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拓碑的方法

拓碑的方法

拓碑的方法
拓碑的方法

拓碑的方法

◎拓碑必备的工具:

一、白芨水:中药行有售,其性黏若胶水,使用前需煮过如胶水一样泡稀使用。〈也可使用白芨粉但效果不佳〉

二、刷子:棕刷:敲打宣纸,使文字凹入用

软毛刷:上白芨水及裱宣纸用

三、拓包:用眠布包栗米,沾墨汁,拓印碑面用(拓包必须绷紧)

四、墨汁:着色用,可使用墨汁或研磨之墨汁

五、其它:宣纸、清洁用之刷子、装墨汁及白芨水之盆子,喷枪、卫生纸、抹布等

◎拓碑的方法:

第一阶段准备工具

1、拓碑前必须先清洁碑上的灰尘

2、纸的准备必须比碑大,上下左右稍大约二-三公分。

3、白芨水必须于当天或前一天准备,切勿提早储存,以免失去黏性。

4、拓包二个,一个沾墨汁,一个均匀墨色。〈可交替使用〉

5、刷子、盆子、墨汁、喷枪

第二阶段上纸

1、先在碑上刷一层白芨水,必须涂均匀。

2、上纸由上而下对其四角之后用软毛刷由上而下由中而左右由内而外刷平,同时赶走空气使纸与碑面密合

三阶段敲打

1、用棕刷敲打,使文字凹入均匀,但不能太大力敲打,以免拓纸破裂。

2、敲打时力量需均匀,不轻不重,每个字凹入约0.5公分左右即可,由上而下先纵或先横敲打皆可,俟字全部均匀凹入籍告完成。

第四阶段:上墨色

1、上墨时左右手各执一拓包,左手沾墨汁,右手柔搓,左手拓包引色至右手拓包,使之平面均匀,并先行试打在预备纸,查看色泽是否均匀。

2、使用拓包必须上下正打,不可左右斜打或过分用力,亦不可专打一处,也不可东打一下、西打一下;必须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渐次密集吋吋相连,连续地不轻不重地先纵后横或先横后纵地上色,直至全碑皆上色完毕即可。

第五阶段:取下

1、取下拓本的最好时机是拓本八至九分干时最为恰当,因此时拓本较不易破损且易于取下,若尚湿即急于取下,则易破裂。

2、大型碑文取下前必须二至三人协助,由上而下与碑面成垂直,平均提起拉开,并事先预备好报纸,平面放置,让他自然干,若让拓本晒太阳则拓本将形成凹凸不平及僵硬的现象。

◎优良碑拓的特征

1.墨色均匀、黑白分明。

2.字迹清晰不渗墨。

3.字迹完整不变形。

◎野外拓碑注意事项:

1、注意天气变化,风过大或太热均不适施工。

2、若有需攀爬岩墙时,注意安全。

3、各项拓碑工具务必备齐,外加清洁用具等均需妥备

4、需有防蚊虫叮咬措施或药品。

5、若是至庙宇或墓场拓印,建议您三牲、水果之礼,不可

少。毕竟中国人是相信这套的。

◎碑拓的保存与运用:

辛苦拓印而得的碑拓,如果没有妥善保存、运用,殊为可惜,建议如下:

一、编号与纪录:碑拓需详加纪录,编号、地点、时间、文字或图样、样式、内容、字数、大小等均需详细纪录,不但便于整理、寻找,亦可整理出版嘉惠后学。

一、装裱:可将碑拓请良善之裱功师父,加以精裱。再好的碑拓如无经装池,则不显其价值,因此精选良善之师父是很重要的。

二、或作为展示或为欣赏或临摹学习、教学均可,例如乡土教学课程野外参观时如能将该处之碑拓图案拓印回校彼此

交流或作研究社会历史或欣赏其书法之美均是很好的运用。

拓片制作技法及元碑拓制过程

拓片制作技法及元碑拓制过程 拓片的拓印的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扑墨拓法、擦墨拓法、蜡墨拓法、响拓法;而其中最常用的是扑墨拓和擦墨拓。现将其中拓法大略及《尊经阁记》碑拓制过程表陈如下,以记古技。 四种拓法: 一、扑墨拓法:先把要拓的花纹或文字尽可能剔刷清楚,用大小合适的宣纸盖上,把纸轻轻润湿,然后在湿纸上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该物表面,随着它的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之后除去蒙上的那层纸,等湿纸稍干后,用扑子蘸适量的墨或朱砂,敷匀在扑子面上,向纸上轻轻扑打,形成拓片。 二、擦墨拓法:主要用于拓印碑石。先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打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待纸干后,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勿浸透纸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三、蜡墨拓法:用松烟子和蜡调合,做成饼状大墨团,将干纸贴在刻石上,用大蜡饼干擦,又名为干擦墨。

在气候严寒或洞窟潮湿地区,均可使用干擦墨拓法。 四、镶拓法:用小扑子先拓大字边缘,然后镶补完整的方法。先把字边拓好揭下,再全补上墨。摩崖大字题刻,多用此种拓法。 四、响拓法:拓善本碑帖,将透明薄纸平铺在碑帖上,用笔双钩轮廓,然后用小扑子影拓。或在原碑帖上覆一层薄纸双钩填墨,也叫响拓。传拓碑帖用墨,以晚清、民国初年碎墨最佳,将碎墨放入小罐内,加适当凉水,用木棍搅成墨汁,写字不洇即可用。松烟桐油合香料制成的墨,或现在精制书画墨汁,也是传拓碑帖佳品。用烟子合胶做墨汁,或用烟子合蛋清做墨汁,必须在墨汁中加薄荷精、樟脑精等香料少许,可免去拓片的腥臭味。直接用黑烟子合水传拓的最劣。 用的最多的是扑墨拓和擦墨拓。 《尊经阁记》拓制过程 元代文字学家、书法家杨桓篆额书丹的《尊经阁记》碑2008年在山东济宁发现,因其形制巨大,文字众多,字体奇特,而受到关注。《济宁日报》、《中国书法》杂志(2011年第10期)分别刊登文章,赞誉“一字点画囊多体,楷书篆意隶风骨”。

