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现代-答案

近现代-答案

近现代-答案
近现代-答案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判断题

1. 2015 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规定“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作为文物受到法律保护。

B.错

2. 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既发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也受到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驱动;既有被动开放的外力刺激,也有社会变革的内力推进,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

A.对

3. 穿斗和抬梁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普遍运用的木结构技术,在皖南、江浙、江西一代民居中,多在山墙边贴用抬梁式,明间为使空间开敞、庄重,采用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

B.错

4.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制定的不可移动文物年代标准中明确近现代文物年代自公元 1840 年至当代,因此被核定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文物建筑和构筑物其建造年代应晚于 1840年。

B.错

5. 砂浆的技术性能和质量对砌体强度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实验和经验都证明:砂浆越弱,在砌体中个别砖石内出现裂缝的时间越早,也越易发生破坏。

A.对

6. 粘土砖坯在氧化气氛中焙烧出窑,则制成红砖。若在烧成后,再经浇水闷窑,即可制成青砖。红砖一般比青砖、耐碱和耐久。

B.错

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工程中现状勘察的勘察结论是指,在测绘、探查、检测、调查研究等工作的基础上,对文物形制、年代、价值、环境和病害原因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文物保存现状描述和保护修缮工程措施

B.错

8. 摄影测量是利用摄影影响信息测定目标物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的一种测量技术。

A.对

9. 近景摄影测量包括近景摄影和图像处理两个过程。

A.对

10.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

筑的历史沿革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历史、结构历史及人文历史。

A.对

11.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砖石砌体局部松动、开裂严重甚至濒临坍塌的部分,不适合局部拆砌维修,应该增添加固构件。

B.错

12. 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的砖石建筑维修中,对砌筑的墙面进行憎水保护有助于消除清水砖墙的泛碱现象。

A.对

13. 对于近现代砖石结构的文物建筑,在制定维修加固措施时,应尽量保持其原受力体系,尽可能不扰动原结构的应力平衡状态,不增加较强的约束而损伤原结构。

A 对

14.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砖木混合结构建筑的非承重墙(围护墙)的开裂通常是由靠墙的承重木构架发生变形引起的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无关。

B.错

1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砖石建筑的多孔建筑材料的劣化多是由于干湿循环,引起冻融破坏或者可溶盐的结晶膨胀导致剥落。

A.对

16.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木结构加固里,柱的化学加固中,木材内部因虫蛀或腐朽形成中空时,若柱表层完好厚度不小于 50mm,可采用不饱和聚树脂进行灌注加固。

A.对

1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砖石砌体裂缝修补与加固补强的方法中,对于灰缝脱落和出现细小裂缝的砌体结构,应先确定砌体勾缝的类型、材料及配比,采用与原砌体相同的勾缝类型和材料重新勾抹严实。

A.对

18.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砖石砌体裂缝修补与加固补强的方法中,当墙体裂缝贯通或开裂较严重时,除采用压力灌浆修补外,还可采用增设钢筋扒锔的方式进行局部补强。

A.对

19.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砖石墙体重新砌筑时,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对砖石建筑构造要求的强制性条文。重新砌筑砖砌体时,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mm,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 40%。

B.错

20.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规定,当建筑物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倾斜率或沉降差大于 7‰时,为地基不满足一级评估,应进行二级评估。

A.对

21. 砖石结构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针对残损情况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加固方式,当裂缝较多、较宽,墙体变形较明显,对结构整体刚度、强度削弱较大时,应考虑整体加固措施,此时可考虑增设封闭交圈的腰箍或圈梁。

A.对

22. 对混凝土构件的碳纤维或外包钢加固法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

A.对

23. 当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基础安全性进行评估时,应根据上部结构尤其是砖墙上是否出现与地基不均匀沉降相关的墙体裂缝,以及裂缝的走向、裂缝的宽度、延伸状况、是否贯穿等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应开挖基础进行勘察。

A.对

24. 在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保护工程中应注意保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承载着文物价值和历史信息的门窗、五金件及其它附属设备。在此基础上,为满足合理的使用功能的需求,可以考虑在原有门窗的内或外新增门窗。

