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学》清热药习题(简答、论述)

《中药学》清热药习题(简答、论述)

三、简答题
1.简述清热泻火药的含义、药性、功效。
答案:清热药中,清热力较强、用以治疗火热较甚的病证的药物,称为清热泻火药。这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寒,以清泄气分邪热为主。此外,因各药归经的差异,还分别具有清肺热、清胃热、泻心火、泻肝火等功效。
2.简述石膏的功效。
答案:石膏入药有生用、煅用之分。生石膏的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清热泻火力弱,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等功效。
3.比较石膏与知母药性、功效、主治病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石膏、知母均具有甘寒性味,均主归肺胃经,同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效,可用治温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但石膏味兼辛,泻火之中长于清解,重在清泻肺胃实火,肺热喘咳、胃火头痛、牙痛多用;知母味兼苦而质润,兼入肾经,泻火之中长于清润,善生津润燥,肺热燥咳、内热骨蒸、消渴、肠燥便秘多用。
4.简述芦根、天花粉的功效的异同点。
答案:芦根、天花粉的共同功效是清热泻火、生津止渇。芦根还能清热除烦、清胃止呕、清热利尿。天花粉还能消肿排脓。
5.简述芦根、淡竹叶的性能、功效的异同点。
答案:芦根、淡竹叶的性味甘寒,同归胃经;芦根甘味大于淡竹叶,主归肺经;淡竹叶味甘淡,主归心经,兼入小肠经;共同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利尿。芦根还善生津止渇、清胃止呕。
6.简述栀子的功效。
答案:栀子入药有生栀子、焦栀子之分。生栀子偏走气分,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入血分而功偏凉血止血。
7.简述清热燥湿药的含义、药性及功效。
答案:清热药中,燥湿力强,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因其苦寒降泄、清热力大,故多并有清热泻火作用。
8.简述黄连酒炙、姜汁炙、吴茱萸水炙的区别。
答案: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多用于目赤肿痛、口疮;姜黄连善清胃热、和胃止呕,多用于寒热互结及湿热中阻之痞满、呕吐;萸黄连善舒肝和胃止呕,多用治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
9.简述黄芩、黄连、黄柏的性味、功效的异同。
答案:黄芩、黄连、黄柏三药性味苦寒,黄连为苦寒之最,黄柏次之,黄芩较小。三药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黄柏偏泻下焦相火,能除骨蒸。
10.简述龙胆的主治证。
答案:龙胆的主治证是:①下焦湿热所致之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②肝胆实火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③肝经热盛之惊风抽搐。
11.简述苦寒败胃的含义。

答案:苦寒败胃是指药物苦寒性大,一方面燥湿力强,过服易伤胃阴;另一方面清热力大,过服易伤中阳(胃气),故此类药一般用量不宜过大,凡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者应慎用。
12.简述黄柏与知母治骨蒸潮热的不同机理。
答案:黄柏、知母均能泻肾火、退骨蒸,治疗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之证,常相须为用。但黄柏苦寒之性较大,泻相火之力较强,治骨蒸潮热之中,为治标之剂;知母虽苦寒之性较小,但其质润,既能滋阴,又能泻火,治骨蒸潮热之中,为标本兼治之剂。
13.金银花的功效、主治是什么?
答案:金银花的功效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兼能凉血止痢。主要用治一切痈肿疔疮;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以及热毒血痢。金银花又具疏散风热、透营转气之功,故对于温热病邪在卫气营血之各阶段,均可使用。
14.野菊花与菊花均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其性能特点和主治有何不同?
答案:野菊花与菊花为同科植物,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但野菊花苦寒之性尤胜,长于解毒消痈,疮痈疔毒肿痛多用之;而菊花辛散之力较强,长于清热疏风,上焦头目风热多用之。
15.简答白头翁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白头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尤善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故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能解毒凉血消肿,尚可用治疮痈肿毒。
16.射干和山豆根除同可用治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外,二者尚分别具有哪些作用,用于哪些病证?
答案:射干、山豆根均有清热解毒、利咽散结之功,对热毒蕴结所致之咽喉肿痛均为常用药物。除此之外,射干又善清肺火,降气消痰,以平喘止咳,尚可治疗痰盛咳喘;山豆根又能清胃火,故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均可应用。
17.连翘的性能特点与主治有哪些?
答案: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等功效。本品入心经,既能清心火,解疮毒,又能消散痈肿结聚,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且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用治风热外感和温病初起。本品苦寒通降,兼有清心利尿之功,亦常用治湿热壅滞所致之热淋涩痛。
18.贯众的功效是什么?使用时应当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贯众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使用本品当注意炮制品的选择。贯众生用偏于清热解毒、杀虫,常用于风热感冒,温毒发斑,痄腮以及多种肠寄生虫病;炒炭则凉血止血力佳,用治血热出血。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服用本品时忌油腻。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19.简述青蒿的功效,主治病证。
答案:青蒿具有清透虚热,凉血除蒸,