《乙瑛碑》书法欣赏教学案例-最新资料

《乙瑛碑》书法欣赏教学案例 一、选题说明 本课选自于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高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书法》选修第二课:平凡者的创造?隶书书法欣赏。 二、设计思想 教师一共设计了3个课时完成本课“鉴赏?练习”活动。经过前一课的接触和学习,学生已经形成对隶书的初步认识,并了解和学会了隶书的简单知识及技法,这正是本堂课有力的知识基础。教师特意选择《乙瑛碑》作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隶书的切入点,希望可以通过对这一出自汉隶鼎盛阶段的隶书作品的赏析,加深学生对隶书的了解。学生在赏析《乙瑛碑》之后,可以感受到这一作品特有的艺术特点,继而增强自己的书法鉴赏能力、提升自己的书法鉴赏水平。 三、课前准备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和《乙瑛碑》有关的背景资料,并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以及任务,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或者实体图书馆寻找需要的资料,完成任务。 四、教学目标 教师和学生分别承担主导者和主体的身份,前者通过启迪、引导、对比、分析、发现、训练等手段,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散,并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选择各具特色的

《曹全碑》《张迁碑》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乙瑛碑》的风格特征,体会隶书特有的魅力,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了解。 1.知识目标:在研究学习教材文字及图片材料的层面上,深入了解《乙瑛碑》的特点,感受作品的文字内容,体会作品在汉代隶书发展过程中的价值意义。 2.能力目标:接触和了解《乙瑛碑》的基本用笔技法及结构规律并学以致用,精准地运用到课堂书法临摹上。同时,较好地把握《乙瑛碑》的笔画及结构特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隶书的书写技法和规律,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喜爱,传扬中华民族书法精神。 五、教学重点 1.接触和学习《乙瑛碑》的具体特色。 2.把握《乙瑛碑》的笔画及结构特征,并对此进行反复的练习。 六、教学难点 1.在学习和掌握用笔技法以及结构规律方面,存在难点。 2.在培育学生书法学习兴趣方面,存在难点。 七、教学准备 1.《乙瑛碑》图片、短视频、学生书法作品、古筝曲。

正交小波变换中边界延拓方法分析

《现代信号处理》之报告 正交小波变换中边界延拓方法分析 唐良瑞 (北京邮电大学B991班) 1、引言 小波分析是八十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同时也被广泛运用于信号处理学科中。利用小波变换作图象压缩,由于它的高压缩比和好的恢复图象质量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且出现了许多基于小波变换的图象压缩方法;特别是在某些特殊的应用方面,它有着其它压缩方法不可代替的位置。 尽管如此,基于小波变换的图象压缩技术还有待于改进,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其中之一就是边界处理问题。我们知道,小波变换是针对无限信号来进行的,但实际信号却是有限长度的。另外,二次镜像滤波器是非因果的,需要将来和过去的信号值。这在有限长度的信号首端和结束端的小波系数的计算中会引起麻烦,因为在这些地方的滤波器卷积运算中需要用到一些实际中并不知道的数据值。这就需要进行边界处理,一般常采用的方法就是边界延拓,其中包括零延拓、对称性延拓和周期性延拓。下面主要对此进行探讨。 2、信号小波分解和重建的Mallat 算法 设正交小波由低通滤波{k h }唯一确定,其对应的高通滤波为{k g },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m n k m k n k h h ,22δ=∑-- (1) n n n h g --=1)1( (2) 022=∑--k m k n k g h (3) 21122==∑∑+k k k k h h (4) φ和ψ分别是相应的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j V }和{j W }是它们生成的空间。φ和ψ满足: ?? ???-=-=∑∑k k k k k x g x k x h x )2(2)()2(2)(φψφφ (5) 小波分解步骤为:

书法文化之仿古碑拓书法作品制作教案

《书法文化之仿古碑拓书法作品制作》教案 武汉市汉阳区车站小学邢珺 【设计意图】: 我校是一所全国书法艺术特色的学校,校园内浓浓的墨香浸润着一代代车小人,随处可见的名家手笔、名家肖像、师生书法作品……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要进行“书法天天练”的书写,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书法书写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书法文化之仿古碑拓书法作品制作”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书法相关文化,并在制作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适用年级】:小学四、五、六年级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仿古碑拓书法制作方法,并能让学生正确选择制作用纸。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设计方案,并尝试将制作完成仿古碑拓书法艺术品。 3.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研究、小组合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学生分小组 2.制作材料:明矾、毛笔、各种生宣纸、废旧报纸、墨、排刷、装饰纸 3.cai课件和课前教师制作的仿古拓碑书法作品。 4.学生调查母亲节的好词好句。 【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观察—演示) 1.师:同学们,邢老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 2.魔术演示 3.师:你们想提什么问题吗? 4.指名提问,教师答疑。 师:刚才这个魔术展现了书法文化之仿古碑拓书法作品制作的全过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制作方法。 (板书课题:《书法文化之仿古碑拓书法作品制作》) .二、发展阶段(初探—交流) 1.师:通过刚才的你们的观察,都有哪些制作步骤呢? 学生回答(课件逐一出示) 2.欣赏教师作品。 师:同学们喜欢仿古拓碑书法作品吗?教师还做了几件作品,下面就请同学们

【碑拓撷英】 隋碑第一:《龙藏寺碑》元拓本

【碑拓撷英】隋碑第一:《龙藏寺碑》元拓本 【碑拓撷英】隋《龙藏寺碑》隋《龙藏寺碑》,楷书,无撰书人姓名,开皇六年(公元五八六年)刻,碑在河北省正定县。有人说它“整密瘦健,为隋碑第一”,有人说它是“爽整精能,为隋碑之极则。”隋建国只有三十七年,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当然不及两汉,唐宋那样百花争妍,蔚然大观,但是,它在书法发展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功绩,还是值得一书的。这正是今天珍视和研究《龙藏寺碑》的原因所在。康有为曾说:“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龙藏寺碑》用笔沉挚有力,刚柔相济,结体严谨安雅,方整有致,已是成熟的楷书形象。杨守敬说:“细玩此碑,正平冲和处似永兴(虞世南),婉丽遒媚处似河南(褚遂良),亦无信本(欧阳询)险峭之态。”可见初唐诸家大多从此萌芽。其中受其影响最大的应是褚遂良。褚的《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与它似乎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因此,人们说《龙藏寺碑》是集北碑之众长,开初唐一代书风的“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梯。《龙藏寺碑》碑额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15字《龙藏寺碑》全拓《龙藏寺碑》通高3.15米,宽0.90米,厚0.29米。碑文楷书30行,行50字,凡1500余字。碑为龟趺。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造型别致,刻工精细,具有隋唐蟠龙的