A.对

25.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的要求,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基础安全性进行评估时,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基沉降观测资料或其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的勘察结果进行评估。

A.对

26. 在文物建筑内安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已经引入电源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补办审批手续。凡违反消防安全要求的,必须限期拆除或另行安装。

A.对

27. 文物建筑应按严重危险程度配备灭火器。文物建筑每层配置的灭火器不应少于 3 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 4 具。

B.错

28. 防护级别的确定,原则上与风险等级相对应。对于防护级别 I 级的藏品目标,使用两种探测装置进行警戒布防或使用一种探测装置和一种实体防护装置进行复合警戒布防,且配置声音、图像复核手段的技术防护措施。

A.对

29. 安全防范工程检验实施细则应包括以下内容:检验目的、检验依据、检验内容及方法、使用仪器、检验步骤、测试方案、检验数据记录表及数据处理方法、检验结果评判等。

A.对

30. 古建筑木结构中,角梁的修缮要点是要确保其受力要求,形制可变。

B.错

31. 在文物修缮中,对于采取局部拆砌方法施工的新砌筑石砌体,应按现代工艺做法规范施工。

B.错

32. 搭材作是清代建筑营造中的一个专用名称,搭材作现代称作“脚手架”。

A.对

33. 砌体的破坏都是由于砖石达到强度极限造成的。

B.错

单选题

1. 在目前已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型的保护单位所占比例约为________。

B. 16%

2. 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工业遗产的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

D. 工业遗产作为文物古迹,其组成部分包括建筑、重要设备及产品,不包括遗产的景观环境

3.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成为鸦片战争后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商埠,这五个城市分别是:

B. 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

4. 南京中山陵是由________主持设计的,这是中国建筑师第一次规划设计大型纪念性建筑组群,也是近代中国建筑师规划、设计________大型建筑组群的重要起点。

B. 吕彦直,传统复兴式

5. 20 世纪初,新的建筑材料和结构体系引入中国,并出现了高层建筑,以上海租界里的诸多“摩登”大楼为代表。这些高楼的结构体系主要是________。

C. 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结构

6. 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施工,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并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是________。

B. 钱塘江大桥

7. 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潮的发展历程,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

D. 中国在现代建筑方面的起步完全是由欧美和日本建筑师推动的 11

8. 以下哪个图是近代广东碉楼常用的平面布局图?

答案:B

9. 针对近现代革命旧址类型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C. 在文物保护规划、维修方案中应充分考虑今后的旅游发展,尽量增加游客容量

10. 砌筑砂浆中的砌筑掺灰泥是用黄土加白灰浆拌和或用黄土加泼灰(生石灰经泼水淋湿粉碎过筛)加水闷制而成,白灰与黄土的比例一般是________(体积比)左右。

A. 3:7

11. 经过修缮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外立面,其毛细吸水系数需小于______kg/㎡?h。

A. 0.5

12.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部结构构件安全性评估中混凝土结构的检测勘察应包括混凝土的________。

A. 外观质量;材料强度等级;变形;裂缝;钢筋锈胀;构造

13.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部结构构件安全性评估中钢结构的检测勘察应包括钢结构的________。

A. 构件外观;强度;变形;锈蚀;构造和支撑

14.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上部结构构件安全性评估中砌体结构的检测勘察应包括砌体结构的________。

A. 外观质量;材料强度;变形;裂缝;构造

15.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抹灰类外立面受损主要为________。

A. 表面疏松、空鼓、裂缝、脱落、破损等

16.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面砖石材类外立面受损主要为________。

A. 表面风化、空鼓、脱落、破损等

17.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清水墙类外立面受损可以主要归纳为________。

A. 表面风化、砂浆粉化、裂缝破损等

18. 水是造成近现代砖石建筑残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和砖石结构有关的水的类型是多样的,除雨水外,还有毛细水、凝结水、毛细凝结水等,下图所示潮气的成因示意图中,水的类型表述准确的一项是_______。

B. 1 毛细水、2 含盐砖石的潮解水、3 雨水以及沿屋面排泄的雨水、4 凝聚水、

5 毛细凝结水(平衡水气)

