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2013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3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3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
(新课标)2013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3 走进化学实验室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课题分析

学生在参与了课题2 中的两个探究活动后,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已有初步的亲身体验,此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室,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

教材首先利用实验室的实物照片和简短的文字阐述了走进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要求,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教材没有采用单纯的基本操作训练的方法,而是结合具体实验和“活动与探究”等,引导学生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了解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并在现象明显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分配:1课时

整体设计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和教师的引导,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认识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了解药品放置的规范化。

2.过程与方法

(1)实验操作时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2)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学生互教互学等方法,促使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自觉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实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

对遵守实验室规则及实验规范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具准备

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带导管的胶塞、量筒、水槽、烧杯、普通漏斗、滴瓶、三脚架、蒸发皿、试管架、试管夹、试管刷、天平和砝码、锥形瓶、试管、胶头滴管、药匙、坩埚钳。

药品:稀盐酸、碳酸钠粉末、锌粒、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过渡]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化学就必然要了解化学实验室。实验室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场所,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

推进新课

[分析]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仔细阅读实验室规则,它们是安全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药品的取用

[过渡]指导学生阅读P18药品取用规则,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展示广口瓶),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展示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保存:广口瓶

取用:药匙、纸槽(粉末状)、镊子(块状)

[演示] 1.取锌粒

2.取少量碳酸钠

[分析]固体药品取用时,若不指明用量,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分析]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展示细口瓶)。

保存:细口瓶

取用:倾倒

[演示]液体的倾倒。

[讨论] 1.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面上?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回答] 1.由于细口瓶塞子上沾有试剂,如果正放在桌面上,可能会腐蚀桌面。

2.为了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试剂瓶口应紧挨着试管口。应该由慢到快地倒。

3.为防止试剂顺瓶口流出腐蚀标签,所以有标签的一面一定要朝向手心。

4.有些试剂有挥发性,有些试剂吸水,还有些试剂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这些都将导致原试剂浓度发生变化或变质,因此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

[分析] 1.量筒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

3.取用液体,当不说明用量时,一般取1—2毫升。

[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读数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

[结论]仰视将导致读数偏小,俯视将导致读数偏大。

[演示]滴管的使用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演示]酒精灯的点燃与盖灭。

2.给物质加热:用外焰加热

[演示]实验110

三、洗涤仪器

[分析]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课堂练习] 1.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的有()

①试管②集气瓶③蒸发皿④量筒⑤烧杯⑥燃烧匙⑦石棉网

A.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③⑥⑦

D.③⑤⑥⑦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块状的药品时,如果没有镊子可以用手拿

B.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结束时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

D.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入横放着的容器口,然后再将容器慢慢竖起来

3.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右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的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A.23.8 g

B.32.6 g

C.32.3 g

D.27.4 g

答案:1.C 2.D 3.D

[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走进实验室应注意的问题及在实验室进行的一些简单的操作。这是学习化学的第一步,今后我们还将在实验室进行更多、更复杂的操作。

板书设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广口瓶

取用:药匙、纸槽(粉末状)、镊子(块状)

2.液体药品的取用

保存:细口瓶

取用:倾倒

3.滴管的使用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2.给物质加热:用外焰加热

三、仪器的洗涤

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布置作业

1.上册课本P23页习题1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3 g(1 g 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时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了,则所称药品的质量是()

A.5.3 g

B.5.1 g

C.4.7 g

D.5.4 g

3.向量筒中注入水,俯视读数为20毫升,倒出一部分水后,仰视读数为12毫升,则实际倒出来的水的体积为()

A.小于8毫升

B.大于8毫升

C.等于8毫升

D.无法确定

4.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3.3 g食盐,称量时指针若左偏,此时应该()

A.增加药品

B.减少药品

C.增加砝码

D.减少砝码

答案:2.C 3.A 4.B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进化学实验室,学生非常兴奋,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明确了实验室规则,其次学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基本操作外,还要对实验室有大致的了解,如药品的摆放等。这些应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介绍。

备课资料

化学实验室守则

化学实验室是一个危险的工作环境,因为大家常常要使用一些危险的药品,这些潜在的危险通常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每个人都有必要学习有机化学实验室的重要安全守则。

