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球菌核酸酶详细介绍

微球菌核酸酶详细介绍

微球菌核酸酶详细介绍
微球菌核酸酶详细介绍

微球菌核酸酶

概述

华越洋微球菌核酸酶来源于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和核酸外切酶。该酶从重组 E. coli 菌株纯化得到,可消化双链、单链、环化以及线性的核酸。在pH 7.0-10.0 的范围内,微球菌核酸酶均有活性,对DNA/RNA底物,其最适pH 值为9.2。微球菌核酸酶偏向于切割富含腺苷酸,脱氧腺苷酸或胸腺苷酸的底物(1) 。切割DNA和RNA底物都产生3′磷酸末端的单、二核苷酸产物。

来源

重组 E. coli 菌株,含有微球菌核酸酶(GeneID:3238436)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的融合基因。融合蛋白去除MBP 并经纯化获得微球菌核酸酶。

反应条件

1X 微球菌核酸酶反应缓冲液+BSA

[50 mM Tris-HCl (pH 7.9 @ 25°C),5 mM CaCl2 ],加入100 μg/ml BSA,37°C 温育。随酶提供的试剂

10X 微球菌核酸酶反应缓冲液

100X BSA

质保声明

无蛋白酶活性污染。

单位定义

(Kunitz单位) 1 单位指37°C 条件下,30 分钟内催化生成能在260 nm 处增加1 个OD 值的酸可溶性寡核苷酸所需的酶量。

(琼脂糖凝胶单位) 1 单位指37°C 条件下,15 分钟内消化1 μg λ 基因组DNA,使低分子量DNA片段(100-400 bp)在 1.2% 的琼脂糖凝胶上消失所需的酶量。

备注

10,000 个琼脂糖凝胶单位相当于1,000 个Kunitz 单位。

活性检测条件

(Kunitz单位)500 μl反应体系,1X微球菌核酸酶反应缓冲液, 0.1 mg/ml BSA,500 μg 超声破碎的鲑鱼精基因组DNA为底物。

(琼脂糖凝胶单位):50 μl反应体系,1X 微球菌核酸酶反应缓冲液,0.1 mg/ml BSA,1 μg λ 基因组DNA为底物。

以3倍系列稀释的微球菌核酸酶消化1 μg λ 基因组DNA的电泳图。泳道 2 中所用的酶量定义为1个琼脂糖凝胶单

位。泳道M:PCR Marker(NEB #N3234)。

浓度

2 x 106 gel units/ml。

贮存条件

10 mM Tris-HCl (pH 7.5),50 mM NaCl,1 mM EDTA和50% 甘油。于–20°C 贮存。热失活

无。

注意事项

因NEBuffer 1,2,3,4 中没有Ca2+ ,所以微球菌核酸酶在这些缓冲液中没有活性,在NEBuffer 中添加Ca2+ 后,仅有10% 的活性。微球菌核酸酶的活性需要1-5 mM Ca2+ 。

微球菌核酸酶的活性范围为pH7.0-10.0,盐离子浓度低于100 mM。

加入过量EGTA可使酶失活

标准_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纯度检测方法(编制说明)

标准_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纯度检测方法(编制说 明) 标准_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纯度检测方法(编制说明) 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纯度检测方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五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54060-T-424”。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6年完成。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目的及意义 核酸分解的第一步是水解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高等动植物中都有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其本质均是蛋白质。但是不同来源的核酸酶,其专一性、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底物RNA,通常称为核糖核酸酶(RNase),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底物DNA,称为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统称为核酸酶(Nuclease)。 核糖核酸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核酸水解酶,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作为一种模型蛋白被普遍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RNase家族包括RNase A、RNase B、RNase C、RNase H、S-RNase、RNase P、RNase T等,主要生理功能是控制细胞内RNA的种类与数量分布,除参与核糖核酸转录后的剪切、修饰和降解等过程外,还与某些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器官发生、宿主的防御机制、控制肿瘤血管生成、杀灭肿瘤细胞及抑制病毒复制等有关。其中核糖核酸酶A一般被认为是核

