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固体发酵的初步研究

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固体发酵的初步研究

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固体发酵的初步研究
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固体发酵的初步研究

前言

我国是世界油茶产量最高,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我国现有油茶面积40000km2,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产茶籽约650kt,榨油后的茶籽饼在400kt,以上。过去多用作燃料或肥料,也有作废弃物弃掉。据分析,茶籽饼的主要成分为残留茶油5%—8%,茶皂素约10.6%,蛋白质约10.2%[1]。茶皂素本身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化工和医药原料。利用茶籽饼提取皂素,原料丰富便宜,既提高了茶籽饼的再利用性,又能得到价值较高的茶皂素,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茶皂素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菇类皂苷化合物,基本结构由三萜皂苷、结构糖、结构酸组成。茶皂素的提取方法有水浸法、水提取—沉淀法、水提—醇萃法、吸附树脂分离法、超声波法和微波辐射法等提取方法。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来分析比较各种茶皂素的提取方法来选择最优的提取方法,以利于生产实践的需要,获得以最小的代价获得纯度实用性更高的成品,以及原材料的充分应用。

油茶粕中含有10%左右的粗蛋白。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但作为饲料,其能值低,营养不平衡。且有一定毒性。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Noltc等人早在1940年代就对柑桔果皮进行了发酵培养研究,但早期主要采用液态培养,一直到1970年代才有人利用固态堆积发酵法,以后对玉米渣、白酒渣、甜菜渣等进行了固态发酵,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在脱毒的基础上,对油茶饼粕固态发酵的菌种进行了选择,对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为进一步利用油茶饼粕提供科学依据。

1.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理化特性和用途

1.1 茶皂素的理化特性

茶皂素(图1)属于三萜类皂角甙,具有苦辛辣味,刺激鼻腔粘膜引起喷嚏,纯品为白色微细柱状晶体,吸湿性强,对甲基红呈酸性,难溶于无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易溶于含水甲醇、含水乙醇、以及冰醋酸、醋酐、吡啶等。茶皂甙溶液中加入盐酸,酸性时,皂甙就沉淀[2]。熔点:223—224℃。其基本结构包括配基、糖体及有机酸。茶皂素属于五环三萜类,此类结构的化合物较多,他们具有β-香树素骨架,也可为齐墩果烷的衍生物,具有多氢聚五环。茶皂素配基与有机酸的结合形式是配基环上的羰基与有机酸结合,包括与当归酸、醋酸等结合成酯。茶皂素的糖体部分包括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它与配基上的羰基则以甙

键形式相结合。提纯后的茶皂素是一种无色微细状晶体,分子式C57H90O26,分子量为1032,元素分析值C:59.93%,H:7.09%,水溶液呈茶褐色,无不溶物。

1.2 茶皂素的用途

茶皂素是从山茶科植物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糖式化合物,它属皂素类,是一种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经检测,茶皂素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并且具有消炎、镇痛,抗渗透等药理作用[3]。茶皂素产品为淡黄色的微细粉末,广泛应用于洗涤,毛纺、针织、医药、日用化工行业等生产[4]。在固体型农药中作为湿润剂和悬浮剂,在乳油型农药中作为增效剂与展着剂,也可直接作为生物药。

茶皂素作为农药湿润剂可提高可湿性粉剂的湿润性能和悬浮率(≥75%),作为一种天然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农药中使用,明显改善农药药液的理化性质,提高药剂在靶标上有效积量,使之有助于农药药效的充分发挥,因此,使用效果可得到提高[7]。作为农药湿润剂突出优点是湿润速度快,分散性能强,pH5.5-6.5,中性偏酸,不会引起农药分解,有利于农药的贮存。这些都是合成表面活性剂所无法与之相比的。目前,茶皂素已广泛用于多效唑、异丙威、乙磷铝、三环唑等农药的湿润剂。

茶皂素是水剂或可溶性粉剂农药的优良助剂,能改善农药的物理性能,提高药液在生物或植物体表的附着力,起到对农药的增效作用[5,6]。茶皂素能自动降解,无

毒害,它在分离过程中,不会对农药的化学性能产生影响,有利于农药的贮存。茶皂素已大量用于除草剂草甘膦、杀虫剂杀虫双上,特别是用在草甘膦上,充分发挥了草甘膦的优良性能,提高其在植物上的附着力和吸湿性,提高药液的渗透力,而且由于茶皂素的良好生物活性,还能提高草甘膦的生物活性。

茶皂素由于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杀虫单、马拉硫磷、灭多威、功夫菊酯、尼索朗、速螨酮、烟碱、乐果、鱼藤酮混配分别对防治菜缢管蚜、小菜蛾、柑桔全爪螨等,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茶皂素对菜青虫具有一定胃毒和较强的忌避作用,且浓度越高,忌避越强,对防治菜青虫危害包心菜有一定效果。在园林花卉上用作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如地老虎、线虫等害虫。还对危害水稻的福寿螺和蜗牛、钉螺等均有良好的毒杀效果。

2.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各种提取方法

2.1 水提法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开始水提法的研究,传统的水提法基本工艺:茶饼粕用6号汽油溶剂脱脂后,用热水浸泡得浸提液,分离除去粗渣,加入沉淀剂除去细渣,真空蒸发浓缩浸提液,得液体茶皂素,喷雾干燥可得粉末状茶皂素[10]。长时间热水浸泡使得茶皂素水解变质,大量杂质溶解,还会使淀粉糊化、蛋白质胶体化,造成杂质分离困难,因此所得茶皂素纯度低、水溶性杂质多,颜色呈深褐色。真空蒸发浓缩水溶剂不仅难度大,而且能耗高。水提法简单实用,设备投资少,但从目前来看,依然没有实现水提法生产茶皂素产品的工业化。

通过设定不同的条件来提高提取茶皂素的提取效率,可以通过如下两个实例研究如何提高水提法的效率。

实例1:称取脱脂的油茶籽饼粕6kg,经粉碎机粉碎后,用化学处理法抑制茶粕粉中水解酶的活性;用55℃自来水12kg浸泡1.5h;用三足式离心机分离固液相后,再将残渣按上述方法浸泡1次,总共得滤液22.4kg;使滤液通过5000r/min的高速离心分离机,经10min 后得轻相和重相;将重相经过压滤机,并将滤液汇兑入轻相,总共得澄清的提取液21.6kg,滤渣0.8kg[8]。纳滤膜的活性膜层为磺化聚砜,截留分子质量1000,膜面积2m2,进口压力为0.5MPa,经1h纳滤分离后得到浓缩物2.5kg,纳滤液19.1kg,浓缩物中干物质为22.4%。喷雾干燥后得到含量为85.3%的茶皂素0.56kg。纳滤法可以使提取液由21.6kg,浓缩到为2.5kg,得到的浓缩液最后可直接进行喷雾干燥。整个过程茶皂素损失率为27.7%。

实例2:称取油茶籽饼粕10kg,经粉碎机粉碎后,用化学处理法抑制、消除茶粕粉中水解酶的活性,用60℃自来水20kg浸泡2.0h;用三足式离心机分离固液相后,再将残渣按上述方法浸泡1次,总共得滤液36.8kg;使滤液通过5000r/min的高速离心分离机,经17min后得到轻相和重相;将重相经过压滤机,将滤液汇兑入轻相,总共得澄清的提取液35.6kg,滤渣1.2kg。纳滤膜的活性膜层为磺化聚砜,截留分子质量1000,膜面积2m2;进口压力为0.4Mpa,经2h纳滤分离后得到浓缩物4.2kg,纳滤液31.4kg,浓缩物中干物质为21.8%。喷雾干燥后得到含量为82.1%的茶皂素0.92kg。纳滤法使提取液体积由35.6kg 变为4.2kg,得到的浓缩液最后可直接进行喷雾干燥。整个过程茶皂素损失率为31.8%。

从2个实例来看:本研究提出的新工艺工艺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低、能耗少,所得茶皂素产品纯度达80%以上,呈淡黄色,茶皂素得率为70%,完全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2.2 乙醇提取法

2.2.1 工艺流程与提取方法

用茶籽为原料提取高纯度茶皂素的关键之一是尽量除去茶油。为此我们设计了两步法去油,即在原料预处理时通过加入适量丙酮提出绝大部分茶油,再将乙醇提取的浓缩液与丙酮混合以除掉残留茶油及有色物质[9]。

2.2.2 提取工艺

称取压碎的茶籽40g,置于250ml磨口三颈烧瓶中,加入200ml丙酮,搅拌回流,浸提2小时,冷却后过滤。残渣用相同方法再浸提一次。将浸提液蒸馏回收丙酮,同时得到浅黄色的茶油。

将上述所得的残渣放入干燥箱中干燥过夜,置于洁净的标准磨口三颈烧瓶中,加入300ml无水乙醇,搅拌加热回流3小时,迅速趁热过滤,并用50ml沸腾的无水乙醇分两次洗涤残渣,最后得到浸提液500ml左右[2]。将上步滤液浓缩至20ml左右,回收乙醇并用氧化钙处理,以作为下步提取剂。然后加入30ml丙酮,温热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将上述所得的滤渣转移到真空干燥箱中,50℃干燥12小时左右,称重,得产品茶皂素。

2.2.3 结果与讨论

为了准确测定原料茶籽及产品中茶皂素含量,采用文献的分析方法[9]。将丙酮充分除油后的茶籽粉用500ml乙醇分5次浸提各2h,合并滤液后制得粗产品。将充分干燥后的粗产品进行索氏提取得纯茶皂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原料茶籽中茶皂素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茶籽用量/ g 茶枯质量/ g 皂素质量/ g 皂素含量/ % 平均含量/ %

1 40.0 22.1 4.56 11.4

11.3

2 40.0 21.9 4.45 11.1

3 40.0 22.

