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

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

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
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

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

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

张泰城,张小青

(井冈山大学商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摘 要:城镇化滞后对中部地区经济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这是中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分析国内外城镇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地区的区域特点,探讨了推动中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和机制,提出了中部地区城镇化建设可供选择的路径。

关键词: 中部地区;城镇化;动力机制;路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07)02-0047-03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镇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就中部地区来说,中部崛起离不开城镇化的强劲推动。因此,研究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合理构筑和优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系统,探寻中部地区城镇化模式,对于加速中部地区现代化进程,实现中部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城镇是以人为主体,以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为特点,以获取聚集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中人口、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的空间地域系统。城镇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非农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分不开的。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资本、生产资料不断地与农业相分离,同时不断地向城镇集中,人们把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称作城镇化。概括起来说,城镇化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农村生产要素向城镇转移;其二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世界各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表明,不同国家由于其历史条件、社会经济背景各不相同,通向城镇化的道路大相径庭。我国城镇化不同于那种产生于城镇工业扩张、第三产业发展对剩余劳动力大量需求的以城镇拉动为主的城镇化。在中国农村,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造成了劳动力的绝对剩余。同时,又因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形成了劳动力的相对剩余。这种不断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到农业外寻找就业机会,城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的。

中部地区6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重要的能源原材

料基地和交通要地,是东部产业转移、西部战略资源输出的基地,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输出基地。2004年中部6省总人口3.5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8.1%;城市数量168个,占全国城市总数661个的25.4%,其中特大城市8个,大城市19个,中等城市50个,小城市91个,特大城市数量只占全国的16.3%。除武汉外,其他省会城市经济辐射能力弱,中小城市第二、三产业不发达。2004年城镇化率除湖北省43%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余5省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河南省城镇化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有资料显示,2002年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中,城市综合实力前50位,中部只有6个省会城市名列其中。按5个子系统排名,只有“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4个子系统6个省会城市名列其中,“环境”这一项子系统只有武汉进入前50名。由此可见,城镇化滞后是造成中部地区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制约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因素很多,既有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因素,也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因素,还有中部地区本身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城镇化滞后给中部地区经济带来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1.阻碍了工业化进程。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通过“聚集效应”、“循环累积效应”反过来促进工业化。规模化、功能化的城市形成后,又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工业企业向城镇聚集,同时又能在内部不断催化新生工业的诞生。因此,城镇化的滞后必然阻碍工业化的进程。

收稿日期:2006-10-27

作者简介:张泰城(1954—),男,江西吉安人,井冈山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张小青(1962—),男,江西吉安人,井冈山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47

经济问题

 2007年第2期 

DOI :10.16011/j .cn ki .j j wt .2007.02.017

2.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在技术条件既定的情况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土地面积的大小,可供利用生产资料的多少;另一方面取决于劳动投入量的多少和劳动效率的高低。而在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以及生产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的情况下,客观上存在着农业追加投资报酬递减的现象,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由于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大量农业人口滞留在农村,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人多地少的矛盾,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导致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得不到提高。

3.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的扩张。内需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城乡结构严重失衡,城镇化滞后。内需不足主要是最终消费需求不足,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农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不足。其原因在于,由于体制和政策因素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明显,大量的农民滞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其农业收入很难有大的提高,农民潜在需求就不可能转化为有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

4.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滞后给农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后果。大量滞留的农村劳动者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高强度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地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由此可见,加快城镇化发展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中部地区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由于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对其变迁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有利于找到城镇化的正确路径,制定出不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措施。

二、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结构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错综复杂的。就中部地区而言,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推动是城镇化的外部动力。依靠外部力量打破区域低水平循环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观点。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内生力量正处于形成和孕育阶段,自发力量显得不足。加快城镇化建设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这种外部力量主要来自于区域政府。政府必须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功能来提高城镇聚集产业和人口的吸引力。通过改善道路交通、邮电通讯、生活住宅、园林绿化、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城镇功能,让其确实发挥聚集生产要素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二是通过制度创新来增强城镇产业聚集和人口转移的吸引力。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因此,在产业政策上,要给进城创业的企业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以平等的国民待遇,保障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府运营环境、奋发向上的创业环境和宽松愉悦的人文环境,让产业主体真正享受到进城以后的方便与实惠,从而激发其向城镇转移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人口政策上,要清理和消除不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各种歧视性条款,给进城农民以真正的市民待遇,切实解决进城农民在住房、就业、子女入学方面的实际困难,从而增强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引力。

