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侵略有功论的认识

侵略有功论的认识

侵略有功论的认识
侵略有功论的认识

浅谈侵略有功论

帝国主义侵华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我认为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一部分知识分子觉醒,他加速了封建主义的毁灭速度。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这在客观上发生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二随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加深,帝国主义越来越成为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了中国:(1)在政治上,帝国主义列强践踏了中国神圣的主权,在中国割占领土,攫取了中国的海关主权、司法主权和外交权等许多特权;(2)在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进出口贸易等经济特权,牢牢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3)在文化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吸引留学生等文化侵略政策,麻痹中国人民的精神,培养为他们侵略政策服务的买办文人。(4)另外,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侵略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抢劫财物,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法估量的精神损失和精神伤害。

三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

一方面是出现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单一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紧,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国家变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基本特点是:①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③封建时代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依旧保持着,并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名小的优势;④民族资本主义虽有了某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⑤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以及小农经济的个体存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以致破产,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生活上的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的民主压迫是最大的压迫,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另一方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其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的自己自足的自认经济基础,破坏了城市的小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者;另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

的发展。这样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了某些可观条。

但是这与西方至民主义者叫嚷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首先这种作用是在可观上发生的,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绝不是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其次,这种在可观上发生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如果说19世纪40-60年代有这种作用的话,那么到了七十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合法化”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这种作用不仅不存在了,而且成为阻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障碍。第三,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控制,操作中国最终中从中国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近代哲学认识论的转向

近代哲学认识论转向 从西方哲学总体发展过程来看,西方哲学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之后经历近代的理性主义、浪漫与古典之争,再之后进入现代的碎片化的哲学。其中从古罗马哲学到近代哲学经历了一个从本体论到认识论转向的演变过程。 世界的本体是古代哲学的核心研究对象。哲学家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世界万物的统一于什么?多种多样、变化无常的现象中是否有根本性的不变的东西,有的话又是什么?这种哲学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研究这个世界万物从何而来,万物的本质是什么,万物由什么构成,是古老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其中有水成说、火成说、土成说还有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当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并非我们现今物理学上的原子,但其思考对如今仍有重要意义。古希腊哲学又以苏格拉底为界分为前苏格拉底哲学和后苏格拉底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更加关注自然,后苏格拉底更加关注社会。从苏格拉底开始注重研究人类社会,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美,等与人类关系更密切的事物。但后苏格拉底哲学也研究了世 界的本质,如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 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每个人看到的只是洞穴中的雕像的影子。之后的中世纪,哲学科学陷入沉寂,但也在为之后的近代哲学做准备。中世纪的哲学和科学几乎成了基督教神学的婢女。神与人、天国与世俗、信仰与理性的关系问题是中世纪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奥古斯丁等哲学家试图用理性去论证神的存在,这样理性的思考方式也得到发展。到文艺复兴时代诗人、画家、作家、哲学家的目光从上帝移向了人类,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以人为中心,不再以神为中心,高扬人的价值和尊严。近代哲学从古希腊的本体论(存在论)研究什么是真正的存在,转而变为近代的认识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个世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古代哲学为了把握本体,在可见世界后设置了超验的本体世界,把世界分为可见可感觉的和可知不可体验的两个世界。古代哲学家断言的本体世界为何存在,这个世界的我们又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到达或者认识那个本体世界这些未解 决的问题被近代哲学讨论。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自测题及答案

