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与恩格斯世界观转变途径的比较

马克思与恩格斯世界观转变途径的比较

马克思与恩格斯世界观转变途径的比较
马克思与恩格斯世界观转变途径的比较

何谓转变?

《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在这两篇文章中,马克思驳斥了鲍威尔将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废除宗教、宗教是一切罪恶源泉的谬论。马克思对宗教的观点表明他已经确立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他用社会客观现实说明宗教的作用及消灭宗教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表明他接受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又表明他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篇文章给了马克思很大的启发,对于他后来转向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文章的内容表明,恩格斯不仅解脱了黑格尔哲学对自己的束缚,而且也摆脱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影响。他把改造现实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对现实社会的研究之中,他通过自己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了解,认为工人阶级的状况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造成的。因此,他首先开始了对政治经济学的的研究和批判,试图从中寻找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突破。

马克思的转变过程

从1836 年10 月开始至1844 年夏天止,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1841 年的大学生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的影响,阅读了黑格尔的全部著作及其弟子的大部分著作,并积极参加青年黑格尔运动,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

第二时期:1842 年初至1843 年3 月的莱茵报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积极参加现实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并在这一时期发表了《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等文章,开始了对共产主义的研究,这为马克思创立科学共产主义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第三时期:1843 年5 月至1843 年10 月的克罗茨纳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达到了初步唯物主义认识,明显地转向了哲学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马克思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不久后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奠定了基础,也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铺就了第一块基石。第四时期:1843 年11 月至1844 年2 月的巴黎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创办了《德法年鉴》,并发表了《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前篇已经萌发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萌芽,后篇已闪烁着“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光辉思想。这标志着马克思世界观和政治立场转变的基本完成。

恩格斯的转变过程

(1)1838 年7 月至1841 年的不莱梅时期。这一时期恩格斯参加了青年德意志运动,批判了宗教虔诚主义,树立了无神论和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2)1841 年9 月至1842 年1 月的柏林时期。这一时期恩格斯爱青年黑格尔的影响转向黑格尔,积极投入批判谢林启示哲学的斗争,捍卫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充分阐发了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3)1842 年11 月至1844 年8 月的曼彻斯特时期。这一时期恩格斯考察了英国的经济和政治状况,系统地研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

《英国现状》的发表标志着恩格斯与马克思同时完成了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根本转变,成了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比较解析

青年黑格尔运动

理论起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

政治观点: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

现实的斗争——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

讨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问题

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重视实践

在实践中认识社会的弊端

《莱茵报》被查封后,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对普鲁士的专制政府有着深切的痛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社会实践,马克思已经初步认识到现实社会不幸的根源在于“工商业的制度,人们的私有制和剥削制度正在比人口的繁殖不知多快多少倍地引起现今社会内部的分裂,这种分裂,旧制度是无法医治的,因为它根本就不医治,不创造,它只是在享乐而已。受难的人在思考,在思考的人又横遭压迫,这些人的存在是必然会使那饱食终日,醉生梦死的庸俗动物世界坐立不安。”

目睹劳工苦难生活后

同步

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是同步的

世界观的转变是根本性的转变是政治立场转变的思想基础

而政治立场的转变是世界观转变的结果

对哲学的批判

例如,马克思撰写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记者的辩护》等,他一方面以黑格尔哲学为武器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唯物主义的因素。

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

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实现的,即通过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和经济状况实现的。如恩格斯在1844 年出版的《德法年鉴》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就从经济理论上初步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论证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社会状况和经济状况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最早的经济学论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一部开创性著作