4 4.51 11.3

取任意一份浸提残渣再加入50ml无水乙醇回流3h,得粗产品0.2g左右,说明五次浸提基本已将茶皂素提完,损失不超过0.5%。这与文献报道值是基本吻合的[4,5]。按照前述提取步骤,选择不同质量浓度的乙醇作溶剂,考察其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得到表2结果。实验发现,乙醇浓度低时,提取液浓缩困难且起泡现象严重,而无水乙醇作溶剂时对产品收率和纯度均有明显的优势。

表2 乙醇浓度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

茶籽用量/ g 乙醇用量/ml 乙醇浓度/% 产量/g 收率/% 纯度/%

30.0 250 50 1.96 6.5 61.3

30.0 250 90 2.26 7.5 79.5

30.0 250 95 2.56 8.5 80.2

30.0 250 99.7 2.88 9.4 81.2

通过改变溶剂用量探讨原料茶籽与溶剂的合理配比的结果(表3)可以看出,从产品收率、纯度及经济因素等综合考虑,当原料茶籽为40g时选取无水乙醇在300ml左右比较适宜。

表3 提取剂乙醇用量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

茶籽用量/ g 乙醇用量/ ml 产量/ g 收率/ % 纯度/ %

40.0 100 2.85 7.1 78.1

40.0 200 3.31 8.3 78.7

40.0 300 3.88 9.7 80.1

40.0 400 3.90 9.8 80.3

40.0 500 4.03 10.1 81.7

回流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产品的收率,为此我们研究了不同回流时间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得到表4的结果。显然,从总体上说回流时间愈长收率愈高,但在回流时

间超过3h后收率增长趋缓[17]。因此,从工艺上考虑以回流时间为3h比较合适。另外,根据文献[6,7]报道初步进行了皂素沉淀剂的选择实验。由于在本实验情况下必须选择即能很好地沉淀皂素同时又能除掉残油的有机溶剂,且该溶剂还能与乙醇能较方便分离,因此实验中考察了乙醚和丙酮作为沉淀剂对产品沉淀的影响得到表5的结果,初步认为丙酮较佳。

表4 回流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茶籽用量/ g 乙醇用量/ ml 回流时间/ h 产量/ g 收率/ %

40.0 300 1.0 3.25 8.1

40.0 300 2.0 3.48 8.7

40.0 300 3.0 3.88 9.7

40.0 300 4.0 3.92 9.8

40.0 300 5.0 3.93 9.8

表5 不同沉淀剂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沉淀剂沉淀状况分离难易产品颜色沉淀剂损失产量损失乙醚颗粒较细难浅黄 2.0%74.2%

丙酮颗粒较大易灰白 1.0%80.5%

无沉淀剂呈絮状难黄0.0% 70.0% 2.3 超声波提取法

2.3.1 实验材料

脱壳油茶饼粕:采用脱壳制油工艺获得。无水乙醇、丙酮、浓盐酸等均为分析纯。主要实验仪器有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旋转蒸发仪、大功率电动搅拌器、调温恒温电热套。

2.3.2 实验方法

实验流程:油茶饼粕→粉碎→超声波提取→过滤→干燥→茶皂素。称取100g脱壳茶籽饼粕,粉碎过20目筛,然后浸泡于一定体积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装入合适的容器中,将容器固定于反应架上,启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并设置不同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及提取液温度等参数,进行提取,浸提完毕后,进行分离过滤,所得滤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并干燥得茶皂素,称重,测定油茶皂素的含量以及提取率。定量分析方法油茶饼粕中的茶皂素测定采用重量法[9],油茶皂素的提取率(%)=(提取

所得茶皂素量/原饼粕中茶皂素含量)×100%。

2.3.3 结果与讨论

超声波提取时间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型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的超声频率为20kHz,因此在实验中均采用该频率。在超声功率为800W,乙醇浓度为80%,料液比为1∶4,溶液的提取温度保持在50℃条件下,考察在不同超声波提取时间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16]。超声提取时间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从实验中可以看出随着超声提取时间的增加,茶皂素的提取率也随之提高,当超声提取时间达到20min时,茶皂素提取率最高为95.9%。而当提取时间进一步增加时,茶皂素的提取率并没有提高[10]。由于饼粕颗粒内部茶皂素的溶解和扩散均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延长超声波作用时间,有利于提取完全。但是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溶剂中的茶皂素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传质动力减少,提取率不会继续提高,可见存在一个最佳的超声提取时间。

(1)乙醇浓度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

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功率为800W,料液比为1∶3,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溶液的提取温度保持在50℃,考察不同乙醇浓度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乙醇浓度的提高,茶皂素提取率有所提高,80%时乙醇溶液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提取率为95.15%。这说明乙醇溶液提取茶皂素的效果要好于纯水或低浓度乙醇溶液,因为油茶饼粕中的蛋白质、淀粉、可溶性多糖等杂质在水中容易被浸出,造成溶液浓度增加,形成粘度较大的料浆,影响了超声波的作用效果。而提高乙醇浓度可以减少大量杂质的浸出,提高了茶皂素的提取率。

(2)料液比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悬浮液的料液比较大时,固液相的相对运动就越快,从而提高溶质的浸提效果。在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功率为800W,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乙醇浓度80%,溶液的提取温度保持在50℃条件下,考察不同料液比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料液比从1∶2增加至1∶4时,茶皂素的提取率逐渐提高,料液比为1∶4时提取率为95.25%。尽管高料液比可以提高传质推动力,加快浸取速度,但是结果表明料液比的进一步增大,提取率并没有继续提高,同时料液比的增加使浸取液中溶质浓度变低,使溶剂回收或浓缩溶液的工作量加大,因此应当选择合适的料液比。

超声功率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考虑超声波与介质相互作用程度时,超声功率是一重要因素,在超声频率为20kHz,料液比为1∶4,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乙醇浓度为80%,溶液的提取温度保持在50℃条件下,考察不同超声功率对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超声功率对茶皂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在小试中800W

的超声功率已经达到良好的提取效果[13]。提取溶液温度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超声频率为20kHz,料液比为1∶4,超声功率为800W,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乙醇浓度为80%,在不同提取溶液温度下,油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一般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浸取液的溶质浓度会增加,同时由于温度上升也导致溶液的粘度下降、扩散系数增大,从而促使浸取速度增快。但是温度过高对超声换能器的压电性能会有影响,通常在实际操作中物料的温度不超过50℃发现研究提取温度为50℃时,茶皂素的提取率为94.88%,当温度超过50℃时,茶皂素的提取率下降。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采用最佳实验参数进行验证实验。所采用的参数为超声频率20kHz,超声提取时间20min,乙醇浓度80%,料液比1∶4,超声功率800W,提取溶液温度50℃,在此条件下其茶皂素的提取率为96.1%。

2.4 微波辐射提取法

2.4.1 材料

油茶饼粕

2.4.2 实验仪器试剂

微波化学实验仪、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型旋转蒸发仪、水循环真空泵、电子天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无水乙醇、正丁醇、95%乙醇。

2.4.3 材料的预处理

将茶籽饼研碎,过40目筛,在50℃下恒温干燥。称取10g茶籽饼粉末于50mL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浸提液,搅拌浸泡,使茶饼粉与浸提液充分混合浸润一定的时间。

将微波炉的功率调至最低档,将茶饼粉与浸提液的混合物进行一段时间的微波辐射。在进行微波辐射的过程中,为防止物料喷溅出来,采用了连续回流的装置,放入微波炉中进行辐射。

将上述混合物趁热抽滤,并用20mL热水洗涤,取滤液,进行减压蒸馏,至原体积的1/2~1/3,用60mL正丁醇分3次萃取,将萃取液浓缩至少量液体后,转入烧杯中,将其置于通风厨内,使正丁醇自然挥发得产品。称重、计算产率。分别改变乙醇用量、辐射时间和浸泡时间等因素,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产率=(茶皂素质量/茶饼粉质量) ×100%[8]。

2.4.4 实验条件研究

辐射时间与料液比对产率的影响利用微波辐射法提取天然产物时,不同种类的植

物所需的微波辐射时间不同,且辐射时间的长短也与含水量有关,较干的物料需要较长的时间。本实验中,95%乙醇在微波辐射1min时出现沸腾现象,但为了充分提取产品,又防止物料喷溅,则采用了连续回流装置以适当延长辐射时间,本实验选取3min、6min、9min等3个时间条件对物料进行辐射[11]。而不同的乙醇用量在浸提过程中对茶皂素的提取程度有一定的影响,故本实验所用的乙醇用量,选为70mL、80mL、90mL。本文设计了辐射时间、浸泡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3个水平正交实验表安排实验,所以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为辐射时间,其次是乙醇用量,影响最小的是浸泡时间。因此,本文可以得出用95%乙醇做浸提液,来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浸泡5h,95%乙醇用量80mL,微波辐射6min。

不同浸提液对产率的影响在微波辐射中,为避免物料吸收过多热量,内部温度过高,使刚提取出的产物受热分解,降低产率,应尽量选择对微波辐射高度透明的溶剂作为浸提液。研究不同浸提液在正交实验分析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得到的产率及产品颜色[10]。研究发现正丁醇所得的产率最高,而无水乙醇所得产率最低,这是因为茶皂素易溶于正丁醇、甲醇及含水乙醇,而难溶于无水乙醇。对于提取出的茶皂素的纯度来说,浸提液中的水会溶解其他物质增大杂质含量,所以含水乙醇的含水量越低,提取的茶皂素晶体的纯度越高,而正丁醇作为浸提液,因其不含水分所以提取出的茶皂素质量较好,但是正丁醇的价格昂贵,提取成本高,而且正丁醇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有害。相较而言,95%乙醇得到的产率、质量虽然稍低一些,但其价格便宜,而且无毒,经过简单的提纯后也可以得到较好质量的产品,因此本次实验选择95%乙醇作为浸提液。

3.各种茶皂素提取方法研究总结

研究四种提取茶皂素的方法发现超声波提取法与微波提取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进行统计的时候这两种方法只研究一种。研究结果见表6。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和微波提取茶皂素效果要优于水浸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水浸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的提取时间为3h,而超声波提取只需要20min,时间明显缩短,仅为原先的1/9。从能耗上相比较,超声波法所消耗的能量为水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的17.8%。同时超声波法所提取的茶皂素纯度为58.28%,比水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高,这有利于后续茶皂素的提纯[17]。一般情况下,水浸提法和乙醇溶液浸提法的提取次数为3~5次,而超声波法提取茶皂素的效率非常高,一次性得率能达到95%以上,可以减少提取次数,因此更加节约了试剂和能耗。不过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生产用的大功