解暑,截疟之功效。常用治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劳热骨蒸;暑热外感,发热口渴;疟疾寒热等证。
20.简述熊胆的药物来源及用法用量。
答案:为动物棕熊或黑熊的干燥胆汁,研细用。现多以活熊导管引流的熊胆汁干燥后入药,称为“熊胆粉”。其使用方法,内服入丸、散,但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用量为0.25~0.5g;外用适量,调涂患处。
21. 简述熊胆的功效和主治及使用注意。
答案:熊胆具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之功效。主要治疗疮痈肿痛,痔疮肿痛,咽喉肿痛等热毒病证;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惊风、手足抽搐以及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等。本品苦寒,虚寒证当禁用;脾胃虚寒者忌服。
22.简述白花蛇蛇草的功效、主治病证。
答案:白花蛇舌草的功效为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本品常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等症。现代可用治多种癌肿。
23.鸦胆子有哪些功效、主治病证?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答案:鸦胆子的功效是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又有燥湿杀虫止痢之效,常用于热毒血痢,也可用治冷积久痢;又可用于各种疟疾,鸡眼赘疣等证。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内服,0.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24.简述拳参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拳参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可用治痈肿疔疮瘰疬,毒蛇咬伤;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等出血证;热病神昏,惊痫抽搐;此外拳参又能凉血止痢,利湿,用于赤痢脓血、湿热泄泻及水肿、小便不利等多种病证。
25.简述重楼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重楼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主要适用于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证;对小儿热极生风,手足抽搐有良效;亦常用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病证。
26.简述穿心莲的功效与主治。
答案:穿心莲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本品苦寒降泄,既能清解肺胃之热毒,又能苦燥大小肠之湿热。常用治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肺热咳喘,肺痈吐脓以及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等热毒之证;亦可用治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瘙痒等湿热之证。
27.简述土茯苓的功用特点。
答案:土茯苓味甘淡渗利,功能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又兼解汞

