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内部资料

注意保管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网络舆情的处臵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处臵机制,妥善处臵网上舆情,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仙桃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办发【2008】22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引导流程的暂行规定》(鄂宣发【2010】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中的网络舆情是指通过新闻报道、新闻爆料、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微信、QQ 群等互联网形式,反映出来的涉及仙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重大事件的言论和观点信息,以及可能或已经对仙桃形象、政府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和负面言论。

第二章舆情分类

第三条根据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发展态势,将舆情分为三级:一级(重大)舆情、二级(严重)舆情、三级(一般)

舆情。一级舆情是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有可能形成重大网络热点事件的苗头性舆情,或本属二级舆情,因处臵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网络舆情。如中央级媒体关注或报道、国内大型门户网站刊发后引起和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涉仙舆情。二级舆情是指网上影响较大、可能会引发网络热点事件的舆情,或本属三级舆情,因处臵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网络舆情。如省内媒体关注或报道、荆楚网及市内主要网站刊发的容易引起关注和需要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重大民生诉求等方面的涉仙舆情。三级舆情是指市内网站的一般爆料、投诉、普通民生诉求等方面需要及时解决的网络舆情。

第四条舆情级别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网管办确定。

第三章舆情处置

第一节责任主体及分工

第五条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网络舆情处臵第一责任人,对重大舆情要亲自处臵。分管领导(网络发言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处臵涉及本地本部门的网络舆情。市委宣传部、市网管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网络舆情处臵工作,涉事地方和部门分管领导(网络发言人)负责协调、指导本地本部门网络舆情处臵工作。

第六条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网络舆情工作并担任网络发言人,至少配备一名政治素质高、责— 2 —

任心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志担任网络舆情管理员,武装多名高素质网络评论员。全市上下形成市网管办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整体联动、各地各部门积极参与的网络舆情处臵与管理工作格局。各地各部门形成网络发言人统一指挥、网络舆情管理员具体负责、各职能科室和网评员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

第二节舆情监测

第七条市网管办要每日对主要新闻网站、大型门户网站、市内主要网站通过新闻报道、社区论坛、博客、播客以及微博、微信和QQ 群等发布的涉仙舆情进行搜索、监测、研判、预警。对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网民涉仙留言进行搜集,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涉仙重大舆情。

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每日对涉仙网络舆情进行搜索、监测、研判、预警。发现涉及我市的网络舆情,市公安局要及时报市网管办。

全市各地各部门要安排专人每日对涉及本地本部门网络舆情进行搜索、监测,实行舆情零报告制度,每日下午5:30时将监测情况上报市网管办。

第八条市网管办负责建立全市网络管理QQ群,对各地各部门网络发言人、网管员实行统一管理。

第三节舆情研判

第九条一级舆情,由市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召

— 3 —

集涉事地方或部门举行舆情研判联席会议,研究制定舆情处臵方案。

第十条二级舆情由市网管办和涉事地方或部门及时进行研判。对舆情的性质、舆情走势、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并制定舆情处臵方案。

第十一条三级舆情由市网管办告知涉事单位,涉事单位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回报市网管办。

第十二条已经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的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涉事地方或部门要在第一时间报市网管办,由市网管办向上级部门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制定舆情处臵方案。

第四节舆情报送

第十三条一级舆情采用快报制。快报分为手机快报和纸质快报。由市网管办在舆情发生半小时内采用手机快报报给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需要报送到省的网络舆情,由市网管办和相关部门负责分头按要求报送。纸质快报在一小时内送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第十四条二级舆情采用《网上舆情》形式上报。市网管办负责将审批的《网上舆情》及时报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

第十五条三级舆情采用转办制。由市网管办直接转办到相关地方或部门处臵。

— 4 —

第五节处置原则、流程及要求

第十六条舆情处臵按照“三同步”原则进行,即事件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布臵;处臵工作与对外发布口径同步研究;处臵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

第十七条一级舆情处臵:1、市互联网信息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成立舆情处臵专班,启动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制定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方案。2、按一级舆情处臵流程图进行处臵(流程图附后)。二级舆情处臵:涉事地方或部门可参照一级舆情处臵办法进行处臵。舆情发现后,涉事地方或部门在向本地方、本部门主要领导汇报的同时,向网管办征询处臵建议,稳妥推进事件处理。

舆情形成《网上舆情》内参报送市领导,并被市领导签批的,由市委办公室或市政府办公室按领导批示意见迅速进行事件处臵。对领导未签批的《网上舆情》,由市委办公室或市政府办公室通知并督促涉事地方和部门调查处理,涉事地方和部门要持续监测舆情,若舆情进一步升级,要及时上报市网管办及相关领导,确保舆情不造成大范围的影响。