2.农业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动力。农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城镇化自始至终是由农业发展推动的。从城镇的最初形成来看,只有在农业发展到能够提供剩余产品的前提下,使少数人可以脱离农业生产而专门从事非农活动时,才开始了人类文明和城镇发展史。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它本身就是变落后的乡村社会和自然经济为先进的城市社会和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业剩余的增加、农业的商品化、农业资源的开发和集约化经营等几个方面,这些都是城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今天城镇的诞生,农业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但就中部地区来说,农业却制约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首先,随着生态的恶化和耕地面积的减少,有限的土地承载着过量的农业劳动力,阻碍着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行,以及隐性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其次,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中部地区农业的投入匮乏,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因此,从长期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绝对不能忽视,否则农产品供给短缺和农村市场缺乏活力将成为限制农村城镇化的瓶颈。中部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只有在工农业发展速度相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3.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从城镇化进程来看,城镇的产生和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的支撑是分不开的。当农业产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产业群体就会倾向于在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地域集中起来,以实现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低成本扩张,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聚集群。产业群的聚集,一方面把在其中就业的农民直接带入了城镇,另一方面又拉长了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从而产生出对相关基础设施和城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第三产业的需求,产生出对从事相关产业的劳动力的需求,于是大量农村人口流向了城镇。一旦城镇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产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又推动产业化的互动格局。这是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实践来看,东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主要是大中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因而城镇化的进程较快,水平较高。而中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由于大中城市产业的规模和水平还不足以发挥出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加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聚集成本高,因而城镇化的进程较慢,水平较低。客观地分析中部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中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普遍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创业阶段,市场、技术、管理,特别是资本的制约十分突出,资本原始积累还未能完成,这一

48

 张泰城,张小青: 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

阶段所产生的产业化主体还不能承担起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历史重任。二是产业主体布局分散化的现象严重,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和聚集功能。三是产业主体发育和成熟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因素。这些问题决定了产业化进程中具有一定带动功能和支撑功能的产业主体并没有培育起来,因而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虚弱现象就十分严重。因此,从中部地区产业化的现实出发,应将产业化的方向定位在农产品的粗加工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开发上,因为这是中部地区的优势所在。这一方面能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使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因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高而导致的萎缩性发展。

4.比较利益机制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相对第二、三产业而言,农业是一个比较利益较低的弱质产业,要受到市场和自然两种风险的双重约束。由于比较利益的驱动,农业内部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必然要在非农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的双重作用下,流向非农部门。早在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在分析英国、荷兰等地的农业、工业和商业活动时就明确指出,由于不同产业间比较利益的差别,将驱使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正如著名的Pety—Clark定理所描述的那样: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将首先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并伴随着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这种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必然导致劳动力在空间分布上的重新配置,主要体现为由分散到集中,由农村流向城镇。产业结构的演进导致了经济的非农化和工业化,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集化、规模化,同时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转移也存在着同样的趋势,这实质上就是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但中部地区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相对于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来说其规模水平还很低,这意味着中部地区不仅要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的步伐,并且还必须在二元结构条件下进行较大规模的农村地区初始工业化过程。

三、中部地区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根据等级组合理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发展正处在规模偏小、集聚效应上升的低级组合阶段。与东部相比,中部城市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对区域经济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大中城市发育滞后。因此,中部地区要集中力量建设和发展大中城市,使它们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在建设和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要走稳步推进、重点培育的城镇化道路,应当选择有一定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城镇作为培育的重点,数量上宜少不宜多,但要培育一个、激活一个。根据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现状,可供选择的培育模式有:

1.产业型城镇。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中部地区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而且有的区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产业聚集,在这些区域建设城镇就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培育的重点是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

2.区位型城镇。一是在大中城市产业链条能够辐射和延伸的地方建立城镇,可以借助外力的作用来扩张城镇规模。二是在一些交通十分便利的地方建立城镇,可以发挥交通优势所带来的人流、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培育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市场型城镇。在一些市场发育比较早,已经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区域建立城镇,可以通过建立城镇扩大市场范围,通过市场建设扩张城镇规模。培育的重点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带动城镇发展。

4.生态旅游型城镇。生态旅游型的城镇主要是依赖于城镇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高质量的环境,走一条完全不同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城镇发展之路。可积极挖掘各城镇的生态环境特色,塑造旅游休闲品牌,将旅游度假休闲业作为主导产业,结合发挥当地文化优势,形成有影响的特色旅游业。同时,也要积极利用特色产品的产地优势,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培育特色旅游产品。

5.山区型城镇。山区型城镇不可走“工业化”道路,以免给环境带来破坏。相反,应该走一条高效农业和发展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道路。可利用资源优势和季节差等,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同时利用山区特有的得天独厚的风景和环境以及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人文景观和特色产品,开发旅游度假休闲业,以此促进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阿瑟·奥沙利文.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3]夏 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5.