率的超声波、微波装置成本过高。

表6 各种茶皂素提取方法的技术参数

研究项目水提法乙醇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溶剂水80%乙醇80%乙醇提取方法电加热电加热超声波

提取时间3h 3h 20min

能耗/w 1500 1500 267 茶皂素含量18.56 41.62 58.28

茶皂素得率75.61 84.52 95.89

4.油茶饼粕的固体发酵初步实验研究

4.1材料

油茶饼粕发酵菌种:黑曲霉毛霉少孢根霉

4.2实验方法

菌种培养基采用PDA培养基+油茶饼粕发酵培养基按以下比例调配而成:脱皂油茶饼粕比例为85%,麦麸为12%,葡萄糖为2%,(NH4)2SO4为1%,用水调至含水量为60~70%[18]。固态发酵按以下流程进行:菌种斜面试管活化→液体培养→接种→固态发酵。固态发酵用454g卷封式罐头瓶,每瓶装250g固态发酵培养基,接液体菌种10ml,在25~28℃下培养。

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微量定氮法;粗纤维含量测定利用称重法。

4.3研究结果

4.3.1 不同脱毒方法对发酵底物营养成分的影响

油茶饼粕经粉碎过20目筛后,采用热水和乙醇两种脱皂方法进行脱皂。热水脱皂法是将粉碎过筛后的油茶饼粕加2—3倍清水,煮沸2.h,不断搅拌,以防止焦灼,然后用布袋过滤,滤渣在清水中浸泡24.h,除去上层清液,过滤,干燥备用。乙醇脱皂法是将粉碎过筛后油茶饼粕加人2倍无水乙醇,置70℃水浴中保温8h,不时搅拌,然后过滤除去乙醇,干燥备用[19]。对脱皂后的饼糖进行油茶皂素含量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分析。从研究结果看出,油茶饼粕经脱皂处理后,主要营养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总糖都呈下降的趋势,而且以热水脱皂处理下降得稍为明显。但总体看来,油茶可溶性糖的含量并不高。而乙醇脱皂处理后保留了水溶而醇不溶的碳水化合物组分,特别是半纤维素部分,

导致乙醇脱皂处理对总糖下降不甚明显。两种脱皂处理后粗纤维略有提高。热水脱皂处理对蛋白质有一定程度的损失,而乙醇脱皂处理则使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这可能是由于其他醇溶性物质如粗脂肪的损失相对较多,从而导致蛋白质相对含量有所增加。从皂效果来看,两种方法均已达到78℃以上[22]。乙醇处理皂素的去除率要高于热水处理,而且乙醇提取得到的油茶皂素相对纯净,对油茶饼粕营养物质的破坏也较少,皂素的回收相对也较容易。

4.3.2 灭菌方法对营养物质的影响

再发酵之前,除了脱毒之外,还要对发酵用的培养基进行灭菌,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灭菌方式,包括常用了高温湿热灭菌,以及微波灭菌两种方法,高温湿热灭菌就是在高压灭菌锅内使用十个大气压,让温度提高到121℃,灭菌30min。考虑到高压湿热灭菌有可能使得其中的营养成分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应用了条件相对温和的微波灭菌的方法,条件是1个大气压,121℃,30min[25]。通过对灭菌前后的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和蛋白质的测量可以总结为如下两个表格(表7,表8)。

表7 微波、湿热处理油茶蛋白质含量测定

实验材料质量(单位g)测量数据实际结果空白0 0.13% 0.13% 脱毒油茶1 0.2026 13.32% 13.45%

脱毒油茶2 0.2014 12.92% 13.05%

湿热油茶1 0.2008 14.97% 15.01%

湿热油茶2 0.2110 15.56% 15.69%

微波油茶1 0.2022 17.87% 18.00%

微波油茶2 0.2010 17.36% 17.49%

表8 微波、湿热处理油茶纤维素含量测定

处理方式样品重

(g)烘干后质量

(g)

灰化后质量

(g)

含量(g)百分含量

(%)

微波15min 0.6016 30.6359 30.4206 0.2135 35.7879 微波30min 0.6011 30.0778 29.8997 0.1790 29.7787 湿热1 0.6014 29.3108 29.2333 0.0775 12.8866 湿热2 0.6012 30.4649 30.3821 0.0828 13.7724 脱毒茶粕1 0.6004 29.5003 29.3528 0.1475 24.5666 脱毒茶粕2 0.6003 30.2412 30.0886 0.1526 25.4206

4.3.3 不同的脱毒方法对发酵菌种的生产状况的影响

将热水脱皂(Ⅰ)、乙醇脱皂(Ⅱ)和未处理(Ⅲ) 3种油茶饼粕,按前所述培养基配方调配后装入试管,灭菌,分别接人毛霉、黑曲霉、少孢根霉3个菌种及菌种组合各2ml于饼粕

上部,每个处理重复3次,放A恒温培养箱中,在25℃条件下培养,每隔2d测量菌丝在试管中的生长高度,每个处理取平均值,结果见表9。总体看来,各菌种及菌种组合生长速度差异不甚明显,毛霉稍快,其他差异不大,黑曲霉前期生长速度较快[26]。不同处理之间各菌种及菌种蛆合的生长速度差异明显,以热水脱皂处理生长速度最快,到第14d均已长满试管,乙醇脱皂处理生长速度次之,未脱皂的最慢,尽管乙醇脱皂使油茶皂素脱除率较高,但菌丝酌生长速度仍然较慢,这可能是饼粕尚存乙醇之故[24]。各菌种及菌种组合的生长高峰期集中在前6d,黑曲霉则主要集中在前2d。

表9 不同的脱毒方法对发酵菌种的生产状况的影响

菌种不同生长天数菌株的生长状况

处理2d 4d 6d 8d 10d 12d 14d

毛霉Ⅰ+ + ++ ++ +++ +++ ++++ Ⅱ+ + ++ ++ ++ ++ ++ Ⅲ+ + ++ ++ ++ ++ ++

黑曲霉Ⅰ++ ++ ++ ++ +++ +++ ++++ Ⅱ+ ++ ++ ++ ++ ++ ++ Ⅲ+ + + + + + +

少孢根霉Ⅰ++ ++ ++ ++ +++ +++ ++++ Ⅱ++ ++ ++ ++ ++ ++ +++ Ⅲ+ + + + ++ ++ ++

4.3.4 采用不同的细菌进行固体发酵对发酵底物的营养成分的影响

热水脱皂(Ⅰ)、乙醇脱皂(Ⅱ)和未脱皂(Ⅲ)的油茶饼粕按前文所述配方调配后,装入罐头,每瓶250g,杀菌后,3个菌种10mI,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8次,在25℃下培养,每隔2~3d取出干燥,测定其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的动态变化见表9,从表9可以看出,各处理的蛋白质最大提高率有明显差异,以乙醇脱皂的油茶饼粕接种毛霉的为最高,达99.7%,其次为乙醇脱皂饼粕接种黑曲霉,蛋自质提高74.2%,大部分处理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在6d左右达到最高值,这与各菌种处理的生长速度变化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延长,总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营养物质已基本消耗完毕,各菌种不能维持正常生长,导致菌体自溶的缘故[23]。各种饼粕处理对蛋白质的提高呈现出一定差异,以乙醇脱皂饼粕样品蛋白质提高最为显著,而未进行脱皂处理的饼粕,除接种毛霉的稍高外,接种其他菌种的饼粕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偏低。

表10 不同的细菌进行固体发酵对发酵底物的营养成分的影响

菌种饼粕处

不同阶段固体发酵培养基中蛋白质含量最大蛋白

质提高效

率(%)0d 2d 6d 10d 14d

毛霉Ⅰ 6.94 8.23 8.85 9.19 9.12 32.42 Ⅱ8.75 8.85 12.41 17.47 16.78 99.71 Ⅲ8.70 8.75 13.10 12.82 11.73 50.63

黑曲霉Ⅰ 6.94 9.32 11.16 11.08 9.78 60.82 Ⅱ8.75 11.50 15.31 14.99 14.87 72.31 Ⅲ8.70 8.74 8.97 9.02 9.34 7.41

少孢根霉Ⅰ 6.94 8.51 8.73 11.57 11.04 66.32 Ⅱ8.75 12.29 12.34 12.19 11.52 41.21 Ⅲ8.70 8.88 9.30 9.35 10.15 16.7

5.总结

(1)茶皂素是从山茶科植物的种子中提取的一种糖式化合物,它属皂素类,是一种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经检测,茶皂素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并且具有消炎、镇痛,抗渗透等药理作用。茶皂素产品为淡黄色的微细粉末,广泛应用于洗涤,毛纺、针织、医药、日用化工行业等生产。在固体型农药中作为湿润剂和悬浮剂,在乳油型农药中作为增效剂与展着剂,也可直接作为生物农药。

(2)通过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各种提取方法发现,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可采用超声波法。在超声波作用下提取茶皂素的提取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超声波提取时间、溶剂浓度、料液比及溶液温度等。实验得出了较佳工艺参数为:超声频率20kHz,料液比为1 ∶4,超声提取时间为20min,乙醇浓度为80%,提取溶液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茶皂素的提取率为96.3%,产率为9%。并且能量消耗,原料的利用率远比其他方法优化。

(3)在用热水和乙醇萃取油茶饼粕中的油茶皂素作为脱皂的两种方法中,乙醇脱皂方法较为简单,脱皂率较高,营养成分损失较少,而且所萃取的皂素较为纯净。在工业化生产中,可以结合油茶皂素提取,将提取皂素后的油茶饼粕作为进一步发酵生产蛋白饲