市网管办要对二级舆情处臵进行全程跟踪督办。

三级舆情处臵:涉事地方或部门要认真调查核实,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处臵工作,并向市网管办回告,同时将办理情况在网上反馈。

有关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舆情:省委书记、市委

— 5 —

书记留言版内容对口市委督办室,省长、市长留言版内容对口市政府督办室。发现舆情后,市网管办报送给对应的市领导。舆情被市领导签批的,由对口部门按领导批示意见迅速进行事件处臵、回复。领导未签批的舆情,市委、市政府督办室通知并督促涉事地方和部门调查处理并上报回复材料。市网管办将市委督办室或市政府督办室审定后的省委书记、省长留言板回复材料交由市信访局上报回复;市委书记、市长留言版回复材料交市网管办回复。

第十八条各地各部门需要市网管办协调处理的网上信息,须出具书面报告,由市网管办协调落实。

第十九条各地各部门需要协调市外、省外媒体采访报道的,须出具书面报告,由市委宣传部向省委宣传部、必要时请省委宣传部向中宣部报告协调。

第六节舆论引导

第二十条网络舆论引导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正确引导”原则进行。

第二十一条一级舆情新闻通稿须经处臵专班或市委宣传部审核后发布,二级舆情新闻通稿须经市委宣传部审核后发布,三级舆情网上回复稿须经本地、本部门主要领导审核或商请市网管办后回复。

第二十二条需要组织网上舆论引导的,由涉事地方或部门提出引导口径报市网管办,并动员本地本部门网评员在市网— 6 —

管办指导下进行。发生一级舆情时,由市网管办协调组织全市网管员、网评员,统一部署进行舆论引导。

第二十三条需要统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涉事地方或部门先提交书面报告,报市网管办同意后进行。

第二十四条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有涉外、中央及省级新闻媒体参加的,须在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指导下进行。

第二十五条各地各部门在接受媒体采访、对外披露信息时,必须统一事实、统一数据、统一口径、统一出口。

第二十六条各地各部门在成功处臵一、二级网络舆情后,要对处臵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对下阶段舆情走势进行分析研判,并将总结报告存入案例库,为应对未来的网络舆情提供指导和借鉴。

第二十七条主动建立与上级主流媒体和重要网站合作机制,充分利用上级媒体资源,进行舆情发现、研判处臵和引导等多个环节的合作,做到有效应对舆情。

第四章考评

第二十八条将因网络舆情处臵不力,或不按要求开展舆情引导,迟报、瞒报、漏报、谎报信息,未经批准擅自对外发布和泄露信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进行通报处理,单位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同时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九条考评工作由市网管办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

— 7 —

府督查室进行。考评细则由市网管办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另行制定。每年对考核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取消评先资格。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条各地各部门参照此细则制定本地方、本部门网络舆情处臵细则,并报市网管办备案。

第三十一条本细则由市网管办负责解释。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本细则属内部管理细则,对相关内容务必保密。

— 8 —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三篇汇总

网络舆情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企业只有建立网上舆情研判体系,及时对网上舆情信息进行汇集整理、筛选分析并进行甄别,快速了解网络上谈论企业的各种声音,预测趋势、掌握其传播规律,才能提出应对处置之策。520作文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舆情应急处置预案1 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不断深入,网络舆情对社会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单位对网络舆情也越来越重视。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对于企业而言要想从容应对处置,维护自身口碑形象,就必须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掌握网络舆情的应对原则,制定一份科学详尽的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为此,关于企业网络舆情的应对处置问题,制定了以下这份网络舆情应对处置预案,可供参考。 一、健全网上舆情监测体系 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呈现出五大特点,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多元性、偏差性和突发性,因此为了提高网络舆情的监控及实时的应对能力,第一时间掌握网络舆情,争取工作的主动权,企业就需要健全网上舆情监测体系。 明确职责分工,确定舆情监测责任单位。 划分舆情监测重点区域,包括各大新闻门户类网站和主要的社交网络媒体平台等。 选用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如识微商情,可对全网舆情进行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测,尤其是网络口碑和企业形象监测,实行在线化服务,提前预警,助力企业网络舆情的顺利应对与处置。 二、建立网上舆情研判体系 网络舆情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企业只有建立网上舆情研判体系,及时对网上舆情信息进行汇集整理、筛选分析并进行甄别,快速了解网络上谈论企业的各种声音,预测趋势、掌握其传播规律,才能提出应对处置之策。 如利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自动采集并整理分析全网舆情,及时发现舆情信息并监测舆情的发展趋势,自动识别负面准确告警,确保舆情应对处置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三、网络舆情应对处置策略 明确具体的处置流程,及时共享相关信息,确定负责人和各部门的职责,并保证内外发声的统一性,防止因表态的偏差而产生矛盾的激化或扩散。