糖核酸酶的典型代表,分子量约为13.64 kDa,通过X射线衍射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它的空间结构呈肾形分布,见图1。脱氧核糖核酸酶是将单链或双链DNA同等程度地随机分解,生成具有5'-P末端寡核苷酸的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脱氧核糖核酸酶的主要用途包括制备不含DNA的RNA样品;RT-PCR反应前RNA样品中去除基因组DNA等可能的DNA污染;体外T7, T3, ,1/15, 标准_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纯度检测方法(编制说明) SP6等RNA Polymerases催化的RNA转录后去除DNA模板;DNase I Foot printing 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缺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产生DNA随机片段文库;细胞凋亡TUNEL检测中部分剪切基因组DNA作为阳性对照等。脱氧核糖核酸酶I一般被认为是脱氧核糖核酸酶的典型代表,分子量约32 kDa。 由于核酸酶(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具有重要的生理学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已经商业化生产和销售,但是作为核酸酶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的酶的纯度,根据文献调研显示相应的测定方法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检测和分析标准,各生产和销售厂商对其纯度的质量控制各自定义,甚至有些厂商仅是标明了核酸酶的蛋白含量,混淆了核酸酶的纯度概念。这实际上已经成为核酸酶产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给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鉴于此,开展核酸酶纯度检测方法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有助于规范市场上此类产品的乱象,切实保障消费者的使用。经济全球化浪潮使标准竞争上升到了战略地位,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各自的标准化发展战略,以应对因经济全球化对自身带来的影响。此外,此类标准的制定也同样满足《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把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的目标,有助于保障国家科学发展。

脱氧核糖核酸酶酶活力检测方法》标准编制说明

脱氧核糖核酸酶活力检测方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二О一五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20154057-T-424”。本项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定于2016年完成。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共同组成。 二、标准制定的背景及意义 核酸分解的第一步是水解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高等动植物中都有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其本质是蛋白质。不同来源的核酸酶,其专一性、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核糖核酸(RNA),称为核糖核酸酶(RNase),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称为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统称为核酸酶(Nuclease)。 脱氧核糖核酸酶是将单链或双链DNA同等程度地随机分解,生成具有5'-P 末端寡核苷酸的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脱氧核糖核酸酶具有重要的功能,目前主要用途包括制备不含DNA的RNA样品;RT-PCR反应前RNA样品中去除基因组DNA等可能的DNA污染;体外T7, T3, SP6等RNA Polymerases催化的RNA 转录后去除DNA模板;DNase I Foot printing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缺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产生DNA随机片段文库;细胞凋亡TUNEL检测中部分剪切基因组DNA作为阳性对照等。脱氧核糖核酸酶I一般被认为是脱氧核糖核酸酶的典型代表,分子量约32 kDa。 由于脱氧核糖核酸酶具有重要的生理学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目前已经商业化生产和销售,但是作为脱氧核糖核酸酶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的酶的活力,根据文献调研显示相应的测定方法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检测和分析标准,各生产和销售厂商对其活力的质量控制各自定义,同一种酶选用不同的活力

