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尔雅 影视鉴赏 陈旭光 笔记

尔雅 影视鉴赏 陈旭光 笔记

第一集

影视概说: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影视是人类梦想的实现、身体的想象的延伸。“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电影的复杂性。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影视文化的负面性反省批判。

一、电影就是我们的生活。电影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内容

三、电影是现实的窗户、镜子、梦、寓言、神话、隐喻。

1.电影是现实的窗户:纪录电影、纪实风格的电影,折射隐喻现实。

里面的人为了亮,外面的人为了能窥看。纪实电影:贾占岢导演《Xiaowu\三峡》社会活化石《蜗居、裸婚时代》反映当下第二集

电影是一面镜子个人获得个体独立意识

电影就是我们心灵的一面镜子,现实的人生与电影里的相比较

《阳光灿烂的日子》照镜子看电影就是照镜子,将自身与电影相比较

《刘三姐》扮演者是黄婉秋,当年大家都觉得很漂亮,其实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女性打扮问题

电影是一个梦或神话。是白日梦:你与荧幕若即若连

《淘金记》发财梦《阿甘正传》《甲方乙方》角色替代,替代意识

电影是一个寓言:电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另外还有一层隐喻

好莱坞一般不讲深刻的东西,寓言

电影是镜子:照射,折射(生活的哈哈镜)一种自我宣泄

影视创造我们的生活,也扭曲我们的生活

王尔德:不是艺术模仿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钱伯斯:我们每天穿梭在广告和报纸、摄影和杂志、电影和电视的视觉世界中,这个视觉帝国因其影响和塑造我们生活的历力量而受到了批判。……各种形象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断地从电影、时装、杂志和广告和电视中选择形象;它们代表了现实,并成为现实,成为经验的符号和自我的符号。

波德里亚影像与现实四种关系:1.影响是现实的反映。2.影像掩盖和篡改现实3.影响掩盖真实的不在场。4.影响与真实没有任何关系,是自己的“仿像”。

《摇尾狗》美国总统信任危机,假手法

《西蒙尼\虚拟一号》

第三课

第二

电影是人类梦想的现实、身体的延伸。

角色的替代、欲望和潜意识的宣泄、自我的折射。

电影是人类想象的延伸,全部。其它延伸都是局部的。

是日常生活的陌生化。

好莱坞:奇观化法则票价要值得看生活之外的东西

例如:谍战剧

希区柯克(悬念大师):我要给观众不无裨益的惊吓。文明的保护性太强了,文明连起鸡皮疙瘩的本领都失去了。要想打破这种麻木,唤醒文明的道德平衡,就要使用人为的方法给人以惊吓。

第三

影像文化及其革命性意义

以电影为核心产生的影像文化不同于书本文化。

三段论式的思维,书写,印刷文明。理性文化。电影和电视的思维方式

第五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

【法】德吕克:我们是目睹一种不寻常的艺术,也许是唯一的现代艺术诞生的见证人,以为内它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电影是艺术但不是一般的艺术。爱森斯坦导演论证

当认为电影是艺术时,现在又说电影是产业。

形象性。表现性:表达作者的某些情感和想象。

电影艺术定位

1.艺术形象存在方式:时空综合元素(3D和4D)

2.艺术感知方式:视听综合艺术(感知存在)

3.艺术存在形态:动静综合艺术。大特写,慢慢动,快快动

艺术:实用的分类法

语言艺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电影剧本)

剧作家首先是小说家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书法。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

实用艺术:建筑、园林

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

表、导、美、摄、录还有声光电

艺术的坐标轴

艺术分类的角度

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

空间艺术:绘画、建筑、雕塑

时空综合艺术:戏剧、影视

《黄土地》张艺谋、陈凯歌

艺术感知方式: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

听觉艺术:音乐

想象艺术:文学

视听综合的想象艺术:戏剧、影视

艺术存在形态:

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

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

使用物质媒介或材料

造型艺术(包括绘画和雕刻)

音响艺术(音乐)

语言艺术

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审美关系

艺术的有“用”或“无用”

塑造形象的方式和艺术形象传播方式。分类各种艺术门类

或是折中、综合、超越

电影是一种艺术

电影有自己的语言方式

电影中的艺术文学:文学:情节设置,故事设置、人物结构、人物关系、对话、对话语言

情节、故事、人物、对话语言、抒情性《失恋33天》对话多,属于文化性东西王家卫的电影《……森林花样年华》

电影中的艺术戏剧:戏剧性冲突、结构、表演艺术

电影中的艺术美术:造型(场景)、色彩、构图、服装设计(技术化趋势)。

电影中的艺术音乐:有声源、无声源音乐、插曲、主题歌

电影中的艺术舞蹈:歌舞片、“武之舞”、王家卫、张艺谋电影中的某些片段或精神《英雄》甄子丹

全方位的欣赏情节紧张、小说、明星、音乐……

艺术角度:从电影有了自己的方式、语法、艺术创作

摄影机如自来水笔

蒙太奇、仰拍语言

法国电影理论家:只有摄影机成为自来水笔,电影才成为艺术

电影的负面性批判

大众文化、连环画、使人单面华、平均化

1.深度的丧失、平面化、单面化

电影是用来表现、想象的,但若思考人类文明,推算定律用电影是不行的。图象思维单面化,文字的思考有充裕的余地

2.媒体的强势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欺骗性、影像的虚假性等问题。

《摇尾狗》以假乱真,欺骗人《楚门的世界》虚假世界

3.过度的商业性导致的伦理道德底线丧失或娱乐化过度、历史过于虚无扭曲等问题。

《黄金甲、赤壁、风声……》

席勒(德国戏剧家)的辩证分析

“游戏冲动说”人生据来有两种冲动,一种是感性(视觉、听觉)冲动、理性(伦理道德、哲学)冲动

任何一种冲动若过度都会走向反面

游戏冲动缓和两种矛盾

人的理想状态:从“单面人”(马尔库塞)、“电视人”、“容器人(隐藏自己)”到“感官全面解放的人”(马克思)

第五集

艺术的诞生

艺术的序列电影是一门最新的艺术,它的发生和出现是跟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

在电影之前的艺术是不可考究的,电影是现存唯一可考的艺术1895.12.28

“第七艺术”:电影1910年,卡努杜(意大利)“第七艺术之友会”。

他说:电影是三种时间艺术(音乐、诗歌(文学)、舞蹈)与三种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综合。