19.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砖石结构常见的开裂裂缝基本可以分为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受力裂缝、地震裂缝、冻融裂缝几种,下列?述沉降裂缝的常见表现形式中最为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B. 以斜向裂缝为多,有时竖向裂缝,很少有水平裂缝。大部分裂缝出现在建筑的中下层,有时仅在底层出现,向上伸展

20. 以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清水砖墙病害问题的治理措施中,通常应最先实施的是________。

A. 清理造成病害的生长在砖墙上的植物

21.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出现墙体泛碱的主要成因通常是________。

D. 砖或抹灰中含有可溶盐成分

22.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规定,近现代历史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评估应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组成部分分别进行评估。

A.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包括围护结构)

23. 下列哪个近代建筑的外墙是典型的冻融破坏引起的_________。

答案:A

答案:D

24. 下列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结构加固方法中,不属于常用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的一项是_________。

D. 墩接法加固柱

25. 下列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结构加固方法中,不属于常用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法的一项是_________。

D.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26. 下列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结构加固方法中,不属于常用的钢结构加固方法的一项是_________。

D. 预应力加固法

27. 下列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结构加固方法中,不属于常用的木结构加固方法的一项是_________。

C. 预应力加固法

28. 罗哲文先生在《古建筑维修原则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一文中,总结了历史建筑“四保存”原则,分别是_________。

B. 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工艺技术

29.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砖石砌体外立面的憎水剂通常采用的种类是_________。

B. 有机硅

30.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维修,当需要进行石构件的替换时,所使用的新石材和所替换的石材应保持一致或接近的指标包括_______。

B. 材质、花纹、光感、色泽

31.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要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进行结构安全性评估的相关数据采集中,当抽样总数少于________个时,应逐个进行检测。

C. 5

32. 以下哪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砌体结构加固方法仅限于非地震地区_______。

D. 增设扶壁柱加固法

33.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要求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进行结构安全性评估时,砌体结构构件中的块材强度小于_______时,不满足一级评估。

B. MU10

34.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清水砖墙容易出现的主要病害不包括_______。

A.起甲

3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砖石砌体适宜的清洗技术不包括以下哪种方法________。

C. 机械打磨法

36. 针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C. 当有更先进、更经济省时的技术时,原有的建造和维护技术应该及时淘汰

37. 文物建筑保护区,必须设有相当数量的消防用水。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要增设消防水缸,修建______。

A. 蓄水池

38. 为避免火灾蔓延,对集中成片的文物建筑群,采用适当措施分隔的______。

C. 若干独立防火区域

39. 灭火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灭火系统、_______、消防水炮灭火系统。

A.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40. 对于文物建筑防火控制区及设有室内消火栓的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______,保护半径为______。

B. 30~60 米, 80 米

41. 一级风险单位的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方案由______组织论证,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部门、公安机关审核后,报国家文物局和公安部批准。

D. 建设单位

42. 以下那条不符合一级防护工程设计中出入口防护规定______。

C. 出入口应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

43. 文物建筑防雷明敷引下线在人员可能停留或经过的区域敷设时,应使用护栏或警告牌,使人不得靠近或进入危险区域,护栏与引下线水平距离不应小于______米。

B. 3

44. 文物建筑防雷主要是防止直击雷造成的损害,应安装______来拦截雷闪,并通过引下线将雷电流散流入大地。

A.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

45. 布置接闪器时,应充分结合文物建筑型类和屋顶形制。以下那个说法正确?

D.对于教堂等近现代文物建筑宜采用塔尖上安装接闪杆,教堂屋面安装接闪导线相结合的形式。

46. 一类防雷文物建筑防雷引下线间距最小要求是______。

B. 18 米

47. 砖石砌体作为建筑的受力构件,主要承受______。

A. 垂直压力

48.在古建筑修缮中,对于砖石砌体局部松动、开裂严重,局部濒临坍塌或已经

出现坍塌的部分,应进行______维修。

C. 局部拆砌

49. 下列哪项是以承受单方向的轴向压力为主的结构形式?