料的原料。

(4)毛霉、黑曲霉、少孢根霉3个菌种在油茶饼粕培养基上生长速率,以毛霉较快,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在不同油茶饼粕培养基上,3个菌种表现出不同的生长速率,以接种在清水脱皂饼粕上的稍快,乙醇脱皂饼粕上的稍慢,而未脱皂饼粕上的则明显变慢。这主要是由于油茶皂素对各菌种的抑制作用所致,但乙醇脱皂饼粕的速度稍慢,可能是由于乙醇脱皂饼粕中尚存少量乙醇。接种在脱皂饼粕上的各菌种及菌种组合的生长高峰期除在未脱皂饼粕外大多集中在前6d,生长量占整个培养时间14d的70~80%,黑曲霉的初期生长速度更快一些,前2d的生长量占50%左右[18]。这主要是由于在饼粕中可利用的营养物质的消耗主要集中在培养前期,从还原糖变化动态可以看出,还原糖的消耗主要集中在前6d。毛霉和黑曲霉对油茶饼粕中的纤维素有一定的分解能力,分解率分别为24.5℃和31.5℃,各菌种及菌种组合对油茶饼粕培养基的蛋白质最大提高率为66.7~99.7%,本实验蛋白质得率最高峰出现在第6~10天,其中毛霉的表现最为突出,在用乙醇脱皂的情况下蛋白质的提高率可以达到99.7%,因此在实践生产中要着重研究毛霉,估计在改变其他的条件下毛霉的分解潜力会更进一步的增加。

致谢

毕业论文已经完成了,首先要感谢我的毕业论文导师李威老师,在他认真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才能顺利的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完成,我经历了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文献翻译、论文工作日记、文献综述、论文初稿到完成,在这么长的阶段里,我非常感谢李威老师,他对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李威老师甚至为了指导我的毕业论文,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的这种敬业精神令人我钦佩,因此,在这里我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

其次要感谢的是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在我完成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支持,这对我论文的顺利完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随着毕业论文写作的完成,我的大学生活也即将结束,我要感谢在我人生中最美丽的四年里出现并给予我无私帮助的所有人,我向你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

参考文献

[1]汪多仁.茶皂素的应用开发[J].北京日化,2002,67(2):15—19

[2]李玉善,薛海兵.油茶皂素化学和物理特性及其开发利用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4,(05)

[3]王曙跃.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茶皂素[J].日用化学工业,1987,(02)

[4]夏辉,田承瑞.茶皂素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7(6):41243

[5]江和源,张建勇,高晴晴.茶皂素的性质、制备与应用[J].中国茶叶,2007,(3):14—15

[6]章湘云,范正国.茶皂素的精制及应用[J].广西化工,1998,27(2):62—68

[7]夏春华,朱全芬,田洁华等.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及其相关的功能性质[J].茶叶科学,1990,(01)

[8]张国运,曹丽云,吴建鹏等.茶皂素提取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6,(3):27—30

[9]刘晓庚,付雪珍,曾斌.油茶副产品中茶皂素的提取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1992,(03)

[10]陈雨禾.用水作溶剂从茶麸中提取茶皂素[P].93107839.3

[11]傅荣杰,冯怡.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提取中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学报,2006,13(12):14—15

[12]夏伏建,黄凤洪,钮琰星等.油茶籽脱壳制油工艺研究与实践[J].中国油脂,2004,29(1):34—35

[13]后晓淮,张健,苏炳禄等.一种油茶籽皂素的提取方法[P].97100513.3

[14]赵晓东,杨世光,王煦等.一种提取精制茶皂素的方法[P].95113044.7

[15]黄宝祥,罗红林,俞明光等.油茶饼综合利用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9,(02)

[16]刘昌盛,黄凤洪,夏伏建等.超声波法提取茶皂素的工艺研究[J].中国油料作物报,2006,28(2):203—206

[17]杨坤国,陆波,骆明发.茶皂素提取工艺及其比较研究初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3)

[18]厚德.饲料酵母的固体发酵与深层发酵[J].饲料工业,1993,(03)

[19]王普,虞炳钧,陈铭等.玉米皮渣直接固态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J].饲料工业,1997,(06)

[20]郭维烈,郭庆华.利用甜菜渣原料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J].饲料研究,1994,(04)

[21]张西宁.以酱渣为原料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6,(02)

[22]周人纲,樊志和,李晓芝等.利用甜菜粕生产固体发酵饲料[J].微生物学通报,1993,(01)

[23]孙祖莉,刘玉田.食品糟渣生物转化蛋白质饲料研究[J].饲料工业,1997,(08)

[24]李燕,党培育.茶皂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1):69—71

猪饲料中杂饼(粕)的合理利用

猪饲料中杂饼(粕)的合理利用 作者:黄香文, 张双义, Huang Xiangwen, Zhang Shuangyi 作者单位:黄香文,Huang Xiangwen(哈尔滨远大牧业有限公司,150060), 张双义,Zhang Shuangyi(哈尔滨和美华饲料股份有限公司) 刊名: 饲料工业 英文刊名:FEED INDUSTRY 年,卷(期):2006,27(1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林越勇.付义刚大宗饲料粮-豆粕市场分析及展望[期刊论文]-广东饲料2008(2) 2.张常明.左建军.曹庆云苹果粕在小猪日粮中替代麸皮的应用效果[期刊论文]-广东饲料2007,16(4) 3.徐建雄.叶陈梁.王晶.李光良.彭军双低菜籽粕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消化性能的影响[会议论文]-2004 4.侯生珍.石明不同比例的菜籽饼替代豆粕对仔猪增重的影响[期刊论文]-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11) 5.魏金涛.李绍章.张巍.严念东.赵娜规模化猪场非常规饲料原料的合理利用[期刊论文]-湖北畜牧兽医2010(12) 6.曹智我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展望[会议论文]-2007 7.刘宝生"双低"菜粕在猪饲料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饲料广角2001(16) 8.江明生采用概率模型设计仔猪日粮配方探讨[期刊论文]-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1,20(1) 9.王继强.龙强.李爱琴.张宝彤非常规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及在养猪业上的应用[期刊论文]-饲料广角2010(3) 10.王自恒.刘来亭.陈玉霞.龚月生.林峰.Wang Ziheng.Liu Laiting.Chen Yuxia.Gong Yuesheng.Lin Feng非常规植物蛋白原料替代豆粕在生长肥育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期刊论文]-饲料工业2010,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9979477.html,/Periodical_silgy200615015.aspx

粕类比较

本文由lljj1000贡献 粕类品种比较 一、原料及生成1、豆粕是大豆经过提取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一般成不规则碎片状,颜色为浅黄色或浅褐色,味道具有烤大豆香味。按提取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两种。一浸豆粕是指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二浸豆粕是指先经过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一浸豆粕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含量高,是目前国内现货市场流通的主要品种。2、菜粕是以油菜籽为原料,经过提油后的产物。压榨取油后得到菜子饼,浸提或预榨浸提后得到菜粕。3、棉粕是棉籽经过压榨取油后得到棉饼,在经过浸提工艺将里面的残油分离出来后得到的一种微红或黄色的颗粒状物品。二、物理成分1、豆粕是一种高蛋白原料,无需脱毒即可用作饲料。其中蛋白质含量为40%~48%,赖氨酸含量为 2.5%~3.0%,色氨酸含量为0.6%~0.7%,蛋氨酸含量为0.5%~0.7%。2、菜粕的粗蛋白含量在34%~38%之间,特点是蛋氨酸含量高(仅次于芝麻饼、粕),赖氨酸含量亦高。而精氨酸含量低,是饼、粕饲料中含量最低的。菜籽粕的有效能值偏低(淀粉含量低、菜籽壳难以消化利用)。矿物质中,钙和磷的含量均高,硒和锰的含量亦高。特别是硒的含量是常用植物饲料中最高的。3、棉粕蛋白质含量一般为44.32%,仅次于豆粕的蛋白质含量48%,而高于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36.04%。精氨酸含量高达 3.6%~3.8%,而赖氨酸含量仅有 1.3%~l.5%,只有豆粕的一半。三、压榨率1、国内大豆压榨豆油和豆粕,压榨率大约为80%的豆粕和16.6%的豆油。2、国内油菜籽压榨菜油和菜粕,压榨率大约为的60%菜粕和35%的菜油。3、目前国内棉籽压榨棉籽油和棉粕,压榨率大约为39%-42%的棉粕和12%左右的棉籽油。四、是否需要脱毒处理1、豆粕无需经过脱毒即可用作饲料。而且豆粕中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在不需要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下,仅豆粕中含有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足以平衡家禽 和猪的食谱,促进它们的营养吸收。只有当其他粕类单位蛋白成本远低于豆粕时,豆粕才有可能被替代。2、菜粕菜籽中含有硫葡萄糖苷、芥酸、单宁、皂角苷等不良成分,其中主要是硫葡萄糖苷。硫葡萄糖苷本身无毒,但在一定温度和水分条件下,经过菜籽本身含有的芥子酶的酶解作用而产生异硫氰酸酯、唑烷硫酮和腈类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从而造成动物生长速度下降,繁殖力减退。单宁则妨碍蛋白质的消化,降低适口性。而芥酸阻挠脂肪代谢,造成心脏脂肪蓄积及生长受到抑制。使用前需进行一定的脱毒处理,并且使用时要加以限制,具体喂量应根据菜粕中有害成分含量而定。经过脱毒处理的菜籽粕喂量可以加大,而"双低"油菜籽生产的菜粕喂量要受限制。同时,应结合菜粕的氨基酸组成特点,适当搭配其它饼粕。3、棉籽中含有对动物有害的棉酚及环丙烯脂肪酸,尤其是棉酚的危害很大。在制油过程中,由于蒸炒,压榨等热作用,大部分棉酚与蛋白质、氨基酸结合而变成结合棉酚,结合棉酚在动物消化道内不被动物吸收,故毒性很小。另一部分棉酚则以游离形式存在于饼、粕及油品中,这部分游离棉酚对动物毒性较大,尤其单胃动物过量摄取或摄取时间较长,可导致生长迟缓、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下降,甚至导致死亡。幼小动物对棉酚的耐受能力更低。由于棉籽饼、粕中游离棉酚对动物有害,因此,在使用棉饼、粕时,要根据饲喂对象及饼粕中游离棉酚的含量加以限量。反刍家畜在有优质粗料及多汁青料的情况下,棉籽饼、粕的用量不受限制,不会造成中毒。对单胃动物要限制喂量,最好使用经过脱毒处理的棉籽饼粕。肉用鸡饲料应少用含壳多的棉籽饼、粕,以免影响生长,鸡对棉酚的耐受力高于猪,但蛋用鸡饲喂棉籽饼、粕会造成鸡蛋在贮存期间发生变色反应,即蛋白呈现粉红色,蛋黄呈现绿黄或暗红及斑点状。种畜苗应避免使用,以免影响繁殖性能。同时,使用棉籽饼、粕配制饲粮要注意氨基酸平衡,尤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e9979477.html, 大豆饼粕类饲料的饲用价值及饲喂应用 作者:贾成发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20年第02期 摘要:对于家畜,尤其是幼畜、快速生长的家畜和成年高产家畜(如高产奶牛),可利用蛋白质是饲粮中的关键营养物质。各种油料籽实饼粕类饲料是饲喂广泛的饲料原料,如大豆饼粕、花生饼粕、向日葵饼粕、棉籽饼粕等,一般大豆饼粕在畜禽饲养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且饲喂效果能够满足预期。现对大豆饼粕的制取方法、营养和饲喂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豆饼粕;饲料;营养;饲喂 中图分类号: S81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20)02-0028-01 1;饼粕饲料的制取方法 1.1;机械压榨法 机械压榨法的主要形式是螺旋压榨法,是将油料籽实粉碎烘干后蒸煮15~20 min,然后用不同螺距的螺杆将其挤压通过模孔。这一过程产生的高温可能造成蛋白质溶解性和生物学价值的降低。为了使一些抗营养因子失活,通常只需要短时间适度加热,如果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那么碳水化合物(葡萄糖)与氨基酸之间就可能发生反应(棕色反应),使葡萄糖和一些氨基酸间发生键合。发生棕色反应后,氨基酸有效性降低,因为葡萄糖和氨基酸间的连接键在肠道中无法被完全消化,结果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降低。其中所涉及的氨基酸主要是赖氨酸,其次还有精氨酸、组氨酸和色氨酸。同样的反应也会发生在棉籽饼(或粕)的棉酚与赖氨酸之间。现今,榨油厂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故现在生产的大部分饼粕的品质比以前更高、更均一。 1.2;溶剂浸提法 溶剂浸提法通常是在低温下用正己烷或其他溶剂进行浸提。采用低温浸提时,通常在溶剂的回收阶段对饼粕进行加热,加热是抗营养因子失活所必需的条件。经常使用的是一种称为预压榨溶剂浸提的组合方法,油料籽实中的油经改进的压榨方法部分提取后再用溶剂浸提。预压榨浸提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取籽实中的脂肪,而压榨法提油率较低。溶剂浸提法制得的饼粕其蛋白氮的溶解度要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2;大豆饼粕的营养和饲喂 2.1;营养分析