古朴风格。碑额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15字。碑阴及左侧有题名及恒州诸县名,分5截30行,行字数不等,亦为楷书。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龙藏寺碑并阴,张公礼撰并书,开皇六年十二月立,今在隆兴寺。”释文:窃以空王之道,离诸名相;大人之法,非有去来。斯故将喻师子,明自在如无畏,取譬金刚,信毕竟而不毁。是知涅槃路远,解脱源深。隔爱欲之长河,间生死之大海。无舩[同“船”]求度,既似龟毛;无翅愿飞,还同兔角。故以五通八解,名教攸生;二谛三乘,法门斯起。捡麁[同“粗”]摄细,良资汲引之风;挽满陷深,雅得修行之致。若论乹[同“乾”] 闼之城皆妄,芭蕉之树尽空,应化讵真,权假宁实,释迦文非说法之□,须菩提岂证果之人?然则习囙[同“因”]之指安归,求道之趣奚向?如幻如梦,谁其受苦;如影如响,谁其得福。是故维摩诘具诸佛智,灯□之坐斯来;舍利弗尽其神通,天女之花不去。故知业行有优劣,福报有轻重。若至凡夫之与圣人,天堂之与地狱,详其是非得失,安(?)可同日而论哉?往者四魔毁圣,六师谤法,拔发翘足,变象(?)吞麻,李园之内,结其恶党,竹林之下,亡其善聚。护戒比丘,翻同雹草。持律□□,忽等霜莲。慧殿仙宫,寂寥安在?珠台银阁,荒凉无处。离离缀彩,宁劳周客;含含奏曲,讵假殷人。我大隋乘御金轮,冕旒玉藻(??),上应天命,下顺民心,飞行而建鸿名,揖让而升(?)大宝。匪结农轩之阵,谁侚汤武之师?称

隶书名碑赏析——曹全碑

隶书名碑赏析——曹全碑 一、简介 《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宗碑》,碑高二百五十三厘米,宽一百二十三厘米,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十月。碑阳凡二十行,每行四十五字;碑阴五列,上列一行,二列二十六行,三列五行,四列十七行,五列四行。此碑无额,明万历初年出土于陕西合阳莘里村,现存于陕西西安碑林。清康熙十一年后,碑身出现裂痕。从拓本看,《曹全碑》的字迹保存较为完好,虽不免少有风损,但字形轮廓及笔画的起讫用笔都仍清晰,这无疑为后人临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作为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曹全碑》在历代学人及书法评论家的心目中地位较高。清孙承泽赞誉其:“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乃“汉石中之宝也”。万经平其曰:“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南海康有为先生则认为其与《孔宙碑》为“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徐树钧在其《宝鸭斋题跋》中称其碑阴书法“神味渊隽,尤耐玩赏”。 二、赏析 《曹全碑》最显著的审美特征是典雅逸静。与其同时代粗拙的汉碑相比,《曹全碑》不激不励,中正平和,既符合规范,又飘然逸出,与《张迁碑》等以追求真率拙朴的碑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曹全碑》的艺术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用笔内敛含蓄,圆转隽秀 《曹全碑》的用笔从完整的拓本看,则基本为圆笔。圆笔较为温和含蓄,笔画内敛含蓄又不失风雅,有大家闺秀的感觉,这是此碑之所以能够取得静雅的艺术效果的关键所在。 2.运笔平实柔顺,动静相宜 由于隶书基本结构的规定性,其线条绝对不能如行草书一样跌宕起伏,这就造成了隶书主静的天性。但同是主静的隶书,由于运笔方法不尽一致,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也就不同,波磔起伏明显的,如《石门颂》等,则有奔放飘逸之致;而《曹全碑》的运笔平稳徐行,一丝不苟,笔锋始终在笔道中行,笔画平实不滑,没有过度的起伏,使其线条更趋于内敛。而其所具有的动感,多半是因为有一些弧形长线造成的,如撇、捺、钩及横挑的弧势等,故有形意翩翩之趣。平顺柔实的线条,是构成《曹全碑》典雅逸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线条凝练简省,意到为止 汉碑线条各具不同的审美特征,如《张迁碑》的粗涩,《石门颂》的灵动,《乙瑛碑》的丰腴,《张景碑》的细劲,等等。而《曹全碑》则为凝练简省,其碑中文字线条没有装饰的迹象,往往一笔出去,至意想不到的位置便嘎然止住。许多点、短横尽量浓缩,多数字在上、下笔的承接处断开,留出较多空白。而其笔意丝毫不因笔画简缩而出现阻隔,反而显得更协调自然,空间更圆融、静和,使其卓然独立于其他汉碑之外。 4.结构疏朗平整,舒展奔放 《曹全碑》形体多呈扁形,少数有方或长方形。由于形扁,其势必呈横向,故而有稳的感觉。扁、横的形体主要由字的主横画拉长或撇捺开展造成的。与《礼器碑》相比,《曹全碑》的结构显得更调匀。这倒不是因为《曹全碑》比《礼器碑》规范或布置均等的缘故(其实,从结字的均匀程度看,可能《礼器碑》比《曹全碑》还要规整些),而是由于《曹全碑》的扁平及其结构中,上下左右的关系处理得更加自然合理的缘故。也正因此,《曹全碑》比《礼器碑》、《张景碑》等显得更加素静雅致,格调上高出一筹。其字形扁平,造成左右舒展,舒展的结构加之以圆笔的收敛,于是出现典雅的品格。

