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接触网迁改专家论证修改版

接触网迁改专家论证修改版

接触网迁改专家论证修改版
接触网迁改专家论证修改版

津滨轻轨张贵庄站续建工程接触网迁改方案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津滨轻轨张贵庄站续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总体部署 (1)

四、接触网迁改步骤 (2)

4.1 施工准备阶段 (2)

4.2 既有接触网杆现状 (2)

4.3 临时杆布设位置说明 (4)

4.4 接触网临时杆安装 (5)

4.5 接触网改接脚手架搭设 (10)

4.6 接触网第一次迁改 (10)

4.7 既有接触网杆拆除 (13)

4.8 10.6米、12米结构柱、梁、板与钢结构施工 (14)

4.9 接触网第二次改接 (14)

五、各阶段施工要点计划 (15)

六、接触网迁改防护措施 (15)

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津滨轻轨张贵庄站续建工程》图纸;

2、津滨轻轨张贵庄站现场现状;

3、津滨轻轨张贵庄站原施工图;

4、相关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津滨轻轨张贵庄站工程为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一

期工程张贵庄站续建工程,该工程位于天津市东丽区津塘公路上方,站中心里程为DK4+165,为地上高架轻轨站。整体结构为“站桥合一”框架结构,共三层。纵向8跨7×9.6+12.8=80m,横向2跨2×18=36m,建筑面积4968㎡。首层为架空层,设置车站的出入口;二层为站厅层,三层为站台层。变电所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本结构分为地上一层及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13㎡,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081㎡。

同步实施的还有通信、信号、防灾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通风、空调与供暖、给排水与消防、自动售检票、安全门等工程。

三、总体部署

津滨轻轨张贵庄站续建工程原有的6根接触网基础与站厅层顶梁冲突,为保证津滨轻轨正常运营及站厅层顶梁板施工,需对原有接触网立柱及接触网进行迁改与防护。

接触网立柱及接触网需迁改2次,在施工6.3米站厅层时,在既有接触网杆下方做预埋件,待6.3米层站厅底板施工完成后在预留位置安装接触网杆,然后进行第一次迁改。施工10.6m层梁板柱结构,

在临时接触网杆部位留板洞。施工12米站台层,施工线路防护棚,防护棚柱落在12m层的梁上。施工主线钢结构雨棚。钢结构雨棚施工完毕后,将6.3米层站厅层临时杆的接触网倒替至钢结构雨棚上,并拆除临时杆。

四、接触网迁改步骤

4.1 施工准备阶段

收集有关接触网技术资料与图纸,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明确施工影响范围内接触网立柱的位置与基础形式,准备安全防护材料,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与培训。

4.2 既有接触网杆现状

张贵庄站续建工程范围内既有接触网杆共六根(以下简称既有杆),分别处于2、5、8轴上,均为临时结构。既有杆基础坐落在线路两侧的临时钢梁上,临时钢梁又栓接在既有主线墩柱帽梁上。目前既有杆、纵向临时钢梁均影响续建结构10.6米层梁板施工,需将接触网改迁至新安装的临时接触网杆上(以下简称临时杆),拆除既有杆与既有临时钢梁后方能施工。《既有杆平面位置》、《既有杆、临时钢梁与帽梁连接关系》等见图4-2-1、4-2-2。

图4-2-1既有杆平面位置图

图4-2-2既有杆、临时钢梁与帽梁连接关系

图4-2-3既有杆、临时钢梁与帽梁连接关系

4.3 临时杆布设位置说明

新设立临时杆布设位置原则为尽量靠近既有杆,且不影响上部结构施工。临时杆布设于新建6.3米结构层梁上,选取下图位置设置临时杆。

图4-3-1 既有杆与临时杆位置关系图

在施工6.3米站厅层梁板时,需预埋接触网临时杆预埋件,预埋件由10根M30螺栓组成,为了保证临时杆安装准确,施工时要求预埋件定位精确,其中心线误差不超过5mm,预埋标高误差不超过3mm。预埋位置如图4-3-1所示,预埋螺栓中心位置距B轴5.1米,荷载经过设计院验算满足要求。

4.4 接触网临时杆安装

6.3米站厅层施工完成后,开始安装接触网临时杆。经过计算接触网临时杆采用欧标300*300H型钢,截面尺寸300*300*11*19。钢柱下满焊30mmQ2235B钢板,具体见图4-4-1。

图4-4-1 接触网临时杆大样图

临时杆安装完成后,需增加两根斜撑,斜撑尺寸及焊接位置如图4-4-2所示:

图4-2-2所示临时接触网杆斜撑示意图

接触网杆计算书如下:

钢材等级:235

柱高(m):9.600

柱截面:焊接组合H形截面:

H*B1*B2*Tw*T1*T2=300*300*300*11*19*19 柱平面内计算长度系数:2.000

柱平面外计算长度:10.000

强度计算净截面系数:1.000

是否进行抗震设计:不进行抗震设计

设计内力:

绕X轴弯矩设计值 Mx (kN.m):-19.500

绕Y轴弯矩设计值 My (kN.m):0.000

轴力设计值 N (kN):3.200

----- 设计依据 -----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 柱构件设计 -----

1、截面特性计算

A =1.4282e-002; Xc =1.5000e-001; Yc =1.5000e-001;

Ix =2.4187e-004; Iy =8.5529e-005;

ix =1.3014e-001; iy =7.7386e-002;

W1x=1.6125e-003; W2x=1.6125e-003;

W1y=5.7019e-004; W2y=5.7019e-004;

2、柱构件强度验算结果

柱构件强度计算最大应力(N/mm2): 12.317 < f=205.000

柱构件强度验算满足。

3、柱构件平面内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内计算长度(m):19.200

平面内长细比λx:147.539

对x轴截面分类:b 类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x:0.316

等效弯矩系数βmx:1.000

计算参数 Nex'(KN):1212.690

柱平面内长细比:λx=147.539 < [λ]= 150.000

柱构件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12.827 < f=205.000

柱构件平面内验算满足。

4、柱构件平面外稳定验算结果

平面外计算长度(m):10.000

平面外长细比λy:129.222

对y轴截面分类:c 类

轴心受压稳定系数φy:0.345

受弯整体稳定系数φbx:0.876

等效弯矩系数βtx:1.000

柱平面外长细比:λy=129.222 < [λ]= 150.000

柱构件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N/mm2): 14.459 < f=205.000

柱构件平面外验算满足。

5、局部稳定验算

腹板计算高厚比 H0/Tw=23.82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高厚比[H0/Tw]=118.1

翼缘宽厚比 B/T=7.61 < 钢结构规范GB50017容许宽厚比 [B/T] =15.0

****** 柱构件验算满足。******

接触网临时杆重1.8T,按图4-4-3中所示位置吊装,经过查表需采用50T汽车吊吊装施工。

安装临时杆位置吊车位置及允许作业范围见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吊车允许作业的范围。吊车需在无风且天气晴朗夜间接触网断电施

