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教案(上)

化学教案(上)

化学教案(上)
化学教案(上)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学习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区别,判断典型变化的属性。

二、我要掌握的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

我要掌握的难点:判断具体事例变化属性

三、【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P6-7第一部分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例1:←温度到0℃水温度到100℃→遇冷→

()(液态)()()

例2:蓝色胆矾捣碎→

(块状)()

以上两个变化只是和发生了变化,而本身没有变化,这类变化的特征是,象这种变化叫做。

例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

(银白色固体)()

例4:蓝色的胆矾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液体)()

例5:石灰石(或大理石)滴加稀盐酸→二氧化碳

(颗粒状固体)()

铁、蓝色胆矾溶液、石灰石(大理石)与变化后的物质是否是同种物质?。这类变化的特征是,我们把这种变化叫做。

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区别是

课堂练习P10题2、3(学生讨论完成,教师点拨)

教师归纳总结:化学变化中常件随有发光、发热、变色、有沉淀和气体产生的现象,这些现象常常

可以帮助我们

....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发生。(问:能否由此确定发生化学变化?)

举例:略

四、阅读课本P7-P8第一部份内容总结

叫做化学性质。

叫做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内容:。

注:1、物质的性质决定

→物质的用途

2、物质性质语言描述上更多加上“会”“可以”“能够”“容易”是如:硫燃烧是指硫发生化学变化,硫可以燃烧是指硫的物理性质。

课堂练习P10,每题4(学生讨论完成,教师指点)

五、【课后练习】

1、石蜡燃烧的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A、发光发热

B、发出黄色火焰

C、生成二氧化碳

D、长度变短

2、下列著名诗句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做床,金做马

B、干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天然气燃烧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D、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4、在下列短文的括号里用序号填上其相应变化或性质: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把块状硫粉碎(),将燃烧匙内的硫粉加热,硫粉熔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5、根据物质的性质不同可以区别物质,你根据什么性质区别下列各组物质(具体)。

(1)食盐和白糖(2)白醋和食盐

(3)铁丝和铜丝(4)氧气和二氧化碳

教后反思: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学完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教具准备】

烧杯、蜡烛、火柴、集气瓶、玻片、导管及有关药品等。

【自学指导】

二、阅读课本P11内容,然后将倒数第2段在书上沟画出。

三、仔细阅读课本P12及P13上部方框内的内容后,自备蜡烛一根、火柴一盒、小刀一把(第2天带到课堂上)、水杯一个。在家里按P12提示的步骤和内容,对蜡烛本身及其燃烧进行探究(有石灰水

实验的内容课堂上老师提供),并做好下例记录:

1、点燃前(仔细观察)

一句话概括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

小刀很容易切下一块石蜡,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把它放入水杯的水中石蜡在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

2、点燃蜡烛(仔细观察和操作后作详尽和观察的描述)

火焰呈色,火焰下方,石蜡,形成一个蜡碗,蜡烛由变,火焰分层,层最明亮,层最暗,层温度最高,层温度最低。

3、熄灭蜡烛

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否被点燃?。推测这白烟是什么?。

这个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哪些特点:(见课本P13)

三、阅读课本P14-16内容,为课堂活动与探究作准备(学生自带火柴、塑料吸管)。

思考:1、空气与我们人体呼出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

2、如何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

四、【课后练习】

1、在实验过程中,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得到较多的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得出不同的结论

2、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不是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教后反思: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学完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熟悉实验室规则,认识部分常用仪器,了解药品的存放规则。

2、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净仪器等基本操作。

【自学指导】

二、仔细阅读课本P18图1—24,实验教室规则。

三、结果课本P150—151熟悉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用途。

四、仔细阅读课本P152-153及P18-21内容,然后完成下例问题。

1、取用药品应做到不,把鼻孔清近瓶口闻、尝。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 ml,固体取。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要,更不要,要。

2、使用托盘天平的原则是先大后小,左右。称量干燥固体前应。易潮解的药品,必须。

3、取用块状药品要领(概括)。

4取用粉末状药品要领。(概括)

5、取用液体药品,应先将瓶塞放在桌上,一手持试管,另一只手用对着标签拿持细口瓶,试管口与细口瓶口应后慢慢倾倒。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向外),以备下次使用。