[4]吉斯利,等.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8.

[5]王 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6]褚素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农

业经济,2005,(5).

[7]朱红根,等.中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驱动机制研究[J].农

村经济,2006,(3).

[8]张小青.中部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J].

生产力研究,2006,(8).

[9]许贤明,陈剑林.区域经济中微型企业创业和创业环境的

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7).

(责任编辑:杨国玉)

49

经济问题 2007年第2期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种模式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种模式 作者:泛华志达 2015-04-13 13:16 关键词:北京,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人气188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还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北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重复欧美城镇化的老路,也不走拉美城镇化的道路,不是城市功能在郊区的线性延伸,简单走“新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路子,也不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简单递加,而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北京市市情的要求,结合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和时代特征,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根本制度性鸿沟基础上的重新调整,既是郊区农村发展的机遇,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以往北京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主要模式总结,提炼为开发商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农民与村集体主导模式、绿隔征占模式、整建制转居模式五种。 1、开发商主导的模式 目前,完全由开发商主导的模式已不多见。一些村在发展初期,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政府财政相对紧张,往往是以开发商为主导,开发商拿走了大量的好地,产生许多遗留问题。 这类开发建设模式主要采取由开发商征占土地,依靠土地使用权证向银行融资,进行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完成城市化建设。开发商在拿走大片土地的同时,还需完成征地拆迁、人员安置以及公共交通、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2004年以前,这类开发建设模式居于主导地位。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与市场的职能混淆,比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本应由政府配建的项目交给开发商开发,而开发商往往不落实。纯利润导向,开发商开发项目以利润为导向,并不能很好的考虑村民的利益。单项目平衡,开发商只追求单个项目开发的平衡,不进行区域统筹考虑。一次性合作,项目开发完成后,开发商便对该项目不再进行任何投入。 2、政府主导模式 近年来,政府通过土地储备方式,开始掌握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庄改造建设的主导权,并以大区域资金平衡的办法,使多年搁置的改造建设项目得以重新启动,有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政府主导模式的基本形式是以区县和乡镇政府为实施主体,主要通过土地储备的运作机制,依托土地储备中心解决融资,进行征地和一级开发,同时解决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偿、转局和社保问题。在此模式下,农民的利益教有保障,一些难以开发的地块,也得以有效推进。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乡发展面临着差异大、产业同质化、小城镇缺乏活力、大城市饱受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方式,协调好城市和乡村间的发展关系,走好大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可借鉴产业综合体模式、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产城融合一体化模式、旧城改造与更新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这五大城镇化发展路径。 一、产业综合体模式以生态产业为核心形成的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发展路径之一。通过开发创建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做到扶持一个乡镇,带动一片乡村,富裕一批农民。主要包括创意设计型综合体、现代农业服务综合体、以大企业主导的生态制造综合体、商业休闲娱乐综合体等方向。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与新型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结合自身特点,以广阔农村为基础,以广大农民为依托,以乡镇和乡村为主战场,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体的新型中小城镇化为载体,创立具有乡村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型、科技型及文化型的高效生态产业综合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统筹谋划,完善设施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土地流转,集中安置居民,统筹产业形态发展,形成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整体氛围。企业将技术研发、生产制作、成果展示、创意设计等融入综合体,并为居民和产业工人提供商业和娱乐服务,将产业综合体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模式。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确立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 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确定特色产业,着力形成“一镇一业、多业并举、特色明显、产业兴镇”的特色小城镇产业发展格局。 此外,要注意塑造建筑风貌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历史文化是特色小城镇的灵魂,在注重历史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传承文脉、彰显个性,充分保护、挖掘、弘扬小城镇在自然、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反映中国小城镇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传承,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是保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条件。二、旅游小镇集群化模式把握休闲产业发展浪潮,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改变乡村风貌,推进乡村休闲、文化旅游、