浅谈网络舆情危机的公关.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 96期 2010年第 22期 Serial No. 96 No. 22, 2010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 网络舆情危机公关事件随时可 能发生, 防范和处理好网络舆情危机公关, 是衡量一个政府公关能力的重要内容, 处理好网络舆情危机公关, 既要求思想上重视, 也强调在行动上快速果断。为此, 必须注意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公关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一、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基本特点 网络舆情公关又叫线上公关或 e 公关, 是现代公共关系 新的思维方式。策划思路和传播媒介, 其目的是通过互联网这一高科技手段, 营造政府正面形象。而网络舆情危机公关仅仅是现代公共关系的一个方面, 是政府组织对产生的网络舆情危机及负面影响进行的处理。 处理网络舆情危机公关必须坚持真实传播, 富于责任, 挽回影响的原则。事实上, 网民最需要知道的是真实情况, 只有将真实消息告诉公众, 才能赢得公众信任 ; 只有勇于承担责任, 才能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支持 ; 只有挽回影响, 重塑组织形象和重建社会信誉, 才是实现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最终目的。与其他方式的公关相比, 网络舆情公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发性。进入网络时代后, 政府舆情危机的信息传播比危机本身发展要快得多。网络媒体对舆情危机来说, 就像大火借了东风,政府有关部门的反应速度稍微缓慢一点, 就可能造成极大的被动。二是破坏性。由于危机常常具有“ 出 其不意, 攻其不备”

的特点, 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 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破坏,使社会陷入混乱和恐慌, 由于决策的时间以及信息有限, 往往会导致决策失误, 从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三是紧迫性。对政府来说, 危机一旦爆发, 其破坏性能量就会被迅速释放, 并呈快速蔓延之势, 如果不能及时控制, 危机会急剧恶化, 使政府遭受更大损失。因此, 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舆情危机公关。 应该认识到, 网络舆情危机公关, 不是仅仅给了反对者一个舞台, 实际上是给了政府一个更大的空间。因为与其他个体相比, 政府能较快地接触事件的源头, 有大量资源可供利用, 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各种舆论工具和政府公权力, 控 制事态的发展。政府还拥有大量的人才资源和网络资源, 为自己的公关服务。从技术层面上看, 新闻稿的网络优化, RSS 的利用, 内容更新系统的利用, 政府博客的使用和传播, 使得政府在互联网宣传方面拥有比其他个体更强的优势, 从而在 危机到来时, 只要反应及时, 可以利用既有的互联网 “ 声誉” 从容化解。众所周知, 搜索引擎是可以作弊的, 至少是可以“ 操作” 的, 一些人为了增强其“ 流行性” , 想出了一些“ 劲爆” 的题目以吸引公众的眼球, 为什么政府的关键词流行性反而没有某些个人的高, 就是因为没有人“ 操作” 。应该对以搜索引擎优化为核心的政府网络舆情公关做巨大的改革, 这也是政府公关部门可以提供的公关危机解决办法的一个重点技术应用区域。目前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搜索引擎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一旦技术和服务体系建立了, 效果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因此, 政府只要努力, 就可以通过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为提升政府的形象服务。当然, 政府公关部门在处理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实施网络舆情危机公关时, 决不是随心所欲,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妥善地处理, 用稳妥的方法赢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 尽快恢复组织的信誉和形象。 二、网络舆情危机公关的措施

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东岗小学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水平,有效应对和快速化解网上舆论危机,支持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占领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形成学校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机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将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校应急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2.预防为主原则。学校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做好网络舆情突发的预防工作。 3.协同一致原则。各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处置好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三、组织机构和保障 1.东岗小学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魏宏舜 副组长:蔡继英谢延平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年级组长团队负责人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

办的事宜。 四、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学校信息处及其他处室对本校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学校处室发现重大网络舆情后,要按照快速、畅通原则和逐级报告、双重报告等要求,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网络应急舆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校长、校长。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召开碰头会,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快速及时内将事情原由、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等组织成汇报材料,并做到30分钟内口头汇报和90分钟内书面汇报。如有必要,需将材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沟通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面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网络舆情,按照信息内容的不同,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需按以下不同办法分类处置: 1、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学校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学校主要领导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当日回复处理意见并告知回复处理结果具体时日。 2、属对学校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及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办法