6、量取一定量液体药品时,常用。最液时,量筒必须,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7、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操作要领是垂直悬空,不要

..伸入被滴容器口及容器壁接触,不.要.,不要,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备后下次使用。

8、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绝对禁子;绝对禁止。万一洒出酒精在桌上燃烧,应该用扑盖。酒精灯火焰由、、构成,温度最高,温度最低。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加热。熄灭酒精灯应用盖灭。

9、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致是。

教后反思: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学习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 空气的重要成分。

2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 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

4 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5 通过“磷的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

二、我要掌握的重点: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我要掌握的难点:分析“磷的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的关键。

三、【自学指导】

【思考】:你能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或者列举生活实列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空气如此重要,它的成分有哪些?空气的成分是怎样发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二百多年以前一起来看科学家们当年是如何工作的?或许会给我们今天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四、阅读课本P26回答下列的问题:二百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__________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他得出空气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这个结论为化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师:现在我们能否模仿这个拉瓦锡著名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供信息: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硫+氧气二氧化硫(无色气体)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师:以上提供的三种物质,结合课本Р27内容,应选哪种物质完成这个实验?为什么?(思考,课堂实验完毕后回答)

课堂思考或练习:

1 红磷燃烧的现象

2 打开止水夹后的现象

3 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与什么物质的体积相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 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不等于1/5?

5 剩余气体是否都是氮气?

6 实验中空气表现出了哪些性质?是哪种物质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能否选用硫和石蜡取代红磷完成此实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课本P27倒数第三自然段总结:

空气成分有 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化学符号对应是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

体积分数对应是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

六、阅读课本Р27倒数第一,二自然段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混合物,混合物中各成分能否发生化

学反应?能否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纯净物。

思考: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练习:比较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汗水,矿泉水等物质,那些是混合物?那些是纯净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课本P28—30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 氧气具有_______性质,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氧气能给呼吸,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通常状况下,氮气是一种_____色_____味_____状态,_____溶于水(填“难”或“易”)由于氮

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作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稀有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总称,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因此常作

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

4 空气污染源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有害气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_____________是造成气候变暖(温室效

应)的主要气体。_____________是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元凶。

5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主要有: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八、课后练习

1.(多选)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

B.稀有气体

C.澄清石灰水

D.冰水混合物

E.液氧

F.自来水

2.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检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状况所作的检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

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把煤作为主要原料

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

3.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常向灯泡里面充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或稀有气体

D.氮气和氧气

4.右图是空气成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约占78%,氧气约占;

(2)仔细观察右图,写出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

①;②。

5.用以下物质:①氧气;②冰水混合物;③液氮;④稀有气体⑤二氧化碳;⑥新鲜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请再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混合物、。

6.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某

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请你帮助

这位同学找出两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①;

②。

教后反思:

课题2 氧气

一、学习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

2 认识化学反应,氧化反应。

3 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4 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二、我要掌握的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定义。

我要掌握的难点:化学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和联系。

三、【自学指导】

1 氧气的物理性质:预习导学,阅读课本P34第一二自然段总结

A 色,味,态(通常状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密度(与空气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C 水溶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氧气的化学性质

师:如何证明一瓶气体盛的是空气还是氧气?阅读课本P34实验2—2后思考?

【预习导学】:

在生活中我们知道许多物质(如煤,天然气,纸张)都可以在氧气支持下发生燃烧,阅读课本

P34—35试填下表: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

反应在空气燃烧现象在氧气燃烧现象反应文字表达式

木炭燃烧

硫燃烧

细铁丝燃烧

A 可燃物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____________.

B 氧气能与许多物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

比较上表中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提示: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物质种类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总结】: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个反应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反应物都有一种共同物质__________ 像这种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____.