脱氧核糖核酸

脱氧核糖核酸 由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核酸。因含脱氧核糖而得名,简称DNA(见彩图)。它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此外,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DNA,原核生物的质粒全由DNA构成。在不含核糖核酸(RNA)的病毒和噬菌体中,其核酸都是DNA。 除了RNA病毒和噬菌体外,DNA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基础。生物体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即所谓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中。1944年O.T.埃弗里等人从带荚膜光滑菌落的?型肺炎球菌抽提出DNA,加到不带荚膜粗糙菌落的肺炎球菌培养基中,使后者转化为带荚膜光滑菌落的?型肺炎球菌,并证明这种转化能力不能为蛋白水解酶或核糖核酸酶破坏,但若用脱氧核糖核酸酶处理,就失去转化能力。1952年A.D.赫尔希和M.蔡斯用同位素分别标记(32P标记DNA,35S标记蛋白质)的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发现只有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则留在体外。新生成的噬菌体也只含有32P而不带35S,进一步证实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大小和形状最小的如病毒和噬菌体DNA,分子量d也在百万以上,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量为2.5×109,人的DNA为1.5×1012。DNA的大小还可以所含碱基对数目和分子长度来表示,如猴肾病毒40的DNA含有5100碱基对,其分子长为1.7微米,即长度为1微米的DNA相当于3000碱基对,其分子量为3000×660或2×106(每一碱基对分子量以660计)。 DNA分子大多是线性,不分枝,如真核生物染色体中的DNA;有些是环状分子,如大肠杆菌的DNA,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和一些病毒DNA等。绝大多数DNA是双链,只有少数噬菌体和病毒DNA是单链,如ΦX174的DNA是环状单链分子。 碱基组成由脱氧腺苷酸、脱氧鸟苷酸、脱氧胸苷酸和脱氧胞苷酸等脱氧核苷酸所组成。其中腺、鸟即腺嘌呤(A)和鸟嘌呤(G);胸、胞即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

重组蛋白酶K使用说明

重组蛋白酶K使用说明 酶活:45U/mg蛋白 保存:-20℃保存,有效期至少2年。 产品简介: 蛋白酶K是一种枯草蛋白酶类的高活性蛋白酶,从林伯氏白色念球菌(tritirachium album limber)中纯化得到,用于生物样品中蛋白质的一般降解。该酶有两个ca2+结合位点,它们离酶的活性中心有一定距离,与催化机理并无直接关系。然而,如果从该酶中除去ca2+,由于出现远程的结构变化,催化活性将丧失80%左右,但其剩余活性通常已足以降解在一般情况下污染酸制品的蛋白质。蛋白酶K是一种切割活性较广的丝氨酸蛋白酶。它切割脂族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端肽键。在较广的pH范围内(pH4-12.5)均有活性,在尿素和SDS中也较为稳定,还具有降解天然蛋白质的能力。蛋白酶K的用途广泛,主要的应用行业包括:医疗及基础研究领域:基因诊断试剂盒;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RNA提取试剂盒中取出DNA和RNA制备中的核酸酶;此外,还应用于:皮革工业(皮革软化及精细化、脱毛和软化、蚕丝脱胶)制备脉冲电泳的染色体DNA;提取组织中非蛋白成分时,降解含有蛋白质杂质;食品、酿造工业:肉类嫩化、酒类澄清;洗涤工业:酶洗衣粉、洗衣液等也有应用。 使用说明: 蛋白酶K配成液态后-20oC保存12个月。溶解后,建议分装保存,避免反复冻溶。如果需要在2~8oC环境下放置,超过3天后,建议过滤除菌或加入抑菌剂如0.3%叠氮化钠,防止微生物污染。 稀释缓冲液 根据需要,利用20mM Tris-HCL缓冲液(pH7.5)溶解成20mg/ml的工作浓度 质量说明 活性单位定义 37oC、pH7.5条件下,每分钟可水解底物酪蛋白生成1μmol酪氨酸所需蛋白酶K的量,定义为一个单位(U)。 脱氧核糖核酸酶残留 以λDNA为底物,37oC消化4小时以上,未检测到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 核糖核酸酶残留 37oC消化12小时以上,未检测到核糖核酸酶活性。