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可以简单地用两个词来描述:一定、禁止。

一定:一定要熟悉实验室的安全程序;必要时一定要戴上防护眼镜;一定要穿着合理(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之前一定要洗手;在实验开始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实验内容;一定要检查仪器是否安装正确;对待所有的药品一定要小心、仔细;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工作环境清洁;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遇到疑问一定要问指导老师。

禁止:实验室里禁止吃东西或喝水;实验室里禁止抽烟;禁止吸入、品尝药品;禁止妨碍或分散别人注意力;禁止在实验室里奔跑或大声喧哗;禁止独自一个人在实验室做实验;禁止做一些未经批准的实验。

2013年高考试题(化学)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Y3+ C. Y3+、Z2- D. 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2S = 6Ag + 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己 知某溶液中含有C1-, 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 C1-、Br-、CrO42- B. CrO42-、Br-、C1- C. Br-、C1-、CrO42- D. Br-、CrO42-、C1- 12.分子式为C5H1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 15种 B. 28种 C. 32种 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 A. 分离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较大

2013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知识点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单质等。Fe 、He 、 S 、C 、P 、S 、Si 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 2、O 2、N 2、Cl 2、、H 2O 、CO 2。 离子:NaCl 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 +)氯离子(Cl -)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一种元素) 纯净物 有机化合物 CH 4、C 2H 5OH 、C 6H 12O 6、淀粉、蛋白质 (一种物质) 化合物:(多种元素) 氧化物 H 2O CuO CO 2 无机化合物 酸 HCl H 2SO 4 HNO 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 4 Na 2CO 3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 分子只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不能说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如:水分子比构成它的氢、氧原子大,但也有比水分子大的原子。 纯净物:①宏观:由一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 具有固定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可用化学式表示。 混合物:①宏观:由多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由多种分子构成。 不具有固定的组成和化学性质,不能用化学式表示。 物理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或原子)的运动速度和间隔发生变化,而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并未改变;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从而构成新的物质。 如:水的蒸发是水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通电分解是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氢分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氧分子。 3、原子的结构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a 、 原子 原子核(正电) 中子(不带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b 、原子核内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c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 d.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e 、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元素或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f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相对原子质量 a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b\、公式:x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为“1”,符号:”Ar ” c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2013九年级化学试题(三)及答案

2013年初中化学模拟试题(三) 第Ⅰ卷 选择题 化学部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13.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泽 C.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河道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 1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D.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1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则容器内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6.下面是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1)表示一种物质(2)表示一个分子(3)表示由两种元素组成(4)表示一个分子中有三个原子,此化学符号是 A .HClO B .NO 2— C .O 3 D .H 2O 17.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18.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 .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 B .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C .实施“酱油加铁”,可减少厨房污染 D .食用碘盐可防治碘缺乏病 19.有x 、y 、z 三种金属,如果把x 和y 分别放人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而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和z的金属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A.X>y>Z B.X>Z>y C.Z>y >X D.Z>X>y 20.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碱的溶液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点燃H2和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21.将过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固体物质是A.锌B.铁和银C.银D.锌和银 第Ⅱ卷非选择题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a—40 Cl—35.5 一、填空与简答题(共20分)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氢氧化钠D.碳酸氢钠E.水F.酒精G. 石油H.煤以上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是②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③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④最常见的溶剂是 2.常用的化学肥料有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其中K2SO4属于肥。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化学式为CSOH,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写出一条该碱的化学性质:。