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docx

第三章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第十二条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指导思想是: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与优化,促进产业和人口的空间集聚,形成合理的、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城镇空间网络, 推进城镇化和城镇现代化进程。注重区域和城镇的合理、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资 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条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方针是: 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兼顾南北、强化重点。优化 乌鲁木齐的综合功能,强化乌鲁木齐都市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区域中心城市,有 重点地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第十四条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是: 充分发挥自治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后发优势和资源优势,逐步建设成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政治稳定,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经济强区和具有一定国际意义的商贸 活动中心区域。逐步建立一个职能类型协调,规模等级和空间布局合理、城乡协调发展、 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城镇体系。 第十五条自治区城镇化发展道路是: 走以大中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重点小城镇优先发展、注重城市功能的扩张和完善、集约化和内涵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使城镇成为各级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通过城镇 要素的聚集与扩散功能的充分发挥,带动城乡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北疆(指天山以北地区) 依靠城镇的集聚效应,走城乡协调发展的扩张型城镇化道路;南疆(指天山以南地区)强化 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走点轴开发的集中型城镇化道路。 第十六条自治区城镇化战略步骤是: 近期,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实质是以乌鲁木 齐市为核心,以吐 -乌-大高等级公路、乌 -奎高速公路和北疆铁路为发展轴的天山北坡城

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绿色城镇化是指把传统城镇化建设理念与生态环境保护、人文精神协调统一起来,融入社会、文化、历史、经济、自然、人文等因素,逐步形成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的,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协同的城镇规划。我国城镇发展应以绿色城镇为目标价值取向,并应从切实发展城镇的循环经济、注重城镇的生态规划、治理城镇的生态环境、合理布局城镇工业结构、土地集约利用、保护城镇绿地生物多样性等六个方面来实现绿色城镇目标。 一、引言 绿色城镇化,作为一种现代新型城镇化道路。不仅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流,而且也伴随我国十二五规划绿色发展概念的明确提出正在成为当今中国城镇化的标杆。绿色城镇化既是城镇的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也是城镇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以达到人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2013年全国“两会”中,新型城镇化成为热点议题。而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内涵之一的绿色城镇化,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四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其中之一就是新型城镇化对于绿色城镇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明确要求: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在“两会”上,更是将新型城镇化及绿色城镇化的讨论再次引向深入。 对于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曾经这样评价:速度快、质量低、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市民化的程度比较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城乡发展不协调。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剧烈的生态环境改变过程,对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目前我国正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动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据专家测算,城镇化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增加能源消耗4940万吨标煤,增加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约11.6亿立方米,增加钢材消耗645万吨,水泥2190万吨,增加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11亿吨,生活COD排放量3万吨,生活氨氮排放量1万吨,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19.5万吨,生活CO2排放量2525万吨,生活垃圾产生量527万吨。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必须转型。新型城镇化绝不能再沿袭过去“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模式,必须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绿色城镇化道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影响来获取最大的城镇化收益,这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必然要求。 二、绿色城镇化理论综述 所谓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城镇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低碳减排、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城镇化集中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其中资源节约与低碳减排是具体推进方式,环境友好与经济高效是奋斗目标。 具体内涵可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用全域发展的理念来推进城镇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以城市的功能规划全域,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是要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功能互补。二是用节约集约发展的理念来提升城镇化。推进绿色城镇化就是要克服传统城市化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弊端,推进口集中、土地集约、人气集聚,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三是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绿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2013-11-4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2013/11/4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织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日前正式结题。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担任负责人,2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参加。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该项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这份报告也成为项目组就城镇化问题向中央提建议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报告包括1个综合报告和8个课题。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也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结果。随着当前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如果顺势而为、妥善引导,城镇化将会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得不好,现有的“城市病”将蔓延,影响现代化进程,无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 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底,城镇化率已达52.57%,城镇人口约7.2亿。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13亿人口大国的城镇化持续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但是,囿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多年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统计指标高于实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中1/3的流动人口群体无法享受城镇待遇;农民工整体上技术能力缺乏,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无务农意向,“不融入”或“半融入”的城市现象突出,成为提高消费、拉动内需的制约瓶颈和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精英流失、农业现代化发展受限、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日益显现。二是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_陈曦