注:这里的“氧”不能用“氧气”取代。

问: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此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思考】: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如果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四、课后练习

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描述,小南同学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小颖同学说:液态氧是无色的液体;小飞同学说:氧气易溶于水;小海同学说: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这四位同学的叙述你认为哪位同学说的对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知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一定是纯氧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化学研究小组进行探究,步骤如下:

a.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1、2、3、4、5,并分别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的10%、20%、30%、40%、50%的水(余下的是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b.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瓶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瓶中的水排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

c.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5个瓶内,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编号12345

现象微亮亮很亮复燃复燃

请你参加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观察到的现象可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的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介于______与_______号瓶之间。

(2)用排水法收集到氧气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约占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学习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

2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3 认识分解反应,认识催化剂和催化用。

二、我要掌握的重点: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

我要掌握的难点:催化剂的概念。

三、【自学指导】

师:你们一定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本节课就讨论怎样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来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氧气

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A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制取氧气。

阅读课本Р37(实验2—5)试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现象原因

(1)

(2)

B 师: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它是反应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P37(实验2—6)及P38第1,2自然段,试回答下列问题:

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催化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合三种物质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字概括:_______)

C 教师课堂演示P38(实验2—7)分析总结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D 学生在实验室完成课本P39—41活动与探究。

四、课后练习

1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忘记加入二氧化锰,则()

A 不能产生氧气

B 产生氧气的速率慢

C 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

D 也能迅速产生氧气

2 小飞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做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热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A 反应速率不变

B 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C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不变

D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质量增加

3 如图2-3-2所示,当将双氧水溶液不断滴加到二氧化锰中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4 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常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提出问题】其他物质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吗?

【猜想】小南认为氧化铜或氧化铁可以替代二氧化锰。

【设计实验】小南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用精密的天平准确称量0.5g氧化铁红色粉末,并将其加入另一试管;

在步骤(2)的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待步骤(3)的试管中没有气泡后,进行“某一操作”,将固体洗净,干燥后称量,称得红色固体的质量仍为0.5g。

【现象】小南观察到:步骤(1)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步骤(3)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思】步骤(4)中进行的“某一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颖认为在步骤(4)后还须增加一个实验,请你写出该实验的操作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 如果实验室要制取某种气体,选择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以下选项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A.反应条件 B.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

C.生成物的性质和状态

D.生成物的颜色

6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发

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在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7 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

(1)请写出仪器名称:

①②③④

(2)请指出图中四处主要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改正

a.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3)

实验开始前,应先检验装置的_________;加热后不宜立即开始收集氧气,待导管口气泡

____________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________,然后再_____________,防

止水倒流试管炸裂。

(4)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 1 水的组成

一、学习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 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2 单质,化合物的定义及区别。

二、我要掌握的重点:水的组成。

我要掌握的难点:单质,化合物定义的理解。

三、【自学指导】

1 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况下水的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2 水的电解实验

3 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的定义

四、阅读课本p46—47实验图3—1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A 水由______元素和_______元素组成。

B 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并正极与

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C 产生的气体中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_________(如何检验此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能燃烧的是________(如何检验此气

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火焰呈____________色。

D 氢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

E 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氢气 + 氧气

2、氢气的性质及验纯

a 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b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c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检查氢气时,要验纯?)

【讨论思考】:

在水的电解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上述这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上面水的电解实验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得出定义:

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化合物与单质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试着举

些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练习题】 A组

1 将物质分类:空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高锰酸钾铁粉氮气氧化铁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自来水纯净水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欧盟国家从今年起禁止用水银温度计,因为它在使用时易损而泄漏水银危害人类的健康,水银属于()

A 化合物

B 混合物

C 单质

D 氧化物

3二氧化氯是生产饮用水的新一代消毒剂,从物质分类来看,二氧化氯属于()

A 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4 (多选)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根据氢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氢气的性质分析,在氢能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解决的课题有()

A 寻找丰富的氢气原料

B 探索廉价的制氢气方法

C 开发安全,高效的储备氢技术

D 研究氢气燃烧后产物的处理技术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氧气

B 高锰酸钾

C 五氧化二磷

D 硫酸

6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化合物的是()

A 空气氧化钾

B 液氧二氧化硫

C 氧化镁氮气

D 高锰酸钾水蒸气

B组

1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高锰酸钾(KMnO4)

B 臭氧(O3 )

C 干冰

D 矿泉水

2 下列有关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 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

D 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3 水是纯净物的特征是()

A 由同种分子组成

B 能洗净许多物质

C 是无色的

D 是透明的

4 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雨水

B 消毒水

C 海水

D 蒸馏水

5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C 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

D 任何物质溶于水都不会放热或吸热

教后反思: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

一、学习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3 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混合物和纯净物。

二、我要掌握的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我要掌握的难点:化学反应的实质。

三、【自学指导】:

1 感知分子:

a 花为什么能让你闻到它的香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汗水为什么会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空气为什么能充进轮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茶水为什么会显甜味?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你会有那些猜想呢?现在你能在现实的生活中举出一些事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b 认真阅读课本P49的内容和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列

【思考】:1 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

2 为什么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

3 在静置是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结论】:分子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认识分子———分子的特征

a 阅读课本P50图3-6和图3-7的内容:

分子是____________ _的,分子是很______ _________。

b 仔细观察课本图3-8的实验得:

分子是不断_________ _____的。

c 100毫升水和100毫升的酒精混合在一起,观察体积变化得出:

分子间是有_____________的。因此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占体积不同,就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的缘故。

d 分子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e _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f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是_______,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g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原子没有发生变化,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 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

微粒物质

分子水酒精糖气体(除稀有气体除外)等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硅等

4 应用分子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a 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b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凉处易晾干?

c 香水和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讨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但不能长期保存在敞开的容器中?

在加压的情况下,可以将2500升的石油装入容器为24升的钢瓶中?

总结:分子的性质

a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e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成原子,原子又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四【练习题】

A组

1 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 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B 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C 大小不同

D 在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

2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A 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

B 分子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发生了变化

D 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水

B 二氧化碳

C 酒精

D 镁

4 白兰花开,常闻到怡人的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是()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 分子间有间距

D 分子能变成原子

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 加热氧化汞有汞生成

B 碘加热升华成气体

C 铁矿石磨成粉末

D 加热水产生蒸汽

6 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

C 分子的质量总是比原子的质量大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组

1 利用微观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事实:

把糖块放在水里,逐渐消失而水却有甜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气体易压缩而液体、固体难以压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的高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春暖花开的季节,滨河路边常闻到怡人的紫丁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很大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3 以下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分子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B 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以分

C 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教后反思:

课题3水的净化(第一课时)

一、学习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实验过滤液体操作

3、了解硬水危害

二、我要掌握的重点:过滤液体操作实验

我要掌握的难点:过滤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自学指导】:

1 观察纯水我们可以知道:纯水是、、

阅读课本P55自来水厂净化过程后思考:

A 如何把江水变成生活用水?

B 给你一瓶浑浊的泥水,你怎样把它净化?

【总结】:水的净化方法主要有四种:静置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

【讨论】:在净水过程中,沉淀,过滤,吸附分别除去什么杂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设问】: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的水为纯净水吗?_________________ 。

2 阅读课本P55图3—16和图3—17的装置(过滤液体)中注意事项:

一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二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在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思考】: A 可以用什么物品来代替实验室里的滤纸和漏斗来过滤液体?

B 净化器中木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棉花或细石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

【讨论】: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练习题

A组

1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

明矾)②杀毒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③②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2 2005年11月,松花江水被严重污染,沿江自来水使用了大量的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A 燃烧以制蒸馏水

B 吸附作用

C 使硬水变软水

D 杀灭细菌

3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 量筒

B 漏斗

C 烧杯

D 玻璃棒

4、在生产自来水中不能加入的物质是()

A 明矾

B 漂白粉

C 臭氧

D 硫酸铜

5 自然界中的水几乎没有纯净的水,若要对其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吸附

B 沉降

C 过滤

D 蒸馏

B组

1 蒸馏水、矿泉水(该矿泉水为硬水)、白醋、酒精等都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它们的外观非常相似,

其中具有酸味的是____________,另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是____________,其它两种无色液体可以

多种方法区分,如:

①加入__________,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

②将这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热、完全蒸发,根据是否有_____________ __来区分。教后反思:

课题3 水的净化(第二课时)

一、学习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 硬水与软水的区分。

2 硬水的软化。

二、我要掌握的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

我要掌握的难点:硬水转化为软水。学会蒸馏

【讨论】: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如何形成的?(镁离子和钙离子)________________。

如何使硬水软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硬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课本Р56实验3—3可以知道

我们常用______________来检验硬水和软水。

5 阅读课本P57实验图3—21和图3—22制取蒸馏水装置

讨论:

A 为什么要在蒸馏瓶中加沸石?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

B 为什么冷却管下口是进水管,上口为出水管?_________ ______

C 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时硬水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练习题】

1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硬水易生成水垢

B 硬水与肥皂作用不易起泡沫

C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D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2 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 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B 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 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

D 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3 日常生活中降低天然水硬度的简单方法()