走进化学世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 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板书]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2013年新课标1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 试(新课标I)(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S 32K 39Mn 55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和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使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答案】C 【分析】C选项,应多吃富含碘元素的食物,如KIO3。高碘酸为强酸,对人体有很强的腐蚀性。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分析】根据碳原子的四价原则补齐氢原子,直接查出C、H的原子个数,A选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C选项错误;含有甲基、醇羟基,所以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选项错误。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Y3+C.Y3+、Z2-D.X+、Z2- 【答案】C 【分析】A选项W在X的上一周期,所以X为第3周期,分别为O、Na;B选项X 可能为Li或Na、Y可均为Al;D选项X可能为Li或Na、Z可能为O或S;上述选项中的Na+均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C选项Y只能为Al、Z只能为S,Al3+、S2-均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三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3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 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民间制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佛山剪纸 B .潮州木雕 C .信宜竹编 D .客家米酒 2.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 .用活性炭检验软、硬水 B .用食醋除铁锈 C .用小苏打片治疗胃酸过多 D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3.化工厂储运浓硫酸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4.善于归纳和总结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 A .He 、NO 2、SO 2是有害气体 B .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 C .塑料、纤维、橡胶是天然材料 D .钙、铁、镉、硒是微量元素 5.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使用蜡烛时不慎使书本着火,用湿布盖灭 B .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 .实验时,把没有用完的白磷丢进垃圾筐里 D .高楼着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撤离 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活泼金属:镁、铝、铜 B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碳—60 C .氧化物:水、氧化铁、熟石灰 D .混合物:空气、石油、甲烷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铁粉可以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B .保持干燥、外加保护层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C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的都是玻璃仪器 碳海绵 桃花蕊 腐蚀品易燃气体自燃物品有毒品腐蚀品易燃气体自燃物品有毒品腐蚀品 易燃气体 自燃物品 有毒品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已知Ksp(AgCl) = 1.56×10-10,Ksp(AgBr) = 7.7×10-13,Ksp(Ag2CrO4) = 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42-B.CrO42-、Br-、Cl-C.Br-、Cl-、CrO42-D.Br-、CrO42-、Cl-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醇共有 A.15种B.28种C.32种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26.(13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2013九年级化学试题(二)及答案

2013年初中化学模拟试题(二) 第Ⅰ卷选择题 化学部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8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13.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钢铁生锈B.光合作用塑料降解 C.干冰升华石油蒸馏D.牛奶变酸蜡烛熔化 14.下列事实或现象与分子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B.汽水是将二氧化碳加压后溶解在水里制成的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不一定是碳 16.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和乙一定是酸和碱 B.若甲为10g、乙为20g,反应后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0g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与丙是单质、乙与丁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7.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 ===RSO4+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金属一定是镁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该金属的活泼性比锌要强D.该金属在此反应中的化合价为+2价18.β一胡萝卜素(C40H56)是一种天然的植物色素,它广泛存在于黄绿色蔬菜和水果中,一定条件下在人体内能够转化为维生素A(C20H30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A.维生素A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6 B.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C.β一胡萝卜素在植物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D.维生素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19.把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稀盐酸中,能正确 ..反映出溶液中pH变化趋势的图象是