饲料原料之五-大豆饼粕

饲料原料之五-大豆饼粕 1.概述 大豆饼粕是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物。由于制油工艺不同,通常将压榨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饼(soybean cake),而将浸出法取油后的产品称为大豆粕(soybean meal)。在我国,过去大豆饼粕作为大豆加工的副产品,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得到大豆饼粕而制油,目前大豆饼粕实际上是主要产品。我国大豆总产量中约有40%用于取油,年产大豆饼粕约500万t,主要用作饲料原料。 大豆饼粕的加工方法有4种:液压压榨、旋压压榨、溶剂浸出法和预压后浸出法。压榨法的取油工艺主要分为2个过程:第一过程为油料的清选、破碎、软化、轧胚,油料温度保持在60~80。C;第二过程为料胚蒸炒(100~125。C)后再加机械压力,使油与饼分离。用浸提法取油其工艺为,利用有机溶剂在55~65。C下浸泡料胚,提取油脂后将湿粕烘干(105~120。C),最后制成油脂和粕。用浸提法比压榨法可多取油4%~5%,且残脂少易保存,效果优于压榨法,因此,目前大豆饼粕产品主要为大豆粕。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见图9-1。 大豆饼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世界各国普遍使用,一般其它饼粕类的使用与否以及使用量都以与大豆饼粕的比价来决定。

图9-1大豆饼粕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2.营养特性 大豆饼粕粗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40%~50%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合理。赖氨酸含量在饼粕类中最高。约2.4%~2.8%,赖氨酸与精氨酸比约为100:130,比例较为恰当。若配合大量玉米和少量的鱼粉,很适合家禽氨基酸营养需求;异亮氨基酸含量是饼粕饲料中最高者,约2.39%,是异亮氨基酸与缬氨酸比例最好的一种。大豆饼粕色氨酸、苏氨酸含量也很高,与谷实类饲料配合可起到互补作用。蛋氨酸含量不足,在玉米一大豆饼粕为主的日粮中,一般要额外添加蛋氨酸才能满足畜禽营养需求。大豆饼粕粗纤维含量较低,主要来自大豆皮。无氮浸出物主要是蔗糖、棉籽糖、水苏糖和多糖类,淀粉含量低。大豆饼粕中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硫胺素含量少,烟酸和泛酸含量较多,胆碱含量丰富,维生素E在脂肪残量高和储存不久的饼粕中含量较高。矿物质中钙少磷多,磷多为植酸磷(约61%),硒含量低。 此外,大豆饼粕色泽佳、风味好,加工适当的大豆饼粕仅含微量抗营养因子,不易变质,使用上无用量限制。

饲料原料之九——花生(仁)饼粕

饲料原料之九——花生(仁)饼粕 1.概述 花生(仁)饼粕是花生(peanut,Arachis hypogaea)脱壳后,经机械压榨或溶剂浸提油后的副产品。以中国、印度、英国最多。我国年加工花生饼粕约150万t,主产区为山东省,产量约近全国的1/4,其次为河南、河北、江苏、广东、四川等地,是当地畜禽的重要蛋白质来源。 花生脱壳取油的工艺可分浸提法、机械压榨法、预压浸提法和土法夯榨法。用机械压榨法和土法夯榨法榨油后的副产品为花生饼(peanut cake),用浸提法和预压浸提法榨油后的副产品为花生粕(peanut meal)。 2.营养特性 花生(仁)饼蛋白质含量约44%,花生(仁)粕蛋白含量约47%,蛋白质含量高,但63%不溶于水的蛋白球蛋白,可溶于水的白蛋白仅占7%。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偏低,精氨酸含量在所有植物性饲料中最高,赖氨酸与精氨酸之比在100:380以上,饲喂家畜时适于和精氨酸含量低的菜籽饼粕、血粉等配合使用。在无鱼粉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产蛋鸡的第一、二、三、四位限制性氨基酸依次是蛋氨酸、亮氨酸(肉仔鸡为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有合成品可直接添加补充,精氨酸和色氨酸无合成品可用花生(仁)饼粕补其不足。花生(仁)饼粕的有效能值在饼粕类饲料中最高,约12.26MJ/kg,无氮浸出物中大多为淀粉、糖分和戊聚糖。残余脂肪融点低,脂肪酸以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约占53%~78%。钙磷含量低,磷多为植酸磷,铁含量略高,其它矿物元素较少。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C含量低,维生素B族较丰富,尤其烟酸含量高,约174mg/kg。核黄素含量低,胆碱约1500~2000mg/kg。 花生(仁)饼粕中含有少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花生(仁)饼粕极易感染黄曲霉,产生黄曲霉毒素,引起动物黄曲霉毒素中毒。我国饲料卫生标准中规定,其黄曲霉素B1含量不得大于0.05mg/kg。

饲料原料之七-亚麻仁饼粕

饲料原料之七-亚麻仁饼粕 1.概述 亚麻仁饼粕是亚麻籽(flax,Linum usitatissimum L.)经脱油后的副产品。亚麻籽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种植较多,主要产区有内蒙古、吉林、河北省北部、宁夏、甘肃等沿长城一带,是当地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我国年产亚麻仁饼粕约30多万吨,以甘肃最多。因亚麻籽中常混有芸芥籽及菜籽等,部分地区又将亚麻称为胡麻。现行亚麻籽榨油工艺流程见下图9-6。 2.营养特性 粗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2%~36%,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赖氨酸、蛋氨酸含量低,富含色氨酸,精氨酸含量高,赖氨酸与精氨酸之比为100:250,饲料中使用亚麻籽饼粕时,要添加赖氨酸或搭配赖氨酸含量较高的饲料。粗纤维含量高,约8%~10%,热能值较低,代谢能仅7.1MJ/kg。残余脂肪中亚麻酸含量可达30%~58%。钙磷含量较高,硒含量丰富,是优良的天然硒源之一。维生素中胡萝卜素、维生素D含量少,但维生素B族含量丰富。

亚麻仁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包括生氰糖苷、亚麻籽胶、抗维生素B6。生氰糖苷在自身所含亚麻酶作用下,生成氢氰酸而有毒。亚麻籽胶含量约为3%~10%,它是一种可溶性糖,主要成分为乙醛糖酸,它完全不能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饲粮中用量过多,影响畜禽食欲。 亚麻仁饼及亚麻仁粕成分及营养价值见表9-24、表9-25。

3.原料标准 饲料用亚麻仁饼粕国家标准规定亚麻仁饼为褐色大圆饼,厚片或粗粉状,亚麻仁粕为浅褐色或深黄色不规则碎块状或粗粉状,具油香味,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味,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不得掺入其它物质。饲料用亚麻仁饼粕国家标准见表9-26、9-27。 4.饲用价值

饼粕的介绍,质量指标,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制样,步骤,计算公式

饼粕的介绍,质量指标,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制样,步骤,计算公式 一、大豆粕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又称"大豆粕"。按照提取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其中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为一浸豆粕,而先以压榨取油,再经过浸提取油后所得的副产品称为二浸豆粕。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的水份含量,而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一浸豆粕的生产工艺较为先进,蛋白质含量高,是中国国内现货市场上流通的主要品种。 I、大豆粕质量指标 1.粗蛋白质:1级≥49%,2级≥46% 2.粗纤维素:1级≤5%,2级≤7% 3.粗脂肪≤2% 4.灰分≤6.5% 5.含砂量≤0.5% 6.杂质≤0.1% 二、花生粕 花生粕是从花生仁经压榨提炼油料后的产品,通常花生粕分一次粕,二次粕。一次粕的意思是经过初次压榨剩余的花生渣,二次粕即压榨过两次的花生渣。通常花生粕的产量可以达到44%以上,也就是说花生的出油率最高可达55%,所以花生粕的产量相对是比较少的。花生粕富含植物蛋白,其口感较好,比较适合于禽畜水产饲料中使用。 I、食用花生饼质量指标 1.粗蛋白质:1级≥49%,2级≥46% 2.粗脂肪:≤7% 3.粗纤维:1级≤5%,2级≤5.5% 4.灰分:1级≤ 5.5%,2级≤6% 5.含砂量:1级≤0.2%,2级≤0.5% 6.杂质≤0.1% II、高变性食用花生粕质量指标