目睹了资本主义大生产高度发展的实况及后果,认识到要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仅靠抽象性理论和人道主义批判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从经济问题的研究入手,寻找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运动规律。为此他集中精力阅读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等人的著作,联系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研究了政治经济学问题,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革命方式的论述的转变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革命方式的论述的 转变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8398862.html,/thesis-150/F9302886/ 内容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早年认为只有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无产阶级才能从资产阶级的手中获得政权,从而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然而在其晚年,由于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马恩不得不对其理论作出了相应的修改,由一味强调暴力转而提出了暴力与和平两种方式的革命,并认为共产主义将在众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同实现。现代资本主义有发生了更为深刻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群体有无产者转变为了拥有股份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中间阶级,民主制度在这些国家得以广泛实施,并且社会财产又趋于分散化,这些都符合马恩关于向共产主义和平过渡的诸多条件,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希望。关键词:马克思;暴力革命;和平过渡;改良;共产主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的一生不仅仅致力于创建一个解释世界的宏大的理论体系,虽然这作为一个目标也值得任何一个学者为之献身,然而正如上面的这句话的内涵所表达的那样,马克思热衷的是如何把理论付诸实践。后世著名的现代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赛也曾把这句话作为《理性与革命》的某一章的开首语,并且这句话仍然在被人们不断的引用。这句名言使我们看到了马克思比一个理论家更为深刻的一面,也让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马克思对于革命的热衷和向往。马克思早年,特别是在1847年大萧条和1848年革命之后,马克思,当然也包括恩格斯,热衷于倡导无产阶级暴力革命,争取一次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以至于全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应“组成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称: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并且明确指出: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把自身上升为社会统治阶级。对于巴黎公社的失败,他们万分悲伤,但仍抱以极大的信心,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厦在疾风骤雨般的无产阶级革命面前中将倒塌,并且为时不远了。一.“革命”的由来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写道:“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经济的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形成这个时代的政治的和思想的历史的基础。”马克思对于革命的理论和思想也是建立在当时的实际形势的。1.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迫马克思“革命”理论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十分不开的。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年代,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期。资产阶级在取代封建贵族的斗争过程中,他们无疑也是通过革命取得政权的,但任何一个阶级在获得统治地位后,都将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和法律来维持自身既得利益集团的统治。资产阶级也不例外。“近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种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使生产方式与交换一系列变革的产物。”[2]并且无产阶级虽然曾与其一同站在封建阶级的对立面并肩作战,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扮演过及其革命的角色,“他无情地撕碎了把人们缠系于天然尊长的纷繁的封建束缚,使人与人的联系,除了赤裸裸的利害以外,除了冷酷的…现金交易?以外,再没有别的了”,“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用宗教的与政治的幻觉掩盖着的剥削。这两个阶级的对立不可避免的演化为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一个阶级从另一个阶级身上疯狂榨取剩余价值的行为”[3],但封建阶级的倒下也就意味着无产阶级就成为了资本阶级奴役的对象和潜在的敌人。2.人在资本主义下的异化资本主义生产力大幅提高的背后,是资本家们对无产阶级的疯狂压榨。当时许多欧洲工人每天工作是二小时以上,还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工人们在工厂从事的大多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劳动,原本家庭作坊式的手工技术被分解为几个环节,有不同的工人来完成,一名工人一生可能也只会这一个环节,无法作出一个完整的产品。费尔巴哈曾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由此提出劳动中的异化这个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4]工人生产出越多的劳动产品,它得到的东西就越少,工人的所得仅够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其创造的大量财富为资本家所占有。“劳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成为满足他的一个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后段。”[5]劳动“把人的类的生活便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6]工人在劳动中失去了它作为人所应有的本质的东西,即区别于动物的生命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任课老师:韩吉木斯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类 年级:2009级 班级:工商管理一班 学号:00917055 姓名:宋雅洁 2010年12月11日星期六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由其独特的观念、理论、制度与道路等综合构成的科学社会主义新模式。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的物质性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动体现。我们只有从多维度、多层次来正确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一道路前进,将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正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所共同揭示的。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物质世界和实践。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从与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世界本质的观点的根本特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包括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再来看一下事物的普遍规律与发展。 首先,联系与发展具有普遍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构成辩证法的体系中,存在诸多规律和范畴。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与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发。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斗争性)统一(同一性)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过程中总要经过一系列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是事物存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生平