日测内容:认识论 星期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观点B.反映论的观点 C.辩证观点D.唯物的观点 2.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一著名论断表明() A.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B.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C.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D.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对立D.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B.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C.概念—判断—推理D.经验—理论—经验—理论 5.恩格斯提到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观点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具有科学性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列宁说:“人不能完全地把握一反映一描绘整个自然界、它的‘直接的总体’,人只能通过创立抽象、概念、规律、科学的世界图景等等永远地接近于这一点。”这表明()A.人只能认识自己周边的具体事物 B.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C.人们无法达到对自然界最终的真理性的认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法达到对绝对真理的把握 7.真理与谬误的本质区别在于() A.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B.真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谬误是自己头脑里存在的 C.真理是多数人的主张,谬误是少数人的见解 D.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A.有些真理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哲学认识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课练习题(哲学认识论) 1. 从1962年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前后十多次发射了火星探测器。1997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发回火星表面有远古水痕的照片,2002年美国“奥德赛”号发现火星北极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冰冻水”。2008年美国“凤凰”号第一次“触摸和品尝”到火星上的水,这对于多年来以找水为主要思路的火星探测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④ 2、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④“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为了应对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针对第一代互联网数据包传送格式设计时的局限性,世界互联网工程组织设计并正式发布了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数据包传送格式。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真理具有客观性绝对性 D.认识推动事物发展 4.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的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如果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到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5.我国月球探测近期规划共分为“绕”、“落”和“回”三个阶段。目前我国月球探测的所有工作都在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围绕“绕”这一目标进行科学实验,体现了实践是A.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C.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D.社会性和历史性的活动 6.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是说 ①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②只要敢于反对权威,就能树立创新意识 ③要敢于否定,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④要不唯书、不唯上,抛弃旧有知识 A.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7.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重要任务。“没有和谐文化,就难以建成和谐社会”。这一观点说明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B.社会意识的变化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 C.认识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 8.华夏文明五千载,历经无数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更没有倒下,而是斗志弥坚,愈挫愈勇,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地从艰难困苦中挺了过来,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屈不挠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再次验证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多难兴邦!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真理是永恒不变的w.w.w.k.s.5.u.c.o.m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④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论如何理解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

论如何理解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转向 从西方哲学总体的发展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古希腊罗马哲学中,这一阶段哲学家们所提出的基本上都是一种有关客观世界的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存在论)哲学,一切哲学努力都是为了搞清客观世界及其原因或规律究竟“是什么”(包括人作为客观存在者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即使是这一阶段后期的人生哲学,也是以自然哲学和本体论哲学为基础、并以人对外部世界(包括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态度为主要内容的。接着第二阶段是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这个阶段的哲学主要是有关主观精神世界的哲学,即心灵哲学和一神论的宗教哲学。主观精神的世界比外在的客观世界是一个更深邃的世界,中世纪哲学是西方哲学精神的一种自我深化,西方哲学以上帝的名义建立了自己的真正据点或安身立命之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的灵魂。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近代哲学,哲学的研究问题就是对前两个阶段的综合,即立足于独立化了的主观精神去探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具体地讲,在经院哲学后期,唯名论彻底颠覆了天主教神学的权威地位,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推动文学艺术风格的更新和宗教生活方式的变革,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极大地冲击了天主教教会的和神学观念的权威,大量作品怀疑权威呼唤关注人性此岸的幸福,主体性觉醒得到发展,后来的哲学和科学建树都是以他们所提供的这种新的人性模式和生活理想为前提的。17世纪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对一切权威——无论是古代的权威还是中世纪的权威——都充满了强烈的理性批判意识。17世纪的时代特征就是怀疑精神和经验方法,普遍的怀疑精神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基本原则。 正式标志近代哲学的诞生亦即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型就是从那个时代的弗兰西斯·培根和笛卡尔那里开始的。培根代表着实验科学的哲学,笛卡尔代表着自我意识的哲学,从培根和笛卡尔开始,哲学才把重心转移到认识论问题上。认识论问题说到底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主观精神如何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问题,因此17—18世纪西欧哲学的主要兴趣就表现为对认识的来源、过程及其真理性等问题的探讨。最终竟形成了经验论哲学和唯理论哲学的尖锐对立,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其初衷都是试图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尤其是试图建立起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国家开放大学哲学引论主观题三套

第一套: 题目1【单选题】儒家哲学可以归结为以()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 A. 仁学 B. 法学 C. 无为 D. 神学 题目2【判断题】哲学的功能问题典型地体现了哲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对 错 题目3【多选题】以下属于清代实学的代表人物有()。 A. 黄宗羲 B. 王夫之 C. 朱熹 D. 顾炎武 题目4【判断题】从历史看,哲学的产生是宗教和艺术直接作用的结果。 对 错 题目5【判断题】从整个认识范围来看,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是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 对 错

题目6【单选题】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是者”概念的哲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巴门尼德 题目7【单选题】近代经验论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 )。 A. 休谟 B. 斯宾诺莎 C. 培根 D. 笛卡儿 题目8【多选题】宋明理学的主要形态包括()。 A. 心学 B. 道学 C. 佛学 D. 气学 题目9【多选题】中国先秦哲学的最主要特征是“百家争鸣”。“百家”是言其多,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 A. 墨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儒家 题目10【单选题】本体论的原初形式是()。

