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第十课 第二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 第十课 第二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后知能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2015-2016学年高中政治第十课第二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一、选择题

作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关村一直未曾停下先行先试的脚步,联想从创立到实现100亿销售额用了15年,百度用了12年,小米用了不到3年;第一批100家企业上市用了20年,新增加的100家用了不到4年。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科技创新( )

A.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B.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对象

【解析】从“联想、百度”的事例可以看出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2.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原因在于( )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是社会发展动力的原因,依据教材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虽然近代以来我们落伍了,但是中华民族依然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之一。”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无条件的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题干强调了创新的作用,①符合题意;中华民族虽然近代以来落伍,但仍然是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的民族

1

之一,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正确。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但不是无条件的,②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B

4.上海内环早已成为“塞车”的代名词,高架式设计破坏城市景观问题也日渐突出。为避免“上海教训”,无锡内环“基本确保双向6车道”坚持“避高就低”,建造下穿式快速路,设计地下双层立交隧道……这说明( )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B.创新更新了人类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D.辩证否定的实质就在于否定自己

【解析】无锡内环建设吸取“上海教训”,进行了创新,A项符合题意。B、C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故D项错误。

【答案】 A

5.“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就不会有焕然一新的面貌;如果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可能会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如果没有邓小平理论,今天的中国也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这段话说明了理论创新( )

A.能够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决定着实践的发展

C.是领袖人物的事情,一般人望尘莫及

D.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解析】本题考查理论创新的重要性,D项正确。A项表述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理论只能反作用于实践而不能决定实践的发展,故B项错误;C项观点错误。

【答案】 D

6.针对当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大连市教育局正式颁布“不准搬用小学教材”等6项禁令,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坚决予以遏制。这表明( )

A.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

2

B.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关键性因素

C.系统和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解析】本题反映的是创新要符合实际,幼儿园“小学化”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故选D。

【答案】 D

7.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自贸区的重大意义在于,是讲制度创新,而不讲政策优惠。下列对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创新是对真理的否定和超越②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④创新就是扬弃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创新的含义及重要性的理解,②③符合题意。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和超越,所以①错误。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④把辩证否定观的实质与要求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答案】 B

8.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重视创新,不断推动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促进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关于创新的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④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以发展低碳经济为背景来考查创新的意义。①②③④均是对创新意义的准确表述,故答案选D。

【答案】 D

9.“威客”是英文Witkey(wit智慧,key钥匙)的音译。目前,“威客”主要通过在网上提供创意、标志设计等各类智慧点子和知识产品,来为客户服务并以此获利。“威客”提供智慧点子获利的内在原因有( )

①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②创造性思维能发现并解决问题③正确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④正确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3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威客”提供智慧点子获利,体现了创新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否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故错误。

【答案】 D

10.爱因斯坦说: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科学技术( )

A.推动生产力的改革

B.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C.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D.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解析】科学对人的教育作用,首先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引起思维方式的变化而实现的。故答案选B。

【答案】 B

1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基础。我们可以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包括(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③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③观点错误,①②④均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

【答案】 B

1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之所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是因为( )

4

A.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

B.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C.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

D.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解析】材料强调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体现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

A、B、D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在主持大会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创新成果。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青年学生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创新。

【答案】①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以及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进行创新。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4.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1)结合所学的辩证法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从哲学角度思考,我国青少年一代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5

【解析】第(1)问考查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涉及知识点主要有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的社会作用等;第(2)问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设问上看,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因此可以从能够培养、促进创新意识的角度来搜索考查的知识点。