现在通行的艺术分类: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舞蹈

电影是运动的造型艺术,有时间性、空间性

电视是第八艺术(争议大,不广泛的说法)电视更多是一种媒介,最大功能:新闻传播

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广播电台

德国社会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电视是汽车和飞机的亲戚,它是一种文化上的传送工具。

电影电视有交叉也有分别(传播)

电影的诞生

一个耐人寻味的序列:

电影、摄影、绘画、雕塑

关于木乃伊巴赞人类有一种木乃伊情节:不朽和永恒肉体的,繁衍,创造艺术

电影和造型艺术的产生一样,都是出于用形式的永恒去客服岁月流逝的原始需要有关

电影艺术的成因要素:

先锋派电影浪潮论证电影是艺术电影是产业是工业(好莱坞)

六七时代:电影是宣传工具——电影娱乐——艺术——文化(第五代导演)——工业产业

1.心理:电影满足人的窥视欲的心理

窥视欲《后窗》、《偷窥者汤姆》、《十诫之情戒》

摄影机替我们窥视,然后我们透过电影去窥视,合法了。

提高后美学原理:人通过窥视,镜子,实现自己的方式

审美的一种征服美学原理:通过艺术创造、欣赏来认识自己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马克思: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2.物理学视角:视觉自留原理(牛顿)1/10秒留下图像在视网膜

第六集

乘着这时间还没过,继续接上下一个图像,那就是动态图像

所拍的是静态照片,连续拍摄,连续放映,在视网膜上是连续效果

【德】闵斯特堡:观众在电影中所看到的的运动好像是真正的运动,实际上是他自己心中制造出来的。连续的画面的残像,并不能完全代替尚未中断的外部刺激。其中的必要条件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把支离破碎的局面统一起来,形成连续运动的观念。

视觉+心理学=完整连贯

《下楼梯的女裸替》法国杜桑(先锋派)背景:西方油画艺术太高,所以不按前辈画法,无论如何无法超越大师们,所以出现立体派,印象派,点彩派这些都是西方现代派

油画绘画方式表现是无数身体的叠影

电音艺术弥补了无法表现时间的遗憾

《艺术家》《雨果》

技术的发展对电影会有巨大的推动,但技术并不代表一切。

《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淘金记》卓别林,。

希区柯克《悬念大师》《39级台阶》《吕蓓卡、蝴蝶梦》《爱德华大夫》《后窗》《晕眩》《西北偏北》《精神病患者》《鸟》

限制太深、反叛越强英国电影

希区柯克受弗洛伊德影响:电影大量表现恋母情结、异装癖、恐高、失忆、婆媳,精神分析,心理分析

《群鸟》神秘的东西大顽童经常会在集资电影中露脸:不经意的

《潜水艇》人少,难露脸,旧报纸的减肥广告

《夺魂索》超级长镜头,很少镜头拍

有一些批评:男权主义,女星有罪,只能自我奉献

第七集

语言的自觉电影艺术独立之途

对电影历史的描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电影养活了很多人

《雨中曲》《艺术家》无声到有声的电影史

《雨果》3D 《天堂电影院》喻意镜头教会《海斯法典》限制镜头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

技术角度:

活动照相阶段——无声电影节段——有声电影节段《绝世歌王》——彩色电影阶段1935《浮华世界》——高科技数字阶段《星球大战、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侏罗纪公园、阿凡达》《大白鲨》好莱坞技术分水岭

?为什么人们常说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是《红色沙漠1964》而不是《浮华世界》?

技术的相对性,技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就如《艺术家》获奖一般

安东尼奥尼(现代主义电影大师)让色彩不是按照本身的样式再现,而是让色彩成为一种艺术,一种表现性的元素,让其与任务情感、心理结合。才是真导演,艺术家《鬼子来了》做旧,与最后的红血形成对比

《金陵十三衩》色彩冲淡了战争的残酷,不严肃

反异化,反工业文明,暗淡色彩,压抑的构图方式表现心理状态

任何语言都是有限度的

第八集

好导演拓展语言的表现方式,象征、隐喻

不同导演面对同一对象,因经理情感等个不同、会使作品有不同含义

安东尼奥尼:演员也是我的语言《爱情三部曲》《放大》摄影所拍能否再现真实科波拉《对话》真实扭曲,变形?

在机器的制约之下不同于文字的崭新语言有自己的语法

鲍特的《火车大劫案》是第一次用电影画面说出了“与此同时”这样的意思——斯坦利所罗门

拉萨姆: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句法。在1908年以前电影还只是在拼凑字母;但自从有了格里菲斯,它开始有了银幕文法和摄影修辞。电影艺术自觉的历程

卢米埃尔兄弟:活动照相术《水浇园丁》《工厂大门、婴儿喝汤》

梅丽爱(法:戏剧化电影《月球旅行记》雨果可称为寻找梅里埃

鲍特和格里菲斯:自觉使用蒙太奇《火车大劫案1904》与此同时的语言

布莱顿学派:欧洲电影-英国--美国电影

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蒙太奇的理论化和理论总结

巴赞:长镜头对蒙太奇的补充

数字化与高科技:卢卡斯、卡梅隆

第九集

卢米埃尔和梅丽爱两个阶段分别开创了纪实主义的美学和戏剧主义、表现主义美学

伊朗《一次别离》最早可追溯到卢米埃尔

好莱坞打斗追溯到梅丽爱戏剧电影

电影传到美国

鲍特和格里菲斯:自觉使用蒙太奇

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史诗性电影,大片的诞生,拥护黑奴制度,贬低黑人,思想违背历史潮流

《党同伐异》200万美元1916年四个故事不是普通的线性叙事法四个不同,无关,不同时间、空间国家的故事。古巴比伦:伊拉克,伊朗

与《党同伐异》母与法并列故事:“古巴比伦的陷落“基督受难”、“法国圣-巴尔特雷米教堂大屠杀”。

串联:老母亲抱着一个婴儿,美国诗人惠特曼,一直要摇篮今生到来世。分段叙述

电影手法全备

第十集

《重庆森林》王家卫张扬《爱情麻辣烫》《公民凯恩》《罗生门》《滑动门》《通天塔》《英雄》

钱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前驱:维尔托夫被称为“电影眼睛派”的创始人摄影机的眼睛更客观