B. 拱券

50. 下列不属于古建筑墙面砖缝形式的是______。

A. 满丁满条

51. 拱券是以承受单方向的______为主的结构。

B. 轴向压力

52. 治理穹隆的开裂裂缝,可以在穹隆下部采取哪项措施?

C. 增设支座环梁

53. 施工修缮中搭设脚手架立杆间距一般为_______。

A. 1.5 米

54. 脚手架坡道上铺设的脚手板应加防滑条,两侧必须绑搭_______。

B. 两步护身栏

55. 古建筑台阶与台帮安装时,要注意预留_______,以利排水。

B. 泛水

56. 古建筑修缮中,布瓦屋顶的一般操作程序是_______。

B. 苫背→分中号陇→瓦瓦→调脊

多选题

1. 根据第三次文物普查确定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标准,可以归入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

筑的文物类型包括______。

A.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

B. 水利设施及附属物

C. 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

D. 工业建筑及附属物

2. 以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有______。

A. 坎尔井地下水利工程

B. 九连城城址

C. 天安门

D. 兰州黄河铁桥

3. 以下对于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近现代重要史迹与代表性建筑类不可移动文物的

认定条件的?述准确的有_______。

B. 具有时代特征并在一定区域范围具有典型性、在社会各领域中具有代表性、形式风格特殊且结构和形制基本完整的建筑可以予以认定

C. 为纪念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建立的建筑物、构筑物,具有标志意义或典型意义的可以予以认定

4. 以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哪些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______。

A. 平型关战役遗址

B. 卢沟桥

C. 拉贝旧居

D. 国殇墓园

5. 以下对于工业遗产保存现状及保护对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城市空间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城内的旧工业区废置,传统工业的逐渐衰退导致部分企业“关停并转”等均是当前我国工业遗产面临的重要威胁

B. 系统开展普查和评估;将重要的工业遗产及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是实现我国工业遗产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D. 《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是国际工业遗产保护的纲领性文件

6. 根据《近现代历史建筑结构安全性评估导则》要求,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历史沿革调查应包含哪些内容?

A. 调查建筑风格的流派及地域风格特征

B. 调查建筑立面、平面原状的资料,建筑用材原状的资料及历次改扩建、维修等情况

C. 重要历史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遗迹

D. 文物建筑价值

7. 以下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工程的现状勘察照片要求?述正确的是______。

A. 必须真实、准确、清晰

B. 重点反映工程对象的整体风貌、时代特征、病害、损伤现象及程度等内容

C. 反映环境、整体和残损病害部位的关系

8.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现状勘察的勘察文件必须包括哪几部分?

A. 现状勘察报告

B. 现状实测图纸

C. 现状照片

9.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工程勘察设计方案文件包括下列哪些内

容?

A. 反映文物历史状况、固有特征和损害情况的勘察报告、实测图、照片

B. 保护工程方案、设计图及相关技术文件

D. 必要时应?供考古勘探发掘资料、材料试验报告书、环境污染情况报告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及勘探报告

10.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砖木结构残损勘察中,对木构件可通过人工检查的病害项目有_________。

A. 木材裂缝、斜纹及髓心的检查

B. 木构件变形、位移的识别

C. 木构件连接方式和状态

D. 是否腐蚀和受潮

11. 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沉降与变形应进行长期、系统的观测工作,积累科学数据,为维修?供依据。为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______。

A. 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B. 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

C. 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D. 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12. 砖石结构能够建造出规模宏伟的大体量建筑,但其具有自重大、材料抗拉抗剪强度低,延性差,抗震性能弱等缺点,以及有些材料材质孔隙率大、较疏松、易于风化。因此砖石结构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通常存在三大病害,具体为________。

A. 材料表面的风化酥碱

C. 结构的变形倾斜

D. 砌体的开裂

13. 木材害虫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危害主要表现在________等方式。

A. 虫眼

B. 白蚁危害

C. 霉菌败坏

D. 髓斑

14. 下列哪些选项是造成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残损的常见因素________。