毒,故对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筋骨疼痛者疗效尤佳,为治梅毒的要药。此外,亦可用于湿热所致的热淋、带下、湿疹湿疮、痈肿疮毒等证。
28.简述蒲公英与漏芦的功效、主治异同点。
答案:蒲公英与漏芦均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又同兼有通乳之效,故均可用治热毒疮痈诸证,尤为治疗乳痈之良药。蒲公英尚有利湿通淋,清肝明目之功,常用治热淋涩痛,湿热黄疸及目赤肿痛;而漏芦又能舒筋通脉,还可用于湿痹拘挛等证。
29.简述鱼腥草的功效和主治。
答案:鱼腥草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尤以清肺热见长。既可用治外痈,又长于治疗肺痈及肺热咳嗽,为治肺痈咳吐脓血之要药。亦可用于湿热淋证,湿热泻痢,兼有清热止痢之功。
30.蒲公英为治乳痈之要药,简述其作用特点。
答案:蒲公英性味苦、甘而寒。苦能泄降滞气,寒能清解热邪,归肝、胃经,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其功效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兼能疏郁通乳,故为治疗乳痈之要药。
31.简述清热凉血药的含义、药性及功效。
答案:凡能清热凉血,以治疗营血分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性味多为苦寒或咸寒,偏入心、肝血分以清热。本类药除有清热凉血功效外,有的药物兼能养阴生津,有的药物兼能活血祛瘀。
32.简述生地黄、玄参的功用区别。
答案:生地黄、玄参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病证。但生地黄清热凉血力较大,故血热出血、内热消渴多用;玄参泻火解毒力较强,故咽喉肿痛、痰火瘰疬多用。
33.简述知母与牡丹皮治骨蒸潮热的不同机理。
答案:知母与牡丹皮均能治骨蒸潮热,但知母苦甘寒,质润而滋阴,并能泻相火以退骨蒸,治疗阴虚火旺之有汗骨蒸;牡丹皮苦辛寒,入血分而善清透阴分伏热以退骨蒸,治疗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同治骨蒸潮热,其机理不同。
34.简述紫草的主治证。
答案:紫草的主治证是温病血热毒盛所致之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35.简述水牛角的功效及其用法用量。
答案:水牛角的功效是清热凉血、解毒、定惊。水牛角的用量:镑片或粗粉煎服,每剂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1.5~3g,每日2次。
36.简述生地黄、玄参的共同使用注意及其依据。
答案:凡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生地黄、玄参。因为生地黄、玄参性甘寒滋腻,易助湿困脾,原有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如使用之,则会加重病情,故不宜使用。

四、论述题
1.清热药分几类?

各类药的药性、功效及主治证是什么?
答案:根据清热药的功效及主治证的不同,可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虚热药五类。
清热泻火药性味多苦寒或甘寒,清热力较强,功能清气分热,主治气分实热证。
清热燥湿药性味苦寒,燥湿力较强,功能清热燥湿,主治湿热泻痢、湿热黄疸等证。此外,本类药物多能清热泻火,可用于脏腑火热证。
清热解毒药性味多苦寒,功能清热解毒,即清热之中长于解毒,主治热毒炽盛之痈肿疮疡等证。
清热凉血药性味苦寒或咸寒,偏入心肝血分以清热,功能清热凉血,主治血分实热证。
清虚热药性味苦寒或甘寒,主入阴分,功能清虚热、退骨蒸,主治热邪伤阴,阴虚发热证。
2.结合石膏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石膏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答案:石膏的性味是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效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肺热喘咳证、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等证。
石膏辛寒以解肌透热,大寒能清热泻火,甘寒能除烦止渴,入肺胃经,故重在清泄肺胃实火,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主要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之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之证。以其辛寒入肺经而善清泄肺经实热,以复肺气肃降之常,故可用治邪热郁肺之喘咳证。
石膏甘寒入胃经而能清泻胃火,故可用治胃火上攻之牙龈肿痛、头痛。又取其泻胃热以止烦渴,故可用治胃热上蒸、耗伤津液之消渴证。
此外,石膏煅用,性偏收敛,故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之功效,外用可用于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及外伤出血等证。
3.结合知母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知母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答案:知母性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主治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证。
知母质润,性苦寒能清热泻火,甘寒质润善生津止渇,入肺胃二经而能清泻肺胃气分实热,故可用治温热病肺胃实热之高热烦渴之证。
知母苦寒入肺经而清泄肺热,甘寒质润而能滋养肺阴,故可用治邪热犯肺、肺阴受伤之肺热燥咳证。
知母入肾经,苦寒能泻肾火,甘寒质润能滋肾阴,故可用治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之证。
知母甘寒滋润,入肺胃肾经,上能清肺火、滋肺阴,中能泻胃火、滋胃阴,下能泻肾火、滋肾阴,故可用治阴虚内热之消渴证。以其善泻胃火、滋胃阴,又可用治肠燥便秘证。
4.结合栀子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栀子的功效及主治病证。
答案:栀子性味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湿热黄疸

