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一、引言

作为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我们的定位就是会展服务。众所周知,会展业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为一体,兼具信息咨询、招商引资、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业贸易、旅游服务等多功能的一种新兴产业。通过会展活动,能带动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展旅游正是在会议、展览、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举办的前提下,延伸到旅游业的产物。而作为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在如此大的行业里面,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如何给自己的会展职业之路有一个全面的规划呢?

二、会展行业目前的人才需求趋势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全国100多万人会展从业人员中,约15万人从事经营策划的各级管理,高级会展策划人才数量很少。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年举办展会数量已达300多个,主营会展的企业511家,具有主办国际会展资格的企业24家,展馆总面积近17万平方米。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会展高级管理人才的不足:有经验的高级项目经理不足50人,复合型人才不到100个。上海现有会展运营管理、广告和物流等人才仅能满足1/3的市场需要。按上海200家会展公司及会展服务公司的保守估计,今后5年需要会展人才2500人;上海150多家三星级以上饭店需要会展人才1200多人。我国今后3年内,会展市场需要从业人员200万人,需要高级会展管理人员50万人左右,而且每年要以20%的速度递增。到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后及期间的国际国内各种会议、论坛、展览、展销等,需要从业人员300万人以上。①

从这些数据看来,会展行业真正缺乏的是专业高端人才,而作为我们以专科起点进入会展行业的毕业生来说,又该怎么样定位自己的职业之路呢?

通过会展活动,能带动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展旅游正是在会议、展览、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举办的前提下,延伸到旅游业的产物。于是就有了另一个旅游的细分市场:会展旅游市场。作为旅游科班出身的毕业生,这无疑是极好的行业切入点。

①陈明生《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专题报告》[N]2008.5.

三、会展旅游市场分析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②

会展旅游,国际上通称MICE(Meeting, Incentives, Conventions, Exhibitions)。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包括举办各种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等等。目前学术界对“会展旅游”的概念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的来说,只要旅游业涉及会展活动,其所有行为就都属于会展旅游。从狭义的角度,将会展旅游界定为:为会议和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会场馆之外的、且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并从中获取一定收益的经济活动,我们所提倡的会展旅游不是让旅游企业去举办各种会议和展览,而是让旅游企业发挥行业功能优势,为会展的举行提供相应的服务。③即会展旅游是指借助举办的各种类型的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招商会、文化体育、科技交流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洽谈贸易,观光旅游,进行技术合作、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并带动交通、旅游、商贸等多项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会展与旅游

所以尽管会展业和旅游业是两个独立的产业部门,但是会展与旅游的相互介入是经济活动发展普遍联系的外在表征。会展业和旅游业同属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举办会展不仅使当地的展览馆、饭店、餐饮服52A1业受益,而且对相关的电信、交通、购物、旅游服务以及城市市政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事会展业是旅游有多元化战略之一,而会展业则可以利用旅游业提供的各种服务和资源,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而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会展旅游的目标客户他们拥有明显的特点:会展由于会议规格高,参会人员均是有较强消费能力的商务客人、较高文化素质客人,其消费档次、规模均比普通旅游者要高得多。同时,对于一般旅游团队或旅游者来说,若在旅游过程中恰逢举办会展,由于会展所带来的强烈的气氛,使其旅游情趣大增。会展旅游还具有时段不受气候和季节影响的特征,从而消除了观光旅游时段性明显的缺点。

②邓玲《会展旅游实务》[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0-11

③王保伦《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N]2002.6

(三)会展旅游的性质

首先,应该指出中国会展旅游是一种新型的主题式专项旅游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2001年上海APEC国际会议”等,主题鲜明、市场营销目标客户明确。会展行业的市场行为是以某个会展项目的举办为特征,活动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而专项旅游产品通常具有专业性强,行业相关性强两大特点,与普通旅游产品相比,利润更高,但市场竞争程度也更高,市场规模和范围很有限。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刚曾经把会展旅游和滑雪,游船,沙漠,生态,工业,森林等旅游并称为专项旅游产品。其产品资源,产品开发以及产品供应链、产品营销的方式及其使用产品的客户都有别于休闲、渡假等传统旅游产品。

