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18.07)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18.07)

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

题卡上。共4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合法性”的是

A.设置官吏B.楚王问鼎C.三家分晋D.兼并争霸

2.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读《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

A.诸侯各国尊崇传统文化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

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

3.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推广精耕细作B.推动社会转型

C.抑制土地兼并D.改变地租形式

4.唐代三省以出令、审覆,执行的程序分工;北宋前期的中枢部门则在其管辖权限内实现了决策、执行一体化。这一变化

A.避免了决策失误B.有利于权力制衡

C.削弱了宰相职权D.提高了行政效率

5.对下表中税收信息的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终结B.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6.《明史.职官志》载:明朝中期以后,“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于寺人”。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宦官内阁彼此倾轧B.决策权力趋于异化

C.相权膨胀威胁皇权D.政局混乱皇权失控

7.下表反映出16~18 世纪中英金、银的比价变化(据《十六至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

A.传统农耕文明全面衰退 B.英国商人对华贩卖鸦片

C.中国外贸长期保持顺差D.海禁政策阻滞中外贸易

8.“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

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

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特色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

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D.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

9.“在戊成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B.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与革命的预演

C.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准备D.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因而备受推崇

10.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相背离B.中体西用与近代工业相冲突

C.技术变革与政治变革相脱离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矛盾

11.19世纪末维新思想家陈炽在《续富国策》中指出: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落后B.自然经济解体、工业发展缓慢

C.洋务运动没有实现“求富”目标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

12.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

13.2018年,全国高考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追思中国近代两大学堂,指出其相似点

京师同文馆万木草堂

A.以维护专制统治为办学目的B.西学教育思想已经风靡一时

C.都是政府重视文化教育的体现D.秉承“中体西用”的办学宗旨

14.1917年,国学大师钱玄同为重印的《新学伪经考》一书作序,称:“一千九百多年以来学术史上一个大骗局,至此乃完全破案。‘铁案如山摇不动,万牛回首丘山重’,此书实在当得起这两句话,汉古文经之为伪造已成不易之定论。”他作此序的宗旨是

A.古史辨析,科学求真B.托古改制,宣传变法

C.动摇正统,解放思想D.倡导革命,维护民主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D.标志着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6.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A.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B.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C.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D.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17.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18.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B.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C.中共^十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D.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19.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20.“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段文字应出自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21.“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A.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

B.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

D.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

22.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A.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B.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

C.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

23.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A.八字方针的制定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改革开放的实施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