1.粗蛋白质:1级≥50%,2级≥48% 2.粗脂肪≤2% 3.粗纤维:1级≤5%,2级≤5.5% 4.灰分:1级≤ 5.5%,2级≤6% 5.含砂量:1级≤0.2%,2级≤0.5% 6.杂质≤0.1% III、低变性食用花生粕质量指标 1.粗蛋白质:1级≥60%,2级≥55%,3级≥50% 2.粗脂肪≤2% 3.粗纤维:1级≤4%,2级≤5%,3级≤5.5% 4.灰分≤ 5.5% 5.含砂量:1级≤0.05%,2级≤0.1%,3级≤0.1% 6.杂质≤1级、2级不得检出,3级≤0.1% 三、葵花籽粕 葵花籽粕是葵花籽制油时的副产物,- -般含绿原酸1.1%~4.5%w,蛋白质29%~43%。葵花籽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除赖氨酸外)均高于或接近FAO推荐值,特别是蛋氨酸的含量较高。同时,葵花籽蛋白的吸油性、起泡性和乳化能力好于相应的大豆蛋白产品,可广泛用于碎肉制品和仿奶制品中网。由于葵花籽中存在着一些抗营养因子,特别是绿原酸的存在,不仅使蛋白产品呈深褐色或棕褐色3,而且绿原酸极易被氧化形成邻醌,进而与蛋白质分子反应生成非反刍动物无法消化的非营养成分,从而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质。如果首先从葵花籽粕中提取绿原酸,然后进一步提取优质的蛋白质. I、葵花籽粕质量指标 1.粗蛋白质:1级≥34%,2级≥31%,3级≥28%,等外级〈28% 2.总灰分≤10% 3.粗纤维素≤30% 4.粗脂肪≤3% 四、芝麻粕 芝麻粕是芝麻榨油后的副产物,将其通过溶剂浸出法脱脂后的产物则称为脱脂芝麻粕粉。脱脂芝麻粕的主要成分是芝麻蛋白质,因此芝麻粕的深加工实际上就是对芝麻蛋白质的深加工。芝麻蛋白质主要由α-球蛋白组成,约占80%,其等电点为pH3.8~4.0。用稀碱溶液溶

大豆饼粕营养成分

大豆饼粕是我国主要的蛋白质饲料之一,其粗蛋白质含量 (42%以上)高,可消化性好,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较高,且富含烟酸、泛酸、胆碱等各种维生素,不失为猪、禽的良好饲料。 表1 国产二级大豆饼、大豆粕的养分含量 (%) (风干基础) 成分大豆饼大豆粕 干物质( DM )87 87 粗蛋白( CP )40.9 43 粗脂肪( EE ) 5.3 2.1 粗纤维( CF )(来自豆皮) 4.7 4.8 无氮浸出物( NFE ) 30.4 31 猪消化能 (MJ/kg) 13.8 13.4 禽代谢能 (MJ/kg) 10.6 9.8 残脂5-7% 1-2% 表2 二级大豆饼、粕的氨基酸含量( %/DM ) 氨基酸成分大豆饼大豆粕 苏氨酸 (Thr) 1.41 1.88 胱氨酸 (Cys) 0.61 0.66 缬氨酸 (Val) 1.66 1.95 蛋氨酸 (Met) 0.59 0.64 异亮氨酸 (Ile) 1.53 1.76 亮氨酸 (Leu) 2.69 3.20 酪氨酸 (Tyr) 1.50 1.53 苯丙氨酸 (Phe) 1.75 2.18 赖氨酸 (Lys) 2.38 2.45 组氨酸 (His) 1.08 1.07 精氨酸 (Arg) 2.47 3.12 色氨酸 (Trp) 0.63 0.68 (1) 粗蛋白质含量高,由于榨油方法不同,一般在 40%-50% 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合理,尤其是赖氨酸在各种饼粕类饲料中含量最高,达到 2.4%-2.8% ,相当于棉仁饼、菜籽饼、花生饼的 2 倍。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比例较为恰当,约为 100:130 ,与大量玉米和少量鱼粉配伍,特别适于家禽的氨基酸营养需要。大豆饼粕的色氨酸( 0.68% )和苏氨酸( 1. 88% )的含量也很高,与玉米等谷实类配合可起到氨基酸互补作用。

豆粕,菜粕,棉粕,ddgs在饲料中的应用

饲料原料豆粕,菜粕,棉粕,ddgs在饲料中的应用 我国农业结构的现状本来就存在很大差异:动物的饲养量较大,蛋白饲料却极为紧缺,豆饼粕资源不足;而近两年又面临了新的问题:大宗饲料原料和部分饲料添加剂价格飞涨,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逐步改善,对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对畜产品的食用也日趋高要求、高标准化,这些问题都让饲料企业更感受到了寻找新的替代原料和提高现有饲料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性。的确,我国还有大量非常规饲料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污染了自然环境。 我国饲料安全已与动物生产、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就根据几种重要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来分析其在饲料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一、DDGS 1、DDGS的营养成分 玉米DDGS具有高蛋白、高有效磷和高维生素含量等特点,含氨基酸的种类比玉米更齐全,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绝对含量高于玉米中相应的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比玉米高2倍,故可提供赖氨酸;DDGS含有大量糖化酶、酵母菌体,B族维生素,且含发酵中生成的未知促生长因子,能增强胃肠良性微生物功能,提高畜禽免疫功能,对动物生长十分有利;DDGS中亚油酸含量较高,可达2.3%,是必需肪脂肪酸亚油酸的良好来源。 2、DDGS在饲料生产中的利用 DDGS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与断奶日龄及断奶仔猪重有关,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有可能由于适口性的原因对采食量产生负面影响而引起初始生长性能不佳,因此建议一般不添加于仔猪料中。 在生长肥育猪料中虽然可通过添加赖氨酸来改善饲养效果,但由于DDGS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形成软脂肉,故一般不大量添加,综合其它各指标考虑一般建议适宜添加为7-8%。 在日粮赖氨酸一致的基础上,DDGS可部分替代妊娠母猪日粮中的豆粕和玉米,不影响窝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各处理间断奶窝仔数、仔猪断奶重和母猪体重变化,但由于不同生产工艺的影响,尤其国内生产的DDGS的不稳定性,建议饲喂含15%左右DDGS的日粮即可。 3、DDGS在饲料添加中的影响因素 DDGS与玉米一样,其氨基酸不平衡,且利用率略低于玉米。由于DDGS是一种副产品,它的养分含量受玉米本身的品质和加工工艺的影响而变异很大,DDGS的颜色变化从暗褐色到金黄色气味则从糊焦味

菜籽饼粕各种成分介绍

菜籽饼粕各种成分介绍 1. 粗蛋白质菜籽饼的粗蛋白含量约36%左右,菜籽粕约38%左右。其氨基酸的组成特点是蛋氨酸含量较高,约0.7%左右,是饼粕类饲料中仅次于芝麻饼粕,名列第二。赖氨酸的含量也较高,为 2.0%~2.5%左右,仅次于大豆饼粕,名列第二。另一特点是精氨酸含量低,是饼粕类饲料中含精氨酸最低者,约为2.32%~2.45%。从赖氨酸和精氨酸的比值来看,大约为100:100左右。而在大多饼粕类饲料中,都是精氨酸远远超过赖氨酸,大约为赖氨酸:精氨酸=100:140以上。棉仁饼粕中精氨酸含量高,两者之比在100:270以上,因此菜籽饼粕与棉籽饼粕搭配,都可以改善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比例关系。 2. 热能菜籽饼粕的碳水化合物,多是不宜消化的淀粉,而且含有8%的戊聚糖,雏鸡无法利用,粗纤维含量为10%~12%,故可利用能量水平较低。菜籽粕的代谢能水平为7.9MJ/Kg左右。影响菜籽饼粕代谢能的根本原因是菜籽的外壳,这种外壳几乎没有利用价值。 3. 维生素、矿物质菜籽饼粕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的含量很少,硫胺素的含量也较其它饼粕类低,为1.7~1.9mg/Kg,核黄素也偏低,为0.2~3.7mg/kg.但烟酸和胆碱含量高,烟酸为160mg/Kg,胆碱可达6400~6700mg/kg,是其他饼粕类饲料的2~3倍。泛酸的含量也较低,为8~10mg/kg. 菜籽饼粕的钙磷含量较高,但所含磷有65%属于植酸态磷,利用率低。含硒量是常用植物性饲料中的最高者,可高达0.9~1.0mg/kg,是大豆饼粕的10倍。相当于含硒量最高的鱼粉的一半。因此,如果日粮中菜籽饼粕和鱼粉占的比例大时,即使不添加亚硒酸钠,也不会出现缺硒症。此外,菜籽饼粕中含锰量也较高,约80mg/Kg左右。

腐植酸饼粕生物有机肥简介

腐植酸生物有机肥项目简介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人口多、耕地少是基本的国情。对于仅占世界耕地7%,却占世界人口23%的中国来说,具有超乎寻常的意义。 建国以来,化学肥料的推广对农业增产增收和解决人的温饱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为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化肥的投入量在不断的增加,我国成为世界上化肥生产和消费最大的国家,每年消耗的化肥高达2亿吨,仅进口化肥一项国家每年就需耗费外汇近百亿美元。 由于化肥的长期使用,导致土壤的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最终使土壤板结而无法继续耕种。这种消耗不可再生的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作物品质降低,土壤性状被破坏,危害人类健康的负面效应已为国家农业部门、环保部门和广大农业种植农户所认识。据统计,我国在近20年间,化肥的用量增加90.7%,但粮食仅增长39.1%,棉花产量还出现逐年下降,其中土壤恶化导致肥效下降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引起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蔬菜水果的硝酸化,尤其是蔬菜汇总硝酸盐严重超标。因为硝酸盐是亚硝胺的前体物,迄今发现的亚硝胺类化合物有120多种,其中确认有致癌作物的约占75%,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蔬菜中硝酸盐超标,也是造成我国蔬菜不再能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整个世界农业,正从能源型向环保型过渡,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以有机原料制作的肥料作为商品正逐步取代化肥被广泛利用,八十年代挪威、美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家利用微生物有机肥、