库里肖夫“库里肖夫效应”

第十一集

苏联蒙太奇学派:普多夫金、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的主张是蒙太奇只是镜头的组合——而我主张,蒙太奇是冲突,是由两个元素进发出概念。

普多夫金: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

爱森斯坦:电影思维是一种蒙太奇思维

“口”加“鸟”=“鸣”

《母亲》

《战舰波将金号》前苏联影片。1925年出品。爱森斯坦编剧、导演。是向俄国1905年革命20周年的献礼影片,表现敖德萨海军坡降金号战舰起义的历史事件。

第十二集

入选1929年美国电影评议会“世界四大电影佳作”、英国《画面与音响》杂志四次“十部世界电影佳作”、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世界电影十二佳作之首”。

体会影片的紧张感、强弱相间,以及那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恢弘的力度,气势和张力。

注意画面与构图方面的匠心独运,思考影片如何表现人的孤立无援,又如何表现气势宏大的力量的觉醒和汇聚?如何表现力量的冲突和对比?

镜头的剪辑,通过对比(运动/静止、大/小、整齐/散乱、强/弱、不同方向的力的运动等等)所产生阳刚的力度。

五大结构段落分别是:“人和蛆”:军官要士兵吃腐肉与士兵拒绝。

“甲板上”:军官要镇压与士兵开始起义。

“死者激发人们”:从“哀悼水兵”的低潮——群众的愤怒。

“奥德萨楼梯”:从联欢、轻快、抒情——镇压(高潮)

“与舰队相遇”:不安、压抑——胜利通过,欢呼

在第三幕的结尾和倒数第二幕间形成高潮

机械力度的诗意力量一定要不均衡,才能往前走理性蒙太奇设置力量

同类:雷芬斯塔尔《奥林匹亚》《意志的胜利》都属于思想上的反动

注意通过影片的观赏更好地理解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思考其优势和缺陷。

爱森斯坦曾自述道:"从战舰的细胞到战舰整体,又从战舰队的一个细胞到整个舰队机体,主题中革命友爱的感情由此增长起来。"

第十三集

好的电影会使人有时空的错觉

“奥德萨阶梯”一共分为四个段落:

奔逃:突然之间,欢快祥和轻松的形势逆转直下,音乐大变,沙皇军队屠杀群众,群众四散奔逃如鸟兽状。28个镜头。

母与子:母亲抱着垂死的儿子向上(圣母与圣子的原型形象),与沙皇军队的向下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冲突。63个镜头。

婴儿车:婴儿车沿着台阶下滑,但下滑的瞬间过程好像被延宕着,总也滑不到悲剧的镜头,异常的揪人心魂。56个镜头。

雄狮的醒来与怒吼:舰队开炮还击,三个石头狮子的迅速剪辑。28个镜头。

巴赞:法国电影理论家,影评人,法国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创始人之一。

蒙太奇和长镜头关系

巴赞的思想:1.“总体现实主义”。对电影的思考上升到哲学思考全面总体反映现实。

分解拍摄手法我说话我特显你说话你特显形成冲突

2.“完整世界的神话”。

电影的本性是复制和还原现实的真实性,电影是通过摄像机记录下来的,是照相的延伸。

电影的本体论就是一种影像的逼真特性。电影的使命就是用运动、空间、声音和色彩去完整地在线世界,至少也是作为逼近现实的“渐近线”。

3. 摄影机:“本质上的客观性”

巴赞:“原物体与它的再现物之间只有一个实物发生作用,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

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不用人加以干预,参与创造。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惟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

4.意大利现实主义的实践及总结。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首先是一种人道主义。贾占岢《小武24城纪三峡好人》都含有此主义

第十四集

意大利现实:多用长镜头并不只是蒙太奇

5.关于桥,石头和小河的比喻

古典:见了座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走石头,而且石头是本来就有的。不破坏原生态。所以要发现石头。好莱坞:造桥。

6.长镜头:追求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完整性。

长镜头针对过度的蒙太奇。空间的完整性要用景深镜头《公民凯恩》

?“它们没有美学上的对立 因为长镜头是镜头内的蒙太奇 类似小说

笔法 而蒙太奇则接近诗-----”——[ 法] 让·米特里

?“爱森斯坦和巴赞的出发点都是真实,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之一,就是爱森斯坦超越了真实,超越了真实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而巴赞没有。”——[美] 汉德逊

小说是时间性的,诗歌是空间的诗意长镜头比较纪实

?举例:《公民凯恩》、《四百下》

《公民凯恩》的三重真实 本体、戏剧、心理 《公民凯恩》 1941[美]奥逊·威尔斯导演

第十五集

6、数字化与高科技 卢卡斯、卡梅隆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 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

适当的数字化模型 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 引入计算机内部 进行统一处理。

数字化将任何连续变化的输入如图画的线条或声音信号转化为一串分离的单元 在计算机中用

0和1表示。通常用模数转换器执行这个转换。

概括而言 数字化 Digital指信息 计算机 领域的数字技术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进

的过程 包括通信领域、大众传播领域内的传播技术手段以数字制式全面替代传统模拟制式

的转变过程。

?1995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蒂推出了新作《数字化生存》

将数字化提高到了空前未有的地步。他认为物质时代世界的基本粒子如果说是―原子‖的话

那么构成信息时代新世界的基本粒子就是―比特‖。

?“比特 作为信息的DH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

?“计算不再和计算机有关 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

《星球大战》 1977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1988

《侏罗纪公园》 1993

3D《阿凡达》 2009

?1、镜头可以虚拟 可用数字技术完成 可以改变、修改。

?2、假定性增强 真实感也增强 视听冲击力更猛烈。

?3、影视合流 传播媒介变化 传播方式多元

《阿凡达》的新美学

3D、电脑特技、IMAX。12年的技术研发 两千多人的幕后技术团队:虚拟摄像

技术、精妙表情抓取和联合数字立体摄影机等尖端技术。―数字表演‖技术

《开罗的紫玫瑰》 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自由穿行

费雷里赫:电影可以说是发生在其它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感染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节反映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演员的艺术

情节的发展依托于时间

第十六集

周传基:否定电影不是综合艺术,说声音是电影的艺术

比较:

一、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

渊源和师承关系

戏剧——古希腊

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的相似性:综合性时间性运动性表演性

《定军山》中国第一部电影戏剧性

戏剧独到性:现场性直接性

电影作为后起之秀应该向戏剧学:

1.舞台表演艺术最重要的两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表演体系。(第四堵墙,当没人在看)布莱希特:后现代风格,推到第四堵墙,现场有观众,我就是演戏,看穿没关系

戏剧性表演:演技性更强

第十七集

2.设置矛盾与冲突的技巧《雷雨》

意大利《偷自行车的人》伊朗《小鞋子》

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的本质差异:戏剧是场,电影是镜头

电影与戏剧的差异:1.时间的差异时间呈现方式与发展方向电影可跳跃,可逆的时空表现自由度

戏剧是顺时针的物理时间

电影的时间远远大于放映的时间

《正午》情节发展的时间与放映时间基本一致,有戏剧性《绳索/夺魂索》希区柯克:长镜头的实验

第十八集

电影与戏剧的本质差异(场/镜头):1.时间差异

2.空间差异:电影是二维的,空间可变,戏剧是三维的,空间不可变戏剧里演员与观众的距离是固定的,没有大特写

3.表演差异:电影演技,戏剧声音戏剧中声音和台词非常重要,演员更重要《罗岛》《四百下》几乎无声

安东尼奥:演员是道具之一

观众心里的差异

《狗镇》妮可基德曼

第一节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第二节电影艺术与(语言艺术)文学第三节电影艺术与造型艺术

一、渊源与师承(猫和老虎的比喻)综合性、时间性、运动性、表演性、渊源性和师承性。

独特之处:现场性与直接性

1、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舞台表演。(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表演体系;表演风格:本色表演/性格表演)

2、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习设置矛盾与冲突的技巧(“戏”)。

二、本质差异(场/镜头)

1、时间差异(1)顺时针物理时间/跳跃性可逆性心理时间(《雷雨》、《茶馆》/《正午》)

2、空间差异三维(真实)空间/二维(影像)空间空间距离问题:戏剧的不变与电影的可变

3、表演差异:(1)“用脸进行表演”/形体与语言的表演(2)台词或声音地位的差异(3)演员地位的差异:角或明星/安东尼奥尼语(4)观众心理的差异:求假/求真

第十九集

拉斯冯提尔

?1、著名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说过这样的话:“一个盲人也可以领会大多数舞台剧的要点,而一个聋人也可以领会一部影片的要点”这话应该如何理解?

舞台剧就是用音乐,用对话是主要。主要在于听。电影一定要看见

2、一些实验戏剧对传统戏剧而言在舞台语言上有何变化?

田沁鑫《四世同堂》《她们都有病》《红玫瑰白玫瑰》《茶馆》小剧场戏,很多东西都要节俭,传统戏剧,可以用灯光,升降表现出舞台场景,演员不一定要下台,所以时空穿插在舞台语言上很灵活。《茶馆》转换空间”投机取巧“

3、中国80年代有人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棍”,“电影与戏剧离婚”的观点,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

八十年代,电影表演模式很戏剧化。自觉独立意识形成,、。视觉语言,造型语言。八十年代电影是计划经济的产业。电影艺术独立,这是电影工作者的内心呼唤和需求。

第二十集

电影跟语言艺术的关系

张俊祥:导演,编剧,电影事业家。笔名袁俊,江苏镇江人。创作、改变剧本《鸡毛信》等。

他说电影就是文学

谢飞导演《黑骏马、以西卓玛》导演不是了不起,中等资质人便可,各画面完成便可

现在大片引发笑场《夜宴》人讲的话语电影情景有冲突《英雄》这是对文学性不够重视。文学对电影有很重要的影响。

王新东:剧本最重要,导演第二

大量电影都有小说原型。若小说好,电影业不会太差《母亲、罗生门、铁皮鼓、城南旧事、芙蓉让你更正、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卧虎藏龙、一个都不能少、安娜卡列宁娜、乱世佳人、秋菊打官司》文学是电影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电影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可比性

一、可比性:1、表现的深广度、同以人为本、史诗性的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阿甘正传》)

2、同作为时间艺术:叙述(事)的艺术、讲述的从容性、连贯性

(1)叙事:连续性的要求(从时间的角度看)“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平行蒙太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的蒙太奇?意识流小说/电影的时空蒙太奇

(2)抒情:诗歌的意象化抒情与电影影像抒情、隐喻蒙太奇(从空间的角度看)

《天尽沙秋思》的分析诗歌的意象群落结构、“博喻”与电影结构《党同伐异》、《公民凯恩》诗体电影、《爱情麻辣烫》思念: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3)一些具体手法的比较:以少胜多/空镜头肖像描写/大特写环境描写/摇移镜头

第二十一集

《思念》舒婷

一幅5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玄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中近景)

小桥、流水、人家(中远景、摇镜头、镜头内部的蒙太奇)

古道、西风、瘦马(推镜头)

夕阳西下(大远景、空镜头)

断肠人在天涯。(大特写、定格)

二、本质差异:媒介、形象、接受文学形象:

电影形象:间接性直接性抽象性具体形象性多义性单义性想象性视觉性时间性与想象的空间性时间空间的综合性思考或讨论:

1、如何评价“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这句话。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话对电影艺术适用吗?

一、造型:营造视觉形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电影艺术?)

