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摘要:本文将分别阐述语境、词义的基本概念,结合一些文章的具体例子,来剖析语境与词义的关系,及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和决定性作用,着重在于通过例子剖析得出相应的关系,最后给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语境;词义;影响;关系

在日常交际中,语境总是在处于不断变化中,导致了词义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没有语境的变化,词义的变化就没有了依托。语境对词义的决定作用,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语境决定了义位,也就是说语境不同,词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语言在孤立状态下,词义是静止的、抽象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当语言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时,词义丰富的表现能力便被激活,词义变得具体而灵活。

一、语境和词义的概念阐述。

1、语境概念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语言是一套不完备的体系,词义不可能完全由它自身而要由语境来决定。语境可分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当时及其前后的各种事件,可称为“情景语境”,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或口语的前言后语所形成的语境,又称小语境;广义语境则包括话语产生的整个文化背景,可称为“文化语境”,除包括狭义语境外,还包括与人的言语表达行为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身份、环境气氛、编码者和解码者的心理状态,文化素养等等诸多因素,因而又称为大语境。

2、词义概念

词义是以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用范围中所产生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当然词义可以分为概念义,色彩义。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义除了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外, 还包括它的主观评价和在特定范围中的意义。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

3、“词义”和“词意”区别

答:“义”和“意”都有“意义;意思”的含义,一般来说,“义”是指概念义,是客观的;“意”是指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是主观的。表示“词本身的意义”的词形要写作“词义”;“词不达意”、“抒情达意”的“意”则写作“意”。

二、语境和词义的关系

语境和词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曾指出:“语境是决定词义的唯一因素, 舍此别无意义可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也指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使用的, 因此分析语言现象, 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 离开一定的语境, 把一个语言片断独立起来分析, 就难以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的结构和意义。”可见, 词义依赖语境, 语境影响着词义。词义的转变与语境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语境是影响词义转变的前提,在一定的语境下,词义的转变取决于词义的多重性以及语言使用者共同的语言知识。由于词义具有多重性,语境就可以要求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下实现词义转变,使多种意义单一化或使词义具体化或使之增加临时意义或呈现出一定的色彩意义。1、语境使词义多种意义单一化

语境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多义词的义素只有一个起作用,使多义词的存在不会造成意义表达的混乱。语境不仅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而且可以把多义结构变成单义结构。从而消除歧义。如果语境不足以限定单义的义项,就有可能产生歧义。例如:

(1)“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在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这一段文字里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指的便是作者的爸爸已经离开人世。只要是读过这个作品的人,联系上下文的语境便可以非常简单的理解这个词义了,所以说语境也可以使词义单一化。

2、语境可以使词义具体化

如果是单一的意义,那么语境还可以使这个有概括性的单一具体化意义。语境可以对词义进行任意的分割,即可指其中的某一部分。例如:

(1)鳦:燕子。《诗经·高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个意义很抽象。但当一个人抬头看天之时,突然飞过一只鳦。这个人很有可能会叫一声“鳦!”这时,“鳦”的意义就具体化了。它指的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被特定人遇到的鳦,即燕子。

(2)“我把鼻子顶着鱼缸向里看,我的嘴也不由得一张一张的在学鱼喝水。有时候金鱼游到我的面前来,隔着一层玻璃,我和鱼鼻子顶牛了”,这一段原文是出自“我”在秀贞家里玩的场景。这里可以看出在特定的环境下,作者用了特定的“我与鱼鼻子顶牛了”,这词语不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而只是特定语境下的一个特殊词。林海音以老北京的身份,加上童年的眼光,来运用京味十足的方言进行画面,便是贯彻了情景语境对词的特殊解释。我们可以透过这个看出作者的天真,以及与秀贞悲惨形成对比。这段原文的两个顶字,也由于所处语境的

特殊性,从而表现出了语境使词义具体化。同字而不同义,但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所深刻理解。

3、语境增加词义的临时性意义

有些词出现在一定语境中的时候,词义中增添了一些新的义素。例如:(1)“我闹不清楚,如果那里面是刘专员的卧室,我怎好进去?或者是他的书房,但是他为什么不自己来呢?”文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引出则是依赖于一个“闹”字,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把闹解释为不安静,喧哗和发生,可是在文中的闹字,主要是解释为“搞不清楚”这一义项,这个非常好的证明了语境可以增加临时性义项。再比如说,生活中的一些网络词汇常常是开发新的义项来创造各种网络体。