A 过滤

B 吸附

C 消毒

D 煮沸

4 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矾,搅拌

C 溶解食盐

D 加肥皂水,搅拌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 过滤可以使硬水变为软水

C 可用适量杀虫剂消毒自来水

D 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

教后反思:

课题4爱护水资源(一课时)

一、学习本课题后我要掌握:

1 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 水资源问题,形成节约用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我要掌握的重点: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我要掌握的难点: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三、【自学指导】:

1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a 地球上的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被水覆盖着。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量的_______,地球上的总量虽大,但是_______很少,大部分是_____,海水含量很高,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__,因此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很少的。

b 阅读课本P60-61的内容:世界人均水量和一些国家人均水量以及我国各地区的人均水量和水资源紧缺指标。

所以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和水资源短缺。(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量只是居世界八十几位。

c 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危害: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造成地基下沉,楼房塌陷,土地荒漠化严重,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西部开发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在于水资源的不足,黄河断流,北方干旱等。

讨论:能否用海水淡化的方法获得淡水?海洋有无利用价值?

就我国而言已经采取了哪些解决灾情的措施?

为何人类会出现水资源短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爱护水资源

a 什么是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来源有那些?有何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鉴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和水的污染,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看待水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讨论:哪些措施可以防止水体污染?_____________ _。有哪些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四、【练习题】

1 北京严重缺水,我们要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做法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A 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

B 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C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 在水源周边建造纸厂

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⑴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⑵列举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措施不属于保护海洋环境,也不属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是()

A 在鱼类繁殖期禁止捕捞

B 船舶垃圾直接倒入海中

C 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

D 海水晒盐

3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做法中正确的是()

A 长期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B 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C 用明矾可以将硬水软化

D 提倡一水多用

教后反思: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有构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学习重点和难点]

原子构成及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自学指导]

知识回顾:

分子:原子:

初中化学万能教案模板

初中化学万能教案模板:《燃烧的条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知道燃烧和燃烧的条件;能利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探究燃烧的条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设计实验,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增加对化学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燃烧条件。 【难点】利用燃烧条件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魔术:烧不坏的手绢(将20mL的95%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把一块棉布手绢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入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手绢表面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教师: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揭开魔术的奥秘了。 (二)讲授新课 请学生们回忆以前学过的燃烧的实例,说一说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 归纳:通常意义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过渡:什么情况下能燃烧?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接下来我们探讨燃烧的条件。进行三组对比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水与酒精的燃烧对比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的结论。 (2)对比实验【7-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学生思考并讨论让水下白磷燃烧的方法,教师听取意见后演示实验【7-12】,热水下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 总结: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揭秘魔术:水分蒸发吸收了酒精燃烧释放的热量,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其燃烧的最低温度,手帕无法燃烧保持完整。 (三)拓展提升 思考: 1.为什么篝火中的木材要架空? 2.实验室的酒精灯通常用火柴点燃,煤气灶用电子打火器点燃、煤炉则要用纸屑、木条等引燃,这是为什么呢? 3.点燃火柴时,划火柴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四)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作业:思考怎么才能灭火。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上册全套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 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

初中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板书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 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 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初三化学教案设计上册全套

标准 空气第一章 1 空气1§-【教学目的】.介绍科学家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发现空气成分,使学生了解发现空气成分的科1 学家。2.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3.初步了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教学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难点】空气的主要成分【教学用具】水槽、钟罩、燃烧匙、红磷、酒精灯、火柴、橡皮塞【教学方法】实验法【教学过程】我们每天都在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是地球上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所以人们长期把空空气的氛围中生活,它是既看不到踪影也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气看做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空气究竟是哪些物质组成的呢?演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现象:随着大量白烟的产生,钟罩水面逐渐上升,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体积。1/5罩水面上升了约所以,体积气体是空气中的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1结论:被消耗了/5 5。/在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的1 一、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代表文案. 标准 .制得氧气,瑞典化学家舍勒,英国化学家普得斯特里。1 .发现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2十九世纪末,经过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空气中除了氧气、氮气外,还含有氦、氖、氩、氪、氙等惰性气体。: 二、空气的成分及质量分数三、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止使空气受使一些有害气体和烟尘进入空气,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到污染。公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的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 害事件连绵不断。污染的空气给人类和自然都造成很大的危害。是防治和控制大气污染,为人类生活提