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事业年表 1,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城 2,1830年秋天,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 3,1835年,中学毕业 4,1836-1938年,进入伯恩大学法律系学习,哲学,历史,艺术。在此期间结识布·鲍威 尔 5,1839年-1841年,马克思学习希腊哲学,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和,博士论文《德谟克利 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 6,1842年,马克思为黑格尔左派分子创办的杂志“德法年鉴”写“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令”。1842年11月首次会见恩格斯。 7,《莱茵报》由马克思主持,但是青年黑格尔拍企图利益这份报纸来宣传他们的唯心哲学观点。最后被普鲁士查封。 8,1843年---1844年,马克思为“德法年鉴”所写的两篇论文《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评导言》,标志着马克思由唯心主义者变成唯物主义者,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变为共产主义者。1844年,马克思收到恩格斯为“德法年鉴”所写的两篇论文《政治经济学批评大纲》和《英国状况(评马斯·卡莱尔的‘过去与现在’)》。这些论文被普鲁士当局误认为是对国家的叛乱和侮辱陛下而停止。 弗·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年表 1,1820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诚 2,1834年中学转学 3,1837年父亲不让七读书,恩格斯辍学在父亲的营业所打工。 4,1838年---1841年,边工作边学习,黑格尔的哲学等 5,1841年----1842年,进行服兵役,在柏林大学课间学习 6,1842年---1844年,恩格斯研究英国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英国工人的生活条件和劳动 条件,了解英国工人的斗争和宪章运动,他访问了曼切斯特的工厂和工人区,参加各种群众 大会和工人集会。 7,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阐述了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中,生产力问题是联系科学观、技术观与历史观的纽带。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基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而且也是有充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事实上,这个科学论断本身就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开始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三个概念结合在同一个命题中。今天,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生产力主要地归于科学技术的高度,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实质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并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肤浅理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西方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它不是把科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体系”,也不是把技术看成是单纯的“工具和规则的体系”,它从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个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出发,把科学和技术都当作社会现象来考虑。认为作为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应当存在着相互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角度来说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人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自然?从根本的动机上来说,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古代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例如,天文学是为了满足农牧业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数学又是为了满足天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力学则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和城市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代科学的产生也同样如此。“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1)]尤其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于是,“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2)]这大大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用恩格斯的话来说,那就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 其次,马克思主义又从科学技术对社会作用的角度来论证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恩格斯当年在马克思墓前曾这样阐述马克思的科学观:“他把科学首先看成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4)]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5)]。因为火药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马克思还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6)]对此,恩格斯举了奥地利的例子。在19世纪30年代前后,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摘要: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对待各种事物和处理各种关系时, 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 大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的看法, 用这样的看法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 因而对人生产生了一系列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这样就形成了人生观。人生观不同, 对人生许多根本问题的态度也不同。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作为整个中华名族的综合素质最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不仅仅简单涉及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问题,而且必然还要进一步涉及到整个中华民族伦理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的社会问题。新的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的指南,是大学生提高知识能力的锐利武器。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马克思主义 正文: (一)世界观的概述 一、世界观的释义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世界观的特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种观点是生活实践的结果,在一般人那里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思想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不同的世界观,归根到底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的联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考博笔记)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历程马克思恩格斯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个人勇于革命实践和勤于理论探索的结晶,同时与他们的家庭和接受的教育也不可分。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深刻的转变过程,这就是在哲学世界观上从唯心主义转变到唯物主义、在政治上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到共产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的主体条件 马克思的个体特征 一、马克思的家庭、教育与爱情 (一)家庭。 (二)教育 1、中学教育。1830—1835年,特利尔中学 特利尔中学毕业证书 中学毕业论文 2、波恩大学教育。1835年10月——1836年6月 (1)学习; (2)参加同乡会,骑马、酗酒、决斗。父亲的责备 (3)参加青年作家协会,写诗。父亲的担忧 3、柏林大学教育。1836年10月?a?a1841春: (1)以诗寄情。马克思的情诗; 父亲的担忧 (2)刻苦学习,获得柏林大学毕业证书 (3)参加博士俱乐部,成为明星。 赫斯对马克思的推崇 (4)撰写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证书. 附录:父亲对儿子的责备: 散漫的生活方式; 对家人和亲人的不关心; 对女友的责任感不强; 偏离法学专业的泛化的学习; 过于铺张的消费。 二、恩格斯的家庭与教育 1820年11月28日生于莱茵省巴门市。 恩格斯与马克思比较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青年黑格尔派哲学 博士论文:《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941.3) 列宁:“马克思就其当时的观点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 博士论文的主题:证明自我意识哲学的合理性 撰写博士论文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尽早获得博士学位,以便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 但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论证自由。马克思借探讨亚里士多德以后希腊哲学的发展趋势来探讨黑格尔哲学解体以后德国哲学的发展前景。 希腊化时期“自我意识哲学”的当代意义就在于表明了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马克思通过肯定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学说来肯定人的自由意志、自我意识的意义,因为“偏离直线就是自由意志”。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主要贡献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犹太人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1835年10月考入波恩大学。1836年10月进入柏林大学改读法律和哲学。1841年4月从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843年6月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即《莱茵报》撰稿同年10月任该报主编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抨击普鲁士专制政府开始接触社会经济问题痛斥普鲁 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 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1844年2月马克思在该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齐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 阶级服务的。他鲜明地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为共产 主义者的重要标志。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