效能显著产出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据技术预测,我国作为正式的WTO组织成员,我国农业的优势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业作物,如蔬菜、水果、茶叶、粮食等,而这类农产品必须达到无公害要求,进而达到有机的标准,才具有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样,就必须使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显而易见,生物有机肥市场将是巨大的! 一般人们把农家肥、畜禽粪便当成有机肥。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业也迅速发展,并使该行业逐步形成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但由于生产的规模化使大量的粪便污水高度集中,有未能得到有效的处理,造成水源、空气、土壤环境的极大污染,也成为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畜禽粪便作为肥料直接使用,肮脏、笨重、积造麻烦,劳动强度也不太大,而且未经充分腐熟,携带大量病菌,这无疑是给土壤又增添了一枚定时炸弹。畜禽粪便和农家肥如果通过有益微生物的特殊生化处理转变为生物有机肥,使之无害化、资源化,不但解决了养殖业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增加了畜禽养殖业的附加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使畜禽养殖业、农业种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畜禽粪便资源有限,不能成为工业化生产有机肥的主要原料资源。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物质组成的主体,既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又是植物无机营养的主要来源。有机质是土壤供肥、保肥的重要物质基础,又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和防止土壤板结的必要成份。微生物是土壤中活的有机体,是转化土壤肥力不可缺少的活性物质。土

家畜常用饼粕类饲料的营养和饲喂要点

1向日葵籽饼粕 种植向日葵主要用来生产油和籽实,主产地是北欧国家和俄罗斯,近几年黑龙江省中部地区也有种植。与种植大豆和棉花相比,种植向日葵需要冷而且干燥的气候。向日葵(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去壳者约为50%,干物质基础)很高,但是缺乏赖氨酸,否则它的品质可与大豆饼粕相当。然而,较高的纤维含量限制了向日葵饼粕在家禽和猪饲料中的应用。如果要在这些家畜中使用,必须要限制它的用量,特别是对于幼畜,或者是使用去皮后的向日葵饼粕。据认为,饲喂整粒向日葵籽是一种为泌乳山羊提供营养物质的有效方法,因为饲喂整粒向日葵籽没有发生酸中毒和肠毒血症的风险,主要是与其纤维含量高有关。 2花生饼粕 因为在很多较温暖的地区种植花生用作人类的食品,所以在中国中南部省份都有大量花生饼粕(也称落花生饼粕)供应。花生饼粕的蛋白质含量在45%~55%,其品质受加工和饼粕中花生壳数量的影响。花生饼粕中赖氨酸十分缺乏,并且蛋白质的消化率很低,这可能是由于外壳中的单宁所引起。另外,花生容易受霉菌(如黄曲霉)的污染。黄曲霉是一种能产生剧毒物质的真菌,尤其是对幼畜的毒性最大。花生饼粕对猪的适口性很好。利用猪的研究表明,花生饼粕和某些赖氨酸或蛋氨酸含量丰富的饲料共同饲喂时,花生饼粕的营养价值与大豆饼粕相当。 3红花籽饼粕 红花籽主要用来生产食用油,其种植面积正不断增加(但仍很有限)。种植红花的优势是其需水量比种植其他油料植物都低。带壳红花籽饼粕的纤维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红花籽壳约分别占籽实和红花籽饼粕(粗蛋白质含量18%~22%)的40%和60%。部分去皮饼粕的粗蛋白含量约为46%,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约为21%。红花籽饼粕蛋白质缺乏含硫氨基酸和赖氨酸。用猪和家禽所做的研究表明,红花籽饼粕只限于提供部分补充蛋白质的需要。红花籽饼粕纤维含量高,这对于反刍动物不是问题,可以被羊和牛很好地利用。 4亚麻籽饼粕 亚麻籽饼粕由亚麻籽实制得。目前,亚麻主要用来生产干性油,但过去亚麻也曾广泛用于生产编织亚麻布用的纤维。亚麻籽饼粕只占东北总植物蛋白质产量的一小部分。亚麻籽饼粕的粗蛋白含量较低(35%),且缺乏赖氨酸,但是其含硒量比很多饲料都高,这是因为在有些省份大部分种植亚麻的土壤中含硒量都比较高。亚麻籽饼粕中含有少量生氰糖苷(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和抗吡哆醇因子。亚麻籽饼粕在反刍动物、马的饲粮中很受欢迎,有时在母猪饲粮中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氨基酸组成差和纤维含量高,并且具有轻泻作用,所以,亚麻籽饼粕在家禽饲粮中很少使用。另外,单位重量亚麻籽蛋白的价格通常比其他油饼类高。 5菜籽饼 菜籽饼粕由油菜籽制得。油菜生长的气候比大豆或棉花冷,因此,在中国西北的一些较冷的地区,它是一种重要的作物。溶剂浸提饼粕的粗蛋白质含量(干物质基础)为41%~43%,并且氨基酸组成良好。菜籽饼粕的赖氨酸含量比大豆饼粕低,但蛋氨酸含量高于大豆饼粕。一般而言,菜籽饼粕适口性要比大豆饼粕差。一些菜籽饼粕中含有很高水平的单宁酸,可能阻碍幼畜的生长。与芸薹属的其他种类植物一样,油菜籽含有生氰化合物,这是由一组称为葡糖异硫氰酸盐的化合物所引起。尽管葡糖异硫氰酸盐本身没有生物学活性,但它可以被籽实中的酶水解,生成异硫氰酸盐、硫氰酸酯、腈和这些化合物的不同衍生物。幸运的是,已经培育出的油菜品种的变种,其葡糖异硫氰酸盐含量较低。最近使用奶牛和犊牛进行的饲养试验表明,低葡糖异硫氰酸盐的饼粕除了引起乳中硫氰酸盐含量略微升高外,不会引起其他任何问题。假如要用菜籽饼粕大量替代其他蛋白质补充饲料,那么应使用那些葡糖异硫氰酸盐含量低的饼粕。 6芝麻饼粉 芝麻饼粉是芝麻籽实榨油后的副产品,主要产地在印度和中国。芝麻饼粕的粗蛋白质含量为38%~48%(干物质基础),其赖氨酸含量较低,但是蛋氨酸含量较高。单胃动物饲粮中可以有限量地使用芝麻饼粕。很显然,芝麻饼粕中所含的植酸在一些情况下足以影响Zn的利用。 7其他油饼粕 一些地区还有数量有限的其他油饼类。其中包括巴巴苏仁饼、蓖麻籽饼、海甘蓝饼、大麻籽饼、池花饼和芥菜籽饼。就产量而言,这些饼粕目前都不重要,尽管在一些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其中一些也具有一定的前景。有一些饼粉,如蓖麻籽饼、海甘蓝饼和池花饼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需要采取特别的加工或饲喂方法,因此限制了其在很多家畜饲粮中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振刚.常用饼粕类饲料的合理使用[J].农村养殖技术,2012 (18):43-44. [2]侯宏.饼粕类饲料的合理利用[J].畜禽业,2011(2):22-23. [3]沈瑞.奶牛饲喂饼粕类饲料的注意事项[J].河南畜牧兽医(综 合版),2010,31(9):34. 家畜常用饼粕类饲料的营养和饲喂要点 曹冬艳 (黑龙江省北安市城郊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黑龙江北安164000) 中图分类号:S816.4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0084(2019)07-0089-01 收稿日期:2019-05-20 作者简介:曹冬艳(1977-),女,黑龙江北安人,畜牧师,主 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Livestock Breeding畜禽养殖 89 2019年第7期饲料博览

饼粕类饲料原料的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危害与消除方法-zbs

论文题目饼粕类饲料原料的抗营养因子 的种类、危害与消除方法 2013年6月9日 -赵必圣 摘要:为了更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抗营养因子,为了更清晰的了解抗营养因子的种类与危害以及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方法。本文特地针对饼粕类饲料原料中出现的所有已知的抗营养因子种类、危害与消除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抗营养因子;饼粕;危害;种类;消除 1 抗营养因子的概念及其作用 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现今配合饲料中90%以上的组成成分为植物性饲料,包括大豆、豆粕、谷物、玉米、油脂、肉骨粉等。1O余种的饲料原料植物性饲料中都含有一种或多种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ANF)。抗营养因子是指饲料中所含的一些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以及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能力的物质的统称不但影响了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而且给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抗营养因子普遍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其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动物的健康水平。通过科学的技术去除抗营养因子的影响,从而有利于饲料营养价值的充分发挥,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抗营养因子的分类 饼粕类饲料原料中含抗营养因子的主要是大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根据不同的抗营养作用可以把抗营养因子分为6大类:(1)抗蛋白质消化和利用的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凝集素、酚类化合物、皂化物等。(2)抗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因子,如淀粉酶抑制剂、酚类化合物、胃胀气因子等。(3)抗矿物元素利用的营养因子,如植酸、草酸、棉酚、硫葡萄糖苷等。(4)维生素拮抗物或引起动物维生素需要量增加的抗营养因子,如双香豆素、硫胺素酶等。(5)刺激免疫系统的抗营养因子,如抗原蛋白质等。(6)综合性抗营养因子,对多种营养成分利用产生影响,如水溶性非淀粉多糖、单宁等。 3 大豆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处理方法

豆粕,菜粕,棉粕,ddgs在饲料中的应用(精)