二、银幕与画框二维平面、不定的暂时的“画框”

电影的造型语言:画面构图(人、物、景)、色彩、光线、音响电影的造型语言手段:

1、镜头内部的画面构成与场面调度

2、镜头之间的蒙太奇

第二十二集

三、绘画、雕塑与电影造型的最根本区别是:静态造型与动态造型

绘画雕塑总爱在静态中表现动态,静中求动——房屋飞檐,拉奥孔(将死的从容)

四、‘静中求动’与‘动中求静’

1、绘画与雕塑的静中求动《拉奥孔》、照相、凝固的、充满动感的姿态

2、电影艺术的动中求静定格、大特写,《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何群美工。的静默无声、极静而极动,《狗镇》

《黄土地》改变自散文,造型主题是黄土高原,油画般凝重。画面构图大写意,镜头的移动、变化,大块天空,黄土,不拘一格。构图:人和大自然、传统的关系显示人渺小,红高粱与红色在黄土里表现了对生命的向往。

人物造型:色彩暗,罗中立油画父亲——老农的造型

构图均衡,很多时候静止不动,反思传统文化的压抑构图压抑、画面感强,色彩色调很暗。

要表现天之高,地之远,人之小揭示了: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不是枪杆子能解决的

造型角度:篇静态的造型到动态的转换

第二十三集

电影《黄土地》的特点:

节奏慢

视觉感强烈,画面感强

主题::反思中华文化的民族之根张艺谋--秦国人

母亲:黄河父亲:黄土高原

蔚蓝色文明:古希腊黄土地文明:中国

《英雄》的造型文化《罗生门》的叙述方式,但是加入了色彩的表达武打:舞蹈化,诗意

第二十四集

英雄的构图与造型:对称、静态开阔的大远景的境界

色彩与构图上的大写意风格(上呈黄土地)

动态:写意化的武打抒情

视觉效果:慢、稳、干净利落、粗线条、大色块、奇异飘逸、视觉感好、养眼、追求总体境界。

文化意义:从视觉启蒙到视觉消费。

电影的文化维度:

隐喻了文化反思的现代性视觉文化的衰落到新世纪的视觉消费性文化的崛起。

电影文化的崛起: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丹尼尔贝尔

电影艺术的产生增强了人的理解能力,因而揭开了人类文化历史的新的一页。正如音乐的影响促进了人类听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电影艺术的丰富内容也促进了人类欣赏和理解影片的能力。-------我们不仅亲眼看到了一种新艺术的发展,而且看到了一种新的理解能力和一种新的文化在群众中的发展。——贝尔巴拉兹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复杂生活的整体,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习得的其他各种能力与习惯”[美]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有三个:

(1)用来描述知识、精神、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

(2)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

(3)用作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英]威廉士

文化含义的三个层次(从硬到软,金字塔型结构)

(1)物质产品、物质文化

(2)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制度文化

(3)精神产品、精神文化与此相应,

电影作为文化的三个层次:

(1)大工业生产的产品、商品

(2)日常生活方式、日常生活的仪式

(3)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艺术总之,

从文化形态的角度看,由电影和电视所构成的影视文化是一种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和艺术学、传播学、市场经济学等多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文化。

从文化价值取向的角度看,影视艺术体现了高雅艺术和大众化通俗艺术的综合。

从影视传播的独特性和受众面的驳杂和无所不包的角度看,影视艺术拥有最广泛驳杂的受众群体,也可以说体现了各个不同文化阶层、族类、群体、性别、年龄的综合,因此,在现代社会,影视艺术这一现代艺术成为了一种新的“公众话语空间”。

《天堂电影院》公共空间,电影在广场,疯子来独裁

电影艺术的文化革命

一、影像(类像、视像)文化的崛起

以照相、电影、电视为中心的影像文化主要诉之于视觉(含听觉)

二、对人类生活、思维方式、观感方式的冲击:

1、似真性幻觉与距离感的消失:‘电影使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的永恒的距离在电影观众的意识中完全消失。’‘在电视这一媒介中,所有其他媒介中所含有的与另一现实的距离完全消失了’。类像浸泡式的传播

2、娱乐消费性与感官化的欣赏方式

3、日常生活的仪式化与艺术化

4、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

今年的电影现象:跨媒介传播——失恋33天、武林外传

新媒体营销或全媒介营销——失恋33天

微电影

电影概括的重估

大片与小片的美学分化

媒介的变化对电影影响的两个方面:

1、外部:传播方式——产生微电影

营销方式——宣传(网络)

2、内部:电影叙事方式、叙事节奏

电影文化与公众文化空间的诞生

建筑工地的比喻——来自巴别塔,众声喧哗,各说各话

公众文化空间,电影《顽主》中的”众声喧哗“和”狂欢“。

电影中的意识形态的权利官方,主流,政府

电影的多元文化制约

原始仪式文化的现代表现

意识形态的策略

大众文化的形态:娱乐、游戏、替代性满足

商业文化与艺术标准的矛盾

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共性

三枪拍案惊奇,科恩兄弟电影,张艺谋买的本应该是惊悚片,但投资商要加小沈阳

张艺谋——妥协大师,可融入多元素

第二十六集

电影的多元文化制约:

商业文化与艺术标准的矛盾

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共性

从“一夫多妻”到“一仆多主”:

“一个导演是一种生产思想和趣味的机器;一部影片是一系列创作上和技术上的决定,导演的任务是尽可能作出正确的决定。”——[英国]库布里克

一、电影原始仪式文化的现代表现

1、巫术与艺术:“后世的歌、舞、剧、画、神话、咒语-----,在远古是糅合在这个未分化的巫术礼仪活动的混沌统一体之中的。想当年,它们都是火一般之热烈虔信的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或符号标记。它们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歌唱、咒语的凝练化了的代表。”——李泽厚《美的历程》

“巫术与艺术之间的相似是既强烈而又切近的,巫术活动总是包含着象舞蹈、歌唱、绘画或造型艺术等活动。””—— [英国]克林伍德《艺术原理》

2、电影艺术与仪式

“每一种艺术(尤其是类型化艺术)都是极其细致地探索普遍的经验,都本能地向某种古代智慧集中。大众文化使我们最不受阻挡地看到原型和神话,而精英文化则往往把原型和神话掩盖在复杂的细节表面之下。

——[奥]荣格

“一个画面首先应该是对眼睛的一个节日”——[法国]德拉克罗瓦

3、《黄土地》、《红高粱》-颠轿、《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仪式

4、《现代启示录》(科波拉,1979)中的仪式和舞台

5、日本电影《仪式》片段

第二十七集

日常生活是一种散漫化、沉沦的状态——马丁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自由在引导着人民》油画《荷拉斯兄弟的誓言》油画

第二十八集

二、电影是意识形态的策略

“意识形态远不只是一些自觉的政治信念和阶级观点,而是构成个人生活经验的内心图画的变化着的表象,是与体验中的生活不可分离的审美的、宗教的、法律的意识过程。”——[英国]伊格尔顿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对社会、人生的矛盾作出的想象性的解决,“不论它的商业动机和美学要求是什么,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属于意识形态的,电影实际上在协助公众去界定那迅速演变的社会现实并找到它的意义”——[美]托马斯沙兹