4、语境可以改变词义的色彩

色彩义是指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的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可以说色彩义离不开语境,尤其是感情色彩,感情色彩义是语境中词义变化的重要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褒词贬用,即语言的感情色彩义为褒义,而言语的感情色彩却为贬义。例如: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鲁迅《拿来主义》)“进步”,其实是一种辛辣的嘲讽,应是贬义,可是它的贮存义却是褒义的。

第二,贬词褒用,即语言的感情色彩义为贬义,而言语的感情色彩却为褒义。例如: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中的“狠心贼”就语言感情色彩义来说是贬义的,但是在这里却是指自己日夜牵挂、今日又憋不住冒着危险出来寻找的丈夫,实为褒义。

第三,还有一些中性词,借助某些修辞格的作用也能产生言语感情色彩义。这种情形的感情色彩义多半是比较强烈、鲜明的。例如前一些日子,有一口白母猪,一胎下了12个猪娃,像一团白绒球,好看极了,谁见了都喜欢。(马峰《韩梅梅》)把“刚生下的猪娃”比喻“白绒球”,透露出作者强烈的喜爱之情,为褒义。

5、语境表现出的词义的选择性

运用词语最应注意的是词语搭配。词语搭配,也可以解释为词语在怎样的语境中出现。例如:

(1)“而且珉姐也是被那位姐姐看中的,她说珉姐老实,因为从小没有父亲,颇知节俭,家庭人口也非常简单,这样的两家婚姻,也可说是门当户对了”,在这之中所表现的颇知节俭,节字和俭字的配合作用,既可以非常好的表现出珉姐的贤惠,而且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用另外一个字去和节搭配的话就不会出现如此的意境了。而在这篇小说的另外一个地方也可以说明这一点,那就是“恋爱、婚姻

完全自由与顺利的我,真想像不出一个千金小姐,为了挣破爱情的阻网追寻他所

爱的人,是要鼓出多大的勇气?”这里面的爱情的阻网必须是要用挣破来形容的,才可以更好的符合这一文本的语境。正是因为挣破这两个字的巧妙运用,才

非常好的展示了一个希望取得婚姻自由的女人的内心渴望。

6、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语境的主要功能是对词义的制约作用。一切语言的应用和言语的交际总是限定在一定的语境范围之内,因此,语境对词义有制约作用。在任何语言交际中,语境总是决定着交际的内容。常言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样一句话,不同身份的人所表达的词义不同。例如:

一位教师说:“明天上午八点我去上课。”

一个学生说:“明天上午八点我去上课。”

上面的两个例句中,教师和学生虽然都说同样的话,由于教师和学生的职务身份不同而决定了同样一句话的词义不同,教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去讲课”,而学生说句话的意思是“去听课”。

(2)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就有不同的词义。例如:“都八点了!” 如果这句话是在早晨,并且在家里正睡觉的孩子的床头说的,那么,这句话的词义是在催促孩子快起床上学。如果是上午八点在学校里或在教室里说的,那么这句话的词义是指上课的时间到了。

(3)语境的潜在词义

从本质上看,语言就是一个不自足的系统。从表达功能来看,语言并不会把所要表达的东西都体现在字面意义上;从理解的角度看,许多话语的真正含义单从语言结构本身是无法理解的。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交际双方进行的常常是一种“只需意会、不必言传”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际活动。语用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不象人们所想的那样无边无际,它是和交际内容密切联系的。背景知识不是词汇知识,而是那些词汇意义在句子中呈现出来的社会文化方面的隐含意义。例如:

(1)“听说小王在美国取得了博士学位,大家真为他高兴。” 这句话中的“博士学位”,单从它的词汇意义理解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位,在这句话中它的隐含意义则是:取得博士学位是何等的不容易,又是何等的荣耀。(2)有人在美国听到一个工人说:“Today the eagle flies.”如果仅仅根据字面理解为:“今天老鹰飞起来了”,那就大错特错了。原来这句话里的“the eagle”是指美钞,因为美钞票面上有鹰的图案,就如同我们中国人把面值拾元的人民币称作“大团结”、“工农兵”一样。因此美国工人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今天是发薪的日子了!”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首先必须了解

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

三.结语

前文通过解释语境和词义这两个名词为阐述语境对于词义的关系进行了铺垫,并且运用平时学到的一些知识,以及结合一些具体例子来回答了词义与语境的关系问题。纵观整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词义和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对词义有着多方面的影响,词义在语境之中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语境以直接或间接,显现或隐藏等多样方式影响着词义,制约着词义。研究词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有利于词汇语义学中进一步研究语言运用的课题,从而也有利于选择恰当、准确的词语,提高交际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何凤仙.试论语境和词义的关系[EB/OL].ht 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76627483.html,/