饲料原料豆粕,菜粕,棉粕, ddgs 在饲料中的应用 我国农业结构的现状本来就存在很大差异:动物的饲养量较大,蛋白饲料却极为紧缺,豆饼粕资源不足;而近两年又面临了新的问题:大宗饲料原料和部分饲料添加剂价格飞涨,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逐步改善,对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并且对畜产品的食用也日趋高要求、高标准化, 这些问题都让饲料企业更感受到了寻找新的替代原料和提高现有饲料资源利用效率的必要性。的确,我国还有大量非常规饲料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污染了自然环境。 我国饲料安全已与动物生产、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就根据几种重要的非常规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其影响因素来分析其在饲料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一、 DDGS 1、 DDGS 的营养成分 玉米 DDGS 具有高蛋白、高有效磷和高维生素含量等特点,含氨基酸的种类比玉米更齐全,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绝对含量高于玉米中相应的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比玉米高 2倍,故可提供赖氨酸; DDGS 含有大量糖化酶、酵母菌体, B 族维生素,且含发酵中生成的未知促生长因子,能增强胃肠良性微生物功能,提高畜禽免疫功能,对动物生长十分有利; DDGS 中亚油酸含量较高,可达 2.3%,是必需肪脂肪酸亚油酸的良好来源。 2、 DDGS 在饲料生产中的利用 DDGS 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与断奶日龄及断奶仔猪重有关,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有可能由于适口性的原因对采食量产生负面影响而引起初始生长性能不佳,因此建议一般不添加于仔猪料中。

在生长肥育猪料中虽然可通过添加赖氨酸来改善饲养效果,但由于 DDGS 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形成软脂肉,故一般不大量添加,综合其它各指标考虑一般建议适宜添加为 7-8%。 在日粮赖氨酸一致的基础上, DDGS 可部分替代妊娠母猪日粮中的豆粕和玉米,不影响窝产仔数、仔猪初生重,各处理间断奶窝仔数、仔猪断奶重和母猪体重变化,但由于不同生产工艺的影响,尤其国内生产的 DDGS 的不稳定性,建议饲喂含 15%左右 DDGS 的日粮即可。 3、 DDGS 在饲料添加中的影响因素 DDGS 与玉米一样,其氨基酸不平衡,且利用率略低于玉米。由于 DDGS 是一种副产品,它的养分含量受玉米本身的品质和加工工艺的影响而变异很大, DDGS 的颜色变化从暗褐色到金黄色气味则从糊焦味或者烟熏味到甜香味。 DDGS 的颜色和气味与其营养成分密切相关, 深颜色的 DDGS 营养价值要低于浅颜 2 色的 DDGS ,并且发现深颜色的 DDGS 通常伴有糊焦味或者烟熏味,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这可能是由于在干燥过程中过度加热引起的。另外, DDGS 颜色越浅,赖氨酸含量越高, ADF 和 ADIN 浓度越低,其营养价值越大。 DDGS 对猪造成危害的主要是霉菌毒素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日粮中两种霉菌毒素的最大允许量不超过 1mg/kg,过多摄入大量霉菌毒素可引起中毒等现象,特别是对于母猪。发酵过程并不能对霉菌毒素产生破坏作用,反而使其和赖氨酸等养分一样,浓度提高 2倍。所以,原料玉米中霉菌毒素的含量,直接影响 DDGS 饲喂动物的生产效果。 二、菜粕 1、菜粕的营养成分

常用饲料种类及营养成分

鸡是杂食动物,生产实践中可以利用的鸡饲料种类很多,根据营养物质的含量、特点大致可分为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 1.能量饲料 (1)玉米 有“能量之王”之称,是养鸡业中最主要的饲料原料之一。代谢能含量达12.55~14.10兆焦/千克,粗蛋白质8.0%~8.9%,粗脂肪3.3%~3.6%,粗纤维1.6%~2.0%。玉米适口性强,易消化。缺点是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较差,色氨酸和赖氨酸含量严重不足,钙、磷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B1除外)含量少。玉米含亚油酸丰富,易感染黄曲霉菌,储存时水分应低于14%。在鸡日粮中,玉米可占50%~70%。 (2)小麦 能量约为玉米的90%,12.89兆焦/千克;蛋白质含量高,为12%~15%,且氨基酸比例较其他谷类饲料完善,B族维生素较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可以作为鸡的主要能量饲料,一般占鸡日粮的30%左右。当日粮中小麦含量为50%以上时,鸡易患脂肪肝综合征,此时须考虑添加生物素。 (3)小麦麸小麦麸中蛋白质、锰和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适口性强,常作为鸡的辅助饲料;但能量含量低,代谢能为6.5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约为14.7%,粗脂肪3.9%,粗纤维8.9%,灰分4.9%,钙0.11%,磷0.92%,其中磷主要为植酸磷,利用

率不高。小麦麸容积大,属于低能饲料,用量不宜过多,一般占日粮的3%~15%,育成鸡可占10%~20%,有轻泻作用。 2.蛋白质饲料 (1)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包括豆科子实及其加工副产品。 1)豆饼和豆粕 大豆经压榨法榨油后所得副产品称“饼”,用溶剂提油后的副产品称“粕”,是饼粕类饲料中最富有营养的一种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2%~46%,粕高于饼,而能量含量则相反。大豆饼(粕)赖氨酸含量高,味道芳香,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用量可占日粮的10%~30%。大豆饼(粕)的氨基酸组成接近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但蛋氨酸、胱氨酸含量相对不足,所以用玉米-豆饼(粕)为基础的日粮,常需添加蛋氨酸。热处理不足的大豆饼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鸡采食后蛋白质利用率低,生长慢,产蛋量下降。经110℃热处理3分或100℃热处理30分基本可破坏其中的有害因子。生产中确定豆饼(粕)是否经过适当加热处理,可取粉碎大豆饼粉10份,放入瓶内,加入1份尿素,再加5份水,立即混匀并将瓶盖拧紧密封,置于20℃环境静止20分打开瓶盖,如有氨气味则是加热不足的豆饼;如果无氨味,说明是熟豆饼,可直接使用。 2)菜子饼(粕) 蛋白质含量34%左右,粗纤维含量约11%,适口性差,含有芥子苷。产蛋鸡用量不得超过10%,后备鸡5%~10%,经脱毒处

菜粕菜饼概述

菜籽饼粕 一、概述 油菜(rape,Brassica napus,winter.)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我国油菜籽总产量约为1000 万t 左右,主产区在四川、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四川菜籽产量最高。除作种用外,95%用作生产食用油,菜籽饼(rape seed cake)和菜籽粕(rape seed meal)是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估计菜籽饼的总产量为600 多万t。 菜籽饼粕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饲料,但因含有毒物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实际用于饲料的仅占2/3,其余用作肥料,极大浪费蛋白质饲料资源。菜籽粕的合理利用,是解决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为解决菜籽的毒性问题,改善菜籽饼粕的饲用价值,植物育种学家一直致力于“双低”油菜品种的培育,并于1974 年第一个“双低”油菜品种在加拿大诞生,之后许多“双低”油菜品种陆续育种成功并得到迅速推广,到80 年代末,欧洲一些国家基本实现了油菜品种双低化。我国双低油菜品种的研究始于70年代中后期,但发展迅速,已选育出多个双低油菜品种,推广面积也迅速扩大,达到目前油菜种植总面积的30%以上。油菜品种可分为4 大类:甘蓝型、白菜型、芥菜型和其它型油菜,不同品种含油量和有毒物质含量不同。油菜籽的榨油工艺主要为动力螺旋压榨法和预压浸提法,目前生产上以后者占主导地位。其工艺流程分别见图8-2和图8-3.。

二、营养特性 菜籽饼粕均含有较高的粗蛋白质,约34%~38%。氨基酸组成平衡,含硫氨酸较多,精氨酸含量低,精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适宜,是一种良好的氨基酸平衡饲料。粗纤维含量较高,约12%~13%,有效能值较低。碳水化合物为不宜消化的淀粉,且含有8%的戊聚糖,雏鸡不能利用。菜籽外壳几乎无利用价值,是影响菜籽粕代谢能的根本原因。矿物质中钙、磷含量均高,但大部分为植酸磷, 富含铁、锰、锌、硒,尤其是硒含量远高于豆饼。维生素中胆碱、叶酸、烟酸、核黄素、硫胺素均比豆饼高,但胆碱与芥子碱呈结合状态,不易被肠道吸收。菜籽饼粕含有硫葡萄糖甙、芥子碱、植酸、单宁等抗营养因子,影响其适口性“双低”菜籽饼粕与普通菜籽饼粕相比,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钙、磷等常规成分含量差异不大,“双低”菜籽饼粕有效能略高。赖氨酸含量和消化率显著高于普通菜籽饼粕,蛋氨酸、精氨酸略高。菜籽粕成分及营养价值见表8-10。 三、原料标准 饲料用菜籽饼粕国家标准规定:感官性状为褐色、小瓦片状、片状或饼状(菜籽饼),为黄色或浅褐色、碎片或粗粉状(菜籽粕);具有菜籽油的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

文冠果饼粕编制说明

《文冠果饼(粕)》 行业标准制定编制说明 前言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小枝褐红色粗壮,叶连柄长可达30厘米;小叶对生,两侧稍不对称,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利锯齿,两性花的花序顶生,雄花序腋生,直立,总花梗短,花瓣白色,基部紫红色或黄色,花盘的角状附属体橙黄色,花丝无毛;蒴果长达6厘米;种子黑色而有光泽。春季开花,秋初结果。 分布中国北部和东北部,西至宁夏、甘肃,东北至辽宁,北至内蒙古,南至河南。野生于丘陵山坡等处,各地也常栽培。 文冠果耐干旱、贫瘠、抗风沙,在石质山地、黄土丘陵、石灰性冲积土壤、固定或半固定的沙区均能成长,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食用油料树种。 文冠果种子含油率较高, 一般在 50% ~ 60%,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有二十碳烯酸、棕榈酸和亚麻酸等成分, 特别适用于制备生物柴油。文冠果籽油的甲酯化产物以其源于植物油脂, 无 SO2 和聚合芳烃或其他致癌物质排放, 具有易生物降解等优点 ,作为环境友好的生物柴油燃料,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由于耕地和人口的限制, 主要发展以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来制取生物柴油, 文冠果也被国家列为木本燃料油能源主要树种,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栽培 ,大力发展文冠果势在必行。随着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改变生态环境的国家战略的实施,同时文冠果具有在沙漠地区的防沙固土、绿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的优势,其种植面积将逐年扩大,文冠果的产量也将逐年提高,我国文冠果加工业将有较快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木本油料的背景下,制定文冠果标准,对保障文冠果质量安全,保护生产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木本油料产业和文冠果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文冠果饼(粕)》行业标准的制定根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管理办公室《关于下达2014年粮油行业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质检办便函[2014]15号)下达的工作任务。

相关文档