5隶书知识与应用

隶书知识与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隶书的相关内容。 2、了解其风格特点。 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隶书的种类风格特点 教学内容: 一、隶书简介: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型体的一大进化,也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由于它具有易写,易识,艺术性强的特点,所以在我国书法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它的出现不仅为草书、行书、楷书的繁衍不断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艺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条件。 二、隶书的创始者——秦代程邈 隶书相传是秦代书家程邈所作。程邈,秦代下杜人,初为县之狱吏,他对文字很有研究,后因得罪了秦始皇,被囚在云阳(今陕西省淳化西北)狱中。他感到当时官狱公牍繁多,篆书结构复杂,书写不

便,因此就在原来大小篆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削繁就简,变圆为方,拟定了一批日常应用的标准隶书,成隶书3000字奏之。秦始皇看后很欣赏,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而且起用为御史,并以其所创造的隶书发交官狱应用佐书,故曰“隶书”。所以世称程邈为“隶书之祖”。 三、秦代隶书----篆隶 秦代的古隶专称为秦隶。秦代的隶书,带有浓厚的篆书意趣,笔画平整无波磔。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在湖北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震惊了考古学界和书法界。它的出土,使现代书法家们眼界大开,亦为书法史研究提供了真正秦隶的资料。秦隶在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包含了篆书的特点。古人说:“篆之捷,隶也”,这是很有道理的。从“快”这一意义上说,秦简为毛笔墨书,只有毛笔的运用,篆书的快写,才真正把中国书法向隶书的方向推进。

曹全碑写法

一、《曹全碑》简介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1956年移立陕西博物馆碑林。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称:“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称:“惟碑阴五十余行,拓本既少,笔意俱存。虽当时记名、记数之书,不及碑文之整饬,而萧散自适,别具风格,非后人所能仿佛于万一。此盖汉人真面目,壁坼、屋漏,尽在是矣。”清万经《分隶偶存·汉魏碑考》称:“书法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曹全碑》在隶书的诸多风格品类中,是典雅秀美一路者,在技法上以精到整饬胜。对于学习隶书的朋友来讲,选该碑作为范本应该是正确的。 二、临习《曹全碑》应注意的问题 1.此碑的艺术风格以秀为主,同时又极具骨力,在临习时,就应表现其挺拔的一面。点画宜写得丰润,避免枯瘠。行笔多提按顿挫,笔势圆熟潇洒,用笔不宜过于涩滞,用墨不宜太干。结构方面应注意其重心变化规律,疏朗和紧密相映成趣,结构变化力求丰富。在笔的选择上,宜采用羊毫笔,这样可较好地表现出其线条刚柔相济、圆润丰腴的特点。 2.临习时不宜一味求快,每一笔画都应快慢有致。比如,起收笔要慢一些,中段要快一些,然后再追疾、涩的结合。 3.临习初期以忠实于原作的特点为主,要对原帖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认真的体会,重点放在用笔中的“藏锋虚势入纸”和“藏锋实势入纸”的比较训练上。训练时要求笔法精到,一丝不苟,认真揣摩结构,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构训练要正确地把握其特征,不可马虎了事。 4.在临摹时必须有钻探精神和攻坚毅力,先约后博,再由博返约,才可获得成功。千万不可朝秦暮楚,见异思迁。根基未固,却忙于创造,此乃学书之大忌。 《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结构显得雍容大度、飘逸多姿。《曹全碑》结体之舒展、用笔之放纵、意态之醇美,体现了书家于动荡中求稳定,于自由中见奔放的艺术匠心和创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气。该碑飘逸风格的独特个性与具体内涵,远非其他汉隶所能比拟。 在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色之前,我们先谈谈临习该碑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写好《曹全碑》的结构应做到“纵横占位力求准,呼应笔势应分明”。“纵横占位”是指每一笔画所处位置以及纵向和横向各占多少位置。笔画所处位置不同,则纵横各占的位置也不同。吃准纵横占位和写好结构有直接的关系。然后再理清各个笔画或部位之间的呼应关系,同时还必须看清笔势,并能在笔下表现出来。依照此法来临《曹全碑》可以很快掌握多种用笔之方法,临习效果十分显著。但此前首先要认真读帖,即观察字帖一定要细致,从每一笔到整个字的面貌都要熟记于心。只有眼睛看得真切,观察细致入微,注意字帖中的点画结构安排,行笔提按、转折或方圆一一默记心中,才能更好地把握字体的风格,提高欣赏能力。这是临帖的第一步。 其次,观察字要准。正如王羲之所说:“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而下笔前要动脑子,用心思揣摩所写字的长短、斜正、粗细、转折、提按及其间架结构的安排,并牢记于心,下笔才能准确无误。 第三,运笔要稳。即书写过程中行笔要稳当,力送笔端,下笔要做到胸有成竹。这就要求临习者要下真功夫,有真本事。只有反复地练习,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运用自如。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曹全碑》的结构特点。 1.扁平舒展。结构呈扁方形是汉隶的共性,这是由汉隶结字多取横势而决定的。但《曹全碑》中有些字的结构之扁到了几乎不能再扁的地步,这是在其他汉碑中所罕见的。如图一“共”