A. 是论 B. 在论 C. 人论 D. 道论 题目11【单选题】在古希腊哲学中,伊奥尼亚学派的哲学家普遍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不变的多” B. “变化的多” C. “变化的一” D. “不变的一” 题目12【多选题】中国现代哲学包括()三大思潮。 A. 现代保守主义哲学 B.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C. 中国化的科学哲学 D. 现代激进主义哲学 题目13【单选题】中国哲学中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古代宇宙论是( )。 A. 缘起论 B. 五行说 C. 太极阴阳论 D. 气论 题目14【判断题】爱利亚学派的实际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巴门尼德的哲学思辨水平达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

《哲学常识》教材认识论

【教学内容】 复习《哲学常识》教材认识论部分内容 【知识重点和难点】 (一)实践及其特征 1.实践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实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二是指实践是人们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第一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人作为实践的主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人的体力和智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地形成的。第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作为实践的对象,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东西。第三,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性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使用实践手段也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由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是因为人是有思维有弹性的社会性动物,人在行动之前会有明确的目的和方案,然后才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去改造客观世界,达到自己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变革客观事物,就是把原有的东西改造为新的东西,创造出新的东西。这种有目的的创造充分显示了实践的能动性。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第一,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所进行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不是在这一社会关系中进行,就是在那一社会关系中进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如此。可见,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第二,实践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它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而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无止境地发展着。可见,人类实践活动具有历史性。 (二)实践和认识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对象由实践的需要确定,认识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课题在实践中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认识的工具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任何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人的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只能由实践的客观效果来检验。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1)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2)既承认实践决定认识,又承认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三)现象和本质 1.任何事物都有其现象和本质,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2.现象和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现象和本质的区别表现在: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 (2)现象和本质的联系表现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3.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表现在:①二者反映的内容不同。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小结 唯物论包括三个要点: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 一、第一个要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世界观和哲学的概念 a、世界观的定义 b、哲学的定义 c、世界观和哲学的关系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 a 、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 c、讨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 a、唯物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3)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b、唯心主义的根源、基本观点和主要形态 (1)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从历史、阶级、认识几个方面去理解 (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特点: (1)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2)特点: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c、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意义 二、世界物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有两个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及其意义: a、科学物质范畴的形成是个历史过程 b、物质范畴和物质结构理论即有区别,有又联系 c、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关系 d、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的意义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a、一元论、二元论: (1)、一元论: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世界统一于精神) (2)、二元论:特点、实质 b、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基本原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三、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和能动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意识的起源:a、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试卷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试卷 一、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题2分,共60分) 1.法国的笛卡儿、荷兰的斯宾诺莎是哲学史上“唯理论”学派的代表,他们认为“感觉给人以欺骗。”英国的培根、霍布斯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主张只谈一分钟、一秒钟,一立方米,二立方米,而不必承认“时间”、“空间”这样的概念。他们的共同错误是A.否认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B.否认了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C.抹杀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界限 D.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 2.“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认识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意味着 A.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感性认识必须发展到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不可靠 D.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5.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这句话说明 A.由于实践条件的限制,人们每一正确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B.在一定时代,人们不可能获得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 C.人们认识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完全取决于客观条件 D.客观条件会妨碍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6.“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对自然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这段话表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人的主观能动性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B.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 C.只有站在自然界之外,才能统治自然界 D.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利用自然规律 7.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像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菊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认识论是哲学的根本