、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证。
栀子苦寒清降,入三焦、心经,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故可用治热病心烦之证。
栀子苦寒清泄,入下焦而利湿,有清泄下焦肝胆湿热之功,可用治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又因其有清热凉血之功,故亦用治下焦湿热之血淋涩痛。
栀子苦寒,入心经血分而能清热凉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
栀子苦寒,既入三焦气分以泻火,又入血分以凉血而奏其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既可用治下焦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又可用治火毒疮疡、红肿热痛。
此外,栀子炒焦为焦栀子,功偏收涩,多用治血热出血证。
5.试比较石膏与知母的功效、主治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石膏与知母皆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同治温热病气分实热证及肺热咳嗽证。但石膏泻火力较大,重在清解肺胃实火,故肺经实热喘咳、胃火上攻之牙龈肿痛、头痛多用;且有祛暑之功,故暑热烦渴者亦常用之。石膏经火煅具收敛作用,有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等功效,外用可用治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证。知母生津止渇功胜,滋阴润燥力强,重在滋润肺胃,故肺热燥咳、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多用;且知母长于滋肾阴、泻肾火、除骨蒸,故可用治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盗汗、心烦者。
6.试比较芦根、天花粉的药性、功效及主治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芦根与天花粉性味均甘寒,主归肺胃经,同具清热泻火、生津止渇等功效,主治热病烦渴、肺热咳嗽等证。但芦根寒性较大,清热泻火之功胜,并能除烦,热病心烦多用;又善清透肺热,兼常用治肺痈吐脓;其清胃之中又善止呕,故可用治胃热呕哕证;此外还有清热利尿之功,可用治热淋涩痛。天花粉味兼微苦而质润,生津止渇功胜,故热病口渴、内热消渴者多用;天花粉清肺之中又能生津以润肺燥,亦多用治肺热燥咳证,且功兼消肿排脓,可用治热毒疮疡肿毒。
7.试比较黄芩、黄连、黄柏的药性、功效及主治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黄芩、黄连、黄柏三药性味苦寒,同归大肠经,皆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泻痢、痈肿疮毒等病证。但黄芩苦寒之性较次,主归肺经,兼入胆、脾胃、小肠经,尤善清上焦湿热,故湿温证、暑湿证、湿热痞满、胸闷呕恶、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者多用;且黄芩善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清热安胎,故血热所致之吐血、衄血、胎动不安者亦常用之。黄连苦寒之性最大,主归脾胃、心经,兼入胆经,清热燥湿力强,尤善清中焦湿热、泻心经实火,故为治中焦湿热泻痢、痞满、呕吐吞酸

、心火亢盛之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之要药,胃火炽盛之消渴证亦可用之;因其泻火解毒力强,治痈肿疮毒之中,尤善疗疔毒,又常用于目赤肿痛;籍其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外用可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黄柏下行,主归肾与膀胱经,长于清下焦湿热,故湿热带下、黄疸、热淋涩痛、湿热脚气、痿证多用之;且善泻相火、除骨蒸,用治阴虚火旺之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等证,有泻火坚阴之功,亦可用于湿疹瘙痒。
8.结合黄芩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黄芩的功效及主治病证。
答案:黄芩性味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证。
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泻火、解毒,故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尤善清上焦湿热,故常用治湿温证、暑湿证及湿热痞满、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等病证。
黄芩归脾胃、大小肠经,入中焦,故亦善清中焦湿热而用治湿热呕吐、湿热泻痢证;以其入胆经而去湿热,故可用于湿热黄疸。
黄芩清热泻火而入气分,能清泻气分实热以凉血止血,故可用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因血热而胎动不安者,亦籍其清热以安胎。黄芩苦寒清热、泻火、解毒力强,故亦常用于火毒炽盛所致之痈肿疮毒。
9.结合黄连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黄连的功效及主治证。
答案:黄连性味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痈肿疮毒、目赤、牙痛、消渴等证,外治湿疹、湿毒、耳道流脓等病证。
黄连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泻火、解毒,因其大苦大寒,故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大。
黄连主归中焦脾胃、大肠经,故长于清中焦湿热,尤为治湿热泻痢之要药,中焦脾胃经湿热所致之痞满、呕恶吞酸亦常用之。黄连并主归心经,清热泻火之中,尤善清泻上焦实火,故可用治心火亢盛所致之高热神昏,心烦不寐。心主血,心火亢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亦可籍黄连泻心经实火以止血。
黄连苦寒清热泻火解毒力强,故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尤为治疔毒之要药;肝胆实火所致之目赤肿痛,亦籍其清热泻火,解其热毒。
黄连苦寒归胃经而清泻胃火,故可用治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之消渴证及胃火上攻之呕吐证。
此外,取黄连苦寒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外用可治疗湿热所致之湿疹、湿疮及耳道流脓。
10.结合黄柏的药性,试用中