Article/ CJFDTOTAL-GSSH200201006.htm

3、杰弗里.N.利奇《词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3

4、百度百科——语境、词义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一、导入 我们知道,不同下语境下说的话往往有不同的意思,这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会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有一辆汽车尾端写着:“别吻我”三个字,如果脱离了语境就无法理解了,这是为了提醒司机注意不要追尾。 又如,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第二,语境赋予词语某个具体的含义。 例如《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里的“晴”,第一个晴朗,第二个指的是“情”。 二、考点解读及题型分析 词语题,通常考察如何辨析词语、或理解词语在上文中的意思,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什么不同的意义等。 语文试题经常考察我们对于文章中词语的正确理解,题型主要以下几种: 1、选择题。在提供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2、填空题,把提供的词语填入相应处 3、运用题,造句或者写语段。 对策:练习为主 三、考题探究 (一)关联词的辨析运用 一种是单独的关联系,如那么,因而。一种是两个或以上的词形成的关联词。 特点:搭配固定 对策:理解句意 (二)结合语境选择词语 对策:辨析选项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二是要读懂句子。 推荐:语素法。 (三)词语在语境的新意思 比喻 感情色彩转化 反语 旧词新意:喜新厌旧。(作家) (四)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语素法——辨异 不胜其烦”与“不厌其烦”相比,前者的“不胜”有“不能忍 四、词语理解的方法 1、语素法 2、联系上下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3、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4、对多义词要弄清它的本意,根据语境分析其引申义和比喻义。 五、成语的运用 考查成语的特点如下: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30个常见英语单词的特殊含义

附录130个常见词的特殊含义 1.address 常用含义n.地址,住址 特别记忆 1.v t.(在信封或包裹等上)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写信给 eg.This is a letter addressed to the wrong house. 这是一封写错了地址的信。 考例 (安徽高考)Catherine bought a postcard of the place she was visiting,addressed it to herself and then posted it at the nearby post office. 2.v t.& n.发言,(正式)演讲,演说 eg.The chairman will address (at) the meeting. 主席将在会上发表讲话。 He is a man of a pleasing address. 他是一位谈吐流利的人。 2.beat 常用含义v t.打,打败;v i.& n.(心)跳动 特别记忆 n.(音乐)节拍,主节奏 eg.They expected the audience to join in and dance to the beat of the music. 他们希望观众参与进去,和他们一起随着音乐的节拍起舞。 考例 (湖南高考)Johnny struggled to keep up with Lisette’s smooth steps,but he was always one beat behind her. 3.board 常用含义n.板,木板;布告牌;v.上船(火车、飞机、公共汽车等) 特别记忆 1.n.委员会;董事会 eg.The board are unhappy about the falling sales.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摘要】Gedtrey Leech说:“语境是语言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语境对于正确理解词义、活语义以及正确选择词语表达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境;词义;种类;影响 语境在词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语言分析和语言理论主要是根据语言环境来研究意义的。语义研究离不开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语境总是在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这就是导致了词义的转变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没有语境的变化,语义的变化就没有了依托,语言就变得飘渺不定,令人费解,语境变化了,而词义不变,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再者,语言、语义和词义及其相互关系是研究语境和词义关系的前提和基础。[1]换言之,分析语境和词义转换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把握语言交际的技巧,提高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境的领悟能力,从而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 一、语境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语境这一概念是由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家Malinowski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语言和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语言环境对理解词语是必不可少的,确切的说,在口语和书面语中,没有语言环境的词只不过是臆造出来的东西,其本身不代表任何意义,所以在口语中,言语只能在有语境的情况下才有意义。Malinowski还认为语言是“行为方式”而不是“思想的信号”。任何话语的意义都是某一情景语境中的行为意义。话语是在共有的语境条件下产生和理解的,要理解语境,按Malinawski的说法,话语的意义不是由构成话语的词义获得的,而是从话语产生的语境中获得的。 伦敦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J.R.Firth接受并发展了Malinowski情景语境理论。由Firth创立的费斯语言学习中有一个主要观点,即认为句子的意义只能在语境中确定,认为在话语与说话时情景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Firth将其整个语义学理论构建在语境这一概念上。他认为词义存在于语言语用中,词义就是语言机构某个层次的一个成分与其他层次的关系。“语义是各种语境联系的一个复合体、音韵学、语法学、词汇学、语义学各自在其适当的语境中对各自的组成部分进行处理。“Firth 将语境视为语言学家研究语言的一种工具,是描述语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145 2012年 Vol.27 No.10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收稿日期:2012-09-10 作者简介:周艳琼(1976-),女,四川简阳人,讲师,从事语用学,语言测试,语言学方向研究。 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goodenough,1957);“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Hudson,2005)。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 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又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将“猫头鹰”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不吉利之 鸟,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除此,在英语中owl还有“精明”、“神情严肃的人”等文化意义。汉语中“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在英语文化里面,sister, uncle,aunt, brother,grandpa等词所指的关系是一种有某种血源的亲戚关系,可在汉语文化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用到这些词,如这样的句子: “孩子不哭,警察叔叔给你讲故事。” ,某个英雄牺牲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 “……,一路走好,叔叔阿姨来送你。” 在这些句子里的 “叔叔” “阿姨”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等同于英语的 “uncle”, “aunt”。 2.文化意义完全不同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共同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却完全不同。如英汉词汇里表示颜色的词汇,虽然字面意义相同,然而其联想意义却很不同。如黄色、黑色。在汉文化中,因为黄音同皇,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黄榜”(im-perial edict),“黄袍”(imperial yellow robes),“黄袍加身”(take thethrone; seize political power after a coup),黄道吉日(a propitiousdate)都无一不与尊贵荣耀联系在一起。而英语中的黄色表示“胆小,卑鄙,猜忌”的意思,例如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中的yellow不是指他尊贵,而是指软弱。如英语中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而在汉文化里天鹅一般代表稀有、高贵、优雅,一般用来形容容貌出众的女子。“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便是形容一个男人对一个远胜过自己的女子的不切实际的追求。 3.文化意义的空缺 由于各自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宗教、审美、文化传统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社会生活的不同,各民族都产生了一些本民族所特有的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们只表达该民族语言所具有的事物和现象,在一种语言里的词很难在另一种语言里找到对应的词或意义。主要有两种空缺情况,一为词汇的空缺。如汉文化所特有的词汇:干妈、干爹、吃醋(表示嫉妒)、洋气、狐狸精、爬灰(……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红楼梦》第7回)、三八红旗手、戴绿帽、走光、母夜叉、七仙女下凡等,这些汉文化所独有的词汇是没有办法在英语里找到对应词汇的,这是一种词汇的空缺。此外还有一种情形是:英汉有对应词,但一种语言的词汇有文化意义,另一种语言的词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例如:英语white elephant与汉语“白象”, white elephant指“使人感到累赘的赠品”,或“招致亏损的财产”,而汉语“白象”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oyster(牡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周艳琼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广西南宁 530000) 摘 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本文从词汇文化意义差异性的含义、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几个方面浅析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说明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10-0145-02