认识论是哲学的根本 哲学的主线,是哲人自己如何认识世界,及其教人如何认识世界。不论其认识源于客观,还是源于主观;不论其认识能否反映客观实际,也不论其认识能否指导客观实践;一切认识总是以具体的、特定的、历史的认识方法为核心。 认识论是哲学的基本内涵。不论何种哲学理论,包括唯物论、唯心论、宗教神学、本体论、存在论,也包括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等,都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不管是“观”,还是“论”,都是人的认识问题。人的认识,是不能与他的劳动实践和社会环境相脱离的,人的认识必须和社会关系相统一、和自然环境相统一、和劳动过程相统一。哲学认识论的功能,不仅仅是笼统地告诉人们如何认知人和自然界、人和社会、人和人的关系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懂得如何科学地认识现实的人和自然界、人和社会、人和人的关系问题,进而使人们释疑解惑而走出认知的现实的困境。 当然,认识不等于认识论。但为什么说认识论是哲学的根本呢? 首先,人的意识思维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人的主观思维原于客观实际(实践)并反映(认识)客观实际;思想(认识)见于行动(实践);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再认识),指导实际工作或社会行动(再实践);形成知识或理论(深化认识),运用到改造自然和社会(强力实践),……。这个认识过程可以是一个阶段性的,也可以是多个阶段性的,或者是不可穷尽的认识不完全过程。这个认识过程,能概括出哲理论者,可谓之哲人;不能概括出哲理论者,可谓之学人。哲人,无论是唯物论者还是唯心论者,都是认识论者。所谓唯物论与唯心论,只是其哲理论的来源及其反映的不同就是了,核心都是一种哲理论的认识论问题而已。 第二、人的观点或行为一定是受人的认识所左右的。人对事物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观点和行为。同时,人的行为对人的认识具有反作用,实践行为不断修正人对事物的认识。人的行为改变着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变化又推进着人的认识的变化,两者是紧密地相互关联的。 第三,知识是行为的概括,行为是知识的反映。人的认识并不是孤立出现的,而是受客观事物影响的,受制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程度。这种认知程度,来自个人对知识的累加。知识的累加,有个人直接的感受记忆与行为经验的总结;有个人间接的学习积累与信息领受。个人知识积累,包括学习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心得体会的深化,以及个人阅历和行为经验的反思总结的概括。一般地说,有某种知识的人,就有某种行为的理论与方法;或者,人有某一类行为,就说明其有某一类知识。 第四,人的认识总是不完全的,存在着缺陷的。关于这个观点,毛泽东和索罗斯各有自己的表述。毛泽东认为,我们的头脑、思想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是一个由不完全到更完全、不很明确到更明确、不很深入到更深入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还要随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⑤(毛文-7-16)索罗斯认为,人类认知活动具有的本质的不完备性。人类的认识存在缺陷,对真实的看法有所扭曲。人们只能在一个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接近真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一切判断都只是暂时有效的,并且都成证伪的对象。 认识的不完全性和缺陷性,是人类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思维常态。人的思维与事物之间必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无法完全融合的。我们看事物常常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和某个侧面,而不能看到事物的全体和实质。而且,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性和自觉或不自觉的排它性。人对某一事物认知的时候,会受到这种差异性或排它性的干扰而变得含糊。差异性,来自事物及其内部矛盾运动的不同属性,对事物及其内部矛盾运动的属性的不同认识是认识差异矛盾的主因。排它性,来自个人的认知偏见或知识的局限性,认知偏见是人的主观片面性的主要表现,知识的局限性造成了人的行为局限性,由于人各自看待事物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社会实践以及在头脑中所贮存的经验和知识的认知不同,使人们看问题时各自得出了不相同的看法。现实中,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时,纯粹不带有个人的丝毫主观性意见的人,是没有的。由于事物及其内部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和可变性,人的认识存在着缺陷性几乎是无可避免的,为此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既知己,亦知彼,知多点,识多点,看透点,拿准点,尽其所能地使主观认识合乎客观实际,并能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然而人的认识,多数情况下是相信自己的直观直觉的,看到事物的侧面或认得事物的表象或遇到道听途说,就发表意见或采取行动,是人们常有的事。 第五,人不可能认识事物的全部,包括人自身。宇宙广褒无垠,自然界物象无穷,人类乃其中的一员,人的认识永无尽期,大如宇宙和自然界是如此,小如人自身亦是如此。以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

最新马哲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马哲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 (二十一)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认识论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人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人的认识能力是如何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认识发生的自然史因素和社会史因素辩证地结合起来,从劳动实践活动既是主体和客体相分化的标志,又是推动主客体不断实现统一的决定性因素这与根本思想出发,指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 首先,劳动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社会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总之,以工具性为本质特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最基本的和决定性因素。这种活动一方面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另一方面外化即对象化为人生活于其中的工具和文化的世界。人通过工具和语言、符号系统作为社会传递物,使人们反映外部世界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不会随着个体的消亡而消亡。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重复和发展,人的认识成果也以积累的社会遗传方式,一代代的继承和发展着,每一代人都以上一代人认识活动的结果作为自己认识活动的起点。因此,对有认识能力的人来说,他的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是