A. 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

B. 不合理的使用

D. 不当修复

1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容易遭受冻融破坏的建筑材料有_________。

B. 砖

C. 砂浆

16.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结构保护加固原则有________。

A.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B. 有利抗震、方便施工

C. 最低干预

D. 可逆可识别

17.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砖石结构建筑的裂缝与变形的维修技术的要点有________。

A. 查清裂缝与变形原因,针对不同成因选择相应的修补加固方法

B. 鉴别裂缝性质,重点是区别变形与受力两类不同性质的裂缝

D. 应对新出现的变形裂缝进行观测,确定其稳定以后再做处理

18.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砖石墙体隔潮的适宜处理办法有________。

A. 粉刷墙体时,用抗碱腻子进行刮抹找平

B. 对于砖砌体的墙面,在进行消碱措施后,喷洒抗渗防护剂

19.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砖石墙体清洗比较常用的办法有________。

A、水洗法

C. 敷剂法

D. 超声法

20. 剥除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外立面或室内后期覆盖的粉刷层,比较适宜的方法是

________。

A. 人工凿除

C. 化学溶剂溶解清除

21.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鉴定的主要鉴定内容有。

A. 材料强度

B. 钢筋分布情况

C. 构件尺寸

D. 结构变形和裂缝、腐蚀

22. 以下对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工程中应采用的技术和材料的要求表述准确的是________。

A. 应当使用经检验有利于文物长期保存的成熟技术

C. 所有新材料和工艺都必须经过前期试验,证明切实有效,对文物长期保存无害、无碍,方可使用

D. 所有保护措施不得妨碍再次对文物进行保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是可逆的

23. 消防水源可由________。

A. 给水管网

B. 天然水源

D. 消防水池

24. 一级安全防范系统要求要按照整体纵深防护的指导思想进行设计。应综合设置________、________、出入口控制、实体防护等装置。

A. 入侵报警

C. 电视监控

25. 防雷装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用于减少由于雷电闪击在建筑物上造成的物理损害,它由_____和_____组成。

B. 外部防雷装置

D. 内部防雷装置

26. 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重在预防,以下那些要求正确?

A. 凡文物建筑的管理、使用单位,必须严格对一切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C. 在重要要害场所,应设置“严禁烟火”的明显标志

D. 为预防雷击引起火灾,在高大的古建筑物上,应视地形地物需要,安装避雷设施,并在每年雷雨季节前进行检测维修,保证完好有效

27. 砖石文物建筑维修与加固中,常用的基础处理办法有以下哪几项?

A. 排水固结法

B. 灌浆法

C. 托换法

D. 加压纠偏法

28. 砖石结构建筑中常见的开裂裂缝主要有以下哪几项?

A. 温度裂缝

B. 沉降裂缝

C. 地震裂缝

29. 古建筑修缮中,台基石活的主要修缮做法有以下哪几项?

A. 打点勾缝

C. 归安

D. 添配

30. 古建筑修缮用的脚手架主要有?

B. 满堂脚手架

C. 落檐脚手架

D. 外檐双排脚手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二)

名词解释 过度时期总路线: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彻底完成,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即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中共中央在 1952 年底开始酝酿并与 1953 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一五计划是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制定的。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工业的重要原因是:我国的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为了使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现代化,就要尽一切努力首先使重工业有较大、较快的发展。 3.《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后,为了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他们支援解放战争的积极性, 1947 年 7 月至 9 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并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按乡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乡村农会、贫农团及其委员会为土改的合法执行机关。这个大纲指引着在封建制度压迫下的亿万农民群众,将自己的力量汇入民主革命的洪流。4.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9 年春,三大战役均告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经被消灭,离蒋介石政权的灭亡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已经为时不远了。毛泽东在 1949 年的新年献辞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1949 年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作了重要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中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会议还通过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决议。 七届二中全会在全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条件下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和革命胜利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作了重要准备,解决了革命胜利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会上通过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决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简答题(5小题,共30分) 1 、简述举行重庆谈判的历史原因。 答:首先是国民党方面:蒋介石作出和平姿态。因为:第一,当时国际国内舆论给蒋介石一定的压力;第二,蒋尚未完成打内战的全部准备工作,因此采取了“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故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其次是共产党方面:若不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则正中蒋介石的圈套,即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将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若与之谈判,则可以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还可以团结和教育广大人民。因此,中共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并决定派代表赴渝谈判。 2 、简述“双十协定”签订的意义。