利用语境理解词汇意义

利用语境理解词汇意义 (Context in Interpretation of Word Meaning)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石中学刘艳红何庆华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ntext. A number of typical examples are cited to demonstrate the role of context in eliminating ambiguities, removing vagueness, indicating referring meanings. The mastery of contextual knowledg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are proposed as the keys to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word meaning. Key words: context linguistic context non-linguistic context word meaning I Introduc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word meaning is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a non-native learner both in read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meanings of most words are dependent on context because the meanings are influenced immediately by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nd in many cases by the whole speech situation as well. Without context, there is no way to determine the meaning that the speaker intends to convey, whereas with the context there is generally no danger of misinterpretation, for meaning lives in context and the context throws light on meaning (Zhang, 1997, P:210). In order to interpret meaning correctly,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context and research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The emphasis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ole of contex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 II Context and Its Definition The anthropologist Bronislow Malinowski first raised “Context of situation” in the 1920s. According to him, the meaning of an utterance does not come from the idea of the words comprising it but from its relation to the situational context in which the utterance occurs. He (1923) writes, “When we pass from a modern civilized language…to a primitive tongue… there it should be clear at once that conception of meaning as contained in utterance is false and futile …, utterances and situation are bound up inextricably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contest of situation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s.” In the 1930s,J.R.Firth advanced the theory of context. According to J.R.Firth, context consists of two parts; one is inter-language, the other is extra-language, namely, the special situation and condition in which the speech occurs. After 1970s, as many new linguistic branches such a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ppeared, more and more linguists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J. Lyons holds that context is a notion of theory. J.Lyons interprets context according to knowledge. He concludes that contest is composed of the knowledge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⑴Each of the participants must know his role and status. ⑵The participants must know where they are in space and time. ⑶The participants must be able to categorize the situation in terms of its degree of formality. ⑷The participants must know what medium is appropriate to the situation. ⑸The participants must know how to make their utterances appropriate to the subject-matters, and the importance of subject-matter as a determinant in the selection of one dialect or one language rather than another in bilingual or multilingual communities has been