历史上,12公里,以外的拉夫巴罗出席“禁酒大会”,这不仅标志了世界近代旅游业诞生的一件大事,同时也表明了会展旅游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史,应当属于非常成熟的旅游产品。而我国2001年国务院第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中指出,“积极探索休闲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型旅游方式”。其中的会展旅游是针对我国当前旅游业的市场产品消费行为而提出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会展旅游产品新概念。④

可见,就我国现阶段旅游业而言,中国会展旅游是一种主题式专项旅游产品。

四、会展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会展人才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知识结构要全面,对多种学科知识能融会贯通;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如文学素养、美学常识、心理学常识;不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策划、组织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还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宣传推介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除此之外,会展从业人员还应具有创新意识、服务意识。⑤

会展与现代经济的密切关联决定了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适应会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会展人才培养的定位上,要有战略眼光,正确区分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

④邓玲《会展旅游实务》[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30-31

⑤任国岩骆小欢《会展组织与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0-82

(一)会展人才结构

有人把会展人才培养分为3个层次:核心人才、辅助型人才、支持型人才。核心人才主要是指策划、现场管理人才,这部分人是会展业的专业组织人才,要懂策划、具备较强的组织运营能力,对会展市场有宏观把握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支撑型人才主要包括广告、设计、招商招展等人才,专业性较强;辅助型人才则包括翻译、会务接待、搭建、物流等方面的人才。据调查,目前我国会展业急缺核心人才。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专业人才构成层次,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定位。

(二)行业发展趋势

对于中国会展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此前强调,将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会展业的国际化水平。而姜增伟副部长则进一步表示,实施会展业品牌战略是提高我国会展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商务部将借鉴会展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力争到2010年培育10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牌展会。目前各地的会展相关部门都在关注会展的国际化这一问题,中国会展业正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会展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声势浩大,发展滞后”的扭曲局面。就总体水平看,我国会展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化素质距离国际化会展规范运作要求相去甚远。要想尽快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引进国外先进的会展发展模式,早日与国际并轨,迅速提升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水平。在培养会展人才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到这一点。进行合理的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将国外先进展会在思路、做法、流程和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借鉴过来,渗透进教学内容中,进行会展专业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合理交融。⑥

五、中国会展行业的专业化趋势

“只有实现专业化才能突出个性,才能扩大规模,才能形成品牌”已成为国内会展界的共识。专业化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国内会展界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一是展会内容的专题化。展会必须有明确的主题定位,否则就吸引不了特定的参展商和观众,国内绝大多数展会主办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目前,在全国每年举办的1300多个展览会中,有75%以上是专

⑥司晓辉《关于会展人才教育的几点思考》[N]2005.

业性的。以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大连为例,1996年全市专业展览会只占展会总数的48%,而到了1999年便上升为80%。二是场馆功能的主导化。除了会议或展览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外,场馆也应该有比较清晰的主导功能定位。在会展发达国家,一些国际性的品牌展会总是固定在某个或几个场馆举行,这样既便于会展公司和场馆拥有者之间开展长期合作,又有利于培育会展品牌,我国会展企业应吸取其中的成功经验。三是活动组织的专业化。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尤其是与国际会展市场的进一步接轨,国内会展业必将在展会策划、整体促销、场馆布置、配套服务等方面走上一个新台阶,各类专业会展人才也会越来越多,组展过程将呈现出专业化、高水平的特点。⑦

活动组织的专业化,尤其是强调配套服务方面专业化这一点上,必将引起会展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结构的变化。从事相关服务行业的人员需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对于旅游系会展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说是很具有竞争优势的,兼具两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可以让这个专业的毕业生更能适应和胜任未来的会展职场新变化和新工作。

六、正确的职业定位

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的统一,只有在了解自己和职业的基础上才能够给自己做准确定位。检视个人特质(一)欲望(Desires)) (做事的能力)在此人生阶段,你究竟要什么?(二)能力(Ability) 你擅长什么?(一般技术以及特别技术)(三)性格特质(气质、性质)(Temperament) (气质、性质)你是什么类型的人?在何种情况下有最佳表现?(四)资产(Assets) (有形与无形)你有什么比别人占优势的地方?