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1845年2月他们的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出版该书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同年11月至次年5月他们又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广泛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学说的初步提纲并且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仅的历史任务。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1847年1月他们加入正义者同盟同年6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提议“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新纲领在伦敦用德文正式发表。《宣言》总结了以往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极其重要的思想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他们的伟大学说全面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成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接受总委员会的委托起草了《法兰西内战》宣言全面地总结了公社的经验强调无产阶级必须用革命暴力“摧毁”和“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六十年代马

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上的关系

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上的关系 广告1201 徐振泽 1219200112 通过以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革命家。两人情同兄弟,志同道合,有着很深的友情。我想两个人能够成为好兄弟,志趣相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是相近或趋于一致的。这也是我觉得首先导致两人在思想上有相同的地方的原因。 有很多马克思主义者都坚持认为: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时一致的,其中包括他们的出发点、基本原则、基本路线等等。这一点我们不可否认,两人在基本思想主张是趋于一致的,两人都为无产阶级的事业做着努力。包括后来,我们可以发现,说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在本质上时一致的这种观点不是别人,而是恩格斯自己。在看了恩格斯写的《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中我们可以验证到这样的观点。 而且,恩格斯也把自己从事的理论研究看做“第二小提琴手所演奏的乐章”,而把马克思当作是“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并且以有马克思这样的第一小提琴手而骄傲。1886年,恩格斯在回顾他和马克思所共同走过的历程时,十分诚挚地说:“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四十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指导思想(特别是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至多除了几个专门的领域外,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很容易地做到。至于马克思所做到,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一切人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的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非常公正的。由此就可以看到两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看到两人思想上的一些差异性和不同点。首先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的视野上存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超验和经验的分野。由于在视野上的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致思取向。第二点,如果说马克思更强调“存在决定意识”,那么恩格斯则更侧重于“物质决定精神”。而这两个命题之间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差别。所以,我们现在在课本上所学到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也是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上的总结,深化。 以上两点是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两者思想上的一些差异。当然,这些问题都是有一些客观的因素所带来的,也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我们都知道,马克思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而恩格斯则没有。再加上两个人个性上的小差异,也不可能造成两个人的思想完全同化。再加上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上,也难免会有一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但是好在经过实践的发展,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总结,他在马克思逝世之后所做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上,马为主,恩为辅,但离开了恩格斯,马克思主义也很难以形成,更难以传播。马克思一生的主要创作中,要么是在恩格斯的帮助下完成,要么是两人共同完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恩格斯在资金上给了马克思极大的帮助。在马克思逝世后,他为宣传马克思的著作出版和宣传作了不朽贡献。

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广义的马克主义精神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演讲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尤其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人生立场和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彼此联系的,相互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不断地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知

识思想不断涌现,各种消极腐朽的东西也影响着学生。所以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树立科学的马克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影响。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在对待各种事物时缺乏理论性的指导,所以我们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与实践应用于统一,作为一名大学生从自我做起,勤于功课,精于专业,提升自我,贡献社会,做一名有用的社会人才。 2、追求高的人生目的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你确定了怎样的人生目的就决定了走怎样的人生道路,又有怎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

的人生价值标准,而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3、确立积极地人生态度 在人生实践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就可以正确的把握人生,取得成功,我们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乐观积极对人生充满自信,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自强不息,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确立积极地人生态度,旨在树立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直面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未来。 我们必须今早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立下远大的理想与志向,朝理想目标,百折不挠,勇敢前进。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自我整理版