医药理论阐述黄柏的功效与主治证。
答案:黄柏性味苦寒,主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主治湿热所致之带下、热淋涩痛、泻痢、黄疸、脚气、痿证并治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病证。
黄柏性味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泻火、解毒,故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
黄柏性味苦寒、沉降,功能清热燥湿而偏入下焦,长于清泄下焦湿热,故多用治下焦湿热所致之带下、热淋涩痛、黄疸、脚气、痿证等病证。
黄柏苦寒燥湿,入大肠经而善除大肠湿热,故亦常用治大肠湿热之泻痢证。
黄柏性味苦寒,主入肾经而能泻相火、除骨蒸,故可用治阴虚火旺所致之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等病证,籍以泻火坚阴。
黄柏苦寒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故可用治火热炽盛之疮疡肿毒证;又取其苦寒清热燥湿而可用治湿疹瘙痒。
11.结合龙胆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龙胆的功效与主治证。
答案:龙胆性味苦寒,主归肝、胆经,功能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主治湿热所致之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等病证。
龙胆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而奏清热燥湿之效,主归下焦肝胆,故善治下焦湿热所致之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及湿疹瘙痒等病证。
龙胆苦寒沉降,归肝胆经而善泻肝胆实火,故可用治肝火上攻所致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也因其能泻肝胆实火,故可用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所致之惊风抽搐证。
12.结合苦参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苦参的功效及主治证。
答案:苦参性味苦寒,主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湿热所致之泻痢、便血、黄疸、带下、阴肿阴痒、小便不利以及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等病证。
苦参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有清热燥湿作用,因其归胃、大肠经,故能清泄胃肠湿热而治湿热泻痢及湿热阻遏胃肠,血脉受损之便血证。此外,本品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止痒,故可用治湿热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及疥癣等病证。
苦参苦寒入肝经而能清泄下焦肝经湿热,故可用治下焦湿热所致之黄疸、阴肿等病证。
苦参性味苦寒,苦能降泄,寒能清热,归膀胱经而有清热利尿作用,可用治湿热蕰结膀胱所致之小便不利。
13.试比较金银花与连翘功效主治的异同点。
答案:金银花与连翘,均有清热解毒作用,既能透热达表,又能清里热而解毒,消散痈肿。对外感风热、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咽痛口渴以及热毒疮疡,红肿热痛等症常相须为用。二者又有透热转气之功,与水牛角