【答案】(1)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只有提倡不断创新,扶持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新生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②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③创新对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作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②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认识,培养创新意识。③按客观规律办事,正确而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④防止孤立、静止、片面的倾向,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6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1.思想上不够重视。一直以来,人们对高中教学的观点就停留在高分、考大学的概念里。这样传统的思想观点不能从根本达到高中教学的总 体目标。通过高中课程改革,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和核心 理念有八项:(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从教 学思想上正视高中教学的内容。(2)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 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教学模式始终保持 不变,课本内容多年不变。新课改的要求不但是要改变教学模式,而 是要重新树立课程教学观点。(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 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传统教育当中,师生的关系是上下级,服从关系,但是,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和学生应该保持平等关系。(4)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新课 改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点,重视素质教育,不能将 成绩视为唯一的考核标准。(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 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教学应该摆正态度,不是为了高分 名校,而是为了整体提升国民素质,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6)改 变课程评价过度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课程改革不能停留在表 面上,应该落实到具体,在课程改革的路程上,不能因为受到防碍就 停止,批判中继承,继承中创新,这才是新课改的目标。(8)回归生 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生活才是最大的课堂,一切都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该回归于生活。课程教学虽然是丰富人们的知识,以高 分考取名校,但是,知识本身不应该脱离生活。 2.教学方式单一。高中新课改要求开放课程观点,但是,当前几乎所 有人都会想到这样的课程只能是说教。老师在讲台上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百无聊赖,更有甚者会出现睡到一片的现象。单一的课堂 说教几乎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老师将纯理论性的知识直接向 学生输出,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高中课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说课稿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教材分析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唯物辩证法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作为世界观,它将一个生生不息的永恒运动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作为方法论,则要求我们用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在此意义上,本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而本框题则是分析方法论要求的意义,是对上一框创新意识的一个升华。学习本框对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具有很重要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创新的作用 确立的依据:只有掌握了创新的作用,才会自觉培养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 2).教学难点: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确立的依据: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和把握。 二、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

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识记掌握创新在民族进步中的作用 ⑵理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⑶运用结合实例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创新而努力的观念,为民族进步而创新2、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①合作探究法②多媒体教学法③讨论法 确立依据:根据新课改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2)学法 ①案例分析法②合作学习法③知识迁移法 确立依据: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交流、多分析,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活跃中领会本节课重、难点。三、教学过程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001]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政治教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 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课程设计思想。 2.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3.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4.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蕴涵的课程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眉山中心叶长茂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的,创新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有创新意识的人总是能够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培养创新呢?我的体会是: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顺其童心,投其所好,”把知识发生的背景置于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境之中,从而引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愿望,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求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探究性问题的情境,激发儿童创新动机。 二、诱发兴趣,发散思维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不仅需要以知识和智能为基础,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创造兴趣对创造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紧抓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诱发创造兴趣。如教学《新型玻璃》一课,可把它改编为:“新型玻璃自我介绍现场会,”让学生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新型玻璃,用拟人的手法介绍其特点与用途。可变枯燥、生疏的科学知识为亲切、生动的交谈。这种教法对教材略作改动,便有利于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他们的创新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挖掘。这时,小小的头脑里闪出了一朵朵思维的火花:“我叫吃音玻璃,有消除空气中的‘隐身人’--噪音的能力……”当学生介绍完课文中的 5 种新型玻璃,教师话锋一转:“科学家真有办法,为人类创造了多么好的玻璃。同学们,你们愿意争当小小发明家吗?”引导学生设计想象出更新、更妙的玻璃。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学生凭借用知识和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产生了奇特、新颖的想法。如针对科索沃战争,他们想设计一种“隐身玻璃”,让我国使馆免遭导弹侵袭;针对台湾大地震,又想设计一种“防震玻璃”,让高楼大厦不致倒塌……这样的语文课,已经由一般性的语文学习和训练转变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上来。 三、体验情境,深化思维 小学语文课本为儿童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时,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验作品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的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有的文章作者匠心独到,在课文内容中安排“矛盾”之笔,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矛盾之处,在对立统一中解决矛盾,启发想象,悟出道理所在,提高道德认识。如《登山》这一课,重点写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教学时只有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小路的“险”才能充分认识列宁坚持走这条险路的勇气和魄力,因而教学前除了将课文插图放大或录像引导学生直观感受险境外,精心设计模拟危险路段的木制教具,让学生尝试、体验感受小路的险峻后趋势揭示矛盾:列宁明知路险,一失足就会掉进万丈深渊,为什么两次坚

高中思想政治_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根源。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2、理解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3、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文化创新的主体。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实例,体会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树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进行文化创新,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导入新课】展示泥人张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亮相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典型作品。 师:大家知道刚才展示的民间艺术是什么吗?生:泥塑。 师:对,是泥塑。说起泥塑,中国最有名的就是天津泥人张了。天津泥人张始于清朝末年,其创始人叫张明山,因此得名泥人张。泥人张传承道路上有两次亮相引人注目,一次是1963年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亮相,这一民间奇葩由小作坊走向了大社会,当时轰动了整个华夏。50年后泥人张又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亮相,其带有时代气息的中国梦等作品轰动了整个世界。泥人张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艺术佳作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进行了文化创新。这节课我们就以小见大,从“小泥人”的前世今生看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讲授新课】