碑拓工具材料

传拓简史 (一)名称的由来 传拓技法,是以纸紧覆进石器物的文字、图画上面,然后用墨打印;因在传拓过程中有一套技术方法,故名。由于此法主要应用于金石器物上,如拓因碑刻、墓志、甲骨文字、陶器文字、青铜铭文、玉器花纹、瓦当图案、画像石、铜镜、货币、铜器器型等,所以也称金石传拓技法。 传拓技法的“拓”是个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力读音不同。“拓”字的规范语音读tà,但在民间大多读作tuò,拓也作搨。 人们通常所说的拓本或拓片,就是指用这种技术方法而形成的纸本或者纸片而言。 拓印,通俗的说法叫拓碑,或者叫打碑帖。唐、宋时期,拓碑称为“打碑”,拓本名曰“打本”或者“墨本”。据记载,唐·天宝四年的《石台孝经》后刻《李齐古表》,表内就有“臣谨打本分为上下卷,于光顺门奉献以闻”;唐·元和八年,《那罗延经幢》后有“弟子那罗延尊胜碑,打本散施”;汉·《仓颉庙碑》碑阴的宋·《嘉祐五年题字》末有“万年朱吉打碑记”;唐·《八关斋报德记》碑阴有唐大中五年的崔倬补刻跋,跋云:“在前刺史唐氏得墨本”,最末为“曹州□□县主簿□□师傅打石碑”;宋·田克仁重刻《郙阁颂》跋曰:“克仁开禧年得由墨本于京口”;苏辙题灵严寺诗后的跋说:“原石久佚,此为靖康初,得墨本于(艹仕)平李时升家再模石”等。时至今日,西安仍旧有人把拓本称为“打本”或者“墨本”。 至于唐人所云“模搨”,是指摹写古人书法的墨迹而言,于我们今天所讲的这一传拓技法不是一回事。 (二)传拓的肇始 我国的传拓技法,历史悠久,至少已有千年。《隋书·经籍志一》载:“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可见“传拓”一词早已有之。有从前面提到的《石台孝经》、《那罗延经幢》、《八关斋报德记》等刻跋来看,拓本在唐时已经流行,那么,传拓这种技术方法,至少应在隋代已经产生,甚至更早。 秦·《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梓唐代在宝鸡被发现后,很奎就有了拓本应世。韩愈《石鼓歌》曰“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韦应物《石鼓歌》:“令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由此可见,唐时人们对传拓技法不仅已经掌握,而且还能拓出上好黑白分明的拓本来。清·道光年间,甘肃敦煌石窟曾发现一大批珍贵文物,其中有唐太宗书《温泉铭》拓本、欧阳询书《化度寺(sss 邑)禅师舍利塔铭》拓本、柳公权书《金刚经》拓本,这些都时唐代拓本中的佳作,县珍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三拓本的发现也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传拓石刻简史 传拓首先是从拓印石刻开始的,其技法主要是擦拓。 宋代拓发沿袭唐代。擦拓仍是主要方法。所拓之碑,多集中于隋、唐名碑。在当时,所拓墨色,已分出两种,乌金拓(图1)与蝉翼拓(也称蝉衣拓,图2)。

王羲之《集字旧拓周孝侯碑》

王羲之《集字旧拓周孝侯碑》 《平西将军周府君碑》现存江苏宜兴周孝侯庙,碑上题款标明由西晋文学家陆机撰文,集右军将军王羲之书,唐元和六年义兴县令陈从谏重立。据《宜兴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宜兴遇水灾,粮仓被淹,周王庙曾作粮仓。后因洪水泛滥,粮食腐烂,蒸蚀了石碑,字多漫漶,可辨识字仅三分之二。此旧拓本所有字迹清晰可辨,故可知其所拓时间至少早于明嘉靖,可称为此碑拓的最善本。

周府君即著名的“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生于公元242年,卒于297年,字子隐,晋朝阳羡人。年轻时常与人斗殴闹事,乡亲们将他与长桥下的独角蛟、南山上的白额虎并称“三害”。他射虎斩蛟后,入吴求学,立志改过。曾任吴国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楚郡内史、散骑常侍,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周处刚毅正直,任御史中丞时,得罪了梁王司马彤,元康七年(297年)被迫孤军与叛军齐万年交战,战死疆场。赠平西将军,谥号孝。周处在史学、文学等方面也有建树,著有《默语》、《吴书》,还撰写了《风土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介绍地方性岁时节令和风土习俗的著作。 平西将军周府君碑部分碑体镶嵌在宜兴周王庙大殿西侧墙壁中,碑面凸出墙体以外。因年代久远,碑面局部蚀坏,历来不为人们所注目。此碑顶部有碑体本色的夔龙卷卧,碑上侧穿孔。从碑的形制看,“穿孔双头夔龙碑”至迟是南北朝时期的。因为,此后延续到唐代几乎就看不到“穿孔碑”了。碑文为行书,与唐人集王羲之《圣教序》中字体毫无二致。据悉,《兰亭序》真伪辩论由来已久,王羲之及其书法特征是争论关键。郭沫若认为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没有行楷书,《兰亭序》是隋朝和尚智永所作,这一论点和者甚众。中国著名学者、书画鉴定大师扬仁恺则针锋相对,认为王羲之的文字既有行书又有楷书,《兰亭序》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此碑的幸存对甄别《兰亭序》真伪有着至关重要的佐证作用。 此拓文与《续修四库全书》中《陆士衡文集》所录略有不同,兹依拓文记全文如下: 晋故散骑常侍,新平、广汉二郡太守,寻除楚内史,御史中丞使,持节大都督涂中京下诸军事,平西将军孝侯周府君之碑。 晋平原内史陆机撰,右将军王羲之书。 君讳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氏胄曩兴,焕乎坟典,华宗往茂,郁其简书。启三十之洪基,源流定鼎,运八百之远祚,枝叶封桐。轩盖烈于汉廷,蝉冕播