每个人群都需要定位,其目的是保证自己持续地发展。但是各个群体定位的重点不同:定位重点在于澄清自己有什么。过高或者过低估价自己,过于看重自己的文凭,或者看重自己的成绩,有的过于低估自己身上的潜质,所以,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定位准确。在大多数情况下,正确的思路是,做你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做你喜欢做的事。

七、初级会展职业分析

⑦沈丹阳《中国展览概述》[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50-53

进入会展行业究竟有怎样的工作要求,下面我就以招展览销售为例进行简单的陈述。

招展览销售:即展会或会议的展位销售,也就是邀请和展会(或会议)主题相关的企业参展,主要是电话联系,当然,附近的客户也需要登门拜访的(如果客户允许或需要的话),同时配合传真、邮件或网络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形式邀请企业参展。

首先,参观者大都是自发性来的,很可能是你的同行,但其参观展览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是进行新产品调研或采购新产品,有些是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参展前,不仅要准备好公司及产品样本等,而且要熟知产品和公司相关情况,充满自信地迎接来访者。

接待参观者时至关重要的是尽快摸清其意图,时间就是金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与一个根本对你的产品不感兴趣、不相干的人交谈上。在决定是否深入与其交谈前,要了解参观者的下述情况:

1、对何种产品感兴趣;

2、从事何种行业;

3、何种身份;

4、所属机构;

5、谁能决策;

6、姓名和地址。

在进行初步接触、确定参观者为潜在客户时,你就应该很在行地介绍你们公司的情况,别忘了在介绍中推销你的产品、宣传你的公司,尽可能把介绍与参观者的兴趣相结合。⑧

为给潜在客户留下你很懂行的印象,一定要确保能当即给他们提供下述情况:

1、宣传资料;

2、产品说明书;

3、生产和出口能力;

4、样品;

⑧谭红翔《会展策划实务》[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00-205

5、FOB和CIF价格;

6、尺寸和重量;

7、包装;

8、集装箱装箱量;

9、关税、税收;

10、装货期、代理及费用;

11、代理及进口条件。

参展之余,你还可以了解竞争对手的报价、收集资料、了解当地经济情况、研究别人的展品及展示方法,从而改进你的产品和报价,同时也为下一次参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八、论文答辩问题

1、会展行业目前的人才需求趋势是怎样的?

答: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全国100多万人会展从业人员中,约15万人从事经营策划的各级管理,高级会展策划人才数量很少。

我国今后3年内,会展市场需要从业人员200万人,需要高级会展管理人员50万人左右,而且每年要以20%的速度递增。从这些数据看来,会展行业真正缺乏的是专业高端人才,

通过会展活动,能带动巨大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会展旅游正是在会议、展览、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举办的前提下,延伸到旅游业的产物。于是就有了另一个旅游的细分市场:会展旅游市场。

作为旅游科班出身的毕业生,这无疑是极好的行业切入点。

2、会展行业人才结构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

答:有人把会展人才培养分为3个层次:核心人才、辅助型人才、支持型人才。核心人才主要是指策划、现场管理人才,这部分人是会展业的专业组织人才,要懂策划、具备较强的组织运营能力,对会展市场有宏观把握能力,并具有创新

精神;支撑型人才主要包括广告、设计、招商招展等人才,专业性较强;辅助型人才则包括翻译、会务接待、搭建、物流等方面的人才。据调查,目前我国会展业急缺核心人才。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结合市场需求以及专业人才构成层次,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定位。

2、会展人才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哪些方面?

答:会展人才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知识结构要全面,对多种学科知识能融会贯通;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如文学素养、美学常识、心理学常识;不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策划、组织管理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还要有沟通协调能力、宣传推介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除此之外,会展从业人员还应具有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致谢:

本文是由刘婧老师的指导而完成,非常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陈明生《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专题报告》[N]2008.5.

邓玲《会展旅游实务》[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10-11

王保伦《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N]2002.6

邓玲《会展旅游实务》[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 30-31

任国岩骆小欢《会展组织与管理》[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0-82

司晓辉《关于会展人才教育的几点思考》[N]2005.①

沈丹阳《中国展览概述》[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50-53

谭红翔《会展策划实务》[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200-20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