词汇的内涵意义

词汇的内涵意义与TEM-8英译汉 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逄仁山* 摘要:本文从词汇的指示意义与内涵意义方面对TEM-8英译汉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词汇的内涵意义对理解原文至关重要。学生不应仅限于词汇的指示意义,这样有些句子理解不了,而应从内涵意义的角度理解原文,并译成汉语。 关键词:词汇内涵意义指示意义 1. 引言 在2004年TEM-8(英语语言文学专业8级考试)英译汉中,英语词汇的内涵意义成为理解的一个关键,且词汇的内涵意义多次出现。如“…I feel empty and need filling up.”这里“empty”的指示意义为“空”,“filling up”的指示意义为“填充”。但根据上下文,应取其内涵意义,即分别为“空虚”和“充实”,译为“我感到心灵空虚而需要充实”。再如“…and am full to the brim with experience that needs to be sorted out.”中的“brim”一词的指示意义为帽子边缘或茶杯、碗或其他容器的上边缘。在本文“be full to the brim”应用它的内涵意义,即“满脑子”。“experience”一词若为不可数名词则指经验或感受,因此这一部分应译为“满脑子感受,需要分类整理”。因此词的内涵意义对TEM-8英译汉理解十分重要。 2. 词的内涵意义 根据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词的指示意义和内涵意义为: Denotation: the direct, explicit meaning or reference of a word or term. Connotation: idea or notion suggested by or associated with a word, phrase, etc., in addition to its explicit meaning, or denotation: “politician” 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from “statesman”. 根据《英汉大词典》,词的指示意义和内涵意义为: Denotation:(词等的)指示意义,本义:The denotation of “home” is “place where one lives”, but it has many connotations. “home”这个词的本义是“家”,但它还有多种隐含意义。 Connotation: 内涵意义,隐含意义;转义:“politician”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from“statesman”.“政客”和“政治家”具有不同的内涵意义。再如“mother”一词,其指示意义为“母亲”,但该词内涵丰富,意味着“善良”、“体贴”、“温柔”。 在本文,取较为容易理解的定义: Denotation:指示意义; Connotation:内涵意义。 3. 试题原文及试题分析 *逄仁山(1965- ),男,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外语学院,邮编:266510。 8

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摘要:词义与语境关系密切,每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一个词的准确意义必须由它所处的语言环境加以限定才能明确。 关键字:语境多义与歧义褒义与贬义感情色彩制约作用语境(context)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狭义地看,它主要是指语言的搭配结构及上下文关系,其中包括词语之间临时或固定的结合形式、词语在这种形式中以及通过句、段、章等较大的语言单位所表现出的不同语义等;广义地讲,语境还可同时用来指“言语环境”,它主要涉及言语活动中的讲话内容、讲话方式、讲话人和听话人的地位关系等方面内容。关于语境的定义可谓是五花八门,而最为简洁的当推英国语言学家菲什曼(J .A.Fishman)格言式的界说:“谁于何时对谁说了什么话。”但应当指出的是,这里需要再加上“何地”与“如何”,因为言语活动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场合和方式的。语境所涉及的各种内涵决定了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而另一方面,词语本身的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也为这种制约性提供了有利条件。按照词汇学和语义学的观点,词的多义性在不同情况下会以各种特定形式体现出来, 语义依赖语境,语境制约着词义,在进行英汉译时,离开特定的语境就不可能正确的理解语义。也就谈不上对词的正确翻译。对此,我将从语义理解的角度,论说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作用。 一、利用语境确定所指,使原文中词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一性从实践上说,翻译的过程可以分为理解与表达两大阶段。英语中一词多义现象(polysemy)比较突出,因此在翻译过程的理解阶段,词义辨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弗斯所说:每个词用在新的语境中就是新词。上下文是意义的基本参照系,最简单的上下文是词语搭配。不同的词语搭配和上下文对一个词的具体意义往往有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如“table一词在字典中就有七个释义。在翻译中要想翻得准确,就必须结合语境,由于语境不同,词义也会相应发生变化。1、a piece of furniture (一件家具,桌子)2、the people sitting at the table for a meal or playing cards (就餐或玩牌的一桌人)3、the food put on the table (放在桌上的食物)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又如“credit”一词,在学校里表示“学分,精英”credit course ,在银行业务中表示“信用”credit card,在商业中又可以表示赊账credit sales