拓印

二、拓碑的方法: ◎拓碑必备的工具:一、白芨水:中药行有售,其性黏若胶水,使用前需煮过如胶水一样泡稀使用。〈也可使用白芨粉但效果不佳〉二、刷子:棕刷:敲打宣纸,使文字凹入用软毛刷:上白芨水及裱宣纸用三、拓包:用眠布包栗米,沾墨汁,拓印碑面用(拓包必须绷紧)四、墨汁:着色用,可使用墨汁或研磨之墨汁五、其它:宣纸、清洁用之刷子、装墨汁及白芨水之盆子,喷枪、卫生纸、抹布等 ◎拓碑的方法:第一阶段准备工具1、拓碑前必须先清洁碑上的灰尘2、纸的准备必须比碑大,上下左右稍大约二~三公分。3、白芨水必须于当天或前一天准备,切勿提早储存,以免失去黏性。4、拓包二个,一个沾墨汁,一个均匀墨色。〈可交替使用〉5、刷子、盆子、墨汁、喷枪第二阶段上纸1、先在碑上刷一层白芨水,必须涂均匀。2、上纸由上而下对其四角之后用软毛刷由上而下由中而左右由内而外刷平,同时赶走空气使纸与碑面密合第三阶段敲打1、用棕刷敲打,使文字凹入均匀,但不能太大力敲打,以免拓纸破裂。2、敲打时力量需均匀,不轻不重,每个字凹入约0.5公分左右即可,由上而下先纵或先横敲打皆可,俟字全部均匀凹入籍告完成。第四阶段上墨色1、上墨时左右手各执一拓包,左手沾墨汁,右手柔搓,左手拓包引色至右手拓包,使之平面均匀,并先行试打在预备纸,查看色泽是否均匀。2、使用拓包必须上下正打,不可左右斜打或过分用力,亦不可专打一处,也不可东打一下、西打一下;必须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渐次密集吋吋相连,连续地步轻不重地先纵后横或先横后纵地上色,直至全碑皆上色完毕即可。第五阶段取下1、取下拓本的最好时机是拓本八至九分干时最为恰当,因此时拓本较不易破损且易于取下,若尚湿即急于取下,则易破裂。2、大型碑于取下前必须二至三人协助,由上而下与碑面成垂直,平均提起拉开,并事先预备好报纸,平面放置,让他自然干,若让拓本晒太阳则拓本将形成凹凸不平及僵硬的现象。 ◎优良碑拓的特征:1.墨色均匀、黑白分明。 2.字迹清晰不渗墨。 3.字迹完整不变形。这是战国时代秦国的诅楚文,与石鼓文两件刻石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石刻文字,诅楚文原石自宋代出土后不久就不见了,然今日的后人得睹见秦时古文字端赖拓墨之术与保存之功。这是东汉时的曹全碑,原碑石在中国大陆西安碑林,距今约1800余年前,然今天的台湾人仍能睹见曹全碑的秀逸多姿风格,拓墨之术功不可没。 ◎野外拓碑注意事项:1、注意天气变化,风过大或太热均不适施工。2、若有需攀爬岩墙时,注意安全。3、各项拓碑工具务必备齐,外加清洁用具等均需妥备4、需有防蚊虫叮咬措施或药品。5、若是至庙宇或墓场拓印,建议您三牲、水果之礼,不可少。毕竟中国人是相信这套的。 ◎碑拓的保存与运用:辛苦拓印而得的碑拓,如果没有妥善保存、运用,殊为可惜,建议如下:一、编号与纪录:碑拓需详加纪录,编号、地点、时间、文字或图样、样式、内容、字数、大小等均需详细纪录,不但便于整理、寻找,亦可整理出版嘉惠后学。二、装裱:可将碑拓请良善之裱功师父,加以精裱。再好的碑拓如无经装池,则不显其价值,因此精选良善之师父是很重要的。三、或作为展示或为欣赏或临摹学习、教学均可,例如乡土教学课程野外参观时如能将该处之碑拓图案拓印回校彼此交流或作研究社会历史或欣赏其书法之美均是很好的运用。 三、碑帖的拓法: 1、洗碑对于新碑要洗去石粉的碎块。对于旧碑要洗去泥垢杂草,洗后要吹干。对于有些碑,由于常年倒在地上,碑面长满青苔,要用火烧去青苔。经过火烧过的碑,容易变酥。这就是有些碑锤拓树次就碎裂的原因。 2、准备传拓用纸各个时期用纸是不同的。南北朝时期用桑皮纸,唐朝时多用棉料纸。传拓碑刻用纸,是很讲究的。太薄易破,纸厚不能呈现笔锋;另外纸要有韧性,竹纸不耐久,棉纸易干起毛,藤纸虽佳,但不宜捶拓。拓碑刻古器物等用纸,先用小裁刀剔去纸上疙瘩、草棍、沙粒等杂质,裁掉纸边红色印记,把纸清扫干净再使用。闷纸,也是传拓碑刻的一个重要步骤。传拓碑刻闷纸,主要方法是清洗碑刻,按刻石尺寸裁纸,四边余3厘米,用棉连纸、料半纸等均可,把纸折成20×20方块,或长方形,每折相错5毫米,以便揭开使用,然后将一张叠好的纸放入清水盆内,湿透后取出放在洁净的湿布上,每一张湿纸,加上叠好的一张干纸,用湿布包好,双手用力压纸,待湿干均匀后取用。 3、上水蜡古人是上白芨水,有的用薄浆水,也可以用水蜡。各个时期方法不同,性能也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主要是使拓纸能稍粘住。 4、上拓纸其方法是用椎包将纸与石之间,拓平,挤出空隙,把纸平服地贴在石面上。注意用力轻重适宜,纸张不能皱,不能破。然后,用垫纸的毡子吸干拓纸的水分。 5、