收稿日期:2012-12-05作者简介:陈 曦(1968—),男,山西大同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文与社 会科学。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陈 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210016) 摘 要: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中,第二条就列为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 这是一个新提法。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个方针、路线的指引下,选择怎样的路径来完成好这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已然成为当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根据论述认为在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下,搭建创新驱动平台,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3)03-0042-04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2012年7月召开的全 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明确提出的。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内容中, 第二条就列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仅次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可见报告将 此战略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那么什么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破解和研究。 创新驱动发展是相对于生产要素驱动发展而言的。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本、自然环境等生产要素进行配置、消耗和整合来发展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其弊端逐渐显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国家提出用创新驱动代替生产要素驱动。首先,创新是各个生产要素的整合,从而避免了单一生产要素的消耗,实现了各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创新本身是可再生资源,创新一旦成为发展的原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发展壮大;最后, 创新可以产生高附加值,由创新转化的生产力呈现级数效应,相对于生产要素的加数效应和乘数效应,具备超乎预测的放大功能。笔者认为,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依赖创新,使生产要素高度整合、集聚、可持续地创造财富,从而驱动经济社会 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个方针、路线的指引下,选择怎样的路径来完成好这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已然成为当前的重大研究课题。 二、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 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意味着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而是统揽全局、左右发展的谋略。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确立创新驱动基本格局, 只有搭起基本框架,才能统领整个战略的全面实施,具体表现为由主体通过多种渠道,运用高效可行的方法具体实施,确立以下两个系统。 1.协同合作的创新主体系统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明确由哪些主体来具体实施,各自扮演什么角色,承担哪些责任,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哪些工作,起到什么作用。首先,政府在创新驱动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调控、引导、协调和扶持的作用,承担服务和保障的职责。具 体工作有:制定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通过优惠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创新,政府采购或直接 投入公共技术研发, 协调各主体的关系、组织他们协同合作。其次,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创新链条中, 企业既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创新的落脚点,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竞争力,要向创新要效益。主要做法是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通过自主研制开发并

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中国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城镇化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进入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既是对国家做贡献,也是对世界做贡献。正由于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连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坚定不移地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综观我国已经走过的传统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高碳排放、高污染的不可持续城镇化过程,与此相对应的新型城镇化过程是一种高效低碳、生态环保、节约创新、智慧平安的可持续健康城镇化发展过程。要实现中国城镇化由传统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需要实现以下五大战略转型,即: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由激进式城镇化转向渐进式城镇化,由被动城镇化转为主动城镇化,由以地为本的城镇化转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转向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最终实现由提速转为提质、由亚健康转向健康的城镇化。 由“坐小汽车”转为“骑自行车”,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 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是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全面提升与统一,是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而且城镇化质量比速度更为重要。如果把过去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城镇化过程比作“坐小汽车”过程的话,那么新型城镇化过程就是“骑自行车”的过程。 1。数量型城镇化是一味追求速度的“坐小汽车”过程。 “坐小汽车”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可在原料充足的前提下无限加速,但这种加速过程受到了燃料加速枯竭的限制,比如遇到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保障瓶颈和高发高危的城市病。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数字游戏”表明这种“坐小汽车”的数量型城镇化过程不可能再沿袭下去,现行城镇化水平的数值存在很大水分,真实的城镇化水平只有不到40%。 2。质量型城镇化是追求质量和效益的“骑自行车”过程。 “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稳妥的城镇化过程,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过快了自行车会崩溃,过慢了自行车会摔倒,只有正确把握好自行车的速度和节奏,才能匀速稳定前行。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需要“骑自行车”的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要求正确处理好城镇化提速和提质的关系,把提升城镇化质量作为重中之重,逐步淡化城镇化的数量指标,强化城镇化的质量考核指标,推进国家城镇化由数量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的空间质量、经济质量和社会质量,把城市病问题缓解到最低程度。

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思考(陆广地)

“话成就,谋发展”理论座谈会征文 话成就,谋发展”
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述评 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述评 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述
——对宿迁科学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考 ——对宿迁科学发展道路的战略思考
陆广地 (宿迁经贸学院,223600,江苏 沭阳 宿迁经贸学院, 沭阳) 宿迁经贸学院 ,
提要] 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波浪式前进的结果,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提要] 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波浪式前进的结果,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欠发 达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达地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寻求一条符合自 己实际的发展道路? 己实际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欠发达地区;路径; [关键词] 跨越式发展;欠发达地区;路径;综述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
宿迁是欠发达地区之一,如何实现跨跃式发展?笔者认为宿迁需要依据当前经济实情、 经济发展要素的展开、 外部资源调用能力以及区域经济空间拓展, 将自己纳入到相关经济圈 总体发展中, 才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快车道。 本文对近年来中国各地所探寻的跨越式发展 的理论实践进行总结,以期对宿迁的发展有所启发。 影响宿迁经济发展的现实 宿迁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1. 影响宿迁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 第一,经济区位优势不明显,区域经济容量小、市场开发成本高、难度大。地理区位条 件决定了经济容量,市场范围只能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第二,经济发展速度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在短期内改变这一 不利局面的难度较大。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区域差异政策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是区域经 济条件造成的结果。 第三,基础设施、基础条件未从根本上改善,而消除这一主要瓶颈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第四,优势产业不明显,所依靠的资源优势产业都是市场竞争激烈的产业,从而形成 主导产业的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 2. 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2.1 以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1)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 农产品生产、深加工系列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欠发达地区农产品基地建设, 必须在对当地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根据资源优势和 比较优势, 确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 采取适合的组织方式, 进行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 系列化加工、规模化开发、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 产出更多更优的产品, 满足龙头企业发展和市场的需要, 通过产业化经营来提高农业抗风险 能力,稳定提高农民收入。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根据适地布局、技术先行、集中生 产、一体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优先选择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水平较 高、能集中连片的区域。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因“市”而动,建设一批国家级无 公害农产品基地,重点是做好一些紧俏产品文章,打造一批知名绿色品牌,建成各具特色的 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影视城基地的旅游开发,努力把汉文化项羽、虞美人故乡开发为 集影视制作、生态观光、滨海休闲于一体的开放性生态休闲旅游区。 2)加速发展龙头企业
1