初三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点总结 鉴于化学知识点的重要性,小编为您提供了这篇初三化学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在化学方面的学习有所帮助。 走进化学世界 单元概述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形形色色物质组成的世界里,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组成世界的物质也在不断变化,同时我们也在利用这些变化改变着世界。我们利用冶炼的金属制造汽车、飞机,利用化学反应制造出各种生活用品要想对物质世界有更深的认识,提高我们对世界的改造能力,就应该学好一门科学化学。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美妙世界。 本单元把生活常识与化学学科相联系,使同学们认识生活中的化学物质和常见物质的化学知识,培养对化学科学的热爱,激发创造热情;通过了解化学实验的发展历程,体味先辈进行化学研究的艰辛,了解利用化学实验探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信念;通过了解和掌握基本实验仪器、基本实验操作和进行实验的注意问题,培养基本化学素养和初步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自主梳理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_______________叫做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__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常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____________,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一、1.答案: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2.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能量变化吸热放热发光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____________叫做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叫做物理性质,例如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性质都属于物理性质。 2.____________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对 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的学习,一定会使你对身边的世界有更新的认识。 1.答案: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不需要发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24 S 32 K39 Mn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Y3+ C. Y3+、Z2- D. 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H-1 N-1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答案题后填在表格内,每题1分,共12分)1.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云雾散去B.滴水成冰C.铁杆磨针D.蜡烛成灰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前,需在集气瓶底部铺一薄层细沙的是 A.木炭B.红磷C.硫粉D.铁丝 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宏观意义,又能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A.2N B.N2C.2N2D.2CO2 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5.把锌粉装入试管中,应选择的仪器是 A.镊子B.玻璃棒C.用药匙或纸槽D.直接倒入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ZnSO4 B.CuO C.NH4NO3D.KMnO4 7.下列是某同学欲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方案:①化学沉淀(用明矾);②消毒杀菌; ③自然沉淀;④加热煮沸,你认为处理过程合理的是 A.④③①②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8.在加热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9.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总悬浮颗粒物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C.不溶于水的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D.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 1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以下步骤,其操作正确的是 ①加热②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装入试管③把导管移出水面 ④固定试管⑤收集氧气⑥熄灭酒精灯⑦检查装置气密性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⑦②④⑤①③⑥ C.⑦②①④⑤③⑥D.⑦②④①⑤③⑥ 12.考古学家在分析古生物年代时,常用碳―14定年法,已知碳14原子的核电 荷数为6,中子数为8,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6 B.8 C.10 D.14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答案填在题后表格内,每题2分,共28分) 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用醋B.天然气C.蒸馏水D.碘盐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分子能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C.氧气由氧原子构成D.汞由汞分子构成 15.电解水,得到ag氢气,bg氧气,如果ag氢气的体积为4L,则bg氧气的体积为 A.2L B.4L C.8L D.16L 16.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如H2属高效,无污染二级能源,是因为自然界中现成的H2很少。由此,下列叙述正确的A.无然气属一级能源B.一氧化碳属一级能源 C.电能属一级能源D.风能属二级能源 17.下列关于二氧化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不加入二氧化锰,加热氯酸钾不能产生氧气 B.在氯酸钾的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能加快分解反应的速率,起催化作用 C.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所以制得氧气的质量增大 D.二氧化锰只能作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8.硫、碳、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A.都有无色气体产生B.都有淡蓝色火焰C.都能发光发热D.都有水珠生成19.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B.钠原子核外共有3层电子 C.钠原子易失去最外层电子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20.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2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珍惜和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明矾和活性炭都可以作净水剂 C.工厂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直接排放 D.采用喷灌和滴灌的方法灌溉农田可以达到节水目的 2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图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总结 ?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梳理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1)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3)形式:蒸发、凝固、熔化、升华、破碎、扩散、吸附、干燥等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气味、水溶性、挥发性、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 3.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1)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2)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 (3)常伴随的现象:变色、变味、变质、发光、放热、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生锈等。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与什么物质反应、可燃性、受热分解、氧化性、还原性、

热稳定性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不伴随化 学变化 【二】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取用的基本原那么。 ⑴实验室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要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⑵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规定用量。假设无 说明,应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⑶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 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 放在指定的容器里。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取用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另一容器中的方法 是将滴管悬空放在容器口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不能倒放、乱放或平放。 ⑵从细口瓶倒出液体药品时,先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以免

2013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13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42分 1.(6分)(2013?四川)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2.(6分)(2013?四川)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3.(6分)(2013?四川)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 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 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 4.(6分)(2013?四川)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δ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5.(6分)(2013?四川)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起始浓度/(mol?L﹣1)反应后溶液的pH c(HA)c(KOH) ①0.1 0.1 9 ②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真题

△福州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 化 学 试 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u-64 Zn-65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选择题栏内用 2B 铅笔将正确选项涂黑。) 1、超市里“高钙牛奶”、“加氟牙膏”等货品中的“钙”“氟”应理解为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2、下图所示为滴管的使用或放置,其中正确的是 3、硬水在煮沸中发生的反应原理之一是:Ca(HCO 3)2 X ↓+ H 2O +CO 2↑。则X 是 A .CaO B .Ca(OH)2 C .CaCO 3 D .Na 2CO 3 4、下列化学用语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H 2 B .2H 2 C .2H D .2H + 5、柠檬黄颜料中含有铬酸铅(PbCrO 4),其中铬元素(Cr )化合价为+6,则铅元素(Pb )的 化合价为 A .+2 B .-2 C .+4 D .-4 6、液氮降雨是一种新型人工降雨剂。下列关于液氮降雨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该降雨剂会污染空气 B .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C .在降雨过程中该降雨剂转化为水 D .在降雨过程中该降雨剂发生物理变化 7、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煤 B .石油 C .乙醇 D .天然气 8、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河水经活性炭净化后得到纯水 A .取液时挤入 大量空气 B .取液后将滴管横 放在桌面 C .将洗净的滴管放入洁净烧杯中 D .将取液后的滴管倒持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化学变化常伴有 、 、 、 、 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 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即能表现出来。例如 、 、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一、物质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㈠、物理 变化 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 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 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二、物质的性质 ㈠、化学性质 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 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1、熔点 2、沸点 3、密度 [讨论与交流]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新课标I卷)word清晰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第I卷(42分) 一、选择题 7.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 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 是 A.W2-、X+ B.X+、Y3+ C.Y3+、Z2- D.X+、Z2- 10.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 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2S = 6Ag + 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 4 ,浓度均为0.010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 ?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2- 4 B.CrO2- 4 、Br-、Cl- C.Br-、Cl-、CrO2- 4 D.Br-、CrO2- 4 、Cl-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B.28种 C. 32种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第Ⅱ卷(58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3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2013年九年级化学一模测试题(第1-9单元)