最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A.不准与其它党派建立任何联系 B.联合全国一切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C.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D.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国民党 12.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其最大的恶果是 A.使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遭到失败,不得不实行长征 B.使红军和根据地损失了90% C.国民党统治区党的力量几乎损失了100% D.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 13.1935年12月,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系统地解决了党的 A.军事路线问题 B.组织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14.为适应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1935年12月,中共陕北瓦窑堡会议决定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 A.“人民共和国” B.“民主共和国” C.“民主联合政府” D.“苏维埃共和国” 15.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是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1)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p16)、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p12)?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 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他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p17)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相互关系: 前任务为后任务的实现扫清障碍,并创造必要的前提 后任务是前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p18-27) (1)积极作用: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仅仅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地工具”。 (2)消极作用: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所以,封闭守旧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只有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国才能富强。 2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图谋。p29) 第二、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p34)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p31-32) 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教训: 中国人民必须进行反帝和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6套含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Ⅰ 注意事项:1.考前将试卷及答题卷密封线内的信息填写清楚,字迹要工整。 2.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3.本试卷共六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4.所有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 A.1840年鸦片战争 B.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1911年辛亥革命 D.1919年五四运动 2.下列哪个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A ) A.《天津条约》 B.《南京条约》 C.《五口通商章程》 D.《北京条约》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台湾军民抗日之战 C.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D.义和团运动 4.1856年发生的严重削弱了天平天国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分水岭的事件是( B ) A.北伐失利 B.天京事变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5.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的最大的兵工厂是( C ) A.金陵机器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6.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C ) A.推进政体变革 B.发展资本主义 C.延续反动统治 D.缓和阶级矛盾 7.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 ) A.《民报》 B.《新民丛报》 C.《苏报》 D.《国民报》 8.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B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D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李大钊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1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B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中共中央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D.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1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 D ) A.8月14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9月3日 13.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揭开了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序幕,该指示是( D )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法》 C.《战时土地政策纲领》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正确答案是:D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正确答案是:C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正确答案是:B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正确答案是:C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正确答案是:A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正确答案是:C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正确答案是:A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正确答案是:A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所宣传的重要思想是(D)。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戊戌政变后,新政中被保留下来的只有(B)。A.农工商总局B.京师大学堂C.译书局D.铁路矿务局 3.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是(B)。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B.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D.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4.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AA.江南制造总局B.马尾船政局C.天津机器局D.湖北枪炮厂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B)。A.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产生洋务派B.师夷长技,洋务派选择资本主义强国C.自强求富,办军工兴民用采用机器生产D.只师长技,破产结局不可避免6.洋务派认为清王朝的“心腹之害”是(D)。A.英国B.俄国C.日本D.太平天国和捻军。) 7.在我国近代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是(C)。A.洋务派创办的企业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外商企业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8.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D)A、兴中会B、科学补习所C、华兴会D、中国同盟会

9.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进行揭露控拆的《狂人日记》的作者是(B) A.胡适 B.鲁迅C.李大钊 D.陈独秀 10.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B)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A.香港B.台湾C.澳门D.崇明 11.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平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D)。A.割取中国领土的面积最大B.索取的赔款数额不断加大 C.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12.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的是(C)。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郑观应 13.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A.林则徐B.魏源C.马建忠 D.郑观应 14.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C) A.商人罢市B.学生大规模罢课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5.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由于它(B)A.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在军事上确定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在生死关头妥协地处理了党内当时最主要的问题D.保证了长征转移的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2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 ABC )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持久抗战将经历三个阶段,即( ABC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进攻阶段 E.战略决战阶段 35.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答: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7.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38.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 三种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2)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年1月5日来源:周俊山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美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黄埔条约》 2.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A。官僚买办资本家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本家 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 3.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维新 C。太平天国运动 D。辛亥革命 4.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5.戊戌维新前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 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B。守旧派与洋务派之间的一次论战 C。保皇派与革命派的一次论战