、生地、金银花等同用,还可治疗热入营血之舌绛神昏,烦热斑疹等症。然二者的区别点是:金银花疏散表热之效优,且炒炭后善于凉血止痢,用治热毒血痢、大便脓血;而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并善于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亦治瘰疬痰核;且连翘心又善于清心火,善治热入心包,高热神昏。此外,连翘兼能清心利尿,亦可用治热淋涩痛。
14.结合连翘的性味归经,试用中医理论解释连翘为“疮家圣药”之说。
答案: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本品苦能清泄火热,寒能泻火解毒,轻清上浮,主人肺、心二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痛痒是疮疡的重要症状。心属火,主血脉,心经火毒炽盛,可使“营气不从,逆于肉理,发为痈肿”。连翘苦寒,尤善于清泻心火,解疮毒,散上焦风热,又兼消散血气结聚而消痈散结,故有“疮家圣药”之称。常用于治疗一切热毒壅滞所致之痈肿疮毒,红肿痛痒以及瘰疬痰核等证。
15.试述蒲公英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使用方法。
答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疔毒、肠痈腹痛、肺痈吐脓、毒蛇咬伤等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因其兼有通乳之功,故尤为治乳痈之要药。本品对湿热引起的热淋涩痛、湿热黄疸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使用蒲公英,可单味药煎服,也可配伍用之,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可致缓泻。外用可取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16.大血藤和败酱草的功效及主治有何异同点?
答案:大血藤、败酱草皆能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均可用治内痈外痈,而长于治内痈,尤为治疗肠痈腹痛的首选药物,常相须为用。大血藤又能活血,祛风,止痛,可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及经闭、痛经;也可广泛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疼痛,关节不利。败酱草则消痈排脓之力较强,且尚有破血祛瘀止痛之功,用于治疗产后瘀血阻滞,腹中刺痛等症。
17.银柴胡与柴胡均有退热之效,其功效、主治有何区别?
答案:银柴胡与柴胡,名称相似且均有退热之功,但其药物来源与功用均有区别。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又能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发焦枯等症;而柴胡为伞形科植物,苦辛微寒,辛散苦泄,微寒退热

,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之功效,常用于外感发热和伤寒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以及气虚下陷,脏器脱垂,久泻脱肛等症。此外,柴胡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18.胡黄连与黄连在功效和应用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然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善退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骨蒸潮热以及小儿疳积发热。而黄连为毛茛科植物,大苦大寒,清热燥湿力强,可治湿热诸证。且黄连清热泻火解毒力强,长于清心胃之火而又兼清肝火,故常用于热盛火炽所致之高热烦躁、痈疽疔毒、皮肤湿疹、耳目肿痛;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烦失眠;胃热呕吐、牙痛、消谷善饥,以及肝火犯胃、呕吐吞酸等症。
19.清虚热药的主要作用和适应证以及使用本类药的配伍原则是什么?
答案:清虚热药药性寒凉,主入阴分,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虚烦不寐、盗汗遗精、舌红少苔、脉细而数以及温热病后期,邪热未尽,伤阴劫液,而致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质红绛、脉象细数等虚热证。使用本类药常配伍清热凉血及清热养阴之品,以标本兼顾。
20.试以青蒿的药性特点,分析论述其功效及适应证。
答案:青蒿苦、辛而寒,入肝胆经,苦寒清热,辛香透散,长于清透阴分伏热,故可用治温病后期,余热未清,邪伏阴分,伤阴劫液,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或热病后低热不退等。
青蒿苦寒,入肝而走血分,具有清退虚热,凉血除蒸的作用,常用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虚热证。
青蒿既清虚热,亦清实热。其味苦性寒,辛而芳香,能清热散邪,善解暑热,故可用治外感暑热,头昏头痛,发热口渴等症。
青蒿辛寒芳香,主入肝胆,截疟之功甚强,尤善除疟疾寒热,为治疗疟疾之良药。
21.试述贯众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用法及使用注意。
答案:贯众性味苦而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的功效。本品苦寒,既能清气分之实热,又能解血分之热毒,凡温热毒邪所致之证皆可用之,如风热感冒、痄腮、温毒发斑、发疹;血热所致之衄血、吐血、便血、崩漏;蛲虫、蛔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等证常用之。此外,还可用于治疗烧烫伤及妇人带下等病证。使用贯众当注意炮制品的选择,杀虫及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适量。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服用本