DNase I 脱氧核糖核酸酶

DNase I 脱氧核糖核酸酶 产品编号 : A610099 包装规格:250 MG / 1 G / 5 G 产品说明: 脱氧核糖核酸酶I (A610099)是来源于牛胰腺的核酸内切酶,在二价阳离子存在的情况下会降解双链DNA ,生成3'-OH 寡核苷酸。Mg 2+存在条件下,DNase I 可以剪切双链DNA 位点形成切口,而在Mn 2+ 存在条件下,DNase I 可以剪切DNA 的双链。 在切口平移中,DNase I 剪切出作为DNA 合成起始位点的单链切口,并通过剪切双链DNA 克隆随机的DNA 片段。 DNase I 是一种色谱级纯的制剂。它以冻干粉末的形式提供,其活性约为500 Kunitz U/mg 。为了获得最大的稳定性,DNase 须以至少1 mg/ml 的浓度溶解在含有20 mM Tris-HCl 和1 mM MgCl 2,且pH 7.5的50%甘油中。该溶液可以在-20oC 温度下储存至少一年。 推荐的1×反应缓冲液: 40 mM Tris-HCl (pH 8.0),2.5 mM (最多10 mM )MgSO 4,1 mM (最多10 mM )CaCl 2.。 注意:如果原料中含有EGTA ,EDTA ,其他螯合剂和/或高浓度的盐,推荐使用含有更高浓度的镁离子和钙离子缓冲液。 热灭活:65°C 终止溶液中10分钟。 抑制剂:EGTA ;EDTA ;盐浓度> 100 mM 会降低DNase 活性。 分子量:31,000道尔顿。 必备:Ca 2+和Mg 2+或Mn 2+ 来源:牛胰腺。 储存温度:-20°C 储存。避免频繁的温度变化。请参阅产品信息标签上的有效期。 终止溶液:20 mM EGTA (pH 8.0)。 单位定义 DNase 的单位定义是在37°C 温度下,50 μl 含有40 mM Tris-HCl (pH 8.0),2.5 mM (最高10 mM )MgSO 4,1 mM (至多10 mM )CaCl 2的缓冲液中,10分钟内完全降解1 μg λDNA 所需的量。在这些测定条件下,一个单位的DNA 酶活性大约等于一个Kunitz 单位。可在产品信息标签上查看单位浓度。 步骤 1. 向无RNA 酶的PCR 管中加入: 1 μg RNA 样品; 49 μl 的1×反应缓冲液:40 mM Tris-Cl (pH 8.0),2.5 mM (最高达10 mM )MgSO 4,1 mM (最高达10 mM )CaCl 2; 1 μl DNase I ,1单位/ml * ü 请参阅分析说明书以了解该批次的活性。为了溶解至少1 unit/ml 浓度的DNA 酶I ,推荐使用储存缓冲液:50%甘油, 20 mM Tris-Cl ,pH 7.5和1 mM MgCl 2。该溶液可以在-20oC 储存至少一年。 2. 在37 oC 孵育10~15分钟。 3. 3. 加入1 μl 终止溶液以结合钙离子和镁离子,使DNase I 失活,终止反应。 ü 必须在加热之前加入终止溶液(20 mM EGTA )以防止金属(Mg/Ca )离子催化水解RNA 。在70°C 加热10分钟使DNA 酶I 和RNA 变性。 S a n g o n B i o t e c h