由实践决定的。 (二十二)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贯彻于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体内容是: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自觉的把这一原则看作是自己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反,唯心主义认识论把物质世界看作是主观或“客观”精神的产物,把认识看作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奉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这就割裂了认识同客观现实的联系,否定了认识发生的客观依据,陷入了客观随意性。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其共同特点是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不相信人类为认识世界的能力。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基本哲学倾向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因此,肯定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2.主体在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首先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认识,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西哲学入门》期末试卷(A) 试题纸 适用年级专业:各年级各专业考试形式:提交论文考试时间:随堂 ----------------------------------------------------------------一、课程论文(论题及答题符合下列要求,共100分)【得分:】(1)综述《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并谈谈学习该学科的实际意义; (2)联系实际,就《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某一讲),进行理解性论述; (3)中西哲学本体论比较,或认识论比较、或价值论比较…… 要求: 以上题材,任选其一,独立思考,自拟题目; 观点明确,力争论据有力,逻辑严密; 按范文格式,用A4规格纸打印或手书; 2000 字以上。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认识论概括地说是对人理性地对认识活动的反思形成的学问,也可以说认识论起源于人的理性对于自己的认识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就是通过对人的认识的本质、能力、结构、来源、途径、方法、普遍可靠性、限度、功能、规律等等的考量,对人获得和应用真理的认识活动给予支持。认识论也是通过哲学的“讲理”和“反思”才能成立。这种反思的目的,是提高认识活动的自觉性。 从内容上看,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内容、方法、功能,以及认识发展的规律的学问。认识论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界定认识及相关的认识的概念、源泉和标准,认识可能的种类和其确定性(正确性)程度,认识者和被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知识的范围,基础和本性,认识的各种方式、真理的性质、以及知识和信仰的关系,甚至认识的社会条件等等。 认识论在构成大哲学的铁三角中是不可缺少的一角。哲学本体论和价值论要通过认识论才能理论地建构起来。认识论也把对本体和价值的认知

什么是认识论

什么是认识论? 认识论。knowledge,theory of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不可知论否认客观世界可以被认识。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知识的定义。被证实的真实的信仰,关于知识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书中他发展了知识的定义。我们知道,想要被定义为知识,它必须是真的,并且必须被相信是真的。苏格拉底认为这还不够,人们还必须为之找到理由或证明。柏拉图将知识定义为被证实的真实的信仰(被相信的事物)。这个定义暗示我们不能因为

相信一件事并且那件事是真实的便说我们 知道这件事。一个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的病人相信他很快会康复,即便日后事实如此,我们不能说这个病人知道他会好,因为他的相信在当时缺乏证实。因此知识由于证实而区别于人们所相信并且真实的事。认识论所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恰当地证实真实的相信。人们有时将这称为证实理论。《泰阿泰德篇》中的定义认为我们可以相信一件事而不去 知道它。它暗示我们可以相信一切我们所知道的事。这样,我们知道的事是我们相信的事的子集。 ▲先验与后验知识。 西方哲学家将知识分为两种:先验与后验。 先验意味着仅凭推理得到的知识(先于经验观察),而不受直接或间接经验(这里经验通常指通过感官对于世界的观察)的影响。 后验指其他种类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的得来和证实需要借助经验(经验观察之后),也被称作经验性知识。

唯物论认识论知识点

唯物论认识论知识点 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实践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实践获得成功。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即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条是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即唯心主义先验论 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论与直观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相同点: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维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区别: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区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只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只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 认识过程中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起指导、解释和预见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意志等在认识活动中则起到动力、引导和诱发的作用。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完整版)哲学认识论练习题