有▲标识为08资料版,后附上第几题为08版资料 标有“粗线”为老师复习提及的双层线的为出现在多于一份复习资料,比较重要 ▲名词解释:(1-5)第一部分 1、欧洲1848年革命:是指1848~1849年主要发生在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民族革命。1848年欧洲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摧毁了反动的神圣同盟和维也纳体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它锻炼了法、德等国的无产阶级以及革命群众,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以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2、普列汉诺夫:(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①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作了深刻的思考。他以哲学知识和社会历史经验,论证了马克思辩证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②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的经济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作了较为深刻的思考。他用大量事实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③尖锐地批判了伯恩斯坦修正主义者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深刻的思考。他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必须依靠暴力来实行阶级统治。 3、巴黎公社: 革命发生在1871年3月18日到5月28日。导致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惨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还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主要内容: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历程和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③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任务;④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他们的思想观念;⑤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⑥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和政治斗争的策略。 5、考茨基 1、市民社会 答:马克思、恩格斯将交往关系(生产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沿袭传统社会学的术语将其称为“市民社会”,即社会的经济基础。 3、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起义是1871年3月18日至5月28日,巴黎无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为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武装斗争。革命后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武装起义虽然仅进行了72天,但它却以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世界性意义的第一次演习,载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光辉史册。 4、十月革命(下面有作为简答的)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向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对整个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斯密教条 他们把积累仅仅看成是资本转化为工资的过程,仅仅看成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能力的增长过程,把剩余价值当做是利润,地租,工资。 6、马赫主义

【课外阅读】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 “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你对了!” 马克思说着说着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他俩天天见面,不是在这个家里,就是在那个家里。讨论问题时,他们在屋子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走来走去,一连谈上几个钟头。有时两人一前一后,半晌不吭一声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止。于是,两人就放声大笑起来。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 “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之至!” 《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两位巨人友谊的结晶。 这种理解的友谊是那样深厚,甚至一直延续到马克思逝世之后。 马克思在病重期间,曾告诉女儿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能为他尚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点什么”来。当然,即使马克思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恩格斯也会去做的。从1883马克思逝世时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下功夫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之一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违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从根本说上,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马克思思想的转变过程

马克思思想的转变过程 马克思是伟人,千年伟人,不仅在中国如此,在西方同样如此,不仅在哲学领域、在经济学领域、社会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我觉得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不仅有天才的思想,而且在对现实问题的阐述中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他的观点更容易让人理解,除此之外他之所以阐述这些思想,又具有着明确的目的,那就是改造世界,因此,既有深度又联系实际,又能有用处,想不流传都难,因此做学问也好,做别的也好,玄思冥想,脱离实际的思想是没有什么受众的,不怨别人,只能怪自己,试想如果连社会都认识不清楚,那这样的人又能阐述出怎样的思想,再者,如果联系了实际,但是指导思想错误,这样的人的思想更是没有价值,也不会有什么根基,因此做学问首先要有一个实在的指导思想,然后能够认识现实,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方面,经济学、政治学、各方面不懂得都要去学,都要去钻研,随随便便是不会有什么创造的,尤其是知识进化到了现在,具备了上面两点之后,还要务求自己思想的深邃,只要你有不明白,模棱两可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不能糊弄自己更不能糊弄一次然后一辈子。 马克思父亲是律师,家里并不穷,父亲使他了解了法国启蒙思想,进入柏林大学后学习法律,后来觉得法律不过瘾,在老师的影响下学习哲学和历史,在柏林大学良好的氛围里,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坚持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这时候的辩证法应该还是唯心主义的。此时的马克思希望做一名大学教授,讲授哲

学但他的推荐人,因为批判神学被解雇.自己也就做不成教授了,在23岁的时候获得博士学位,估计也是一个不怎么样的大学的学位,因为他的博士论文并没什么名气,后来在别人的推荐下,做了莱茵报的编辑,这是一家激进报纸,十个月后成为主编,之后对家乡农民问题作了调查,在报纸上连写三篇文章,反映农民的贫困生活,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因为抨击沙皇,被逐出普鲁士,去了巴黎,开始与社会主义者联系,1844年创办《德法年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提出工人阶级应该掌握哲学这一批判的武器,标志着其立场站在无产阶级上,并向共产主义转变,但这时候的观点很多仍然是逻辑推论。同年8月与恩格斯相会,恩格斯对经济问题比较有体会,使马克思弥补了对经济问题的不足,两人合写〈神圣家族〉表明物质决定意识,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与青年黑格尔划清界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了异化的概念,抨击私有制,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1845年被驱逐,去了比利时首都布鲁赛尔发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被称为“天才世界观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主要是提出了实践的观点,成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因为实践是唯物与唯心的综合,也是实证与人本主义的综合。之后与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生产和交往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动态中认识社会。1846年,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8年回德国参加欧洲革命,起草《共产党宣言》完整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理论,1849年再次被逐,先到巴黎后到伦敦潜心经济问题,1859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基础,1867年《资本论》阐述剩余价值理论,论证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70-80年代写资本论二三卷,1883年与世长辞。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由哲学到经济学,经济学为哲学论证的过程,经历了由唯心到唯物的过程,经历了由学术到革命实践的