大学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实施办法 一、主要内容 本办法中的网络舆情,特指可能或已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或网络负面言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处置,是指对涉及宣传思政工作的新闻报道或评论在互联网上刊发、扩散后,所引发的反应、言论、评论和后续报道等综合舆论情况的监测、控制和化解等具体措施。 二、组织机构 成立新疆师范大学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校领导任组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和学院党总支负责人担任。指定宣传部为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牵头开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的组织、监督、实施、考核工作。 三、坚持原则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进行分转交办,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准确查找舆情信息产生的原因,认真核实舆情反映的问题,对舆情走向作出正确的判断,对舆情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评估,及时准备好跟(回)帖材料。 在处置网络舆情事件时,一定要端正工作态度,多渠道、多方法全面了解事件真相,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在回应时不要只站在如何消除对学校形象的影响上,而要站在师生或受害者的立场上

表示同情和安慰,第一时间告知师生或受害者事情真相,进行真诚、公开、及时的沟通,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赢得师生的理解和信任。根据某一重大舆情事件的发展态势和走向,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体的支持,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适时转移目标,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把噪音杂音压下来,使该网络舆情信息关注度逐渐转冷。要加强正面宣传,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四、操作流程 (一)网络舆情的监测 由网络评论员对涉及的网络信息进行查询、收集,对新出现的网络信息及时下载,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送办公室分转交办。 1.监测对象。较经常出现涉及本系统相关舆情信息的各主要门户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和网络论坛等发布的有关的报道、帖子和相关跟帖。 2.监测内容。网络上涉及司法行政部门的敏感工作和容易被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学校的意见、建议、投诉,相关问题的咨询,涉及教职工、学生的投诉,涉及服务人员违法违纪违章行为和效能作风问题等。 3.监测方法。一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和论坛进行定期浏览,收集有关对司法行政报道和论坛中出现的一些敏感的话题;二是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通过关键词全网搜索国内各个知名的门户网站有关对学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快速妥当处置舆情,有序引导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营造我局良好舆论环境,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组织实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舆情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舆情危机发生。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一)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有效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能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

(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人员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商定信息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审定信息发布稿、负责信息发布和接受媒体采访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置; (4)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加强对网络新闻、论坛、博客、搜索引擎等具有新闻舆论及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的日常监测,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生舆情突发事件,迅速上报领导小组组长; (2)协调各科室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重要信息及时上报; (3)主动配合宣传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一)研判预警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发现重大舆情后,应立即向局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同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进展和可能衍

网络舆情处理应急预案

幼儿园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防止不良信息对幼儿园的侵害,有效防范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加强对网络舆情的预警防范和监测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为博幼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现结合我园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坚决封堵、删除各种有害信息,及时掌握互联网等网络媒体对幼儿园的工作动态、学生动态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及评论,加强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响,树立幼儿园良好的对外形象。 二、工作内容 1.网络舆情监控的基本程序为:收集信息―核实信息―报送信息―处置舆情。 2.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机制。按照组建处置小组、核查事实、分析研判、评估影响、制定应对方案到主动发布信息、启动网络评论等一整套应对程序,为积极主动应对舆情危机、引导社会舆论向健康方向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同时,在舆情事件处理结束后,形成专题处置报告进行总结。 三、实施措施 1.监测对象及监测内容 实行专人负责制,采用相关软件,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对主要门户网站、新闻网站网友留言、网上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等互动性栏目,通过网页逐条浏览或者通过关键字词全网搜索等形式,收集相关舆情信息和留言,对不良舆情进行监测,做好记录、梳理等工作,及时上报,正确处置。上报内容包括网络实名、舆情和网友留言内容等,并向相关领导及时汇报。 负责人员:网站管理员赵熙玟 2.针对幼儿园评论、留言板等交互栏目的应急预案 (1)把握舆情主旋律。 一方面就一些相关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从而积极引导幼儿及家长形成健康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家长的疑惑和困难,正确地分析、引导和解答学生们的疑问,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负责人员:宣传员,网站管理员。 (2)实现舆情监测。

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学校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我校为有序引导,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等媒体的能力,依据已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我校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及时发现和掌握社会及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 成立许昌实验中学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我校突发重舆情应急处置预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考核有关单位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研判"网络问政"形势,有序引导舆论。学校宣传科负责舆情处理,电教网络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二)岗位职责 宣传科:统筹协调有关单位落实突发重大舆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 各相关科室:负责组织实施本科室突发重大舆情的应急处置工