拓片的装裱的方法

聚贤阁装裱培训中心指点你拓片的装裱的方法 1,全拓的装裱 具体托裱方法是把要托的拓片反铺在台面上,在上浆水时,不能用大排笔,只能用两三管小排笔或大毛笔。用羊毫笔蘸浆水,在刷浆水时,一定按拓片纹饰或文字的结构,用笔慢慢刷抹。拓片有皱纹的地方,让它原样皱着。浆水上湿点关系不大。将托纸覆上后,用鸡毛帚轻轻一扫,稍等一会儿。将吸水纸铺在旁边,把上好托纸的拓片提起,放在铺好的吸水纸上,用棕刷刷实, 起吸湿作用。然后在托好的拓片四边刷上稠浆,在下边贴一小纸条作启口,上墙。待数日干后揭下,裁剪整齐即可。留边应宽,以便书跋题笺。 在托裱立体图形拓片时,其方法与上述托裱整张拓片方法相同,只是应将青铜器铭文的全文粘附在立体图形上端的某一位置上,要合乎章法。这样,才能成为一幅完整的立体图形拓片。装裱成轴后,可作为艺术品欣赏或珍藏。 2,册页的装裱 装裱之法因人所好不同, 目的不一,其装裱形式也就不一样。在唐宋时期盛行剪裱本,也就是将拓片剪成条分页装裱成册页。如敦煌石室发现的四种碑刻古拓,仍保留唐代的形状,为剪裱本。有些人把好的字剪下来进行装裱,则是为了以之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 此方法要求拓片的字数和行数,必须依照原石刻的文字顺序,其跳行空格、损泐之字均不能剪弃,也都应尽量剪裱。每页有若干行、抬头、年月、落款以及首尾附题小跋的位置均应画好样式;文词必须连贯,方可剪成条,再分条装裱。装裱册页多用罗纹纸镶嵌,洁净古雅。册面可用织棉或缂丝糊制,也可用楠木或红木制作。 碑帖拓片或仅垫薄纸一层,每一层接缝处,以纸黏合,循环舒卷,称之为经折裱。 如果字比较大,可一页一字,或一页二字,贵之绫绢。绫绢易脱落,以纸为佳。 碑帖拓片也可装裱成书籍形式,线穿成册。本虽便于观赏,但也有它的弊端,年久易脱胶,装成推蓬式册页。其四边如欲包边,切不可用华穿线一边,每页垫纸条,使厚薄均匀。只是剪裱特别容易遗散。 注意事项 在对拓片进行托裱之前,首先要对拓片进行仔细的观察,确定方案后方可实施。因为传拓时是把纸刷在字和花纹的里面,这里面的纸即已伸开,到了拓成揭起时,虽然宣纸有收缩性’但伸耳的部分绝不会恢复如前。 尤其对新拓片,在托裱之前,把它折叠起来,用纸包住,不要压得太实,避免文字紧贴。放进蒸笼内蒸 20一30分钟,使墨胶牢固地定在拓片上,不至于在托裱过程中因湿水而脱墨。 北京聚贤阁装裱培训中心一家专业装裱字画,高仿水印书画的老作坊,成立于1984年,主要经营:手绘高仿字画,古字画揭裱修复,传统手工装裱,现代机裱装裱,剪纸、十字绣卷轴裱,配框等。框类有国画框、油画框、版画框,素描画框、水彩画框,摄影配框、剪纸配框。 装裱亦称“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美化和保护书画及碑贴的技术。装裱也一是门艺术。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书画作品一经装裱、便觉神采墨妙而成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其方法是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为卷、轴、册页和片。经装裱后的书画,碑帖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明代周嘉胄所著《装裱志》,清代周二学所著《一角篇》及现代冯鹏生所著《中国书画装裱概说》杜子熊 所著《中国书画装裱》;都是系统论述书画装裱的专门著作。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目前我国书画市场已经出现了机裱,通过高温定型、化学胶膜粘压的方法装裱。省去了制作浆糊的工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但是机裱的字画不易揭裱、翻新、修补,所以具有收藏价值的字画还要慎重,尽量用传统浆糊装裱。

中国书法各类字体介绍

中国书法各种字体介绍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大体可分为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章、今草)等五种。 篆书 (1)介绍 中国先秦伏羲氏时期,就产生了文字。考古学家论证是在龟甲、兽骨上刻画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预测吉凶祸福,故称"卜辞"。但其已具备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用笔、结构、章法等。殷周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即金文又称"钟鼎文"广泛流行。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小篆",也称"秦篆",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谁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

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这两种特征。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仁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A、大篆 先有大篆后有小篆。早在六十多年前,陶器上刻划的符号和描绘物象的图画就具有文字的雏型,随后在漫长的发展中,产生的象形(图画)文字。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在龟甲兽骨上刻划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出现的铸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字形变化丰富,参差不一。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上述的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B、小篆

石碑拓片拓制(全)

拓印技术在中国已有1000 多年的历史。有些珍贵文物碑、版、印章边款、镇纸、臂搁、笔筒、扇骨、墨盒、铜镜、瓦当、画像砖和钱币等器物,由于受保护条件的限制以及大自然中有害因素的侵蚀,这些都给文物碑、版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毁。为了保护祖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应将其拓印下来以作备份,使其传承后世子孙。例如:我国古代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如今才能见到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如汉西岳华山庙碑,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时被毁,但它的传世拓片现在已成为珍品;又如唐柳公权书宋拓神策军碑,因原碑已佚,仅有一册拓片传世,就成为孤本。因此,拓印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笔者作为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有责任将祖国传统传承技术及经验,继承并发扬光大下去;同时,对国外一些先进的传承保护技术和经验,也应该很好的学习,取长补短,使我馆的文物保护传承工作达到新的水平。下面就将拓片制作的方法及步骤简要介绍如下: 一、什么是拓片? 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后的成品。这种拓印行为也称为拓片。拓片是从原物直接拓印下来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方法。除有凹凸纹饰的器物外,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等,都广泛使用这种方法记录并保存流传后世。 二、主要的拓印方法 扑墨拓法:先把要拓的花纹或文字尽可能剔刷清楚,用大小合适

的宣纸盖上,用喷水壶把纸均匀润湿,然后在湿纸上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该物表面,随着它的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之后除去蒙上的那层纸,等湿纸稍干后,用扑子蘸适量的油墨或书画墨,敷匀在扑子面上,向纸上轻轻扑打,形成拓片。 擦墨拓法:主要用于拓印碑石。先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顿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待纸八成干后,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勿浸透纸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此外还有蜡墨拓、镶拓、响拓等。就不一一介绍了。通常我馆常用扑墨拓法制作拓片。总之,采取什么拓制方法要视其拓体的类型而灵活选择。三、拓印材料 纸。纸要求有韧性、细腻、超薄。1、汪六吉净皮扎花纸。2、边史纸。3、净皮棉连纸4、生宣为拓纸常用选纸。 墨。一般要求油烟墨(但也可以用“曹素功墨汁”和“一得阁墨汁”);腊墨 白芨。白芨水具有无色、透明、黏性的功效,白芨水的作用是提高纸和碑刻的吸附力,可使纸张附着拓体不致脱落,拓成后又易揭取不会粘贴拓纸。 丙三醇。俗称甘油,在拓印调墨时在墨上滴几滴,可防止拓纸过湿使字迹跑墨、走样、污染拓体。 四、拓印工具

曹全碑简介

曹全碑简介 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现在西安碑林。内容为王敞记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曹全碑(国宝级文物)汉中平二年(公元185)高272厘米,宽95厘米明万历初合阳县莘里村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汉隶西汉与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它的产生,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的东汉《曹全碑》,可谓是隶书的代表,汉碑中的精品。 “曹全碑”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明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此碑为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书体是用隶书写成。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此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碑阳铭文记述郃阳县令曹全的家世及生平。曹全为汉初名相曹参的后代,建宁二年(169)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率兵征讨疏勒国,杀其王和德,迁右扶风槐里令,后任郃阳令。此碑是其下属群僚集资刻石以颂其功之作。碑阴刻门下故吏姓名及捐资数目。碑文中所记平疏勒事,与《后汉书·疏勒传》颇有出入,因碑为当时所立,故其记事为史家所重视。碑中记载了光和七年黄巾起义时,“幽、冀、兖、豫、荆、扬,同时并动”的形势,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碑文字体精美,飘动秀逸,为汉隶代表作之一。