探究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探究语境对词汇意义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11-04T13:41:39.89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第9期供稿作者:罗梁红 [导读] 本文将通过论述找出:语境是如何影响人们对话语的理解。 罗梁红(长沙市岳麓区清水塘中学湖南长沙410205) 【Abstract】context, an important theory in pragmatics, means language enviromen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context and language meaning are so closely associated that the undrstanding of language depends on context, while context restricts the selection and use of language.from the discussion,we find that context works well with the meaning of utterance and the meaning relies heavily on context. 【Key words】context:meaning 所谓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的简称,既可指词、短语、句子、语段或篇章的前后关系,是语言内部诸要素相互结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语境,也指使用某个语言项目时的广阔的社会背景,由于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因而更应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言语的意义,问题是怎样通过语境作出判断呢?语境在哪在方面影响词义呢?本文将作如下阐述。第一,对于多义词的理解。第二,对于指示词不达意的理解依赖于语境。第三,对于省略部分的理解依赖于语境。第四,语境有助于对话语的模糊性的理解。最后,语境有利于会话的含义。本文将通过论述找出:语境是如何影响人们对话语的理解。 1. 多义词的理解多义词在英语中太普通了。许多的单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或词类。词典中的释义是孤立的,语境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依赖于语境选出最符合语境的词义。例如:Can you help me with this heavy box?在这儿help是“帮助”基本词义。再看,1,I couldn't help crying.2,Can I help you to some more meat?在这两句中可不一样呢.1中的help与could连用表示阻止、避免。2中的help与can连用表示取用(食物)。总之,我们可以从文章中的一个词在词形上的变化,它与一些起什么功能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以至它在整个句子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等来判断词义。 2. 指示词的理解在一句话语里,语境的特征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指示的系统,也就是一套根据交谈者时空的关系识别物品、人物和事件的方法。人称代词用于识别另一方的交谈者。地点指示词,例如“这里”和“这个”用于表明说话者和所提及物品之间在所处地点的空间关系。时间指示词例如“now”和“tomorrow”“last week”或“next month”。这些词的特点:要完全理解它们必须根据它们所处的特定的语境。如果我们不知道话语的产生时间就不可确定“tomorrow”或“next month”确切日期。所以当我们听到为指示词而设的正确参照物时,例如,“next”、“last”、“this”就要想想这些词所处的语境。譬如“I need a box this big”。这句话,如果不借助语境,你能知道所要箱子尺寸的大小吗?再比如“I met this girl the other day”。如果不借于语境,你能否确定到底我是对这个“女孩”有暖昧的,还是我仅仅只是提及某个年轻女孩而已?仅从现在来看,绝大多数语言的话语是含蓄,索引或指示性的。所以根据所处语境的不同话语有着不同的意义。例如,(1)She is the number of the union.(2)There is a grave over there.(3)His brother bought a book yesterday.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三个句子的语境就不能确定“她”是谁,“那里”是哪里,“昨天”是哪天。因此,我们对指示词的理解依赖于语境。 3. 省略部分的理解省略句子在语法里很常见,日常交际口语和书面语都存在这种现象。因为语境可以修复省略的部分,这对我们理解话语意义非常重要。例如,在商店里,售货员拿出不同尺寸的裤子,询问顾客“大号?”。这里的“大号?”其实是“谁要大号?”的省略句。又如:英语名词所有格可用来表示店名等。At mary's在玛丽家。 Mary ate an apple and Jane a pear.此句中省略了动词ate,指简吃了一个梨。 4. 话语的模糊性单独理解John is a machine.这句话有许多意思。如果是评论John的工作表现,这句话的意思是John工艺精湛而且长时间工作不知道累。如果是评论John的性格,这句话的意思是John为人耿直,不讲情面。如果是评论John的智力,那这句话的意思是John 脑瓜子不懂得拐弯,比别人要笨一些。只要有特定的语境,这句话的理解都是合理的。再举例They passed the port at midnight,这句话的意思也很模糊,其中我们知道port只有一个意思而pass是多义词,有多种意思。多义词不象同义词,从句子的传统观念来看不好确定它在句子中的确切意思,因此它会使所在的句子有多种意思。在port这个词的固定搭配中,“经过”这个意思最有可能,在大多数语境中,它都是这个意思。所以在所给的特定语境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找出词语的意思。只有当一句话对说出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它的语境。此外,如果话语中有一个或多个多义词,我们就不知道理解成哪个意思。因此,语境是判断所说话语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意思的一个要素。通常我们运用对日常的语感来理解每条语言信息, 所以多数模糊意思,词语上的或语法上的,都被我们含糊的理解了。例如,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 war?这个疑问有两种不同的语境意思:一、指“你知道‘war’这个词的意思吗?”,所处情景是语言老师正在问班上的学生。二、指“战争制造了伤亡和苦难”,所处情景应是一名是伤士兵对策动这次战争的政治家。所以,语境通常有助于我们对多义词的理解。 5. 会话含义的理解含义是在话语中没有出现的潜台词,它根深蒂固于语言交际中,也就是说,含义是语言实际运用中一些储蓄的东西。 自然语言是富于变化的,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意思,这里特别依赖于说话者的身份。例如,I have three children.它的含义I have only three,not more.但如果根据贵族的口头禅,它的含义是I have so many children,there are three.在不同的背景环境下,这句话有不同的含义。请看下面的对话。A:I want to watch TV now.B:You have not put your toys away. 我们可以推断出,A是一个小孩,而B将是她的母亲。这两个人都说了一句宣言式的话语,所以我们可以听出这两个人说话时都是以个人意思为出发点的,A的话带有一点任性,B的话带有命令性质。如果B的话真的是命令, 从B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A比较任性懒惰,想不收拾玩具,想先看电视。这时,A的话语是一句任性话还是恳求我们不重要,重要的是B怎么理解这句话。在这个对话的语境里,A的话语是恳求B允许他看电视。姑且假设语境是A必须先把玩具收拾好才能看电视是条家规,那么以上的对话显然与语境是一致。如果脱离了语境,我们就很难理解话语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语境因素影响了话语在语义学上的意思。交际中的即时情景概念与语言中承担主要意思的话语的概念相类似,它们都在所给的特定语境中相互联系。 综上所述,语境对判断话语意义的重要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通常情况(除特殊情况外)下,让我们彻底理解所说话语的含义。 二、让我们了解所说话语所围绕的主题。三、让我们明白问话中一些隐含的内容。这三个方面在多种意义上都提到语境与话语意义的判断有关。有时候,话语意义不是那么简单的,常含有潜台词,这就是话语暗指和预示的东西,而语境对这些潜台词的理解尤为重要。遇到这