“第三世界的本文,甚至那些看起来好象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趋力的本文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美]杰姆逊

电影的意识形态性

1、美国电影的意识形态《星战前传》、《独立日》、《安娜与国王》《阿凡达》等——美国人是英雄

2、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精英意识形态:《黄土地》、《一个和八个》《孩子王》

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幸福时光》、《美丽的家》、《一个都不能少》、《生死抉择》《建国大业》

市民意识形态:《顽主》、《有话好好说》、王硕、冯小刚、尤小刚的表达

贺岁片青年、边缘意识形态:《周末情人》、《长大成人》、《非常夏日》《阳光灿烂的日子》、《小武》《失恋33天》某些合拍片中的

第二十九集

3、启示:去发现‘形式的意识形态,与叙事的缝隙或‘阿喀琉斯脚踵’去发现那些‘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因为,‘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与说出来的东西同样重要’。

第三十集

张艺谋的小品风格的电影《有话好好说》,姜文市民意识形态,李保田

第三十一集

三、电影的大众文化性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传达市民化大众意识形态,特点:娱乐性、消费性、商业性、通俗性、感性、流行性、轻浅(非深度)

大众文化的特征:

1、娱乐和游戏是人的一种天性需要席勒《美育书简》:人天然具有理性冲动、感性冲动、游戏冲动:‘只有当人在充分的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艺术起源“游戏说”

2、电影具有假想性替代性满足的娱乐化功能(与生俱来的):《顽主》中的‘三T公司’、《甲方乙方》中的“将军梦”、“不屈”梦

3、1988年中国的‘娱乐片’讨论:艰难的观念转换

4、《红高粱》的转型性意义:‘杂种电影’、视觉盛宴

5、中国影视的大众文化潮流:武打片、‘言情剧’、‘戏说历史’的电视连续剧、‘贺岁片’‘情景喜剧’“后假定”美学的崛起

第三十二集

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性的,也有需要批判的地方

大众文化的现象:

古典经典《红楼梦》《四大才子》是大众文化的源泉

红色经典——《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红岩》

民间文化的大众化——二人转

共同特点:在消费、再改编

八九十年代三分法:艺术电影特点:晦涩、看不懂

主旋律电影:歌颂党,政府出钱

商业电影

九十年代后界限模糊《建国大业、十月围城、集结号(悲壮)》

后现代“后假定”美学的崛起

反传统、反文化、滑稽模仿、颠覆与解构、开放的结尾、自相矛盾、“摇滚化”、消费性、娱乐化、非真实性、反现实主义。

贾占岢的小武就是平民性的

张艺谋的大众文化转向

张艺谋几乎是凭着自己的出众的直觉走向后新时期,他是第五代导演中最为与时俱进的一位。他同样走的是商业化/主旋律,大众化/高雅艺术混合的道路,但张艺谋却做得很巧,几乎是四面讨好八面玲珑。

张艺谋的主要创作历程分为大致几个阶段

《一个和八个》 1984

《黄土地》 1985 摄影师

《大阅兵》1987

《老井》1987

《红高粱》孤偏盖全唐,准商业思维、直觉式商业思维,引领一个新的文化时尚。

红高粱之后:《代号美洲豹》1990、《古今大战秦俑情》1991、找不到北的迷茫

《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93年《秋菊打官司》伪写实电影《活着》触动了禁忌,表现大跃进、文革,所以不能放

《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差)》《英雄、十面埋伏、三枪、金陵十三衩》

每一部电影都在向大众文化靠拢

第三十三集

冯小刚——中国特色、初具类型特点

《甲方乙方、非诚勿扰1 2》

四、电影的商业文化性

1、电影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2、梅里爱、格里菲斯、奥逊威尔斯的沉浮。

3、好莱坞的崛起及其秘密武器:工业化和商业化(类型片):西部片、歌舞片、强盗片、爱情片、科幻片类型电影的本质:有且只有一个故事,真正值得你细细品味。

4、几个惊人的数字:《侏罗纪公园》:7500万美元VS8亿美元《泰坦尼克号》:2亿VS20亿(大量的后续文化产品纸媒介:从影像到文字、纪念品、玩具)

5、中国第五、六代导演的沉浮:世俗化、从‘地下’到‘地上’商业文化性在制约或控制着电影的生产张艺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个都不能少》、《幸福时光》《英雄》

陈凯歌:《风月》、《霸王别姬》、《温柔地死去》、《与你在一起》

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

张元《北京杂种》--《过年回家》、《我爱你》、《江姐》、〈绿茶〉张扬《爱情麻辣烫》、《昨天》、《洗澡》陆川《寻枪》、《可可西里》

冯小刚:冯氏贺岁片。具有中国特色的,初具类型特点的类型性电影

五、电影的民族文化性与世界文化性

1、电影史与民族的文化形象史和心灵成长史

“民族文化精神的表象”“大众的梦”“大众情人”“认识你自己”与“国族认同”:“认同”(identity)实际上是人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及回答和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是:我曾经是谁?我想成为谁?人们将指认我为谁?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正是人的认同决定了他的生存感。“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丛林中,没有同一感也就没有了生存感”。美国电影:《淘金记》、《乱世佳人》、《阿甘正传》《漂亮女人》、《公民凯恩》

第三十四集

日本镜头很多也是中长景镜头,一家人等

《功夫熊猫》文化杂糅《封神天下》

中国电影美学传统:写意性或表现性

西洋绘画,自觉讲求艺术与科学的一致。画家兢兢于研究透视法、解剖学,以建立合理的真实的空间表现和人体风骨的写实。所以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而中国画“运用笔法墨气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内表人格心灵”,“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境”——宗白华

写意性或表现性:

神/形,虚/实,抒情/叙事,表现/再现,主观性/客观性

常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早春二月》

常规风格:空镜头象征(比兴)、移步换景、缓慢、沉稳的移动镜头,凝重、抒情的风格、“我”的主观化视觉、乡村自然风光取景2、王家卫电影的‘写意性’与传统的现代转化后现代的

王家卫:《旺角卡门》、《春光乍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东邪西毒》《花样年华》、《2046》

特点:

(1)视觉感官印象化和感性抒情:色彩的大写意,运动性构图、华丽浓烈的音响

(2)画面的扭曲夸张变形:广角镜头

(3)回旋往复的结构和多视角散点透视的运动镜头:

(4)人物写意化:符号化、夸张变形、倾诉的诗意:具有“内德”的残缺人、饶舌的画外音

(5)艺术表现的“乐”、“舞”的趋向:视听感俱佳的抒情性段落

(6)寓言化的现实与意蕴的含混性:“过期意识”、九七感受、来自现实又超越于现实

第三十五集

新世纪中国国家形象问题:几幅重要的”面孔“如:《集结号、建国大业、孔子》

《人间正道是沧桑、历史的天空》

《孔子》传统文化到当下,弘扬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博洋:《丑陋的中国人》有现实批判精神

”权“

传统文化到大众文化转换过程中会发生变形和折扣

第三十六集

法国理论家布封:风格即人

中国:文如其人

”作者电影“

”电影作者论“来源于法国、欧洲艺术电影;与《电影手册》、巴赞、特吕弗有关。

主要内容:电影创作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导演。

”电影作者“在一系列作品中一贯追求相近的主题和风格。

”作者电影“充分的体现出导演的个性化特征。呈现出主题的连续性,相关性,形成个人清晰可辨的风格特征。”体制内的作者“好莱坞

巴赞:电影的价值来自于作者,信赖导演比信赖主演可靠得多。

阿斯德吕克1948:摄影机如自来水笔

《电影手册》创刊号的主题是”导演及作者“1951

《文本》杂志创刊,以伯格曼、费里尼等实例,提出”导演中心论“暨”电影作者论“。

科波拉:体制内导演

希区柯克:体制内作者

安得鲁萨里斯(1928-2012)美国著名的影评人作者论的坚定支持者

萨里斯:好莱坞像丛林,其中具有特殊个性的导演是一棵树。

新的导演伦

波布克,美国电影理论家《电影的元素》:

1题材的选择(人)

2剧本结构

3画面(构图照明和摄影机的移动)

4演员表演

5剪辑

6辅助元素(音乐、音响效果、光学效果)

中国第四代导演: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题材都是善良的小人物

《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黑骏马》

第五代电影:八十年代中期崛起。《黄土地、一个与八个、猎场札撒、盗马贼》

西北、边疆、非汉族,弘扬少数民族生命力,黄土地——文化反思和批判

第六代导演:贾占岢、张元、王小帅——小知识分子,吸毒,文艺青年《小武》,强调个体权利,个体意识精神《小武》纪实风格

第三十七集

《赛德克巴莱》的音乐表现在无形中有反省的作用,矛盾,杀戮中的柔情

低度风格性或作者性

最具作者性导演当代:姜文《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

四种风格的电影美学

纪实性电影美学

戏剧化电影美学

现代主义电影美学

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

(一:纪实性电影美学-新现实主义-伊朗新电影-中国第六代导演

卢米埃尔兄弟:《水浇园丁》、《火车进站》

中国:《小武》《妈妈》《广场》《儿子》《安阳婴儿》新纪录运动(吴文光等)《流浪北京》《江湖》《疯狂英语》《北京的风很大》“纪实的补课”

二、戏剧化电影美学-苏联蒙太奇学派-好莱坞电影-中国五六十年代电影-“样板戏”

三、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先锋电影-表现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欧洲艺术电影(意大利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瑞典伯格曼)-中国的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广岛之恋》《四百下》《第七封印》《筋疲力尽》《八部半》《红色沙漠》‘

风格化、表现主观性、自我意识、幻觉和潜意识/个体生存的危机、异化、存在主义/《冬春的日子》《苏州河》《悬恋》《巫山云雨》四、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新好莱坞-后现代电影《邦妮和克莱德》《飞越疯人院》《不准掉头U形拐弯》《天生杀人狂》《低俗小说》《疾走罗拉》《猜火车》/《三毛从军记》《寻枪》《北京杂种》)

一、纪实电影源头与奠基:

卢米埃尔兄弟:《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等,“风光影片”;

英国布赖顿学派

纪录电影: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

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格里尔逊“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片三大类的划分)

《特持摄影机的人、北方的纳努克》

二、发展与对戏剧化的纠偏:

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点》、《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一种人道主义’

2、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理论总结与阐发

3、新奇观---伊朗新电影:《谁能带我回家》、《小鞋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生生不息》

简单朴素、日常生活化、平淡而有味、富有象征和折射性、含蓄而沉稳的东方风格、儿童与女性、重复策略。

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4、中国:第四代导演:纪实的补课《邻居》

第五代导演:影像美学的崛起与纪实补课的中断。《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

第六代导演、新纪录运动:《冬春的日子》、《悬恋》

《小武》《妈妈》《儿子》《安阳婴儿》、纪实风格

《广场》《卡拉是条狗》《惊蛰》、《可可西里》新纪录运动、DV运动(吴文光等):《流浪北京》《江湖》《疯狂英语》《北京的风很大》简单到极致“纪实的补课”纪实:人道的立场与人文的坚守

第三十八集

《盗梦空间、阿凡达、黑天鹅》

电影想象力《无极》美国电影充满想象

第三十九集

戏剧化北影美学

苏联蒙太奇学派出现在二十世纪年代中期的苏联,以爱因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为代表,创立了电影蒙太奇的系统理论,并将理论的探索用于艺术实践。

样板戏

《月亮湾的笑声》《李双双》

类型电影——发源地是美国

按题材分:爱情片、黑帮片、战争片、科幻片、西部片、灾难片、青春片等。

按形式分:动作片、音乐片、歌舞片。

按观众的反映分:喜剧片、恐怖片、惊悚片

按风格分:黑色电影

类型与原型的定义

类型:按观念和艺术元素的综合来划分。

类型是建立在观众与制作者普片认同和默契认同的基础上,是制片人、观众等共同享有的一套期望或者说是惯例系统。

类型作为一个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品,其实是一个具有自身文化意义的惯例系统,它营造的是”客观化的大众梦想“

类型经由去个人化的集体代表和匿名的大众制造产生,只在颂扬基本的理念和价值。

原型意向即原型,无论是神怪,是人,还是一个过程,都总是在历史进程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形象,在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地方,也会见到这种形象。