过渡:首先我们一起进入【小泥人—大故事】板块 【小泥人—大故事】 前世命运多舛:泥人张起始于清朝道光年间,创始人是张明山,他创作的作品蜚声海内外。但到了上世纪40年代末,由于战祸饥荒,泥人张家族生计陷入困境,又由于人们认为这是雕虫小计的偏见,泥人张技艺几乎到了濒于失传、难以为继的境地。 今生绽放异彩:泥人张传承者们在原有基础上又不断开拓创作思维,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创作出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艺术作品,将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推向了世界,作品《邓小平接见吴作栋》被新加坡国家收藏,作品《玛格丽特二世女王》被丹麦王室收藏并收到女王感谢信…… 自主探究:泥人张“今生”之所以“绽放异彩”说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什么? 生:结合材料回答出泥人张“今生”之所以“绽放异彩”说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师:总结: 一、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二、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过渡:我们继续小泥人的故事---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 身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泥人张传承人傅长圣从不愿空谈创作,他直面经济时代艺术发展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啊!工作室每年春季都要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百姓的生活中去,像农村、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用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

创新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体现,读写算.doc

创新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体现,读写 算, 《读写算》 :杨建臣 摘要:创新教育作为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分析与研究。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对创新教育的几点看法:注重教师、学生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初中政治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政治教学创新教育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如今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向的改革中,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内容被推广开来。创新教育作为新课标下初中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分析与研究。本人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对创新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作为创新教育工作的主体之一,其本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决定了创新教育效果的好坏。 (一)教师的创新意识的培养阶段。创新意识是创新的首要的条件,创新教育作为初中政治教学的重点内容。作为政治教

学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创新的意识。对于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应该从两方面着手: 1、教育部门以及教育机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以及评价。教师作为作为教育工作的直接实施人员,其个人能力决定了教育成果的高低,更关系着受其教育青少年的学习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前途。教育部门以及教育机构应当发挥其管理教育和控制教育的实际作用。加强对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的培训,让教师能够不断的学习与进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增强对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的认识与学习。 2初中政治教师应该以创新的眼光来对待教学工作,并不断地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创新与学习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过程,没有学习创新也将没有基础也会变得没有方向无从下手。想要做好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工以创新的眼光来对待教学工作,不断的在教学过程中施行新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从另一方面来讲,想要在教学中实现不断地创新就需要我们的政治教师不断的进行自我学习。 (二)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阶段。创新的能力才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才能使教师完成教学上的不断创新,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力培养,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过程中也开始广泛的使用计算机以及多媒体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政治知识和政治现象。因此,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力培养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拥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才是最具发展力的民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回顾几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历程,追求片面升学效率的“应试”教育已越来越行不通了。教育要改革,尤其是英语教育要改革,已经是迫切的要求,如何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把创新性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紧密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摆在广大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新课题。针对此现状,在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学科的整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在整合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目前,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英语环境的普遍缺乏,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高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等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我们认为,只有创新才有出路。研究创新教育,就是要开展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的教育实践。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封闭型教育走向开放性教育,从传统型教育走向创新性教育,从家长式教育转向民主式教育,从传授式走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的教育。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初中英语教学难题提供了可能,因为它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丰富和立体化的英语教学环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潜能,它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接触英语常识及其背景等。
然而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各地各学校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有的学校为了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花巨资购置昂贵的设备,但缺少适宜的软件支持和能够熟练整合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师资队伍,从而使设备形同虚设。还有的学校老师则过分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听课中就发现了这种现象,整个课堂上得是生动活泼,屏幕上展示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老师却没有进行有效地控制和演示,结果是学生觉得这节课很好玩,却没有学到什么实际的东西,这就违背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根本宗旨。我们认为在初中英语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信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旧观念,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二、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可以让学习时间更加灵活,效率更高
根据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阶段英语课时为每周四至五个课时,这对于一个学生完全陌生的学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需要做大量的语言练习和操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要想进行这种反复的技能训练是很难做到的。而通过多媒体,在知识的呈现、环境的设置上,都更加方便、容易,教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不同形式的练习和表演,更为重要的是多媒体创设的情景就像一部电影一样,学生会记在脑子里,从而进行自我练习。
(二)多媒体提供了真实纯正的英语语音环境
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语言环境,学生很难获得大量而规范的语言输入,因此难以掌握正确的发音和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个不足。通过下载一些纯正的语音材料,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地道的英语发音,同时学生也可以很便捷地矫正自己的错误发音。
(三)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本知识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
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都碰到过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有些课文知识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就是勉强表达出来了,学生也感到很难理解,在这点上,多媒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如在解释单词时,可以运用网络资源,用图画或动作表现出来,学生学习起来即简