供清洁的的空气,随着今天工业的发展,关系到保护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排放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围来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这些气体主二氧化氮等。在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小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少量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预习第二节容2 【布置作业】P10 1- 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1 【教学目的】文案. 标准 1.了解氧气的性质,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2.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3.初步让学生接触元素符号【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瓶氧气、燃烧匙、火柴【教学用具】木炭、硫、细铁丝、石灰水、3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教学过程】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物质?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沸点、硬度等,我们每天都生活%的氧气,请学生观察所收集的氧气,回答氧气的物20在空气中,空气中有近理性质?P11页第一、二自然段,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文O)的物理性质:一、氧气(2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固态时呈淡蓝色。讨论:鱼类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它们不需要氧气吗?在水中只能溶而是不易溶于水,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氧气不是完全不溶于水,解有少量氧气,水中溶解的氧气可以供鱼类生存。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前一节我们学习了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与氧气的反应C1.碳(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观文案.

初中化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初中化学教案大全 初中化学教案大全 第一章空气.氧 第一节空气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初步了解有关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主要用途。 2.了解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加强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用品 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 教学过程 …提问?①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电灯发光(物理变化)爆炸(举例说明,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②判断下列例子哪个是描述性质?哪个是表述变化的? …讲解?通常镁燃烧,酒精燃烧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 …提问?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板书?第一节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和用途 …演示?实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问?①实验现象

②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钟罩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呢?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简介人类对氧气的认识过程。 …板书? 二、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雾 ②石油化工排放的烟雾 ③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造成污染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 3.防止和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①工业三废的回收与处理 ②提高汽油、柴油质量 …讲解?1.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造成撐率倚в 对自然界的影响。 2.臭氧摽斩磾的形成──对自然界的影响等。 [作业] 略 第一节空气教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2.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和难点 了解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方法 谈话、研讨、讲解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言?在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当中,时时处处都充满着一种摽床坏接臵 蛔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

学校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列举实验的注意事项; 3、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概述操作要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说出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遵守实验室规则的良好意识;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仪器的识记; 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教学难点】 滴管的使用。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中国科学家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新闻片段。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的,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一、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带领大家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播放视频】憨豆先生的故事。 【总结】遵守实验呈规则是成功实验的关键。 【简介】实验室规则: 1. 了解实验要求,熟悉实验步骤; 2. 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3.严禁在实验室喧哗、打闹; 4.严禁在实验室吃食物或尝药品味道; 5.废液不能倒入水池,应倒入废液缸。 【简介】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注意事项】1、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2、割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的合金的资料。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后反思: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上册全套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叫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区别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胜利学校教学设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7年秋第一学期定稿 学科:化学; 任课班级:九年级; 任课教师:陈兴洪; 2017年9 月 1 日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四、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2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五、教学活动: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精品教案合集

课题1 物质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 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根据对概念理解判 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神奇“化学” 【演示实验】课前准备,取两张同样大小白纸,在白纸1上用无色酚 酞试液写上两个大字“化学”,晾干;课上,用喷壶向白纸2上喷氢 氧化钠溶液,无变化,接着再向白纸1上喷氢氧化钠溶液,这时白纸 1上出现两个红色大字“化学”,学生很惊讶. 同学们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变化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讲内容:物质 变化和性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或冰,钢铁制品在潮湿地 方会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从 化学角度看,物质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探究实验 实验及装 置 变化变化过程中发生现变化后物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前 物 质 象质 1水沸腾液 态 水液态沸腾 时生成水 蒸气,水 蒸气遇冷 玻璃片又 凝结为液 态水 液态 水 无 2胆矾研碎块 状 胆 矾 蓝色块状 固体被粉 碎成粉末 粉末 状胆 矾 无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蓝 色 硫 酸 铜 溶 液 等 立即生成 蓝色沉 淀,溶液 颜色变 浅,最后 变为无色 蓝色 氢氧 化铜 沉淀 等 有

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颗 粒 状 石 灰 石 等 石灰石表 面有气泡 产生,且 石灰石逐 渐变小, 烧杯中澄 清石灰水 变浑浊 二氧 化碳 气体 等 有 课堂讨论 归纳总结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义没有生成新物 质变化(如实 验1、2)有新物质生成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实验3、4) 变化前观 察 变化时观察变化后观察 ①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 ②反应物颜色、状态、气味等①反应条件(如 加热、点燃等) ②反应现象(发 光、放热、变色、 生成气体或沉 淀等) ①有几种物质生成 ②生成物颜色、状态、气味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课时 六、教学过程:

初三化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章空气 §1-1 空气 【教学目的】 1.介绍科学家怎样进行科学研究发现空气成分,使学生了解发现空气成分的科学家。 2.掌握空气的主要成分以及防治空气污染的重要意义。 3.初步了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 【教学难点】空气的主要成分 【教学用具】 水槽、钟罩、燃烧匙、红磷、酒精灯、火柴、橡皮塞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空气是地球上一切动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每天都在空气的氛围中生活,它是既看不到踪影也闻不到气味的气体,所以人们长期把空气看做是一种单一的物质,空气究竟是哪些物质组成的呢? 演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现象:随着大量白烟的产生,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待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结论:被消耗了1/5体积气体是空气中的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所以,在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的1/5。 一、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代表 1.制得氧气,瑞典化学家舍勒,英国化学家普得斯特里。

2.发现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十九世纪末,经过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空气中除了氧气、氮气外,还含有氦、氖、氩、氪、氙等惰性气体。 二、空气的成分及质量分数: 三、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止 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废气的排放,使一些有害气体和烟尘进入空气,使空气受到污染。 大气污染从早期的英国伦敦的烟雾型发展到新型的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公害事件连绵不断。污染的空气给人类和自然都造成很大的危害。 随着今天工业的发展,防治和控制大气污染,为人类生活提供清洁的的空气,是关系到保护和改善人们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在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小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少量的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 【布置作业】P10 1-2 预习第二节内容 §1-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氧气的性质,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 2.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初步让学生接触元素符号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用具】木炭、硫、细铁丝、石灰水、3瓶氧气、燃烧匙、火柴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1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探究 一、背景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一鱼,供其一饭之需,教人一渔,则其终生受用无穷。”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归纳而获得知识呢?我想,对初学者而言,应从任务或问题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实验,让他们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到化学是重要而有趣的课程。 二、教学方案 [师]下面,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同学尝试解决一个问题:设计一个实验,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学习小组先相互讨论,4分钟后,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学生4人一组围在一起讨论,情绪高涨) [生1]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一个集气瓶),把火柴点燃伸入集气瓶中,熄灭后,用原来的总体积减去后来剩余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再通过计算,便可求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师]我认为,这个同学抓住了关键——利用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真是难能可贵,其他同学有什么看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2]按他的方案,我觉得气体的减少量无法测定。 [师]我同意。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谁来帮帮他? [生3]我能不能上来画? [师]当然可以! [生3](边画边讲)先将一支长的蜡烛放在水槽底部,向水槽中加水,使水面低于蜡烛,将一个集气瓶倒罩在蜡烛上方,当蜡烛熄灭后,由于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所以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就会将水压入集气瓶中,那么,水面上升多少就表明氧气的体积是多少。 [师]这个方案怎么样? (学生议论,纷纷表示同意该方案) [师]我也很欣赏这位同学的方案,他巧妙地运用物理学知识,利用倒吸入水的体积,明确地计算出被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从而测出一定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氧气的体积,很有创意,那么,还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学生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没人回答,一时安静无声) [师]既然没有,我们就请同学们自己实验一下,看看你们的结果与科学家的结论是否一致? [生]学生实验,发现水面上升的高度是集气瓶体积的1/10。 [师]科学家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而大家的实验结果是占空气体积的1/10,为什么? [生4]蜡烛燃烧放热,使剩余气体膨胀,所以液面上升的体积数偏少。 [师]也就是说,我们要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到原来的温度后再观察(约2分钟后,观察结果仍然偏小)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胜利学校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7年秋第一学期定稿 学科:化学; 任课班级:九年级; 任课教师:陈兴洪; 2017年 9 月 1 日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初中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启示”、“交流讨论”、“探究活动”等方式与途径,认识化学是一门造福人类的科学,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课时:1 三、重点难点:1:知道什么是化学2: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 教学要点: [要点1] 化学的作用 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 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要点2] 怎样学好化学 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 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 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 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 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 理解。 3.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 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 化学问题。 4.良好的思维习惯。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免费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