品时忌油腻。脾胃虚寒者及孕妇慎用。
22.试述山豆根、射干、马勃的功效与主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射干、山豆根、马勃均能清热解毒而长于清利咽喉,主治咽喉肿痛,为喉科常用药。但射干苦寒,又能祛痰,尤其适用于痰热壅盛之咽喉肿痛,并常用于痰盛咳喘,适当配伍,寒痰、热痰咳喘均宜。而山豆根苦寒,泻火力强,为治疗热毒蕴结,咽喉肿痛之要药。并能清热消肿,用于胃火上炎,牙齿肿痛、口舌生疮。此外,山豆根亦治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肿疮毒,癌肿等证。马勃则辛平,清热力弱,兼散肺经风热,适用于风热、肺火所致的咽喉肿痛、咳嗽、失音等。此外,马勃又能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及外伤出血。
23.试述蒲公英与紫花地丁功效及主治的异同点。
答案:蒲公英和紫花地丁功效与主治大体相同,二药均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同可用治痈肿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肿痛等,为治热毒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物;二者还均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均可用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然蒲公英兼能疏郁通乳,尤善治乳痈肿痛,为治疗乳痈之要药;而紫花地丁长于凉血解毒,尤以治疔毒为其特长。此外,蒲公英又能利湿通淋,常用治热淋涩痛、湿热黄疸;而紫花地丁善解蛇毒,可用于毒蛇咬伤。
24.青蒿、地骨皮、银柴胡均为常用退虚热之品,其功效和主治特点有何区别?
答案:青蒿为清热要药,除清退虚热外,又能清热凉血,清解暑热,并能用于疟疾寒热;地骨皮为退虚热除骨蒸佳品,善治肝肾阴虚,骨蒸潮热、 盗汗等症,且能清泄肺热,善治肺热咳嗽;银柴胡退虚热,除骨蒸之功类似地骨皮,且除小儿疳热,善治阴虚骨蒸劳热及小儿疳积发热。
25. 举例说明清热解毒药的基本作用、适用范围及配伍原则。
答案:清热解毒药于清热泻火之中更长于解毒,有清解火热毒邪的作用。主要适用于热毒所致的各种病证,如痈肿疔疮、丹毒、温毒发斑、痄腮、咽喉肿痛、热毒泻痢、虫蛇咬伤、癌肿、水火烫伤以及其他急性热病等。
应用清热解毒药,应根据病情的需要给以相应的配伍。如热毒在血分者,可配伍清热凉血药;火热炽盛者,可配伍清热泻火药;夹有湿邪者,可配伍利湿、燥湿、化湿药;疮痈肿毒、咽喉肿痛者,可配伍活血消肿药或软坚散结药;热毒血痢、里急后重者,可配伍活血行气药等。
26.板蓝根、大青叶、青黛三者同出一源,其功效与主治特点有何异同?
答案: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同出一物,均能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皆可用治温毒发斑,喉痹痄腮,火毒疮疡、丹毒等证。