工。吊装过程中钢柱下方安装安全绳,由两人在底部控制,防止钢柱靠近既有接触网。

图4-4-3 接触网临时杆吊车吊装位置图

吊装作业前,要对吊车进行检查,检查各操作系统、制动系统、安全系统运转是否正常度。起吊、转臂及下落过程中需缓慢进行。

起重机的支腿处必须坚实,铺垫钢板,加大承压面机。

临时杆安装完成后立面如图4-4-4所示。

图4-4-4 既有杆、临时杆位置立面图

4.5 接触网改接脚手架搭设

接触网临时杆安装完成后,需在既有钢梁下方搭设脚手架,用于线路两侧既有电缆与信号线迁改、防护板拆除、接触网第一次改接、既有接触网杆及既有钢梁拆除等。

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脚手架,立杆横距1.05米,立杆纵距1.5米,步距1.5米,外挂密目安全网,满铺钢框组合脚手板。脚手架高度为5.5米,脚手架搭设横断图见图4-5-1。脚手架搭设需在夜间接触网断电后施工。

图4-5-1 脚手架搭设横断图

架子工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所用材料堆放平稳,工具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脚手架使用中定人定期检查使用情况,发现立杆沉陷、悬空、接点松动、架子歪斜等情况,及时派专人负责维修,并做好记录。

4.6 接触网第一次迁改

准备工作完成后开始第一次接触网迁改。迁改采用人工利用2台

车梯、脚手架工作面进行。

第一步测量既有接触网参数。采用激光测量仪测量既有悬挂点处承力索、接触线位置、高度,悬挂点拉出值,腕臂结构上、下底座安装高度(距既有支柱底法兰);采用水准仪测量既有支柱和临时支柱安装高程差(测量时选择的基准点与腕臂结构底座高度测量时选择的基准点一致);用线坠和钢卷尺配合测出悬挂点腕臂偏移(相对于支柱中心位置偏移的距离和方向),做好准确记录并填入表4-6-1。同时将表中数据与设计数据和运营单位维修参数数据对比,差值过大需与运营单位进行沟通解决。

表4-6-1 接触网迁改数据记录表

第二步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在临时支柱上安装腕臂结构上、下底座,安装高度与既有支柱上的安装高度一致(相对于轨面)。同时根据临时支柱侧面限界(钢卷尺测量)计算临时接触网支柱上所需安装的腕臂结构的尺寸,并进行腕臂结构工厂化预制,并对每套腕臂结构进行编号标记,防止错装。

第三步安装临时支柱腕臂结构。将预制好的腕臂结构倒运至相应的支柱位置,2人上支柱,上下底座处各1人,采用滑轮、绳索配合进行腕臂结构吊装作业。

第四步接触网从既有接触网支柱倒接至临时支柱腕臂结构上。此项施工作业采用梯车上道进行作业。先拆卸既有悬挂点,用棘轮扳手卸下既有腕臂结构上的承力索座、接触线定位线夹连接螺栓,将承力索和接触线分别从相应的线夹(或线槽)内摘出。接触网迁改作业立面如图4-6-1所示。

图4-6-1 接触网迁改作业立面图

第五步梯车运行至相应的临时接触网支柱处,将承力索和接触线倒至临时支柱腕臂结构上,测得的腕臂偏移距离和方向调整好临时支柱腕臂结构的偏移,用力矩扳手将承力索、接触线定位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到位。

第六步复测、调整接触网。复测临时支柱悬挂点接触网参数,与倒接前既有状态参数对照,根据对照结构对接触网进行调整,使其与倒接前参数一致(可忽略临时支柱与既有支柱间顺线路方向位移的影响),接触网过渡施工完成。迁改前后新老腕臂图见图4-6-2。

原承力索高度16.61

图4-6-2 迁改前后新老腕臂图

第七步接触网迁改完成后,委托运营单位动态监测车对线路进行检测,确认迁改后参数达到设计参数要求后方可运营。

4.7 既有接触网杆拆除

接触网第一次迁改完成后,需对既有接触网杆进行拆除。

为防止整体吊装过程中腕臂、定位管等对接触网的损坏,除立杆由汽车吊吊装外,其余部分拆卸均由人工拆除。拆除顺序为定位管-定位管支撑-腕臂-腕臂上下底座。

吊装前在既有接触网杆顶部焊接吊耳,下部焊接安全绳卡环。钢丝绳穿过吊耳与吊车吊钩固定后,用乙炔氧气切割网杆底部。

接触网杆采用HW250×250型钢,重约0.5T,采用25T汽车吊吊装,吊车位置可参照图4-4-1位置设置,吊装注意事项见4-4相关内容。

4.8 10.6米、12米结构柱、梁、板与钢结构施工

接触网迁改完成后即可进行10.6米站厅层与12米站台层施工,然后进行钢结构防护棚施工与钢结构安装,具体参见防护棚相关专项方案。结构施工完成后与临时杆立面图如下图所示。

图4-8-1 结构施工完成后与临时杆立面图

4.9 接触网第二次改接

在钢结构主体完成后,屋面封顶前,根据钢结构施工进度,提前将吊柱安装至钢结构上。吊柱安装采用滑轮、绳索配合进行吊柱,安装人员在钢结构上进行安装作业,安装时使用经纬仪配合调整吊柱斜率,在吊柱底座与钢结构预留底座间加设垫片使吊柱中心直立。

第一步根据设计标准在吊柱上安装腕臂结构上、下底座,并测量上、下底座安装高度(距轨面高度)。

第二步采用激光测量仪测量吊柱侧面限界。注意需测量吊柱与悬挂相对应的一侧的侧面限界。

第三步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吊柱上腕臂结构尺寸,并进行工厂化

预制,并做好标记。

第四步安装吊柱腕臂结构。作业人员通过梯车爬至吊柱上,采用滑轮、绳索配合进行安装。

第五步倒接、调整接触网。方法与4.6中第四步至第六步内容相同。

第六步拆除临时杆上的腕臂结构及临时支柱。腕臂结构拆除步骤与4.6内容相同,立柱因为不具备吊装条件,采用搭设施工平台逐段切割方式拆除。

五、各阶段施工要点计划

各阶段施工要点计划见下表。

六、接触网迁改防护措施

(1)与津滨轻轨运营单位签订临近运营线施工安全协议书,安全协议书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施工责任地段和期限,安全防范内容和措施。

(2)施工前按照运营要求办理入站、入轨施工申请;待各种手续准备齐全后到指定地点进行登记申请,施工结束后做好施工注销;

(3)施工单位设有明确的工程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现场

专职安全员,并明确其职责;并按照运营要求取得《施工负责人资格证》方可进入正线范围内进行施工。

(4)进入轻轨车站的施工人员,将身份证明提前备案;

(5)施工负责人必须清楚解释将要施工的内容,严格按照运营单位认可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6)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施工区域以外的地区,禁止对车站员工的休息和生活造成影响,入站必须服装整齐,注意自身的言行禁止大声喧哗;