中国城镇化管理的发展模式

中国城镇化管理的发展模式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建设,本文分析了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体系及体系的合理性构成,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种推进方式,这为城镇化管理提供了部分理论研究;最后提出各区域要根据本区域的多种因素综合考量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城镇化化发展模式,不能“一刀切”或者是盲目模仿。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体系;发展模式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one of the milestones in our development proces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system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ystem constitute a two way forwar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which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stud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banization; finally, the regional integrated consideration of a variety of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region’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for the region, not “one size fits all”or blind imitation.key words: urbanization; urban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一、引言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

2014-2018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及投资形势预测专题分析报告 【简介】 由于近期发现华经视点公司原创报告目录被多家网站严重抄袭,华经视点公司已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此事。任何网站或媒体均不得转载或引用!为了维护客户的利益及保障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您直接从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购买正版报告并享受VIP级别的高端售后服务。 此报告为多用户报告,如果您有更多需求,我们会重新修订报告研究框架,并做出合理的报价。 【目录】 第一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分析 第一节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进程滞后的影响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分析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面临挑战分析 第二节中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国城镇化发展历程分析 二、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总结分析 三、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新型城镇化对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框架分析 一、历次推进城镇化建设政策汇总分析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相关产业政策规划 三、新型城镇化的制度设计与政策框架 第五节中国未来城镇化的潜力与空间预测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国际比较 二、农村人口转化基数存在潜力 三、从城镇人口增速看可行性 四、从城镇就业岗位供给看可行性 第二章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机制分析 第一节政府调控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引导作用分析 二、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推动与支持作用分析 三、政府调控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分析 第二节经济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经济实力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产业发展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三节生产要素流动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一、资本投入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二、劳动力资本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分析 第四节自然环境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城镇化论文:土地制约视角下的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路径

城镇化论文:土地制约视角下的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路径摘要:随着河南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大量的农业用地、自然植被和水域转化为城市用地,土地资源匮乏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尖锐的矛盾。针对该矛盾本文提出一些建议:既要保护耕地,又要鼓励城镇化发展,加强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及有效控制建成区面积扩张;加强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利用景观生态原理,提升城市土地利用质量,实现耕地保护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制约河南省 河南省作为人口第一大省,城镇人口比重从1949年6.3%升至2009年37.70%,年均增长0.52%。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的增加,由于土地资源供给刚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土地资源随着城镇化发展,其稀缺程度将日益严重。因此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让土地充分发挥综合效益,使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对缓解城镇化和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河南省城镇化发展和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1.1 河南省城镇化加速发展 随着河南省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步入了快

速发展阶段,1979年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是13.82%,到2009年已经达到了37.70%,基本上每年大约有150万新增人口涌入河南省城市。图1-1表明,1995年后,河南省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且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将继续。 1.2 河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河南省土地总面积16.5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8.13万公顷,林地283.15万公顷,园地31.03万公顷,牧草地1.47万公顷,居民点工矿用地185.57万公顷,交通用地38.96万公顷,水域用地122.2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84.84万公顷。 1.2.1 土地利用数量的变化。表1-2反映,河南省建成区的面积不断扩大,在1985-2000年间增长速度较快,2000年后其增长率有所下降。与建成区的增长速度相比,耕地面积变化规律并不明显,1985-1995年间耕地面积减少率为0.32%;到1998年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其后以0.1%的速度不断的减少;由于在2002年实施开垦荒地和填坑造地,使得耕地面积比2001年增加了5.15%。 1.2.2 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从2000-2009河南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来看,仓储生产性用地比例下降,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比例则不断上升。从各类土地数量的总体变化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重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9月30日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指出: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并列出了“十大配套政策”,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制度,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全面解决农民进城落户所要面对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问题,同时要求不得强行要求进城落户农民转让其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或将其作为进城落户条件。这将有利于重构城镇化动力机制,加快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健康发展。 城镇化是农村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和工业化发展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镇化的推进虽然滞后了两个半世纪,但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却很快,2015年达到56.1%。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城镇化的质量较低,大量农业人口转而不移,进城务工却没有迁移户口,以农民身份从事产业工人的职业,所以目前亟待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以提高城镇化质量。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之所以出现质量和数量不协调的问题,主要原因