2013年九年级化学一模测试题(第1-9单元) 请你在做题前仔细阅读下列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75分。其中选择题20分,非选择题55分,请沉着冷静做题。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K-39 Mn-55 6 Cu-64 Zn-65 2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冰雪融化 B .酒精挥发 C .蜡烛燃烧 D .矿石粉碎 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10mL 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新 -课-标-第-一-网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3.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不同 B.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物理性质相同 D. 是同一种物质 4.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 .质子数为11 B .元素名称为钠 C .元素符号为Na D .核外电子数为22.99 5.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 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 .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6. 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瓶无色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A .分别闻三瓶气体的气味 B .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C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瓶中 D .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7.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原子数目 B .原子质量 C .元素种类 D.物质种类 8.2008年11月14日,上海市某高校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 防和控制火灾。对下面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9. (2009?宁夏)向AgNO 3、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 .Fe(NO 3)3 B .Cu(NO 3)2、Fe(NO 3)2 C .Fe(NO 3)2 D .AgNO 3、 Cu(NO 3)2、Fe(NO 3)2 10. (2011?山西)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 每空1分。共26分) 11.(4分)用化学用语表示: 2个铁原子______,3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 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硫酸亚铁____________。 12.(5分)右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 (反应条件部分省略),用化学用语回答: (1)物质①的化学式是_______; (2)物质②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 (3)物质③带点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4)生成物质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6分)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 法。下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 为红色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B 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X k B 1 . c o m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 14.(4分) (2010?甘孜州)有A 、B 、C 、D 、E 五种常见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关系 A . 发生 B . 干燥 C . 验满 D . 收集 点燃 ① ④ ② ③

九年级化学上 1 走进化学世界 全章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九上《1 走进化学世界》全章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 课题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索生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初步认识化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 用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学生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化学、认识化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化学、了解化学的激情。 2.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联系。 3.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 什么是化学。 教学突破 现实生活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观、最真实的来源,因此在介绍“什么是化学”时尽量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入手,从他们熟悉的事物讲起,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领悟陌生的概念,在熟悉的环境中理解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陈述:同学们一定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吧,大家还记得点石成金和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下面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两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传说有一根魔棒,用它点一下石头,石头就会变成亮闪闪的黄金,这就是点石成金的传说。 神笔马良讲的是:从前有一个叫马良的孩子,家境贫寒。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他得到一支笔,用这支笔画出的东西都会变成真的。 2.小结学生的讲述并导入:这两位同学讲得很好,多么神奇的魔棒与画笔!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的魔棒与画笔吗?它们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我们今天开始学的化学里。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化学世界。 (板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下面请同学设想一个富有创意的愿望,并说出你们的愿望。(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愿望) 4.承接提问:大家的愿望都这么美好,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多彩。那么,这样美好的愿望我们怎样去实现呢? 5.画龙点睛:其实很简单,通过化学的方法我们的愿望就可以实现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课题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板书课题一) 二、什么是化学 1.让学生阅读P2第一段。陈述:这段文字列举了一些改变我们生活的例子。请同学们结合实例想一想化学究竟是什么。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 2.结合刚才看书引导学生:通过看书,大家发现在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里,不仅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这些物质还不断在变化着。想一想我们身边的这些物质,例如书本、桌椅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人离不开食盐,那么食盐有什么性质?为何对人类那么重要?还有大家常用的小刀,为什么沾了水就会生锈?多数植物为什么会冬季落叶,春季发芽呢?这些问题你们都能找到答案吗? 3.提出问题:不用急,化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当大家掌握了化学知识就会知道答案了。那么化学是什么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