(完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纪亚宁 通过学习关于教学反思的课程,我认为任何一个教师,不论其教学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着其现实的意义。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中政治的学法就是以背为主,其实这是对政治课的极大不公,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际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能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自身本领。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本次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的基本理念与追求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实践,更新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符合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 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许多看似浅鲜明白的道理,学生不能真正体会。教师可以用恰当的“效果”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使他们于“无疑”处生“疑问”,发生新奇感和探求感,使思想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当然,教师的“效果”要提得准确,有一定的难度,又能使学生感兴味。例如讲到《政治知识》中“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在的权益”时,提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能否答应信教”的效果;当讲到“我国经济树立碰到资金困难的效果”时,引出“能否靠多发行人民币来处置”的疑问,学生在剖析中有分歧,但教师停止引导,便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同时,要想改变对政治课的以”背”为主的误区,作为政治教师还必须在政治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老师教学要有激情,只有有了激情的老师,才能有生活的课堂。老师必须有亲和力。教学不拘泥教材。更应该高于教材。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采取多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敢于创新,敢于尝试,不怕失败。 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味和教学质量。如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响、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在视觉、听觉上发生一定的

民族创新精神

1.民族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民族创新精神是一个特定的文化概念,不同于一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生成、发展演化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民族生存哲学,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生存和延续的灵魂,亦称民族意识;而民族创新精神则专指民族精神中积极追求真理,不惧邪恶,求真、求善、求美、求新的精神气质。民族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中的最优秀品质,是表征民族文化活性的关键特征。同样,民族创新精神强,就说明这一民族朝气蓬勃,文化运行健康,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发挥良好。民族创新精神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民族历史感强,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有高度历史责任感的民族,自觉把民族的兴衰作为个人及团体的当然责任,对民族未来既充满希望又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表现为对国家、对民族生存与发展怀有高度责任感的一种深层次的高尚情操;具有这种忧患意识的人,能自觉地把民族和国家的尊严置于个人荣辱之上,把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能为维护民族荣誉而积极工作,有很强的献身精神;具有这种忧患意识的人能从民族大计出发,胸襟开阔,放眼世界未来,勇于冲破旧思想,放弃自我和蝇头小利,有求新、求实、求善的大无畏气概。历史上,凡是民族忧患意识强的民族,创新性度都很高,发明、发现以及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数量也多。这是民族创新精神的首要特征。 第二,民族成就感强,有强烈的创新心态。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都普遍具有高度的成就价值取向,自觉把创新作为个人发展和实现自我的必要手段。整个社会充满人人好学、力争上游、追求成就的氛围,表现出对创新、对发明、发现以及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强烈的趋同心态。这种创新心态是民族成就感的集中表现,也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源泉。许多现代化学者都把"成就取向"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可见,民族成就感是表征民族精神面貌的关键特征。 第三,民族理性强,有强烈的科技兴国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具有高度的民族理性,自觉客观地审视民族的发展历史和科学走向,有强烈的振兴科技意识。全民族尊重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发展科技蔚然成风,并且已内化为民族的基本性格和价值取向。既制定了完善的科技发展政策,鼓励发明创造,又大力投资科技事业,建立多元多级的发展科技体系。更重要的是,不仅大力发展科技,深入民心,科技兴国成为国策,而且国家建立起科学的决策体系,崇尚理性,注重社会功效,在职业成就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关系,民族自主性强。 第四,民族教育水平高,有强烈的办教兴邦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必然是现代教育水平高、教育创新倾向强、办教兴邦意识贯穿于全民族教育行为之中,具有很强的民族现代教育意识。一是民众有良好的教育心态,把教育作为人生的根本需要;二是实现了教育的现代转型,国家注重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办教兴邦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三是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培养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人才;四是建立起系统的科技教育体系,培养出各层次的科技人才,民众具有较高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五是公民道德教育水平高,遵纪守法,敬业爱业,社会安定。 第五,民族文化创新强,有强烈的文化再塑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其民族文化中创新频仍,各种发明、发现很多,并且积极不懈地引进外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想、新思维和新方法等;其民族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世界性特征,思想开放,开明开化,有胸怀世界、放眼全球之大度,也有积极进取、敢立世界先进之林之壮志;其民族意识中具有很强的反思特征,善于对传统进行理性批判,检讨梳理,把传统与当代及未来联系起来,有重新阐释民族文化传统,对传统做出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3.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步复习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必修四) 知识点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被誉为“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突破了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新突破。