作。建立舆情监管机制,在单位干部职工中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应对网络的网民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有技术上问题的及时与电教网络中心联系。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 对学校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 发现重大舆情后,要按照应急管理规定时限及时将情况报告学校宣传科,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建专门工作组,制定并落实应急处置措施,于发现后三小时内以单位或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名义跟帖依法依规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或答疑释惑,及时、有效控制事态,正面、有序引导网络舆论。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三)分类处置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重大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分类处置: 1.对于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学校及时提出答复意见,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播或炒作类的,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仙桃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网络舆情的处置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妥善处置网上舆情,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仙桃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办发【2008】22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引导流程的暂行规定》(鄂宣发【2010】6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中的网络舆情是指通过新闻报道、新闻爆料、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微信、QQ 群等互联网形式,反映出来的涉及仙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重大事件的言论和观点信息,以及可能或已经对仙桃形象、政府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和负面言论。 第二章舆情分类 第三条根据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发展态势,将舆情分为三级:一级(重大)舆情、二级(严重)舆情、三级(一般)

舆情。一级舆情是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有可能形成重大网络热点事件的苗头性舆情,或本属二级舆情,因处置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网络舆情。如中央级媒体关注或报道、国内大型门户网站刊发后引起和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涉仙舆情。二级舆情是指网上影响较大、可能会引发网络热点事件的舆情,或本属三级舆情,因处置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网络舆情。如省内媒体关注或报道、荆楚网及市内主要网站刊发的容易引起关注和需要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重大民生诉求等方面的涉仙舆情。三级舆情是指市内网站的一般爆料、投诉、普通民生诉求等方面需要及时解决的网络舆情。 第四条舆情级别由市委宣传部和市网管办确定。 第三章舆情处置 第一节责任主体及分工 第五条各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网络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对重大舆情要亲自处置。分管领导(网络发言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处置涉及本地本部门的网络舆情。市委宣传部、市网管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涉事地方和部门分管领导(网络发言人)负责协调、指导本地本部门网络舆情处置工作。 第六条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要求,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分管网络舆情工作并担任网络发言人,至少配备一名政治素质高、责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 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预案为快速妥当处置舆情,有序引导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重大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媒体的能力,营造我局良好舆论环境,依据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组织实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舆情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有效防止舆情危机发生。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机构及职责成立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舆情应急处置预

案、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有效监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能职责1、领导小组职责:(1)根据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人员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2)审定舆情控制与信息发布方案,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商定信息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审定信息发布稿、负责信息发布和接受媒体采访的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3)对舆情突发事件与信息发布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处置;(4)落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加强对网络新闻、论坛、博客、搜索引擎等具有新闻舆论及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的日常监测,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发生舆情突发事件,迅速上报领导小组组长;(2)协调各科室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重要信息及时上报;(3)主动配合宣传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 三、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快速反应发现重大舆情后,应立即向局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同时向有关部

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3篇

舆情应对处置预案 3篇 一、责任主体 (一)局法规科负责全局网络舆情工作的牵头协调,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汇总、报送,负责网络舆情监控及评论员队伍管理。 (二)局法规科负责“武侯人社局”(新浪和腾讯)微博舆情的监控、收集、研判、处置、引导工作;局人才中心负责“武侯人才”(新浪和腾讯)微博舆情的监控、收集、研判、处置、引导工作;各科室(单位)负责本科室(单位)业务范围内网络舆情的监控、收集、研判、处置、引导工作;各QQ工作群负责人负责本群舆情的监控、收集、研判、处置、引导工作。 (三)局办公室负责网络舆情监控及评论员队伍建设,会同局法规科组织相关培训。 二、工作机制 (一)舆情监测报告机制。各责任主体将监控和收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实时报送局法规科;法规科汇总网络舆情信息后实时以电话、短信方式报告局领导,由局领导牵头视情组建舆情应对处置小组,决定是否向上级报告;法规科按照局领导指示督促各责任主体及时处置负面舆情,并动态跟踪、实时汇报舆情处置情况。 (二)舆情研判预警机制。各责任主体应认真甄别收集到