拓碑的方法

拓碑的方法 ◎拓碑必备的工具: 一、白芨水:中药行有售,其性黏若胶水,使用前需煮过如胶水一样泡稀使用。〈也可使用白芨粉但效果不佳〉 二、刷子:棕刷:敲打宣纸,使文字凹入用 软毛刷:上白芨水及裱宣纸用 三、拓包:用眠布包栗米,沾墨汁,拓印碑面用(拓包必须绷紧) 四、墨汁:着色用,可使用墨汁或研磨之墨汁 五、其它:宣纸、清洁用之刷子、装墨汁及白芨水之盆子,喷枪、卫生纸、抹布等

◎拓碑的方法: 第一阶段准备工具 1、拓碑前必须先清洁碑上的灰尘 2、纸的准备必须比碑大,上下左右稍大约二-三公分。 3、白芨水必须于当天或前一天准备,切勿提早储存,以免失去黏性。 4、拓包二个,一个沾墨汁,一个均匀墨色。〈可交替使用〉 5、刷子、盆子、墨汁、喷枪 第二阶段上纸 1、先在碑上刷一层白芨水,必须涂均匀。 2、上纸由上而下对其四角之后用软毛刷由上而下由中而左右由内而外刷平,同时赶走空气使纸与碑面密合 三阶段敲打 1、用棕刷敲打,使文字凹入均匀,但不能太大力敲打,以免拓纸破裂。 2、敲打时力量需均匀,不轻不重,每个字凹入约0.5公分左右即可,由上而下先纵或先横敲打皆可,俟字全部均匀凹入籍告完成。 第四阶段:上墨色 1、上墨时左右手各执一拓包,左手沾墨汁,右手柔搓,左手拓包引色至右手拓包,使之平面均匀,并先行试打在预备纸,查看色泽是否均匀。

2、使用拓包必须上下正打,不可左右斜打或过分用力,亦不可专打一处,也不可东打一下、西打一下;必须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渐次密集吋吋相连,连续地不轻不重地先纵后横或先横后纵地上色,直至全碑皆上色完毕即可。 第五阶段:取下 1、取下拓本的最好时机是拓本八至九分干时最为恰当,因此时拓本较不易破损且易于取下,若尚湿即急于取下,则易破裂。 2、大型碑文取下前必须二至三人协助,由上而下与碑面成垂直,平均提起拉开,并事先预备好报纸,平面放置,让他自然干,若让拓本晒太阳则拓本将形成凹凸不平及僵硬的现象。 ◎优良碑拓的特征 1.墨色均匀、黑白分明。 2.字迹清晰不渗墨。 3.字迹完整不变形。 ◎野外拓碑注意事项: 1、注意天气变化,风过大或太热均不适施工。 2、若有需攀爬岩墙时,注意安全。 3、各项拓碑工具务必备齐,外加清洁用具等均需妥备 4、需有防蚊虫叮咬措施或药品。 5、若是至庙宇或墓场拓印,建议您三牲、水果之礼,不可

曹全碑全文_译文

曹全碑全文[原文]: 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境)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 君童龀好学,甄极瑟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於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 及其从政,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 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遣,且二百万,悉以簿官。 曹全碑全文[译文]: 曹君讳名曰全,字景完。是敦煌郡效谷县人氏。其先祖是周朝姬氏,昔日周武王姬发,乘执掌乾坤之机,灭掉殷商,功勋既定,福袛和官禄应该分享,于是封其弟叔振铎于曹国,这是以曹为姓氏的开始。秦末汉初之际,(曹全的先祖)曹参辅佐王室(刘邦)。汉武帝(世宗)扩充疆土,将其子孙迁徙于古雍州近郊,分别住在扶风和安定、武都、陇西、敦煌等地。(曹氏)后裔分布各地,雄居一方。君之高祖名敏,他举孝廉、历任武威长史,巴郡朐忍县令和张掖居延都郡的都尉。其曾祖名述。举孝廉,任谒者、金城长史、夏阳县令和蜀郡的西部都尉。其祖父名凤。曾举孝廉。任张掖属国都尉丞,又任右扶风隃糜侯国之相。以及金城西部都尉和北地郡太守。(有政绩曾得天子奖励)。其父名琫(beng),少年时即州郡闻名,可惜不幸早逝。所以其地位不能与其德相符。 君(曹全)儿童时期就好学习,他能鉴别(非常难懂的)谶(chen)讳经学,他无书不看,并能综合贯通。孝敬前辈的观念,已在心中生根,他收养了叔祖母,又十分孝敬继母,父母,其心情他能预测,父母的遗志,他能继承。不管父母存亡,其尊敬和礼仪都十分周全。所以乡人有谚语说:“曹景完重亲情,到了以此为乐的程度。”他的道德和美名,会历代相传,永不陨没。 到他从政以后,其清廉可比伯夷、叔齐,其鲠直不让史鱼。他多次担任一郡的重要职务,如曾任上计掾史(晋京献计),又到凉州,任治中、别驾等职,所到之处,皆能纲纪鲜明、尊卑有序。至其担任郡守等职,能弹弹劾枉法者,纠正邪恶事,能使贪暴者革面洗心,同僚们都佩服其德行,其声威震慑四方。 东汉建宁二年(公元169年)他被举荐为孝廉。授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当时疏勒国国王和德,是弑了其父才得到王位的。他不向中央贡税述职,于是(曹全)兴师问罪。他能像吴起那样为士兵吮毒、有酒大家分享。他在攻城和野战之中,谋略如泉涌,威猛不减诸甲兵,将疏勒王和德当面活捉处死。当他率军旅凯旋还师时,诸国无不遣使送礼,数日达到二百多万,他全交公并登记账册。 - 5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