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中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0多亿亩,增产粮食40多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 000多亿元。以上事例说明 A.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只要种植杂交水稻就能解决全世界的吃饭问题 C.中国通过推广杂交水稻实现了全面小康 D.科技的发展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2.下边名为《思变》的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创新可以使我们的事业不断成功 3.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__________,勇于__________。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 知识点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4.回顾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这说明 A.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 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5.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创新 B.先有理论创新,后有实践创新 C.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因素 D.理论创新无止境 6.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 __________的大发展,还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深刻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__________的先导。 知识点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7.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教学实践来实现: 一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并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撑起整个地球”。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支点呢?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和热情。教师以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在课堂中引导、鼓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学习的探索者,给他们提供表现思考、探索、创造的机会和舞台,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让他们享受自己思考的 成果,让课堂充满生机和灵气。 二是让阅读自学和讨论成为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拓宽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学生通过自学,自己先找问题,自己先解决。这个过程正是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过程。有人对学生之间的相互研讨学习有这样形象的说法:“两个人交换一个苹果,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两个人交换思想,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研讨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带着疑问展开讨论。 三是以开放性教学及现代教学手段为依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意识。当前开放的社会需要的是开放型、创新型的人才,课堂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实践广泛相结合,注重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相关知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与体验,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的 培养注入活力。 此外,还可通过声、光、电等有效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去加工信息实现自主学习与发展,使学生将原先很难或无法得到的直接经验,通过媒体作用而取得替代的感性经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创新 王勇 (重庆市万州武陵中学,重庆404006) 摘要:我国传统教学方式和内容已经应用多年,在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高中教学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近几年,虽然进行过一些改革,但是并没有对高中教学改革起到实质性作用。高中教学依旧是为了分数,为了大学名校。本文就高中政治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关键词:政治;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7-0044-02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现状 1.思想上不够重视。一直以来,人们对高中教学的观念就停留在高分、考大学的概念里。这样传统的思想观念不能从根本达到高中教学的总体目标。通过高中课程改革,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和核心理念有八项:(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从教学思想上正视高中教学的内容。(2 )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的教学模式始终保持不变,课本内容多年不变。新课改的要求不仅是要改变教学模式,而是要重新树立课程教学观念。(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传统教育当中,师生的关系是上下级,服从关系,但是,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和学生应该保持平等关系。(4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重视素质教育,不能将成绩视为唯一的考核标准。(5)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教学应该摆正态度,不是为了高分名校,而是为了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课程改革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应该落实到具体,在课程改革的路程上,不能因为受到阻碍就停止,批判中继承,继承中创新,这才是新课改的目标。(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生活才是最大的课堂,一切都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应该回归于生活。课程教学虽然是丰富人们的知识,以高分考取名校,但是,知识本身不应该脱离生活。 2. 教学方式单一。高中新课改要求开放课程观念,但是,目前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这样的课程只能是说教。老师在讲台上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百无聊赖,更有甚者会出现睡到一片的现象。单一的课堂说教几乎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老师将纯理论性的知识直接向学生输出,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高中课堂教学本身就枯燥乏味,一切为了成绩、一切为了高考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么内容枯燥乏味,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要么内容雷同,几年都不进行及时更新,和社会发展处于脱节状态。 3.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存在冲突。高中新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除了必要的考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还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

高二政治试题【含解析】: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新人教版必修4)