的舆情,对舆情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舆情工作措施;重大政策出台、重要活动举办时,要分析判断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拟制舆情预警应对方案,准备应答口径,做到业务工作与舆论引导、舆情应对同步部署、同步推进、统筹兼顾。 (三)舆情应急处置机制。网络上突发涉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公共事件,或出现涉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的热点、敏感、负面舆情时,各责任主体要严格按照局领导指示,及时组织局网络舆情监控及评论员开展网络舆情评论,通过网络跟帖评论、论坛发帖、撰写博文、微博发布等形式,抢占先机,正面引导舆论走向。 (四)舆情外联协调机制。各责任主体应加强与省人社厅、市人社局和区委宣传部对口处室、对口单位的联系,经请示局领导同意后及时汇报,争取省、市、区及相关领导对我局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三、工作要求 (一)增强主动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络舆情工作关系民生,影响部门形象,全局干部职工要强化大局观念、整体意识和协作精神,积极主动并富有前瞻性地自觉做好网络舆情工作。 (二)提高时效性。各责任主体要切实增强网络舆情工作敏感性,严格按照责任分工,不断提高网络舆情工作时效,

热门-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思路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思路 网络舆情处置主要是考察考生应急应变能力,可按照应急应变题答题思路开展,下面是基本工作思路,具体要根据不同舆情问题灵活掌握。 (一)研判预警 对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二)及时上报,迅速调查核实,积极沟通。 一是发现舆情后,立即向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相关领导报告,同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事件处置进展和可能衍生的新情况。紧急情况下,可电话口头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并快速报送书面信息。在重大舆情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二是涉事各方加强内外部沟通,迅速组织调查,核查事实,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是强化正面引导。一方面以发帖、跟帖、撰写评论文章等不同形式及时回复,在第一时间告知公众真相,释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矫正视听,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畅通信息公开渠道,依托微信群,政务网等平台,积极进行正面宣传,主动发布工作动态、工作亮点和各类先进典型等方面信息,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真实情况。

四是对不实贴文,即刻函告相关网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管控,消除负面影响。同时,可邀请主流媒体采访,正面回应网民关切。 (三)分类处置(不同舆论情况采用不同方法) 对网络媒体出现的突发舆情,在严格执行保密法律法规、新闻宣传纪律等规定的基础上,分类处置: 一是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相关单位、科室依 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经各单位负责人审定后统一回复;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 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二是属于对某一突发事件或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恶意传 播或炒作类的,要依法告知事实真相或事件处置情况;对于造 成重大负面影响或严重损失,告知事实真相、事件处置情况后仍继续恶意传播或炒作的,商请执纪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三是属捏造、歪曲或夸大事实,恶意攻击、诽谤,煽动 网民闹事或涉嫌网上违法犯罪活动类的,要依法澄清事实真相,并商请监察执法部门依纪依法查处。 四是属对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有重要积极意义类的,及时致谢肯定,及时梳理归纳,积极采纳建议,要并按要求予以回复落实效果。 (四)动态跟踪,事情协调督导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分析完整版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 略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分析 市委政法委曲建平应培国 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经济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对社会监督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巨大社会舆论力量,使政府决策和管理运作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网络舆情的成因和特点、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认识并加以正确引导策略,或许将对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一、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原因 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不同于传统媒介,网络舆论的控制性比较低,在扩大人们话语权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为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网络舆情危机呢 1、网络舆情危机与网络本身的特点有关 (1)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在网络传播中,网络的开放性使人们能够自由地选择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同时也不再受传统媒体的时间限制。网络信息发布的门槛低,信息传播方式的灵活,使得人们不但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在网络这个广阔的平台上,人们有了展示想法的机会,能够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也能够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讨论。在这样的一种条件下,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上网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就是这样一种自由,人们把它当成绝对的自由,不再受约束,发言者基本无需考虑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在网络上言语的使用上有些“肆无忌惮”,直至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2)网络的即时性、扩散性。网络媒体不再受截稿时间和发布时间的限制,每当有突发性事件或重大性事件时,网络媒介都会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和追踪。网络新闻的编辑时间短,凭借现代的数码传播技术,缩短了信息传播的周期,能够及时地发布信息,拉近了受众与信息传播者及发生事件的距离。同时,在新闻发布的短时间内,网络上便会迅速形成舆论。网民在BBS论坛、QQ、博客、播客上发帖、跟帖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进行讨论。人们的各种观点以“雪崩式”的效果,立刻扩散开来。在信息发布的初级阶段,人们容易缺乏理性,在事情的来龙去脉没有弄清楚之前,便争论不休,往往误导别人对事情真相的了解,甚至引发网络暴力。 (3)网络的聚焦性、放大性。网络是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其信息的承载量是无穷的,没有节制。它包含了各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这也使得信息的内容庞杂,无用的、反动的、封建的信息等充斥着网络。同时为赚足“眼球效应”,网络主题又相对集中,如有关涉“官”、涉“腐”与涉“富”话题,往往比较敏感,点击良比较大,易成为现实危机突发事件的加速器和推动力。 (4)网络的无序性、无界性。网络传播不受疆域的限制,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党派,什么背景,何种信仰的传播者都能够表达思想。事实证明,过去,一个认为有必要限制在一定范围的消息,只要在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刊(播)发,就基本可以做到非常有效,而在当今信息化条件下,各类新闻事件的传播、扩散可谓瞬间万里,且在“一人疾呼、万人参与、百万人关注”的状况下,要使“内紧外松”的宣传策略和公共沟通方式这一传统的手段奏效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更何况,很多网站都在境外,根本无法对其内容进行控制和管理。 2、网络舆情危机与网络主体的特点有关