(7)施工人员进场后,施工负责人负责进场人员的清点,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运营单位与施工单位联系;

(8)施工人员必须服从运营单位的指挥,未经允许禁止使用车站的任何设备、设施。运营单位有权对危机人身及设备安全的情况进行纠正或中止施工;

(9)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穿荧光衣、防滑鞋、安全帽、设专职人员进行防护,保持通讯畅通;

(10)对预定区域内接触网进行改造要保证不损伤和移动其他接触网设备;接触网改造所用设备材料和工艺要求要与目前设备一致;

(11)施工上下料必须固定上下料口,不得从施工范围以外的地方进入施工区域;

(12)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对设施、设备的保护措施进行清除,确保恢复到初始状态;施工队伍要注重施工现场和轻轨沿线的环境,对轻飘松散物件采取有效覆盖或固定措施,

防止风吹至轻轨接触网及线路上;

(13)高空作业使用的小型工具、材料应放置在工具材料袋内。作业中应使用专门的用具传递工具、零部件和材料,不得抛掷传递;

(14)进行高空作业时,人员不宜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并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

(15)攀登支柱前要检查支柱状态,观察支柱上有无其它设备,选好攀登方向和条件;

(16)攀登支柱时要手把牢靠,脚踏稳准,用脚扣和踏板攀登时,要卡牢和系紧,严防滑落;

(17)接触网作业用的车梯和梯子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结实、轻便、稳固;

用车梯进行作业时,应指定车梯负责人,工作台上的人员不得超过两名。所有的零件、工具等均不得放置在工作台的台面上;

作业中推动车梯应服从工作台上人员的指挥。当车梯工作台面上有人时,推动车梯的速度不得超过5km/h,并不得发生冲击和急剧起、停。工作台上人员和车梯负责人要呼唤应答,配合妥当;

(18)施工人员在接到停电作业命令后须先验电接地,接好接地端然后方可作业,作业完成后需拆除接地端;

关于通信传输网络规划设计

关于通信传输网络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8-09-27T11:05:26.6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赵雪丹[导读] 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对通信传输网络的作用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于通信传输网络未来的发展制定了一些新的思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通信网络传输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赵雪丹 中国移动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上也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通信传输网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信传输网络不但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为人们提供出了一些生活中必须的网络产品,比如,手机经常使用的流量以及电脑宽带等,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主要对通信传输网络的作用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于通信传输网络未来的发展制定了一些新的思路,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通信网络传输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关键词:通信传输网络;发展;规划;新思路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无线信号、通信电缆以及光缆等所构成的通信传输介质将产生网络组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用户的多样化信息交流需求,几乎在世界各地均有着这些传输网络的延伸。通信传输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持续革新,一定会迎带来更加先进且优良的通信服务,来全新的发展模式,因此对通信传输网络的发展进行规划的意义尤为重大。 一、通信传输网络发展历程 1、模拟传输。模拟传输是一种能量的传导方式,可以用来表示波形或连续变化的电压,并将其用音量的变化和音调的变化用波的形式表现出来,模拟电话就是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的设备,进行简单的音频通信,虽然模拟传输使人们的沟通更加方便,且操作简单易实现,但它的缺点也随着人们的需求而逐渐凸显出来。 2、数字传输代替模拟传输。随着数字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数字传输相比传统的模拟传输具有他的优点,比如抗干扰能力强,这一点使数字传输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避免了通信系统内部和外界的各种因素和噪音的干扰,通信噪音对通信质量的影响非常大,而通信噪音也随着噪声的积累和线路的长短使通信质量不断的下降,它的噪音与信号混合后难以分开,而传统的模拟传输相比,数字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噪音能力,都得到了大大的增强,数字传输还具有保密性好的特点。 3、由于SDH技术的成熟性和先进性,也使其逐步由长途网到中继网,最后在接入网上得到广泛应用。传输网络是所有业务层包括支撑层的平台,而SDH技术是这个平台的灵魂。SDH网络以其强大的保护恢复能力以及固定的时延性能在城域网络中仍将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当然,网络业务的多样化,给城域传输网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避免多个重叠的业务网络,降低网络设备投资成本,简化网络业务的部署与管理,城域光传输网络必将向多业务化方向发展。 4、PTN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Operation操作、Administration管理、Maintenance维护)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 二、认清现如今通信传输网络的发展现状 在人们最初的认知中,认为通信传输网络系统包括因特网,其实并不是可以一概而论的,因特网是在通信传输网络之后兴起的,这是由于通信传输网络系统不能全方位的保证通讯的正常运行,如若出现一些问题,通过通信传输网络无法进行补救以及修复,于是有了因特网的兴起,随之出现了独立的网络内部系统,这也因此对通信技术的发展广阔性造成了制约和约束。独立的网络致使通信系统空间受局限,因此当试着将各个空间联系起来的时候,互联网就自然的形成了,从而让通信系统的空间得到了很大的扩宽和发展,通信传输网络系统就应运而生,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网络的普及,让通信传输网络技术不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新理念的规划计划是有绝对的必要性进行实施的。 三、通信传输网络发展中讯在的问题 3.1通信传输网络中容量不足 随着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在通信传输网络中对信息传输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很多通信传输公司的运营商都已经使用了大容量的设备使得部分传输容量不足的状况得到了解决。 但是随着3G/4G走进我们的生活,各种IP业务不断扩大,传输容量上也随之增加,显然这些难以很好的在需求上满足传输容量。 3.2通信传输网络中智能化的程度不够 通信传输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运营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而运营公司为了有效的控制成本就要发展智能化业务,这也是未来发展中的趋势,但是以当前通信网络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满足很多智能化业务的需求。 3.3通信传输网络中一些业余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 IP业务随着网络发展成为通信网络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基于光传输的通信网络无法适应网络IP业务的演变。所以成为通信传输网络发展中的一个难题。在未来发展中,应对通信传输网络业务进行更好的更新以通信为主应当前网络的特征。 四、移动通信传输的安全风险分析 4.1在实际的应用方面的安全风险 利用手机软件及系统本身应用软件的漏洞传播病毒、植入木马,从而实现非授权的应用访问,即外部用户获取对非授权服务的访问,服务网内部人员滥用权限获取对非授权服务的访问,在数据库中修改、插入、重放、删除用户数据或信令数据以破坏整个系统数据的完整性。 4.2网络方面的安全风险