核糖核酸酶活力的测定

成绩:日期:2015年 11月1 日 南京林业大学实验报告 专业学号姓名日期 实验二、核糖核酸酶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核糖核酸酶包括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和核糖核酸酶(RNase)是水解DNA和RNA磷酸二酯键的核酸内切酶,与植物的生长、分化、衰老、种子成熟和萌发等生理生化过程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这两个酶的活性,可间接获得植物体内核酸含量极代谢情况。推测其所处的生长发育状态和阶段。 二、原理 以植物叶片试验材料,提取粗酶液,进行酶促反应,以反应混合物中0.1ml 酶液在30min内催化形成具有OD值为1的硝酸镧可溶性RNA 碎片的酶量为1个酶活性单位。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植物材料:绣球 实验试剂:0.01M的HAc(醋酸缓冲液pH4.8);0.05ml30mM巯基乙醇;1ml酵母RNA;1.5ml冷的硝酸镧-HCl溶液。 实验器具: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研钵;离心管;移液管;试管等;恒温水浴箱。 四、实验步骤 1.酶液的提取 称取0.4g绣球叶片剪碎用3ml0.01M的HAc(醋酸缓冲液pH4.8)分三次加入(1,1,1),研磨提取,在5000rpm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 2.核酸酶活力测定 取0.1ml 酶液放入离心管中+0.05ml30mM巯基乙醇+1ml酵母RNA+0.35ml HAc (pH4.8)混合均匀,在37水浴保温30min. 3.加硝酸镧-HCl 到时间后,将离心管放入冰浴中放置3~4min ,加入1.5ml冷的硝酸镧-HCl溶液→强烈震荡混合液→至于冷冻离心机中离心15min (5000rpm/min),测定上清液的体积。4. 光密度测定 取上清液0.3ml+2.7ml蒸馏水定容至3ml。在260nm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OD 值。 活力单位=所测OD260nm×10 五、结果计算

核酸名词解释

核酸名词解释 核苷(nucleoside):是嘌呤或嘧啶碱通过共价键与戊糖连接组成的化合物。核糖与碱基一般都是由糖的异头碳与嘧啶的N-1或嘌呤的N-9之间形成的β-N-糖键连接。 核苷酸(uncleoside):核苷的戊糖成分中的羟基磷酸化形成的化合物。 cAMP(cycle AMP):3ˊ,5ˊ-环腺苷酸,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由于某部些激素或其它分子信号刺激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环化形成的。 磷酸二脂键(phosphodiester linkage):一种化学基团,指一分子磷酸与两个醇(羟基)酯化形成的两个酯键。该酯键成了两个醇之间的桥梁。例如一个核苷的3ˊ羟基与别一个核苷的5ˊ羟基与同一分子磷酸酯化,就形成了一个磷酸二脂键。 脱氧核糖核酸(DNA):含有特殊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之间是是通过3ˊ,5ˊ-磷酸二脂键连接的。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糖核酸(RNA):通过3ˊ,5ˊ-磷酸二脂键连接形成的特殊核糖核苷酸序列的聚核糖核苷酸。 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ribonucleic acid):作为组成成分的一类 RNA,rRNA是细胞内最丰富的 RNA . 信使核糖核酸(mRNA,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一类用作蛋白质合成模板的RNA . 转移核糖核酸(Trna,transfer ribonucleic acid):一类携带激活氨基酸,将它带到蛋白质合成部位并将氨基酸整合到生长着的肽链上RNA。TRNA含有能识别模板mRNA上互补密码的反密码。 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一个外源DNA 通过某种途径导入一个宿主菌,引起该菌的遗传特性改变的作用。 转导(作用)(transduction):借助于病毒载体,遗传信息从一个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 碱基对(base pair):通过碱基之间氢键配对的核酸链中的两个核苷酸,例如A与T或U , 以及G与C配对。 夏格夫法则(Chargaff’s rules):所有DNA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A=T),鸟嘌呤和胞嘧啶的摩尔含量相等(G=C),既嘌呤的总含量相等(A+G=T+C)。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但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另外,生长和发育阶段`营养状态和环境的改变都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 DNA的双螺旋(DNAdouble helix):一种核酸的构象,在该构象中,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甘酸链相互缠绕形成一个右手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与糖基在外侧,通过磷酸二脂键相连,形成核酸的骨架。碱基平面与假象的中心轴垂直,糖环平面则与轴平行,两条链皆为右手螺旋。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碱基堆积距离为,两核甘酸之间的夹角是36゜,每对螺旋由10对碱基组成,碱基按A-T,G-C配对互补,彼此以氢键相联系。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的力主要是碱基堆积力。双螺旋表面有两条宽窄`深浅不一的一个大沟和一个小沟。 大沟(major groove)和小沟(minor groove):绕B-DNA双螺旋表面上出现的螺旋槽(沟),宽的沟称为大沟,窄沟称为小沟。大沟,小沟都、是由于碱基对堆积和糖-磷酸骨架扭转造成的。 DNA超螺旋(DNAsupercoiling):DNA本身的卷曲一般是DNA双`螺旋的弯曲欠旋(负超螺旋)或过旋(正超螺旋)的结果。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se):通过切断DNA的一条或两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然后重新缠绕和封口来改变DNA连环数的酶。拓扑异构酶Ⅰ、通过切断DNA中的一条链减少负超螺旋,增加一个连环数。某些拓扑异构酶Ⅱ也称为DNA促旋酶。 核小体(nucleosome):用于包装染色质的结构单位,是由DNA链缠绕一个组蛋白核构成的。 染色质(chromatin): 是存在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染色质中含有作为骨架的完整的双链DNA,以及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的DNA。 染色体(chromosome):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和精细包装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存在形式。简而言之,染色体是一个大的单一的双链DNA分子与相关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DNA中含有许多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基因。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名词解释