网络舆情管理应急预案

网络舆情管理应急预案 第一条为最大限度减少学校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舆论和媒体 报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特制定本方案。 第二条适用范围:与学校相关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大众舆情管理。 第三条工作原则:防范未然、快速处理、应对有序、处置有效第四条管理机构:学校网络舆情管理小组。 第五条舆情管理预警:学校各部门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第六条舆情上报管理 上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情况及可能危害,组织协调。 第七条舆情处理策略 潜伏期→发现潜在风险,大事化小 爆发期→分析事件,引导舆论,有效疏导 持续期→控制局面,尽快转移受众视线,同时避免新的危机出现终止期→形象重塑或品牌强化 第八条、舆情管理实施措施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决策组织组立即启动相关安全应急预案。 2、召开网络舆情管理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 3、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30分钟以内)),请求上级帮助指导。 4、后勤保障组与本地派出所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5、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件定性,并写出事件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6、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件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7、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8、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不胡乱表态,加强门岗管理。 9、学校全体教师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发布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10、信息管理组应借助学校网站、微博等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发布事件经过及解决措施,与媒体建立良好沟通,牵涉法律问题可征求司法部门和律师意见再作答复。

舆情应对机制方案

天桥乡换届工作舆情突发事件 应对机制预案 为做好全乡换届舆情应急处置工作,特别是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换届舆论环境,根据县乡换届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有利于全县、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发布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发布依托《政府网站》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发布工作等 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发布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换届新闻发布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乡纪委、综治办、司法所等单位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乡换届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牵头单位。乡党委成立换届舆情突发应急处置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乡党委书记任组长,成员单位负责人任副组长,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协调、指导及联席会议日常工作。 联席会议职责: 1、根据舆情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单位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审定舆情应对方案,决定新闻发布的口径、原则和内容,确定负责新闻发布、审定新闻发布稿和接受记者采访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 3、对舆情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会商,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4、依纪依法对当事人、责任人、责任单位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意见建议,并按有关程序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5、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对机制 (一)建立舆情监控信息员队伍。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一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反映机敏、熟悉业务的干部担任舆情监控信息员,对涉及换届工作舆情实行24小时监控和引导,加强网上舆情监测和应对。重点加强对干部关心、群众关注的重点论坛的实时监控,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监测舆情发展动向。

对网络舆情危机导控的法律应对几点思考

对网络舆情危机导控的法律应对几点思考 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在意识形态领域交锋的主战场上,必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在网络舆情“沉默的螺旋”上升之际提前介入,在“群体极化”形成之前果敢“亮剑”,用法律武器提高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能力,抢占舆论斗争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夺取主导权。 一、健全网络舆情危机导控法律法规体系 庞德曾说:“法是社会控制的最终有效工具。”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平息需要健全的法律机制进行引导和管控,方可化解冲突;因此,在网络舆情应对中必须将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摆在战略首位。 第一,转变网络舆情应对观念,强化法律导控意识。要理性应对网络舆情,不能采取过激的舆论斗争方式,必须将以往非理性的“封堵”策略转变为有效的法律导控,强化网民对网络舆情认知的法律意识,增强网民舆情观念认同感和舆情危机炒作的法律威慑力,通过法治思维澄清事实真相、疏通舆情危机,回应媒体的猎奇心理和网民的质疑,转变“被动挨打”的局面。 第二,健全网络舆情应对法律制度,重构法律导控秩序。健全的舆情应对法律体系是有效导控网络舆情危机的制度性屏障。首先,加紧完善网络舆情管控的法律法规,制定适合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管理法》、《危机应对法》等网络法规,防止网络“失范”,建立权责明晰的网络管理法规体系,加强敏感舆论资讯管制,规范信息发布机制,关注敏感论坛,过滤不良信息,制定新闻发布和管控制度,切实将网络舆情危机纳入到统一的程序和制度中,更好地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并建立紧急状态下的舆情危机管理机制,依法管理网络,确保网络舆情规范有序。其次,以法律制度提高网络舆情管控的战略地位,成立专门的网络中心,不断加强网络“把关人”制度建设,建立网络队伍培训机制,提高舆情危机应对能力,通过制度性建设将网络舆情危机导控常态化,增强网络虚拟战场的事实存在,为舆论斗争扫清障碍。 第三,加大投入力度形成体系。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大国,但我国先进的网络安全产品和关键领域安全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主流防火墙技术和杀毒技术大都来自国外,网络安全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网络安全防护方面还很薄弱。为此,我们必须在高度重视网络安全战略意义的同时,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和装备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网络空间作战技术和装备的研制攻关,建立享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满足自身需求的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网络安全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守护网络边疆的实战能力,牢牢掌握网络安全的话语权、主动权和控制力。 加强科学研究强化应用,有网络战争必然有网络国防。近年来,我国在网络实务中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和举动,组建了“网络蓝军”,并加强了网络作战相关理论和实战应用的研究等。但从侧面看,相关科学研究成果相对单一、零散

