伸缩振动峰;

2360cm -1处为羧羟基的吸收峰,说明反应后仍有残

留的单体酸.由不同单体配比的PXGS 的红外谱图

可得,随着反应体系中二元酸用量的增加,羟基峰

逐渐减弱,说明随着二元酸含量的提高,酯化反应

程度提高,同时,体系中未参加反应的二元酸增多,

羧羰基吸收峰逐渐增强。2.2DSC 分析

图2为不同单体摩尔配比的PXGS 的升温曲线,由图可知,PXGS 弹性体均存在玻璃化转变,且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均在室温以下,随二元酸含量的增加,T g 逐渐降低,这是由于二元酸中癸二酸的分子链较长,当其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弹性体的交联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有些分子链在未形成交联网络结构时就发生了酸封端反应,使得产物中出现具有复杂支化结构的线形分子链,此时,弹性体中链段的运动能力增强,从而降低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

2.3力学性能

PXGS 属于一种交联类弹性体,其力学性能由以下因素决定:一、材料的微相结构,PXGS 中的癸二酸链段存在多个亚甲基,易形成结晶结构,因此,随着癸二酸含量的增加,其结晶度越大,弹性体的强度增大;二、弹性体的交联度,弹性体的交联度越大,其拉伸强度越高,拉伸断裂伸长率越低。如图3为不同单体摩尔配比的PXGS 的应变-应力曲线,实验测试所得拉伸强度数据呈现增大趋势,这是因为结晶度的提高与交联密度和溶胶含量相比,对增大材料的拉伸强度作用更大。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氨基酸生物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受交联密度和结晶度的共同作用,当两者达到一定的协同作用时,将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图1不同单体摩尔配比的PXGS 的FTIR 光谱

力学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大小也是交联密度和结晶度其共同作用的结果。交联密度越大,断裂伸长率越小。

根据文中测得的溶胀度数据分析,其断裂伸长率符合这一规律。

图2不同单体配比的PXGS 的DSC 升温曲线图3不同单体配比的PXGS 的应力-应变曲线

2.4亲水性能

采用静态水接触角来评价材料的亲水性,接触角在0o-90o时为亲水性材料,接触角越小,代表材料的亲水性越好。材料的亲水性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很大影响,亲水性的好坏严重影响组织细胞在材料上的粘附与生长,亲水性好的材料更有利于用作组织工程材料植入人体内。加入5%氨基酸的PXGS 弹性体接触角数据均列入表1。表1不同单体摩尔配比PXGS 的静态水接触角

弹性体弹性体比例静态水接触角

PXGS PXGS1:1-5%

48.9°PXGS2:3-5%

53.0°PXGS1:2-5%

61.5°PXGS2:5-5%

69.6°PXGS1:3-5%63.9°

3结论

本文以癸二酸、N-Boc 谷氨酸和木糖醇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PXGS .对弹性体进行表征讨论单体配比对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生物弹性体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均在室温下,室温下处于橡胶态。接触角的测定表明此类弹性体亲水性相对较好。

参考文献:

[1]曾戎,屠美.生物医用仿生高分子材料[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12.

[2]Cao B,Yin J B.Porous Scaffolds Based on Cross-Linking of Poly(L-glutamic acid)[J].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2011,5(11):427-434.

[3]Robert L,Joost P B,Christopher J B,etc.Biodegradable Xylitol-Based Polymers[J].Advanced

Materials,2008,20(10):1922-1927.

[4]Yang J A,Webb A R,Ameer G A.Novel citric acid-based biodegradable elastomer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J].Advanced Materials,2004,16(6):511-516.

[5]Kang Y,Yang J,Khan S,etc.A new biodegradable polyester elastomer fo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J].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2006,77(2):331-33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