前言: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选择题 1.从前,有一家农户种出了一只大葫芦。这么大的葫芦,做什么用呢?用来装酒水,恐怕会绽裂;如果把它锯成两半,用来做舀水的瓢,又没有这么大的缸。农户左右为难。一位哲学家听说这件事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把水放在葫芦的外面,让葫芦放在水上当舟用,这不是很好吗?这告诉我们( )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政治教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 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课程设计思想。 2.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3.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4.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科学合理地设计与实施课程。

新课程初中政治课堂创新教学策略与研究

新课程初中政治课堂创新教学策略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4-08-13T09:30:22.450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5月总第153期供稿作者:崔艳 [导读] 学生为主,实践第一;全面系统,突出重点;灵活方法,讲究实效”的复习策略,供同仁们商榷。 崔艳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056008 摘要:新课程政治课堂复习就是要把庞杂的内容梳理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重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上;在此基础上,再将重点、要点扩展开来,做到“纲举目张”、系统复习、突出重点。作者简单地探讨了初中政治的复习教学。 关键词:初中政治复习措施策略研究 有效的复习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获得理想的“即时效应”。对于初中的政治复习,笔者想提出“整体把握,分层要求;学生为主,实践第一;全面系统,突出重点;灵活方法,讲究实效”的复习策略,供同仁们商榷。 一、初中政治的复习技巧 1.抓基础。新课程,政治中考命题尽管愈来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若胸中无数,能力从何谈起?因为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这就要求在复习中首先要注重让学生熟读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其含义,能复述其主要内容,并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它们在教材中的位置,为考试时翻阅教材作好准备;并且要把一个个的基本概念、原理经过归纳、综合、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点、线、面结合,在了解基本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系实际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因为考试往往是“题在课外,理在书内”,所以对基本理论要做到“加深理解,重在运用”,这样才能全面而系统地认识和分析问题。当然,对基础的复习要抓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重点,切忌知识“泛滥”。 2.抓综合。夯实基础知识,仅仅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储备和必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将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加工制作,形成系统化的综合性知识,深刻领会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才有可能运用综合性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备考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跨越式地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认识环境问题,既要分析我国初级阶段的环境形势,又要分析依法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此外,在训练中,也应训练相关的题目。如:学习了初二、初三思想政治课,请你总结一下,应增强哪些思想意识?请从初二、初三课本中找出三处人与自然关系的句子,并谈谈我们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样体现了贯通原则,提高了学生的贯通能力。 3.抓热点。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的问题是政治命题的一贯原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非选择题全部取材于时政热点,这就启示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例如近几年我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注食品安全;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抓好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推进建设和谐世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北京奥运;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和“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社会、建立“热点知识库”,并且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这些热门话题,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二、初中政治复习原则 1.多指导,教给方法,严格规范,提高练习讲评的有效性。多指导包括复习内容的指导、课堂活动的指导、知识点归类自学指导、学生的分层指导、解题方法规范性指导等。讲评中的指导宜放在每节课、每单元或每次综合练习后,根据批改情况,结合具体题目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只有多反复、常指导、教给方法,才能使全体学生解题较好地符合规范要求。光讲不练不行,练而不评更不行,讲是帮助学生理解各知识点、把握知识线从而升华到懂得一个知识面。练是测试学生对所讲内容巩固、理解、运用的一种有效手段,评是连结讲和练的重要纽带,它不只是针对练中不足或讲中不足或是知识重点、难点的再次强调,同时还是教给学生学法的有效手段。 2.学生为主,实践第一。素质教育呼吁要让学生主动发展。主动发展就是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应如此,复习更应如此。要做到这一点,政治复习课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悟,放手让学生自己评。因为“复习”就是再学习,“再学习”还得靠学生自己。而教师在复习中要做好“四者”:设计者,即把每一次提供给学生练的内容选择编制好;组织者,即把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活动严密地控制好;指导者,即学生在练的过程中遇到了难理解的问题,教师予以点拨开窍;检测者,即每一次练习过后,都进行小结反馈,强调过关。 3.灵活方法,讲究实效。复习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温故知新、查漏补缺上,尽管也要考虑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比起新授课来,则有更大的灵活性。1.强调综合。(1)知识块之间的综合。(2)知识块内部之间的综合。2.注意延伸。有些知识块的复习可以“温故”,只要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按要求掌握即可,有些知识块则不行,而要适当地选编补充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练习,以看他到底掌握没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