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再读《梁家河》有感1500字

再读《梁家河》有感1500字

再读《梁家河》有感 1500 字 再读《梁家河》有感 1500 字 原创李昌锋 阅读一遍《梁家河》,青年习近平的形象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再读再梳理,习近平身上的四个特点便深深的镌刻在脑海里。 一、酷爱读书 习近平回忆说"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 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听说有一个知青有本《浮士德》,习近平跑了 30 里 路去借。 他在乡村教师那儿惊喜地发现了《红与黑》、《战争与和平》和明清 时代的课本;从退伍军人那里借到了《林海雪原》、 《野火春风斗古城》。 他还想方设法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 事实上,他自己从北京带来的书就不少。 比如《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 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母亲》等,看完这些书,他并不知足。 "一个 15 岁的白净瘦高个儿带来了满满两棕箱加一皮箱的书",这是人 们对习近平的最初印象。 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经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看,放 羊时看,白天抽空看,夜晚在窑洞里借着微弱的煤油灯看。

习近平讲过"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 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2014 年 3 月 28 日, 习近平应德国 科尔伯基金会邀请,在柏林做了演讲。 演讲中,他用《浮士德》中的人物"墨菲斯托"回击西方社会的"中国威 胁论",正是一种"脱口而出" 二、不怕吃苦 当年的陕北乃至全中国生产力落后,劳动基本上全靠"使蛮力"生产工 具落后,也没有劳保用品。 在打坝造田时,没有手套保护,习近平和老乡一样,直接用手抓住木 夯用力往下砸。 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 第二天还得照旧干, 泡磨破了就开始流血, 直到后来手上磨出了老茧。 我们很难把这样的劳动场面与一个插队的稚嫩知青联系起来,但这就 是年轻时的习近平。 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刚融化,气温依然很低。 当时习近平在寨子沟打水坠坝,他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 里干活。 最忙时要从清晨干到深夜。 人们对干活不 " 撒奸儿 "的习近平竖起了大拇指 "好后生 "! 当时的陕北 窑洞里,不仅有虱子、跳蚤、老鼠、蝎子,甚至还有蛇出没。 露天厕所,夏天有蚊蝇,冬天寒风刺骨。 贫瘠的土壤,干旱的气候,落后的"老镢头"、没有弹性的木扁担,生

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粮食不够吃,柴火经不住烧。 在极饿极馋的寒冬腊月,习近平和他的小伙伴生吃过猪肉。 就是这么苦,习近平都曾经做好长期在梁家河生活的准备。 三、奋力担当 因为自然环境恶劣,粮食生产不足。 当时延安地区的人民锅里没粮,口袋没钱,生活穷困。 习近平当选为大队支部书记后,开始计划在梁家河沟口打一座水坠坝。 为打消老乡顾虑,他耐心做思想工作,主动干重活儿。 打成大坝,修造了一块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 为解决照明、烧火做饭的问题,他决定建沼气池。 千里迢迢到四川学技术,请来技术人员,帮梁家河人民办实事。 为方便群众,他办了村里的铁业社,为铁匠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服 务村民,为村民打农具、修农具。 接着他又先后在这里办了缝纫社、磨房和菜园。 他用自己在延川县得来的奖品一辆三轮摩托车换了钢磨和手扶拖拉 机,给村里带来了实惠。 他带领村民打水井,抢着下井干活,井挖好前从没穿过干净衣服。 他还教大家识字扫盲,学习文化。 后来,习近平被清华大学录取,临行时,大家都来送行。 一位老婆婆拉着习近平的手说"你在这儿受罪了。 到了好地方,别忘了我们啊……"当担当成为习惯,曾经牵挂的人永远

都不会忘。 四、仁者爱人 离开梁家河去学习、去工作,一别就是数十年。 1993 年 9 月 27 日, 习近平在离开梁家河后的 18 年, 第一次回到了梁 家河村。 当时,他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们,并和大家"约定",下次回来一定要带着 婆姨。 2015 年 2 月 13 日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回到了梁家河。 时隔数十年, 他依然叫得出当年一起劳动、 一起生活的老乡们的小名, 依然记得七年知青岁月发生的桩桩小事。 他给夫人彭丽媛介绍大家,给她讲梁家河的故事。 动情处,彭丽媛潸然泪下,感动不已。 两次回到梁家河,与乡亲们嘘寒问暖拉家常,这份亲切,自然天成。 因为仁爱,所以真切;因为真挚,所以弥久。 他与梁家河人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 这份真情,源于仁者大爱。 与人相处,犹若照镜。 纯粹的心灵一定会映出天真的笑容。 对于你喜欢的、热爱的人,你只管去喜欢、去热爱! 习近平说,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都是黄土地的儿子。 这是青年习近平的自画像。 也是我们心目中亲切、稳重、厚道的习近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