D。帝党与后党的权力之争 6.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是在 A。洋务运动 B。戊戌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 A。民族革命 B。政治革命 C。社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8.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B。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农民群众 9.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A。新文化运动 B。“二十一条”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0.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1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

20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库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答案 2.1901年,清朝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4.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 B.杨秀清 C.洪仁玕 D.石达开 5.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B.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6.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7.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8.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 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二、判断题(30分,每题3分.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11.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鸦片战争后。() 12. 洋务运动是在“求强”、“求富”的口号下展开的。() 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的启蒙人物。() 14. 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新中国的建立。() 16.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刘少奇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17.中共中央在1937年陕北洛川会议上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8.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四国政府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 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20.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答案

一、判断题 1、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变农村土地结构,稳定社会局面的重要手段。正确的答案是“对”。 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国内的任务就是消灭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正确的答案是“错”。 3、毛泽东主席在《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性质及危害。 正确的答案是“对”。 4、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入城仪式上解放军穿过东交民巷,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正确的答案是“对”。 5、《北京条约》中规定列强在东交民巷享有的一系列“特权”包括:东交民巷不许中国人居住,不准设立中国衙署,其行政管理权与驻兵权完全属于列强,中国政府无权过问。 正确的答案是“错”。 6、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结成国际统一战线的外交策略。 正确的答案是“对”。 7、1952年10月26日,由西铺村23户贫农组成的第一个集体生产合作社正式成立。 正确的答案是“错”。 8、由于西铺村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时村民都比较穷,凑起来只有三条驴腿的牲畜股,没有农具和车辆,因此被人们称做“三个驴腿”穷棒子社。 正确的答案是“对”。 9、1993年3月,作为“红色资本家”最典型代表的荣毅仁出任国家副主席,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肝胆相照和荣辱与共。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在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于在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大部分指标,取得了工业建设的一大奇迹。 正确的答案是“对”。 二、单选题 1、没收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归国家经营,使得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重新掌握了经济命脉,为巩固新政权提供了必要的(?)。 正确答案是:物质保障 2、东交民巷见证了整个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的血泪史,是(??)列强在中国设立的使馆区。 正确答案是:晚清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华民族的(??)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正确答案是:伟大复兴 4、一边倒的外交策略体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战略选择。 正确答案是:独立自主 5、被毛泽东赞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的穷棒子社是由全国劳动模范(??)领导创建。 正确答案是:王国藩

中国近代史纲要答案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而鸦片战争最终是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第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地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 是个独立主的国家。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 鸦片战争后自,中国的自然经济由于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而开始解体。 第二,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鸦片战争后,中国 社会的主要矛盾则有两个,一个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一个是封建主 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讲,战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得更加复杂了。 第三,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之前,革命任务主要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而鸦片战争之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者的 任务,这时反帝反封建的双重性质的革命任务。 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两个:一个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即民族矛盾;一个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即阶级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两大主要矛盾交织到一起,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的因素,中国已经不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而是半封建社会了;另一方面,列强的残酷统治,使中国丧失了独立的地位,但中国又与那些殖民地国家有所不同,它们采取的是与中国的封建势力勾结,让其成为代理人,实行间接统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有两个: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即民族革命;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民主革命。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所以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发展。前者是革命,后者就是现代化,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总体来说,弊大于利,它主要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是发展进步的阻碍:第一、军事方面,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第二、政治方面,为了统治中国,资本—帝国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答案(完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上编综述: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但独立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能正常发展,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 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广泛存在,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二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单项选择题: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领导人是(B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李鸿章 D、康有为 2、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宗教组织是( C )。 A、白莲教 B、基督教 C、拜上帝教 D、天地会 3、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历时( B )。 A、10年 B、14年 C、18年 D、20年 4、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B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救亡决论》 5、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的以往农民运动从未遭遇的新情况是( C )。 A、领导阶层的迅速腐化 B、流动作战没有固定根据地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C )。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救亡决论》 7、洋务运动发端于(B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8、洋务派代表的社会阶层是( A )。 A、地主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农民阶级 9、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B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 C、自强、求富 D、托古改制 10、洋务派最先兴办的是(B)。 A、民用工业 B、军事工业 C、新式学堂 D、新式军队