传输维护中心岗位职责

传输维护中心岗位职责 中心职责: 1.贯彻集团和省公司传输设备、线路的维护规程,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 规程,保证安全生产; 2.组织制订和落实维护作业计划、应急抢修计划和各项技术维护措施 3.负责全区传输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故障处理;配合干线设备维护; 4.根据业务响应的要求,及时开通相关业务和技术支撑; 5.负责市区干线、本地线路的日常维护、检修、故障处理;区县线路维护的管理、检查; 6.负责传输、线路动态资源管理,确保资源管理系统资源的准确性,发布资源预警; 7.负责市区线路、传输设备代维的日常维护管理和指导; 8.组织制订设备和线路更新改造计划,并根据计划实施;线路迁改的索赔; 9.参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可研、初设的会审,单体项目的方案审核; 10.参与网建工程建设,配合网建部工程项目的初验,组织工程项目的终验; 11.制定传输网络优化、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 12.负责责任内的项目管理、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 13.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 14.负责本专业相关的外协单位协调工作; 15.组织维护人员技术、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16.负责卫星通信车的日常维护,参与应急通信保障任务; 1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心主任职责: 1.负责中心内部工作分配、协调、监督、考核; 2.负责制定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贯彻; 3.负责代维单位传输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 4.负责传输疑难杂症问题的跟踪、处理; 5.负责组织中心内流程的制定和修改; 6.组织制定传输专业年度维护作业计划,并检查所有作业计划的落实情况、考核完成情况; 7.负责传输更新改造项目设计、初设等工作的上报的协调工作; 8.负责组织传输网络的优化、调整; 9.参与线路迁改涉及的索赔谈判; 10.组织维护人员技术、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11.负责中心的对外协调工作。 12.牵头制定传输应急预案,指挥预案的实施; 13.负责省分下达KPI考核传输类指标的达标; 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传输线路维护工程师职责: 岗位描述: 工作对象: 光缆、电缆、管道、杆路、光交接箱、电交接箱、分线盒、标识标桩、终端盒、人(手)孔、

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哈尔滨市本地SDH传输网设计方案 一概述SDH 一、SDH传输体制的产生 SDH是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的缩写,根据ITU-T的建议定义,它为不同速度的数字信号的传输提供相应等级的信息结构,包括覆用方法和映射方法,以及相关的同步方法组成的一个技术体制。 SDH是一种新的数字传输体制。它将称为电信传输体制的一次革命。 ——我们可将信息高速公路同目前交通上用的高速公路做一个类比:公路将是SDH传输系统(主要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还可采用微波及卫星来传输SDH)信号,立交桥将是大型ATM交换机SDH系列中的上下话量复用器(ADM)就是一些小的立交桥或叉路口,而在“SDH高速公路”上跑的“车”,就将是各种电信业务(语音、图像、数据等)。 图1-1SDH网络现状 二、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特点 SDH技术同传统的PDH技术相比,有下面几个明显的优点: 1、统一的比特率:

在PDH中,世界上存在着欧洲、北美及日本三种体系的速率等级。而SDH中实现了统一的比特率。此外还规定了统一的光接口标准,因此为不同厂家设备间互联提供了可能。 2、极强的网管能力: 在SDH帧结构中规定了丰富的网管字节,可提供满足各种要求的能力。 3、自愈保护环: 在SDH设备还可组成带有自愈保护能力的环网形式,这样可有效地防止传输媒介被切断,通信业务全部终止的情况。 4、SDH技术中采用的字节复接技术: 若把SDH技术与PDH技术的主要区别用铁路运输类比一下的话,PDH技术如同散装列车,各种货物(业务)堆在车厢内,若想把某一包特定货物(某一项传输业务)在某一站取下,即需把车上的所有货物先全部卸下,找到你所需要的货物,然后再把剩下的货物及该站新装货物一一堆到车上,运走。因此,PDH技术在凡是需上下电路的地方都需要配备大量各次群的复接设备。而SDH技术就好比集装箱列车,各种货物(业务)贴上标签(各种开销:Overhead)后装入集装箱。然后小箱子装入大箱子,一级套一级,这样通过各级标签,就可以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准确地将某一包货物取下,而不需将整个列车“翻箱倒柜”(通过标签可准确地知道某一包货物在第几车厢及第几级箱子内),因此,只有在SDH中,才可以实现简单地上下电路。 2、SDH的缺陷所在??凡事有利就有弊,SDH的这些优点是以牺牲其他方面为代价的。 1. 频带利用率低?我们知道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一对矛盾,增加了有效性必将降低可靠性,增加可靠性也会相应的使有效性?降低。例如,收音机的选择性增加,可选的电台就增多,这样就提高了选择性。但是由于这时通频带相 应的会变窄,必然会使音质下降,也就是可靠性下降。相应的,SDH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是系统的可靠性 大大的增强了(运行维护的自动化程度高),这是由于在SDH的信号--STM-N帧中加入了大量的用于 OAM功能的开销字节,这样必然会使在传输同样多有效信息的情况下,PDH信号所占用的频带(传输速 率)要比SDH信号所占用的频带(传输速率)窄,即PDH信号所用的速率低。例如:SDH的STM-1信号可?复用进63个2Mbit/s或3个34Mbit/s(相当于48×2Mbit/s)或1个140Mbit/s(相当于64× 2Mbit/s)的PDH信号。只有当PDH信号是以140Mbit/s的信号复用进STM-1信号的帧时,STM-1信号才?能容纳64×2Mbit/s的信息量,但此时它的信号速率是155Mbit/s,速率要高于PDH同样信息容量的E4?信号(140Mbit/s),也就是说STM-1所占用的传输频带要大于PDH E4信号的传输频带(二者

接触网拨接方案

依据线路改造的不同情况,大体分为六种: 1、区间曲内拨转; 2、区间曲外拨转; 3、区间双线同时拨转; 4、车站过渡施工方案; 5、区间上下行换侧方案; 6、新建网与既有接触网接通方案。 一、既有支柱位于曲线内侧: 1、新设支柱位于改建区段新铺线路内侧。 接触网施工方案:由于既有支柱影响线路转线时接触网的拨移及预铺线路场地。为此要在既有线路外侧增加临时支柱进行过渡。即:将接触网悬挂在临时支柱上后,拆除既有支柱;在预铺线路旁,按设计要求组立新设支柱、支装,做好接触网拨移准备。转线当天,将既有接触悬挂从临时支柱倒换到新设的正式支柱上,确保转线当天接触网顺利开通。随后,再对该段接触网进行细调和倒锚(向曲内拨移后,接触网线索将变长) 2、新设支柱位于改建区段新建线路的曲外。 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网要进行两次单支柱过渡(或采用临时软横跨过渡)才能到位。首先在既有线路外侧增加临时支柱A,将接触网悬挂在临时支柱A上后,拆除既有支柱;在预铺线路内侧增设临时支柱B备用。在转线当天,将既有接触悬挂从临时支柱A倒换到临时支柱B上;转线结束后,再按设计要求在改建区段组立新设支柱,最后,再将接触悬挂和附加悬挂倒换一新设的正式支柱上。 两者相比,第一种设计更合理、简洁,更符合现场实际。 曲内、外拨转分类相同,施工方案也相同。 二、既有支柱位于曲线外侧; 1、新设支柱位于改建区段新铺线路内侧。 接触网施工方案是待新线预铺到位后,以预铺线路为准,在转线前按设计要求组立新设支柱并进行支装。转线当天,将既有接触悬挂倒换到新设支柱上即可,确保转线当天接触网顺利开通。随后,再对该段接触网进行细调和倒锚(向曲内拨移后,接触网线索将变长)。该段附加悬挂要进行两次跨越和换边,以确保其回路贯通。最后,拆除既有支柱,清理现场。