浅谈语境和语义的关系

浅谈语境和语义的关系 汉师0701 张纪红 1502070126 语境在语境在语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英国,语言分析和语言理论主要是根据言语环境来研究意义的。”语义研究离不开语境。在语言交际中,语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状态,这就导致语义的转变也时刻处于动态之中。没有语境的变化,语义的变化就没有了依托,语言就变得缥渺不定,令人费解;语境变化了,而语义不变,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分析语境和语义转换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把握语言交际的技巧,提高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境的领悟能力,从而实现成功的语言交流。 语言在孤立状态下,语义是静止的、抽象的,是形式上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当语言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时,语义丰富的表现能力便被激活,语义变得具体而灵活。一般来说,语言的含义有两层意义:基本语义,即概念意义;转变语义,关联意义基本语义就是语言的直接含义,是词典含义的反映;而转变语义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语言的基本语义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节语境。上下文语境包括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 语义的转变与语境的要求是分不开的,语境是影响语义转变的前提。在一定的语境下,语义的转变取决于语义的多重性以及语言使用者共同的语言知识。由于语义具有多重性,语境就可以要求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下实现语义转变,使多种意义单一化或者具体化或者增加临时性意义。或者改变语义的色彩。所以语境要求语义的转变,只是在语词本来具有的多重意义上的转变,并不是完全改变或完全杜撰新的语义。 一,语境使多种意义单一化。 多义词的存在为什么不会造成意义表达的混乱呢?这是因为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多义词的义素义素只有一个起作用。所以,语境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④例如“打”是一个有很多义项的词,但是在“~铁”这样的语境中只适用”锻造这一义项。“打”的词义被单一化了。语境不仅可以把多义词变成单义词,而且可以把多义结构变成单义结构。从而消除歧义。例如,“鸡不吃了了”这个句子,如果没有相应的语境对它进行意义限制,它就有歧义。如果给它不同的间接语境,例如在吃饭的场合说,就只有一种意思了。也可以通过直接语境限制,例如:“鸡不吃了,不要再喂它了。”“鸡不吃了,我们吃点别的吧。” 二,语境可以使概括意义具体化。 如果是单一的意义,那么语境还可以使这个有概括性的单一具体化意义。例如“蛇”是一种爬行动物,身体圆而细长,有鳞,没有四肢。这个意义很抽象。当一个人在草地里行走,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仅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 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 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又如: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将“猫头鹰”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不吉利之鸟,在这点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文化内涵,但除此,在英语中owl还有“精明”、“神情严肃的人”等文化意义。汉语中“叔叔”是指父亲的弟弟或比父亲年轻的长辈,在英语文化里面,sister, uncle, aunt,brother,grandpa等词所指的关系是一种有某种血源的亲戚关系,可在汉语文化里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也可能会用到这些词,如这样的句子:“孩子不哭,警察叔叔给你讲故事。” ,某个英雄牺牲了,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句子“……,一路走好,叔叔阿姨来送你。” 在这些句子里的“叔叔” “阿姨”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等同于英语的“uncle”, “aunt”。 2.文化意义完全不同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有共同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却完全不同。如英汉词汇里表示颜色的词汇,虽然字面意义相同,然而其联想意义却很不同。如黄色、黑色。在汉文化中,因为黄音同皇,在中国古代黄色被视为尊贵的颜色,“黄榜”(im-perial edict),“黄 1