11、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多数采用( C )。 A、官办 B、商办 C、官督商办 D、官商合办 1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 A )。 A、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 D、地主阶级革命运动 13、戊戌维新运动的核心领导人是( A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14、1895年,康有为组织发动了( B )。 A、金田起义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广州起义 15、戊戌维新运动的高潮是( C )。 A、金田起义 B、公车上书 C、百日维新 D、广州起义 16、百日维新发生于( B )时期。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7、戊戌变法中,表示要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是(C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刘光第 18、戊戌变法期间,资产阶级维新派把实现变法的希望寄托在( B)身上。 A、李鸿章 B、光绪皇帝 C、慈禧太后 D、袁世凯 19、“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属于( B )的主张。 A、维新派 B、洋务派 C、革命派 D、立宪派

2010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2010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标准模拟试卷(二)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其符号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2.外国人在华创立较早的外文期刊《北华捷报》后改名为【】A.《中国丛报》 B.《字林西报》 C.《万国公报》 D.《亚细亚学刊》 3.中国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解放战争 4.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主要采取哪种方法?【】 A.中外合办 B.官商合办 C.官督商办 D.民办 5.在日俄战争期间,____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6.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13年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____,实行尊孔复古。【】A.《通令尊崇孔圣文》 B.《通令尊孔读经文》

C.《通令祭祀孔圣文》 D.《通令尊定国教文》 8.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A.美国 B.中国 C.俄国 D.法国 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 A.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制定 10.国民党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政权 B.小资产阶级政权 C.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政权 D.封建君主专制 11.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着名起义是【】A.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B.赣南秋收起义 C.湘南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为() A.西京 B.北京 C.天京 D.金陵 2.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万大洪告示》 D.《原道醒世训》 3.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被封为() A.干王 B.英王 C.翼王 D.忠王 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天京事变 B.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C.金田起义 D.北伐失利 5.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最大的兵工厂是() A.金陵机器局 B.福州船政局 C.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D.天津机器局 6.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的海军主力是() 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广东水师 D.南洋水师 7.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的主张是() A.“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B.“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8.冯桂芬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著作是() A.《仁学》 B.《劝学篇》 C.《校邠庐抗议》 D.《盛世危言》 9.洋务运动时期,主要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工艺学堂 C.船政学堂 D.京师同文馆 10.洋务运动时期,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是() A.福州船政局 B.天津机器局 C.湖北枪炮厂 D.上海江南制造总局 11.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主要著述是() A.《日本变政考》 B.《仁学》 C.《新学伪经考》 D.《变法通议》 12.戊戌维新时期,严复在天津主办的报纸是() A.《国闻报》 B.《时务报》 C.《京报》 D.《大公报》 13.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主持的重要学堂是() A.京师大学堂 B.广方言馆 C.时务学堂 D.广州万木草堂 14.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各省书院改为() A.预备学校 B.私塾 C.高等学堂 D.专业学会 15.百日维新中,光绪皇帝颁布的政令要求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 A.新式海军 B.新式陆军 C.新式炮兵 D.新式骑兵 16.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被保留下来的是() A.京师大学堂 B.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C.改革财政 D.改革行政机构 17.《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分配所依据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 A.甲 B.保 C.两 D.伍

中国近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全套).

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 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二,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上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五四爱国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了中国城乡。从卷入阶层看,工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从结果和影响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爱莫能助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5.试论中国共产党对于1924至1927年大革命的重要作用。 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大革命是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政治口号下进行的,而提出这个口号的正是中国共产党。 第二,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第三,大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空前广泛而深刻的群众运动,而中国共产党正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为国民革命的发展、广东战争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第四,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革命战争。共产党人不仅帮助和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积极提高国民革命军的素质,增强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产党员在战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着先锋作用和表率作用。此外,共产党人还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配合正规军作战,而上海工人的起义武装更是充当了解放上海的主力。 中国共产党对于大革命所作出的独特的、重大的贡献,是当时人们所公认的。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第二,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第三,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