接触网施工工艺

1.接触悬挂 1.1承力索和接触线 (一)技术标准 1.1.1我段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接触悬挂的材质 1.1.2 TCG-110、CT-110、CTHA-110型铜接触线用于区间干线、车站正线上,额定张力为10kN;TCG-85、CT-85、CTHA-85型铜接触线用于车站侧线上,额定张力为8.5kN。 1.1.3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规定:一般站场和区间取6000mm,允许误±30mm。接触线最大驰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少于5700mm。在编组区段站和个别较大的中间站站场不少于6200mm。因隧道内、跨越接触网建筑物处结构高度的影响,致使接触线高度不能达到标准值的,可适当降低接触线高度,但导高不得低于5600mm,且最短吊弦长度不得小于250mm。 1.1.4接触线和承力索的张力和弛度 标准值:承力索15KN,正线接触线10KN、侧线接触线8.5KN;驰度15mm。 安全值:张力误差允许2%。全补偿链形悬挂弛度允许误差为10%,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1.1.5承力索位置 标准值:直线区段位于接触线正上方;曲线区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垂直于轨面连线。 跨中偏移值:最大风偏时的跨中偏移值不能大于相邻定位的之字值及拉出值 1.1.7接触线坡度(工作支) 标准值:160km/h及以下区段,坡度≤2‰;

1.1.9接触线、承力索磨耗及损伤 (1)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 (2)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补强线的材质、型号应与被补强线索相同,或者载流量大于或等于被补强线索。 (3)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接触线接头处增设电联结。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 (4)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两接头的间距不小于80米。 1.1.11 绝缘套管:隧道口及跨越桥及跨越建筑物下的承力索加装绝缘套管,安装须满足如下要求: (1)隧道:每处加装5.5m,即隧道内0.5m,隧道外5m。 (2)跨越桥等建筑物:若承力索与跨越的建筑物距离小于1000mm,建筑物下承力索全部加装绝缘套管,并加装至建筑物边沿外4.5m处;若承力索与跨越的建筑物距离大于1000mm,每处加装5m,即以建筑物边沿垂直对应点为界,建筑物下安装0.5m,建筑物外安装4.5m。 1.2吊弦 (一)技术标准 1.2.1吊弦分环节吊弦和整体吊弦两种,其技术状态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吊弦须顺直。 ①环节吊弦:应用Ф4.0镀锌铁线制作,不少于两节,每节的长

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制实施方案

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制实施方案

岗位应急处理卡编制实施方案 为了保障运营生产安全,为进一步推进岗位应急处理卡编制工作,切实提升各岗位应急处理能力,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的要求,结合分公司各岗位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架构及职责 (一)组织架构 1、工作小组 组长:陈劲松 副组长:何眉佳、李颖、王磊、苏飞、贾琨、秦征 成员:许磊、张成、洪妹、汪顺善、高继峰、韩帅、孙天天、黄巍楠 职责 组长、副组长: (1)负责分公司岗位应急处理卡编制实施方案的审定。 (2)负责分公司岗位应急处理卡编制工作的监督。 (3)负责分公司岗位应急处理卡编制完成后的审核定稿。 组员: (1)负责分公司岗位应急处理卡编写实施方案的拟定。 (2)负责实施方案的发布、推进实施、总结等相关事项的落

实。 (3)负责组织岗位应急处理卡编制启动会、协调会、审核会、发布会等会议的召开。 (4)负责协调解决岗位应急处理卡编写过程中各类问题。 2、编写小组 组长:各部门负责人 副组长:各中心负责人 组员:各部门、中心安全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技术骨干、岗位能手 职责 组长、副组长: (1)负责制定实施本部门、中心应急处理卡编写总体安排。 (2)负责落实部门、中心编写人员安排及督促实施。 (3)负责部门、中心的岗位应急卡的审核。 组员: (1)负责落实应急处理卡编写的具体工作。 (2)负责组织部门各专业工程师及员工参与应急处理卡的编写。 (3)负责部门应急处理卡的编写、收集、整理、上报及后期制作等各项工作。 (4)负责应急处理卡编写过程中与安全部对接联系工作。 二、编写原则