理解词语的意思

第一课——理解词语的意思 1.学会查字典法、联系上下文法、分解组合法、换此法、词义隐身法等五种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准确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从而理解句意、文意。 下面这段话中有很多的“意思”,你都理解他们的意思吗? “意思”真有意思 丁丁:你这人真有意思,怎么到现在才来? 冬冬:刚才我看见天有下雨的意思,所以晚来了一会儿,对不起! 丁丁:说句“对不起”就行了?你得意思意思。 冬冬:你怎么好意思?我不就晚来了一会吗?你说这话就没意思了。 丁丁:我的意思你还不明白?不过让你来点小意思罢了。 冬冬:那我请你看电影《有意思的小熊》。 丁丁:噢,这部电影讲什么意思? 冬冬:不好意思,我也没看过这部电影。 提示:“真有意思”中得“意思”是情趣、趣味的含义,“真有意思”就是真有趣;“有下雨的意思”中的“意思”是某种趋向或苗头的含义,“有下雨的意思”就是有下雨的迹象;“意思意思”中的“意思”中的“意思”是表示一点心意的含义,“意思意思”就是答谢他人;“好意思”表示讽刺;“没有意思”是没趣;“我的意思”中的“意思”表示意见、愿望,是“我的想法”的含义;“小意思”是表示没问题或不成问题;“什么意思”是表示疑惑;“不好意思”是婉转地表示歉意。 聪明的同学,一个“意思”竟然有这么多的含义,很有意思吧?你还知道“意思”的其他含义吗? 文章是有一个个句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句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要想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就得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读懂每一句话。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怎么样理解词语的意思。 1.查字典法 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得意思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这个词的几种意思哪种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所以,查字典是理解词义很好的方法。我们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要多查一查字典或词典。 用查字典法理解词语要注意把解释的词条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中去,这样才能知道词语的准确含义。 例如“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中的“素”子是个难理解的词语,我们通过查字典可以知道“素”有一下几种解释:①本色、白色;②本来的、原有的;③颜色单纯、不华丽;④平

词汇学论文语境与词汇意义OnContextandMeaning

On Context and Meaning 12级英语D班,赖惠珊,NO.12 Linguists have classified contex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for different aims. For example, context may be classified into broad and narrow ones according to their scopes; notional and situational ones according to their content; emotional and rational ones according to their emotions; implicit and explicit ones according to expressing forms, etc. However, the most widely used way is to draw a distinction between two major types:linguistic context and non-linguistic context, which can be illustrated as the following. There are two Types of context. 1)Linguistic context It refers to all the words that go before or come after the word in question. 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lingustic context. A. Lexical context refers to the words, clauses, sentences in which a particular word appears or combined with a given polysemous word. For example, ‘a white paper’ means government document; ‘a term paper’ means essay writtten at the end of the term; ‘today’s paper’ means newspaper. B. Grammatical context: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 the context detemines various individual meanings of a polysemous word. Take some example, ‘become+pronoun/n (used as objecct), meaning ‘suit,befit’ ; ‘become+of, meaning happen to, often in a bad way’ Such meaning are sometimes described as grammatically bound meanings.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context alone, however, although indicative of differences in the meanings of a word in various structures, is not sufficient to indicate all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given wor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hich show that get has different meanings in the same pattern ‘get+n’. “I don’t get your point” , “I’ll get him on that point” , “she really gets me when she says these foolish thing”. The above examples show that th e meaning of a word often has to be determined by the lexical and the grammatical contexts combined. C. Verbal context in its broad sense: maybe an entire passage, or even an entire book, and in some cases even the entire social or cultural setting. 2)Extra-linguistic context It is also called non-linguistic context, which includes people, place, time, relevant objects, background knowledge etc. Contex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word meaning,especially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s of polysemic words. No matter how many denotative meanings a word may have,generally there will be no risk of mis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when it occurs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The vital role of context in determination of word meaning. The impact of context on word meaning can be see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Elimination of ambiguity Ambiguity often arises due to polysemy and homonymy. When a word with multiple meanings is used in an inadequate context, it creates ambiguity.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