但大青叶、板蓝根又善于清解心、胃二经实火热毒而利咽,又常用治心胃火盛,热毒上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以及风热表证、温病初起。两者相对而言,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血热斑疹、吐衄多用;板蓝根则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咽痛痄腮、大头瘟疫等多用;而青黛则长于清肝泻火,定惊,故常用治肝火犯肺、咳嗽胸痛、痰中带血以及暑热惊痫,惊风抽搐等证。
27.试比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的功效、主治有何异同?
答案: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皆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主治热毒血痢及湿热泻痢。但白头翁既善于清胃肠湿热,又长于清解血分热毒,故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而马齿苋性寒质滑,酸能收敛,为治痢疾的常用药物;鸦胆子又有燥湿杀虫止痢之功,又可用治冷积久痢。此外,白头翁、马齿苋有解毒凉血消肿之功,均可用于热毒疮痈;马齿苋又善凉血止血,常用治血热妄行之出血;鸦胆子则又能截疟、腐蚀赘疣,用于各种疟疾,鸡眼赘疣等证。
28.试比较生地黄与玄参的药性、功效及主治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生地黄、玄参的性味甘苦寒,质润多液,同归肾经,皆有清热凉血、滋养阴液等功效,同能主治温病热入营血所致之壮热烦渴、神昏舌降、发斑以及温病伤阴所致之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肠燥便秘等病证。但生地黄主入心肝经而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力较强,故血热吐衄、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者多用。玄参味兼咸,泻火解毒力较强,故并能治疗火毒炽盛之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等病证;玄参主入肺经,功能滋阴润肺,故亦治肺肾阴虚之劳嗽。
29.试比较牡丹皮与赤芍的药性、功效及主治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牡丹皮、赤芍性味苦寒,同入肝经血分,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血瘀经闭痛经、跌打伤痛、痈肿疮毒等病证。但牡丹皮味兼辛,入心肝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用治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者。赤芍专入肝经,活血散瘀止痛力强,尤多用于治肝热目赤肿痛、肝郁胁痛。
30.结合生地黄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生地黄的功效及主治证。
答案:生地黄性味甘苦寒,主归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病证。
生地黄苦寒,苦能泄、寒能清热,入心、肝经而能清热凉血,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其性甘寒质润,又为清热养阴生津之要药,故可用治温热病热入营血所致之壮热烦渴、神昏舌绛、

斑疹吐衄等病证。
生地黄甘寒能养阴清热,苦寒能清热泻火,兼入肾经而滋阴降火,养阴生津而泻伏热,故可用治阴虚火旺,骨蒸劳热之证。
生地黄性寒清热,甘润养阴生津而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之功,故可用治热病伤阴烦渴、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等病证。
31.结合玄参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玄参的功效及主治证。
答案:玄参性味苦咸微寒,主归肺、胃、肾经,功能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等病证。
玄参性味苦咸寒,清热降泄,入血分而具有清热凉血之功;甘寒能清热生津止渴,故可用治温病热入营血所致之身热夜甚、心烦口渴、斑疹隐隐、舌降脉数以及热陷心包,神昏谵语等病证。
玄参性寒能清热,味甘质润能滋阴生津,故功能清热生津、养阴润燥,入胃经,可用治热病伤阴,津伤便秘证;入肺肾经而治疗肺肾阴虚内热、骨蒸劳嗽。
玄参苦寒能泻火,甘寒能解热毒,咸寒而清热软坚,共奏泻火解毒、软坚散结之功,可用治热毒炽盛所致之目赤咽痛、痰火瘰疬、白喉、痈肿疮毒等病证。
32.结合牡丹皮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牡丹皮的功效及主治证。
答案:牡丹皮性味苦辛寒,归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及血瘀经闭痛经、跌打伤痛、痈肿疮毒等病证。
牡丹皮性味苦寒,苦能泄,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而能清热凉血,善清营分、血分实热,故可用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之发斑、吐血、衄血。
牡丹皮味苦辛能透泄,性寒能清热,入血分而善清透阴分伏热,故可用治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者。
牡丹皮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又入肝经而可用治血瘀经闭、痛经;籍其活血祛瘀作用,亦可用治跌打伤痛、痈肿疮毒以消肿止痛。
33.结合赤芍的药性,试用中医药理论阐述赤芍的功效及主治证。
答案:赤芍性味苦寒,主归肝经,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伤痛等病证。
赤芍性味苦寒,入肝经血分而能清泻肝火、泄血分郁热而具清热凉血之功,故可用治温热病血热毒盛之发斑、邪热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
赤芍苦寒入肝经而善泻肝火,故可用治肝火上攻之目赤肿痛。
赤芍苦寒入肝经血分,苦能疏泄而有散瘀止痛之效,故可用治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等病证。
此外,赤芍的苦泄散瘀止痛作用,

还可用治痈肿疮疡、跌打损伤等瘀滞肿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