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的设计

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8-01-07T10:30:21.5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作者:许旻婷[导读] 摘要:随着光缆线路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光缆通信传输的过程中,网络维护系统逐步成为当前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工作的重点课题。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光缆线路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在光缆通信传输的过程中,网络维护系统逐步成为当前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工作的重点课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主要就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因素;设计;应用 作为通讯行业的网络基础承载设施,光缆通信的运行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通信服务质量。光缆是由很多光纤在一定的组合方式下所形成的能够实现数据传递的物理设备,采用光缆通信能够极大的提高信息数据的传递速度,避免出现信息丢失或失真的现象,为当前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这一切都是要在保证光缆通信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光缆通信出现故障,保证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的持续、永久、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做好其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一、光缆传输系统设计考虑的因素 1、光调制-解调方式的选用。目前,国内外有不同种类的光调制-解调方式,其中基带直接光强调制BD-IM方式、副载波预调制-光强调制方式以及脉冲编码-光强调制PCM-IM方式的应用比较广泛。其中基带直接光强调制BD-IM方式优点为电路简单,操作与维护方便,投入低,然而该方式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其光源调制特性的线性范围较窄,具有较低的信杂比,并且传送距离受限,广播质量不高。副载波预调制-光强调制方式分为两种,即频率和脉冲模拟调制方式,而脉冲模拟调制方式又分为五类,其中PFM-IM或SWFM-IM方式在高质量近距离传送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该方式的优点在于系统建立简单,其搭配具有灵活性,设备与系统运行较为稳定,成本低等。脉冲编码-光强调制PCM-IM方式主要是对距离与质量要求较高的传送系统中较为常用,例如大的电信传输。 2、系统波长考虑。系统路程长短与运行的可靠性决定了传输系统波长的选择。目前,短波长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较为成熟,在国内开发较早,发光器件的稳定性与线性较高,使用寿命长,然而其损耗较大,因此只考虑在较短距离传输中使用。 3、如何选择光终端机。光终端机是光缆传输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其主要由发光器与光接收器组成。应从传输方式、系统使用要求、性能指标、功率、使用环境、性价比等方面考虑如何选择光终端机。其中发光器件的选择应考虑发光功率、响应时间、耦合功率等方面考虑,并结合实际传输距离。而光接受器件应从温度特性、造价、暗电流值、频带等方面考虑,保证器件灵敏度与信杂比。 4、如何选择光缆。光缆选择主要考虑带宽、信噪比等两方面因素。应保证其线路所包含的整个距离的最窄带宽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并且要保证符合相关信噪比的规范标准。 二、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的设计分析 1、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 (1)系统支撑的硬件要求。负责光缆线路设备和传输设备维护的单位和企业必须要在各个维护点设置24小时值班,避免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和维护。同时要配备用于维护光缆线路设备的固定电话和传真,并设立项目专人负责制,在维护地区要配备能够维修工作需要的仪器、仪表、工具、车辆和零小易耗品。 (2)人员和管理要求。光缆线路维护单位必须配备能够独立完成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具体人数的确定要依据维护线路的复杂程度、重要性和维护环境等情况。线路的日常巡回应安排熟悉线路和管道的人员实施。 2、总体架构设计 (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针对光缆通信网络的特点和复杂情况,为了提高光缆维护的效率和故障显示的清晰化程度,要把光缆通信网络中所有的点设施进行电子登记,并标注在电子地图上,这样维护人员就能在电脑上直接看到网络的变化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更高效的进行维护工作。 (2)传输网络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为了使系统的功能更加清晰,把传输网络系统的功能划分为五个模块进行设计:基础管理、技术维护支撑管理、日常维护管理、自动报警管理和障碍指标计算管理。 3、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功能设计 (1)系统面向对象。本文设计的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面向于使用该系统的各方面的用户,包括:运行维护管理人员、报表制定人员和流程调度等。用户通过阅读文档资料,可以进行传输网络线路信息的查询和维护。 (2)系统功能特性。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包括:基础管理、技术维护支撑管理、日常维护管理、自动报警管理和障碍指标计算管理这五个方面的功能。光缆的制作要满足机械特性、光学特性和环境特性等指标的要求。管道以人井和人井间的管道为组成部分,杆路由电杆和杆间线路组成。光纤入户设备选择光分纤箱。 (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对光缆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基础管理、日常维护支撑管理、技术维护支撑管理、障碍指标计算管理和自动告警系统管理这五个方面的模块内容:①基础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了对系统仪器、仪表及机具这几个方面维护硬件标准的设计内容;②日常维护支撑管理模块通过对架空线路、直埋线路、管道线路、局内线路及巡检系统的设计,以显示光缆通信网络的日常维护管理情况;③技术维护支撑管理模块通过对光缆网络日常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考核,以负责对光缆网络在技术指标和数据信息上的管理;④障碍指标计算管理模块主要对光缆通信网络在障碍指标的完成情况和障碍抢修工作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管理; ⑤自动告警系统管理模块通过对光缆网络提供统一完整的综合告警和性能查询功能,以及时准确的提供网络在配置、性能以及告警方面的数据,以便于及时分析和排障。 三、通信光缆传输网络系统的应用 1、在进行跨海光传输网络系统中,应用了具有较大储存含量以及较长距离传输的技术波分复用技术,不仅可以确保信息及数据的正常传输,还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光纤传输网络系统的传输速度与传输容量。当前,我国的全官网还处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阶段,却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并且使传统网络实现了节点的全光化。但是节点的全光化目前只能应用在电器上,从而阻碍了通信网络的发展以及网络干线容量的提高,所以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光网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研究。

市SDH传输网规划 优化 设计

X X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XX市SDH传输网规划设计 入学年月: 所学专业: 学员证号: 学员姓名: 工作单位: 指导教师: 总站/学习中心: 完成时间: 目录 一、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基本原理 (3) 1、SDH的基本概念 (3) 2、SDH的帧结构 (5) 3、SDH的复用映射结构 (7) 4、SDH的传输网及网络单元 (8) 二、XX市SDH传输网络现状 (9) 1、网络结构,交换局数量及位置,传输设备类型及容量 (9) 2、存在的问题及扩大SDH网的必要性 (10) 三、XX市SDH传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案 (11) 1、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 (11) 2、设备选型 (11) 3、局间中继电路分配 (11) 4、局间中继距离的计算 (12) 四、SDH网络保护方式的设计 (14)

1、SDH网络保护的基本原理 (14) 2、XX市SDH网网络保护方式的选择 (18) 五、SDH网同步的设计 (18) 1、网同步的基本概念 (18) 2、XX市SDH网同步的设计...................... ... (20) 六、方案论证、评估 (20) 一、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基本原理 1、SDH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SDH传输网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SONET)。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现ITU-T)于1988年接受了SONET 概念并重新命名为SDH,使其成为不仅适用于光纤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通用技术体制。它可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维护费用、实现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因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在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热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SDH不仅适合于点对点传输,而且适合于多点之间的网络传输。 (2)SDH传输网的特点 SDH技术同传统的PDH技术相比,有下面几个明显的优点: a:统一的比特率: 在PDH中,世界上存在着欧洲、北美及日本三种体系的速率等级。而SDH 中实现了统一的比特率。此外还规定了统一的光接口标准,因此为不同厂家设备间互联提供了可能。

接触网冬季施工方案

第二公路工程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一分部 接触网基础 冬季施工方案 第二公路工程局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一分部 2009年10月15日

一、.......................................................... 编制依据 3二、............................................................ 编制围 3三、.......................................................... 气象特征 3四、...................................................... 冬季施工安排 4 五、接触网基础冬季施工安排及措施 (4) 5.1接触网基础混凝土施工: (4) 5.2 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5) 5.3 混凝土拆模及养护措施 (6) 5.4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 5.5机械设备冬季防寒、防冻、防滑工作保证措施 (7) 六、.................................................. 冬季施工应急预案 7 6.1安全预案领导机构 (7) 6.2安全预案机构职责 (8) 6.3突发事故报告及应急程序 (8) 6.3.1事故报告与报警 (8) 6.3.2应急程序 (8)

冬季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至铁路客运专线土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 2)新建铁路至铁路客运专线至段初步设计线路平面图(铁道第一勘察); 3)《中标通知书》等有关合同文件; 4)线路平面图和线路详细纵断面图; 5)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及《答疑书》; 6)新建铁路至铁路客运专线至段施工设计图; 7)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8)股基〔2007〕520号文件; 9)现行的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验标及施工指 南等。 二、编制围 第二公路工程局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经理部一分部,起讫里程DK602+407.3 ?DK608+696.32。 三、气象特征

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制实施方案

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制实施方案为了保障运营生产安全,为进一步推进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制工作,切实提升各岗位应急处置能力,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的要求,结合分公司各岗位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架构及职责 (一)组织架构 1、工作小组 组长:陈劲松 副组长:何眉佳、李颖、王磊、苏飞、贾琨、秦征 成员:许磊、张成、洪妹、汪顺善、高继峰、韩帅、孙天天、黄巍楠 职责 组长、副组长: (1)负责分公司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制实施方案的审定。 (2)负责分公司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制工作的监督。 (3)负责分公司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制完成后的审核定稿。 组员: (1)负责分公司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写实施方案的拟定。 (2)负责实施方案的发布、推进实施、总结等相关事项的落实。 (3)负责组织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制启动会、协调会、审核会、发布会等会议的召开。 (4)负责协调解决岗位应急处置卡编写过程中各类问题。 2、编写小组 组长:各部门负责人 副组长:各中心负责人