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共产党宣言》又称《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而《共产党宣言》不只是代表了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同盟的一个呼唤和指导,同时也表现出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内涵与思想方向。通过探讨研究《共产党宣言》也可以从这之中剥离出马克思本人关于自有的看法与观点。 何为自由?哲学上的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和动物本身一样是不自由的,因为当时的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规律几乎没有什么了解或是了解甚微,同时也没有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二是实践条件。只有当对于自由,对于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人才可能获得自由。而当人对于自由与世界的认知慢慢建立起来之后,人也就产生了对于自由的看法,也就是自由观。 早在古希借罗马奴隶制度下,人们便对自由这一概念就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那时人们对自内的理解主要是指人身自由,即从人身奴役下解脱出来。同时也包括,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人们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利的角度对自由问题所作的探究。与此同时,一些哲学家还从因果决定论出发,认为人的自由就是服从决定一切命运的力量。唯物主义者把这种决定力量看作是自然界本身及其规律。而到了近代,哲学家们进一步的对自由的本质作出了相应的阐释,把人看做是理性的动物,更加的突出了人的理性自由。特别是黑格尔所提出“内在的必然性即是自由”更是深入的碰触到了自由意义的核心。他提出“自由以必然为前提,包含必然性在自身中。”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只有正确地认识了必然才有真正的自由。而这个观点也非常的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两大哲学巨头的赞同。历史长河之中无数的对于自由问题所阐述的观点,虽然有其缺点和局限性,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这些缤纷的观点也就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形成的养料。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在《共产党宣言》之中,对于资本主义自由观的批判也就占了相当重要的部分。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而资产阶级却把消灭这种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说对了。的确,正是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共产党宣言》第二章) 在资本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社会中,自由的概述可以用贸易或买卖来形容,在这种资本、金钱至上的社会理念当中,人是不被重视的一方,这之中的“人”自然也就获得不了真实的自由,因为这样的社会当中人会被金钱、资本所限制,而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于资本主义自由观的辩证批判在于它确实的承认了资本主义自由观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解放人是有不小的成效的。特别是它成功的剔除了,宗教和政治上的剥削对于人实现自由的实践上的制约。就如《共产党宣言》之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

马克思恩格斯发展史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转变历程 两个转变 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 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分三个阶段 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源 2 《莱茵报》时期马克思 3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恩格斯 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起点(黑格尔哲学) 黑格尔及其哲学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人的辩证法思想并加以系统化在哲学史上他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和基本。。。。 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绝对理念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其解体 方法和体系的矛盾决定了黑格尔哲学必然解体 波恩大学(1835.10-1836.7) 柏林大学时期(1836.10-1838.5) 柏林大学后期(1838.6-1841.4) 1837年底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受黑格尔影响很大加入黑格尔青年派成为以布鲍威尔为首的柏林”博士俱乐部“的成员马克思开始站在激进的民主主义的立场思考问题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 从1839年开始马克思开始准备博士论文直到1841年3月底他的思想获得了较大的深化和完善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马克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目 真的原因与青年黑格尔运动有关系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作为其哲学的基础认为自然意识体现了时代精神在他们看来这一哲学先驱就是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晚期的自由思想而之所有做这种联系最主要还是因为这一哲学为当时的德国掀起的反封建专制的自由民主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青年黑格尔派看来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与晚期希腊比较相近即自由精神受到摧残而追求自由则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在外部环境险恶不利于自由精神的生长时向内即向人的内心世界去寻找自由和快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