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城镇化动力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就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提高质量,重构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解决“1亿人”进城问题。 从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看,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推力,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产业,随着其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升,使得更多的农业人口得以从传统生产中解放出来;工业是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农业人口进城首先要有就业岗位,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身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否则将无法立足,所以工业的加快发展为城镇化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生活生存支撑,成为拉动农业人口进城的巨大动力。服务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这是因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效率的提高,工业就业岗位会相对减少,但同时经济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服务业加快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从而为城镇化人口提供更加充足的就业岗位,使得城镇化得以继续。当城镇化率达70%以上,就进入相对稳定期。 实际上,在三次产业发展作为基本动力推进城镇化迈向高级阶段的过程中,不同国家都出现过不同的问题,比较突出的如拉美国家由于城镇化快于工业化导致的“贫民窟”问题、农业发展滞后问题等。我国的主要问题在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以至于曾经出现“民工荒”,产业工人供给不足。近年来虽然城镇化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经验、教训及启示(上)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经验、教训及启示(上)张晓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室主任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综合室的主任张晓欢。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是从经验、教训和启示这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包括四大块:第一块是城镇化的历程,主要就是跟大家再简单回顾一下世界和中国的城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第二个重点部分是给大家分析一下城镇化模式,什么是城镇化模式,按照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的城镇化模式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表述;第三是,就是现在当前比较热的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也跟大家算是一个专题的分享;最后是一个结论性的评述。 一、城镇化历程 现在我们先开始第一部分,城镇化的历程。我们先从世界城镇化的历程分析,然后再来对照城镇化的一般规律来分析我们中国的城镇化历程。 (一)城镇化的概念和一般规律 1、城镇化的概念 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和一般规律。究竟什么是城镇化呢?可能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包括我们现在的各级政府、领导、学者、专家,还有一些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精英人士,他们对城镇化的理解都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一些闪光点,也有些不同。实际上从国际上正常的城镇化的概念来讲,城镇化实际上这个词是我们翻译过来的。国外,一般它就是urbanization,一般就是城市化,而我们加一个城镇化。这个城市化和城镇化究竟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不想详细讲。我们今天可以把它简单地模糊地认为,城市化和城镇化是等同的。当然,有些学者是非常反对这样的认识的。如果说城市化和城镇化是等同的,那么,城镇化一般的理解就应该是什么呢?我们实际上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第一个,城镇化首先是一个从空间上的一个概念,就是说我们好多学者,在分析城镇化和城市化的时候,往往忘了一个关键点,就是城市化它首先它有个词叫作“城市”,而城市对应的词呢,是个“农村”。好多人在分析城市经济的时间,认为城市就是将城市化的地区和非城市化的地区,把它加总,然后有一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就业总量等等。实际上我们要单独来专门来探讨城镇化的时间,一定要记得,城市和农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的。所以说,如果说我们来研究城市化或者研究城镇化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从空间上简单地将一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城市化的地区,一部分是非城市化的地区。所以说,城市化的过程,它就是非城市地区的人口不断地向城市建成区集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化的空间,城市化的就是城镇建设的空间也在不断地向非城市建设的空间进行扩张,也就是说城市空间和农村空间…城镇空间和农村空间它们两个是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此消彼长的过程。这就是城市化。 所以说,在这个空间上,城镇建设空间在不断地扩展,而农村空间在不断地被挤压的这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分析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为此,概述了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总结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标签: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问题;对策 doi:10.1931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a8275517.html,ki.1672-3198.2016.29.008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过程。简而言之,城镇化就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镇数目的增多,另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根据2011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不断提高。新时期,发展新型城镇化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型城镇化政策的落实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们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战略,旨在把我国建设成为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然而,不可否认,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诸多问题,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制约城镇化的发展。因此,为了不断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向又好又快方向发展,做好我国新型城镇化理论研究工作意义深远。 1 发展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 1.1 政治层面 发展新型城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新型城镇化带来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变,传统落后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生产效率不高,导致资源浪费。发展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水平的差异,也包括城市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发展新型城镇化为城镇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城镇化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对带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 经济层面