组员:各部门、中心安全工程师、各专业工程师、技术骨干、岗位能手 职责 组长、副组长: (1)负责制定实施本部门、中心应急处置卡编写总体安排。 (2)负责落实部门、中心编写人员安排及督促实施。 (3)负责部门、中心的岗位应急卡的审核。 组员: (1)负责落实应急处置卡编写的具体工作。 (2)负责组织部门各专业工程师及员工参与应急处置卡的编写。 (3)负责部门应急处置卡的编写、收集、整理、上报及后期制作等各项工作。 (4)负责应急处置卡编写过程中与安全部对接联系工作。 二、编写原则 (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 1、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2、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二)其他原则 1、岗位应急处置卡按照岗位,并结合岗位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最终形成“一事一岗一卡”。 2、岗位应急处置卡的编写以既有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内处置程序为基础,可以进行细化和补充。 3、对水淹、火灾等事件要按照区域划分进行编写。 4、岗位应急处置卡核心内容为应急处置流程,非设备的抢修程序。

传输维护操作手册

传输设备维护操作手册 作为维护人员,在进行传输设备维护前,应了解SDH 传输系统的工作原理、一般基站传输的组网方式,常见的设备类型和对应的设备上机盘的主要功能,以及常见的故障处理操作流程和方法。 SDH 的基本原理 SDH (同步数字系列)是一个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叉功能结合在一起并由统一网管系统进行管理操作的综合信息网络技术。 复接 交叉 线路传输 交叉 分接 A 局SDH 设备 B 局SDH 设备 SDH 系统的组成的传输网有三个优点:同步复用、标准的光接口、以及强大的网管能力。 SDH 体制有一套标准的信息结构等级,即有一套标准的速率等级。基本的信号传输结构等级是同步传输模块——STM-1,相应的速率是155Mbit/s 。高等级的数字信号系列例如:622Mbit/s (STM-4)、2.5Gbit/s (STM-16)等。 与SDH 相比,PDH 的主要缺点有二: 第一:PDH 考虑的主要业务对象是普通的传统电话业务,它在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通信向业务多样话和宽带化发展的要求。且网管能力、网络自愈能力、互通性能都较差。 第二:PDH 主要用于点对点连接。它没有标准的光接口,不同厂家的设备不能实现光口互连,组网能力差。 SDH 传输设备的组网 通常传输设备的组网方式有: 1、线型网:主要应用于铁路、公路、电力沿线 2、星型网:主要应用于中心局和各分局的连接

3、树型网:应用于广播型业务 4、环型网:应用于各种网络环境 5、网孔型网:应用于适合业务量大、等级高网络

这里举个常见的传输设备在网络应用方式:环型加链路分支 如下图: 以上这些组网方式,基本上是适用在以宏站为基础,组成的SDH 传输网。而微站里的SDH 传输设备或PDH 传输设备大多数是挂在以上组网里面任意一端TM 或ADM 传输设备下面。 简单的来说,一微站的通信原理图如下:

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分析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04-0125-02 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分析 收稿日期:2012-11-21作者简介:刘晋明(1973-),男,工程师 刘晋明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3) 摘 要:结合工程实际,对朔黄铁路扩能改造电气化工程接触网过渡改造原则、改造方案、改造施工保证措施进行了充分的说明, 列举了接触网过渡改造方法,对解决接触网改造中的实际问题和丰富接触网施工管理经验,提高施工效率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保证措施中图分类号:U227 文献标识码:A 朔黄铁路扩能改造电气化工程SHTLGC9010标段,施工范围 为神池南站至三汲站, 含13站12区间,全长256.6正线千米。重难点工程为:神池南、宁武西、龙宫、原平南、东冶、小觉、西柏坡 7个车站的既有接触网改造。接触网改造施工难度大,直接影响 行车,编制合理的接触网过渡改造施工方案就成了施工的关键,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经过现场调查、方案比选,编制了能指导施工的接触网过渡改造方案。1过渡改造施工原则 既有电气化改造地段接触网过渡工程以不影响正常行车为原则,改建地段设置小锚段过渡,待正式工程完成后,拆除过渡用导线及装配,支柱尽可能利用。尽量避免拆除或少拆除既有支柱。在施工时接触网专业将根据站前的施工组织计划,密切配合站前施工,施工中要考虑永临结合,尽量减少过渡工程量。 安全第一原则:做好安全预防工作,不盲目蛮干,确保既有线路正常运营。 时间最短原则:上足人员、机械、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站改施工。 永临结合原则:与设计沟通,优化过渡设计,将部分过渡工程列为正式工程,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节约投资原则:过渡方案力争保证工期,避免发生二次过渡。 过渡方案提高科技含量原则:采用“四个一次到位软件”保证悬挂调整一次成功,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2过渡改造施工方案 2.1 增建电气化股道过渡方案 增建电气化股道采用软横跨过渡方案,具体实施如下: 既有接触网支柱占据新线路位置,需拆除支柱,采用另立过 渡支柱, 过渡支柱按照设计图纸支柱容量、位置施工,见图1。图1既有支柱占据新建线路过渡施工示意图 新立支柱 既有支柱 新建线路 J1 X1 J3 X3 J5 X5 J6X6J4X4 J2 X2 1)定测、立杆。与站前联系取得最外两道的线路中心桩,股道高差桩。定测量后,在最外两道外按照新立支柱立软横跨支柱X1 X6。 2)软横跨安装。跨过既有承力索,安装新软横跨X1 X2,X3 X4,X5 X6的横承、上部固定绳,将承力索固定于新软横跨内,再 安装下部固定绳、定位装置,将接触线安装于新下部固定绳内。 3)既有拆除。悬挂倒换完成后,就可拆除J1 J2,J3 J4,J5 J6既有软横跨。 4)悬挂调整。进行导高、坡度、拉出值调整,保证行车。锚段 关节、道岔定位等关键部位进行细调。 2.2两端咽喉区改造过渡施工方案2.2.1道岔增减过渡施工方案 增、减道岔施工过渡示意图见图2。既有(1), (3)号道岔改移,在既有5号,8号,10号支柱处需增加1号,3号,5号道岔,拆除既有(1), (3)号道岔。图2增、减道岔施工过渡示意图 新立支柱 既有支柱新建线路 既有线路 新5 5 新7 7 新99 35 (3) 10 新108 新8新66新4区间 Ⅰ1(1) Ⅰ可采用立道岔柱作为过渡施工,并将影响道岔电气化施工的 锚段关节进行过渡改移,待增设道岔时进行道岔调整,与道岔一并开通。站改完毕更换导线。 1)测量,立杆。根据站前交桩位置,确定道岔定位柱具体位置, 立新支柱5号,8号,10号分别为道岔新道岔定位柱。立新支柱4号, 6号,7号,9号为锚段关节过渡柱。2)支柱装配。将新5号,8号,10号支柱按照道岔定位柱装配。新4号,7号,9号支柱按转换柱装配,新6号按锚柱装配。3)锚段改移。在停电点内,将在支柱9号,10号下锚改移至新6号,新9号支柱,区间端锚柱也进行相应改造,组成新锚端关节。4)道岔调整。站前拨移道岔时,接触网同时开展作业,调整 新建道岔1号, 3号,5号接触网。接触网与站前改造一并开通。2.2.2 既有锚柱影响新支柱过渡施工方案 如图3所示,下锚支柱影响线路预铺时,新立锚柱进行过渡,或下锚支延长线上立临时锚柱过渡。 1)交桩、立杆。根据站前施工单位交桩资料和过渡方案需要,提前立临时锚柱L1,进行临时拉线安装。2)补偿安装、延长线预制。按设计要求进行临时锚柱L1的补偿装置的安装,根据现场测量长度,预制好延长导线。3)倒悬挂。通过天窗停电点,对既有补偿装置卸载,并同时进行悬挂连接。 4)悬挂调整。对Y1道岔定位点、电连接、吊弦进行调整,并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 · 521·第39卷第4期2013年2月 山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9No.4Feb.2013