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名词解释 突变:是指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化。 回复突变:突变基因通过突变回复到野生型基因。 光复活作用:光解酶在黑暗中专一地识别嘧啶二聚体并与之结合,形成酶—DNA复合物,当给予光照时,酶利用光能将二聚体拆开,恢复原状,使DNA损伤得到修复。 切除修复:利用修复内切酶识别DNA 链上由于嘧啶二聚体造成的双螺旋变形,并在其附近切开磷酸二酯键,除去损伤的片段 重组修复:复制含有嘧啶二聚体或其它结构损伤的DNA,但当复制到损伤的部位时,子代DNA链中与损伤部位相对应的部位出现缺口,新合成的子链比未损伤的DNA链要短一些。完整的母链与有缺口的子链重组,缺口由母链来的核苷酸片段弥补。合成重组后,母链中的缺口通过DNA多聚酶的作用,合成核苷酸片段,然后由连接酶使新片段与旧链联结,重组修复完成。 SOS修复:DNA受损伤而复制又受到抑制情况下发出信号,激活有关酶系,对DNA损伤进行修复,其中DNA多聚酶起重要作用,在无模板情况下,进行DNA修复再合成,并将DNA片段插入受损DNA空隙处。 表型延迟:表现型落后于基因型的改变,即在基因型改变后要经过 2 代以上复制繁殖才能出现相应的表现型的现象。 富集培养: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目的微生物的生理特点,设计出一种选择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得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条件下的优势种,以利分离到所需菌株。 菌种退化:指生产菌种、优良菌种或典型菌种经过传代或保藏后,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其群体中原有的一系列生物学性状减退或消失的现象。 狭义的复壮:菌种在已经发生退化的情况下,通过纯种分离和筛选,从已经退化的群体中筛选出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到回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措施。 广义的复壮:在菌种的典型特征或生产性状尚未退化之前,经常有意识地进行纯种分离和筛选,以期从中选择自发正突变个体或淘汰掉少量已经退化的个体。 菌种保藏:是在广泛收集实验室和生产菌种、菌株的基础上,将他们妥善保藏,使之达到不死、不衰、不污染以便于研究、交换和使用的目的。 诱变育种:用物理化学等因素,人为地对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然后运用合理的筛选程序及适当的筛选方法把符合要求的优良变异菌株筛选出来的育种方法。 基本培养基(minimal medium, MM):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要求的培养基,营