城镇化发展建议书

城镇化发展建议书 篇一:关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于城市化进程发展的几点建议 张喆 【摘要】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实现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应该科学地调整城镇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经济全球化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中系统而漫长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单纯地进行城乡人口结构转化,也不单纯是产业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的改变,而是以将传统的生活、劳动方式逐渐向现代化生活、劳动方式作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目标。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城市化进程需要把握好推进次序 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进次序。总的来说,城市化进程需要遵循三个基本步骤,首先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然后实现城镇现代化,最终才是实现城市现代化建设,这是因为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城市作为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产物,在三个不同的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任务。

在农村城镇化时期,城市化建设需要注重工业化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手工作坊转变向机械化生产,最终实现电气化工业建设。而当农村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在自然环境、市场规模以及交通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后,就需要开始实现城镇城市化。通常来说,城镇城市化需要经历这几个过程:(1)不断地提高工业化水平。(2)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硬环境和软环境相结合,促进人口和产业工人逐渐从农村地区集中到城市。(3)持续性完善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城市功能相配套。在发展条件较为良好的地方,在实现了城镇城市化建设之后,需要向着更高的目标城市现代化前进,这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建设的终究目标。在这一时期,城市功能需要更高水平、更加全面的发展,需要在城市中构建完整性、立体化的交通、信息网络,需要具有较强的金融功能和齐备的贸易水平,保证城市能够成为一个市场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以及管理中心,能够变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流的重要集散区域,甚至成为国家、国际的核心城市。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具有较为明显的三步走“并行推进”特点,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其次才是实现城镇城市化,再次是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因为当前我国的农村地区资金不够,而且农民群体的收入普遍较低,和城市现代化

协商机制与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

协商机制与改革方向及路径选择 今年两会期间的热点问题非常之多,医改方案征求民意、物业税的讨论、收入分配改革、房价的调控、农民工待遇、选举法的修改等等。其中任何一个话题都足以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而且都可称得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这些问题时间之紧迫,性质之重要,显示着新一轮改革高潮的到来。 人们常常把中国这三十年的社会变革概括为“改革开放”四个字。这四个字就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中心,就是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的,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和解放生产力。当时改革的方向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路径是“减政放权”。如1980年国务院下达《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即把计划经济条件下“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改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这就是著名的“分灶吃饭”财政管理体制的开始。此后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而农村以家庭为基础的土地承包制更是以对农民的放权让利为特征的改革,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在社会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绩之后,涉及各方利益的改革越来越频繁,改革的难度与阻力逐渐加大。到上个世纪90年代,改革初期爆发式的改革动力逐渐减弱。如何确定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再次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而长达十多年的加入WTO的谈判使得第二阶段的改革方向和步骤变得清晰而明确。在“与国际市场接轨”目标下,“开放”引领着国内各项经济制度、法律法规、行政机构、政府职能、企业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使得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基本确立,这种模式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开放,成为世界工厂之后,如何确定中国改革下一步目标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强化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还是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是增强行政干预的力度,还是更尊重市场规律的作用?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如何处理?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侧重点如何?哪些是形式上的改革?哪些是实质性的改革?哪些是真改革?哪些是伪改革?如果改革的方向不明确,就容易将短期目标重大化,如有些城市为举办某个活动进行全面动员,提出一些口号以求人们在某一点上形成共识等。虽然这种做法可以取得一些成效,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现在我们探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比改革开放初期具备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一是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依然对我国有利;二是我国经济基础还比较丰厚;三是三十年的改革实践使我们对已经推行的各种经济政策的成败得失,发展模式的利弊优劣都有所了解。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改革参与者已经不再是平板一块的利益整体。在国家与社会这个大概念下,社会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已经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深化改革方向与路径的选择将很难再以“对错”划分。而且任何改革方向与路径的选择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群体的利益调整。因此,有关下一步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争论不可能再以简单的“开放与保守,进步与落后”这种概念来区分。这是与改革开放初期完全不同的情况。 再有一点,以前改革思路是以增量调整作为推进改革的润滑剂。很多改革都是在不触动已有利益范围内的调整改革,也就是“以发展促改革”。但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不仅要“以发展促改革”,更需要“以改革促发展”。“增量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