路基接触网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适用范围 (2) 3、工程概况 (3) 4、路基接触网基础施工 (6) 4.1、施工准备 (6) 4.2、测量放样 (7) 4.3、挖、钻孔桩施工..................................................................... .. (7) 4.4、钢筋笼制作 (8) 4.5、下钢筋笼,安装预埋件、模板 (9) 4.6、砼浇筑 (11) 4.7、养护、拆模 (12) 5、安全及环保措施 (13) 附件: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接触网硬横跨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0号)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路基地段圆钢柱接触网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1号)

1、编制依据 (1)《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0-2003/J 290-2004) (2)《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21-2003/J 291-2004) (3)《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9-2015) (4)《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接触网硬横跨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0号) (5)《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三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建设指挥部工程联系单:路基地段圆钢柱接触网基础设计说明》(四设南三龙指联(2015)11号) (6)《三明北至三明南区间-桥梁、路基段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南龙扩施(网)-F20CW03) (7)《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肆房(2010)8301) (8)《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扩能工程施工图-三明北站接触网平面布 置图(供咨询)》(南龙扩施(网)-F10CW02) (9)《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H型钢柱》(通化(2008)1301)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5-2003/J 286-2004)

传输网规划思路

(1)省内干线传输网规划思路 省内干线传输网应按《关于启动“2012-2014年省际、省内长途传输网发展规划”的通知》(网络传[2001]304号)的要求和思路进行编制,并以完成的省内长途传输网规划为基础,结合业务发展变化和网络优化调整提出规划期内的建设项目和方案。 省分公司应深入摸查省内干线光缆网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资源优化,实现统一管理和调度。 原则上省内干线光缆不采用与本地网同缆分纤方式敷设,在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新建省内干线光缆可适当兼顾本地网市到县光缆的需求,采用同缆分纤方式建设,不容许干线光缆和基站接入光缆混用。 光缆新建时,应按照工信部共建共享要求开展工作。 建设省干WDM/SDH局间中继系统时,应统筹考虑省内干线与省际干线的中继转接需求,保证干线业务的转接落地需要。省际40G业务的中继系统转接由省际干线传输网规划负责。 (2)本地传输网规划思路 1)光缆网 本地光缆网应根据《关于启动2012-2014年本地光缆网专题规划的通知》(中国联通集团【2011】329号)的建设和发展思路,以启动完成的本地光缆网规划为基础,结合移动网、宽带网等需求和城市发展需要,调整提出规划期内的建设项目和方案。 北方重点结合光进铜退和移动网接入需求,明确综合业务接入区范围,完善接入主干光缆和光交接点布局。南方重点搭建核心汇聚层、接入主干层光缆架构,根据移动、宽带、大客户等业务发展需要划分综合业务接入区和综合业务接入点,逐步优化网络实现业务的快速接入。 原则上新建移动站点接入应采用光缆接入方式,光缆容量应兼顾大客户、宽带接入等需要,对于固网业务已经实现光纤接入的应充分利用既有光缆剩余纤芯开通业务,不得重复建设。重要基站节点(如BBU集中化基站)应纳入环网保护。超过3个以上的长链应逐步优化成环,保障重要业务的安全性。 2)传输系统

传输网维护管理提升计划

恩施分公司传输网维护管理提升计划 一、计划背景: 随着近年我公司传输网的建设正在逐步加快。传输网的迅速发展其维护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传输网是移动通信的基础网络,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正常高效运行。如何做好移动通信传输网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网络维护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当前传输网维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维护人员缺乏,现有人员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传输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传输技术专业人员,对目前新的技术、新的综合维护方式适应较慢。 (二)网络对维护质量要求极高 由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对传输网的技术起点高,相应的网络结构复杂,在进行组网时,部分关键网元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它的重要程度决定了对它的维护质量要求很高。利用简单的概率可以计算,维护设备量增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设备及线路本身可能出现的故障次数也将增多。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集采加剧了设备通过高度集成或简化生产工艺来降底投入成本,加上某些设备的单元盘,光元器件本身的特性,对温度非常敏感,更远距离的传输、更大的容量,往往是光元器件使用周期缩短,增加了设备本身的故障次数。 (三)传输线路的质量不能保证 传输线路的质量控制完全取决于线路本身质量、代维管理的水平、代维公司的能力及投入维护成本落实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传输线路的 质量。 三、传输网维护管理的计划 (一)维护管理的目标 1、根据前期暴露的各自为战,重点不重面相应巡检不到位、维护

水员不齐等问题,通过整合人员协同维护解决人员少和维护水员不齐问题,轮流指挥统一调度解决维护力量分散问题。 2、根据前期暴露的线路维护管理未落实的问题,通过人员调整、制定详细代维查检细则,制定代维月工作计划,制定落实线路巡检计划等方面引导代维及县市公司加强线路维护质量。 (二)维护管理的基本思路。 改变传统的单一预防性维护、修复性维护和监控维护。现传输设备采用监控维护方式,传输线路采用修复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相结合的方式。 1、传输设备 传输网传输设备采用监控维护,利用监控设备和统计性能方法系统地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分析,以保证网络质量和网路性能水平,使预防性维护工作减到最小,并力求避免设备障碍。它既能使维护的成本减到最小程度,也符合网络运行维护质量指标要求,能够支持优质、高效的网络。 2、传输线路 传输线路采用修复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结合的维护方式,加大巡检力度在进行预防性维护的基础上,力求在故障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修复障碍,减小对整个网络的影响。 (三)、相关职责及基本工作 1、黄勋程职责分工,B角:向红莉 (1)负责班组内部工作分配、协调、监督、沟通 (2)负责制定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贯彻 (3)负责与各主管制定代维单位传输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内容及管理办法完善 (4)负责传输疑难杂症问题及故障的跟踪、处理 (5)负责组织班组维护工作内容相关流程和管理办法的制定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