哲学认识论 1.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2.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D.实践是联系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的桥梁 3、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农民种地②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③工人做工④教师讲课⑤学生学习 ⑥经济体制改变⑦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⑥⑦ 4、实现2008年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必须坚持好字优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再到“好字优先”,这体现了() ①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统一的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③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④ 5、下列对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②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认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③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④认识是感性认识,真理是理性认识 ⑤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6、2010年11月15日,美国宇航局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天文学家利用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等设备观测到可能是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年轻的黑洞。“年轻”是说它形成时的状态被观察到的时间是在30年前。不过,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是个黑洞,新近的观测结果才证明其有可能是黑洞。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②真理具有客观性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说过:衡量朋友真正的标准是行动而不是言语。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 8、下列属于实践范畴的是 ①到目前,人们还暂时无法准确预测地震②阅读人生,心境无边③“瓦良格”号海试返航 ④太阳被月亮全部遮住的日全食⑤桐乡菊农冒雨采菊 A.①② B.②③⑤ C.①②③ D. ③⑤ 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哲学角度理解,它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 C.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得直接经验 D.书本知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 11、一项由欧洲研究人员发布的实验结果称的实验距离中,中微子比光速快了60纳秒。若该实验正确,爱因斯坦理论中广为的“光法超越”将被打破;若超光速存在,则将现代物理学彻底颠覆,人类的物理知识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这说明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运动是无条件的 C.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性

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社会内部经过长期的酝酿和准备终在17、18世纪冲破了中世纪这块板结土地出现在西欧大地上.伴随这一新鲜事物同时发生的自然科学、哲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它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独立内容和体系.在方法论上在各自的不同研究领域内表现出平行不悖的殊途同归即自然科学与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乃是自然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科学、揭示自然界某个特定领域内的本质规律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思维方式.是采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还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自然科学得以发展的原来基础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 人们根据它们所论争的这两个中心问题,定出了划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两条标准:1在知识的起源问题上,肯定知识起源于感性经验的就是经验论;反之,肯定知识起源于理性直观的就是唯理论。2在知识的可靠性问题上,认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不可靠的就是经验论;反之,认为只有理性认识可靠而感性认识不可靠的就是唯理论。以上这两条传统的划分标准,只是就经验论和唯理论在认识论上的基本原则而言,并不是就每一位经验论者和难理论者具体的认识论思想而言的。实际上,每一位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具体的认识论思想却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的认识论思想。在认识的来源问题上,培根主张“二重真理论”。他提出人的知识有两个不同的来源:一个是来源于自然界,一个是来源于神的启示。他说:“人的知识就如同水似的,有的是从上边降落的,有的是从下边涌起的。一种是由自然的光亮所呈示的,一种是由神圣的启示所鼓舞的。”知识按照这两种不同的来源“首先分成神学和哲学”。这就是培根的“二重真理论”。因此,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培根的学说“充满了神学的不彻底性。”如果考虑到他还主张“二重真理论”,则不能也不应该说他只把感性经验当作认识的唯一源泉。洛克也认为,作为我们认识的来源有两种:外部经验(即感觉经验)和内部经验(即理性认识)。 他写道:“我们对于外界可感物的观察,或者对于我们自己知觉到、反省到我们心灵的活动的观察,就是供给我们理智以全部思维材料的东西。这两者乃是知识的源泉。”这样,洛克在承认我们所具有的观念大部分来自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把心灵活动作为观念的另一个来源。他所说的心灵活动,就是指知觉、思维、怀疑、信仰、推理、认识、意愿以及我们自己心灵的各种活动,并认为这些来自心灵活动的观念可以同感官外物作用而产生的观念一样清晰,因而又认为:“虽然它由于和外物毫无联系,所以不是感官,但它却很像感官。可是我们把另一个来源称为感觉,所以把这一个来源称为反省。 ”洛克所谓的反省也好,心灵活动也好,实际上都是指人的主观认知活动。从以上分析可见,培根和洛克在回答知识和观念的来源问题上,并不完全肯定知识和观念都来源于感性经验,而是侧重于知识和观念来源于感性经验。在知识的可靠性问题上,培根也并不完全承认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相反地,他也看到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可靠性。他说:“感官确乎是能骗人的”。继而又认为,人的感官都是可疑的和不确实的:“感官的失败有两条途径。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从巴门尼德、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注重的是万物“从其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的始基问题。因而,在这种以自然哲学为主导的哲学中,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一和多、一般和个别的问题,而其他问题则从属于它。这一讨论在中世纪仍然继续着。但是,由于讨论并无结果,哲学家们不得不对所讨论的问题本身进行反思。他们发现,对“始基”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