市国土资源局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XX市国土资源局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XX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局发生任何级别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或论坛、博客贴子。 3、工作原则 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以“属地管理原则、黄金四小时原则、解决问题原则”为处置工作原则,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机构 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 成立XX市国土资源局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作为全局网络舆情应急指挥的非常设领导机构,在局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由局党委委员担任。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及新闻发言人由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局办公室主任担任,信息中心、为网络评论员,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3、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组织有关科室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发布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三、应急程序 舆情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分局网络舆情的处置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处置机制,妥善处置网上舆情,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华宁公路分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办发【2008】2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中的网络舆情是指通过新闻报道、新闻爆料、论坛、博客、播客、微博、微信、QQ群等互联网形式,反映出来的涉及华宁公路分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重大事件的言论和观点信息,以及可能或已经对华宁公路分局形象、公信力产生不良影响的网上负面报道和负面言论。 第二章舆情分类 第三条根据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和发展态势,将舆情分为三级:一级(重大)舆情、二级(严重)舆情、三级(一般)舆情。一级舆情是指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有可能形成重大网络热点事件的苗头性舆情,或本属二级舆情,因处置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

网络舆情。如中央级媒体关注或报道、国内大型门户网站刊发后引起和可能引起广泛关注的舆情。二级舆情是指网上影响较大、可能会引发网络热点事件的舆情,或本属三级舆情,因处置不当,导致发展态势进一步扩大的网络舆情。如省内媒体关注或报道、云南网及市内主要网站刊发的容易引起关注和需要市委、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重大民生诉求等方面的舆情。三级舆情是指市内网站的一般爆料、投诉、普通民生诉求等方面需要及时解决的网络舆情。 第四条舆情级别由省公路局党委和玉溪公路局党委和市网管办确定。 第三章舆情处置 第一节责任主体及分工 第五条分局主要领导和分局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网络舆情处置第一责任人,对重大舆情要亲自处置。分管领导(网络发言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处置涉及本部门的网络舆情。市网管办负责协调、指导全市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涉事部门分管领导(网络发言人)负责协调、指导本地本部门网络舆情处置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明确一名成员分管网络舆情工作并担任网络发言人,至少配备一名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同志担任网络舆情管理员,武装多名高素质网络评论员。全分局上下形成涉

舆情应急预案

新惠六中网络舆情工作应急预案为有序引导网络舆论,有效预防、减少和消除突发重大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创建新惠六中健康发展的良好网络舆论环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对学校社会声誉、教学秩序、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对学校师生生活、工作、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信息等突发网络舆论情况的应对处置工作。 二、网络舆情领导小组 组长:王中华(校长、党支书记) 副组长:王学军孙大炜韩殿杰蔡广春 组员:各处室主任、各年级主任、班主任、杜凌志 三、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新惠六中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 (二)分级负责,依法处置。按照安全落实责任制原则,各处室、各年级安排专人负责网络舆情应急工作,并制定相应措施。依法依规组织实施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四)服务发展,防止危机。立足于服务学校发展、保障学校安全稳定,采取法律、管理、技术、舆情疏导等综合措施加强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急处置工作 四、网络舆情的信息分类 信息按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害信息,另一类为无害信息。 1、有害信息又可分为: (1)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侵犯我院名誉权、知识产权或其它权益的; (10)其它格调不高、违反公序良俗等低俗信息的。 2、无害信息也可分成二类:一类是咨询类,咨询各类问题,另一类是建议类,对学校的各类建议与意见。 五、处置程序及办法 (一)研判预警。学校信息组及各处室、年级对本单元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