关于核糖核酸酶A

核糖核酸酶A(RNase A)来源:牛胰腺,采用最先进的层析纯化方法,冻干工艺精制而成,活性高,纯度大。相对分子质量:13700 性状:白色类白色冻干粉,易溶于水,pI9.45,最适pH7.0~7.5。稳定性:在冷冻干燥和存储过程中易产生凝集现象,应与-20℃保存在磷酸盐缓存液中。抑制剂有脱氧核糖核酸(DNA)、重金属离子、肝素、尿苷钒酸盐。1%水溶液在280nm处的吸光系数为7.3。用途:核糖核酸酶A为内切核酸酶,它能催化核糖核酸降解,能改变宿主细胞新陈代谢。抑制病毒合成。规格:>80u/mg 包装:1g/5g 保存:-20℃密封干燥避光 RNase,即RNA(水解酶), RNase A是一种被详细研究和具有广泛应用的核酸内切酶.RNase A 对RNA有水解作用,但对DNA则不起作用。RNase A在C端和U端残基处专一地催化RNA的核糖部分3'-与5' -磷酸二酯键的裂开,形成具有2',3'-环磷酸衍生物寡聚核苷酸。如pG-pG-pC-pA-pG 被切割产生pG-pG-pCp 和A-pG。可以用来去除DNA制品中的污染RNA。 RNase I是RNase A的另一种叫法 "核糖核酸酶(牛胰)/RNA酶/核糖核酸酶A(牛胰)/核糖核酸酶I /RNASE A/ RNase I/RNASE都是一种东西 RNase H 概述:核糖核酸酶H (RNase H)是一种核糖核酸内切酶,它能够特异性地水解杂交到DNA链上的RNA磷酸二酯键,故能分解RNA/DNA杂交体系中的RNA链。该酶不能消化单链或双链DNA。 核糖核酸酶A (RNase A)概述:RNase A是一种被详细研究和具有广泛应用的核酸内切酶.RNase A 对核糖核酸有水解作用,但对脱氧核糖核酸则不起作用。核糖核酸酶A 在C端和U端残基处专一地催化RNA的核糖部分3'-与5' -磷酸二酯键的裂开,形成具有2',3'-环磷酸衍生物寡聚核苷酸。可以用来去除DNA 制品中的污染RNA。 你不说明你实验方案中的RNase作用别人是无法回答你的问题补充的。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CAS号:9027-67-2 分子量:60000 级别:BR 来源:大肠杆菌细胞,含有编码牛胸腺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的基因 浓度:20u/ul 活性定义:是指在37℃、60分钟内将1nmol脱氧核糖核酸掺入多聚核苷酸片段(吸附在DE-81上)所需的酶量 酶活性分析混合物:66mM二甲胂酸钾(PH7.2),1mM CoCL2, 0.01%(v/v) Triton X-100, 10uM oligo(dT)10, 1mM dTTP和0.4MBq/ml[3h]-dTTP 保存液组分:100mM 醋酸钾(PH6.8)、2mM β-巯基乙醇,0.01%(v/v) Triton X-100和50%(v/v)甘油 5×反应缓冲液:1M 二甲胂酸钾、125mM Tris,0.05%(v/v) Triton X-100,5mM CoCL2(PH7.2,25℃) 抑制剂:金属螯合剂、铵、氯化物、碘化物和磷酸盐离子 失活:加入EDTA,70℃加热10分钟 质量保证:测试表明无内切和外切脱氧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磷酸酶污染 注意:由于含有CoCL2,TdT反应缓冲液不能与下游应用兼容,需采用柱离心法或苯酚/氯仿抽提及乙醇沉淀方法纯化反应混合物,除去CoCL2 性状:悬浮液,重组酶。末端转移酶(Terminal transferase, TdT)是一种无需模板的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结合到DNA分子的3'羟基端。带有突出、凹陷或平滑末端的单双链DNA 分子均可作为TdT的底物。一般操作是:先在载体上打开一单个位点,把它与末端转移酶和某一dNTP(如dATP)一起保温以使添尾,另一待插入的外源DNA片段则用互补的用同法添dNTP (dTTP)用同法添尾。接着使上述两种都接上互补单链尾的DNA片段彼此退火,使形成一杂合载体来转化受体菌。杂合载体中的裂隙或切口可被受全菌所修复。 用途:生化研究。催化DNA的3'末端添加同聚物;DNA的3'末端标记 保存:-20°C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