我们再仔细审视,就会发现这类意向赋予我们祖先的无数典型经验以形式。——荣格

原始意向或原型是一种形象(无论这个形象是魔鬼、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过程),它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并且显现于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任何地方,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神话形象。——荣格

弗洛伊德,注重个体的行为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红高粱》

类型要素和原型形象(角色):

1惯例和模式(外)

2文化和观念(内)

3生产与制作

4接受与再生产

反类型电影,借用类型要素,但在某处却又颠覆《与狼共舞、老无所依》《杀无赦》

孙悟空:平民文化崛起的象征

沃格勒在《作者的历程:讲故事者和编剧的神话结构》中分为七中:

英雄、导师、管卡守门人、信使、变化者、影子、小丑

电影叙事中的几个原型性故事类型

阿喀琉斯:有致命弱点的英雄。

康迪德:单纯的乐天派英雄,却大获全胜。

灰姑娘:梦想成真

浮士德: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墨菲斯特

《沉默的羔羊、华尔街》

俄尔普斯:寻找丢失的东西——爱情、幸福。

《生于七月四日》

罗密欧与朱丽叶:”困难重重的真爱的悲剧“

《泰坦尼克号》

流浪的犹太人:永远无法回到故乡

《卡萨布兰卡》

第四十集

现代主义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美学和艺术思潮

现代主义大约是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

当时出现了很多如美术中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野兽主义——西方现代派美术

莫奈《印象日出》达利《记忆的永恒》马蒂斯《有橙子的静物油画》《星空》

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等诸多复杂的流派;涉及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成就极大,影响极为深远。

现代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

先锋电影:《机器的舞蹈》、《对角线交响曲》、《一条安达鲁狗》——20世纪20-30年代

电影语言的表现性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吸血鬼》

法国新浪潮:《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安巴德》、《筋疲力尽》

欧洲艺术电影:意大利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瑞典伯格曼、波兰基斯洛夫斯基):《红色沙漠》、《八部半》、《野草莓》、《第七封印》、《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三色》

哲学基础:人/自然、人/社会、人/他人、人/自我的分裂在“上帝之死”的荒地上苦苦寻找精神寄托。存在主义意味、“多余人”、悲观主义、异化感

电影理论基础:‘作者论’(“作家电影”):把摄影机当作自来水笔来写作,写日记。

特征与追求:形式上的风格化、假定性、用各种电影语言表意(色彩、声音、构图、形象)………………

表现主观性、张扬自我意识、自我的迷失与寻找、自我表现、………………

幻觉和潜意识、……………………

大量的象征与暗示、表现心理时空、意识和下意识的自然流动、非逻辑的自由联想和自觉意识、晦涩难懂

个体生存的危机

耐人寻味的”一人两角“现象:

从《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到《月蚀、苏州河》、《周渔的火车》等

《哈姆雷特、红玫瑰白玫瑰》自我矛盾,反应现代主义危机

第四十一集

在现代主义中寻找自己

《维罗妮卡》法国的、波兰的,两人有神秘心灵感应

影响所及:中国第五代导演:《黄土地》、《黑炮事件》……《恋爱中的宝贝》、《周渔的火车》

中国第五代导演:”伪现代主义“因为没有个体的焦虑,他考虑的是民族的

第六代导演,个体现代主义:《悬恋》、《冬春的日子》、《苏州河》迷茫、《巫山云雨》《月蚀》

第六代导演:真正意义上的个体性的现代主义

《阳光灿烂的日子》个体意识上的觉醒

第四十二集

《广岛之恋》也有反战主题,

是经典的现代主义电影。主题很深入,同时又很宏大,它是反思整个人类文明,反战,核武器

《巫山云雨》很纪实,有很多导演刻意性的东西,现代主义风格

《野草莓》梦幻,现实主义--沉闷,关注内心、自我、寻找完整

《穆赫兰道、黑天鹅》

第四十三集

后现代主义电影:

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或者说现代主义文艺的高潮之后)出现的一些文艺现象,它进一步发展了现代主义极端的反传统倾向。它不仅反现代主义艺术传统,甚至还反艺术本身。极尽破坏人们公认的思维方式、经验方式和审美惯性之能事。

戏剧中的荒诞派,小说中的垮掉派,文论中的解构主义,美术中的行为艺术,观念艺术,音乐中的无调性音乐、偶然音乐。

电影领域中:

1、美国:从对好莱坞的反叛开始《邦妮与克莱德》《飞越疯人院》《不准掉头》《天生杀人狂》《低俗小说》《楚门的世界》《骇客帝国》

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剥夺话语权

2、英国:从绅士文化到嬉皮士文化《相见恨晚》《红菱艳》〈桂河大桥〉==(库布里克)〈发条橘子〉〈闪灵〉==《滑动门》《迷墙》《猜火车》《猜火车片头》《厨师大道和她的情人》《偷拐抢骗》《两杆大烟枪》

对宁浩的《疯狂的石头》有很大影响

3、其他后现代:《误打盲撞》(《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疾走罗拉》、《暴雨将至》《碰撞》《盗信情缘》《燕尾蝶》《捆着我绑着我》

4、影响所及:《大话西游》《东成西就》《三毛从军记》《顽主》《古今大战秦俑情》《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周末情人》《北京杂种》《寻枪》《恋爱中的宝贝》”戏说历史”风格的电视剧、情景喜剧

5、美学的文化特征:反传统、反文化、反深度(四种深度模式的破除:现象与本质,明显/隐含,确定性/非确定性,所指/能指)平面化、非历史化、非线性时间(当下性)

6、艺术与美学特征:平面感:削平深度模式断裂感:非历史化零散化:主体的萎缩与消失复制性:距离感的消失娱乐化,非真实:滑稽模仿、拼贴与挪用、反讽与叙述游戏、颠覆和解构、开放不定的结尾、自相矛盾的叙述、空洞化“摇滚化”的影像或声音风格、假定性的突出和有意暴露、非(超)现实的影像,”一点正经没有的“轻松随意、无厘头的戏说。

7、若干辩证评价:一定的青年文化性、边缘文化性、商业文化性、平民精神和批判解构意识

《猜火车》英国后现代《天生杀人狂》

注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纠结难分:《公民凯恩》《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现代还是后现代?推荐两本书:《国外后现代电影》,程青松,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批判》曾耀农,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